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7:55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抓好学科结构调整和思想政治工作,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优质服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对于高校而言,重要之点是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精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确保高校健康发展。

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是深人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深人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做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伟大纲领,是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

当前,全党、全军和荃国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把学习贯彻同志“十六大报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结合实际提出了许多新思路。高等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对于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极大,更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本文结合高等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应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谈点粗浅看法和感想。

一、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重点是必须抓好学科结构调整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这一精神落实到高校教育改革中,就体现为必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必须重点抓好学科结构调整。

高等学校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地方。人才应当是能为我国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成果应当是能适应国家发展建设目标,能推动我国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适应21世纪的需要,各类高校应根据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进行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而完成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三个转变”即:对于体现国家建设发展目标的优势学科要从国内领先研究到国际领先研究的转变;体现行业特点的传统学科向体现21世纪高新技术主干学科的转变;重点理工科院校以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在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我们必须发展高科技和培养掌握高科技的高素质的人才。高科技要发展的东西,一是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技术,在电子对抗的时代里还要发展信息技术;二是要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生命科学与脑科学,解决人类在经济发展中的生存质量以及智力开发;四是结合中国国情的西部地区开发要解决的问题;五是极端条件下物性与相互作用的物质科学,如新材料与新能源的研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农业工程等成为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更加关注的方面。

学科结构调癫“三个转变”,第一是水平转变,第二是内容转变,第三是结构转变。学科结构调整要达到构建学科创新体系、完成学科整体布局、实现学科结构调整、完成学校发展目标的任务。

学科结构调整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人才问题。在学科结构调整中必须抓好人才培养规划和现有人才研究方向的调整。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人才,对于传统学科中的年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去研究相关新领域的内容,同时也要重视在国内外引进急需的人才。

学科结构调整要实现“三个转变”任务非常艰巨,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固化的行政机构与学科交叉的矛盾;学科与学科内容的陈旧与学科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之间的矛盾;学科带头人的年轻化与发挥老教授作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重大项目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项目竞争与加强领导规划的关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精神,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将上述精神落实到高校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结合高校实际,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出能发展先进文化的新一代。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育人这个根本。

1.抓住根本:坚持又红又专的育人目标。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不能培养造就出在政治方向、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育好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2.探寻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极大影响着中国21世纪的精神风貌。这就要求高校在抓好智育的同时,必须抓好德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总结近些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我们认为,以党建为龙头、以“两课”为主渠道、以社会实践为方法、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手段、以创建良好的学风校风和师德风范为落脚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通过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高尚品德和人格风范;通过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自觉奋发成才。

3.突出重点:以党建带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重点,抓好党建,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把党建确立为整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有益于引导学生追求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和成长。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新生的人党启蒙教育;人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搞好政工队伍建设。

三、实践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精神,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意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将这一精神落实到高校改革中去,就体现为把学生培养成优质人才。对高校而言,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体现为把学生培养成才。所以,高校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教师做到教书育人、干部做到管理育人、职员做到服务育人。特别是教书育人更为重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和素质的完善。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指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这三点当中,做人是最根本的。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题。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不能割裂为二。《礼记》一书中曾经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离开教学,就是一种没有手段的目的。”可见,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育人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他们日后的表现,实则是教师工作成败的最清晰的折射。

2.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关心爱护学生,深人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典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实践教书育人。

3.精心设计教书育人的形式,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教书育人除了采取课堂教育形式外,还应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文教育、榜样教育等。另外,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爱心,陶冶情操,也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育人工作每一位员工都是教书育人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因为在学生面前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老师。因此搞校的每一个员工都应以身作则,造就一个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它对于加速人才培养,缓解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等都具有很大的意义6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生源整体质量下降且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经费短缺、教师数量不足、生均校舍面积减少、教学设施陈旧老化、管理手段落后等。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确保教学质量稳定提高,是我们能否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最终体现。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工作。超级秘书网

1.提高各级教学部门领导的教学质量意识。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领导教学质量意识来源于质量是生命线的紧迫感和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在发展中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在理论研究中提高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理论的认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意识。

