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荷花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9:51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第1篇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出示小黑板)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亭亭玉立花仙子,喜欢生活水中央,爱穿白色粉红衣,常常坐在绿船上。”(荷花)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好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师:请同学们观看录像,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非常的美丽。 

生:我发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荷花先是一个花骨朵,然后长出两三片花瓣,最后全展开了。(边说边用手做动作) 

  生:我看到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生:我看到了荷叶上有水珠,就像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非常美丽! 

  生:我看到了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绽开的荷花里面有嫩黄色的小莲蓬。

生:(齐说)小莲蓬

师:你再把这个词读一读。(生读了两遍) 

生:我发现了有的荷花饱胀得要破裂似的。 

   三﹑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师: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学生组内自读课文,勾画出荷花美的句子,练习朗读) 

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样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作者写得好,你也读得不错!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这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就写出荷叶多,长得很茂盛,而且还把它当成人来写了。(师板书:挨挨挤挤) 

 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公共汽车上,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火车上。 

  生:我们在食堂打饭的时候也是挨挨挤挤的。 

 生:在广场上,有一次我在广场看到好多的人挨挨挤挤的,原来他们在看打狗。(众人大笑) 

  师:谢谢你,带给我们一个幽默笑话。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荷叶视图) 

  生:我觉得这句也写得很好“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因为…… 因为……(学生说不出来,气氛有点紧张) 

  师:觉得它就是写得好,没有理由,是吗?哦,你喜欢它是不须要理由的! 

师:还有觉得这句好的吗? 

生: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因为它写出来了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师板书:冒) 

  师:那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呢? 

 生:慢慢的长出来的。 

 生:不对,应该是很快的长出来,一下子长出来的意思。 

 生:老师,我们刚才不是说荷叶是挨挨挤挤的吗!所以荷花就在荷叶的之间长出来了! 

 师:(鼓掌)你说的太棒了!正是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所以白荷花就在荷叶之间冒出来了!你们还可以换上哪些词呢? 

生:探出来 

生:像小草一样,从泥士中钻出来。 

  生:荷叶已经在那展示自己的碧绿的衣裳了,荷花也赶紧探出头来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鼓掌) 

 师:还有觉得好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也好: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白里透红的花瓣本来已经很美了,再加上嫩黄色的小莲蓬就更迷人了。 

  师:老师觉得你正像那迷人的荷花一样。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好: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写出了花骨朵儿很饱,就像人吃得太饱了,像要爆炸似的。(用手比画了一下肚子,引得老师发笑) 

师:那这里是形容花骨朵儿快要----- 

 生:快要绽放了。 

 师: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二段) 

生: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 

  生: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 

  生: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那这一池荷花是哪位画家的作品?(生想了一会,忽然有一个学生低声的说大自然) 

师:刚才老师好像已经听到了一个学生说对了,这位画家是谁? 

生:大自然(很多学生一齐说)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画面,不光我们陶醉了,好多好多的小动物也陶醉了,他们纷纷跑来跟荷花说话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会有哪些小动物来跟荷花什么?(鼓励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小动物会来跟荷花说话? 

   生1:我想到了小蜜蜂。 

 (老师发给小蜜蜂头饰并请这位同学找到自己的伙伴做荷花与荷花对话) 

   生2:荷花姐姐,你真美啊,我能在你的身上采蜜吗?

 

生3:当然可以。 

   生4:我是小蜻蜓(戴上头饰并找到荷花伙伴)荷花姐姐,我清早飞行时,闻到了你的清香,可真快乐…… 

  生5:我是小鱼儿(老师发给头饰并让他找荷花朋友)荷花仙子,我昨夜睡觉时,梦见我也变成荷花啦! 

   生6(扮荷花):真的吗?那我们可以永远在一起啦! 

