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敬畏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3 08:09:28

敬畏文化论文

敬畏文化论文第1篇

企业的设立和持续运营需要资金、人力资源,更需要健全的企业制度来支撑。有专家提出企业资本包含“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三大要素,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属于企业“硬实力”,制度资本属于企业“软实力”。制度资本这类软实力不仅能给财务资本、人力资本运营保驾护航,而且能直接产生财务上的效益。遗憾的是,一些民企因制度资本的投入与维护、制度遵守上的疏忽或失误,降低了公司价值,并引发了财务危机和法律诉讼。先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巨人网络遭投资者集体。史玉柱的巨人网络(GA.NYSE)自2007年11月1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后股价走势疲软,11月19日巨人网络在收盘后了2007年第三季度财报。受财报不理想的影响,20日开盘后股价由前一日的14.88美元跌至11.1美元。更难堪的是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代表投资者展开集体诉讼,称巨人网络在10月31日前后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上市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其主打游戏《征途Online》在2007年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的两个重要运营数据(“同时在线玩家人数”和“最高同时在线玩家人数”)均出现下滑的事实,原告认为这种行为违反了《美国证券法》,将代表投资者要求被告赔偿损失。而在这次巨人网络“数据门”事件之前,在海外的其他中国概念股遭遇集体诉讼的事例已屡见不鲜,比如空中网、中华网、网易、中国人寿、中航油等先后被告上法庭。从诉讼内容看,代表投资者的律师事务所对中国公司的指控主要集中在弄虚作假和隐瞒情况,而这种把柄主要存在于招股说明书中。

案例二:富豪偷税千万。周伟彬,从骑单车贩卖油漆,到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广东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2001年获福布斯中国内地财富榜76名,2006胡润百富榜仍以8亿元人民币身价名列第438位。2006年11月,周伟彬被佛山市国税稽查分局扣留,随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5个月后,佛山市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佛山市三水法院认定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周伟彬等在1998年4月~2001年7月间,通过专设内外两套财务账的方法,隐瞒销售收入8981多万元,少缴增值税1520多万元。2007年9月,法院一审判处周伟彬有期徒刑3年6个月,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犯偷税罪,判处罚金1530万元。尔后,周提起上诉,佛山市中院维持原法院的“认定事实”,但量刑有了些许变化—判处周伟彬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

中国民营企业类似的违规个案很多,除去违反法律的案例,还有一些是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灵而招致败局的情形。这说明民企制度的失灵与残缺比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的短缺更具杀伤力。严格制度约束、规范的财务行为、充分的信息披露、照章纳税、健全的内控乃企业长期发展之根本。

一、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充分信息披露是公司外部治理制度底线

首先,且不说在理论上如何展开是否存在“原罪”的争论,但现实的分析“原罪”问题在较长时间还是民企难以回避和解开的“结”。比如案例二中周伟彬的两套账发生在1998年4月~2001年7月间,法律上的处罚是在2006年,追溯时间跨度将近10年。第二,民营企业始终面临着比国有企业更加苛刻、严峻的法律制约。以境内A股上市公司为例,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虚假信息披露、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乱担保等案例屡禁不止,其中既有国企上市公司也有民营上市公司,但对后者严肃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的更多。第三,对于企业的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等盈利预期和流动性风险,股东可能实施“用脚投票”或实施“用手投票”让经营者“下课”,但股东们不能启动法律程序将经营者变成被告,送进牢房。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和周伟彬的遭遇,并不是因为很差的财务绩效所致,而是因为违反了法律。第四,企业比较容易应对、化解财务亏损和人才流失这些“硬伤”风险,但对违法违规这类“软伤”风险就难以承载、无法化解了。如果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是在经营上亏损1500多万元,对于数亿元身家的周伟彬来说,承担和消化这类“硬伤”没有任何问题;但偷逃税款1500多万元,就变成了违法犯罪,这种“软伤”对公司、经营者造成的破坏就会相当严重。

对于违法违规问题,民企经营者有两种不恰当的心理预期:一是不少人总是强调“我过去就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不同程度的账目不清、两套账、小金库、行贿、偷漏税等曾伴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出生和成长。二是法不责众或从众心理。诸如“现在大家都这样”、“有几个公司没两本账的”、“现在这个社会不行贿、不打点谁能办成事”。这些说法,凸显一些民企对于国家的法制和政策规定还抱有侥幸心理,总是对“利用政策寻租”、“打球”的事情乐此不疲。不可否认打制度上、政策上的球会有“政策收益”,但其机会成本也是很高的,而且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即使有些企业目前还没有踩上“地雷”,但不可能永远是幸运的。

二、规范的内部治理和内控体系是公司制度建设的战略任务

从外部治理来看,企业只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的义务,但聚焦内部治理与内控体系等制度问题,却有“建设”与“遵守”双重任务。

(一)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从制度建设的实用主义角度,应该区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司内部治理中的制度底线,即必须遵守的治理规则制度,这类制度是普遍的、明确的、强制的,主要体现为《公司法》等;二是公司内部治理中依据公司具体情况择机决策的制度安排,这类制度具有个体性和弹性,主要体现在《公司章程》的具体条款中。第一类制度是治理问题的基础,第二类制度是第一类制度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故此,每个民企治理制度的建设应该:第一,防范“流行病”。总结历年违规情况,民企在股东权责与公司法人权责模糊、资本金不到位或抽逃注册资本、关联交易与转移资金、拖欠银行贷款等方面最容易“触雷”,防范这些“流行病”应该是治理制度的重中之重。第二,高度重视个性化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审批。《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内部宪法”,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制度和游戏规则。但很多民企对此项制度的形成和决定非常草率,一些民企的《公司章程》完全是为了应付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公司注册登记时的需要而草率请人撰写或简单照抄其他企业的章程文本而完成的。第三,把握公司治理制度的形式与实质。从形式上看公司治理就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这套机构,形式上的存在是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实质上长期发挥机制功能就决非易事。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三件事是:适当隔离CEO和大股东身份;逐步明晰“运动员、领队、裁判员、教员”身份;健全公司内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第四,严格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治理上的法律要求更加苛刻,比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必须的,非上市民企是否需要独董就是自发的。而且在当今处于转型经济下的中国,证券监管对公司治理的制度冲击和要求呈现很强的动态性。那么,民企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构架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呢?也许股东们集中学习《公司法》,结合公司实情加以简单化、具体化、数字化来构建自身治理规则,并落实于《公司章程》,是一条捷径。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要强调复制和放大企业会计业务中“钱账分管制度”原则,即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内部牵制的作用。即使公司有了完备的“钱账分管制度”,仍需要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的持续监督检查。这种制度安排中隐含着不少不可忽视的“理论假设”:比如:①企业每位员工包括经营者都是理性经济人;②在企业中追求工作效率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制度和流程的到位;③制度建设是过程导向为主体的,尽管不排斥对财务结果的考察。这三条正是典型的、标准化的会计控制思维。本文强调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必须遵照这种思维路径,尤其是公司的采购、销售、投资、重大费用开支等业务必须强化“钱账分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因为这些方面的内部控制和流程制度,始终是民企的最长“短板”。

这里推荐两条简便、高效的内控制度建设路径供民企参考:一是学习领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再具体细化补充成为公司自身的内控制度。如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国资委下发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条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条例》、《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这些内控制度适合于国企,制度条文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很强,关注了内控中普遍性的问题,充分反应了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导向。民营企业可以根据上述制度,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制定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条就是以西方同行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标本直接借鉴使用。西方一批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成熟,其可操作性、针对性、系统化、精细化等方面很值得我们企业尤其是民企直接“引用”学习。在公司内部清晰的授权制度、严格的职责分离、细化的预算管理、固化的IT系统和信息管理、苛刻的审计监督、明确的业绩合同与绩效问责等制度建设方面,企业不需要谈创新,只需标杆学习和简单模仿。

另外,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应该同时包括COSO报告中的“为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就业务层次的内控而言,不少企业设计的内控目标主要囿于财务报告可靠性而忽略运营效果(效率)和合规性目标,这不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仅仅限制在财务会计部门,成为一种纯粹的会计控制,也使治理和内控制度无法延伸到整个企业的各个流程和全体成员尤其是董(事)监(事)高(管),难以把公司制度演变为一种管理文化。

三、制度的执行力最为关键

很多企业都不乏健全的制度条文,难的是制度实施中的偏离甚至失灵,偏离或失灵的根源是缺乏制度的执行力、缺少执行者对制度的敬畏和呵护。理论上讲,治理和内控更为关键的就是要强调制度对公司上下包括公司经营者在内的每位成员的威慑力,强调公司每位成员对制度的敬畏和遵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华联集团主席傅军曾经感慨:“在中国做企业比较艰难,为什么呢?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法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体系也有些问题。所以,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要强调制度的建立,强调游戏规则的建立。建立的制度能不能执行,这是最关键的。在新华联,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制度是高压线,谁触电谁倒霉。’我们副总裁一级的干部中有当过常务副市长的,有当过厅局级干部的,但我前前后后开除、辞退了5个。你不动真格,就没有办法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联想集团柳传志也说过:“我不能绝对保证我们的管理人员不犯法违规,但是我们联想已有防范违规违法的制度机制,一旦有谁触犯制度肯定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同样也需要“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的制度安排。

