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3 13:58:52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1篇

关键词:火电厂;环保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051-02

目前我国雾霾天气渐趋严重,不仅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为改善空气质量,构建和谐社会,防治火电厂烟气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为此,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督促火电厂加强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工作。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作为实现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全面监测的必要手段,可以对火电厂环保设施运行状态和燃煤发电机组CO、SO2、NOX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在线实时监控,进而为火电厂“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可谓责任重大。下面笔者主要就监控系统的目标、效益、技术、问题,对监控系统进行探讨研究。

1 监控系统的目标和组织方案

1.1 目标内容

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并实时将火电厂燃煤发电机组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等相关数据传输给监督管理部门,以实现其对污染物排放的全面了解,进一步提高监督质量。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该系统内部包含颗粒物监测、气态污染物监测、烟气参数监测等一系列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子系统,并烟气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机组及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机组等环保设施运行监控系统,全面采集烟气在线监测(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机组和环保设施分散控制(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DCS)数据。

1.2 总体方案

一般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会连接火电厂不同部门甚至多个火电厂。为更好落实监控工作,实现监测数据的正确采集、实时传输和预警,该系统必须统一技术标准并规范系统功能,比如统一数据源,准接入数据必须来自CEMS、DCS。以机组为单位进行数据采集时,为确保监控机组能准确反映环保设施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浓度指标,应按照机组脱硫工艺、脱硝工艺具体设计接入参数。总体上,本监控系统的方案思路是:建立专用调度网络,进行机组运行参数、环保设施运行参数、烟气污染物排放参数集成传输,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数据分析结果公布于众。具体过程可分为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数据处理与上传阶段、反馈阶段,承载体是火电厂子站和中心站。火电厂子站主要负责本厂DCS、CEMS系统监测数据的采集,并按照系统数据传输规约将已采集数据通过调度数据网传输至调度中心。中心站则主要负责将各子站传输过来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建立综合数据网络,有效监控数据动态和运行情况。

2 监控系统的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具有方法科学、手段先进、监督效率高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从火电厂的角度看,运行本系统一方面能够大幅度降低排污费用,另一方面能避免环保罚款。原因在于,安装监控系统之后,火电厂脱硫设施投运率到达90%,脱硫率不断递升,SO2、NOX排放量每年减少数拾万吨以上,排污缴费相应减少,因脱硫设施基础投运率和脱硝设施基础投运率低导致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废弃物排放超标问题得到解决,节省了一批环保罚款,提高了火电厂经济效益。从政府方面看,运行本系统,一方面能在提高监管质量的同时降低监管成本,节省现场监测费用、监测人员的差旅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硫化物排放减少,能够弥补脱硫脱硝电价补贴费用和污染治理投资,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2.2 环境效益

通过运行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控制SO2、NOX等重度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促使火电厂不断提高生产技术,走高效、节约、降耗、减排的优质发展道路。首先,进行污染数据在线实时监测,能够使主管部门和环保行政部门全面掌握污染情况,清楚了解哪些地方有待改进、哪些地方值得保持,督促火电厂消除问题症结,做好环保工作。其次,进行污染数据在线实时监测,能够使火电厂企业明确本单位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重污染物排放数量和浓度符合我国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最后,进行污染物数据在线监测可以促使火电厂提高燃煤发电机工作效率,完善环保设施建设。比如改进脱硫设施,降低烟气中的硫含量;改进脱硝设施,降低烟气中的氮含量;改进除尘系统,解决烟气浓度过大问题等等。监控系统带来的环境效益显然可见。

2.3 社会效益

火电厂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做好火电厂污染监控工作可以提高火电厂“节能减排”工作效果,对其它行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整体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程。同时火电厂发电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废弃物是我国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实施监控系统能够减少烟气、粉尘、颗粒物等废弃物排放,为人们安居乐业、经济良性发展、社会整体和谐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尤其现在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雾霾天气频发,已严重影响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显然加强火电厂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对社会进步有长远影响。

3 监控系统的技术分析

火电厂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具有监测数据实时性强、数据参数设计全面、安全性高、电力调度网与互联网结合以满足多方需求等特点,其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点。

3.1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火电厂生产数据传输对网络稳定性和保密性要求高,进行二次系统防护是必然要求。通过网络分层技术和单向传输安全隔离装置可以有效实现电力数据的安全传输。网络分层即电力调度专用网和互联网分层,其中电力调度专用网由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可用于各项监测数据传输、集成、统计分析;互联网则是监测结果的平台,可接受政府环保部门及公众的访问。二者通过借助单向传输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隔离。该隔离装置内部的数据接收区与电力调度网相连,数据发送区与互联网相连,对接收数据进行特殊编码排序之后单向发送到数据发送区,然后解码并转发网上。

3.2 跨区域通讯网络技术

火电厂要安装数据采集接口机,负责本厂各个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并通过电力调度网将采集和中间存储的电力数据按照统一的传输规约传输至调度中心。为更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电网的区域调度范围构建通信链路,实现跨区域通讯。不同调度区域可通过国家电网专用网络进行数据互相传递。

3.3 加强脱硫系统和机组环保排序技术

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针对不同脱硫工艺,分别制定数据参数,实时采集脱硫系统、脱硝系统等环保设施运行数据和硫化物及氮氧化物等烟气污染物排放数量和浓度数据,结合各项参数判断环保设施运行现况,以进行环保排序。

4 监控系统应用中的问题

4.1 系统投运率不高

我国火电厂燃用煤质较差、烟气湿度大、腐蚀性强、烟尘含量高,监控系统运用环境恶劣,监控设备有时难以正常运作,故障频发。且监控系统设备基本由光化学仪器构成,零件、备件多依赖进口,因此,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维修。这就导致系统投运率较低。

4.2 系统维护专业水平低

在线监测仪器由于其技术含量较高,往往需要专业维护人员。但火电厂环保人员尚不完全具备专业维护知识,维护质量不高。比如,在线监测仪器中的光化学仪器维护时,若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很容易造成量程和零点的漂移问题。

5 结语

综上分析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的工作目标、效益、技术等方面,该系统的实用价值得以凸显。火电厂安装本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控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同时能够极大改善我国空气质量,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政策。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实施电力网与互联网分层管理,将发电公司、环境行政保护部门、电网公司等多方角色纳入环保设施和烟气污染物排放的日常监督之中,既强化了环境监督力度,又促使我国火电厂提高生产技术,整体推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海洋,丁国清.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J].清洗世界,2013,(6).

