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8:52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1篇

女儿的成长档案倾注和饱含了父母对孩子无限的爱和期望。我还向女儿提出了两个希望:第一个希望,在档案移交之后不要中断,要很好地把它接续下去;第二个希望,希望她们将来做了父母之后,在培养好子女的同时,也要帮助她们建立和管理好个人成长档案。家庭档案它会像一缕春风,像天空的一道彩虹,像一条飘逸的红丝带情系着父女、母女的挚爱深情到永远。让家庭档案的文明之花更加绚烂芬芳。

世间最亲密的是亲情,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我为女儿建档案,母亲为我建档案。每当查阅或闲暇时翻看那一册册完整记录着人生旅程的档案时,儿女对母亲的爱就油然而生。

母亲为我建档案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位非常要强、温和、善良、细腻、责任感很强的母亲。1954年至1961年7年中,我们姐弟4人相继出生。母亲白天要上班,工作干得很出色,下班又要照顾我们,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从我记事时起,母亲每天忙完家务以后,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看到母亲不是在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就是在本子上记着什么。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母亲在写什么。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过,我们一天天在长大……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1966年转眼我小学毕业了。记得在我小学毕业后的一天,母亲把我叫到跟前,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对我说:“这里面分别记录了你们姐弟4人的成长经历。现在你已经长大了,我把记录你情况的那部分拆下来交给你,希望你以后能够接着把它记下去。”随后母亲就将属于我的那一部分拆下来交给了我。这时我才明白了母亲经常晚上在灯下写的是什么了。

记得属于我的这部分里面还夹着一份有些发黄了的我的出生证明;一张我8个月时的照片;在文字中记录了我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的时间、地点;加入少先队、担任班干部、获得三好学生的时间等。那个年代那个年龄的我虽然还不可能具有主动的档案意识,但我还是很郑重地找了一个当时在我看来很精致的带有像的笔记本,工工整整地将母亲给我的几页记录抄写到了我人生中第一本属于我的个人档案上。从此就是这本档案伴随着我以后每一阶段的岁月,真实准确地记录了我人生的历程。

我为女儿建档案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建立,1981年6月10日我的女儿在众多亲人的期盼中诞生了。看着女儿粉红稚嫩的小脸,听着女儿响亮的啼哭声,我心中充满了一种作为母亲的自豪感。欣喜之余,我常在脑海中替女儿设计着美好的未来。作为母亲,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留点什么呢?对!我的母亲不就是我的榜样吗!我也应该像我母亲那样,也给女儿建档案,给女儿书写完整的人生。等女儿有朝一日结婚的那一天,我会将饱含着我的心血和感情为女儿建的档案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我的女儿。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给女儿记录文字档案,这里面记录了女儿从出生至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出国留学6个阶段情况的文字记录档案;保存了各个时期的考试试卷、成绩单、成绩条及从小学、初中至高中每一次参加家长会议的记录;保存了各个时期填写的登记表、申请书、个人总结、竞选演讲等档案材料;保存了各个时期的学生手册、毕业证书、获得三好学生、奖学金、参加各种竞赛获奖证书等实物档案;还保存了女儿出生后第一次剪下的胎发、退下的乳牙、团徽、校徽、学校存车牌等;还有各个时期的照片、小时候讲故事的录音带、上大学报到时和出国前和家人亲属在一起聚餐时的录像带以及VCD等声像档案。

正是这些珍贵的档案,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7年7月在孩子高二选择文、理科的时候,我们依据孩子个人档案中记载的考试成绩情况及孩子平时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经过认真分析成功帮孩子选择了适合她的科目。1999年孩子如愿以偿地考取了第一批录取的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德国经济系,于2001年1 0月和全班同学一起赴德国留学,并年年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孩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她的自身努力之外,也与我们当年帮助她选择了适合她的学科有关。那么,在帮助孩子选择学科的过程中,家庭档案功不可没,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2006年6月,家庭档案又一次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孩子读的大学学制是5年,其中国内、国外各学习两年半。前两年半在东财学习,大三下学期开始赴德国留学。今年已读完大四,东北财经大学先发给国内的毕业证书,明年大五毕业时,德国学校再发给国外的毕业证书。2006年6月份,东北财经大学在给她们办理毕业手续时,需要填写毕业生登记表等各种表格,但是孩子在国外又不便回来填写,家庭档案又一次发挥了作用。我依据家里保存的女儿翔实的个人档案,很方便准确地将女儿的自然情况、学历情况、特长、外语程度情况;获得荣誉、奖学金情况;英语、德语考级证书时间、编号等情况逐一填写好后用传真传到了东财。女儿在电话里高兴地说:“亲爱的妈妈,你不仅是于洪区档案局局长,现在我破格任命你为我们家庭档案的厅(庭)长,谢谢妈妈为我建档案,谢谢妈妈又一次帮了我一个大忙。”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2篇

(一)继母在家庭内部犯“杀人”罪

1.关于继母杀前室子(妇)

《宋刑统》中记载:“若子孙违犯教令,而祖父母、父母殴杀者,徒一年半,以刃杀者,徒二年,故杀者各加一等。即嫡、继、慈、养杀者,又加一等。过失杀者,各勿论。”可见在宋代法律规定上亲母继母杀子就已经有了差异。这或许是因为继母等人“情疏易违”。沈之奇概括此条立法精神为:“继母服制虽与亲母同”,继子“非其所出,则恩义轻”,法律欲以重罪防止继母出于私心而加害继子。继母和前室子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毕竟难以有着与亲子那样血浓于水的亲情,若是本身二者关系不好,而继母又有让亲子继承财产等方面的考虑加之谋害前室子所受到的惩罚特别轻微,即付出代价与所得利益相比不值一提,相信会有很多继母蠢蠢欲动的,这将是对家庭成员安全以及家庭正常关系的严重破坏。所以这样的防范措施绝对不是杞人忧天,而且事实证明,《宋刑统》对于继母杀子的惩罚措施还是太轻了,以至于北宋初年,接连发生了两场惨案。据《宋史•刑法二》记载,北宋初年,有开封妇人杀其夫前妻子,按法律规定仅当徒两年,“帝以其凶虐残忍,特处死”。不久又有,“泾州言安定民妻怒其夫前妻之子妇,断其喉而杀之。上谓左右曰:‘法当原情。此必由继嫡之际爱憎殊别,固当以凡人论也。’乃诏:‘自今继母杀伤夫前妻之子及其妇,並以杀伤凡人论。当为人继母而夫死改嫁者,不得占夫家财物,当尽付夫之子孙,幼者官为检校,俟其长然后给之,违者以盜论。’”鉴于杀害非血缘关系子女的案件,严重威胁到家庭关系,且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为了整顿风俗,宋太祖这才特别下诏曰:“自今继母杀伤夫前妻子,及姑杀妇者,同凡人论。”这才让此股邪风有所收敛,从而使家庭关系更加趋于稳定,家庭成员人身安全也有了保障。

