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2:46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1篇

一、全市非公企业、社区党建工作现状

1、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的十六大,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非公企业党建得到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市有非制企业162家,从业人员15282人,有党员1506人。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62户,占非公企业总数的38%,占符合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非公企业的97%。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重视制度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思想进一步统一,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市委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大了指导力度。

一是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委按照党委揽总、组织牵头,捆绑投入,分线总结、成绩共享的思路,成立了以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市委组织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党建办、总工会、工商联、经贸、工商、税务、统计、个协等13个部门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定期通报信息,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将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各成员单位的目标考核,增强工作主动性。

二是建立了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制度。确定了玉兰公司、杰特公司、港通公司、龙头磨具厂等29户党建工作重点企业,每个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进行联系,坚持定期走访,既联系生产经营,又联系党建工作,找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为企业主所理解和支持。

三是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两员”制度。对具备条件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及时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对没有党员而员工人数较多的非公企业,及时选派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党建工作联络员去做党的工作。目前,全市已向83户企业派出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在5户企业中新建立了党组织;在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13名,使6户企业新达到了建立党组织的条件。

四是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季报制度、“台帐”管理制度。每个工委和直属镇每季度对本辖区内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以及新建非公企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按季度汇总上报数据;各成员单位也按季度汇总上报所掌握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对各成员单位和工委、乡镇上报信息及时进行汇总、筛选,对已建立党组织和符合条件、基本符合条件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建立跟踪档案,实行“台帐”管理,增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分类指导,党的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按照“哪里有经济工作,哪里就要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有党的组织”的工作思路,紧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根据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及党员情况,突出分类指导,抓好建立党组织工作。对正式党员3名以上,有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较稳定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采用联合组建、行业组建、行政区域组建、挂靠组建等有效形式建立党组织。对无党员的非公企业通过采用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先行介入的办法,加大对职工的培养,对具备党员条件的员工及时吸收到组织中来,壮大党的力量,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二是创新选拔机制,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采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对企业法人代表是党员且符合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条件的,原则上实行一肩挑;企业法人代表不是党员的,党组织负责人可在是党员的副经理中选任。党组织班子成员主要从企业的领导决策层、中层干部,以及企业技术骨干中的党员中产生。

三是理顺管理体制,构建起完善的党建工作网络。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有利于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则,采取适合非公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的党建工作管理模式。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特别是全市有影响的一些企业集团,如玉兰纺织有限公司等,其党组织由市委直接管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得比较好、非公有制企业集中的重点区域,如贾家、养马、简城等乡镇,由行业归口部门与乡镇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式管理,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业务优势。对一些地处偏远乡镇、规模较小的非公企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当地党组织管理。

(三)选准活动载体,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开展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行动活动。针对不同岗位、担负不同任务党员的特点,广泛开展争当“生产能手、技术能手、管理能手、营销能手”的“技能练兵”活动,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组织党员职工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生产提质增效献计献策,确定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全市非公企业中共设立示范单位6个,示范党小组60余个、示范岗120个。通过典型示范,树立起了非公企业党员的先进形象,赢得了业主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实施“双向培养”,改善员工队伍结构。对企业党员通过加强培养教育,使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管理骨干,成长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中的骨干,通过培养教育,提高其政治修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为党员,实现政治上的先进性与生产中的模范带头的统一。2003年全市在非公企业中共确定“双向培养”对象182名,吸收发展党员53名。

三是推行厂务公开,拓宽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渠道。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把职代会作为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企业重大问题提交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由职代会、党组织监督,使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利,大大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协调了劳资关系。此外还针对非公企业中科技人员、高级知识分子以及侨属等相对集中的特点,积极作好统战工作,积极协调业主与员工的关系,帮助解决好劳资矛盾,维护好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是积极探索有效发挥非公企业党员作用的组织模式。开展按党员专业特长和组织功能划分党小组的试点,针对处于不同岗位、担负不同任务党员的特点,提出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在全市非公企业中设立了安全生产、技术练兵、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完成任务示范等类型的党小组84余个,使一个党小组内的党员既能在业务上相互帮助,更能在思想上相互提高,形成了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部分乡镇、部门党委及领导,对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问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有的抱“无所谓”态度,认为不建党组织企业照样发展;有的“重农村,轻企业”;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担心企业主不理解、不支持,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主要表现在,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没有思路,或制定一定的办法,但不指导,不检查,不督促,抓落实不够,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力度不大。

二是少数企业党组织,由于对自身职能认识不清,在发展方向上定位不准。有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把握不当,出现了抛开党建,一头扎进生产中代替业主专抓生产的情况,党组织成为企业的“第二生产经营决策中心”;有的党组织无法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成为听从业主任意摆布、完全听凭业主意愿行事的企业“内设机构”;有的牌子高挂,制度上墙,但党组织有名无实,开展活动流于形式,作用难以发挥,形成一个“空壳”。

三是一些企业主趋利思想严重,对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认识不足。

(二)少数企业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很正常

首先,受时间上的制约。一些党组织为了避免党的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冲突,把活动安排在工余班后,但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生产节奏比较紧张,职工下班后已很疲惫,很难打起精神参加组织生活。

其次,受活动经费、场所上的制约。有的业主思想不通,对开展党建活动在经费上支持不够。经费没有保障,活动的开展难以为继。

再者,缺乏保障激励机制。一些企业党务干部同时也是雇员,因为没有必要的保障,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而受到业主的打击报复被辞退,在开展活动时、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上存在畏难情绪,党组织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主要是一些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不熟悉,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是教育手段滞后。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开小组会、学文件上,所传递的信息过时、滞后,而个人得到的信息往往比组织上来得快、来得早,由于教育手段陈旧、内容单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二是管理模式针对性不强。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特点看,绝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不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处于不断分化、组合的不稳定状态,加上非公企业用工制度的灵活性,常采取闲期放假、岗位转换等形式解雇、清退部分员工,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使某些企业常出现党员队伍“朝增暮减”的现象。由于现行的党员管理办法针对性不强,加上有些外来党员,没有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或隐瞒党员身份,致使少数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混同于普通工人。

(五)发展党员工作有待加强。从2003年来看,全市在非公企业中共发展党员5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0余人,进一步扩大了党在非公企业中的阶级基础,但同全市非公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党员的数量仍然偏少,仅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社区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尽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居委会型管理模式制约了社区统筹、协调、服务功能的发挥,导致党组织在城市管理中的领导作用部分弱化,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为切实找准我市社区党建工作现存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促进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对全市34个社区中的部分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到我市社区党建工作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设置不够科学,妨碍了社区统筹、协调、服务功能的发挥

一是社区设置偏大、人数偏多,增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简城镇14个社区所管辖的范围大致是20年前12个居委会所管辖的范围,但随着20年来城市范围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增加,有的社区人口急剧增长,如简城镇新民街社区人口达到了3万多,马号街社区人口达到了2万5千多,比许多中小乡镇的人口还多,还有两个社区的管理范围横跨沱江河。而社区的管理模式仍然是20年前的居委会型的管理模式,只不过将原来的居委会改成社区,换了一个名字而已,从职责、权利、管理范围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已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管理新形势的需要,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二是企业破产、改制进程加快,使社区管理面临新问题。近年来,相当多的企业破产、转制,原来由单位管理的人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人,下岗企业职工党员随之不断增多,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党员人数近年来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简城镇近年来由破产、转制企业转入社区的党员达1206人。因下岗而进入社区党组织管理的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大,一些人在组织部门转了组织关系后不到所在的社区党支部报道,把党组织关系揣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在这批党员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不少人长期不在家,难以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使得一些支部开党员大会很难达到规定人数,给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党内选举造成困难,给原来开展规范、正常的社区党组织活动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社区党建资源条块分割,制约了社区大党建网络的形成

一是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全市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基本上是空白,缺乏凝聚人心的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简城镇为例,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仅有120块钱的笔墨费,由于缺乏经费,很多活动只好因陋就简。不少社区连最基本的办公活动场所都没有,对居民群众很难产生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目前,简城镇14个社区中,有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的仅有3个。

二是社区党建资源条块分割。各个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党员活动阵地。相关单位出于管理等方面的考虑,党员活动阵地在自身闲置不用时也不可能对社区党组织开放,造成社区党建整体资源的浪费,而不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却苦于找不到场所。

(三)、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削弱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社区干部待遇极低。以简城镇为例,全镇现有14个社区、16个社区党支部,党员共计1576人。社区干部工资执行的是仍然是二十余年前的工资标准,每个社区仅有社区党支部书记1人、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1人有工资补助,每人每月为40元,远低于现在每人每月130元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早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虽然简城镇每年都拿出2万余元用于全镇14个社区的考评奖励,以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干部待遇低的问题。造成社区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无人愿当社区干部。

二是年龄结构老化、精力不足。社区干部中有很多人是离退休老同志,完全是凭党性在尽义务,加上年纪偏大,精力有限,工作虽然尽心尽责,但工作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三是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党建、计生、卫生、综合治理、处法等工作头绪多、工作杂、任务重,样样都要喊到社区居委会头上,各项任务与社区干部的微薄待遇不相称,社区干部怨言较多、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对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央和省、市领导多次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今后,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要统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的认识。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工团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要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指导和督查。

二是要统一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不是限制企业的发展,而是通过党组织和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动,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是要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非公企业的广大员工是工人阶级的有生力量,是我们党团结和依靠的力量,使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继续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规模不大、党员数量不多、多数企业没有党员或党员极少,要求所有企业都建立党组织是不现实的。因此,党组织组建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着力抓好10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和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的党组织组建工作。对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生产经营较为稳定,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都要抓紧组建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重点抓好非公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联合支部的组建。在属地原则下,也可按相对集中的行业组建行业党支部。其余分散的党员可以挂靠村党支部和个协、私协等组织组建党支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坚持有利于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则,切实搞好组建工作。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先把工会、共青团组织建立起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同时,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要与加强工会、共青团组织建设通盘考虑,发挥党组织的统揽、指导、协调作用。