[2] 王勇.谈火力发电厂烟气连续监测系统[J].大众科技,2013,(9).

[3] 陈小刚,金秀章.火电厂煤粉浓度的软测量技术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8).

[4] 王瀚伟.火电厂脱硫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维护[J].科技信息,2013,(26).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2篇

【关键词】火电厂;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1 引言

随着现代电力行业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自动化技术的长足发展,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水平也越来越完善。传统的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DCS控制方式实现管理,这就造成管理信息系统分散,信息流通不够流畅。当前,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正逐步向信息管理、设备管理、故障分析、自动抄表等多种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集测控、监视、报警、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中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成为未来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2 火电厂生产工艺过程描述

火力发电发电目前在我国是主要的发电方式,占据整个发电系统的重要位置,其中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料是煤炭资源。下面对火力发电生产工艺做简要描述。

首先,在皮带秤上对煤炭进行过磅,电子称重,利用皮带机将处理过的煤粉送入锅炉进行加热燃烧,燃烧的煤粉使得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气,并通过管道送入高压气缸。一般为了提高煤粉的热效率,应对水蒸气进行二次加热,将二次加热后的水蒸气送入中压气缸,利用中压气缸里的水蒸气去推动汽轮机发电。在中压气缸对称侧还设有低压气缸和除氧器,利用水泵将除氧后的水蒸气打入高压加热器中,进行水蒸气的循环利用。

3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1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监控系统、通信接口、测控设备等支撑整个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站控层、网络通信层、间隔层三层系统组成。

(1)站控层。站控层的设置使得对火电厂内所有电气设备的管理、监控变得更加灵活,内部主要有火电厂专业软硬件,不间断电源系统,工程师操作站,和服务器站。

(2)网络通信层。网络通信层是整个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担负着整厂数据通信的任务。这一层主要由网络交换机,中继器和通信管理器等组成。

(3)间隔层。间隔层的主要功能是采用间隔分布方式将火电厂电气保护装置安装在开关场中,这种方式减少了二次接线,使得各设备相对独立,降低了维护与调试的工作量。间隔层的主要设备有:400V 厂用电保护与测控装置、综合测控装置、母线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升压变压器保护、发电机(发变组)保护等机组装置,此外,还有励磁调节系统、直流系统、故障录波、安全稳定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3.2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够实现对发电和变电组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对高压低压电气设备参数实时显示,为保证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减少人员操作提供重要支撑,从而满足现代化的电厂自动化管理。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1)实时数据采集功能

通过连接在底层的各个传感器,对电厂系统的各开关量、模拟量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存入数据库,供后续功能模块调取。

(2)数据库存储记录功能

能够将电厂系统的年、月、日的发电生产情况进行记录,并自动生产相应的数据报表。

(3)人机交互界面功能

在人机交互界面中,要能显示火电厂电气接线图,发电机组接线图,励磁接线图,以及其他后备系统安装线路图。此外还要能实时在线显示当前火电厂发电总量,电气系统运行状态图等过程参数。

(4)控制方式切换功能

在断路器,接地开关等电气设备处,需要具有控制方式的自动投切功能,从而满足整个火电厂电气控制要求。

(5)数据报表打印功能

对运行中的实时和历史数据要能自动生产数据报表,并通过网络发送到网络打印机,实现数据、报表,趋势图等打印功能。

(6)故障自诊断功能

对火电厂发生的故障能进行实时报警,并定位故障位置,根据系统内部预定的专家库,进行故障自诊断,提示当前故障原因,从而帮助值班人员尽快排除故障。

(7)数据远程通讯功能

为了能在远程对发电厂生产情况进行监控,需要整个自动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远程通讯功能,从最上层的计划调度,到中间的运行控制,再到最底层的生产对象,都需要稳定远程数据通信功能。

4 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4.1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是火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度中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人机显示界面,和分布在各个变电站的服务器,工作站,实现调度区域内控制设备终端,子级电网调度中心和发电厂的整体联网协调运行。

4.2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是火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配电设备的管理,数据统计管理,和通信控制管理。通过配电自动化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最大化,降低实际值班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强度,同时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的电力服务。在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了分布式集总控制结构,通过以太网络,将配电主站与子站进行网络通信,实现配电管理与集中监控相协调,从而达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统一。

4.3 开关站自动化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开关站的目的是确保开关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开关站的工作效率,减少开关站的人员监控,将值班人员从传统工作领域解放出来,代之以自动化的系统监视。该技术是基于开关站自动控制技术和应用信息处理、传输技术的融合,对开关站内的各种电气设备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并将监视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总控制室,供技术人员查看。

5 结束语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生产调度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也为电网系统管理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方向。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火电厂作为整个电网的发电环节,更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自动化系统运用到火力发电厂是整个行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将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向着更加智能化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翟辉.浅谈电厂电气自动化方案设计[J].科技天地,2009(25).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3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火力发电;创新;应用

引言:火力发电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发电厂电气自动化领域近几年来新型的热点与焦点,其侧重于对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实现对发电厂内部用电中低压电气系统的保护、控制和分析等。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火力发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利用自身特有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系统优势,不仅促进了发电厂电气信息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发电厂的自动化运行水平,增强了电气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火力发电中运用的现状

