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2:45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1篇

社区低保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

xx年柳背桥社区居委会在石桥铺街道事务科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低保调查审核以及低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严格低保审批程序

社区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低保评议制度、评议小组成员名单、低保分类管理工作名册,社区居委会按不同人员实施了分类管理及参加公益劳动管理制度; 搞好长效管理,我们社区,分每周一、三、五、上午10:00至11:00时,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到社区签到,由低保居干和社区管卫生的居干一起带队,打扫居民活动场地、绿化带等。一方面安排有劳动力的低保人员在门岗值班,参加社区巡逻队巡逻,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劳动不到位者严格按低保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动态管理

(1)柳背桥社区到20xx年11月份低保发放表止,享受低保户数35户,总人数59人,其中a类人员 21 户、b类人员 9户、c类人员 5 户;从20xx年12底至20xx年11月止,新增低保户 16 户;调增低保金3户,停止低保户18户,其中2 户迁离本辖区、12 户办理超龄养老保险、 2户不原意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取消、4户社区干部推荐其就业、已走上就业岗位。

(2)我社区坚持按街道统一的工作程序办事,坚持户主申请、入户调查、张榜公布、群众评议,将低保政策落到实处。社区对申请享受低保的人员坚持认真调查、严格审核、规范材料,确保低保对象不错、不漏、不误。每月对三类人员进行审核、二类人员按季审、一类人员半年审核一次;为了让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各种数据,我社区均能在规定时间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并做到真实、正确。

(三)、强化分类救助工作

社区现有分类救助人员24人, 70 岁以上的有 1 户、重残和残疾人2户、重病有3户

(四)低保与就业联动工作

(1)社区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为低保对象联系单位争取再结业,对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实施低保渐退制度,在三个月的试用期中,本人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使低保对象免除了后顾之忧,09年社区干部推荐其就业、已走上就业岗位的有 4人;

(五)基础管理工作

(1)社区对群众的来电、来访,均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调查,认真记录,认真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为了方便群众举报,社区在张榜公布的公告上公开了街道事务科、居委会的举报电话号码,另设有举报箱一个。

(2)社区根据街道的要求,对每户低保对象的本人申请、审批表、证明材料等都进行归类建档管理;

(3)认真开展低保建档工作。社区居委会为每一户低保家庭建立了档案,做到人数清,人员情况准确,并对低保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社区低保工作总结社区低保工作总结。

(六)创新低保管理方法和工作手段

(1)社区居委会干部对辖区特困户低保居民 5 户,执行一帮一服务、对辖区享受低保困难残疾人 2人,执行二帮一服务;

(2)为辖区卧床不起的低保老人、困难户家庭申请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款 10050元。

(3)在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社区工作人员分批、分期走访、了解、看望了辖区 45户低保户;为 24 户特困低保户送去了米、油、腊肉、板鸭等。

社区低保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x年我社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市、区民政局低保中心及镇办的指导下,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基础上,坚持认真做好各项低保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建立建全组织机构,加强管理

我社区今年把低保证工作作为社区居务工作的重点来抓,由社区支部书记亲自挂帅,社区低保专干认真贯彻落实《汇川区高桥镇20XX年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管理、组织、落实辖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强化学习,坚持每月工作例会中学习研究有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文件,提高业务水平。

二、 严格规范操作,健全动态机制

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我社区紧密联系社区低保评议小组成员,深入走访、调查,了解特困群众疾苦,做到应保尽保。坚持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标准相衔接,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的保障金额,使保障金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规范操作,确保公正、公平,制定了从个人申请到逐级审核、资金发放的一整套操作规程。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低保补差有升有降,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低保的动态管理机制。

回顾这半年的低保工作,汗水、带着泪水一路走来,我们从艰辛、困苦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业务能力,坚定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工作信念,决心立足低保岗位,服务弱势群体,切实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做好低保工作。我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我自身的热情和干劲,有社区同事的共同努力,我将与时俱进,积极践行“中国梦”重要思想,不负众望,努力将社区低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区低保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

X年年我社区在办事处的领导下,领会文件精神,让真正有困难的居民感受到党的温暖,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现就具体的情况总结如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可喜成绩。就低保工作而言,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学习文件并我社区现有低保57户,130人。其中享受生活困难补助的有7户,残疾低保户的有16户,享受分类施保家庭有9户。

从XX年开始,我社区实行了“低保听证制度”成立了监督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对新申请的低保户实行先签到一个季度,同时,召开由各类人员组成的听证会,使低保工作更加透明、公正、肯定。

我社区为了把政府的有限资金真正发放给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居民身上。我们经常入户走访调查,每季度对低保家庭进行审核给予调整,做到应保、尽保(如:我社区郝中敬,户在人不在,路振江家里经济收入增加了,经调查落实,我们按政策及时停止了他们享受低保资格。)

我社区对低保人员加强管理,定期组织低保人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组织低保人员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如;‘环境创新年’活动中,组织低保人员清理垃圾45吨,铲处小广告300多条,同时社区把低保人员分为6个小组,每天轮流值班。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的活动中,大家都积极主动踊跃参加,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我社区在为低保户、特困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还注重为他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冬季来临前社区就组织募捐活动,捐的衣物和现金极时送到享受低保孤儿乔云云家中;每逢传统节日到来之际,为社区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使他们充分的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同时社区还通过黑板报进行大力宣传,让低保人员树立自强自立为国分忧的思想,同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招聘会,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创造就业的机会。

今后,我们更要努力把低保工作做的更好。

看了“社区低保上半年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2016年社区民政工作总结

2.低保工作个人总结

3.低保工作年度个人总结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2篇

一、我国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状况总体上不理想,“进低保难、退出低保更难”已成为各地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据2008年民政部制定的《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暂行评估标准(县、区、市)》(简称《评估标准》),考察城市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情况主要有三项指标,即对城市低保家庭每半年至少核查一次;一年内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率(累计全年进出低保总人次除全年月平均低保对象数)城市不低于10%;根据定期核查情况及时办理低保金的停发、减发或增发手续。其中,城市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率是其核心指标。据民政部网站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月平均城市低保人口为2276.15万人,累计进出城市低保人次为81.49万人次,城市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率为5%,仅是《评估标准》最低要求(10%)的半数。分省份看,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率不足3%的省份有16个,基本达标的省份仅有(22.3%)、天津(12.0%)、新疆(11.5%)、福建(11.0%)和海南(10.9%)5个。显然,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特别是1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低保人口的流动性不大。农村低保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普遍未走上正轨。

进一步分析显示,现有城乡低保人口的微量调整,多是“自然”因素所致。与制度全力推动的、旨在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体面就业而退保的本意相距较大。

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率低,其危害性在于,一是意味着应当纳入(或退出)制度的困难群众无法及时纳入(或退出),保障待遇需要调整的不能及时予以调整(调高或调低),制度形如一潭死水。在实际操作中也衍生出了“分户保”、“合户保”、“一户保一人”、“平均发放”、“轮流坐庄”等诸多不规范现象,有违政策的初始设计,有损制度在人民群众中建立的良好形象。二是由于退出低保制度不易,新生的困难群众惟有通过不断扩大制度覆盖面而受益。如此循环往复,必将导致制度扩面无止境,保障人口无边界。

二、造成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率低的主要因素

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率低,有技术上的原因,如无法收集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月份内低保对象的进出数据以及低保金额的月份调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动态管理率偏低的问题;也有制度设计的原因,如低保标准总体上偏低,导致部分进人低保制度的家庭成员即便竭尽所能,也无法摆脱贫困的现实。但更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一)单向持续提高低保补助水平,阻塞了低保制度的“入口”

