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课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15 10:51:17

文化课教学

文化课教学第1篇

【授课时间】

本节内容为2课时

【授课内容】

《旅游文化》教材第二章“旅游人文文化”第三节“茶文化”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旅游文化第四章旅游人文文化的第三节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旅游实践工作,有很好地指导作用。

2、学生分析:我校旅游专业大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旅游学概论》和《中国旅游地理》等相关旅游基础方面的知识,并且有在相关旅游酒店已有实际对客服务包括为客人提供茶水服务的工作经验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饮茶的经验,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本堂课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重点掌握茶行为文化中茶的制作工艺和心态文化中茶艺和茶道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学生辨析我国茶叶主要类型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体验我国茶文化内涵的能力;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游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内容讲解、图片展示和相关视频播放讲解相关知识,再结合课外任务布置,用任务引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详细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热爱旅业的情感;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2、难点与关键: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影视图片展示法

2、学法:讨论法、发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用具(茶及相关品茶工具等)

【教学思路】

本堂课的教学是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联系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饮茶实践活动和对客的茶水服务体验,由一个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导入本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饮茶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地位,并在此过程中向同学们讲解我国种茶和饮茶的历史;用PPT课件辅助讲解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包括茶的种类、制作工艺、等。用一段VCD录像展示我国传统的茶艺表演,通过课堂讨论和中外对比的形式突破本堂课教学的难点: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中间穿国主要名茶及饮茶名人的历史典故、趣闻故事,加深同学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印象。最后,布置同学自发结成学习小组参观台州市主要的茶楼,茶商店,在实践中体验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跟茶有关的物品,包括各类茶叶、茶具及与茶有关的资料、图片。

2、预习与茶相关的知识。

二、课堂问题导入:

1、教师活动

① 问题“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引

入课堂知识。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3、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知识

同学回答后,总结“对,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外我国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宝,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一般百姓生活,还是读书的文人,有一样东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茶有关的文化知识”

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

知识点一:了解我国茶的种植、饮用历史及茶的功能

教师活动:引用古代经典有关茶的记录,讲述我国茶的历史,茶的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还知道哪些有关茶的记录,功能还有哪些。 主要内容:

1、茶的历史:战国时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并记述了茶的药效和作用,“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降血压、防癌、保护心血管等)

儿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显)

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可提高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分辨率,并能利尿,消除支气管及胆管痉挛)

芬芳类物质(芳香开窍,抗毒消炎,利肺排痰)

知识点二:掌握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内容:

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

物态文化:茶叶的栽培、加工、保存以及茶具、水茶事物件等

制度文化:从古到今,行政管理阶层都对茶叶的生产、加工、贸易、消费,有明确的标准和律条

行为文化:茶叶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服、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态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应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在品茶所追求的意境,所油然而生的联想,对人生价值深层次的顿悟,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礼仪和韵味,以及反映茶叶加工、品饮情趣的文艺作品等,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知识点三:掌握茶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名茶

教师活动:结合茶的图片,讲解主要茶的类型,其制作工艺区别,名茶代表。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浙江省有哪些名茶?

主要内容:

我国茶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

1、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2、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3、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4、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知识点四: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联系

教师活动:用VCD播放我国传统茶艺表演,总结茶艺表演的顺序,讲解茶艺、茶道的内涵

学生活动:观赏茶艺表演的VCD,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思考并回答茶艺与茶道之间的联系

主要内容:

茶道: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是陶冶心情的一种方式,是以沏茶、赏茶、饮茶等美心修德传承礼节的和美仪式。

茶艺:制茶、泡茶的表演艺术,是发展个性、顿悟人伦的方式

知识点五:了解其他茶文化

教师活动:用PPT介绍其他与茶有关的文化,包括喜爱饮茶的名人、对联、诗歌

学生活动:继续体验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总结

教师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讲解,总结本节学习要点。

五、课后实践

布置同学自发结成学习小组参观台州市主要的茶楼,茶商店,在实践中继续体验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 茶文化

一、我国茶种植、饮用的历史和茶的功能

1、茶的历史

战国时的《神农本草》

唐,陆羽《茶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

儿茶素

咖啡碱

芬芳类物质

二、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茶的物质文化

茶的制度文化

茶的行为文化

茶的心态文化

三、茶的主要种类、制作过程及其代表名茶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黑茶

其他茶(黄茶、白茶、花茶、药茶)

文化课教学第2篇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2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文化课教学第3篇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例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将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

二、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意思比较深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电教手段。因为电教煤体具有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象,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鸣,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例如:教学《采蒲台的苇》其中一句:“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涉及到历史背景。但是,由于当时的年代距现在较远,而且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如果只靠语言的中介,是很难认识其特定环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选制的录像,让学生边欣赏一望无际的苇海及冀中人民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英勇战斗的情景,边听着老师的讲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躏最厉害的地区之一,但是这里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水乡的自然条件,出没于芦苇丛中,战斗在烟波之上,沉重地打击着侵略者,勇敢地守卫着祖国美丽的水乡,最终取得了胜利,课文中写的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就是指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样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学生理解了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了冀中人民勤劳、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并且为理解下文作了准备。

四、加强信息传递,强化有意识记

文化课教学第4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我国高校从1995年开始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它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基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较之那时的做法,现在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了两个方面的进步:一是从主要关注课外活动,发展为同时也关注课堂教学;二是从主要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为同时也关注科学素质的教育,以及关注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交叉。教育部1999年、2006年先后批准建立的共计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给该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南开大学是1999年首批建立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在积极组织各类课外活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相关的课程建设;现在全校已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的课程近百门。“数学文化”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01年2月应运而生的,至今已经讲授了9轮。六年多的实践证明,“数学文化”课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一、“数学文化”课在课堂内的文化素质教育

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文化素质教育类的校公共选修课,主要教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课程宗旨是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数学文化”课虽然主要以知识为载体,却不以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现在的数学课,由于各种原因,常常采取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常以“类型题”的方式去学习、去复习。一个大学生,虽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了多年的数学课,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较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数学素养较差;甚至误以为学数学就是为了会做题、能应付考试,不知道“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的重大价值,不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理解数学文化与诸多文化的交汇。大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如果不是在与数学相关的领域工作,他们学过的具体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可能大多用不上,而他们有所欠缺的数学素养,反而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精华。“数学文化”选修课的重点正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

