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6 19:32:38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1篇

2010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中明确要求建设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012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八项发展任务和五项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2年9月,国家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三通两平台”。“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013年,为加快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教育部正式《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

二、主要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有三大核心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建设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全国学生数据库,为全国每一名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全国教师数据库,为全国每一名教师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实行全国教师“一人一号”;全国学校数据库,为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实行全国学校“一校一码”。

第二项任务是建设五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系统、教育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项任务是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两级建设”是指在国家和省两级建设教育数据中心,即1个部级教育数据中心和32个省级教育数据中心(1+32),以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集中部署和统一运维。“五级应用”是指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建设应用和技术服务体系,以保障系统在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的全面覆盖和深入应用。

三、成果应用

1.教育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

目前,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已基本建成,涵盖了学前、中小学、中职、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完成全国50多万所学校(机构)、1700多万名教师、2.4亿名学生、200多万栋校舍的数据入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全国中小学生“一人一号”。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投入运行,预计明年3月之前能在全国各省完成部署,覆盖全国所有的学校和教师;全国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已具雏形,其中学校(机构)管理系统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开发建设学校经费、资产、装备和其他办学条件的系统,预计明年能够全部完成;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已上线运行,在教育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系统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县和学校,包括3000多个教育部门、50多万所学校、300多万用户。

3.应用效益日渐显现

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例,2014年1月这个系统已在全国正式联网运行,目前已实现1.93亿中小学生信息入库。2015年系统已完成3689万学生毕业、1.25亿学生升级、3795万新生入学、691万学生转学等工作,其中跨省转学学生达89万。初步估计,2015年仅网上转学这一项工作,即可为全国学生家庭节约近43亿元。

同时,这些系统及其数据在教育经费安排、贫困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招生考试、控辍保学、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关怀、学生流动监控等工作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四、2020年展望

1.指导思想

首先是加强整合,要把各类分散的系统逐步整合成规模化的系统。其次是强化融合,一是强化国家系统与地方和学校系统的融合,发挥综合效用;二是在关注教育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管理与教学的融合,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教育教学。第三是促进应用,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应用,未来五年要充分发挥系统的应用优势,拓展系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第四是提升服务,服务是系统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力争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最后是引领创新,要通过系统应用和服务引领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用。

2.推进原则

第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中央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统一设计、开发、部署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地方和学校根据国家统一要求,统筹本地区、本单位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与平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第二是应用驱动、服务为先。积极拓展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服务窗口,逐步将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一项惠民工程。

第三是资源共享、融合创新。整合中央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资源,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和综合优势,推动信息系统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的局面。

第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政府在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吸引学校、社会和企业力量参与,探索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与服务水平。

3.主要任务

任务一: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基于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建成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推动数据共享与数据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支持、监管评价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任务二:国家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在5大类30多个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基础上,按照教育阶段和管理对象为主线,扩展、集成、整合为6个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分别是全国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

任务三:国家教育管理综合服务系统。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教育监测评价系统和教育公共服务系统,创新教育管理综合服务模式,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持和监管评价服务,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任务四:国家教育管理基础设施云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基础设施云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国家、32个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和区域云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资源,建成逻辑集中的全国教育管理云数据中心,实现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国家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的资源按需动态分配与不间断运行。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2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常态管理;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1-0051-03

一、引言

中国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受益者、推动者,抓住教育信息化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驱动,在发展顶层规划、推动方式、工作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1]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全民事业,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事业之一。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近两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要率先现代化”,“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无疑就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教,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力量、途径和标志。[2]学校教育信息化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关系着国家信息化教育重大决策、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创新是指学校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信息化顶层设计创新管理

1.信息数据管理体系

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信息数据管理是一个信息数据流动的过程,各级各类部门必须做统一的数据库,不同的部门负责整理和管理信息数据。第一,省地县学校做统一的数据库,有一些业务系统相对独立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同步数据应用。第二,全国统一编码体系,全国各级各类专业、装备、教师、学生实现唯一的终身核心编码。第三就是跨部门的对接,如与公安部门对接,互利互惠,防止编造性信息,与教育部提供的学历信息、社保就业信息等的对接。上述基础数据库的三个方面的同步应用、统一编码、跨部门对接等对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来说避免了重复性。学校教育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利于促进各级教育机构的同步应用,是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

2.信息系统整合环境

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形成具有执行力的数据。国家规划的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有5个大类,20个左右信息系统,三四十个可操作化的业务体系。并开发和部署了各个省级的管理系统。学生类的管理系统有6个,包括学前教育的管理系统(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系统、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基于各类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的管理系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教师类的管理系统有教师通用管理信息系统、教师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学校类系统有四个,包括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系统、中小学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系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资产办学条件管理系统、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办学条件管理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有三个,包括学校规划与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教育决策信息系统;还有其他业务类的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类电教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变成可用、可操作化的一个信息化环境。

3.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2015年6月甘肃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方便于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应用机构的登录管理与应用。甘肃省全面完成了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对接了包含学前教育管理系统、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系统等7个部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了甘肃省义务教育人口监测系统、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等6个省级系统。2015年5月,我省作为全国试点省份,开始升级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预计于6月底全面完成。随着教师信息系统的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职称、接受培训情况全部记录在册,结合我省正在实施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将更加科学有序。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高度认识,使每个系统的数据资源建设具有持续的动力来源,资源充分涌流,学校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角色定位,转变机制创新管理,制订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三、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的建立与维护

1.学籍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动态管理

2012年3月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驱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顶层设计形成。2013年5月,甘肃省开始部署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采集的培训,逐级培训,有序进行数据的采集。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逐步规范学籍系统的操作,加强学籍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加强了对学籍系统的动态管理,向应用驱动转变。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实现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学生“一人一号”,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建立与维护

学籍信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认识到当前学籍信息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学籍信息存在缺项、有误、未更新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于201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立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3],建立全国教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培训,通过手机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搭建家长、教师、学籍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平台,再次核对学生学籍信息数据,确保学生学籍信息质量,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效益。在数据的核查更新中,着眼于学生信息的真实现状来分析处理,以疏导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学籍系统的动态管理。