虽然城市低保资金逐年持续稳定增加,但总体上资金总量有限,支付方式不合理。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城市低保资金总额为159.9亿元,比2006年新增23.9亿元,年增幅17.6%,可谓力度不小。但若细加分析,中央财政新增投入极为有限。例如,为应对物价变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2007年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部委先后下发了3份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临时补助的文件,严格依此执行,自2007年8月至12月,全国城市低保补助水平每人每月可提高30元。如果以2007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低保人口2095.8万人为基数(全国2235.6万城市低保人口减去北京、上海等5个未列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省份的139.8万城市低保人口)推算,2007年后5个月,共需低保补助资金31.4亿元,已超出中央财政新增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倘若中央财政城市低保补助资金不做更明细的规定,城市低保覆盖面有望适度扩大,困难群众“进低保难”的问题有可能得到一定缓解。但政策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城市低保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提高现有保障对象的补助水平,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此举虽可使低保资金的流向更趋合理,效能发挥更加充分,但同时也给低保制度的发展带来不少难题。较为突出的是,政策无形中成了固化现有低保人口规模的推手,加剧了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难度。一方面,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低保补助水平,预示着如果新增低保人口,地方财政的负担比以往更重。在目前低保“退出”机制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严格申请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就成了部分地方政府最现实的选项;另一方面,偏重频繁提高低保补助水平的政策倾向,很可能扭曲低保标准与补助水平固有的正向关系,使城乡低保陷入不应有的制度困境,进而催生出一种非正常关系,动摇整个制度建立的基础。突出表征是,最近一年,随着城市低保补助水平的增幅(38.9%)明显高于低保标准的增幅(16.2%),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已接近低保标准的2/3(64%)。低保补助水平的高位运行,不仅背离了城乡低保是一种“补差”制度,减弱了低保对象退出制度的意愿,也使低保边缘群体置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其结果是,“人情保”“关系保”、“权力保”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据有关人员介绍,在部分农村地区,上述现象的发生率不低于10%。

(二)没有就业机会或就业质量不高,使低保制度的“出口”不通畅

相对于进低保难,造成受益人口退出低保难的因素更为复杂,如就业“无利可图”,与低保挂钩的各种附带福利(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较多等,但现阶段更为主要的,应是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意愿的低保对象无法实现就业,即便少量有幸就业者,也多因就业收入偏低无法退出低保制度。应当说,我国城市低保人口中,有望通过就业实现退保的潜在人口比例不小,目前已实现各种形式就业的人员也占一定比例。统计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全国2272.8万城市低保人口中,失业人员占24.2%,接近1/4,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合计比例占16.2%。即便是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率低于3%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失业人员和在业人员的比例与全国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此外,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也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实行“救助渐退”、“收入豁免”、“托底安置”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地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但总体看,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如何让就业机会的阳光,普照到那些只有弱就业能力的低保对象身上,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待深化的课题。

(三)基层基础工作力量薄弱,使

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难于有效开展

要实现600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保障水平“有升有降”,没有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低保工作队伍的强力支撑,无异缘木求鱼。然现实情况是,基层低保工作力量十分薄弱,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举步维艰,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而且民政工作人员身份也不一,既有国家正式干部,也有聘用干部,还有工人。福利待遇也偏低。在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经费缺、机构不健全的背景下,要把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很不现实。

三、切实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疏浚“出口”

第一,把解决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体面就业作为疏通“出口”的主渠道。重点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岗位,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建立自信、恢复自尊。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多形式开发适合低保对象就业的社区公益性岗位,如平地造林、河道管理、市容整治、防疫防灾、社区安全、特殊困难群体照护等,使被动的福利转化为生产性的就业津贴。二是通过完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专产专营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帮助有潜质的低保对象自主创业。同等条件下,政府对其产品和服务实施优先采购。三是完善“就业渐退”、“收入豁免”政策。目前已实行了上述政策的地区,由于缓冲期短,收入豁免额少,以及低保对象就业不稳定、收入低等诸因素影响,成效并不明显。因此,低保金的停发时间和收入豁免额的确定,应本着保护低保对象就业意愿,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因退保而降低的精神,实事求是加以规划。

第二,加大清退“人情保”、“关系保”、“权力保”的力度。使低保制度回归本意,在人民群众中重新树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良好形象。

(二)科学把好“入口”

第一,要正确认识低保标准与补助水平的内在逻辑,使之始终保持着一种正向、良性的关系,为科学把好低保制度的“入口”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就目前情况论,中央短期内持续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已对各地的低保标准构成了巨大压力,有效应对之策是,省级人民政府应主动顺应形势,及时适度地提高当地城乡低保标准,努力使制度恢复常态。由此新增的低保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负担。

第二,把张榜公布、群众评议放在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更加优先的位置。为把好低保制度的“人口”,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许多好的做法,如制定收入核定办法,实行“诚信承诺”制度、民主评议听证制度和义务监督员制度等,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调查了解到,在基层社区,切实落实张榜公布、群众评议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把它们置于优先位置,更能有效防止“漏保、错保”现象发生,遏制甚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权力保”等不良倾向。

(三)重构低保工作机制

重点是探索建立独立于低保管理审批机构之外的家计调查中心(或科室)。通过健全低保工作机构,配足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必将会极大地改善目前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状况。但我们认为,探索建立独立于低保管理审批机构之外的家计调查中心,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一问题。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3篇

街道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以全省民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推进低保制度更好落实为目的,以“健全制度、规范操作、提高素质、改善条件、促进公开”为目标,全面提高低保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把低保机构建设成民政部门“为民解困”的优秀窗口,使低保制度真正惠及广大困难群众。实现低保工作管理依据法制化、申请审批程序规范化、家庭收入核实科学化、保障金发放制度化、档案管理制式化、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管理队伍专业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工作监督经常化,使街道低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内容

(一)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1、实施分类管理。针对低保对象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管理,积极落实相关救助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定期核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开展民主评议。各社区实行民主评议办法,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各方对低保工作的监督。

3、准确核定收入。要严格按照《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核定办法(试行)》,准确核定低保对象收入。

4、开展定期复核。各社区要按季度上门了解低保家庭情况,重点加强对分类施保对象的核查。及时掌握低保对象就业、死亡、收入变动等情况,做到应保尽保,办事处将定期对部分低保家庭进行抽查。

5、建立低保证年审制度。为解决低保取消户原低保证回收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将每季度定为低保证年审月。经年审符合低保条件的,方可继续享受低保,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收回低保证。

(二)加强低保工作队伍建设。

各社区要高度重视低保工作队伍建设,社区主要领导分管,并配备1名民政专干,新从事低保工作的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工作交流,提高低保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增强做好业务工作的能力,确保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延续性。

(三)完善低保档案管理。

各社区进一步细化档案管理内容,对低保资金发放花名册、统计表等要认真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确保低保档案整齐、完备,并便于查询。

(四)加强宣传,提高低保工作透明度。

各社区要以居民点为主要阵地,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低保政策。完善“三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公开低保申请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参与和监督,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低保工作的认知度。

三、活动安排

以“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为主题的街道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从现在起到年11月,活动共分二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和全面排查阶段:从现在起到4月底。要通过适当形式使各有关方面和人员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社区落实、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5月份要对本辖区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彻底摸底排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范围;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坚决予以取消;收入有变化的,及时调整。

(二)规范完善和总结考核阶段:11月,各社区要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街道民政办联系,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树立一批低保工作“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先进典型。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开展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是落实社会救助“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健全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社区要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精心组织,形成领导重视、基层落实、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态势。