(三)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壮大党员队伍

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少,党的力量还很薄弱,直接制约着党组织的组建。发展壮大企业党的队伍,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要放在5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要把发展对象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科技骨干和一线优秀工人。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要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加强职工教育结合起来,把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和日常的培养考察结合起来。组织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建立优秀青年员工名册。继续深化落实“两员”制度,加强联系,明确责任,建立培养联系对象,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提高素质。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党组织,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有1名以上党员或3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都有入党积极分子。

(四)提升党员素质,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非公企业部分党员的角色意识淡化、党员作用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组织纪律、群众观念、遵纪守法、形势任务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科技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党员党性观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业务技能。要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一帮一”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以党员的带头表率作用,引导职工积极建言献策,争先创优,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

第二,加强对党员业主的教育,使他们模范地遵守国家政策法令,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平等对待员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五)准确定位,进一步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为16个字,即教育、管理、服务、引导、支持、监督、保证、协调。具体而言,一是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发挥党员在各自的生产、工作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支持企业主依法经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监督企业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三是领导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协调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维护企业主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四是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五是做好私营企业主的统战工作,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私营企业主的团结、帮助、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努力扩大生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正确处理其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非公企业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准确定位应是:参与而不是干预,服务而不是领导,支持而不是包揽。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同企业主及职工的思想沟通,逐步建立一种党组织与业主、职工相互协调的促进机制,使企业主深刻认识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把非公企业党组织建成“为企业所需要、业主所理解、党员所欢迎”的组织。

(六)、立足实际,不断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情况还不尽人意,主要是一些党组织还没有建立有关制度,或建立了制度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因此,要从非公有制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当前着重要健全党组织自身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运转机制。

一要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流动党员跟踪管理、党员培训等制度,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二要建立党员联系职工、定期听取企业主和党员职工意见制度、党员企业主教育管理制度等具体制度,保证党组织的活动有章可循,扎实有效,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力培植典型,通过培育玉兰公司、港通公司等典型,发挥其的激励导向作用,促使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主战场上使实劲、创实绩。

四要完善保障机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企业党组织予以倾斜,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保证。如在活动经费上,市委组织部门可每年从私营企业党员上缴的党费中按比例返回一部分,作为私营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同时,非公企业也应参照国有企业的有关规定,从管理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以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2、关于社区党建工作

(一)、合理设置社区,进一步理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街道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力度。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对全市社区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要把社区建设作为今后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主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建立党政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在小城镇发展较快、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乡镇如贾家、养马等乡镇,符合建立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党总支条件的,可以在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设立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党总支。并赋予其一定的城镇管理职权,作为社区工作的牵头抓总机构,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鉴于简城镇城镇人口多,所肩负城市管理任务重的实际,在简城镇城区设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办事处(副科级建制,书记兼主任)党总支,配备2-3名工作人员(人员在简城镇现有人员中调剂安排),以增强领导力量,促进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

二是合理设置社区,对现有社区设置做适当调整。按照民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的社区设置应以1000—1500户(约5000人)左右为宜。在调整时要充分考虑地域、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以方便管理。

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模式。结合我市实际,要抓好市级领导联系社区和市级部门联系社区工作。社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要自觉融入社区,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社区在职党员要放下架子,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带头履行义务,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以保证居民自治的正确方向。要通过开展在职党员接受社区评议、市级部门接受社区评议等方式,探索激励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和工作机制,使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党组织在社区中有职、有权、有威信,说话有人听,以增强社区统筹、协调功能。

四是条块结合,切实做好破产、转制企业下岗党员的接收工作。为进一步增强党在城市中的群众基础,建议成立XXX市委企业工委,统揽全市企业党建工作,对转制、破产、新建等一时找不到归属和归口的企业党组织进行直接管理。在企业工委内专设一个破产、改并企业党员支部,对破产改制后暂未明确去向的党员进行管理,这个支部不担负发展党员的任务,可以避免因大量流动党员进入社区党组织而给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社区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动党员服务站,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确保社区党员管理不留死角。

(二)充分利用好社区党建资源,建好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增强社区党组织的经济基础。

一是加大社区各单位的协调力度,实现社区党建资源共享。打破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党员活动阵地“唯我所有、唯我使用”的旧观念,将所属文化、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实现社区党建活动阵地的共享,力求社区党建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二是多方投入,建好社区党员活动阵地。在原有大中企业破产、转制善后问题的处理中,要充分考虑到新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需要。在办公场地和成立筹备资金方面妥善解决。在新区开发(如白塔小区、射洪坝小区)和旧城改造中,建设单位要为新成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和活动用房。在老城区,可采取自建、购买或者租凭的方式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资金由市政府、简城镇政府共同负担。要积极推动与社区单位的共驻共建,充分挖掘、利用驻社区单位的闲置房层、设施等资源,拓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各单位要积极抓住民政部正在实施的“星光计划”这个机遇,争取政府的必要投入,配合“星光计划”补助资金,带动、拉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租、借、建、改等形式使每个社区有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办公和活动场所。考虑到社区党组织中下岗职工党员多,个别党员生活困难的实际,建议组织部对社区党组织所上缴党费实行全额返还,积极支持社区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及党内帮扶活动。

三是切实抓好服务,增强社区经济基础。抓好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密切关注的社会性、公益性工作,采取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的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增强社区的经济实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2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海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及区委的有关要求,从20__年9月上旬完成了“1+3”体制调整以来,充分发挥行政组织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三条线”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工委体制调整,尤其是社区综合党委的建立,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各类组织的有效领导、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健全党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提供了组织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贯彻落实总书记“6·25讲话”精神,保持基层党建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党的十七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就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基本概况

定海路街道是一个融居住、都市型工业和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城社区,辖区面积4.44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有国有事业单位21家(包括高等院校2所、中小学校11所、医院3家、机关、事业单位5家)、有各类企业943家(包括中央企业47家、市属企业147家、区属企业137家、无上级主管企业612家)、个体经营户1808户,总计有2793家单位。从总体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特点分析

1、党组织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根据非公有制企业构成多样化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因情制宜,因势利导,采用“独立、联合、派遣”的形式多模式建立党组织。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并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依托企业建立独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划分原则,依托行政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如经济联合党支部;对无党员的企业,则选派党建联络员,深入企业开展工作。20__年底,社区(街道)已全面完成“双达标”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建立党总支1个(下属3个党支部),独立党支部有22个,联合党支部有3个,组建数从20__年的14个,增加到28个,组建比例从5.5%,提高到11%。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形式不断创新。根据非公经济生产和经营特点,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并鼓励、支持、指导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拓宽思路,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如上海振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齐抓共进为着眼点,积极开展党员骨干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专题讨论活动。定海路街道协管员联合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学习身边典型,争创品牌形象”服务社区主题活动,在社区建设中已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上海沪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以企业文化凝聚党员、团结员工、积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嘉兴南湖参加“红色之旅”,开展员工卡拉ok大赛,特邀著名书法家、画家题词、作画,并陈列于公司专辟的书画室供员工参观,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感受到党组织温暖的同时,激发职工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

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和从业人员在50-99人且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党建工作调研表明,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不断提高。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快、势头好、后劲足,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运行态势。其次,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推动其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非公有制企业政治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知识杨浦的目标,从辖区内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构建定海和谐社区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主要困难

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建立,为从组织上落实“抓好党建促经济,围绕经济抓党建,以党建带工建和团建”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在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面,基于原先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从调研

中发现,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1、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需进一步加强。定海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现有255家,员工数为6293人。目前,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是5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9.6%;而工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02家,占企业总数的79.2%;共青团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2家,占企业总数的8.6%。从目前的情况看,尚需依托社区(街道)党工团力量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组织的同步建设。

2、制度规范不够,相对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第19条对企业党建作出了明文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然而,对公司没有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如何活动等,则缺乏可操作的细则。这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常常有一种“摸着石子过河、放不开手脚”的感觉。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规范不够,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制度支撑。

3、企业重视程度差异,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党工委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面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一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公司业主或是企业高管自身就是中共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在企业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中具有双重权威,公司在时间、空间(办公场所)和经费方面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推进了企业党建的正常开展。如上海千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义,身为党员的他一贯对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专项经费;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再多,也挤出时间配合党支部书记搞好党员组织生活;二是从国有企业转制为非公企业,其党组织属整建制转移,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三是部分非公企业,由于党员人数少、党组织的书记是一般雇员,与企业形成雇佣关系,他们在企业中往往没有一定的“话语权”,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四是个别非公有制企业还带有比较复杂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大多数重要岗位由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这种家族化的现象对党组织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

四、对策思考

1、工作重点

鉴于上述开展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情况分析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综合党委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重点围绕完善工作机制,整合拓展社区内部资源,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挖掘出典型案例。

2、主要措施

(1)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从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健全完善综合党委党建工作运作机制入手。一是建立督查制度。根据“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标准,组织交流、检查、考核、督促;二是建立保障机制。为党组织活动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场地落实到位和正常运转。三是建立例会制度。通过例会的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互相交流、工作指导和难点攻关,以达到推动工作的实效。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检查、考评,结合各类表彰活动,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使党务干部思想上有事业心,工作上有成就感,业绩上受到激励。