一般的数学课,是以数学的知识系统为线索来组织教学的;而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则是从数学典故、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角度切入,进行教学。例如,历史上三次数学危机的典故、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类比的方法、抽象的观点、数学审美的思想等。课程组织的材料比较丰富,涉及的数学知识又深浅适当,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并有所收获。全校近70个专业,都有学生选修过该课。该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很好,为素质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

一位学生写道:“数学文化课向我展示了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是以往数学课上的定理、公式、计算和题海,而是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我第一次用美学的眼光来看待数学;第一次了解到数学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次走进数学史的长河,去追随数学家的足迹;第一次体会到数学中浓郁的人文精神;第一次知道曾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三次数学危机,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等等。”

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既把多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次上,又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数学发展中的规律;既学习了历史上的重大数学事件,又学习了科学家、数学家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既了解到社会进步对数学的推动作用,又了解到数学发展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数学文化课使我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豁然开朗,使我们学会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去观察和研究世界。”这是曾经选修过该课的一位学生真切的体会,也代表了很多同学的心声。

有的学生说,“这门课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领域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品味数学,形成大局观念。”也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从定理公式背后走出来,使数学中‘人’的因素得到凸显。例如课上讲的希尔伯特捍卫真理、不屈从权贵的事迹,使我产生崇敬的感觉。这些,赋予了数学人文意味。”

二、“数学文化”课在课堂外的文化素质教育

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对课外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学校举办的一次讲座说起。下面的两个自然段,摘自校内刊物对该讲座的报道。

2006年12月1日,南开大学范荪楼的报告厅座无虚席,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顾沛教授的讲座在此进行,讲座的题目是“邮票中的数学文化”,副标题是“从勾股定理到费马犬定理”。该讲座由南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天津市集邮协会共同举办。

讲座展示了上百张有关教学的邮票、邮资明信片和邮资信封,并以其中丰富多彩的邮资图为线索,从世界上不同地域和民族早年各自独立发现勾股定理,谈到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谈到上个世纪最重要的数学成就――维尔斯传奇性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再谈到中国2002年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以及大会会标中蕴含的故事,妙趣横生。听众不仅从中学到了新鲜生动的教学史,感悟到数学的思想和魅力,而且也了解到许多集邮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听这种讲座,大开眼界,受益良多。有的学生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数学还能讲得这样通俗,这样生动,又这样精彩。”

报道中提到的“2002年中国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中蕴含的故事”,是这样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由国际数学联盟举办,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的世界数学家的盛会,也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会议上颁发的“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诺贝尔奖”。2002年的ICM在中国北京举行,有4000多名代表与会。这是国际数学家大会105年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表明了中国数学国际地位的上升。国家邮政局为此发行了一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就取自大会会标,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及它们围成的一个正方形构成。这样的几何图案象征着“数学”,同时又是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用中国古代独创的“出入相补”方法证明“勾股定理”的图解。这是历史上关于“勾股定理”证明的较早记载。记录这一证明的赵爽注《周髀算经》宋刻本,现存上海图书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主图的几何图案,就是该证明中所用“弦图”的简化和艺术化。

这些关于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的内容,既包含了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教育,也包含了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素质的教育。

事实上,由“数学文化”课拓展的课外活动,这几年在南开大学层出不穷。以时间先后为序,例如:2002年7月,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小分队中,有的同学将“数学文化”课上学到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在农村中小学宣讲,成为那次活动的一个亮点;2002年10月,“数学文化”课的许多学生到天津科技馆数学厅担任义务讲解员;2003年4月,“天津市高校数学文化展示月”,邀请“数学文化”课的教师、学生作报告;2003年11月,“数学文化”课的学生积极参加《天津日报》和天津科技馆共同举办的“我与数学”征文竞赛,其中一名学生夺得第一名;2003年11月,南开大学第54期黄埔团校邀请笔者作“数学文化”报告;2004年12月,南开大学校内学生刊物《晨露》出版,“数学文化”课的学生组织了《奥妙的数学王国》的文章;2005年11月,“数学文化”课的一位学生在课堂演讲“几何体的构造”后,又在南开大学数学楼中厅举办实物展览,北方网记者前来采访、报道;2006年5月,“几何体的构造”获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2006年5月,南开大学举办“数学文化节”;2006年7月,南开大学学生论文集《数学之美》内部出版;2007年1月,“数学文化”课的一位学生撰写的论文《几何体的一种构造一一单纯体》在《高等数学研究》杂志上发表。这些课外活动,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文化课教学第5篇

教学要遵循学科的逻辑顺序及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化应注意阶段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特定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也能互为审美客体,相互促进,因此要善于创设环境和利用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心理环境创设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环境美就是要达到天然美与人工美两者的协调。这种协调能激起人们的喜悦感,我们力求使孩子们处处看到天然美景并使这种美景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绚丽。”[2]对教学过程进行美育化改造是针对现有教学过程过分注重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造成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丧失的现象而提出的,目的是在改进和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贯彻美学原则,从动态的角度挖掘教学过程的自身美,使教学过程成为融科学美、艺术美、自然美于一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重视教师的教法,又强调学生的学法。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它自己的特定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和程序、可以传授和重复进行的操作技术。很多著名的教育学家,如前苏联的乌申斯基、美国的赫修特等,都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质。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道:“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最神秘的。”[3]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注意发掘教学过程中的美学因素,教学就有可能蜕化为一种工具式的纯技术性的:教学成一种程式化的工作,缺乏个性、创造力和感染力,达不到教学应有的目的。

美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美育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为能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我们不仅要理解美育化教学的基本特征,还要对这种教学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清晰的认识,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等。因此,我们提出美育化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内容综合化原则、学习个性化原则和教学过程化原则。

(一)内容综合化原则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今人类精神的重要发展趋向,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无论是在教学理论领域还是在教学实践领域,教学与生活关系的问题都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主题。[5]内容综合化原则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美育化教学认为,学生是完整的人。只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的体验性要求去施教,就能使教学充满人文性,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未来的教育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心。有人把这种趋向比作以脊柱教育替代无脊柱教育,这形象地说明学生作为整体的统一性犹如教育的脊柱。综合化教学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这里的综合化包括两个层次:—是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方法进行学习,即使在同一个主题的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受多种思路;二是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综合效益,使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知识,拓宽学习的思维领域,达到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1.教学内容的学科综合。就是依据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来梳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将不同学科的学习设计和改造成围绕向一个主题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活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学科综合呢?下面就美术学科知识的运用作些说明。美术:以它为框架来建构心中的事物。在课堂上,它以绘画为主,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运用。一是教师让学生进行想像产生的,要求根据文中的描述,经过自己的加工,制造出具有个性的美,或者用想像来填补文中描述的空白。这类情况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另一种是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真实再现,如《詹天佑》中用两种方法开凿隧道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图解,这种绘画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形象概念。