四、公司掌门人的表现与态度是培植制度威慑力的首要决定因素

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掌门人需要扮演不同角色:企业掌门人要事必亲躬、冲锋陷阵;企业发展到成长和成熟期,掌门人要定位在重大战略的决策者和制度的构建者,完成公司重大战略决策,建立管理结构和管理体系,致力淡化公司的内部运作和流程上个人的痕迹,转靠固化的公司制度系统来运作。随着制度与流程的力量越来越强,公司掌门人也就可以甩手成为“精神贵族”。总之,企业在有些阶段需要人管人,更多的时候需要制度管人,包括制度管掌门人自己。

敬畏文化论文第2篇

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事物心怀尊重的态度,以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规范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使自我心灵宁静,满足,同时也使世界逐渐失去丑陋的一面,常怀敬畏之心,就要始终地敬畏自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1

心态决定一切。谨慎、敬重之心让人沉稳,踏实,因而洞若观火,宁静致远。因此,这份敬畏,应当在每个人的心中立起旗帜,因为,它将引领你克服艰难险阻,穿过迷雾,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常怀敬畏之心,能够纠正、克服自身的骄傲与躁动。一代帝王唐太宗,傲视天下,豪迈不羁,本是多么的争强好胜。正是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唐太宗怀着这份敬畏之心,去看待谏官魏征,俯身聆听百姓的心声。这份敬畏,让太宗卸下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耐心听魏征讲述君舟民水的关系;这份敬畏,成就了这位善纳逆耳之言、爱惜百姓的明君;这份敬畏,让唐皇朝步步为赢,终以“贞观之治”的繁荣展现在世人眼前,成为历史上熠熠的闪光点。

常怀敬畏之心,能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世界,能够向别人看齐,从而充盈内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而,我们须常怀敬畏之心,向我们的榜样看齐。风靡一时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拉拉从一个小小的人力部小职员,迈向人生高峰。当她第一次踏进公司的大门,当她看到严苛的老板与冷淡的员工,她带着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自己的工作,怀一份敬畏之心,向其他人学习,终以充实的状态,崭新的面貌,迎来人生的飞跃。

常怀敬畏之心,需对内心的邪恶保持警惕,步履从容,因而宁静致远。“毒奶粉”事件风波,让我们的奶粉企业形象轰然倒塌,在许多人的心中蒙上了阴影。“三鹿”的前景,令人担忧。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商家们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对膨胀的私欲无法节制,乃至无法回头。三鹿集团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岂是易事?

常怀敬畏之心,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虚怀若谷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剖析自己,戒骄戒躁,向别人看齐,因而充盈自我,找到心灵之根,在行为上有所节制,才能步履从容,化蛹成蝶,从而宁静致远。

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艺术,教你如何走向成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从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2

人,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的星球,这样说来,人类什么都不用敬畏了。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类并不全能,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让人们困惑。所以,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敬畏大自然。自然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们要感谢地球给我们生命,食物,水和空气。现在,各种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更是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总有些人去杀害稀有动植物,或是不治理工厂废水,就直接排到河里去。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就会发生地震、洪灾、旱灾、海啸、森林大火等大灾难。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然后,我们要敬畏宗教。如果你信教,请忠诚。如果你不信教,那么也要尊重他的信仰。因为宗教引发的战争频频出现,人们信教就是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依靠,如果人们因此开战,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

面对未知事物,我们不懂,就千万不能乱说,乱说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最近,热议的20是世界末日的话题。中考时期,我常听到同学抱怨生命短暂,马上就20了,活不成了,不学了。原来成绩比我稍好些的同学,因为绝望于“20”这件事,提前招生上了职高。其实,时间不到,是真是假都是猜测,我们不能乱说话,只要做到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好。我们要敬畏自然,不能随便开玩笑。

当然,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并不是说所有事物都要敬畏的。那些邪教,坏人的言论,思想我们既不能听信,也不要害怕。要及时报警,以保护自身安全,社会治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3

敬畏之心应该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法纪和职业,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孟子者,也要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以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能“赏善”而“罚恶”的观念和信仰,这一信仰在孔子以前非常重要,在孔子以后也长期流行于民间,如同敬鬼神的传统一样。但这不是对某一具体的神,如山川土地之神的信仰,而是对最高神即天神的信仰。民间所信仰的天神似乎是人格化的,人的一举一动天神是能够“看”得到的,就是说,天神是有意志的,天神的意志就是使人作好事而不作坏事,作善行而不作恶行。人如果作了好事,天会行赏;人如果作了坏事,天会惩罚。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穷尽,永远不能达到“终结”真理的一天。在人与自然界之间,除了认识关系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关系。因此,对于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能仅从认识时去考虑,,即不能只是如何认识而制服之,还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去对待,要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和谐的价值意义上去考虑。这样,人类不仅能够完成德性,“参赞化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能够从某些异常现象中进行反省,保持警惕,始终不忘对天的敬畏,而不致作出愚蠢的事,否则,很可能受到“惩罚”。

没什么比“敬畏之心”更珍贵的了!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4

敬畏,是人性当中最杰出的胸怀。心怀敬畏,才会在人世间不卑不亢,自在淡然,让灵魂慢慢舒展,使美丽缓缓绽放。

虽谈敬畏,我们却常常对于某些事物只存畏,何来敬意。诚怀敬意,重视一切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本来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事情,更何况在这个人生浮沉皆变数的时代。于是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毫无敬意理所应当地享用着事物的一切,这怎么不叫人痛心流泪。甚至于无敬无畏,只有凭人乱说的满纸诺言。敬不是空谈,不是气概;畏不是软弱,不是害怕。敬畏是敬仰,是膜拜,心怀敬畏是勇者的特质。李白劝慰友人,高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敬畏自然的神奇;苏子叹沧海一粟,是敬畏生命的浩渺。博观约取,由此观之,敬畏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只有心怀敬畏的人,才会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以及某种机缘的垂青。

敬畏自然,是世间生灵共存,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必需;敬畏经典,是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记忆的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的固守;敬畏才能,是在社会竞争中赢得人才与事业的资本。年轻意气风发的汉武帝对天下才士的以礼相待,正是一种敬畏的体现。敬畏,使得天下贤才感受到武帝渴望才士的胸怀,使得王朝之外的广大国家反敬畏于这个王朝的气量,能让天下归心,万朝来服。这是一个君主的敬畏,是一个民族内部永不磨灭的光芒。

相反,当失去敬畏之心时,也意味着生存亦不久矣。始皇一统天下不久,便大兴土木,肆意挥霍,到了二世是更加残暴奢侈,却还想着千秋万载,世代延续,,不顾苍生疾苦,以至于水覆行舟,这是没有敬畏之心的悲剧。孔子仁爱,老子无为,墨子尚贤,万钢畏法度,他们都不曾否定敬畏的重要性。历史以泣血的事实为我们镌刻下敬畏的必要。古时如此,今朝亦矣。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发残酷,时代的特征积累着其的血腥,将和善淹没在殷红之中。所以和善才更弥足珍贵。而和善的本质是敬畏。

敬畏是一朵绽放在心间的花,摇曳着一茎恬然淡泊;敬畏,是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点染着一段厚重平实。敬畏,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一个开放多元的对于一个渺小的灵魂产生令人惊叹的敬意,甚至于改变一种行业或者整个世界的走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5

我们敬畏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乌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们敬畏规则。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我们敬畏自然。大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正视人类自身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作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只有学会了敬畏自然,我们才能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水清,花艳,草绿。也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敬畏文化论文第3篇

①我们敬畏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②我们敬畏规则。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③我们敬畏自然。大自然是抚育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正视人类自身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作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只有学会了敬畏自然,我们才能博得自己生存的空间。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水清、花艳、草绿。也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④我们敬畏自己。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意思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有天命而不敬畏,轻视大人,对圣人之言也会加以戏侮。活在当下,人无敬畏,不知其可。敬畏之心常在,做人才能守底线,做事才会留余地。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让敬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选自《做人与处世》)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参考答案

1. 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

敬畏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失实;敬畏意识;媒体责任;法律道德;人文关怀

当今时代,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文明、信息发达、新闻普及的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强烈,新闻的作用与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与功利思想对媒体人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一些媒体人在面对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出无知与无畏,造成了虚假失实报道频发,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一、敬畏意识的缺失是造成新闻失实乱象的根源

2013年8月底以来,网络上接连爆出雷人新闻。8月28日,《南风窗》刊发报道“村官腐败透视”后,被众多网站以《村支书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为题大量转载,迅速形成网络舆论热点。但时隔不久,网上就出现《南风窗》杂志社致函三门峡市委宣传部的致歉信,承认该刊今年第18期报道“村官腐败透视”一文,存在采访不够深入、把关不严的问题,其中提及村支书称‘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把这句私底下吹牛的话写入文章,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向广大读者致歉。”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9月7日,“全国开征交通拥堵费”的消息又在媒体和网上热传,结果,次日环保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来明确表示:此消息不属实。

更有甚者,9月9日凌晨,国际奥委会宣布东京获2020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而央视直播时却宣布“东京被淘汰”,新华社更报道称获胜城市是伊斯坦布尔。长沙晚报社副总编辑发微博申诉:新华社摆乌龙,长沙晚报几十万份紧急追回,改版重印,损失巨大。

一连串的虚假新闻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暴露了媒体责任意识的缺失,甚至连我们最权威的主流媒体新华社和央视也存在调查不深入,审查不严的现象。的确值得所有媒体人警醒和反思。