本次核查中,现住址以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户口本为依据还是以房产证为依据?填写标准有14项,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现代家庭的住址,由于有多处居住地、家庭成员不在同一户籍等原因,趋于多元性、多极化态势。在多变的元素中,探索统一要素,促进学生信息数据核查管理的准确。在实践操作中,分析数据是关键,学生现住址,就同一学生、家长的口径不同,以爷爷奶奶的居住地址,或以父母的,动态变化较为复杂,房产依据变化大。以户籍户口分析,由于部分家庭居住的变动、家庭成员的变化等因素,地址信息数据没有及时更新,较为陈旧,但统一信息数据的因素确切。本着要求家长携带家庭户籍簿核查与确认为基本点,以当前学生户口所在户籍户主的地址为依据,来确定学生的现住址,并分析确定其他信息,来综合处理。本着认真的态度与学籍管理人员的同仁们探讨问题,通过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的上下交流衔接,以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确定为学生现在真实居住的地址。

在家长核查学生信息过程中,家长对信息安全等问题表示担忧,在2015年6月1日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有关问题予以答复,并逐步优化了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的性能。[4]“确认表”上传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作为电子档案存档,互促互建,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班主任帮助有困难的家长拍照上传“确认表”,能够有力疏导学籍信息的核查进程,并促进家长提高对学生学籍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真实、准确、完整,能够有力驱动学籍数据的建设,全面提高国家教育管理决策水平,为教育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支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立长效的核查机制。教育信息化学生学籍采集的数据得到进一步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提高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做好数据,用好数据。以用促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管理深度应用到信息化教育教学决策中,开展日常教学管理,提供精细化服务,提高应用常态化,提高教育现代化。

四、基础教育资源及平台的管理与应用

1.两级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驱动应用

2012年12月28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全面推进了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14年国家云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晒课活动,各地积极行动,汇聚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甘肃省电教系统在教育信息化推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建成了“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截至5月底,甘肃省报名晒课教师位列全国第六,晒课数位列全国第四,教师参与率位列全国第一,有效地支撑和推动着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2014年甘肃省通过服务平台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甘肃电信杯微课教学大赛,云平台引导教师多维解读微课、学习制作微课2552节。全省小学组489节,获奖率为39.66%,本校参赛12节,10节获奖,获奖率为83.33%。我校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各位教师从微课教学中获益。微课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促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学到关键的内容。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运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优于“课堂实录”制作的微课,“课堂实录”制作的微课往往陷入看别人学习或看热闹的尴尬境地,而“运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更适合学生自学,积极引入微课,助力高效课堂的建设。但是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如何深化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

2.“互联网+移动端”的学习模式

2014年7月成立“甘肃教育移动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打破空间限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形象展示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管理班级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学习的渠道,为家长提供了指导,教会家长如何辅导孩子,是我省推动探索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一种有力尝试。探索出了“互联网+移动端”的学习模式,荣膺2014年甘肃十大重大信息化事件,在全省深入推进了“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进程。2014年9月5日甘肃省教育厅启动了“甘肃教师学苑”,由网络学习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组成,可选择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交叉的方式学习,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版块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利于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充分体现教师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理性思考和文化鉴赏能力,内化为教师的人格品质,在学习效仿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平台的学习管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日常管理,进行学分认定,积极投稿,开展互动,形成常态化管理,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结语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需要开展更加高效的顶层设计,规划仅仅是前提条件,良好的执行力才是规划得以落实的生命力,学校是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障碍依旧存在,在大数据时代学校网络带宽不足,不能支持同步课堂装备的有效应用;管理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不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和学生应用需求资源与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实践中,理顺信息化发展方向,探索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整合,数据同步应用,以用促建,让教师充分用起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形成可用、可操作化的一个常态管理与应用的信息化环境,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化点亮人类教育梦想――写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之际[EB/OL].http:///news/n2/n20150525_24901.shtml.

[2]任友群.以科学决策促进教育现代化[EB/OL].http:///news/n2/n20150602_25171.shtml.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3篇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即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和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服务系统。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在全国实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为每一名学生、教师和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

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入库。

年内全部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学生学籍、转学、升学等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全国联网实现对全国中小学学生动态监管。

7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先导工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支撑和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对于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加强教育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袁贵仁强调,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一是着力建好基础设施。要以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逐步构建全国联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建立数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障数据准确、完整、安全。三是推动平台在国家、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五级的应用,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安排,学生资助计划、营养餐计划等重点工作动态监管,政务校务公开,教育政策、热点问题科学分析和风险预测等工作。四是理顺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4篇

关键词: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21-05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更是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规划》就明确把“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到“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的高度;《纲要》也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列入下一阶段国家教育建设的重点。教育管理信息化“要不要建”,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建什么”、“怎么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在我国教育领域、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却仍有争议。从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当下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从整体来谋划各部分、各元素的功能定位,从全局来明确各主体、各层面的建设职责。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所谓“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方式,其本义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考虑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以集中有效资源,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2]。当前,顶层设计的理念已逐步渗入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各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从“顶层设计”这一理念的内涵来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应当包括对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应用方式、各方权责、推进步骤、实施策略、保障机制的全面规划。这七个方面互为因果、丝丝入扣,任何一方面的脱节都有可能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达成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因此对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必须从这七个方面全面入手、综合解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由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各省地市区县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谈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解。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和问题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0年、2012年颁布《纲要》与《规划》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点,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路线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建设任务,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一批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全国各地和学校全面部署与应用。应当说,这几年的集中投入使得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从国家层面来看,经过一个阶段的建设与应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初见成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按照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原则基本建成了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学校)、中小学校舍、高校学生学历学位和就业等基础数据库,部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特别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联网开展学生转学业务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家长,实现了学生数据动态更新。这些工作在考试招生、学生就业、教育经费监管和遏制数据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地方和学校层面来看,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学校不断挖掘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使得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各地区、各学校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建设和应用局面。一些省市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扩展应用,将业务管理与系统应用深度融合;一些地市和区县在满足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管理云平台,依托高速互联网实现了区域内学校管理平台的云应用,降低了学校信息化运维成本;一些学校将管理信息系统下移至课堂、实验室,将教学与管理有效融合,为学生、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师生教学效能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即时分析。在这些地区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在支撑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产生令人振奋的积极影响。这些探索为加快推进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毋庸讳言,当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协同性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取得相当进展,如果将其置于体系之中,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合,则更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功能。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各层面、各条线建设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从深层来说,核心问题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中各元素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各层面的任务分工不够清晰;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尚未厘清。目前教育部已经出台了《方案》,不过从《方案》文本和实际推行来看,主要着眼的还是国家层面;《方案》所提到的地方和学校的建设职责,更多是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要“配合”教育部完成国家任务,而对地方和学校自身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提供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指导。此外,《方案》没有对参与全局建设的地方和学校的权利进行阐释,地方和学校的建设思想还没有完全与国家形成一致,建设热情也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容易变成某一层面、某一主体的任务,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数据的准确性和应用服务的广泛性问题。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建设权责不够明确所导致的协同性问题会直接影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性。过去的数据管理系统是按照教育类别和业务线索进行建设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一直存在,数据往往缺乏一致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因为数据采集重复、统计口径不一,导致学生人数、学校数量等基础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差异,数据不一致情况还没完全消除。此外,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虽已初步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用,但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各层面的数据共享也尚未实现,这也影响了各主体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和速度。