   生7:我是小蝴蝶…… 

   4﹑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五﹑总结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六、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 

1、继续阅读积累赞美荷花的诗词或文章,利用班队课开个“赏荷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荷花教案第2篇

许亚洲

夏秋之季,中华大地的河湖池泽,处处“清水出芙蓉”,令人赏心悦目。莲、荷二者系一物异称。过去都认为它原产印度,但近年运用考古新技术已探明,早在公元前3075年,莲荷已在黄河流域被人们利用,这证明中国也是莲荷的原产地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莲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生活、艺术、宗教等领域形成了洋洋大观的莲荷文化。其中尤以莲荷的民俗文化最为动人。虽经长期变迁,仍或多或少保留在神州大地上,积淀在中华儿女的意识里。

荷花生日赏荷花。给荷花过生日这一风俗旧时流行于江苏等江南地区。这些地方号称鱼米之乡,盛产莲荷。荷花生日定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们穿戴一新,乘船流连于荷花丛中,饮酒、奏乐、演唱、尝莲子,热闹非凡。

以前赏荷最盛之地数苏州的葑门外荷花荡和杭州的里西湖、岳湖、三潭印月。荷花生日之夜,在许多荷花盛开的地方,人们用纸做灯,燃之放流于荷花塘,称之为荷花拜寿。旧时杭州西湖的荷灯最盛,望去如天上星河倒映。据说燃放荷灯可结善缘,因而游湖者乐意点放荷灯。

燃荷花灯祭奠祖先和亡灵。这一习俗盛行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该节又叫“盂兰盆节”,俗称“鬼节”,已在全国各地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除汉族外,蒙古、达斡尔、彝、纳西、白、苗、侗、布依、壮、土家等少数民族也有此节。此节日现在虽已不举行宗教法会,但不少地方仍保留了祭祖等习俗。该节日仪式较多,燃荷花灯是重要的一项。这因为莲荷是佛教的“圣花”,燃荷花灯点缀节景,含有祈祷故世亲友早升莲界,得以超度的意思。届时北京等北方地区的儿童手执长柄荷叶,燃烛于叶中央(或用彩纸、高粱杆制成荷花灯亦可),沿街唱诵:“荷花灯,荷花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中元》情景交融地描绘了燃荷花灯的盛况:“中元鬼节款精灵,莲叶莲华(花)幻作灯。明日虽扔今日点,满街望去碧澄澄。”在南京等南方地区,人们请僧人乘船诵经,同时用五色纸剪制的荷花灯点燃后沿水放流,称之为“斋河孤”,以超度孤魂亡灵。这也是一种“功德”。

莲荷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许多方面。

装饰文化:以莲荷(有时配以它物)为吉祥象征图案,广泛用于家具、织绣、灯彩、年画、雕塑、商招等民间工艺美术装饰品。最著名的是“和合二圣”,即蓬头笑面,分别手持荷花和圆盒的赤脚神仙,是掌管婚姻的喜神,被广泛用于装饰和祝吉。

服饰文化:荷衣,屈原《离骚》《九歌》中有“制荷以为衣兮”“荷衣兮蕙带”,是先秦时楚地的衣服,体现了当时蛮荒地区人们就地取材以蔽体。荷花公子帽,江南地方的民间童帽,帽上有荷叶、荷花图案,挂有小银铃,或钉着刻有文房四宝的小银盘,意为戴帽者似荷花般清秀美丽,长大后可求得功名。

民居建筑文化:全国许多传统风格民居,构件上饰有莲花图案,尤为典型的是北京四合院垂花门上的垂花,大多为莲花。

说唱文化:民间曲艺“莲花落”“数莲花”旧时广为流行,以打竹板伴唱,内容为佛教故事、民间传说等。

集市商贸文化:旧时北京什刹海荷花盛开之际,那一带有集贸易、文艺、饮食为一体的庙会,称之为“荷花市场”。

荷花教案第3篇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

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练习”都要求仔细研

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

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

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ABC,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1)所引的4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2)所

引的4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

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

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

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1)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2)则把“语文”和

“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换成“伸”,好

荷花教案第4篇

这件精美的荷花形托盏堪称越窑青瓷代表作。“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唐代开始以所在州名命有名的瓷窑,唐代茶圣陆羽在他作著的《茶经》中根据品茶的要求,对各地几个重要瓷窑烧制的茶碗进行了排列,评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他还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著称。超出这个范围的其他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归之为越窑系窑场。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博得当时诗人纷纷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瓯”,许浑“越瓯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中期,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晚唐起至五代时期,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秘色”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应指稀见的颜色“千峰翠色”。1987年4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6件越窑青瓷器,在记录法门寺皇家供奉器物的“地宫宝物帐碑文”上,这批瓷器记载为“瓷秘色”,为鉴定秘色瓷的时代和特点提供了标准器。据宋代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臣下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为“秘色瓷”。以上说明“秘色瓷”晚唐时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它是越窑瓷中最好的产品。越窑青瓷荷花形托盏,造型精美、釉色清亮、如冰似玉,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无疑是越窑瓷中上品。

