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证券培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5:51

证券培训总结

证券培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 培训券制度 策略

[作者简介]李学容(1971- ),女,重庆人,重庆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重庆 40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重大软科学课题“城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66-02

现行教师培训机制基本上还是以政策拉动为主的外发式培训,入学的方式是靠行政手段“调训”。这种以调训为主的运行机制活力不够,使培训机构缺乏不断完善的动力和压力。由于受到主管部门的约束过多,自主性不强,不能灵敏地反映参训学员的需要,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因而培训的实效性不高。建立教师培训券制度,改变现有教师培训经费划拨体制,可以突破以往教师培训的体制,消除教师培训的弊端。

一、教师培训券的制度内涵

教师培训券是教育券在教师培训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即培训券是在教师培训领域中试行的代币券,是政府将原本应投入教师培训的经费,经过计算后平摊到每一位教师的头上,然后由政府直接向教师发放一定面额的培训代币券。教师可以凭券自主选择合格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培训机构则凭券到政府兑换等额的培训经费。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培训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培训选择实现培训竞争,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二、教师培训券制度的价值呈现

(一)有利于教师培训起点的公平

培训起点的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培训机会与层次的公平和培训资源的均衡分布。在培训机会和培训层次方面,由于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克扣或者挪用政府划拨的培训经费,培训经费短缺,很多农村地区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高层次的培训。由于区域与区域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培训资源的分布差异巨大,城市和农村教师接受到的培训质量差距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教师的差距。教师培训费以培训券的形式直接发放到教师个人,赋予教师选择培训的权利,一方面给予了教师公平的培训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它保证了教师均衡占有培训资源的公平状态,实现培训的起点公平。

(二)有利于增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体性

培训券制度创设的公平竞争环境,必然导致培训机构的增多,使中小学教师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加教育培训,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模式,这将保证教师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培训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使培训获得最佳效果。

(三)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培训领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教师培训向社会开放,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机构资格认证,只要通过认证就可以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这些机构可以接受教师的培训券,政府也将会按照面额支付等额的经费。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建设教师培训学校的经费负担,而且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开办教师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促成教师培训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培训质量的提高。

(四)有利于激活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意识,促进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培训券制度下,国家对教育培训投资的路径转变为“政府—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降低了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培训经费进行权力“寻租”的风险。培训机构失去了“行政区划”这层保护伞,为了应对这种市场竞争,吸引更多教师来接受培训,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办学策略,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教师最终将因此获益良多。通过这种公平竞争,可以实现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使培训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培训券的实施是教师培训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为激活教师培训的活力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证和制度支持。

三、教师培训券的实施策略

(一)理性认识培训券作用,准确定位培训券政策目标

培训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解决培训公平问题和提高培训效率两大方面。效率是基础,公平是原则,培训券政策应体现教师培训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统一,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要保证公平。

但培训券在解决培训效率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培训券在提高培训效率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培训券与培训效率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培训券能否提高培训效率,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培训资源的丰富程度。只有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培训资源较丰富的条件下,这种完全市场化的机制才能顺利运行。在我国培训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下,完全推行培训券制度可能导致两种可能:一是培训资源单一无法选择,比如在一些不发达地区,教师培训资源非常单一。二是优质培训机构人满为患、疲于应付,由于参训教师来自各地,培训机构可能对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导致培训缺乏实效性。第二个因素是培训券作为一种外在改革制度,需要一种向教育内部产生作用的转化机制。教育券仅仅是教师培训改革的外因和催化剂,它对提高培训效率的作用还要取决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内部改革以及培训券方案本身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仅靠推行培训券来提高培训效率是不现实的。因此,基于我国培训资源依旧匮乏、广大教师培训需求并未完全得到满足的现状,培训券政策目标应定位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才是既可行又有效的一种现实抉择。

(二)实施培训机构的资格准入和退出机制

只有不断完善教师培训的进入退出机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竞争,提高学校效率。因此,政府要放开对培训机构的控制,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教师培训。政府应制定培训机构的资格准入标准,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规模、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培训规划等作出具体的规定,自行或委托中介性评估机构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鉴定,达到准入标准的培训机构即可获得认证证书,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实行资格证书定期认证制度。比如,可以每两年进行一次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在培训资格即将到期之前,应主动申请资格认证。在新的认证尚未通过之前,培训机构没有培训教师的资格,不得接收教师的培训券。

完善培训的退出机制。对于那些长期培训质量差的机构应该关闭,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培训市场,并允许民办培训机构营利。

(三)建立培训的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

培训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要切实发挥教师培训券制度对提高培训绩效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创新一套科学、完善、符合教育实际的培训质量监控体系。

1.实行培训工作的督导制度。政府应组织专门的督导小组,采用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地区各个培训机构的课程、教学、管理予以检查和监督,确保培训机构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改善培训效果。