1、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有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和机炉热工自动化两大系统。但是由于火电厂过程控制的复杂性,机炉热工自动化系统内就含有多个复杂控制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DCS/FCS系统。例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汽轮机监测仪表系统等;而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有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和发电厂网控自动化系统(NCS),这两个子系统也是相对独立的DCS/FCS系统。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包括发电机组监控系统(一台发电机组配一套监控系统)和公共部分系统。每套发电机组监控子系统相应配置有发变组保护、滤波、同期、励磁、直流、UPS等保护测控装置。公共部分有高压和低压厂用电保护测控装置及厂用电快切换装置等。另外,ECS和机炉DCS监控系统分别通过网关与SIS厂控级相连。

2、传统DCS技术应用于厂用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存在的问题

(1)因为ECS纳入DCS后,控制系统的输出点与AC220V、AC380V电压串入DCS系统中,就会可能烧坏大批弱电设备。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强、弱电的隔离问题。同样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要注意这个问题,避免烧坏设备。

(2)DCS控制软件在用户权限、权限分级可以做得很细致、到位,但是在操作监护上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在设计联络会上明确提出:要求DCS厂家必须具备ECS操作时所必须的由监护人员确认的程序。

(3)目前主流DCS控制程序的扫描周期在100—200ms左右,达不到电气保护动作、高压厂用电快切、通气和励磁调节的要求,所以ECS纳入DCS控制后,必须保留继电保护装置、高压厂用电快切装置、励磁调节装置和自动同期装置等,确保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灵敏性。

(4)由于DCS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在工期上一般要晚于用电送电,所以ECS纳入DCS控制后,在厂用电设备安装调试的同时开展了DCS中的ECS部分的安装调试,使其投运在厂用受电前,另外,还需要注意DCS的机柜室、操作室的土建工程也必须同步或提前完成。

二、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系统配置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系统配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集中监控方式、远程智能方式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方式。

1)集中监控方式

集中方式。是将电气的各馈线在现场设置现场设备接口,通过硬接线电缆与集控室通道相连,经处理后进人DCS组态,实现DCS对全厂电气没备的监控。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速度对应快、运行维护好、监控站的防护等级低,从而使DCS的造价下降,但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DCS监控,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使DCS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巨大,控制楼面积大,长距离电缆引进的干扰可能影响DCS的可靠性。

2)远程智能方式

远程智能方式是在数据采集较集中且离控制室较远的现场设立远程采集柜(即现场转换机柜),现场设备信号通过硬接线电缆与加采集柜相连,加采集柜与控制室DCS控制器主机柜通过光纤或双绞线。远程具有节省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省控制楼面积、可靠性高等优点,智能化远程还可完成数据处理、自检、自校正等功能。但卡件、模拟量卡件及电量变送器还是不能减少。

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方式

现场总线是当今3c技术,即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结合,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到控制领域和现场的体现。现场总线废弃了DCS的控制站及其输人/输出单元,从根本上改变了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控制系统体系,通过将控制功能高度分散到现场设备这一途径,实现了彻底的分散控制。

三、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

1)统一单元炉机组

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实现由机、电控制一体化向火力发电厂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方式转化。这样,火力发电厂中集散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机、炉、电单元制的运行方式对整个火电机组的所有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火电机组潜力,并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控制室,实现对监控系统的简化,也就能够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造价{同时,统一单元炉机组也便于火力发电中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从而加强火电电网的统一运行和管理,完成中调AGC的相关指令和要求,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使其保持在最经济和最佳的运行状态。因此,统一单元炉机组有利于提高火电机组的监控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2)创新控制保护手段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火力发电中所采用的系统控制和保护手段为报警和连锁,仅仅只能实现超限报警以及联锁跳机的波动性控制和保护。而通过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采用计算机的控制保护技术,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营检测和故障诊断等,从而提前发现火电设备的系统隐患,并改变控制和保护策略,采取诸如系统冗余等一些主动性控制和保护措施,对系统故障的范围进行自动控制,防患于未然,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继续保持运行状态。另外,也可以使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从预防维护的被动和事故后维修转化为预防维护的预知和设备维修的同时进行。

3)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还无法满足集散控制系统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的方式,其通信速度和系统可靠性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电气自动化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之间还存留了一部分的硬接线。要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模式,就必须处理好热工工艺连锁的问题,提高电气后台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丰富当前初级阶段的基本运行监视功能,实质性地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逻辑、控制水平、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

4)构建通用网络结构

通用网络结构的构建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成功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火力发电厂应该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选择能够实现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机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范围内的网络通讯产品,保证电厂管理层实现Internet/Intranet对电厂现场控制设备的实时监督,并确保电厂控制设备、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监督系统间的数据信息传输畅通无阻,实现全集成自动化。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火力发电厂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火电机组的工作潜力,实现火力发电 厂中机、炉、电一体化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模式,加强了火力发电厂中电网的统一运行和管理,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控制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火电厂的成本造价,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拥军,优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

[2]马文学、钟汉枢、闰天军,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5.

[3]邢菲,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自动化博览,2009.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4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 电气 控制与保护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火力发电厂中,为火力发电厂的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电厂的自动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成本,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但是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展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一些电气控制与保护措施。

一、火力发电厂测控系统

在我国火力发电厂中建设当中都存在有控制、信号和测量系统。火力发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通常分为主控制室和单元控制室二个室。单元控制室又细分成独立单元控制室和网口控制室二个类型。单机容量在100MV以下时通常采用主控制室,单机容量高于200MV时,通常采用单元控制室。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强电控制、弱电控制及微机控制三种控制方式。火力发电厂通常采用强弱电智能转化装置来控制强弱电。但是这种控制方式比较复杂,没有强电控制单独运行方便。所以,在很多火力发电厂中仍然采用强电控制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控制技术得到迅速的推广及应用。通过微机控制可以把电气控制导入到微机系统当中,提高电气控制自动化水平。火力发电厂中还存在有信号和测量系统。火力发电厂中信号系统的核心就是中央信号系统,目前很多电厂中存在着两种信号系统,一种就是采用冲击继电器及光宇器能够重复动作的信号系统,另外一种就是采用微机系统控制信号的中央信号系统。以往的火力发电厂信号系统主要采用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机系统的运用,后者逐渐替代前者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火力发电厂信号系统中。