鉴赏一件文物,我们要善于透过其用途、器形、纹饰,去解读其历史文化背景,发掘其历史、科学、艺术、情感、审美价值。这件越窑青瓷荷形托盏,就充分折射出唐代宁波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兴盛,可谓是“禅茶一味”。

荷形托盏的莲花、荷叶造型,烙上了深深的佛教文化印痕。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印度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映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若退惰,则其花萎落。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致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倍受人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袈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澡井、栏杆、神帐、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另外,“莲”也作“荷”,“荷”与“和”、“合”同意,象征“和睦”;“莲”又与“连”、“联”同音,象征“连续”,比如莲跟鱼的图案,就象征“连年有余”。由于“莲”、“荷”具有的多重美好象征意义,因而在中国雅俗共赏,自古器物上多莲荷造型、纹饰图案。唐代阎立本画的《萧翼赚兰亭图》上,就有用荷形托盏敬茶的场面,而唐代诗人孟郊也有“越瓯荷叶空”的诗句,赞赏越窑荷花形茶盏。

茶盏为饮茶用具,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较饭碗小,较酒杯大。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所见实物器形为直口直腹壁,饼状平底足,施青釉。南北朝时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起来,唐代及五代时期的茶盏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最著名。唐时茶盏又称“瓯”,陆羽《茶经》中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越窑盏多配有盏托,其托常常设计成荷叶卷边状,上托莲瓣状茶盏。唐代饮茶方式主要为煎煮法,即将以茶叶制成的茶饼碾成茶末后用开水煎煮,煮浓后盛到茶盏中饮用,饮用时将汤及茶末一起喝下。为防止刚烧开的茶汤烫手,也为了敬茶礼节的庄重感,唐代流行“茶托子”——盏托,相传为“建中(780-783年)蜀相崔宁之女”所发明。

据陆羽《茶经》所述,至中唐时,全国种茶已遍及42个州和一个郡,其中包括明州(宁波)。唐代刘贞亮将饮茶好处概括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据《宁波日报》2009年元月10日报道,不久前在日本金泽大学举行的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日方成果报告会上,专家宣布田螺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人工种植的古茶树,为世界最早种茶之发现!可见宁波种茶之悠久历史。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很快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经》记载:晋代敦煌人单道开,在河南临漳昭德寺不畏寒暑“坐禅”,常靠饮茶来防止睡眠。这是茶与禅相连的最早记载。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醒脑,坐禅通夜不眠;二是助神,满腹时能助消化,轻腹时能补充营养;三是清心“不发”,不乱性。众多高僧对茶的推崇,使茶成了养生正心之物,众僧视茶为“神物”,以茶养生,以茶供佛,以茶释经,以茶祭祀,以茶正心。到唐代,“饮后三碗茶”成了“和尚家风”,饮茶成了寺院制度之一,逐渐把茶与佛教清规、养心悟性、人生哲学融为一体,“吃茶去”成了禅林法语,使茶与禅在精神上达到互通而“禅茶一味”。唐僧人皎然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荷花教案第5篇

2010年3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临泉县柳家花园为中国“培育荷花品种最多的花卉基地”,并颁发证书。手捧证书,创始人柳兆中回想酸辣苦甜30年,眼含泪花,开心地笑了。

1979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分土地到户,临泉县杨小街乡农民――柳兆中、赵荣芝夫妇二人在承包地里,不种粮棉种花草,发展多年生宿根花卉,创建了柳家花园。

1980年,柳家花园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专家李鸿渐教授指导下,定向培育丰花型盆栽荷花新品种。1981年,柳家花园定向杂交的第一代“七子莲”发芽了,并且当年开出七种花色、花形各不相同的荷花,并把其中一个紫红色的重瓣荷花命名为“思源莲”。

从2006年开始,柳兆中便开始将自己培育的荷花品种一一整理归档,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4年来,经过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层层审核,林业专家对荷花的花色、花形、株型等方面鉴定,园林科研权威机构评审后认为,柳兆中三十年来培育的丰花型现代荷花,时代特征突出,地域特色明显,品种特性优异,品种数量达1636个,实属全国最多,不愧为“中国之最”。

如今,柳兆中利用盆栽荷花先进技术,在平原旱地建立了160亩的观赏荷花育种基地,年产盆栽荷花成品30多万盆。柳家花园培育的荷花产品已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柳家花园也成为以荷花杂交育种为主,集生产科研、品种改良、良种推广、示范带动、技术培训、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基地。

湖南省娄底市的农业专家到柳家花园考察后评价说:“上百人的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难以与柳家花园相比拟。”

韩国园艺界知名人士到柳家花园考察时赞扬道:“中国农民真伟大,我做梦也想不到有这么多、这么漂亮的荷花!”

