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营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8 20:34:23

经营技术论文

经营技术论文第1篇

信息技术以其科技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传统企业获得新生。现代信息技术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加速着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避开这种变革。企业在生产。流通及服务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建企业外部的信息网络和内部网,大大代化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传统的沟通方式,大大改善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间的沟通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同时,信息技术也为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经营,从事电子商务,网络广告,进行网上市场调研和信息交换、网络营销,等等。与传统方式相比,企业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得以较大增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信息网络使企业无论大小都可以平等地走向世界,Internet把成千上万的企业联系到一起,这就为企业拓展了市场,创造了机遇。

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的改造是经营模式、经营方式、经营思维的又一次革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起码条件,也是企业经营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走进新时代,触人信息化,企业将在一个全新的天地中创造未来与辉煌。

一、信息技术结性领空业带来新生

1.解读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指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历史上看,每一次科技的重大进步都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意义深远的增变。作为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信息技术也是如此。

信息技术是新经济风暴的起源,是新经济浪潮的动力,是新经济时代的标志。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现代文明的方方面面,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技术更是新经济企业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内容可以用“3A’、“3C”、“3D’来表示。“3A”即工厂自动化(FactO-ryAntom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Antomtion)、家庭自动化(HOrnAutomation);“3C”即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brTlputer)、控制(Chntrol)的结合;“3D”,就是数字传输(IngitalTransmission)、数字交换(DigitalSWitching)、数字处理(IngitalProcessing)三结合的数字通信。

由此可见,数字化、自动化是信息技术最显著的转化。

2.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冲击

新经济时代中,微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传感器、软件工程、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依靠传统管理企业已经不适应今天巨变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尤其传统型企业的冲击、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

(1)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将使生产管理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首先,信息技术配合自动化技术使生产过程自动化;其次,由于信息技术引起的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会使生产管理的设计、组织、计划、控制也相应发生变化;再次,生产管理的方式越来越趋向智能化;最后,由信息技术带来的通畅的信息将使高层管理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加。

(2)对企业决策管理的冲击

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有了更加可靠的依据。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为容易、方便快捷地进行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

(3)对企业管理手段的冲击

信息技术使管理手段现代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正在成为企业管理的战略手段。其功能不仅仅是一般地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将通过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增强管理功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专用的信息处理器对任何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从而达到对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充分的利用。(4)对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冲击

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其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依存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因此发生改变。原来起上传下达重要作用的中层组织被削弱或走向消失。高层决策者可以与基层执行者直接联系,基层执行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决策。分工细化的传统的管理组织已不适应发展需要,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已成了大势所趋。

(5)对传统企业营销方式的冲击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方式,网上营销电子商务已经出现。网上营销成本低廉,信息交换迅速,对消费者而言也更方便。

(6)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

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愈来愈重要,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却越来越轻松。财务管理人员将从繁琐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而高层领导能更方便、容易地获取财务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信息技术还使得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吸收和开发、测试、录用、培训、奖励等都变得更容易,而且费用也大大降低。对于任何一个迈入对世纪、走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而言,冲击是客观事实、影响无法避免,摆在企业面前是别无选择的挑战。因此,惟有变革与改造,才能在信息化的新经济海洋中自由邀游。3.信息技术成为传统企业友展的驱动民

(1)信息技术是传统企业的技术支持源

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企业提供了诸如生产模式、管理技术和设计、制造技术等现代化的崭新的技术及手段,大大加快了传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为传统企业所提供的技术主要有:

第一,物料资源计划(MRP)、制造资源规划(MRPD)和企业资源计划(ERP)。这是西方企业管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管理技术的精华。

MRPll是一套适合于制造行业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在这套管理方法中,主生产计划MPS(MasterProductionSCheduling)和物料需求规划MRP(MaterialRequir。entPI。iflg)是其核心的功能。借助产品和部件的构成数据(即物料单BOM(BillOfMaterial))、工艺数据和设备状况数据,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转变为对加工过程和外购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用计算机完成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规划、能力平衡规划、采购和库存控制、生产成本核算、供应链规划控制等,从而实现了对企业复杂的生产过程的优化科学管理,从管理角度确保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90年代,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规划管理的MRP11思想逐步发展为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ERP管理思想。ERP(Enterpri。Rereu。ePlanniflg,企业资源规划)强调供应链的管理,除了传统的MRPfl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ERP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它以客户为导向,将企业与市场连成一体,而ERP软件系统预先含有大量优秀的决策方案供选择,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更大的决策空间。

第二,适时生产(JIT)。JIT(JustInTime)是日本汽车行业科学管理的精华,它认为制造过程中一切不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因素都属于浪费,如装配时间、在生产线的存储、搬运时间。等待时间等在MRPll中可接受的因素均被JIT视为浪费。JIT用增加能力的方法消除生产线中的不平衡,由下游工序的需求决定上游工序是否应该生产,使存储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也随之缩短。

第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O3rlln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flgSystem)通过多种管理方法和各种技术的集成进而实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集成、人和组织的集成、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CIMS一般包含管理信息子系统、产品设计与制造于系统、制造自动(柔性自动化)子系统和质量保证子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通常以MRP11为核心,在CIMS中,CADAZAP:PAZAM必须集成化,CIMS的发展将更进一步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第四,企业过程重组(BPR)。BPR是BusinessProcessReengineen昭的简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域上分布得越来越广,日常生产销售等各方面数据信息日益膨胀,要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利用大型网络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网络上的信息集成”(包括不同计算机及设备的通信,不同数据库的信息共享,不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等)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优化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各种资源的优化利用和运行、制造过程的优化排序是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实现低耗、优质、高产的技术保证。企业过程重组可以看成是通过企业优化结构达到优化运行的目的。

新组织需要新技术,新技术需要新组织结构来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在调整组织结构及经营方式的同时,也需要管理手段和技术的更新,企业过程重组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的结合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2)信息、技术,让企业更加强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多元化的影响。为了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者应该迎头赶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顺应信息化的历史潮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适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推动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其早日发展、壮大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扩大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传统形态上并不存在的组件。如某些制造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与原材料供应商及时地保持联系,而原材料供应商则可根据制造商的生产进度随时调整供货的时间和数量,利用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可以实现零库存的目标。因此,在制造企业中,“原材料”这一概念可完全由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代替。又如,随着制造企业与销售企业信息联结的日渐紧密,销售企业的“存货”亦可由制造商的角色取而代之。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延伸成为企业的一个“虚拟组件”,企业的外延由此得到了扩大和发展,多个相关企业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各企业的资源浪费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第二,为企业提供商业智能技术。商业智能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更具价值的客户,帮助举办更有效的促销活动,帮助扩大市场份额等。因此,商业智能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可将企业所拥有的枯燥的数字转化为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①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容易地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设备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减少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②信息技术的引入可将传统的文件式管理工作流程改造为电子工作流程,可以减少纸张等办公用品的使用率,简化管理工作流程,消除传统工作方式易引起的指令迂回、阻塞等现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③从全社会范围看,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更为顺畅,这样,单个企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也将相应随之畅通起来。因而,信息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所有企业的运营效率。

第四,拓展企业经营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开发全新的经营方式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硬件、软件价格的不断下调以及通讯资费的日渐低廉,目前因特网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用于拓展经营方式的优先选择。企业可以利用因特网直接与供应商、销售商以及网上潜在的层出不穷的客户打交道,它们既可将这一网络用作广告宣传,又可用作市场推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支持工具,也可以把网络作为取代电话、传真、通信、快递等通讯手段的一种廉价替代品。此外,配合相应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企业还可利用网络随时与客户群保持联系,从中获取由客户反馈回来的建议和意见,并利用这些有用的信息改善自己的经营方式。在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等新概念的出现导致了许多新型商业运作方式和新型企业的诞生。第五,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管理中对各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如有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也相应地应该有信息资源管理,而信息技术则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新经济增长点的源泉。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企业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①从自动化走向合理化。信息技术对企业产生作用的最基本而普遍的方式是,运用信息技术部分或全部地取代以人工方式进行的活动的业务职能,促进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用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如工资核算电脑化、会计电算化、报表生成自动化、商业和服务业结帐POS化等。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手工管理方式、步骤和环节在自动化动作条件下会暴露出不适应性或不合理性,显现出新的瓶颈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即促使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合理化,以进一步提高效率、能力和水平。

②从过程重组走向全新管理模式。无论是企业运作过程的自动化还是合理化,都是在原有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对这些过程的重新研究和设计,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这就是企业过程重组(Buslne。P。e。Reengin。riflg,BPR)。BPR是立足于从企业的经营目标出发,从根本上重新分析和设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职能与过程,简化或省略重复性、非增值(No-Value-Added)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彻底而全面地改造和重构职能运作方式、业务工作流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产生一个全面的提高。例如,应用基于网络通信的数据库共享技术将原来串行的业务环节改为并行处理,提高响应速度;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传统的低效、高成本会议、电话等人际沟通方式改变成为高效、廉价而有效的电子通信方式等等。

可见,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程度和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随着信息技术作用程度的提高,作用效果在改善,风险也在加大,其风险体现在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效率的变化,同时也将带来工作流程、业务运行方式、组织机构、权力布局、人际关系甚至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企业的性质、结构、业务、人员等能否适应这些变化是极难把握和控制的。企业组织适应变化的能力是不同的,特别是对“过程重组”或“模式与理念”层次的变化,风险是极大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对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决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将被历史无情地淘汰。

二、僵息网络:空业再空*原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生存环境和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迫使企业从偏重内部信息的开发利用转向重视内外部信息的双重开发利用。与此同时,各种信息网络的建立,尤其是Internet的迅速普及,可使企业获取大量有用的外部信息。因此,企业信息化改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迅速建立网上交流和交易的手段。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信息的传播等,大都是在网上进行。但网络不再仅仅是用来进行单纯的信息,而是用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实现在线交易。通过Internet进行商业交易已成为商务发展的方向,而且,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最终大多要与Internet相联。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上网,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网络尤其是利用Internet列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IfltCfflCt:企业的得力助手

lute。et即目标互联网络。它可以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通过一定的通讯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信息系统,使整个人类都能够共享这个网络信息系统上的资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系统。Internet具有可通性、易用性、通用性、可支持性、可靠性、高性能等特点,因此被企业广泛采用。通过Internet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摆脱了物理距离和物质媒体的束缚,企业可以廉价、有效地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分支机构交流信息,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发展,从而建立开放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系统。(l)获取信息

信息时代,企业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通常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来获取。而Internet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上面载有各种交互性极强、精美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其独有的链接方式,使得使用者只须点按一下相关单词、图片或图标,就可以迅速从一个网站进入另一个网站。

其一,从获取信息的方式看:现在每天都有新的同站出现,大量网页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借助强大的期资器软件,企业可以对媒体由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的选择、查询信息。

其H,从地域性来看:Intern。t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使企业在Internet上不仅可以从国内报刊,也可以从国外报刊获取信息。

其三,从信息时效性亏:通过Internt获得的信息是最快、最新的。

(2)相互交流

企业通过Internet可以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其一,电子邮件(E-mail):是成本低廉、快速而广泛使用的电子邮件,不仅可以传输文本文件,还可以传输含有声音、图片或其他程序产生的文件。企业可以在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将其信件送往世界各地的邮件服务器中,那些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收件人可以随时取阅。

其二,网络电话(WghPhon):利用网络通讯是最强大的功能。企业通过网络电话可以与外界进行更为迅捷、高效的信息交流。

(3)商务方面的得力助手

在商业活动日渐增加的今天,企业需要进行国际和全球性的贸易,要求快速的通信,要求获取最新的信息,要寻求新的市场和新的潜在的顾客群体,而所有这些需求,通过互联网都可以方便容易地得以满足。

第一,宣传企业形象。作为现代企业,没有自己的Internet网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是一个对外宣传的阵地,是一个覆盖范围广泛的媒介,谁也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广告宣传。与传统广告媒体不同的是,在互联网上做广告有着巨大的优势: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享受全球用户24小时的主动查询,而费用却极为低廉。特别适合中小型企业进行产品广告宣传。

第三,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电话进行企业内外部的通讯,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通过网络的远程会议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节约办公成本,有效地提高办公效克。以波音公司为例,1999年在钱订购原材料,节约三分之一的成本,高达上亿美元。