2.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工作。今后要逐步健全、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程序,使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积极开展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积极开拓发展性教师评估。发展性教师评估是以教师为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评估,是评估者和评估对象彼此建立互信关系,教师积极参与、双向互动的教师评估。这种教师评估,教师能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发扬自身的优点,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并且特别要注意教师内在价值的评估,它可使教师通过内心的体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高效率地开展通向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实验室评估等工作,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监控。教学质量具体评估办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2篇

关于学习文化研究

学习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将学习确证为一种特殊文化本体并探讨学习现象或学习问题范式。(1)学习文化的意涵。学习文化是一个核心概念,是整个学习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当代专门探讨学习文化的理论文献集中在认知、教育心理学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是“学习风格”。(2)传统文化与学习。学习是选择、传承、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离不开文化传统。(3)技术文化与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学习信息化,同时引发了21世纪学习文化变革。基于新技术的新学习文化必定带来新的学习关系和教育关系转变,它对于教和学的重要性,甚至可以等同于社会变革中生产关系变化的大震荡。(4)社会文化与学习。对于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已成为学习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而且逐渐形成了多种相对完整的研究理路。(5)多元文化与学习。多元文化教育在全球化背景和多元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备受关注和重视。(6)环境与学习。当前对于学习环境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取向,即聚焦于“个体外部或内部”的心理学取向、聚焦于“实践共同体”的人类学取向、聚焦于“个体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取向和聚焦于“技术与工具”的科技哲学取向。

摘自《江苏高教》2010年第六期张三花,黄甫全《学习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

关于教学学术

一般对教学学术的理解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把教学学术看成传统的发现研究;第二种把教学学术等同于优秀教学;第三种把教学学术理解为采取学术方式,运用教育理论和研究进行教学实践。第一种观点侧重发表的结果;第二种观点侧重评价的结果;第三种观点对教学学术如何展示和评价关注不够。教学学术整合了大学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科研与教学两分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大学教师综合的学术创新力。教学学术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助于教师创新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首先,教学学术改变了大学教学的传统内涵,把教学提高到了学术的高度,这为建立创新型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其次,大学教学要成为教师共同的财富,就需要把它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活动纳入教师创新共同体,教学学术可以促成教师创新共同体对教学财富的共享。

摘自《江苏高教》2010年第六期李育球《教学学术对大学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关于职业型高等教育财政

(1)公共产品理论。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学术型高等教育的知识产品具备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职业型高等教育更多地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因此,职业型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获得政府的资助。(2)公共财政理论。公共财政运行机制主要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财政运行目标的公共性;二是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共性;三是财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我国财政收入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提升了政府增加对职业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可能性。(3)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特殊利益集团”理论,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和财政现象,并制定相应的财政对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4)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发展职业型高等教育正是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进行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收益率的途径之一。(5)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用来解释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职业型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三十一期张玉刚《发展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探讨》

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自2006年示范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然而,由于不少示范院校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到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1)从教育的过程看,存在着工具化的倾向,人被异化为工具;(2)从教育的价值取向看,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导致教育目标的碎片化,使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3)从受教育者个体看,人被符合化,导致人的心理扭曲,

转贴于

人格不健全。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三十二期王良青《关于示范校多向度、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的文化管理模式

我国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样,一直主要采用制度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显露。(1)在组织结构上,没有理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应有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2)在管理方式上,主要倚重规章制度的规范,忽视师生的情感、需要、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3)在管理手段上,注重终极目标的量化考核,忽视师生专业成长的培养过程。文化管理是指以文化为根本手段,通过凝练和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行为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在自觉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进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一种管理方式。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不相同。第一,文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二,文化管理以精神的自我激励为手段;第三,文化管理主要采取非理性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是一种更符合人性、更有效率的新的管理理论,更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三十三期刘凤云,王书润《文化管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关于创新性职教集体建设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综述

1995年初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帷幕。此后,从52所试点学校开始、1998年全面推广,到现在经过20年的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途径的认识,相关研究探讨论文不断发表。但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即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论文却相对较少,且理解并不一致。笔者认为,随着全国各高校实践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应该日益准确,达成共识。为此,笔者通过阅读1995年以来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20多种教育类主要期刊的200多篇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分析认为,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呈现认识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探索新思路的总体层次特点。三个阶段的不同,既是时间上的推进,更是认识上不同层次的深化。