国内一些爱莲朋友则戏称道:“柳兆中是花卉育种界的袁隆平!”

柳兆中有三喻:像老大、像蜜蜂、像老牛。30多年来,柳兆中探索出一套完善的旱地荷花容器栽培方法和技术,开拓了荷花产品深加工的市场。同时,柳兆中又开发了荷花食用、茶用、药用、美容、保健等功能。现在,600多万株花卉铺满杨小街乡,这里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卉乡。

“我们位于黄淮平原,周边百里以内没有野生荷花,没有食用莲藕,避免了品种混杂和退化。我们是民营企业,没有科研经费,没有人发工资,只有靠新优的品种,才能立足市场。

我们是农民,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荷花授粉的最佳时间是早上6点到8点,我们5点都已进园做好准备了。我们园中先后有6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在26年的专业育种实践中,我们改进了授粉工具和方法,由传统的涂抹式改为喷粉式,采用‘一母多父’、‘远亲杂交’、‘多元杂交’、‘三级筛选’等方法,用中国莲与美国莲杂交,用传统品种与新品种杂交,用柳园优良品种与北京等地优良品种杂交,成效明显,新奇品种成倍递增。”

柳兆中深有感触地说:“育种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投入多的项目。良种是汗水、智慧、机遇等因素的综合结晶。”

丰花型现代荷花――它是柳家花园定名的,它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花量丰富、花色丰富、花型丰富。现代荷花分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大中型品种适宜湖塘、湿地水景;小微型品种适合家庭摆放。花期分早、中、晚,早花品种5月上旬开花,晚花品种可开到国庆节。每盆先后可开10到20朵,最多的可开30朵以上。有牡丹型、型、茶花型、叠球型、楼台型的,还有雄蕊瓣化、雌蕊泡化、瓣化的,花中起楼、花中有花的。柳家花园培育的荷花的花瓣最多的已经达466瓣。柳园牌盆荷种子,出芽率在97%以上,重瓣率高达80%,任选200粒种子开的花色、花型、株型几乎不重样。很多客户打来电话:“荷花开的太漂亮了,本地没有这种荷花,我们不舍得卖……”

种苗优良服务诚信

盆栽荷花省工省水,易栽易管,适应性强。种藕栽后两个月即可开花,搬运摆放都方便,深受欢迎。且各地新建旅游景点增加,出售盆荷,门票收入可观,每年春季全国30多个省、市的荷花园、生态园、农业园和上千家花卉经营户从我园引进种苗,韩国、日本客户大量定购种苗,美国客户大量要盆荷种子,因此“柳园”牌种苗每年都供不应求。

“我们销售的盆荷种苗全是柳园基地自己培育,种苗、种子有档案,专人负责,质量可靠。内外包装箱专门设计,科学合理,根据南北气温分期发货,采用铁路快运、邮政快件、客运物流、来人提货等发往全国各地,完好率100%,随种苗附有图文并茂的栽培资料和《盆栽荷花》实用技术光盘。初次引种在6000棵以上、新建荷花园的客户,我们还派技术人员上门免费指导栽种,保证每个客户都能栽培好、管理好、发展好。”

多种方案招商确保商赚钱

柳家花园在全国每个县市选择、发展、培育地区一家(每个县只一家、地级市只选两家,每个省级市不超过三家,每个直辖市不超过六家,全国每年限量16家,每年每家地区加盟费只收2980元),种苗优惠,新品种优先。统一标准,统一价格:

方案一:建乡镇级一流的荷花园(3万),面积三亩至五亩,盆、缸、池、水田、湖并举。一次引进观赏荷花300种挂品名牌,每种2棵,共计600棵;各种花色、花形、株型的不挂牌的观赏种藕3800棵;赠送黄、红、粉、白4种耐寒睡莲60棵,共计4460棵;其中牡丹型、型、茶花型、荷花型、单瓣型、复瓣型、重瓣型、重台型、楼阁型等新品种占70%-80%。