2.关于继母杀父

《宋刑统》载,“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而“嫡、继、慈杀其父……并听告”。通过《宋刑统》的规定,可以看出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受儒家思想影响,自古提倡亲属相隐,所以在原则上亲母除非犯了“缘坐之罪,及谋叛以上”,都是不可以告的,否则即便是事实,亲母也援引自首法而无罪,而子女会处以绞刑;而对于继母,在杀了自己夫君的情况下,是准予子女上告的。因我国古代法律自汉后受儒家思想影响程度较高,而儒家对于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断定自古便有其道统,保有高度传承性,因此在涉及家庭内部纠纷的法律问题时各代更是有不少相同点。对于《宋刑统》中对于继母杀父这一情况,是否在定罪量刑时当与亲母杀父有所差别,很有可能吸取了前代的处理办法,这些史料存在,对我们理解《宋刑统》对继母的量刑差异很有帮助。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廷尉上囚防年,继母杀年父,年因杀继母。依律,杀母,大逆论。帝疑之,诏问太子,对曰:‘夫继母如母,明其不及也。缘父之爱,故谓之母尔。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大逆论。’帝从之,弃市。议者称善”。《棠阴比事》也记载了这一史料,明人吴讷删补本的《棠阴比事》中对此事按大明律评价道:“凡继母杀其父,听告,不在干名犯义之限。今观汉史所云,防年继母杀父,因杀继母,宜与杀人同,不宜以大逆论。窃详此实伦理之变,若比杀常人,则故杀者斩。若比父母为人杀而子孙擅杀行凶人者,杖六十。其即杀死者勿论。”《棠阴比事》是宋代成书,记录此案件即说明此案件对宋人处理此类司法案件有借鉴意义,也反映宋人对此案件处理方式的认同。可见汉人宋人明人虽然在量刑上有所异议,但是对于子因继母杀父而杀继母这一极端事件,对于子是有偏袒的,汉代时以“弃市”而不是以大逆不道论处;明代时司法是有争议的,而且极有可能只判“杖六十”,继母对比亲母之不如由此可见一斑。又有《春秋集义》载,东汉时“梁人有继母杀其父者,而其子杀之,有司欲当以大逆,孔季彦曰:‘昔文姜与弑鲁桓,《春秋》去其姜氏,《传》谓‘绝不为亲,礼也’。夫绝不为亲,即凡人耳。方之古义,宜以非司寇而擅杀当之,不当以逆论。’人以为允”。孔季彦作为孔子的二十代孙,是儒家的典型代表,他认为继母杀其父后和儿子便“绝不为亲”,不同于亲母以大逆不道论处,这也体现了当时官方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意见。

(二)继母犯“诬告”子孙罪

《宋刑统》载“诬告子孙、外孙、子孙之妇……者,各勿论”。法条中并没有明显区分继母亲母的区别,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亲母与继母在犯这种罪行时都会被以无罪对待呢?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案例来了解一下宋人对这种犯罪行为的认识。成书于南宋的《折狱龟鉴》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案例:唐李杰,为河南尹。有寡妇告其子不孝,杰物色非是,谓寡妇曰:“汝寡居,唯一子,今告之罪至死,得无悔乎?”妇言:“子无状,宁复惜!”杰曰:“审如此,可买棺来取儿尸。”因使觇其后。寡妇出,与一道士语曰:“事了矣。”俄将棺至。杰即令捕道士,劾问,具服:“与寡妇通,为子所制,故欲除之。”于是杖杀道士,纳于棺。”此案件中寡母与道人通奸在先,诬告儿子不孝,恶意置亲生子于死地在后,可是似乎没有受到半点惩处,相反道人却被杖杀,概因宋承唐制,《唐律疏议》中亦有相同规定。通过此案所示,可见如上法条确被认真落实。但是如若此类诬告罪行发生在继母身上呢?《折狱龟鉴》中还记载了这样两则案例:“曾孝序资政,知秀州。有妇人讼子,指邻人为证。孝序视其子颇柔懦,而邻人举止不律。问其母,又非亲。乃责邻人曰:‘母讼子,安用尔!’为事非涉己,因并与其子杖之。闻者称快。盖以继母私邻人,而忌其子间之,故致讼。”“晋安重荣,镇常山。有夫妇共讼其子不孝者,重荣面加诘责,抽剑令自杀之。其父泣言“不忍”,其母诟詈逐之。乃继母也。重荣咄出,一箭毙之。闻者称快。”这两则案例一发生在宋代,一发生在后晋,特别是安重荣射母被《折狱龟鉴》在卷五及卷六引述两次,可见作者一再引以为鉴。这两位继母并不比上述案件亲母更加恶毒,然所受的刑罚比亲母不只重了一分:一人受到脊杖处罚,一人更是被箭射杀身亡,丢了性命。究其刑罚差异的原因,当是法律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使得法官拥有较大自由处置权力,能依法官个人性情和当时社会法制健全程度而判刑。但必须要承认,法官心中有这样一个基点:继母犯此罪受到刑罚是必当要比亲母重的。另外根据两则材料均记载“闻者称快”,可见当时社会舆论对于给继母判重刑的判决结果是相当支持的。

(三)继母在丈夫死亡后犯非法侵占遗产

罪前文论述的都是继母犯刑事罪时的情况,现在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继母犯诸如非法侵占子孙遗产的民事罪时是如何处理的。《折狱龟鉴》卷六记载了这样一则宋代案例:“李行简给事,初为彭州军事推官。富民陈子美者,继母诈为父遗书,逐出之,累诉不得直。转运使檄行简劾正其事。及代还,子美乃以金五百两饯行,行简怒不纳。感泣而去。”此案件中,继母伪造富有的亡夫遗嘱,逐去亡夫儿子,儿子在本州多次上诉未果,最终在转运使下令的情况下由邻州的推官核查纠正,才能得以保全自己的法益。在此事件中,转运使和推官以及此书撰写者都不以亡夫儿子告继母为忤,儿子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刑罚反而最后得以胜诉,而后来这位军事推官更是被举荐为监察御史,历任侍御史、尚书刑部郎中、右谏议大夫,可见此人乃是一位杰出的法官人才。这明显与《宋刑统》中记载“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的规定是冲突的,只能认为继母在此等司法情况下确实被政府特殊对待了。《名公书判清明集》还有另外类似的两件案例,在“继母将养老田遗嘱与亲生女”一案中,蒋森原养一子汝霖,后再娶叶氏,蒋森死后叶氏将亡夫遗留田产自留一份养老,后汝霖所分的田产节次破卖,叶氏将自己拥有的田产遗嘱留给了亲生女儿,于是汝霖提出诉讼。案件诉讼的结果是,执法者虽然认为子不可以诉继母,但是养子告继母只得到杖二十的轻微刑罚,又要求继母不能再有继承人的情况下随便处置遗产。从案件结果来看,法官又是偏袒儿子较多,告继母杖二十继而获得遗产所有权的判决结果,对比告亲母者绞刑的刑罚,可谓轻之又轻。在“子与继母争业”案中,甚至有这样的记载,在儿子控告改嫁的继母盗去亡父产业时,被执法者认为证据不足,反问儿子:“继母已嫁,却方有词,无乃辨之不早乎?”这位执法者言下之意是,继母未改嫁前,儿子发现可疑,就应当提出申诉,这样的言辞几乎等于说儿子可以告继母了,继母和亲母的法律地位差别溢于言表。

二、结论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3篇

奶奶与母亲

母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母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母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母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似的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起儿子。正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给他下跪磕头。

