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2 07:57:23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1篇

关键词:课堂 教学语言 教学效率

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最起码的条件。如果语言不准确,会使学生茫然无解,无从回答;重复罗嗦则会使学生心情烦躁,精神懈怠;一些教师常常会使用名言、警句、比喻、夸张、歇后语等,使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幽默感”是教学语言中的调料,一个小小的调侃,引来课堂的笑声,学生会学得兴趣盎然,一些优秀的教师,一节课中话不多,他总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而他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诙谐一下,使课堂活跃起来充满欢快与生机。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语言运用常常被很多教师忽视。出现为造气氛,故意作秀;词不达意,含糊不清;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语言臃肿,拖泥带水现象。

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引导语言因势利导

引导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语言来把握课堂的发展方向,以到达我们预设的目的。引导语言关键是要能够把握恰当时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比如“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们的猜想对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些结论是否正确呢?”、“你能编造一些用类似方法解决的问题吗?”等等。这些话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二、评价语言中肯见效

评价语言应具有艺术性,使学生在充满真情的、富有诗意的评价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学生在学习时取得了一点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会给学生带来内心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从而产生对学习的亲切感。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有利时机,寓夸奖于评价中。夸奖要点明要害之处,优在哪里或差在哪里,好的方法一定要当场肯定展示,让学生感到教师真挚的激励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培养兴趣。

否定性评价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方式。委婉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轨道,过于直白的断言容易对学生造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幽默的否定性评价语言是一剂课堂气氛的剂,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能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欣然的接受老师的评价并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后面的学习中去。

三、专业语言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

四、衔接语言承上启下

我们每一堂课基本上都是由许多板块构成,如何将它们有机的串联起来,我们的衔接语言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引入后如何转到正题,概念讲完后怎样过度到应用等等。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中,在讲完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后,我们可以这样过渡到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对于随机事件,知道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关键性的依据,比如预测台风风力级别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让我们采取相应级别的措施,以避免出现准备不足或准备过头。那么,如何才能获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呢?”过度自然,更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衔接语言不可马虎,更不可省略,是各知识板快之间的剂,善于运用并且很好运用能使整节课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概括语言画龙点睛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语言艺术风趣幽默严谨

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语言优势,利用语言的风趣幽默、准确严谨、丰富多样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寻找教学突破点。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大为减少。如何利用有限的话语获得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一、追求风趣幽默,创设活力信息课堂

小学生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清楚,既要关注教材内质特征,又要对学生的学习认知习惯进行了解。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在课堂中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式进行授课,能够将较抽象的、深奥的、无形的东西具体化、浅显化、有形化,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自然充满活力。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教学呈现和谐性,为打造高效信息课堂奠定基础。在学习《进入“我的空间”》中,引导学生建立文件夹时,教师对文件夹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文件夹可以容纳很多文件,但是为了防止混淆,要给这些文件写上名字,这样查找起来很方便。就像我们家里的衣橱,夏天的衣服放在一起,冬天的衣服放在一起,便于寻找。文件夹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在它里面建立“套间”,也就是文件夹之中还可以建立子文件夹,为放置各类文件、图片、视频、链接地址等信息提供便利。”这里教师利用多个形象的比喻,将文件夹概念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听得懂,看得明白,学习非常顺利。如果教师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学生会更快建立相关认知,对提升学习效率有较大帮助。

二、注重准确严谨,体现语言条理规范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众多专业名词及相关定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浅显、生动、形象,对专业性理论进行讲解时,需考量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逻辑性。为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和误导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教学语言,需要规范严谨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清晰、说完整,体现条理性、层次性;需要生动活泼时,教师也要放下身段,用幽默风趣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需预设,能随机应变,才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如教学《收发电子邮件》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登录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为让学生能够掌握回复电子邮件的要领,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老师已经通过邮箱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封问候信。大家抓紧时间看并思考如何阅读,能不能给老师也回复一封邮件呢?”学生急忙查看邮件,思考着给教师回复。这时,教师继续引导“:第一步,接收电子邮件,阅读邮件内容;第二步,单击‘回复’按钮,进入书写界面,填写回复内容;第三步,单击‘发送’按钮,回复邮件操作完成。”这里教师的引导语言清晰准确,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自然进入操作程序,学习过程顺利且高效。

