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主义价值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3:47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关系;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11-0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明确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党的十报告还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从普通逻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角谈点认识。

一、形式逻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是反映事物范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概念有“属概念”或“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和“种概念”或“下位概念”(subordinate concept)之分。“属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内涵较小的概念。如在中国人和云南人两个概念中,前者就是“属概念”。“种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小、内涵较大的概念。如云南人和中国人,前者就是“种概念”。“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或“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

概念(concept)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从概念的外延(extension)方面来说的。可分为相容关系概念和不相容关系概念两大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每一个概念之间以及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若其外延存在相同的部分,即为相容关系,相容关系的概念亦称相容概念。相容关系的概念有外延全同、交叉、包含三种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全同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即为全同概念。两个概念的内涵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同一关系,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即为同一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全同相容关系概念和内涵相同的同一相容关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四个或五个概念之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patriotism)为核心的民族精神(The national spirit)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spirit of the time);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虽然是具有相容包含关系的概念,但不是全同关系和同一关系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和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是“属概念”,外延大,内涵小,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是“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或五个概念,虽然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但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们彼此的外延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叉,因此,它们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构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层面或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或中观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或微观层面构成。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相容全同概念,也是内涵相同的相容同一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概念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属概念”或“上位概念”与“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真包含”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每个层面的构成内容彼此都存在一定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每个层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大,内涵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是“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它们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的构成概念之一都存在“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或者是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或者是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相容关系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概念,彼此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是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其方法论意义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国泰民安的保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准则服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服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的关系,实际上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第一,二者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体系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兴国之魂。第三,二者都是先进的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二者是前提和高度概括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所依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3]第五,二者的内容和范围和侧重点不同,但本质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涉及改革开放、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等内容。范围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侧重点也有差别,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宏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微观和具体,但二者在本质上和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2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一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想用今天的机会谈一谈一名药品经营行业的普通工作者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体会。

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要回答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简而言之,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奋斗的,我们人生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回过头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将其精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十一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被进一步拓展为立意更为宏大深远的“中国梦”,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与目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企业职工,热爱企业,勤奋工作,严守法律和工作纪律,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是我始终坚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爱国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体现的是每一个公民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我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企业,热爱这样一个集体,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与企业的每一名同事一道肩负起保护顾客健康的重任,是我体现这种责任担当的方式,也是我热爱国家的一种方式。

药品经营行业是一个“人命关天”的行业,工作的要求不仅仅是勤奋,而诚信绝不止于“不卖假药”,药品的质量必须得到120%的保证,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时刻遵守法律和工作纪律的严格约束。我已经在这一行业工作十数年,仍然要日日温习工作制度,经常参加专门的培训,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每一名顾客都可以买到安全、对症、有效的药品。

我从事的职业,让我无比的骄傲。虽然清贫、虽然渺小,但是这份职业所承担的责任却是神圣的!我愿倾注我所有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为每一名顾客服务,坚持着“质量零距离、服务零投诉、零缺陷,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只要我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同情心,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我们有信心打响服务品质,为医药的发展和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爱国而爱企,因为敬业而勤奋工作,因为诚信而严守法律和纪律,因为友善而真诚对待我们的每一位顾客。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可以融入到我们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中去的人生理念。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演讲题目,而是我们作为一名平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最好方式。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二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当穿着校服,背着新书,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有种感觉: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校园绿化,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般的具有活力。再加上同学们的笑脸,这不就是朱自清散文《春》所描述的春的气息吗?

