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副校长工作思路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6 16:28:42

副校长工作思路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1篇

我期待副校长是善于执行的拍档。在教师眼中,校级干部同属领导班子,校长和副校长实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因此,副校长应该是执行校长意图的最重要、最得力、最贴心的伙伴、拍档。“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工作意图,副校长应善于将校长的思想、理念与意图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策略,将校长的某些思路、创意和点子转变为具体的过程。例如,在我现任职的学校,我提出“部颁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思路,副校长即着手搭建校本课程框架,组建校本课程师资团队,拟订校本课程学分制管理方案。现在,我校已形成有四大门类40余门校本课程的课程超市,每位教师在新学年“摆摊设点、招兵买马”,只要有十名学生选修即可开课,一切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一些从外在条件看并不适合某门课程的学生,但只要他热爱,教师就不能拒绝。同时,副校长着手组建团队开展部颁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目前已有“数学思维训练”“语文经典诵读”“英语听说磨耳”三项专题研究,成为部颁课程的有益补充。可以说,有这样善于把理念做实、让理想接地的执行者,校长是幸福的。

我期待副校长是能办实事的将才。在执行学校的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副校长应该独当一面,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有思路、有办法,能带领中层干部创造性地工作,能引领教师们实现自我提升;他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边界,知道何事该上报校长,亦知道何事该自己拍板。我不希望架空校长的情况发生,但也很反感什么事都不愿做主、事事请示校长的无所作为的副手,在我眼里,后者比前者更难接受。副校长应该敢于担当,出现问题不上交,出现矛盾不激化,善于化解矛盾但不和稀泥,敢于碰硬但不简单粗暴。幸运的是,我在两所学校工作时,合作的都是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副校长。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学校临时受命,要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一台高质量的晚会和一次高水准的展出,我将此事委托给副校长全权负责,那段日子,他除了经费调拨、人员调配等大事与我商量之外,具体事务全部由他负责协调、督办、跟进。最后呈现在近5000名观众面前的是一台备受赞誉的晚会和颇受好评的主题展览。有这样能干实事、不求虚名的副校长,校长是幸福的。

我期待副校长是愿意补位的朋友。校长与副校长,虽有正职副职岗位之分别,但不应有“马路朝天各走一边”的截然界限。二人应相互视为伙伴、朋友,相互补台而绝对不相互拆台,相互补位而绝对不越位。校长发现问题,不宜越过副校长直接指挥,而应将问题交给副手去处理;副校长发现校长工作中的问题,不宜事不关己坐视不理,而应主动补位,并及时向校长反馈情况,以利改进。我任职的两所学校的副校长都比我年长很多,在第一所学校任职时我27岁,年轻气盛亦年少轻狂,那时的副校长常将我的一些激进做法加以适度缓解,并十分注意舒缓教师情绪,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第二所学校任职时,我成熟、沉稳了许多,但由于这是一所纯民办学校,我从未体验过如此大的市场压力,尤其当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发生冲突时,我更是感到焦虑,我的副校长先我两年进入民办学校,他很注重把我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放大,并积极承担了我不擅长的招生、宣传、策划等工作,让我集中精力思考学校发展方向与特色建设等我感兴趣也较擅长的事情。有这样的愿意补位、甘于当幕后英雄的副校长,校长是幸福的。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2篇

一、准确定位是做好副校长的基础

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在管理中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若说只是检查指导作用,带头干活作用,那远远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副校长;若只按上级的指示、校长的安排亦步亦趋,照样画葫芦,那更不配做副校长。

首先要准确定位。副校长是校长的得力助手,是校长办学思路的创建、拓展和落实者,是校长工作的参谋和执行者。副校长还是学校的管理主体,是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的结合体。副校长更是团结中层,协调中层,发掘人才,利用人才的专家。副校长工作应该对上负责有退路,对下协调有思路,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副校长在教育管理中的中坚作用。

其次要有清醒的头脑。副校长要有掌控分管工作大局的能力,对分管工作的人人事事都做到了如指掌。用人要恰到好处,既出效果,又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才能。安排工作要科学,对前因、后果、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准确地分析,有应对的策略。

三要有明确的目标。副校长的目标有两种。首先是长远目标,即发展规划。这既包含对分管工作的长远规划,也包含对自我发展的长远规划。这就要做到眼光要长、脑瓜要活、方向要正、效果要特。然后是短期目标或专项目标。副校长的工作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学校的工作状况,大到每年每学期的工作,小到每一件小事,都要按照正确的预想目标去安排去实施,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意义,有成效。

四是要构建智库。副校长代表的是一种思路,一种管理,而不应是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它是靠一种管理的手段和艺术,将有德有才之士,尤其是学校中层干部吸纳在自己周围,为这种思想添枝加叶,赋予血肉和灵魂,使其更臻完善。因为一方面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另一方面,往往来自于基层的意见是最有价值的意见。所以说,副校长应该是联系基层和校长的最可靠的纽带。

二、敬业、乐业是做好副校长的前提

(一)热爱教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事业心是一个人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有了事业心,再难再苦都会任劳任怨。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个副校长只有具备着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坚持事业第一、工作第一,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教育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职业可以讲代价,讲报酬,而事业则只能讲意义、讲奉献。因此,作为一名副校长,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励精图治,自觉地“沉”在学校里,耐得住寂寞,不为骚动的社会心态所左右,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热情、心血融入学校的事业中,苦心磨砺,艰难跋涉,甘心“十年磨一剑”。这是履行本职工作的前提和思想基础。

