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6:12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1篇

一、视听冲击,激情导入

师(谈话导入)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千年的军队醒了,它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就是——秦兵马俑(引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秦兵马俑》视频,同步播放韵律铿锵的歌曲《千年兵马俑》)

师:欣赏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生: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数量很多。

在这一板块中,充分应用白板的链接功能,把课前准备的兵马俑视频链接于课件之中,让学生仿佛走入秦兵马俑的坑洞,真实地感受恢弘的气势和逼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穿越”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埋下伏笔。

二、图文结合,感受宏大

师:刚才我们通过画面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再读一读。

(生交流汇报。)

(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可以感受规模宏大。(相机圈点勾画,电子白板出示)

师:作者将兵马俑坑和足球场对比着写,这种方法叫做“作比较”。

(2)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俑坑里的俑有6000个左右。写出了兵马俑面积之大,数量之多。(相机圈点勾画,电子白板出示)

师:作者一下子用了这么多的数字,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3)(走进大厅……)

师:“鸟瞰”是什么意思?(从高处往下看。)

(电子白板出示一号坑的鸟瞰图)从高处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

(4)生: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电子白板出示)

师:正是这“一行行,一列列,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秦国大军横扫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他们简直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引读:走进大厅……)

在这一板块中,给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感悟文本,边读边划,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充分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维状态,课堂相机应用电子白板的对象“显示”、“隐藏”功能,让孩子一下子“穿越”到秦兵马俑坑中,“亲眼目睹”它的“规模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三、自读品悟,把握特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4~9自然段,划出描写每种俑的外貌、神态、动作的词句;(电子白板出示: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的图片并标好序号)再仔细观察图片,想想它们分别是什么俑?开始!

哪个是将军俑?请用投票器进行选择。(使用电子白板投票器功能)

(电子白板出示将军俑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电子白板出示文字)

哪个是武士俑?请用投票器进行选择。(再次使用电子白板投票器功能)

(电子白板出示武士俑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电子白板出示文字。)

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俑吗?(电子白板出示其他四种俑的名称。)

这六种俑外貌、神态等各不相同,真是……(电子白板出示: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啊!引读。)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电子白板出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引读)

仔细观察图片,再读读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都有什么特点?

(电子白板出示兵马俑图片)老师这里有一组文中没有写到的兵马俑,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展开你们的想象,让我们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

拍摄学生的作品,(电子白板出示作品)进行点评、修改。

在这一教学板块中,充分应用投票器的反馈功能,这是对学生自读课文情况反馈的有效方法。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默读课文,走进文本,而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辨析。通过再观察、练说,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并学以致用。另外,还充分应用电子白板开放式的资源库功能,收集上课所需资料,随教随用,并与智能手机同步,及时采集、传输、展示学生的作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电子白板投票器的使用,让孩子们近距离地“穿越”在每个秦俑面前,与秦俑亲密接触。

四、谈话感悟,提升情感

1.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震惊了海内外,许多外国朋友看了都发出由衷的赞叹……(电子白板出示: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2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秦”字的最后一笔是“、”。这里的“秦”字就是指“秦朝”。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可是,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兵马俑”是什么东西吗?指名说)

2、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过渡: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指名读自学提示。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思考: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灯片)认识吗,谁来读读?(指名读,提醒:读出词语的韵味师评价)

(2)、我们一起来读,你能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什么规律?(指名说)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啊!)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领会过渡段的作用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2、生朗读思考,指名说,(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3、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齐说)

第二方面是(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用“不仅。。。。。。而且。。。。。。”说话)

4、再读过渡段,浏览全文,思考: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名说)

小结:过渡段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四、精读第二段,感悟“规模宏大”

1、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有什么作用,划一划能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

2、指名交流,出示前四句话

3、自由读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指名交流(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相机出示挂图

4、指名读(你能通过朗读让人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吗?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吗?)

5、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或对着这幅画,对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师小结: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齐读游人的反应(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7、“折服”什么意思?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师:这两种表达,你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兵马俑那令人折服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吧!

(播放录音,出示:站在高处鸟瞰。。。。。。大军)

9、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3篇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齐读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不少好词(PPT出示)。哪几位愿意领大家读一遍?大家发现了老师这样排列词语的秘密没有?最好再能列举一个同类的成语。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地位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作战

目光炯炯 眼如铜铃――外貌

神态自若 若有所思――神态

昂首挺胸 张弓搭箭――动作

只要我们养成归类整理词语的好习惯,平时注重积累,并经常活学活用,那我们的语言就会更生动、更传神了。请大家看清字形再读一遍,牢牢记在心理。

2.举世无双(板书:举世无双)是对秦兵马俑作出的高度评价,说它因此享誉世界,原因就是(PPT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堂课我们就紧扣这句话去探究文中是如何描写秦兵马俑的。

二、品词析句

1.学习第2小节。

(1)请同学们回顾上堂课所学,想想文中哪个小节在写“兵马俑规模宏大”?(PPT出示课文)

(2)请大家轻轻把书翻到第73页,速读第2小节,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兵马俑”确实“规模宏大”?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列数据、作比较)

③④……一号坑最大……兵马俑也最多……(列数据)

⑤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你读得很仔细。如果大家都能像你这样逐字逐句地对语句进行钻研,就也能深入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感受了。

⑦……一行行,一列列……理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写感受PPT:一号坑图片)

难怪文中说“走进大厅……折服”。这是个什么句?请你换个说法(陈述句、反问句)

(3)小结:这段话先总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再重点写――“一号坑”;写“一号坑”时还具体写了坑上设施和关后的感受。作者先后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写感受的方法展开描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

2.学习第4~10小节。

(1)请同学们回想文中哪些小节在写“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2)我们在初读课文时就了解到兵马俑类型众多,有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那么:我们可以从那些词句中感受到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呢?默读第4~10小节,选择两、三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节进行深入钻研。建议大家标出相关词句,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在这些词句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感悟。

(3)讨论交流:读句――抓词――看图――感悟――朗读。

将军俑:第4小节写的将军俑很有特点,引人注目。读句。

作者抓住了俑的身材、衣着、动作、神态来写,让我们感受到它……(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威风凛凛、自信十足、神态自若)

这就是将军俑(PPT出示图片)。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所见,还写了自己的所想。“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身负重任的高级将领。”从作者的想象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将军俑与众不同。

武士俑:抓住了俑的身材、衣着、动作、神态和自己的想象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武士俑具有威武凝重、具有不可侵犯的气势,“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

骑兵俑:机警灵活、反应敏捷、英勇善战“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兵马俑神态各异:

这句话读起来特别生动,是什么原因?请谈谈你的理解。

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俑的不同神态(PPT出示图片),续写三两个。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你今天学到了真本领,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描摹出俑的神态,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语言生动。

(4)欣赏完这些图文(PPT出示图片),我们深深感受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多姿多彩)。

看到这些画面,你仿佛看到、听到、感到了什么?老师感觉不少同学掌握了读懂文章的小技巧,认真读、反复读,揣摩出了文字背后的内容和情感。

相信现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句话(PPT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 学习第11小节