第三,长效机制问题。一是运维队伍问题。近年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快速推进,省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技术人员普遍不足,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没有专职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岗位;信息化技术人员收入和待遇普遍不高,职称晋升困难,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导致骨干技术人员的流失。二是经费配置问题。教育信息化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没有明确规定,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经费投入都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快速的发展需要,部分省市甚至由于缺乏政策依据,相关经费难以获得财政支持。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经费仍然集中在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管理软件建设费用、开发人员费用等的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教育信息化经费以项目建设经费为主,缺乏持续的运维服务经费支持,导致出现系统建设完成后难以持续运行。三是建设机制问题。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还是政府,尽管一部分企业已经投入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领域,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还未理顺,市场的活力尚未被全面激活,使得一些高品质企业面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观望犹豫,也造成了目前该领域建设企业的鱼龙混杂,从而影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整体品质。

以上问题恰恰反映了当下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中亟需填补如下空白:《方案》说明了国家层面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即解决了国家层面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但《方案》的属性决定了它没有说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办学机构(学校)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给出总体思路,从而明确各层面、各主体的责权利。“教育治理”目标的提出无疑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 推进“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今后一阶段全国教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为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破解难题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转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管办评”的分离,核心是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突破口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是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这个格局的核心是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的自主办学体系和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评价体系三者构成的。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使这三大体系边界清晰、独立运作,相互制约、相互支持,分而不离、全面提升。

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管办评”三大体系的构建形成、分而不离,信息化是核心支撑;明晰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的职责和关系,信息化是有效途径;教育体系的运作优化、精细治理、即时响应,信息化是有力保障。“教育治理”理念对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教育治理”概念中包含的依法治教、区分权责、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和广泛参与的理念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甚至可以说,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前提,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国外经验,当下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应用的目标是: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发挥各主体作用,积极建设各级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全面应用,规范管理过程,推进信息公开,提高科学决策,做到教育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实现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三、 面向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

“教育治理”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明了建设方向也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必须将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基础和依归。因此面向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贯彻应用为导向,服务是核心的方针,使得各主体在应用中充分认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在服务中凝聚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共识;应当秉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理念,充分尊重各层面的实际需求,从而调动各主体的建设热情;坚持数据共享,核心业务系统统一规划部署的举措,通过数据共享使各主体充分获益,最大限度激发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功能潜能,通过核心业务系统统一规划部署实现教育核心业务和核心数据的上下贯通。

根据上述原则,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可以从建设、应用、服务和保障四方面确定思路。

第一,建设目标:建成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教育部根据《方案》建立全国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并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推动学生管理、教师(职工)管理、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核心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核心系统”)在地方和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核心系统由教育部统一设计开发,地方和学校免费使用。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做好核心系统的部署与应用工作,建立地方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系统应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用于区域内多个单位使用的通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通用系统”)及单位内部使用的特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特色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基本形成以核心系统为主干,通用系统和特色系统为支干的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二,应用目标: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所谓“伴随式收集”指的是通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实时形成教育基础数据,完成数据收集,不同于以往人工采集数据,逐级上报获取数据的方式。)和教育基础数据全国互通共享,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应用,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应用(以下简称“五项应用”),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数据获取伴随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公共服务人性化,充分释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潜能,使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五项应用”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覆盖。

第三,服务目标:助力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引导各类学校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各项事务,直接面向每一个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个人教育空间、学习空间、管理空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应用积极性,在学校内部实现管理平台全覆盖、管理教学相衔接、个人空间全接入,打破壁垒,使每一个教师、学生、管理者都成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将管理信息化打造成“智慧校园”的基础。

第四,保障目标: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格局中的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学校、社会及企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格局中,教育部的职责是统筹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指导各地各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推动实施。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开发教育部本级信息系统和全国部署的业务信息核心系统;出台核心系统接口标准;组织推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建设全国管理信息化的公共技术与安全支撑平台;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编码体系,建立国家教育编码库;总体推动信息化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广泛地应用。

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是遵循教育部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要求与规范,制定适应本省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状况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指导所辖地市区县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主要具体任务是:配合教育部部署国家教育管理核心信息系统,组织在本地区的应用;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发本级信息系统和全省的通用信息系统,建成本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出台本级通用系统接口标准;进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为本地区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的云服务;配合建设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与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化在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广泛的应用。

地市区县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实际教育管理职责,进行规划实施。对基础教育以区县统筹为主的地区,地市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可以参考省级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部分业务进行安排。对教育统筹比较多的地区,地市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要与区县教育管理信息化、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全面规划统筹,按照具体业务分工进行安排。主要任务是:配合教育部、省教育部门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组织在本地区的应用;组织建设所辖区域集中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管理信息通用系统;出台本级通用系统接口标准;开发和应用本单位教育行政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建成本区教育基础数据库;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充分集成整合,为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办公办事服务。

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职责是,构建以管理和教学为核心、以师生应用为导向、针对不同学校类型特点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再造,使学校成为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数据源。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核心系统应当涵盖学生基础信息管理、教师基础信息管理、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三类应用,原则上由国家主导统一建设。通用系统主要涵盖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发展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和协作交流管理等应用,原则上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统筹建设。核心系统和通用系统采用“云服务”的模式提供各类教育机构(学校)使用。特色系统即指各类教育机构(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如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教师日常事务管理等系统。学校可以通过特色系统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突显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特点。学校特色系统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和规范。

四、 总结与展望

加强改革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是现阶段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矛盾、有效推进教育治理的重要路径。教育部着手出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南》正是为了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规划层面,还应该转化为行动,唯有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真正付诸于实践,才能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使参与教育的各种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使创造教育智慧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5篇