第四,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方面的联系。

①发市贸易信息:展示产品规格、图片、尺寸、色泽、价格;

②合作意向:展示文字、场地、设备。交通示意图;

③通过电子邮件与客户、供应商保持联系;

④寻价:直接选择理想的供应商;

⑤商定合同:可在网上修改;

③数据交换:交易中大量的定货单、发票、货运单通过网上实现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第五,参加网上博览会、交易会。网上博览会、交易会已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钟爱。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网上开设了展示产品的“交易窗口”。

第六,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通过Internet提供售后服务,大大地方便了用户,同时也可减少人力、物力的开支。对于一般问题,可以免除长途跋涉之苦及相关费用,可通过电子邮件使用图示、照片显示故障部位,并反复讨论,快速方便地排除故障,对用户的共性问题,可在主页上集中解答,介绍保养知识及维护方式等等。

第七,开发新产品。

①开展异地、异国产品设计;

②共同开发新产品:与供货商、客户不断通过电子邮件对产品的设计雏形加工、修改;

③快速模仿国外新产品。

第八,查询信息,调查市场。

①可以通过查询政府法律、技术标准、统计数据、专利、商标等帮助企业进行决策与整体规模。

②通过网络透析整个市场供需情况,掌握相关商品的价格信息,从而了解市场行情趋势与走向,审时度势,使企业处于主动位置。第九,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网上商业应用已得到社会积极的反馈,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效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上网极大地降低T企业成本。

第十,利用网上教室为企业培训、教育员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服务和功能,Internet将给企业员工的生活、工作带来根本性的变化。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

首先,信息网络使企业可以高效、低支出、跨地域、安全地传递信息、文件、数据;可以统一管理、一次录入运行资料,高效率地管理整个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全流程,共享企业的资源;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监控工作流,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办公费用。

其次,实现完全的Internet功能。企业可以利用Internet信息,与公众沟通,已经或正在建立联系的客户通过企业提供的网址可以访问企业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查询。企业的原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开发单位、生产制造厂、销售服务单位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地协同作业。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采用多媒体技术信息,介绍企业的策略方针、市场定位、服务承诺;收集客户需求、意见信息;提供电话支持、现场维护之外的服务等。

再次,建立完整的Extranet。Extranet是企业使用环球网技术与外部供应商、客户通讯联系时的Internet扩展部分。一个经过设计的Extranet可以限制外部访问者的权限,同时也保证他们可靠、快速地得到他们被允许交换的数据。对在Internet这样的公用网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安全加密,而不是采用几十个或数百个昂贵的远程访问专业设备和租用专线,以便安全传输数据,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在局域网之间、局域网和客户之间甚至Internet实现安全传输数据,提供更为严格的访问控制,使商业伙伴只能查看内部网的某些部分。

Intranet、Extranet、Internet这样的网络架构体系正逐渐成为企业建立互联网络策略中的主要选择,尤其是那些在世界各地都建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

2.风钻:企业展示河己的全新富。

Internet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机遇。一家成功的企业,应该有超前的意识,敏锐的目光,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放到Internt上去。企业主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全新窗口。目前世界上利用网络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很多,他们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都是建立自己的商务网站。

(l)网站是企业的第二门面

近几年,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创建自己的网站,他们主要基于下面的考虑:

①建立网站,可以全面、详细地介绍企业及产品。

企业网站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全面、详细地介绍企业及企业产品。事实上,企业可以把任何想让人知道的东西放入网站,如企业简介、企业的厂房、生产设施、研究机构、产品的外观、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都可以展示于网上。

②可以利用网站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信息。

客户一般是不会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反馈信息的。如果企业在设计网站时,加入专门用于客户与公司联系的电子邮件和电子表格,由于使用极其方便,相对来说,一般客户还是比较乐于使用这种方式与企业进行联系。因此。上网企业可以得到大量的客户意见和建议。

③可以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

这是企业网站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国外企业非常重视网站建设的根本原因。现在,世界各国大的采购商都是主要利用互联网络来寻找新的产品和新的供应商,因为这样做费用最低,效率最高。原则上,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只要知道了企业的网址,就可以看到企业的产品。

④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网络容量很大,几乎可以把任何想让客户及公众知晓的信息放入网站。而且,相对而言,建立网站的费用要比其他广告的费用低得多。通过网站,企业推介了自己,也提升了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⑤使企业具有网络沟通能力。

互联网真正的内涵在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几乎无所不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具有网络沟通能力的标志是公司拥有自己的独立网站。

③可以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

通过网站,企业可以与客户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在美国,每当人们想知道某公司有什么新产品,新服务,或旧产品和服务有什么变化,甚至只是想知道该公司有什么新闻,他们就会习惯性地进入该公司的网站,因为国外公司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信息于网上,并且定期在网上有关公司的消息。

①可以减少通信费用。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每年的通信费用,尤其是涉及到进出口的通信费用,往往是一笔庞大的费用。利用公司网站所提供的多个电子信箱,可以有效地降低通信费用,这是企业网站的一个很实际的好处(利用E-mail通信的费用仅为市话费用)。

(2)企业网站的构成要素

为了对企业网站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立体化的认识,有必要了解一下企业网站的九大构成要素。通过它,我们从另一侧面认识到网站为何对企业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①主页。

网上企业通常由两类页面组成:主页和普通页面。主页是由企业提供的显示在Web上的首页,它是企业向外广告、信息的载体。由于企业主页代表企业形象,因而,也被称为企业的形象页面,是网上企业的门面,它给测览者留下企业的第一印象,所以它的设计对整个站点来说非常重要。主页应包括企业名称、标志、对站点内容进行简单有效导航的某单或图标、着重标明最重要的新闻或修改内容以及客户与公司联系的地址等。主负制作应遵循快速、简洁、吸引人、信息概括力强、易于导航的原则。主页上的导航莱单或图标应能链接到企业站点的其他关键页面。这些关键页面通常指下述页面:

②新闻稿档案。

无论一个企业是大是小,它的商业Web站点都应该有一个新闻稿档案。新闻稿有双重目的,单独而言,它们可以有关新产品或新开发项B的情况;作为档案的一部分,它们又是活的企业年表。在过去,如果想发一个新闻稿,一般得请公共关系公司来做,即使有足够的胆量和天赋可以自己操作,也要付昂贵的传真费,还要接受新闻机构的检查和删减,而现在有了Web,就可以很迅速并且可以较低的成本新闻稿。

③参考页面。

创建参考负面并链接到与企业相关的特定主题的网络论坛或其它网络资源,这是使Web站点除了提供企业和产品信息之外,成为对客户更有用的工具并增加页面的访问率的最简单的办法。通过寻找使客户感兴趣的信息点,可以很快使Web页面变成该主题的权威指南。

④产品(或服务)页面。

产品页面采用信息分层、逐层细化的方法展示公司产品或服务。产品页面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产品/价格清单及单个的产品页面,建立产品名称到产品页面的链接。当然,也可以利用高级的表格方式给目录增加新的风格和生动的图像。

⑤雇员页面。

雇员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每个网上企业通过创建每个雇员的负面可以吸引潜在客户,同时也是使虚拟企业人格化的有效手段。客户希望把电子邮件发给一个有名字的真正的人,而不是Weblnate@acme.corn,对企业和顾客而言,集中介绍雇员的Web页面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⑤客户支持页面。

Internet是一种理想的顾客服务工具,Web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与顾客通信并为其提供支持。许多用户上网并不是要购买,而是来寻求帮助的,Web站点应尽其所能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由于满意的顾客服务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这种投资必定会获得回报。在设计客户支持页面时,要尽可能让自己站在客户的角度,预料每种潜在的方法,向客户提供有用信息,使他们对企业的产品产生亲切感。

①市场调研页面。

Web及时互动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有力的市场调研工具。网上企业可通过市场调研页面的制作,收集顾客及其对产品、服务的评价、建议等信息,由可以建立起市场信息的数据库,作为营销决策的量化基础。③企业信息负面。

网上企业的特点之一是资信不易确定,这是网上购买者不轻易下订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企业应尽量提高企业资信的透明度,让访问者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信息页面能达到这个目的,它主要包括公司数据库、财务表格、与投资者关系等页面。

②广告及其它内容。

在Web站点中添加一些广告内容或许可以增加站点的吸引力,也能以一定的广告收入支持站点建设。Web站点还可以因本身的特点包括一些其它内容,如赞助商页面、电子货币等。

以上就是企业W小站点应包括的基本内容。Web站点信息联系的方式不是传统的线性方式,而是交叉链接,因为HTML语言允许文档创建者在文档中嵌套指向其它文件的链接指令,当用户激活这些链接时,就可以直接跳到该链所指的文件,无论该文件是在站点内还是在远程计算机里。这样,用户只要在超文本链对应的实体上单击,就可以利用HM(HypeTtexttransportProl:orxil,超文本传输协议)跨越Web空间无缝地跳转。

(2)企业网页的设计方法

这里针对企业站点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说明其基本的设计方法。

第一,主页设计的基本方法。主页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站点的主题。确定主题有助于开发既有独特风格又前后一致的Web页面。站点的主题与企业的产品是紧密相关的,常常通过主页上陈述企业任务的那句话反映出来。

另外一个主要的因素是颜色的选择。颜色方案是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清楚地反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的基调。色彩的确定可用颜色匹配负面自己调配,也可从公用颜色名中选择。

主页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主负明确,主题突出。要能使树览者对企业的主页扫一眼就能马上明白该企业是干什么的。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在文本中及早设置阐明主题的句子,且以区别于其它文本字体的醒目的形式显示,但不要用图像的形式,因为图像下载很慢,有些树览者根本不打开图像或不耐烦久久等候。

②尽量缩短下载时间。如果能减少等待时间就可能使更多的网上测览者停留在企业的站点。

③独具特色。不同企业,其企业形象是不同的,因而其主页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定要在体现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企业特色,只有独具特色的页面才能吸引用户阅读。

④创建菜单栏,提供对关键页面的简洁导航。这个菜单栏可以认为是Web站点的顶层目录,它能提供与相应关键页面的链接。这个菜单桂应出现在Web站点内的所有页面上,这样可使用户感觉舒适并使信息更易于访问。

⑤What’

sNew或News链接与快速联系。

主页上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是关于企业或产品的新闻或信息的链接,应使用户单击一下按钮What’sNew或News即可获得有关你公司的最新信息。

主页的另一个关键元素是在页面底部的简单的电子邮件链接,它可使用户与负责Web站点或负责反馈请求的有关人员迅速取得联系。这将为用户找人请教或讨论问题节省大量的搜索时间,它还能使企业获得Web站点以外的信息反馈。

第二,新闻稿档案和参考页面的设计。在Web站点上设计新闻稿页面的目的是向网上制览者动态地公司产品、活动等各类信息,把这些新闻稿连接起来就成为公司的活动年表。新闻稿页面的风格应与主页的风格保持一致,不要使用那些不利于任何文本阅读的背影图形和颜色,并使用与主页同样的链接颜色。新闻稿应是理想的可打印的Web页面,让它保持清晰、简单。快捷的特点,以便于打印。建立新闻稿档案,首先要编写并设置可单击的新闻标题,这些标题都链接到完整的文本。这些标题的编写要能够清楚地描述新闻的要点,以便于用户能确切地知道他们点中的是什么。标题的放置要保持清晰和简单,可采用以下方法:①注意新闻稿的排列顺序:开头顶部是最近的稿件,往下类推,末尾部是最旧的稿件。如果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可用月份标题来分隔各项列表,对老企业,可用季度或年度来分隔列表。②紧接在最近的新闻标题下面放一个水平标线,以使它与前一个新闻标题分隔开。因为许多网上测览者只想看看最近的稿件,加这样的标记能使它比其它稿件更突出。③可在标题前采用标准编目符或小的图形作为点缀,增加页面的可读性。新闻稿档案同样要满足易于导航的要求。这里的导航有两层内容:一是便于用户从新闻稿档案页面到其它部分的跳转;二是便于用户迅速到达他所需的新闻页面。按年份将新闻标题分隔开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用户可根据时间检索他感兴趣的新闻,若有可能,将新闻事件进行分类索引,建立菜单,又向创览者提供了另一个检索途径。