2.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现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组织和设计的,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知识结构,不过难以很好地顾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美育化教学并不完全按照知识结构的特点来组织内容,而是强调挖掘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为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例如作文内容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是相对于“命题——指导——批改——讲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调、传统、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来讲的。我们应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使训练收到实效。多样化可以体现在训练体裁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其实,就是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有了这个“契入点”训练才是积极有效的。

(二)学习个性化原则

将学习个性化原则作为美育化教学的首要原则不仅是美育理念的要求,也有其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比如“因材施教”尽管是从教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特点,但它也是学生的差异对教学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从学习和知识的特性出发,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带着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进行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是有差异的。学习个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过程体验化。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4]学生的行为不应该是在教师强迫下的应答行为,而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行为。例如,吕琼老师在教《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时,让学生先自己独立用2颗棋子摆出不同的数,然后全班交流摆3颗棋子的各种方法。有的学生会从小到大摆,有的学生会从大到小摆,有的学生会交换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后有了自己心中的最佳摆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能摆出、说出所有的答案。使认识活动本身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融合在一起,这就是生活中经验升华为体验的转折点。

2.学习方式多样化。“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当前学习方式所存在的问题的基本看法。的确,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学习个性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比较容易把握的。比如教师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学生会很容易把握。

(三)教学过程化原则

课堂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因此必须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得,而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或者为调节课堂气氛而活动。在注重活动目标的同时也要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都是与活动化相背离的。

美育化设计的教学过程在课堂中的应用

1.教学过程的美育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充分涵盖美育化设计的教学过程。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明确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倡导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即课程不是分科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的学科知识和学问。语文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问题。首先以美的形象感染学生。美的形象是指材料中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众多美好的形象。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的悲惨,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温暖;《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凡卡和小女孩的形象让孩子们热泪盈眶;《军魂》、《草地夜行》则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无双的雄伟壮丽的故事,可歌可泣,令人敬仰。其次以美的意境陶冶学生。美的意境是指教材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体而形成的一种美的境界。它包括情与景两个因素,其中,情是内容,景是手段,情与景的巧妙结合就构成了美的意境。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语言文字创造了美的意境。如《桂林山水》中的画卷,《荷花》中的人随花舞都是情与景的巧妙结合。为了让学生受到美的意境陶冶,教师利用音乐与范读、讲解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2.以体验为核心的美育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功能

教学过程的实践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它既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又具有科学性和规定性。因此,教学实践也能形成一定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有可能从教学实践到抽象概括出相对稳定的有效的教学过程的样式。实际上,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种教学模式来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因此美育化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简约型、针对性以及整体性和开放性。教学模式筛选了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对其加以概括和简化,将其组建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用来描述一特定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美育化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文化课教学第6篇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文化课教学第7篇

什么是校园文化?目前还没有一个人们普遍认同的定义可供参考。但不管怎么说,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无非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并且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物质文化包括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美化绿化等;精神文化包括传统、校训、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制度文化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最具核心竞争力是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校园文化的隐性内涵是师生“共同遵守的特别约定”,显性标志是师生为人处事以及学习生活的行为方式。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积极进取、不断超越。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具有规范性、情景性、互动性、趣味性、渗透性、传承性、灵活性等特点;具有文化熏陶、教育促进、价值导向、社会整合等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最后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创建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校园文化的优良中差,主要通过哪些要素表现出来?主要通过学校历史、形象标志、建筑、内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和行为、校训、校风、学风、活动仪式、师生关系、校园环境、美化绿化、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学习工作态度、士气、生活方式等来表现。具体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的问题来区分:1.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是什么?――不空喊口号,具有可行性;2.实现工作目标优先采用了哪些管理方式,组织了哪些活动?――管而不死,活动扎实有效;3.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制定了哪些规章制度和决定?――科学实用且人性化;4.学校成员对学校的认同程度如何?――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协调一致;5.学校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睦?――公平、公正、公开,得以很好体现;6.学校管理中对人的关注程度如何?――以人为本,以生为本;7.师生员工的进取心、革新精神如何?――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8.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是否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9.学校对外开放度,即掌握外界环境变化并及时对这些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如何?――体现学习型校园的特点。

课堂教学

什么是课堂教学?这个概念人们并不陌生,但如果说给它下个定义,恐怕不一定都能说得清楚。综合各种说法,概括一下就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然后再按各门学科国家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最后是根据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一节课,如果老师只是讲得精彩,我们不能说它就是好的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回答得漂亮,也不能说它就是好的课堂教学。最好的教学就是学生在课堂里进行了有效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具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传授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过程的创新性、获取知识的自主性、学生间的合作性等特征。

新课标下的课程内容,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教学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既要统筹兼顾,又要有所侧重:①兼顾继承与发展,侧重于问题性、思想性、联系性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②兼顾问题与情境,侧重于感受悬念、趣味、矛盾、顿悟和喜悦等教学情境的创设;③兼顾三维目标,侧重于过程、情感;④兼顾接受与探究,侧重于探索研究;⑤兼顾师生互动,侧重于学生参与;⑥兼顾形式与本质,侧重学科本质;⑦兼顾内容与结构,侧重逻辑结构。⑧兼顾练习与活动,侧重多元活动;⑨兼顾教情与学情,侧重学法指导;⑩兼顾知识与文化,侧重于文化价值。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实现四个“突破”和“着眼”:①突破教材的束缚,着眼于学生的实际;②突破灌输式的束缚,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③突破所谓标准答案的束缚,着眼于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④突破课堂教学高度计划性的束缚,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要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差异、尊重人格、尊重选择权利;其次,教师需要有坚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包括学科知识的精通,学科技能的熟练,课堂教学基本素质的养成与扎实性等,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和教学过程调控艺术。