这一切让我倍感亲切,更加珍惜。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人为什么活着?很多同学都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样回答不对,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吗?这样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身上应该承担的的责任。而且我的每一层身份,责任都不相同:做为一个父母的孩子,责任是体恤和孝敬;做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做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在世界屹立,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汇集明天价值的辉煌。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看到同学们的希望,有的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远大的目标与计划。可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同学厌学了,晨读静了,自习课闹了,上课是睡着了。当我把惊讶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处之泰然,用三个词语描述了一学期内我们的情状:学期开始雄心壮志;学期期中半涂而废,学期期末销声匿迹。并一再告诉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听了父亲的话,我震惊了,一个人的意志对于走向成功有多么的重要。我也发现了身边的一些同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智力和基础,而是在于拥有太多的惰性,缺少坚强的意志。有时课后和要好的朋友谈到意志的时候,有朋友拍着胸脯说:“我要是生长在我爷爷的那一年代,我肯定是一位大英雄。”时世造英雄,的确有些道理。可把它作为一句不愿奋斗的理由,又多么的滑稽可笑。是啊,我们同祖辈,父辈比较,最大的差别是在艰苦奋斗的精神上。虽然我们的艰苦岁月没有了,可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不能丢。要知道艰苦奋斗的精神,那是成长的财富,更是让民族屹立的脊梁。

很多长辈都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自私。或许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索求,或许是我们在得到之时仍没有停下贪婪的“奋斗”,或许是我们在接受父辈们的辛勤劳动时,我们竟没有半点的感动。一个个的坦然,恰恰是我们一点点自私心的显示。我们需要向孟郊一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细地去感受母爱,感受父爱。当我们用心去感动,当我们懂得感恩,说明我们是在健康成长。

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是父辈们的期待,更是祖国的希望。因为祖国的屹立需要栋梁的支撑,而我们就是明天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大难显示大爱,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团结;动荡显示富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友好与奋斗。同学们为了民族的希望,就让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学会承担;让我们拉起细嫩的小手,共同努力,去创造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我坚信,祖国会因为我们而骄傲!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讲话主题是: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谈几个问题:

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什么是正能量?英国人怀斯曼在《正能量》一书中这样解释,所谓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俗的理解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践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作为青年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在我们学校,我们同学身边其实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们有省、市、学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学期最高成就奖、学生领袖奖、学业优异奖、公民责任奖、追求超越奖、文明班级、学科竞赛获奖者、学校成绩优秀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守纪、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同学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学校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正能量”还要预防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反思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负能量”存在呢?我认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比如说:旷课迟到、无心向学;损坏公物、乱丢乱仍;不听教育、不思进取;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不敬师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不文明、不守纪、不规范的行为今天我把它统称为“负能量”,这些“负能量”如果在我们学校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会危及同学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摈弃,我们决不能让这些“负能量”在我们的学校有生长的土壤。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层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学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稳定、发展、积极、向上;一个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变得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学校充满着正能量。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3篇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4篇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中国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最早是在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提出,指“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对外政策构成其三大要素。由此可见,价值观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超英赶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经济贡献国,硬实力不断增强,但软实力发展则相对滞后。从2012年公布的全球30个国家软实力排名显示,中国从此前的第20名滑落至22名。[3]面对下滑趋势,中国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软实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归根结底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软实力的思想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树立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奋斗目标,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全体公民树立共同理想,就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使中华儿女努力为之奋斗,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其次,凝聚精神力量。诚然,当前社会利益固化、贫富分化等问题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有所高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迎合了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起到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秩序的作用,从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付诸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最后,建设道德风尚。道德往往代表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价值导向,以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总之,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社会公民树立共同理想、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建设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对当前增强国家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比较落后,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转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如在社会管理、公民政治参与、民主决策、依法治国、公共服务、政府效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价值观念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挑战,误导社会共识,制约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价值导向、驱动、保障作用。第一,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代表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规范公民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第二,驱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属于文化的范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建设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保障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以存在一种价值共识作为前提,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向心力,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着能否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由此出现了“强势文化压倒弱势文化”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弱化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从而巩固其在世界的霸权地位。普世文明最先见于奈保尔的“后”时代———即全球化运动和各种思潮盛行的时代,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普世文明“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5]p35-4520世纪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南美推行新自由主义,在地区实行和平演变,在中东策动“阿拉伯之春”。进入21世纪,开始重返亚太地区,其目的就是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推动,从而加强其在文化、价值观、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力。对中国而言,一方面,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人民财产受到侵吞、公共事业经营权受到蚕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受到了严重挑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如英语、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自由女神等对中国文化市场造成冲击,其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更是渗透到社会中,造成社会思潮多样化。因此,中国要想抵御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党的政策安排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经济建设的一家独大,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等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因为“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邓小平就曾说过,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新时期以来,高层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由此可见,我们党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层面,当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党的政策安排的践行。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5篇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同上书,第720页)在列宁看来,这种危险不仅来自苏维埃政权将丧失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且来自工农联盟的即将瓦解。这样,实行“退却”,“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同上书,第660页)