第三,产品页面的创建。产品页面的创建主要在于掌握产品目录的层次结构和导航方法。产品目录设计的思想和整个站点结构的思想是相一致的,都是由概括到详细的层次结构。这样,首先就要详细分层,将它们放在不同详细程度的页面上,从而允许用户能够自上而下找到最适合于其需要的信息层。

产品目录分层经过是这样的:

第一层:首先建立一个产品册格列表,该表使用户能够全面测览公司的产品;

第二层:对应每个产品的页面,该页面将此项产品的有关信息进行全面的介绍;

第三层:产品更深层次的信息,如果创览者还要深入了解该产品的技术细节、设计、维护等,可以通过本页面获得这些信息;

第四层:如果测览者对第三层的详细程度还不满足,可以通过网络互动性由公司的有关人员提供他需要进一步锻接的信息。

产品页面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①包含关于产品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②具有独创性。产品页面不仅是对产品的纯客观的描述,还可以包括一些顾客的评价及媒体的报道等能提高产品可信度的信息。

③包含站点的导航菜单及其产品/价格列表目录的链接。

④不要在产品页面上增加太多无用的链接,以免分散别览者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⑤创建本企业所有产品页面的风格、布局应保持一致。为达此目的,可使用“模板”技术。

3.企业始点的建立流程

创建一个企业的网络站点,通常有以下步骤:

第一,站点策划。站点策划的主要工作有:做好市场调查,确定网站服务领域和网站服务对象,明确网站提供哪些服务等。然后要做好网站的规划工作。

第二,购置Web服务器硬件和符合需要的软件。企业可以聘请采购专家直接到计算机设备市场采购,或者委托Internet提供商提出整体方案并负责采购。

第三,注册域名。企业可以直接向Internet域名委员会申请注册,只要有合适的网络连接设备,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权申请。注册域名的费用非常低廉,企业也可以委托ISP进行申请。

第四,向网络服务商(IS)租用与Internet连接的数据专线。目前,中国的商业网站主要通过DDN数据专线或X.25拨号入网,其他的接入方法有电话拨号、ISDN、帧中继等。

第五,制作企业网站的Web页面。由于Web页面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形象,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将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Web页面规划师和设计专家,Web技术发展迅猛,环球网页上可以放置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数据,Web网页设计是一项结合电脑科技、图形艺术、排版技巧、统筹学等内容的复杂工作,专业人员将带来专业价值。企业可以聘请专门的Web设计、制作人员,也可以把Web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公司去执行,企业派专人监督即可。

第六,测试、评价。测试、评价主要着站点的以下几个方面:链接有效性;网页可读性;网站下载速度;网页语言正确性;网站便用性;网站交互性;网站兼容性等。

第七,设立Web维护工作小组,并安排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方法。企业必须设立专门人员和小组负责企业Wall网站的日常维护。维护工作除了例行的系统检查、排障外,还应包括更新网站数据内容,剔除过时的信息,并安排采编人员及时提供最新的内容。Webl作小组必须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将企业的全貌和具有深度的服务内容及时公布于网页,同时保证防火墙系统的正确设置,防止保密数据的泄露。

第八,听取用户反馈意见。开展站点访问审计和用户交流讨论,以进一步完善站点的建设。4.城名:同港时代企业的永久玄粽域名是在Internet网上注册的企业或机构的名字,是企业间相互联络的网络地址,是企业在Internet这块电子空间的永久商标,是企业迈入信息化社会,适应现代国际商业竞争的重要工具。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就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上网越早,越有可能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域名。企业制作了网页,注册了域名,就设立了自己的网址,借助于Internet,企业随时可以最新的消息吸引客户。

(1)防止企业域名抢注

域名不仅是Internet交换信息的唯一标识,也是企业在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时被交易方识别的标识,企业必须将其纳入企业商标资源进行定位设计和管理使用。

由于Internet域名管理机构没有赋予域名以法律上的意义,域名与任何公司名、商标名没有直接关系,而且遵循先注册先拥有的原则,任何一家公司注册在先,其他公司就无法再注册同样域名,因此域名具有类似商标、名称的意义。如果企业的域名被抢注,会给产品出口、企业形象带来潜在的巨大威胁、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现在法律还不完备,对恶意抢注域名还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制裁。因此,企业最明智的举措是尽早注册自己的域名,因为注册一个域名不仅非常简单,而且花费极少。及时注册域名,可以保护企业的商标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经济纠纷,避免可能的损失,有利于企业利益保护,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国内外合作贸易。

(2)企业域名的申请途径

当企业具有域名管理设备、专线设备及IP地址后,可直接到有关部门申请域名。申请域名可有如下三种途径。

第一,到国内域名管理机构。在中国,若申请国内的域名,可以到国内域名管理机构申请,如到“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或1京电报局”申请。商业用途的域名一般是。x。corn.on或x.xx.net.on,x。由企业自行决定(通常为企业的名称或名称编写),并且由企业决定的这个XXXXX必须还没有被别的企业注册走。

第二,到国外国际域名管理机构。例如申请美国的域名(企业名.corn)可以上网到www.internix.net(国际网络管理机构)直接填表,并通过信用卡交纳100美元即可(注意:应在美国先注册此域名的商标名称)。

5,找一些Interne服务商。中国国内许多lute。t服务商可以域名的申请。如“平顶山信息港”就提供了为企业单位办理域名申请注册的服务,各企事业单位,可直接到数据业务演示厅办理申请手续。

另外,企业也可在某个项级域名下面设立子域名或二级域名,如:chi.yahoo.corn,www.wecn.corn/cad等。

国内企业是否需要将信息放到美国的服务器上,去申请国际域名呢?如果该企业需要在美国开展业务,或主要信息索取者是美国人,该企业可以这样做。

(3)企业域名命名原则

一般而言,域名的格式为:商标名(或企业名),企业性质代码,国家代码(中间用点隔开)如果单考虑域名的标识功能,可以认为域名的选择只要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便于记忆使用即可。但考虑到域名的商标资源特性,域名的命名与一般商标名选择一样必须审慎从事,否则,与一般商标选择不当一样,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域名命名首先要按照国际标准选择项级域名,还应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

其一,与企业已有商标或企业名称具有相关性。如能将企业名称与域名统一,可以营造一完整立体的企业形象,不但便于消费者在不同环境都能准确识别,而且两边的宣传可以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作用,目前大多数都采用这种方法。

其二,简单易记易用。域名不但要容易记忆识别,还应当简单易用,因为域名作为一地址,可以方便消费者直接与企业站点进行信息交换,如果域名过于复杂和拼写错误,影响顾客使用域名的积极性,因为顾客可以有很多选择和机会,而企业只有一次,因此简单易记易用更容易博取顾客的选择和访问机会。其三,多个域名。由于域名命名的限制和申请者广泛,极易出现申请类似的域名,减弱域名的识别和独占性,导致顾客的错误识别,因此企业一般要同时申请多个类似相关的域名以保护自己,如w-ww.papes,corn和horn.pop.corn。另外,为便于顾客识别不同服务,也可以申请类似但又有区别的域名,如微软公司的Microsoft。和home.MicrDsot。提供不同内容服务。

其四,国际性。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与国际性,使用者可能遍布全世界,域名的选择必须能使国外大多数用户容易记忆和接受,以免失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大好机会。目前,Internet上的事实标准语言是英语,因此命名一般用对泽英语单词为佳,如“中国”的拼音“ZhoflgGuo”可以很容易被中国人识别出来,可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就不知所云,如果用“China”就可以兼顾国内和国外的用户。

三、懂统企业发扬团结广告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广告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它给发送者提供了几乎无限而且非常廉价的信息空间,并且极具逻辑说服力。

1.同港广告的优势

第一,宣传范围广。用户市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即使是一家小企业上网,都有可能一夜成为‘国际性”公司。据统计,目前在因特同上有分布在160多个国家的5000多万用户。专家预测,到2001年,因特网的上网用户数将增加到10亿之多。网络广告吸引了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30多岁的年均收入达5500美元的用户。美国网络广告大部分来自小企业和小公司,2/3的广告费来自计算机网络公司,而且因特网服务已超过有线网络的范围,银行、汽车制造业等已将广告费的14%用于因特网广告,有些因特网站点已开始流利。电子商业网络还是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好渠道,因为它传播面广,费用最低。

第二,形式生动活泼。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广告可将产品的形状、使用方法、用途、价格、维护方法等信息以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表现方式表达出来。网络广告具有文字、图片、色彩、动画、电影、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所有广告媒体的功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大大提高宣传效果。传统传媒达不到的效果可通过电子广告实现,网络广告赚钱容易得多。

第三,具有交互性。网络广告的交互性使客户的主动性加强,满足客户的自我需求意识,适应了未来的发展潮流。广告客户还能通过读者互动式参与得到测试直接推广产品的效应,这就引得网络广告业如火如条的发展。网络广告上广告者和广告用户的双向交互方式,使得广告用户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第四,使用网络广告,广告主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网络广告可及时统计出每条广告被多少用户看过以及用户查看广告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等。

第五,网络广告将订购与客户购买意愿联系起来。传统广告把市场、营销分两部分,虽然抓住客户注意力产生购买意愿但客户需主动打电话或登门购买;网络广告却可在线订购,以电子货币形式付费,货物能直接通过邮购送到用户手中,费用低于传统购物费用。

第六,能及时提供商业信息、商品目录、营销内容。网络广告节省公司大量印刷费和人力,且广告成本比原有媒体都要低,通常一个月的网络广告费只抵得上报纸一天的广告费。

第七,能做香烟、啤酒的广告。香烟、啤酒广告在现实社会中一直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在一些公开途径宣传,但在因特网网上做香烟、啤酒广告却有无尽空间,并且能直接把触角伸入到广大用户中。

第八,更改方便。广告主可对广告的内容随时进行更改和补充,而且花费很少。

2.网络广告的茉路

网络上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的公司很多,做广告的方式也有多种,为了使自己公司的网络广告更有特色,。更吸引消费者,网络广告应讲究一定的策略。

①评价网络广告。有关网络广告最重要的一个决策是如何选择网站,设置标牌广告。由于网络系统庞大的特点,使得公司自己去做这种工作比较很困难,现在网上有如下营销资源能为网络广告的这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关于广告收税率、费率等信息,可到以下站点查阅:Inter-activePublishingAlert’s的GuidetoffelliflgAdvrtisingOntheWall(如何在万维网上售卖广告空间)(www.netcreations.corn/ipa/),这个站点提供互动式的查询,在此可就以下问题进行信息的收集:目标受众、每天访问者数、广告的费用。比如,你可能会查到一个站点的目标受众是女性,每周有50000个访问者,每个月的广告费用少于$20000。

要想了解网络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可到WebTrack(www.weutra&。)上查阅,在此站点上提供了部分信息,但是你得在其订阅版中才能获得丰富详细的信息。

其二,在任何可能的地方你的URL。URL是统一资源定位的缩写,它是一个字母序列,它指出一个因特网站点的地址。如果你想要人们访问你的站点,可以在商业卡片、信纸头部、不干胶、公司T恤衫和你在报纸和杂志上登载的广告中写上你的URL。此外,你不要忘记在向消费者和同事们寄送的电子邮件信息及向团特网新闻组和邮件列表发送的稿件的底部的签名文件中加上你的URL。

其三,以较好的形式进行宣传。除了内容要丰富以外,应该好好设计你的因特网站点。像编辑得很好的报纸或者杂志一样,你的主负应该登有吸引人的标题和一个各版内容简介。让你的站点有个统一风格的点缀也是个好主意。例如,有一个农场网站的特点是每页都有微小的草萄图标。如果你愿意,可以把站点设计得更漂亮。在因特网最流行的测览器软件网景公司导航者测览器的最新版本中,一你可以改变你的主页、文本和超文本链接的颜色。你可以用墙纸装饰背景,还可以添加表格和动画,或者给用户一次在你的站点中有导游的旅行。

其四,在网上宣传你的因特网站点。虽然因特网社会一般不喜欢未经请求发送的电子邮件和新闻组稿件,但是有大量因特网讨论小组实际上欢迎收到商业信息。如httP://WWW.biz.mise的各种各样的商业信息。