2.建立对参训教师的考核制度。培训一旦放开后,可能会出现教师和培训机构之间的某种“默契”。如部分培训机构为骗取培训经费,向一些教师低价购买培训券,作为回报,培训机构则主动给教师进行注册和学分记载,即使教师并未参加培训。这样一来,不仅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培训经费也将会落入少数不法培训机构之手。为了避免培训券政策推行可能带来的这种负面影响,就需要严把出口关。培训结束后,组织相关机构对受训教师进行考核,利用考试、提交论文、技能展示等形式对其在前一阶段所受培训的效果予以评价,不合格者在指定的时间内自费重修。在对培训机构进行再认证时,将参训教师的考核合格率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这既可约束培训机构认真抓好培训质量,也可约束教师努力参加培训。

3.采用四级评价模型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问效。从四个层次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反应层指学员的反应,在培训结束时,通过调查了解参训学员对培训的总体反应和感受;学习层评价指的是学习效果,在培训中和结束前检查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行为层即学员的行为改变,对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的学员跟踪考察,判断培训对实际工作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层即学员绩效的变化,考查参训学员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通过对这四方面信息的搜集,对学员的学习、实践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将跟踪问效中获得的信息,作为培训效果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材料。

(四)处理好政府的角色定位,达成市场与政策的契合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实施就是为了打破培训机构的垄断状态,增强教师的自主选择权,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流动。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流动,就要健全教育培训市场,通过等价交换原则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在培训机构之间的合理分配。将市场机制引入教师培训领域,还可以实现培训供给者(培训机构)和培训需求者(教师)之间的双向制约。可见,市场机制在规范教师培训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但市场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总是存在着失灵的风险,这时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例如,为了获得教师手中的培训券,培训机构可能为迎合教师的兴趣,过多开设轻松有趣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的课程,忽略培训目标。因此,要坚持教师自主选择和适当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政府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培训内容能够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可以做强制性的规定。同样,政府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政府的责任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要防止出现过度干预和角色错位现象。因此要完善教师培训市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者必须相互配合和平衡。

培训券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通过“培训券”来提高教育效率,政策机制通过公共政策的有效控制实现培训公平。对于市场机制带来的不公平等负效应,政府当好“裁判”,通过公共政策加以调整,最终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契合。

作为一种教师培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培训券为推进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它对教师培训起点公平和效率的作用是我们理论上的逻辑分析,也是一种期望。在具体的实施中,结果是否能与预期一致,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建立必要的政策评估机制,对培训券政策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估,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手段,对培训券政策的公平、效率、效益、目标实现度、政策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券制度的功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士强.教师培训券——构建一种新的教师培训制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2]孙洋洋.教师培训券——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10(1).

证券培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实战训练;行业培训

一、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现存的问题

证券投资学作为培养证券投资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教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仍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外实习难以接触核心业务

目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在校内网络环境下进行项目实验,校外建立以证券公司营业部为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期间,证券公司营业部对学生的培训内容基本上是证券公司概况、职场相关知识、股票市场概况、开户转户流程、相关表单的填制以及营销方法的学习等,实习内容大多是证券的营销与宣传,挖掘潜在客户这一进入证券行业的最基本业务。在证券投资方面,主要通过参加营业部在每个交易日进行的前一天市场点评以及当天市场预测的晨会,以及对当天市场行情进行点评的夕会获得一些总体的认识,而给实习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分析的指导和训练不多。因此,学生通常难以通过校外实习接触到证券投资的核心业务。

(二)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校内实践教学一般都包括证券品种与证券行情识读的认知实训、行情交易软件与模拟交易软件操作的操作实训、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业务实训等内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下,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证券投资的一般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证券投资收益。因此,目前为就业所进行的业务实训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对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的深度运用以及紧密联系证券市场实务的综合实验。特别是在学生难以通过校外实习接触到证券投资核心业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水平,还必须通过深入开展校内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来解决。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创新方法

(一)校外实习部分环节前置到校内实践

证券公司每个交易日一般都有晨会和夕会,晨会进行前一交易日的市场点评与当天市场行情的预测,夕会则对当天的市场表现进行点评。通过班级学生以自愿原则集中在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为条件,提出让对方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每个交易日晨会与夕会要点、内部研究报告以及到校举办证券投资专题讲座作为客服内容,使学生以往到证券公司实习才能参与的活动前置到学校作为校内实践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证券公司晨会和夕会对财经资讯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行情点评的学习,逐步学会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通过证券公司内部研究报告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并直接指导他们的实盘操作,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根据证券市场出现的热点和困惑,及时邀请证券公司安排投资顾问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指点迷津。另外,也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加证券公司营业部举办的各种培训或股市沙龙,主动与其他较为成熟的投资者沟通与交流。这样,通过把在证券公司实习的部分环节前置到校内实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逐步学会解读信息和研判行情,进而提高他们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在证券行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设综合实验项目