二、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组控制不协调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提高并且得到的广泛的推广应用。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运用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变现为机组控制不协调。在火力发电厂中机组主要由锅炉、汽机及发电机这三部分组成。在单元机组中存在着这三部分与全厂用电之间控制不协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电厂中没有设置单元机组统一值班管理制度,同时辅助车间和辅助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存在欠缺,不能与整个厂的自动化控制相协调。火力发电厂中机组控制不协调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机组的运作效率。针对这一问题,火力发电厂的有关部分及领导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整体控制系统技术不够先进

虽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自动化技术与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火力发电厂运用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出我国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仍然不够先进的问题。我国火力发电厂单元组控制室空间比较大,但是控制室中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仍然与世界先进发电厂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差距,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与世界先进发电厂的自动化功能有一定的差距,单元组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及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的落后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火力发电厂机组的运作效率,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火力发电厂的有关部分及领导也到对此给予一定的关注。

(三)监控系统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由于对火力发电厂的早期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监控系统设计中片面的追求智能装置传输信号的速率及容量。在实际运行当中,监控系统的通信速率与点数、传输量和距离都有一定的关系,节点数和传输量越大,距离越远,监控系统传输的信号就会越慢。因此,影响着监控系统信号的实效性。降低了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在通信信号过大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信号占据了通信资源。造成信号传输速率降低,出现信号不畅等情况。受到通信方式的形象,火力发电厂传输电气信息量较多时,传送到DCS操作站信号相应会变慢,影响着对电气传输监控的实现应用效果。

三、解决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问题的方针策略

(一)将单元机组控制中心智能化

总所周知,电力在一个社会当中是必备可少的物质之一,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要针对电力出现的问题及时采用措施,高校、快速的提高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率。针对机组控制中心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机组控制中心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将单元机组的控制室空间进行缩小,将发电机组和发电厂用电的控制系统都接入到DCS控制系统中,保证机组中锅炉、汽机与电气控制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为实现单元机组统一值班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锅炉、汽机和用电监控采用CRT监控,取消统控制盘等后备监控设备的使用。网络控制实现计算机化,同样采用CRT监控,取消网络控制室,同时全部纳入到第一单位控制室当中。

(二)提高全厂自动化作业水平及控制技术

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也可以通过提高全厂综合自动化水平着手进行改进提高。在监控和管理上全面实现网络实时监控。包括火力发电厂中的水泵房、水处理等辅助车间和网络控制统一设计,同时要监控设备的选型,对发电厂的设备要统一设计标准,提高发电厂设备整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作业效率,继而提高了发电效率。提高控制技术水平,能极大改变了电厂电气系统控制方式,提升了电厂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工程设计中应合理规划电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架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电厂自动化和信息管理水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控制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到火力发电厂中,为火力发电厂的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电厂的自动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成本,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但是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展中的应用仍存着机组控制不协调、整体控制系统技术不够先进及监控系统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单元机组控制中心智能化及提高全厂自动化作业水平及控制技术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泽生,吴艳萍.数字化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的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1).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5篇

1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火电厂运行重要性

此项技术对火电厂正常运行发电作用主要是将监控设备作为主体,而数据回馈信号作为辅助工具一类系统,对设备进行监控的时候将曲线和主接线图等当作对设备运行状况与信息数据测量标准,并把设备动作异常与警告信号第一时间报出,从而杜绝因误操作导致出现危险状况[1]。自动化式系统对设备检修,启停,电量以及流向等情况都可以有效掌握,其高级功能还能达到对特殊数据进行反馈,打个比方结合测控装置脉冲信号对电量进行统计,主站系统线上管理,在线对远距离的定值修改进行核对,对系统本身进行诊断以及简单修复等。通常来讲,以往火电厂集散控制技术主要就是对炉与机等进行简单的控制,同样的事情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能够独立完成,比如像电源切换以及自动核磁控制装置等同集散控制装置之间信息交流有限,对于整个系统反映信息也不占多数,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操作造成阻碍,对火电厂运行中事故诊断和解决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提升火电厂电气系统现代化水平,务必改革以往系统内控制电缆与变送器大量配置情况,将往常硬接线对电气信号连接形式改变成现场总线同智能设备连接形式,使火电厂电气系统生成一张网,结合联网信息整合化多样化特点,使电气系统对数据挖掘的能力得以拓展,实现火电厂真正自动化运行,可以说对火电厂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另外,该项技术应用还是对火力发电有关资源的一种配置优化,因为火电厂资源配置和利用多数情况下对于火力发电效率是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假使电厂结合技术陈旧落后,那么对于相关发电原料和电力设备也没办法充分加以利用,就像杀牛用宰鸡的刀一样的道理,并且会造成大量不必要人力物力浪费,设备第一时间也得不到有效维护,这会严重拖慢我国火力发电事业前行的步伐。但是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应用以后,各类发电资源便可得到充分利用,设备也会得到及时维护[2]。另外该项技术利用人机操作的模式,就确保了人为监督操纵下发电资源最大效能能够发挥出来。

2技术创新及应用

2.1电气采用全通信的控制模式。想要达成全通信的控制形式,集散控制技术结合自动化技术足可满足对火电厂中单元炉运行参数及时监控所需,对电厂电气系统信息传递速度及安全可靠性也是一种保障,首要处理问题便为热工连锁反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系统后台应用水平与运行速率,对当前电厂系统监控功能进行完善,让集散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可以无缝对接,这样系统自动化发展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向前迈进一大截,最终电气采用全通信的控制模式是可以预想到的,同时也标志着自动化创新技术应用发展已被提上日程。

