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21:02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1篇

关键词 蒙古 民俗旅游 问题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以说蒙古族民俗游是内蒙古旅游的支撑,游客来内蒙古旅游很大程度上都是来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蒙古包,希望骑马纵横在草原上感受一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畅快。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内蒙古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政府和旅游部门对旅游投入也逐年增加,各个民俗旅游点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内蒙古的旅游影响力。随着内蒙游客逐年增加,内蒙古的旅游收入也取得巨大的突破,促进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民族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改变了蒙古族地区淳朴的民风,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内蒙古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尽管旅游是一项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现象的活动,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项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必须讲经济效益。这一特性决定了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给当地民族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很多事实已证明,伴随着民俗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一些消极的影响已开始出现并显示出其潜在的威胁,在内蒙古地区,民俗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但因保护工作被忽视,加上工作中的某些短视行为,民俗旅游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民俗旅游开发给蒙古族传统文化带来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淳朴的民俗民风商品化

蒙古族的古朴习俗是蒙古族民俗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它之所以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它有它各自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十里不同俗,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怎样在出售这些传统习俗礼仪时保存其内在的固有价值,是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毫无考虑地无选择地把蒙古族的习俗礼仪包装成旅游商品出售给旅游者,有可能使得这些特定含义的习俗礼仪商品化,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并给当地的民俗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表现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褪色,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赚取经济利润,开发商让当地人民改变了自己传统习俗及一些仪式的原有功能,使之变成商品。例如: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真诚”著称,七八十年代,来草原旅游的游客到牧民家去做客,游客与牧民间的关系是非盈利关系,客人或游客到了牧民家中,牧民们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最好的食品来招待远方的客人,为客人唱劝酒歌,并献上神圣的哈达。主宾之间相互推让客人可能留下一点点招待费以表示对牧民的感谢。但是在今天,旅游这一经济活动改变了原来牧民与游客之间的这种淳朴的关系,使得到牧民家吃饭、祝酒和献哈达这一传统的蒙古族待客风俗蒙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如今这一活动是要付给牧民钱的。

2 蒙古族传统价值观的改变

蒙古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确实给当地的蒙古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旅游商品市场,很多群众在旅游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纷纷进入景区从事个体经营。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和发展,经营人数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使得景区内商业气息浓重,民俗文化气息随之就变淡了,使游客失去了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兴趣。内蒙古地区的民俗旅游景点内,像各个草原景区,从出售传统民族工艺品、当地的土特产到为游客提供背包等。虽然这为繁荣旅游市场、满足游客需求、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然而,商品经济阶段所固有的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的本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这些原本淳朴的人们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一方面对外面世界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懒于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赚得美好的生活,他们有时就用不正当的方式积聚财富,使得风俗淳朴的民族地区出现了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甚至偷盗抢劫以及一些赌博等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损害了当地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的发展。

3 扭曲了某些传统技能及工艺品设计图案包含的意义

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传统工艺品需求市场日益扩大,一方面传统工艺品生产重新兴旺复苏,激活了很多原来面临失传的传统手工制作技术;另一方面,为了适合外面消费者的口味,工艺品的设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这变化中,一些原来含有深刻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图案可能也会由于这变化而丢失。近年来,随着来内蒙旅游人数的增加,各种各样的蒙古族工艺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像蒙古刀、小型的蒙古包、蒙古靴等都非常受欢迎。由于游客需求的增加,人们为了赚取利润,对各种工艺品的制作非常粗略,从而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这对于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破坏。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2篇

(一)搭建蒙古包的习俗

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历史已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多种搭建蒙古包的传统习俗。1927年5月27日,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斯文赫定记述了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习俗。“考察团的帐篷在草地上排成了一长溜,拉尔生坚持让我们遵照蒙古人的习惯,把帐篷的门向南开。”[1]蒙古民族一般会在蒙古包上设计和绘制一些图案,使蒙古包更加美观的同时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帐篷长边一侧两个稍矮些的角上,编着寿星的图案,它代表着长寿,而在篷顶的中间,同样的图案又组成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圆圈。”[2]

(二)祭祀敖包活动

敖包在蒙古语中称“鄂博”,多用石头、沙土或树枝堆积而成。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遇到“鄂博”,斯文赫定记述:“首领的代表告诉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就是不让在土地上挖坑,因为这会伤害土地的灵气。他们还特别要求不要触动所有高起来的土坡,因为那上面都堆着鄂博。”[3]敖包在蒙古族居民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他们尊重敖包,认为那是神灵的象征,这不仅是对万物有灵信仰的体现,还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婚嫁习俗

蒙古族具有浓厚草原民族特色的婚嫁风俗。考察团行至西利乌苏时,黄文弼记述道:“据云若育女子至长未嫁,而有孕生子,乃向蒙古包前马桩上扣头,意为与马桩配婚。……婚前男先至女家,与女同回男家,拜马桩,又拜来宾,即成婚姻。”[4]蒙古地区的婚嫁风俗是蒙古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拜马桩就鲜明显示出这一点。

(四)丧葬风俗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既蕴含着的内涵,又是社会民俗的具体体现。1927年5月19日,黄文弼记录了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又闻此地丧礼甚薄,男子未成年者,以席卷之填于野。老人其棺木衣服,无论贫富,均不华丽。犹有蒙古之旧习也。”[5]由此可知,蒙古族“丧礼甚薄”的丧葬风俗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对汉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婚”“生”“死”,而蒙古族丧葬尚俭,不论贫富,亡者的棺木服饰都不推崇华丽。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反映出蒙古族人们平淡自然的价值观念,对现今社会厉行节约有借鉴意义。

(五)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饰,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差异,蒙古服饰在长袍的款式、妇女的佩戴首饰等方面存有不同。黄文弼在日记中记述了乌拉特与阿拉善两地区之间妇女在穿着和装扮上的差异。“据商人云,阿拉善女人装饰与乌拉特不同。乌拉特女人发髻,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女人发下垂,以网络笼之,戴耳珠,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富者用真珊瑚,贫者以假货充之。”[6]其作为鲜明的民族符号,成为展现蒙古族风貌的一个窗口。