由于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因此并未大胆地将证券投资行业以稳健获利为目的所要求的投资分析能力与实战操作能力渗透到其中,因而与现实证券投资行业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这其实是学以致用与创新的问题。目前,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是根据其理论内容设定的,因此其实践内容一般包括证券品种与行情识读、证券行情软件及模拟软件的操作、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等实验。而且以上实验通常只是单一理论知识的应用,而现实证券投资操作是各种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不断创新。从已有的证券投资实验教材与公开的精品课程网站看,各高校开设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实验较少,并且其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与真实的证券投资分析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此,应开设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判的综合实验,通过讲授、案例研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盘演练及课后辅导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正确的投资策略、方法与技巧,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分析体系,通过模拟投资或实盘投资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此外,由于我国发展中的证券市场新规则、新品种、新现象、新理念不断涌现,因此只掌握一般的证券投资知识难以成为市场的赢家,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对教材内容要活学活用,并加以不断创新和改造。

(三)认真对待模拟投资

模拟投资在证券实践教学中已普遍使用,其目的是通过模拟操作,增强学生对证券市场的感性认识及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证券投资的兴趣与自我探究能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证券投资能力。其优点在于模拟投资不涉及切身利益,学生可在模拟中大胆尝试,在没有亏损的心理压力下,通过真实市况勇于投资买卖,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盈利模式,但其缺点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认为不是真实资金,买卖随意性大。因此,在进入证券市场交易前,应要求学生把模拟交易当作以自有资金交易一样认真对待,借着良好的模拟训练机会练习投资基本功,为下一步实盘交易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使他们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交易环境下能获得更多投资经验,了解更多市场投资风险,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和分析能力。目前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已有国泰安、世华等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也有一些证券公司全程技术支持举办的地方或校园证券投资模拟比赛,并对优胜选手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参加这些模拟比赛对他们将来从事证券行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

(四)引导实盘交易

实战训练是指由学生在证券公司开立真实账户,存入真实资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由于实盘交易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时看准趋势也不敢下手,常常买时怕套、卖时怕涨而犹豫不决。结果不是追涨就是杀跌,发现操作错误或亏损则心情郁闷,不敢果断及时斩仓;或赢利时得意忘形,忘记了设置止赢价格而成为纸上富贵,心态与模拟操作大相径庭。模拟训练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盈亏对自身心理的深刻体验,对于培养学生成熟的投资心理和投资策略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入学生实盘训练,以弥补模拟训练的不足。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闲散资金进行实战训练的。由于实战训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不要求每个学生参与,以自愿原则参加,并且投入资金是学生自己的闲钱。同时,不提倡实战训练的学生每个交易日盯着大盘进行过于频繁的短线操作,以免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实战训练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对证券市场的敏锐性,才能对学生的实盘交易及其风险控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同时,如前所述,通过学生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所得到的每个交易日晨会与夕会要点、内部研究报告等客服内容,也为学生的实战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实盘交易所具有的风险性,出于对学生负责以及明晰学校、教师和学生3方的责任,进行实盘交易需告知家长,并向学生及家长说明投资风险自担,不能仅将教师和开户证券公司的观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也不应认为教师和开户证券公司的观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学生务必谨慎决策。

(五)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证券行业的实战培训

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一些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组织的为企业内部储备人才的免费培训班,以此提高学生的实战投资水平和就业能力。华信信托、大通证券、良运期货近年在全国联合招募优秀在校实习生进行暑期实习,同时也与一些高校如山东大学、东北财大合作,提供系统的金融实务知识培训和金融实践机会,其中一些优秀的学员被各旗下营业部及优秀企业录用为营销及研发专业型应用人才。还有一些证券培训班,由具有多年成功证券从业经验的实战家组成的培训团队,提供了迅速积累实务操作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对于已有一定实战投资经验、对证券投资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参加这类付费证券培训,从而达到迅速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

(六)投资经验交流

学生在模拟投资或实盘交易的整个过程中,每次上课都可以选取一到两个学生上讲台汇报自己的投资操作情况,让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投资体验。通常选取投资收益较好和较差的两类学生,分别就自己操作所选证券品种的宏观、中观、微观原因和买卖时点进行分析,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特别是失败的操作往往是大部分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点评时,不但要与学生总结成功的投资经验,更要与学生探讨失败操作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操作是否符合正确的投资理念和买卖原则,是否注意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等等。并督促学生课后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与点评进行回顾与反思,对自己下一步的投资策略做出修正。

作者:张丽玲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峻峰.特色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R].第四届全国经管实践教学大会,2012,(10).

[2]桂荷发《.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R].中国首届投资年会,2013,(6).

[3]王冰.通过实践教学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浅析——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12).