那么,如何“退却”?新的途径又在哪里?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的征购数;发展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制定新的工资条例,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供给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在企业中推行经济核算制;等等。从价值观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正视在一个农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此之前,列宁虽也说过落后国家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比较容易,完全建成社会主义则比较困难,但这主要是作为理论上的完整性而提出的,他的着眼点在于论述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列宁真正从现实意义上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困难”,是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

列宁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的经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同上书,第662页),“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的时候,前进的步子就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同上书,第664页)

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慢得不可估量”,乃是出于非常现实的强制,而列宁接受这一慢速度,表明他对现实的正视。

同样,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出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思想。列宁说:“虽然大工业转到国家手里,靠它供给农民产品的尝试还是没有成功。既然这一点办不到,那么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列宁全集》第41卷第334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4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比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退却”。但是列宁并不把新经济政策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他说:“决定下来的这一政策是认真的和长期的”(《列宁全集》第41卷第3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意味着,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俄国这样的农民国家,在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这里深刻地体现了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视。

但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是否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将走向通常的资本主义国家”?换言之,它把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推远了,还是拉近了?当时俄共(布)党内有过激烈的争论,一些同志,包括参加共产国际的一些外国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目标的推远甚至失落。时至今日,一些学者还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加剧了”“列宁主义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目标之间的不一致”,它“仅仅保证了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莫里斯·迈斯纳:《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第9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持审慎的看法。一方面,从形式上看,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推远了。但是,坚持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是否带来社会主义价值的真正实现,实践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停止执行,正是实践固有的规律性作用的结果,此后的社会主义运

动史上,这一规律性一再得到体现。因而,上述的批评是欠妥的。另一方面,上述批评中也暗含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落后国家漫长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不致淡化、丢弃?说这一问题重要,是因为确实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的危险性,以及在这种发展的祭坛上牺牲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的危险性。

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是与他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终极关怀分不开的。他强调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他多次提出在苏维埃国家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谁会最终胜利的问题。在他看来,由于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提醒全党:“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我们要记住的基本点”(《列宁选集》第4卷第67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要防止它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善于使自己掌握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在这里,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同的是,列宁显然是把农民与无产阶级一起当作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来看待的,这体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体现了俄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价值主体的先进性,列宁提出要“引导”农民。为此他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关于通过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可见,列宁既不像机械决定论者那样,认为经济发展尚未使大多数居民无产阶级化的时候,应该等候,而是提出了联合、团结农民的主张;也不像民粹派那样,认为未经资本主义“污染”的农民是“天然的”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而是提出了引导、改造农民的任务。这其中,无疑同时蕴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义。

总起来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全集》第43卷第30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生动体现了他对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性的自觉。

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在列宁的晚年思想中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

列宁的晚年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1922年底到1923年初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5篇文章中。在这些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是通过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经验,来求解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果能,何以能?道路何在?

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孟什维克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批评和攻击。他们据以立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客观经济前提,而俄国目前还缺乏这一前提,俄国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考茨基曾把十月革命比作一个“早产儿”,并说它是“活不成的”。(《考茨基言论》第295页,三联书店1966年版)普列汉诺夫也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他“痛心”,认为它会造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第462、464页,三联书店1980年版)

应该指出,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在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中蕴含着一个合理前提:社会主义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的。对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是予以肯定的。他早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为了强调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十月革命后,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列宁也是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了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迂回道路的提出,都表明了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的正视。在晚年著作中,他同样说道:“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集》第4卷第79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但是,和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不同的是,列宁绝无他们身上的“学究气”,他从不对马克

思主义原理作机械的、僵死的理解。在列宁看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是必要的,但并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取得。他指出:

“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是不是因此改变了呢?”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同上书,第777页)

列宁还特意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这样,他就既回应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孟什维克的批评,又指明了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下,首先不失时机地用革命手段取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民粹主义,又不同于经济主义,甚至也有别于马恩当年的设想,它的提出,表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说,列宁的以上论述主要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即怎样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此,列宁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样是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国这样小农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将农民的小私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困难、最复杂的任务,不解决这个任务,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系统论述了关于合作社的思想。他指出,改造小农的最好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因为合作社能将农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并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同时,合作社还是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样,建立合作社,不仅仅把小农经济逐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而陷于帝国主义包围的“我们共和国的命运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农民群众是和工人阶级一道走,忠实于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呢,还是让‘耐普曼’即新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工人拆开,使他们和工人拆开”(同上书,第783页)。因此,列宁断言:“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上书,第773页),它在实践中解决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同上书,第768页)。

同时,为了确保在俄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列宁还把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称为“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同上书,第773页)。由于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少经过比较认真改变的旧机关,列宁认为,如果不把这些沙皇及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的旧痕迹铲除掉,国家机关就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是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的机关”(同上书,第785页),更不可能取得工人阶级、共产党以及全体人民的信任。他主张吸收更多的工农群众参加对国家的管理,实行广大工农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干部的检查监督制度,在选拔人才时须注意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等等,还提出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改革原则,以便使政权更好地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更好地体现工农民主的本质。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6篇

关键词:民主;公平;政治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故此,我们探讨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任何政治活动和行为都是有其价值依据的,没有脱离价值依据的政治活动和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亦是有其政治价值依据的,这种政治价值依据就是民主和公平,民主和公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第一,民主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实现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紧紧抓住社会劳动这一核心,阐述了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劳动具有二重性,即特殊性和普遍性,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统一。劳动的特殊性可以指人类劳动的具有特殊性意义、或者具有个体性的具体性的劳动活动,它是一种个性;劳动的普遍性则是指任何人类劳动都是蕴涵了人类一般劳动性质,也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活动,它是一种共性。劳动二重性矛盾本质上反映就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或者也可以说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矛盾冲突,当这种矛盾无法解决时,那么政治革命就不可避免,从而走向人类解放,趋向于社会主义。这种劳动的二重性的矛盾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消解,而其历史趋势就是社会主义。同样,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的方式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本质上也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只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主义。忽视了此点,社会主义将走向反面,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本真精神。

公平的政治价值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精髓。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共产党人通过消灭三大差别,实现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真正公平的社会。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公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强调只有社会赋予人与人之间公平的基本权利,结束历史上一切人身依附关系,是人获得尊严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恩格斯指出:“公平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在,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

第二,民主和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价值取向。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追求民主与公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目标,无论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旗帜上始终书写着“民主”两个大字。在如何解答“历史周期律”问题时,的答案是人民民主。新中国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民主的新纪元,建立了一系列的体现人民民主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人民民主思想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思想,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出了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社会公平思想同样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政治上了“三座大山”,在宪法上确立了人人平等,建立了相关的保障制度,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条件;经济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人享有公平的物质条件;文化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思想自由,确立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重新获得确立,纠正了时期关于社会公平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一条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新路。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公平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观和核心执政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执政价值观,制定了保障社会公平的系统政策。

总而言之,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它们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二、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则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价值诉求,是对“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追问,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它也体现在不同层面,表现为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等层面。民主、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其内在要义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的理论抽象,而现实的活动是蕴含丰富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等活动。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深刻反映,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相一致的,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活动的一种深刻反映。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以及现实选择的必然结果,追求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和公平的社会,反对专制和不平等的社会,始终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这也是中国人民对现实社会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需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也就必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之一。如果缺乏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那么政治活动就是不健 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不健全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偏颇的;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的政治活动,才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政治活动,也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实践的一种本质反映和价值追求,已经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方面,追求民主和公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凝聚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其实,追求和实现民主和公平的社会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民族精神的内在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富有理想的民族,把社会和谐始终作为自己民族奋斗的价值追求。而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均衡的全面发展的状态,民主与公平也就必然成为其内在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顺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的本质反映,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本质把握,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恰恰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内在反映,深刻揭示了时代精神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价值诉求。我们现在提倡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概括,也是现时期社会政治活动本质的提升,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则是世界政治历史活动的理论提升,也是中国社会政治活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和理论诉求。