其五,把你的站点在因特网目录上列出。宣传你的因特网站点的另一个极好方法是把它列在因特网的电子目录中,其中一些就在因特网站点所在的主机上。搜寻引擎(ffeflr(:hinEfigines)网站通常都是热门广告网站排行榜上的前几名,也是许多因特网使用者的起站,如Yahoo、AltaVista、Itifoha、Lycos等。因特网站点1996年度广告收入前三名分别为Yahoo(2100万美元)。Inf(zee(1910万美元)和Excite(1850万美元)。

③免费广告与付费广告相配合。尽管网上有许多机会为公司做免费广告,但你仍可能想要另外做一些广告。数十家因特网报纸、杂志和因特网站点已经准备好卖给你一个做广告的机会。这主要是因为做网络广告有如下长处:

其一,提高知名度。通过大打某某赞助商的旗号,你可以突出自己的站点,而不是作为在列表上的1000个因特网站点之一。

其H,更多的宣传。如果在一个像大热门杂志Hotwired(http://WWW.betwired.corn)这样的流行联机出版物上有一条键路,你能为你的站点争取到更多的访问者。

其三,把广告放在更好的地方。当你免费往列表邮寄布告时,你对你的站点在列表上出现的地方或者它在那里将逗留多久没有控制权。当你买广告时,只要你肯付款,你的广告将一直出现在那里。

在因特网上放置一则广告要花多少钱呢?一般的大众媒体的收钱概念在计算机世界中毫无价值,因特网出版商和站点操作员收取的费用从三年几百美元到三个月15000美元不等。一般来说,站点越流行,访问者越多,你付的钱就越多。

尽管因特网广告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最常用的促销工具,但据广告资讯公司(AdKno俐ha)的调查显示,在线广告收费实际上正在下降。1997年9月份,因特网广告收费降到了自1996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

广告收费的下降,部分反映了在线空间多于广告需求,也就是说,在线商业广告的数量在增长,但寻求广告客户的因特网站点的数量增长得更快。在使用因特网急剧增长的同时,广告收费下降,说明了企业对于在线广告采取了更明智的态度。而不再盲目地向因特网投入资金。四、懂统企业m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方式。1.网络管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

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标准化产品的冲击。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因特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因特网厂商可以迅速获得关于产品概念和广告效果测试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测试顾客的不同认同水平,从而更加容易地对消费者行为方式和偏好进行跟踪。因而,在因特网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商品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第二,对营销渠道的冲击——中间商作用的改变。通过因特网,生产商可与最终用户直接联系,中间商的重要性因此而有所降低,这造成两种后果:

①由跨国公司所建立的传统的国际分销网络对小竞争者造成的进入障碍明显降低。

③对于目前直接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销售的生产商来说,其售后服务工作是由各分销商承担,但随着他们销售利润的消失,分销商将很有可能不再承担这些工作。所以在不破坏现存渠道的情况下,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将是网上公司不得不面对的又一问题。

第三,对定价、品牌、广告营销策略的冲击。如果某种产品的价格标准不统一或经常改变,客户将会通过因特网认识到这种价格差异,并可能因此导致客户的不满。所以相对于目前的各种媒体来说,因特网的先进的网络测览和服务器会使变化不定的且存在差异的价格水平趋于一致。这将对分销商分布海外并在各地采取不同价格的公司产生巨大冲击。例如:如果一个公司对某地的顾客提供力%的价格折扣,世界各地的因特网用户都会了解到这个交易,从而可能会影响到那些通过分销商的或本来并不需要折扣的业务。另外,通过因特网搜索特定产品的商也将认识到这种价格差别,从而加剧了价格歧视的不利影响。

现实企业的单一品牌与多品牌的决策相同,对上网公司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对全球品牌和共同的名称或标志识别进行管理。就实行情况来看,公司由于下列情况的存在而拥有多个节点:

①只有一个品牌的公司,允许地方性机构根据需要发展自己的节点;

②各品牌分别有明显不同的市场和形象,公司为每一个品牌单独设置节点。

这样,当多个节点分别以不同的格式、形象、信息和内容进行沟通时,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便利,但也会引起他们的困惑。

另一方面,如果为所有品牌设置统一节点,虽然可以利用知名品牌的信誉带动相关产品的销售,但也有可能由于某种品牌的不足导致全局受损。因此,是实行单一节点策略还是实行多节点策略,以及如何加强节点管理是上同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

网络营销对广告障碍的消除上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由于网络空间具有无限扩展性,因此在网络上做广告可以较少地受到空间篇幅的局限,尽可能地将必要的信息—一罗列。其次。迅速提高的广告效率也为网上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譬如,有些公司可以根据其注册用户的购买行为很快地改变向访问者发送的广告,有些公司可根据访问者特性如硬件平台、域名或访问时搜索主题等方面有选择地显示其广告。

无论怎样,网络营销都将降低跨国公司所拥有的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小企业更易于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这一点是跨国公司所不能忽视的。

第四,对传统营销方式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用户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实现声、图、像、文一体化的多维信息共享和人机互动功能。“个人化”把“服务到家庭”推向了“服务到个人”。正是这种发展使得传统营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将导致大众市场的终结,并逐步体现市场的个性化,最终应以每一个用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

第五,顾客关系的再造。网络营销的企业竞争是一种以顾客为焦点的竞争形态,争取顾客、留住顾客、扩大顾客群、建立亲密顾客关系、分析顾客需求、创造顾客需求等,都是最关键的营销议题。因此,如何与散布在全球各地的顾客群保持紧密的关系并能掌握顾客的特性,再经过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建立顾客对于虚拟企业与网络营销的信任感,是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基于网络时代的目标市场、顾客形态、产品种类与以前会有很大的差异,如何跨越地域、文化、时空差距再随顾客关系,将需要许多创新的营销行为。

第六,竞争形态的转变。由于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网络时代的市场竞争是透明的,人人都能掌握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与营销作为。因此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适时获取、分析、运用这些在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来拟定极具优势的竞争策略。

此外,策略联盟也是网络时代的主要竞争形态,如何运用网络来组成合作联盟,并以联盟所形成的资源规模创造竞争优势,将是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2,同港合格的资颁、此点

网络上的许多资源、站点对于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网络站点呈爆炸性增长,因而有价值的站点和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了解有关信息最新动态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Referenc.Cdfl’-(站点地址为http:/.reference.corn)服务。它提供各种新闻组和列表搜索功能,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个性化的新闻服务。用户可以向该站点提交待搜索的主题概况,站点将给用户返回满足查找条件的内容概述。该站点为用户提供加权和布尔系统及用户向系统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可以在其主页键入自己的在线描述信息。

了解最新动态的另一个方法是访问Web上热门站点,加入面向市场营销的列表,定期圆读net-hopniop,也会发现新负面、列表、简讯和思想。

①网络社区信息的获得。社区是指单位或个人因某一目的按一定的组织规则形成的一定区域性的社会团体,而所谓网络社区则更着重强调的是其作用和组织规则,而没有区域限制。在网络社区,你能向其它社区成员(他们木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对你很有帮助且和你一样身份的成员)提问进而了解到网络的最新动向。

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包括贮藏着大量参考资料的图书馆,能教给你从筹建、运营到评估公司的一切知识。大部分文件之前都配有对话框,在你花时间去下载或阅读整个文件前能从中了解到这个文件是否有你真正想阅读的资料。

公告权都配有系统管理人员,在不同的系统其称谓不同。比如:USENE新闻组配有主席;Email论坛由其所有者来运行;Chillpusrve论坛由论坛管理人员和系统操作人员来领导;美国在线也有其主持人。有些论坛由一个人担任主持,有些论坛则由很多人主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帮助新加入者,对如何有效使用这些在线工具提出自己的建议。相比之下,USENET新闻组和邮件清单在欢迎新加入者方面则有点脾气不太好,为使新加入者语言流畅,希望新加入者先阅读几天资料和常问问题(FAQ)以了解他们的文化。

论坛主持人希望参与者不仅仅提出问题,也应踊跃回答其他成员提出的问题,贡献出自身的知识。不同于商务上所提倡的东西,论坛上的信息应是无偏见的,且是自由的。事实上,在论坛上做广告或吹嘘自己是绝对禁止的,违者将会受到严厉的警告。

这样,无须碰面,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建立起牢固的友谊。最后,通过参与这些领袖、行业专家等的谈话,你还可以与他们建立起持续的联系。

②网络营销资源的利用。网络上存在着丰富的在线商务和市场营销资源,其中一些站点的规模很大,包括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有些站点的信息面较窄,专门介绍某一方面的信息。这些资源是网络上最有价值和最持久的一部分。

第一,公共出版物的电子版本。公共出版物的电子版本能使你把握营销的最新趋势和网络的最新发展。

第二,有价值的站点。基于钢络上有价值的站点和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请留意一下目前的搜索工具,以帮助你随时找到新的站点。3.网络营销支持系统

面对着网络、信息技术席卷全球之势的到来,商业领域正在经历又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使地球变小,市场的距离缩短,生产、销售、消费之间的隔阂消失。

早在20世纪对年代,世界最大的零售连销业主沃尔玛即富有远见卓识地将计算机技术引进管理体系之中,成为领先者。清醒敏锐的沃尔玛不断地关注世界领先科技的每一步更新,并对其整个管理体系进行不间断的技术、文化、观念更新。今天,沃尔玛拥有遍布全美的配销中心和零售商场,这个庞大的机构每天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配下运转自如。

而一批感觉敏锐,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也纷纷踏上这块领地,将最新的网络技术引入自己的管理之中,他们带动商业领域向商业电子化或电子商务方向发展。

电子商务蕴有丰富的内涵,下面我们先对其几个基本的技术层面构成作一介绍,当然技术的更新也自然带动一些消费观念。经营理念的变革。

①POS系统。跟踪顾客消费行为的最有效技术,就是目前商业现代化管理中最为流行的POS系统。在该系统下,商店在建立顾客档案的时候都会给顾客分配一个顾客号,顾客到收款台结帐时,收款员就会把顾客通过POS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这样每个顾客采购商品的时间、种类、数量都会在计算机里有详细的记载。商家就会根据这些信息,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POS系统并不仅仅是消费者在现代商场中常见的POS收款机或电子算盘,这些是其前哨部分,也是其主要的硬件部分。而真正的POS系统是指具有优化的方案、实用的软件和硬件。强大的财力和技术后盾的信息管理系统。

②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英文全称E16Ct。icD8t。lflter-changeo

EDI是一种以电子方式交换数据的技术,将其定义简化一下,EDI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常常也被称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

EDI是商业上促进贸易高效化的必要手段,在西方用得十分普遍。目前,中国也正在大力推广EDI技术,有些部门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技术上讲,EDI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与EDI标准。

从硬件方面讲,以前大多数EDI都不用Internet,而是通过租用的电脑线在专用网络上实现,这类专用的网络被称为增值网,这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但随着Internet安全性的日益提高,作为一个费用更低、服务更好的系统,其不可避免地将会替代VAN,而成为EDI的硬件载体。

目前,Internt安全性正在不断提高,一些在Internet上实现EDI的软件已经问世,为用户提供了较为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手段。如许多公司已开始使用Privacy-EnchancedMail软件来完成点对点的通信。有些公司的Tmpler采用密钥技术来实现Internet上可靠的文件传送。还有一种在Internet上处理EDI业务的软件是MIMEEDI,用它可按标准格式传送EDI信息。

除了这些保证安全通信的软件之外,在Internet上实现EDI还需另一种软件,称为EDI映象软件。这些软件主要用来将数据交换为EDI标准格式,在传送文件时,将EDI格式化的数据通过Internet邮件发送出去。通过邮件传来的EDI文件,经解码后送到EDI映象软件,它将这个软件进行变换,送人事务处理的应用程序。

EDI软件中除了计算机软件外还包括EDI标准。目前,美国国家标准局制订了一个称为X12的标准,用于美国国内。联合国主持制定了一个行政\商业、交通用EDI格式,缩写为EDIFAgr,用于其它国家。目前,已有计算机可对这两种标准进行互相转换。