(二)尊重正职,具有淡泊名利的从政理念

副校长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既是学校工作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实施的执行者。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坚持不怕吃亏、吃苦,要淡泊名利,克服虚荣心,乐于为副,尊重正职,自觉维护正职的权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在平时要向正职多请示、多汇报、多交流、多出好主意,主动承担一些琐碎的工作,让正职腾出精力想大事、办大事,抓好全面工作;对比自己年青的正职,副校长决不能居功自傲,不分场合抬高自己,有意出难题,让正职难堪。

(三)扮好角色,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配角意识。副校长是学校领导集体的成员,要自觉维护正职的核心地位,做到不越位、不越权、不争名、不争利。要出以公心,忠于职守,甘当人梯。

二是参谋意识。副校长要摆正自己是参谋助手的角色,充分发挥辅佐、辅助作用,尽力为正职出谋献策。既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要了解全面的工作,在研究问题时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为正职决策当好参谋。

三是主将意识。就是在执行的工作中要冲锋陷阵,当好主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特别是遇到棘手的事和难以处理的事,不躲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四是大局意识。对分管工作与大局工作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大局,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与其他副职分管工作发生矛盾时,要多协商,多让步,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是补台意识。俗话说,“互相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共同跨台”。人无完人,正职工作千头万绪,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当正职出现工作失误时,要主动协助正职做好补救,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幸灾乐祸,与己无关。

三、负重、实干是做好副校长的关键

(一)负重

一是要有鼎力相助的诚心。副职要乐于为正职排扰解难,尽力体现对正职的真诚和全力支持,凡是集体讨论通过及正职拍板定夺的事情,副职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对正职工作中的偏差失误,要及时谏言劝阻,决不能明知不对也随声附和。如学校一些重大的决策和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问题,副校长要积极宣传或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对某些不便校长亲自说,但又必须让人了解的信息,在征得校长同意的情况下,应主动替校长与他人交换思想;对自己了解到的师生员工中的一些反映、建议,在校长未掌握的情况下,要及时反馈给校长,以便校长全面及时了解校内情况,迅速作出处理。尤其是当校长与班子其他成员有分歧意见时,作为副校长更要主动调解,消除隔阂,化分歧意见为统一思想。

二是要有忍辱负重的品质。副校长抓具体事务较多,常处于上级怪,下级怨的“夹板”之中,这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做到小怨不积,大度容人,与同志们和谐相处,互谅互让。

三是要有处事不惊的涵养。处逆境时能够冷静地思索,遇难题时能够冷静地化解。

四是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要有严于律己的思想品德,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宽容大度的磊落胸怀,拒功揽过的高尚品质,无悔无怨的工作态度,谦虚和善的待人风格,善解人意的长者风范,团结和带领下属维护领导集体和正职的威信,贯彻落实领导决策。

(二)实干

首先要提高能力,具有精湛的运权艺术

一是决策分析能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办学特色的形成、教学人员的使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管理环节的实施,还是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都要求副校长具有优选方案,权衡利弊的决策分析能力。

二是组织协调能力。副校长要善于处理好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种矛盾,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教学业务能力。作为副校长应该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业务尖子、管理行家,应该懂得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既要有教育科学的系统知识,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至少要精通一两门主干课程,能深入教学一线,或兼课,或参与备课、听课和评课,并予以指导,从中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总结、提炼,树立典型,推动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研能力,博取众长,成为一名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四是社会交往活动能力。在现代社会,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将愈来愈高,教育的开放性、合作性、参与性明显地加强。这就要求副校长要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其次,做分管工作的能手

对于主要负责的工作,作为副校长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清晰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抓手,决不能有任何的依赖思想,应尽力做到“四心”:适时报告工作进度让校长放心;努力理解领导意图让校长省心;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让校长安心;积极为团队想办法让校长定心。同时要养成不找任何借口、信任领导和不把难题交给领导的习惯。

第三、做教科研的旗手

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做得很多,思考得也很多,但从实践中总结规律的能力是不够的,其实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副校长要带头搞教育科研,善于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探究教育规律,敢于承担校内外的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成为学校科研的领军人物。

第四、做沟通的巧手

要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是绝对不行的,而要获得人们的支持,提高团队凝聚力,最有效方法就是沟通,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沟通的巧手:注意沟通的方式。与上级沟通要培养默契、与同仁沟通要换位思考、与下级沟通要聆听心声;常怀感恩的心态;培养做人的风格。养成平等、信任、欣赏、关心的做人风格。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学会尊重其他部门。

第五、做管理的高手

作为学校的副校长,要积极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导处、政教处和年级组的同志一起,做好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致力于新课程实践与研究,尤其在教学管理与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要为主任工作提供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解决主任工作难题,减轻主任工作压力。为此,副校长必须做到四点:一要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准确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好调查研究;二要准确把握主任的工作习惯,及时发现主任工作环节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预见到某项工作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快拿出解决办法;三要体谅主任工作难处,尽可能分担一些具体工作,同时树立主任在教师中的威信;四要虚心听取主任意见,同主任一起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可行办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学习、创新是做好副校长的法宝

俗话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作为副校长,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不能与时俱进,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难以抵制利欲的诱惑。为此,要有坚强的意志,经得起风浪和挫折,积极向上,不满足自己已有的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要好学、勤学、善学,深入研究,不断学习新理论,补充新知识,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素质修养。总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战略思维能力。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3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质量;沟通