【摘要】 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外还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当前对教师关注的多为业务水平和身体情况,而教师的心理问题则较少受到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心理学和计算机技术,针对教师特点设计出各个心理指标数据,设计了一个教师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各个地区各种层次教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本系统对有效分析教师心理疾病提出了有力的依据,对完善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心理;心理学;信息管理系统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教师的健康、教师队伍的稳定、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巨大。伴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大。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目前,社会各界纷纷对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投以关注的目光,对教师们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教师所得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2]。教师心理素质良好对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进而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做好教师心理疾病查治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广大教师常见心理疾病的收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并掌握教师的综合信息提供有力依据。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受教育人数多、地域分布广、教师的文化层次所处环境差异大,同时,开展教师心理疾病查治工作的各级教育机构在心理学业务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着高低不同,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提高心理疾病的查治工作,提高查治率,是目前教师心理疾病查治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教师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1 本系统的特点

教师心理疾病的查治工作涉及面广泛,应由各级教育机构来承担。由于教师的层次不同,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程度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应区别对待。如果统一采用专网形式,则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还要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偏远地区的教师信息难以收集。本系统通过一系列方法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1.1 信息收集指标全面 通过专门的心理因素分析,将按以下三大块进行信息采集:(1)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出生地,生长地,教育经历,个人特长,家庭情况等。(2)教师职业经历-包括教师的从业经历,如从事教师之前的工作经历,从事教学工作后工作过的学校,教授过的年级,教授过的课程等。(3)教师心理问答-包括了教师的一些与心理活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由心理学专家进行设置。

信息的采集以选择题为主,部分题目是问答题,需要进行人工收集。因此信息的采集工作也很重要。

1.2 信息采集方式灵活 由于教师的层次不同,根据中国国情以及各个地区信息化程度的不同,现将信息采集的方式分为两类:网上收集和纸质收集。条件好的学校可通过网络收集数据,而部分网络建设不够发达的学校可以通过相应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纸质文档,由教师填写进行纸质收集。通过以上二种方式的信息采集,将确保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心理数据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在采集数据的同时,遵循分级管理原则,利用统一的地区编码规则以及教师层次代码规则,以县区乡镇教育机构为基本数据收集单位,建立和管理各地区的原始数据库,按要求收集教师的各项信息数据。按地区将搜集到的教师信息提交到现属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并可通过网络实现数据的逐级上报。设置有查看权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查看下级提交来的数据,反之不行。同时与心理治疗机构合作,进行数据分析。

1.3 信息处理功能强大 系统具备个案疾病的初级诊断、数据信息档案保存、统计分析汇总等多项功能,尽可能覆盖业务工作全部,电脑自动处理能力尽可能高,以利提高工作效率。系统设计时,考虑到系统数据的安全保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数据库及数据库数据被恶意破坏,防止无关人员非法操作系统。

1.4 数据监测管理机制完善 在数据的监测过程中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并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保证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的汇总与实时跟踪,以便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建立健全教师心理疾病查治信息监测评估机构与制度、监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和定期的数据分析制度。

2 本系统的功能介绍

本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数据转接、系统维护五大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包含多项子功能。

2.1 信息采集 完成教师基本信息、职业经历和心理情况的录入、导入、存储、编辑、修改、删除等功能。信息的录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网络采集的数据可直接导入到本系统中,另一种是通过手工方式录入纸质文档,尽量避免重复数据。

2.2 信息查询 采用模糊条件查询模式,可对教师信息的检查结果进行跟踪,打印输出相应结果,并且可以实现简单数据汇总。

2.3 统计分析 可进行组合条件的统计分析,可组合的条件包括教学层次、地区、性别、年龄、心理疾病种类、教育程度等,自动生成汇总统计报表,可打印输出。从而从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上对心理疾病严重的教师进行提示并提供连续追踪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或对学生教育危害较大的教师进行预警和预报。

2.4 数据转接 通过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以标准统一的文件形式,实现同系统不同用户间数据的归集,满足管理工作数据集中汇总分析需要。

2.5 系统维护 系统的辅助功能,根据系统的需要而定,一般包括基础数据维护(地区、单位、教师层次、权限、心理疾病种类、诊断结果等数据的初始化和日常管理)、数据传输、数据备份、数据导出、操作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帮助等功能。

3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的不断推广。教师心理疾病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将是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最终发展方向。通过网络实现教师心理数据的逐级上报,教育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教师心理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等处理,可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数据处理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教师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可提高教育管理机构对教师工作的进一步认识,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和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52-54.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6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一、深入分析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校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情况的基础数据,是考核教师岗位职责完成情况、评聘教师职务、工资晋级、评优评奖等的重要指标。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关系到院系的具体教学部署,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高职院校发展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影响到领导者决策的数据信息,准确性、科学性要求更高。笔者从事高职教务管理工作多年,每年年终都要进行全系教职工的各项工作量统计。不仅要统计全系教职工的工作量,还要协助学院其他部门完成相关统计和审核工作。从统计和审核的工作流程上看,每个环节几乎都是采用手工或者半手工的方式进行的。显而易见,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既不方便教职工查阅,也无法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教学基本数据,况且数据的错误率较高。尽管高校都会安排专门的、为数较多的管理人员进行教师工作量的汇总和审核工作,但是效率却不高,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本人在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每学年末都要计算教师的各项工作量。虽然学院的教务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都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具体的计算规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量,帮助发放酬金,但由于在计算工作量时,通常需要考虑到不同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公式,不同课程、不同职称、不同授课对象的工作量系数等情况,种类繁多,计算方法又各不相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数值计算、各种报表的制作。这些繁琐而又复杂的工作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往往还难以避免因手工操作而出现的错误。而且学院各系部的教务员往往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计算本学院各教师的工作量,压力非常大。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外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设置比较完整,运行情况比较稳定。国外高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教育体制,开发研制了面向全局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工作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兼顾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系统、高效、准确地进行统计、审核、管理教师工作量,为提升教学管理效率这一目的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二、展望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教育领域,国家提出了 “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体系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园信息化势在必行,“数字校园”已经在逐步走向成熟,高校管理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也逐步深入和普及。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一般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方式或是半手工方式管理状态。其主要弊端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数据繁多,公式繁杂,人工计算,费时费力,极易产生错误,查找核对比较困难;第二,由于计算系数经常变动,需要做许多枯燥而重复的工作,效率被降低;第三,有时,因个人数据变更,将会带来整个统计结果的变动,必须重新统计。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信息化校园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终将被摈弃。与之对应的,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了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且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其一,为面向单个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弊端在于不能进行数据的共享,且数据因在多部门间传递而丢失;其二,为了使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有部分学院仿照国外相关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面向多个职能部门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工作量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其优势在于数据能够集中储存,弊端则在于各部门参与人员太多,操作比较分散。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校园网或局域网为平台,研究开发一套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务必结合学院发展的内在要求,使教学管理真正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各类人才,完成高等教育的目标。