二、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其自身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受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更强烈的撞击。民俗文化在当今面临着迅速变异和流失的危险。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广泛商业化。一些开发商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当地原有的文化形态,急功近利,将其过分包装。如内蒙古祭祀敖包的民俗活动。在斯文赫定的记述中,敖包是蒙古族人对“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的表现,祭祀敖包的活动神圣而庄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敖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其本质开始扭曲。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敖包外观的宏伟,以达到赚人眼球的效果,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却漠视不顾。同时,许多游客也参与到祭祀中来,游客“祭祀的时候什么也不拿、不懂,就跟着牧民绕敖包三圈,嘴里喊着:呼来、呼来”。[7]游客并不真正理解敖包祭祀背后蕴藏的神圣意义,祭祀敖包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无疑已在商业开发中变质。

(二)民俗文化的内部断裂现象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社会生活现代化,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弃,这种内部民俗文化的传承断裂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在内蒙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牧民开始定居,拥有固定住房,蒙古包的数量锐减。“现代牧民在自己承包的牧场上建造了砖瓦房,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牧民家有现代电器,多数牧户有小四轮拖拉机和辅助机,有的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8]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提及的蒙古包如今只能在一些草原旅游景点看到,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消费吸引点出现,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民俗寓意已经消失。

(三)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弱化民族的个性符号,民俗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鲜明地表现在服饰和婚嫁习俗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人已不再穿蒙古袍,不再佩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蒙古族的年轻人多数崇尚现代审美观念,喜欢佩戴流行饰品,对蒙古衣服的做工及穿戴方法等逐渐陌生。现今的蒙古族年轻人婚嫁时,往往采取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式的结婚方式,很少沿用传统当地婚俗仪式。蕴含传统蒙古族文化的“以牛马为聘礼”、举办“祭火仪式”等婚俗被弃之不用,使其失去了体验民族自我认知感和存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导致民族意识的迷失。

三、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代表着中华各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体现。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具发掘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区民族文明的传承形式,它记录了相应的历史,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画面。“人是民俗的动物”。[9]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与民俗紧密相关。从斯文赫定记载蒙古族怕破坏土地的灵气、祭祀敖包的习俗中,可以看出推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蒙古民族的深刻影响。由此体现出蒙古族的特征,再现蒙古民族在草原、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活动的画面,为学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二)社会调解功能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习俗惯制,对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民俗文化通过形成固定规范,起着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维系社会关系的作用。据斯文赫定记载,“1929年夏召开的麦德尔节从苏尼特右旗赶来的香客,就有2000人之多,据说从苏尼特左旗也至少来了这么多人。人们骑着马匹、骆驼,乘坐马车、汽车纷纷赶来,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朝拜班禅喇嘛并接受其祝福。”[10]蒙古族集体参加麦德尔节这种习俗,反映出蒙古族共同的信仰基础,它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加强族内各地区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三)现实教育价值

民俗文化蕴涵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斯文赫定所记述的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提出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即从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述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11]并指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广播、网络电视风方式。[12]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独具特色。一方面它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受时间地点、教师素质水平等条件限制,无时无处不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和行动。[13]”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教育大多不具有强制性,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例如,每逢大规模祭祀敖包之后,蒙古族都会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此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粗犷豪放的游牧文明紧密相连,在无形中塑造、强化他们崇尚勇敢,尊敬武士的价值观念。

(四)艺术审美价值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14]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土壤,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审美的民俗文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民俗物质文化,如黄文弼记录不同蒙古地区妇女的装饰物品,乌特拉妇女以“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妇女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它们是民俗习惯的产物,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传达美的理念;二是民俗活动。在民俗的动态展示中,也展现了特殊美感。蒙古族嫁娶仪式中,在马头琴悠扬伴奏下,新郎新娘盛装华服,举起银碗向亲朋歌唱敬酒,就传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则

民俗文化对民族自身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具有独特价值。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处于流失的边缘境地,因此,亟需研究相关保护策略,但保护民俗文化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体中存在。保护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包含两层内涵。首先,“中国民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整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15]保护民俗文化就必须将静态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保护,不能顾此失彼。如,可在保护蒙古族传统婚俗中同时推进民族服饰的保护。其次,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将某区域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中进行保护。例如,蒙古族崇拜万物神灵,推崇摔跤、赛马等习俗充实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中善良淳朴、勇敢坚毅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文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文化的价值,对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要形成一套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例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经验,结合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地域宽广的特点,构建起具有游牧民族特色、适合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指导下,使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利用民俗文化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创造的。文化创造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造主体。”[16]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避免民俗文化的内部链条断裂,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三)创新性原则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土壤中诞生的民俗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剧变,要使民俗文化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能使民俗文化既能保持独特的地域性,又能适应现代化潮流。例如,根据现代审美理念,将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元素,创造民族特色品牌,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四)可持续性原则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需要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协调作用下实现。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保护内蒙古民俗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草原生态,遏制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漠化。草原生态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土壤,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空间和发展背景。民俗文化的发展又能带动民俗资源深入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结语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3篇

[关键词]鄂尔多斯;黑慕日;民族文化

一、鄂尔多斯黑慕日的特征

“黑慕日”为蒙古语的汉语直译,也称“玛尼宏”,汉语意为“禄马”或“禄马风旗”。以往,鄂尔多斯地区黑慕日的形制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普通家庭只能立一杆黑慕日,立两杆黑慕日即为贵族、地位高的家庭,立三杆黑慕日的则是衙门、寺庙等处。如今,黑慕日的形制就没有严格的限制了。

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的黑慕日通常以两杆组成,杆子顶端是三叉铁矛头,矛头的下端固定有以公马鬃为缨子的圆盘。两杆之间由风马旗(为印有凌空腾飞骏马图案的蓝、红、白、黄、绿五色小旗)连接。多数黑慕日还建有长方体神台,在神台上面放置香炉,供焚烧臭地柏和祭品用。

二、黑慕日溯源研究综述

对黑慕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蒙古族风马旗的探索。P于蒙古族风马旗的起源,学术界先后提出许多论断,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一)起源于马崇拜

自古以来,马是蒙古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蒙古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学者认为,蒙古族的风马旗是对马崇敬的一种抽象化的表现。如齐・斯琴巴图的《风马旗苏丽德》中就认为,风马旗是蒙古族对于马的一种信仰。那・色楞在《马或风马旗以及文化意识》一文中也认为,风马旗表达的精神就是蒙古马的精神。

