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当地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6:32

当地文化论文

当地文化论文第1篇

1.邯郸博物馆的相关介绍

邯郸博物馆,位于邯郸市中心。其文化主要包括磁山文化,赵文化,磁州窑文化,东魏茹茹公主墓文化几个主要部分。其中,磁山文化产生最早,大约在八千多年以前,早于韶山,龙山文化,在我国考古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赵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当时邯郸作为赵的都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赵文化,在邯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磁州窑,是我国北方一个巨大民窑体系,是全国瓷之一,子魏晋南北朝,绵延至今,对于研究北方的瓷器文化,美学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所以,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国际上重要的学术话题,讨论至今。

2.邯郸博物馆的发展对于当地企业文化的影响

近几年,邯郸博物馆在领导们的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思想为指导,全力建设。始终把博物馆能够产生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应用各种手段,保存文物,重要的是,保存文化,精神,并致力于不断扩大这种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人民,企业产生良好的影响。

2.1爱国主义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博物馆领导始终坚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通过对磁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赵文化,汉文化等文化进行整合,始终将一种对爱国主义的弘扬放在首位,对当地的企业,人民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对于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乃至由热爱引发的理解,指导行动,都使得邯郸本地企业文化中深深地有着爱国主义的烙印,使得企业在向外部发展的过程,始终能带带有一种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并且,在于当地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能保留有本地文化的特色,从而创造出,更加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对于吸引合作者及创造一个内涵丰富的品牌,有着重要意义!

2.2临时性展出的影响

在对古代文明的发掘的同时,邯郸博物馆还不断地引进许多临时性展览。这些展览,深具教育意义,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香港回归图片展》,《中日美术作品展》,《恐龙科普展》等等,包括各种方面,各种文化,极大的活跃了本地文化舞台,为本地文化输送了大量的新鲜活血。

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企业,不仅仅是一种知识面眼界的开阔,更重要的是,在接触各种各样文明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本身通过展览,丰富了自己的内涵,了解到相关地区的文明文化,对于向此地区的发展,做好了先头准备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更重要的是,再向企业传达着一种观念,一种视角,时刻关注外界,或许只是一个本地的中小企业,但是,仍然要具有,国际视野,通过展览,了解的世界文明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如古人所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必然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时刻关注世界,更新自我,如展览所示那样,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取之有益,防之有害,提炼百家,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立足于不败之地。

2.3文化弘扬的影响

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发展,与之相伴的必然有文化的弘扬,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华夏的土地上,产生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化。这种发展和弘扬,带来的必然是一种本土文化的回归。在企业主们一次次的出国考察,学习,访问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复兴,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文化构建者们迷茫的心,使他们将头转回到自己所站的华夏土地上,深挖这种深蕴的东方哲理文化。这样,当企业文化的构建从外国文化的皮毛中回过头来,构建起具有中华特色的企业文化时,才可能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占得优势。同样,中华文明的魅力,更会深深吸引其他的企业,这些企业气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博物馆的发展,对于企业文化构建时,回归本土,意义重大。

同样,对华夏智慧的运用和思考,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使之自由的发挥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如赵文化中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已经作为一种改革的典范,一种精神融入到了邯郸本地企业文化之中,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主地将改革作为一种必然和途径,一种习惯,从而,企业本身处于一种时刻更新的最佳状态,在发展竞争中,占据优势。

当地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主义;建筑;室内设计;地域特色;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J525.1文献标识码:A

室内设计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无一例外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而哲学思想、审美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特征与表现方式,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建筑美学的影响。作为当代室内设计,也符合了当代的美学要求,在当代社会的条件下则层出不穷。作为美的形态,当代室内设计不仅局限于围合的空间,并且是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自然美学观。作为推动室内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艺术与技术,艺术美与独创性也是当代室内设计重要的美学特征,在设计要素上面追求自我的发掘。作为美的欣赏,不仅在当代室内设计上对空间要有独创性,并且要有强烈的视觉感受。作为审美的特点,要有赏心悦目的,但是对于审美的评价标准则是不一样的,因为审美观念是相对的,一方面是具有群体性,另一方面是个体性,同样的审美也依赖于社会的实践,审美的过程我们要采用历史主义唯物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主义室内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当代地域文化主义室内设计的渊源

地方主义室内设计,来源于传统的地域文化、民族、民间风格。本质上来讲,作为地方风格的表现方式,其审美方式是一致的,如果作为一个地方主义文化传统的保有者,在其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尊重当地的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的传统与风俗习惯,如果在其表达的形式上具有了这些特征,那么作为风格、流派的分类则具有了地方文化的特征。在19世纪末开始的现代主义,过分的强调了在大机器生产下的模式,简洁的几何形体。在“水晶宫”和《装饰与罪恶》等一系列的现代主义鼓吹者的影响下,现代主义则迅速发展起来,逐渐的变成为国际式的模式,给人的感觉不是温情的,不是具有传统文脉的。而作为所谓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征,现代主义浪潮对其有很大的冲击,而人们为了避免现代主义带来的冷漠,迫切希望离开几何水泥的城市,而寻找自然与交流。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补偿,在20世纪60年代,慢慢的崛起了作为设计史上的地方主义文化设计。最早可以追述到高迪,而阿尔托也是最早利用乡土文化进行设计的大师之一,他在玛利亚别墅的设计中,融合了现代文明现代材料与地方特色,表明了与现代主义不同的价值趋向,大量的利用了北欧的砖石传统来塑造不同体量的建筑,并利用色彩对比和体量的变化体现了北欧民族的热情和进取的性格。作为地方文化所采用的必然有所暗示的来源与地域的表现形式。比如民居的特色、民俗特征等,而形式感必然蕴涵了对于地域文化的象征意义。因此,如何表达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而进行的重构是设计师进行研究的内容之一。地方主义文化设计作为当代重要的设计流派,是抵制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方式,以独特的风格趣味保护、继承、发扬地方个性和民间意味。作为重要的地方主义设计师,往往一方面阐述地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个性,地方主义的设计师一方面借鉴现代主义的优点,另一方面又批评现代主义的毫无生机,没有文化底蕴的机械的表达方式。作为地方文化的守望者,往往批评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无地点”“把每一个角落变成了大一统的世界”。柯里亚作为享誉全球的印度设计师,他将现代主义与印度本土的文脉进行有机联系,虽然他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但他充分考虑了本地的气候和风土。这些对于他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有直接的影响。例如他设计的管子屋中,提出了关于建筑的5个基本概念。由于印度气候炎热,空调设备少,而管子住宅创造了自然降温和节约能源的住宅模式。管子住宅是一个纵向的空间,造型简朴,自然通风通过管道构成了一个自然循环的流动空间,既体现了生态概念,又具有地域风土人情特征,并从地方传统中找到了建筑的表现元素。