三、简要阐述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价值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教育信息化极大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领域里全面、系统、深入地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来进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实现我国教育大国的教育现代化,绝对不能离开教育信息化,因为现代信息化是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的;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国家及教育部门进行高瞻远瞩地计划,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统一规则,各级教育部门配合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建设和发展。教育信息化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新媒体化的技术特点,其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基本特征非常明显。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薄弱点。以我院为例,在工作量管理上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模式。根据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设计开发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一方面解决降低相关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实现工作量管理自动化,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强大作用,尽量避免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或误差,实现教师工作量的现代化管理。拥有一套完整且相对稳定管理系统,方便广大教职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学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地促进学院各项管理的进一步科学与规范。另一方面,现在国内许多高校和软件公司都非常看好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研发,因为其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如果我们设计的系统能够在同类系统中脱颖而出,不仅能够免除本校的经济投入,而且还可以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投放到市场经济中去,实现这一管理系统的市场价值。

四、结语

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设计并计划研发一种基于B/S模式的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预计该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系统所依托的理论概念及技术支持,明确系统设计的原则、目的。(2)从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功能需求、数据流程等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3)根据系统的综合分析,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系统的功能简介、体系结构的设计、总体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等。(4)以确定的平台模式为基础,综合运用J2EE,MySQL等技术,完成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胡亚平,杜娟.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1)

[2]汪星明,周山芙.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7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我国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不仅具有复杂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因此对于缺乏工作实践的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对实务性的把握尤为困难。教育部于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随着这份报告的颁布,在教育教学领域近年来立足于创新理念的变革与发展取得了多方位突破。例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慕课和翻转课堂,它们将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优化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而言目前管理会计课程依然缺乏系统的教学改革方式和改革内容。教育其实也是一个生产实践过程,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各色各样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借鉴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概念,提出了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方案,即建立“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以管理会计自身的思想精髓去设计管理会计的课程改革方案。具体而言,本文考虑到管理会计的内容涉及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决策过程,针对管理会计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上海松江大学城内主修或辅修过管理会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总结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控制系统,分析了基于该系统教学模式的具体优点。本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普通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并为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现阶段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10月,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昭示了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会计教学工作面临转型。那么,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对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面向上海松江大学城主修或辅修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本科生发放电子问卷,回收了183份有效问卷。问卷结果如表1显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不理解管理会计专业重要性的具体含义;有92.9%的学生表达了希望老师可以采取更多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课上理论传授和部分案例的分析;超过40%的学生指出,对于这门课学完后无法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近35%的学生表示对于老师的专业性及授课能力提出质疑;最后,超出了70%(33.9%+36.6%)的学生表达了对于学校安排定期答疑帮助的需求。基于上述问卷调查,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1.学生的角度。①对管理会计课程求知欲不足。求知欲是指人的一种内在认知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求知欲支配着他的学习行为。从问卷反映的结果来看,有79.8%(21.3%+58.5%)的学生没有对管理会计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普遍在学习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管理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兼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很难自发地对该课程的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学生的求知欲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形式不够丰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课程的求知欲不强。②不够重视管理会计课程。问卷显示,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理解或是不重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为这门课程仅仅是财务会计的辅助。2016年10月,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对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然而反映在学生层面上却是普遍的不了解与不重视。2.老师的角度。①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基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强实务性与重要性,对于授课老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较高。我国高校老师专业能力的缺乏往往不是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对课程实践应用的把握。因为高校老师大多是全职教师,平时课程任务繁重,缺乏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而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却又是与企业的运营息息相关的,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不自觉地强化了理论的学习而疏忽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②授课能力有待提高。中国的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的教育更多是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这种被动式甚至是“填鸭式”的教育大大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大学生在刚刚离开高中踏入大学的时候,独立性较差,而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丰富复杂,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因此,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③与学生的沟通有限。大学授课老师的课程繁重,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的答疑,更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实行追踪,使得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习惯性地忽略向老师求助的路径,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效果。3.学校的角度。①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采取的管理会计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学生成绩和期末课程评价。这种考核方式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单调性和对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缺乏过程控制上,缺乏对教师的具体考核指标。②缺乏课程信息管理系统。高校的官网上都有教师信息系统和学生信息系统,却没有具体的课程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说没有针对课程设置管理系统,使得课程体系的管理缺乏及时性、全面性和透明性,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很好地了解课程。③缺乏对落后生的关注。学校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个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应该包括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落后生”(管理会计成绩低于75分)表示就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正常授课,期望其他的来自学校的主动帮助。

三、建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上文对于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可以看出,教学问题不是哪一方面单独的问题,它是一个整体。大学犹如培养人才的企业,要保证“产品”合格,就必须做好每一个细节。下面我们基于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提出构建管理会计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具体优点体现在全面性、全员性、服务性和科学性。1.全面性。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指的是,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同理,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全面性就要针对整个管理会计教学的全过程,即课程的“教前、教中和教后”。事实上,现阶段高校的管理会计教学普遍只做到了“教中”,也就是说,只做到了授课和结课,没有“教前”与学生的沟通期和课程的启蒙期,也没有“教后”与学生保持连续动态的课程效果追踪,更没有建立与用人单位就学生能力的实时反馈系统,从而使得管理会计教学方案更新速度慢而不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效率不佳。2.全员性。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全员性就是指要依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完成教学,而不是简单的“各尽其责”。传统模式下的“各尽其责”指的是,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在这种模式下,老师与学生隶属于两个独立甚至是对立的地位。这对于管理会计的教学是不利的,容易导致双方将教学失败的责任推卸给对方。所以,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个定期的线上答疑课堂,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提问,问题与答案自动备份,方便期末复习。只有充分实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才能建立双向配合、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管理会计的教学才能稳步前行。3.服务性。我们知道,管理会计教学的现阶段目标是向企业输送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管理会计教学有着强服务性。对于高校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是否合格,最具话语权的就是用人单位。基于此,高校应当建立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人才信息反馈系统,此举有三得:其一,便于输送学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其二,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新要求;其三,即时反馈本校人才培养的合格性。以上三点为管理会计教学方案的后续改进提供支撑依据。4.科学性。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主要指的是质量管理必须科学化,必须更加自觉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具体体现在管理会计教学上有四点。①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以“实”为主。当今是互联网时代,教学理念的创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高校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教学问题。例如,上文提到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还有借助网络平台的学习模式,诸如“蓝墨云班”、“对分易”等,但是注重创新理念的前提是以“实”为主,即以实实在在提高学习效果为前提。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例,我校开办的管理会计课程有授课老师直接带学生入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学生反映学习效果很好。可见,授课模式在立足于创新点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以“实”为主。②注重融入各高校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特色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可以为社会提供更为精细的专才。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例,我校开办的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结合了我校语言、贸易等特色,满足了大批对进出口贸易存在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③开创管理会计课程信息管理系统。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搭建一个全过程的即时参与平台。学生“教前”的课程启蒙工作、学生选课、课程资料、学校就课程的相关活动等都会第一时间到课程信息管理系统上,该系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三方”(学生、教师和学校)沟通,大大改善管理会计教学环境。④注重对授课教师的定期培训。鉴于管理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均较强的课程,其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即使是最优秀的教师也离不开不断的学习,所以各高校应当对授课教师的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多元化,比如去企业调研、学术论坛、出国培训等等,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实质性考核,以此确保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本文针对上海松江大学城内主修或辅修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引入到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方案中,提出建立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设想,并就该系统的全面性、全员性、服务性和科学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就该系统的完善进行跟踪,基于具体实践和日常教学的反馈,持续改进管理会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以期为其他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课题名称:本文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7GBL009)和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项目(19SG50)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陆勇.论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J].会计之友,2015(01):17-19.