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课堂教学隶属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个大概念,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内容,而课堂教学则主要是精神文化的内容,虽然物质与制度的“文化”也要靠课堂教学来传播。

精神文化所包括的传统、校训、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内容,集中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精神等方面。而这些“精神”的获得,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教师的这种“精神”也需要课堂教学来体现。师对生而言,要“以生为本”。

包含课堂教学在内的校园文化体系,是适应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墙壁文化、雕塑文化等各种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学校落实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大展教育宏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了这个空间,学校也就能够成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教育摇篮。

2.虽然上下级,地位却平等,各有各的工作,互不替代。课堂教学体系以课本为固定载体,其功能在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校园文化体系在于强化育人环境,载体灵活多变,其功能在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一种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为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提供特殊教育的活动舞台。通过这些活动来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进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可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与课堂教学的直接教育不同,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无论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还是设施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潜在的,既不是生硬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来实施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这种潜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暗示,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在较为自在、愉快、不自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

和课堂教学的“有形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及其营造的教育氛围更像人们所说的“无形课堂”。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专业培养,“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同等重要。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无形课堂”上,校园文化的“主体”自觉接受了先进文化理念,智慧自然会得到启迪,学习也自然会得到促进。

3.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无论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塑造健全的人格,都不是凭单一的教育手段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才能达到目标。在校园里,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以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沟通课内课外、衔接学科间的关系,补充书本知识的欠缺,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最大限度地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以校园文化浸润来提升学生素质,一方面需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浸润应该是把课堂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并且校园文化建设更应引起重视。因为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多,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的少,重课堂教学改革,轻校园文化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4.课堂教学改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课堂教学不改革,不创新,质量不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校训、校风、假山池沼、壁画雕塑、名言警句、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等一切物质的、制度的东西就成了空中楼阁。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不仅涉及课堂教学的改革,事实上还隐含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合。这种整合后的“大文化”是要依托课堂来沉淀于学生头脑之中的,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又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把教育、教学工作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瞻远瞩、努力探索、大胆实践。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必须全面审视课堂教学的功能,真正改变以往“学科中心论”的观念。认真研究课堂的功能;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辩证思维的水平;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探索精神。其次,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和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研究如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领会合作、互助、倾听、尊重等做人的道理,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养成学生的自信、开朗、乐观、阳光的性格,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最后,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启发式、讨论式或研究式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现学生生命活力的场所。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探讨的课题。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从项目及内容上看,一般包括文化长廊、文学沙龙、校园广播、文艺演出、书画展评、知识讲座、读书报告、科技制作、体育比赛、演讲朗诵比赛、作文竞赛和知识竞赛等。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假如学校学习的生活单调、枯燥,教学只追求升学率,其他一切都不顾,那么,各种错误的、庸俗低级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为此,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局限在课堂以外,还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不管是何种形式和途径的教育活动,都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以寒暑假、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性教育活动,如庆祝元旦活动、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书画比赛、教师节和迎国庆的诗歌朗诵比赛、消防日消防演练活动、法制宣传日宣传讲座活动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每年校田径运动会、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科技节、艺术节、手抄报比赛、乒乓球赛、秋季登山比赛、百科知识竞赛等;与校外共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劳动,如举办禁毒夏令营、红领巾基地、科技夏令营、“八一”慰问、街头宣传咨询、交通安全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名人报告、社区演出活动等。此外,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学生文学社、科技制作小组、书法班、美术班、篆刻组、摄影组、集邮组、舞蹈组、篮球队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还可以利用周末组织专题讲座、辩论会、音乐欣赏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化课教学第8篇

关键词:课程文化;课程文化自觉;课程文化创新

Abstract:Self-consciousnessofcurriculumcultureisanewproblemwemustencounter.Theconstructionofcurriculumcultureinvolvesthefollowingaspects:frominstrumentconsciousnesstosubjectposition,fromgeneralsciencerationalconsciousnesstoscientificrational,fromgeneralconsciousnesstotheoryconstruction,fromcontradictiontokeepingbalance,fromtheconsciousnessofhiddenbehaviortoobviousmanagementandfromtheconsciousnessofvalueguidingtoqualityevaluation.Theself-consciousnessofcurriculumcultureshouldbecarriedoutthroughcurriculuminnovation,whichhasitsownbasicregulationsandmeansofestablishment.

KeyWords:curriculumculture;self-consciousnessofcurriculumculture;innovationofcurriculumculture

课程文化,是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等国课程文化研究的趋势看,课程专家的研究兴趣已经逐渐从课程文化开发转向课程文化理解,即理解课程所负荷的价值观,理解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并把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寻求课程的意义,从对“泛科学理性”课程[1]的批判中探求课程文化的主体存在;我国学者从1989年在介绍外国课程理论时引进了课程的文化性分析,相继开展了一些课程文化属性的研究,[2](59)这些研究虽然丰富了理论视野,但并没有解决课程文化理论的建构问题。另外,当前文化理论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多元文化存在的现状,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自觉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课程文化的研究也应顺应这一趋势,为中国的文化自觉作出积极贡献,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导引作用。基于以上理由,本文试图在对课程文化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文化自觉的构想,并对课程文化创新进行探讨。

一、课程文化自觉的含义

何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中国人类学、社会学教授费孝通先生1997年提出的。费老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己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能与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同守则。[3]

按照费老对文化自觉的说法,课程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自觉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第二,要自觉到旧的课程文化,即传统课程文化是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三,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课程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课程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课程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对自己课程文化的全面自觉。

笔者之所以强调课程文化自觉,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不能消灭课程文化差异。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使各国课程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变化模糊甚至有所消失,呈现出课程文化同质化、综合化的发展倾向;另一方面,带有民族性特征的课程文化又出现了冲突和异质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课程文化同质化,课程文化整合增强的同时,课程文化的异质化、课程文化的冲突也同步增长。

从历史上看,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不像科学技术影响那样直接和明显,而带有潜在的性质,这种潜在的影响,使各国课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4]

1.文化传统影响课程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是儒家学说,因而儒家思想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在课程目标上,非常重视“贤人”和“君子”的培养,把道德的完善放在首位,较为忽视理智的训练。其次,在课程内容上,由于儒家学说既不重视实际观测,又不鼓励精密分析,致使它偏重人伦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内容,忽视实证的自然科学知识。再者,课程设置是以人的群性(共性)发展为出发点,忽视人的个性发展。最后,在课程实施上,重视内省以“致良知良能”,忽视外求;重视整体把握,忽视逻辑分析;重视直觉、思辨,忽视实证等。