一、甘当绿叶衬红花――助手

教学副校长在校长的领导下主抓教育教学工作,是校长的参谋、助手,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全校教学工作,是教学管理的第一执行者。作为一名副校长,要自觉维护校长的核心地位,做到不越位、不越权。首先要树立“绿叶”意识。副校长既是领导的“绿叶”,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绿叶”。红花必须有绿叶的陪衬,才能光彩夺目;同样,绿叶只有在红花的映照下,才能显出自身的价值。因此,副校长要像绿叶扶红花那样,襟怀宽广。副校长是学校的管理主体,他代表的是一种思路,一种管理,而不是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因此,副校长的“绿叶”意识不是旁观意识,“助手”角色更不能过度地强化配角意识、服从意识。分管教学副校长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管意识,锐意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勤思善学助成长――领跑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分管教学副校长是师生教与学的引领者。要想做好教学副校长工作,提高业务素质是基础。教学副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更应首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才能确保自己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领跑。学然后知不足,思然后求进步。教学副校长要成为教师中的“首席学习者”,做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要不断丰富专业学识,增加文化积淀,争取做到从知识修养到专业智慧的日益完善。

三、科学管理促发展――主将

教学副校长在学校全局工作中是“二传手”,在分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名“主将”。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作为教学副校长,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积极探索适应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办法,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能有序地开展起来,从而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要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与之相应的执行机制、督促机制、检查机制和奖惩机制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形成规范的教学管理流程。

教育科研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要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制订科研管理制度,注重科研实效。领导干部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核心力量。教学副校长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并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带领全体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形成群体科研态势,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一步步深化。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学校要加强校本培训,以“分层跟进 全员发展”为目标,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动力,实现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制度化,推进教学改革。

四、沟通协调创和谐――纽带

在学校工作中,副校长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副校长首先要做校长治校策略的实践者,组织、引领教师搞好本职工作,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副校长好比是校长与教职工之间的纽带,很多行政决策不能只是传达,还要做耐心细致地解释,同时也要宣传校长的良好意图,求得教师对领导班子决策的理解与支持,使决策有效落实并得到教师理解和认同。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有人曾把副校长比作是学校关系沟通的“协调员”,化解矛盾的“消防员”等。任何一个单位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矛盾,学校也不例外。校长与教师之间、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会产生一些误会。这时,作为副校长就应该积极地去协调、化解这些矛盾,使全体教职员工和谐共处,团结协作,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

作为教学副校长,只要在前进的道路上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乐于汲取,就一定能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曲谱写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为学校的美好蓝图绘上一抹抹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4篇

关键词:服从意识;排忧解难;相互促进;讲求实干

我想就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来看,副校长必须要做好下面几件事:一是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二是提高管理水平。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学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是分管工作范围的指挥员,承上启 下,地位十分重要。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演好这个角色甚是不易,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有服从意识,听从校长指挥

校长和副校长都是学校的领导,但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在行政关系上,校长与副校长是上下级关系,副校长接受校长领导,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校长有最后的决定权,而副校长却没有。因此,副校长必须具有服从意识,懂得按组织原则办事,尤其要做到三点:

1、对经过集体研究、校长拍板定案、自己又无不同意见的事情,要坚决执行,并保证按校长意图把事情办好,不能随意处理,或不当一回事。

2、对校长决定的问题,副校长有不同意见可按正常渠道反映,但在校长没有改变决定之前,一般情况下仍要执行。如果副校长认为自己的意见对,在执行中可以继续反映,不可消极怠工,乱发议论或故意与校长唱反调。

3、作为小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工作,一定要明白自己处在配角的位置,行使职能时,绝不能“抢镜头、争彩头”或擅自作主。否则,不但影响工作,还会影响团结。

二、要相互促进,督促校长工作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难免在认识上有局限,工作中有偏差,副校长要善于用自己的特长,弥补校长不足。配合校长把工作做好,一是对学校管理要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副校长不能只管自己分管的事,也要对学校整体工作给予关注。要全面考虑学校管理中的有关问题,给校长出主意,提建议,帮助处理涉及全局的大事。对自己的建议,如果校长采纳,不要自以为是、洋洋得意;不采纳,也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耿耿于怀,对校长产生成见。二是对校长的不足要善意地提出批评。对校长的缺点错误,要敢于坚持原则,提出批评意见。但批评一定要讲究方式,注意分寸。尽量做到“忠言”顺耳,“良药”可口,使校长能够接受,切忌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三、要相互帮助,为校长排忧解难

小学校长、副校长共同担负学校的领导责任,荣辱与共、兴衰同责。但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有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因此,校长要帮助校长多掌握情况,遇到困难时为校长排忧解难。首先要主动出击。对分管的工作和校长交办的任务,上不推,下不卸,积极主动去工作,多谋善断,勇于负责。其次,要善于协调。注意协调好分管处室与其他处室、分管教职工与其他教职工、分管工作与其他工作以及自己与其它副职的关系。要相互支持而不彼此拆台,互相忍让而不积怨成仇,互相关心而不落井下石,互相学习而不嫉贤妒能,共同把心思用在学校工作上。在分管处室内部,由于职责不同,教职工之间思想、爱好、性格、学识等差异,碰到摩擦在所难免。作为分管校长要善于根据处室的特点和教职工的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分管的教职工团结一致,成为一个能战斗的集体。第三,要主动解围。在工作中,校长也会碰到一些不好处理的问题,这时副校长要想校长之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触矛盾,承担责任,为校长解围,让校长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要讲求实干,做好本职工作