2.2构建通用网络体系。构建通用网络体系某种特殊程度上是电气实现自动化相关技术的一种反映,原因是通用网络为系统自动化构建前提,首先要做的事便是将其架构出来,这样火电厂相关工作人员时时监控现场设备参数才能有效达成,创新型电气系统应用也不再是纸上谈兵。架构通用网络为厂级管理集散控制,信息监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这些辅助控制系统应用前提条件,现如今我们国家火电厂渐渐迈进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引进自动化技术已经变成电厂实现自动化及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提升电力管理,应用与生产必然发展趋势。

2.3保障控制举措创新。传统火电厂运行发电时系统保护及控制手段通常结合报警连锁形式,只是超限情况发生时系统才会报警并连锁出现跳机等波动性运动。但时至今日,因为自动化相关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火力发电时能够依靠计算机进行时时保护和监控,从而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动作便可相继完成,设备安全可靠性也能得以保障,对系统进行及时保护对故障实现自行诊断,将危险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尽可能确保系统自动化保持最佳状态稳定运行,加强对系统各环节各部分有效监控,这也使得火力发电竞争能力与工作效率有了坚实保障。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6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保证电力的稳定安全运行是电厂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注意到电厂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火电厂主要采用煤炭为主要的发电能源,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硫化物和粉尘等环境污染,而在火电厂中采取脱硫及除尘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环境污染问题。但现阶段国内火电厂在脱硫、除尘及废水处理等措施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该文对火电厂目前应用的脱硫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保证火电厂脱硫工艺的稳定高效推进。

关键词:火电厂 脱硫 除尘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069-02

对火电厂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火电厂在工作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该气体会对火电厂周围的环境产生破坏,严重影响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近年来,对火电厂脱硫环保设施的验收和监测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火电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脱硫工艺的效果,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强对火电厂脱硫设施的环保验收与监测。

1 现阶段火电厂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火电厂脱硫设施的建设问题

目前国内外火电厂的脱硫措施差异很大,各脱硫工艺技术、工程水平有着很大不同。在火电厂脱硫环保措施建设过程中,部分建设公司对脱硫设施的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上对引进脱硫项目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在设施制造和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投运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使得火电厂脱硫环保项目存在建设上的缺陷。此外,国内脱硫市场正处于低价竞争阶段,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硫产业的良性发展,脱硫设施在投标的过程中普遍采取低价中标的原则,导致部分公司在设计、采购和施工等环节不断缩减成本,将资金压力转嫁给设备生产厂家和施工方,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设备质量差和脱硫工程的施工质量差的问题。

1.2 火电厂脱硫设施的运行问题

国内火电厂在运作过程中脱硫设施普遍存在燃煤硫分、灰分和热值偏离设计值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直接会导致设施入口处的烟气量、二氧化硫浓度和粉尘浓度长期超过设施容限值,长期运行会造成脱硫设施无法稳定运行。其中,燃煤硫分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火电厂为了节省自身运行费用,采购价格较低的低质煤所引起的。此外,目前火厂的脱硫设施旁路运行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火电厂碍于场地或资金的限制会选择旁路运行的脱硫装置。该装置在短期内可以节省脱硫装置的运行成本,但是脱硫效率会有所下降,不符合国家的相关环保要求。脱硫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GGH堵塞的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会导致系统的阻力增大,当火电厂内部的吹灰措施无法控制阻力水平时,脱硫设施就会被迫退出运行,严重影响了电厂的投运率。

1.3 火电厂脱硫设施的监管问题

通过对各火电厂脱硫设施的实践调查后发现,部分火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监测布点不规范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在实际投产的过程中无法准确监测到脱硫设施的运行情况,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频繁发生。此外,目前国内火电厂的脱硫设施的环保监测技术仍处于较为落后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火电厂脱硫设施的监管水平。在火电厂脱硫设施的监管水平的构建操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废气监测断面出现不规范的技术问题,严重影响到环保设施监测措施的准确性。

2 针对现阶段火电厂脱硫工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强化科学管理,推进技术革新

为了提高火电厂脱硫设施的实际应用效果,就必须加强对火电厂脱硫效率、能源消耗、副产品利用等情况的科学管理。推进环保部门、电力部门和物价部门的有效合作,建立真实有效的火电厂环保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水平,实现从源头上减缓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而火电厂需要在脱硫方面不断实现对自身的技术革新,对先进的脱硫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并能在实际的脱硫项目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脱硫方式,实现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多元化与资源化发展。

2.2 提升运行管理,加强检修力度

火电厂需要对现行的脱硫设施加强检修和管理水平,从燃料管理的角度保证脱硫设施可以稳定地跟随主设备同步稳定运行,使脱硫设施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达到设计效率,满足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的要求,为了提高对脱硫设施数据的监管水平,可在脱硫设施上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保证对脱硫设施的运行参数做到实时在线监管,保证脱硫设施的连续可靠运行。对电厂的除尘器进行改造,以不断满足更加严格的烟尘排放浓度和脱硫设施入口烟尘浓度的要求,同时对于运行情况不佳的脱硫设施应考虑实施必要的改造。

2.3 落实科学布点,严格监管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火电厂脱硫设施的环保验收监管质量,首先就要求火电厂相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科学布点,在脱硫设施出口的监测孔处需要充分考虑到预留因素对监测布点的影响。此外,还需要相关监管技术人员强化自身对水平采样技术的应用,以便有效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时,则应该合理使用监测孔的数据达到监测目的,加强脱硫监督管理工作是提高火电厂脱硫设施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火电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监测单位,引导火电厂推进规范化的生产行为,降低火电厂污染问题的发生。

3 结语

火电厂脱硫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实现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对响应我国整体的环保要求有着重要作用。在火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脱硫工艺等环保设备的安全检测,充分保证环保设备运行的持续性,通过多种监管措施的实施推广,从而为火电厂的整体安全稳定性提供支持,并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生产要求,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屈兴胜,屈爽.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156-157.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7篇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工业