(1)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我们怎能不亲眼看上一看呢?(播放视频)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我们再听听各国首领的感言,指名读。

(2)作者这样说(PPT出示课文)――引读课文。(板书:绝无仅有)

三、课堂小结,点明中心

四、分层作业(PPT出示)

A.浏览网页,深入了解秦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省略/index.htm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4篇

关键词:秦;汉初;丧葬文化;民俗艺术;图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74-02

丧葬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与紧密相关。而民俗艺术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创造并反映生活习俗的记录形式,它是区域化的民间风俗文艺形式。

一、“秦”丧葬文化中艺术品的工艺与图式在民俗文化中的价值

“秦”初期是我国区域化民族特点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秦国本是迁居西北的养马部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蓄,善养息子”①,后因穆公助周襄王攻蜀有功封为伯“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②,这一时期推崇周礼。在融合西北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时又接受了中原主流文化的改造,确立了秦民族的民俗文艺大致发展基调。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出土的陪葬艺术品中找到端倪,发现其视觉图式所蕴含的民俗气质。

首先关注的是秦初期青铜文化的造型特点,如曾侯乙墓葬出土的随葬礼器、实用器中具有很高工艺水平“蟠虺纹铜尊盘”③,用当时最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而成,基高0.33米,口沿宽度0.62米,盘净高0,24米,纬度0.58米,纵深0.12米,器型不光是大,其工艺流程繁琐世间罕见。其纹样图式内涵凝聚了这一时期秦式青铜器的庄严霸气与美好祥和之文化气势。然后同一时期出土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考究,其中纹饰图案分三个层次,这些图式纹样反映了当时秦人射猎忠武的民俗属性,而采桑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当时秦国重视农业,加之尚礼重乐等民俗特点,应合当时社会核心价值重礼制崇尚乐文化.

秦后期礼崩乐坏,秦人用法家思想改造体制加强了国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依靠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与血腥的征服最终重塑了乾坤统一中国。当时夹带着西北人大气尚武的民俗艺术元素开始盛行于世。秦在继承和发展了周以来的丧葬文化后,结合当时民俗艺术中的写实手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丧葬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体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始皇陵寝,其中以陪葬兵马俑④为代表,兵马俑无论从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造型特点都堪称神品。先是陵寝的构建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世之罕见。再就是始皇陪葬兵马俑气势宏工艺精湛让世人惊叹。兵俑是用陶土仿真人大小烧制而成,陪葬马俑品,也是如此炮制,制作工艺全手工,无模具使用痕迹,兵俑形态各异高矮不一,样貌也各有不同,完全真人比例堪称绝品,其中有胡人模样的兵俑,衣冠按等级区分,有无冠士兵发型也很有意思,衣装盔甲上染有颜色,由于时间久远大都以脱落。所有兵马俑的编排都按照当时秦国军队实际建制构造,它包括了兵种、战车、马匹、军官等。由于那时民间艺人完美精湛的技艺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秦兵马俑的雄伟风姿,因此为世界民俗艺术留下了不朽杰作,也使我们能通过陶俑的原形来发现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人文场景,了解秦在统一中国后武功之辉宏,始皇运用其军事强权已达到唯我独尊的地步。当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示了秦国大统后独特的民俗艺术特点与风土人情。

从秦初的以儒家为主杂糅各家思想形成的“以官为本位” ⑤的制度到秦后期的革新变法图强的激情时代。从文化思想到体制变化,这一段时间是中国最为活跃的阶段。丧葬文化作为民俗文化中的一个折射点,它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图式记录下整体社会价值逐步变迁与传统工艺的高度发展,体现了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转变,也反映了统治者的治世理念。

二、汉初以来陪葬艺术品中陶俑与帛画的艺术图式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西汉初,是我国民俗文化系统的整合时期,如24节气的形成推延完善、民间风俗形态的定型、不同族群文化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多元饱满。民俗美术的形式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当时民俗文化中盛行厚葬,虽然汉开国之后六七十年皇帝们都提倡节俭,但在丧葬方面还是相对大方的,从皇帝到贵族在到商人凡是有条件的基本如此(需符合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因为当时的陶瓷、家具、衣帛、绣衫、石刻、画像砖、礼器等都充满了人对生后的无限寄托与想象,于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死后的需求,民俗美术迎合当时丧葬流行文化的需要,从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汉初通过文景之治国家经济基础得到了充实,民俗文化也随之发展,与前代相比更为丰富多元。汉人手工艺者的细腻、开朗、精研的气质在汉阳陵出土的陶俑中可见一斑。

汉景帝刘启是汉初的第六位皇帝,他于公元前157年继承帝位,在位时间16年。汉阳陵是他的陵寝,汉阳陵从汉景帝继位开始修建到他死后数年皇后入葬止,建造时间长达28年之久。其中陪葬坑和葬坑出土了大量陶俑、青铜器、壁画、石刻木雕,这些随葬品反映当时西汉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内容丰富。单看出土陶俑就属于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品。汉阳陵出土的各种陶俑从造型上看有了新的特点,除了形体较小以外,其艺术品级之高可比秦皇陵,秦俑专注于表现尚武与征服的气魄,各类兵种都是男性,而汉阳陵除了兵马俑外有了文官俑、吏俑,还有了温雅奴婢侍从的女俑、少数民族骑马等⑥。从艺术表现形式来讲,独具匠心,创新立异。从做工上看雕刻精致细腻,发现它们每个鲜活生动、神态栩栩如生,由此可以看出汉代雕塑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可以从侧面窥探出文景之治所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果,社会物产丰硕人文环境宽松、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等,从陶俑脸上的表情能看出人民的心情应该很幸福。汉阳陵陶俑采用翻模加手工雕刻塑造而成。陶俑原先穿着衣服,由于时间久远腐化了,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塑造上面部的刻画细腻,能表现出每个人物个性与神态的差异。躯干和腿部的造型精简,但又能恰到好处的展示出骨骼与肌肉的穿插质感。身体的其余细节部分无不一一细琢精雕,有甚至毛孔肤质等精细处也达到极致,如肚脐、男女生殖器、耳鼻孔等等,另外一些随葬品如衣饰、货币、牲畜俑、珍宝、金属器物、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陶井、灶、粮食等品种繁杂反映了当时民俗文化丰富。总而言之阳陵陶俑以夸张细腻的浪漫主义手法呈现了那个时代风俗文化图式的多元,展现了一个开放精彩又庄严的艺术形式。