[4]崔越.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

证券培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经纪业务;证券公司;激励机制

证券经纪业务指证券公司通过其设立的营业场所和在证券交易所的席位,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要求,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具有业务的中介性、业务对象的广泛多变、客户指令的权威性和客户资料的保密性等特点。

一、我国证券经纪制度发展概述

2002年前,多数证券公司并不主动开发客户,而是采取等客上门的方法开展业务,即所谓“坐商模式”。2002年5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浮动佣金制开始执行,迫使券商开始重视经纪业务营销。证券行业内出现“全员营销”模式,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涌现。2009年4月以来,《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证券经纪人制度终于走向历史前台,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从最初的“坐商”阶段发展到了以证券经纪人模式为代表的“行商”阶段。

二、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激烈,佣金比率持续下降

目前,证券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通过营业网点优势来实现,经纪人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经纪人佣金比率持续下降。2007年前,各券商对散户执行高水平佣金政策,仅对部分中大户实行固定佣金折扣,或按交易量及资产规模标准进行相应下浮。2007年开始,投资者成本意识加强,佣金政策开始大幅松动,各券商佣金平均水平不断下降。佣金下降是同行竞争的结果,动摇了券商的服务定价体系,对经纪业务依赖度较高的券商来说,对其收入和利润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二)经纪人激励约束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我国多数券商绩效考核处在“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存在短期激励大于长期激励;缺乏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的结合;缺乏证券经纪人职业管理者;结果管理大于过程管理等问题。这些简单的考核方式仅能从短期内鼓励证券经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经纪营销人员匮乏,培训工作有待提升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而近年证券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仅为20%-23%。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同与其合作的第三方存管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开展银行驻点证券经纪营销业务,银行网点众多,证券公司经纪人储备严重不足。此外,多数证券公司入职培训时间短,入职后继续培训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某些证券公司仅依靠每周两次会议来开展后续培训,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服务需求。

三、证券公司经纪营销业务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经纪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创新服务建设可以从营业部服务、合作企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如在办理证券开户、资料变更、“亲情化”服务等业务时,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和交易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与研究与咨询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经纪咨询服务;通过广播,广告牌,短信,电子邮件等,为客户提供每日市场分析,分享技巧,基金的建议,优惠及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远程咨询服务等。

(二)健全经纪人激励约束机制

经纪营销绩效考核应由个人激励向团队激励,短期激励向长期激励,业绩导向向业绩与管理结合导向转变。(1)证券经纪人考核。含客户满意度;销售净收入;佣金收入比例;团队合作业绩等。(2)团队业绩指标。依据营销战略与地区战略共同确定,可考查大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管理及团队建设等方面.(3)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结合。个人考核在重点衡量业绩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考核,实现个人与团队的结合。例:最终个人业绩考核分=个人业绩×80%+ 团队业绩×20%。每月提取证券经纪人个人激励提成20%作为团队整体激励基金,在团队内二次分配。每月按照一定比例提留团队激励,作为团队学习经费或活动经费。

(三)建立多元化经纪人培训体系

根据经纪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形成证券营销经纪人培训体系,具体包括:展业培训。业务流程,开户流程,行情软件应用,集合理财计划,大盘分析,营销技巧和营销话术培训,技术分析初级讲解等。(2)激励课程。聘请营销讲师,结合证券经纪业务工作,展开培训,激发经纪人工作热情。(3)座谈会形式会议。促进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经纪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幼芳.证券经纪人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制度初探.党政干部论坛,200

9,(6).

[2]徐永涛.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价值评估比较案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8.

证券培训总结第4篇

摘要:本文从经纪业务概念入手,分析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中竞争激烈、经纪人激励约束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经纪人培训有待提升等阻碍经纪业务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证券经纪市场实际形势,从创新服务、培训方法等方面探索,希望能够为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有序、健康、稳定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经纪业务;证券公司;激励机制

证券经纪业务指证券公司通过其设立的营业场所和在证券交易所的席位,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要求,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具有业务的中介性、业务对象的广泛多变、客户指令的权威性和客户资料的保密性等特点。

一、我国证券经纪制度发展概述

2002年前,多数证券公司并不主动开发客户,而是采取等客上门的方法开展业务,即所谓“坐商模式”。2002年5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浮动佣金制开始执行,迫使券商开始重视经纪业务营销。证券行业内出现“全员营销”模式,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涌现。2009年4月以来,《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证券经纪人制度终于走向历史前台,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从最初的“坐商”阶段发展到了以证券经纪人模式为代表的“行商”阶段。

二、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激烈,佣金比率持续下降

目前,证券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通过营业网点优势来实现,经纪人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经纪人佣金比率持续下降。2007年前,各券商对散户执行高水平佣金政策,仅对部分中大户实行固定佣金折扣,或按交易量及资产规模标准进行相应下浮。2007年开始,投资者成本意识加强,佣金政策开始大幅松动,各券商佣金平均水平不断下降。佣金下降是同行竞争的结果,动摇了券商的服务定价体系,对经纪业务依赖度较高的券商来说,对其收入和利润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二)经纪人激励约束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我国多数券商绩效考核处在“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存在短期激励大于长期激励;缺乏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的结合;缺乏证券经纪人职业管理者;结果管理大于过程管理等问题。这些简单的考核方式仅能从短期内鼓励证券经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经纪营销人员匮乏,培训工作有待提升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而近年证券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仅为20%-23%。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同与其合作的第三方存管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开展银行驻点证券经纪营销业务,银行网点众多,证券公司经纪人储备严重不足。此外,多数证券公司入职培训时间短,入职后继续培训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某些证券公司仅依靠每周两次会议来开展后续培训,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服务需求。