第四,从社会主义道德视域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政治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规范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反映,它深刻揭示了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言行,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和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追求,深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的价值诉求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本质是民主和公平的,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实践的价值欲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在政治活动实践中的反映。如果离开了民主和公平政治价值指导,那么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将显得僵硬和死板,缺乏活力;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才可以真正显现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精神和活力以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

三、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推进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建设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政治文明,同时,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文化价值观本质就是一种公民政治文化价值。就如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说,公民文化就是公民政治文化。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动作层面的观念依托。而这种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公民文化价值观,这种“‘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入,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民主和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表现,而这种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必然对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公民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社会各族人民凝聚力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需要具体化为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大众的内在价值追求。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和要求。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那么,我们努力实现政治活动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培育具有此种价值观的公民,本质上就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另外一个方面,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了,才可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同样,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才可以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也使得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社会存在、社会制度秩序和个体心灵秩序等三个角度来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

第一,从社会存在角度来看,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生产方式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深层原因,也是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经历着完全依赖物的时期、片面依赖人的时期以及人的独立自由全面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生产方式随着三个阶段是逐步前进发展的,社会文明也是随着三个阶段逐步前进发展的。所以,变革生产方式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途径。那么,在现阶段我们主要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场伟大的变革,也是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要求政治文明、法制健全、秩序良好和优良道德的,特别是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故而,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和发展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从而使得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文明获得发展,那么,也就相应地促进了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7篇

摘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十八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之一。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论述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进行了粗略探析。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深化教育;率先垂范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辟论述,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也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任务。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有丰富的思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

1.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传统文化中许多闪光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例如,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奋斗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广胸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精神;父慈子孝、伉俪和美、兄友弟恭的和谐家庭关系;言必信、行必果的诚实守信的处世之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等。

2.马克思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展开的。他们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包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等基本内容。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中国国情、反映时代精神、研究中国问题、回答时代课题、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需要和紧迫任务。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全球思想文化交流需要

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西方国家以“民主”“人权”为旗号,使用网络、影视、扶持邪教组织和分裂势力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观的灌输。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消费模式和拜金主义影响下,在现代信息传播的商业环境之下,我国也出现了物欲膨胀、精神衰退的苗头。一些人被经济利益所驱使,丢弃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丢弃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与奋斗的主旋律,通过一些丑陋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方式吸引大众注意力。戏说红色经典、炒作负面新闻、曝光不雅照片、明星吸毒斗殴、代言虚假广告。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对传统文化失落迷茫,没有温情和敬意。种种有违传统文化中真善美品德的不良现象,弱化了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侵蚀着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造成社会公德的萎缩和社会风气的鄙俗,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面临危机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壮大,维护我国文化的安全和“文化主权”,是亟须正视和回应的时代课题。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实需要

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布局。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越来越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此话让人深思,让我们在社会建设中感受到精神文化缺失所带来的影响,也说明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所以,全社会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价值共识。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文化问题的需要

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我国当前存在的文化问题突出表现为“六无”现象:一是文化无根,传统文化断裂,马克思主义危机;二是文化无魂,魂飞魄散,碎片化、物化;三是文化无序,道德失范、社会脱序;四是文化无力,缺乏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五是文化无声,理不屈而词穷,话语权很小;六是文化无信,信仰、信任、信心危机日深。这些现象导致历史、价值观的缺失。例如,大禹婚外情被臆断出来,孔子私生子身份被揭露出来,关公好色的本性被推断出来,司马相如包二奶被设想出来,李白、李清照喝酒等,历史在所谓的通俗化中日益庸俗化。因此,我们必须完成价值观重建的任务。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也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任务。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化教育工作