除此之外,InternetEDI还竭力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促进EDI由VAN向Int。met的转化。如Premnos公司的Tern-plar,Sterling的Gatewny等。lute。t上的商业网CbrTllTle。eNet为了促进在Internet上实现EDI,专门成立了一个EDll作小组,其目标是建立一种Internet买方、卖方与服务提供者联接起来的体系,使不论是公司、学校、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都能廉价、安全地在Intermt上进行EDI业务。EDI是其它电子商务环节,如EOS、电子订货系统、POS系统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其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沟通了商家、银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使之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

目前,EDI在西方已用得十分普遍。据统计,美国有90%以上的商品出厂通过EDI,一些大型企业已普遍应用EDI与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网。最近几年内,美国每年有20亿美元销售通过EDI实现。此外,约有一半以上的EDI用于企业、教学单位与政府机关之间传送订单、。合同、发票、保险单、海关申报单、帐单、库存根表等文件。其中85%的EDI业务属于企业与企业之间,15%属于企业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商务交往。美国还在努力加速政府部门的EDI进程,政府规定截止到1997年1月,所有联邦政府的机关购买10万美元以下的货物时,必须采用电子方式。在日本,实现EDI的企业已超过5万家。新加坡等国的EDI发展也很快。欧共体也成立了专门机构来加快EDI进程。中国也正在大力推广EDI技术,并且步伐在不断加快。

③电子订货系统EOS,英文全称EleCtronicOrdering勿stetti。

电子订货系统是指将批发、零售商场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电脑,即刻通过电脑通讯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商品供货商或制造商处。因此,EOS能处理从新商品资料的说明直到会计结算等所有商品交易过程的作业,可以说EOS涵盖了整个商流。

在网络技术迅速传播的今天,EOS成为现代化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使得零库存得以实现。在信息大量流出、交易额和交易频率越来越高的现代化商业社会,零售业已没有很多的空间和时间用于存放货物。在要求供货商及时补足售出商品的数量且不能有缺货的前提下,必须采用EOS系统。EOS蕴含的丰富内容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使其在国际上得以广泛应用。

从应用领域来讲,不论零售业、批发业或是制造业,都可采用EOS进行企业内的补充订货系统。从其之间的关系来看,零售业则是超市等商店和总公司的电脑连线,并将资料输人。总公司再将这些资料做成进货订单,再交给进货厂商。也就是说,商店与总公司间有连线,但和厂商间没有连线。而批发业及制造业则是由业务员利用手持式终端机进行的补充订货系统,这一连串的补货系统也称之为EOS。

这是以往的一种运行模式。随着EOS的进展和电脑、通信方面各种状况的变化,从前那种运行模式,或者说企业内的补充订货系统已渐渐变成更广泛的概念了。

现在,零售业的店面输入资料已经可以不经由人手,而是从零售业的电脑系统以连线方式传送到批发业或制造业的整体系统。现在的EOS可以将零售店所发生的订货资料在当场输入,即刻借由通信网络以连线方式将资料传至零售业总公司、批发业生或商品制造商处。

从直接的经济效益上看,EOS可使零售业与批发业间正确。迅速地传送送货资料,科学地处理流通业的情报流程和业务处理。正是靠这种不延迟的订货业务系统,批发商才能掌握好时间随时分析商情,使批发商及零售商两者确认好进货价格等交易条件。而且,各种商品主档及厂商主档正确地键人之后,零售店的订货情报才能正确而又迅速地送到批发商处。

作为现代化商流、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一坏,EOS的贡献远大于上述的这些,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如POS系统的资料与EOS资料相结合,使消费者需求信息与零售商采购及批发商供贷信息相结合,彼此协调,成为一体。事实正是这样,在寸土寸金的今天,零售业不允许多余的空间放置存货,而且要求厂商补货只要进畅销商品已卖掉的部分数量,而且还不能有缺货的情况。这就需要POS系统准确及时地提供需求信息,同时还要有批发商的密切配合。而批发商也因此要求,除了本身要有正确的库存管理之外,电油做库存数量需与实际存量一致。依据更精细的销售预测,构架出不会出现缺货情形的体制,进而充实能正确且迅速检货的物流系统,建立一套不缺货的系统,才是真正的EOS所要实现的重点,也是EOS发挥最大效益的所在。④管理信息系统MIS。早期MIS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就目前一些网络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MIS系统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零库存(JustInTine)。商业电子数据交换(EO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转账系统(Ery)、信用卡服务(IapS,以及使上述这些功能彼此协调,顺利得以实现商业增值服务网络(VAN)。

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新概念来看,MIS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一种应用。现代商业企业的管理总是采用统一经营、分类管理的方式。所谓统一经营,是指“统一进货。统一定价、统一调配”;所谓分类管理是将已进入企业的商品按保管地点和销售责任人划分责任,目的是保管和销售这些商品。这种管理方式要求管理层能及时了解经营、销售动向及准确的库存分析资料等信息,并可以对销售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这种方式下,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经营活动的辅助手段,就成为商业企业管理者必然的需求。

MIS系统运行的关键在于,经营者应先有一个好的经营系统设计,在技术上将重点放在MIS系统软件的开发、购置和投入上。

从MIS系统应用的目的来讲,经营者需要的是从其大量的信息收集、管理、分析中获得一个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MIS系统运行的核心便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商业企业存在于社会,其活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同类企业的竞争、顾客的购物心理、商品的供求规律、相关互补商品的影响、社会活动变化的影响及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情况等。这些都关系到商品的经营情况,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决策。微观经济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如“均衡价格”、“多约束下的消费者选择”等等,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就拿POS系统为例,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如销售资金收入、商品库存、营业员业绩、卡清算、优惠卡持卡者记录、应收应付及资金流动等,每时每日,都要通过POS系统正确地采集。企业对POS系统的要求是:可靠地进行销售活动,准确地收集基础数据,这样广泛而全面的数据采集构成了分析的基础。

收集到这些数据之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才是MIS系统最核心的任务。MIS系统的总体目标,不是单纯的手工劳动计算机化,而是要为标准化的严格的科学管理提供时效性强的量化分析数据,并预测未来企业的发展及可能的关键所在,从经验鉴定转换到数据管理,为高层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的总体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加速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及规模的扩大。

MIS系统优化了商品物流管理,在一些开发应用较好的企业中,已实现了零库存,大大降低了商品库存、管理、流通等环节的人员开支和费用开支。

现在有些地区已开始大量使用的EDI标准及新兴的电子信息交换手段和标准,为商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电脑互联网络上,企业可依EDI标准,突破传统的坐店销售方式,使顾客在家中,甚至在国外,都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家庭购物,而结算以电子货币的方式进行。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一场商店革命,使某些商店不用扩大营业面积而达到提高营业额的目的,这无疑使企业成本得以大大降低,营业方式更加灵活,促销手段愈加有力,结算速度更加快捷,资金周转愈加迅速。E、懂息防代崭新网络结抱1.Internet:各受青徕的技术

Internet是指根植于Internet为首的一系列技术之上的一种企业网络结构,它将企业管理的系统以网络衔接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Internt是将Inter-net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最新发展,这种新发展不仅使企业可以在Internet上任意进游,与各类客户洽谈,而且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借助这一崭新的技术,达到相互之间最优的资源配置。Intemt正在受到具备相当软硬件设施的大集团的青睐,原因大致如下:①将Internet技术引入企业,形成了炙手可热的Internt浪潮。Internet是一个动态地、交互式的信息服务系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容易学习使用。管理和维护,更新方便,已成为企业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武器。

②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良好的用户服务、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完整的购销渠道、强大的投资能力、严格有序的管理等等,都可以满助Internt来加以强化,Internet的引进,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质量。

③Internet对于企业的市场部门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通过随身携带的办公设备访问本公司的内部信息,了解公司最近营销策略与供货情况,还可以与其他有关供货商联系,进行订货与供货,并且一旦交易成功,便可更新总部的产品需求信息;而销售部门的经理与市场分析人员则可以坐在总部的计算机前,足不出户地收集来自各地的数据,将各地与各部门联结起来,分析整个市场的情况,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④Internet更加方便快捷,使得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各种合作伙伴之间集成了各种信息源,实现了完全统一的信息共享。企业的Internet信息系统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放在不同的Internet/IntemetIK务器上,不管是外界用户、内部员工、还是企业的合作伙伴,都可以充分共事公司的各种信息和最新消息,迅速交流了解彼此的情况。

⑤Internet除了为企业内部信息交换提供方便之外,对于企业的客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内部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向客户开放,使客户有机会主动了解自己所需产品的性能、价格甚至直接向厂商订购。同时,客户的要求输入企业网,使客户有机会参与产品的开发和定制,反馈产品的应用情况。

⑤Internt作为企业内部营运作业的信息系统,其牵涉对象为企业内部员工及上下游厂商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远较Inter-net电子商务集中,所以Internet面向的市场区隔明显,建置迅速。而且Internet使用者定位清楚,需求明确,行为容易规范,使用效益明显。

2.构建企业仓己的信息网络

用网络技术来建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Internet的资料格式统一,而且以多媒体方式展现出来。公司内部的各类文档均能用HTML格式展现出来,资料的格式统一,包含声像资料,多媒体的人机界面让使用者感到十分方便;

其二,Internt上各类文件可以共享,信息的提供及更新速度十分决。企业内部各单位通过洲览器直接存取,文件几乎完全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即时更新,无须为信息的老化而担忧;

其三,Internet使用简易,使用人员的教育训练经费可以大大减少,管理部门对于整个系统建置所需的教育训练的负担相应大为减轻;

其四,由于使用了Internet相关的技术,优势在于操作的标准化,可以跨平台操作,容易整合各个信息系统;

其五,安全也是Internet最大的优点之一。在Intermt早期,它不能提供电子商务所必需的安全性,现在,防火墙控制所有对Interne的访问。所以从内部通向外部或从外部通向内部的信息都必须通过它,而它只允许通过得到授权的信息,并且防火墙自身对入侵免疫,通过防火墙的应用,提高了Intermf安全保护能力;

其六,w小servr的建置较容易,规模小的系统甚至几天就可完成,系统建置的成本十分低廉,企业甚至还可以就某些功能先试行,而包括整个信息系统的建置、维护、教育训练成本的低廉,更大大降低许多跨国集团的营运成本。

此外,Internet还可以对新产品——尤其是软件产品进行电子化发送。在Internet之上,信息的变得非常迅速,更新速度也很快。使用者还可以通过WWW创览器进行快速的信息反馈,为修改错误信息提供了方便。

经营技术论文第2篇

建立桃园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交通条件等选择园地。桃树在坡地、平地、河滩地都能栽种,但最好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风沙较小、水源充足、排水通畅的地块建立桃园。

平地建园要注意地下水位不能过高(不浅于1m)。如果土层下面有粘紧的板结层或僵石层,要先深翻打通。涝洼地不能种桃,桃树耐盐性差,含盐量超过0.14%对桃树的生长有害。因此,盐碱重的地段应先改良,再建园。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为好。在砾石地上建园时,如果砾石层厚而土层薄(土层不足30cm),要先做去石增土工作。漏水漏肥严重的粗沙地,要先掺良。坡地光照充足,通气良好,果实色泽美观,含糖量高,较耐贮运。但坡地栽桃树要避开积聚冷空气的洼地,否则花期易遭霜冻。

桃鲜、嫩、柔、软,不耐贮运,桃园应建在距城市和消费地点较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段,以减少运输环节的损失。

在成年桃园里补栽桃树或在刚刚砍伐不久的桃园里紧接着再次栽植桃树,常表现为生长衰弱,产量低,或出现流胶、溃疡病等病害,严重的甚至在桃树生长几年后突然死亡。这就是重茬问题或被称为再植病。桃树连作时生长不良,因此应避免老桃园重茬栽桃。桃树再植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查清,但相关研究证明,以下几个因素是引起再植病害的主要原因。桃树根、叶、枝条等器官中都含有根皮苷,老桃树的根皮苷在土壤中被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和苯甲醛,造成对幼年桃树的危害。另外,土壤中的细菌也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真菌和线虫也可能是引起桃树再植病的原因之一。桃树再植病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由单因子所引起,也可能是由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必须在老桃园栽植,首先应清除剩枝残根(包括一些细根在内),使用熏蒸剂消毒;或先种植其他作物2~3年,以有效消除重茬危害;或采取错坑、挖大坑、换土、晾坑等措施,以减少其不良影响。克服桃树再植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性砧木。扁桃和桃杂交的砧木品种,对桃树再植病的抵抗能力较强,栽培品种嫁接到这一砧木上后,在连续栽过两茬的桃园里进行栽种,树体生长表现良好,产量也不受影响。

