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2:27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1篇

开展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宣传教育活动(以下简称宣传教育活动)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20__年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旨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银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倡导诚信、合规、尽职的职业价值理念,建立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维护银行业良好信誉,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编辑出版《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解读》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已经中国银行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为了帮助广大银行从业人员学习、理解、掌握进而践行职业操守规定,协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编写小组编写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解读》,对操守具体条文逐一进行阐述,选择若干现实事例进行点评,并附上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做到了切合实际,通俗易懂,便于学习掌握,已经有关专家审阅。在此次活动中,由协会负责组织印刷出版《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解读》,各地银行业协会和银行组织征订,下发银行从业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

(二)深入开展《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及解读学习活动

各银行首先组织员工自学《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及解读,在员工自学的基础上,银行组织培训,结合本行现行规章制度向银行从业人员进行宣讲,使广大银行员工熟知和掌握具体条文,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各银行要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及解读的学习与本行规章制度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推动银行诚信自律和精神文明建设。

活动后期,由地方银行业协会组织学习测试,检验学习效果,统计测试的参与情况和成绩,据此评选先进组织奖。

(三)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各地银行业协会和各会员银行利用网络开展宣传工作,在网站、网页上登载和宣传《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及解读,以及银行领导和员工学习体会的文章,促进宣传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树立和提升银行服务形象。

三、时间安排

宣传教育活动自20__年5月12日开始,5月至6月为学习和宣传期,6月底组织考试。

四、活动组织及要求

(一)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负责本次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二)各地银行业协会负责组织本地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考试检验从业人员学习效果,评选和表扬先进组织单位。

(三)各会员行负责组织本行各机构积极参加宣传教育活动,抓好活动内容和方案的落实。

(四)各会员及准会员单位应健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发挥指导作用,保证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五)各会员及准会员单位要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认真编写统计表,及时准确上报。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于20__年7月15日前上报中国银行业协会。

附件:(1)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学习测试情况统计表

(2)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宣传教育活动进展情况统计表

附件(1)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学习测试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填报日期:

参加测试单位参加测试人数从业人员总人数平均成绩评价

中层以上人员基层人员

测试汇总:参加单位数();参加总人数();从业人员总数()。

测试情况分析:

填表人:联系电话:

说明:1、会员单位汇总辖属各机构情况,准会员单位汇总各会员单位情况,20__年7月15日前上报。

2.评价由地方银行业协会根据对该单位的卷面成绩、参加人数的覆盖率的统计,以及通过检查、评比等作出。

3.测试情况分析填写测试活动的效果、取得的经验、意见和建议。

附件(2)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宣传教育活动进展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填报日期:

开展活动日期活动内容目标参加对象或范围参加人数取得的效果

先进组织奖评选结果:

对活动的意见或建议:

填表人:联系电话: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2篇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与对策

一、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郑州G商业银行已有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共辖18家县级支行,283个营业网点,共有员工4500多人。2009年,郑州G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而且经过10多年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外部监管和内部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下,郑州G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并把内部控制工作作为行内一项首要工作,加强额提高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同时很大的提高了对于风险的管控能力。

(一)建立了基本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郑州G商业银行2006年已完成了股份制的初步改造,分行建立了由党群工作部、行长办公室、财管部、贷审委员部构成的决策机构。党群工作部、行长办公室对全行的经营、财务、内部机构、人事调动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同时制定有关全行的各项政策,保留完整的表决记录和会议记录。贷审部由分管信贷的副行长担任总经理,分管其它部门的副行长任副经理,信贷、财务、客户经理等部门负责人任经理。信贷部负责对贷款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财管部负责审议全行财务开支的决议。

郑州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营业网点及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1.自我监督。一个网点有一名会计主管、一名二级主管、两名大堂经理和临柜人员。2.自律监管是指从分行到支行各个部门各自管辖业务范围内的检查工作。检查时间为半年时间的定期检查以及根据总行的安排进行不定时突击检查。检查内容根据时间要求和近期工作安排来决定。3.审计部门防线。分行审计部门一年对一个支行进行一次内部控制工作评价。内容包括会计、信贷、国际业务、安全保卫、中间业务、人事等方面。