三、讲究丰富多样,展现教学个性特征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3篇

【关键词】制作素材;课件内容;形象化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件制作的思想,又有了特定的含义: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规律的小学语文课件,应该是课件有效的根本要求。然而,小学语文有效性课件的制作其基本条件,具体指什么呢?下面,就个人的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1 课件制作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奇、鲜”为先,以“熟、爱、玩”为主,所以,制作小学语文课件时必须尊重他们的这个认知特点。

1.1 课件制作素材的生活化: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积累不多,知识积累也不多,所以,其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家都清楚,从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二者而言,小学生可运用的熟知资源还是生活经验。那么,选择课件制作素材时,我们必须努力寻找能反射小学生视觉、听觉、嗅觉等器官收集到的常有信息的素材用。比如在准备《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的教学课件时,我选用了学生上学经常路过的公共场所有关环境、交通等广告、路牌上的语言来展示、理解和仿写,就激起了学生喜爱语言的兴趣。有的学生写出了“我胆小,别亲我”的交通幽默语言,有的学生写出了“我在做一个绿色的梦,别惊醒我”、“小花小草虽然好看,但它们也有生命”的环保语言。还比如,在准备《蜗牛》这篇课文的教学课件时,我请学生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去找来蜗牛,让它们爬在教室的墙壁上,课文教学时,同学们在边观察、边阅读、边回忆自己与蜗牛故事中,带着激动,幸福的感觉学完了课文,离开了课桌,并再一次与墙上的蜗牛近距离交流,这种课件的选择,显然有了它实实在在的有效价值。

1.2 课件内容制作的形象化:就学生不够熟知的情景制作课件,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更好地想像和联想,而这样的课件往往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趣味效果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位老师在教《》一课时,他制作的课件是复制书本插图中人物的面容,表现难受的手指关节是不怎么清楚的,把这样一幅画打在屏幕上让小学生阅读和体会,显然力度不够,而我看到的另一位老师,他却把电影《》搬到了学生眼前,执教者把烈火紧紧包住,趴在火堆里却纹丝不动的镜头反复播放,令学生为之动容,有了身同其受之感,于是学生在朗读文本语言时,一下便找到了感觉。仔细想想,第二位老师的聪明之举便是把静的画面变成了动的真实情景,这无疑增强了课件内容的形象化。

1.3 课件制作程序的简洁化: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由易到难的特点,这主要还是因他们生活知识积累不多造成的。所以,无论是制作实物性课件还是多媒体画面、有声课件,在使用时都必须能让小学生感觉简单、明了。我在教学生理解“里”字的含义时,(课件)先展示了一个鸡蛋,然后鸡蛋碎了,满屏幕的金花四溅,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看到这个画面过程,学生的确兴奋地笑了,但让学生体会“里”字的含义时,学生确不能一下子讲清楚。后来,我把课件进行了这样的调整:一个大大的鸡蛋,静静地躺在草窝里。雪白的蛋壳里一只成形的小鸡稚正闭着双眼,不远处,一只母鸡看着“蛋宝宝”正“咯咯咯”地叫。上课时,让学生静观画面一分钟后,说出小鸡稚和母鸡所处的位置,学生便一下子回答正确了“小鸡稚睡在蛋壳里,鸡妈妈站在鸡蛋宝宝旁边守护着孩子”。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马上站在教室外,让学生说出我所处的位置,学生当然毫没问题就说对了。如此类推,学生连续说出了书包里的书,开水瓶里的开水,锅里的饭等到现象语言,可想而知这个课件简洁的操作其教学是有效的。