2.文化交流推动课程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的文化交流。第一次是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传入,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也传播到邻国,特别是朝鲜和日本,对两国的教育产生了影响,课程建设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表现为儒学和儒家经典著作成为其课程的基本成分。第二次是“西学东渐”,大量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形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课程发展模式,首次触动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封建课程体制,打破了伦理政治等人文科目一统天下的局面,自然科学开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这次文化交流大大加速了我国课程的近代化、科学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文化也开始走向世界,其意义是深远的。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本民族文化与外域文化发生交流冲突之时,往往是课程动荡、改革之际,课程改革的程度取决于两种文化融会的程度。

3.文化变革促使课程改革。在古代社会,教育的文化价值评判的一元性,决定了课程观念的一致性。在近代社会,有了“人性”与“科学”的二元价值尺度,使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课程观争论不休,从夸美纽斯、洛克、裴斯泰洛齐到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无不卷入这两种课程文化的论争。现代社会,基于文化的变异,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重组、分化、嫁接,出现了多元交互冲突为特征的多种课程观。主要有以下五种。①走向经验本位的进步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是从早期的主观性经验发展到杜威的客观的心理化经验之后,才具有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②走向理智美德本位的永恒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以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Adler)为代表,将文化理性和文化遗产视为永恒主题,设置理智美德内容。③走向学术理性本位的要素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历经30年代经济危机及60年代的“卫星冲击”,直至今日被视为“传统”而遭批判,但并没有彻底抛弃。④走向文化修正本位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赋予了学校课程更多的职责、标准及主体地位,但因其在实践上难行,一直停留在理论上“成立”阶段。⑤走向个人自我发展与完成本位的存在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注重个体的完善及课程内容的非理性、主观性、人文性的指导思想,无疑对传统的社会化课程观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对工具主义化的学校课程予以致命的一击,为学校课程研究提出了新的生长点和依据。[5]综观20世纪以来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立足于不同理论的课程观,从经验论到知识论,从理性到非理性,从社会适应论到个人本位论,从学术理性到理智美德,从文化修正到文化复归等,使课程陷入了“茧式多元化”境地。课程文化自觉,就是要超越、整合这些课程文化,以达到自主适应,使之“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

二、课程文化自觉的建构

课程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课程发展方向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并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在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课程文化转型、取舍、选择和改造的自主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笔者认为,课程文化自觉应从以下几方面建构。

(一)从工具自觉到主体地位

课程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它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课程把人类最基本的文化,包括认识成果、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传统习俗等人类文化精粹经过精约、系统的编制后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实现受教育者的文化内化,而且,这种传递的文化是经过选择的。课程始终被赋予社会文化工具的角色和品质,从而导致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即课程文化的锁定现象。还原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意味着课程来源于现实文化,又超越并建构着现实文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课程设计者在设计课程时,会将个人经验、知识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爱好情趣,尤其是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等蕴藏在课程里,从而繁衍出新的文化意义,实现文化的增值。2.课程文化与社会其他文化现象是互动的。社会文化赋予课程的文化意义,推动课程文化的演化、发展,反过来,课程文化也影响和塑造着社会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3.课程文化是教育学化了的文化,课程文化的构建,要体现教育目标的要求,而教育活动有特定的对象、目标、过程、内容,课程文化就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主体性存在。[6]

(二)从泛科学理性自觉到科学理性

课程不是“价值中立”的纯粹知识活动,必须考虑它的文化处境。当一种课程理性以纯粹理性凌驾于其运用的环境之上,它就会变为一种可称之为“泛科学理性”的东西。泰勒课程编制的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曾以“价值中立”的形式出现,被认为是一种理性化、规范化、划一性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普遍适用,压抑了实践领域学校课程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它实际上是一种“泛科学理性”的保守理性观。科学的理性观,在坚持历史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上,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本质规定。

1.主体尺度与客观尺度的统一

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是价值活动的两个基本尺度,它们共同制约着课程的价值活动。当主体尺度达到与客体尺度一致形成理想的价值物,产生合主体效应即正价值,反之,即负价值。当前教育危机甚至面临的严重问题,主要是主客体冲突形成了负价值,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主客体的统一来建构和理性规范课程的价值取向。

2.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的统一

主观理性是以工具的主观意识来理解的理性,在课程上主要表现为追求知识课程的效率和课程方案的正确选择;客观理性是一种更为本质的、综合的理性,它是超越课程本身,追求无条件的、绝对的规则,指引着课程的发展方向。

3.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价值活动是一个从价值主体需要开始,经过价值意识、价值理念、价值创造,到价值物生成与价值实现的过程。在主体需要、价值意识阶段,价值活动的目的性十分突出;在价值理念、价值创造阶段,价值活动的工具性成为关键。[7]反思历史上课程非合理的价值活动,有的是目的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工具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目的和工具都不合理造成的。课程价值理性本质是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4.主体需求与价值生成的统一

主体需要的产生和价值物的生成是价值认识和创造活动的两极。从主体需要的产生到价值物的生成,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认识与创造活动过程已经结束,但是这个价值物是否真正切合主体需要,则有赖于价值实现过程来测度与验证。在课程改革中往往会产生变异,就是事先设计好的课程理想或预期目标在课程实施中发生变化,实践层面实施的课程在性质、状态上不同于改革前预先设计的那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两种变异,即超越性变异和衰减性变异,其原因,主要来自课程自身。在课程实施中,要尽量促进超越性变异的产生,避免衰减性变异,[8]力图实现课程的主体需求与价值生成的统一。

总之,保持科学理性的实现,首先,当前的课程改革在搬用西方的理念和操作模式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本国的历史文化处境;其次,立足于本国文化处境的课程改革须处理好本土文化传统与全球化的关系,寻求建构一种凸显本土文化价值,而又能够赢得其他文化尊重的课程体系。

(三)从一般属性自觉到理论建构

课程的本质在于建构文化,在理论上需要从课程的文化属性的一般分析自觉到课程文化的理论建构,当前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建构。