一、第一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探索阶段

1995年,52所试点学校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工作,与此同时理论上也发起了讨论。当时,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轻文、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问题,人文精神普遍失落。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要求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最初阐释主要就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以及艺术的基本修养。正如周远清当时所讲,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1]这一阶段的论文总体也呈现这一特点。比如,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文精神不直接地产生物质成果而被长期忽视,“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对人文精神适当加以强调,是有必要的”。[2]杨叔子同样认为“无论是从目前教育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社会上的严重时弊来考虑,还是从我国面向21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来考虑,应该是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时刻了”。[3]阴天榜更明确概括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提高文化素养;修身;弘扬人文精神”[4],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当然,这一阶段的论文,也关注科学精神的教育,但体现的是对强调人文教育的一种补充,或者把两者看作是针对文理不同群体的两部分。比如,王义遒虽然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5]的观点,但也赞赏“文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文科课程”的实践方式。陈怡则把包含自然科学的文化素质看作是广义的内涵[6]。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各高校对文化素质内容和实质的理解有很大差别,许多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主要是对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强调。周远清在提到文化素质教育的起步时,也明确地总结说:“十年前,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和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因此,当时我们特别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特定的内涵,”[7]周远清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特点恰当的总结。

二、第二阶段:1999―2005年的深入和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有三方面的发展和深入:(1)伴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1998年教育部提出“三提高”的要求,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一要求的提出,把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纳入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拓展、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2)学者和高校教师更开始了对其“外延”[8]的探讨,关注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等。(3)人们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及两者在整个文化素质教育中位置的理解更加准确。

在第三方面,朱冬英撰文,详细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含义,并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人文精神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心智的话,那么,科学精神则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养。”作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既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人文和科学并重,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9]这样的认识,就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体性地看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而不再是各自孤立的。这一阶段这样的文章还有不少,比如,陈怡认为“完整的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融合的教育”[10],娄延常还撰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11]。

随着“三提高”的提出,专家学者更加关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特别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张岂之专门撰文论述大学教师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途径,认为“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理解为是对教师文化水平的一种低估,而是从积极意义上阐述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道理”,并提出“从专业出发”来提高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12]。杨叔子认为,“教师,是办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化、熏陶、养成诸种方式,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13]钟秉林强调,“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这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4]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梁红通过分析认为:“大学教师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教育设计者,其本身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师德、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的选用及培养中,高文化素养正日益成为普遍要求。”[15]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即外延方面的探讨,在这一阶段也有不少相关。比如,范伟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应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16]。胡显章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工作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又相互交融。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17]汪青松结合安徽师范学院的做法,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方向,思想政治素质要以文化素质为基础”[18]。白解红结合湖南师范大学的探索,认为:“专业素质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育人的功能上却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后者重视价值观念的确立和精神情操的陶冶。”[19]张岂之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关系时,认为应把文化素质教育引向专业课,并举了重庆医科大学的例子[20]。

总之,在这一阶段上,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认识已经得到共识,专家学者更多的是讨论应该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分析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2005年,教育部提出“三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三结合”的提出,既是进一步提高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对这一阶段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与提炼。

三、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趋于成熟和不断创新阶段

2005年是文化素质教育提出和实践整十年的时候,因此,到2005年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实践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成果。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更加开阔,不断创新。从此后三年的文章看,人们对这一理念认识趋于成熟,共识广泛,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基本问题还有待认同。

2005年开始,一些总结和回顾类的文章较多地出现。周远清的《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一文,肯定了十年来文化素质教育的成绩,分析了从“三注”到“三提高”的认识飞跃,提出了“三结合”的新要求。张楚廷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中认为:“1995年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一次觉醒……这次觉醒有其时代的必然性,它会更加成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1]宋彩萍等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中对十年来学者关于文化素质教育定位、内容、目的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借鉴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探索[22]。苗文利等学者也撰文从“通识教育”[23]角度进行了总结。