2 课件制作要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

我们说,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我们运用课件、制作课件的目的就是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最终方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感知文本。所以,课件的制作必须考虑文本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操作的实际水平。

2.1 教师必须熟知自身课件操作的优势点:我们说“人无完人”教师也一样。每位老师的语言技能,掌握知识技能的宽度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每位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优势技能去设计和制作课件,才能在上课时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他就选用了海洋生物的摄影短片课件,由于他的朗诵有魅力,且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于是他边放短片,便边配解说,其解说语有原文语言,有自创的描写语言,这种发挥自身优势的课件运用,确实让学生耳目一新,在长见识,并达到了从课内走向课外的良好效果。我也曾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只见他把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放在讲台上,装上大半缸水,玻璃缸里放着一块铁,再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盆放进水中,这时老师用绳子的一头拴住铁,另一头系在这个小盆上,待小盆子稳定后,请一位同学慢慢舀出盆里的沙子。盆里的沙子逐渐减少,小盆子慢慢浮起来,那水里的铁也随之慢慢被拉起来 。。。。。。 学生一片欢呼。整个过程,这位老师无一句解说,却达到了如此效果,这不能不说老师清楚的、有节奏的、流畅的演示,产生了生动的课本解说效果。而这位老师发挥自己最优势能力的策略来教学,无疑是正确的。

2.2 清楚文本内容课件的需要点:由于每篇课文其体裁、内容、表达都不一样,并且学生理解学习的难点、重点也不一样,所以,每篇课文学习时,课件操作的时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良好的时机的把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4篇

一、宜强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忌画面过分花哨,分散学生对语文本身学习的注意力

我们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考虑到教学情境、学生兴趣等因素,宜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图、文、音、像并茂的信息,通过营造与教学相适宜的氛围,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形成积极、生动、完美的教学氛围。如教《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安塞腰鼓,从来没有真正领略过安塞腰鼓的风采。于是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将安塞腰鼓所处的真实环境、惊心动魂的场面、磅礴的力量等,伴随着《安塞腰鼓》的乐曲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对抽象、模糊的“安塞腰鼓”有了感性认识,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去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黄土高原的凝重、力量的奔腾和生命的升华,进而领会《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颂歌,也是民族魂的诗性礼赞,从而使学生有收获之乐,而无劳顿之苦。

但语文毕竟是一门语言学科,文本的朗读、课文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要靠学生内化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在得益于多媒体图、文、音、像并茂的同时,应注意适可而止。如果我们一味追求课件的生动形象,大量运用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就会影响学生对语文本身学习的注意力,忽略了所要反映的知识内容,从而淡化了文本的朗读,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在设计、制作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主要原则,而不要分散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

二、宜超越时空,生动、形象地扩大信息量,以拓展学生视野,忌只是一块纯粹的黑板复制品

多媒体在很大程度可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在设计、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注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展现文章的意境美、形象美,让学生“披文入情”,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性学习,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了解甚少,单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如果用多媒体技术选取我国民族戏曲的精华京剧、昆曲、越剧等的有关片断,根据教学目标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就会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各个器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听、说、读、写”,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目标。

但看看现在公开课、比武课教师使用的课件,发现这些课件里面只是一些问题和问题的答案,只是简单重复所写的、所讲的内容,要不就是多了点音乐、图片、小动画之类的,充其量不过就是一块不用粉笔写、不用黑板擦的黑板而已。我想既然能用黑板为什么要用多媒体呢?既花时间、精力,又起不了多大的真正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制作我们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入相应的资料,设计相应的场景,使内容生动形象,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某一方面的难点,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宜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忌淡化学生对文字文本的阅读与理解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朗读、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但现在有些课件,重课件的精美,从封面到主页到每个子页都做得“精彩纷呈”,大量地使用与教学并无多大关系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精彩的图片、悦耳的音乐、动人的画面上。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本都没有摸几下,连起码的朗读、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对语言文字的揣摩等环节都没有,这样怎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我们在设计、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与媒体显示的关系,合理地设计课文朗读与阅读理解、文字训练等环节,并辅以适宜的媒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去感悟,去理解,去品味,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运用、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笔者制作的课件《伟大的悲剧》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背景音乐和背景图片中,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寻找自己最受感动的文段,并与同学交流、品味,从中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在全班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上,人物性格风尚、文章的主旨自然而然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多媒体技术、语文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的相融合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四、宜根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来设计、制作课件,忌信手拈来,生搬硬套