(二)建立了相关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1.对内部控制岗位进行了重新设置整改

改变了网点内勤主任管理。原来分理处负责会计工作的内勤主任改为会计主管,采用派出制形式,隶属于支行会计部门,使其在组织上独立,能够更好地行使监督作用,抓好内部控制工作。

2.开发了相关系统,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随着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开展,银行电脑信息部开发应用了一些系统对具体业务进行控制。比如:会计预警系统、CMS系统、滞后复核系统、会计监管系统,反洗钱系统。

3.外部监管加强了内部控制工作动力

从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来,郑州G商业银行聘请中原会计师事务所对全行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价。来自于外部因素和舆论的监督使全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每年在内部控制操作上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从暴漏出的问题中总结出银行监管不力,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控制活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

二、郑州G商业银行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不完善

自2002年G商业银行开展以财务重组等改革为主的股份制改造。到2004年年末,基本建立了股改组织管理体系,但与其它股份制银行相比较,郑州G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仍然远远低于监管当局和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要求。所有权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核心之一,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产权主体虚置,组织机构也没有合理的设置。

(二)组织结构不完善

郑州G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实行总分行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功能分散单一,同时存在着重复设置现象。一个二级分行有15个部室,造成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各个支行也是照搬这种模式,一个支行能超过10多家网点,具有编制员工100多人,还有着资金、办公室、监保、客户、办公室、信贷、个人贷款、个人理财等诸多部室。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比例严重不平衡,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庞大和臃肿给管理和运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未形成银行内部控制文化

1.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因为认识上的差距,导致工作中对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够,行动上只关心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管理上重任务考核,轻思想教育。二是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内部控制职责认识不清楚,导致漏检,监督不力,检查发现的违规现象经常以人情代替制度,助长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三是对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后

郑州G商业银行现有规章制度分为业务经营类、内部控制管理类、综合类。其中业务经营类占89%,内部控制管理类占6%,综合管理类占15%。只从百分比上来看,关于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就不多,占比最大的是业务经营类。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管理类的制度真正涉及内部控制的实质性规章制度非常少。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1.现有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从文化结构看,到2008年底全部员工中,本科文化程度的占15.28%、大专文化程度的占20.61%、中专占2.65%、高中(以下)占总数的59%、,而硕士只是占总数的0.79%。从专业化结构看,助师(以下)占员工总数的39.20%,中级职称的员工占总数的7.44%,高级职称占0.51%。

2.年龄结构老化

虽然最近几年郑州G商业银行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但是另一方面员工的年龄结构也表现出老龄化趋势,现有职工30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17.74%,30岁-45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4.5%,45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37.8%,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员都是集中在35岁以上,造成整个团队都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虽然每年新招聘的大学生数目不少,可是大多数成了业务骨干后就纷纷跳槽,郑州G商业银行成了别的银行培训学院,全行的员工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三、改善郑州G商业银行控制环境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针对郑州G商业银行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根据银监会的文件精神,对完善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维护好股东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这也是风险控制的最大前提。如果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出现问题,股东的意愿无法向管理层反映,那么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信贷风险就无法起到有效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更加需要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决心和执行力。正因为如此,银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是否有效。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是目的在于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进而确保银行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完整的确立和具体的实施,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1.建立“内部人控制”的防范机制

出于防范“内部人控制”产生的道德风险对银行股东利益的损害,要对高管人员建立约束监督机制,防止出现少数高管人员利用制度上的薄弱环节,谋取自身利益的道德风险。人员的选拔由其经营业绩来决定,这就使在位的银行从业人员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替代压力,迫使他们尽心尽职地对银行进行经营和管理,努力提高银行的绩效。这样,就对内部人员产生了约束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内部人员的控制问题。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解决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动力问题

针对高管人员短期行为只注重任期效益可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责任追溯制。委托人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使人采取合规的行为,以达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人与委托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个是参与约束,对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利润必须大于不工作时能达到效用水平的折算利润;二是激励与约束并存,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对工作尽心尽职,使其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懈怠时所得净收益。通过将银行经理人的收入划分为固定收入和绩效收入,这样就使得银行经理人自动自发的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业绩,加强自我监督。