三、证券公司经纪营销业务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经纪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创新服务建设可以从营业部服务、合作企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如在办理证券开户、资料变更、“亲情化”服务等业务时,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和交易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与研究与咨询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经纪咨询服务;通过广播,广告牌,短信,电子邮件等,为客户提供每日市场分析,分享技巧,基金的建议,优惠及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远程咨询服务等。

(二)健全经纪人激励约束机制

经纪营销绩效考核应由个人激励向团队激励,短期激励向长期激励,业绩导向向业绩与管理结合导向转变。(1)证券经纪人考核。含客户满意度;销售净收入;佣金收入比例;团队合作业绩等。(2)团队业绩指标。依据营销战略与地区战略共同确定,可考查大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管理及团队建设等方面.(3)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结合。个人考核在重点衡量业绩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考核,实现个人与团队的结合。例:最终个人业绩考核分=个人业绩×80%+ 团队业绩×20%。每月提取证券经纪人个人激励提成20%作为团队整体激励基金,在团队内二次分配。每月按照一定比例提留团队激励,作为团队学习经费或活动经费。

(三)建立多元化经纪人培训体系

根据经纪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形成证券营销经纪人培训体系,具体包括:展业培训。业务流程,开户流程,行情软件应用,集合理财计划,大盘分析,营销技巧和营销话术培训,技术分析初级讲解等。(2)激励课程。聘请营销讲师,结合证券经纪业务工作,展开培训,激发经纪人工作热情。(3)座谈会形式会议。促进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经纪业务能力。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

徐永涛.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价值评估比较案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陈德强.我国证券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厦门,.

证券培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经纪业务;证券公司;激励机制

证券经纪业务指证券公司通过其设立的营业场所和在证券交易所的席位,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要求,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具有业务的中介性、业务对象的广泛多变、客户指令的权威性和客户资料的保密性等特点。

一、我国证券经纪制度发展概述

2002年前,多数证券公司并不主动开发客户,而是采取等客上门的方法开展业务,即所谓“坐商模式”。2002年5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浮动佣金制开始执行,迫使券商开始重视经纪业务营销。证券行业内出现“全员营销”模式,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涌现。2009年4月以来,《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证券经纪人制度终于走向历史前台,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从最初的“坐商”阶段发展到了以证券经纪人模式为代表的“行商”阶段。

二、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激烈,佣金比率持续下降

目前,证券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通过营业网点优势来实现,经纪人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经纪人佣金比率持续下降。2007年前,各券商对散户执行高水平佣金政策,仅对部分中大户实行固定佣金折扣,或按交易量及资产规模标准进行相应下浮。2007年开始,投资者成本意识加强,佣金政策开始大幅松动,各券商佣金平均水平不断下降。佣金下降是同行竞争的结果,动摇了券商的服务定价体系,对经纪业务依赖度较高的券商来说,对其收入和利润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二)经纪人激励约束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我国多数券商绩效考核处在“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存在短期激励大于长期激励;缺乏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的结合;缺乏证券经纪人职业管理者;结果管理大于过程管理等问题。这些简单的考核方式仅能从短期内鼓励证券经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经纪营销人员匮乏,培训工作有待提升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而近年证券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仅为20%-23%。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同与其合作的第三方存管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开展银行驻点证券经纪营销业务,银行网点众多,证券公司经纪人储备严重不足。此外,多数证券公司入职培训时间短,入职后继续培训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某些证券公司仅依靠每周两次会议来开展后续培训,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服务需求。

三、证券公司经纪营销业务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经纪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创新服务建设可以从营业部服务、合作企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如在办理证券开户、资料变更、“亲情化”服务等业务时,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和交易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与研究与咨询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经纪咨询服务;通过广播,广告牌,短信,电子邮件等,为客户提供每日市场分析,分享技巧,基金的建议,优惠及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远程咨询服务等。

(二)健全经纪人激励约束机制

经纪营销绩效考核应由个人激励向团队激励,短期激励向长期激励,业绩导向向业绩与管理结合导向转变。(1)证券经纪人考核。含客户满意度;销售净收入;佣金收入比例;团队合作业绩等。(2)团队业绩指标。依据营销战略与地区战略共同确定,可考查大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管理及团队建设等方面.(3)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结合。个人考核在重点衡量业绩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考核,实现个人与团队的结合。例:最终个人业绩考核分=个人业绩×80%+ 团队业绩×20%。每月提取证券经纪人个人激励提成20%作为团队整体激励基金,在团队内二次分配。每月按照一定比例提留团队激励,作为团队学习经费或活动经费。

(三)建立多元化经纪人培训体系

根据经纪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形成证券营销经纪人培训体系,具体包括:展业培训。业务流程,开户流程,行情软件应用,集合理财计划,大盘分析,营销技巧和营销话术培训,技术分析初级讲解等。(2)激励课程。聘请营销讲师,结合证券经纪业务工作,展开培训,激发经纪人工作热情。(3)座谈会形式会议。促进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经纪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幼芳.证券经纪人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制度初探.党政干部论坛,20

09,(6).