(2)整合资源,拓展创新。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充分运用和发挥好综合党委的作用,拓展工作内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理直气壮抓党建”、“积极主动抓党建”、“齐心协力抓党建”的良好氛围。一是树立“党政工作一体化”理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街道经济管理科在受理非公有制企业注册登记,接收常规企业相关信息的同时,了解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组织部门及时掌握,从实际出发,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二是依靠群团组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在已建工会、共青团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会、共青团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的整体合力。三是巩固现有组织基础,整合园区党建资源。以定海区域内现有企业党组织为基础,依托驻区单位、经济园区,建立以经济园区为单位的联合党组织,加大党组织服务管理范围,有效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网格。四是利用规模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挖掘这部分企业在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力和空间,争取有所突破。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3篇

棘洪滩街道青大片区有非公企业317家,近年来,街道以片区联合党委为核心,强化片区联合党委在区域化党建的主导作用和主体责任,依托工业园区集聚优势,适应党员、职工多样化需求广搭平台,有效提升了区域化非公党建水平。

一是搭建教育管理平台。

一方面,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今年组织5名企业出资人参加区工商联组织的非公企业出资人培训班,不断强化出资人的党建思维;每年举办2次以上专题培训班,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全部轮训一遍;每周五晚在片区开设“七点半党员课堂”,每次吸引近百名党员参加。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民情社区”网站开设“党员e课堂”,建立微信群,覆盖党员300余名,构建起了灵活多样的党员活动方式。

二是搭建特色活动平台。

片区党总支每年根据企业特点统筹谋划党建项目,做到党建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可执行。同时,通过党建活动打包给社会组织的形式,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其中, “小陈热线”服务组织年开展党建活动100余次,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搭建权益保障平台。

在片区党总支设立“谈心室”,开设“党员留言吧”,每月组织“职工沙龙”、“读书会”等活动,促进党员、职工沟通交流;联合工会、劳动等部门,每季度开展“劳资和谐面对面”活动,为职工开展维权服务。近三年累计化解各类劳资纠纷52起。

四是搭建服务发展平台。

党建工作唯有服务发展才能赢得企业认可,才有持久的工作活力。为此,片区党总支每年组织党员开展“我为企业献计策”意见征集和 “党员先锋带头人”创建活动,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2014年,福宏集团党员提出的“新平台节能增效”建议被公司采纳,帮助企业节省了成本;入选国家“”的青岛新材料党支部党员孙玉城博士带领创新攻关小组研发企业革新技术,帮助企业发展提速增效,公司产值近三年翻了两番。

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经验总结: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新路子

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位于城阳区西北部,是青岛千亿级产业园之一——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辖区非公企业832家,其中规模以上138家,年工业产值占全区的70%以上。近年来,街道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优势,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完善领导机制,构建区域化的工作格局

着眼于扩大党组织的有效覆盖,着力构建抓促有力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模式。在领导体制上,成立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由党工委副书记任书记,牵头主抓非公党建工作。同时,根据工业园区分布情况成立4个片区非公企业党总支,实行非公党建片区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由12名街道党工委委员联系42家骨干企业,54名中层干部联系其他重点企业,既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问题,又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有效压实了工作责任。在组织设置上,由片区党总支牵头,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有2名党员的,通过派驻党员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对仅有1名党员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企业联合党组织。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单独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45个、联合党组织95个,组织覆盖率达到93%以上。在工作模式上,以片区党总支为核心,将工会、团委、妇联、劳动、企业服务等部门纳入非公党建共同体,借助相互优势开展活动,形成了“工作同部署、活动齐谋划、目标齐考核”的党群联动机制。

二、创新活动方式,搭建区域化的工作平台

适应党员、职工的多样化需求,积极搭建各类活动平台,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搭建教育管理平台。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每年组织20名企业出资人到浙大参加全区非公企业出资人培训班,不断强化出资人的党建思维;每年举办2次以上专题培训班,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全部轮训一遍;每周五晚在片区开设“七点半党员课堂”,每次吸引近百名党员参加。运用“互联网+”思维,在企业车间、党小组中开设“党员e课堂”,建立微信群,覆盖党员400余名,构建起了灵活多样的党员活动方式。二是搭建特色活动平台。片区党总支每年根据片区实际统筹谋划党建项目,由各支部结合实际进行认领,使党建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可执行。同时,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每年开展党建活动200余次,为区域化党建注入了新的工作活力。三是搭建权益保障平台。在片区党总支设立“谈心室”,开设“党员留言吧”,每月组织“职工沙龙”、“读书会”等活动,促进党员、职工沟通交流;联合工会、劳动等部门,每季度开展“劳资和谐面对面”活动,为职工开展维权服务。近三年累计化解各类劳资纠纷52起,企业发案率连续三年全区最低。四是搭建服务发展平台。党建工作唯有服务发展才能赢得企业认可,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为此,片区党总支每年组织党员开展“我为企业献计策”意见征集和“党员先锋带头人”创建活动,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福宏集团党员提出的“新平台节能增效”建议被公司采纳,为企业节省成本60余万元;青岛新材料党支部带领创新攻关小组先后发明革新技术12项,公司产值近三年从2000万元增长到1.4亿元,税收翻了两番。

三、强化工作保障,整合区域化的工作合力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4篇

社区党建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结合办事处实际,我们组织人员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南环办事处辖10个社区、3个小区管委会,社区工作人员84人,其中社区书记主任20人,占社区工作者队伍的23.8%;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学历的19人,占22.6%,专科学历的30人,占35.7%,中专及以下学历的35人,占41.7%;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55人,占65.5%,平均年龄34岁。街道党委下设10个社区党总支、14个党支部,其中街道机关支部1个、社区支部10个、小区支部3个,共有直管党员1032名。

主要做法

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加大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力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强化教育管理,精心打造一流的班子和干部队伍

按照区委提出的 建一流的街道社区、带一流的干部队伍、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要求,我们始终把打造一流的社区班子和干部队伍作为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突出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根据干部梯次发展的要求,街道党委组织进行了社区党支部补选工作,把5名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调配到社区班子、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选拔了一批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班子的战斗力,优化了干部队伍知识、年龄结构。与2015年相比,平均年龄下降了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提高了15%。在支持佳苑世纪城重点项目建设中,赵西社区党总支新班子成员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积极协助拆迁组开展工作,仅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拆迁任务,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将社区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之中,每年分期、分批对社区干部轮训一遍。采取 走出去 和 请进来 的方式,组织社区干部参加党校举办的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专题培训班学习。几年来,我们积极参加市、区组织到华东五市、武汉等地先进社区的学习观摩活动,办事处还自我组织到大连学习考察。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广大街道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促动工作规范化运作。社区各项工作实行责任制,年初制定责任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年终进行考核奖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在政务上推行公开制,对社区低保、公益性岗位和发展党员等重点工作予以公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在服务上实行承诺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工作定时限、定质量;在接待上实行首问制,来访有登记,接待有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规范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四是加大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保障力度。在社区建设中,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使社区成为能够施展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街道党委结合市、区拨款额度的增加,制定下发了 三个规定 ,大力增加社区收入,逐年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标准,解决了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方面的问题,为社区工作者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健全组织体系,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我们本着有利于服务管理、居民自治和资源整合优化的原则,重点加强了社区三大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了垂直式领导组织体系建设。在实现 一社区一支部 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将党组织向小区和楼栋延伸,先后建立了楼宇党小组和小区党小组;针对 两新 组织大量落户街道社区的实际,将党组织向 两新 组织延伸,及时组织派出了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 两新 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初步构建了在纵向上有街道党委 社区党支部 居民楼栋或小区党小组;在横向上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基点,向四周呈发散型的领导组织体系。二是加强了民-主式群众组织体系建设。在普遍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基础上,部分小区通过业主大会选举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有条件的社区还积极探索在网上开辟 社区居民论坛 ,吸纳本社区居民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层面人员参加,定期召开会议,集中商讨解决一些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加强了协调式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整合资源,主动深入到天辰锻压机械厂、通用房地产开发公司、沧州市农业银行、师专、二医院等20多家辖区单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互联机制。辖区单位党组织评选先进、接受考核,要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区委考核街道党组织的工作情况,也要征求社区单位党组织的意见,有效地调动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形成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社区党建工作局面。

创新机制和载体,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为适应 单位人 变成 社区人 、大量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走进社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实际,我们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从创新机制载体入手,对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对不同类型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通过一手抓服务,一手抓发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 双向认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 ,引导在职党员深入地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和管理拓展党员活动空间,使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对流动党员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组织、党员联络站,印制 党员双向联系卡 和党员通讯录,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与沟通,实行 联管 ;对离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后,实行 直管 ,党员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是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在下岗职工党员中,采取 双助 促 双带 的形式,开展了 一帮一 一带一 活动,帮助解难题、理思路、强技能,引导他们走上一条自己带头再就业,进而带动其他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发展路子;在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中开展了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定 党员先锋岗 ,划出 党员责任区 ,让他们担任治安巡逻员、卫生监督员等 义务八大员 。目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已发展到10支、560余人,并且不断延伸和拓展,在城市建设、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促进再就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在浮阳南大道开通过程中,赵西社区支部党员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老党员张春增带头入户宣传政策,积极配合工作组做群众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发挥党建协调机构作用,提高共驻共建活动质量实现双向服务,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局面。我们着力开展双向服务,努力实现共处社区、共谋发展、共享资源、共建文明,逐步探索出一条依靠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共建社区文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途径。对辖区内阿尔卡迪亚、天成首府等新建小区,社区干部主动接洽介入,以便及时纳入支部管理,避免了开发公司、新建小区将入住居民的后顾之忧。朝阳南街社区党总支主动为驻区单位服务,先后解决阿尔卡地亚开工受阻、二医院医患纠纷、农行经营部与周边居民的纷争,改善了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关系,促使驻区单位更加支持社区工作,营造驻区单位、社区居民与社区三方共赢的大好局面,共建和-谐社区。