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样。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时母亲已经60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到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儿子手里拿着扁担,于是他站在桥上,把扁担伸向水面,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洪水冲走了。

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老母亲的遗体,都抹着泪说: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啊。

母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您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母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时母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

每当亲戚或乡邻来探望母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家常,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快要离去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却像没事人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母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抚摸着母亲的额头,冲着母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母亲不用担心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呢。

没过多少日子,母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人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无论谁叫她,她也不应不动。

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在母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米都未曾下肚。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了母亲讲过的故事。讲完,奶奶木然地望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母疼儿是长江水,娘不想让你走得有牵挂啊。”

我说:“奶奶,如果你想母亲了,就哭出来吧。”奶奶说:“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8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

(选自2012. 10《读者》作者尹定瀚)

1.读完文章,你是如何理解奶奶对病危母亲那种平静的态度的?(3分)

2.奶奶对母亲的爱看似平静超然,实则刻骨铭心,请你结合文章找出依据。(3分)

3.这篇文章中转引的故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用意?(3分)

4.本文的行文章法很特别,采用了双线结构:写故事中母子之爱与现实中母子之爱。试分析比较现实中和故事中母子之爱有何异同?(3分)

5.读了本文之后,每个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请你结合所知道的赞美母爱的诗词谚语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2分)

答案:

1. 奶奶表面上对病危的母亲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留恋,实质上是不想让她的儿子带着牵挂离去,表达了奶奶对母亲深藏不露的爱。。

2. 母亲去世后,奶奶的头发一夜变白;一个星期奶奶一粒米都未曾下肚;“我”劝奶奶“想母亲就哭出来”,奶奶说“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3. 用来对比手法;儿子落水,不会水的母亲下水施救;母亲落水,年轻力壮的儿子仅伸出扁担施救。用意在于自然引出故事的主旨: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4篇

幼儿园母亲节亲子活动方案一

活动主题:妈妈,我爱您!

活动时间:5月7日11日

活动目的:

1、结合母亲节,让孩子们了解母亲在孕育,照顾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过游戏,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活动流程:

一、5月7日

母亲节的由来

(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制作调查表

(1)对妈妈制作一份调查表,更加的了解妈妈。

二、5月8日

(1)能在集体中,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妈妈。

三、5月9日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聊聊爱妈妈的话题。

(2)学习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5月10日

(1)亲子制作: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2)体验母亲在孕育时,照顾自己的辛苦。

五、5月11日

(1)展示妈妈做的是食物,请幼儿介绍自己妈妈做的是什么食物。(一定是妈妈亲手做的)

(2)与同伴一起分享妈妈做的食物。

(3幼儿为妈妈表演一个节目。

温馨提示:

请各位妈妈们在5月11日带一份自己制作的食物来参加活动,我们一同分享母亲节的喜悦。

诚挚的邀请您参与活动,留下难忘的回忆!

幼儿园母亲节亲子活动方案二

20xx年五月的第二个周天5月8日是母亲节,为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风尚,充分发挥我校的优良传统感恩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为此,我校开展感恩母亲节主题系列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

2、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3、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活动内容:

1、通过下周一(5月6日)国旗下演讲,进行全员发动,宣布我校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

2、学校组织开展一次感恩母亲节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各班在班级开展预赛推选选手参加学校比赛。

3、班级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使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写给父母一封信,抒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可以把一些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感谢妈妈的话大胆表达出来;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饭、拖地、洗脚等);开展一次感恩卡制作活动: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三、活动要求:

1、充分重视各班要以此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强势开展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

2、加强指导班主任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认真做好活动的指导工作,主题班会要指导学生提前进行分工准备。感恩卡在活动后各班推选10张参加学校评比和制作展板。

3、注重实效各班要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基础上,将感恩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谢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

幼儿园母亲节亲子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标:

1、认知:让幼儿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情感:了解妈妈的辛劳,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能力: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国际部全体幼儿参与活动:

时间:5月6日 周五

地点:共享空间

(一)宝贝爱妈咪---母亲节视频欣赏

(二)邀请妈咪老师分享做妈咪的经历

(三)宝贝爱妈咪歌曲大联唱

幼幼、低幼组:

时间:5月4日---5月6日 周三至周五

(一)母亲节礼物DIY(手工制作)---亲亲我的好妈咪

(二)母亲节绘本齐分享 (语言活动)《给妈咪的礼物》、《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咪我来帮帮你》等。

(三)唱支儿歌送妈咪 (艺术活动)《世上只有妈妈好》、《不再麻烦好妈妈》

中幼、高幼组:

时间:5月4日---5月6日 周三至周五

(一)我和妈咪齐运动(健康活动) 周五 各班级邀请妈咪自愿来园参加晨间运动,宝贝和妈咪一起做早操!(人数控制在3位左右)

(二)祝福我的好妈咪活动(艺术活动) 鼓励孩子们用稚嫩而美妙的歌声为妈妈祝福!歌曲分享:《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5篇

赡养老人和抚育子女是公民的法定责任。在我国的宪法中,“赡养父母、教育子女”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此外,在《婚姻法》《继承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刑法》等法律中,都有与亲情和亲人之间财产、人身和精神抚育关系相关的规定。

“常回家看看”第一案

2010年12月20日,年逾花甲的李全有(化名)和老伴儿王淑珍(化名)把40岁的女儿告到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要求他们的女儿“常回家看看”。这起被认为是全国首例父母向子女讨探视权的案例恰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之际,有人提出把“常回家看看”纳入其中。所以,这起案件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年代,李全有和王淑珍夫妇的女儿李丽(化名)出生了。她在很小的时候与奶奶一起生活了6年,后来考上大学又公费出国留学。回国后,她成了一名大学教师并结婚生子。

李丽希望母亲帮自己带孩子。但是,王淑珍以“你哥哥家的孩子还要我照顾”为由拒绝了女儿的请求。母亲的“冷淡”对李丽造成极大伤害。2004年,因为一件小事,李丽母女激烈地争吵起来。在争吵之中,李丽放下“再也不回这个娘家”的狠话摔门而去,母亲也说出了“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的气话。从此,李丽没有再回娘家。

僵持中,6年过去了。由于无法打开和女儿之间的心结,王淑珍患了抑郁症。在无计可施之后,这位母亲把女儿起诉到法院,要求她定期探视父母并每月支付100元赡养费。

在母亲和女儿即将对簿公堂的情况下,李丽单位的党委书记和李丽的舅舅决定出面进行调解。

2011年1月15日,王淑珍被请到李丽的工作单位。见到女儿后,她未语泪先流。李丽见状,急忙去给母亲擦眼泪。在母亲表达了自己没能在女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的愧疚之情后,女儿也对自己没有对父母尽责说了对不起。

2011年1月17日,王淑珍到法院撤回起诉。她告诉法官:“我女儿以后会常回家看我。” 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精神慰藉”一章中,增加了“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的内容。如果子女违反上述条款,父母有权到法院起诉。

事实上,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官司正在日益增多。

在农村,由于养老保障欠缺,父母向子女讨要生活费用的赡养案件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在农村老人要求物质赡养的同时,相当数量的城市老人希望得到精神赡养。用一位法官的话说,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身居城市的老人衣食无忧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到“精神饥渴”。当这种需求不能被满足时,一些老人便诉诸法律,要求子女提供“精神赡养”。