(二)源于军旗的演变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蒙古族风马旗是由成吉思汗时代的军旗演变而来。

曹纳木在《关于风马旗的来源》一文中认为蒙古族风马旗就是军旗、黑苏勒德和藏传佛教用的经幡在历史的演变中相互融合而成的。巴・敖特根巴雅尔在《关于风马旗的来源》一文中也认为蒙古族风马旗的“旗”代表的是蒙古族军人威严的旗帜,而“马”则是蒙古马,是帮助战场上帝王和军队取得胜利的坐骑。“风马旗”就是把“旗”和“马”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是蒙古族人民期望得到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鄂・苏日台在《蒙古族美术史》中也说:“成吉思汗时期已形成了悬挂风马旗,其画面是蓝色天空中飞驰着一匹骏马,马的右上方镶嵌一轮红日,左上方吊挂一轮明月,左前蹄踏一猛虎,右前蹄踏一雄狮,左后蹄蹬一尾蛟龙,右后蹄踩着一只彩凤,整个画幅的周边有狼牙饰”。

(三)由传入

有学者提出,蒙古族历史上没有使用风马旗的传统,风马旗源自,是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是蒙古族文化与藏族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

达亚在《风马旗的来源》一文中认为,蒙古族风马旗并不是来自古代的旗帜,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蓝底上画白马的旗帜的描述,黑苏勒德与风马旗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白歌乐在《话说蒙古族“风马”俗起源》、《蒙古族“风马”习俗的历史渊源》中也提出,“风马”在藏族地区的盛行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蒙古族开始信奉风马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史料可以查寻,但历史并不会比藏族久远,“风马”是按其本来面貌传播于蒙古地区的藏族佛教文化。蒙古人接受、吸纳了藏传佛教文化之后,用自己的文化方式改变、发展,从而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本民族特色的“风马”图,也发展出了融合了“风马”的成吉思汗祭典形式,即鄂尔多斯黑慕日。

三、鄂尔多斯黑慕日的历史渊源

对于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很多人皆局限在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事实上,绝大多数时至今日还得以保留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并不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域的人所独创。所以,要谈鄂尔多斯黑慕日的历史渊源,应首先放下各自的民族思维,沿着人类产生、发展的步伐,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综合联系起来研究。

(一)中国传统禄马思想、藏族风马旗与黑幕

“禄”本义为福气、福运,禄马即福马,是以马为载体祈求福祉。早在中国商周时代,就有用活马、活人献祭死亡贵族的习俗。《中国古代的殉葬习俗》一书指出,人殉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其是农业和定居产生之后的产物,祭祀土地神就需要血祭与活埋。东汉班固《新校本汉书》注曰:“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即祭土地神可以得福。因此,禄马思想的起源应与祭祀土地、山河以祈求福祉有密切的关系。

古人为什么会以马作为祈求福祉的载体呢?应源自人对马的崇尚。《后汉书》中记载了相马名士马援的一段话:“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易经》中将马象征为天,即“乾为天”。卜辞中也提到“禄存和天马”运――代表好运,这也是古人用马代表福禄的体现。虽然中华民族崇马从何而起尚不得确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不是从蒙古族开始,也不是从藏族或那个民族独有的文化信仰开始。在中国古代,认为白马属阳,为天神所驱使,因而在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以白马为祭马。另《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太阳做马车出行的说法等,都是极好的佐证。

随着社会的进步,活人活马的祭祀习俗逐渐被废止,代之以陶、瓷、木、面、纸等质地的人马等,这一习俗的享用对象,也从部落首领、贵族、君主、帝王发展到了民间。到了唐代,中国的禄马观念已经基本固定。王昌龄在《上马当山神》一诗就记载了“放禄马”这一习俗,说明在唐代开元年间(公元8世纪前期),放禄马祈求平安和幸福,就已是民间的习俗了。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推广兴盛,禄马习俗也随之进一步兴盛发展起来,版印出售“纸马”的纸马铺也开始出现,著名的 《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纸马铺。到了清代,民间还流传有骑纸马还魂的思想。

作为一种宗教仪式,风马旗祭祀在我国的藏族、蒙古族、白族和彝族等众多民族中存在。据韩书力《风马旗》中的统计,风马旗祭祀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区,在尼泊尔、克什米尔、锡金、蒙古国等也有这样的习惯。

藏族人称风马旗为“隆达”,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故汉语译作风马。在追述“隆达”的起源时会发现,藏文古籍中记载,藏俗“隆达”的始创者是一位名叫贡则・尺杰加布的人,“贡则”是“孔子”藏语的音译,“尺杰加布”则意为“智慧大王”,是藏族学者赠给孔子的谥号。 孔子做过掌管巫、史、礼、卜等职的官员,其思想又倡导“仁政”。 所以,孔子极有可能在他生活的时代倡导用纸马纸人代替活马活人进行血祭、陪葬等祭祀殡葬习俗。由此可见藏族人风马旗崇拜习俗与中原传统禄马观之渊源。

谢继胜《风马考》考证说:“藏族风马是汉族太极八卦、 阴阳五行等传统思想观念的结合下产生的祭祀仪式。”张丽丽《蒙古族风马旗图像学分析》则认为:“从图像来看,蒙古族风马旗无疑是受到了藏族风马旗的影响。”因此蒙古族风马旗与汉族传统文化之间也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日本非常盛行绘马许愿祈福习俗,日本学者研究认为,这种绘马信仰与古代杀马祭祀有关。土居次义在《清水寺的绘马》中讲:“在日本有叫做绘马的东西,其是在木板上画马,是奉献给神的东西。这与一般的绘画不同,它是给神的画。” 日本绘马习俗很可能是受到中国禄马习俗的影响,而这种信仰形式,对于我们解读蒙古族风马旗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苏勒德与黑慕日