[2]雷振.基于“微课”下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6):201-202.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描述清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嬗变过程,揭示了这一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集权化、专门化、系统化三个趋势,并认为造成这些趋势的动因主要有三点: 1、实践的需要; 2、受高教系统变革的影响; 3、传统文化的影响。

清朝前期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太学和书院。太学又称国子监,是清代管理全国学校的最高机构,同又是办理大学的教育机关。就是说,国子监既是行政管理机构,又是办学实体。应该注意,在科举度的强大影响下,国子监对府、州、县学并没有直接管理责任,它仅是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国子监的管理体制,清承明制。《清史稿·学校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明北监为太学。顺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肄之所,曰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①国子监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管理监事大臣于雍正三年(1725)始设,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这与明朝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子监仍由祭酒、司业全面负责。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是清政府的二级管理机构。1905年学部成立,国子监并入学部,这时它的作用已大大衰微,基本上不再是高等教育机构了。

书院是清代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清代以前,书院是民间办学机构,但清代的书院则直接由各级官府管理。雍正十一年的谕旨明确规定了各级书院的管理体制:“书院师长,由督抚学臣,不分本省邻省已仕未仕,择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其余各府、州、县书院,或绅士捐资倡立,或地方官拨款经理,俱申报该管官查核。”②根据规定,省会书院由督抚主管,学臣协助之,各府、州、县书院则由地方官管理,经费由官府供给。通过控制书院的师长、经费等,清政府大大促进了书院官学化的进程,这是清代书院管理的特色。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此后洋务派陆续创办了一些近代高等专科性质的学校,其中著名的除京师同文馆外,还有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福州电气学塾、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路学堂等,共30多所。这些新式学堂构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于这些学堂的管理,清政府没有设立专门机构,一般由主办人负责或由总督管理,学校内则设监督、总教习负责领导工作,总教习大都聘请外国传教士担任。例如,京师同文馆名义上由总理衙门的大臣负责,实际上由两位提调和两位副提调管理学生和教职员,总教习总理一切学术活动。因此,京师同文馆校内的管理已开始分化,与国子监、书院不同。

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运动兴起,维新派领导人在各地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如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梁启超、谭嗣同在长沙主办“时务学堂”,张元济、陈昭常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等。这些学堂与书院不同,已具备近代高等教育的性质。维新派创办的学堂一般由创办人负责,和洋务派办的学堂相似。

维新运动中创办的最大的学堂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3日,光绪帝颁布上谕,“即着照所拟办理,派孙家鼐管理大学堂事务,办事各员,由该大臣慎选奏派。至总教习总习功课,尤须选择学赅中外之士,奏请简派。其分教习各员,亦一体精选,中西并用。……”③据此上谕,京师大学堂由皇帝直接派大臣管理。其具体的管理人员,在《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详细的规定。该章程第六章“设官例”规定如下:

第一节:设管学大臣一员,以大学士、尚书侍郎为之,略如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之职。

第二节:设总教习一员,不拘资格。由特旨擢用,略如国子监祭酒、司业之职。

第三节:设分教习汉人二十四员,由总教习奏调,略如翰林院五经博士、国子监助教之职。其西人为分教习者不以官论。

第四节:设总办一人,以小九卿及各部院司员充。

第五节:设提调八人,以各部院司员充。—一人管支应,五人分股稽查学生功课,二人管堂中杂务。……”④在筹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光绪帝又颁布上谕,要求各省广设学堂。随着学堂的普遍设置,国子监陈旧的管理已不适应需要,其作用逐渐衰微。京师大学堂创立后,其总纲规定:“各省近多设立学堂,然其章程功课皆未尽善,且体例不能划一,声气不能相通。今京师既设大学堂,则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一气呵成;一切章程功课、皆当遵依此次规定,务使脉络贯注,纲举目张。”⑤可见,京师大学堂既是一所大学,同时又有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即京师大学堂了中央教育行政管理。

1905年学部的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进入了新阶段。实际上, 1905年以前,学部已初露端倪。1903年,张之洞奏请特设总理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原京师大学堂另设总监督,专司大学堂事务,其地位下降一格,受总理学务大臣节制。张之洞认为,管学大臣既管理京师大学堂,又兼管外省各学堂事务,在新式学堂纷纷设立时,其任务繁重,恐难完成使命。再者,京师大学堂也只是一所大学,其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外省各级各类学校,因此,有必要专设总理学务大臣,以统辖全国学务。同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上《学务纲要》,规定总理学务大臣不再管理大学堂,其下设属官,分为六处:专门处、普通处、实业处、审订处、游学处、会计处。从学务大臣的管理权限看,他虽不再管理京师大学堂,但仍设专门处负责管理专门学科事务,可见仍管理一部分高等教育。由于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近代正式大学,故另派总监督管理。从此,京师大学堂不再是教育管理机构,而仅仅是一所大学了。

学务大臣设置不久, 1905年10月8日,山西学政宝熙奏请速设学部,并请将礼部、国子监并入学部。宝熙的奏折说:窃谓此后普及之教育,日推日广,则学堂之统系,愈重愈繁,欲令全国学制,画一整齐,断非补苴罅漏之计所能为,一手一足之力所能济。且当变更伊始,造端宏大,各处学务之待考核统治者,条绪极纷,必须有一总汇之区,始足以期日臻进步。拟请饬下政务处,公议速行设立学部,上师三代建学之深意,近仿日本文部之成规,遴选通才,分研教育行政之法,总持一切,纲举目张,实于全国学务大有裨益。⑥12月6日,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下设五司一厅十二科,如下所示。

