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7:50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从众 消费者行为 营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与人的社会传播、交往和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产生某种互动后果,如示范、模仿、羡慕、排斥等。他人的注视使消费具有了表现性,人们借助消费向社会观众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情趣等。随着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最早作为社会学概念之一――从众的研究已延伸到许多领域。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由从众理论出发,分析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发展,并就营销学领域从众研究的现状予以评析,指出从众理论研究的意义及其对营销研究的启示,以期引起营销学者对从众理论的研究兴趣。从而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依据。

1.从众的含义。从众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个体的行为理论。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家庭、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二是“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库利给出了从众的描述:他人对个体的外表、礼仪、目的、行为、性格、朋友等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看法,个体对这些(他人)看法产生一定的想象,其行为常常受到这种想象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他人的评价开始的。他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等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此后,其他不同学者对从众的定义,尽管表达上有差异,但都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即从众是一种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2.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发展。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品与品牌。Bourne认为:参照群体对消费者个人购买某些类型的产品和品牌时会有一定的影响。产品和品牌的公开消费性(公开消费指社会可见性高的消费活动,私下消费指社会可见性低的消费活动)不同,所受到的影响力也不同。通过对有关规范性的信息影响和高度公开消费的商品的购买研究,Whyte得出结论:正是群体的作用使得奢侈商品变成了必需品。

2.2 广告与宣传。Boush等研究表明,消费者从众倾向与对广告的信任度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对广告的不信任会导致消费者的独立判断。作者检查了与信任广告和信任其他产品信息来源有关的人的变化关系模型。相信产品信息来源与消费者从众为正相关而与玩世不恭(玩世不恭者是指知道一切事物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事物的价值的人)没有联系。另外,随着被研究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广告的信任下降,而对类似《消费者报告》之类的客观来源比较信任。这种关系模式说明:对广告的不信任反映了一种怀疑的,有辨识力的态度而不是一个玩世不恭。作者认为消费者的怀疑实际上对广告商有利,可以促使其调整广告。

2.3 群体特征。性别不同,受从众影响的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讲,对于群体规范表现出一个更高程度的从众倾向。研究表明,由于性别不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从众行为的不同,在群体中,女性表现出更高程度的顺从。

3.对营销领域从众理论研究现状的评析。由于研究时间较短,营销学界有关从众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对从众的内涵界定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是通过调控群体规模,凝聚力,成员之间依赖程度,群体领导的存在与否,群体目标的清晰度,过去成功的经验对未来的判断影响等因素,评价文中所提到的各种从众现象的变化范围。当然,这些需要更多学者的合作及实验装置的不断改善。还可以探究营销领域从众研究结果所适用的其他领域。例如:一个从众倾向相同的消费者细分市场的识别可以解释其消费行为与消费特征,使得企业很容易针对目标市场获得运营效果并更好满足顾客需求。针对不同的营销应用,进一步发展和尝试从众理论具有广阔的前景。会为学术界和营销管理带来很大收益而探索出一条好的途径。

营销学界对从众行为这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性质及影响所作的实证研究及理论模型建构仍然比较缺乏。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学及心理学界广泛涉足这一领域,为营销学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借鉴。由于消费者行为与一定的消费者心理机制及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所以,今后营销学界对从众的研究,仍将大量借鉴社会学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存在着差异,从众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从众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欧美学者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完成的,我国企业管理学者在顾客从众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从众理论研究是我国企业管理学者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从众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研究已引起营销学者的注意,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零散。

4.从众心理研究的意义及其对营销的启示。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2篇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较为少见,主要的工作是附带在相关专题或系统研究中进行的。从国外100余年的旅游研究史来看,尚未找到专门系统研究旅游消费的著作。从近期研究动态来看,也未将注意力摆在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上来。从国内的旅游科学研究情况来看,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相关学科所作的工作更多。

旅游消费的研究,已有工作大致可从两条线索中追溯:一是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二是从旅游科学研究中附带或从其他相邻科学角度所从事的专题研究。

1.从消费经济研究中产生的旅游消费研究成果

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在我国是尹世杰教授最先敏锐地感觉其意义,并率先倡导的。还是在80年代初期,尹世杰教授就指导研究生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董辅@①较早就具有旅游消费经济思想,主要是旅游资源价值问题和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实质上,在80年代就有从基本理论研究入手进行探讨的,如龚晓宽、宋维真的研究,但是总的说来未形成体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主要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涉及了旅游消费的研究,1994年底,由《消费经济》杂志社首先发起的消费文化的讨论中,就出现了许多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旅游消费的研究,如尹世杰教授认为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周淑莲等则认为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是消费文化在消费品上的表现,风俗、风格、地方特色等是在消费方式上的表现。这些认识,与国内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畴有十分类似之处,当然,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指出的是,消费文化对旅游文化的较细致的研究也有成果,如梁琦对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近年来兴起的闲暇消费研究,也有不少涉及了旅游消费问题,如曹茉莉的工作;从旅游消费的分析入手进行部分预测的研究工作也有开端,如池进的工作。

2.从旅游科学进行的旅游消费研究的成果

从旅游科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消费现象,已有较多的成果。主要工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消费供给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旅游消费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区域旅游开发两个方面,可以说近20年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最丰富多彩的,仅90年代以来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关论文就多达千余篇,论著和教材达30余部。据统计分析,1980~1993年旅游地理论文的63.6%为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内容。旅游供给的研究有过以国内国外两种对象的研究,面向国外旅游市场的研究,如谢彦君的工作;面向国内的研究又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和旅游资源非常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主要的;另一类是旅游资源不是很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有希望的新研究领域,如许春晓的系列研究。从旅游科学角度研究旅游消费需求的专题论文较为缺乏,谢彦君作过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工作,但旅游经济学中的旅游消费研究以及旅游市场研究等领域,就是为了揭示这一类问题的。值得一提的是牛亚菲在这方面的突出的有特色的工作,将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特征研究推向地域空间,将旅游地与旅游市场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出来,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供需关系。

②旅游消费力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关于旅游消费力的研究,国内一般用人均GNP水平与旅游消费关系来探讨,并已成为一个经典范式。许春晓提出“四力诠释”(资源吸力、城市挤力、收入动力、时间助力)观点,细分了形成机制;旅游消费力的实证研究,往往与其它研究夹在一起进行,常见于其它标题下的论文之中。对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一方面,继续对旅游消费的正面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和更加深入的研究,甚至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如蔡雄等和陆林的工作;另一方面,对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冲击的研究,这一课题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全华等的工作。