[2]徐永涛.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价值评估比较案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8.

[3]陈德强.我国证券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厦门,2005.

证券培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经纪业务;证券公司;激励机制

证券经纪业务指证券公司通过其设立的营业场所和在证券交易所的席位,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要求,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具有业务的中介性、业务对象的广泛多变、客户指令的权威性和客户资料的保密性等特点。

一、我国证券经纪制度发展概述

2002年前,多数证券公司并不主动开发客户,而是采取等客上门的方法开展业务,即所谓“坐商模式”。2002年5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浮动佣金制开始执行,迫使券商开始重视经纪业务营销。证券行业内出现“全员营销”模式,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涌现。2009年4月以来,《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证券经纪人制度终于走向历史前台,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从最初的“坐商”阶段发展到了以证券经纪人模式为代表的“行商”阶段。

二、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激烈,佣金比率持续下降

目前,证券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通过营业网点优势来实现,经纪人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经纪人佣金比率持续下降。2007年前,各券商对散户执行高水平佣金政策,仅对部分中大户实行固定佣金折扣,或按交易量及资产规模标准进行相应下浮。2007年开始,投资者成本意识加强,佣金政策开始大幅松动,各券商佣金平均水平不断下降。佣金下降是同行竞争的结果,动摇了券商的服务定价体系,对经纪业务依赖度较高的券商来说,对其收入和利润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二)经纪人激励约束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我国多数券商绩效考核处在“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存在短期激励大于长期激励;缺乏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的结合;缺乏证券经纪人职业管理者;结果管理大于过程管理等问题。这些简单的考核方式仅能从短期内鼓励证券经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经纪营销人员匮乏,培训工作有待提升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而近年证券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仅为20%-23%。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同与其合作的第三方存管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开展银行驻点证券经纪营销业务,银行网点众多,证券公司经纪人储备严重不足。此外,多数证券公司入职培训时间短,入职后继续培训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某些证券公司仅依靠每周两次会议来开展后续培训,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服务需求。

三、证券公司经纪营销业务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经纪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创新服务建设可以从营业部服务、合作企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如在办理证券开户、资料变更、“亲情化”服务等业务时,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和交易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与研究与咨询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经纪咨询服务;通过广播,广告牌,短信,电子邮件等,为客户提供每日市场分析,分享技巧,基金的建议,优惠及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远程咨询服务等。

(二)健全经纪人激励约束机制

经纪营销绩效考核应由个人激励向团队激励,短期激励向长期激励,业绩导向向业绩与管理结合导向转变。(1)证券经纪人考核。含客户满意度;销售净收入;佣金收入比例;团队合作业绩等。(2)团队业绩指标。依据营销战略与地区战略共同确定,可考查大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管理及团队建设等方面.(3)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结合。个人考核在重点衡量业绩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考核,实现个人与团队的结合。例:最终个人业绩考核分=个人业绩×80%+ 团队业绩×20%。每月提取证券经纪人个人激励提成20%作为团队整体激励基金,在团队内二次分配。每月按照一定比例提留团队激励,作为团队学习经费或活动经费。

(三)建立多元化经纪人培训体系

根据经纪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形成证券营销经纪人培训体系,具体包括:展业培训。业务流程,开户流程,行情软件应用,集合理财计划,大盘分析,营销技巧和营销话术培训,技术分析初级讲解等。(2)激励课程。聘请营销讲师,结合证券经纪业务工作,展开培训,激发经纪人工作热情。(3)座谈会形式会议。促进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经纪业务能力。

证券培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经纪业务;证券公司;激励机制

证券经纪业务指证券公司通过其设立的营业场所和在证券交易所的席位,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要求,客户买卖证券的业务。具有业务的中介性、业务对象的广泛多变、客户指令的权威性和客户资料的保密性等特点。

一、我国证券经纪制度发展概述

2002年前,多数证券公司并不主动开发客户,而是采取等客上门的方法开展业务,即所谓“坐商模式”。2002年5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浮动佣金制开始执行,迫使券商开始重视经纪业务营销。证券行业内出现“全员营销”模式,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涌现。2009年4月以来,《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证券经纪人制度终于走向历史前台,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从最初的“坐商”阶段发展到了以证券经纪人模式为代表的“行商”阶段。