苏勒德(长矛),是古代蒙古族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每个男子平时均备有长矛,时刻准备参战。苏勒德也是蒙古军队军威的象征。据史籍记载,成吉思汗称大汗后,他大帐入口处一侧插矛头下有四束黑马尾的苏勒德(黑),另一侧插蒙古军旗――九游白旗(白),这一方面表示蒙古军队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另一方面也是成吉思汗威严权力的象征。《蒙古秘史》等史籍也记载,战旗苏勒德因其尚武精神的体现而受到蒙古人民的崇敬。蒙古鄂尔多斯部世代守护祭奠成吉思汗的英灵,并供奉着他的遗物,其中就有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苏勒德。久而久之,象征着蒙古军威和成吉思汗英灵的神圣之物――苏勒德,便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门前供奉起来,并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陈育宁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祭祀活动》中,对黑慕日之中三叉铁矛的来源有如下考证:“成吉思汗死后,象征着他的英雄业绩的长矛被当作神圣之物供养起来,久而成俗。但作为祭祀的长矛苏鲁锭(苏勒德)已不是原来战r扁平矛头的形状,而由于后来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改为藏式的三叉戟的形状。”

(三)萨满教与黑慕日

据13世纪欧洲教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出使蒙古记》,陈育宁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祭祀活动》一文中考证:黑慕日是“古代蒙古原始宗教萨满教祭祀仪式的演进”,是用于萨满教一种祛鬼避邪仪式的装饰。其装饰形式与鄂尔多斯祭台(黑慕日)的装饰十分相似,都是两根插立的长矛中间用一根毛绳相连;只不过萨满教祭祀时毛绳上系的粗麻布条被换成了五彩小旗,更加美化了。

因此,可以确定古代丧葬净化仪式的装饰是鄂尔多斯蒙古祭台(黑慕日)装饰的雏形。

四、鄂尔多斯蒙古人与黑慕日

鄂尔多斯著名学者旺楚格在《浅谈鄂尔多斯黑慕日》一文中阐述:北元时期,蒙古鄂尔多斯部“带着成吉思汗祭祀圣物,聚集在黄河河套即宝日陶亥时,形成了以信仰成吉思汗为主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圣主的卫士。在家门口竖立的黑慕日,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一习俗逐渐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宫殿的鄂尔多斯蒙古部的标志性祭祀圣物。”

每当新的一天开始时,鄂尔多斯蒙古人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黑慕日。这一习俗已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心灵的寄托、崇高的信仰。正如美国民俗学家弗郎兹・博厄斯所说:“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使得人们的意识从平庸淡漠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升华。”正是因为蒙古民族对于自然、英雄、祖先的崇敬,对于那些带有典型意义的象征物的认同,当这种意识延伸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时,它才由个人行为整合为一种集体行为,上升为一种民族意识,拓展成一种民族文化。因此,旺楚格先生高度评价鄂尔多斯黑慕日:“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古老的文化特点,成为苏勒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尔多斯人精神的象征、吉祥福禄和兴旺腾飞的象征”。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黑慕日的三叉铁矛是由苏勒德演变而来,风马旗应是受中原“禄马”思想影响的基础上融合了本民族的宗教习俗。将三叉铁矛、风马旗和神台结合在一起,则是受佛教、定居生活形态等影响,在近代甚至当代形成的产物。鄂尔多斯黑慕日是汇集了蒙、藏、汉等多源文化于一身的载体,是原始的自然崇拜、传统的英雄崇拜及藏传佛教崇拜等多种形式的集中体现与传承形式。更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和和谐包容思想的形象体现。

[参考文献]

[1]旺楚格. 浅谈鄂尔多斯“黑慕日”[J]. 鄂尔多斯文化,2012,(4).

[2]鄂・苏日台.蒙古族美术史[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

[3]张丽丽. 蒙古族风马旗图像学分析[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4]白歌乐. 话说蒙古族“风马”俗起源[J]. 西部资源,2009,01:43-44.

[5]徐英. 蒙古族“禄马风旗”与藏族“风马旗”图案及文化内涵的异同[J]. 民族艺术,2007,(2).

[6]陈育宁,汤晓芳.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祭祀活动[J]. 民族研究,1989,(6).

[7]魏冬,益西群培.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形象[J]. 研究,2009,(1).

[8]郭雨桥,额博. 禄马风旗[J]. 民间文化,2002,(1).

[9]曹纳木,郭永明. 禄马略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1).

[10]张应斌. 中国文人的起源历程[J]. 中国文学研究,2000,(3).

[11] 谭佳. 论析《春秋》的巫史性质及其文学影响[J]. 文学遗产,2008,(2).

[12]汤晓芳. 鄂尔多斯祭台的装饰――与曹那木先生商榷[J].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6).

[13]赤新. 蒙古族饰物中的藏文化因素[D].内蒙古大学,2010.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4篇

关键词:旅游酒店 建筑风格 文化氛围 营造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17-0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作为旅游消费主体的旅游者,其需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我国传统酒店提供的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主题酒店,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主题酒店是以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通过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文化品位、市场定位和特色服务等载体,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带给消费者有价值的、难忘的、快乐体验的酒店。

在内蒙古地区以反映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草原文化通常指由东北亚各民族,特别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在自然生存和发展状态下共同创造、逐步形成的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以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文化理念,成为内蒙古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

酒店的外观形式可以传递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风貌、民族习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建筑外观营造草原文化

在内蒙古酒店院内集中建筑了八个蒙古包,被称为城市中的“斡尔朵”。共有八个建筑物,分别代表以铁木真、窝阔台、拔都、拖雷等八位可汗的名字命名的八个蒙古包。整个建筑群体现了草原宫殿宏大、壮美的独特风格。九杆“苏鲁锭”长矛在道路一侧依次排列,与高大的“敖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草原生活画面,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内蒙古酒店以“天人合一”为理念,在主体建筑上加盖了蒙古包作为整体建筑的独特穹顶,民族特色一目了然。不仅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民族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同时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是草原文化的结晶。

酒店大堂的中心是成吉思汗汉白玉雕塑,大堂背景墙的设计也一改以往一成不变的以世界主要城市时间为主的做法,改用蒙古族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作为原型, 再辅以珊瑚、绿松石、玛瑙为点缀,创造出别具蒙古民族风情的装饰效果。

通过民族化的酒店外观,营造出了地方传统建筑的神韵,达到了以建筑形式唤起地方文化与历史含义的境界。让游客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和民俗,使酒店更富有历史文化人文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二、通过建筑图案展示草原文化

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是体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1.植物题材图案纹样。蒙古民族对草的依赖与热爱直接而鲜明

卷草纹。是以花草为基础构成的波曲状的花草纹样,细叶卷曲相互穿插。卷草图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动感和连续感,优美生动,具有连绵不断的韵律感,传递出生生不息的意义。