近几年来,一方面,专家学者不断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顾沛重视“科学素质教育”,认为理工类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以致“以科学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不多,总体质量不高”[24]。冯刚通过对文化功能、大学文化特点的分析,强调“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够推动或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是“相互结合”的问题,而是“文化素质教育应坚持以德树人的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使之渗透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各层次”[2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教育部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2008年11月举行,研修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会议指出过去文化素质教育,虽有强调科学与人文的“两翼齐飞”,但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而“现在的文化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翼并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地相互融合”[26];周远清说,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包括今天的实践探索,“为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27]。

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和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建设性意见和观点,对以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沈亚平、索海军从全球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素质教育转到文化能力培养上来”[28]。谢卫平分析认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精神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9]。杨叔子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论述,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曹剑辉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实施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三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并认为“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30]。这些文章,对今后研究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四、余论

文化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历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践继续发展,理论研究也会更加深刻。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专家和学者们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上,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继续作深入的探讨: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即究竟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经典的定义,有待于取得更广泛的共识。我们认为,这一概念之所以不能统一,恰恰是因为实践的丰富和多样化,在实践基础上表现出了针对这一理念的认识角度不同。今后理论的研究肯定还要对这一最基本概念作深入探讨,不断充实,日趋准确和完善。

(2)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展、丰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依然是研讨的重点,是绕不开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已经为学者提出,需要解决。比如,网络的使用日益普及,而由于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就给当前高等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利用和适应网络进行高校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很多专家提出意见,还须完善。很多教学工作者提出,文化素质教育重在氛围特别是校园氛围,这就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的文化素质。一些学者已有探讨,但还不是很广泛。学校环境、类型、学术背景等具体情况不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侧重不同,因此理论上角度也有差别。很多教育工作者以自己所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为出发点,谈了很多认识。今后,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的进军,会出现更多的这类探索的方式和成果。

(3)时代精神的融入。21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也必须融入这个时代的精神。随着党的十精神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梦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精神:和谐的精神、科学发展的要求、奥林匹克的精神、竞争合作与诚信精神、法治精神。这些时代的精神,应该如何融入当代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随着人类大融合、大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拓展文化视野,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杨叔子等专家已有论述,但还不够广泛,2012年及以后的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目。

当然,理论探讨会不断丰富,有些会加深原有认识、有些可能会改变原有判断;实践还会不断提出很多新的问题、矛盾,需要我们继续研究解决。我们相信,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随着全国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会不断深入,取得更多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 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张岂之. 关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3] 杨叔子. 身需彩凤双飞翼??谈高校加强文化素质培养问题[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12).

[4] 阴天榜,张建华. 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J]. 高等农业教育,1997(5).

[5] 王义遒. 文化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1997(4).

[6] 陈怡.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4).

[7] 周远清等. 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2).

[8] 目前普遍的认识,是把素质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因此,笔者把文化素质(教育)同其他方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看作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方面.

[9] 朱冬英.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2002(1).

[10] 陈怡. 开创文化素质教育新局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1(1).

[11] 娄延常. 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的探讨――兼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

[12] 张岂之. 试论大学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13] 杨叔子. 做好“三提高”工作,培养“全”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14] 钟秉林. 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6).

[15] 梁红. 大学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J]. 高等教育研究,2000(3).

[16] 范伟. 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

[17] 胡显章,程钢.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18] 汪青松.“四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J]. 中国大学教学,2006(1).

[19] 白解红,杨小云. 把文化素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推进[J]. 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20] 张岂之.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21] 张楚廷.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断想[J]. 高等教育研究,2005(7).

[22] 宋彩萍等.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3] 苗文利.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 大学教育科学,2007(4).

[24] 顾沛.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障碍[J]. 中国大学教学,2008(8).

[25] 冯刚. 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26] 顾沛. 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7] 周远清. 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录音整理稿)[Z]. 南开大学,2008.