(二)严格要求,抓好落实。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4篇

设备管理员应该是为了生产所需要的设备进行监督、维护、监督设备卫生符合性、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有效控制设备故障发生率,对设备操作岗位人员上岗培训,让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方式方法,让岗位人员“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懂原理”要加强对设备的操作岗位人员定期培训设备的保养及操作方法及不定期抽查岗位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降低五金零配件采购价格,保证采购回来的五金配件质量、时效不影响正常生产,不因设备的配件采购时效而影响整个生产线停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确保设备零配件在县内的半个小时采购到位,县外的在三天内采购到位,县外可根据部门批准后再按相关程序办理合同等采购工作。五金零配件采购根据“采购管理规范”中相关要求执行,如有紧急采购任务应先通过领导批准后再进行采购,采购回来后按“采购管理规范”中办理相关手续。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对待每台(套)设备都应该了如于掌设备的每天运行的情况要及时把握,对存在隐患的或是带病运行责令操作岗位人员对设备全面检查排除隐患,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要组织操作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专题讨论会分析原因。每个月的月初应该有本月的计划对每台(套)设备重点监督、维修、维护保养等,结合上月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分析并查出原因并列入本月的重点监控内容,对重点设备、单套设备运行的操作岗位人员进行抽查或是问答对设备的维护、维修、设备运行基本的监控参数等。每天到车间的检查必须是带着问题到岗位人员抽查或是自己检查发现的问题询问岗位人员存在这些问题会有什么影响对设备、产品、车间卫生有怎么样的影响?要确保车间的设备运行正常、监控操作岗位人员杜绝违章操作、设备带病运行、设备无人看守运行。

设备管理员不但有管好设备的运行状况,还有明确的设备台帐、设备动态信息记录要及时把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出来,对每台(套)设备的一个月或是一个季度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设备维护维修成本是多少都要把这些信息及时整理,如在设备动态信息记录中有明显是维修成本过高或是频繁出现故障的要组织人员对这些设备存在的问题专题讨论并列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设备动态的信息记录内容,要求各车间的负责人对设备的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信息和设备维护维修中出现的故障信息记录要完善,对部分交的设备动态信息记录不完整的车间负责人要专项目组织学习“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中的相关有收集的设备信息记录情况的整理并每月要上交到设备归口管理的所有信息记录表,设备信息记录表上交到设备归口单位的所有表格中存在大部分都是记录不清楚、设备维护维修、设备病历卡等信息记录不够完整,上交的表格中存在数据乱填、模糊填写不够统一,车间的负责人上交设备信息记录表的不能按要求上交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开展,我是需要这些设备信息数据及时录入设备动态台帐内,要开展这些工作能方便及有快捷只能我们在服务器中设定专用文件,把各车间所领用的五金配件安装到什么设备上或是那台设备需要维修维护的信息记录及时在服务器中录入即可,每个月都进行汇总各车间的维修、维护成本后在通过设备运行报告体现每台(套)设备的运行状况。

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求在履行过程都是需要车间和其他设备管理的配合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量,目前设备管理员和车间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信息沟通不到位、设备监督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操作岗位人员违章操作车间内部不能及时整改纠正,车间对设备的应该要承担的责任理顺不清楚,因此做好这些工作必须要跟车间沟通到位,结合设备动态信息内所需要的记录信息跟车间负责人加强沟通填写的要求和上交时效要求,填写的规范要符合设备动态信息记录要求中,以便我开展下步的工作时效和质量要求。 tags:培训总结上半年工作总结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5.19培训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综上所诉进行工作09年半年来的工作,在今年岗位职责重新分工结合部门的重点工作要求把设备台帐整理理顺并在能将设备台帐的放在服务形成共享文件夹,经过今年的一季度的重点工作按排理顺整理并在服务上形成共享文件夹,由于去年的设备台帐没有设立动态设备台帐信息表,因此在今年的一季度就建立设备动态台帐表,并按每个月各车间上交的设备维护保养执行情况记录表、设备维修记录卡、还有是在3月份项目提出的设备病历卡等设备运行情况记录表完善整理并在按要求时效录入设备动态台帐信息记录表内,动态设备台帐内的信息记录要完善也是经过了很多与领导沟通和车间的负责填写记录表的人员商量要去如何才能把这些信息填写完整和我的工作要如何才能把这些设备运行的相关数据及时录入。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整理和理顺终于能将设备台帐内的信息和动态设备台帐建立起来并填写的数据信息清晰完整,能在服务器上及时反馈设备每月设备运行状况。

分管设备的管理与监控得有良好的发挥,在用的制冷系统都能正常运转,得到有效的维护、监控,通过在3月份组织岗位人员对制冷系统的全面讲解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还对机修班的人员培训制冷系统的设备工作原理、维护保养方式方法、维修技能等,通过培训电工人员对制冷系统的维修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如办公室二楼会议室的空调机制冷效果不好电工人员(覃武)能判断是雪种不足而导致空调机的制冷效果下降的原因,而他能主动的提出能自己操作添加雪种,经过了这些小小问题自己能主动提出维修技能,通过今年的工作重点安排发挥制冷系统的维护、监控制冷系统的设备能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应该有效能、使用设备得有效监控运行、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制冷系统到目前的维修成本比去年的同期下降了70%,经过对岗位人员和电工人员的培训制冷系统运行状况能很好的发挥,降低了故障发生率从而使用制冷系统设备能有效的发挥应有的效能,岗位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也能维护到位、岗位人员懂维护、懂维修简单维修技能,电工人员对制冷系统的设备也能及时维修处理排除故障,如在5月份制一车间主控室的空调机不能开机,经过电工(马永彬)的检查后发现是空调机的主板没有电到,后经过自己的对电路的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发现在进入主板的前接线端是有220v电源达到,后经过自己的对电路的思考很快能准确的判断故障点应该是在变压器,经过检测变压器的线圈电阻确实故障点就是变压器,后经过更换同等规格型号的变压器,后开机设备运行正常。电工的人员自己对电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在3月份我组织培训后加深对制冷系统的电路熟悉程度与排除故障的准确判断性,因此在今年上半年制冷系统有得到有效的监控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金零配件采购管理与工作,根据今年的工作安排将五金零配件采购工作由我负责采购机械类配件等其他劳保用品和县外的五金零配件采购工作,在1月份制二车间采购牧羊搅拌机的气缸时由于当时本人与供方是第一接触,签订的合同时效也不能及时而间接影响正常生产效率,因此此采购时效不及时而被考核扣3分。发生这件事情完全都是自己还没熟悉采购管理与办理相关的程序而造成采购时效性,经过了这次对采购管理程序不熟悉和办理相关程序存在的问题,在每次的采购物品时都应该要考虑周到,合同的签订、供方的发货及时性、物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时间等,因此在这些物流或是在办理程序中所需要消耗的时间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到位,充分合理分配时间。在今年的上半部分采购的五金零配件的采购价格有所降低,喷码机耗材油墨、制一车间粉碎机不锈钢筛网、膨化机的轴承、劳保用品等,喷码机耗材经过在网上查询和扩大采购渠道,3月分通过在网查询喷码机耗材方面的信息,在网上找到一个是在福建厦门市的是专业生产喷码机耗材原料的,与这个公司的联系人联系后知道目前所用的依玛仕牌子的喷码机基本都已经是升级到s8的性能,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喷码机是s4机子因此在油墨等其他耗材都是有特殊的要求,也结合公司所用的外袋材料都是特殊材料因此该生产家的负责人说不能随便更换别的产家喷码机的耗材,但是据了解厦门的公司也是与目前我们长期合作的广州珠海区金匙贸易行的是有合作关系的,因此通过根据厦门的相关人员协商把喷码机的油墨价格降低,通过商量后广州珠海区金匙贸易行的负责人来电话告知喷码机耗材油墨由原来的1000元/支的,降低到950元/支其他的耗材暂时还没有降低的价格。因此通过多方的沟通与协商终于能在3月分达到部门制定的采购价格降低的部分目标,在网上查询和扩大采购渠道能降低采购成本的可行性确实很高,粉碎机所用的不锈钢筛网经过多次的上海园菱贸易有限公司联系减低每张的价格,以前每张的价格是550元,经过多次与他们商量在3月末就已经得到他们回复可以每张筛网可以减低50元,因此今年的所有采购的每张筛网的价格均在500元以下,并扩大的不锈钢筛网的采购渠道联系上海沃仕机械有限公司根据我们的不锈钢筛网的特征根供方商量能基本达到不锈钢筛网要求,价格也减低到350元/张,通过上半年的努力已经把部分的采购价格有所减低和扩大采购渠道。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5篇