2栽植方式

桃树为小乔木,自然生长时并不高大,可适当密植。但桃树生长旺,枝叶多,而且具有极喜光的特性,栽植过密时易落花落果、滋生病虫、果实着色不良、树冠内枝条易于衰亡而造成顶部结果、内部光秃的不良后果,因此过分密植对生产有不利影响。适宜的栽植方式要根据地势、气候、土壤、品种特性及管理方式等因素而定。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有如下几种栽植方式:

2.1正方形栽植株距与行距相等,如4m×4m、5m×5m、6m×6m等。这种栽植方式光照分布均匀,有利于树冠的生长。

2.2长方形栽植株距小,行距大,如2m×5m、3m×5m、4m×5m、4m×6m等。这种栽植方式成形后行间受光条件好,便于行间操作,单位面积上株数多,密度大,早期丰产,是今后桃树栽植的发展趋势。

2.3双行带状栽植两个窄行,一个宽行。窄行的株行距可用4m×5m、5m×5m等;宽行的行距可用6m或7m。

山地果园一般为等高线栽植。坡度小于15°可采用倾斜地栽植。山地果园光线好,可适当密植。

3采收

3.1采前的准备桃采收前应先进行估产,根据产量做好采收的各种准备,如采果篮子、果筐或果箱、运输工具以及劳动力安排等。产量估计应根据栽培品种、上年产量、当年留果数量,典型树测定再推算全园产量。加工桃设计到加工辅料、空罐和劳动力的安排等,因此加工桃基地的估产显得更为重要。

3.2采收的时期桃果实的色泽、风味、品质等主要是果实在树上发育过程中形成,采后几乎不会因后熟而增进。因而过早的采收,果实的风味品质、外观色泽均差,产量也低。采收过晚则落果数增加,特别是采前落果较重的品种,如冈山500号、迎庆等,采摘时造成的伤果也多,果实不耐运输,糖分降低,风味变差。因此必须根据品种特性、用途、市场远近等情况适时采收。

目前生产上将桃的成熟分为下述几等;①七成熟。白桃品种果实底色变为绿色,黄桃品种底色呈绿中带黄。果面基本平整,果实较硬,毛茸较密。②八成熟。果皮的绿色大部退去,白桃呈绿色或乳白色,黄桃大部分为黄色。果面丰满,果实稍硬,毛茸变稀,着色品种阳面已经着色,果实固有的风味开始出现。③九成熟。果皮的绿色基本退尽,白桃呈乳白色,黄桃呈黄或橙黄色。果面丰满光洁,毛茸稀,果肉有弹性,充分表现品种的固有风味,着色的品种充分着色。④十成熟。果皮无残留绿色,溶质品种果肉柔软、汁液多、皮易剥离,稍压伤出现破裂或流汁。不溶质品种果肉弹性下降,硬肉品种及离核品种果肉开始发绵或粉质。此时鲜食口味最佳。

一般离市场较近的鲜桃,宜在8~9成熟时采收。市场远需长途运输,可在7~8成熟时采收。溶质桃宜适当早采收,尤其是软溶质品种更需早收,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用于加工的不溶质桃可在8~9成熟时采收,此时采收的果实,加工成品色泽好,风味好,加工利用率也较高。

3.3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以早晨为好,其次是傍晚,避免中午采收。早晨10时前最好,此时果温低,采后装箱,果实升温慢,后熟过程也慢,可延长贮运时间。反之则果实软、烂快,耗损量增加。采收时应避免伤及果枝,蟠桃底部果柄处果皮易撕裂,采摘时尤应注意。

经营技术论文第3篇

1景德镇市香榧分布和优良类型

景德镇市3个乡(镇)均有香榧自然分布,有天然生长的香榧(古树)355株,其中有300年以上并且胸径在40cm以上的30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有90株,生长发育良好,结实量多。这说明景德镇市具有香榧生长发育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品种优质的优良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香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香榧优良类型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5.47万公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和散生香榧遍布全市山区各乡(镇、村),是种植香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我所近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4.5万株,嫁接苗3.6万株,为景德镇市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2景德镇市发展香榧经营策略

2.1加强宏观指导、发扬资源优势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香榧发展非常重视,“香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市领导在考察香榧育苗培育基地时作了指示:“香榧发展市场潜力大,开发价值高,要在现有规模上,加大科技投入,把香榧作为一个产业抓,发展为全省香榧示范基地,为林业经济增长点作贡献”。政府部门要对香榧资源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主动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林业部门应根据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特征、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选择地搞好香榧培育基地的发展规划。要搞好信息流通,认清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香榧培育基地,做到发展与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防止盲目发展,造成浪费。

2.2香榧经营策略

2.2.1选择优良品种。发展香榧选择品种是关键。景德镇市地区有2个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应尽快发展这2个优良品种。要根据香榧的生态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布局培育基地,以目前已经确定的2个优良品种作为主要的选择繁育对象,并继续调查和发掘优良类型和单株。调查、分析香榧优良类型和单株的生长环境,以研究香榧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2.2.2营造模式。必须将立体结构与层次经营相结合,要采取企业+农户、股分制合作经营等多种责、权、利结合又明晰的经营体制,稳步推进、持续发展香榧产业。如2004年,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与香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股分制公司,聘请徐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技术指导,2004~2005年播种(条播)繁苗1.5万株,平均苗高22.6cm,产苗15万株/hm2;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播种育苗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采用洒播、叶面追肥、浇水渗药(防治小苗立枯病等其他病虫害)等技术又繁育苗木3万株,平均苗高28cm(一年生苗最高为42cm),产苗22.5万株/hm2。

2.2.3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每片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有一定的面积,使基地建成后都能形成规模。要严格按工程管理强化集约经营,并建立一套由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设计、作业实施方案、检查和验收到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投入,做到造一片,成林一片。

2.2.4关于投资机制。发展香榧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种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内资、外资等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廉洁的审批管理程序来吸引投资者。要着力抓好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应用,防止生产大而无当,使这些环节紧密相连,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高速公路”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使景德镇香榧产业化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3香榧培育技术

3.1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3.1.1采种。育苗用的香榧种子,一般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其发芽率高,出苗较整齐。种子要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收,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并有少量种子开始脱落时采收。一般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1kg种子约420粒)。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2%以上,和尚榧可达85%以上。

种蒲采回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厚不超过20cm,以防止发热腐烂),堆放5~7d,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当假种皮微紫色时,剥去假种皮,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

3.1.2催芽。成熟种子胚胎未发育完全,须用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达到催芽的目的。选朝南向阳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1层(5cm厚)种子1层(3~5cm厚)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相间层积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3.1.3采穗。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一年生侧枝或带一年生三叉枝的二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一般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30d左右。

3.2苗木繁育技术

3.2.1砧苗培育。具体内容如下:

3.2.1.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施入腐熟栏肥15t/hm2或腐熟菜饼4.5t/hm2。东西向作高床,床宽1.2m,床面要平整,步道深浅要一致,纵向开沟条播。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分冬(12月至翌年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发芽种子750~900kg/hm2,上覆1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用于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

3.2.1.2管理。主要是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香榧苗怕日灼,揭去盖草后,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要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以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幼苗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高15~30cm,地径0.3~0.4cm,可产苗15.0~22.5万株/hm2,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2.1.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3.2.2嫁接。具体内容如下:

3.2.2.1接穗采集。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生长健壮、结实性能好、盛产期的母树,在树冠的中上部剪取生长粗壮、顶芽饱满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要求长15cm以上、粗0.4cm以上,同时采集5%左右的优良雄树接穗,要求花期相遇、花蕾较大、单枝花蕾数多、花枝比例高、年度间变化小、花期长的优良雄株,作造林时配置的授粉雄树苗用。接穗采后要保湿,可用湿毛巾或湿苔藓包裹,长时间贮藏用湿沙露头埋藏于荫凉处,并上盖苔藓。

3.2.2.2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常采用劈接法:当树液开始流动而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相同或接穗略小于砧木。接前略挖去苗木基部土壤,在离根颈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0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两侧相对各削1刀成楔形,斜面长2.5~3.0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保证接口不露白、不进水,用黄心土将接苗培

成馒头状,覆没接穗2/3,只露出梢头。

3.2.2.3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过长倒伏时需用小竹竿逐株支撑扶正,基部抽出的萌蘖需及时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摘要:对景德镇市香榧资源的分布以及香榧经营策略进行了叙述,并从育种、苗木繁殖、嫁接等方面介绍了香榧的培育技术,以期能指导香榧的生产和经营。

4参考文献

[1]万小金,吴晓明,程小东.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6(3)32-36.

[2]王向阳,修丽丽.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20-22.

[3]汪兆炎,黄元照,李忠泉.黟县香榧速生丰产技术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1997,23(3)20-21.

[4]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5]徐石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11.

[6]徐小彪,李卫华,蔡祖国.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J].江西园艺,2004(6):49-50.

[7]楼枝春,潘悦优,丁立本,等.香榧丰产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2(3):26.

经营技术论文第4篇

论文内容摘要: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指导其跨国经营的理论只能是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而非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民营企业要成功实施跨国经营,需要政府、民营企业两个主体在宏观政策、跨国经营理念、跨国经营战略、跨国经营策略、跨国经营人才、跨国经营方式等方面构建一个支持其跨国经营的体系。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1.李占祥,卢馨.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跨国经营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3(6)

经营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 跨国经营 指导理论 支持体系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1.李占祥,卢馨.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跨国经营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3(6)

经营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营销能力;提升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06.012

1 引 言

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涌现出大批高技术企业,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企业整体水平还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当前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高技术企业的经营现状更不容乐观。对高技术企业而言,除了掌握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发力量外,对营销能力的运用也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关于营销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并没有考虑到高技术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已有研究并不能适用于高技术企业,所以从高技术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其营销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特征

高技术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现阶段有关这一概念的研究已得到学术界、管理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国家科技成果办公室在征询国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高技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技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和增强国家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国际性、增值性和渗透性,是知识人才和投资密集的新技术群。[1]高技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发现基础上发明的技术,是对国防和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的技术,是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高技术赖以建立的现代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知识密集度高的特征;高技术的使用往往带来经济超常规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意义。[2]而高技术企业也与传统企业有所区别:首先,高技术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更具动态性;其次,高技术企业无论是在人员、资金、技术投入上,都远高于传统企业;再次,高技术企业所承受的经营风险高于传统企业;最后,高技术企业所获得的经营效益也要高于传统企业。

基于以上现有对高技术、高技术企业的研究结论,可以明确高技术企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首先,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特征;其次,由于高技术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更具不确定性,高技术企业的经营也更具风险性;再次,R&D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具有极强的创新特征;最后,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应用周期迅速缩短,这也使得高技术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的特征。

3 高技术营销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近几十年来,营销能力理论受到管理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营销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主要包含三种角度:资源视角下的营销能力被定义为包含企业人力资源或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资产的复杂的组合;[3]过程视角下的营销能力则指的是企业运用收集到的知识、技能和资源来满足市场中相关业务的需求的过程;[4]能力视角下的营销能力则直接被称为企业促进和销售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并实现企业赢利目标的才能。[5]对高技术企业而言,无论是从哪种角度界定的营销能力内涵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所以本文在高技术企业特征的基础上,综合有关营销能力的资源、过程、能力研究视角,将营销能力定义为企业通过获取营销资源并在经营过程中将之高效运用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

在众多对营销能力的研究中,由于对营销能力的理解、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营销能力的构成要素也没有统一,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企业特征和现有相关研究,剔除不适用的、添加更具代表性的营销能力构成要素,将营销能力分为市场知识能力、战略营销能力、营销运作能力、全员营销能力以及动态营销能力。

3.1 市场知识能力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最先强调的就是发现和评价市场机会,对高技术企业而言,发现和评价市场机会是有些片面的。高技术企业的市场环境变化多端,有很多市场机会是稍纵即逝,甚至是隐性的,是需要企业自己去及时把握、深入挖掘的,市场知识能力强调的就是企业获取、应用市场知识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市场知识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获取、分析包括顾客知识、竞争对手知识在内的市场信息的能力。