[28] 沈亚平,索海军.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文化能力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特殊性一、涉外院校教学对象与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诸多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蔓延,以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观和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长期处于外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交织碰撞之中,其极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政治文化思潮影响。这就导致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呈现出较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本土文化,文化视野开阔且文化积淀深厚,以及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等特征。

(一)涉外院校教学对象亲西方文化疏本土文化

涉外院校教学对象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为外国语言,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工具性载体,他们在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也同时接受了被外国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潜移默化。反之,这种与外国语言内在融合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又对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的外国文艺欣赏水平和外国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习外国语言等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机械重复记忆时间,这也占据了涉外院校教学对象的大部分有效学习时间,进而导致他们没有多余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因此,涉外院校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而言具有更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二)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文化视野开阔文化积淀深厚

一般而言,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对象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阅读外文书籍、报刊、文献等传统纸媒资料;其次,由于语言方面的优势,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更易从互联网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新兴传媒产品,如外文影视作品、戏剧、论坛、广播等等;再者涉外院校校园内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数量众多,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更易于和外籍教师或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从而获得更多外部信息。因此,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往往要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文化积淀更加深厚。

(三)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愈渐趋于多元化,由传统的课堂宣讲式的理论型教学方式转向多媒体课件、口语风暴、出国考察、对外交流、深入语言环境学习等等诸多新兴教学方式。涉外院校外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增强了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对象驾驭外国语言的能力,促使教学对象外语专业学习全面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涉外院校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因此,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保证高等院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思想路线的连续性。

二、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主要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基本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提升人文素质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与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教学课时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共六部分内容组成。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是推进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教学课时安排应为:绪论怎样实现中学生生活向大学生的转化,对应学时2课时。三个部分的逻辑结构是第1-3章为第一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为10课时。4-6章为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课时12课时。7-8章是第三部分,帮助大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加结束语,对应课时共10课时。

(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与普通人文公共教育课程相比较为晦涩枯燥,需要教学对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寻找科学生动的解决方法以适应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此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应了解哪些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自觉地提高法律意识。此课程教学难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帮助大学生从知识的了解转化为行为的自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如下所述:首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的魅力,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启导;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环节,使同学们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并化理论为德性。

(四)运用科学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手段

(1)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明确“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总体目标。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第二,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调动和发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丢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第四,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

(2)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主体应学习“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结构是“双主体”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对象即学生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首席主体”。在教学过程开始的时候,教学对象一般是教学的客体,只有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导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只有实行“双主体互动”,教学才能够成功。第二,“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基本规律。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师主体与教学对象主体相统一”、“国家意志与教学对象意志相统一”、“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相统一”。第三,“双主体学导式”教学方法的种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致有十二种教学方法,前三种为普遍使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后九种为有针对性地个别选择使用的“辅助教学方法”。这种位置,不可颠倒。基本教学方法包括:⑴“系统讲座式”教学法;⑵“师生问答(或答问)式”教学法;⑶“案例分析式”教学法(含“书评影评式”教学法)。辅助教学方法包括:⑴“团队(合作)攻关式”教学法;⑵“主题演讲式”教学法;⑶“主题论辩式”教学法;⑷“价值澄清式”教学法;⑸“意义寻求式”教学法;⑹“法庭辩论式”教学法;⑺“英模报告式”教学法;⑻“参观访问式”教学法;⑼“行动式”教学法。第四,“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教学境界。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并且争取达到四种教学境界,即:第一,“知识境界”――“掌握广博的知识,用事实的力量打动人”;第二,“理论境界”――“掌握彻底的理论,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第三,“艺术境界”――“掌握美的规律,用高雅的力量陶冶人”;第四,“人格境界”――“锤炼高尚的人格,用庄严的力量提升人”。第五,“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教师修养。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四种较高的修养,即:“理论修养”、“知识修养”、“教学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

总之,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使教学对象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提高教学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其自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努力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提高其分辩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钠.从信息论看涉外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培养.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5).

[2]杨云芳.浅析外语院校人文教育的特点.新西部,2008(8).

[3]王淑莉.涉外院校“两课”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初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4]四川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组.涉外院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2(3).