社区党建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基本情况

目前,公司共有12个住宅小区,辖区占地总面积1275706平方米,居民总户数为9027户,面积大、范围广,小区地理位置大多处于东营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员流动性高。在公司辖区范围内,中~员252名,其中非在职党员197人,非在职党员中离退休党员99人,内退职工党员44人,家属党员49人,协解党员5人。公司非在职党员的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上的占非在职党员总数的52%,50岁以下的占非在职党员总数的48%。

从调研情况来看,整合以来,我公司在非在职党员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推动了公司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随着公司非在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公司已将非在职党员的管理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XX年初,重新整合后的玉山物业公司为各基层物业站、专业队党支部配备了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专职书记,从公司党委到基层党员形成了 横到边,竖到底 的管理网络,各单位专职书记到位后,充分的发挥了党组织的 班长 作用,迅速的对各小区内的非在职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做到了 五个清楚 ,使各基层单位的非在职党员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结合实际抓党建,逐步壮大基层党组织。

在油田企业改制过程中,结合公司非在职党员居住分散、组成复杂年龄结构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健全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同时,公司制定并下发了《玉山物业公司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制度》,由党支部书记任家委会主任对四个物业站的家委会副主任分别进行了选举,提高了非在职党员参与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公司要求各基层党支部每年开展一次有针对性地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将非在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以及日常的思想表现作为评议的重点内容。通过评议,使每一名非在职党员退职不退色,时时关心组织生活,刻刻留意组织建设。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先后多次对11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基层党建工作坚强有力,逐步凝聚了非在职党员的心,壮大了基层党组织。

三是围绕管理抓活动,推动公司整体工作的大发展。

针对公司非在职党员在原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部分非在职党员文化层次较高的现状,在工作中,公司各基层党支部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如公司雅苑党支部在非在职党员中,针对个别党员的特点专长,举办了二期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推行了 心连心 信息板党员承包制,定期组织党员对影响大、效果好的楼道信息板进行参观,举办了党员书法展活动,激活了非在职党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非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的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地活动载体,丰富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公司整体工作的大发展。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基层党小组的非在职党员管理难

在公司11个党支部中,有4个支部建立了共计11个党小组,在实际工作中,党小组的作用只停留在收缴党费、传达通知的层面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基层党组织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党支部,对非在职党员抱着无所谓、软任务的态度,对抓好非在职党员管理对支部作用充分发挥的影响,思想上重视不足,工作中力度不够,不能引导、帮助非在职党员积极参与支部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在非在职党员个人方面,由于部分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交流会、评议工作等活动没有充分民主和走形式主义,导致部分非在职党员怕麻烦或担心一腔热情得不到党支部的肯定,所以不愿意参与社区以及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与活动。

党支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5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根椐区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区组字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要求,通过广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共建对象

年的共建对象为“市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党小组+沙石镇火燃村党支部+江街道人民巷社区党总支”。

三、共建内容

通过以党组织为纽带,促进村企社区联动、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村、企、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各自的党建资源优势,整合力量,充分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主要采取以“四联”为内容的互帮互助的机制。

1、非公企业与村、社区党组织活动联动共建

邀请企业家、党员人才以及农业专家到村、社区党员活动室授课,定期培训农村党员与农民,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致富能力。深入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与农村、社区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到村、社区开展政策宣讲、党课辅导、法律咨询、医疗服务、家政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通过组织文艺巡演活动,丰富村民、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

2、村与非公企业、社区党员群众联心共建

村(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定期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村、社区发挥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关注职工家属的思想、生活情况,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区党组织要发挥离退休人员和党员的信息优势优势,为企业生产销售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发展增加后劲。通过“爱心结对”活动,组织经济条件较好、乐于助人的居(村)民家庭与生活相对困难家庭进行爱心结对,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

3、社区与村、企党组织班子联优共建

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开展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工作体验日活动,促使各方党组织班子成员工作理念和视野进一步拓宽,工作艺术和领导水平有进一步提高。

4、非公企业与村、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资源联享共建

充分整合城乡党组织活动场所、实践基地、培训设施等,实现村、社、企党组织活动场所、公共设施、党员教育设备等资源双向开放。非公企业注重发挥资金、场所等硬件条件的优势,加大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实现活动场所共享、活动设施共用。

三、共建职责

村党组织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一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认真做好企业的宣传推介工作,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农村党组织要帮助企业认真解决劳资纠纷以及维护好企业周边环境和治安,调解企业与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等,为企业创造和谐稳定平安的环境。三是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急难问题。农村党组织通过在镇、村开展富余劳力调查摸底,建立富余劳力台账,帮助企业在村长期设立招工登记点,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用工问题。针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建设用地的情况,村党组织要协助做好相关政策宣讲、协调解决征地安置等工作,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和帮助农村党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产业帮扶。非公有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通过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劳务基地等形式,积极参与结对村的产业发展;或预支原料款或先期垫付生产资金发展产业,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吸纳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二是参与农村公益性建设。非公有制企业每年资助结对村一定的经费,支持镇、村改善办公条件、兴办公益事业,为结对镇、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改水、改路、改厕等问题,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培养农村人才。非公有制企业结合用工需求,为村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吸纳结对镇、村农民到企业务工、就业。积极探索村企双向挂职锻炼模式,每年针对性地选派一批有创业愿望和培养潜力的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到结对企业挂职锻炼。鼓励热心农村建设事业的企业党员和能人到村挂职帮助工作。四是信息帮扶。利用非公有制企业的现代信息资源优势,探索建立村企党组织信息交流平台,定期为结对农村党组织发展产业提供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最新的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区党总支要积极深入村企。一是参与农村公益性建设。积极参与结对沙石镇、村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二是提供人才帮扶。积极为企业提供用工需求,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三是推进党建工作上水平。发挥党建工作优势,积极帮助村企规范党建基础工作,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上水平。

四、共建机制

1、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镇党委向与村、社区结对的非公企业派驻党建联络员,协助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同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并帮助村企党组织扎实深入开展村企联建活动。党建联络员每月到非公有制企业了解情况2次以上,听取企业和村党组织的意见建议,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党建联络员与所联系的企业和村及时沟通,随时联系,并不定期向镇党委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年末形成书面考核材料,以此作为对村和企业考核的重要依据。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村、社区、企联席会议要在平等、互助、双赢的原则下进行;讨论决定村企社区党组织结对工作的具体事项。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建联络员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由村企党组织负责人共同召集,参加人员为镇党委分管党建工作领导、派驻党建联络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党员代表,村党组织负责人、村党组织组织员、党员代表、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组织组织员、党员代表。

3、完善制度,抓紧落实。“结对共建”三方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交流,各方党支部和党小组要主动联系共建单位,共同研究“结对共建”的措施和方法。并通过工作经验交流、学习观摩、业务培训和政策研讨等形式共同开展组织生活;建立健全活动记录、信息报送和考核制度。

4、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村企社区结对共建活动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内容,列入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点内容,镇将定期对村企结对共建活动进度和成效进行检查评估,及时通报情况。

5、建立联系卡制度。由镇党委把村企社区结对三方以及镇、村、企业、社区党组织三方有关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印制在联系卡上,分发到结对企业和村、社区,以利工作联系。

6、建立日常自查机制。村企社区结对党组织对结对共建工作要做到实施有方案、年初有计划、半月一自查,年终一总总结。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活动实效。

五、工作要求

1、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召开动员会大力宣传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激励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活动。

2、成立以党委书记钟晓伟同志任组长,党委组织委员李文涛同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喻春、肖德涛同志组成。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6篇

——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任务,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要求,省、市县党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乡、村党组织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帮助农民改善收入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吉林省由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办创办的经济合作组织达7553个,辐射带动农户60万户,其中建立党组织2600个,发展党员3500多人。辽宁省坚持农民自愿、产业相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全省建立了11.5万个党群共同致富联合体。针对全国近10万个村级组织没有活动场所的问题,中央决定由中央财政和中央管理的党费拿出17.5亿元,地方计划配套64亿元,用两年时间集中解决。目前,全国各地已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3万个,完成建设任务的74.3%,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国参与公开承诺活动的农村党员达1413万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6.3%;参加设岗定责活动的农村党员达到1177万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8.6%。

——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2004年起,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活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创新创业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国有企业党组织结合实际,在党员中开展“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创党员先锋岗,建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近年来,各地国有企业评选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中,党员占80%以上。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写入了,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了依据。据党内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数量由9.9万个增长到17.8万个,增长了79.8%。全国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比例达到94.2%。特别是2006年6月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把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达到286.3万人,个体工商户中有党员81万人。各地还把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的总体规划,许多地方采取建、联、挂、派等方式建立党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完善组织体系,发挥党员作用,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6.00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实力逐步强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和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对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既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结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转折。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伟大号召,确立了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国情,作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1]。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3]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

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措施,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经济、政治地位,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优化了环境,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以个体、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40万户,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9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超过3 400万户,注册资金超过1.3万亿元[4]。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从业人员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正产生着巨大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工人群众比较集中的领域。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新社会阶层大约有5 000万人,加上在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已超过1.5亿人,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5]。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力量。