中图分类号:X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火力发电中的必要性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电能、电力设备、电力技术等3个方面实施改革更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服务于电力行业。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逐渐融为一体的趋势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引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表现为:

(1)提升效率。火力发电厂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电能,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条件。

(2)降低成本。煤、石油等原始材料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电能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会使得燃料消耗量增加,提高了火力发电的成本投资。

(3)技术革新。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本上是各类技术的融合体,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等多方面实用技术。

(4)优化资源。工业电能生产需投入各方面的资源,如:电力设备、燃烧原料、作业人员等,这些因素对电能产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

(5)整合模式。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是一体化操作,火电厂将摆脱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而实现人机操控的新局面。

1.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的集散控制系统有一定程度地不便,无法实现轻松、快捷、简便的系统操作,非常不利于其对火力发电厂的事故进行及时地分析与解决。因此,建立火力发电厂的电气系统通信网络,充分利用其联网信息多样化和全面化的优势,进行电气系统深层次的相关数据挖掘,实现火力发电厂中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提高整个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这对于火力发电厂的长远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2.1自动化技术系统的配置应用

智能化远程控制利用硬接线电缆将采集柜和现场的信号进行连接,并利用光纤、双绞线等将DCS主机和采集柜进行连接,这种方式将电缆材料极大的节省了,简化了安装环节,降低了操作成本,有效降低了控制面积,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型提升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实现了自检、数据处理及自校正等功能。集中控制主要是通过利用现场的电气馈线设置设备的接口,然后采用硬接线电缆合理连接集散控制系统的通道,实施对发电全场的监控。

2.2电厂电气自动化监控模式

电厂用电设备分散安装于各配电室和电动机控制中心,元件数量较多,运行管理信息量大,检修维护工作复杂。目前,电厂电气自动化监控模式主要有三种:

(1)集中模式:也就是传统的硬连接方式,将强电信号转变为弱电信号,采用空接点方式和4~20mA标准直流信号,通过电缆硬接线将电气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一对一接至DCS的I/O模件柜,进入DCS进行组态,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监控。

(2)分层分布模式:即间隔层利用面向电气一次回路或电气间隔的方法进行设计,将测控单元和保护单元就地分布安装在各个开关柜或其他一次设备附近。

2.3电气自动化监控关键技术

电气自动化监控关键技术有:

(1)间隔层终端测控保护单元:分层分布式系统以间隔层一次设备为单位,现场配置测控保护单元。

(2)通信网络:ESC系统的运行环境是高电压、大电厂的恶略环境,电磁干扰大。

(3)监控主站:监控主站是实现厂用电器设备监控和管理的主要设备,安置在站级监控层,根据发电机机组的容量和运行管理要求设计主站配置的设备和规模,可配置成单机、双机和多机系统,标准的设备主要有有数据库服务器、应用和Web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以及其他网络设备、GPS和打印机。

2.4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问题

在开发电厂自动化技术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电厂监控系统的控制电源必须有直流和交流两种供电方式,自动化装置和监控系统的LCU应该使用双电源、无扰切换的供电方式。

(2)由于监控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借口采用开关量接口和通信方式联系,开关量接口采用交换的信号一一对应的方式,其优点是接线直观,易于使用人员调试和故障查处,缺点是接线较多,有些控制功能须在LCU内编制复杂的程序,如果处理不当使调节性能不佳。

(3)自动化与监控系统要协调处理,应按照自动化为主、监控为辅的原则。

(4)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事件记录与故障录波是常用的运行和施工分析的方法。

2.5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保护中的运用

从目前企业的运行状况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保护的运用主要体现在:

(1)联锁保护。火电厂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故障,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作业。

(2)继电保护。通过计算机与继电器之间的连接,可建立一道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来调控火力发电厂的继电运行。

(3)装置保护。电厂生产需要用到的保护装置种类较多,如:机械的、电动的等,具备设备包括锅炉的安全门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等。

(4)防雷保护。部分机电设备在电能生产中会受到雷击的干扰,出现线路烧坏、连接中断等问题,严重时可直接造成设备损坏。

2.6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常规控制中的运用

因火电生产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控制流程,把握好常规生产控制操作是火电厂的另外一大重点内容,传统的电厂运行模式缺少必要的控制技术改革,使得很多设备在运行中难以发挥最佳性能。若能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运用到火电厂常规控制中,其显现出来的生产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1)就地控制。对于一些小规模的火力发电厂而言,在具体生产控制中运用到的设备相对较少,但同样需要构建综合性的控制体系。

(2)集中控制。对于规模较大、电能产量多的火电厂,厂内生产的设备数量较多,处理好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尤为关键,这也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最难的一点。

(3)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带动电能生产的自动化,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摆脱了人员控制设备的模式。

(4)故障控制。除了在电能生产中具备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故障方面的控制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3.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

3.1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现了监控、测量、保护目标三者于一体的功能同时还将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系统一体化的网络,运用分层分布的方式实现对整体系统的监视、控制,将信息通信和数据采集推向了更为先进的领域,有效摆脱了下层功能依赖上层网络和设备的硬伤。电厂内含监控技术已经可以和相关类的监控系统实现良好的数据交换,能够对电厂的运行生产进行实时的动态控制及信息化的控制与管理。ECS监控系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操作系统,实现控制的科学性及管理的智能化转变,实现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测量,推动网络智能化管理综合发展。基于太网的综合优势,电厂还将实现综合的自动系统化功能。

3.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管理

(1)实现了监控运行一体化模式的转变,使DCS系统能够分析、汇总整体机组的信息状况和运行参数,最大限度的将机组潜力发掘出来,并激发了系统自身的控制功能,将控制时进行了合理的缩减,简化了控制系统。单元化统一火电机组方便了信息的采集和提供,对电网的系统管理运行进行了强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的保护、控制,能够尽早的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合理的调整、更新,转变保护策略,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目标,保障自动化电气系统能够安全、良好的持续运行。