西汉丧葬文化中的帛画其图式特点也具很高的艺术价值,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出土的彩色帛画,就代表了西汉当时民俗画的最高水平。其中最典型的要算1号与3号墓中发掘出的“T”字形结构的彩绘帛画⑦,这两幅帛画像是一对双胞胎,长为2米开外,下有四角垂帘,顶部系有彩色丝带环绕方便垂吊,这个应该是辛追夫人出殡时随葬队伍前方引导亡魂的幡。画中所描绘的是关于辛追夫人在死后魂灵如何进入神奇世界过程,上有日、月、升龙和娲神、金乌、神兽、下有蛟龙、神龟、海鱼以及辛追夫人出行、随从迎候、等场景,等图腾符号引领魂灵升入天界的主题内容,充满当时人们对死后灵魂美好向往的传奇色彩;画中线条潇洒用色大胆细腻意境深远,传统民俗艺术中的国宝级珍品。由此可见帛画的极致之美在汉代已有很高的水平了,当然除了墓葬文化外,民俗艺术还在建筑上大放异彩如汉阙宫楼、宗庙佛殿、阁台园林等。总之在汉初逐步形成了品种繁多,内容精彩的艺术文化图式,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符号中所独有的丧葬民俗文化,使之领阅汉人细腻、宽怀、仁德之审美特质。

三、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为汉民族文化图式的形成打下了支撑

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时代风尚与背景,首先上层建筑的统治理念而言在变化,从秦初克己复礼,尚武重乐的远古主义理想情怀,到秦统一六国推行法家治国,唯吾独尊的高压统治,然后再到汉初修养生息,发展生产的老庄韬光养晦政策,提倡无为而治,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至文景时期综合实力有显著增强,以至于后来博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最终被汉武帝确立为治国方略并形成影响后世千年之大统。从重礼到重法,从道家到儒家,一路而来从上而下的时代风向转换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丧葬民俗文化也在这渐进博弈中最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风尚的一个支撑点。然后从中国民俗文化特点上看这一发展,汉民族有内向型的一大特点,它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集群中的经验与修身养性,前者教你处事做人,后者则是调息心向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当然天人合一的解释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秦、汉初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贵族、皇想向往长生不老,一则是逃避死亡,二来可永享荣华。于是求仙问道成为那个时代成功人士生前的必然追求,而生后大规模的丧葬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当时王公贵族的直接推动下丧葬文化迎来它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一批有很高美学标准的墓室艺术珍品,这也使得民俗艺术的创作有了更多展示空间,由于墓室相对封密具有良好的保存特质,使得我们今天能窥视其时代之本原。

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打下了支撑,从一个侧面放映了中国人文在建立之初的脉络,即伴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由上至下之时代气息同时也反作用与它。从丧葬文化渐进的过程中民俗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进而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图式。这种图式的技术层面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条理顺序,从构思到选材再到具体制作都有,并通过师传关系一代代加以传承完善,丧葬文化与民俗艺术结合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重要遗产,它所创造出了非物质文明成果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形式,也是东方文明的表征。

四、结语

我国丧葬文化中的陵寝石木雕刻、陪葬陶俑、墓室壁画、帛画等都是民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民俗艺术从形成之初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底层文明之风气,又接受大众化的改造,因此融入了世俗性喜好从下至上广受欢迎,它是人们在劳动与生活逐步形成的又与人对大自然的图腾与神灵崇拜、生老病死、来生转世等相关联,并通过不同时代特点在形与色的结构上影响着时代风尚与文化演进。

基金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遗产与视觉文化的交汇:新艺术史的视野”,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0XJ760002;2.重庆文理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大足石刻的视觉图式在高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汉 武帝时期.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西汉 武帝时期.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④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⑤王淳.秦国早期婚姻习俗及其对后世政治势力和政治变革的影响.南都学坛,2008年第06期.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5篇

关键词:兵马俑;古埃及;雕塑;审美

在漫漫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古代埃及与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两大发源地,都曾创造出了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最灿烂的文化,两者也都在世界雕塑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同时,秦俑与古埃及雕塑的写实都有各自的强烈个性、特点,是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社会、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两者都准确、真实的反映出了历史的原貌。例如,秦兵马俑雕塑群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修建于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8年,其气势宏伟,规模众多,出土的兵马俑各类兵马俑有8000余件,内容包括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铜车马等;古埃及雕塑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32年,在古埃及灭亡为止的期间不断发展,雕塑内容主要是法老雕像、墓葬主人雕像以及诸多形象结合的神,多出现在无人可见的陵墓中。

1 创作目的的比较

秦兵马俑与古埃及诸多重要雕塑虽然都出土于陵墓之中,但是二者所起的作用却截然不同。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地上、地下的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秦兵马俑陪葬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秦始皇希望死后依然可以如生前一样执掌千军万马,保卫自己。因此,兵马俑的主要作用就是代替人殉,作为陪葬品,深埋地下。

古埃及雕塑则不同,古埃及国王被称为法老,是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被看作是神的化身,埃及人相信,如果灵魂要在冥界继续生存,就必须要保存他们的遗体,他们精心制作防止尸体腐烂的木乃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除了这个还不够,埃及人认为如果能把国王的肖像也保存下来,那么就更加能够保证他永远的生存下去了。起初,这些礼仪专门用于国王,但不久王室宗亲以及自尊自重的人都为自己在冥界做了准备,让死后的灵魂能在雕塑里安息。因此,在埃及雕刻家一词最初的本意就是“使人生存的人”。

2 表现对象的比较

秦兵马俑所表现的是秦国时期守卫京城的宿卫营,以“阵”“营”“战”和“墓”四种形式展示,兵马俑的编列与数量带有一定的象征性,但变现形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真实的。秦俑四坑具体为:一号坑表现的是“矩阵”,表现军阵的外形是长方形;二号坑表现的是“营练”,表现习射与暂驻;四号坑为“接战”,表现横排对敌;三号坑为“幕府”,表现运筹、卜战与机藏;坑位在排列上,阵、营、战等三坑置前,指挥在后,符合“出卒陈兵”的意思。兵马俑从职位上分为军吏俑与一般士兵俑两大类,军吏俑又分为上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与下级军吏俑;士兵俑又有步兵俑、车兵俑、骑兵俑、射手俑等类别。

古埃及雕塑主要表现的有两大类:一类,是与真人等大的人像雕塑;另一类,是巨型的狮身人面或狼头人身的埃及古代神祗形象。人像雕塑中又有法老及其王后的雕像,王公贵族的雕像以及普通劳动者的雕像这几种,这类雕塑一般出现在作为他们死后陵墓的金字塔之中,法老的形象往往上身,正襟危坐,双腿齐并,严格按照真面率雕刻;而普通劳动者雕像则会出现全露的情况,并且造型与表情更加真实灵活,结构体现更为生动。然而,诸神的形象则都相对巨大,并且都是人与动物形象的结合体。例如,斯芬克斯像、羊面狮身相等,这类雕像一般守护在金字塔之外或神庙入口处。

3 雕塑特点的比较

秦兵马俑气势宏大、场面磅礴、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写实性雕塑群,它所体现的不是单个作品动态的夸张、奔放,而是通过对千军万马的塑造,以庞大的军队阵容来营造一种气势逼人的氛围,通过对个体面部表情的刻画,来传达人物精神。例如,单个人俑的形象是严格按照中国古代“站七坐五盘三半”的观念塑造的,其平均身高都在1.8米,比当时的真人略高;秦俑的面部刻画高度写实,可谓是“千人千面”,八千余件兵马俑其脸型、五官、发型、表情都各不相同,简直栩栩如生,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采用了概括、夸张、重点突出的艺术处理手法,这是因为工匠们当时在塑造人俑时皆是以真实的人物为参照刻画的,其面容很有可能就是工匠们相互参照对方所塑,其雕塑所蕴含的威慑力,并不受动态、肌肉剖析的影响。因此,这是深受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感受的影响而创作出的独具东方气质的艺术作品。