**县城乡低保制度均已建立,通过各级民政干部的不懈努力,整个工作不断规范完善,稳步推进,保障覆盖率、月人均补差水平、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结合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低保对象不断增加、应退不能尽退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低保公平、公正的秩序,低保工作面临很大压力。面对现状,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当前我县低保对象的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探讨。

一、实施有效的分类管理。低保的基本管理办法是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工作开展得如何,对城乡低保能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城乡低保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影响问题。从近几年的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情况来看,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我们年年强调,年年审核,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只进不退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其中原由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加强动态管理首先要对低保对象分好类,科学有效的分类能给我们在调标、在清理整顿等每个时段提供详实的依据。当前低保对象应分为三大类:一类人员为无法定赡、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特困家庭;家庭主要成员丧失劳动力是危重病人和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为一级残疾人; 生活自理困难且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夫妻双方60岁以上且独立生活,子女无赡养能力的特困家庭;应列为重点保障对象作为常保对象来管理。二类人员为家庭成员中因身患大等大病,因医疗费用巨大而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因离异、丧偶的特困家庭和孤儿;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期间无力支付相关费用的特困家庭;家庭主要成员是视力、听力、言语、肢体为二级的残疾人,应列入一般保障对象作为非常保对象来管理;三类人员为因灾因病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应列入临时保障对象作为非常保对象来管理。

二、实行非常补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卡制度。当前我们常补对象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受理的、管理的对象重点应该是非常补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笔者认为日常的动态管理实际上是对非常补对象的管理。对非常补对象的管理应从申请、调查、审核保障对象时就要考虑今后管理问题。应该按申请保障对象的人员结构和困难原因预测今后的收入变化,以变化时间来确定保障时间,建立以保障时间为主的动态管理卡制度。举例说一个申请对象家庭因无主要劳力生活困难且还要送子女上大学要求享受低保,经调查属实,我们在批准其低保的同时就可以与其签定动态管理卡,待子女4年大学毕业后,应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如需延长保障时间必须申请写清理由和延长时间,否则我们可以视情强行取消其低保资格。还有因临时做手术,得大病的,临时困难的非常补对象都可以在调查的过程中双方预测出今后的收入变化,确定保障时间,并建立动态管理卡实行跟踪管理。动态管理卡可分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半年不等,这样建立非常补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卡,按时间跟踪回访,视情可及时要求他们退出保障。这样每一年我们确保都有清退的目标,将会大大减少低保养懒汉和只进不退的现象。

三、完善村(居)级评议制度。在无法核定其家庭收入的同时,我认为应大力完善村(居)级评议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以家庭收入这标准来确定保障对象的对象是很少的,大多数我们都是根据其家庭状况、居住条件、人员身体状况等各类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确定的,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和复杂,因此,实行村(居)级评议制度尤为重要。目前,虽有些地方建立起来了,但笔者认为还不完善,村(居)评议制度应该有更多的居民代表参与,而不是本级的村(居)干部3-4个人评了就可以。村(居)评议小组应是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主要有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老村干、老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评议小组应要有10人以上组成,人口少的村(居)可适当少点。每次召开村评议小组会议,将入户调查情况在会上进行通报,由参加会议人员进行综合评议,表决认定被调查对象是否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同时做好会议记录备查。这样这些人即是评议员也成了监督员。

四是完善村(居)公榜制度。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不断深入,城乡低保已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议论的话题。现在的低保制度是一个公开的、阳光的政策。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公榜促进公开化,提高公信度。公榜好了自然而然监督就到了位。当前我们在操作中要求的“三审三榜”笔者认为村(居)级公榜是关键,能在熟悉的群体环境中公榜最关键。为此应要分布固定好村(居)公榜的点,不要今天贴这里明天贴那里,分布点最好要以村小组为单位;确保公榜时间,不能今天贴了明天就撕了;公榜的起始时间和地点应在调查时预先告知村民或评议后由该村评议员回去后告知其代表的村民。低保对象的确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村里面认定上报的由县、乡调查的低保申请对象是不是本村最困难的,最符合条件的也只有该村民最清楚,所以村级低保对象的受理、评 议和上报能否通过公榜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是实现低保操作公平、公正的有效途径。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低压智能控制系统;PLC;智能I/O;马达保护器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uangzhou Metro intelligent low voltage system design, system composition, functions of the components of each part, parameter setting etc.. Using the system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ation low pressure system, simplifies the low-pressure system and EMCS, SCADA and other system interface, preliminary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low voltage system.

Key words: low-voltag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PLC; intelligent I/O; motor protector

中图分类号:U2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相比较于传统的低压电气控制即接触器与热继电器控制,智能低压已经飞速发展起来,随着低压智能元器件的日益丰富和成熟,低压智能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广州轨道交通顺应智能低压控制系统的发展,率先在国内地铁行业中引入低压智能控制系统,广泛采用PLC、马达保护器、软启动、智能仪表、人机界面等智能元器件,解决了传统低压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和特点。

一、系统组成

智能低压系统:主要实现变电所各回路主要包括进线、母联、三级负荷总开关、馈出至环控电控室开关的测量、控制、监视等功能;实现对变电所各馈出回路运行状态的监视功能。系统以通信口的方式与上位监控系统SCADA进行通信,SCADA主要实现对变电所主要断路器(进线、母联、三级负荷总开关)的远方控制和各回路运行状态的监视。智能低压系统由智能仪表、小型PLC或智能I/O、现场总线组成,并通过智能通信模块与SCADA连接。

智能低压控制系统由智能元器件、现场总线、通信管理器、人机界面组成,并与EMCS控制器连接。智能元器件主要包括变频器、软启动器、电机保护控制模块、小型PLC或智能I/O。通信管理器可以采用工控机或PLC,考虑到可靠性的要求推荐选用PLC,主要由电源模块、CPU模块、通信模块等组成。通信管理器根据智能元器件的数量和监控功能的重要性,分为冗余配置和非冗余配置两种。车站环控电控室、控制中心变电所采用冗余配置,而区间变电所、集中冷站变电所采用非冗余配置。人机界面采用可编程序终端,即工业级平板电脑。现场总线通常为线形结构,如,单总线、双总线,而环形结构是很少见的。单总线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均会采用这种形式。双总线结构一般用于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特殊生产过程控制或特殊环境。

二、系统方案设计

1、采用工业现场总线技术

经济、安全、可靠地传递信息;正确使用、及时处理所传信息。现场总线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解决现场装置的供电问题,并要求传输介质较廉价。解决环境适应性问题,包括电磁环境适应性(传输时不产生干扰,也不受干扰)、气候环境适应性(要耐温、防水、防尘)、机械环境适应性(要耐冲击、耐振动)。