现在网上、商店有许多现存的课件可供教师使用,可是有些教师将这些课件拿起来就到多媒体教室使用起来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实际上,课件的制作总是有一定的指导思想的,是根据教材、根据学生来设计的,是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结晶。这个课件只适合制作者使用,而不是每个教师都能随意地、完全地照搬使用,因为这个课件不一定适合你教的学生,也不一定是你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分析好教材因素、学生因素,确立好要解决的问题,要突破的难点。当然对于别人的课件可以借鉴,好的加以运用,不需要的删去,加入自己的东西,就是一个好课件了。因此设计、制作课件时,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教材情况并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这样的课件才真正有利于教学,起到真正的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5篇

教材重点和难点:

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学会仿写诗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们是怎么知道秋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树叶黄了,树叶落了)

2.出示课件,逐幅展示一年四季的变化,并提问:从这几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3.对,燕子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她在屋檐下找寻她从前的家,欢快的歌唱,我们知道春天来了;然而在蔚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恋恋不舍的离开故乡,去寻找另一片天空,我们知道秋天到了。这都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话,她时时刻刻都在悄悄地对我们说话,而他的语言也是各种各样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题)

读了课题之后你会提出那些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用课件出示)(1)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这些语言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3)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给诗歌的各节标序号,并想想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诗句。

三.研读品味指导朗读

1.自渎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

)小节,知道了。

).

2.互动交

指导点拨 。(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

(第二小节)(1)课件展示(蓝蓝的天空,白云高高的飘)看到蓝天,白云,草地你有怎样的感觉。

(2)一词“高高”怎样,“高高”换成“很高”好么?

“准是”换成“一定”好么,“准”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读高高声调高而上扬,准是读得肯定.

(第三小节)(1)课件展示 (蚂蚁搬家)为什么下雨前,蚂蚁要搬家呢?

(2)指导朗读. 也读重音.先自由练读,再点评指导.

(第四小节)(1)课件展示 (一个个静态的“逗点” 一“逗点”, 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小蝌蚪).

(2)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啊!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啊?

(3)自由练读,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五小节)(1)课件展示 (一行大雁编队南飞)为什么大雁南飞就是秋天到了呢?

(2)什么叫“编队”?编了什么队?

(3)指导朗读。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用课件出示)

(第六小节)(1)课件展示 (一圈一圈的年轮)。什么叫年轮?

树木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年龄,树的主干每长一年就有一圈环行纹理,这就是年轮。

(2)从年轮中你还知道什么呢?

(3)指导朗读。

3.(1)现在我们知道白云,蚂蚁,蝌蚪,大雁,树木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从2-6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读一读。(可以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

四 回归整体

赛读拓展

(1)赛读:选择其中一节或两节。

〈有感情的朗读〉

(2)试者背诵自己喜欢的一节。

(3)过度: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4)拓展:你还知不知道其他大自然的语言,能告诉我们么?说给大家听听。

五 理解感受

仿写诗句

1.填写下列诗句:

枫叶红,(

)。

(),天要下雨。

乌云滚滚,()。

2.出示四幅图画,要求配诗。

(课件出示)画面:荷花开了,鱼儿透出水面;

落叶纷飞;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大学英语教学;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根据不同教学要求和目的,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融为一体,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幻灯片课件。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下面,笔者从自身课堂教学实践对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学英语教学作简单分析。