1.适应课程研究的需要,建立范式性课程文化。有的学者从现代课程的层次分析入手,认为现代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它的表层是物化的知识形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中层是操作化的活动形态,包括教学认识、道德、审美以及交往、游戏、社会实践等,深层是主体化的人格形态,即课程的知识形态的活动,以人际关系为中介内化、积淀为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和人格品质。据此,把课程文化设计为一个由符号文化课程(与学科课程对应)、行为文化课程(与活动课程对应)、媒体文化课程(与平行课程对应),群体文化课程(与自我教育课程对应)和环境文化课程(与隐性课程对应)所组成的课程文化新模式。[9]有的学者从文化学的基本范畴入手,按主流文化、亚文化与课程选择,文化部类与课程门类,文化模式与课程设计,文化变迁与课程改革等建构。[2](60)也有学者分别从文化和课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文化角度,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课程精神文化是核心,它体现在多种课程活动中;从课程角度,课程文化又包括目标文化、内容文化、实施文化和评价文化。[10](12)笔者认为,课程文化是动态的,是一种复杂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高级复合体,是超越科学文化、道德文化和审美文化并以鉴赏、批评、反思、生成为机制的建构性文化。

2.适应文化的动态与选择,建立以学生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主体性课程文化。首先,从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经验、知识与现实、生活与发展相关联出发,把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使学生学会了解、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其次,面对信息化社会,通过课程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创造和免疫能力。第三,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文化共享。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分别完成自己的文化建构,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第四,按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要求,可以选择、调整、组合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要求。

3.适应生态系统的多元与交汇,建立开放、和谐的课程生态文化。文化生态是指文化适应其生存环境而产生的不同形貌,它反映着文化发育的地理背景对文化的制约和作用。文化生态反映在课程领域,首先要求课程成为一个民主开放的文化系统,课程要选择反映本地域、本民族文化特质的内容,课程编制、管理、开发与实施要选用与本地域、本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语言特色、风俗习惯相似或相近的方式,体现不同的文化差异。其次,要坚持人文化和自然化的统一,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

(四)从二律背反自觉到必要张力

我国课程文化价值选择中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可以揭示我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多种文化冲突,分析传统文化的制约和羁绊,进行观念与行为层面的深层文化批判,从而促进现代课程文化观的自觉构建,极有必要。

当前我国课程文化价值选择的背反与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2.是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为主。3.是以群体性发展为主,还是以个体发展为主。4.是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与超越。5.是强调国际化,还是强调本土化。[11]6.是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双重任务的重建为主,还是二者的融合。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文化处理不同事物关系的一条重要准则。西方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关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由此,在课程文化选择中应持有的一些基本立场是:课程设置仍以主流文化为主,但多元文化的观点应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显性与隐性文化中,课程内容应反映所有文化的贡献,教师能客观地看待文化关系的问题及有争议的重大事件等。

另外,文化哲学也从先验批判、经验反思与不受人惑的方法入手,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以下新的视点。1.培养人的个性以及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2.培养全球意识,协调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旨趣。3.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向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4.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纠正完全的科学理性主义,强调人文精神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是新课程文化的核心要义。5.合作、对话、探究是课程改革崭新的文化模式。6.培育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增加课程的文化含量,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诉求。

(五)从隐性表现自觉到显性管理

课程文化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形式。显性的课程文化主要表现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隐性课程文化主要表现为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容的意识形态。这些思想作为一种非学术性的经验,被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它不仅是一种课程文化,还是具体的隐性课程。[10](13)

把课程文化理解为一种隐性课程,可以使课程文化研究与课程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不至于成为抽象的纯理论研究,这不仅拓宽了隐性课程研究的视野,还可以使我们认识到隐性课程的操作前景和课程文化的建设性意义。这为课程文化的显性管理提供了平台。

目前,对课程文化的管理,主要通过课程标准来实现,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关注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艺术课程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理,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艺术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美术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认同民族文化,培养人文素质。”《英语课程标准》:“跨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是实施课程的指南。它是编制、审定教科书,组织教学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国家通过贯彻课程标准的各个环节,力争实现对内隐其中的课程文化的显性管理。需要指出,这种管理要克服统得过死的管理办法,课程管理本身也要植根于新文化之中,并不断产生新的课程管理文化──“课程共有”模式,其基本要义为:1.课程管理走向权力分享;2.课程管理趋向对话交流;3.课程管理需要科学决策;4.课程管理重在服务。[12]

(六)从价值导引自觉到质性评价

课程文化评价是课程评价的组成部分。课程文化仅仅对课程发展起到价值导引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程文化纳入评价领域进行不断修正和检视。作为最具精神意义的课程文化,显然无法用量的办法评价。目前不断完善的质性评定办法,如回应性评价、解释性评价、教育鉴赏和批评、成长记录袋评定法、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更能逼真地反映情意领域、精神世界的东西,以弥补量化对课程文化评价的不足。

对课程文化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课程目标文化。它反映了课程选择文化或建构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课程领域最具精神意义的文化现象。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主要有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训练、获取生活经验、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和情感陶冶等五种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形成了教学活动的事实性。2.课程内容文化。它是不同学科的差异中共同存在的标志性话语,它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渗透在各具特色的不同学科之中,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多元性。对它的评价主要关注课程内容是否体现了对优质文化的选择,是否体现了多元文化及隐性文化教育,是否师生可以形成认识文化、评判文化的能力。3.课程实施文化。它主要反映在课程开发与情境教学之中,它最能体现课程文化的自组织特点和建构意义。对它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协商课程和互动教学。

对课程文化的评价应体现以下几个标准。1.开放性。开放是选择和生成先进文化的前提。2.民主性。从“社会共同课程”的观念出发,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所有成员共同创建文化。3.多样性。多元文化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与后现代化的争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话。课程文化要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融合、共享。4.动态性。社会发展教育活动的动态性,决定了课程文化处在不断选择、转化和更新的动态发展之中。5.生成性。课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文化,它需要根据教育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和“创新”,生成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三、课程文化创新的基本规律及实现途径