(二)组织结构改革

郑州G商业银行改变以人设事的机构设置,以效益为出发点,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业务经营为主线,对现有的机构进行重新设置。郑州G商业银行机构中非经营性部门设置繁复,完全可以将这些部门与其他机构合并重组。对那些内设性非经营性部门进行合并,减少成本开支;对职能重叠,业务交叉部门进行合并,以提高效率。

(三)建立银行内部控制文化,打好内部控制基础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是一蹦而就的。改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内部控制的轻视思想。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行动上付诸实践。郑州G商业银行从改变内部控制工作的被动局面上出发,全行上下形成坚持制度的良好风范。

只有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了,全行的业务才能稳健发展。运用全方位激励的方式把内部控制理念贯彻到员工的口常生活中,通过灵活运用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约束要互相结合、社会塑造与自我塑造相结合等方式,形成全方面的融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全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落实岗位自控

银行内部控制关键的因素是人。内部控制活动不仅是管理层参与,也是全员与的企业管理活动。各项内部控制活动不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质素提高了各项业务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制度的认真执行才有素质基础。从内部控制各个环节,业务的各个流程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专业人才。

首先应该加对员工业务培训,使员工熟悉各种业务流程,只有做到了熟悉业务流程才能了解业务的控制节点,没有对业务生疏的人能够做到良好防控。其次培养或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从各个控制面上来看,亟需专门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精通法律、理财业务、会计、金融的人才来充实各个岗位。不论是在风险部门,还是从事二级主管、监管工作、审计工作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开公招聘这类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拔具有优秀潜质的员进行专门的进修,以弥补这类人员的不足。参考文献:

[1]陈敬学.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时代金融,2011(7).

[2]陈上青.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战略构建[J].中国金融,2011(4).

[3]梁垂.对完善农行内控机制的几点看法[J].广西金融,2013(3).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3篇

20xx年,我行按照紫金总行制定的工作重点与计划,扎实开展市场营销,在行领导对电子银行的重视与各部门与网点的共同配合下,保持了电子银行业务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完成市分行下达的各项任务

20xx年,我行企业网上银行任务45个,实际完成49个,完成率108.89。个人客户网上银行任务20xx个,实际完成12345个,完成率12345个;对公电话银行任务20个,实际完成22个,完成率12345;个人电话银行任务12344个,实际完成1234个,完成率1244;手机银行客户任务数12345个,实际完成145个,完成率2445;网上银行交易额任务12345元,实际完成12345元,完成率12345;电话银行交易额计划为12345元,实际完成1345元,完成率1345;电子银行中间收入任务1345元,实际完成1245元,完成率12345;全年电子银行交易笔数为123笔。同时加班加点免费完成电子银行业务的几次升次与测试工作。

二、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电子银行的营销工作

1、我行将公司业务部定为电子银行业务的联系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服务,负责做好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安装与日常维护工作。下辖各网点共同努力做好宣传。因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为我行减少了大量的柜面压力。

2、营业部为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具体办理电子银行的业务处理,如信息录入、落地处理、联机打印、制卡发卡、手续费收取等,以及客户在业务方面的咨询等。并按制度规定做好各项电子银行业务的处理。

3、会计结算部门作为会计结算的检查监督及业务培训部门,向下辖个网点做好业务培训、制度落实,以保证我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中的安全防范与风险控制工作。

三、具体措施

1、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我行电子银行品牌的美誉度。首先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有公司业务部的副经理负责,并在公司业务部设立电子银行专职人员与各网上银行实用单位进行联系,处理对公网上银行的安装于售后的系统维护,保证了我行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

2、从严把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电子银行业务从受理客户的申请资料开始,便存在有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便开始受操作流程与规范制度的约束,我行要求经办人员严格按照流程与制度办理业务,并建立检查、通报、奖励、处罚等考核机制。保持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经营。