小学副校长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上按照上级和校长意图,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对下带领分管教职工把本职工作搞好。因此,副校长要独当一面,实实在在地干事。要做到这一点,一要认真学习,提高素质。要注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理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合格,特别要注意学习小学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二要统筹全局,当好领导。作为分管校长,必须带好自己的部下,要有基本的工作思路,使分管工作条理分明,干起来有章可循。三要亲自干。小学管理人员少,许多事情需要自己直接去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要积极、细致、扎实,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让领导满意,下属佩服。四要关心同志,体谅难处。要体谅教师们的具体困难,在他们有失误或偏差时,要设身处地为教职工着想,能自己承担的责任,一定要自己承担起来,不要动辄发火,更不要轻易责怪下属,这样同志们才愿意在你的领导下工作。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5篇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83-02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报告强调: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党政工作的有力助手,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密切关注广大青年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高校新校区发展实际,探索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队伍的特征

随着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近十年以来全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地处发达城市的高校因原校区校园面积、硬件设施有限,纷纷扩建新校区。高校新校区常面临地处郊区、设施建设有待完善、运行机制仍需探索、办事人员配备不足、纯新生教学管理等现实问题。在“2+2办学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新校区,大三大四在校本部)下,高校新校区办学第一年仅一个年级,第二年之后存在两个年级,并趋于稳定。学生干部成员普遍为90后,家庭成长环境优越,独生子女居多,动手能力较差。学生干部队伍存在适应时间短、实践经验不足、年级层次相近、团队凝聚力弱、可利用资源缺乏等特点。

二、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明

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呈现低年级化,学生干部一般是大一做助理,大二做干部,并出现明显的岗位分层,如团总支正副书记、学生会正副主席、新闻中心正副主任以及部门正副部长等均由大二学生担任,优秀者成为学生干部队伍中的“领导”,大部分则被选拔为正副部长。新选拔的学生干部队伍,仅少数精英学生干部曾受到辅导员和上一任精英学干在其“部长”期间的用心培养,大多数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助理层面有关执行性、事务性的工作,缺乏相应岗位的实践锻炼经历,致使上任时对自身定位极不明确。新校区新组学生干部队伍思维模式跟不上组织架构的岗位要求,常出现正职做事像副职,副职不知做何事,助理做事贪新鲜等情况。

(二)职责不清

学生干部队伍定位不明,带来各级学生干部对自身职责不清。主要表现为:心态不正,动机不纯,有些学生干部怀着混一混的心态,想做学生干部就是为了综合测评有加分、推优入党有优先、未来就业有经历,表现出较强的功利色彩[1];做事缺乏主人翁意识,不够积极主动,凡事能拖则拖;对团学架构设置思路不清,对本部门工作内容了解不深,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更是知之甚少;行动过程过分依赖上一级学生干部,上级推一步就走一步,没人监督或提点就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严重缺乏个人深层思考和创新意识;大部分学生干部个人所需的岗位素质偏低,如形象礼仪、文书写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等通识性能力较差。

(三)管理不善

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不善主要表现为:学生精英作为整个团队的高层领导,决策整个团队的工作基调和努力方向,但其个人大局视野、带队经验、组织策划能力、宏观监督能力和人格魅力水平尚低,整体管理水平较差;正副部长作为团队的中层干部,其思考力和行动力影响团队决策的推动力度,但其在上传下达、组织协调和任务安排等方面不够熟练,致使行动效率低下;学生干部助理作为团队的基层干部,做事执行力直接影响团队各部门工作的进程,但新生助理常出现迷茫、观望、擅自行动和做事拖拉等现象,大大降低办事效率。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不善,正如水管堵塞水则滞留,学生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或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过度损耗。

(四)能者不多

在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队伍中,真正做事大视野、明思路、有创新、够魄力的精英学生干部较难找到。

1.干事缺乏大局意识,开展工作只考虑到本队伍或本院系内部,较难站在学校或社会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

2.做事缺乏整体思路,例如,不愿计划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工作,常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使学生干部队伍出现“岗位倦怠”现象。

3.举办学生活动缺乏创意,常跟着学校或其他兄弟院校、院系的模式举行相关活动,造成工作方法模式化、教条化[2]。

4.做事魄力不够,有些学生干部行事作风过于强

势、看重身份、爱打官腔,行为习惯受到普通学生质疑,大大降低了学生干部队伍在学校和普通学生中的威信。

三、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横向定位

将学生干部队伍作横向分层,从高层到底层逐步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工作。

1.召开团总支第一副书记、学生会主席、新闻中心主任等学生组织一把手会议,把社会环境、各高校概况、学校总体建设发展状况、各二级院系学生活动开展情况作总体介绍,使精英学生干部明确所在团队的奋斗目标。

2.召开团总支书记团、学生会主席团、新闻中心主任团等核心骨干会议,确定各大学生组织每学年和每学期工作计划,找出工作重点、难点,确定学生活动、日常事务工作日程表,并明确正副岗位职责分工。

3.举行各大学生组织正副部长学生工作讨论交流

会[3],找出所在学生干部队伍内部存在的问题,商谈并达成意见一致的解决方案

4.开展各大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助理培训大会,在队伍架构、组织制度、礼貌礼仪、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

5.开展班团委培训大会,邀请高年级优秀班团委作主题演讲及经验传授,使新任团支书、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团委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能做得更好,并增强班团委凝聚力。