埃及艺术共同的特点,即是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人像雕刻也不例外。古埃及风格是由一套严格的法则构成的,如法老和达官贵族主要有两种姿势:行进和坐式,雕像的躯体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男人的皮肤必须比女人涂的深;各种神职则有其固定的代表形象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对不同人物的刻画的差别也被控制在这一套准则之中,以至于所有的雕像都是那样神圣刻板,其差别与特点也就变得小了。另外,雕塑家们也并没有将雕刻的更多精力放在保留墓主人的风姿上,对于装饰性的细节等都一概略去,只保留了最基本的东西。也正因如此,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于人头的基本形状上,所以那些雕塑庄重而朴素,到现在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综上所述,埃及雕塑的风格即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整体的均整二者相互兼顾,达到合理的平衡,以至于肖像给我们的印象既真实,又古老而悠久。

4 对后世的影响

埃及的文化一来就非常的成熟稳定,有一条贯穿3000多年的恒定法则贯穿其中,以至于后来人只要掌握了全部的法则就会一直如此的表现,谁也不要求创新,更不要谈发展了。但即便如此,埃及的雕塑艺术依然对后来的希腊雕塑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艺术在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雕塑家们仍然严格的循规蹈矩,而又于变化与规矩之中,使得希腊艺术在全世界取得巨大的声誉,间接地影响了全世界的雕塑发展。

而作为享誉世界的“世界第奇迹”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却陪伴着秦始皇深埋地下2000多年,当年创造出如此举世瞩目雕塑群的一大批能工巧匠却被秦二世草率的全部坑杀。至此,如此精湛伟大的雕塑技艺全部失传没有留给后世一丝一毫,这也造成了秦代之后雕塑艺术发展出现严重的断层。但也正因如此,秦兵马俑自1974年,重现世间才更显得弥足珍贵,它的出现为后来人研究秦朝文化历史,军队体制,衣着风俗习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也成为我们当代人艺术创作上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

参考文献:

[1] 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M].文物出版社,2009.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6篇

关键词:秦俑造型;服装图案;艺术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作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其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最早发掘于1974年。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在考古界、美学界、军事界等领域引起轰动,同样在艺术设计界、雕塑艺术界也引发很多学者、设计师的广泛关注。这一壮观的文化景观,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们越发重视地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应用,是学术界和设计界都需要思考的课题。秦始皇兵马俑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国稀有、珍贵的艺术宝库,其聚集了秦朝战时各式各样的俑士雕塑,凝聚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众多秦俑造型独特且写实,挺拔俊朗的秦俑雕塑让人流连忘返。本研究将秦俑的典型形象与服装图案艺术设计相融合,以期让秦俑与时尚相结合,使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衣文化”碰撞,进一步实现文化的活态循环,使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加深我国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培养其家国意识。

1秦俑造型分析

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气势磅礴、威武雄壮、高度写实的造型特点,这些秦俑雕像身高等同于真人,平均身高约1.75m,种类丰富,有将军俑、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等,每种兵俑都有不同的动作、神态和装备,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1]。秦始皇陵中的俑士众多,布局恢弘大气,俑士们以整齐的队列矗立在坑道内,展现出严肃、庄严、肃穆的造型风格,这种造型风格与秦人崇尚武士精神息息相关。秦俑的造型是通过搜集和整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俑士形体结构后进行归纳分析,经过工匠们的塑造,形成三维立体的造型形态,极具空间感[2]。由此可见,秦俑的造型源于真实生活,人物的塑造趋于写实主义。除此之外,秦俑造型在细节处理上也极为讲究[3]。比如对人物面部轮廓、五官、表情的刻画以及服饰零部件的设计,其中包括跪射俑和武士俑的鞋底,细致到连缝纫的线迹都刻画得清晰可见。秦俑造型不管是在整体风格表现上,还是在造型的细节描刻上,均以尊重客观事实为主,造型写实、严谨且逼真[4]。通过以上所述可见,秦俑本身的写实风格也是其造型的最大特征,人们在进行秦俑造型元素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可以提取其典型特征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中。秦俑造型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类,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同时也为艺术创作增添了文化内涵,让文化活跃在产品创作中,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职责与使命。

2服装图案的艺术审美价值

服装图案是服装上的重要设计元素,同时也是重要的设计载体,一件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离不开服装图案艺术设计。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相应的精神需求也随之高涨[5]。人们的穿着打扮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单纯地追求功能性,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化,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性与唯一性。这就对服装图案的艺术化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图案的美化装饰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在服装图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设计对象的审美需求。服装图案艺术多元化的表现手法赋予了服装艺术感,给服装产业带来了更多附加值,同时也给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思路。通过古代各时期服装图案的构成方法、色彩搭配、纹样形象去解读当时的图案艺术表现,为现代设计师提供艺术创作的参考,以此诞生出符合时下潮流审美的时尚产品,而整个创作过程蕴含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3秦俑造型元素在服装图案上的艺术表现

3.1独立概括式表现

秦俑造型极具辨识度,武士面貌让人一看便知是秦朝典型的艺术形象[6]。因此在设计中,可以提取其最直观的独立外观形态,保留其原有特征进行艺术设计。比如,从设计师海思源及张媛的作品《秦韵·土偶》(图1)中可以看到,他们将秦俑造型进行简化概括后只保留俑的外形,内部用几个块面进行概括,外形简单,内部用块面填充,整体具有现代化几何感。设计师田慧慧在其服装图案印花设计中同样也借鉴了秦兵马俑的上半身形象,选择了秦兵马俑中的将军俑造型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并且运用了图像联想思维,从英勇武士联想到机械科技,结合了机械臂进行创新设计,使整个将军俑形象富有未来科技感,周围添加了云纹、山、车马等元素,使传统纹样具有现代时尚感(图2)。

3.2碎片拼接式表现

打散重组是设计师在进行创意服装图案艺术设计时常用的手法之一,是通过对完整的设计形象进行拆解处理,将其打散成碎片状后,按照设计意图和设计想法重新规整和组合,形成全新的艺术形态,进而构成新式的艺术作品。从设计师海思源和张媛的作品《秦韵·土偶》(图3)中可以看到,他们将完整的秦俑造型进行破坏处理,使其成为碎片状后,均应用于服装袖部及上衣前片。与此同时,还采用黑色包边条进行切割处理,进一步强化秦俑造型的碎片效果。这种设计方法提高了服装的创新性,使整套服装看起来别具一格,被切割后的秦俑造型显得更加活泼生动。