③关于旅游消费模式的研究。首先是旅游消费的行为模式研究,率先工作是陈传康教授指导的硕士生研究课题,之后又有许多更深入的研究,如吴必虎等的工作以及曾尊固教授指导的陆林博士的工作;其次是旅游消费组织形式的研究,目前对团队和散客两种形式都有较多的研究。现代旅游业最初的旅游消费都是力图通过团队形式去组织的,进而在90年代以前大多把研究注意力放在团队组织上,有一批成果,如阎纲的工作。自90年代始,旅游消费观念明显的变化,散客市场迅速扩大,研究工作随之出现,如李海瑞和向才德的工作。更有人开始了自助式旅游的研究。

④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效果的研究。旅游消费水平高低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少有人深入的研究领域,目前的工作还停留在旅游消费的人均花费分析及其原因探究上,这些工作也较为分散,可见于旅游开发的现状描述和前景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如刘德谦的工作;当然,对旅游消费群的扩大速度及其旅游消费总需求的研究,也可在一些对旅游业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工作中见到,但也不深入。主要工作如苏敬之和石建国的研究。关于旅游产品的精细化以适应提高了的旅游消费水平的研究,有两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一方面从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如陈传康等的工作以及李蕾蕾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旅游产品加工和包装的研究,如马永立和王晓云的工作。关于旅游消费中审美情趣高尚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虽有人涉足,如陈光照的工作,但尚不多见,是一个应加强的研究方向。关于旅游消费效果优化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如谢彦君、沈兵等的工作;对于旅游地开发后各种关系的调查及其协调途径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如李海瑞的工作。

⑤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旅游消费结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旅游消费的类型划分和层次认定,如陈传康的工作;旅游消费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如李中的工作;也还有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的探索,如卫海英的工作。第二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专门研究较为少见,多夹于旅游市场分析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有关文章中,如陈传康的许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就涉及这类工作。

二、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鉴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1997年6月,在尹世杰教授的倡导下,由《消费经济》编辑部和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旅游消费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了30余篇论文(主要论文由《消费经济》陆续发表),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湖南省政府及旅游局也派了代表,会议汇集了旅游管理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旅游实业家和经济、哲学、旅游、地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大会的主要论文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反映着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1.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

以尹世杰教授《略论旅游消费》的发言为主线,就旅游消费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等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引发了旅游消费概念、对象、内容的讨论,如彭明朗教授提出了对旅游消费的初步定义,并划分了旅游消费的几种类型,其余专家也各持己见,因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论文,未能深入而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肯定了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说法;翟辅东教授《旅游消费问题浅议》的发言,对旅游消费形成条件、特点、存在问题及引导途径进行了论述,研究生黄芳《浅析旅游消费有关特点》一文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特别热烈,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旅游消费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赞同其具有经济性、闲暇性、异地性、文化性;旅游消费问题有基础设施、环境污染、软环境落后、产品类型少等;旅游消费质量的提高途径要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特别强调了服务质量和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两方面的作用。

2.关于旅游消费趋势的讨论

以许春晓《香港回归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的发言为引子,对香港回归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湖南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及其旅游消费趋势下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旅游消费趋势问题,引起了观光旅游的命运、旅游消费热点演替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讨论后基本同意旅游消费趋势为旅游消费供给和旅游消费需求开始转型并渐渐趋向平衡,旅游消费力增强且旅游消费关系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模式将现代化并且旅游消费内涵化将明显,旅游消费水平提高而且旅游消费效果将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将变化,具体是观光旅游形式、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消费份额将下降,商务、度假、生态等旅游形式和文化旅游消费份额将上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观光旅游还将占大份额,自然风光旅游产品还是主体。梁琦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旅游业份额的增长趋势的分析,谈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关于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问题的讨论

以赵学增教授《旅游与文化消费》的发言为主线,认为旅游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形式之一,旅游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并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作了深刻论述,认为其有复合性、情景文化、本性复归、路上文化、移植文化五大特征;郑炎博士等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关于旅游消费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

以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为代表,既强调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强调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机遇,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莫一心研究员就《发展旅游业,促进持续发展》作了发言,重点就发展旅游业与转变消费方式作了论述,特别指出了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的意义;柳思维教授和刘醒夫研究员也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谈了湖南的战略;徐飞雄《关于旅游购物品消费的几点思考》就旅游购物品消费的特点、消费水平的意义及其提高途径作了细致的研究。

三、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主攻方向

1.学科基本理论建设

由于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普遍,不是很成熟,夹于旅游学科中的旅游消费研究又注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未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研究。而今,这一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又艰巨起来。因为旅游消费研究的独立发展,已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了。

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对旅游消费来说还是开头,故而急需解决以下问题:①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问题,包括旅游消费的定义、内涵、外延,旅游消费活动的特点;②旅游消费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且目前的状况是学科相关研究走在前头,自身系统理论研究尚为起步阶段,故而明确旅游研究对象和内容,实质上是明确自身与相邻学科的界线,守住自己的阵地;③旅游消费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相对独立的学科,都应该有十分切合解决自身独特研究内容需要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应用筛选,精选出适合者;其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根据旅游消费研究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新方法。

2.学科应用理论建设

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围绕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旅游消费要加强研究的呼声,也是在旅游业日益壮大,旅游消费现象日益普及,旅游消费课题日益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旅游消费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问题,立足应用研究。当然,作为指导应用研究的应用理论,是一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急需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①旅游消费的发展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变化,其总体风格是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其变化速率是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同步的。而总体风格的具体形成机制与结果,变化速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水平,还是很难建立精确的数量模型作中长期的预测。这又是一个意义十分巨大的工作。

②旅游消费对旅游开发影响与供需平衡研究。旅游消费会拉动区域旅游开发,这已是定论,但具体作用机制及过程尚未清楚;现今多数学者主张的旅游开发适度超前理论,也未找到这个“度”,以致旅游界在供需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或适度点。

③旅游消费的引导方法和措施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在方向上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在速度上存在快与慢,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消费习惯不普遍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已到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但是没有旅游消费的引导就是不能很好地发展。

④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旅游消费的水平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旅游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意义尤为重大。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十分必要。

3.旅游消费的典型现象研究

①典型现象的调研。任何学科的实证研究都十分注重典型现象的研究,典型现象的调研,为实证研究积累样板,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证据。这种典型旅游消费现象,是全国范围出现的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各类型事象的研究。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3篇

本课内容属于高中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模块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部分的内容,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智的消费观,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色彩。在第三课第一框引导学生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和形形的消费行为后,本节课进一步发掘背后支配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并在对各种主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科学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具有自主性强、个性张扬的特点,而消费是既有经历又有感受的熟悉的话题,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非常适合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进行探究,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运用比较鉴别、合作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懂得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并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

学习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树立适度消费、量入为出和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所以,理性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教学难点: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节课涉及“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问题,由于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框题综合运用讲读法、讨论法、事例分析法、举例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本框题的内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总结)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消费都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影响因素前面已经学过,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课前展示问卷调查结果(也可在课后)

1.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商品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A.有?摇B.没有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

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摇B.质量好、大方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

A.外形、款式?摇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

4.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准备用多少钱

A.150元?摇B.200元?摇C.300元

5.你去饭堂(校外)打饭会不会自己带饭盆?