[5]田学军.外国语学院(系)的目标定位和整体发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文艺学 教学改革 “三创”教育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艺学教学围绕“三创意识、三创精神、三创能力”的培养而进行的相关改革,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有利于我们把握和运用。同时,“三创”教育原则的科学实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挥其想象力,开发其情商,发挥其潜能,从而得以运用美学的思维去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创造和创业。

一、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三创”意识

在传统的文艺学教学中,各门课程之间缺乏一定的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且偏重于理论的灌输,对实际能力的训练较为忽视。这种情况不仅使文艺学教学的各门课程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也没能使文艺学的基础理论化为学生思维的真正成果,不利于文艺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实际应用。针对这一现状,在“三创”教育原则的指导下,有必要在现在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专题课,定期举办讲座与专题性学术讨论会,并且改变以往文艺学学科各门课程设置各自分立、互不关联的局面,建立“立体”的课程结构,使这一课程结构分为3层:基础层——知识优化层;中介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为提高教学效率,不同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课侧重知识的优化,课程重点是在系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拓展和提升;选修课侧重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掘专业选修课的延伸性、自主性、开放性等课程优势,帮助学生精读原典,了解文艺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理论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艺学的兴趣和能力;专题课侧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文艺理论美学基础,提高他们对于理论资源的整合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分析能力,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撷取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塑造出完美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现代人格。

二、形成多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

文艺学的课堂教学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语义建构场,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交流或探讨某个共同的问题而构成的。然而,传统的课堂主要是采取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这虽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抑制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文艺学教学长期在这种框架中进行,难免存在着知识僵化、手段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因而难以有效地解释现实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难以有效地介入当下大众的实际文化活动、文艺实践、审美活动。“教师应从教训者的高位上下降,学生应从被动接受的低位上上升,二者形成一种互相激发、共同提高、互补和互生的生态关系。”①因此,以培养学生“三创”精神、提高学生“三创”能力的需要为目标,建立文艺学课堂一套多维度的互动性的教学新模式,从而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学生本身多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效果。

如采用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以启发和参与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愉快、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如讨论式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地平等交谈,沟通各自的审美感受、审美志趣,以便丰富各自的审美经验。根据教学目的,采用多向传递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思考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施以智力能力提升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 “三创”能力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原则;落实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54-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是当前加强和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切实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三贴近”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认同、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对知识的内化,实现思想的超越和升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就在于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承认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需求与发展置于教学中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在探索和体验中去认知和发展[1]。

贴近实际,就是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与社会实际之间保持零距离。社会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是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更是他们未来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2]。无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性的角度,还是从指导学生适应社会、走向社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角度,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坚持面向社会实际,不能只从书本出发,还应紧密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地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客观事实,努力回答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实研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因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深刻变革的国内环境而产生的各种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

贴近生活,就是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突出地关注现实生活和专业实际,聚焦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和专业工作领域中丰富多彩的鲜活事例,使教学内容中的“大道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小道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生活化,把高职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供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领悟深奥的道理,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贴近学生,就是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总的说来,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为了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现实困惑和合理需求,关注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各种高职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于一体,增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渗透力。

二、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切实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实现教学理念的“三贴近”

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采用高职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运用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方法,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课堂教学采用互动式、研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人讲,学生共同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将授课、读书、研讨、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相关文档,制作多媒体课件,搜寻相关视频,开展专题讨论、演讲、辩论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资料片,撰写观后体会,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的“两活”,即“学生活”、“课堂活”,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2.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选择相关教育题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三贴近”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选择上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过于狭窄,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3]。因此,思政课普偏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为此我们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选择地增添了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专业、自身发展等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院着眼于教学内容的“三贴近”,组织编写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汇编》,按照课程教学章节系统挑选高职学生关注的相关社会热点问题,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和感受一系列真实事件,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手段的“三贴近”

我校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搭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一是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应制作高职思政课的全程教学课件,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和鲜明的教学特点,使枯燥、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非常自然地进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反思和为学生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线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把当前学习的内容与已经学习的知识加以联系,并认真地进行思考,从中获取新知识,最终达到思政课内容能够生动活泼进课堂,融会贯通进头脑。

二是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应建立课程专题学习网络,努力打造开放、立体的教育空间。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传统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开辟教学讨论模块,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学生板块专栏,充分展示学生的课堂实践成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活力。

4.遵循人人参与原则,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现教学形式的“三贴近”

遵循人人参与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其与第一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定期展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秀成果,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以“关注社会、体悟人生、提高修养、展示思辨风采”为宗旨,举办了系列“厚德杯”大学生辩论赛,引发学生对辩题的深入思考,进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二是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创设“厚德讲坛”,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走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或针对当前重大理论热点问题、国内国际的突出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时事问题等进行宣讲,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认知的水平;或结合地区发展规划以及目前的现状,让高职学生进一步看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从而增强他们对家乡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影片巡映活动,用正面宣传占领舆论阵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导向作用。