2、环控方案

各个车站单端的通讯管理器采用了高性能的冗余PLC结构,由于系统中控制的点数多,线路长,为了分散由于单总线故障造成的风险从而保证总线的可靠性。在设备网中根据设备的分布情况及密集程度, 分别采用3路独立的单总线方式进行基层设备的信息采集及监控。 因此在每个通讯管理器中用了3个设备网扫描器,共3条设备网网络与底层被控设备相连,基层的智能I/O和马达保护器主要进行现场设备的控制, 信号采集及与环控电控室的通讯管理器通讯。 将现场设备的状态, 信号上传至上位机监控系统(EMCS)。

智能I/O分别安装于每面控制柜的上端,硬接线将柜内各个风阀与I/O相连,然后通过设备网通讯模块将智能I/O挂接在设备网上。马达保护器安装于柜子的抽屉中,通过内置的设备网接口挂接在设备网上,软启动器通过设备网接口挂接在设备网上。

所有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参数、故障信息等均通过设备网传送至位于环控电控室的通讯管理器,通讯管理器接收EMCS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对现场设备实施的各种控制及改变控制参数也是通过设备网络进行的。系统中连接到控制网上的人机界面计算机采用工业级组态软件,以丰富的文字、形象的图形显示各个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自动弹出故障报警画面、记录故障点、调出相关的控制程序及电控图纸、也可进行运行信息的自动记录、统计管理等,并可将报警信息(故障点、故障原因、故障时间等)传送至EMCS系统,系统具有完善的PLC故障自动诊断程序和HMI报警系统,使设备故障的查询极其快速、方便、准确,能大大节省了系统的设备单体调试时间及联机调试时间,并为以后的运营提供了维修查询的方便。

系统网络图如下:

三、主要元器件

1、通信管理器

通信管理器为工业型PLC,完成电机保护控制模块各种参数的设定及与EMCS的通信转换、智能化模块(包括电机保护控制模块、软启动、PLC、智能I/O等)与EMCS的数据交换及管理。两台通信管理器互为热备,切换时间不大于2秒。通信管理功能满足EMCS功能要求,与上位监控系统控制器能够实现冗余总线连接。电机保护控制模块、软启动、小PLC等通过总线与通信管理器连接。

2、电机保护控制模块

电机保护控制模块采用工业型产品,可编程的I/O在满足监控功能条件下留有一定的裕量以便扩充和修改。模块通过内置或外置电流互感器自动采集电机一次侧电流,完成过载保护、电流不平衡保护、相故障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堵转保护。通过模块实现电机三级控制及控制转换,三级控制为:车站控制室控制、环控电控室控制、设备就地控制,控制优先级顺序为:就地控制、环控电控室控制、车站控制室控制,即就地控制优先级别最高。在环控电控室、就地控制箱实现电机运行状态显示和故障显示。并将电机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类型、参数)、电机一次侧电流值、控制状态等参数送通信管理器和EMCS。

3、软启动器

软启动器标称电流应满足电机功率要求,为现场总线产品,具有与电机保护控制模块一致的通信协议和通信速率。能与上位监控系统进行双向通信,传输有关参数设定、运行信息、控制命令等。运行方式及参数现场可调,且有宽阔的启动电压、启动电流和启动时间调节范围。具有3个以上数字量输入点,满足启动、停止、复位和控制转换等要求; 3个以上可编程继电器输出作为故障、运行等信号指示,有LCD状态显示设置功能。 启动器应对电机具有过负荷、缺相、三相不平衡保护功能,启动时间过长可进行保护。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可快速确定故障类型。

4、变频器

变频器必须采取矢量控制方式,而且变频器必须对电机进行自动适配,对电机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为到达最佳的节能效果、变频器要求具有自动能量优化功能,当电机在50HZ运行时,如非满载,也要求具有节能和降噪效果。变频器有载波频率控制功能,当变频器过载时,降低载波频率,又降低变频器的损耗。

5、小型PLC或智能I/O

为了提高控制可靠性,所有开关量输出均采用继电器输出并加中间继电器的方式。在环控电控室实现设备运行状态显示和故障显示,将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控制状态等参数送通信管理器和EMCS。具有存储功能及一个以上通信口。在总线故障或通信管理器故障时,通过模块还能实现就地、环控电控室两级监控功能,同时实现风机风阀之间的联锁。

6、智能仪表或智能断路器

智能断路器具有智能对话单元,能与上位监控系统进行双向通信,可接收监控系统发送的开启或闭合命令,并动作断路器。接收监控系统发送的电流设定值、保护设定值、单元配置参数等。智能对话单元可以向监控系统传送断路器位置状态、运行状态和储能装置状态、保护动作、参数设定值等。智能对话单元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便于进行参数设定、查看有关历史记录、显示运行参数及数字表计等,具有编辑、记忆、显示、预告、报警等功能。

7、人机界面

该系统中的人机界面(可编程序终端及操作显示面板)均采用触摸式工业计算机。每个车站环控电控室,集中冷站变电所低压室、控制中心变电所低压室均设一个人机界面。

四、地铁智能低压系统与其它行业(电力、物流)智能系统的比较

地铁智能低压控制系统与其他智能系统相比较而言,有自己的特点,地铁智能低压控制系统有模式控制的概念,而模式控制最终而言,主要设备控制对象是控制各种马达,但要达到准确与安全的控制效果并非易事。而对于其它行业如电力智能控制系统是一个模拟量占多数的连续控制系统,对于马达控制,主要是一些水泵、给煤机、引送风机的控制,这种设备数量不多,所以大多未采纳智能低压控制这个概念。对于物流行业比如机场行李输送系统,虽然马达数量比较多,但由于都是小功率马达,并且对于马达运行也没有读取设备电流的需求,所以控制系统还局限于传统电气阶段。

在地铁智能低压控制系统中,因实际需要采用了控制网/设备层网络/MB+网络,这在其他低压控制系统中是不多见的,这几种网络的先进性在于它的高速度、透明性、实时性、开放性。这种网络架构也使得系统架构显得特别简单,层次明晰清楚。

地铁智能低压控制系统是一个有很高控制要求的系统,既要求系统结构简单,达到安全控制要求,又需要系统硬件冗余、网络冗余。地铁智能低压控制系统是一个高可靠性、先进性的控制系统。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7篇

一、实施有效的分类管理。低保的基本管理办法是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工作开展得如何,对城乡低保能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城乡低保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影响问题。从近几年的城乡低保工作运行情况来看,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我们年年强调,年年审核,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只进不退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其中原由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加强动态管理首先要对低保对象分好类,科学有效的分类能给我们在调标、在清理整顿等每个时段提供详实的依据。当前低保对象应分为三大类:一类人员为无法定赡、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特困家庭;家庭主要成员丧失劳动力是危重病人和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为一级残疾人;

生活自理困难且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夫妻双方60岁以上且独立生活,子女无赡养能力的特困家庭;应列为重点保障对象作为常保对象来管理。二类人员为家庭成员中因身患大等大病,因医疗费用巨大而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因离异、丧偶的特困家庭和孤儿;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期间无力支付相关费用的特困家庭;家庭主要成员是视力、听力、言语、肢体为二级的残疾人,应列入一般保障对象作为非常保对象来管理;三类人员为因灾因病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应列入临时保障对象作为非常保对象来管理。

二、实行非常补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卡制度。当前我们常补对象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受理的、管理的对象重点应该是非常补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笔者认为日常的动态管理实际上是对非常补对象的管理。对非常补对象的管理应从申请、调查、审核保障对象时就要考虑今后管理问题。应该按申请保障对象的人员结构和困难原因预测今后的收入变化,以变化时间来确定保障时间,建立以保障时间为主的动态管理卡制度。举例说一个申请对象家庭因无主要劳力生活困难且还要送子女上大学要求享受低保,经调查属实,我们在批准其低保的同时就可以与其签定动态管理卡,待子女4年大学毕业后,应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如需延长保障时间必须申请写清理由和延长时间,否则我们可以视情强行取消其低保资格。还有因临时做手术,得大病的,临时困难的非常补对象都可以在调查的过程中双方预测出今后的收入变化,确定保障时间,并建立动态管理卡实行跟踪管理。动态管理卡可分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半年不等,这样建立非常补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卡,按时间跟踪回访,视情可及时要求他们退出保障。这样每一年我们确保都有清退的目标,将会大大减少低保养懒汉和只进不退的现象。