    一、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大学英语课堂上利用的媒体是粉笔、黑板,教学过程单调,费时,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十分狭窄。而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形成有赖于一定的环境和背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使学生视听觉并用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学内容及其延伸情景生动逼真地再现眼前,并在提供语言操练和摹仿上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育效果。

    (二)大班教学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给学生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但我国目前高校普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数都具有班额大、学生多的特点。如果教师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就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它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使教师有可能、也有条件把教学的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为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三)学生认知心理的需要

1990年,耶鲁大学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释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可视图像而不单单是靠听觉时指出:“信息图像化本身就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进度来对图像化的信息进行个别化与理性化的筛选和理解。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可控宽频带通道。而单纯口授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

    在目前情况下,只有多媒体课件才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它感觉器官,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的优势(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性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他们从“被灌输”状态转向“自主”状态,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促进他们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自然情境和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提供声像情景等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他们在体验西方文化氛围的同时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学英语课本包括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要求,教学信息量极为庞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讲的内容有限且效果不佳。而多媒体课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文字和影像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模式写板书和放录音机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可以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一)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灵活性的束缚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内容已经预先输入,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迁就课件,依赖课件。然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预设,但受多媒体课件约束,教师只能竭力使教学环节与课件相吻合,而且教师由于要操作电脑,整节课站在讲台上,学生直接看到的是屏幕,这就使教学组织活动变得被动不灵活。

    (二)多媒体课件对英语学习气氛的抑制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和相互竞争,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启发是最好的学习氛围。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活跃这种学习氛围。但不少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操作计算机为主,学生随着教室的屏幕演示过程而学习,这种学习气氛变得呆板而冷漠。

    (三)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注视屏幕时,头脑活动会减慢,思维活动受到屏幕内容的抑制。如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声像信息,就会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课件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并且速度快,在课堂上的停留时间较短。当传送给大脑的信息量超过大脑的接收限度时,学生就会感到头昏脑胀,烦躁不安。显然,学生在这种状态下是不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

    四、如何解决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和使用时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课件不可代替和剥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是一系列的双边活动,教师切忌把课堂变成忙于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只有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原则教师要明确传统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目前广泛应用的多媒体课件,仍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娴熟的教学语言、手势等对外语知识的阐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是传统授课方式的优势。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加强教学互动性,并通过板书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会远远胜过电脑屏幕整齐划一的显示方式。

    结束语

本文认为,对于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程来讲,在师资比较紧缺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为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真正起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目的。

    [1]彭立.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谈[J].中国电化教育,1997(7).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7篇

一、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1.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电教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参与者。优美的音乐或生动清晰的图片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事先准备好合适的图片或录音带等,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积极动脑思考。例如用课件的形式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它的宏伟和豪华,同时老师在一旁进行英文讲解。通过这样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但不是每篇课文都能找到相匹配的图片、音乐或影片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所以我也常用唱英文歌曲这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我在课前经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儿歌,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唱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听觉享受,又感受到了英语的实用价值。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单词和句型。

2.活化教材,语言呈现情景化。

运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迅速创设新奇的情景,能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现代英语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实践性,这是由语言是交流工具之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缺乏英语原材料等。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无法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时,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会产生一种运用英语的激情,学生将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展示平台。

我在自制课件时,利用音像结合的直观性,尽可能把这些语言材料放入各种情景中去,将语言与语境相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兴趣,在语境中感知所学语言。以“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8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这一单元为例,我在授课中首先用PPT课件呈现食物图片,然后用多媒体显示多个面馆,出售特色商品,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商品,用多媒体显示该商店情景,营造商业氛围,学生、教师充当买卖双方,进行口语交际。学生急欲表现,兴致极高,效果极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操练过程游戏化。