花卉纹。一类是宗教气息较浓的,如莲花、宝相花(朱赤花)、佛手等;一类是非游牧地区的蒙古族生活环境气息较浓的,如桃、杏花、石榴等。

2.动物题材图案纹样

蒙古民族对于动物的喜爱、依赖、敬畏,都构成了美感生成的基础,各类动物被艺术化为蒙古民族生活中的各种装饰图案。

五畜图案(牛、马、山羊、绵羊、骆驼)、鹿、狼、狮子、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采用,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广取博纳的品质及草原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3.几何图案纹样

蒙古族家具常用的几何图案纹样,如云纹、盘肠纹、回纹图案等,多是实物形态与几何形体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它是自然状态与内心规则相融而生的美的体现。

以盘肠纹而言,盘肠本为佛教八宝之一,按照佛家解释,盘肠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同时,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称为吉祥结,作为连绵不断和长寿的象征。盘肠纹饰在蒙古族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各种变形的盘肠纹与卷草纹结合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或为单独纹样,或为二方连续纹样,在蒙古包、召庙建筑、家具上使用较多。

蒙古族图案作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内容,通过民俗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互结合、互相印证的方法,深入到草原文化的本源哲学的深层领域。

三、通过建筑色彩映射草原文化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

1.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崇蓝。蓝色象征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蒙古民族信仰的萨满教把蓝天比作“长生天”,通过拜天、祭天的方式,期盼自己的族群象“长生天”一样长盛不衰、永远兴旺。这种思想表现到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13世纪中叶,出使蒙古的法国传教士曾有记述“……所有的妇女都跨骑马上……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自13世纪开始,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3.喜红。红色是火的颜色、朝阳的颜色。火是蒙古民族用以驱魔避邪的神圣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是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蒙古民族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通过祭火的习俗,表达对火神的敬畏,祈求火神的佑护。所以红色的蒙古袍、红色的哈达、红色的帽子便在服饰中被大量采用。

4.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5篇

一、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内容相似,并由此产生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替代性竞争。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辽阔的草原成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3000余公里,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六大草原,草原类型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虽各有特点,但均以草原风光为共同点,草原景观特征突出,在很多区域内景观相似性很强。民俗旅游资源以特色浓郁的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的原材料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其次,落后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贾铁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内蒙古一直沿袭着关于旅游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和认识,如:旅游发展的资源主导观念,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旅游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与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符,造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多、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阻碍了内蒙古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显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也正是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由于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使旅游开发者盲目效仿,不但影响了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导致相似的产品在旅游市场上产生竞争。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开发的两个草原旅游点,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设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开发草原旅游项目的地区与企业竞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致使全区的草原旅游点出现雷同现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点大同小异、缺乏特点,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业发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载体的模式化倾向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目前国内流行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的依托载体多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风情园等,并有发展成为固定模式的倾向,内蒙古各地的规划中也大量采用了此类手段。其中的博物馆、展览馆形式呆板,游客的参与有限,与旅游需求参与性强的趋势相悖;而民族风情园能够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娱乐需求,但数量过多,会呈现形式单一、项目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时就要注意数量,否则从形式上就难于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再叠加上内蒙古民俗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的问题,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独特性弱,难于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面对有限的客源市场,独特性小的草原民俗旅游景点之间必然出现恶性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市场上游客分流,最终导致旅游点之间形成了替代性竞争。与此同时,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旅游产品会使客源市场难以拓展,旅游点经济效益增长困难,进而导致经营粗放,难于出现精品,更难于创建旅游品牌。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目前,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还未成体系,主题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区域旅游形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它可划分为总指标层、次指标层、子指标层、组类指标层、基础指标层和原始指标层。作为总指标层的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又由次指标层的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构成。内蒙古的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的旅游形象是内蒙古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是多年来内蒙古着力促销传播的主题旅游形象,几乎成为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原生旅游形象。这一形象为自治区开拓客源市场,为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主要表征为历史形象,体现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因素的含量仍然较低,即内蒙古的主题旅游形象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该问题,旅游学界颇有同感,如贾铁飞先生认为:目前,内蒙古并未在全国旅游竞争中形成完整、丰满、鲜明的旅游形象,往往是“讲资源,盲目乐观,论形象,残缺不全。”内蒙古一直将“草原”作为内蒙古旅游的核心形象,这本无错误。但内蒙古旅游无论在对草原概念内涵、外延的探索上,还是在对区域草原资源的配置上,还都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水平上,致使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实践严重脱节,远不能担当起草原所应有的深远含义。因此,对于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核心形象和主题形象亟待作深开发,使之丰满、富有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形象系统。

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的不完善、旅游形象的单一以及游客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由于在外观上显现得较为明显,如山岳旅游资源与草原旅游资源外观差异显著,故游客的认同率较高。但游客对内蒙古的人文旅游资源差异性认同率较低,且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情与民俗旅游资源上。旅游者的这种心理因素导致了旅游决策行为出现择一草原旅游地即可的决策模式,直接制约了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整体形象的形成和草原民俗旅游的深入开发,并使旅游地之间产生了替代性竞争。因此,在内蒙古的主题旅游形象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应首先研究差异化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并在旅游促销时突出差异化的旅游形象,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形象体系,从而去拓宽旅游市场、促使旅游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科学规划。王大悟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核心,就在于把将要开发的旅游城市或景区设计成一个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制作成怎样的产品。另外,旅游规划的核心是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在旅游规划中必须紧紧围绕旅游产品设计这个核心,进行差异化规划,构筑产品的特色和韵味,形成市场的亮点和热点,这样的规划才是成功的。基于对内蒙古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分析,各地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环境、开发环境都存在着很强的差异,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进行科学规划,采取差异化策略,这一点也是目前旅游规划编制方和委托方的共识。

其次,积极倡导旅游产品供给者的高度合作。现今的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企业生产具有自主性,而企业生产都是出于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哪种旅游产品或项目利润大,旅游企业就会生产相应的旅游产品或项目,再加上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原材料共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出现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旅游景点进行替代性竞争。因此,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除了需要旅游规划的编制者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旅游景点的布局和旅游产品及旅游项目外,更需要倡导旅游产品的供给者高度合作,采用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生产差异化特征强的旅游产品,杜绝盲目效仿、盲目比附,从而使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竞争变为互补性合作,实现利益的均增与共享。