方案二:建市、县级一流的风景区(6万),面积十亩左右,盆、缸、池、水田、湖并举。一次引进观赏荷花400种挂品名牌,每种2棵,计800棵;各种花色、花形、株型不挂牌的观赏种藕7300棵;赠送黄、红、粉、白4种耐寒睡莲100棵,共计8200棵。

方案三:建市、县级一流风景区(9万),面积十六亩左右,盆、缸、池、水田、湖并举。一次引进观赏荷花600种挂品名牌,每种2棵,计1200棵;各种花色、花形、株型不挂牌的观赏种藕9300棵;赠送黄、红、粉、白4种耐寒睡莲200棵,共计10700棵。

方案四:建全国一流的风景区(18万),面积二十六亩以上,盆、缸、池、水田、湖并举。一次引进观赏荷花1000种挂品名牌,每种2棵,计2000棵;各种花色、花形、株型不挂牌的观赏种藕20000棵;赠送黄、红、粉、白4种耐寒睡莲400棵,共计22400棵。

方案五:建全国一流的风景区(36万),面积三十亩以上,盆、缸、池、水田、湖并举。一次引进观赏荷花1200种挂品名牌,每种2棵,计2400棵;各种花色、花形、株型的不挂牌的观赏种藕40000棵;赠送黄、红、粉、白4种耐寒睡莲600棵,共计43000棵,其中牡丹型、型、茶花型、荷花型、单瓣型、复瓣型、重瓣型、重台型、楼阁型等新品种占70-80%。

荷花教案第6篇

一、关注情感,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

1.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又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40分钟的课堂,想让低年级学生安安稳稳从开始一直坐到结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游戏教学是常用的课堂调控手段,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和谐共振

低年级的课堂,孩子们象八爪章鱼,课上教师总在不停地忙乎,摁住了这只脚,那只脚又出来了。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举动。

【案例】在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一位学生在课上十分投入地“修改”课本上小骆驼的插画。他在小骆驼的眼睛下面画了几滴“眼泪”,画完后还颇为满意地展示给同学看,引得周围的学生哈哈大笑,教室里顿时乱了套。

师:请同学们安静一下,老师觉得XX同学画得还算不错,他这么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小骆驼———为什么会流下眼泪呢?(自卑、委屈)谁能来好好开导开导它?

(学生若有所思,似有所悟,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看到小骆驼伤心、难过,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开导它,现在小骆驼还感到委屈吗?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小骆驼擦去泪水,好吗?最后让我们一起送小骆驼一句话:你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反思】低年级的学生的行为总是反复无常,课堂中,突发状况时有发生。意外出现时,教师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要时刻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感”,要善于把握时机,进行有效调控,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二、学会欣赏,实现教学评价的有效调控

实践证明,越是年纪小的学生越容易和老师沟通。越听老师的话,越容易哄,越依赖老师。在低年级课堂教学调控中评价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学会欣赏,以正面的表扬为主,树立可供学生学习的典型。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丰富,多用叙述性的语言,别一味地说“你真棒!”低年级的学生很具有榜样效应,他们想要的不光是谁棒,而且想知道的是这个人究竟棒在哪里?怎样棒?然后学习他。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也一定生机勃勃。

【案例】《荷花》一课重点通过文字感知、移情品读、入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将作者笔下的荷花、文字描绘的荷花转化为学生心中的荷花,王崧舟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是这样评价的: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声)

生:(读话)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读话)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荷花教案第7篇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ABC,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1)所引的4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2)所引的4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1)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2)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荷花教案第8篇

一、课件思想的架构

课件架构思想来源于教案,而有深度的教案则来自对教材的精心钻研。精心钻研教材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深度吸纳与修炼的过程。有些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首先做的不是精心钻研教材后组织教案,而是急急忙忙到网上搜索相关的课件,然后下载修改,节约了时间,却被限制了思维。借鉴可以,一味地“拿来”或者堆砌,何谈因材施教,何谈个性化的教学呢?