大学生学费官司

2010年3月1日,《重庆晚报》刊登了一则题为《女儿状告母亲索要学费法庭上解开多年心结》的故事。刘芳是一名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她8个月大的时候,她的母亲用家里的全部积蓄投资的项目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不久,刘芳父母的婚姻解体,幼小的刘芳一直跟随父亲生活。上大学后,刘芳向母亲提出,希望母亲承担自己上大学的费用,但遭到母亲拒绝。

在激愤情绪的驱使之下,刘芳来到法院状告自己的母亲。由于她已经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立案庭的法官告诉她,法律无法强制她的母亲承担她的大学费用。换句话说,她告不赢自己的母亲。

其实,刘芳并不知道母亲的日子过得也很艰难。多年来,她一直靠打工所得的微薄收入养活自己并支付女儿的抚养费。为此,母亲落下一身病。面对女儿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的状况,她曾偷偷落泪……当法官把这一切告知刘芳并意味深长地送给她一本《学会宽容》的书后,刘芳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一直沉默的她放声哭了起来。

后来,在法官的疏导之下,母女俩从第一次见面的“剑拔弩张”到第二次见面“紧挨坐着”再到女儿说出“其实,我很想有个妈”,最终在法官说到母亲生病了还在为女儿挣学费时,泪流满面的女儿转身抱住母亲,喊出18年来的第一声“妈”。

刘芳向母亲讨要学费的案件关涉两部法律,《义务教育法》和《婚姻法》。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儿童和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因为大学教育在我国不是义务教育,再加上刘芳已经年满18岁,她的母亲没有为她提供生活费用和缴纳学费的义务。虽然对刚刚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都无力自行解决生活费和学费,但是,由于父母在法律上已经没有支付生活费和学费的义务,所以,一些父母没有供养能力或者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而引发的诉讼,都以子女败诉告终。

家庭成员间的法律责任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是现行《婚姻法》中一条重要的规定。从法律规定的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与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并列关系。从规定文字引申开来,它关系子女在“人生的早晨”需要父母扶持,父母在“人生的黄昏”需要子女的搀扶。正因如此,“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才得以广泛流传。说到底,亲人之间的关爱,要靠责任来支撑。当一个人年满18岁时,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是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应该也必须去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在把责任交给下一代的时候,上一代人首先应该告诉他们责任的内涵。

责任有时“很小”,它是一名中学生打完一场篮球一身汗水地回家后,把自己的衣服和鞋袜洗净晾干;责任有时也“很大”,它是一个人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后为之制订周密的计划并锲而不舍地靠近它;责任有时会“很具体”,它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远离香烟、白酒、赌博、毒品;责任有时会“很宽泛”,除对自身负责外,一个有责任的人还要对亲人、团队、国家甚至人类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责任”一词包含了太多内容,是一个需要我们用一生时间去担当的大事情。因此,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包括家庭责任意识,比法律用强制的方式来推行法律责任更加重要。

延伸阅读

关涉亲情的法律

亲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可能涉及的法律,主要在民事方面,有极小的比例会涉及行政和刑事方面的法律事务。

在民事法律方面,规范亲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包括《婚姻法》《继承法》等。

在行政法律方面,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

在刑事法律方面,与亲情相关的罪名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遗弃罪、虐待罪。

随着公民生命价值意识的提升,虐待家庭成员案和遗弃案的数量并不多。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6篇

关键词:逃学儿童;母子关系;冲突;焦虑

一、案例概况

X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校成绩每况愈下,与同学、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冲突,如今已不肯上学读书,有自残行为。在某咨询中心电脑测试:抑郁、焦虑值都超过40。到某大医院看病,诊断为抽动症。其母每月去医院拿两次药。咨询前,患儿经常用针刺自己的手腕,血淋淋地给母亲看。

二、咨询过程

患儿母亲是在听笔者的讲座后主动咨询的,自我感觉对孩子的问题已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听完讲座后有点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下面记录几次主要的咨询过程。

(一)咨询手记一

与母交谈,了解男孩概况,家庭环境出身史,学校情况。该男孩1~3岁参加过市健美儿童比赛,且获奖;读幼儿园起,老师反映男孩注意力不集中,运动不协调渐明显;四岁开始学钢琴,乐感好。上学后,注意力难集中,上课随意走动,发言特积极,作业做得非常快。一年级成绩不错,到二年级成绩下降,常欠作业,与同学冲突事件增多。

其母在男孩7岁时与丈夫离异,现一人带小孩。母亲大学文化,做技术工作。在母亲的言谈中,不时透出对前夫的指责和不满,感觉男孩的好多习惯像其父亲。当孩子做了自认为不好的事情(没达到母亲的愿望,比如成绩不好时),就用针刺自己的手臂,一直到母亲向孩子求饶,原谅孩子时,才停止。

1.初步诊断

小孩聪明、有注意力缺陷,夫妻离异给孩子的教育造成一定影响。母亲对孩子期望很高,是个凡事很认真的人,有一定的焦虑情绪。

2.辅导措施

为缓解患儿的“多动”倾向,建议以运动为主调解减轻,辅以食物。最主要的问题是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让母亲意识到:要想儿子得到改变,首先自己要有所改变。让母亲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抚养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3.辅导作业

(1)要求母亲天天坚持与孩子一起做一项孩子喜欢的运动,一是缓解母亲和儿子的焦虑情绪,二是让孩子在运动中训练自身的平衡能力。

(2)要求母亲写出自身哪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让母亲意识到:要想改变孩子,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二)咨询手记二

这次要求母子一起来。刚接触男孩,他不敢正眼看人,说话低着头。让他做简单测试抽动症的动作:轮番翻动左右手臂,感觉孩子翻手不算笨拙,与之谈话的过程中,无明显的抽动症状,做几个简单的平衡动作,小孩站立很稳,而且动作自如。

为了打开和孩子谈话的僵局,笔者在纸上画了三个气球,在一个气球上写了一个词:“感动”,随即简单讲了一个学生的故事。他对我的故事不感兴趣,听到我说照样子画气球时,却明显来了点精神。他很快画了三个红色的气球,线条很流畅,写了三个字“去死吧”。写完以后就低着头用牙齿咬手,随后看了看母亲的眼色,发觉母亲好像不高兴,就用手打脸。

在随后的交谈中,我发觉他认识上很有问题,如:为什么我就不如别人呢?为什么我就要比别人笨?在任何比赛中,没得名次就很自责。笔者当即与他进行了“辩论”,其实也是在进行初步的认知疏导。他在与我对话时,不时看看母亲的眼神,生怕引起母亲的不满。

在共情作用下,他很信任我,随后的咨询中,他凑在耳旁说出了想看“女人”的想法,想探究人是怎么的。说完这些以后,看着母亲,就连打自己的耳光。母亲在旁补充说:“经常想看我的,我洗澡时,就这样要求。”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当即解释说:他不是坏孩子,说明了他长大了,并讲解了男孩第二特征的生理特点、心理表现。咨询后,他显然很高兴,与笔者一下拉近了距离,临走时还在笔者脸上亲了一下。