近年来媒体的虚假新闻、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明星绯闻、跟风炒作等,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破坏了平静有序的社会状态,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究其根源,不仅是责任意识的缺失,更是媒体人敬畏意识的缺失。缺乏对社会、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敬畏之感、敬重之心,必然带来新闻乱象的频发。

二、树立敬畏意识是媒体人正确履行职责的需要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敬畏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情感。倘若没有敬畏意识,人往往会肆无忌惮,忘乎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大凡注重德行修养之人,都有相应的敬畏观,儒家有“畏君主”、“畏长辈”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则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

同志在2011年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有关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的重要论述。树立敬畏意识,坚持行有所止。“敬”反映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没有了敬畏,也就没有了底线。敬畏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自觉地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办事,追求真善美;一个人心无畏惧,则会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其结局是十分可怕的。

“敬畏”与“责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责任”是指人的社会、家庭以及职业角色所应尽的义务,似乎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而“敬畏”则是一种内在人格的表达,是一个人价值观念和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发自内心的自觉意识。只有具备了敬畏意识,才会增强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新闻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影响公众生活和情绪、左右社会舆论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因素,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对社会负责任,既是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又是新闻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然而,从不断发生的新闻失实案例及乱象中可以看出,仅仅强调媒体责任是不够的。我们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上级主

部门三令五申,几乎天天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的背景下,审查制度不可谓不严,三级、四级审稿制,层层审核,结果还是频频出问题。“责任”变成了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标语和口号。究其原因,有不负责任的心态和行为,更多的是敬畏意识缺失造成的后果。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者和舆论引导者的媒体人应该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把敬畏意识当做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的的组成部分。敬畏我们采访和服务的对象——广大的人民群众,敬畏我们所从事的传媒职业及其职责,勇于担当社会良知的角色。有敬畏才有使命感,才能守规矩,有所为、有所止。

三、敬畏意识在媒体人履职中的具体表现

联系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文化特点,深入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现状,媒体人要从确立社会价值导向出发,大力培养和树立敬畏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爱人的生存状态,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重申媒体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及道德底线。?把对工作的敬畏意识贯穿于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

1.要树立对广大受众的敬畏意识

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是媒体存在的前提,从宏观上讲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对受众的敬畏,即对新闻传播规律、传播效果的尊重。“有所畏才有所为”,媒体人对受众的敬畏应该表现为发自内心的爱和尊敬,应该从心底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充满爱意。站在读者、观众、听众等受众的立场,走近他们的身边,关注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心声。研究受众心理,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担当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责。  2.要树立对新闻事实的敬畏意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价值。新闻报道从本质上就是对事实的文字和图像再现,没有“事”也就没有新闻。事实,居于新闻传播的核心位置。基于这样的认识,新闻从业者要出于对新闻事实的敬畏。怀着审慎的态度,认真、严谨地采访,深入调查核实。不能为了抢新闻、抢时效而主观臆断,“合理推测”。比如作为权威媒体的新华社、央视对入选202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失实报道,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发稿前再认真核实,后期严格把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9月9日,《人民日报》就《南风窗》事件刊发了题为《敲响“新闻想象学”丧钟》的评论,评论说:“把采访中捕风捉影的东西,根据读者偏好进行想象加工,以求吸引受众、引起轰动,这种风气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新闻界需要克服的顽疾。”“自媒体时代,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新闻一旦,就会造成极大影响,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不容半点夸张,更不能去想象,要想做出好新闻,只有下苦功夫、真流汗水、用真脑筋。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真实性原则,唯有严格按新闻职业道德办事,方能不犯功利主义错误。”

3.要树立对法律和道德的敬畏意识

敬畏法律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准,提高公民对法律的敬畏意识是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敬畏道德则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传承。媒体人要用虔诚的态度来面对法律的规范和道德的要求。“敬畏法律”要做到行守有矩不越轨,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敬畏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

现在的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哪里有新闻,有热点,记者们便蜂拥而至,对当事人围追堵截,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些灾难事件,一些记者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顾遇难者家属的心理感受,一遍遍追问“经过”、“感想”,甚至带有强迫色彩。这种行为看似敬业,实际上是无视当事人的权利。

新闻从业者作为社会的?望者,内心深处要有对道德的敬重和对法律的恪守。在新闻工作中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权、隐私权。自觉抵制暴力、血腥、追星、窥私等低俗和恶俗之风。

4.要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对于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是一种思想感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文关怀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也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项硬指标。“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学者史怀泽80多年前提出的,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媒体人,学习借鉴“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意识,对于其人文情怀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有关生命的事实报道中,媒体人要用人文关怀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的描述,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曾经看过两则有关生命的报道引人深思,一则是广东某报报道,一男子站在天桥上对着桥下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他“被烧成烤鸭” 另一则是,台湾岛内一女子三番五次跳楼,消防单位10次救援,至少已经花掉100万元社会成本。

敬畏文化论文第5篇

敬畏自然

大自然是世上万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敬畏感。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日渐减退,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勇气,在人定胜天的口号中削山填海、围湖造田。人类变得为所欲为,以巨大的力量摧毁自然,无节制地从大自然中掠取各种资源满足自身的贪欲,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吃,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消退,森林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温升高、海水上涨、冰山融化、沙漠化蔓延、物种灭绝,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接踵而来。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带来的苦果。不敬畏自然,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使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彷徨无措。

敬畏生命

生命是神圣的,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世界因生命存在而美丽,因生命而生气勃勃。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论语·尧曰》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小人”“不知命”,对人的生命没有敬畏感,于是就肆无忌惮地视生命如草芥。在我们的社会中,交通事故撞伤人后反复碾压、见死不救、漠视生命的“小悦悦事件”等,就是缺乏敬畏生命的后果。

敬畏父母

人之发肤,来自父母,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里记载的都是古人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以各种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事迹。敬畏父母,就是感恩父母的倾力付出,是对自己、对亲人的尊重。父母之爱,直白、宽厚、无私。人类万千年生命传承至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敬畏父母,人们就会更好地孝顺父母,就能够达到推己及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的美德,整个社会就会和谐祥和。

敬畏法度

所谓“畏法度”,是指敬畏法律而遵纪守法,熟知法律而循规蹈矩,避免法律惩罚而不越雷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国家要乱套。法律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砥柱。不敬畏法律,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失衡。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普遍的对法律的敬畏,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但是,现代社会中目无法律的人仍然比比皆是。有些人因为无知而没有法律概念,肆无忌惮地违法犯法;另一些人懂得法律,深究精髓,但却调戏法律,知法犯法。法律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就将形同虚设,人人自保,每一个公民都将丧失社会责任感,更甚,一切都会分崩离析。

敬畏百姓

敬畏百姓,就是要敬重百姓,既要把百姓当作衣食父母,更要对百姓有忠诚感恩之心。“天地之间,莫贵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尤其对当权者来说,权力、地位是老百姓赋予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佳言名句体现了封建士大夫敬畏百姓的朴素情怀。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是“鱼水”关系,将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比作“种子”和“土地”,“种子”离开“土地”就无法生根、发芽,因此更要有敬畏百姓之心,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敬畏百姓,就会时时事事想到百姓的疾苦,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少一些花架子。

敬畏科学

科学是对自然、社会内部运行规律的揭示和探索,是对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解释。科学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敬畏科学,就是尊重科学,办事、思考问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这样就会避免拍脑袋决策,减少失误,杜绝所谓的长官意志,就会少一些“拉链工程”、“首长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敬畏科学,才能摆脱愚昧,对客观世界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有益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敬畏科学,就会端正学风,避免在科学研究中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实验结果等不端行为;敬畏科学,就会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就会提升整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敬畏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敬畏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与教训,所作所为经得起后人的评判,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减少自己的失误;敬畏历史,就会在做人做事时,具有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时时事事以“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敬畏历史,就会增添人生的阅历,抒发出一个民族的厚重感。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个人就像戏台上的“角儿”一样走马灯似的轮换着,转瞬之间就会像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什么都不会留下,唯有历史长存,它高悬在星空,唯有敬畏,才不怕自己“百年之后”无颜与先祖相见。

敬畏舆论

人言可畏,敬畏舆论就是要懂得,只要你当了官有了权,就得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下学习、工作和生活,做人做事在阳光下,时时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你,这样就会更小心用权,更认真做事;敬畏舆论,就会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敬畏舆论,才不敢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敢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不敢罔顾廉耻低级下流肮脏龌龊。舆论犹如一把利剑,敬畏它,让人变得更加真实、善良,更加纯洁、高尚。

敬畏贤哲

贤哲者,是指那些道德高尚、学问精深的智慧之士,他们为国分忧,为民除忧,推动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脊梁。敬畏贤哲,不但要敬畏今天的、中国的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也要敬畏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古今中外的先贤,要敬畏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要敬畏达尔文、哥白尼、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敬畏贤哲,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风尚,激励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向贤哲学习,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前进。

敬畏信仰

信仰不是迷信,每一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一种宗教作为信仰,作为图腾,作为心中的偶像,尊敬她,敬畏她,崇拜她,把她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精神需求、精神创造,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复杂的内在机制。信仰具有形而上学性、超越性和神圣性。神圣性是信仰最本质的要素和最合理的内核。没有神圣和世俗的区别,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任何现实的信仰。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信仰,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为之奋斗,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仰,才有了雷锋、郭明义这样普普通通高尚的人的存在。敬畏,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底线。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

敬畏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施韦泽;《文化哲学》;敬畏生命;生态文明?

abstract: ?philosophy of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and ethic works by schweitzer. it is the best material for chines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schweitzer's ethical ?thinking? of reverence for life,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philosophy of culture?,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ltural philosophy is cultural criticism, while its conclusion is ethics which emphasizes reverence for life. the turning and stepping to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east in his thinking makes his ethics theory, although without direc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a pioneer of modern “eco?ethics revolution”, and thus become one of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schweitzer; ?philosophy of culture?; reverence for lif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自从《敬畏生命》[1]和《对生命的敬畏》[2]翻译成中文之后,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作为一个行动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了。此外,由于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施韦泽也被我国许多学者视作当代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先驱之一。当然,《敬畏生命》和《对生命的敬畏》毕竟只是施韦泽论述其生平和思想的言论集,而不是完整的学术专著。虽然就一般读者了解“敬畏生命”的基本思想而言,可以说是足够了,但是,如果要对“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献。?