3.3局部放大式表现

局部特写的表现手法是摄影摄像艺术中常用的拍摄手段,利用这种手法进行艺术表现,能更好地突出设计焦点,起到聚集视线和强调设计点的作用。在服装图案设计中,设计师也可以借鉴这种表现手法并运用于服装图案设计中。将秦俑逼真、写实的鲜明特色通过局部放大的方式体现在服装图案艺术设计中[7]。比如设计师海思源、张媛的作品《秦韵·土偶》(图4),此套服装图案设计以秦俑造型为灵感,将秦俑上半身造型进行局部放大后,以数码印花技术呈现在服装面料上,使服装图案更加立体、清晰,展现出秦俑本身的造型艺术美。

4结语

我国服装图案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承载了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传承了我国传统“衣文化”。纵观我国服饰发展史,服装图案艺术在历朝历代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美,与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每个朝代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是当时社会状态的缩影。通过对秦俑造型的解读与剖析后,归纳出最典型的特征是写实与严谨。本研究将秦朝俑士的造型元素与服装图案艺术设计进行融合,论证了独立概括、碎片拼接、局部放大的艺术表现方式,以期让秦俑造型创新应用于服装图案艺术设计,让富有秦俑造型元素的服装设计更趋于当代人的审美,使其逐渐成为时下年轻一代追求的时尚元素,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让文物与当代对话。

[参考文献]

[1]崔炳利.秦俑雕塑的写实性风格及其文化内涵[J].重庆社会学,2009(8):109-113.

[2]吴为山.中国古代雕塑风格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

[3]党江波.试论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的造型特征[J].艺术教育,2021(6):184-187.

[4]唐虹,崔荣荣.秦兵马俑服饰功能解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6):115-117.

[5]何飞龙.秦兵马俑服饰图案艺术与当代时尚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7(5):60-61.

[6]高强.秦兵马俑元素与服饰创新设计[J].美术观察,2015(8):90-91.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7篇

关键词:艺术手法 石刻陶俑

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汉雕塑艺术是统治者用来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表现出深沉雄大的气魄。

秦陵兵马俑在艺术手法上是写实手法,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在艺术手法上是写意手法。兵马俑是秦代时期最典型的雕塑代表,其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技艺卓越无不令人惊叹,具有现实主义之风;汉代的雕塑则是霍去病墓前石雕,霍去病墓前石刻已脱离了石刻艺术的初级原始阶段,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表现出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之风。而后者已逐渐衍变为主流。

秦代与汉代石雕有两方面的不同:

1、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在艺术处理手法上,汉代比较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霍去病墓前石雕依石造型,以神取胜,富于整体感和力度感,饱含生命力,石西汉雕塑划时代的作品,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也是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这种 “写意”的创作方式逐渐成为中国造型艺术的主流。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明快、细腻,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性,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而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写实手法为主流。

秦兵马俑雕塑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如秦俑的发型,有螺旋纹式、波浪式等。发辫有三股、六股,盘曲扭结,走向清楚,丝丝头发,清晰可见,陶俑的发舍有单环髻、双环髻、三环髻、四环髻等等,表现了现实生活中束发络髻的各种式样。发髻的带头,有呈扇面形,有为折波形,有的则表现飘摆翻卷。陶俑的服饰衣纹随体曲折,刻画得维妙维肖。甲俑铠甲的甲钉疏密有致,也刻划得丝毫不差。陶俑腰间所系革带和带钩,腿部扎的行,以及靴、履等细部,与实际对比具有极高的相 似性。连跪射俑右脚鞋底两端密中间稀的排列,也是基于人脚着地后部位摩擦轻重不同的考虑。像手指上的骨节和指甲等也刻画得十分逼真。就连陶马口中的牙齿这一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也是颇具匠心,塑出六颗牙齿,以表示马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把写实主义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上的地位和意义,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同样。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也有个性,比如其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站立,尾长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挣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陶俑制作都很写实,精确地刻画出了武士的不同身份,年龄,个性与心理活动。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概括说,即形体高大、数量众多、形象逼真。

秦俑的面型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发髻、发辫,反映了作者在统一中力求变化,使俑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姿。另外,秦俑造型,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的气融为一体。例如,那立如铁塔似的武士俑,往往表现性格粗旷,气度勇猛;清秀型身材的俑,则显得文雅、聪明、伶俐;身材魁梧的军吏俑,表情肃穆、威严、刚毅、自信,好像胜券在握。这些都显示了神藏于形,“形具而神生”的艺术规律。秦俑群塑大面积地展示了秦人的形象,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所显示的人体的形象美。

而在其相比之下,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的价值体现在:第一点,以《伏虎》之作赞赏英雄,这和秦始皇兵马俑直接用马或站立人像表现相比更富于诗性的想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常用的“借喻法”。第二点,基本用原石和原形为体,开创了望石生意、因材雕琢的创作方式。而这种方式的精神哲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既尊重自然、时间对石头的“炼就”,又融入人的创造能力。和秦始皇兵马俑相比起来,显得汉代更重“意”的艺术表现思维方式。秦始皇兵马俑以物的客观真实性为依据而打造、磨练石头,并通过对生理特点的刻划来表达形体的量和力。而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直接以运用原石的方法,则是利用了自然的力量,这种手法对建于室外的纪念碑雕塑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艺术表达。

总之,秦汉时期的石刻作品,在塑造上既采用了比较写实的表现手法,也运用了极度夸张的变形风格,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形状特征,合理巧妙的利用自然的美,选择最能表现其活力、神态特征上加以夸张和变形来表达主题,赋予这些顽石以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铁军.中国古代经典雕塑――陵墓雕塑[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王子云.陕西古代石雕刻[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8篇

2009年6月13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一大早,77岁的袁仲一站在西安建国路上的家门口等车。他要赶往几十公里外的临潼,进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过去30多年里,他和这里的每一个陶俑都很熟络,每寸泥土下面都有他的脚印。1963年,袁仲~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十多年后,他主持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勘探和挖掘。30年来,他被学界赞誉为“兵马俑之父”。

这天,袁仲一前去参加一号兵马俑坑的第三次挖掘的启动仪式,这是一号坑继1974年和1986年的两次挖掘之后的第三次了。他亲历了几十年的挖掘工作,这次,已经退休的袁仲一只是指导者。

第三次挖掘的重任交给了此次考古队的执行领队许卫红。这天,43岁的许卫红在一号坑北部从东向西的第四个探方内,干练地协调挖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前,许卫红早晨跑操时,广播里正在播放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去世的消息。问了老师之后,才知道“鼐”就是鼎的意思,她下定决心报考吉林大学考古系。20多年后,她坚持下来,不过挖掘的不是鼎,而是俑。

许卫红有10多名手下参与挖掘,除了4个考古队员,4位文保队员外,还有8名技工,邵文斌是考古队员之一。2003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前夕,邵文斌依然在犹豫,究竟是留在社科院的考古研究所,还是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的生活压力太大,西安离家近,最后,他做出了“比较没有出息”的选择。工作6年后,今年6月13日,这名小伙子才真正迎来考古生涯的实战机会。