A.会?摇B.不会

6.你会怎样处理矿泉水瓶?

A.随手扔进垃圾桶?摇B.聚集起来卖掉

7.你每月的零花钱主要用于

A.零食、衣服、饰物、充值卡?摇B.书、文具、电脑游戏与软件、体育用品、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比较正确的,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消费观念不那么科学,是什么消费心理在作怪呢?其实,我们的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1.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及态度。(通过课件展示)

(课堂探究活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种消费心理,5分钟完成。要求小组密切合作,然后派一个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结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别指出: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是否被社会认可。)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应该持否定态度。)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应该提倡。)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消费观需要参考哪些要素,从而在消费过程中自觉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此外,还有其他消费心理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例如爱美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好癖心理等。由于消费心理对消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社会消费时,要注意对消费心理的引导,使人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问题过渡: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有何具体要求呢?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①什么是适度消费?

②你认为:“小年轻”的消费“适度”吗?是否我们都不要喝“XO”,全喝“二锅头”,才叫适度消费?(课件展示漫画)

③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吗?如何看待“负翁”?

教师归纳总结:(略)特别说明:量入为出的“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收入。适度消费的“度”指的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所以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还不起贷则是不适度的消费。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将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解,并贱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课件展示相关漫画)

①你喜欢追星吗?购物时非名牌不买吗?

②你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行为吗?

③在你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多少?精神消费占多少?是否患“小儿麻痹症”?

教师小结说明:(详细理论略)

首先,要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自己的事例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用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消费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以点拨,让学生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课件展示相关图画。思考:为什么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得出绿色消费5R原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教师引出问题:议一议:你怎样看待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并引用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

课件展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从历史、国情、个人成长等角度分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

教师小结: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它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又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总结

1.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课文的基本内容,强调重点。本节课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各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表,直观、系统。

3.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升华认识,落实人性养育。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认识、谈转变)

(四)布置作业

综合探究:

1.分组活动,就绿色消费进行探究学习,撰写小论文。

2.在问卷调查深圳中学生消费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可行性调整方案,撰写成文。

3.根据今天所学知识重新设计一份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附:板书设计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4篇

1.1.1 研究背景

当前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消费群体在我国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和类型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印象中,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消费能力非常有限,一般以生活消费为主,消费领域集中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等自然性消费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富裕,大学生群体的经济状态也得到了改善。部分大学生手持高级手机,身穿高级服装,出入高级饭馆,进行短期旅游,个别学生在校外租赁公寓居住,极少数学生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汽车。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消费越来越多,甚至在大学生中已出现“卡奴”现象,这种超前消费的意识会对大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发展产生危害。这些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已处于社会群体中的较高水平。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消费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在规模上急剧的扩张,在消费水平上也在不断地提高,消费总金额也不断地上涨。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也日趋分层化,层次之间的差异在持续扩大。

正如弗洛姆说:“消费异化一方面加强了接受型心理倾向,窒息人仅存的一点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把消费当做目的,因此总是喜新厌旧,以至于忘记了在他自己国家里和更贫困的国家里还有许多衣食不济的人”。欲望一旦扩张文秘站:就会滋生浪费甚至罪恶。大学生因为追求高消费而引发的偷盗、抢劫等非法谋利行为时有发生。个别大学生为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选择打工,虽然可以增进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但是它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学业压力增大,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则更是令社会各界担心。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地理集中性,导致个别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对周围的大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示范效果,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模仿它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消费。

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向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并引发了许多争议。由此,大量的教育研究者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给予了关注和研究,以期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给予指导。本研究就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消费观培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支持。

.......................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消费观的研究,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我国消费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

(1)关于消费文化的研究。李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整理,指出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消费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进入消费社会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张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的消费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提出当前对消费文化观念进行革新是保证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张谦在《高校大学生消费伦理研究》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上的主要问题是,淡化了传统思想和民族精神,消费方式和成材目标相脱离。这些研究从学科总体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消费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消费观的总体发展趋势。

(2)关于消费观核心指导思想的研究。主要观点集中于包含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观。廖菲菲在《论可持续性消费》中提出,可持续性消费的实现一方面要在理论层面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划分出内涵并建立起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对群众的消费观念进行干预,建立起系统的、可持续性消费观念的、从理论教学到习惯培养再到保障机制的体系。凌云在《论可持续性消费伦理》中对可持续性消费的伦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当前的消费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的弊端,必须就可持续性消费进行伦理学的研究,为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进行指导。在他的提议中,对可持续性消费的伦理研究包括内涵、基本原则等。孙艺文在《消费伦理约束下消费者产品功能需求意向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中,对生产领域中的消费伦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为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生产领域中重视消费伦理的作用,提倡重视理性消费思想。

(3)关于当前社会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消费状况和特点的研究。张兴桥在《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中,对消费异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当前消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其中,消费异化是问题的核心。在文章中,他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能够规范当代消费观念的道路。这些研究从前端科研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探讨了当前的社会主流思想对消费观提出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当前社会消费存在的消费异化等主要行为问题和消费伦理等思想问题。陈力在《消费认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现象研究》中提出,给大学生消费带来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有:消费享乐主义的蔓延、功利主义思想的渗透、价值虚无主义的出现、人的主体性的弱化。

.......................

2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概述

消费主义思想在社会上的蔓延并形成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培育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基础一方面是对消费主义的理论研究

形成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现实对消费主义研究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消费观培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同时对理论进行总结,对需要将进行明确,通过先进思想的指导实现培育。 2.1 基本概念

2.1.1 消费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思潮是指以消费主义为理论核心,有一定的社会群体基础,在现代生活各个领域产生影响的思想潮流。而消费主义是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道德现象,是调节消费者行为、思想、情绪、愿望及相应的实践行为的总称。

消费主义按照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所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并认为消费主义所制造出来的“需求”使人们(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消费者)总是处在一种“欲购情结”(Buying mood)之中,从而无止境地追求高档商品符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的消费,这种无形的意象不断被制造出来,人就陷入这种被不断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之中。也就是说,人们所 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背后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符号象征意义。具体表现为人们在消费行为过程中无休止、无顾忌的对自然资源大肆掠夺和物质生活资料的过度消耗,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形成“消费至上”的人生价值观。它强调物质消费的满足感,忽视精神消费的提升;重视商品的“名牌”效应,忽视其使用价值效应。其中典型的消费行为如:时尚攀比性消费行为,奢侈浪费性消费行为等。因而其具有欲望性、符号性、炫耀性、虚假性、异化性等特点。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定义及内涵,诸多学者的看法相对一致。一般认为,大学生消费观是指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系统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对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具有主导作用。

本文认为,由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他们进行消费行为时对消费价值问题所持的根本看法也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大学生在对消费关系进行价值判断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就是大学生的消费观。

..........................