为更好地了解男孩,随后的辅导对他进行了“树木人格图”测试。他很乐意,只见画面上出现了:红颜色的树,签了褐色的名,线条流畅,很快画完。辅导室有一架钢琴,他不由自主地为笔者弹奏,乐感很好,对患儿“多动”的判断给予否定。

1.诊断

(1)认知上存在许多问题,追求完美,自我概念不清,全凭大人的评价。由于这样,常自责,行为有些与年龄不符的严谨,抑郁、冲突情绪多,画树和气球都使用红色,与其愤怒情绪有关,情绪化倾向严重。

(2)与母亲关系“纠缠”。代表母爱,潜意识里有种对爱的渴望,存在一定的“恋母情结”(性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碍),心理上非常依赖母亲,与人的距离感还没有分寸,做事要看母亲的眼色行事。

(3)树木人格图上说明:树很大,占据了整张纸,说明他的攻击性、内心压力、外在防御机制、躁动倾向;树冠大,说明他成就动机强;用笔快,说明他思维敏捷;树冠上有断的线条,说明他对母亲的依赖,在母亲面前依赖和情绪化并存;树叶少,说明生命力不足、活力不够;树上的果实代表他已有的成绩和追求;树干在底部生长,有一定的退缩性,情绪低落,对生活失望。

2.辅导措施

这是个问题较多的家庭:夫妻离异给妻子心理造成了伤害或“扭曲”,母亲认知上的完美直接传达给儿子,看到儿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越发焦虑,问题发展又引发抑郁情绪。而儿子为减轻母亲的焦虑,只有用“自残”造成自我的痛苦,来满足母亲。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父母爱孩子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易患的问题是跟孩子距离过近,给了孩子过多地关注,尤其是单亲家庭的教养,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成长中孩子的独立性是很强的,关系的纠缠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纠缠的关系”会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对孩子的控制,爱得越深,控制也会越强。这样,孩子的成长就大打折扣了。

3.辅导作业

(1)孩子针刺手时不予过度焦急,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告知母亲的焦虑会不由自主地传输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2)要求母亲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

(三)咨询手记三

在孩子和母亲的问题上,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母亲。为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对孩子的母亲进一步做了几次咨询。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其母有一定的“退缩化”行为,自述与人交谈很是怯弱,做了交往小测试,得分不高。为深层次探究到“母亲”内心,与母亲做“心房”游戏,母亲有一定的阻抗。让她画自画像,发觉母亲的头发很密,说明心事很多,忧虑很多,有一定的抑郁倾向,而且有性方面的困扰。

1.辅导措施

每次做放松练习,采用认知疗法,与母亲辩谈,纠正认知上的完美倾向。

2.辅导作业

多走进朋友、亲戚家庭,不要把自己与外界封闭起来,除了孩子还要有自己的生活。观察生活中别人家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并写生活日记,反思自己与儿子的关系。

(四)两个月后

母亲述说:孩子在很多方面有了起色,没有了针刺手现象,能上学读书,但和同学时常闹点矛盾。

在述说中,感觉母亲控制孩子的行为还是非常多。小孩情绪化仍很严重,与母亲的关系很糟,满嘴都是对母亲的责怪和抱怨。母亲觉得很委屈,说自己把整个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尽管母亲在我面前对儿子强装笑脸,两人冲突一直进行着。

为了更准确、形象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以下的三幅图,让他们选择:

儿子一看马上说是第三种,倒是母亲认为是第一种,认为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很正常。

1.诊断

两人的关系“纠缠不清”:儿子显然要控制母亲,母亲随时在监控着儿子,两人时时处在冲突之中,形成“冲突依恋冲突”纠缠不清的关系,遗憾的是母亲仍没意识到。从母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感觉母子说话的模式、交往的方式都存在缺陷,在交往方面还需进行辅导。

2.辅导措施

该案例中母子的关系是紊乱的。虽说所有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态度非常有关,但母亲对儿子的态度过于敏感,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适。

为进一步改善母子之间的关系,减少母子之间互相控制的局面,给母亲做了行为方面的指导,用具体的实例做指正,并进一步澄清母亲的错误认知,告知她: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父母爱孩子从来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父母怎样爱?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父母亲给孩子适度的个人空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反而会在孩子的身上形成负面效应。做父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求母亲与孩子一起成长。

3.辅导作业

(1)母子两人在家有事好商量,笑着说话,比一比,看谁笑脸多。

(2)母亲要有自己的生活,试着放手让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控制太多。

(3)要求母亲看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思考:儿子的问题哪些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留意别人与孩子的对话方式。

(4)思考:假如离婚后,儿子交给前夫带,儿子会出现这些情况吗?

三、咨询结果

电话回访,男孩能持续上学了,母子能坚持每天的运动项目――打羽毛球。男孩情绪好多了,现在忙着复习迎考。母亲说话感觉情绪很好,说儿子情绪稳定了,自己也好久没去医院给儿子拿药吃。其母亲感想是:只要自己不在乎,儿子反而好多了。

四、案例启示

孩子的问题,经常与家庭关系问题有关。现代心理学认为,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就是谁为谁承受焦虑。案例中母亲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经常处于自责之中,所以用逃学、自残行为来缓解焦虑。案例中母亲单纯地希望孩子改变,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极其困难的,只有家庭模式的改变,只有关系中的所有人都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才是有效的、持久的。对某些家长来说,溺爱孩子是他(她)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不要长大的表现。好似孩子需要成人的呵护,其实成人需要的是自己需要的满足,特别在单亲家庭中表现更是如此。

总之,青少年都可能会有成长问题,核心是独立与依赖、控制与反控制以及爱与恨之间的冲突,教养者的觉悟至关重大。

点 评

很多行为问题的诊断往往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该案例辅导能从行为问题的本质上寻找突破口,抓住“改善家庭成员关系”这一关键点,打破母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疏导个案中母亲的“焦虑情绪”,让孩子回到正常成长的轨道。

另外,单亲母亲承担着“父母”双重角色,再加本案例中“母亲”本身的完美品质,无形中更加大了焦虑情绪。还有“母亲”、“妻子”角色潜意识中在“母子关系”中浮现,更增加了本案例的复杂性。辅导者拨开重重迷雾,运用灵活实用的咨询手段(如针对儿童的气球游戏,树木人格图的测试等对诊断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让“母子关系”恢复正常,实属难得。

建议对案例中的母亲继续做个人咨询,配以家庭治疗,解决原生家庭中遗留的一些问题。

点评人:刘荣,广西心理协会理事,第181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7篇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85-02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由其他监护人代为抚养的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快速转入城市,我国留守儿童日益增多。2010年10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近三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还有其他研究报告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在一些经济社会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的所占比重更是惊人。在广西,2005年留守儿童学生占在初中小学校学生总数的18.67%。最近,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称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约242万。

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河南省检察院对全省2005年至2007年批捕、起诉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2005年的案件有443件,2006年475件,2007年460件,分别占当年未成年犯罪批捕数的7.03%、7.21%和6.45%。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近三年来留守儿童犯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2009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2010年增加到19 件27人,2011年持续增加,达到了24件38人;2009年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 件3人,2010年故意伤害案件5件7人,抢劫案件3件7人,2011年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大量的数据揭示出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严重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率高,犯罪类型多