3、强化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我行正对各部门对电子银行业务不同的需要分别进行培训工作,如针对公司业务部,我行着重向员工介绍电子银行业务的各种品牌名称、产品功能及在营销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以提高员工的营销能力。针对各网点主要介绍电子银行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以提高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我行服务手段,最大限度减轻柜面压力。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了我行配有专人负责外,我行在各种的银企会议中都将电子银行业务的介绍列入会议内容,负责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如客户关心的电子银行费用问题、安全问题等,同时也进行一次对客户的电子银行业务知识、业务新品种的灌输,以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实用功能。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我行电子银行业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1、部分指标完成进度缓慢,如个人电话银行的任务完成率仅为12345,离任务完成还存在有一段距离。

2、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我行人员变动相对较频,在有人员变动时,业务差错的发生概率就增加。

3、业务推广应用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行完成了市行下达的对公各项工作任务,如对公客户网上银行发展数已超过许多,但有些客户的网上交易量不大,对实用我行的网上银行还存在有顾虑。

20xx年,市分行下达的工作任务肯定会超过今年的任务,我行将结合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创新经营,规范发展,防范风险。

1、认真安排,落实好20xx年市分行下达的任务。

2、继续推进绩效治理,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经营绩效的全面提高。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4篇

一、服务系列活动的目的

以服务系列活动为载体,在会员单位中倡导服务创造社会价值,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诚实守约光荣的理念,加强银行业规范化服务建设和诚信自律建设,将文明规范服务和诚实守约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全过程,打造高品质服务平台,培育行业服务品牌,展示良好社会形象。

通过服务系列活动,弘扬文明规范服务、诚实守约主旋律,切实加强自律约束和自我管理,切实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银行网点对外服务水平,让金融消费者真正体验银行业的改革成果。通过活动开展,重点解决银行对外服务形象不佳、客户排长队意见较大等问题,切实做到:不擅自缩短营业时间,不擅自缩减营业窗口;不对客户支取存款、提前还贷等服务需求,在规定之外设置任何障碍;不故意隐瞒理财产品和基金业务的风险,误导客户;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及时答复、解决客户的合理正当诉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社会的满意度。

二、服务系列活动的主题、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服务系列活动的主题: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塑造文明服务形象,让金融消费者体验金融改革的成果。

服务系列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和《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努力践行《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银行业“七公约一承诺”,加强诚信自律建设,规范银行业服务行为,创建合规服务文化,全面提升银行业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服务系列活动具体工作要求是:开展服务系列活动要以倡导行业文明规范服务为核心,以规范行业服务标准为导向,以建立和完善科学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为重点,以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目的,认真落实各项服务管理制度,践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优化服务工作机制和资源配置,不断开展服务创新,加大服务检查监督力度,树立和宣传行业服务先进典型,建设一流的服务团队,培育一流的服务文化,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展示一流的行业形象。

三、服务系列活动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组织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月活动。

按照中银协的统一部署,文明优质服务月(以下简称服务月)活动自20****年5月12日启动,至6月12日结束。具体活动内容有:

1.组织开展学习和技能训练。

各会员单位要采取专题讲座、知识问答、技能竞赛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各项行规行约、职业操守和业务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强化业务素质教育和服务能力培养,在全省银行业掀起广泛学习行规行约和训练业务技能的热潮,以促进服务月活动有效开展,推动行业诚信自律建设。学习内容包括:

(1)《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及实施细则;

(2)《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及实施细则;

(3)《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

(4)《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管理办法》;

(5)《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检查考核标准》;

(6)《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

(7)××省银行业“七公约一承诺”。

2.组织开展服务月宣传。

协会与各银行类会员单位携手联动,大力开展服务月宣传活动,树立和提升银行服务形象。具体要求见协会“宣传方案”(附件二)。

(1)宣传形式:会员单位组织辖属经营机构,采取张贴宣传口号、悬挂宣传横幅、在营业场所门前和城市繁华中心区组织服务路演等形式,组织开展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宣传活动。要利用网络优势,协调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服务月宣传,广造声势,营造氛围(附件三)。