作为地方主义文化情结的设计表达方式,往往是多样性的,各具特色和不拘一格的。詹克斯认为作为地方文化传统,一方面作为敏锐的观察者和地方情结的表达,往往是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并非是表面化的。设计师往往采用现代工业材料和理性的方式,关注的是作为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采用谨慎的态度,并且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比较隐在的符号或者是场所的概念,把地方精神融入到现代材料的手法之中。比如日本的建筑设计师安腾忠雄属于此类设计师,他的设计思想来源与日本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对于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对比,单纯而又纯净的空间是他所追求的,对于欧美传统设计的比较,他采用了单纯的素混凝土的界面表达方式,用独特的用光方式,来塑造单纯的几何形体。表达了有与无的空间,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比如他在城户崎的住宅设计中,强调了室内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建筑、室内、室外的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素混凝土墙面表现了材料质朴的美感,室内布置简洁、空旷,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美学精神。

作为地方文化的表达,另一种表现方式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地方主义,一般来说通常采用地方符号与象征,甚至方言。以至于用更直观的方式表达地方风貌,民风、民俗、并以丰富的色彩和具有个性特征的手法,体现了更具浪漫主义感觉。往往采用某种写实性的手法,直接或者间接的采用传统的样式。比如传统的色彩、民居装饰、服饰样式等。反之来讲,则是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冲突,作为这一特征的设计师,对于地方文化充满热爱,用激情表达一个地方的历史,从审美上来讲,这一设计特征来源于对于地域文化的怀旧和淳朴的乡村生活。比如库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坦克辛夜公园”,其位置是对旧建筑的改造,作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表现和对于民族风情的理解,其设计显示出对于潮流规则的挑战。室内环境复杂,大小空间交错,多种造型元素相结合。室内空间环境气氛热烈、奔放。在窗户的玻璃上雕刻着造型质朴的民族图案,直接引用并让人联想到本民族的性格,利用符号化语言引起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情结。对于佛兰姆普敦的倡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融合个性与共性,地方与全球这样对立统一的范畴。只有这样,设计才是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又是全球性的。如果只是陷入历史主义的泥潭中,则是只能成为拒绝接受文化冲击的工具。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表达与特征,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特色和具有人文的表达手法。

二、当代地域文化主义的审美思维

设计形式的变化,首先是审美意识的变化。而在西方当代的设计潮流中,哲学癖好则是思想冲突的起源,继而反映到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作为理性的现代主义,往往是在一个框架内进行的设计活动,很难有大的突破。在当代矛盾的设计思辩过程中,审美也随着产生了变化,詹姆逊对当代西方的设计思维特征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1、本质与思辨的过程。2、更深层次的心理作用,比如弗洛伊得的精神分析论。3、在西方具有影响的存在主义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异化与非异化。4、索绪尔的符号系统,符号和意义的表达。他对西方文化思维的总结,正是说明了上述地方主义文化的特征的两种表达方式,当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有冲击的时候,地方文化则不是从一种模式转变到另外一种模式。正如霍尔所说的:“建筑从技术到风格,应该抵制标准化的统一,既是跨越文化的,又是个人与环境的和谐”。比如HOK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利雅得国际机场,平面像一个飞行器,屋顶由很多的三角形球面构成,形状类似伊斯兰的传统几何图案纹样,作为以清真寺为传统的集中型建筑,空间高敞,中心为一个大的穹隆图案,装饰在现代的材料上,壳状的顶棚与传统图案类似,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念的建筑元素融合为一体的地方文化建筑。

当地文化论文第3篇

1.陈和西油画作品中所折射的湖湘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地貌造就了形态迥异的山水景观、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湖南的山山水水都打下了湖湘文化的烙印,最大的特色就是奇山秀水与璀璨人文的紧密结合。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所表现的对象往往是那些真正能够打动他的事物。陈和西多年以来坚持观察湖湘大地的山川风景,并自觉深入地探究了风景的本质精神,完美地将湖湘文化的深厚意蕴与油画风景艺术的风格化语言结合起来,形成了颇具个性的风格特征,在油画领域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在进行风景写生时突破客观风景的局限,从大局着眼,创造性地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体会与内心感受,使写生成为倾注感情的主观创作。陈和西具有强烈的艺术形式感和创造性,他敏锐地察觉并把握了湖湘地区地域风貌与构图形式的内在关联,在创作中摒弃了视觉上与湖南地域风貌并不契合的竖高型或者横长型的构图,几乎都是采用更有传统意味的正方形构图形式,这种简练的构图力求饱满完美,艳丽而雅致。如,在创作于2002年的《旷野秋云》和2004年的《旱地》中,他以或长或短的线条与面积不等的色块分割画面,营造了全景式的辽阔画面,作品极具现代构成性。由此,画家通过深入地观察、体验湖湘地域的自然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个性语言,并成功表现出湖湘地域文化的精髓。

2.段江华在艺术创作思想上所体现出的湖湘地域特色

说起湖湘地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隐藏在古老的湖湘大地下,里面的帛画数量惊人。这些帛画彰显的楚文化性格格外鲜明,与战国楚墓前后相承。段江华出生于湖南怀化,从小就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创作造诣注定与湖湘文化脱不了联系。时代的变迁以及地域文化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主题和方向,湖湘文化赋予了他很多创作灵感,他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湘楚民间文化传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的早期代表作《王与后?二号》就是汲取了马王堆汉墓和楚文化的营养,作品中有两个被时间风化的人物造型。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他将凝重的西方语言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语言相结合,完全体现了湖湘文化气氛,整幅画着重表现湖湘地域文化精神与气势。他为了更具深度地表现长沙马王堆的楚文化历史,采用晦涩、阴沉、浑厚的色调,以及强烈的色彩对比,以湘楚文物中常用的朱红、黑等色,以及厚重、粗犷的笔触和综合材料语言,将湖湘文化雄厚悠久的精神以意象形态整体表现出来,营造了深邃、神秘、浪漫、陆离的历史氛围,透露出无尽的孤寂和压抑。此外,他还表现了地域文化符号与艺术的不朽,表达了对故乡历史文化的眷恋,作品具有典型的湖湘地域特色。就是这件彻彻底底地展现了楚汉文化精髓的作品,表现出他对湖湘历史文化特有的眷恋,其凝重的语言风格奠定了创作基调——与深层的“历史意识”相关。