课程文化创新是课程文化自觉的落实与实现,是课程文化建设的生命和灵魂。课程文化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课程文化局限性的突破和新的课程文化模式的探索,促使旧文化形态向新文化形态转换的过程。它包括课程文化价值观念创新、课程文化知识体系创新、课程文化思维方式创新、课程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通过课程文化创新,引发旧课程观的解构和新课程观的建构,促使传统惯性的消解和传统精华的重铸,推动课程的重大变革和一代课程新人的涌现。课程文化创新,是课程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课程文化创新是一个长久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增强创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氛围,为创新提供条件。具体地讲,其基本规律及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不断发展的课程实践中创新课程文化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文化上进行了创新,初步显现出来的特征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平等对话的民主认同,开放多元的积极心态,情景生动的理性实践。这些特征最初是从1997年开始对语文课程讨论中形成的。1997年11期的《北京文学》刊登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学生家长、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教师的角度,谈了对当前语文教育弊端的看法,这引起了从教育界到文化界,从学生到家长到教师,从基层教育部门到中央领导的强烈反响和讨论。通过讨论,形成四点认识:①重新审视语文教育的目的,认为当前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相对削弱;②语文教育教材陈旧,与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有相当的距离,而且过分强调语言学的训练,内容过深过难,过于专业化;③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失去应有的生命力,达不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④从一元到多元,表达了教材实行一纲多本的强烈愿望。[13]在此认识基础上,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着眼于人的需要进行课程文化创新,把课程文化创新看作是解放思想的过程,给人以终极关怀的过程,把重建精神家园,重构课程价值体系,作为课程文化创新不可推卸的重任。课程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教师,课程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寄希望于广大学生。在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使课程文化创新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取得扎实的成效。

(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创新课程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文化实践中内化在一个民族主体中的,经由历史凝聚而延传着的稳定的、特殊的精神气质或总体精神风貌。它是渗透到一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之中的主色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称国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例如,自强不息,刚健有力;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刻苦勤劳,艰苦奋斗等。我们要在课程实践中,以民族精神的创新带动课程文化的创新,总体方向是:在民族文化精神上,培育和丰富适应从封闭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的平等、竞争、创新、诚信、民主、法治等精神;在民族文化体制上,从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的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课程改革来看,其文化创新的一般规律是,在初期主要推行采用传播式的创新,移植先进国家的文化,来缩短差距。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发达国家碰到了严重的问题,加上搬用发达国家模式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开始反思这种创新,并对之进行适应性改革,各种教育实验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自己创新的意义,力图在课程改革中反映本国的文化处境。从我国看,1922年胡适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处境出发,提出了“六三三”学制改革,但这不是抄袭美国的制度;[14](17)再如,陈寅恪在设计史学课程时,就没有完全搬用西方史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及教育理想,而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史学教育文化,吸收西方史学现代研究方法,用以完善自己的历史课程设计,从而为世界贡献了一种既具有现代水平又内涵中国文化精神的史学课程。“而这种文化优势恰恰就是国际教育对话中借以立足并显示自身知识价值的根本资源。”[14](19)

(三)遵循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转换与互动中创新课程文化

课程活动古已有之,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迄今不过八十多年,大体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前学科化研究(1890—1917),主要是零星的研究;第二,学科化研究(1918—1948),主要探索课程的技术问题;第三,理论体系的建构(1949—1969),从原理到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第四,范式转变(1970—现在),课程研究的范式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向,呈现多元化态势。

现代课程研究有两条线,一条线以博比特、泰勒(R·W·Tyler)等人为代表,他们追求科学化的方法,创建了课程研究的技术──控制取向的模式;另一条主要以布鲁纳(J·Braner)、施瓦布(J·Schwab)等为代表,他们侧重于追求科学化的内容,创建了课程研究的概念──实证取向模式。现代课程研究范式,以自然科学和经验证实为依据,以价值的中立为研究本质,以课程开发为核心,以行为和结果的改善为目标,突出管理和控制,力图寻求一种普适性的课程原则。

后现代课程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以注重相互依存和维持生态为主题的课程观,代表人物有卡普拉、格里芬等人;二是以平等、民主等带有政治思想为主题的课程观,主要包括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美国的阿普尔是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三是以混沌学和无限宇宙观为基础的课程观,其倡导者主要有多尔、格里芬等人,这代表了后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多尔针对泰勒原理提出的“4R”新课程标准影响很大。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共同点是:寻求课程理解,反对课程中的技术理性,重视理论性、研究性,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弘扬整体观和联系观。

现代课程和后现代课程两大范式,各有长短,现代课程强调技术,便于管理和控制,但对复杂的价值问题视而不见,关注标准化,利于提高效率,但违反了教育真谛,忽视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后现代课程在课程的开放性、不确定性、整体联系和关怀等方面对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多元化主义、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诠释学、新教育社会学等诸多理论引入课程,激活和拓展了课程视野。但它过于理想主义和理论化,缺乏操作和实践,很难推行。

进行文化创新,要求我们以现代课程范式的长项为基础,吸收后现代范式中的建设性观点,增加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对话,改进课程开发,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运用多元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体系,超越现代和后现代,建构21世纪课程的愿景。

(四)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文化交往与文化选择、文化批判与文化兼容、文化积累与文化突变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创新课程文化

文化交往,是个人、群体、民族之间精神文化活动、能力及其成果的相互变换。交往具有双向或多向性特点,它推动文化的开放。文化交流是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近代中国的课程充实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就源于“中体西用”为特征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对课程的影响取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程度。表层的文化交流便有表层的文化变革,深层的文化交流才能推动课程的实质性变革。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交流,对其他民族先进文化成果进行消化、进而吸收成我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进行创新,最终达到课程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的协调一致。文化选择一般分为:一是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即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Mead,M)提出的“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culture),是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那些文化;二是未来文化的选择,即“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culture),是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我国传统文化的“后喻”性赋予了课程的封闭和静态特征,美国文化的“前喻”性赋予了课程的开放和动态特征。在相应的文化选择下,所引发的教育创新对民族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第一,教育观念创新作用,也称韦伯定律,即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人类文化的进化起促进作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16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倡导的新教伦理,赋予西方文化进化以新动力,使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第二,教育制度创新作用,也称夸美纽斯定律,即教育制度的创新对激活民族精神有关键作用。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为发展新文化奠定了基础。第三,教育功能创新作用,也称斯宾塞定律,指教育创新必须以服务和作用社会功效为目的。因此,自觉合理的文化选择可以促进并加快文化创新,反之,导致冲突和矛盾,甚至社会巨大震荡和民族文化的消亡。[15](28-29)