由于缺乏父母监管,智力和身心发展不完善,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违纪违法的犯罪之路。福建省的数据显示,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有60%是留守孩子。这些涉案的留守儿童实施的犯罪类型多样,主要有侵财型犯罪、性犯罪、报复型犯罪、暴力型犯罪等。

(二)犯罪恶性日显严重

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引导,很容易引发变态性质的性格异常,导致人格发育的不健全。这些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由于年轻气盛,做事容易冲动,很难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巨大社会危害性,易选择比较原始而残忍的暴力性犯罪。

(三)低龄化,文化程度低

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便会轻视法律的威严,不断试图触碰法律底线。由于其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农村地区的普法意识不够,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团伙性犯罪,侵财型案件居多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刑事案件中70%属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而且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团伙犯罪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的隐患。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父母亲通常无法满足其物质需求,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往往走向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

三、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探析

(一)寄养监护代替亲子监护

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建设还不能跟上我国城镇化进程,使得我国大量年轻劳动力在前往城市就业时不得不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儿童的生活照顾主要由近亲属代办完成,即所谓的寄养。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养主要有隔代监护和委托监护两种,前者是跟随父母一方的父母生活,后者是跟随亲戚、朋友生活。有资料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因父母一方外出而与单亲一起生活的占43.8%;因双亲外出而与(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的为51.7%,独自生活者占4.4%。至于那些双亲外出的少年儿童,通常有80%左右被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组成隔代家庭,少部分寄养在其他亲友家中,也有的是独自生活。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儿童难以有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得到的大多是物质上的支持,难以获得父母般情感交流。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的,由于缺乏家庭温暖气氛和父母亲情呵护,儿童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感觉寄人篱下。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在认识事物和人生价值上容易出现偏差,加之儿童的心理还没有成熟,极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二)亲子间联系缺乏

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子女形成健康心理和意志力,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亲子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是培养子女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预防子女违法犯罪的一道坚固防线。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子间长时间的疏远,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子女严重的情感饥渴和生存障碍。远距离流动导致与其父母见面的频率一般都很低。在四川眉山调查的近6000名留守学生中,父母一年回家一次的占50.7%,二年回家一次的占17.5%,三年以上未回家的占12.7%。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长期放任不管子女,或关爱层次的肤浅,他们的外出给孩子留出巨大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一些人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很多人迷上电子游戏,有的拉帮结派,部分留守儿童从此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三)学校教育缺席导致对不良文化的接触

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监管,在学校同样得不到行之有效的管理。学校在管理不了的情况之下往往只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留守儿童的不健康行为得不到良好的矫正。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他们的行为不受限制,极易成为暴力犯罪的实施者。还有些留守儿童流入社会后,由于家里无人看管照顾,混迹于犯罪发生集中的场所,习得了犯罪手段,最终演变为犯罪人。

(四)农村社区组织疏管

由于受组织建设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功能不全,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农村社区里基本上是散养。那些文化程度低、未经专业培训的未成年人又不愿务农,就业就更成了问题。无所事事的留守儿童等青少年脱离了社会的管教,极易走上犯罪之路。

四、控制和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应综合治理,国家、社会以及家庭齐抓共管,把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的监管中。目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制度建设,努力消除城乡差距

政府应加快改革,打破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要营造孩子不离父母的社会环境,合理推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通过廉租房建设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家,从本质上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心态。并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稳定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让民工子女能享受当地的义务教育政策,实现就近入学,保障进城农民子女的教育。

(二)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

父母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外出务工父母应经常和留守儿童保持联系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指导教育,而不能放任不管。外出务工父母应常回家看看孩子,并利用电话等现代工具强化交流和沟通。父母从有利于孩子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监护人,经常与子女在家的监护人和老师沟通联系,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必要时要常回家与子女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

(三)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

农村社区应顺应时展,冲破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依靠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坚持以家庭和社区为主要领域,以更新家教观念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儿童管护责任制,并列为对乡村学校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有利于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育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积极发挥学校功能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学校应该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在学校教育中还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生理、行为、法制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五)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

非政府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政府部门应鼓励个人创建并充分发挥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也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8篇

母亲节快到了,母亲节活动如何策划?庆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怎么写呢?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方案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母亲节活动主题方案策划_关于母亲节的活动设计,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母亲节活动主题方案策划【1】一、活动背景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有一次迎来了“母亲节”。母亲,多么神圣而纯洁的字眼,叫一声妈妈,是那最纯真、最动人的原始蕴藏。那是我们对母亲最深切的呼喊,很多人也往往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样的一个节日,我们希望人们能放慢生活的节奏,与我们一起,浓情五月,感恩妈妈。

二、活动名称:爱撒满人间,感恩母亲节

三、主办单位:_系团总支

承办单位:_系团总支青年团

活动对象:_系团总支全体成员

四、活动时间:20_年5月_日

五、活动地点:步行街、街道、人口密集的地方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A、联系各商店做赞助商

B、做好宣传

C、提前安排好各成员任务

D、打理好一切,校报记者对活动过程全面记录,做新闻材料

2、活动当天

A、早上8:00在4号楼前集合

B、点名宣布活动纪律,出发

C、给带着孩子的妈妈打招呼,送祝福,母亲节快乐

D、把鲜花给孩子,让孩子献给妈妈

E、美丽妈妈街头留影

3、后期活动

A、负责人对活动进行

B、把照片冲洗后公示

C、参与者写活动心得

七、所需物品:

志愿者帽子20顶,鲜花20束;相机1部;团总支旗1面

八、经费计算:

鲜花由赞助商赞助,条幅100元(尽量争取赞助)

九、细节及要求:

1、参与者者衣着整齐,举止文明

2、听从安排,注意安全

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2】一、餐饮店推出美颜养生套餐惠泽母亲节

1.母亲节之怀旧大餐

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2.母亲节之滋补大餐

在母亲节来临之至,陪妈妈一起吃一顿营养、美味的大餐,祝福母亲永远都健康、美丽。

3.母亲节之亲情大餐

打起亲情牌,吸引中低端食客,主打家常菜,口味大众化,再辅以时尚就餐环境,标准化服务,吸引时尚年轻人来为母亲过节。

二、准备母亲节礼物

餐馆要相应设计一些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和小礼品。为每一位前去就餐的母亲赠送康乃馨作为节日礼物。

三、发送母亲节亲情短信

1.以_餐厅名义,向目标消费者发送母亲节精彩短信,以情感交流打动消费者。

2.通过短信发送活动内容,告知目标消费者母亲节_餐厅活动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主要地点。

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3】一、活动目的

今年的5月_日是母亲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开展"母亲节"感恩活动。学校为把母亲节活动作为学校感恩教育的继续与延伸,并以母亲节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主题:阳光、亲情。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利用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母亲、母亲节由来等宣传教育,《妈妈,您辛苦了》。

2、各班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感恩母亲的活动。

3、各班根据不同年龄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感恩活动内容,让学生参与感恩母亲活动。

(二)具体实施阶段,活动内容参考。

1、帮妈妈洗一次衣服;

向妈妈说一句真诚问候或祝福;给妈妈泡一杯茶;为妈妈洗一次脚;陪妈妈散一次步;为妈妈做一张贺卡,为妈妈表演一段节目等等。

2、三~六年级学生开展"阳光、亲情"主题征文活动。

(全体参加)

3、搜集母爱的名言,编印名言集。

4、开一次感恩母亲主题班会。

(全体参加)

五、总结评比阶段

1、评选优秀"阳光、亲情"主题征文。

2、评选"爱心小天使",一至六年级,班级推荐,学校表彰。

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4】一、活动前言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最甜蜜的词汇。我们都是刚刚离开家却思念着母亲的笑容、母亲的温暖的拥抱的孩子。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正逢母亲节身在异乡的我们需要为同样在远方思念着我们的母亲做些什么,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此刻最美的笑脸,寄给在远方的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把最灿烂的笑容留下,把最真挚的话语写下,把最幸福的故事分享吧!