(2)宣传内容:宣传银行业行规行约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推介自身的服务特点,增进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了解和认知;宣传20****年“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培育银行业服务品牌;宣传电子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和业务产品及服务创新,向社会公众普及和推广金融知识,争取使客户理解银行办理业务的审慎性规定是保护客户权益的客观需要;宣传银行业从业人员践行职业操守,展示诚信、合规、尽职职业精神,培育诚实自律、合规服务文化;宣传银行业服务创造社会价值,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实践;根据银行服务中客户普遍关注的问题,有策略地进行必要的正面解释、说明宣传。

(3)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要强化服务月活动的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媒体有计划的对银行服务工作进行正面宣传报道,力争杜绝负面报道。中银协要求服务月活动月期间,中银协的会员单位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应不少于100次,请各会员单位按照各自总行的部署抓好落实;各银行类会员单位在向各自总行报送“服务月宣传报道情况统计表”(附表四)的同时,还要于6月18日前向协会报送,由各地方协会负责统计并向中银协上报本地区的宣传报道情况。

3.组织开展服务践行。

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辖属经营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改进对外服务。完善服务工作机制,疏理和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提升柜面服务质量、效率和网点整体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当前银行业服务工作中的矛盾,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社会的认知度,努力改善服务形象。服务践行重点包括八个方面:

(1)加快服务网点综合化改造,改进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调整网点布局,增加网点数量,进一步增强在商业区、大型社区的服务能力,全面改善物理网点的服务环境;配置一定数量便民服务设施,为客户提供必要的增值服务,统一为等候客户提供免费报刊、宣传手册、饮用水、新业务介绍等服务,营造良好地客户等候环境。

(2)根据客户分层和业务分流,实行分区服务;同时切实处理好高端客户与低端客户的服务关系,注意防止和避免因实行差异化服务可能带来的服务矛盾。

(3)认真调查、科学测算当地客户流量和客户业务量,合理设置窗口柜台,充分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客户高峰出现客户集中排队、等候时,要开放足够数量的营业窗口,及时增设弹窗口和弹岗位,切实解决有窗无人的问题,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

(4)建立客户等候时间预告提示制度,客户服务高峰,要及时向客户发出预计等候时间的温馨提示,维护客户服务需求的知情权,稳定客户的情绪。

(5)科学、合理进行业务操作系统升级和服务流程再造,逐步实现网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集约化处理;简化业务办理程序,缩短单笔业务办理时间,减少单一业务处理窗口,增加综合业务处理功能,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解决一边闲置服务资源、一边排长队等候办理业务的问题。

(6)逐步提高自助服务控制限额,鼓励、引导客户利用自助设备办理银行各类缴费业务,减轻窗口服务压力;加强自助设备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并在显著位置张贴使用说明、风险提示和服务电话。

(7)建立健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化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空间,最大限度分流客户,保持服务渠道畅通、便捷和安全;

(8)规范大堂经理的配备和管理。合理配备,增加数量,明确职责,规范服务,及时识别、引导、分流客户,受理客户咨询,开展业务宣传,引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业务量较大的网点必须配备2名以上大堂经理,满足营业网点现场业务组织和客户引导、分流要求。

4.组织开展服务主题日活动。

利用服务月期间的公休日,全省银行业联动开展服务主题日活动,营造服务月活动的轰动效应。主题日活动由协会或会员单位邀请有关新闻媒体参加,进行采访报道。主题项目及时间安排如下:

(1)服务月活动启动宣传日(5月12日)。中银协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于4月29日召开“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大会”。协会银行类会员单位在××银监局会议室进行了收听收看。会上,中银协宣布“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系列活动”在全国启动,发出“深入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倡议书”(附件一);对20****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进行命名表彰(全国600个,××27个,列各省市第二,辽宁28个),向各省市选派的示范单位的代表进行授牌;会议公布“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和“示范单位管理办法”;安排工、农、中、建、交五家会员单位总行进行了表态发言,有1个示范单位和××建行何晓作经验介绍。会上,宣读了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寄语,中国银监会领导发表了讲话。

5月12日召开“××省银行业文明优质服务系列活动”启动大会,向社会宣布服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同时启动“服务月活动”。会上,发出向何晓同志学习,全面推广“何晓工作法”的倡议,银监局领导及有关领导对银行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协会对服务系列活动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并通过省内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