二、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激烈,佣金比率持续下降

目前,证券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通过营业网点优势来实现,经纪人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经纪人佣金比率持续下降。2007年前,各券商对散户执行高水平佣金政策,仅对部分中大户实行固定佣金折扣,或按交易量及资产规模标准进行相应下浮。2007年开始,投资者成本意识加强,佣金政策开始大幅松动,各券商佣金平均水平不断下降。佣金下降是同行竞争的结果,动摇了券商的服务定价体系,对经纪业务依赖度较高的券商来说,对其收入和利润产生直接负面影响。

(二)经纪人激励约束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我国多数券商绩效考核处在“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存在短期激励大于长期激励;缺乏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的结合;缺乏证券经纪人职业管理者;结果管理大于过程管理等问题。这些简单的考核方式仅能从短期内鼓励证券经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经纪营销人员匮乏,培训工作有待提升

根据我国证监会规定,证券经纪人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而近年证券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仅为20%-23%。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同与其合作的第三方存管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开展银行驻点证券经纪营销业务,银行网点众多,证券公司经纪人储备严重不足。此外,多数证券公司入职培训时间短,入职后继续培训的系统性有待加强。某些证券公司仅依靠每周两次会议来开展后续培训,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服务需求。

三、证券公司经纪营销业务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经纪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创新服务建设可以从营业部服务、合作企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如在办理证券开户、资料变更、“亲情化”服务等业务时,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和交易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与研究与咨询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经纪咨询服务;通过广播,广告牌,短信,电子邮件等,为客户提供每日市场分析,分享技巧,基金的建议,优惠及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远程咨询服务等。

(二)健全经纪人激励约束机制

经纪营销绩效考核应由个人激励向团队激励,短期激励向长期激励,业绩导向向业绩与管理结合导向转变。(1)证券经纪人考核。含客户满意度;销售净收入;佣金收入比例;团队合作业绩等。(2)团队业绩指标。依据营销战略与地区战略共同确定,可考查大客户维护、新客户开发、客户关系管理及团队建设等方面.(3)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结合。个人考核在重点衡量业绩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考核,实现个人与团队的结合。例:最终个人业绩考核分=个人业绩×80%+ 团队业绩×20%。每月提取证券经纪人个人激励提成20%作为团队整体激励基金,在团队内二次分配。每月按照一定比例提留团队激励,作为团队学习经费或活动经费。

(三)建立多元化经纪人培训体系

根据经纪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形成证券营销经纪人培训体系,具体包括:展业培训。业务流程,开户流程,行情软件应用,集合理财计划,大盘分析,营销技巧和营销话术培训,技术分析初级讲解等。(2)激励课程。聘请营销讲师,结合证券经纪业务工作,展开培训,激发经纪人工作热情。(3)座谈会形式会议。促进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经纪业务能力。

证券培训总结第8篇

一、配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

2014年,协会配合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在证券公司会员中继续开展了创新类证券公司评审,启动了规范类证券公司评审工作。

(一)建立规范有效的分类评审机制。2014年创新评审办法实施后,协会在2014年了《试点证券公司创新方案评审暂行办法》、《规范类证券公司评审暂行办法》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创新试点类(规范类)证券公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健全了创新类、规范类证券公司评审工作,建立了评审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形成了材料申报、初步审核、专家评审、持续检查、信息披露等一套完整的、规范的评审制度。

(二)持续检查回访,不断促进公司规范经营。2014年协会先后组织多次对创新类证券公司的持续检查,分别对中信证券等创新类证券公司进行回访检查,落实评审会提出的整改关注意见,并对每一家公司的检查情况做了持续评价书面报告。

二、不断推动诚信建设,行业自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2014年,协会加大了行业自律规则制定工作的力度。了《证券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了《中国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这两个规则实施后,对规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开始发挥作用。协会机构会员和从业人员两个诚信信息库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关注重大改革发展问题,充分反映行业意见和建议

针对近年来会员公司经营理念、经营方式、风险控制、赢利模式面临的冲击和严峻考验,协会从推动市场基础性建设、维护行业利益、创造行业和谐发展环境出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集中行业智慧,充分发挥监管部门与业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反映行业的呼声。

2014年完成了经纪、投行、咨询、基金工作。各委员会充实了力量,发挥了专业优势,做了大量的工作。协会从培训制度建设、技术保障、培训组织三个方面完善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体系。年初协会了《证券业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大纲》和《关于组织实施证券业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的几点意见》。

四、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一)证券公司经营情况统计及排名工作。做好月度《证券公司经营情况简报》编制工作。每月对证券公司资产、负债、业务收入及风险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经营业绩进行排名,及时通过系统平台送有关领导和各证券公司参阅。让公司了解关于资产、业务收入支出、利润等18项指标的行业总体情况及公司所处的位置。