(二)纵向明责

成立以二级院系主管副书记、辅导员为指导老师的“学生干部培训管理小组”,指导教师委任团总支第一副书记、学生会主席、新闻中心主任为各学生干部队伍培训第一负责人,结合各高校、本学校、二级院系实际和队伍服务功能形成培训主线,按照“高层正职、高层副职、中层正职、中层副职、基层成员、班级委员”的岗位进行纵向延伸培训。根据学生组织中层各部门服务功能,以高层副职为召集人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部门培训会或讨论会。会议内容涉及部门人员总体概况、团队协作、工作态度、礼貌礼仪、工作内容、重点难点、操作流程、会议制度、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等各个方面。专项培训以部门为单位,高层正职负责把握方向和监督进程,活动开展的深入程度取决于高层副职的用心程度。由此既充分调动高层副职的主观能动性,又能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传授工作经验,还能在学生干部队伍中形成比、学、赶、超的优良团队作风,营造学生干部自我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实现学生干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向心管理

1.学生干部队伍要树立核心“服务”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开展任何学生工作都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以强化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为服务目标[4]。

2.学生干部队伍要树立强烈的“服从”意识,在坚定学生政治立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争取学生合法权益和执行法定校规校纪等方面起排头兵的表率作用。

3.学生干部队伍工作要让他人“服气”,要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到规定工作常态化、自选工作品牌化,开展学生工作时抓住“充分调研、打造精品、总结提高”三个重点,用心举办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精彩学生活动。

4.学生干部队伍要做到上下“同心”,全体成员要共同营造开心快乐的工作氛围,上层学生干部要乐于指导和帮助下层学生干部获取进步,下层学生干部要支持和配合上层学生干部做出成绩,凡事尽心做到有沟通、有创意、有收获,坚持“上下一心,心聚合力,力争上游”。

(四)外输人才

1.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学生工作只有在更开拓的视野下才能看得远、想得多、做得实,要立足社会、高校和院系、校区的现实情况高效地开展学生工作。

2.要培养学生干部的明晰思路,详细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亮点是成功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学生干部思路清晰,才能在执行工作时不慌不乱,保持热情,稳中求进,才能把琐碎的事务归结成系统工作。

3.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思维,推陈出新应成为学生干部工作的不竭动力,要结合所在院系的专业特色构思和挖掘别出心裁的精品活动,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并不断累积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着力打造学生工作的品牌项目。

4.要增强学生干部的形象魅力,学生干部做人要真诚正直,做事要果断利落,要努力成为大学生中优秀的“领头羊”,起带头和榜样作用。

5.要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到校内外更高标准的

团队去锻炼提高,让优秀者向卓越者看齐,倾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新校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新校区学生工作的执行质量和效率,间接影响高校校园稳定、教学秩序规范和建设工作的和谐推进[5]。结合各高校新建校区实际情况,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期间需要各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指导教师用心培养、学生干部不懈追求,应重点把握好“横向定位、纵向明责、向心管理、外输人才”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努力为社会输送一批大学生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瑶.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14).

[2]丁小球,李春荣.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着力点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

[3]李琪,李艾青.浅谈新升本科院校学习型学生干部队伍

的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

[4]冉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浅探[J].教育探索,2012,

(2).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aixiaoh1986”为你整理了这篇高校2020年度教学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简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1月16日上午,我校2020年度教学科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华商会议中心4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学校常务副校长林琨智教授、副校长袁国繁教授、副校长何伟教授、副校长刘玉东教授、校长助理李海东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李海东主持。

首先,刘玉东副校长作2020年教学科研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从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2021年教科研工作思路。其中,教学成绩主要有九个方面:一是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运行平稳有序;二是教学单位重组,实训中心职能转换带来新变化;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四是进一步加快了教学形态转变进程;五是规范教材管理,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六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七是创新强校工程持续推进;八是教学研究有新进展;九是重大教学项目建设有突破。科研工作成绩有四个方面:一是双线并进,多措并举,防疫教科研两不误;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科研管理工作;三是搭建平台、凝练科研方向,实现横向课题“零”的突破;四是搭建平台,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刘玉东副校长提出了2021年的教科研工作思路,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发展为宗旨,紧紧把握教科研建设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各教学单位的主体作用,以突出实践教学、强化重大教学项目建设及横向科研项目研究为抓手,深入开展“创新强校工程”和“提质培优”工程建设,为争创省内一流高职院校和举办职业本科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接着,常务副校长林琨智公布了2020年度技能竞赛和教科研获奖情况,并鼓励受表彰的学生和老师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希望全体教师投身到教科研工作中,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学校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然后,教师代表苏瑾瑾、郑锦汤分别从教学能力大赛、科研项目工作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副校长;学校管理;角色;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包括四方面;一是学校的决策组织机构,即我国以校长或以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即校长、书记、副校长、副书记;二是学校的执行组织机构,指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即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三是学校的咨询组织机构指的是校务委员会;四是学校监督反馈组织机构,中小学一般没有这方面的组织机构.其监督反馈方面的职能是由党团组织和工会等来完成的。

学校的管理规范包括学校章程以及各种机构的规范、各种人的规范、各种工作的规范。学校决策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领导体制;学校执行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执行体制;学校咨询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咨询体制;学校监督反馈机构与一定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监督反馈体制。可见,学校管理体制是由学校管理机构与管理规范两个要素所构成的学校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监督反馈体制四部分组成的,其中领导体制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规定了学校管理体制的性质,以及学校由谁决策和怎样决策等。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运行中枢。建设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影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效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副校长是否称职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中小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中小学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决策的“参谋作用”