再次,建立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强大保障体系。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协调工作,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与保障。为保证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必要组建研究机构,聘请研究蒙元文化、内蒙古历史地理、民俗、建筑、艺术及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等各方专家,专门研究该问题,并对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内容与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研究反馈信息并实时调控。理顺相应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政策法律计划等宏观管理手段进行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宏观调控与协调,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以达到保证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的竞争问题、促使内蒙古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增加科技含量

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的核心目标是要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供给市场上的竞争力。旅游产品竞争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

首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应选择合适的创新类型。目前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类型主要有: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创新,内涵创新,功能创新,过程创新,主题创新。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6篇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高高在上的那几个有点像兵器的装饰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权力的象征——苏勒德。苏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战神、是威严和神圣的标志、是精气神的综合体、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帜。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绺公马之鬃,栽在一柄长矛矛头下的圆盘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开光。相传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部众叛离,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就曾举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唤过失散的部众。在蒙古征战时期,每当将士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7篇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38- 03

1 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优势

1.1 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优良,旅游政策体系相对完善

1999年,在《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出台。2003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后续又相继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决定》,确立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发展重点,对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地位,构建完整的旅游政策体系,提高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历史文化灿烂悠久,地域特色显著

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交汇、融合,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截止到2010年,全区已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馆藏文物50余万件套。如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都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内蒙古境内的古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位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首位。

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使内蒙古成为一座庞大的、生动的民俗风情博物馆,使得内蒙古的草原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3 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然景观分布广、资源神奇独特、品位高、代表性强,种类丰富且易于组合,在海内外有较强吸引力。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姿,有广阔的草原、茫茫的森林、神奇的温泉、广袤的沙漠、迷人的地质奇观等。其中,内蒙古草原东西绵延2 000多千米,总面积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等草原闻名遐迩;森林总面积列全国第二位,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沙漠总面积占全国的4/5,我国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内蒙古境内。若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并用产业化的理念去经营,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动,必将成为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产品。

2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吸引力较低

内蒙古各大草原虽别具一格,但大多数的设计重点都放在草原风光上,很多区域内景观景点的建设高度相似,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出现了景区间的恶性竞争。这就使得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下降,发展速度缓慢。

2.2 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散,景区间恶性竞争激烈

近年来草原旅游景点不断增加,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扩大,加之景点雷同现象愈演愈烈,造成景区间的恶性竞争激烈。而且景点分布较为分散,成规模的草原旅游景区较少,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年接待规模小于10万人次,致使深层次开发的成本高,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

2.3 管理混乱,开发管理水平偏低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普遍存在现代管理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宏观管理和协调比较乏力,交叉重复比较严重,旅游景点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行其道等现象。对草原旅游区的管理也相对粗放,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实施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

2.4 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游客满意度差

单纯的草原风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在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很好地体现草原文化的精髓。在民族风情展示中,民族歌舞表演严重商业化,只重形式,忽略其内涵,使得不同地域蒙古族民俗不能充分体现,从而无法满足游客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探究的心理,不能让游客们满意而归。

2.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旅游价值衰退

由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未进行有效的处置就随意排放,使旅游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土地资源都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旅游区游客数量正在减少,经营受到威胁。一些草原缺乏合理的指导规划,加之管理疏忽,游客踩踏频繁,车辆横行,骑马践踏,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逐渐衰退。

3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确保旅游业市场健康发展

内蒙古各级政府应该从人才、资金、综合环境经营、投资环境优化、产业政策完善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扶持,进一步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政府的力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体可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完善内蒙古旅游的政策法规,优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并根据不断改变的形势而做出最优的政策调节,使有关政策都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科学合理地组织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对外营销,宣传活动,引导旅游企业正确地建立对外营销的途径,积极地为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为发展壮大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提供实质性帮助。三是完善旅游发展专项经费的使用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扶持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四是为企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使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产业的资讯。五是切实为旅游相关企业提供帮助,帮助解决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生产经营之外的困难。

3.2 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建设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线路

3.2.1 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精品旅游景区

文化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开发建设特色旅游景区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必要途径之一。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重点突出内蒙古各民族的民俗内涵。民俗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要体现很高的文化品位,就需要对民族民俗文化进行更深的探究和开发,这样才更易于形成旅游特色景区,成为无法替代的旅游产品。在内蒙古民族文化中,蒙古族文化独具魅力,在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具有多重民族性和特定地域性,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进行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开发中,应重点突出开发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

另一方面,重视旅游文化活动策划和设计的参与性,丰富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参与性文化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可以提升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满足游客亲身体验、参与旅游文化活动需求的有效途径。在现有旅游景区利用文化展示来营造、突出地方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将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可行为化的文化内容开发设计成为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如民族服饰的展示与穿着体验,可举办民族特色服装展,并邀请游客做模特儿;游牧生活体验,可让游客在指定的草原上放牧、狩猎等;还可以安排游客进行蒙古族歌舞的学习与表演、游戏竞赛;打破目前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单一化、低水平重复的格局,让游客体验具有真实性的文化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从而增强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3.2.2 贯穿草原文化主题,组合开发特色草原文化旅游线路

良好的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组合开发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内蒙古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区域间,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就自然资源而言,内蒙古自西向东依次有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类各具特色的景观。就民俗文化而言,从东到西依次有: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林区的巴尔虎蒙古族、布里雅特蒙古族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俗文化;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丰富的草原牧业民俗和察哈尔蒙古族民俗;科尔沁蒙古族民俗等很多独特的民俗。依托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以集中反映不同地区独特文化的A级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中心城市、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为组合要素,开发建设反映草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组合贯穿以不同草原文化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草原文化旅游景区,深化景区主题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全力打造景区所需突出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应加速优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突出城市的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依次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3.3 围绕民族特色文化,开发草原文化旅游购物精品