很显然,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各阶层人士特别是新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党员的工作,既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不仅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它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认识的演变及其主要实践经验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伴随着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认识的逐步深化而展开的,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艰辛探索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从无到有,处于起步阶段。由前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认识不统一等原因,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较小,发展缓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没有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重视。但一些地方如外商投资较早的广东、浙江等地,开始了在外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探索,个体经济起步较早的深圳、温州、台州等地也开始探索在股份制合作企业建立党组织,这些党的基层组织是最早进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但由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仍在以其强大的历史惯性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不少人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作为衡量现实政策的标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心存疑虑,对私营、外资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导致“私有化”提出种种质疑,这不仅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也成了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建设的思想障碍。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冲破了姓“资”与姓“社”的思想观念桎梏。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各种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崛起,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引起了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并在部分企业开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先组建,后规范”的原则,加大了组建和探索的力度。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政策上和法律上的定位不够明确,各级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还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号召,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探索比较肤浅,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前,总体上处于由点到面的探索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非公有经济制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实践处于有序探索和迅速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明确规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刺激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大量的乡镇企业也逐步转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各级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党建工作覆盖面迅速扩大。同时,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对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及时和正确的判断,形成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如,中央适时出台了《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地位与作用。2001年在“七一”讲话中,既肯定了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公开明确地表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要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6]。总书记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入党问题的精辟论述,规范和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但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论的滞后性和实践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并且缺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操作经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其党建的理论与实践进入规范与制度化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第一次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写入了。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7]这就为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中组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双覆盖”。一些地方也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从而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效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人数和党组织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国19万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有18.1万户,占95%;2009年底,全国234.6万户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有25.7万户,占10.9%;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数量比上年净增25.9万名[8]。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员数量持续增长。全年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13.1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3%,比上年增加0.4万名;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8.3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2.7%,比上年增加1.1万名;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1.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0.5%,比上年增加530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9]。这充分说明,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整体提高的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已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近年来,中共中央、中组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双覆盖”,全国各地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拓宽思路,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比如,上海市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市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党建工作;浙江等省通过党委组织部门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山东、湖南、海南、深圳等省市依靠工商联(商会)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甘肃、山西等省依托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党组织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有些地方以联席会议制度形式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同时,各地根据不同类型非公经济组织的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多种形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并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鲜经验和创新实践做法,例如:

上海市在市社会工作党委统一领导下,各辖区、街道先后都建立了综合党委,形成了市、区(县)、街道(镇)三级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形成上下对应、责任明确、工作互动的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上海市相继探索出楼宇党建、园区党建、商业街(城)党建、社区党建等不同的党建活动模式,实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全覆盖[10]。

江苏各地党组织按照“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建立企业类党支部,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建立产业类党支部,以协会为依托建立协会类党支部”的思路,采用“一建二联三挂四派”的方式,引导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建”就是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联”是对党员不足3人的企业,按行业、地域联合建立党组织;“挂”是把暂时没有条件建立联合党支部的企业,挂靠到村党组织;“派”就是向没有党员的企业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他们还结合本地实际,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广泛开展党员“冬训”和“春训”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11]。

浙江省建立了与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属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村厂联建和统建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村厂联建即根据行政隶属关系在村的企业的党员人数和分布情况,将原村党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下属企业建立支部或联合支部,或建立党小组,逐步过渡。统建即在工业小区、开发区中建立党组织。初步形成了以街道、镇、乡党委为主,以行政村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进一步理顺了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12]。

湖北省在进一步巩固以“五个基本”(即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七个体系”(即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激励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为载体的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顺应非公有制经济集群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以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区)为依托,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的办法和途径,初步形成了以“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和党建工作区域化”为特征的“五联一化”工作模式,为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难题,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走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湖北特色,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13]。

广州是中国外向型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广州开发区企业党委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按产业、协会、区域等划分的党组织组建模式和“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党工团一体化工作机制。他们在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实行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分类指导,加强了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在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则实行党建联络员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构建了一个充分发挥先锋作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14]。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起步较早。2009年,深圳市将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深圳市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归口管理单位,各个区成立了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街道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工委,形成市、区、街道、基层单位(企业)四级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同时,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途径,规范、有序地建立和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深圳市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最主要的是公推直选。把原来只在基层党组织换届中实行的公推直选引进到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的公推选拔当中。由于党员的广泛参与,公推直选效果显著,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15]。

大连市委在部级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了非公企业党建“一网六有”工作格局。“一网”就是建立了由高新区党工委抓总、非公企业党工委负责、各党群组织、工商税务等18个与企业有关联的机关部门分头落实,覆盖所有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领导网络。“六有”就是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经费[16]。

重庆市成立了市委“两新”工作委员会,各个区县和开发区也相继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机构, 明确了工作职责, 配备了工作人员, 落实了工作经费。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如,实行经费保障制度,市、区、县都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目标考核机制:部分区县把抓非公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机制,部分区县把非公有制企业参评“明星企业”和“文明单位”,企业主拟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纳入党建情况考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17]。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开辟了新领域,党的建设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各地党组织这些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为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但从总体上看,由于一些地方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组织关系等还没有完全理顺;工作体制、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而稳定的制度,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还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要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还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共同努力。

三、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如何开展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更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理论探索与理论创新。我们认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以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服务机制、动力保障机制等系统的改革与创新。体制是基础,是前提;机制是关键,是保障。

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方面,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导体制的现有实践,经过总结、归纳、提炼、升华,按照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和“党要管党”的原则,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主两辅”的领导体制模式,即由各级地方党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到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一线贯穿,以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为主,工商、税务等业务部门和企业所属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协助为辅的体制[18]。“一主两辅”的领导体制是不同于国有经济组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导的一个体制,它充分体现了党委总揽全局的价值,保证了党委的核心作用,又体现了党协调各方,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党建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理顺了党委管党,党委专门机构管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关系,有力地保障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顺利开展,具有设置科学,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的特点,能够有效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的建设工作。

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方面,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我们提出要从党的组织设置、有效运转、作用发挥、保障条件等党建工作运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建立一套更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整合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效应,使党建工作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内在需要,增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源动力,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变“要企业抓”为“企业要抓”,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具体来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党组织设置科学化

建立党组织是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积极探索科学设置党组织的规范与模式,按照的规定,以“精简高效”为原则,设立综合性的党工部(办),专职于党建工作,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两个全覆盖;科学定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责,找准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搭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平台;理顺党组织与企业业主及相关业务职能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在企业把握方向,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作用。

(二)党建工作制度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规范性。要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就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工作制度体系,工作依制度规范运行,人、事靠制度管理,绩效按制度考核。这样使党组织的工作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使党组织的建立、运转与工作保障制度化,党组织与党员作用发挥制度化。

(三)党政干部交叉任职普遍化

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大多数是实行党政干部交叉任职。从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运行实际出发,要探索党政管理干部相互兼职,交叉任职,普遍推行市场化配置党务工作者的措施,这有利于党政资源整合,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党的工作与企业实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工作做实。当然,要强化对企业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激活党务工作干部的主体意识,提升党建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人才队伍的认证,实现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市场流动。

(四)党性教育常态化

党性教育常态化,强调的是党的教育的制度化,经常性,持续性。要围绕经济发展中心抓党性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实行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党性教育与业务(理论、知识、技能)教育,党性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拓宽教育管道,实行内部教育与社会教育,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方法,实行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网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教育主要是指利用网络虚拟平台,组织党员开展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教育,线下教育要结合党员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开展下基层,访谈,个别交流等活动。

(五)党务管理信息化

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一是要开展网络党建工作,拓展和创新党的活动阵地。二是要创建手机党建平台,多渠道增进组织与党员交流互动。三是要构建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党员电子身份证,实行党员身份信息化管理,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实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方便、快捷、高效。四是实施党务信息公开,阳光治企,推动企业信息公开。

(六)党群工作一体化

要加强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与指导,实现党建、工建、团建工作“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形成工作合力。党组织要支持工会、共青团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党建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党群资源共建共享,党群工作协调配合,构建党群共建,共促发展,共创和谐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七)党务工作服务规范化

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明确服务对象,构建为企业、员工、党员、社会提供服务的四维互动体系,促进企业、员工、党员、社会的和谐发展;创新服务内容,坚持为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为党员、职工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使服务为企业所需要,员工所支持,党员所拥护,社会所认可;拓宽服务载体和方式,立足员工职责岗位,开展劳动竞赛,技能、岗位比武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

(八)党建绩效考核目标化

要引入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调控与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党建激励机制,构建党建工作的内在支持系统,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发企业党务工作干部和普通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

(九)党建经费筹集多元化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筹措要多元化。一是上级党组织提高党费返还比例支持一点,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费的返还力度;二是企业党建经费专项提成配套一点,即企业按一定形式与比例进行专项经费提成,作为企业党建工作配套经费,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管理成本;三是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资助一点,凡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地方政府每年可以适当资助一定党建活动经费;四是企业党员劳动创收奉献一点,如设立党员奉献工作日,鼓励企业党员捐资党组织,作为党建活动经费。

(十)党务活动时间、场所灵活多样化

确保党务活动必要的时间、场所是党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条件。要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和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实际的党务活动时间、场所保障机制。党务教育、培训、学习等活动时间、场所与设施依据小型、分散、多样、灵活的原则,力求灵活多样化安排,尽量不占用企业有效生产时间与生产经营资源。根据活动主题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党务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机动灵活,多种形式地开展党员活动,注重质量,提高效率。

总之,要全面分析和厘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所涉及的内容,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功能进行理论分析,要创新性地构建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需要,作用最大,效能发挥最佳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出一套体制创新,机制灵活,制度健全,管理科学,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文选: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2] 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8.

[3]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EB/OL].(2007-10-24)[2011-05-25]..