所以,教师只有先对教材精心钻研,理出教学思路后,才可知教学过程中需要课件进行辅助讲解的节点。其次,要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因为教材的讲解终归是要结合学生状况进行施教的。这样结合资源和思路,恰切组合,才能思路清晰,架构合理。

二、课件氛围的营造

课件氛围就是总体的调子,即整个课件从头到尾给人的总体色调和其他效果的感觉,这种感觉要和课文给人的感觉相一致。

例如,我们制作《荷塘月色》课件的时候,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考虑色调及效果:一是夜晚的黑色,二是月光的白色,三是铺满荷塘的荷叶之绿色,四是荷花的白色和粉色。笔者制作这个课件,起初的时候准备将课件总体色调设定为夜晚的黑色,但考虑到黑色背景会使播放效果不佳,于是将课件的整体色调定在了荷叶的绿色上。因为月光有朦胧之美,于是在组织精选荷叶荷花图片后,又给每个图片叠加上一层磅值很大的柔化边缘的白色透明文本框,这时候荷塘月色朦胧精美的特点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依据荷花的颜色将文本框设定为白色或粉色柔化效果(如图示)。此框架下的《荷塘月色》课件使所有看到的老师都赞不绝口,在课堂演示时,学生的反应更是惊叹不已。

三、课件标题的添加

给每个PPT页面添加标题,可以使PPT总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具有逻辑性。

为使教学环节衔接顺畅并节约时间,标题尽量与页面同步出现,不提倡进入页面后再显示标题的动画效果。因为当进入一个新的页面后,师生为了等待标题动画完成而使教学过程瞬间卡壳的感觉总是不好,且从时间计,多个标题动画单独出现的时间累加,对于争分夺秒的课堂教学也属于无谓的消耗。如果必须增加标题动画效果的话,各页面的标题动画可以采用同一效果,这样课件总体感觉起来不会凌乱。

另外,标题的文本框和字体最好修饰一下,因为既然是标题,自然要醒目一些。

四、课件动画的设置

PPT课件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达到教案要求的教学效果而设置的,动画效果当然也是为实施教案服务的。不过,一些喜欢钻研PowerPoint软件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将自己沉浸于课件动画的花哨设置上。

动画的使用是不能够过度的,即使一个总体色调氛围很好的课件,如果经常更换使用跳跃感的动画,也会使人产生破裂或凌乱之感,并对学生理解课文的连贯性产生负面影响。

如,大部分叙述性词条或提问式词条的出现效果,使用非常平稳效果的“淡出”进入已经可以达到要求了,为什么还要使用“回旋”进入呢?那些跳跃性的动画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脱离文字内容本身。

其实,动画效果给学生脑海里的着重值是逐渐增加的。举个例子,在连续性的“淡出”进入后,使用横向出现的“擦除”进入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变化。而“擦除”是没有弹跳或破裂效果的,所以学生的思维也就不会发生我们不想要的过大的跳跃。

另外,动画应尽可能和关键词汇表达的意思相符。比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在讲解“泻”字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透明度为60%的、以纯白色填充的、经过了50磅柔化效果设置的文本框铺满页面,再增加一个向下的动作路径或使用“自顶部”的“飞入”就达到了效果(如图示)。

笔者在完成《荷塘月色》课件后曾开玩笑地说:“使用这个课件的老师应该在讲课时大汗淋漓。”因为制作这个课件,倾注了笔者大量的心思,笔者沉浸其中,绞尽脑汁完善能力以内可以处理的部分和些微细节,它就像一个即将诞生的婴儿使笔者充满了演示和讲解它的兴奋与期待。

笔者带着这样的情绪进入了课堂,学生们受笔者亢奋的状态感染,他们两眼发光、炯炯有神,跟随笔者由课件内容进入课文内涵,笔者可以感觉到他们和课文所描述的氛围融为了一体,完全陶醉在了这篇美文之中。

荷花教案第9篇

文学性课文从其内涵说,主要指音韵和谐、优美形象的语言,通过描绘独具特色的场景氛围和鲜明生动的人物、景物形象,构成整体的自然生活图像或人文意境,形象化地表现大自然的风姿和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倾向的艺术作品。它具有以语言形象感人,以语言文字间蕴含的情意动人的特点。