(3)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还没有根本的满足DCS系统进行全通信电气控制的目标。电气自动化系统和之间始终需要部分硬接线。我们首先应该解决连锁热工工艺问题,将后台电气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提高,并将电气系统的控制水平、逻辑,自动化能力,管理运行绩效等全面提升。

(4)优质通用型网络结构更够提供电气系统良好服务运营的支撑。科学的运用创新型自动化电气技术,能够完善并保障电厂实现对现场控制设备的实时监控,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信息数据传输、汇集环境,对电厂全集成性自动化运行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意义。

4.总结

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厂的运行起到了极大的功能作用,极大的激发了火电机组运行服务潜力,形成了单元控制运行模式,对电网服务的统一管理进行了有效的强化。提高了系统管理的效率,并对成本进行了有效的降低与控制,有效的促进了电厂的综合竞争能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最终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全局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陈永波,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及探讨,科学时代,2011.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8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厂用电气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愈来愈广泛,系统控制方式从以前单纯的DCS监控方式逐步向具备信息管理、设备管理、故障分析及自动抄表等多种高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逐步完善,集监控、测量、继电保护、通讯、安全自动装置等位一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也越来越成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得以逐步推广。由此可见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火力发电厂生产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电气保护监控装置也可实现交流采样的测量、控制、保护与通信,新型的计算机保护监控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组成网络,火力发电厂监控系统的进步也为数据采集,信息通信开拓了新了技术革新[3]。

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由控制层、间隔层和通信层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并通过分布分层的方式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视与控制。下层的功能则可以摆脱对上层设备和网络的依赖而独立实现。另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监视、控制、采集和整理整个系统的数据信息,需要依赖上层的主站系统来实现。通信层的主要任务则是要完成系统间隔层与各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流、互访与转换,逻辑监视与控制电气设备。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则是由保护装置和智能设备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网络和接口等方法实现与系统上层功能的数据互访与沟通。当前,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技术也已经与其他相关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火力发电厂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

2电气自动化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发展趋势

2.1实现对厂用电气全通信控制

由于通信速度和系统可靠性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ECS系统还不能满足从DCS通过ECS对电气系统的“通信全控”方式,ECS系统与DCS系统问还保留了一部分硬接线。要实现全控模式,首先必须解决好热工工艺连锁问题。目前大部分电气后台系统的实际应用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只能进行基本的运行监视功能,离实质性地实现控制逻辑、提高电气控制水平及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且标还有较大距离。

2.2创新控制保护手段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火力发电中所采用的系统控制和保护手段为报警和连锁,仅仅只能实现超限报警以及联锁跳机的波动性控制和保护。而通过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采用计算机的控制保护技术,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营检测和故障诊断等,从而提前发现火电设备的系统隐患,并改变控制和保护策略,采取诸如系统冗余等一些主动性控制和保护措施,对系统故障的范围进行自动控制,防患于未然,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继续保持运行状态。。

2.3技术革新

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本上是各类技术的融合体,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等多方面实用技术。把这一技术贯穿到火力发电生产中,将推动火力发电行业技术的革新,给发电作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后也会促进火力发电技术的改革。火力发电厂为使将来的发展趋势更好,就必须注重技术的革新。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具体应用

3.1 联锁保护

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故障,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设备进行联锁保护,当出现异常问题时,可以及时自动切断闸门,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从而防止电力设备受到进一步的破坏。

3.2 装置保护

火力发电厂中需要用到的保护装置有安全门、危机保安器等等的多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将这些保护装置协调搭配起来,根据电气操控指令运行,防止设备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

3.3 继电保护

将继电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可以构建出一道能够调控火力发电厂继电器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模式。继电器自动化模式主要是根据电气以及热工参量的限制来判断设备的状况,另外结合与火电厂相配套的装置构成一整套的保护回路

3.4 防雷保护

在电能生产中,部分电机设备可能受到雷击的干扰,出现连接中断、线路损毁,甚至可能直接损坏设备。而自动化的运行模式中添加了电力设备保护控制,可以利用防雷器来增强设备的抗雷击性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5 集中控制

对那些规模大、电能产量高的火力发电厂,由于设备很多,如何处理好设备之间的协调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科技将汽轮机、锅炉、发电机组等设备合理的组合起来,实现集中控制操作,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3.6 就地控制

对那些规模小、电能产量低的火力发电厂,设备较少,但也需要构建一套综合的控制体系,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这些重要的设备和装置综合连接起来,避免设备单独运行时带来的不便利。

3.7 自动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电能生产的自动化,例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摆脱了原来人工控制设备的模式,实现全面自动化控制,不仅减少了设备运行过程中错误,还降低了电能生产的难度,可以提升企业的电能产量,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应。

3.8 故障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除了在电能生产中具备很多使用价值之外,还可以起到设备故障控制的作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在线监控系统对火电厂的各项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诊断。对于一些小的故障,系统还可以根据相应的操作指令,自行处理。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火电厂在引进这一新技术参与生产时,可进一步提高电厂自动化水平,特别是电气运行管理水平。新建和改造电厂系统时,电气系统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节省大量的资金,提高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永强. 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2)

火电厂电气监理工作第9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中自动化电气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作用,并在现行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深入研发、总结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全面激发了火电机组运行服务潜力,完成了一体化机、炉、电的单元监控运行模式,强化了电网服务的统一管理运行。因此我们只有继续深入探析,创新应用、全面激发优势功能才能持续提升工作效率、强化自动化控制水平,合理控制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成本,进而令其实现常胜常新的全面发展。