2.2 理论与现实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也有精神需要。“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状态即摄取状态。任何生物有机体,为了实现自己作为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其他生命活动,都要摄取营养物,以维持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及社会活动又促使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我们知道,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由于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不能单独同自然进行奋争。因此,人们的活动是由群体来完成的,即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

国内外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可以归纳出一个基本的需要体系或称需要结构,其中包括四个环节,即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一般需要或称经济需要、精神需要。

自然需要,即人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在马克思的着作中,这一需要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由于自然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马克思有时也称之为“直接需要”。

而社会需要的内涵要复杂一些,对其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交往与活动的需要。

经济需要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需要,但将其单列主要是指商品经济、尤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货币的需要。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精神需要,人的精神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作为主体施展自身的才能的需要和作为个体享用人类文化成果的需要。精神需要也具有物质性,都要通过具体的物质产品来实现。

2.2.2 当代消费主义思潮的理论阐释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质,首先,它具备一定的理论形态即消费主义理论,并以一定思想理论为指引。其次,它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和思想倾向,是特定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综合形式。主要表现为:

物欲享受是其内在驱动力。所谓物欲享受是指对物质的需求及追求得以满足和实现。而消费主义思潮极力鼓吹的就是一种贪图享乐的、不断消费来满足无限的物质欲望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所表现的就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贬低精神生活,强调感官享乐和物质享受,所以它的流行毫无疑问会导致人的物欲膨胀和精神堕落。

........................

3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及分析 ........................... 14

3.1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特点 .................. 14

3.1.1 追求品牌消费符号化 ............... 14

3.1.2 攀比透支消费超前化 .......................... 15

4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现状 .......................... 21

  4.1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成果 .................... 21

4.1.1 理论研究提供客观研判和教育依据 .............. 21

4.1.2 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消费观予以分析和引导 ................. 21

5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对策 ......................... 26

5.1 优化消费观的培育环境 .................... 26

5.1.1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倡导 .............. 26

5.1.2 学校消费教育观念的引导 ................ 27

5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对策

5.1 优化消费观的培育环境

大学生的消费观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更加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要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在不同方面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大学生培育良好的消费观创造合适的条件。

5.1.1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倡导

我国在由出口型经济增长转向消费型经济增长后,国家的政策是通过扩大内需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使我国的社会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我国内需的增长,社会舆论就会引导民众进行消费,以扩大内需市场规模。但是,社会的消费舆论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影响,它不仅对社会各阶层的民众会产生影响,也会对各级别学校内的学生产生影响。而高校大学生因有独立的消费空间和消费时间表现出受社会消费舆论的影响更为重大。社会消费舆论对大学生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教育必须要对社会消费舆论进行改变。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塑造,在

宣传上主要包括对商品的介绍与“消费捆绑”。当前社会消费舆论采用的诱发式消费引导无止境地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对大 学生的消费产生负面的影响。对此,应当改变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由诱导式变成引导式,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回归到理性的角度。在这方面,当前对烟草的消费舆论变化可作为一个参考的方式:原本烟草的广告中典型的是“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而现在的烟草广告中都加入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通过警示语的提醒,使烟草消费者能够对吸烟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盲目消费。同时,对消费舆论环境的塑造还应涉及到语言词汇的“禁”与“限”的使用。当前社会消费舆论中,对奢侈品经常采用的“尊贵”、“高级品位”、“成功人士”类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在舆论上将奢侈品与身份、地位等进行捆绑,利用社会舆论塑造出消费层次。社会消费舆论这种“消费捆绑”行为,是对消费观的不良诱导,对此现象,在塑造消费舆论环境中应当采用“禁限用语”,避免产生误导。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塑造还包括对消费焦点的转移。社会消费舆论对消费的引导作用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对消费方向的引导。在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消费观念中,由于物质消费的衡量标准是以物质的消耗为指标,更容易形成符号消费和盲目消费。而以精神消费为基础的消费观念中,精神消费的衡量标准是以人的精神素质的水平为指标,更容易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并且精神消费会提高消费者的自身的素养与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的文化表现,有利于消费者的成长与社会价值的提高。因此,当前社会消费舆论对消费方向的引导应当以引导民众的精神消费为主。

......................

6 结束语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化营销是六维营销的其中一个部分,作为竖立产品个性,赋予产品灵魂的方式,文化营销在现今时代显得更为重要。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中国的消费者经受着传统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面影响,如何满足这样的消费者,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过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为企业寻求有利的角度来解决文化背景下的营销课题。

一、文化营销和消费社会的含义

(1)文化营销。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构建企业的个性价值观并寻求与消费者的个性价值观匹配的营销活动。文化营销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企业须借助于或者是英语不用特色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二是文化因素必须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营销者必须综合地运用文化因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三是企业应充分利用CI战略(企业形象战略)与cs战略(顾客满意战略)全面构筑企业文化。(2)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三点:消费社会商品十分丰盛;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观念,“消费主义”观念认为,人活着,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消费;不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而是为了显示能够消费什么;消费社会的人被物所支配。

二、中国消费文化的现状

1.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第一,中庸之道。大理学家朱熹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种价值观反映在消费者行为中,有四方面影响:一是含蓄的审美情趣,如喜欢淡雅的布艺等;二是强调“共性”,例如跟风购买等;三是反对超前消费;四是在做购买决策时,重视模糊思维。第二,注重人伦。人伦即是人类社会中以维系到的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华文化强调以家庭为本伦,消费者在作出购买行为的时候,会从家庭,集体角度出发考虑,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偏好。第三,面子主义。中国人爱“露脸”,厌恶“丢脸”。反映在消费行为上,许多消费不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而是为了别人的评价,或者是社会的评价。