三、完善村(居)级评议制度。在无法核定其家庭收入的同时,我认为应大力完善村(居)级评议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以家庭收入这标准来确定保障对象的对象是很少的,大多数我们都是根据其家庭状况、居住条件、人员身体状况等各类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确定的,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和复杂,因此,实行村(居)级评议制度尤为重要。目前,虽有些地方建立起来了,但笔者认为还不完善,村(居)评议制度应该有更多的居民代表参与,而不是本级的村(居)干部3-4个人评了就可以。村(居)评议小组应是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主要有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老村干、老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评议小组应要有10人以上组成,人口少的村(居)可适当少点。每次召开村评议小组会议,将入户调查情况在会上进行通报,由参加会议人员进行综合评议,表决认定被调查对象是否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同时做好会议记录备查。这样这些人即是评议员也成了监督员。

四是完善村(居)公榜制度。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不断深入,城乡低保已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议论的话题。现在的低保制度是一个公开的、阳光的政策。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公榜促进公开化,提高公信度。公榜好了自然而然监督就到了位。当前我们在操作中要求的“三审三榜”笔者认为村(居)级公榜是关键,能在熟悉的群体环境中公榜最关键。为此应要分布固定好村(居)公榜的点,不要今天贴这里明天贴那里,分布点最好要以村小组为单位;确保公榜时间,不能今天贴了明天就撕了;公榜的起始时间和地点应在调查时预先告知村民或评议后由该村评议员回去后告知其代表的村民。低保对象的确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村里面认定上报的由县、乡调查的低保申请对象是不是本村最困难的,最符合条件的也只有该村民最清楚,所以村级低保对象的受理、评议和上报能否通过公榜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是实现低保操作公平、公正的有效途径。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8篇

(====年=月==日)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称“农村低保”),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维护农村安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总结农村低保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稳妥地推进农村低保工作,初步建立了全县农村低保工作体系,较好地维护了特困群体的基本权益,保障了他们基本的生存权,真正使这项“德政工程”发挥了应有的社会作用。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工作责任制,督促挂钩乡镇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县委、县政府、县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通报全县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部署全县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三是县政府根据上级精神和要求,研究出台了切合本县实际情况的《__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试行)(*政综[====]==号),对各乡镇、各村居如何组织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规范;四是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低保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抓紧抓实抓好农村低保有关工作。

(二)保障措施切实有效。一是设立了县财政局农村低保资金专户。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研究决定将县乡配套资金先由县财政垫付===.=万元,连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款===万元,共计===.=万元,全部转入专户,确保农村低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和按时发放;另外,安排====年度专项工作经费=万元,保证了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指导乡镇做好各项汇总和上报工作。在抓好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的基础上,县民政局按照统计台账软件的格式规范,专门设计了《农村低保汇总表》和农村低保工作审核章分发各乡镇民政办,使各乡镇民政办在对贫困家庭进行审核和公示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各项汇总和上报工作。三是强化信息管理,确保低保信息准确无误。县民政局将各乡镇上报的《农村低保汇总表》信息,全部录入《民政统计台账管理系统》软件中,经审核无误后予以保存,除因动态管理需要,按规定程序经审批后才能变更之外,任何人无权更改低保信息。全县低保金发放数据都从该套软件生成的季度发放单中调取,确保了低保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减少拨付环节,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为了减少中间环节,方便特困群众,防止欠发、少发、漏发、错发和平均发放现象发生,县民政局除了对各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户、===人五保对象低保金实行“拨出经费”核算外,其他低保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乡镇民政办只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核及上报工作,不涉及低保金的发放。县民政局按季度将低保金从县会计核算中心拨到县指定金融机构,由该金融机构为每户低保对象开立银行活期存折帐户,通过存折发放,发放回单由民政局收回核销。五是认真核实,防止错漏。县民政局派出=个工作小组到各乡镇,协助民政办核对分发银行存折和低保金领取证,确保准确无误。在分发过程中,要求低保对象必须持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经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并签名盖章后,方可领取银行存折和领取证,确保不出差错。

(三)动态管理规范有序。一是我县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县政府制定的试行办法和实施方案,严格审批程序,认真按章办事,坚持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和张榜公布的原则,实行规范化操作;二是按照逐步完善和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建立抽查核实制度,保证一年重新核定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额有升有降。====年,我县对部分乡镇==多个村居===户、====名违规入保的对象进行了动态管理,冻结或暂停发放低保金,并责成相关乡镇、村居限期纠正。今年上半年,我县又对__、__、__、__四个乡镇的农村低保工作进行清理核查,作了部分的调整。今年=月,县民政局再次派出=个工作组到==个乡镇检查低保落实情况,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居入户调查,通过检查又发 现了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及时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作了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通过*渠道和公布投诉电话等方式,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实行个案管理,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取消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调整部分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将一些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在工作中,坚决杜绝违法违纪现象,保证全县农村低保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县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以来,根据应保尽保、全员纳入的要求,帮助越来越多的特困群众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年,全县共有====户、=====人(全年平均数)贫困居民入保,其中五保人员====户、====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其中五保供养费===.==万元。====年在保的贫困居民有====户、=====人(平均数),=—=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其中五保供养费===.==万元。

我县的农村低保工作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总体运行良好,各项工作正处于逐步规范,不断完善中。但是,全县低保工作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村居干部没有严格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实上报低保对象,有的甚至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家庭人均收入,存在工作简单化和马虎应付的现象;二是个别村居存在人情保、关系保和权力保问题,虽然比例较小,但影响甚大,群众反响强烈;三是由于低保对象变动频繁,民政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又缺乏网络对接平台,影响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和低保金发放的工作效率;四是各乡镇敬老院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公用经费缺乏保障的问题,影响了敬老院集中供养工作的正常运转。此外,五保户中的孤老人员患病期间的医药费和死亡后的丧葬费的来源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五是农村低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我县从====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当年县财政追加了=万元低保专项经费,====年仅剩下=万元。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势必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结合全县低保工作实际出台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以规范农村低保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二)省市民政部门要协调金融机构建立资源信息对接平台,加强低保工作动态管理,提高低保金发放工作效率。

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总结第9篇

诞生始因

微处理器由大量的晶体管组成,晶体管的工作需要消耗功率; 同一个芯片上,对于同样的操作,高速运行一定比低速运行的功耗多,有功耗和发热是正常的。例如,i386DX-20MHz的最大功耗在1.3W左右,Pentium-133MHz是11W左右,Pentium Ⅲ-1.33G就需要33.9W左右,而Pentium 4-1.3GHz则需要68.8W,新型微处理器的最大功率都超过了百瓦。若功耗和发热影响到处理器的正常运行,就需要采用节能技术。

在微处理器发展的初期,由于英特尔的设计思路、微处理器架构、芯片的集成度、制造工艺、材料工艺等条件下制造的处理器所产生的功耗和热量不足以制约处理器的工作频率按照摩尔定律不断提升,才使处理器的频率顺利提高到“G”Hz级。引起处理器节能技术开发的起因是英特尔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机制造的移动版处理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容量有限,体积小,无法负担台式处理器庞大的耗电量,其内部狭窄的空间使密集排列的元器件无法迅速的散发热量,英特尔才就如何减少移动处理器的功耗和热量进行研发。由于处理器功耗与供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降低核心电压可以大大降低处理器功耗,英特尔开始采用了降低处理器的工作电压和系统控制电源的供电量的办法。