运用电教媒体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了学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而游戏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在“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3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的动物词汇教学之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动物词汇的记忆力游戏,游戏的操作是这样的:我在一张PPT幻灯片中叠放了十几张动物图片;然后用自定义动画将这些图片设置成快速显现的效果,学生必须记下他们所见到的动物并且说出它们的英文名称,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集体合作,答案得以揭晓,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再如,在“Go for It!”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第一课时授课过程中,针对本单元需要掌握询问他人职业这一语言目标,我设置了通过模仿屏幕中出现的人物动作的游戏来巩固知识。游戏灵感来自央视节目幸运52,游戏必须两人一组完成,其中一人面向屏幕,另一人则背对屏幕。老师通过点击鼠标操作程序控制游戏进程,首先在屏幕上出现9个数字,让参加的学生选择任意一个号码后由面向屏幕的同学表演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另一个学生则通过提问题的方式猜出他所表演的职业。通过该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听说和英语交流能力。这部分充分利用了PPT中幻灯片的可链接性,使得这个游戏进行得灵活生动,为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而用传统的黑板是永远无法达到此种教学效果的。学生在游戏中记忆单词句型,乐趣无穷。

4.学习反馈竞赛化。

借助电教媒体,设计一些比赛性语言活动,可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需要,使教学检测竞赛化。我经常在课件中设计练习巩固这一板块,利用下拉菜单可随意调出与当堂教学目标有关的几组练习。学生可分组自选一组检测题进行训练、检测,看哪组答题正确率最高。得分最高的一组可获奖励,中学生好胜心极强,每逢此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兴致勃勃为本组名誉而战,课堂教学也自然进入了高潮。课堂教学引入竞争机制,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快捷的优势,设计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既可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英语兴趣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语言交际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2.课件制作应符合教师的授课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既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把原本简明易懂的内容搞得花里胡哨,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意。

3.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8篇

一、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其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5TheBritishIsles(不列颠群岛)一课,要求学生以英国(UK)为话题,谈论和熟悉、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名胜古迹及其风土人情等等。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仅有的知识只局限于从历史、地理课本得到,比较抽象、模糊。教师通过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列颠群岛版图,引导学生了解theBritishIsles,GreatBritain,theUnitedKingdom,Endland,Scotland,Wales,NorthernIre-land的地理名称及其行政区域。这样,学生就先从地理位置上对这个国家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教师继续展示并引导学生了解其本国的运动(sport)、艺术(art)、建筑(architecture)、文化(1iterature)、食物(food)、生活(1ife)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环境,领略英国的各种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就会滔滔不绝侃起话题来,教学任务就会轻松地完成。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不同的教学课件。得当的内容,清晰的画面,配以教师的精讲启发,这些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可以活化教材,语言教学呈现情景化

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其能交际化。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其难度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交际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以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10Frighteningnature(自然灾害)为例。其教学目的要求以frighteningnature为话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能用所学的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描述各种灾害现象,学会使用表达忧虑、恐惧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要求采用与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论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本单元的各个部分都要求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关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在课堂上放映展示,置学生于逼真的语言环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

3.多媒体能加快教学节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最大地发挥其信息量大,表现力强,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学习同一份材料,如采用口授方式,让学生只是听(纯听觉),3小时后能记住60%,如果让学生只是看(纯视觉),3小时后能记住70%;如果听觉、视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力分别为15%、4(1%和70%。它说明眼耳并用、视听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它高于视、听分别之和。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让学生做到动脑又动口,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1.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容易本末倒置

一些教师一味地追赶潮流,似乎一堂课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会被时代淘汰落伍,甚至鄙弃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于是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为了给同学们呈现shirt,skirt,trousers等几个新词,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众多服装,颜色款式可谓琳琅满目。精美漂亮的画面,配以动画效果,课件确实吸引眼球。可是,当时正值夏天,同学们身上穿的shirt,skirt,trousers等衣服就五花八门,就很直观、形象。在课堂教学当中放着随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例子不用,而去费时费力制作精致的课件,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试想,教师在真实的语境下呈现教学内容,效果岂不是更好?