二、结语

当地文化论文第4篇

农村电影的放映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文化建设不能像经济建设一样看到科技腾飞的发展,工厂林立的壮观;也不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和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但是要把文化建设搞好就必须要下功夫丰富农村业务文化生活更是要下功夫以前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业余的文化生活只能是看看电影听听广播,随着社会进步我们的信息情况和收到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而对于偏远一些的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还是只能通过看看电影来丰富,在农村电影放映中,要与农村的环境相结合,放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影片,现代军事题材片,主要是多放映一些能够反映农村生活以及新鲜事物的故事影片,以及可以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能够引导农民致富的科学教育片以及科幻片,主要是要结合当地的文化,以及当地的民生,民情,乡土文化,选择适合的影片,让农民能够有足够的积极性,快速的融入当中来,达到电影放映工作的目标。只要是于当地文化相融化在一起,也会对电影工作的放映起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对农村电影放映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加强农村当地电影文化的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在对三农工作中的工作重点,更是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文化素质是我们国家在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落实和建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重内要容,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方面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的更有效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行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农村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三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是对农村的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农村电影的放映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走好这一步,就会对未来农村文化的建设,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和发展意义。在农村电影的放映中尽量去结合现实中的人物,去感染和熏陶农民,如果是农业区,一定要多放一些关于科学种植业的影片,让农民去学会怎么样实现科学种田,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对于养殖地区的农民,多放一些科学养殖技术的普及,让农民能再业余文化中感受,业余文化所带来的启发和实惠。对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地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来丰富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当地农村电影的放映

为了能让“2131”工程继续延续和发展,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的放映,加大专项资金的注入,因为也许对于发达一点的农村来说,放映电影可能说已经没有什么了,但是对于偏远一些的农村,农民还是会把电影的放映来当做信息传播的渠道,要做到多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及时更新新的文化影片和信息,丰富农村电影片源,采取流动,定时,定点电影放映的多种形式,增加电影放映点,探索和研究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模式和新的方法,促进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规模化发展,逐步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由流动向固定、由室外向室内的过渡。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鼓励公平竞争,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培育发展国有、民营、集体、个体等各类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使农民收到的信息可以更种类繁多,知识文化的提高更全面。加快电影放映工作的发展,最终能够让电影文化,广告和电视广告一样能为我们的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社会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

加快当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

加快农村电影放映的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给农村消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留下了极多的时间和极大的空间。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来自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理念极力要用都市文化来取代农村文化。能够及时传播给农民最迅速,可靠,真实的信息,让农民在其中受益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很多影片或者是信息在发达一些的地方,或许已经没有人看了,而偏远一些的地方,根本还收不到信息,不知道信息的情况,所以加快农村电影放映,及时传播最新的信息是现在所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达到与发达地区一样,同样可以及时准确的接收最新资讯,是我们当前的任务。所以必须尽快发展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达到城乡一体的信息产业结构。让农民朋友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电影,看好电影,及时接收和传播一些有意义的信息。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伴随着经济的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文化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喜人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当地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文艺理论期刊 文化使命 发展现状

长久以来,文艺理论期刊在繁荣文艺、推动文化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下纷繁复杂的传播手段中,文艺理论期刊仍肩负着记录与传播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使命,其作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日益凸显。但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发展的要求,使当下文艺理论期刊陷入发展的“瓶颈”。而今,我们应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改变文艺理论期刊低迷发展的现状,使其更好地履行文艺理论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使命,在新的文化格局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探索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纵观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争取民族文化自主独立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者扩大文化研究视野,结合西方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开始理性书写我国文艺理论话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研究》(1957年创刊时名,后于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文艺理论期刊介绍并引入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苏联文艺理论,成为当时我国文艺理论的主要参照话语。改革开放后,又经《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争鸣》等文艺理论期刊译介与刊载,大量欧美文艺理论思潮,“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解释学”、“叙事学”等一系列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当时的文艺理论期刊,反观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在问题视阈、研究方法、概念范畴方面审视西方文艺思潮,启发自身建设。文艺理论期刊适时刊载了1992年、1995年两次国际性文论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在中国学术界掀起“建树我国当代文论”的热潮。《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文艺理论期刊相继组织专栏或刊发文章参与并引领此次讨论。十余年来,文艺理论专家的观点与建设性意见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大热点理论话题。进入新世纪10年来,《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研究》、《小说评论》等文艺理论期刊又引入了“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现象学文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文化生态学”等西方文艺理论思潮进入中国学者视野。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内生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力量源泉。每一次国外文艺思潮中文艺理论期刊的大量译介与传播,都有效地指导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吸纳新元素,既保持自身文化独立,又坚持文化多样化,此外更给予中国当代文艺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在研究的广度、角度与分析思路上以引导。

文艺理论期刊中对外国文化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学术内容成果为我国先进文化发展与培植民族文化创造力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促进了一种更具民族个性、科学品格和解释效能的中国先进文化体系的建设。

文艺理论期刊是民族文化拯救和传承的重要平台

从全球范围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越来越被各国重视。传统文化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部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流露着静谧唯美的东方气质。在世纪之交,当代中国进入多元语境

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遵循商业准则、以金钱为逻辑的西方快餐文化陆续登陆中国,迅速席卷内地,使传统民俗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徘徊时期,大批有考古、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村寨招致拆迁,五千年的民俗文艺遗产有些正在不断消失,有些甚至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

这一次的文化思潮中,以《大长今》为首的韩剧等文艺“韩流”在中国的势头最为刚劲,迅猛风行,小到美容、医药、服饰、餐饮,大到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以及文化价值观,不仅形成了“哈韩一族”,甚至几乎全民参与。文艺理论期刊中记载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深刻分析了哈韩现象的渊源,为韩国文化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信息。韩国传统文化在韩国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全力打造下,韩剧、跆拳道、韩国民俗等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载体,已形成了韩国文化品牌效应,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传播。“哈韩”现象实际上是韩国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可见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还有如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成为美国的最大出口文化产品,现在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种用文化的方式在其他国家软着陆的现象不胜枚举。文艺理论期刊的研究始终关注现实,拥抱生活,在理论建树上很重视这样的现象,适时刊载了大量学者和有识之士的批判性反思引起了政府以及相关各方的关注,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韩剧”和“好莱坞”等当代文化思潮,在指引本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冯骥才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刊于《对外大传播》)、尤小刚的《“韩流”热中的冷思考》、张晓宇的《韩剧热播的批判性思考》(刊于《新闻知识》)等多篇文章极具代表性,为保护华夏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奔走呼告。