令人欣慰的是,《文化哲学》中文本的出版,使我国学者就能够基于更完整的资料,去了解施韦泽提出和论证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方法和过程,并且探讨其思想在当代生态伦理学中的地位。鉴于此,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的相关研究,作为《文化哲学》的译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做一概括和分析。

一、文化衰落与文化重建

《文化哲学》初版于1923年,是施韦泽生前发表的最重要的哲学—伦理学著作,包括其关于写作《文化哲学》宏大计划中的第1卷《文化的衰落和重建》和第2卷《文化和伦理》。此外,《文化哲学》的第3卷《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只留下了手稿,于1999年和2000年作为遗著出版。原来计划的第4卷《文化国家》则没有写成。就篇幅而言,《敬畏生命的世界观》比《文化哲学》多得多;但就系统性而言,《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则远远不如《文化哲学》,它只是手稿的汇编。由此可见,《文化哲学》是施韦泽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作。而且,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视角的独特性,《文化哲学》成为20世纪西方一部独创性的伦理学著作、尖锐的文化和社会批判著作、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性著作。因而,研究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特别是其敬畏生命伦理学,这是一部可靠的、不可忽视的基本著作。?

从《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来看,第1卷共5章,它首先指出西方文化正处于“衰落的征兆之中”,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正是其典型现象;接着分析19和20世纪之交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包括“哲学对文化衰落的责任”和西方“经济和精神生活中的文化障碍”两个方面。然后,施韦泽阐发了关于“文化的伦理本质” 和“文化的再生之路”的基本点: “如果伦理是文化的建构性要素,那么只要伦理的动能重新在我们用以塑造现实的信念和观念中起作用,衰落就会转变为兴起。”[3]76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这一思想时,施韦泽批判了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观点,并由此提出了西方文化复兴和重建的途径:由于“文化以世界观为基础”, “从而,我们时代的重建必须以世界观的重建开始”,即要论证一种乐观主义和伦理的世界观。?

《文化哲学》第2卷的篇幅较多,包括前言和22章,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言和前4章在扼要地分析了“文化危机及其精神原因”之后,再次强调:“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提出一种令人确信的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就会制止正在加剧中的文化衰落,而重新达到真正的和富有活力的文化。” [3]119此外,施韦泽对“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阐释,其基本思想是,虽然西方思想探寻过深刻和全面的文化只能从其中产生的世界观,但对于肯定世界和生命、伦理的世界观,它并不能够基于思想令人确信地、持续地做出论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方思想为了赋予人类生活以意义,采取了从世界观推论出生命观的路径,但这是错误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是要放弃对世界进行乐观主义的解释,承认世界观和生命观、认识和意志的二元论:“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意志中的意志超越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的生命观的决定者不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意志之中的意志的决定性。……敬畏生命是我的生命意志最直接和最深刻的作为。” [3]106-107?

基于伦理问题就是在思想中被论证的道德原则问题,我们要有作为思想必然的、明白清晰的原则伦理学的观点。在5-16章中,施韦泽概括了西方探寻世界观努力的悲剧性过程,历经公元前7世纪至20世纪,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西方思想史的成败,得出了历史性的结论:“基于乐观主义—伦理的世界观的信仰,近代有力地推进了文化。然而,由于思想并不能够证明这种世界观在事物的本质之中有其根据,因此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无世界观之中,陷入了悲观主义和伦理的无信念之中,并由此而开始崩溃。” [3]27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里既体现了施韦泽研究伦理和宗教问题的系统化“天性”,又为其相应的论证奠定了学说史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西方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已经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束缚。??

在总结了西方探寻世界观努力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17-22章中,施韦泽放弃了“在世界的意义中把握生命的意义”的传统做法,提出了一条“新路”,“思想应该做两件事情:引导我们从天真地肯定世界和生命达到深刻地肯定世界和生命,使我们从伦理的冲动达到思想必然的伦理”[3]279。并且对敬畏生命的伦理及其文化动能做了基本的规定:抛弃欧洲思想关于“伦理原本只与人对人、人对社会的行为相关”的教条,倡导奉献不能够只限于人和社会,而且也应该指向出现在世界之中的所有生命。自我完善伦理对存在的精神和内在的奉献不应指向抽象的存在总体,而应指向真实的存在。伦理就是扩展为无限的对所有生命的责任,敬畏生命的关键在于行动的意愿,它使各种伦理观念成为一个整体。敬畏生命始终是对一切伦理文化理想的思考,对一切种类的进步都感兴趣,并且能够把这些付诸?实施。?

二、文化批判与敬畏生命

在对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应该说就可以探讨“《文化哲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文化哲学》毕竟首先是一部关于一般“文化问题”的著作,它怎么能和兴起于半个世纪之后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联系起来呢?这就涉及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和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发生背景、思想指向等的理解。例如,弗洛姆就这么说过,“阿尔贝特•施韦泽和阿尔贝特 •爱因斯坦,也许是最了解西方文化智力发展的最高成就及道德传统的人” [4], “施韦泽是位神学家,也是位哲学家,他提出‘对生命的敬畏’这一思想是其伦理学的基础,他本人也因此而闻名于世。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忽视了另外一点,即施韦泽还是对工业社会持最激烈批判态度的人之一,他揭露了关于工业社会的进步和普遍幸福的虚伪神话。他认识到,工业社会的实践使人的社会没落”[5]。那么,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发生背景及其思想指向,特别是他的文化批判和敬畏生命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般说来,施韦泽的文化哲学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背景,更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学术背景来看,施韦泽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思考哲学问题时,文化哲学正是当时德国哲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在这样一种学术背景下,施韦泽走上文化哲学研究之路,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如此,施韦泽研究文化哲学的最重要推动力还是来自当时的社会生活。在欧洲19世纪末期的乐观主义文化氛围中,施韦泽就预感到了西方文化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使他认识到其所预料的文化衰落的结果来临了。因此,他的《文化哲学》,“现在被构思为文化批判。它应该确定文化的衰落,并提醒人们注意它的危险。文化的灾难既已降临,那么对其十分显而易见根源的考察是为了什么呢?”[3]25这样,施韦泽就规定了自己文化哲学研究的主题:探讨当时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寻找西方文化重建或再生的道路。?

施韦泽的文化批判强调,西方文化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就像一艘不断加速航行而舵机受损的轮船,已经失去控制并走向毁灭。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文化观念,施韦泽认为西方文化衰落的决定性根源是思想的失灵。其次,西方文化衰落还出自精神和经济领域中的一系列障碍,它们导致了现代人的不自由、过分繁忙和精神涣散、不完整性和非人道性、精神和伦理的不独立性等。至于这种状况的出现,施韦泽强调,除了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兴起导致了德国思辨哲学的衰落之外,?19世纪的欧洲哲学对此负有大部分责任。施韦泽说:“自19世纪中期起,哲学就不去承担它的任务,去探讨伦理与肯定世界和生命的基本问题,即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和自觉地论证文化信念,而是日益消失在非基本的问题之中。它使天然存在的大量探索性思想停滞和凋谢,使自身成为只是一门关于哲学史的学科,企图从自然科学史中概括出一种世界观。” [3]33这样,施韦泽就不仅分析了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而且也同提出了对文化哲学使命的理解,即深刻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生命意义和善的本质等基本问题。?

因此,施韦泽得出了其文化哲学的结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伦理不问是这种生命还是那种生命有否价值,是否应该加以保存和促进。生命本身就神秘地具有我在思想和行动中应该敬畏的价值。所有理性主义,如果它不断深化的话,就归结于神秘主义。”[3]37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如果说,以同情心和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敏感,对西方物质主义文化的批判,反对核武器对生命的威胁,是敬畏生命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表达了它的社会内容,而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实现生命意志的休戚与共是它的理论内涵,那么,从有限伦理到无限伦理的发展,扬弃以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的对立为基础的近代欧洲伦理学,则确定了敬畏生命伦理学在伦理学史的地位:当代生命和生态伦理学的先驱。由此可见,弗洛姆提出的人们更重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而对其“文化批判”有所忽视的问题,虽然有助于人们更重视施韦泽文化和社会批判思想的独立和特殊价值,但主要涉及的还是人们对其思想关注的焦点;至于就施韦泽本人的思想而言,它们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文化批判是其文化哲学的起点,敬畏生命伦理学是其文化哲学的结论。而确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施韦泽的《文化哲学》与当代生态文明联系起来。

三、《文化哲学》和生态文明

由于其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施韦泽作为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明的先驱,这一点是得到了西方思想界公认的。如美国的蕾切尔•卡逊女士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是题献给施韦泽的。同样,我国学者卢风等也充分肯定了施韦泽为环境伦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卡逊是施韦泽的崇拜者。有评论者说,施韦泽敬畏生命的原则‘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显现在蕾切尔•卡逊所写的每一本书中’。”[6]75但问题还在于,在提出“敬畏生命”的概念时,毕竟不同于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和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施韦泽考虑的主要是为重建西方文化创立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问题。那么,这种“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又是如何会成为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开创性思想的呢?这就涉及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发展和转折问题。而从施韦泽本人的论著来看,《文化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相关研究的最好材料。?