在校级领导班子中,副校长既没有校长的决策权、指挥权,也不能象党支部书记那样起监督、保证作用。表面上看来副校长好像没有任何作用,成了多余的人。其实不然,虽说副校长是在校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的,但是,副校长是校级领导,从层次上讲,与校长是平行关系,参与决策是副校长的职责。因此、副校长所起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参谋作用。参谋作用,不是整天围着校长“团团转”、遇事望着校长脸色办,说东到东,说西到西,而是协助校长工作的一种参与作用,是同校长一起参与学校最高层次的决策以及行政指挥方面的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出主意、想办法,替校长排忧解难上。

(二)履行职责的“助手作用”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副校长在地位上不能同校长平起平坐,在权力上不能同校长平分秋色,在工作上不能同校长分庭抗礼。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协助校长工作,所起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但是,这种助手作用并非局限于执行者的助手作用,而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者的助手作用。虽说副校长不能决定一切、不对全校工作负主要责任。但他必须对校长授权的分管工作负责。在分管的政教、教学、后勤等工作范围内,副校长可以行使校长的职权,代替校长指挥拍扳。因此,副校长的助手作用,主要是指对校长授权的分管工作的管理作用,包括所管辖的中层干部的领导作用。

(三)协调关系的“纽带作用”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副校长的协调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副校长在协调问题上能起到校长所起不到的作用。比如当校长与书记之间的心理流动发生梗阻的时候,当校长与年级主任意见有了分歧的时候,当主任或教师受到校长批评闹情绪的时候,副校长及时沟通,积极疏导,则能起到最佳的调节作用。此外,在处理学校与社会团体、单位、家庭间的关系方面,副校长也能起到积极的纽带作用。

二、如何发挥好副校长的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副校长的作用,就必须理顺正副校长的关系,步调一致地促进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校长要善于明责授权,与副校长分工协作

正职主要抓宏观工作,对方方面面的微观工作进展情况及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副职要尽可能把工作做足、做好。为此,校长与副校长之间必须合理分权,各司其职。

首先,授权的前提是明确职责。如果一个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职责不清,各行其事,就会不断发生摩擦,相互“扯皮”或“掣肘”。因此校长必须依据副职分管的部门范围内授予其相应的权力,凡属其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力戒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其次,明确职责是协调的前提。一方面,副职间的分歧主要来自于各自部门局部利益,校长要善于引导其在利益上着眼于全局利益,求同存异;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协调的时机,任何矛盾都有发生、发展、激化的过程,协调的最佳时机在于矛盾的萌芽状态,不说“过头话”,不主观臆断、不越俎代庖,不影响副职的威信,不干涉副职的权限,不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

再次,校长要善于团结副职。学校管理目标的形成,校长也许起了相当的或是主要的作用,但一般在形成过程中决不会由校长一人起作用,因此校长除了自己考虑目标外,一校重要的事主是和各主要副手一起共同思考和形成目标,实现目标的全程中,都要力图与各主要副手一道切磋、探讨,增加目标认同感,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副职才能与正职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工作方能形成合力,学校工作才会出成绩,才会得到上级肯定和社会认可。

(二)副校长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尽量避免工作中的行为错位 在学校领导班子中,校长对学校工作完全负责,在领导班子中居于主导地位,副职作为领导者之一,在领导班子中同样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副职只是辅助正职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接受正职的领导。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其一,要正确定位自己的管理职责。副职必须具备摆正位置,主动运筹,甘冒风险,敢于创造,具有较强的行动能力和决断能力,善于操作、协调。相对于正职而言,副职的功能是辅佐、辅助。必须把自己摆在参谋、助手的位置上。作为副手,在日常工作中要适应正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还要适应这种方法和思路所造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人和人的工作方法不同、思路不同,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副手首先要在工作中适应正职的一切,并用自己的方法在维护集体利益和正职形象的同时,拾遗补缺,用自己的工作和才能为正职的工作做补充,并应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态度、将正职优秀的东西和发光点,在工作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工作上有主见而不固执,多揽事而不争权,尽职不争功,行权而不越权。到位而不越位,对正职要积极维护其威信,要像绿叶扶红花那祥,具有“绿叶意识”,不要抢校长的“镜头”,要当好“副脑”。

其二,要积极配合正校长开展工作。相对于正职,副职是担负某一方面任务的领导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说一个方面,但与其他方面紧密相连,触一发而动全身,事关全局的得失成败。因此要求副校长首先应在分管方面抓出成效,努力提高独挡一面的能力,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勘政务实。要适时向正职提供所分管工作进展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创造条件。其次,做到居功不傲,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副职在学识、资历、能力、威信、政绩等方面超过正职也是可能的,但无论如何,身为副职的校长不可居功自傲、不能把自己分管的部门看作是私营地盘。应诚心诚意欢迎校长、同事为自己的工作“补台”。

其三,要与其他副校长通力合作。相对于其他副职,大家都是领导集体中的一员,想问题、提建议、办事情都要顾全大局,从集体利益而不为小团体的、局部的利益所左右,在正副职之间,难免会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在分歧面前,副校长要从工作整体出发,顾全大局,尽力做好协调工作,而不应充当旁观者,更不应挑拨是非。动不动就与正职唱对台戏,明顶暗抗,这些都是副职在定位上“失当’,角色上错位”,知识上“欠缺”,修养上“不足”的表现。要在支持和维护正职权威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加强沟通,团结互助,各得其所,各司其职,配合默契,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副校长在学校领导体制中的角色决定了其应发挥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发挥得如何又取决于正副职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要处理好正副职关系,就应做到相互了解,沟通思想;相互理解,不求全责备;相互谅解,不推脱责任。正职领导要虚心,副职辅佐要诚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才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级索镇级索中学)

参考文献:

[1]许芹.副校长是学校愿景成为现实的实践推进者[J].学校管理, 2009/01.