3.2 战略营销能力

对市场营销管理而言,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是营销活动的“总指挥”,它决定了企业要从何种战略角度策划营销活动,对高技术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企业经营的风险性,都提醒高技术企业必须要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开始着手营销管理;市场营销需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明确市场细分目标等。[6]综上所述,本文将战略营销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的营销战略制定和执行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位置的能力。

3.3 营销运作能力

在营销管理丛林中营销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众多学者提出的营销能力构成要素中也都包含有营销策略的内容,这些研究指出当企业能够充分和有效应用产品、渠道、价格与促销这些营销工具时,不论是对组织还是个人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所以营销策略通常是每一个企业都具备的,营销运作能力也被看作为成功实施营销策略的支持和保障。高技术企业具备强大的营销运作能力,既是对企业营销活动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也是对企业营销战略的有效支持。

3.4 全员营销能力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的特征,创新特征也极为明显,这是其与传统企业的最大区别,这一特征也需要在营销能力中得以体现,全员营销能力正强调了这一特征。有学者曾指出:营销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专门行为[7],对高技术企业也是如此。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不仅需要销售部门,也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以技术部门为例,营销人员只有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才能全面、充分了解产品特性、优势,才有助于产品的销售。所以对高技术企业而言,要以市场营销部门为核心,研究开发、生产作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部门统一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营销管理。

3.5 动态营销能力

随着Teece研究的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动态能力在营销领域的应用,但目前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动态营销能力的内涵。本文在充分分析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后认为动态营销能力应从两个角度考虑:由外而内的动态性、由内而外的动态性。其中由外而内的动态营销能力强调的是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即企业能够有效感知市场变化并迅速做出正确反应、进行组织调整的能力;[8]而由内而外的动态营销能力则强调企业的主动性,是指当企业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时,需要预见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能够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而引导企业营销活动。

4 高技术营销能力的提升对策

(1)通过加大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提升企业市场知识能力。高技术企业要提升市场知识能力首先需要明确市场知识需要从竞争对手和顾客两个层面考虑,并且要相互区分;其次需要掌握有效应用市场知识的能力包含的具体内容: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定期收集顾客、竞争对手的信息;对其中的无效信息予以剔除,从而避免后期分析过程中产生误差;能够基于以上信息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以为企业营销活动的进行提供基础;为了企业的持续性成长,要对顾客进行跟踪服务,具体而言就是要保有详细的顾客信息档案,以为顾客提供更为细致、到位的服务。所以,高技术企业的营销部门要对市场信息有清晰、准确的认识,特别注意对市场知识的分析和利用,这是高技术企业把握市场机会、抢占先机的首要因素。

(2)通过明确企业营销战略目标提升企业战略营销能力。市场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程度的不断扩大使得众多企业都将营销活动提升到战略层次,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营销战略却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将战略落到实处,大多企业只是对市场进行了划分,随后采用差异化战略以区分顾客群体,却没有明确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而战略管理的定义明确地指出企业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就是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营销战略同样如此,只有明确了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才能使企业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营销战略管理活动,才算是企业真正具备了战略营销能力。对于现阶段的高技术企业而言,要提升企业的战略营销能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明确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

(3)通过确定企业重点运营内容整体提升企业营销运作能力。对于所有企业而言,营销运作能力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最需要清楚企业的营销运作重点。例如对于联想企业而言,其分销能力是众多企业都无法企及的,这就是企业需要重点把握的,而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面则可以采取合作、收购等方式进行,可见企业通过划分经营重点,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营销运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更合理地应用企业资源。通过明确企业的经营重点,削峰填谷,在整体层面上提高企业的营销运作能力。

(4)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沟通提升企业全员营销能力。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密集、智力密集和极具创新性的特征使得企业中技术信息有一定的集中性,但对于营销部门而言,同样需要掌握企业的技术信息以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另外,企业的技术部门也只有在营销部门提供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综合考虑以上内容,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无论是对技术研发部门,还是营销部门都至关重要,所以高技术企业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使各部门能够充分、有效利用市场和企业信息才能使全员营销能力发挥最大作用。

(5)通过发现顾客潜在需求、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提升企业动态营销能力。本文提出的高技术企业动态营销能力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对于由内而外的动态营销能力而言,如何从现有顾客群的消费习惯、特征等因素中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顾客的消费行为是企业提升动态营销能力的关键。相比于传统企业所处市场环境,高技术企业的市场环境更新速度极快,顾客的消费行为也是千变万化,如果企业能够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基于这些需求指导企业研发活动、开发新产品,就可以通过有效吸引消费者,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从而实现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收益。对于由外而内的动态营销能力而言,如何快速察觉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企业提升动态营销能力的关键,因为只有准确察觉到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变化,企业才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这些变化做出调整,保证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

总之,对高技术企业而言,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市场知识能力、战略营销能力、营销运作能力、全员营销能力和动态营销能力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然后要基于各种营销能力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不足,实现企业提升营销能力、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最终目的。

5 结 论

随着高技术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复杂程度的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企业的营销部门而言,营销能力的应用效率也越来越低,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技术企业营销能力应用效率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性地分析了其营销能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并相应提出了提升对策,丰富了营销能力理论的研究,提升了营销能力理论的实际应用性;另外,本文提出的营销能力构成要素及营销能力提升对策也为高技术企业的营销管理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未来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高技术营销能力构成要素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胡学刚.高技术企业的界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7-29.

[2]我国高技术产业分类与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对高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的基本认识[J].中国统计,2003(3):12-13.

[3]Mller K,Anttila M.Marketing capability―A key success factor in small business?[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987,3(2):185-203.

[4]Vorhies D W.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1998,6(1):3-23.

[5]Dutta S,Narasimhan O,Rajiv S.Success in high-technology markets:is marketing capability critical?[J].Marketing Science,1999,18(4):547-568.

[6]杨宝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企业经济,2011(5):76-78.

经营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技术创新;所有权;董事会;经营者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14-02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离发达国家创新所具有的现代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企业缺乏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企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软件设施,即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根据掌握的文献看,学术界有关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尚不多见。对其进行研究散见于各类技术创新和公司治理的研究中,因此,本文先对公司治理内涵进行剖析,然后将公司治理中的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性进行文献综述。

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最早的概念源于西方。其英文原文(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也翻译成“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也有海外华人译为“公司督导机制”,这些概念的含义并无根本差异,意思是一致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配置的制度性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首先表现为一系列规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成文或有形的行为规则与程序。OECD在《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公司治理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这种制度安排规定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职能,以及其行使职能的合法途径,包括:董事会必须代表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监督经理人员,并负责向股东等利益相关者披露经营状况,经理人员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具体经营,不能违背股东利益等。由此可见,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的因数是: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

2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

Tylecote和Conesa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经验数据中发现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高度的决定性作用,并且指出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与部门专业化优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是Tylecote和Conesa的研究是基于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定性分析得到的,这种理论分析远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方法,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对美英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行为影响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日本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似乎表明了英美模式是较优的。我国学者华锦阳(2002),通过分析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指出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对企业的技术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传用。并指出只有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并将其变革纳入与技术创新协调进行的轨道,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和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徐金发和刘翌(2002)认为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者的引入、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3 公司治理因素与技术创新综述

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因素: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简要的综述。

3.1 所有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所有权属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所有权属性是指企业所有者是公有还是私有,目前理论界的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私人股相比于国有股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Margolis(1999)通过对美国能源产业R&D投入的研究发现,由于该产业中R&D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造成该产业中技术创新的所有权模糊,以致技术创新投资的长期低回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私有化更加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增加私人股份,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Madden和Savage,1999)。因为,私人投资的R&D比政府投资的R&D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更强(Liddle,1997)。从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发展来看,经历了由国家控股的国有制形式到国家和私人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股份制形式。但很多企业的产权还是不明晰,虽然我国政府多年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收效不大,产权结构的一体化还是重要原因,因为高度集中于政府的所有权形式,使企业自身的创新收益权和创新资源自配权未得到明确界定,导致企业动力的不定(刘三林等,2000和夏冬,2003)。产权优化(包括所有权结构调整)和产权激励是解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缺乏的重要举措(张旭升,1998和萧延高,2001)。

(2)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股权结构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水平和经营者持股水平。股东和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关注重点不一样。经营者关注于公司的短期收益,不愿意进行R&D投入,而股东关注于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因为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会给经理带来工作的不安全感,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而这不同于股东,股东可以通过不同的股票组合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Baysinger、Kosnik和Turk,1995)。根据委托理论,当所有这和经营者利益目标更趋于一致时,管理层会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反之,股东和经营者之间不适当的关系将导致企业短视行为,将对技术创新产生限制作用。大股东可以通过监督经营者的行为,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来增强市场运行的有效性(Shlerifer和Vishny,1996)。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有正面影响(Hosono、Tomiyama和Miyagawa,2004)。但,在不同的国家影响力并不一样。Lee和O'neil(2003)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不同行业(汽车、化工、通信、计算机、电子、制药和能源)公司的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和治理模式不同,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技术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和日本的公司中有所不同,在美国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研销比正相关,但在日本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研销比没有关系。

3.2 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众多因素中,最高管理层(即经营者)是技术创新强有力的支持中的一个最要的因素(Nakahara,1997)。企业家的具体工具是创新,即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机会的手段(德鲁克,1989)。但是任何创新活动都是有风险的,在一项有关企业引入新产品的实证研究显示,成功的概念小于20%(Crowford,1997)。同时,经营者具有风险偏好性,这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着关键的影响作用(Daniel,2000)。如果经营者属于风险厌恶者,则会减少高风险性的技术创新投入(Hill和Snell,1988)。在一定条件下,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不仅取决于其胆识以及掌握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经营者的激励。根据委托理论,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越一致,经营者就越有动力为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努力工作,从而会提高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因此,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势必会影响其技术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杨建君,2007)。设计和实施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尽可能一致是保证经营者努力工作的关键,也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Hoffman和Hegarty,1993)。激励经营者可以通过提高经营者持股水平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徐金发、刘翌,2002)。Zahra等学者(2000)对中等规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发现,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相关。

从经营者自身的角度出发,经营者的工作能力会影响其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经营者杰出的工作能力和对技术创新机会的敏锐嗅觉对企业的产品创新非常重要(夏冬,2003)。经营者的工作态度与产品创新正相关(Gary,1998)。

综上所述,企业家的创新决定是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权利的综合反映,而创新能力的发挥又受到创新动力和权力的影响(杨建君,2002)。

3.3 董事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董事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将董事会规模分为小规模和大规模。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表现为有不同背景、经历以及专业知识的人士进入董事会(Judge et al.,1992)。董事会规模的大小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理论界有3种观点:①根据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于一定规模的公司而言,过大的董事会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因为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使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在董事会能不更好地实现互补,有利于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吸收不同的意见,减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②Yermack(1996)和Zahara(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绩效及创新活动是负相关性。相对于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来说,规模相对较大的董事会通常是更多样化,更容易发生争论和没有凝聚力,规模相对较小的董事会可能更容易应对飞速变化的环境(Lipton和Lorsch,1992)。他们还指出董事会通过监控能力发挥作用,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但由此带来的成本超过了其所带来的收益,比如:缓慢的决策制定速度和对分享风险的偏离。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还会使董事会产生搭便车的动机,这种情况在技术创新项目成败对董事实际损益影响并不大的条件下更为明显。董事会规模缩小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刘翌,2002)。③董事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Yermack,1996),及当董事会规模扩大时,对技术创新水平不断增加,当董事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最高,随后,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企业技术创新呈下降趋势。

(2)董事会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根据董事会人员是否在企业任职的情况,董事会结构分为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内部的董事是指在企业内担任一定职位的董事。外部董事是指不在企业任职的董事,他们与公司无潜在的利益冲突,也成为独立董事。2001年,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至此,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刘翌,2000)。John&Zahra(1991)认为,企业总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营,通过引入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董事,企业可以有效地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帮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面临的各种危机,增加企业组织的生存可能性,配置更多的资源于创新活动和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关系。

(3)两职合一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领导权结构指的是董事和总经理的两职合一的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Wright et al.(1996)认为,问题的存在导致经营者主要关心个人财富、职位安全、权力威望以及个人效用最大化,因而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他们对创新的追求。董事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就会导致公司在重大决策时产生利益冲突(Morris,1964)。如果通过对经营者实行股权、股票期权以及其他与当期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安排可以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可有效提高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Jensen and Meckling,1976)。如果总经理担任董事长,他对技术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杨建君,2002)。所以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绩效的提高(Zahara et al.,2000)。

4 简要评述

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都已经形成独立的理论,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探讨阶段。本文从所有权、董事会和经营者这三个主要方面大致概括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一

些观点和争论,当然相关的话题远不止这些。比如公司治理中的资本结构、公司规模、机构投资者、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有学者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如杨瑞龙等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了一个网络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指出技术创新活动激发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会产生新的价格关系,并由此可能带来产权关系的重新调整。

已有研究的不足表现在:(1)我国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基本处于理论阶段,有实证的文献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国外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不多,可供借鉴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相当有限;二是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搜集相当困难。有些数据的获得要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能获得,而问卷调查的可回收性低,相当多的文献是中国统计年鉴等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宏观研究,或者通过上市公司年报等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微观研究。(2)已有的文献来看,它们或揭示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在某些方面的内在联系,或提出了一个启发性极强的研究框架或建议等。忽略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公司治理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行为以及他们所导致的企业绩效情况,这三方面的如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全方位的考虑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Andrew Tylecote,Emmanuelle Conesa,Corporate governance,innovation systems and industrial performance,Industry and Innovation,1999(6):25-50.