届时,银行类会员单位组织辖属经营机构,张贴宣传口号、悬挂宣传横幅,开展服务宣传,营造服务月活动氛围。

(2)银行创新产品和金融知识推广普及活动日(5月26日)。以会员单位各经营机构为单位,开展产品营销宣传活动。可以编印银行新业务或金融知识宣传册或宣传页,在营业大厅外设宣传台开展宣传。

(3)社会公众问卷调查及服务满意度评价活动日(6月9日)。以银行类会员单位及经营机构为单位,组织人员向社会公众发放银行服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及满意度评价活动。要充分准备,认真部署,对客户的意见、建议和评价,要及时收回,并认真准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逐级上报。活动结束后,会员单位进行汇总,集中向协会反馈。调查问卷及满意度评价内容由协会统一设计,会员单位印发。6月18日前报送“银行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汇总表”(附表五)。

5.服务月活动总结、考核。

(1)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要及时总结服务月的活动情况和经验做法,认真统计填报“服务月活动进展情况周报表”(附表三),每周一12:00时前,将上周情况,分别上报各自总行和协会。

(2)组织服务月活动专项考核。为保证服务月活动的各项安排和要求得到落实,取得实效,协会将对活动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评价(附表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组织安排、组织工作机构设立、活动宣传、组织员工学习行规行约、主题日活动、服务检查监督、学习推广先进典型、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活动情况周报表、总结报送等情况。其中重点考核服务践行、客户服务投诉情况。

(3)服务月活动结束后,各单位应认真对服务月活动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服务月活动情况总结报告和本单位(系统)服务状况调查报告(包括:网点数量、服务现状、工作措施、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内外部原因、解决对策及建议等),6月18日前报送。

(4)服务月活动结束后,中银协将组织活动先进单位评选,对活动开展好、成效突出的会员单位和地方协会进行表彰。协会在对各会员单位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推选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表奖比例不超过会员单位总数的10%;表彰奖励项目有:活动组织奖、宣传组织奖、服务创新奖(奖项、数量待定)。

(5)对协会要求会员单位报送的活动方案、报表、媒体信息、活动总结及服务状况调查报告,会员单位逾期不报将视同参加评先弃权。

(二)组织开展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学习教育活动。

按照中银协统一要求,协会组织各会员单位通过培训辅导、集中讨论、考试竞赛等形式,开展《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学习教育活动,在全体银行从业人员中倡导诚信、合规、尽职的职业价值理念,规范银行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培育健康的银行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中银协已编写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解读》,将印发个会员单位。学习教育活动中银协统一安排,拟定6月组织。

(三)继续推进“××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

抓好协会去年5月开始,组织开展的“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善始善终持续推进,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重点工作有:一是细化完善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的检查、考核、监督内容和程序,建立健全检查督促工作机制;二是完成省级示范单位补选和服务标兵评选工作(三季度)。联合省总工会、省文明办,按照“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方案和评选办法,组织会员单位完成补选34个省级示范单位和评选100名服务标兵的申报、推荐、审查、认定工作。具体推荐、评选要求另行通知。三是搞好创建活动总结,巩固活动成果。

(四)组织全国级示范单位跟踪检查。

按照《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考核标准》和检查考核方案,配合中银协做好20****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的年检抽查,进行跟踪考核。获得20****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称号的单位,要对照“示范单位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抓紧对各自的服务工作进行完善,逐条进行落实,确保达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银协组织的年度验收考核。验收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摘牌,在系统内通报。此项工作由中银协统一部署,拟定6月组织。

(五)组织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和经验交流活动。

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要大力宣传示范单位的先进事迹,广泛推广“何晓工作法”。中银协组织编辑整理部分示范单位先进典型事迹材料,通过各自总行发送各单位组织学习;还将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和地方协会进行现场经验交流会,学习示范单位服务工作先进经验;协会配合中银协做好省内示范单位和“何晓工作法”的经验学习推广,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交流、观摩活动,扩大示范效应,丰富活动内容,树立先进典型,培育××省银行业自主行业服务品牌。要通过中银协、××协会网站及其他渠道搜集示范单位和服务标兵的先进事迹,组织进行学习交流,营造学习先进、踊跃争当示范单位的氛围,掀起相互学习的热潮,发挥示范效应。拟定8、9月组织。