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旅游购物是旅游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与经营不仅有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而且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部分。内蒙古传统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如内蒙古民族传统服饰、马头琴、皮画、木刻画、根雕、桦树皮制品、银饰、牛角制品、风景明信片、蒙古刀等特色旅游商品。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旅游商品的档次不高,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缺乏新意和特色。要打造旅游购物精品,首先就要在这些原有旅游商品基础上深化设计,加强创新,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开发设计蒙古族传统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传统食品、书籍等系列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其次,对高质量、高信誉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厂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培育,为旅游购物精品开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再次,大力发展生态型旅游精品,发挥内蒙古丰富的资源优势,选用当地原材料,采用本土化工艺,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强化民族艺术风格,将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能作为纪念品、可欣赏与馈赠的产品作为草原文化旅游精品出售给游客;最后,培养和组建专业化设计团队,不断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反映内蒙古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文化的新颖旅游纪念品。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内蒙古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3.4.1 编写内容真实、设计新颖的宣传书籍

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积极组建出版、印刷、图书发行、报业集团,重点推出内容真实、设计理念新颖的旅游宣传书籍,内容以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特色为主。印刷多层次、多规格、多种语言的宣传资料,并在一些公共场合集中摆放,如机场、大型购物商城、宾馆等,便于游客了解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形象及信息。

3.4.2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传播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到主要客源地举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并通过媒体进一步宣传;也可以邀请各大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开发商以及媒体的记者等到内蒙古参观、采访,并借助于媒体将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到旅游客源市场。

同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蒙古族优秀的文艺演出剧目,打造优秀的宣传片、电视剧、电影短片等,在电视和网络上播放,让外界对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吸引人们来到内蒙古旅游,来体验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3.4.3 推进文博会展业,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文博业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明的载体,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内蒙古的文博业有自己的民族和历史特色。到2011年7月,内蒙古已有喀喇沁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等5个特色博物馆,其他类博物馆有115家,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区博物馆体系,从而可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民族风情,从而达到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目的。

3.5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保障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内蒙古地区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状况,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的高校、高职高专中专类院校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建设多种形式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3.5.1 完善专业设置,重点培养中高级旅游人才

教育部门要支持内蒙古的主要大中专类院校通过专业调整,开设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方面的专业课程,促进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在育人和用人方面全面接轨,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3.5.2 增加办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鼓励多种办学方式,加强旅游培训设施的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目前培训基地的软硬件质量,提升培训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5.3 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

壮大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雪.坝上草地旅游业的效益及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沙漠,1994(4).

[2]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5).

[3]田继周,等.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杨富裕,陈佐中.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5]郭晓兰.内蒙古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8篇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动律特点;民俗;重要性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生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1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草原文化是开拓性的动态文化,它继承了原始民族的心理层次以及文化含量。它的宝贵之处在于它能给人一种复合型的精神元素以及创作天赋。蒙古族人崇尚图腾,他们把对民族的感情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入到了图腾独特的舞蹈形象中,这是草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舞蹈的核心。

1.1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风俗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感情质朴豪放,心胸开阔坦荡。他们逐水而居,在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到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着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并在欢聚的喜悦里尽情歌舞。所以舞蹈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草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

蒙古族人的日常服饰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很繁复。他们大多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俗,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布条缠头,盛妆时还会戴金银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这些生活习俗也融入舞蹈语言当中。

2 草原文化孕育出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个性

蒙古族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从古至今,大草原给予蒙古族人民独有的气质以及神圣的信仰,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个性。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舞蹈来表现游牧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美好的情感。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及形成。

2.1 蒙古族草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舞蹈表现形式

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发展为双手执筷。“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随着蒙古族舞蹈不断改革发展,现在女性也可持筷而舞。其表现形式为舞者双手握筷,不时交替击打手、肩、腿等身体各部位,还可击打地面。这样不但丰富了蒙古族舞蹈肩部、腰部、腿部等各部位的舞蹈语汇,也借筷子的运用来抒发蒙古族人民热情、开朗、彪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2.2 蒙古族草原习俗形成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发扬和传承了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中。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它既表现出疾驰如风,松弛舒缓的形态,也表现出骏马狂奔,气壮山河的气势。作品以策马的不同形态为基础,塑造了蒙古族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而它优美的身法和韵律,使牧民们豪迈的气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3 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突出体现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洋溢着蒙古人民淳朴、热情、勇敢、豪放的性格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3.1 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律特点

蒙古族舞蹈中有硬肩、柔肩、耸肩、双肩、绕肩、碎抖肩和笑肩等。肩的训练是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肩部动作或连绵柔韧,或干脆弹性,能够准确传达各种情感,是蒙古族舞蹈中典型性动作。

3.2 蒙古族舞蹈中臂与腕的动律特点

臂的线条体现出“圆”的美感,从躯干至指尖,是一个整体弧线。手臂不同力度的运用,既可表现溪流的细腻,又可模仿图腾的形态。蒙古族女性舞蹈讲究端庄典雅,肢体具有细致、韧性、稳重、明朗的美感,表现出蒙古族女性的沉稳、内敛以及开朗、活泼的性格。蒙古族男性舞蹈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彪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而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的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手臂的形态,与臂的运动路线交相辉映,形成蒙古族舞蹈风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3.3 蒙古族舞蹈中脚步的动作特点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点步位、大点步位、踏步位、摇篮马步位等,每一个脚位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慢板抒情柔和,快板欢快敏捷、跳跃性强,体现出蒙古族民风的厚重、淳朴,感情热烈豪放。

4 结语

提及蒙古,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总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悠闲吃草的牛和羊,唱着悠扬民歌的牧羊人,当然也少不了或欢快热烈或舒缓优美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是一枚历史符号,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草原人的心上,流动在每一个蒙古人的血液中。研究草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就是为了更好地领会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深刻地运用它、表现它、发展它,使它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

[3]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4]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第9篇

摘 要:罗布桑却丹所著《蒙古风俗鉴》是一本蒙古族风俗大辞典般的著作。它的内容不仅包含了蒙古族的各种习俗,而且很好的反应了清末东部蒙古人的生活状况,晚清时期的蒙古社会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广大牧民以及下层农民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同时思想领域中也受到了喇嘛的支配,可谓是到了千百年以来未遇之变故。本文描述作者罗布桑却丹平生事迹的同时试图解析其大作《蒙古风俗鉴》,但是由于笔者知识的缺乏难免有不足之处,望读者海涵并给予指正。