二、现状分析

案例1:登鹳雀楼

一位教师教《登鹳雀楼》,在学生初读诗句、认识生字后,采取“大白话”的解析法教学生理解词语和诗句,把“白日”理解为白色的太阳,进而联系“依山尽”,指定其为“傍晚的太阳”;把“依山尽”解释为依傍着山峦消失了;把“入海流”生硬地说成“奔流入海”;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象化地理解为“想要穷尽目力,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只有再登上一层楼”,并归结为“这两句诗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讲解中生硬地联系了词语与诗句意思,指导、练习了朗读和背诵,即告结课。

案例2:桂林山水

一位教师教《桂林山水》,采用理性概括法和抽象说教法进行教学,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生词后,并未讲解具体语句所描绘的桂林山水的静谧、清绿、形态万千、秀丽险峻的景物形象,进行充分的诵读感受和想象体会,教师仅通过词句字面意思的认识理解和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很快地从中概括出“静、清、绿、奇、秀、险”等概念化景物特点,继而引领学生由“漓江的水真……桂林的山真……”等个别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生硬地分析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对表达“热爱桂林山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进行思想道德说教,并生硬牵强地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个教学过程忽略了优美语句的描绘,模糊了多姿多彩的景物形象,弱化了思想感情的具体感受,使学生的学习所得仅剩下词句的理性解释,景物的抽象特点和思想感情的空洞说教。

反思:以上两个教学均忽略了文学性课文的特点,悖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走入机械繁琐、僵化死板的教学误区,抽象概括、干瘪无味地进行景物特点和思想感情剖析,不留感知、体验和思维想象的空间,完整地走入一教到底的理性教学误区,导致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缺省了具体、优美语句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形象感知与积累,凝固了形象思维,泯灭了艺术语言的创造潜质。

三、对策

这类课文的教学要避免太实、太死、太干、太全的教学方法。力求营造一种切合课文文本诗意的氛围,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绘声绘色地引导学生进入形象的意境。注重具体语言的感知积累,注重语言形象的感受想象,注重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

(一)语言的感悟

案例1:游园不值

师:一首好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们觉得哪句写得最好?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么样呢?请你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生1: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装扮得生机勃勃。

生2:杏树高高地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到来;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

生3: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

案例2:荷花

师:请同学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

生:我觉得这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好像荷花很有力地长大。

师:我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怎么“冒”出来的呢?

生:我觉得是“探”出来的。

师:带到句中读一读。

生:是“蹦”出来。

生:是“伸”出来。

师:好一个“探出来”、“伸出来”、“蹦出来”。在你们的世界里,白荷花是活泼可爱的啊!同学们,我为你们飞扬的想象力喝彩!

师出示问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里?摇 ?摇出来,仿佛?摇 ?摇。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蹦出来,仿佛想到外面透透气。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仿佛向人民展示她的美丽。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跳出来,仿佛想和我们交朋友。

师:多美的荷花呀!无论是含苞欲放的,无论是半开着的,无论是全开的,所有的荷花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的迷人的荷花吧!

反思:语言感悟是什么?如何感悟?从以上两个课例可以得出有益启示。语言的感悟就是培养学生语感,感悟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彩。如果仅仅停留在意思理解的层面,不仅有碍于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深刻领悟,还有碍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鉴赏能力的提高。

语言的感悟应立足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依托文本,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语言。让学生在诵读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二)情感的熏陶

案例:观潮

师:潮来时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读第三段。

(学生纷纷读)

师:你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就在眼前,非常壮观!

生2:白浪翻滚,很有气势!

生3:我听到了钱塘江在怒吼,看到了江水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师:我也仿佛看到了六七米的浪潮,声音如地动山摇。那万马奔腾、白浪排空的气势,令人心动。

师:我们一起观赏一下这天下奇观!(大屏幕上出现汹涌的江水,并配以激昂的音乐),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钱塘江!你看到这江水,听到这音乐,心情会怎样啊?你想对钱塘江说什么呢?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钱塘江气势雄壮、磅礴,非常壮观!

生:我的心潮也像钱塘江那样汹涌!

师:称为“天下奇观”,真是名不虚传啊!看了就会心潮澎湃,打开书,我们再一次怀着澎湃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反思: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从这一课得到了例证。老师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

创设课文情境,引导想象课文情境,都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看着滔滔的江水,听着配衬得体的音乐,读着课文的有关段落,情感油然而生,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活动不仅要导疑、导法,还要导情、导语。教师语言的魅力,也能增强课文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激情。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