[2]王昌林.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4.

[3]华锦阳.试论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2(1):52-57.

[4]徐金发,刘翌.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02(4).

[5]Shaker A.Zahra,et al.Entrepreneurship in Medium-size Companies: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and Governance System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

经营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 科技期刊;运营探索;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08-02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平台。按期刊内容可分为综合性期刊、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科普性期刊。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传媒受到极大挑战,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降,甚至出现报纸、杂志停办的情况。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探索科技期刊的有效运营方式,是科技期刊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

1 科技期刊目前的运营方式

1.1 收取版面费

收取版面费是目前国内外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最主要的运营方式,特别是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期刊。版面费一般指正式科技期刊刊用作者的文章后其期刊编辑部向作者收取的现金费用。版面费是在科技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据最新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每年版面费金额数目不菲。

1.2 做广告

收取广告费也是科技期刊经常采用的运营方式之一。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几年,期刊行业蓬勃发展,一些行业性技术期刊转型较快,完全面向市场运营,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但是好景不长,新媒体的出现让这种势头戛然而止,目前发展较好的完全面向市场的科技期刊寥寥无几。

纯粹的学术期刊受众面小,发行量少,广告影响力差,所以广告刊登量有限。在目前情况下,纯粹的学术期刊通过广告这种途径运营,是比较困难的。

1.3 拉赞助

赞助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宣传效果)而向某些活动(体育、艺术、社会团体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行为。赞助的实质是双方资源或利益的交换与合作。因此,一项成功的赞助必须是双方互利互惠、互有所得的,它也是受法制化市场经济左右的。可以说,广告是赞助的方式之一,但赞助的形式更广泛,如栏目署名,编委会署名等。一些科技期刊在某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出现了一些企业出资赞助的情况,不过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些期刊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行业情况特殊,所处地位特殊等,不具有普遍参考价值,可复制性较差。

1.4 搞活动

科技期刊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广泛地接触到广大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了解技术发展趋势,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科技期刊除了期刊载体之外,还可以采用学术会议、展览、考察、培训等面对面的活动,一方面拓宽科技传播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运营收入。不过,能够采用这种运营方式的科技期刊,需要一定的运作能力。

1.5 综合运营

一些科技期刊集群式发展,综合实力较强,或者因为特定情况,有较强的运作能力,综合上述几种运营方式。还有的科技期刊综合纸媒、网媒、手机传媒,甚至是电视、电台等传播方式。目前,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有能力综合运营的、纯学术期刊数量少之又少。

目前,我国有8 000多种期刊,本文将选取科技期刊中的学术期刊,重点探讨其运营方式。

2 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在我国,根据检索途径不同,学术期刊可分为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双核心期刊等。在国外,学术期刊最主要的检索方式有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和ISR(科学评论索引)等,其中,SCI和EI是学术期刊普遍认可并最求加入的目标。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F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EI(The 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 500余种期刊和1 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2.1 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体现

在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直接体现在收录机构的水平和影响力上。被SCI、EI收录的期刊,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受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普遍认可,在这些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成为职称评定、学位评定、技术评定等的硬性标准。相对而言,这些期刊的投稿量大,稿件学术水平高。

2.2 提高学术期刊学术地位途径

稿件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期刊的学术水平,同时吸引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两者在矛盾中发展,在发展中磨合,最终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这条路漫长而艰苦,很多期刊在痛苦中挣扎。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工作中的体会:

1)建立有影响力、高水平、能切实工作的编委会队伍。编委会专家的水平,直接影响审稿质量,直接影响稿件质量,直接影响作者队伍。

2)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吸引高水平投稿,如约稿、宣传、宣讲、会议等。

3)扎实提高期刊办刊水平,提高期刊质量。

2.3 学术运营

当一本学术期刊在某领域的学术水平达到一定层次,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学术运营。学术运营就充分利用期刊的学术资源,通过相关方式,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 结论

目前,在市场类科技期刊发展艰难的情况下,学术性期刊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不过,随着国家学术评价体系和职称评价体系的改革深入,学术性期刊也应顺应改革潮流,谋求自身发展。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不可或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值得业内人士开阔思路,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经营技术论文第9篇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营销能力;提升对策

1 引 言

2 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特征

基于以上现有对高技术、高技术企业的研究结论,可以明确高技术企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首先,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特征;其次,由于高技术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更具不确定性,高技术企业的经营也更具风险性;再次,R&D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具有极强的创新特征;最后,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应用周期迅速缩短,这也使得高技术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的特征。

3 高技术营销能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近几十年来,营销能力理论受到管理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营销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主要包含三种角度:资源视角下的营销能力被定义为包含企业人力资源或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资产的复杂的组合;[3]过程视角下的营销能力则指的是企业运用收集到的知识、技能和资源来满足市场中相关业务的需求的过程;[4]能力视角下的营销能力则直接被称为企业促进和销售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并实现企业赢利目标的才能。[5]对高技术企业而言,无论是从哪种角度界定的营销能力内涵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所以本文在高技术企业特征的基础上,综合有关营销能力的资源、过程、能力研究视角,将营销能力定义为企业通过获取营销资源并在经营过程中将之高效运用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

在众多对营销能力的研究中,由于对营销能力的理解、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营销能力的构成要素也没有统一,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企业特征和现有相关研究,剔除不适用的、添加更具代表性的营销能力构成要素,将营销能力分为市场知识能力、战略营销能力、营销运作能力、全员营销能力以及动态营销能力。

3.1 市场知识能力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最先强调的就是发现和评价市场机会,对高技术企业而言,发现和评价市场机会是有些片面的。高技术企业的市场环境变化多端,有很多市场机会是稍纵即逝,甚至是隐性的,是需要企业自己去及时把握、深入挖掘的,市场知识能力强调的就是企业获取、应用市场知识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市场知识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获取、分析包括顾客知识、竞争对手知识在内的市场信息的能力。

3.2 战略营销能力

对市场营销管理而言,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是营销活动的“总指挥”,它决定了企业要从何种战略角度策划营销活动,对高技术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企业经营的风险性,都提醒高技术企业必须要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开始着手营销管理;市场营销需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战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明确市场细分目标等。[6]综上所述,本文将战略营销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的营销战略制定和执行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位置的能力。

3.3 营销运作能力

在营销管理丛林中营销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众多学者提出的营销能力构成要素中也都包含有营销策略的内容,这些研究指出当企业能够充分和有效应用产品、渠道、价格与促销这些营销工具时,不论是对组织还是个人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所以营销策略通常是每一个企业都具备的,营销运作能力也被看作为成功实施营销策略的支持和保障。高技术企业具备强大的营销运作能力,既是对企业营销活动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也是对企业营销战略的有效支持。

3.4 全员营销能力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的特征,创新特征也极为明显,这是其与传统企业的最大区别,这一特征也需要在营销能力中得以体现,全员营销能力正强调了这一特征。有学者曾指出:营销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专门行为[7],对高技术企业也是如此。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不仅需要销售部门,也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以技术部门为例,营销人员只有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才能全面、充分了解产品特性、优势,才有助于产品的销售。所以对高技术企业而言,要以市场营销部门为核心,研究开发、生产作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部门统一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营销管理。 3.5 动态营销能力

随着Teece研究的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动态能力在营销领域的应用,但目前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动态营销能力的内涵。本文在充分分析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后认为动态营销能力应从两个角度考虑:由外而内的动态性、由内而外的动态性。其中由外而内的动态营销能力强调的是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即企业能够有效感知市场变化并迅速做出正确反应、进行组织调整的能力;[8]而由内而外的动态营销能力则强调企业的主动性,是指当企业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时,需要预见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反应,能够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而引导企业营销活动。

4 高技术营销能力的提升对策

(1)通过加大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提升企业市场知识能力。高技术企业要提升市场知识能力首先需要明确市场知识需要从竞争对手和顾客两个层面考虑,并且要相互区分;其次需要掌握有效应用市场知识的能力包含的具体内容: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定期收集顾客、竞争对手的信息;对其中的无效信息予以剔除,从而避免后期分析过程中产生误差;能够基于以上信息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以为企业营销活动的进行提供基础;为了企业的持续性成长,要对顾客进行跟踪服务,具体而言就是要保有详细的顾客信息档案,以为顾客提供更为细致、到位的服务。所以,高技术企业的营销部门要对市场信息有清晰、准确的认识,特别注意对市场知识的分析和利用,这是高技术企业把握市场机会、抢占先机的首要因素。

(2)通过明确企业营销战略目标提升企业战略营销能力。市场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程度的不断扩大使得众多企业都将营销活动提升到战略层次,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营销战略却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将战略落到实处,大多企业只是对市场进行了划分,随后采用差异化战略以区分顾客群体,却没有明确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而战略管理的定义明确地指出企业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就是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营销战略同样如此,只有明确了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才能使企业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营销战略管理活动,才算是企业真正具备了战略营销能力。对于现阶段的高技术企业而言,要提升企业的战略营销能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明确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

(3)通过确定企业重点运营内容整体提升企业营销运作能力。对于所有企业而言,营销运作能力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最需要清楚企业的营销运作重点。例如对于联想企业而言,其分销能力是众多企业都无法企及的,这就是企业需要重点把握的,而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面则可以采取合作、收购等方式进行,可见企业通过划分经营重点,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营销运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更合理地应用企业资源。通过明确企业的经营重点,削峰填谷,在整体层面上提高企业的营销运作能力。

(4)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沟通提升企业全员营销能力。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密集、智力密集和极具创新性的特征使得企业中技术信息有一定的集中性,但对于营销部门而言,同样需要掌握企业的技术信息以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另外,企业的技术部门也只有在营销部门提供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综合考虑以上内容,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无论是对技术研发部门,还是营销部门都至关重要,所以高技术企业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使各部门能够充分、有效利用市场和企业信息才能使全员营销能力发挥最大作用。

(5)通过发现顾客潜在需求、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提升企业动态营销能力。本文提出的高技术企业动态营销能力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对于由内而外的动态营销能力而言,如何从现有顾客群的消费习惯、特征等因素中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顾客的消费行为是企业提升动态营销能力的关键。相比于传统企业所处市场环境,高技术企业的市场环境更新速度极快,顾客的消费行为也是千变万化,如果企业能够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基于这些需求指导企业研发活动、开发新产品,就可以通过有效吸引消费者,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从而实现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收益。对于由外而内的动态营销能力而言,如何快速察觉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企业提升动态营销能力的关键,因为只有准确察觉到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变化,企业才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这些变化做出调整,保证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

总之,对高技术企业而言,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市场知识能力、战略营销能力、营销运作能力、全员营销能力和动态营销能力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然后要基于各种营销能力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不足,实现企业提升营销能力、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