[18] 邱观建,黄 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模式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64-367.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Non-public Economic Organization

QIU Guan-jian,WEN Dao-gu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T,Wuhan 430063,Hubei,China)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8篇

xx社区地处xx市中心区域,面积0.3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商业居住混合型社区,社区有居民4018户,常住人中8350余人,暂住人口900余人。有企事业单位158家,大型服装市场2家。 社区党总支下属居民区支部4家,联合支部2家,非公企业党支部2家,党员总数890多名。近年来,社区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立足区域共建,充分发掘现有党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党建工作”的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年来一直保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省级文明社区、市集体劳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主要工作有: 一、夯实基准点,加强社区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增强社区党建的战斗力 1、成立社区党总支部,配强选好班子成员。 九九年社区经街道党工委批准,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党支部,一直以来,我们在勤学习、促提高、抓制度、强核心上狠下功夫。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党员占有6名,2名为入党积极分子。新建立的党总支部班子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70%以上是高中文化程度,其中一名是大专文化程度,领导、组织、管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适应了形势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需要。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战斗力。 一是学习到位。社区始终把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增强班子整体思想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每周一次的定期学习、会议期间的文件传达、空余时间的时事阅读,使班子成员及时得到“充电”,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提高。二是制度到位。党总支部相继建立了总支会议、党员议事、“一人一岗”活动、党员责任区、流动党员管理等一整套12项比较规范的制度,并制订了党总支的工作规章和各项工作职责。三是工作方法到位。新时期下,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促使我们要不断确立新的工作方法,社区党总支在延承原工作方法精华的同时,又确立了一套新的社区党总支工作法,即:核心在总支、基础在支部、骨干在党员、目的在群众的组织管理法,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兼管的党员管理法,理论先学、目标共定、责任到人、服务群众的班子示范法,融合沟通、优势互补的文明共建法,以及党支部、居委会、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理顺关系法。同时在工作中抓好教育引导,鼓励全体居干敬业、奉献、自觉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如由于天一广场的合并,居委会工作量急剧增大,工作人员又相对不足,党总支把工作及时进行了调整,社区副主任孙玉辉同志就承担起了社区阅览室的管理工作,计生专干张爱军把内勤工作也主动承担起来,一人承担两人的工作,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突出着力点,深入开展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增强社区党建的吸引力 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及直管党员在社区党建中的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一人一岗”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社区党建向“深”层次发展,主要做好“四抓”。 1、抓组织领导。党总支把开展党员“一人一岗”活动贯穿社区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中去,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设立总支书记为“一人一岗”活动的总负责人,组织委员主管。列入党总支工作的中心内容。 2、抓队伍建设。社区党总支在抓好支部党员队伍的同时,又采取上门采走访交流、发放公开信、召开座谈会、开辟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和办法,广泛地宣传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工员每一位在职党员和辖区单位党员按自己特长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先后发出《致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共300余份,并使辖区内在职党员都填上了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项目。充实了原已建立的10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人一岗”活动不断得到深化,在职党员参与率达100%,辖区单位的参与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 3、抓活动制度。党总支在切实加强对“一人一岗”活动领导的同时,制定相应制度,使“ 一人一岗”活动真正成为党员的自觉行为。(1)支部大会汇报制度。每月一次由党员本人直接或先由党小组长收集情况向支部大会汇报,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2)支委会分析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一人一岗”活动专题分析会,分析“一人一岗”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步活动需要,着重抓好的工作。(3)支部大会讲评会。每季在支委分析会的基础上,召开总支部大会,对阶段性“一人一岗”活动进行评讲,评讲会突出表扬好人好事。同时社区党总支还对在职党员实行“五个一”、“四个员”与“三卡”制度,“五个一”即要求党员在社区一年内做到“出一个好主意、做一件好事、交一个知心朋友、美化一片环境、当好一名标兵”;“四个员”即在党员中开展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当好市场经济的“信息员”、当好企业形象的“示范员”、当好社区建设的“服务员”活动;“三卡”即“服务记录卡”、“邀请卡”与“感谢卡”,并在年终参与党员“一年一评”,提供意见反馈。 三、找准切入点,营造良好的社区共建氛围,增强社区党建的凝聚力 1、借力,探索社会化运作机制。 社区党总支一是抓好党内共建、党团共建,根据区域实际,明确社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职责,形成驻地单位和社区党总支部区域性横向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网络体系和整体合力。如辖区单位市政公用局65名党团员发挥职业特长,专门上门为居民提供自来水管道、煤气灶修理等服务,并对社区绿化进行修剪;海曙供电局的党团员也经常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用电线路检查服务和用电常识义务咨询服务。二是抓好社区共建,发挥党组织优势,促成共建事业。有28家大单位组织的党建联席会和32家单位组成的共建理事会,在组织、协调各单位参与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去年“富而思乐”群众文艺晚会和建党八十周年大型歌咏会,得到辖区14个单位的大力支持,参与人数有700人之多。同时,又通过资源共享的途径开辟了社区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基地、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基地等,社区资源整合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2、搭台,探索共建实效机制。 为使社区共建活动不流于形式,要建出实效,建出成绩,社区党总支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与社区共建理事会为依托,发挥社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作用,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事务共管、文明共创”的工作目标。 (1)规范党建共建工作

制度。一是党建共建联系制度,原则上做到三点:①社区主动加强与共建单位的联系,经常通报情况;②对通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做到相互了解;③社区筹备重要活动,及时与共建单位交流、互通信息;建立例会制度。党建联席会联络员每季召开一次会议,回顾上季度工作情况,布置下季度工作任务;定期评估反馈。社区每年对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情况实行评比,并把评比结果向他们的上级党组织进行反馈;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社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与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奖励,今年经民主评议,评议出城士管理局,区教委、区财税局、区供电局、华中大酒店、医药控股公司、中包公司等10家单位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同时对大力支持社区建设的60名党员发了感谢信,20名表现突出的发了荣誉证书,同时借助媒体力量进行宣传。一年来共对8家单位在电视、报纸上宣传了6次,激发了辖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 (2)设立党建共建联络员。党总支部委员分别兼任辖区34家单位党建共建工作联络员,分片包干定期联络沟通社区共建单位。社区要求各联络员每月一次深入责任单位联系、沟通与服务,并将各联络员工作情况作为居干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通过多项制度的设立,一年多来共为社区内失业下岗人员谋得就为岗位32个,就业信息90余条,为单位排忧解难10余次。 (3)、设计党建共建工作载体。我们从辖区内各单位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出发点,坚持长效与短效相结合以及互利共惠的原则,设计了“六联六共”这一有效活动载体,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一年二次请辖区单位青少年上法律培训、德育讲座课,并组织青少年到单位参观接受感观教育、社区治安联防、共创社会稳定,与辖区单位达成共识,管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文体活动联办、共同陶冶情操;辖区单位多次派人利用节假日为居民中爱好文艺者进行指导。环境卫生联抓,共保社区清洁;今年会同物业公司派出所利用晚上对大梁巷、握兰巷出租车棚进行大规模整治清理,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经济建设联搞、共图社区繁荣;去年共完成协税护税1XX元,群众工作联做、共解社区难题;”如针对社区内有些居民热爱养花,缺乏种养经验,园林处就专门派花卉园艺师进社区指导示范。 四、把握结合点,推动社区的其他各项建设,增强社区党建的影响力 1、推动与社区文明创建,党组织始终把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与生活动质量作为社区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首先,健全思想教育网络。社区党组织建立了以“四室一场”为主体的教育阵地网络;以社区妇联、共青团、德育讲师团等为主体的教育组织网络;以社区党组织、党建联席会、社区居委会、共建理事会为主体的社区舆情分析网络;以宣传栏、阅报栏为主体的~宣传网络。我们依托这些网络,把主题性思想教育与经济性思想结合起来,把思想素质教育与科技教育结合起来,把组织开展思想教育与组织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如为贯彻实施《道德》纲要,我就利用物业公司的广播,全文播读《纲要》内容,在社区显要位置树立社区党员风采榜,一年来共对党员和群众教育14次,召开舆情分析会24次,专题座谈会四次。再如针对青少年素质教育问题,我们坚持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一年来共举办各种生动扎实的活动12次,几乎所有的社区青少年都参与了社区实践活动,并写了《我眼中的社区》等文章20多篇,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其次是完善思想工作机制。根据“思想工作社会化”的思路,组建由社区党员、居干组成的骨干队伍,由楼群小组长、“一代四员”组成的群众工作队伍以及由各方面人才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形成“居民困难有人帮、邻里纠纷有人劝、事故隐患有人除”的快速反应制作。同时,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特色楼群的创建活动,倡导思想教育、科学知识、文化艺术、健身体育“四进家庭”活动,进一步营造互敬互爱的新型邻里关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进楼入户。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中,我们强调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亲自接待,今年以来共受理信访案件15件,接待来访咨询180件,在化解矛盾中,坚持狠抓一个“早”字,着眼一个“细”字,体现一个“情”字,突出一个“最”字,贯穿一个“快”字,使信访案件做到有着落,有回音,有结果。最后是挖掘文化教育工作。社区党总支坚持用先进文化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年来,利用区域共建力量,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情系社区、爱我家园”、“名家书画进社区”、“法律知识竞赛”、“梨园区”等丰富多、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30余次。据粗略统计,社区内90%以上的居民不同程度地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效地把思想教育与文艺载体结合起来。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社区居民与社区共同创出了一条文明之路。 2、深化社区服务。社区党总支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生命线”,从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立足一个“实”字,建立起“理念驱动、党员带动、精神鼓动、项目推动、载本轮动,多向互动”的服务体制并构建起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1)、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党总支在充分发挥党团员志愿者作用基础上,大力挖掘社区内有专业特长又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的人员,扩充了去年已建立的便民服务网络,并与海曙区经济服务中心连网,引进了美乐门家政服务公司、江北甬械家政服务公司,随时可提供各类维修服务人员,家政工作人员,扶老托幼,婚庆嫁娶等各类服务。法律服务、医疗咨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在社区开展的党员“一人一岗”的四定服务活动中,一年半来没有一次间断,累计共进行服务18次,受益群众1XX余人。 (2)、扶贫帮困服务体系。我们主动适应企业转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一是齐心协力结对扶贫。发动社会力量,共献爱心,如在2月份开展的党建联席会和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与社区的特困生、德困生大结对活动中,共计结对28对,落实资金XX0余元,此项活动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区群众的高度拥护。各种新经济组织也积极参与帮困解难,如开明街服装行业为社区内弱势人群捐衣捐物100余件,捐款1500余元。二是多方筹集扶贫基金。二年来我们共筹集帮困基金4900余元。如社区老党员毛绳祖利用自己原做过人民银行行长一职的优势,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冒着酷暑走访了辖区内的三家商业银行,捐得资金3400元,