文艺理论期刊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到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度,呼吁民族遗产的保护与拯救。建设先进文化,强我中华要依靠的正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而建立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情感以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文艺理论期刊为大批文化研究者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构建了充分自由交流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引领与疏导大众,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本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创造出中华民族丰富优秀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艺理论期刊是先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湿地

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文艺理论期刊发展至今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品格。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文艺理论期刊以多元开放、兼收并蓄的胸怀,拓宽视野,及时汲取国内外文艺理论研究新成果,把握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新动向,并将目光投注到各种新生文艺现象,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与研讨。在具体的运作上,文艺理论期刊建立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稿件评审、推介及发行机制。将优质的文艺理论稿件及时地刊发出来,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源,使中国文艺理论信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迅速面向社会扩散,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一块重要的湿地。伴随着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兴盛与扩张,大众阅读逐渐倾向于直觉可感的理解方式和即时性的价值原则,使受众在顷刻间阅读满足得以实现,结果使阅读群体匮乏理性思辨,抽象思维能力日益衰退,久而久之,将形成一种丧失批判功能与否定功能的单面文化,令人堪忧。因此,借助文艺理论期刊培植大众思辨与创新能力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文化对外可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可以加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各地域、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创新先进文化的源头,更是永葆民族精神的根系。各地文艺理论期刊因其特有的地方文化与学术资源,每个区域的文化需求都不尽相同。各级文艺理论期刊在探索中塑造着各自独特的学术个性,丰富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特色。文化发展中,伴随着影视、网络等大众文艺样式的兴盛和地方经济、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一些地方民俗文艺类型萎缩,甚至消失。究其根本,是由于对这些地方的文艺样式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重视,乃至一些地方民俗文化得不到有效挖掘和保护。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地方文艺期刊对地方文化建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我国东北,辽宁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北方世代相承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东北大秧歌、奉天大鼓、二人转、小品和辽派评书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虽享誉全国,但是,当下辽宁区域的民俗文艺却陷入发展窘境,就民俗文化发展来说,一方面这些文化样式本身有诸多问题,如创作人才匮乏、演员队伍亟待提高等;另一方面对这些文化样式的发展和保护,其效果不尽如人意。辽宁地方文化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不容忽视,辽宁当地《社会科学辑刊》、《理论界》等二十多家文艺理论期刊对本地文化样式的研究给予关注,大力呼吁保护、振兴辽宁地域文化,在探索拯救与繁荣辽宁地域文化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限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期刊社本身的因素,相对于辽宁地方文化发展和保护的要求来说,所做的工作很有限,从中感到文艺理论研究期刊的现状不容乐观。

各地方文艺理论期刊最终融汇成探索与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洪流,把文艺理论与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湿地,指导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艺理论期刊的发展现状

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迫使文艺理论期刊生存境遇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当前,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阅读更注重消费与娱乐,文艺批评逐渐趋于淡化,文艺理论期刊社地位边缘化。在数量以及发展趋势上都不容乐观。当前市场化的大潮中,似乎所有期刊都要市场化运作。文艺理论期刊社也在积极尝试,但效果不佳。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迫于经营的压力出现了经营版面、收费刊发文章的现象。为改变发展困境,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还尝试扩充广告版面,却直接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的高品位、高水准的学术形象;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为扩大发行量,把部分发行任务分派给编辑,编辑疲于奔波市场,分散精力,影响了编辑工作,更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质量;有的干脆直接转向为其他行业期刊。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的质量,进而掣肘推动文艺理论建设的动力。文艺理论期刊社人才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各级文艺理论期刊社编辑薪酬待遇普遍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迫于生存压力,一些能力较高的编辑放弃期刊社工作转行另谋生路,导致文艺理论期刊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流失。这一切使文艺理论期刊整体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精品的打造,已成为当下文艺理论期刊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这样的境遇中,中国文艺理论期刊弥散着日益浓重的焦虑和危机感。

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文艺理论期刊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并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文艺理论期刊始终站在文化建设的前沿,为推动中国文化建设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改变文艺理论期刊的低迷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文学评论》,1984(6)。

2.孙大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十年述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4)。

3.黄德昌:《文论期刊发展的难度探析――以〈南方文坛〉为例》,《出版广角》,2009(9)。

4.邓玉萍:《辽宁地域文化的拯救与繁荣》,《理论界》,2009(1)。

5.李继晓、蔡成瑛:《对各种核心期刊评价方法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2)。

6.闫凯蕾:《打造韩剧――一个品牌的文化操作分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

当地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核心作用;引领;艺术创作;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界,有一些关于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讨论和科研成果。在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以王文章、于平、王列生、李心峰研究员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中国传媒大学,以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北京大学,以彭吉象、王一川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东南大学,以凌继尧、王廷信、陶思炎、徐子方、谢建明、刘道广、姜耕玉、张燕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陈池瑜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以周星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高建平研究员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南京艺术学院,以黄惇、刘伟冬、夏燕靖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中国美术学院,以曹意强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南京大学,以周宪、康尔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上海大学,以蓝凡、金丹元、林少雄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杭州师范大学,以李荣有教授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本体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领域及侧重的相关探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目前的现有理论研究中把艺术学理论本身的地位、作用、创新、发展放置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当下文化建设的社会语境之下予以考虑、研究的还比较少。以上说明的问题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有相当一批涉及艺术学理论本体问题探讨的相关研究成果,但对于艺术学理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其二,现有艺术学理论研究中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出发、关注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论研究较少。其三,停留在学理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而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建设的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深入思考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艺术学理论应该发挥其引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方向的核心作用这一理论命题非常必要。

一、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兴起的社会背景

1、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现实背景。

当地文化论文第7篇

换言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总体趋近西方现当代文论,带着引进、学习、借鉴和生发西方文论的明显痕迹,其中虽也包含某些民族化选择与追求,但尚不足以达成总体建构和价值主流,因而在与西方当代文论的比较中优势不明,在对中国文学创作的阐释与导引中话语欠韦‘提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人们往往被刻板的印象所左右,用简约表象的文化符号替代了原本鲜活生动、意蕴深刻的内涵。”川甚至在文学史中也是这样,“中国文学史上,曾有不少虽不显赫但也并不默默无闻的地域文学,在今天的习见的文学史着作中,仅仅是淡淡一笔,有时甚至连一笔也没有。; 其结果,当人们使用“中国当代文学”一类概念的时候,所指其实并未真正涵容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状态,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对“中国当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把握实际上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态度,它将精英化的汉语写作与区域化的“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区别开来,使人们心中形成一个传统化的既定的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学”概念,它约定俗成的内涵中一般并不包含多区域多民族文学实践。也就是说,由来已久的理解惯性已经使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消减了理论应有的包容能力和普适渗比“中国当代文学”的所指范围因之缩小,结果致使中国多数民族文学分离而为一些孤立的文学范畴,一些与主流文学意识甚至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意识差异明显的文学范畴。