[2]陈秀萍.实现副校长分管工作的“无缝对接”[J].教学与管理, 2009(7).

[3]孙绵涛.教育行政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8篇

[关键词]高校

副中心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13-04

一、“副中心”的内涵与外延

“副中心(sub-civic center)”本义是指西方大城市为了缓解城市中心区承担过多职能所产生的超额负荷而建设的新的经济行政中心,其定位是为分散市中心活动强度,辅的、次于市中心的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副中心这一概念引申到高等教育领域,是指高等院校为了缓解教学中心区承担过多职能所产生的超额负荷而建设的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生活区域中心。

“副中心”是与高校教学中心区因功能划分不同而对应存在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尤其是随着各地高教园区、大学城的兴建,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以及学分制的全面实行而产生的。“副中心”,亦即学生社区,广义上指高校学生生活区;狭义上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中心,包括校园餐厅、文体活动场地和生活区的商业经营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之外,集学生住宿、生活、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一个特定区域。它既是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生实践锻炼、磨砺意志、提升素质的园地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窗口。同时,高校“副中心”又是一般社区的缩影,很多社区职能和社会现象在这里都有所折射。它在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必要条件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学会与人交往,培养遵规守纪、服从集体利益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副中心”文化建设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理念

马克思曾讲过,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从教育本身的概念出发,教育就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学生为本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副中心”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不仅是生活区建设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生活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人生理想的树立,都依赖于“副中心”营造的温馨生活环境和无障碍交流空间。同时.大学生的教育需求、青春活力、文明素养、主人翁精神等构成了“副中心”独特的人文景观。“副中心”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需求、价值追求,才能赢得大学生的支持、认同和信赖,才能发挥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能动性。

(二)“特色文化”理念

在高校办学中,“副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营内容和作用发挥都有别于教学中心区,但也不可忽视“副中心”的育人功能。“副中心”文化建设还有其独特的一面,它充分体现了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实质。因此,推进“副中心”文化建设,必须从生活教育实践出发,坚持“特色文化”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地利用“副中心”独特的文化理念、教育观念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用健康的、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从而在生活区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和良好氛围,使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自由自治”理念

高校在推进“副中心”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社会民主的要求出发,发挥大学生的学习自由、生活自由以及民主参与的理想信念,坚持生活区管理与服务“自由、自治”理念,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自治观”。虽然“自由”人人需求和向往,但“自由”是有前提的,绝对的自由不存在,即在讲“自由”时.还得要求行使此权利的人承担必要的责任。自由与责任密不可分、辩证互存,自由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权利,但必须承担选择的重负、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一切褒贬。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依赖或依附他人,就意味着失去自由。因此,人们必须学会自我依赖和自我独立。如果不能白食其力,个人行为过多地依赖父母、教育或社会福利机构,不但得不到个人自由.还会受到社会遗弃。学生社区自治强调的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自治体现了自由精神.但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自由精神必须在保障群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学生在享受自由这一权利的同时还得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在“副中心”文化建设中需要大力推进学生自治理念,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发挥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的主动性,全面实践“副中心”文化建设的“自由观”和“自治观”。

三、“副中心”文化建设的内容

高校“副中心”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方面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是根本,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表征,精神文化是核心。四者必须协调统一,才能推动高校“副中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根本,是高校“副中心”之形

高校学生生活区不仅要有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公寓群,最重要的是要建设好人本化、智能化管理的楼宇和生活区共享空问,如阅览室、休闲室、公共绿地、健身设施设备等。这些都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它涵盖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享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实用的、温馨的、富有个性的“副中心”建设,不仅能做到服务方便快捷、环境优美舒适,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二)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是高校“副中心”之规

制度文化建设,一是要体现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副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对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不可任意配置,必须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来;二是要体现程序合法性。要在企业、学校、学生、物业公司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契约关系,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遵循自然公正的正当程序原则,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三是要体现育人功能。在高校“副中心”思想和行为养成教育中,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通过制度建设反映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三)行为文化建设是表征,是高校“副中心”之范

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学生社会活动与校园生活的频繁交替,“副中心”文化建设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而不同的生活区文化又会影响学生群体的行为,“副中心”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人的行为建设,是围绕生活区中的人展开的,人的行为是“副中心”文化的共同基点。传统的生活区文化重视公寓的管理,忽视公共的服务;重视公共卫生的表象,忽视环境文化的内涵;重视外在的管理和教育,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行为文化主要指“副中心”主体的生活、行为方式本身及通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也就是说,“副中心”行为文化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在生活区的文化活动和生活方式上。高校“副中心”要释放更多的个人自由空间,营造优雅温馨的共享空间,施行专业的服务和人性的文化管理,使学生在“副中心”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力量,能够自觉形成新的组织习惯和组织个性,从而以主人翁姿态主动融入“副中心”的文化建设中。