在职党员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韩信国不但自己多次主动捐款,还向单位职工发动捐款1500元,更令人感动的是党员志愿者叶静珍在上午与原单位理顺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下午的党员大会上也积极捐款100款,还替她丈夫捐款100元。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就业。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为200余名下岗失业职工提供了技能培训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关系为他们谋求就业机会,一年来在辖区单位谋求就业岗位165个,现已有15人被推荐到区域外单位上班,15人实现区域内再就业。四是共驻共帮,形成制度。社区内28家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与34家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携手,定期走访贫困家庭,时刻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一年来共走访困难户20多户,发放慰问金XX0余元。五是精神帮扶,为了让每个弱势群众都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仅今年上半年社区党总支就精心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4次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人生观,极大限度的激发他们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如4月份举办的社区残疾人运动会就吸引了社区60多名残疾人参与,此项活动的开展已被中央级刊物《中国残联》进行了图片刊登。六是邻里互助。社区党总支针对一此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对象分批上门做他们邻居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动员邻居进行邻里互助,取得了明显成绩。如丝户巷的五保户徐秀英婆婆,行动不便,我们对她的邻居说明情况后,邻居愉快的接受了,不但给了她生活上的帮助,在徐秀英婆婆生病时还给予经济上的接济。对特别突出的大梁巷10#=201谢小翠婆婆几年如一日的帮助残疾人专门在晚报《我们身边的真善美》栏目进行了宣传表扬。 3、推进城区管理工作。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党总支的统一组织下,一起加强对小区的治安夜巡,每天组织两名党员志愿者与2名群众参与义务值班“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已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共识。同时,我们又会同物业公司积极开展各种环境整治活动,针对辖区内车辆乱停放,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党总支多次召开有12个区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事委员会主席姚松林还通过政协提案,邀请交警2次现场办公,终使得新街两旁的车辆乱停放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为创建平安社区,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设立社区110服务电话,协且有关部门强化对社区内街巷管理与主要道路管理,形成区域联防、齐抓共管的治安服务网络和保洁保稳的体系。 五、消除空白点,坚持系统管理的理念,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坚持党群工作联动,巩固群众基础。党总支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在凝聚各自所联系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实现社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在“广”度上覆盖的同时,积极把社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往“深”处拓展,定期组织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回头看,积极做好优秀职工的推优入党工作,组织新经济组织多方位参与社区创建工作,从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号召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2年来新经济组织共参与社区创建活动20余次。其中,德国骏马支部在一次社区捐款捐衣活动中,一次性就捐出价值7万余元的暂新套装。在去年又建立健全了社区工会、团总支与妇联组织体系,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社区工会建设上,我们按照“立足区域、灵活建工”的原则,探索了“单独组建型、区域联建型、行业联建型、楼宇联建型”等多种建工模式,新建企业工会3家,被列为市总工会的试点单位,并被评为“五个一先进基层组织”。在社区妇女工作上,我们加快“提高女性整体素质”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两大工程建设的步伐,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在社区共青团工作中,社区服装行业团支部联合宁波电大信息系团总支共建“青年文明一条街”,充分展示了青年在商贸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模范作用。 2、强化综合协调,巩固体制基础。党总支积极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参与中介团体,开发社区组织的结合协调功能,从“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入手,推进和保障了社区管理体制的良好运作。一是协调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关系,即坚持上级党委领导为核心,又注重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活力。二是协调社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关系,促进“教育、科普、计生、卫生、文化、司法、民政”等各条线进行社区的工作。三是协调社区内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将社区福利、治安调解、文化教育、公共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区工作机构统一于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四是协调与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按照“党建促共建,共建促发展”的宗旨,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3、继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巩固执政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召开议事委员会会议,社区党组织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委员会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他们的决议,实施政治领导。社区居委会每月一次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建立起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涉及社区的重大问题在提交社区议事机构决策前共同讨论,以形成一致意见。 以上是我们在紧密结合区域实际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党总支和辖区单位共同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些作法,明年社区党总支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首先化大力气抓好班子成员对党建理论和现代科技,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拓展今后党建工作的视野,提高班子成员素质,提升社区管理理念,跟上新形势的需要。 2、确立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使党建工作层层落实,加强对自治组织的核心领导,帮助他们以法自治开展各类社区创建活动。发挥好社区义务宣传员的作用,及时收集信息,确保社区稳定。 3、根据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使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区党总支要抓紧建立个私非公企业党员详细档案,针对这些流动性大的党员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与三级网络工作跟踪制,发挥好党员的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非公企业中的团员青年、积极分子参与到社区开展的党员“一人一岗”活动中来。 4、建立党建共建基地。与区财税局和区教委协商,开辟社区党建共建基地,来扩充社区党员的文化教育场所。 5、针对目前企业改革和城市管理体制转变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寻找党建与

非公企业主合作共建,共谋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为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提档升级夯实基础。 6、邀请社区内各类民主党派、非党人士参加我们党的各种组织活动,增强对社区组织的凝聚力,感受组织活动的气氛,年底终结考评,较好的同志发给“党建之友”证书。 7、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党章,能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为社区、为党的事业作贡献的非公企业经营者,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考察,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8、抓好制度落实,促进工作实效。总支工作的职责、方法、制度以分解图的形式摆放在社区显要位置,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定期更换社区党员风采榜。协调沟通各方关系,联抓共建,促进社区创建工作实效。

社区非公党建工作总结第9篇

下面,我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分二个部分,讲几点意见。版权所有

第一部分,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一、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状况

据统计,截止2003年12月,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37989户,私营企业906家,外商投资企业4家,从业人员约7.7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步伐,开辟城市新的就业途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市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32个,已建占应建总数的68%左右。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应建党组织尚未建立的有15家,仅有个别党员的117家,没有党员的746家,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从业的党员仅有1619名。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党员人数少,党的力量十分薄弱,党员数仅占从业人员的2.1%。二是党组织的覆盖面过小,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没有党组织。三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党建工作缺人才、少经费、无场所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从现状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明显地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趋势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党建工作如果不及时跟进,滞后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党建工作为经济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要求,也就难以实现。

二、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作的重要措施。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市对外开放在不断扩大,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将全面迸发出来。面对这种形势,党的建设要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加快富民兴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促进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只有这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非公有制企业得到贯彻落实,党的工作才能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各方合法权益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和维护,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协调发展。

2、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基层的迫切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统揽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我市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中,是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要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使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好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宣传好、学习好、贯彻好,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职工中扎根,成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是事关我们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问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把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内的一切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在富民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有更加坚实的阶级基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可动摇的执政基础,才能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

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是:

基本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一手抓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一手抓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工作影响力,保证党路线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贯彻执行,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主要任务:今后五年,要切实做好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争使绝大多数职工人数在5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员,使所有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党员都能纳入到党的一个基层组织中管理;要切实做好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力争使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都能建立党组织。使绝大多数职工人数在10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组织。在着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使越来越多的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组建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一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将会影响和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力度。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衔接,保证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时,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同时,有关部门在签订改制相关协议中明确新建企业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党员并支持开展党建工作等内容。二是抓好社区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衔接。对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在工业小区、街道社区统一建立党组织。三是努力把党的工作向中小规模企业延伸,拓展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几年,尽管我们重点抓了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党组织组建率也达到了68%,但从总体上看,党建工作覆盖面仍然很小,大量的中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还是个“空白点”。因此,必须加大在中小企业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在中小规模企业开展党的工作;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党组织,对企业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应按规定及时建立党组织;对企业只有个别党员的,可以区域联建、企业联合、挂靠村委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指导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符合建立工会、共青团组织条件的应及时建立工会、共青团组织,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暂不具备建立工会、共青团组织条件的,要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派驻党建指导员,做好职工维权和思想教育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整体素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有没有作为,关键在于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高不高。因此,我们把提高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联络员和党员队伍素质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

一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继续通过外聘、内选、选派等方式,把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文化水平较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选配到书记岗位上来。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党建网站的优势,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一步充实人才库,并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及时向企业推荐和输送优秀的党务工作者。要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每年对党组织书记进行不少于1期的党务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党组织书记开展党建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要为他们放手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保障企业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稳定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解聘党组织书记时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应当事先征得上级党组织的同意并说明理由。