学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的中央教育行政专门管理机关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普通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离。高等教育由专门司专门教务科管理,该科掌管核办大学堂、高等学部及凡属文学、政法、学术、技艺、音乐各种专门学堂一切事务,并稽核私立专门学堂教科设备是否合度及应否允准与官立学堂有一律权利或颁公款补助等事。从此,学部专门司专门教务科成为我国第一个主管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综观清代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其发展表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第一,中央集权化的趋势加强。在明代,书院是民间办学机构,政府不干预书院的日常管理。书院设山长一人,主持书院的全部工作。书院订有学规,师生共同遵守,利用学规来管理书院的日常工作。清朝初年统治者不重视书院,而且还抑制书院的发展。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才下令在各省省会设立书院。书院的师长由督抚学官聘请,学生由驻省道员专司稽察,各州县秉公选择。师生的生活费用一律由清政府拨给学田以学田租金及所赐帑金供给。这样,通过控制经费、师生,清政府实际上把书院办成了省立大学。可见,清代的书院和明代有本质的不同,它不再是自由讲学的场所,而是官学系统的一部分,其管理受清政府的约束。

自1862年起,洋务派官僚陆续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由于创办人如奕讠斤、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清政府重要的大臣,清政府对新式学堂的管理又缺乏经验,因此,这些学堂就由创办人或总督负责,清政府没有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从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层次上看,洋务学堂的管理是很松的。但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则不同,它既是中央政府直接创办的新式大学,又是中央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表明清政府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总之,清政府一方面促使书院官学化,另一方面逐步加强对新式学堂的管理,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从分散的形态逐步走向中央集权的型式。

第二,呈现出专门化的发展趋势。国子监和京师大学堂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办学实体,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903年学务大臣设置后,京师大学堂成为单纯的教育机关,不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这标志着办学机构与管理机构的分离。同时,国子监、京师大学堂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不仅要管理高等教育事务,对中小学堂也负有领导责任。教育行政管理呈现出未分化的原始样态。从1903年学务大臣设置到1905年学部成立,京师大学堂不再是行政管理机关,学部内又分设了专门司与普通司,这样,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普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终于分离。教育功能与管理功能的分离,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普通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离,标志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逐步走向专门化。

第三,逐步走向系统化。学部成立以前,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实行个人负责制。国子监的管理监事大臣、祭酒、司业、京师大学堂的学务大臣、总教习,都负有管理高等教育事务的职责,但其下并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教育事务的机构。1903年学务大臣设置后,下设有专门处,这可以说是专门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雏型,然而京师大学堂不属于学务大臣管辖。1905年学部成立,其中的专门司专门教务科标志着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诞生。机构的逐步健全表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系统性的加强,也意味着行政管理功能逐步得到强化。国子监、京师大学堂名义上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实际上对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如书院,并没有实行直接的领导。学部专门司设置后,全国范围内有了一个统一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专门机构,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向系统化迈出了一大步。在普通教育行政管理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未分化以前,清朝的官学系统虽然分为高等教育与普通中小学教育不同的阶段,但行政管理没有形成具有不同阶段而又相互衔接的体系。学部成立后,其下分设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等,这不仅标志着普通教育行政管理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分离,也表明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正式形成,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逐步走向系统化。

清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表现出集权化、专门化、系统化的趋势,造成这些趋势的动因是复杂的,其中以下三点尤为突出:

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清朝前期,清政府除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明朝没有大的区别。1862年后,新式学堂陆续出现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同时原有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在发生变化。1898年7月10日,光绪帝谕令将书院改办学校:“……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等学。”⑦此后,各省会书院陆续改为高等学堂。新式学堂的推广要求设置新的行政管理机构,采用适合新式学堂的管理方法,这必然会促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化。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另一事件是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自隋朝建立以来,便成为封建教育的核心。在清代,书院的官学化使科举制更成为高等教育的重心。戊戌变法后,科举制成为阻碍新式学堂发展的严重障碍。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人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他们认为科举不停止,学堂就不可能获得大发展。同年八月,光绪帝下令停止科举:“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⑧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完全结束,新的教育制度得以建立。以此为契机,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近代化。经过兴办新式学堂,改革书院,废除科举,近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为适应这一变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必然要抛弃国子监时代的模式,逐步走向专门化、系统化。

其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是高教系统变革的一部分,在清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深受当时政治改革的制约。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派官僚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主张取“西艺”以补“中学”的不足。在“中体西用”原则的指导下,洋务派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在“救亡图存”的口号下,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其它有关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也陆续实行。尤其是科举制度废除后,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清廷也逐渐把其管理权限收归中央政府。可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革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改革是一致的,并受后者的制约。这与欧洲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早期发展具有质的不同。西欧中世纪,大学都是民间办学团体,拥有自治权,行政管理不受当地政府及教会的干预,这在相当长时期内是西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我国清代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官学系统的一部分,受清廷的控制,其行政管理也受清政府左右。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清政府必然会重视并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因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表现出集权化的趋向。

最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清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的特点。无论是传统的国子监,或是新式的京师大学堂,或是学部,其管理人员均由清廷委派大臣充任,具有明确的官职品级。尽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几经变化,这一特点却始终未变。西学的输入,新式学堂的创办,比较彻底地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教学内容及方法,然而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较弱。学部成立标志着新的行政管理机构的诞生,但行政管理新思维和新方法的到来则迟缓得多。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变革深受传统文化的制约。

注释: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十二册,中华书局, 1976年,第3102页。

②转引自刘秀生著:《中国清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 1993年,第60页。

③⑦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136、55—56页。

④⑥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第44页、581页。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第9篇

一、改革体制,走外延发展之路

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传统的办学体制在新形势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应对上述挑战,首先应从体制变革着手:

(一)实施改革,使高校继续教育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学实体

自2000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改革继续教育的机关管理模式,学院成为学校的直属办学实体,即:“独立运作”的二级办学实体,拥有人事和财务权力,实行全成本独立核算,借助市场来获得并配置办学资源。学院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在工资总额度之内,学院有权根据学校规定聘用员工;学费总量的一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及管理费上交学校,其余放权给学院,但在校财务处的监控下使用;学院必须依靠自身发展的积累增强办学实力,学校不再投入;学院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员工报酬,但报酬总量要报学校批准。

实施办学体制创新,采用“学校和学院二级办学实体”的模式,其优越性在于:

1、极大地调动了学院的办学积极性,使全体教职员工把继续教育作为国家不可缺少的事业来做。

2、改变了原来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加大了教育投入,不再与普通高等教育争夺教育资源,不再是“创收”的工具。

3、以利于继续教育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开拓,争创一流。

4、有益于营造学院文化。

(二)通过市场配置,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外延发展

作为办学实体,必须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才能发展,因此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向校园外扩展,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校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积累的资金,学院改造了社会的非教育资源,建立了独立的继续教育凯旋路校区,拥有两栋教学大楼,共有60多间大小不同的多媒体教室,近7000个座位,交通便捷,紧靠轨道3号线和 4号线,距我校徐汇校区约1公里。2004年起,97%的学生迁至新校区上课。

学院力求设施先进,体现一流大学的水平。全部教室装有空调,整个校区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网络、电话、闭路电视及监控等系统,配以智育讹管理,方便日常维护。内部网络,以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铺设光缆接入校园网,并通过4路ADSL接入Internet网。校区内部除安装计算机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系缈》,还配有音视频、安全监视和防盗报警系统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校区内部可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提供单向远程教育;外部可通过ISDN与国内和国际进行交互式实时远程教育。教室内使用的计算机,提供先进的屏幕手写功能,方便教师书写。每年接待的20多位来我院授课的国外教授均对学院一流的教学设施赞不绝口。良好的学习环境牙卜流的教育设施为提高教育质量,创建精品课程和品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三)建设专职教师队伍,成为真正的办学实体

自2001年起,学院组建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引进的教授和副教授富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年轻的博士、硕士和海外留学归来者给学院带来活力。专职教师组成英语、经管、计算机三个教研室等,积极承担各项教学任务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院先后发展入学前培训,实施远程教育,发展助学教育,开展国际合作大学后继续教育(包括国际远程教育),聘用外国教师任教,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学生,发展双语教学“专升本”等创新教育,为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实施组织机构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充分调动所有员工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每两周一次院务会议雷打不动,使每个干部和群众了解学院的发展,重大事情充分讨论,集体投票决策。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继续教育品牌

学院采取了“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教师。2003年选派了11名专职教师前往英国相关大学进修英语,2004年选派了12名专职教师前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关大学进修专业课程;鼓励专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在其它相关行业兼职锻炼,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制订“专职教师业绩评估细则”,从机制方面激励教师成才。有一位教师调入学院后,担任专业主任、讲授课程,二年内发表了学术论文5篇、出版教材一部、承担重大课题二项,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学院发挥专职教师的学科优势,让他们参与教学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一)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精品课程

专职教师队伍的建立,缓解了热门专业、热门课程师资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凝聚相对松散的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继续教育研究,探讨量大面广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勉励教师:终身教育,恒世智民。教师们充分利用学院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争创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的6门精品课程中5门是以专任教师为主力军,其中“实用软件”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二)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教学改苹新思路

学院组织专职教师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如何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和新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特别对“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开展了专题讨论,例如: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差距巨大,决定采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在原来不同的英语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够在不同层次上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好的学生能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英语工作室”和“创意空间”

学院教师逐步探索出了以网站进行辅助教学,延伸课堂,培养学生的途径。创建了“英语工作室”和“创意空间”。“英语工作室”共有七大板块:热门话题、在线收听、网上课堂、英语万花筒、音乐和电影、商务英语、考试指南。最初的服务对象是学院师生,至今访问量已逾20万人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英语学习平台,还以其丰富、实用而有特色的内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师生和英语学习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被上海交通大学推荐到教育部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该网站对英语课堂教学起了极大的辅助和延伸作用,学生在课外可获取大量的听、说、读、写资料和信息。

(四)创建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成立了继续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组建一支专、兼职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如:教学现场巡视,严格考试管理制度,施行相同课程统考、重修制和奖励制度等);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师授课质量,加强监控,学生可在学院网站上通过“网上教学评价系统”对任课教师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材选用、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学生还可通过网上的“院长信箱”直接向院领导反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了与所有的专兼职教师的沟通。

(五)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学生,开展“专升本”双语教学品牌项目

经教育部批准,2003年、2004年共招收90名港澳台学生进入继续教育全日制本科班学习;2004年还面向香港特区招收副学士及高级文凭毕业生,与内地全日制双语教学(面授时间80%使用英语,2c%使用汉语)“专升本”学生同堂上课,实现学院倡导的“创新、务实、开放”的教学理念,培养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上力求贯彻“专业教学双语化,理论教学应用化,实务教学案例化,论文写作项目化,实践能力社会化”的方针,在专业的培养手段上将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囤际接轨的专业教材和灵活机动的社会实践安排等。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大众化教育为主,但是“品牌教育”的战略目标仍是高校继续教育应该孜孜以求的,以真正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办学力量。

三、实施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高效教育管理

继续教育管理是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实施晶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运用开放系统理论,把学校看成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管理要与社会相结合,强调管理信息的流通,管理的科学性,并要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在新世纪伊始启动了“基于网络、面向学生”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在学院内部、学生、学院和社会之间构造起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继续教育管理: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思想

体制改革后,学生是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学生将接受继续教育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投资消费,对学院的管理提出了许多现实和特别的要求,因此,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管理中体现“服务意识”,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感觉便利为前提。

(二)建立互联网和学院内部网无缝连接的统一管理平台

2000年3月学院建立继续教育最早的独立网站之一:VvWqVq. sjtuce.net。该网站运行在公众网上,已成为教学服务外延的综合平台,它将国际互联网与学院内部网络 (Intranet)统一起来,实现无缝连接。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站获取几乎所有的教学信息,达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教”与“学”,以及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与管理部门的交互沟通。

(三)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革新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

学院自主开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从招生、教学计划编制、课表安排、成绩维护、学籍变动、毕业、教室调度等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管理系统”、“网络作业系统”、“网络教学评估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和近 40个模块,现了学院教育管理手段的一场革命。

(四)通过国际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教学服务,实现课堂的全面延伸

学院开发了“网络作业系统”、“网络教学信息查询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全天候的教学服务,实现了课堂的全面延伸。通过这些信息平台,借助Internet,教师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中随时提交教案和学习资料供学生浏览、下载,而学生也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中提交课后作业供老师审阅、评分。成人学生虽然不是同吃同住,但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却同样通过它们自由进行,不再觉得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孤独个体,全面延伸到学生的案头和床头。“网络作业系统”已经累计了近5万人次的教案和作业,已被永久保存,作为师生们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