2.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多媒体固然有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但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一些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黑板板书不仅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现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思路,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完全用制作好的课件展示,那么教师充当的角色只能是“放映员”。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大量的视觉信息输入对学生听觉信息的输入会造成一定的干扰,颠倒了语言的学习规律。而且课件上的内容在屏幕上一放而过,影响了学生做课堂笔记,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7倍。所以完全运用多媒体,冷落传统教学媒体会得不偿失。

3.多媒体展示课容易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人性的作用是计算机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候交流和组织课堂教学的“dailyreport”等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交流,才能养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多媒体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4.刻意追求多媒体容易违背教学宗旨

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课件展示变成了做秀表演。在同一课件中同时用上了好几个不同的软件去制作,这个片段用power-pomt,那个用flash,这里来段音乐,那儿配点声音。整堂课不断切换,看得人眼花缭乱。把原本简明的,搞得花里胡哨,课堂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的收效甚少。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第9篇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语文教学 语言

当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古诗时,教师会让学生讨论体会“绿”字活用的绝妙,得出“绿”字不仅写出了满眼的青翠,更写出了春风的神奇,把春天的气息,大地的回暖呈现给了读者。这一行诗句带给读者的精妙感受不是一两幅春天景象图或者几段有关春天的视频就能表现出来的,是要用心去体味和感受的。可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很重要的目标。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决定的。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切学科的传播载体。语文又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根植于语言文字,根植于体味感受,根植于朗读吟诵。语文有自身的丰富性、创造性和复杂性、模糊性,不像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可以用定理、公式、周密的计算来衡量,更不像美术、音乐等学科可以用画面、音符、活动场景等可感知的媒介来体现。但语文是由方块汉字组成的,汉字又有其字形、字音、字意的特点,其字形美、字音美、寓意美的特点让汉字变得丰富多彩,可感知,有想象空间,这一点又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正由于语文的传播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品味、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产生独特情感体验,通过语言文字精彩的描述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思。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用同样的词汇和语法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言语作品来,那么语文学习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自古以来,诵读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撇去古代教学的优劣不谈,我国古代以背诵经典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数不胜数的文坛巨匠,即使现代的大文豪,诸如鲁迅等也是博闻强记、博览群书的,他们之所以留给后世影响不尽的文学巨著,与他们自幼便诵记若干经典诗文、熟悉若干文学典故不无关系。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因形象直观使用率越来越高。多媒体有各式的文字,有动态的视频,有动听的音乐,有鲜明生动的画面,视听冲击力强劲,对学生吸引力巨大。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书本上文字无法展示的东西用声音或者视频的形式立体地展示出来。毫无疑问,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会丰富课堂知识,加大信息量,简化板书,引起学生的积极注意等。可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知识的传授、文学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需要师生的课堂互动,这主要依靠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驾驭语言文字产生的魅力。课件的文字替代不了课文,课件的音乐、动画代表不了学生头脑中的联想,课件演示取代不了教师的板书,课件本身更取代不了教师的点对面授课。

但是,现在语文教学“滥用”多媒体课件的现象愈演愈烈,大有流行之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呢?

二、语文教学“滥用”课件的现象

所谓“滥用”,一是指课件无处不用,不顾授课实际,通通制作使用,此为“泛滥”;二是指课件粗制滥造,不管质量优劣,统统照搬照用,此为“泛烂”。

1.课件的“泛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的“现代化”的教室。在新课改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催生下,也由于用课件上课会少动嘴多用手,既简单轻松又深受学生欢迎,各个学校也形成了一股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风气。一时之间,人人找课件、做课件、用课件蔚然成风。从讲课比赛到公开课,乃至日常上课,教师们都喜欢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好像没用课件的课堂就不是现代化的课堂了。此为课件的“泛滥”。