“自己清理的一副遗骸完全现形之后,看到他雪白的身体如此安详地沉睡着,我忍不住责怪自己惊醒了他千年的美梦。但是他却告诉我,他曾经用自己亲手烧制的陶罐,熬了一锅金黄的燕麦粥,熬进了他一生中点点滴滴的幸福与哀愁。我轻轻端起燕麦粥,把它送进一座灯光昏暗的大房子里面,让它告诉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关于他的故事。我突然看清了他的脸,如此清晰而骄傲地微笑着,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堆积起一次次的感动。让我在百年后的今天,找到了新的希望和依靠。”

站在兵马俑一号坑前,和秦始皇在同一位置一睹这个军团的豪迈,只是时间上已经跨越两千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位未署名的编者在扉页写下了这段话,写出了袁仲一、许卫红、邵文斌,三代兵马俑考古工作者,这一天的同一心境。

挖掘的第一天就有了“兴奋剂”

13日下午,一号兵马俑坑保护大厅严实地封闭着,炽热的阳光晒透了顶棚,让大厅里的参观者都有点喘不过气来。第三次发掘的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一号兵马俑坑保护大厅,建成于1978年,是一座拱架式的大型建筑。大厅顶部距坑底21.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文化遗址保护大厅。

这天,一号坑正常对外开放,十几个戴着黄色旅行帽的游客被导游带到有“挖掘现场”标志的一块牌子附近。从他们的位置往下看,十几位身穿土灰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一号兵马俑坑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导游快速介绍着一号坑的概况后,伸出小旗,继续引着游客往西面的修复区走,原本等待在的另外一个旅行团马上聚到栏杆前。

袁仲一已经77岁了,作为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及考古队长,他参加了挖掘仪式。他头发全白,说话和走路都很慢,被十几个记者围在发掘区对面的横梁上。

1974年的春天,西杨村的几位村民在村旁的柿园里挖井,在镢头的起伏中, “泥人头”及一些“残身断肢”被挖了出来,沉睡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兵马俑被唤醒。几个月后,袁仲一随考古队进驻西杨村,开始对一号坑的第一次发掘。

走进一号坑,一个巨大的兵马俑军阵便映入眼帘,金戈铁马,威武雄壮。那是第一次发掘的成果:已经完成发掘的面积有2000平方米,出土亦质战车8乘、拉车的陶马32匹、各类武士俑1087件,青铜剑、铍、戟、戈、金钩、弩机等486件,成束的铜镞280束,零散的铜镞10895件,还有大量的车马器,这里是一个以步兵为主、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大型兵马俑军阵。考古专家按照面积推算,一号坑埋葬有6000件陶俑、陶马,50多乘战车。

这天,许卫红忙着协调现场的工作,她沿着梯子从挖掘区出来,一路小跑到几十米外的启动仪式的背景牌前。她不记得那天自己一共跑了多少个来回,厚厚的工作服背上已经被汗渗透了。当她刚想回到挖掘区时,又被几个记者“抓”住了,他们想了解和第二次挖掘相比,这次的技术有哪些改进。

许卫红并没有参加过20多年前一号坑的第二次发掘。1985年,这里进行了第二次挖掘。挖掘工作并非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持;挖掘进行了一年多,因为一个官俑头的丢失而被叫停。许卫红指着中间区域的几个蒙着塑料布的探方说,那都是第二次挖掘后留下的。由于时间较短,第二次发掘被叫停时,表土已经被揭开,并初步可以看到文物的迹象,却没有来得及提取,就用回填土掩埋和塑料布保护起来了。20多年间,这些暴露出来的遗存一直承受阳光、灰尘、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第三次发掘的面积只有200平方米,涵盖了一个边洞、三个隔墙、三个过洞,就在第二次发掘时曾经动过的范围。”许卫红告诉记者。

第二次发掘因技术条件而停止是一种隐晦的说法。丢失文物、不具备保管能力也是决定技术条件的因素。有些曾经参与第二次挖掘的考古工作者对于技术原因导致停顿的说法并不认同,并对此次发掘产生质疑。自第三次发掘的消息以来,反对声从未停止。反对人士认为,如果发掘意味着现有陶俑陶马和兵器的重复,对于彩俑等的保护技术又不能达到尽善尽美,还不如暂时保持原状。压力之外,许卫红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手头没有第二次发掘的任何资料。

下午2时,队里的老技工孙秀侠正清理一尊露出地面武士俑。回忆起清理出第一件彩色俑的情形,她脸上写着满足,“发带鲜红鲜红的,盔甲下露出绿色的裤子真是好看,”她说:“我们干活的时候都在说,希望这次还能挖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孙秀侠用的是一把医用手术刀。“稍微深一点,就可能破坏陶俑表面的彩绘,不够深又清理不干净。”邵文斌说。道理虽然很简单,工具真正拿在自己手里时,却不像这些有几十年经验的技工那么熟练。下午快下

班时,技工们完成了这尊铠甲武士俑的面部清理,半边脸上竟然有彩绘!

许卫红有点不敢相信,“眼睛是黑色的,有点阴阳脸了,颜色保存不算特别好,”她说,“但经过历史上的几次火烧和大水之后,一号坑的颜色本来就不好,这个俑在第二次发掘时已经露出来,后来只是回填土保护,还能有彩绘确实很不容易。”

第一天,彩俑的发现给考古队伍打了一支兴奋剂。

“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历史把发现留给这代人

袁仲一,1932年11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较早的一批研究生,师从著名史学家束世潋。他告诉记者,先生的一句“做研究不要学李闯王,要学八路军”让他受益终生。这话的意思是要先占领一块根据地,再慢慢扩大,最后连成一片。袁仲一离开上海前,束先生叮嘱他:“给你五年时间,看你能不能占领根据地。

1974年,作为第一支秦俑考古队的成员,袁仲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阵地”将会是深埋地下两千年的庞大军阵,更不会想到这个数千兵马俑的阵地的挖掘工作几十年后还在继续。当地农民发现兵马俑的井在一号坑的最东端,仅仅是一个点。但兵马俑到底有多大面积?没有人知道。当时,考古工作者利用手中神奇而简单的工具――洛阳铲进行探测。洛阳铲的外形是2寸宽半圆形的铲头,高不到一尺,上端安上2米长的竹竿,下探时能把地下的东西原封不动带上来。不断往下钻,就得到不同地层的土壤,经过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分析,就能知道地下有什么东西。

“当地有个老汉,叫和万春,闲聊的时候给我讲了个故事。他父亲在地里打井,发现一个怪物,贴着井壁,他理都不理继续往里挖。开始井里有水,后来竟然没水了,他父亲很生气,想着是怪物把水喝了,就把怪物拉出来吊在树上打。”袁仲一回忆,“我让他带着去找那棵树,就在现在的―号坑的西头大草坪的位置,真的找到一棵沙果树。”

之前听过太多有关兵马俑的传说,也曾有人说曾经到过地下10米的一个宽敞的地下宫殿,背了大批的金银财宝回来,但最终证明这仅仅是传说而已。袁仲一对于每个故事都将信将疑,却每次又都希望从中寻找到蛛丝马迹。这一次,当洛阳铲打到两米五的时候,发现了木炭;打到4米,竟然出现了兵马俑残片!关键是,这个位置与东边的点,相距150米,一号坑的长度很快确定下来。历史上曾经有30余次人们见到过兵马俑,每次又都失之交臂。最终历史把兵马俑的惊世发现留给了袁仲一这代人。此后,他在学界被赋予“兵马俑之父”的称号。

以兵马俑为“根据地”,袁仲一对古代兵法和古文字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次发掘准备阶段,刚刚揭开覆盖在外的塑料布时,许卫红在T23号探方西南侧的隔梁上发现了一处环形印记。许卫红翻阅了一号坑第一次的发掘报告,也有类似的记录却没说清楚,这个直径达60厘米的环到底是什么?