2.西方消费文化的入侵及影响。西方消费文化主要是以“消费主义”为主的一种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消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融合的产物——消费社会下的消费时尚心理诞生。消费时尚心理在现代中国消费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它的大前提是消费社会,也就是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在逐步转型。消费时尚一般遵循着这样几个原则:循环原则——时尚可以卷土重来:从众原则——追逐品牌;求新原则——标新立异;价值原则——珍贵等同于有价值;常态曲线原则——发展兴起衰败;样式差异原则——地区、群体差异。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种定式对于营销者,或者是产品的生产者来说,都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

三、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启示

首先,企业需要学会分类。作为一个大企业,需要掌握不同的群体的消费心理,各个击破;对于一个小企业,更好的做法就是有的放矢,专注于一个群体。其次,企业需要学会心理学在营销中的应用。(1)阿西实验——从众的利用。阿西实验证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也可以间接推算出中国人在消费时共同的“需要外界正面评价”的心态。这在中华消费文化中的体现就是对于品牌,时尚以及高精尖的追求,很多商家利用了这一点,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品牌,请明星代言,树立品牌价值。在企业的大型决策之下,单一的营销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促销是最能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如果能智能一个由吸引力的促销手段,销售额必然会有很大的增长。(2)消费阈值——产品,价格的制定。每个消费者心中都存在有阈值。由于群体不同,阈值也就不同。年轻的或者是沿海、对于西方消费比较认可的消费者,可能对于产品范围的阈限比其他消费者更具宽容性,更易接受比较标新立异的产品。企业在制定销售品价格的时候,必须注意到顾客的阈限,在阈限内,便是营销者可以控制的价格,可以方便做许许多多的调整和策略。(3)营销者做主——新时代的营销心理。2002年,布欧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回家卡尼曼教授在其“前景理论”中,对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基本假设进行了反驳。其理论有三个结论: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人在心中为金钱建立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损失的痛苦大于获得的快乐,输赢取决于参照点,人们最终追求的幸福,而不是金钱。营销心理学必须强调,心理与行为是可以引导和控制。营销者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感知。最后,企业加强对于消费者的关注,是企业关注消费文化的基础。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都应尽心尽力去做销售。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前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2]王建国.《销售与市场》,2009-03-17

[3]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余宁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消费理论 维度 重构

一、什么是消费理论的维度

维度,又称维数,是指独立参数的数目,通常用来说明对事物进行考察的角度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是一套复杂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

消费理论就其内在逻辑来看,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力学维度、主观维度进行剖析;就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从制度维度进行剖析。时间维度是按照经济现象发生的时间对消费进行考察;空间维度就是以消费发生的空间范围为考察维度;制度维度是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环境下的消费现象;力学维度强调消费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主观维度是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出发分析消费问题。

但是,仅仅从不同维度对消费理论进行考察是远远不够的。在从不同维度对消费理论进行考察之后,有必要对不同维度进行综合,对消费理论进行多维度的新构建。

二、消费理论的时间维度

莫迪利安尼将个人生命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察消费,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是与人的一生的收入成比例的。人们在一生的收入既定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终身消费规模。

萨伊、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将社会再生产划分为若干阶段,从不同阶段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消费。马克思的《资本论》也采用了同样的时间逻辑体系。他的研究出发点是商品问题,中心是资本问题。就全书的总体结构而言,首先研究的是生产过程,然后研究流通过程,最后再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加在一起的生产总过程。

马歇尔则对即期享受与长期享受做了区分。马歇尔认为,人们进行消费的目的是获得效用以满足需求,选择在不同时间进行消费会获得不同的效用,要使效用最大化就必对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做出抉择,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弗里德曼关注即期与远期的区别,并由此提出“持久收入假定”,其观点与马歇尔有相似之处。持久收入假说将消费与收入分别按持久性与暂时性划分,并认为只有持久性消费与持久性收入存在正比关系。

三、消费理论的空间维度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材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独立的体系。微观经济理论从个人偏好与效用出发,确定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的最优选择。然后探究收入变化与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对消费的讨论集中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讨论短期与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动。

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人与企业的角度,对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进行的区分。麦克库洛赫认为,“所有的商品不是用以满足直接需要,就是用以增加产品生产者的享用,换句话说就是用以再生产比它们自己有更大价值的产品。”萨伊认为,生产性消费“既不给消费者带来心满意足的感受,也不会导致消费者欢愉,而是使投机商拥有新产品的价值,不仅补偿了前期消费产品时损失的价值,同时还让他们获得了预期的收益”;而非生产性消费“常常是用来满足某种欲望而不是价值再生产”。

四、消费理论的制度维度

马克思精辟的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消费理论的分析,离不开对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分析。这其中,既包括社会根本制度,也包括于此相联系的消费环境、消费文化、风俗习惯、广告文化等等因素。

马克思从社会根本制度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不足与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认为,消费水平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资本家拥有奢侈的物质生活,工人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资本家试图将工人的工资与消费水平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消费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与维护阶级不平等的重要工具。

凡勃伦首先从制度主义的立场对消费问题作了重大的突破。凡勃伦认为,劳动阶级消费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有闲阶级的消费则根本上脱离了维持基本生活的范围,他们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借助消费来显示其在金钱上的卓越成就,满足其虚荣心和自尊心的需要。

五、消费理论的力学维度

流动性约束强调收入的作用力。流动性约束又称信贷约束,是指居民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取得贷款以满足消费时所受到的限制。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只要消费者受到流动性约束,其当前消费都会减少,其消费路径不再是平滑的。

古典经济学家往往强调生产的作用力。他们认为,生产相比消费更加重要,因此强调生产,倡导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尤其重视生产的作用力。马克思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生产,既支配着生产的对立规定上的自身,也支配着其它要素。

马歇尔的需求理论突出了价格的作用力。按照马歇尔的观点,商品价格的递减同时表现为商品销售数量的递增,只要价格水平能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就愿意并可能按既定价格水平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突出了收入的作用力。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虽然凯恩斯也列举了一些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如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奢侈等,但他认为它们只是在长期内慢慢发生影响,而在短期内,它们对总消费支出的影响要比实际收入变动的影响小得多。

六、消费理论的主观维度

萨伊认为,个人消费与消费者个人的品行和情感密切相关,个人的品质,如高尚、卑鄙、、虚荣、豪爽、等等都会影响消费行为。

边际学派从商品的边际效用价值出发,解释消费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以消费者的欲望为基点,探究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解决了“钻石与水的悖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石。

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也是《价值与资本:对经济理论某些基本原理的探讨》的出发点,这一部分被西方经济学家称该书的杰作部分。希克斯采用了几何方法,用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自己的主观价值论,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七、消费理论的维度综合与体系构建