那么,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里,是从本土化的多民族多区域文学中寻找构成文学理论中国特色的元素,还是继续在西化的理论思维中搬用现成的外来话语扩展理论领地?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在文学日趋多元多样发展的今天,将文学的地域意义和民族意义放大,以审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由来已久的观念规约,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行为。中国是幅员辽阔地域广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文学形态应远远超过现代以来的主流文学范畴,更不是单纯的精英文学意识所能涵容。在现代性进程中,与民族国家一道成长的,是56个民族汇聚的伟大阵容,民族文学的丰富意义正在于书写了共同目标下的不同心路。它们的审美选择和价值追求,它们的讲述方式和话语内涵,犹如它们所依傍并根植的美丽山水一样,魅力无限又意味迥然,并不服从于单一的欣赏兴趣和理解思维。在这里,需要的是“换一种方式”,甚至“换一种观念”,这样,另一种新的文学景致将会改变我们由来已久的视野,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也必将得到业已存在的多民族多区域的多样化写作的佐证与支撑。在理论层面,关注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在两者的关系中发现可资运用的理论元素和规律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

或可说,对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将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纳入到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之中,是寻求当代文学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五“文化发展各具特点的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学在与汉族文学的接触和交流中,并不是仅仅体现为被动地接受汉族文学对自己的单向影响和给予,少数民族文学同样也曾经向汉族文学输送了若干有益的成分,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始终清晰地表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与情状。可以说,中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早已形成了固有的传统。”因如果说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已经体现出积极意义,那么,从多民族多区域文学角度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尝试通过文学观念和实践姿态的调整来加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多区域文学的联系,在多民族多区域文学中寻找理论的本土特色与原创资源,以期拓宽文学理论中国化、民族化建设路径,必然要成为一个巨大的现实诉求和理论空间。

三、从理论走向看,重视多民族(或各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创新,是当前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实践策略。人们置身于后现代文化大背景之下,传统思维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贝斯特和凯尔纳“把这个在社会生活、艺术、科学、哲学与理论方面的剧烈变化称为‘后现代转向’。后现代转向包括从现代到后现代众多领域理论的一种变化,此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 具体而言,这是一个注重文化多元多样的时代,在《多元文化主义》中沃特森写道“‘多元文化’的这个词语和提及的其它词语的区别是什么呢?在于它不仅仅是造成一种差异感,而且认识到这些差异源于对一种文化普遍共有的忠诚和固有的对所有文化一律平等的理念的认可。”困与此相关的是“文化相对主义”,在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这个旨在强调西方文化优越性的概念被杜威·佛克马重新阐释,其基本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它旨在说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相对于他种文化而存在,因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初生期、发展期、强盛期和衰落期,没有哪种文化可以永远独占鳌头。所谓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趋同性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全球化在文化上带来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后果就是文化的趋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并存。; 时代的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为我们思考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设置了一个必须尊重的前提,在这里有众多的理论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从国外看,雅克·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沃特森的《多元文化主义》等着在哲学观念和总体思维层面上突出了当代多民族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联和价值;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与族群散居》、《多元文化问题》,乔纳森·弗里德曼的《文化认同与全球过程》,安东尼·D·史密斯的栓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国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乔治·拉伦的臆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的《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等着作从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入手,彰显了多民族文学的价值和理解方式。美国学者洛德创立的比较口头诗学研究,则以口头史诗创造力量为起点,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口头诗学的分析方法,把口头史诗提升为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领域。普里查德、利奇、道格拉斯和科恩等学者的象征人类学理论,使多民族的不同区域的文学意义得到有力突出。在美国,族裔和种族批评正是研究少数族裔文学的方法。边缘化文学批评理论从西方主流文论中逐渐浮现,使当代趋同、合流的文学理论研究不断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也为我们思考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可资借鉴的方法。关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思路,我们在特里·伊格尔顿的}}o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马克·柯里的垢现代叙事理论》,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怎样做理论》等着作中,可以明显看到多元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所具有的价值。

在国内,人们越来越多意识到多民族文学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作为地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决定的。因此,对多民族文学的研究与理论缺陷的反思越来越多,形成十分丰富的状态。像关纪新的忆。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曹顺庆的《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关纪新、朝戈金的《多重选择的世界》,刘大先的幻立缘的崛起》、《从想象的异域到多元的地图》、《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李鸿然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徐新建的《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李晓峰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国文学史之结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姚新勇的《萎靡的民族文学批评》,马绍玺的《在他者的视域中》,姚新建的《文化身份建构的欲求与审思》,赵汀阳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杨志明的《全球化、现代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宋炳辉的《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汤晓青主编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田泥的;佳在边缘地吟唱》等等,在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为深入的探讨提供了前提。

四、以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推进文学理论的创新是一个开阔的学术领域,可以作为的空间十分巨大。在当代中国,几乎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作品。自20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就整体构成而言,民族文学创作的成就与困惑共生,边缘化与主流化交织……每一种选择取向中似乎都包含着与之悖反的价值因素。也正因此,在我们反思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观念之时,中国多民族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我们深信,通过不断展开的意义追寻与审思,在其粗糙的硬度下面,必能发现精华与原创意味,一种本土化的理论成分,这将有补于过分西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使之展现出某些中国特色和本土意义。

以历史眼光考察,中国少数民族有丰富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较为突出的有彝族的《梅葛》、纳西族的枪世纪》、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的先基》、布依族的《开天辟地》等等,中国56个民族中有近30个民族有创世史诗。它们发生于中国的自然山川,最为形象地保存了不同族群的历史记忆。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具有宏阔而神奇的民族色彩,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铭〔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的坞古斯传》、傣族的目》 ,《兰嘎西贺》等几乎都是影响深远的宏大巨制,它们在绵延的传唱中不断吸纳时代意义而日臻丰美。