看过这个木环遗迹之后,袁仲一表示,三号坑也曾有木环,但中间还有圆形的盖子,“当时推测是华盖,级别较高的车上才会有华盖。”袁仲一说。

事实上,这组兵马俑已经发现了四个坑,四号坑在二号坑和三号坑之间,现在是草坪。因为没有探测到陶马和陶俑,不为人所知。袁仲一认为,那是因农民起义而未完成的部分。现有的三个兵马俑坑各自独立,形成有机结合的一组。他说:“古代军队是有编制的,一号坑属于右军,二号坑是左军,三号坑则是指挥部。从古代兵法来讲,是‘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可分可合,适合多兵种作战。”

相似的木环是不是意味着一号坑将出土了在“指挥部”出现过的华盖?但这个木环中间并没有盖子,而且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位置,究竟是做什么的,袁仲一也说不清楚。只能等到有类似的,没有脱位的木环出现,才能揭开谜底。

对袁仲一而言,兵马俑就是自己的孩子,永远需要呵护与照料。在博物馆工作的时候,出差时间久了,回去第一件是便是到坑里转转。退休之后,他和老伴住在西安的家属院,开始的几年,他对这种“没有坑,空气也不好”的生活很不适应。如今,在兵马俑博物馆,袁仲一还有一间办公室,里面堆满了他的书和资料。

接到博物馆的“求助”电话,或需要查资料的时候,袁仲一会一大早站在家门口,等着员工班车上班,探望自己的兵马俑。

中生代女领队许卫红:在犄角旮旯也能自得其乐

13日中午休息时,许卫红脱掉工作服,换上了白色的短袖衫和薄薄的七分裤。她把刘海翻开,指着露出的额头,告诉记者:“野外的太阳特别大,我有好几个地方晒伤了,就再也恢复不了。”好在晒过的痕迹并不明显,她的皮肤白净健康。

在一号兵马俑坑里,许卫红很少走路,从工地到办公室,常常是一路小跑。她找到文保部的工作人员,和他们商量之后,决定把刚刚发现的木环提取到实验室。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有近400人,各部门有不同的分工,这次考古发掘,技术之外,更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过去20多年的丰富野外考古经历,为许卫红处理这些烦琐的事务打下了基础。1986年,许卫红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一晃20多年就过去了,她从20来岁的漂亮女大学生,变成了考古队的执行领队了。在大学,她曾到考古工地实习过,第一次去兵马俑挖掘现场时,她穿的是耐磨的长裤长褂。“蚊子可真是多啊,隔着裤子都能叮出了大包来,腿都肿了,”她笑着说:“被咬之后,我就抱着腿挠,还冲着大家喊‘我又变大象腿’了。”许卫红第一次写的论文与兵马俑服装上的纽扣有关。袁仲一说要用纵横交织的方法,去查阅服装史上最早出现纽扣是在什么时候,这让她受用至今。现在看来,她觉得那篇论文很幼稚,袁馆长却连标点符号都改过。20多年后,她成为了执行领队。

有人把带队进行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称作许卫红考古事业的“巅峰”。秦陵被称作考古学家的天堂,她觉得这种“巅峰”指的是兵马俑本身的价值和地位,并不是自己能干得怎么辉煌。袁仲一等上代人发现了兵马俑,并铺开了针对兵马俑和秦陵的研究框架,如今她只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如果没有新的资料,前人的高度很难逾越。

结束二号坑的大范围发掘之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开始“走穴”,许卫红开始了自己的“终身执行领队”的道路。由于跟着陕西省考古所等其他单位进行项目发掘,在领队前面都要加“执行”两个字。

2001年,在华县的一个考古项目被盗情况严重。许卫红既要和老乡在发掘赔偿金问题上讨价还价,还得督促背景各异的队员干活。工地上有一百多人,两天就得吃掉一袋面,饮食起居许卫红都得管。发掘时,围观的人时不时会提一些很“专业”的问题,进行“业务”探讨,许卫红知道他们是盗墓贼。“我们当时住在一所学校里,学生开学之后就没地方住了,工期特别紧。我早晨出

门的时候,就会有人骑着摩托车过来搭讪,问‘是不是去工地,要不要把你载上’。”她有点哭笑不得。后来发现了一件被盗墓贼漏掉的青铜鼎,许卫红上厕所的时候都抱着鼎去,直到两天以后主管单位把鼎接走。

直到2008年12月26日,许卫红还在湖北的野外考古工地。“答应了女儿回家过圣诞节,结果食言了,对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楚。”她说。

今年年初,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团体发掘领队资格。一号坑的第三次考古发掘也是该馆第一次以独立资格组织考古发掘队开展的考古工作,这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意义之一。正是因为意义重大,队长由馆领导担任,许卫红还是“执行领队”。

一号坑第三次挖掘期间,游客参观不受影响,可以让人们看到各种遗迹遗物出土时的现状,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这让许卫红却觉得“憋屈”。“考虑到观众,不能随便‘出土’,只能把挖出来的土装在袋子里,晚上再运出去,”她说:“在野外工作,除了下雨天一直干活,能出效率。但现在要考虑博物馆的制度,按照上下班和周末时间工作,加班要有一套申请流程。”

许卫红本想等第三次挖掘步入正轨之后离开。她说:“我喜欢的是这个行业,即便在犄角旮旯也能自得其乐。兵马俑是一个奇迹,但对于我来说只是一次考古工作。在我看来,它和任何一个平民墓地的地位是一样的,我都能读出故事来。”没想到的是,清理第二次发掘的回填土时,就已经发现了彩绘,这让许卫红兴奋起来。

在G9过洞中,两匹马已经露出地面,按照常理,马后面必定有战车,但它们之间仅隔了三米。在第一次发掘的2000平方中,两辆战车的间距至少有十米。两辆四马战车“亲密无间”,可以说是兵马俑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如果两辆战车一主一副,就有可能发现级别较高的战车。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许卫红很好奇,但只有慢慢发掘后才有答案。手机一直在响,从安阳请来的清理战车的专家要到临潼了,得马上给他们安排住宿。许卫红确认对方可以开住宿发票才挂断电话。

指着工地上的一个塑料盒子,许卫红告诉记者,这里发现了陶釜的残片,兵马俑里有炊具,真是奇怪。许卫红流露出感性的一面,她经常会因为某个小小的残迹展开自己的想象,发掘二号坑的时候,在门道有围着一圈砖烧火的痕迹,弄灰的时候,发现了小动物骨头。她开玩笑说:“这些人偷懒来着,还在这里烤肉吃!”