本文认为,对消费理论的考察,应当以时间与空间作为基本的维度。时间维度划分为历史、当代与未来;空间维度划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模型以当代维度与中观维度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其他维度对消费行为的制约。

历史维度突出国家、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个人的消费经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当代维度则选取了典型的国家为代表,涉及典型的国家中的国家制度、企业生产、个人及家庭消费、金融机构业务;以现金流与实物流沟通各个部分。由于制度演进、技术演进、行为演进、需求演进,当代维度最终将进入未来维度。

微观角度以个人、家庭、金融机构为出发点。家庭分为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购买商品市场的低廉性消费品;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市场的奢侈性消费品。个人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以家庭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行为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与制约。金融机构向家庭提供贷款。

中观角度以企业为出发点,符合生产决定消费的基本理念。企业向市场提供商品,包括生产用商品、消费用低廉品、消费用奢侈品。企业也会作为消费者出现在市场上,购买生产原料及劳动力。同时,企业向家庭支付劳动报酬,成为家庭、个人消费的物质基础。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使得企业可以在长期与短期之中取得联系。

宏观角度以国家为出发点。国家以三种身份出现。其一:为满足国家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其二:国家对企业与个人进行指导,实施宏观调控;其三:国家以独立出现在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或战争。宏观层面还应当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约束、文化氛围对消费行为的制约。

文章认为,以这种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消费理论,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一体系,拓展消费行为概念、弥补宏观微观断层;以商品生产为出发点、避免主观主义;将“理性人”还原为“社会人”;突出制度维度的考量。

本文提出的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宏观微观分离的问题,将消费理论建立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空间维度上;区分了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避免了简单化的倾向;将消费理论建立在生产基础之上,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将时间维度引入消费理论,使得消费理论从静止走向连续;将消费者置于群体中,由个人理性发展至群体决策、群体影响;考察不同家庭类型,将均衡发展至非均衡;考察制度、生态对消费的制约。在基本模型及基础上,下一步将对连续时间、消费心理、不同制度比较进行完善,以期对模型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2]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武玉宁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70.

[3]迈克尔・曾伯格.弗兰科・莫迪利安[M]S秀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9.

[6]麦克库洛赫.经济学原理[M].郭家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20页.