就施韦泽思想理论的背景而言,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已如上所概括;而就其与当代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而言,更要考察它与由阿图尔•叔本华开创的、经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发展的德国生命哲学传统的关系。毋庸讳言,对于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我国哲学界过去主要是从“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等角度加以批判的,但是对其“生命哲学”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及其与东方思想的关系,则没有予以必要的分析。而德国思想界的理解则有所不同,它更重视叔本华对欧洲传统伦理学的超越:“叔本华的伦理学建立在他提出的‘意志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对他来说,痛苦是世界上的基本状态,……道德行为的目的是摆脱痛苦。道德行为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同情心。同情心抵消了自我意识形成时带来的痛苦,使自我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感受,进而重新达到生命的统一。这种统一也包括动物在内,把伦理学建立在人与动物的统一,而不是人与动物的分别的基础上,这在欧洲近代哲学家中凤毛麟角,他就是其中之一。”[7] ?

笔者认为,这一引证表明,无论在论证形式还是在实质价值方面,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都给予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以巨大的影响。在《文化哲学》的许多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类似叔本华的表达方式。关于这一点,施韦泽本人也很坦率地予以承认:“如果我的哲学被认为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综合,那么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和叔本华的共同之处在于:敬畏生命的哲学放弃了对世界的任何解释,把人置于一种神秘的、充满痛苦的过程之中。……无论如何,一切有前景的思想必须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综合。” [3]37他还认为,在西方思想中,叔本华是第一个一贯地否定世界和生命的伦理学家。激发他形成这一观点的动因是19世纪初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印度哲学。从而,叔本华影响的实质在于,由于受到印度悲观主义思想的启示,叔本华使施韦泽进一步摆脱了欧洲思想传统的束缚,特别是近代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主体性哲学的束缚,重新思考人和生命以至于整个自然的关系。?

此外,构成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基础的,还有斯宾诺莎和歌德的“自然哲学”。但是,为阐明《文化哲学》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我们还是更应关注叔本华对施韦泽的影响。因为,正是叔本华促使施韦泽思想转向东方。当然,与叔本华相比,施韦泽的视野更加宽广,他超越了叔本华局限于印度的悲观主义,更重视中国古典的哲学—伦理学思想。“肯定世界和生命问题本身,以及其与伦理的关系,它们在中国思想中得到了最为基本和广泛的关注。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列子,以及可以说他们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思想家:我们西方思想探寻的世界观问题,在他们那里以一种陌生的、但吸引人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3]104这样,施韦泽就实现了西方思想与印度人和中国人的远东思想之间的交锋。关于这一点,德国研究施韦泽的专家克劳斯•京茨勒教授认为,与施韦泽的方法相比,德国的现象学和价值论则缺乏如此深刻的根源和宏伟的气魄。笔者认为,正是《文化哲学》的这种向东方思想的转向和跨越,使其原本还没有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成为当代“伦理学革命”的先声,“(1)在认识和实践中将道德共同体由人类社会扩及生物界或整个生态系统;(2)在伦理学理论上突破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6] 90,并由此成为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之一。?

参考文献:?

[1]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阿尔贝特•施韦泽.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198.?

[5]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71.?

敬畏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施韦泽;《文化哲学》;敬畏生命;生态文明

Abstract: Philosophy of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and ethic works by Schweitzer. It is the best material for Chines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Schweitzer's ethical thinking of reverence for life,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Philosophy of Culture,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ltural philosophy is cultural criticism, while its conclusion is ethics which emphasizes reverence for life. The turning and stepping to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east in his thinking makes his ethics theory, although without direc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a pioneer of modern “ecoethics revolution”, and thus become one of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Schweitzer; Philosophy of Culture; reverence for lif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自从《敬畏生命》[1]和《对生命的敬畏》[2]翻译成中文之后,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作为一个行动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了。此外,由于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施韦泽也被我国许多学者视作当代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先驱之一。当然,《敬畏生命》和《对生命的敬畏》毕竟只是施韦泽论述其生平和思想的言论集,而不是完整的学术专著。虽然就一般读者了解“敬畏生命”的基本思想而言,可以说是足够了,但是,如果要对“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献。

令人欣慰的是,《文化哲学》中文本的出版,使我国学者就能够基于更完整的资料,去了解施韦泽提出和论证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方法和过程,并且探讨其思想在当代生态伦理学中的地位。鉴于此,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的相关研究,作为《文化哲学》的译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做一概括和分析。

一、文化衰落与文化重建

《文化哲学》初版于1923年,是施韦泽生前发表的最重要的哲学—伦理学著作,包括其关于写作《文化哲学》宏大计划中的第1卷《文化的衰落和重建》和第2卷《文化和伦理》。此外,《文化哲学》的第3卷《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只留下了手稿,于1999年和2000年作为遗著出版。原来计划的第4卷《文化国家》则没有写成。就篇幅而言,《敬畏生命的世界观》比《文化哲学》多得多;但就系统性而言,《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则远远不如《文化哲学》,它只是手稿的汇编。由此可见,《文化哲学》是施韦泽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作。而且,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视角的独特性,《文化哲学》成为20世纪西方一部独创性的伦理学著作、尖锐的文化和社会批判著作、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性著作。因而,研究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特别是其敬畏生命伦理学,这是一部可靠的、不可忽视的基本著作。

从《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来看,第1卷共5章,它首先指出西方文化正处于“衰落的征兆之中”,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正是其典型现象;接着分析19和20世纪之交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包括“哲学对文化衰落的责任”和西方“经济和精神生活中的文化障碍”两个方面。然后,施韦泽阐发了关于“文化的伦理本质” 和“文化的再生之路”的基本点: “如果伦理是文化的建构性要素,那么只要伦理的动能重新在我们用以塑造现实的信念和观念中起作用,衰落就会转变为兴起。”[3]76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这一思想时,施韦泽批判了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观点,并由此提出了西方文化复兴和重建的途径:由于“文化以世界观为基础”, “从而,我们时代的重建必须以世界观的重建开始”,即要论证一种乐观主义和伦理的世界观。

《文化哲学》第2卷的篇幅较多,包括前言和22章,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言和前4章在扼要地分析了“文化危机及其精神原因”之后,再次强调:“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提出一种令人确信的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就会制止正在加剧中的文化衰落,而重新达到真正的和富有活力的文化。” [3]119此外,施韦泽对“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阐释,其基本思想是,虽然西方思想探寻过深刻和全面的文化只能从其中产生的世界观,但对于肯定世界和生命、伦理的世界观,它并不能够基于思想令人确信地、持续地做出论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方思想为了赋予人类生活以意义,采取了从世界观推论出生命观的路径,但这是错误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是要放弃对世界进行乐观主义的解释,承认世界观和生命观、认识和意志的二元论:“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意志中的意志超越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的生命观的决定者不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意志之中的意志的决定性。……敬畏生命是我的生命意志最直接和最深刻的作为。” [3]106-107

基于伦理问题就是在思想中被论证的道德原则问题,我们要有作为思想必然的、明白清晰的原则伦理学的观点。在5-16章中,施韦泽概括了西方探寻世界观努力的悲剧性过程,历经公元前7世纪至20世纪,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西方思想史的成败,得出了历史性的结论:“基于乐观主义—伦理的世界观的信仰,近代有力地推进了文化。然而,由于思想并不能够证明这种世界观在事物的本质之中有其根据,因此我们就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无世界观之中,陷入了悲观主义和伦理的无信念之中,并由此而开始崩溃。” [3]27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里既体现了施韦泽研究伦理和宗教问题的系统化“天性”,又为其相应的论证奠定了学说史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西方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已经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束缚。

在总结了西方探寻世界观努力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17-22章中,施韦泽放弃了“在世界的意义中把握生命的意义”的传统做法,提出了一条“新路”,“思想应该做两件事情:引导我们从天真地肯定世界和生命达到深刻地肯定世界和生命,使我们从伦理的冲动达到思想必然的伦理”[3]279。并且对敬畏生命的伦理及其文化动能做了基本的规定:抛弃欧洲思想关于“伦理原本只与人对人、人对社会的行为相关”的教条,倡导奉献不能够只限于人和社会,而且也应该指向出现在世界之中的所有生命。自我完善伦理对存在的精神和内在的奉献不应指向抽象的存在总体,而应指向真实的存在。伦理就是扩展为无限的对所有生命的责任,敬畏生命的关键在于行动的意愿,它使各种伦理观念成为一个整体。敬畏生命始终是对一切伦理文化理想的思考,对一切种类的进步都感兴趣,并且能够把这些付诸实施。