二是择优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这几年,区内一些县(市、区)委从机关、部门、乡镇(街道)抽调大批党员干部,选派到非公有制企业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是充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力量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已创造出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做好完善和提高工作。在选拔条件上要坚持高标准,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既可以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挑选,也可以由非公有制企业所在地或所属行业的党政领导兼任。在选派方式上要坚持因企制宜。对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选派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规模较小的,可以由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负责联系若干家企业。在工作内容上要坚持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既要成为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指导员,又要成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员,还要成为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困难的协调员。这方面其他地方有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加强学习并大胆探索。当然,这项工作的推进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注意加强协调沟通,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增加企业的负担。最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起草了《关于向非公有制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待征求意见加以完善后将印发各地贯彻实施,规范和推进这项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数量少,党的力量薄弱,党员先进性难以体现,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一个瓶颈。因此,各级党组织要重视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人员流动快、分布散的实际,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及时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坚持把发展党员对象的重点放在企业生产经营者、科技骨干、一线优秀职工上,放在没有党员的企业上,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把关,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目前,在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党员不愿意亮明身份的现象。各地要把解决“隐型”党员问题作为壮大党的力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教育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群众观念、党性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在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业务技能培训,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生产技能熟练、模范作用突出的先进群体。要按照“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表彰优秀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和完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制度,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半年以上的党员,只要不在原籍村委组织担任职务的,一般应及时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因特殊原因不能转移组织关系的,应持党员证明信参加党组织活动。工作岗位不稳定的党员,可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够参加组织生活。

3、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能不能发挥作用,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生命所在。新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这一规定,是对多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如何定位,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任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指针。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的这一规定,切实完成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这一任务。

一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决策参与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有其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针对这种特殊性上级党组织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企业生产经营,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着眼于增加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眼于加强党同职工群众的联系,着眼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党组织既可以通过进入决策层的党员直接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也可以通过在党员和职工中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党组织书记或决策层的党员向企业建言献策,从而把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

二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动作用。党员是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都要通过每个党员来体现。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党员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克服“雇用”思想,增强党员的荣誉感,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在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和带头作用。

三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作用。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时展的特点,以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有效地将企业管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工作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工会、共青团组织这一政治优势,坚持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带领工会共青团等组织,指导他们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在思想上,要定期组织工会、共青团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党和国家以及企业的形势任务,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组织上,工会主席是党员的,一般可兼任党组织书记,符合条件的党员团组织负责人可吸收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在工作上,要把党的活动与工团组织活动结合起来,指导工团组织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建设、“职工之家”、“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寓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关心人、凝聚人的工作,形成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职工文化活动机制和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的工作机制,始终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职工的道德情操,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以团结稳定的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四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协调作用。党组织要全力支持帮助企业主,团结带领职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但是,对一些违法经营、偷税漏税、搞假冒伪劣、损害职工权益等行为和做法,党组织要切实负起改造监督的责任,并采用合理可取的方式方法予以制止,这也是帮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党组织要积极协调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关系,正确处理劳资矛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党组织对企业遇到自身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4、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一是要深入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各级党委要把“五个好”创建活动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对“五个好”的基本要求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具体的年度工作目标,并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现状进行逐个分析,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列出企业名单,逐项落实规范化建设的措施。

二是要重视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上级党组织要重视企业党员活动室建设,对有党员活动室的,主要帮助规范活动室的设置内容;对没有党员活动室的,要引导企业主,积极创造条件,或在企业会议室共同布置或利用办公场所等途径予以解决。一般情况下,活动室都要配备党员电化教育设施,对一些企业一时解决不了的,上级党组织要设法帮助解决,并提供丰富的电教片,加强对党员的电化教育。要帮助企业党组织建立党的宣传窗口,定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党员、职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以及企业的形势和任务。通过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不断丰富党员活动内容,提高党员活动质量,促进党的活动正常化。

三是以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为原则,明确非公有制企业的隶属关系。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一般由所在地的乡镇、村、街道社区或开发区工业园区党组织领导;专业性较强、行业特点明显的,可由具有业务指导职能的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归口领导;企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也可直接由所在县(市、区)党委领导。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各地要按照的要求,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建立一套规范党组织工作程序、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的规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为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水平。

第二部分,关于社区党建工作

一、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共建有城市、城镇社区44个,设置社区党组织44个,其中党总支15个,党支部29个,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1941名。2002年自治区贺州社区党建会议以后,我市社区党建工作迅速起步,开局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指导有力。各县(市、区)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加强党对城市和城镇工作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二是社区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各县(市、区)根据城市和城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三个同步”,有关社区均已建立社区党组织。三是社区“两委”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8岁,社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3岁,社区“两委”班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0%;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四是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和社区建设新路子,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党建工作联络委员会等制度,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五是社区服务网络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县(市、区)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为民便民服务活动,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社区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六是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初显成效和活力。市委组织部和兴宾区委组织部在迁江镇迁江社区抓党建工作示范点,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为各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并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肯定。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社区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仅仅是初步的,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有的基层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社区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的辖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共建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对街道社区的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比较薄弱;有的街道、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的素质与新形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社区干部待遇有待提高,办公条件有待改善,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党的领导地位,一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贯彻执行来实现;二靠各级党组织在不同地区、部门、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来保证。社区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领导核心,健全的社区党组织可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贯彻执行,确保社区工作的正确方向。因此,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社区,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重视抓好社区党建工作,为推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等,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和民办组织,纷纷在社区落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把下岗和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在教育、管理、医疗、卫生、服务、就业等多方面的职能和责任转给社区。这些新情况、新任务,要求必须大力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只有坚强的社区党组织,才能承担这些繁重的任务,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地。街道社区处于维护社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各项改革版权所有措施的推进、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的再调整以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合理和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等,都可能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及时、有效、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而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也要靠基层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卷进去那么多群众,甚至包括一些离退休老同志,需要总结的教训是深刻的、多方面的。思想文化阵地决不能出现真空,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就会被错误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东西所占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全面加强包括街道社区在内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那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4、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同志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一定要从基层组织抓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党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如果将每个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搞好了,那么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增强,党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就会更加密切。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更严密的组织体系,更有效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把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内各种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街道社区党组织贴近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富民兴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社区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为主线,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扩大党的工作在城镇社区的覆盖面,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总的目标要求是:通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使社区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明显改进,社区各项工作跃上新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党建的领导。搞好社区党的建设,关键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党委重视社区党建工作,哪里的工作力度就大,工作效果就好。各县(市、区)、各乡镇党委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要继续搞好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发动,增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积极关心、支持、参加社区工作的舆论氛围,为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奠定坚牢的思想基础。二是要结合社区实际,勇于创新活动内容和工作形式。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身体力行,深入社区,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案,突出特点,创出特色,抓出精品。三是要落实好领导联系点制度。挂点领导要经常深系点,调查研究,进行指导,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各县(市、区)委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发挥好表率作用。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都要建立自己的工作联系点,努力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四是要加强协调指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切实负起对社区党建工作牵头抓总的责任。要加强协调沟通,注意发挥民政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

2、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激发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要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一些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区内一些城市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共识:辖区内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要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活动。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各县(市、区)要建立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工作协调机构,统一组织领导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在工作机制上,要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以目标管理为抓手,按照“共享、共建、共抓、共创”的社区理念和优势互补、双向服务的原则运行,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做到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建,使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共建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在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上,要强化“两个意识”,即强化“属地管理”意识,淡化“隶属管理”意识;强化“责任领导”意识,淡化“权利管理”意识。要做好“三个结合”,即把社区党建与区域经济、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党建与创建文明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时,要赋予社区党组织一定的职权,使社区党组织有权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有权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职工党员进行监督评议,有权对无上级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实行政治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评选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以及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要注意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从而保证社区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3、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务干部的素质。抓好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坚强、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是社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从总体上看,各社区的党务干部素质是好的,他们任劳任怨,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一方经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与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一是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根据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社区工作的新特点,采取从社区居民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复员转业军人党员中选拔等多种形式,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社区干部素质,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社区工作需要,提高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管理城市水平和决策水平。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各级党组织要把对社区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培训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他们选派到各级党校和培训中心进行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他们到外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能力。今年,市委组织部将举办一期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4、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当前,由于社会转型,使大批党员回到社区。据统计,社区中我市共有党员1941名。如何管理好这些党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每个社区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是要抓好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要充分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的积极性。驻区单位要督促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接受单位、社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社区党组织也要适时、适宜地组织在职党员利用双休日、业余时间,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自律意识和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意识。二是要积极发挥离退休党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接转好单位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按照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入相应的党组织或单独成立支部,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通过建立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和引导社区内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社区和维护社区稳定方面的作用。三是加强对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教育和管理,积极做好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要针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党组织活动难、转移组织关系难、党费收缴难和党员教育难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5、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开展社区党建活动。开展社区党建活动,一定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来进行,通过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增进党组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呼声。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的力量,搞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安全文明社区。二是要搞好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要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以“党员志愿者服务”为龙头,组织社区团员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一支甚至几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发挥骨干作用。要在巩固和扩大各种服务组织和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辖区党员干部义工制度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抓好服务站“四个一”,即“有一个活动室、有一个网络、有一批党建书籍、有一支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三是要突出服务重点。要把服务重点放在特殊困难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服务上,积极协助政府摸清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做到应保尽保。

6、要发挥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兴宾区迁江镇迁江社区被列为自治区社区党建示范点。从今年开始,各县(市、区)都要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示范点的目的在于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注意总结创建活动的经验,寻找差距,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把示范点真正创建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样板点。注意发挥它们的带动、引导和辐射作用,以推动和促进面上工作的健康开展。

最后,我强调一下加强领导的问题。

各县(市、区)委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切实把这两项工作落到实处。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关键在领导。当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1、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党委要切实承担起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要树立不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抓社区党建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市、区)党委不仅要抓好面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而且要抓好规模较大、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和社区党建示范点的创建,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示范。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要特别对于那些业主有抵触情绪、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的企业,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做说服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的检查指导,定期分析并通报情况。对于工作不力的,要及时督促整改。同时,我市将把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作为评选“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重要条件,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