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宣传方式。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运用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运用贴近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运用遍布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运用丰富多彩的出版作品,源源不断地推出原创性的文化作品,并且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来传播和营销其价值观和文化作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更好地走进群众、深入心灵,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自己一套独立的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平台。有利于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并在价值输出上占领制高点,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力军作用和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知名人士、公众人物的独特作用,带动全社会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这种表率和引领,社会风气也会随着主导的引领而逐渐向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地生根。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加强制度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赖于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健全完善。只有锐意改革创新,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才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也才能真心认同、热烈追求和忠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衷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并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而制度的规范作用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内在品性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敬畏规则,信任规则,遵守规则,久而久之,就会将制度的外在约束内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和自身的道德品性。

参考文献

[1]管子·牧民.

[2]共产党宣言.

[3]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14).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总书记在2006年3月份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简明扼要、精辟深刻,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和社会规范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有鉴于此,深入、全面地解读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增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及其社会价值理念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荣辱观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其内容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不同经济形态间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荣辱观也和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具有内在的历史传承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与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实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在整合中华民族已有思想材料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立的。从现实层面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荣辱观思想以及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经验总结的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对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崇高道德品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和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继承发展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荣辱观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于新时期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创立的,并彰显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的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正好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所倡导价值取向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进行了整合和重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会主义荣辱观如同一场及时雨,汇聚了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精华,密切联系当今社会风气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一正一反、旗帜鲜明地把道德领域中的是非黑白划分开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修养指明了最基本的底线标准。

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和社会规范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有鉴于此,深入、全面地解读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增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9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具有划时代得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落实“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就是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以人为本”是衡量和谐社会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阶段 以人为本 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它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开创了我党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独立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任务,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转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能力已日趋成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和谐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的进程中,我们党只有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价值理念进行理论创新,对和谐社会阶段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才能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本文重点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塑造问题。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既克服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又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因为“以人为本”具有里程碑式的本质内涵,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深刻理解两个最基本概念。

其一,“人”这个概念。“人”包括: 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人”在哲学上有三个对应物,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一个是国家社会。无论是物、神,还是国家与社会都是因有了独立人格的个人而具有存在价值,可见,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具有本原性的决定意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作为哪一种类的人都没有因其具有独立人格,从根本上摆脱对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的依附。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物。由于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由于人们在知识、技能、生理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人们对物的依附程度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弱者对物的依附逐步演化为对人——强者的依附。在某种意义上,人与物依附关系的实质即人对人,人对于社会的的依附。二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神。历史上,人曾长期作为神的奴仆。在宗教改革之前,人与上帝的勾通须经教会的中介,个人不允许有自己的思考,只能接受教会强加给人们的信条。新教确立了内心自由法则,使信仰者与上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个体的解放与觉醒,使人摆脱对神的过度依附。人对“神”的依附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人的精神依附。由于不同形式的精神依附都来源于人的征服本性,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历史惯性,所以,人为的制造精神依附成为上帝之后的精神鸦片,精神征服者在征服别人时并没有获得精神自由,反而成为精神的附庸。可见精神依附是个性发展道路上最难以克服的、来与人性自身的精神障碍。三是人之所以依附于国家社会。洛克指出:“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人,个人在组成社会、建立国家时,并没有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交给国家,因而国家也无权剥夺这些权利。但是,国家社会通过神的力量或独立个体的权利自愿委托掌握公共权力后,就成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支配性力量,独立个体因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成员获得了庇护,但也因此逐步演变为类存在意义上的、社会群体性的、无个性的个体。

其二,“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是物质,人的世界的“本”就只能是人——人本。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既是“本原”的本,又是“根本”的本;它既回答了人是国家与社会的本源和载体,又回答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人类关注的问题。“本”就是始原、发源,是其他一切的根据和标准,是规定性的力量。“人本永恒”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本原和目的,赋予人独立和自主的地位。人如果不能独立,就不能彻底摆脱工具地位,就不能真正把人作为目的。因此,讲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的独立和个性解放问题。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是不会进步的,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自从形成社会和国家以来,人不但要面对人与物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国家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在诸种关系中的人并不总是主动、自由和独立的,包括哪些能利用公共权力的阶层也一样没有摆脱对权力的依赖成为权利的仆从。马克思早就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它揭示了独立个体与国家社会的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肯定了独立个体对国家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既是指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又指独立个体特有权利本原。人作为本原和终极目的既不应屈从于国家和社会,又应自觉依法摆正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由和自主既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本原和依据,又应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源泉。