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众多抒情与叙事作品,长期以来被界定为“民间文学”而少有论者问津,但这些作品大多保留着特定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它们与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视野迥然相异,可以为理论提供少数族群甚至个人化的生存诉求、价值追索和艺术理想的多样性文学佐证。实际上这类作品中的精粹之作,如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阿诗玛》、蒙古族的螟达梅林》、傣族的《娥并与桑洛》与《召树屯》、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苗族的《张秀眉之歌》、《仰阿莎》、回族的绿豆妹与马五哥》、壮族的《特华之歌》、纳西族的《人与龙》等等,无不以鲜活的民间想象展示了独特的生存与反抗、向往与回忆,其中艰辛与美好交织、朴素与浪漫共存,景象独特意蕴丰厚,历史演进的多样化方式在这些作品中得以保存,这绝非主流意识与西方视点所能简单囊括或随意改写的。在现当代,多民族多区域文学更为丰富多彩,有许多主流化优秀作品如《白毛女》、《刘三姐》等也来自乡土民间传说。中国广阔的民间以原生态养分滋育了作家的灵感、想象与激情,使之找到民族化的写作之路。

现代性历程中成长期起来的一代代少数民族作家,他们的写作虽然以不同方式体现了对主流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趋同倾向,但其作品中依然流动着少数民族的意识与激情,其独特的感觉、领悟与表达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如群星闪烁,使我们得以领略到时代之歌的不同魅力。维吾尔族诗人铁衣布江、藏族诗人饶介巴桑、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和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彝族作家李乔、仇族作家董秀英、傣族诗人康郎英等等就是这个群体的典型代表。今天,新的民族作家不断涌现,这个阵营在迅速扩大。

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民族国家通过发展民族文学艺术以塑造国家形象这一文化策略的实施,多民族多区域文学发展迅速,成就斐然,其丰富的整体构成绝对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一片沃土,对它的沉潜与发掘,必能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当地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理论课;地域性文化;探索

前言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笔者提出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无疑是符合当下时局的能够改善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提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背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提出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若只由教育者直接向学生输送理论知识就结束的教学工作并不完整,还应当有后续就是实践的部分。如果将人视为树,那么理论教育就是灌溉,实践教育就是疏导和转化。教育者将理论以灌溉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只是将理论变为了受教育者的工具而通过实践以后这些工具会被疏导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习惯,行为。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接受,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应与世界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德育理念,取其精华应用于国内的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改革提高。如美国,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德育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即重视实践。美国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去修建各种纪念馆、展览馆、公园等,以这些为依托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美德,并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美国高校志愿者随处可见。英国的德育重视“行为矫正”。新加坡也在不断完善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六顺七结合”的理念。

(三)我国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优秀的中华文明。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这些独特的优秀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十分有利。

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在课堂由教师讲授,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方式进行,这样讲授的效果就使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距,学生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假如再有老师语言表述方式不当等情况的出现,极易出现教学敌对情绪。

(一)较多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消极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才是立足社会的机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工作岗位重利的局势,在这样实用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了学生休息或者学习其他课程的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课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过快,许多思想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快,但是我国许多思想理论教育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即使他们工作努力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有的老师只是追求安稳的教师生活,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并没有当初进校的热情,他们的教案是几年前的,数据资料没换,讲课方式没变,这样的讲课教学效果从何而来。

(三)课程设计重复,课程内容陈旧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材就是那几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这些课程对于高中是文科的学生来说没有新意,教材上大多重复高中的内容,而对于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这些枯燥的理论相对乏味,缺乏兴趣。再者这几门课程在内容上又有相互交叉重复的地方,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单调无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缺点多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然更为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满足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创新有突破的新方式。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的高校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并且高校学生群体素质较高,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能力对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当地文化进行创新,为当地文化增添活力。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

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往往留有建筑、遗址、史实资料等载体,在课堂上老师对这些奇闻轶事、风景遗址等联系理论知识细致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增添学生的见闻,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借由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心中的敬仰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到第二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可以结合老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

(三)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进现代化进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精神和品德的塑造,用优秀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去影响高校学生,可以增加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加深高校学生心中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与地区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投身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出愿意、乐于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从而推动地区发展,造福社会,利国利民。

四、怎样将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在前面的行文中论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目的、背景及意义,既然这种方式这么有需求,这么有效果,各高校理当尝试,但是怎样去做,如何做好仍需要探索。笔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科学技术进课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备,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课堂上积极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第二章‘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三维立体动画、音乐、图片等载体将当地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放一些红军浴血奋斗的影视作品,唱一些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如此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PPT演示,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变化,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师生交流。

(二)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多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光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业余时间也应当利用起来,不仅要透过图片、视频看看当地的文化底蕴,更应该实地访查看看当地的民风民俗、景点遗址,查阅资料看看人民生活的变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美术生,去高校所在地的名人故居或者纪念馆去采风,完成本门课的作业。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和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谈谈时事,短期来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的理解,长远来说,有利于传播真理和先进理念,启发学生的思想。当然,这些辩论和演讲都要有前提,就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将身边的历史名人、身边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的文化传统融合进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

前文中也提到过有关思想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数量少,内容乏味,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放宽选书的政策,一些古籍如《大学》、《中庸》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物志等书籍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如我校所开科目《历史文化名人略说》作为选修科目,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重点放在广东省的名人,这样就将地域性文化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部分拓展到教科书中,以例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理论知识。

(四)建立思想理论课教学的评价

奖惩制度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如让学生填写老师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实时检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的实施。五、结束语我国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如此独特优秀的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也十分有利。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在当地文化氛围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焦子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23):72-74.

当地文化论文第9篇

人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丰富多采的。不管是从本原物的意义上讲,还是从人造物的意义上说,物种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的。

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每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意识结构和文化结构同样呈着多元、多极、多维、多向度和多层次的格局。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又总会不同程度地这样那地表现出主元、主导、主流、主脉、主调、主旋和主潮。尽管各种文化和文论之间存在着差异、矛盾、冲突,乃至可能酿成激烈的文化纷争,但各种文化和文论的多元并存、多元共生、多元相激、多元互补和多元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不争的事实。思想领域中的问题必须也应当通过特殊的精神途径去解决。各种文化和文论的兴衰浮沉,只能通过对话、交流和竞赛的方式来实现。

现当代的文化和文论思想必然是多元的。从社会形态看,同一时代的多元社会形态必然引发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和文论形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个别地域里带有浓郁的原始公社痕迹的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一定会产生判然有别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从民族来说,每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都会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地域来说,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总会表现出多样的民间风情和地域色彩。即便是同一时代、同一历史条件、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地域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也会大异其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的交流、撞击和激荡,势必会打破某种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所固守的防线,面临着通过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冲击和挑战。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当正视全球背景下和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的选择、融合、改制和重塑。面对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之间的对峙和渗透,使正确理解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的多元和主元的关系,成为一个不能躲避的冷峻而又重大的课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和文论结构同样是多维、多极和多元的。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必然反映到文化和文论中来;社会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相混杂;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文化选择和价值观念不尽相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共生并存;“国学”、“西学”和“马学”的冲突和纷争越演越烈。所有这些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意识结构的格局中的成分还要存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多元并存和多元共生的文化结构和文论结构将成为事实上不可改变的精神存在。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文论思想既是多元的,又是有主元的。文化和文论的多元和主元是相对相融、相辅相成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对多样文论的鉴别与分析。