(四)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是高校“副中心”之魂

精神文化是价值观念、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素质要求的总和。就高校“副中心”精神文化建设来讲,它一方面要在“副中心”内创设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关系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教育环境和生活氛围,以此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感等的形成;另一方面它对外呈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以及和谐宽松的生活文化精神环境。同时,它也体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教育产业化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城内学生思想、观念之间的交流、碰撞,高校的育人目标与物业公司的市场化目标之问的矛盾等等,这些既是对“副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的挑战,也是推动“副中心”发展的机遇。高校“副中心”文化建设要想在矛盾中形成统一,在冲击下求得发展,就要积极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优秀的行为、品德和性格。

四、“副中心”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副中心”文化建设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文明进步、团结友爱、公平诚信、健康活力等为基本特征,在和谐学生社区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充分发挥“副中心”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多种路径来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副中心”文化建设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目标路径

当前,大学生崇尚自我,追求个性的张扬。他们要求校园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因此,积极推进以“弘扬主旋律、提倡高品味、营造高规格的文化氛围,引导校园文化向主流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副中心”文化建设任务迫在眉睫。“副中心”文化建设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育自治,就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副中心”文化建设中担任主角,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尝到失败的“苦头”。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汲取教训是最好的“课堂”,也是他们历炼、成长、受教育的最好机会。

(二)制度路径

目前,由于受人员队伍、教育层次、认知水平的影响,国内许多高校学生生活区一般均处于层次不高的管理和教育状态,育人功能作用发挥甚微。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当其冲的就是依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依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为了让大学生有一个文明、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副中心”文化建设必须不断调整思路,制度先行。应结合生活区_T作实际,加强“副中心”育人职能的理论探索,推进和完善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出具有辅助教育教学作用的工作机制,实行思政队伍、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大学生的分级量化考核,并将大学生在“副中心”的实际表现纳人到全校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之中,使“副中心”文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教育路径

“副中心”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人文教育思想的传播,更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副中心”文化建设的隐形教育作用对促进青年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面改观以及学风、个性及人格的普遍重组是极为重要的。一是实现了补偿式教育,利用“副中心”文化建设所独有的教育机会补偿大学生未受到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以非正规的教育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实现了控制式教育,与教学中心区规范教育行为不同,“副中心”文化宣传教育的重点在于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三是实现了解放式教育,“副中心”文化建设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挥了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使之建立自信和自尊,提供了生活实践教育。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健康教育。通过文化教育引导,高校“副中心”能进一步密切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社区之间的关系,把“副中心”与学生凝聚粘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成为推动“副中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活动路径

把高校“副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一种文化来创新发展,改革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政治敏感度强,尤其是对时事感兴趣。因此,要多元化、多途径为学生提供时事“文化大餐”。在“副中心”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三观”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主题创新工作内容,通过设立宣传栏,建立特色楼宇,开辟文化楼道,建设休闲活动室,举办专题讲座、文化沙龙、心灵面对面等工作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工作平台。活动应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思路灵活,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有新颖性和鲜明的时代感、。这样,才能使“副中心”富有生机和活力,成为大学生心灵的乐园、情感的家园,才能保持生活区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才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五)媒介路径

副校长工作思路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国家对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学生的管理成为中职学校的难题。特别是当今面衬大部分90后的学生,管理是愈加困难。推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是对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推行正副班主任的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种职业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换句话说,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较低,不考察中考分数,这种宽人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是不想学的现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加之年龄普遍偏小,特别是90后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者深思。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学生,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本学期开始试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

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

(一)真正体现齐抓共管。所谓齐抓共管,意即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面对大部分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规范,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仅仅依靠专职班主任是不够的。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就是齐抓共管的一种方式。

正班主任一般情况下所带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所带学生的层次也参差不齐,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要把学生管理工作搞好,不仅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在大政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作正确领导,具体的学生工作还是要由班主任来抓,但仅仅依靠正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实行正副班土任管理制度,让学校专任教学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正好弥补了学生管理工作师资力量不足的欠缺。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副班主任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更有利于开展自身的本职工作,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副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学校学生管理的师资队伍得到壮大,使学生感受到管理他们的不仅仅是正班主任,而且还有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

(二)正副班主任自身价值的提升。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使大部分老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在大家共同管理学生过程中,可以使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取长补短,在学生实际管理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让各自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不断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自身价值得到提升。譬如学校举行迎新文艺汇演等一系列节目,让副班主任参与其中来,一方面,弥补正班主任不擅长文艺方面的知识,使正班主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收获;另一方面,拉近了副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无形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忧虑

(一)对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过于乐观。正副班主任体现了齐抓共管,但齐抓共管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具体落到实处。一味的强调齐抓共管,可能会出现齐抓但不共管的局面。拥有两个指挥家的乐队不会形成竞争力,拥有两个决策者的军队不会形成战斗力,同样学生管理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出现大家都在管,但门不对路,路难对门;同时过多的强调齐抓共管容易产生推诱扯皮的现象。一件工作无人主导,一件事情无人牵头,一件任务无人担当,总是进行分解再分解,摊派再摊派。因此对学生管理首先需要正副班主任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口径一致。同时需要分清正副班主任的职责,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各有侧重,正班主任发挥经验丰富之长,宏观上把握班级工作的思路,对管理进行全程控制,重大活动决策,具体工作操作指导和把关。副班主任思维活跃,容易与学生生打成一片,协助正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二)正班主任过于依赖副班主任。实行正副班主任的管理制度,壮大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无疑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副班主任减轻了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为正班主任分担了部分工作。但过于依赖副班主任来加强学生管理是不行的,副班主任毕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协助正班主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