[7]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8]希克斯.价值与资本――对经济理论某些基本原理的探讨[M].薛蕃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12-19页.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7篇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后工业阶段。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并非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中国当代的文化生态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内现代商业社会产生并流行的文化类型,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工业化、模式化为生产方式,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都市消费大众为对象,是一种娱乐性、休闲性的消费文化。 一、文化消费时代的特征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它的生产已经不是单纯为了文化本身,而是为了迎合、满足社会对文化的消费欲望,消费成了生产的原动力。消费社会关注的是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即如何赋予商品更新奇更丰富的符号与概念。“消费社会的理论展现了社会形态从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向以消费为中心的模式转变。”〔1〕伴随这种变化的是人们消费逻辑和消费态度的变化,“个体越来越倾向于这样理解幸福的感觉:主要根据他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高消费层次的距离”〔2〕41。当今,消费社会已经从以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消费不再是一种物质的、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消费的文化行为。人们的购买行为、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为了产品的实用,而是关注形式与品牌,品牌因之成了一种经济和声望的象征。文化消费也日益成为一种标志和符号。 多样化的后现代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生产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也实现了文化的批量生产和目的性生产,文化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并与身份、地位、品味等联系在一起,这种“商品”的批量生产与迎合的特定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降低了自己的层次,这样,所谓商品附加价值诸如身份、地位、品味等也随之贬值,困境由此产生。“在消费社会里,消费的目的并非以商品为对象,而是消费商品中所蕴涵的符号价值。对商品的符号价值的消费构建了新的文化认同方式,引发了具有消费倾向的文化认同感。”〔3〕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获得物品,而是通过消费实现自我、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意义。换言之,“我们是通过我们购买的东西和我们赋予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的意义来定义我们自身的”〔4〕456。“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5〕9。生产本身就是消费,文化的生产需要原料,而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消费的原料已不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所制造的某种物质形态。这时,“文化”已不是特定阶层或少数贵族成员所占有,而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获得。“批量”的速度性与“迎合”的目的性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人们往往因此疲于奔命于物质,却又发现自己始终处于文化精神的边缘。文化身份蜕变为消费价值,消费者不知不觉中成为商品消费的牺牲品。后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泛化使文化更加具有多样特征,而经济全球化以及传媒技术、立体音像的飞速发展又使文化面临单一化的挑战。 二、后现代消费时代的文化特征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 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6〕162。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上帝”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7〕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 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玩”和“乐”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8〕126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p#分页标题#e# 三、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话语转型 后现代文化消费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日常生活的片断化,精神领域的贫瘠化,文艺表现力的匮乏,视觉影像造成的冲击都使文学理论的原有价值不断遭遇解构和危机。文艺为了生存而沦为商品,逐渐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边缘”话语的非体系性、反本质性也对文学理论提出新的挑战。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也经历着选择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理论的话语选择。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其研究范式业已发生变革。 文学理论不仅满足于基于当代文化发展的纯理论建构,已深入到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国内学者运用文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艺消费的研究进入文化消费尤其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运用后现论和文本批评方法对媚俗、身体化、视觉化等消费倾向进行文化解读。文艺学视角的研究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挖掘文化消费表象之下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较多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精神,明显地表现出对当今文化消费现状的忧思与反省。关于消费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有学者提出实现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合法转变,在意识形态层面消解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集权意识,打破经院文化独尊局面。人文知识分子应该主动进入大众传媒,发掘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的价值资源。 实现单一的精英话语向精英、公众话语的渗透、融合、交流与互动〔7〕。这些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大众文化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已走向自觉之路。 其次,文学理论的理性探索。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在反观自身的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文艺实践的动向和问题。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原有的文艺体制运转曾失效,纯文学陷入尴尬的困境,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在探索文学的出路问题。1993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更将消费时代文学去向何方的讨论推向高峰。论争的实质在于,如何面对和评价文化消费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钱中文提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初衷。这一文论始终立足于重建文学艺术的价值和精神,他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包容了感性的理性精神。 这是以我为主导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施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是一种文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观。”〔9〕13学者们还对消费社会中传统文学与美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进行了批判,对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激烈抨击,认为“它们‘不断地引发自然、社会和文化上的各种生态灾难’,造成了文学的‘单向性化’。在此情况下,文学应当有对于消费时代的‘切实的生态关怀’,应当实践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结合统一,为人类营造一个‘绿色的精神家园’”〔10〕。这些争鸣都展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重建精神深度意义的情怀与努力,以及试图重塑社会启蒙者的身份追求与理论尝试。 再次,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9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变化,处于后现代文化消费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在传媒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渐消泯界限。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消费主义理念渗透各个方面,表现为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不断加剧。文学理论在此阶段做出了各种理论话语探索,摆脱被边缘化的身份,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文学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学者们比较客观地评价大众文化,从单纯地批判大众文化的媚俗性和商业性转向探讨大众文化的走向、如何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在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不断引进的同时,如何摆脱盲目西化的困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文论失语症”一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由此引出当代文论体系的建设、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全球化时代如何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理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表现了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型,以及学者们对文学理论现状的反思,也显示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古今、中西、体用等方面的文化冲突。随着90年代后期社会重大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文学理论界进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学者们走出文学文本,文化批评成为展示他们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体现了文学理论话语的实践化与当代性以及批评功能的增强。 四、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理论前景 后现代消费时代造成的人文精神失落,文化价值失衡,以及欲望化、感官化、无深度的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何为?文学理论话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批判价值与意义?在文化荒漠化和媚俗化的洪流中,当代人如何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重新建构?如何进行文化精神的启蒙与重建?在后现代文化消费时代,消费活动不再富于人性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被异化了的活动。消费主义正在迅速地改变和塑造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追逐消费的同时,也掉进了消费制造的迷阵。因此,民族的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被取代,并被全球化及其所倡导的消费主义理念所占据。文化消费以欲望满足为特征,本身具有虚幻性,导致人们生存意义迷失,从而瓦解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使社会个体陷入认同虚无的文化焦虑。“当每个个体在灵肉濒临崩溃、身份焦虑的同时,只能在文明内部冲突的现实压力下寻求妥协的身份。因此,文化寻根就成为现代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个体就变成时刻追问自身存在根基的生存者。”〔3〕而所谓“身份焦虑”就是指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即主体与他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传统失去了联系,失去了社会文化的方向定位。 在当代文化生态语境中,文学理论界也同样面临着身份焦虑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某种困境,但也表现出文论界渴望突破难关、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话语的迫切与热情。时胜勋从身份的角度探索了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认为文艺学学科反思具体围绕历史路线和学理路线展开,文艺学学科理论反思否认有一成不变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也加以质疑,学科建设经验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引发了文论身份的重组与重构,并为文论身份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问题域〔11〕。朱立元提出“立足现代文论新传统”、“借鉴和吸收中西文论资源”、“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的文艺学建设与发展方向〔12〕,陶东风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金元浦提出“文化研究”的文艺学构想,曹卫东提出“跨文化维度”的重建文艺学的构想,高小康提出“从文化批判回到学术研究”的文艺学构想,陈晓明提出“理论无国界”即“历史化与批评化相结合”的文艺学构想,杜书瀛提出“发展多形态的文艺学”构想等。#p#分页标题#e# 理论工作者们应审时度势,一方面不因消费时代的流行浪潮以及商品化、欲望化冲击而茫然失措,另一方面则应深入分析文化消费背后的运作模式,展开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化理论批判,进行真诚地反思、分析与批判,指出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与危机,从而拓展文学理论的话语,发扬理论工作者见识敏锐,与时俱进的一贯风格,将颓废、充满欲望、无深度的文艺状况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承担起建构时代精神价值的重任。文学理论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建构更加活跃、富有人性和创造性的文学理论,从而改变文学理论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近20多年来。文学理论不断拓展边界,逾越文学的领域,和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交叉。甚至文学批评的对象,也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与非文学。如今,文学理论界对西化和苏化的历史进行了反思,开始注重文学理论的本土思想资源,从而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文论。从根本上说,文化认同是当代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这种文化的自我重建活动首先要穿越物化的屏障,重建意义的深度模式。当前文学理论如能融合或吸收优秀的西方理论,努力寻找并阐释本土理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运用充沛的理论资源,以历史、实践和当代为基础,成功地建构起自己的理论话语时,主体、自我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重建与新生。 如果文学理论仅是泛化的评介国外的理论,缺失自己的声音,还是会如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如果一种理论术语架构比较完善的理论,没有在学术批评或教学实践中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那还是如纸上谈兵一样,与任何抽象、思辨的理论一样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因此,文学理论研究应实现其实践的品格和科学的精神,积极介入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结合批评主体的自我反思、生存或体验,从而促使接受主体发生转变,这样,理论批评的积极效果才会产生,理论界的现状才能真正得到改变。 同时,文学批评理论的价值也应得以发挥,引导接受主体去思考、体验、相遇,从而创造具有真正人文精神的理性话语。而且,在后现代文化生态语境中,理论存在状态是多元共生、众声喧哗,文学理论批评更需在文化研究和全球化背景中与时俱进,立足本国文化资源,吸收多元文化色彩和特质,从而发挥文学理论特有的审美价值与魅力。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理念;引导机制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面,较为突出地存在攀比心理严重、消费决策能力差、双重消费理念并存、消费两极化现象明显、理财意识薄弱等特征和问题。面对这些特征和问题,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成为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支配钱的问题,还关系到如何支配时间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安排消费比例,安排消费时间,达到科学合理的消费,对大学生至关重要。构建大学生科学消费理念引导机制,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全方位、多渠道来努力。

一、克服消费攀比心理

科学的消费不是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冲动,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显示出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1、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针对在校大学生提倡“科学与合理”消费,反对各种形式的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提倡“量入为出”消费观念;培养艰苦朴素的节俭消费观;大力发扬理性消费、理,反对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盲目的消费理念,是对他们的最佳引导方式。在消费支出总量的前提下,在校大学生要重视消费支出的合理安排,从固定总量中寻找出效用最大化,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

2、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不同方面正确认识自我,克服盲从和虚荣心理,增强自律自主意识,杜绝消费中的攀比、盲目行为;不贪图享受,节制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高消费,勤俭节约。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节约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仅表现为对社会财富的珍惜,更体现出对广大劳动者的尊重。

3、注重消费实效性。攀比心理、追求时尚的理念使一些大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日趋凸显,长此以往,这种生活作风就会恶性循环,损害部分学生和家庭。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注重购物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自己能力承受的范围内消费,更不能为了盲目攀比增加家庭的负担,要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

4、提高消费的文化含量。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价值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消费水平,对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是一种追求人生完美过程的实践。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应基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和正确认识闲暇消费,自觉追求高层次的消费、特别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同时要积极追求文化含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活动,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树立科学消费观,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消费决策力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过度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的盲目化、各种攀比和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一方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着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紧密相关。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比较突出,各种费用的支出使得他们的每月生活消费居高不下,所以提高在校生的消费决策能力,节制高消费问题,对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1、自身主动抑制。避免高消费,抑制身边的无意消费,大学生本身的抑制作用一方面能够节俭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牵引作用。