(六)服务系列活动总结、表彰。

今年年底前,协会将举行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对“××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和“服务月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集体进行表彰,对补选的34个省级示范单位和评选的100名服务标兵进行命名、授牌。届时,将邀请省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参加,请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展示良好形象。

四、强化服务系列活动的检查监督。

为确保服务系列活动取得实效,不断将服务系列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全省银行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协会将加大银行服务的检查监督。各银行类会员单位及经营机构,要积极配合协会的工作建立和完善服务检查监督工作机制,加强自身服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组织开展服务质量明查暗访。服务系列活动期间,协会不定期对银行类会员单位经营机构服务情况进行明查暗访(重点是济南地区),对服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二)查访的主要内容;有无擅自缩短营业时间、擅自缩减营业窗口,客户排长队等候的现象及原因;有无对客户支取存款、提前还贷等服务需求,在规定之外设置任何障碍的行为;有无故意隐瞒理财产品和基金业务的风险,信息披露不真实,误导客户的问题等;查访结果将公开曝光。

(三)广泛公布投诉热线,主动接受客户投诉和监督。要利用新闻媒体更广泛公布投诉热线,欢迎客户投诉,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及时答复、解决客户的合理正当诉求。凡被客户投诉有违规违约行为的,一经核实解决,属违约行为的,协会将采取自律措施予以处罚;属违规行为的,向银监局报告。

××省银行业协会投诉热线是:0531-86193877。

五、服务系列活动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主办:省总工会、省文明办、××银监局

承办:××省银行业协会

支持媒体:大众日报、××电视台、齐鲁晚报

(二)××省银行业协会成立服务系列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服务系列活动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工作。

组长:××省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银行××省分行行长)

副组长:××省银行业协会秘书长××

成员: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省农信联社、济南商行分管负责同志。

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负责服务系列活动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系、检查监督、交流宣传等工作;自律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服务系列活动各项日常工作。制定活动方案,组织会员单位开展服务月活动,培育、发现并推广先进典型,开展服务的检查、交流,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服务系列活动情况进行督查、通报、总结。

(三)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负责本系统服务系列活动的组织工作,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并组织落实,配合协会开展宣传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搞好检查监督,按照协会要求参加有关活动、报送活动情况和信息。

(四)银行类会员单位各经营机构具体践行银行业服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开展好服务系列活动,完成上级部署的活动任务,及时发现和纠正本单位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改进服务,提高水平,承担责任,展示形象。

六、服务系列活动的要求

(一)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要切实加强服务系列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服务系列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明确职责要求,落实工作人员,加强与协会的联系与沟通,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单位要指定一名服务工作联络员,负责与协会的联络,保证服务月活动信息渠道畅通。

(二)各银行类会员单位及辖属经营机构要高度重视服务系列活动,切实落实各项活动内容;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当地实际,创造性的进行服务实践,丰富服务系列活动的内容,注重基础工作,突出服务重点,规范服务行为,从外延到内涵全方位改进服务,让社会公众看到银行业服务的进步,让客户得到实惠,分享改革的成果;将服务系列活动不断向深层次推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常抓不懈。

(三)银行类会员单位管辖行(社)是组织服务系列活动宣传的主体,要整合行业宣传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宣传整体优势,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扩大宣传效果。做到四个结合:服务宣传与业务宣传相结合,服务宣传与形象宣传相结合,服务宣传与构建和谐社会宣传相结合,服务正面宣传与切实解决服务存在的问题相结合。协会将在门户网站开辟专栏,对服务系列活动进展进行跟踪宣传。各银行类会员单位要充分发挥系统宣传网络优势,开展服务宣传工作;要积极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宣传活动,宣传银行业务,介绍服务特点,普及金融知识,为服务系列活动营造声势,使广大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金融知识、银行服务手段和服务标准,增强社会公众使用创新金融工具的能力,树立良好的银行业服务形象。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政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政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监察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政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独立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立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独立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