应当说,各式各样的文论思想都是有道理的,而各种文论道理所蕴涵的道理的质态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是很不相同的。

关于文论的大道理和小道理。人们对艺术真理的认识总是从局部开绐的,往往通过观察和抽取艺术真理的某一层面和某一过程,从而形成片面的甚至是十分深刻的真理。这些局部性的文艺观念不可能对艺术真理作出总体性的把握,往往显得偏执和模糊。但真理终归是对事物的全方面和全过程的规律性体认。“片面的深刻的真理”虽然只具有相对真理的意义,但作为发掘艺术真理的某一层面和某一过程的宝贵的学术成果,同样应当得到尊重和珍惜。既没有理由拒斥这些“片面的深刻的真理”,又要防止把这些“片面的深刻的真理”随意提升为涵盖一切的文艺观念的总的文艺观念。这样做可能会以小充大,以偏概全,难免和甚至产生“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和“瞎子摸象”的迷误。

关于文论的新道理和旧道理。凡是揭示艺术真理的某一层面和某一过程的新的文艺观念都是有价值的学术成果。阻碍文艺发展的陈腐的背时的旧道理,是必须舍弃的。但传统意义上的旧道理不能一概认为是旧的,其中一些传统的,诸如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和审美学意义上的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气和活力。同理,推进和激发文艺发展的特别是那些带有原创性的新道理是应当大力倡导和弘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凡是时兴的东西都是一定是“新”的。那些打着“新”的旗号出现的艺术也可能是迷乱、颓废而又腐朽的。最近出现的某些“行为艺术”作品,如在流血的胳膊刀口上栽树,让把被缝在牛肚子里的男性的再重新钻出来,吞吃烤焦了的女婴的肉等等,都只不过是以花样翻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旧。旧者有旧,但旧者不全旧;新者有新,但新者不全新。对新道理和旧道理,应当从性质和功能上进行认真的审视。

不管是文论的大道理、小道理,还是文论的真道理、实道理和新道理都必须确立一个判断和衡量的标准,即应当以是否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或真理性作为权威性尺度。

为此,应当正确理解“诗”与“思”的关系,即诗学与科学的关系。海德格尔强调通过审美和艺术手段实现对人生的诗化和美化,达到和融入“诗意地栖居”。这种浪漫的诗学幻想以特殊的魅力,征服了不少学者的心灵。当代西方兴起的语言诗学、文化诗学和政治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文化诗学”或“政治诗学”的新历史主义已和传统的历史主义很不相同。这实际上是一种文本学和解释学意义上的历史主义。理解和处理历史与人文的关系时,与其说是回归历史,倒不如说是注重和强调解释主体向历史的介入与扩张,通过对历史文本的阐释和解构,达到改写和重塑历史的目的,以便使历史更加适合于解释主体的意志和愿望。读者从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的虚写和戏说中,可以比较强烈的感受到随意把历史人文化、主体化、意志化、情感化的倾向。尽管机械的历史观念是偏狭而又错误的。历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对历史的客体性、实在性、规律性和真理性可以进行诗化,但不能够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非人文的历史固然不可理喻,非历史的人文同样无法体察。因为既不存在无人的史,也不存在无史的人。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既悖立又互补。“诗”与“思”是人们感受和掌握世界的两种互渗互融的思维互方式。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倡导无“诗”的“思”或无“思”的“诗”的实际效果都是通过否定对方来否定自己。“诗”的激情往往是“思”的动力和先导,“思”又往往是“诗”的基础和诱因。两者的矛直、冲突和对立只是暂时的、局部的,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引发的。如果“诗学”是完全反科学、反理性、反真理和反规律的,那么,势必使这种“诗学”的人文价值受到局限。诗学精神应当尊重人的科学精神并有助于人的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即便是现代解释学中最有影响的伽达默尔也对他的老师海德格尔的“诗学”观念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他尽管提出了“视野融合”的理论,但毕竟肯定“艺术真理”的存在,同时认为“历史是真理的源泉”。伽达默尔的见解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必须正确理解信仰与真理的关系。信仰是自由的。真理是对客观的对象世界的规律的反映。信仰是各式各样的,有明智的,有昏味的。真理尽管是相对的,但相对中包含着绝对的因子。人们可以从各种视域观察事物的某一层面和某一过程,取得对真理的多方面的认识和感悟。绝对的相对主义会造成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信仰是可以选择的,而对真理的选择带有必须认同的服从性质。只有信仰真理或只有选择对真理的信仰才能获得人的真正的自觉和自由。文艺和文论对信仰的追求 和阐释应当有益于对真理的发现和弘扬。

应当正确理解文化与规律的关系。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不一定都能把握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某些精英文化,如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化和带有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某些特性的创作和作品意在解构所谓的“伪理想”、“伪崇高”、“伪真理”、“伪权威”的时候,连同理想、崇高、真理、规律、主导、中心、权威和秩序也一并抛弃和后掉了。这些学者和作者强调文化的批判精神的同时,也确乎批判了不应该批判的东西。还有一些以娱乐功能取胜、可以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淡化了文艺的理想精神,消解了文艺的批判功能,削弱了大众的自觉意识,隐去了变革现实的启蒙思想,遮避了对不合理的社会体制和机制的理性审视。如果一种文化不能体现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把握,那么这种文化很难被称为先进文化,也不可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这里,我们应当有意识地重提、倡导和呼唤实践理性的概念。