二、活动目的

给妈妈一个惊喜与感动。

促进母子(女)关系。

让学生学会感恩,体会妈妈的感受。

感受母爱的伟大。

分享与母亲间的感动,触动身边的同学,重温成长过程。

三、活动时间

5月中旬至下旬

四、活动准备

照片,信纸,信封,邮票

五、活动内容及步骤

活动一

1)每人提供个人大学期间有最灿烂笑容的一张照片,发到YX中。

2)由支部洗出所有照片,发放给各位同学。

3)同学们按照模板的形式制作成个性化的贺卡,装入信封,统一上交支部。

4)支部统一寄出笑容贺卡。

活动二

1)在人们公共主页上放上笑容照片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2)在人们公共主页上兴起话题讨论活动“我和妈妈的感动瞬间”。

3)将小时候和妈妈的合影放入人们公共主页。

最后制作活动纪念电子杂志。

六、注意事项

1)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带有真挚的情感,切不可应付。

2)时间尽量压缩。

3)切不可提前向妈妈透露此事。

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5】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也是一次节日开放活动。

一、前期活动

1.谈话活动:我的好妈妈。

2.结合"世界微笑日"进行社会活动《蜗牛的微笑》。

2.语言活动:学习儿歌《我和妈妈》《健康快乐每一天》。

3.音乐活动:学唱歌曲《笑一个吧》《小乌鸦爱妈妈》《我的好妈妈》。

4.美术活动:手工制作"小花",绘画"妈妈和我"。

二、活动目标

1.和妈妈一起过节,共同感受节日的快乐。

2.体会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3.用自己的方式为妈妈送去节日的祝福。

三、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熟练演唱歌曲。

2.母亲节活动PPT、文稿、图片及音乐。

3.向家长发出邀请函,与在活动中准备发言的家长沟通,确定发言内容。

4.收集幼儿帮妈妈做事的照片。

5.布置活动环境。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欢迎妈妈的到来

家长和孩子成半圆形落座,孩子坐在妈妈的前面。播放音乐《妈妈的吻》。

师:小朋友们,妈妈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大家高兴吗?你知道为什么今天要把妈妈请到幼儿园来吗?

幼:因为妈妈要过节了。

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妈妈的到来!

教师简单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向家长汇报前期开展的相关活动。

(二)欣赏图片--世上只有妈妈好

1.师:这是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它从妈妈的肚子里钻出来,睁着大眼睛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还有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心里可高兴了,于是它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谢谢你,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小朋友,你知道吗?是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拥有温暖的家和这么多的好朋友。现在请你把嘴巴放在妈妈的耳边,对妈妈悄悄地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2.师:这是谁?

幼:啄木鸟。

师:啄木鸟在干什么?

幼:喂它的小宝宝吃虫子。

师:啄木鸟妈妈捉来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着自己的小宝宝。小朋友,你知道吗?在你还不会吃饭的时候,你的妈妈也是这样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在妈妈的喂养下,小朋友一天天地长大了。来,请小朋友伸出双手捧着妈妈的脸,轻轻地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3.师:这位体积庞大的动物是什么呀?

幼:是大象。

师:小象怎么了?

幼:它累了。

师:原来小象是在学走路呢,它太小走不稳,总是摇摇晃晃地像要摔倒,象妈妈就赶紧用头来扶着它。小朋友,在你还走不稳的时候,妈妈是怎样扶着你学走路的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变小一些,请妈妈扶着宝宝学学走路(请家长合作)。

师:小朋友回头看看,妈妈扶着你学走路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姿势?

幼:两只手扶着我们,要弯着腰。

师:对,是一直弯着腰的,长时间的弯腰是很累的。那么下面就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握着妈妈的手,对妈妈深情地说一声:"谢谢你,妈妈。"因为就是这双手扶着你学会了走路。

4.师:小朋友快看,在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呢?

幼:是它的宝宝。

师:对,是鸡妈妈的小宝宝,小家伙也许是冷了,也许是天要下雨了,或者是它们遇到了危险,害怕了。小朋友看看,鸡妈妈是怎样做的?

幼:用翅膀保护着它们。

师:对,鸡妈妈张开翅膀保护着自己的宝宝。那么当小朋友遇到危险的时候,你的妈妈是怎样做的,我们来试一试好吗?(示意家长合作,播放打雷下大雨的音效)

师:小朋友看到了吗?当遇到下雨、刮风或是有危险的时候,你的妈妈也是这样伸出双臂来保护你的。孩子们,请你靠在妈妈的怀里,用撒娇的声音说一声:"谢谢你,妈妈!"

5.师:这只小狗在做什么呢?原来小狗的妈妈因为要做饭不能陪着它玩,它在生气耍赖呢。

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有没有过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就在地上赖着不走?有没有过因为贪玩不想回家,就跟妈妈生气?其实我们都有过跟妈妈生气、耍赖的时候。但是,妈妈有没有因为这些就把你赶出去,不要你了?

幼:没有。

师:对,没有,妈妈总是能够原谅你,无论你怎样,妈妈始终是那么爱你。现在就请你紧紧地搂着妈妈,大声地说:"妈妈,谢谢你!"

(三)家长讲话--妈妈真辛苦

师:小朋友们,其实妈妈的辛苦、对你们的关心和照顾还远远不止这些。妈妈要上班,下了班回到家里还要给你们做饭、陪你们玩耍、给你们讲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妈妈讲的"妈妈的故事"。

_x妈妈(个体业主):出示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照片,突出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

_x小朋友的妈妈(医生):出示正在工作的照片,突出妈妈工作的繁忙。

_x小朋友的妈妈(教师):出示辅导学生的照片,突出教师工作的特点,以及妈妈在忙碌中对孩子的关心。

(四)家庭活动展示--做关心妈妈的好孩子

师:妈妈为了照顾我们,让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不过,我们小朋友也表现得非常好啊,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近经常帮助妈妈,做了许多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的表现吧。

1.幼儿帮妈妈做事的照片。

以采访的形式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提出问题)请妈妈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2.幼儿给妈妈洗脚的照片。

结合照片把家长的亲子活动记录读给幼儿和家长听。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妈妈虽然很辛苦,但是小朋友们都能够体谅妈妈的辛苦,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妈妈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的。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五)表演活动--祝妈妈节日快乐