(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独立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流程再造;银行信息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有以下五个原则。第一,要以“银行再造”的思想指导实践,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核心地位。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体现删繁就简、择优去劣的原则。第二,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不一,要根据客户价值定价,再通过多样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体现差别服务的精神。在整合业务流程中银行应首先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贡献的大小。对一个银行来说,任何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没有贡献的流程都是不增值的流程;对一个业务流程来说,任何一个提高成本而对流程输出没有贡献的活动都是不增值的活动。这些不增值的流程与活动大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中协调等环节。这些活动对银行而言并无任何附加值,可全部删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业务流程的设计不应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自然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在任用通才而不是专业化人员的情况下,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第三,流程再造的重点在于简化流程,控制错误发生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第四,要加快银行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如果不能在实际中应用也是无价值的。因此,要大力培养既懂银行业务又懂信息化操作的适用人才。第五,要把流程再造和业务创新、组织结构再造等结合起来。: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7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流程再造;银行信息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 现代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 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 网络 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 政治 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 企业 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 经济 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 理学 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 计算 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 金融 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有以下五个原则。第一,要以“银行再造”的思想指导实践,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核心地位。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体现删繁就简、择优去劣的原则。第二,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不一,要根据客户价值定价,再通过多样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体现差别服务的精神。在整合业务流程中银行应首先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贡献的大小。对一个银行来说,任何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没有贡献的流程都是不增值的流程;对一个业务流程来说,任何一个提高成本而对流程输出没有贡献的活动都是不增值的活动。这些不增值的流程与活动大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中协调等环节。这些活动对银行而言并无任何附加值,可全部删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业务流程的设计不应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 自然 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在任用通才而不是专业化人员的情况下,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第三,流程再造的重点在于简化流程,控制错误发生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第四,要加快银行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如果不能在实际中应用也是无价值的。因此,要大力培养既懂银行业务又懂信息化操作的适用人才。第五,要把流程再造和业务创新、组织结构再造等结合起来。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8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流程再造;银行信息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 现代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 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 网络 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 政治 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 企业 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 经济 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代理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代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 理学 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 计算 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 金融 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有以下五个原则。第一,要以“银行再造”的思想指导实践,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核心地位。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体现删繁就简、择优去劣的原则。第二,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不一,要根据客户价值定价,再通过多样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体现差别服务的精神。在整合业务流程中银行应首先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贡献的大小。对一个银行来说,任何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没有贡献的流程都是不增值的流程;对一个业务流程来说,任何一个提高成本而对流程输出没有贡献的活动都是不增值的活动。这些不增值的流程与活动大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中协调等环节。这些活动对银行而言并无任何附加值,可全部删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业务流程的设计不应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 自然 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在任用通才而不是专业化人员的情况下,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第三,流程再造的重点在于简化流程,控制错误发生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第四,要加快银行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如果不能在实际中应用也是无价值的。因此,要大力培养既懂银行业务又懂信息化操作的适用人才。第五,要把流程再造和业务创新、组织结构再造等结合起来。

银行从业工作总结第9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流程再造;银行信息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 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代理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代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有以下五个原则。第一,要以“银行再造”的思想指导实践,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核心地位。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体现删繁就简、择优去劣的原则。第二,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不一,要根据客户价值定价,再通过多样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体现差别服务的精神。在整合业务流程中银行应首先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贡献的大小。对一个银行来说,任何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没有贡献的流程都是不增值的流程;对一个业务流程来说,任何一个提高成本而对流程输出没有贡献的活动都是不增值的活动。这些不增值的流程与活动大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中协调等环节。这些活动对银行而言并无任何附加值,可全部删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业务流程的设计不应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自然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在任用通才而不是专业化人员的情况下,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第三,流程再造的重点在于简化流程,控制错误发生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第四,要加快银行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如果不能在实际中应用也是无价值的。因此,要大力培养既懂银行业务又懂信息化操作的适用人才。第五,要把流程再造和业务创新、组织结构再造等结合起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