二、文化批判与敬畏生命

在对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应该说就可以探讨“《文化哲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文化哲学》毕竟首先是一部关于一般“文化问题”的著作,它怎么能和兴起于半个世纪之后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联系起来呢?这就涉及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和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发生背景、思想指向等的理解。例如,弗洛姆就这么说过,“阿尔贝特施韦泽和阿尔贝特 爱因斯坦,也许是最了解西方文化智力发展的最高成就及道德传统的人” [4], “施韦泽是位神学家,也是位哲学家,他提出‘对生命的敬畏’这一思想是其伦理学的基础,他本人也因此而闻名于世。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忽视了另外一点,即施韦泽还是对工业社会持最激烈批判态度的人之一,他揭露了关于工业社会的进步和普遍幸福的虚伪神话。他认识到,工业社会的实践使人的社会没落”[5]。那么,施韦泽文化哲学的发生背景及其思想指向,特别是他的文化批判和敬畏生命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般说来,施韦泽的文化哲学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背景,更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学术背景来看,施韦泽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思考哲学问题时,文化哲学正是当时德国哲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在这样一种学术背景下,施韦泽走上文化哲学研究之路,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如此,施韦泽研究文化哲学的最重要推动力还是来自当时的社会生活。在欧洲19世纪末期的乐观主义文化氛围中,施韦泽就预感到了西方文化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使他认识到其所预料的文化衰落的结果来临了。因此,他的《文化哲学》,“现在被构思为文化批判。它应该确定文化的衰落,并提醒人们注意它的危险。文化的灾难既已降临,那么对其十分显而易见根源的考察是为了什么呢?”[3]25这样,施韦泽就规定了自己文化哲学研究的主题:探讨当时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寻找西方文化重建或再生的道路。

施韦泽的文化批判强调,西方文化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了它的精神发展,它就像一艘不断加速航行而舵机受损的轮船,已经失去控制并走向毁灭。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文化观念,施韦泽认为西方文化衰落的决定性根源是思想的失灵。其次,西方文化衰落还出自精神和经济领域中的一系列障碍,它们导致了现代人的不自由、过分繁忙和精神涣散、不完整性和非人道性、精神和伦理的不独立性等。至于这种状况的出现,施韦泽强调,除了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兴起导致了德国思辨哲学的衰落之外,19世纪的欧洲哲学对此负有大部分责任。施韦泽说:“自19世纪中期起,哲学就不去承担它的任务,去探讨伦理与肯定世界和生命的基本问题,即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和自觉地论证文化信念,而是日益消失在非基本的问题之中。它使天然存在的大量探索性思想停滞和凋谢,使自身成为只是一门关于哲学史的学科,企图从自然科学史中概括出一种世界观。” [3]33这样,施韦泽就不仅分析了西方文化衰落的原因,而且也同提出了对文化哲学使命的理解,即深刻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生命意义和善的本质等基本问题。

因此,施韦泽得出了其文化哲学的结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伦理不问是这种生命还是那种生命有否价值,是否应该加以保存和促进。生命本身就神秘地具有我在思想和行动中应该敬畏的价值。所有理性主义,如果它不断深化的话,就归结于神秘主义。”[3]37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如果说,以同情心和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敏感,对西方物质主义文化的批判,反对核武器对生命的威胁,是敬畏生命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表达了它的社会内容,而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实现生命意志的休戚与共是它的理论内涵,那么,从有限伦理到无限伦理的发展,扬弃以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的对立为基础的近代欧洲伦理学,则确定了敬畏生命伦理学在伦理学史的地位:当代生命和生态伦理学的先驱。由此可见,弗洛姆提出的人们更重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而对其“文化批判”有所忽视的问题,虽然有助于人们更重视施韦泽文化和社会批判思想的独立和特殊价值,但主要涉及的还是人们对其思想关注的焦点;至于就施韦泽本人的思想而言,它们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文化批判是其文化哲学的起点,敬畏生命伦理学是其文化哲学的结论。而确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施韦泽的《文化哲学》与当代生态文明联系起来。

三、《文化哲学》和生态文明

由于其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施韦泽作为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明的先驱,这一点是得到了西方思想界公认的。如美国的蕾切尔卡逊女士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是题献给施韦泽的。同样,我国学者卢风等也充分肯定了施韦泽为环境伦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卡逊是施韦泽的崇拜者。有评论者说,施韦泽敬畏生命的原则‘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显现在蕾切尔卡逊所写的每一本书中’。”[6]75但问题还在于,在提出“敬畏生命”的概念时,毕竟不同于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和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施韦泽考虑的主要是为重建西方文化创立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问题。那么,这种“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又是如何会成为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开创性思想的呢?这就涉及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发展和转折问题。而从施韦泽本人的论著来看,《文化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相关研究的最好材料。

就施韦泽思想理论的背景而言,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已如上所概括;而就其与当代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而言,更要考察它与由阿图尔叔本华开创的、经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发展的德国生命哲学传统的关系。毋庸讳言,对于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我国哲学界过去主要是从“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等角度加以批判的,但是对其“生命哲学”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及其与东方思想的关系,则没有予以必要的分析。而德国思想界的理解则有所不同,它更重视叔本华对欧洲传统伦理学的超越:“叔本华的伦理学建立在他提出的‘意志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对他来说,痛苦是世界上的基本状态,……道德行为的目的是摆脱痛苦。道德行为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同情心。同情心抵消了自我意识形成时带来的痛苦,使自我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感受,进而重新达到生命的统一。这种统一也包括动物在内,把伦理学建立在人与动物的统一,而不是人与动物的分别的基础上,这在欧洲近代哲学家中凤毛麟角,他就是其中之一。”[7] 

笔者认为,这一引证表明,无论在论证形式还是在实质价值方面,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都给予了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以巨大的影响。在《文化哲学》的许多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类似叔本华的表达方式。关于这一点,施韦泽本人也很坦率地予以承认:“如果我的哲学被认为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综合,那么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和叔本华的共同之处在于:敬畏生命的哲学放弃了对世界的任何解释,把人置于一种神秘的、充满痛苦的过程之中。……无论如何,一切有前景的思想必须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综合。” [3]37他还认为,在西方思想中,叔本华是第一个一贯地否定世界和生命的伦理学家。激发他形成这一观点的动因是19世纪初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印度哲学。从而,叔本华影响的实质在于,由于受到印度悲观主义思想的启示,叔本华使施韦泽进一步摆脱了欧洲思想传统的束缚,特别是近代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主体性哲学的束缚,重新思考人和生命以至于整个自然的关系。

此外,构成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基础的,还有斯宾诺莎和歌德的“自然哲学”。但是,为阐明《文化哲学》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我们还是更应关注叔本华对施韦泽的影响。因为,正是叔本华促使施韦泽思想转向东方。当然,与叔本华相比,施韦泽的视野更加宽广,他超越了叔本华局限于印度的悲观主义,更重视中国古典的哲学—伦理学思想。“肯定世界和生命问题本身,以及其与伦理的关系,它们在中国思想中得到了最为基本和广泛的关注。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列子,以及可以说他们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思想家:我们西方思想探寻的世界观问题,在他们那里以一种陌生的、但吸引人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3]104这样,施韦泽就实现了西方思想与印度人和中国人的远东思想之间的交锋。关于这一点,德国研究施韦泽的专家克劳斯京茨勒教授认为,与施韦泽的方法相比,德国的现象学和价值论则缺乏如此深刻的根源和宏伟的气魄。笔者认为,正是《文化哲学》的这种向东方思想的转向和跨越,使其原本还没有直接针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成为当代“伦理学革命”的先声,“(1)在认识和实践中将道德共同体由人类社会扩及生物界或整个生态系统;(2)在伦理学理论上突破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6] 90,并由此成为当代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之一。

参考文献

[1]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阿尔贝特施韦泽.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198.

[5]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71.

敬畏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 敬畏;理性;诚信;生态文明;基石

人类社会发展,不能没有道德,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正是由于人类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人类社会才能合理和更长远的发展,才能逐步地构建起文明的旗帜,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荣,既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一、生态文明需要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的支撑

和谐的主体是人类,人类应具备相应的德性,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来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秩序。人类的生存是需要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一是确定和自然社会的关系,二是与不确定社会中的关系处理;三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界要和谐,人类需要处理好这三类关系,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德性,基于人性是理性和德性的统一出发,人类应具备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

1、敬畏

敬畏是人与不确定性世界交往时应具备的基本德性。对于“敬畏”,东西方的观点和认识都不相同,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两样东西最值得人类敬畏,那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在现代社会,人的敬畏感是体现人性中超越自我、升华自我的情感,是一种出于信仰神圣与崇高而发自内心的虔敬、庄严、自觉的禁忌意识,是主导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唯美表现,是一种他律性自律。敬畏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它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首先,敬畏是存在不确定因素中,其意义较为深远。首先,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敬畏生命。其次是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没有对行为制度的约束。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在道德社会发展中是有利于敬畏的建设,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再次,就是人要是保持着敬畏的心理就会克服掉畏惧,也会将人性中的盲目和自大的行为克服掉,从而使得人类在信仰中和理性的发展中得到一种心灵慰藉。再次就是克服掉人类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所产生的盲目、恐惧和迷信等行为,体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发扬人自身的价值和思想观念。所以,敬畏观念就是一种人与社会与确定因素之间的一种平衡观念,也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

目前,要求干部树立敬畏意识,也是党和国家对干部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2、理性

对待确定性自然,保持理性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德性。理性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atio),通常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本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标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并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认识与把握客观世界的一般本质与必然联系并根据这种认识与把握指导实践、规范自身的能力。