语文课堂上,若课件制作精良、图文并茂,甚是吸引人,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图像、声音、动画的美妙结合中,教师讲的话极少甚至读文章也由电脑控制,这种课堂忽略了教师的情感注入,只会令学生如旅游观景,虽眼花缭乱但感知甚少,往往下课后,学生脑子里只有美妙的音乐,图画的转换、声像的混搭和鼠标的点击了。试问这是一堂多媒体技术课还是语文课?假若课件制作一般,只是一些文字的分屏显示或书本知识的照抄,既没有美观的图画,又没有动听的音乐,就很难引起学生的观赏兴趣,若教师操作不熟练和语言头绪不清,一堂本应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语文课就显得单薄肤浅了。下课后,也许大多数学生可能连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都不甚了然,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学生的犯罪。

2.课件的“泛烂”

制作一个精良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一件费时多、耗力大且技术含量高的脑力工作。一般要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重难点,其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再次搜集资料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做成课件,最后在上课实践中检验,发现不足之处随时改进,多次反复,最后才炼就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事实上,大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并没有充足的精力和精深的专业技术能力做出有创意的又适合教学实际的课件。那么有没有既品质优良又不用自己费心费力做的课件呢?很多教师的答案是:有,到网上下载。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极为广泛,资源数量的空前巨大,信息共享的空前便利,使得从网上下载课件为己所用变得唾手可得。

当然,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一些教师因课件使用太过频繁,自己又因课时紧张而没有精力亲手制作,便往往对下载的课件不加选择、不加修改地全盘用于自己的教学。须知另外,网上海量的课件良莠不齐,并非全是精品,有不少是粗制滥造的,不但没有很好的内部逻辑,甚至背离教学目标。若是不加任何选择,“烂课件”会趁机进入课堂祸害学生。别人的成果再好,终归与自己的上课思路不完全一致,何况更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这样就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被这“下载”的课件误导。

三、语文教学“滥用”课件的弊端

读者都有这种心得:文本是抽象的文字组合,看似枯燥的文字,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的经验和认识去品读,一旦成功地融入其中便会感受到它的生命力,进而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独有享受。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次创作的审美过程,带给读者的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想象空间,是读者自己构建人物形象的一个空间,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

文字的阅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体验。诸如对文字美感的体悟、对诗歌意境的体察这些连语言都无法表达的东西更是课件无法展示的。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无非充当了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的角色。因此,如果用多媒体显示出以往影视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荧屏形象的话,会因先入为主的印象,大大缩小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但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会大大影响学生的阅读感受,进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想象力退化,乃至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也许以后就不会再产生那么多精彩动人的文学作品了。

因此很多时候,语文多媒体课件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受和体验,若如前文所述,教师用“劣质”课件授课的话,就会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学生会被误导,教师也会被课件控制,单纯地作为一个操作员存在于课堂。其后果不堪设想。

四、提倡合理使用语文课件,反对“滥用”

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决定语文教学应该借助多媒体,但应有选择性,不能“滥”用,更不能用“烂”,本文特从实际出发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确定语文课语言教学的主导地位。

语文教师要巧妙使用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并训练学生用口头语和书面语回答问题。因为语言能力的习得需要对语言进行感受,对文字进行品味,对结构进行归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课件的画面或视频来涵盖和展现的。

2.确定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地位。

确定其辅助的地位就是使课件成为传统授课和文字文本的有效的丰富和补充手段。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的情感注入,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需要师生的课堂互动。课件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不是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适宜用课件的,语文教师要先吃透教材精髓,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具体地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精制课件,巧妙利用。

语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努力使其美观实用,避免繁琐花哨。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的诗歌和散文,增强欣赏的美感,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领略到声像的完美演绎;可以补充课外知识,增加知识量,资源共享;可以师生互动,有交互性、更人性化的课件效果会更好。

总之,信息时代,多媒体是标志,要求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不应该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应该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尤其要注意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对教学虽有一定帮助,但是要切忌滥用或用“烂”,否则会舍本逐末,顾此失彼。语文教师要响应时代的号召,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积极投入到语文教学现代化中来,努力摸索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多媒体教学为辅的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使其日趋完善,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夏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9).

[2]张伟.高校多媒体教学:优势、问题与合理运用[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3]杨艳,史晓楠.浅议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弊端[J].科技信息,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