文化选择的核心是文化批判。文化批判是站在文化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理性审视和反思,在对现存文化模式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在历史和价值的交合点上,寻找文化现代化的合理道路。批判是扬弃,是兼容。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其兼容的意义:一是要增强课程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二是突出课程设计的主体性,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三是增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四是通过创造性实施学科课程、大力建设探究型课程、重视开发潜在课程及课程的整合,寻求新课程文化的超越和转化生成。

文化积累,即文化的保存和增加,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文化突变,即文化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飞跃。文化积累要求学校课程保持相对的稳定,课程必须有延续性,课程变革主要是修补、完善工作;文化突变则要求学校课程进行大的改革。西方课程演变经历了“三艺”宗教科目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综合学科等一系列课程的转移,实际上反映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从分离到融合的文化变迁过程。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方面要注意反映原有课程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适时地变革,加速课程文化的突变,并且经由积累突变再积累再突变,逐步向高一层次发展。

(五)遵循教育创新的一般规律,探求课程文化创新的策略

教育创新是主体(人)为了一定目的,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教育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教育创新的规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代表性的有:①五原则说,即教育创新的五条原则:批判性原则,探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美感性原则,民主性原则;[16]②五前提说,即教育创新的五个前提: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本土教育资源,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文化遗产,要有全球的视野,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保持创新的标准和底线;[17]③三级说,即教育创新从低到高分为三级:一级是采借传播为主的借鉴型创新,二是以改进为主的教育革新,三是有原创性发现的教育革命。[15](25)④四段说,即从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从学生成长需要中产生动机,从信息中产生灵感,从实践中完善发展。[18]教育创新的流程是:发现问题—界定问题—想象最佳结果—优化最优方案—实施方案—验证结果—推广结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若把上述几种观点综合起来,基本可以把握教育创新的内在规律。课程文化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组成部分,应遵循上述规律并寻求以下创新策略。

1.在组合中创新。如这次新课改中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课程文化”的革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就是从“整体教育”“多元智慧”“全语言”“建构主义”理论等组合形成的,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2.新异发现。创造者能及时发现新事物,并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其生成和发展机制,促成新生事物由自然生成向人工培育,由偶然向必然,由弱势向强势转变。例如,有的教师在数学课程实践中发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种科学的语言,一种特有的符号语言;二是一种数字文化、量的文化和计算机文化。为此,一要培养学生“求真”的文化素质,包括科学态度和辩证思想;二要弘扬数学文化创新精神,从身边生活中运用数学;三要弘扬数学“向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四要弘扬数学“审美”精神,从对称、和谐、完备、统一、奇异的数学现象中使学生产生美的体验。

3.引进创新。就是通过引进某项研究成果进行创新。例如,把“行动研究”方式引进到课程领域,使课程具有了“研究”和“行动”的两大特点,使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两方面的文化创新。一是课程理论的创新,主要有:课程是实践,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室是实验室,教材是范例,家长是伙伴;二是课程实施文化的创新,即合作、对话、探究。合作,就是全社会对课程的共建共享,各人都成为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对话,就是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部门及师生之间的沟通;探究,就是从课程的发展史到一门课程乃至课程中每个环节,对其中的不确性进行探索和发现。

4.变通求异。就是通过对缺点的列举,改变课程的成分比例或顺序,以突出某些方面而产生变革效应。如,新课改中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就是从分析原有评价的弊端入手,其弊端主要是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是静态的。新课改则从多维度进行评价。一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二是自由度,即教学中民主、平等的环境。三是参与度,即师生的参与程度。四是激活度,即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五是扩展度,即从显性课程向隐性课程的扩展程度。多向思维评价方法带动了课程文化的创新。

5.转化生成。就是通过对社会文化的转换、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使之内化到课程之中,并通过多种主体活动,运用心理强化、心理定势等心理机制,强化认同、适应、同化、融合等多种心理过程,依托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多种表现形式,将先进文化生成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可以预见,随着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激发与觉醒,课程文化建设和大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8—76.

[2]胡斌武,吴杰.试论课程的文化学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59—61.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1996—1999[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7.

[4]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169—170.

[5]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34.

[6]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J].课程与教学,2004,(1):26—28.

[7]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5):71-76.

[8]石鸥,等.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3):3-7.

[9]谢凳斌.跨世纪课程现代化与课程文化新思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1):36-39.

[10]郑信军.课程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关注[J].教育评论,2002,(6):11-14.

[11]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8.

[12]胡东芳.论课程共有[J].教育研究,2002,(8):78-83.

[13]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9.

[14]丁钢.课程改革的文化处境[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6-19.

[15]冯增俊.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J].教育研究,2001,(11):24-29.

[16]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196.

文化课教学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断的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且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以此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一、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准备尤其重要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来细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状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备课要以启发准确、激发兴趣、自主学习为目的,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教师要注意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注重预习的有效性。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备好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我们开始时可以将预习任务的布置安排在课内进行,逐渐的让学生习惯预习,最后让学生在课堂外预习。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情感的参与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教学的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可亲是保证学生信其道的前提。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尊重。尊重既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在这个尊重个性,尊重思想的时代,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尊严,都渴望收到尊重。如果以高傲的姿态凌驾他们之上,必会造成对立的局面。坦诚的理解与合作,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理解需要师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移情,努力减少隔阂,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凝聚力,并且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生动的画面面前,在直观的可操作的电脑软件面前,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语文学习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成了一种乐趣。多媒体网络具有生动的模拟再现功能,它能控制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文本和符号等多种信息,再现阅读教材中的艺术形象、自然图景、生活场景,营造一个感性的空间,让学生见其形、闻其声、临奇境,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便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自觉地、愉快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彼此交流、讨论、协作学习,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取新知识。学生不仅是得到新知,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手段,形成新技能。在课堂教学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

四、加强教师自身能力,让课堂丰富多彩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使自身的个人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就目前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来看,其逐步向年轻化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都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认清楚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确保教学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同时,教师要学习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技巧,且能够将先进的教学工具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加强语文基础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语文与其他理科科目不同,其不仅是一门语言,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运用其进行交流,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了解和掌握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教学来讲,我们既要体现出语文的人文价值所在,还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根本作用和工具性,不断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目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教学内容。当然,语文的基础教学离不开教材,它不仅是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还是语文知识的承载体,因此教师必须要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教材本文的精髓和思想,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在引导欣赏教材本文教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在学生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依靠教材本文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为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锻炼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才能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文学修养,才能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动机[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