1989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一块笔记本电脑专用处理器80386SL/80386DL,是首批专门针对笔记本电脑所设计的移动版处理器,其工作电压为3.3V而不是5V,它们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系统管理方式(SMM)。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处理器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他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和延长电池工作时间的目的。

1990年英特尔又推出了80486 SL 处理器最初是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机设计的,与386SL一样,这种芯片使用3.3V电压,而且也有内部切断电路,使微处理器和其他一些可选择的部件在不工作时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就可以减少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机的能耗,延长使用时间。

此后,随着微处理器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处理器的工作电压逐步下降到3.5V/3.3V/2.8V/1.6V/1.3V。同时,英特尔还开发了一系列如SMM、APM、ACPI和SpeedStep等十余项节能技术。

历史沿革

最初的SMM系统管理方式,其工作原理是: 当系统空闲或执行非中央处理器(处理器)密集型的任务时,微处理器减缓或暂停系统某些部件的工作的能力,以节能和可延长计算机元件的使用寿命。这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节能技术。

鉴于电脑的日益普及,美国环境保护署1992年提出了一个全面性的环保和节能规范“能源之星”计划,该计划有关规定几乎涉及所有耗电大的电脑设备,让这些设备在空闲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譬如显示器黑屏、硬盘停转、处理器停止工作或时钟频率降低等,休眠的设备只有少部分电路处于等待“唤醒”的状态,因此可以显著减少能耗。能源之星计划提出了节能要求。

同一年,英特尔公司制定出名为 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高级电源管理)的节能规范,APM是一个完全基于BIOS的电源管理技术,所有节能措施的实现都需依靠BIOS―电脑用户必须进入BIOS的电源管理项进行设备节能方式的设置。

之后的1996年,英特尔公司又与微软等4家公司一起制定了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and Power Interface,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规范。5家公司的结盟,使得主板、处理器、BIOS和操作系统在电源管理上联合行动,不仅主板和处理器要支持ACPI,而且显示器和硬盘等主要耗电设备也必须按照这一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ACPI将电源管理BIOS代码、APM应用编程接口、PNP BIOS应用编程接口、多处理器规范表格等软硬件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可以互相进行通信来了解彼此的使用情况,而且都受操作系统的控制。针对处理器、RAM、硬盘和显示器4种设备,ACPI规范定义了6种状态,使得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随节能模式的改变而变化,电脑的功耗逐步减少。

操作系统可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用户所设定的管理策略,适时对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达到最大限度节约能源之目的。ACPI的高明之处在于界面十分友好,容易理解、便于上手。

英特尔在1994年~1997年先后开发了VoltageReduction(自动降压)、ClockGating(自动频率调整)、QuickStart(在处理器空闲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等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专用节能技术,并且在1999年开发了集以上三种技术之大成的SpeedStep技术。

SpeedStep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它能使处理器在两种工作模式之间自动切换,即接电状态时的最高性能模式和电池状态时的电池优化模式。采用SpeedStep技术的处理器为笔记本电脑带来性能的革新,无论是插电运行,还是脱机使用电池,笔记本电脑均能以近乎台式机的速度运行并达到最佳性能。当笔记本电脑连接至交流电源时,可提供几乎与台式机相同的性能; 当使用电池时,在性能与电池使用时间之间达到最佳平衡,这时的处理器功耗将降低40 % ~50 %,同时保持80 %的最高性能。

SpeedStep系统主要由自动电源识别系统和自动电压调整系统组成,其中包括系统BIOS、终端用户接口软件、切换开关控制ASIC和芯片组。当笔记本电脑运行在电池优化模式时,处理器的电压为1.35伏,频率为500MHz,此时,将笔记本电脑接到交流电源,在小于1/2000秒的时间内,自动电源识别系统和自动电压调整系统将使处理器的电压自动增加到1.6伏,频率按处理器的不同而分别提高到600MHz或650MHz。

目前SpeedStep已发展到第二代,第一代提供了两种频率变换状态: 全速状态及电池供电时的降频状态; 第二代的增强型能提供更多的频率档次。

1999年~2002年,英特尔又开发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术,例如Deep Sleep、Deep Sleeper休眠模式; QuickStart技术,它能够让笔记本电脑在不工作时立刻将处理器切换到低耗能水平(0.5W以下),以达到有效管理电源以获得更长的电池寿命的目的。可以实现动态调节核心电压,按需供电。英特尔针对Prescott处理器开发了Dynamic VID(动态电压识别)技术,它可根据处理器的忙碌程度实时调整供电电压,以“见缝插针”的方式降低处理器的功耗。实现Dynamic VID无需任何驱动程序,但需要主板和BIOS支持。

英特尔还从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逻辑设计上进行改进,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降低功耗,如:

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 采用多分支预报机制大幅度提高预报的准确度,缩短任务执行时间,进而降低功耗。

Micro-Op Fusion:采用操作融合技术,实现两个操作、一次执行。

Power Optimized Bus: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处理器总线,降低功耗。

Dedicated Stack Manager: 通过设置硬件堆栈管理器,可以明显减少堆栈管理的微操作数,达到减低功耗的目的。

面对的难题

处理器到了90nm工艺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原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功耗因素现在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例如,芯片内电路互连损耗、泄漏损耗。但英特尔依然在尝试使用其他方法来提高处理器性能。例如提高FSB速度到1066MHz,将奔腾4处理器的缓存加大到2MB等,但结果都收效甚微。随着运行电压的降低,出现大量电流渗漏现象,结果产生了很高的热量,高发热量会导致芯片运行不稳,处理器频率提升遭遇瓶颈,可以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热障。到现在,主流处理器的功耗超过百瓦,而且还一直呈现向上提升态势。

为了突破这一障碍,在新世纪之初,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一些国际著名芯片制造公司,都组织专门的队伍、斥巨资研制性能、功耗和发热平衡的低功耗微处理器技术,并且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处理器制造商开始采取一项新战略,将两个或更多完整的、独立的处理器内核安装在一个芯片上。这种多内核处理器直接插在主板上的一个插座中,操作系统将每一个执行内核视为一个可以独立控制的逻辑处理器。拥有两个独立的处理器核,可以让每个处理器核以较低的速度运行,因此降低了温度,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提高了计算机的总体吞吐量。

英特尔计划用双核心(甚至多核心)处理器共同运做的办法来实现性能再次提升的愿望。为了能够让双核心在一起顺利工作,引入更先进的电路来降低耗电和发热,这项技术可以在较低电压的时候把晶体管之间的漏电流减少一半甚至更多。

酷睿的创新

对半导体芯片来说,新工艺往往可以带来运算性能和电气性能双方面的改进。若用先进工艺制造往往可以带来功耗的明显降低,而低功耗同时又意味着芯片的工作频率可以继续向上提升一个等级。低功耗可以让PC更节能,对散热设计不会带来什么压力节能,安静、低噪音运行可以得到充分保障。酷睿双核处理器采用了65纳米新工艺的芯片制造,从英特尔的设计思路、微处理器架构、芯片的集成度、制造工艺、材料工艺等,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创新了处理器节能的技术。

最新的酷睿2处理器采用了专用的双核微体系结构。每块酷睿双核处理器中均包含有两个经过为移动计算优化的执行内核。这一设计可利用专用的处理器资源,在单独的内核中执行并行线程或应用。因此,在同时运行多个要求苛刻的应用时,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可以保证极为卓越的性能和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此外,多线程应用的性能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使性能/瓦得到提高。