八、拓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推动股份报价转让试点

2014年,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继续稳定发展。截至12月31日,共有挂牌公司42家、挂牌股票46只,总计开户数达到375068户,当年累计成交3.98亿股,4.12亿元。完成了2014年退市的11家公司平移代办转让系统挂牌工作。为完善主办券商自律监管,协会上半年对各主办券商的业务资格条件进行审核,为符合条件的11家主办券商换发了资格证书。大鹏证券、闽发证券被责令关闭后,协会与登记结算公司、清算小组等各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其主办券商业务的转移。

五、加强协会机关建设

(一)按照证监会党委的统一部署,2014年协会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服务会员的意识,各方面工作有了明显改进。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99%。

(二)坚持员工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年内协会组织了保荐人制度、债券市场改革,ETF运行情况、股权分置改革、基金市场发展现状、《公司法》、《证券法》等专题培训。同时,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员工中开展了革命传统、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等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做好协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证券培训总结第9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证融合 工学结合 改革教学方式

一、引言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证券资格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备证书,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因此,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证券职业的第一关。对证券业从业人员实行资格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1995年,国务院证券委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在我国推行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根据这个规定,我国于1999年首次举办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单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以自选。考试题型有三种,分别是单项选择题、不定选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从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该证书是有志于从事证券行业的学生今后就业的敲门砖。另外,考证有指定的教材和辅导书,而且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所以,看似一般的考试,为什么通过率不高呢?就此问题,我曾与学生们座谈过、与同事们沟通过也与周边兄弟院校的同行们交流过。

二、证书获取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一方面,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学习和备考的方式一般为,上课不专心的听老师讲、下课自己不细心的看、然后不假思索的做题。结果,考后学生反映说,很多是书本上没有的。另一方面,尚未走出校园的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另外,学校没能提供好的实训条件还有学生没能很好的利用寒暑假去实习锻炼。

(二)教师能力有限

一方面,一些院校的科任老师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纸上谈兵,不能通俗易懂的去解释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只是讲教材,体现不出变化。

(三)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不合理

部分院校没有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仍把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当成本科教学模式的压缩饼干,开课没有针对性。既不利于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也不利于提高专业考证的通过率。

三、提高证书获取率的措施

(一)深入研究教材,强化训练

1.教师方面

(1)认真细致地备课

熟悉教材,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体现:一是语言的通俗化;二是补充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讲到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时,就应该补充一些知识进来,然后通俗的给学生解释,何为股权分置、它的由来、弊端、最后才是股权分置改革。

(2)善于归纳分析

研究近年来历次考试的真题,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考点,讲课时作为重点内容阐述,发现命题规律给学生多加提示。同时,关注变化贴近热点,比如,创业板的推出融资融券试点等。

(3)认真学习考试大纲

通过阅读考纲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需要了解的,哪些知识点是要掌握等,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容易会给学生学习备考没有次重点的感觉。

2.学生方面

(1)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从而去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投机取巧。

(2)提高学习的效率,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全面啃书的同时把握重点,多多训练。

(3)多渠道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图书馆,要好好利用网络来学习书本之外的相关知识。

(二)改进专业教学计划设置

1.体现课证融合

(1)结合考证来设置课程

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应该分成几个模块,比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我们要科学分析培养的学生今后就业岗位是什么,这些岗位需要什么证书来选择要开设的课程。

(2)教材选用适合考证

当然,我们在做学生的教材满意度调查时也发现,并不是说考证指定的教材就十分的适合教学,但是至少让学生学习起来方便一些有针对性一些。我认为教师是首要的,因为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知识是需要补充的,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

2.体现工学结合

(1)理论课与实践课时比例的分配

一定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那么实践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知道怎么做。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实践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所以,针对高职学生培养要求二者比例大致应该1∶1.

(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室

增加实训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对办学的硬件要求很高。需要学校加大资金的投入购买添置教学设备等,成立先进的专业实训室。这样的话学生可以一边学一边做,教室实训室两头跑,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可以快速掌握动手能力。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走“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道路,我们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学生去企业实地实习和一线企业人员进校园做专业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方便教学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共赢。

(4)充分利用寒暑假实习

不仅包括学生还应该包括教师,这样可以把最真实的情况带进我们的学习和教学中来,对提高学习热情主动性针对性有帮助、对提高教师教学也大有益处。只有学生老师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一回事了,学起来、讲起来才不会那么抽象和空洞。比如,我院每学期末都鼓励中青年教师尤其是没有企业工作阅历的老师下企业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三)充分利用培训

因为做培训的那些人员本质工作,就是研究考试如何提高通过率,我认为有几种途径可供选择:

1.利用校企合作关系,请证券公司培训人员给学生上课;

2.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培训;

3.参加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的培训。

(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可以通过平时多开展一些诸如模拟炒股、专业知识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

2.变传统教学为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分组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测试等方式的综合应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教与学相结合,体现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总之,考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就业的需要,更是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的体现。只有学校重视、教师尽职尽责、学生刻苦努力,才能造就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当前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整体通过率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希望通过上述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16.

[2]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