5.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教学途径的“三贴近”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必须充分利用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势,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入手,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地方传统红色教育基地、新农村教育基地、自主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地方的人文和历史,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思想情怀。

二是开展社会专题调研活动。设立大学生思政课实践创新项目,使社会实践项目化、项目实施团队化,就高职学生关注的有关道德素质、就业、和谐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或兴趣爱好,自行选择主题进行社会调研活动。从实践小组的分组、组长的推选、调研报告的选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到整个调研的过程,指导教师只给予学生理论上的引导、方法上的传授,让学生做到独立思考,自主选题,自行操作,自主完成,凭借个体的理智与激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和选择,从中获取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学校组建了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开展了以“延伸爱心,共享阳光”为主题的系列爱心志愿活动,引导学生在学好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修养内化为自己的“德”与“行”;服务地方发展,以“校地携手弘扬孔子文化,仁爱同行倡导现代文明”为主题,开展“清江儒韵”孔子文化活动周,进行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和思想交流活动,实现理论宣传与自我教育的双赢;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先进文化传播与辐射、法律服务、技术服务、村民矛盾化解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自信心[4]。

参考文献:

[1]贾少英. 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

[2]杜新年,杨昌斌. 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J]. 理工高教研究,2010(5).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三元”. 文化育人 运行体制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运行机制,通过文化育人的意义、文化育人的理念、文化育人的平台,即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互动,形成“政校企、“行校企”两圆驱动,实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的体制;以实现文化育人的个性化教育的功能、德育功能、实践功能;并进行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达到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目的。

一、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合理结构;

(一)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

国家兴衰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强校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它是办好一所学校必然的选择。它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是我们文明发展历程中,人民团结、自强不息,精神力量,它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二)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理念;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灵魂,也是培养什么人的价值取向。高职办学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理念,这反映高职教育的本质。

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校的职教理念:“素质立身,技能立业,求实创新,特色鲜明”,秉持“明德,敬业,乐学,善技”校训,按“求精求强求特色,做实做优做品牌”的工作理念,整合“政校企”,“行校企”的资源,齐抓共管育人的渠道、使文化育人发挥个性化教育的功能、德育功能、实践功能,并使其相互关连,构建有效的高职“双三元”办学模式文化育人的运行机制。

(三) 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平台,突显出;

“四方相连”:产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的合力与育人成效的利益最大化;工学结合,育人为本,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下,产生了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及育人过程,形成文化育人生态链。

“双轮驱动”:产生“政校企”与“行校企”两个动力源,发挥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合作、学校主体的作用;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而是多因素的组合。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生的成长成才光靠学校及学生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是政府的主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学生努力,共同完成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政校企”、“行校企”双驱动。

“一个中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建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二、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文化功能;

(一)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个性化教育的功能;

文化育人的功能,它需要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没有个体化,就没有社会化。大学生来到大学学习,是每一个个体融入到社会的过程,是个体进行社会的化的过程;社会的行为规范、传统习惯、各种文化等,每一个个体都得在这一过程中感受、体验、适应、选择、判断,形成自己的个体行为。

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在学生进校后,对学生个体就是一种直接的影响、渗透,逐步形成学生个体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形成个人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与自觉控制能力。同时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

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就是社会功能;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2] “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直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直接感受到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直接感受学校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立身,技能立业。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是党和国家对学生要求的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化。

(三)强化“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

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就是强调实践的观点,学生从个体化的进程中,到

社会化的人;从个体化的认知,到接受社会化的教育。 “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互相联动,实施文化育人的机制,“四个方面”是生命共同体,政府是主导,行业是指导,企业是基地,学校是主体,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文化育人机制。使学生的主体行为更能有效地把握客体世界,以至于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

三、运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恰当形式;

(一) 进行“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理论教育;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

代替武器的批判,.科学理论是行动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文化育人一是要有社会氛围,二是要对理论有认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要有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

(二) 进行“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实践教育;

高职教育,文化育人是重要环节:实践的观点,实践出真知,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代替实践的作用。

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文化育人的实践功能,学校在行业的引领下,学校办学根据行业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地适应行业的需要,解决学校办学的引领不足。以珠海城职院电子工程学院的专业群对接珠海市新能源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主动按照行、企标准,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出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群平台课、拓展课和培训课五个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为文化育人的实践,提供行业实践的载体、实践的平台[3] 。

综上所述,构建“双三元”办学模式下的文化育人运行机制,形成“政校企、“行校企”两圆驱动,实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达到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2-11-08:02.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4-21.