1.歌曲《我的好妈妈》。

幼儿站在妈妈面前演唱,为妈妈即兴表演。

2.儿歌《我和妈妈》。

请妈妈和孩子们合作朗诵。大屏幕展示儿歌内容,妈妈读上句,幼儿读下句。

3.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请幼儿随音乐唱给妈妈听。

4.儿歌《健康快乐每一天》。

幼儿手拿送给妈妈的礼物"小花"(幼儿手工作品),与老师合作朗诵儿歌,朗诵结束时给妈妈戴上"小花"。

5.歌曲《鲁冰花》音乐响起。

师:最后,小朋友还有一份最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妈妈,那就是要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吻。活动在动听的乐曲和亲吻妈妈的欢乐气氛中结束。

五、活动总结

母亲节是我们小二班进行的一个节日主题活动,也是第一次向家长开放的活动,在前期活动之后,《感恩母亲节》作为一个开放活动,以温馨、感人、热烈的场面,让妈妈们在幼儿园渡过了难忘的母亲节。

1.活动的第一部分,以回顾"5月8日世界微笑日"的活动片段,带孩子唱歌曲《笑一个吧》,把"微笑'送给妈妈,作为第一件母亲节的礼物,渲染了活动气氛,调动了孩子兴趣。

紧接着以动物图片作为导入,立刻缓解了幼儿因为家长在身边,兴奋引起的躁动,孩子的注意力被小动物吸引过来。画面亲切感人,动物的爱,唤起了孩子的记忆,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老师用悄悄话、捧着脸、握着手等不同的方式让幼儿对妈妈表示感谢,使得幼儿情感的表达呈现递增效果,让家长和幼儿都深切的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感。

2.家长讲话部分,特别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教师、医生、个体经营者等,邀请她们讲讲自己的工作,以及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对家庭、对孩子的付出。

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妈妈工作和担负家庭任务的辛苦。

3.照片展示部分是幼儿最喜爱,也是妈妈们最为热衷的部分,妈妈这么辛苦,我们该怎样做?与上面的活动紧密衔接起来。

幼儿家庭活动的照片展示在大屏幕上,受到大家的关注。有的帮助妈妈扫地;有的帮助妈妈摆碗筷。照片展示让孩子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是对幼儿的行为最有效的肯定和鼓励。更可以通过照片,促使幼儿相互学习,给予妈妈更多的关心。

4.除了两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外,《我和妈妈》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儿童诗歌,用接龙的方式妈妈和宝宝朗诵诗歌,使得现场洋溢着甜美与幸福。

而《健康快乐每一天》被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后边的朗诵,突出了宝宝长大后,妈妈老了,我们该怎么办?(学习小乌鸦,不离开妈妈,关心妈妈,带妈妈去看病等)效果非常好。

5.制作礼物"微笑",很好地和活动的开始部分相呼应,让幼儿用已有经验轻松地动手制作礼物,又能很好地和"微笑日"的活动衔接,再一次突出了"温馨五月,感恩母亲节"主题的意义。

6.最后的送礼物和结束部分选用歌曲《鲁冰花》,再次钓起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互动;

亲情浓浓,韵味萦绕。

母亲和儿子的文案第9篇

江小雨9岁时的一天,王韵给自己验血型时,也给女儿验了血型。王韵的血型是A型,丈夫的是O型,女儿的却是AB型。A型血和O型血的夫妇不可能生出AB型的孩子,王韵拿着化验单,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那么,会不会是和殷玉的女儿抱错了呢?几天后,王韵将心中的疑虑告诉了母亲洪群。

洪群决定找到殷玉,弄清事实的真相。1998年11月的一天,洪群找到了殷玉,把他们的疑虑告诉了殷玉。殷玉也异常激动,因为她和丈夫曾湖之也有一样的困惑!几天后,双方家长见面,仔细辨认对方的女儿,判定在21年前抱错了孩子。1999年6月18日,王韵来到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要求宝鸡市某医院赔偿精神损失费,并赔礼道歉。由于王韵只提供了单方的血型报告,故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驳回了王韵的诉讼请求。王韵夫妇和江小雨做了亲子鉴定,结论为江小雨不是他们亲生的。2000年3月2日,王韵向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鉴定书虽排除了江小雨与王韵夫妇的亲子关系,但不能证明系在宝鸡市某医院抱错婴儿为由,作出了维持原判的判决。

王韵意识到,只有和两个女儿都做亲子鉴定,才有打赢官司的可能。经王韵多次请求,殷玉夫妇同意让曾文秋与王韵夫妇做亲子鉴定,结论为江风是曾文秋的亲生父亲。由于私下亲子关系的确认,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意义。2001年4月3日,王韵夫妇向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曾文秋,请求法院依法确定亲子关系。可是,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以不符合民事诉讼受理条件为由,驳回了王韵夫妇的请求。12月1日,王韵夫妇再次向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02年3月11日,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王韵夫妇请求明确,原审裁定驳回王韵夫妇的属于适用法律不当,故撤其民事裁定,指令其立案审理。9月5日,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确认王韵夫妇与曾文秋间的亲子关系。12月23日,曾文秋以医院错抱婴儿的过错,要求宝鸡市某医院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并赔礼道歉。

2003年11月20日,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判决宝鸡市某医院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并向曾文秋书面道歉。想到与女儿的亲子关系从法律上固定下来,王韵感到十分欣慰。因江小雨、曾文秋都已长大成人,所以寻找亲子关系的行动意义大于形式,她们仍然延续着之前的方式平静地生活着。2004年5月,曾文秋从养父母家中出嫁。之后,曾文秋虽偶尔回家看望亲生父母,但更多的还是回娘家看望曾湖之夫妇。

2006年底,殷玉因病去世。2008年1月,曾湖之也因病去世。2010年,江小雨意外身亡。曾文秋为了尽女儿的孝道,带着自己的孩子搬到了王韵家。2011年7月15日,曾文秋向宝鸡市金台区公证处提出继承曾湖之夫妇遗产的公证申请。10月12日,宝鸡市金台区公证处办理了公证书。2012年1月6日,经宝鸡市房产局交易权属登记管理处确认后,将曾湖之夫妇的一栋房产登记在曾文秋名下。4月10日,曾湖之的姐姐、弟弟将曾文秋告上法庭,以曾文秋和曾湖之夫妇既非养子女,又非继子女为由,要求法院判决曾文秋无权继承曾湖之的房产。

2013年7月12日,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作出一审判决,判决曾文秋对曾湖之名下的房屋享有继承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题图与本文无关)

如今,关于医院里发生抱错孩子的报道不时出现。这不仅关系情感、伦理等问题,更涉及到医院的赔偿问题、父母与非亲生子女之间关系等问题。

先说说确定医院责任的问题。新生儿出生后,其手上或脚上会被医务人员系上挂牌号。如果发生错抱孩子的结果,责任明显在于医院。但是,许多案例往往是孩子出生十几年后父母才发现事情的真相。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孩子的父母来承担举证责任。但时过境迁,因医护人员岗位变动,或者病历档案因时间久远已经丢失,故无从查找人证、物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将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抱错孩子不属于“医疗事故”,但也是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事故。医院赔偿包括以下几项:亲子鉴定费用、寻找子女的误工费、交通费用以及侵害亲子权、姓名权等权利的精神抚慰金。结合本案,故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判决宝鸡市某医院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并向曾文秋书面道歉。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