关键词:罗布桑却丹,平生事迹,蒙古社会

清光绪元年(1875年),作者罗布桑却丹出生于喀喇沁左旗的一个贫困家庭,是近代著名的蒙古族学者和进步思想家。他虽然出生在贫困家庭,但却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像其他贫困家的孩子,以放牧耕种了却一生,而是从小勤奋读书,胸怀大志,因此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十六岁的时候便担任了本旗旗章京①之职,可惜好景不常,担任章京的第二年就发生了红帽子之乱②,此次红帽子之乱给当时的蒙古人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使数万蒙古人遭到屠杀,数十万蒙古人流离失所。而《蒙古风俗鉴》的作者罗布桑却丹也深受其害,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好他到十八岁的时候家中遭到横祸,在红帽子之乱中失去生计,父母也为此忧伤过度相继去世,这对年少的罗布桑却丹来说是一次很残酷的考验。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秋,他受喀喇沁左旗旗扎萨克③之命,担任喀喇沁左旗驻外盟记录“比丁册”的职位而被派到哲里木盟,在哲里盟的三年期间他将该盟各旗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而这种工作经历使后来罗布桑却丹著《蒙古风俗鉴》的时候给予了莫大的帮助,让蒙古风俗得以真实的展示在人们的视野。经过三年的风尘沐浴,他深感蒙古人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变故,于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厌倦了生活为了却红尘之事想要到剃度出家,但是他途径北京的时候因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到雍和宫暂住,在雍和宫期间他通过几位老师的指导学习了蒙、汉、满、藏等各种语言和知识。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这一年罗布桑却丹已经二十六岁,而此时的中国乌云密布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不久八国联军洗劫了北京,对中国做下了种种罪恶之事,当时罗布桑却丹学习的雍和宫也遭到了破坏,他为了维护雍和宫和附近的平民百姓敢于与入侵的联军抗衡,做了一些轰轰烈烈的斗争。此事打消了他到剃度出家,虔心学佛法的想法,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保住了蒙古民俗史上的巨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旬,他参加了在蒙古衙门④举行的翻译考试,并获得了四种语言翻译国士的称号,此时的他有了为蒙古族风俗秉笔著书的想法。再加上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期间,在中国的东北日、俄开战,使东北的各民族同胞受到战火之苦,这件事对于热爱故乡的罗布桑却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种情况下他在北京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他回到故乡,辗转在数盟之间奔走,为保护蒙地和庙宇做出了巨大的功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十二岁的他被满,蒙高等学堂聘请为蒙古语的教师。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受日本东京外国语言学校之邀远赴日本做了四年的教师,于光绪三年(1911年)七月,三十八岁的他回到了北京,然而此时的中国正逢数千年未有之变革,封建王朝将要大厦将倾,冰山欲倒。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他再度去日本京都本原寺任教师,于1914年回到中国并常住在沈阳。他为了给蒙古族寻找出路从蒙古族风俗入手,开始了著《蒙古风俗鉴》的工作。这期间他工作于南满铁路局⑤,在该局边工作边写作。皇天不服有心人,终于在1918年的时候在罗布桑却丹四十五岁之际在沈阳用蒙古文著作完成了《蒙古风俗鉴》。

《蒙古风俗鉴》对于蒙古学研究,尤其是对蒙古族近代社会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上是不可缺少的史料,它对蒙古学研究领域里有着大辞典般的作用。通读先辈罗布桑却丹之大作《蒙古风俗鉴》的时候笔者怀着对罗布桑却丹大师无比敬畏之情反复详读。作为后辈不便对前辈评头论足,只是借此《蒙古风俗鉴》研究高潮之际做出一些补充。蒙古族曾辉煌一世并一度用铁骑征服过欧亚大陆,甚至数十年间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曾试图争霸海上,只是事与愿违忽必烈汗三征扶桑国未建寸土之功,可惜的是将数万将士沉没于大海。之后大元王朝北迁起蒙古人便生活于战乱不息的年代,用鲜血封印了蒙元时期所创下的灿烂文明。随着北元王朝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走死后蒙古各王公尊奉爱新国皇太极为共主,从此以后蒙古社会走向了另一个阶段,满洲人通过满蒙联姻,高官厚禄,庙宇喇嘛等诸多手段使无敌于天下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枯木败草,众多蒙古王公迎娶满洲皇室格格以后,在北京温柔乡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越过这种挥金如土的生活,给蒙古族人民带来越大的负担,按作者的话说因蒙古王公娶满洲公主格格而蒙古下层人民就越日益贫穷。然而罗布桑却丹就生活在这种时代,因此他对当时社会有着充分的认识,再加上作者从小的好学态度以及在北京雍和宫,日本等地的学习工作经验开拓了他的眼界,著《蒙古风俗鉴》的时候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思想。该书以十章五十八节而组成,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保罗万象很好的概括了蒙古族的各种风俗。罗布桑却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学的内容全部灌溉在该著作中,这对于后人研究近代蒙古社会史的时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更甚者他对于喇嘛教的批判是很客观的,也许今天的很多人们没有体会到它对蒙古人的危害,但是作者一百多年前已经深有体会,可见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之强非我等可比。但是受作者学识的限制,所著的有些内容不分青红皂白,没有考证而记录下来,因此有些内容是可取的,但某些问题的记录还需要商榷。但不管怎么说罗布桑却丹为了能让衰落的国家,民族重新站起了而奋斗并为民族事业寻找出路,这确实让人值得可敬之处。他著《蒙古风俗鉴》的时候也是想为当时生活于境的蒙古人找寻一条自救之路而入手。

《蒙古风俗鉴》包含了蒙古族衣食住行、以及日常行为等诸多内容,值得赞赏的是他对治学的态度,每记一事都要客观的谱写,值得后人学习。(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释:

① 章京,官名,有文武之分,清初武职以额真为名,1634年后金统治者规定除了固山额真外,全部以章京为称。1651年定札兰章京,汉语种称作参领。

② 红帽子之乱,指在1982年发生的“金丹道暴动”,在民间称“学好队“或”红帽子“,是白莲教的分支,属民间宗教、秘密结社之一。他们的口号是“平清扫胡,清朝,杀尽蒙古人”。“金丹道暴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蒙古东部发生的最为重要的事件。它直接导致了蒙古人整体北迁、加快了整个东部蒙古草原农耕化的进程。

③ 扎萨克,蒙古语,指清代将蒙古族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扎萨克,由蒙古的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理藩院和将军、都统监督。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