发现一个很小的半两钱之后,在大家讨论货币流通的意义时,许卫红想:“这个人真可怜,好不容易发了几个工钱,还从口袋里掉出来。”

新生代邵文斌:这次才算入门了

16日下午,文保部副研究员荣波把去离子水送到发掘现场,并嘱咐邵文斌马上喷洒。通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他刚发现这里的湿度仅有67%。工地上的两个仪器正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测试。不远处,文保部布置了一个工作台,银色的无线设备将收集温度湿度和颗粒物检测的情况发送至实验室。

“现在的环境对于青铜器的影响不大,对彩绘保护很不利。”荣波对邵文斌说。他把陶俑比作人的皮肤,俑表面的一层生漆则好像人穿的内衣,彩绘则是兵马俑的外衣。内衣在兵马俑上色过程中起到调节的作用,使其颜色更为自然。漆入土千年不化,却因对温湿度格外敏感而成为保护彩绘的最大难点,“内衣收缩变形,外衣也就不平展,会收缩起翘脱落。”

邵文斌,1979年出生,北京大学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生毕业。见到他第一眼,就知道他是个好学生,戴眼镜,沉默寡言。1996年高考时,他填了热门的北京大学法律专业,却被调剂去北大学考古。这位好学生郁闷了一年。邵文斌研究的方向是旧石器时代考古,虽说科班出身,旧石器时代离秦汉还是有着数万年的跨越,更重要的是从首都来到临潼的巨大落差。上班两个月后,邵文斌拉了根电话线,总算可以在宿舍拨号上网了,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办公室和宿舍之间的两点一线。

邵文斌不喜欢读时空穿越小说,就像他觉得历史学没有意思一样,他更喜欢现实的东西,比如考古。历史学是拿着文献来研究的,里面有太多主观的东西;考古总是以实物形式出现,研究是有证据的,实实在在的,没有结束挖掘,谁也不知道究竟怎样。

来兵马俑博物馆的几年里,邵文斌承担过小范围的二号坑的细部清理整理工作,细致而耗时间。五年了,他还在门外徘徊,挣扎于旧石器考古与秦汉考古之间,他说,参加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是自己真正入门的转折点。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者们,掌握的资料多,研究的时间长,很多人已经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可能也有想法,但没有第一代人的视野,都只是看到一点,而没有看到全局,不够系统。”邵文斌告诉记者。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规定,一定数量的个人领队资质是获得团体领队资质的必备条件。目前,具备个人领队资质的人数已是要求数量的两三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符合条件之后便开始了近十年的申报,却一直未被批准。事实上,一号坑第二次发掘被叫停后,就已经进行体制上的整顿。20多年后,邵文斌参加的第三次发掘不仅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体制上也逐步改变。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部有20多个人,分工越来越细。除了挖掘一号坑的考古队,考古部还有其他队伍活跃在整个秦陵。揭开“背靠骊山,脚踩渭川”的秦始皇帝陵的真实面目,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浩大工程。

技工们洒的水慢慢渗透了,邵文斌抬头看到许卫红正在不远处的隔梁上教助手做考勤表。“表格要多做一栏,因为得扣税。”她的声音一向很大。邵文斌从挖掘区上来,打算回办公室查资料,本想和许卫红说一下坑里的情况,许卫红的手机又响了,安阳的专家已经到了。

邵文斌坐到办公桌前,不小心碰到了一沓全英文的纸稿,那是一本他正在翻译的有关美洲考古学的书。虽然兵马俑是独一无二的,国外考古学的方法还是要借鉴。邵文斌说,自己未来会把研究方向和内容延伸至秦陵乃至秦汉考古,方法就更加重要。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第9篇

一、把握课本资源,生成精彩

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常说“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我们教师在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到来之前,应该把握课本资源的重难点,做好充分的预设。

请看《荷花》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 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

(学生认真反复地读句子。)

生1:我认为还可以换成“钻”字,白荷花好像很机灵地从大圆盘中间钻出来。

生2:还可以换成“长”字,白荷花好像一夜之间从大圆盘中间长出来了。

生3:我觉得可以换成“挤”字,白荷花从大圆盘中间挤出来。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会动脑筋,那这些白荷花是怎样“冒”出来的呢?

生1:高兴地冒出来。

生2:使劲地冒出来。

生3:乐呵呵地冒出来。

师:是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它们这么急切地想出来干什么呢?

生1:它们想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2:它们想和小蜻蜓做游戏。

生3:它们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一个“冒”字,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想象白荷花怎样“冒”、“冒”出来干什么。学生的回答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学生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体会到这个“冒”字赋予白荷花的生命力。正因为有了充分的预设做前提,才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二、捕捉课堂细节,生成精彩

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很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的,都是精彩的。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教师要依靠敏锐的捕捉能力,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有价值的突发问题加以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教学新的平衡。

请看《秦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这些兵马俑是谁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生1:是秦始皇。

生2: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是古代劳动人民。

师:既然大家的看法不统一,那我们就结合课文来辩一辩,看看谁的观点比较有根据。

生1:我认为是秦始皇留给我们的,如果没有秦始皇,也就不会有这兵马俑了。

生2:我认为是劳动人民。你想,这么多兵马俑,是谁制造出来的,还不是劳动人民?

生1:如果秦始皇不让他们做,他们会做吗?

生2:(理直气壮地)他们可以反抗,可以不做呀。

生1:秦始皇那么厉害,他们也不敢反抗,只有照秦始皇的命令去做了,还不是秦始皇的功劳?

生2:我们学过《埃及的金字塔》,文中说“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秦兵马俑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生3:我认为他们俩说的都有道理,秦始皇与劳动人民缺一不可。因为这秦兵马俑是秦始皇下令让劳动人民制造的,没有秦始皇,劳动人民就不会去制造;没有劳动人民,秦始皇也做不出这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在理解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秦兵马俑到底是谁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教师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对学生的独特体验加以引导。知识是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实践和创造,敏锐地捕捉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生成。

三、直面课堂意外,生成精彩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必然使课堂呈现多变性和复杂性,常常会使教师的预设和实际教学产生差异甚至不同。我们要直面真实的课堂意外,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具体进程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再次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请看《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片段。

(品读完海棠花的句子)

生:冰心奶奶应该把题目改成“只拣花儿旺处行”才对啊,可为什么她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师:从文中看,很多时候冰心奶奶都在看儿童,那冰心奶奶眼里的儿童是怎样的呢?她为什么要告诉朋友“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请默读课文,到文中找出答案,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在黑板上写下:在冰心奶奶眼里,儿童是 )

生1:在冰心奶奶眼里,儿童是一群活泼的小天使,文中写道:“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关不住的小天使。”

生2:在冰心奶奶眼里,儿童是太阳。文中写道‘个个鼻尖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人们把自己喜爱的人比作是太阳,说明冰心奶奶是非常喜爱儿童的。

生3:在冰心奶奶眼里,儿童是最美的春光。文章的三四自然段说到冰心奶奶来到了知春亭畔,站了一会。我想她是在看做游戏的孩子,所以她觉得儿童本身就是最美的春光。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