[3] 刘华强.“三元对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战略性思考[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高三化学教学论文第9篇

科目 

代码

科目名称

参 考 书

001水利与环境学院

81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第五版)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2

工程经济学

《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傅家骥,仝允恒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813

水力学

《水力学》(第四版)上下册 吴持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4

水利工程经济学

 

815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理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6

工程经济学

《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傅家骥,仝允恒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817

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蒋展鹏,杨宏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出版;《环境工程学》王晓昌,张承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出版

818

安全工程学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819

运筹学

《运筹学》(第三版),钱颂迪,清华大学出版社

82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王珊,萨师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002土木与建筑学院

8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第五版)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2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孔宪立编

901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第五版)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03机械与动力学院

821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第八版)主编 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

822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3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21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杨可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922

运筹学

《运筹学》运筹学教材编写组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004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831/931

电路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 罗先觉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5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837

计算机综合

①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②《计算机网络》(2013年第六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838/938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39/939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2013年第六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006经济与管理学院

841

经济学

(任选一门)① 《微观经济学》曾宇平、何伟军主编,武汉大学出社;宏观经济学,何伟军、曾宇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②《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941

物流学

《物流学概论》周启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008文学与传媒学院

781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①《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王齐洲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朱栋霖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③《现代汉语》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④《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1999年。

782

教育学综合

①《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②《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③《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④《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87

艺术概论

《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9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概论

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基础教程》,钟敬文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60年》,戴庆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881

文学理论与语言学概论

①《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②《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吴振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887

艺术文化学

艺术文化理论方向:《艺术发展史》(2004版)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林夕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音乐学与少数民族乐舞文化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下册)田联韬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术学与区域美术方向:①《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②《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设计艺术学与区域经济方向:《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书法学与书法文化:《中国古代书法史》朱仁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889

民族文化概论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徐万邦、祁庆富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009马克思主义学院

751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逄锦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752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修订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759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5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52

中共党史

《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版)》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

859

行政法学

①《行政法学》(第三版),罗豪才、湛中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②《宪法》(第三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010理学院

771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772

物理综合

高等教育出版社①《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第二版)赵凯华编;②《热学教程》(第二版)黄淑清编

773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应用算法教程》,严蔚敏,陈文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871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7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873

物理光学

《物理光学》(第三版)梁铨廷 电子工业出版社

874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康华光 高等教学出版社

875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011生物与制药学院

761

化学综合

①《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编 高教出版社

②《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合编

③《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合编

④《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

762

植物生物学

《植物生物学》周云龙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763

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陈阅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764

景观设计综合

①《景观设计学》徐清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②《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65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第二版)沈萍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766

药学综合

①《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吴立军 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基础药理学》(第一版)张庆柱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767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葛华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61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胡宏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62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第四版) 华中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63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64

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主编(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865

普通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第2版)牛翠娟 娄安如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66

无机化学

《普通化学原理(第三版)》华彤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867

制药企业管理

①《制药企业生产管理》作者:党丽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09 ,ISBN:750675128②《制药企业管理概论》,杨永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ISBN: 9787502565749

012外国语学院

241

法语

《法语》1-4 马晓宏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2

德语

《大学德语》 张书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43

日语

《新编日语》1-3册 周平、陈小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91

综合英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①《新编英语教程》1-6 李观仪②《综合教程》1-4 何兆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③《现代大学英语》5-6 杨立民④《高级英语》张汉熙

891

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①《英国文学史及选读》1-2 吴伟仁;②《美国文学史及选读》1-2 吴伟仁③《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 河南教育出版

892

英语语言学

①《语言学教程》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②《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

893

翻译理论及实践

①《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 华先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②《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9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等

211

翻译硕士英语

357

英语翻译基础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