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事实,就是体现理性和尊重事实发展的客观实现。就是体现“真”与“求真”的精神。对待确定性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基本前提。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理性对待,人类受到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当前,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实质就是对这种报复的一种反思。所以,虽然在确定性世界面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和规律,但人类应当尊重这种规律,而不能无限制扩张欲望,人类应当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只能说明人类要么是无知的,或要么是鲁莽的。

3、诚信

诚信就是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应必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方针政策上看,诚信乃是立国之根本。《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吕氏春秋》有:“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秩序的约束和对行为方式的规范,这样也就对社会上的群体产生一种约束力,使得社会发展能够在制度的引导下保持正常的发展状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其次,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诚信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为谋求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深刻地体现着效益型,在我国古代,讲“诚信”历来是对“良贾”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具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诚信经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诚信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多的经济领域中都有具体体现。其次,就是诚信具有简单复杂事物的的功能,诚信交易在经济往来中消除了经济风险以及信任风险,减少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选择空间。再次,诚信本身也体现为一种资本。经济学家赫希认为,诚信是很多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社会学家科曼也说,诚信是社会资本形式,可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第四,诚信为经济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进行最优配置提供了可能。诚信本身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经济资源可一定程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立体交叉式的综合配置最优化。

最后,从文化角度看,诚信核心也体现了一种人格境界的追求。诚信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立人之本。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建构中,信是最基本的,是产生其他德性的基础。没有诚信,智的作用就是反方向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没有诚信,礼就是虚伪的,就仅仅具有华丽的外观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体现的义也就是空的,就不会落到实处;同样,没有诚信,仁也就是虚假的,就不会有真正的仁。所以,诚信是人与社会或人与人之间交往是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离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德性就成了奢侈品,就只能具有观赏意义。

总之,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缺乏理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紧张的;缺乏敬畏,人类与不确定世界的关系就是不和谐的;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团结的。所以,在理性、敬畏、诚信三种德性中,缺少任何一种德性,人类的总体品行就是不完美的,就是残缺的,最终导致人类的发展就是跛脚和不平衡的。所以,理性、敬畏、诚信是人类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德性,三种德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德性的基本框架。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积极推进这三种基本德性的建设和完善。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最终奠定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在不自由中,寻找到一种最大尺度的自由;才能在不和谐中,寻找到一种最大程度的和谐;才能在发展中,寻找到一种最长久的发展。

二、目前三种基本德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浅析

1、缺乏敬畏意识

(1)具体表现:一是唯GDP主义、官本位、拜金主义等反理性、反人道的现象大量涌现。二是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三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少年以躲避崇高、耻言理想、放弃责任、远离神圣自居,社会道德领域的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蔓延。

(2)缺乏敬畏意识的根源。首先,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境界,敬畏意识淡薄。一方面,在中国的人文传统中,虽然有天的概念,也有敬天的意识,但从总体看,这种敬天的意识是十分淡薄的,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世俗的境界。并且在世俗层面,人们将更多的追求放在了肉体层面的满足,“食”与“性”成了人生的两大支点,而且“食”与“性”本身具有了一种神圣意义。另一方面,人们对超越界的追求不仅淡薄,而且不系统,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敬天意识,呈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和功利性。人们往往是临时抱佛脚,有奶便是娘。敬天取向往往是与个人需求紧密联系,而不是为敬天而敬天。其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借助科技的帮助,不仅异化了环境,也异化了人,异化了人的欲望,在人类自以为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想要控制自然的欲望也越来越狂妄的同时,人类原初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在淡化和丢弃。最后,以改革开放为重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伴随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原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所降低,西方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来势凶猛,而适应改革开放现实要求的新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样势必导致社会一定程度上出现敬畏匮乏、理想失落、信念动摇、信仰迷失的现象。

2、缺乏理性精神

(1)具体表现主要有:一是重迷信,轻科学;二是重实际,轻理论;三是重当前,轻长远;四是重幻想,轻理想。

(2)缺乏理性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是制约理性水平提高的经济基础。

3、缺乏诚信意识

(1)从观念的层面看,中国社会是非常强调诚信的。对诚信的要求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精神之一。

(2)从现实层面看,中国社会又是非常缺乏诚信的。具体表现在:一是缺少平等思想。目前,总体来看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普遍确立起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文明人相适应的平等思想。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出身名门、生活优越、位高权重、钱多财厚者,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常常表现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架势。这种不平等既表现在工农差别、穷富差别上,也反映在行业区别、职业区别上。二是缺少合作意识。夜郎自大、狭隘保守、自我封闭的意识积淀甚深;惟我独尊、天马行空、独善其身的人到处都有;妒贤嫉能、互相拆台、暗箭伤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是缺少互助精神。现实社会中,自私自利、待人冷漠、临难而退、见死不救的事情时常发生。四是缺少诚信态度。没有诚信,人们无法交往;缺少诚信,即使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也会瓦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缺乏诚信态度,无论商品经营者,还是经济管理者,在营销活动中,在招商过程中,常常出现坑蒙拐骗和欺诈行为。

(3)当前缺乏诚信的原因,除了信息不对称、经济人、有限理性等一般原因外,还与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有密切关系。首先,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产生缺乏社会诚信现象的经济根源。其次,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官僚集权体制是滋生社会诚信缺乏的政治土壤。再次,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导致社会诚信缺乏的文化温床。另外,面子文化所导致的诚信也是一种面子诚信,是一种表里不一的诚信,是一种只注重让人看的外在诚信,这种面子诚信与诚信的本质要求是相违背的。还有,血缘文化缩小了诚信的范围,不利于诚信在全社会范围的扩展。

敬畏意识、理性精神和诚信精神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了各自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敬畏意识,理性精神和诚信精神的健康成长就失去了一种有效约束;由于缺乏理性精神,敬畏意识和诚信精神就失去了科学精神支撑;由于缺乏诚信精神,敬畏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发育就失去了真实前提。

三、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夯实生态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

当前,夯实构建生态文明大厦的道德基石,必须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体系建设的进程中着力重塑敬畏、理性、诚信三种基本德性。

1、重塑敬畏自然的意识

重塑敬畏是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重塑敬畏自然的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1)明确敬畏自然的时代内涵。敬畏自然是人类生存延续所必须的文化传统。人类的敬畏思想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自为敬畏——征服(或无畏)——自觉敬畏”的辩证发展过程。在自为敬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是处于一个自在的和谐状态之中,人类尚未摆脱自然状态,主要受着自然力量的支配;在征服或无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之中,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量的控制,表面上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理性自觉的敬畏阶段,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个自在自为的和谐状态之中,人类自身力量足够强大,但同时又充分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与大自然达到了真正的和谐统一。

敬畏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态文明的文明之处在于要敬畏自然。这里的敬畏自然包含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以感恩之心对待自然。 “感恩”是一种认同,是尊重的基础。人类与自然以伙伴关系和谐相处,以朋友之心对待自然,融于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界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会越来越光明。二是敬畏生命。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三是敬畏规律。规律亦称法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自然界按自然的规律行事,敬畏自然规律,才不会去破坏生态环境,才不会去为了追求GDP上马污染项目。

只有对自然持一种感恩之心,对生命、对客观规律真正持一种敬畏之心,才可能真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确立生态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塑造人们敬畏自然之心,根本的出路在于采取实际措施切实维护并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①应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的价值理念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由内至外的价值诉求。作为价值观,它给公众提供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一种尊重自然,不是漠视自然,对自然为所欲为,也不是止步不前,在自然面前俯首称臣,而是一种有斗争,有统一的和谐共生的关系,既切合生态文明要求,也有利民众接受,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②应推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人们敬畏自然的意识,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社会舆论场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强劲的旨在弘扬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真善美的良好导向。尤其是主流媒体,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脉搏,改进宣讲的话语系统,加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

③强化规范抑恶扬善的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历史经验表明,道德作为维系社会人心的重要力量,要想由虚变实,由软变硬,不是凭说教就能实现的,还需相关社会体制以及激励制约机制作为保障。当前,要从根本上营造一个有利于民众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社会环境,须在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强化规范国家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行为方面的生态法制建设。以完备的法律制度约束从政者行为,使其具有良好生态道德形象,无疑是生态道德建设最迫切需要的示范。二是强化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从严、违法必究,必将迫使一部分缺乏生态道德操守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其所付出的损失中,吸取教训,认同和遵守合乎生态道德的行为规范,从而有力推动和激励生态道德建设。三是强化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通过将基本行为准则法规化,违法者受到相应惩处,利益受到损失,就能逐步促使人们从社会规则的严酷他律中认同道德自律。

2、重建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理性范式,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实现经济理性思维范式的转变,超越经济理性,重建生态理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

(1)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佩西说:“我们大家都需要改正关于我们自己、我们的世界、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观念。”即改变传统机械的世界观,转向新的生态哲学世界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让人类生产与消费的合理性服从生态的合理性。实现经济和自然、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与稳定的发展,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地租理论时曾说:“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及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在这儿明确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以生态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为生态哲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因为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要走出人统治自然的传统哲学,走向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生态哲学,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和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与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真正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遵循两点:首先,人们要有主客体相融的思维。即把自然不只看作对象性的工具,而把它当作具有和主体同等重要地位的对象来对待,把人自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并且把人的意识看作是自然生态自身发展的一个最高表现,它处处要求主客体的相融性。其次,人们要遵循多向思维、有机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多向思维是生态意识在反映自然生态存在时,要从自然生态存在中的所有生态因子及其所有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的不同层次、不同时期与不同影响等方面来进行思维。而整体性、有机性和战略性思维,则是生态意识在反映生态存在的过程中,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从战略上来进行思维。