1 火力发电厂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必要性

由一般层面来讲,火力发电厂传统生产中主体采用的集散控制系统将侧重点放置在对炉、机系统的简单性控制层面,而电气安全保护系统装置则可实现运行独立,例如厂用自动励磁调节与切换电源等装置均同DCS集散控制系统具有优先的交换与信息访问量,反应整体自动化电气系统的信息量也不多,进而令操作电气系统工作人员主体关注的参数、测量等信息较难于DCS中实现有效反应,给操作电气系统人员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无法创设快捷、轻松、便利的系统操作模式,对于火力发电厂突发、安全事故的准确分析与快速解决也极为不利。故此为有效提升火力发电生产运行中电气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我们必须针对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大量安装控制电缆与变送器状况进行合理更新转变,摒弃一对一的硬接线电气信号采集模式,科学采用智能设备结合现场总线技术方式,在火力发电厂完善构建电气系统综合通信网络,全面激发多样性联网信息优势展开针对电气系统相关价值化数据的深层次挖掘,进而切实提升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管理运行水平。

2 火力发电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状况、趋势

火力发电厂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科学实现了监控、测量与保护目标,还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优势实现了由工业化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开拓了信息通信与数据采集的全新领域,通过分层分布方式完成对整体系统的控制监视,有效摆脱了下层功能对上层网络及设备的依赖。同时现行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系统内含的科学监控技术已逐步完成了同相关他类监控系统的良好数据交换,因此有效实现了对火力发电厂运行生产的实时动态控制与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发展,ECS自动化电气监控系统逐步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传统操作控制系统,实现了向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科学转变,主体体现为测控装置及间隔层保护全面独立,令控制系统单元实现了一体化测量,向着网络智能化综合方向发展。火力发电厂生产系统单元在现有控制监视基础上还会实现互联站控层、防护误操作,记录状态信息,直接面向于机组或一次性设备的科学管理。同时基于以太网综合优势,电气自动化火力发电厂将借助网络结构科学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形成自动化全集成性体系保障数据在站点之间的良好、高效与可靠交换。

3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配置应用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配置应用主体分为集中I/O监控、智能化远程I/O控制与现场总线系统控制方式。前者主要在现场利用电气馈线设置I/O设备接口,应用硬接线电缆实现同集散控制系统I/O通道的合理连接,进而完成对火力发电全场的DCS监控。该类监控方式主体优势在于具有对应快速、维护运行效果好、针对监控站防护水平等级适中,DCS系统成本造价合理等特征。同时基于全部电气设备受到DCS的监控,因而倘若监控对象总量持续增加势必会令DCS主机产生冗余下降现象,令控制面积提升、电缆应用数量居高不下,而电缆引进的长距离性干扰也会对DCS系统的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智能远程I/O方式位于远离控制室且集中采集数据现场进行I/O采集柜的远程设立,利用硬接线电缆连接采集柜及现场I/O信号,同时利用双绞线或光纤实现DCS主机与采集柜的连接,该应用方式可大量节省电缆材料,安装环节较为便利因而显著降低了操作安装费用,令控制面积得到了有效降低,且提升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智能性,合理实现了自检、数据处理与自校正等优势功能。现场总线技术控制方式是计算机技术、通信与控制技术的完善结合,是网络、信息技术深入渗透至现场与控制领域的现实表现,其剔除了DCS系统控制站与相应输出输入单元,因而可以说其真正实现了集散控制体系的创新改变,通过高度分散控制功能于现场设备从根本上完成了分散控制。

4 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

4.1 一体化炉机组应用

火力发电厂运行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有效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向创新炉、机、电单元一体化监控运行模式的合理转变,进而令发电厂DCS系统可基于以上单元运行方式实现对整体机组信息状态与运行参数进行分析与汇总,并最大化发掘机组潜力,激发系统自身特色化控制功能,进而合理缩减控制室,令复杂监控系统得到良好的简化,并适应性控制系统投入造价成本。同时单元化统一火电机组可为电厂管理信息系统采集信息提供一定的便利,进而强化火电厂电网系统管理运行,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令其确保最佳化、最经济性的运行服务状态,切实提升火力发电厂火电机组自动化与监控管理水平。

4.2 保护控制手段创新应用

由一般层面来讲,火力发电传统系统采用的保护与控制手段为连锁与报警,该种方式仅能对超限现象进行报警,并实现对连锁跳机的保护与波动性控制。倘若我们应用现代化电气自动化创新技术则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保护与控制,展开对自动化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运营服务检测,进而可及时、尽早的发现火力发电厂机组设备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合理调整、更新与转变保护及控制策略。实践管理中我们可应用系统冗余主动保护与控制措施于系统故障范畴展开自动化控制,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管控目标,进而完善保障自动化电气系统的安全、持续与良好运行。再者我们还可利用自动化电气系统设备由传统被动性、事后性防御发展为预知预防维护及维修设备的同步高效进行。

4.3 合理实施全通信电气控制

由现行发展状况不难看出,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电气系统还没有在根本层面满足DCS系统的全通信电气控制目标,其主体系统可靠安全性与通信服务速度依旧存在一定差距,令自动化电气系统与DCS间始终包含部分硬接线。为合理实现全通信电气控制模式我们首要处理的问题便是连锁热工工艺问题,全面提升后台电气系统应用实际水平,令现行初级阶段运行基本监视功能得到优化丰富,进而全面提升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水平、控制逻辑、自动化能力与管理运行绩效。

4.4 科学构建通用型网络服务结构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电气系统的良好成功服务运营离不开优质通用性网络结构的完善支撑,科学应用创新型自动化电气技术可令火力发电厂由传统自动化办公环境实现面向控制机与元件的电气整体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升级,进而完善保障了火力发电厂从管理层对现场控制设备基于网络的实时监控,营造了良好的电厂管理系统、控制设备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畅通无阻的信息数据汇集传输环境,进而最终有利于全面实现火力发电厂的全集成性自动化运行目标。

5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各类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提升了综合自动化生产水平,火力发电厂也不例外。基于火力发电厂在电气自动化领域获得的较大进步与显著成果展开了技术内涵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必要性、发展趋势探讨,并就系统配置与实践应用进行论证,对有效实现火力发电厂一体化运行、提升系统管理效率、控制降低投入成本、提升电厂综合竞争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