“以人为本”,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既区别于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所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民主权反对专制,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又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所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中国古代有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但是,这种“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幌子,其真正目的在于更好地“役民”、更顺利地实现其统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种“民本”思想的样板,它实质上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君本”思想。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学说反对神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捍卫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虚构的、无差别的、抽象的 “共同人性”的理论预设基础之上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它既是对传统的、教条的,近乎于圣明教义的反思,又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 “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社会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主权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出发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把增进全社会利益,保障每个人权利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的创建,规范制定,政策的实施的终极标准,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最终归宿。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阶段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评判历史进步的;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不断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主要在于:一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确立自己的价值,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三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和谐一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和谐,这些执政理念的改变,首先表现在具有支配能力群体自觉摆脱权力依附后的感悟,主动挣脱对“物”的膜拜后独立意识。其次表现在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和本原权利的回归。第三表现在普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本本”依赖、阶级依赖、权力依赖和政绩依赖,真正围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的开始。 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只有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法的规范和制度的力量,才能真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这两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所有的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动力和目标。只有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曾经把战争时期行之有效的阶级斗争的方法运用于经济建设上,把肃反的手段运用到思想建设上,把服从作为组织手段运用到各类管理上,把政策作为法条运用的党的领导方式上,把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统统融化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一切本末倒置,把人民当作工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手段问题。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上我们党对教条机械式的信仰,精神依赖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勇气的丧失,依赖精神凝固了全党的个性思维,对“物”的严重依赖和控制,泯灭了个体的所有个性后,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也荡然无存。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要从思想上自觉地摆脱这种“精神依赖” 

 

三、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人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形成的制度范围内发展自己,依靠这一制度确保人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依然在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也不可避免带有初级阶段的痕迹,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原”性价值观将逐步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反映在经济政治体制之中,体现于法的理念之上。“以人为本”在建设和谐社会阶段中处于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超越和谐社会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的,独立于国家于社会之外,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条件和发展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动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是人的“本原”地位决定的,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事实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措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在不断协调中实现。然而,在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上,由于受历史的、现实的和人性自身的局限,往往以人的社会性掩盖了人作为个体和主体的“本原”意义,以阶级性取代了个性,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代替、侵害或牺牲主体权利。反过来说,当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被替代后,阶级、国家和社会仅仅是从受制于每一个个体转变为某个个体或某个阶层的附庸。人依附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是因为人作为个体力量的孱弱,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控制人和依附于人,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人的本性使然。

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历史发展是新陈代谢的不息过程,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水准与交往程度的限制,人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须与社会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因历史的局限,而忽视用民主的手段保障人的权利,用法治手段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价值标准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确立了人本原性和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制度框架、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诞生,它从根本上走出了“本本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的盲区,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真正的从理论走向现实,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世界回到了中国。“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独立个体权益作为发展的根本,把最高纲领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立足于和谐社会阶段,以此衡量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既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现阶段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符。

 “以人为本”是衡量和谐社会阶段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同的是把实现阶级利益的终极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轻视个体利益,集中体现制度优越转变为创新体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把检验发展的标准从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既要保障人民群众宪法权利,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能成为国家与社会的主人。

 “以人为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主体权益的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由各利益主体的具体权益构成的,每个个体的权益必须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设计上,反映在政策和实际工作之中,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个体主体权益的集中表现,个体主体权益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和前提。没有个体权益的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在国家和社会的框架内演化为蚕食、侵吞主体权益的载体。事实上,国家和社会被俘获的过程,就是个体权益被侵害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由人自身权利的扩张性引起的,用法的力量保障个体权利不受伤害,既约束了个人权利的扩张本性,又从根本上避免了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