(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命为本、人人平等和个体主体”是“生态理性精神的实践价值追求”;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我们需要“限度生存”,因为“限度生存”是“生态理性哲学的实践方向”。实现“限度生存”,最主要的是靠制度建设,因为只有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才能外化为每一个人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以代内生存公正与代际生存公正为基本内容的公正原则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与繁荣发展。

3、重建社会诚信体系

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应让诚信缺失成为社会之痛,重建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1)对造假“零容忍”。对造假行为的纵容,是造成当前制假贩假成风的重要原因。制度漏洞、社会道德失守、地方保护主义、行业潜规则、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等,使造假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维护诚信就要坚决打假不手软,只有对各种造假行为严厉打击,才能遏制造假毒瘤的生长。

(2)建立社会诚信档案。要把造假者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列入黑名单并公之于众,剥夺其从业资格,以此斩断造假者无所顾忌,任意恣肆的造假之路。

(3)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诚实守信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也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诚信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应努力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

(4)道德诚信的重建,重点是要建立起广泛覆盖于全社会的诚信制度,以此彻底杜绝假冒伪劣在各个领域的滋生蔓延。当然,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制度的完善,形成在诚信上玩火者必自焚的社会氛围。无论高官巨贾,个人的社会行为都要受到诚信制度的约束,否则其都要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1] 宋圭武.中国社会本质是缺乏道德的,教育纵横,2010.4.

[2] 张西立.重塑敬畏: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理论动态, 1806.

[3]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12.

敬畏文化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儒家解释传统从原始儒家形成以来至今,都是怀抱着一颗敬畏之心解释历史上的儒家大师们的学与行的。“君子三畏”为儒家提供了理解经典的连贯的基本价值,提供了对于经典的原初态度的基点。这种敬畏之心是儒家能够绵延至今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导向的基础结构。当前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转型时期,但是文化道德建设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个体道德意识薄弱,群体道德滑坡这一表象凸现了人们于道德意识层面所发生的问题。当代社会急需进行伦理道德的重建,尤其需要关注道德敬畏感的重新确立。解构儒家传统道德的积极内涵,从儒家关于道德敬畏的学说之中汲取有益资源,努力承接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指向敬畏道德人格的养成,这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重建来说应该是一种极其有益的探索,也必能发挥出积板作用。

    一、敬畏之于儒家的道德传统

    儒家学说是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敬畏之感的学说。敬畏思想在儒家传统中多有体现,天道、自然、人类社群、自我等等都是敬畏的对象。

    儒家的敬畏传统自原始儒家创立时就建立起来了;孔子对此有原创性的阐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大人,侮圣人之言。”古代百姓普遍对于天、神等心存敬畏,而孔子则敬畏“天命”。天命在于孔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上天主宰人的命运,即自然的定数,它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非人力所能左右的一股力量;一是指上天赋予人的使命、才能,即自然的察赋。较之前者,后一层含义更为重要深刻,因为“孔子和儒家所关心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类的问题”。孔子的敬畏天命,兼具敬畏超人间的力量,和敬畏人所担负的神圣使命的双重含义。因此,孔子对于鬼神的问题采取敬而远z的态度。不管其存否,既要有虔诚敬畏之心,又要保持距离。对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心存敬畏,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态度去对待,因为理性之于自然的现象,完全应该从中感悟出现象以外的真理。

    孔子提倡“知命”,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对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的感知和履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因为这是道德的要求,是天所赋予的使命。因此,对于德行要躬身而行,不可懈怠、轻忽。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但是,“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人们行事的成败与否,并非人力能够全部控制,还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不过,人的态度应该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惜。

    孟子之于敬一良,主要见之于对天和道德本心的敬畏。孟子沿用先前天论的思维传统,将道德的终极根源归结为上天。“这个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实质内容的天,对于儒家来说,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儒学不是宗教却有宗教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孟子借助“天”对于普通民众的无限威慑力量,使道德本心拥有了强大约束力,确立起人们对道德本心的敬畏。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说的正是:“良心本心我全具有,道德根据就在我心中,除此之外,毋需外求”。在道德本心的指导下,凡是正确的一定要去躬行,这样做也就成就了道德,做到了“自诚不欺”。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是孟子人生三乐之一。人只有做到心正无邪,才能无所愧作。是否愧于天,作于人,其根据全在于心,所以只有无愧于心,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做了道德本心已经告知不该做的事情,就会良心不安,就会有愧,这是有愧于心;按照道德本心的要求去做该做之事,良心则安,不会有愧,这才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心是性善说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现了人对道德本心的敬畏。

      汉代的董仲舒结合阴阳五行的学说,推出了“天人感应”论。他从“以天为律”、“天主人从”这一核心意识出发,形成了一套强调秩序与持守、以他律性自律为本质、并与封建社会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这一学说在为统治者寻找政权合法性的同时,为天的宗教性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董仲舒言“阳尊阴卑’,,建立起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带有浓重政治倾向的伦理学。徐复观先生认为三纲之道的提出“是儒家向专制政治开始低头,是伦理思想的一大转变”。这一改变对儒家思想的本身影响至大。

      宋明的儒学家们进一步沿着先秦将道德的终极源头挂到天上的做法,努力完善儒家的形上系统,以与佛教道教相对完善的形上系统抗衡。

      周敦颐提出了“寻孔颜乐处”的思想。探求、了解颜回何以在贫困中保持快乐的问题对于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周敦颐看来,颜回代表了儒家自我修养的典范。周敦颐的寻孔颜乐处的思想“使古代儒家以博施济众和克己复礼为内容的仁学增添了人格美和精神境界的内容,对后世理学的人生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如何成圣,周敦颐的回答是“主静”,圣人以“仁义中正”为道德原则,又以“主静”的方法进行修养。“主静”便是周敦颐的成圣之方。

      张载通过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建立了“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从宇宙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生活。通过这样一种血缘宗法的网络,他提出天地是父母、民众是同胞、万物是朋友,织起了整个宇宙的关系网。张载所建立的这一精神境界,用意在于使人对自己的道德义务有更高的了解,对一切个人的利害穷达采取超越的态度。

    二程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敬”而代替了“静”,但两人对“敬”的理解有所不同。程颖把尊重自然界“生生”规律与人的善良品德联系起来。他认为,天之生理在心为仁性;天之生理又同时普在万物。万物皆有“生意”,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因此,人要有“诚敬”之心,敬畏之心,只有对天之生理具备真诚而又崇敬的心理,“仁性”才能在心中得以留存。程颐则强调以主一无适和整齐严肃为主要内容的“主敬”的修养,既要求内心的敬畏,也要求外表的严肃。他认为内外是相联系的,外庄,则内自然敬;外不庄,则内怠。要把注意力专注于意识的养善闲邪,使内心始终保持敬畏的状态。同时注意外在的形象举止是否合于规范,时刻从容貌举止上检查自己,以取得“天理自然明”的内在效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修养方法方面,他所倡导的“主敬涵养”,在宋明理学中有较大影响。理学家之中,他尤为重视“敬”,视之为“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是“万善之源”。敬是贯彻上下、始终、动静、知行而无所不在的人生修养的根本方法。心思散乱、不清明的情况下,是不能够认识、了解事物之理的,所以“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义进其知”。

    明代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王阳明提倡良知说。他继承了孟子有关良知自然具有的思想,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更瞒他一些不得。”人人本  来都有一颗与天地一体的心,认为“应当先立乎其大者”,然后“用敬’,存之。若尚未“立乎其大”,便迫不急待地去“格物”,即便“用敬”,也全无功效。人应当做的便是遵行良知的命令,即“致良知”强调道德实践。

      通过上述对儒家主要道德思想的考察,我们可以体会到儒学家提出的伦理主张背后所隐含着的深深的敬畏之情。“天”成为道德的终极根源之后,儒家道德宗教性的力量得以前所未有的加强。杨泽波先生认为,原本只是先秦儒家为道德寻找终极根源,后来却演变成了人们的一种信念和信仰,无论是宋明儒者所讲的“良知天理”,还是一般百姓强调的“天地良心”,天的地位都是无可质疑的。对于天的敬畏,使得人们将之转化为对于内心道德本身的敬畏,道德敬畏是开展道德实践的根本前提。对于道德  的敬畏之情,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传统。确立道德敬畏成为了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确立道德敬畏,建设德性社会

    道德需要是道德敬畏感生成的内在根基。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中有力地证明了上帝只是一种假设。但在《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又为上帝腾出了一席之地,把他请了回来。这是因为康德认为上帝虽然不是理性的对象,但在实践理性中,若缺少民众对上帝的信仰这一因素,道德终归不圆满。在今天的西方社会,宗教信仰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对上帝的敬畏造就了大多数西方人的道德境界,赋予了他们履行道德的自觉性,这是源于道德的他律作用。

    通过对孔子直至宋明理学等儒家主要道德思想的考察,我们明确了敬畏之于儒家道德传统的重要意义。对于道德的敬畏之情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传统,确立道德敬畏是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孟子通过人与“夭”关系的设置,确立了德性的内在需求。在孟子,仁义礼智源于内心,由于内心的仁性,人有了自然向上的力量。本心认识到正确的,自然就会行;认识到错误的,自然就会加以阻止。这是道德的自律在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