2、家长示范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生活和习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中,父母也应以身作则,坚持科学教育子女的消费理念,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节约消费的意识,不向子女灌输“金钱就是一切”的拜金主义和寻求安乐的享乐主义。

3、学校文化与舆论传播。学校要在“两课”中增加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帮助高消费者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校园的舆论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有较大影响,健康的校园消费环境对于学生消费理念的形成有正面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校园舆论工具,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三、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

良好的理财意识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理财修养,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作为在校大学生,理财意识的正确与否能从侧面来反映毕业后走向社会的成功与否,这就需要在校大学生强化理财意识,加强理财意识势在必行。然而理财意识的薄弱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理念起着负面作用,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加强理财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转型,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1、转变大学生的理财观。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强化理财意识的根本,经调研,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只有金融、财会和经济专业的学生才应该学会投资和理财,自己并不需要学习,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理财发展的需要,然而,从步入大学校园到走向社会,每一名学生都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料理,所以,在校大学生应学习必要的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培养自己的理财观。经济上的非独立性并不能为你提供“整存整取”,但是可以从“零存整取”的方式来养成攒钱的意识。

2、加强大学生独立理财能力。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记账和编制预算的能力,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对理财能力的一种培养。社会学者分析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财商是正确认识和应用财富及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只要具备了较高的财商,就能在今后的事业中游刃有余,人脉旺盛,机会自然也就接踵而来,对财富的渴望就有可能变成希望,变成现实。所以,提高大学生独立理财的能力成为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必然选择。

四、建立“学习型消费”理念

1、加强对学生消费心理的研究。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缺乏研究。只有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行为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备等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大学生消费方面的研究更是欠缺。据了解,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题材的理论成果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的寥寥无几,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没有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力度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观念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加之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金钱观、国情观等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难以给予大学生真正有效的指导。良好的消费风气应该成为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而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则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方面。高校校风建设应该遵循育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并得到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创建起到推动作用,并逐渐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高校应当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专题活动,以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养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2、树立“学习型”消费理念。作为在校大学生,四年的本科生涯如此短暂,同时这段时间也是学生学习的大好时机。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当前的消费理念是注重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不是更多的去追求享受型消费,首先要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选择更多的消费方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迫切心愿,用人单位的挑剔成为选择学生就业的门槛,所以高学历和技能成为选择的标准,这就迫使在校学生去考研、考取证书、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提高自我素质修养。发展消费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还可以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为选择好工作奠定基础,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以学习型消费为中心的的发展理念是每位在校学生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期待。

五、发挥学生社团的引导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活动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同时学生社团作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场所,为大学生的平日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问题也可以作为社团活动内容,通过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辩论赛,来探讨消费结构对大学生自身素质修养问题,也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展板等形式让众多的学生了解如何制定消费计划等知识,并鼓励自己去实践,以帮助广大同学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深化对消费观的认识。社团还可以通过一带一的形式组织各种模拟实验对在校学生进行模拟,到学期末开展优秀表彰活动,这些都能对科学消费理念和合理的消费结构产生带动作用,并使这种效果得到升华。校内之间的对比以及良好消费观的形成可以扩展到与校外的比较研究,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所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社团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充分发挥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比较成熟的同学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社团开展活动的主要意义,就是能够在部分程度上帮助没有形成合理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的同学扭转消费观,弥补不足,对以后的消费观产生正面影响。最后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为大学生消费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姚洪越. 人类消费观的演变及其启示[J]. 商业时代. 2012(11).

[2] 陈建华,赵志平. 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7).

[3] 郭建锋,卢新明. 消费社会形态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1(04).

从消费心理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情境;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一、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理念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心理学理论与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为学生将来实际从事营销管理和其他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课程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研究侧重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分析研究不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影特征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制定营销战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目的是为企业创造顾客和利润。消费者行为学是所有的营销方法之母,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一把钥匙。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情境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教学情境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以营销知识传授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各类营销具体项目中完成相应的教学情境,从学习情境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基于任务导向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实施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二)《消费者行为学》情境教学改革实施。《消费者行为学》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课程,理论教学无法加深学生对消费行为规律的认识,以往的实践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消费的实际情况,多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消费过程为体验,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体验模式和系统的体验设计,也达不到和理论相结合的效果,所以合理体验模式的选择和系统设计是消费者行为学体验式实践教学的关键。

情境教学设计安排,以教材为起点,以补充案例、视频等实际工作资料为台阶,以能力训练为手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进行情境教学。

1、情境模拟教学形式

(1)角色模拟。角色扮演体验,就是根据设计好的剧本,安排学生扮演场景中的销售人员、消费者、营销经理等角色,然后进行仿真表演,模拟消费环节、消费冲突、购后行为等场景,实际操作中进行情境设计、情境分析、仿真模拟以及学生评议与总结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应变与反应能力。

(2)案例重现。讲企业真实的以及现实生活中案例,由学生模拟当事人,根据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选取时,选择学生熟悉的企业与品牌,让学生有更深的感触,感觉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

(3)知识变现。在理论课程讲授完后,要求学生利用某一理论用生活中具体的消费经历来进行展示,反映出消费者在需求确认、信息收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以购后评价几个环节的情境,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是模糊的概念清晰化。

2、情境教学实施步骤

(1)情境确定。选择某一情境主题,并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情境设计,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情境场景与道具的准备,还需要教师对于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这是情境教学的关键点。

(2)情境模拟。根据提供的情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模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脱离主题随意发挥。同时,注意模拟时间控制,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做好模拟过程中突况和问题的应急处理方案。

(3)情境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情景模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可以由模拟小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体会分享,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小组的情况进行点评,营造一种互相学习,竞争进步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对情境模拟进行点评,对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对整个情境教学做到首尾呼应。

3、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内容改革。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研究工具和规律,甚至能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根据目标去制定教学的具体内容。(表1)

4、基于教学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学课程考核标准改革。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以公平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考核占学生总成绩的40%,其中课堂表现占40%,包括参与角色扮演,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评价;课后参与占60%,包括各学习情境单元模块的作品(自我个性与自我意识与自我消费行为分析报告、分析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家庭不同形态消费行为差异、我国区域文化对消费行为影响以及区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一则广告心理作用过程等)。目标考核占学生成绩的60%,以试卷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能做到灵活运用,以及消费心理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的掌握,达到能独立开展消费心理研究和灵活运用消费者行为学促进市场营销活动良性发展的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薛静.浅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商务沟通”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9.10.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