酷睿双核处理器有一个高性能的内核架构。该内核架构采用了微操作融合以及高级堆栈管理(Advanced Stack Management)技术,因而能够在最大限度提高性能的同时,优化能效。微操作融合技术整合了相同宏操作(macro-op)中的多个微操作。高级堆栈管理则可以在局部范围内追踪有关堆栈指针的变化,从而降低堆栈相关操作中的微操作数量。微操作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可以在能耗更低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实施调度、“按需”提供性能。

此外,处理器采用的新型增强型应变硅技术(Strained Silicon)也为降低漏电流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理论上讲如果能迫使硅原子的间距加大,就可减小电子通行所受到的阻碍,也就相当于减小了电阻。这样一来,发热量和能耗都会降低,加速晶体管内部电流的通过速度,而运行速度则得以提升,晶体管获得更出色的效能。

应变硅技术的原理是将硅的晶体拉伸,这样沿拉伸方向电子的迁移率就会提升,导致电阻减小。在MOS管的栅极下沟道处的硅做成拉伸的“应变硅”,当MOS管打开时电流就会更顺利地沿拉伸方向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流动,速度也能更快,向衬底分散的漏电流就会相应减少。在65纳米工艺中,英特尔采用了更先进的第2代高性能应变硅,该技术可以让晶体管的激励电流进一步提升到30%。

新型处理器节能效果的提升还与采用了新型的高K值材料技术有很大关系。与应变硅加速晶体管内电流速度相反,在不同晶体管之间则需要更好的绝缘,以避免电流泄漏的问题。在90纳米工艺之前,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因为晶体管之间有较长的距离。但转换到90纳米工艺之后,不同晶体管的间距变得非常之短,电流泄漏现象变得异常严重。英特尔决定采用高K值的氧化物材料来制造晶体管的栅极,英特尔称之为“高K门电介质”(High K gate Dielectric)。这种材料对电子泄漏的阻隔效果可以达到二氧化硅的1万倍,电子泄漏基本被阻断,这样就可以在绝缘层厚度降低到0.1纳米时还拥有良好的电子隔绝效果。

英特尔的酷睿处理器采用了多项先进的节能技术。

进入到65纳米工艺之后,英特尔实现了8层铜互联结构,每一个芯片可以容纳8个不同的逻辑电路层。层数越多,芯片占据的面积就越小,成本越低,但同时也要面对更多的技术问题。不同的电路层需要用导线连接起来,为了降低导线的电阻,采用金属铜来代替以往的金属铝。其次,两个电路层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电容效应(C值),由导线电阻R和层间寄生电容C共同产生的RC延迟决定着芯片的高速性能。电路层越多,RC延迟就越高,芯片不仅难以实现高速度而且会增加能耗。使用电阻率更低的铜代替铝作为导线,可以一定程度降低RC延迟。由于寄生电容C正比于电路层隔绝介质的介电常数K,若使用低K值材料(K

由于采用了增强的低能耗管理技术,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可以“按需”提供经过协调的双核性能。除支持双核协调平台更深度和增强型更深度睡眠电源管理状态转换外,英特尔动态功率调节还支持单个内核动态转换至间歇、时钟停止和深度睡眠电源管理状态。共享的电源管理逻辑可以在硬件中协调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动态节能技术和空闲电源状态(C状态)转换,从而更加高效地管理电压和频率。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可以在极低电压下运行,并采用了先进的高级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时钟频率和信号转换,从而降低运行状态下的能耗。由于拥有全新的低频模式电源管理状态,因此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可以更快地切入和退出这些状态,从而保证了极高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节能特性。酷睿双核处理器还具有动态总线暂停(Dynamic Bus Parking)特性,当处理器处于这些低频模式状态时,芯片组的能耗也随之降低,从而提高了平台的整体能耗。

此外,酷睿处理器微架构上的改变也为进入更低功耗时代做出了很好的准备。综合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支持动态高速缓存大小调整的增强型英特尔更深度睡眠特性。处理器的缓存单元从来都是发热大户,尤其是二级缓存占据晶体管总量的一半多、功耗极为可观。为了降低大容量缓存带来的高热量,英特尔为其65纳米SRAM芯片中引入了全新的“睡眠晶体管”功能,当SRAM内的某些区域处于闲置状态时,睡眠晶体管就会自动切断该区域的电流供应,从而令芯片的总功耗大大降低。此时,睡眠晶体管可以看作是SRAM的小型控制器,可以控制SRAM单元的晶体管进行“睡眠”。可以根据需求或在空闲期间内动态刷新系统内存。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后,节能特性将随着高速缓存通道的关闭而开启。由于二级高速缓存的数据完整性决定了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更深度睡眠的最低电压限制,因此一旦动态高速缓存大小调整特性将全部二级高速缓存转移到内存中,处理器就会切换至一种新的电源管理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增强型英特尔更深度睡眠技术,它支持处理器将电压降低至更深度睡眠最低电压以下,以增强节能性和提高效率。

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酷睿双核处理器配备有一个采用高级传输高速缓存架构的共享2 MB二级高速缓存。两个执行内核间的系统总线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的高速缓存和总线设计,能够带来更卓越的双核性能,并有效降低能耗。当另外一个执行内核处于闲置状态时,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可以让处于运行状态的执行内核使用全部2 MB高速缓存。两个内核之间的动态高速缓存分配可以增强性能,并降低高速缓存的未充分利用率和数据存取的未在率(miss rate)。两个内核之间的高效数据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前端总线流量,并降低保持高速缓存数据一致的复杂性。

处理器中增强的数据预取逻辑可以在高速缓存请求发出之前,将数据发送至二级高速缓存中,从而减少了总线周期的损失。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中配备有数据高速缓存设备流处理器(Data Cache Unit Streamer),它可以通过要求一级预取功能提前启动,来提高二级预取功能的性能。增强了数据写入次序缓冲区(Writer Order Buffer)的深度,以提高回写延迟性能; 集中式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控制逻辑实现了电源的优化和功率的降低。

英特尔高级散热管理器。酷睿双核处理器采用全新散热管理系统,可提供更高的准确度和更精确的噪音控制能力。每个内核上的全新数字温度传感器和热量监控器均位于热点附近,从而提高了高温下的准确度,并实现了更精确的风扇控制。此外,该款处理器还支持下一代双核优化稳压器、英特尔移动电压定位技术(英特尔MVP VI),并且还在共享区域内配备了传统的热二极管,作为故障保护机制。

节能型667 MHz系统总线。酷睿双核处理器系统总线采用了分离处理、延迟应答协议(Defferred Reply Protocol)。前端总线(FSB)采用地址与数据源同步传输(SST),在每个总线时钟中可以传输四倍的数据(4倍传输速率或AGP 4X),由此提高性能。这也就是所谓的“四倍并发”(quad-pumped)。地址总线在每个总线时钟内可以提供两倍的地址,这就是所谓的“双时钟”(double-clocked)或2倍地址总线。4倍数据总线和2倍地址总线共同运行,可提供高达5.33 GB/秒的数据总线带宽。前端总线采用高级发射接收逻辑电路(AGTL+)(Advanced Gunning Transceiver Logic)信号技术,此项技术由支持低电压增强的GTL+信号技术演变而来。

支持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技术。酷睿双核处理器可在多个电压和频率工作点上支持增强型SpeedStep技术。此项技术的特性包括: 包含从最低频率模式(LFM)到最高频率模式(HFM)的多个性能模式,可根据处理器的需求,在多个性能模式之间实时动态切换电压和频率。无需重启电脑,即可通过转换总线倍频、内核工作电压和内核处理器速度实现以上切换。通过软件控制电压和频率操作点。有极低的转换延迟以及32 KB一级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