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都属于精神话动。这种社会的精神实践话动,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直接地作用于一般的社会实践。但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论的思想和观念也是从文艺实践中抽取、提升和概括出来的。社会实践是历史和人生的舞台。文艺只有表现社会实践,才能集中地反映社会、历史和人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改变社会环境,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历史转折,才能相应地获得人的自由、幸福和解放,求得人自身的全面的自由发展.因此,文艺家和文论家必须强化和优化实践理性的自觉意识,通过审美手段和对文本语言的解释途径,启示和诱导人们感悟和体认只有依靠社会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态和命运的伟大真理。现当代的西学文论中颇有影响的诗学、语言学、解释学、文化学等等学科都在自身所属的学科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实绩和可喜的成果,但似乎也存在着一个带有根本属性的缺欠,即一定程度上转向语言王国来躲避和疏离社会实践的倾向。文艺虽然是一种精神话动,但不能把文艺所反映出来的关涉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完全转移到并停留在精神领域。企图通过对语言形式符号和文本的阐释和解构来介入和批判历史,这可能从舆论层面上对改变社会环境和人生状态有所助益,但文化批判、语言批判、诗学批判都不能取代对现实的实践批判。企图通过解构和颠覆文本的语言结构和叙述程序来达到解构和颠覆社会历史结构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这些崇拜语言的解构和批判的学说和观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势必都带有假定、空幻的迷彩和乌托邦性质。因此,应当高举实践的旗帜,树立实践的权威。实践是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捡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包括精神实践和文艺实践,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和人生的根本问题,而且能够切实有效地揭示文论的大道理、小道理、真道理、实道理和新道理;鉴别文论的真道理和假道理、实道理和虚道理、新道理和旧道理;有助于协调和解决“诗学”与“思学”的关系,信仰与真理的关系,文化与规律的关系;尽可能地涵盖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认知理性、人文理性和社会理性,才能整合和包容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才能完整地体现文艺的人文精神、历史精神和美学精神。因为,所有这些理性价值和价值理性都是依靠实践来发现和实现的。

人们所面对的客观对象可以划分为自然物和人造物两个世界。对自然物而言,实践本体沦的观点未必妥当,但对人造物来说,实践无疑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的劳动改变了世界,创造了美,同时不断相应地完善自身。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概念和意志主义、存在主义所理解的实践理性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脱离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来单纯孤立地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在尊重对象世界的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来说,实践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威,实际上扮演着造物主的角色。人所改变和创造的一切实际上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其中包括审美方式呈现出来的新的实践理性的物化形态。这种被物化了的新的实践理性既蕴涵着新的认知理性、社会历史理性和人文理性,同时又往往是人文价值、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感性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实践理性是一个带有母元意义的观念范畴。马克思主义者们所理解的“新人”实际上是指能够掌握和实施新的实践理性的新人、即能够自觉地从事变革现实的伟大的社会实践的新人。这种“新人”,无产阶级革命时期被称为“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称为“改革者”、“创业者”或“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马克思把这种新人形象誉为“有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2页)即能够比较自觉地掌握和实施新的实践理性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能否能通过掌握和实施实践理性去“改变旧境环”和推动社会进步,视为区分“新人”和“旧人”的重要标志。不愿改变和安于旧环境,不管声称自己“多么不愿再作‘旧人’以及他们是多么不愿人们再作‘旧人’”,但这种人“依然是旧人”;“只有改变了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人“才会不再是旧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4页),才配称成为能够凭借“使用实践力量”“改变旧环境”的“新人”。新时代的文艺应当为培养和造就能够掌握实践理性、拥有实践力量的新人做出更大的努力。增强与新时代的现代化的伟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意识,不仅关系到文学家的艺术生命,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艺术道路。新时代呼唤、感召和期待着塑造千千万万能够掌握新的实践理性和具有实践力量的新人形象。这种新人形象既以解放全人类作为伟大的历史使命,又能逐步地实现自身的全面的自由发展

尼采悲叹:“上帝死了!”罗兰·巴尔特惊呼:“作者死了!”弗洛姆喊叫:“所有的人都死了!”加缪宣称:理想和理性的人死了,而“一批非理性的人站起来了!”实际上“非理性的人”是站不起来的,团为这种“非理性的人”缺乏理性的神经和脊梁。旧理性已经陈腐,非理性软弱无力,新理性催人觉醒,而只有掌握新的实践理性才能使人获得新生。

(三)对主导文论的鉴别与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始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2页)确认一种文论是否应当占据指导和主导的地位,主要考察其是否具有学理上的先进性、真理性和科学性。

实事上,不管什么时代,都有一个建设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和主流文论的问题。所谓无主元、无主潮、无主导的观点不仅从学理上说不过去,而且不符合一定历史条下的思想存在的实际情况,究竟什么样的文论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论,实际上是有争议的。归纳起来,无非有三种意见:西学文论中心论,国学文论中心论和马学文论中心论。从这三种文论的实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来看,现当代的西学文论爆热走红,较而言之,国学文论和马学文论处于冷寂状态。国学文论中的一些核心范畴,甚至像形神、风骨和意境这样的概念也很少被运用。

文论是科学。科学是真理的理论形态。文论学者们同样要靠真理吃饭。追求真理、发现真理、服从真理应当成为一切文论学者的良心和天职。凡是包含着真理因子的思想和观念,作为理论的资源库和学术的生长点,都应当得到尊重。真理是相通的,沿着真理的道路,学者们必然会走到一起。只有当一些人把自己所掌握的某一层面和某一过程中的真理上升为文艺的总观念,想统摄、压倒和吃掉相关的或者本来是互补的学术观点时,才发生文论方面的交战。文论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对话同样应当以追求、发现和服从真理为前提为目的。要推动和激励西学文论、国学文论和马学文论的平等的对话与竞赛。允许和提倡西学文论中心论者、国学文论中心论者和马学文论中心论者,从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学术领域进行新的拓展,取得新的实绩。

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理应不断从回答严峻的挑战中求得发展的机遇,随着历史变革、社会 转型和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只有通过交流和对话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主元性和主导性。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交流和对话成为解决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纷争和学术竞赛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当通过学术对话求得自身的充实、丰富、深化和发展。(1)通过与当代西学文论特别是当代西学文论尤其是西方的马学文论的对话,吸取批判精神和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形式的理论营养,强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类性和世界性;(2)通过与国学文论的对话,选择有价值的文论范畴和文论思想进行现代阐释,促使中国古代文论的观念话化和当代生成,以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民族性;(3)通过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的对话,对有时代感的文艺现象作出理论提升和学术总括,以显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性;(4)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用现代眼光,发掘和阐释蕴藏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那些富有人类性、世界性、民族性和当代性的理论资源,建构和重铸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新面貌和新质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只有通过交流和对话,发挥自己的学理优势,才能取得主元和主导的地位。交流和对话理所当然地应当坚持“为我所需”和“以我为主”的原则。以开放的心态和“拿来主义”的眼光,从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中吸取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用来丰富和充实自己,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集中体现当今世界文论思想的精华,靠自身的学理的先进性和系统而又严谨的科学性,显示出强健和蓬勃的生命力。

(四)确立合理有序的文论格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