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13 05:26:34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1篇

关键词:服装专业 理实一体化 具体教学

为了实现培养企业急需、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于2009年起开始实行了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服装专业作为笔者学院重点发展的专业,是第一批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笔者对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开发总结了一点体会。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交叉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以能力教育为主的特点。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为根本,实现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向现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如何“教会”学生的转变。教学大纲的编写要以培养目标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一体化”实训室为中心的转变。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理论与实习的“一体化”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形成“用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学知识”的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步骤

1.工作任务的选定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序化,即工作任务(项目)的选定。选择一个合适、真实的工作任务,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一些具有前沿的工作任务。如: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选取“根据2013年春夏流行趋势,设计工贸夏令营服装”这样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布置,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

如:任务――服装款式设计

(1)典型工作任务。

①任务描述。在服装企业,服装款式设计一般在设计部门由设计助理、设计师配合完成,主要包括服装细部款式设计、下装款式设计、上装款式设计三个基本方向。接到任务后,设计师先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根据任务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处理,将具体的设计任务交付给设计助理。设计助理接收任务后进行流行趋势的调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服装细部款式设计、下装款式设计、上装款式设计,画出设计图稿,寻找适当的面、辅料。设计助理完成设计任务后将设计图稿交给设计师进行确认。设计师有确定款式的权利。大家在此过程中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做详细记录,最后将设计图稿全部移交技术人员,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作业,遵守“5S”的工作要求。

②工作分析。工作对象:接任务书,明确每个款式设计任务要达到的效果;收集服装款式流行资料;款式草稿设计;画出完整款式设计图稿;修改设计稿;款式展示、评价;审核、定稿;整理现场,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工具:绘画铅笔、彩色铅笔;材料:橡皮、专用绘画纸、水彩、水分颜料、卡纸、双面胶;设备:电脑、课桌、展示台板等。资料:《服装款式设计基础》《时装设计快速表现》《时装之苑》等时尚杂志。

③工作方法:与人沟通的方法;有效的市场流行趋势调研的方法;查阅书籍、资料、网络资料信息的技巧;设计款式的方法;面辅料选用方法。劳动组织方式:个人独立完成服装细部设计、上装款式设计、下装款式设计,绘制准确平面设计图;设计师把握小组设计,组织设计助理工作;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设计助理独立准备好所有工具材料,完成设计任务。

④工作要求:明确任务具体效果;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讨论、分析;款式草图的设计要符合要求和潮流;在绘制款式图作业过程中要比较并不断学习、调整,争取款式图美观、准确;修改款式图时要合理地取舍,准确定位;展示和评价要有效、有力。

(2)代表性工作任务。任务名称任务描述:

①服装细部款式设计设计师助理根据设计师所定风格进行具体定位,收集相关的服装细部部件咨询进行参考,设计领子、袖子、口袋、皱褶等平面款式图稿并进行配料、辅料的选择,交予设计师审稿、定稿。接到任务后,设计助理事先准备好用于实施任务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然后按照服装具体的定位,通过市场调查,报刊及网络时尚资料查询、整理咨询、根据流行资讯进行借鉴性设计的程序进行。

②上装款式设计设计助理根据设计师要求风格进行具体定位,收集相关的上装咨询进行参考,设计衬衣、西装、夹克、大衣等平面款式图稿并找寻适当的面辅料交予设计师审稿、定稿。市场调研完成后,设计师助理利用工具、设备、材料和相关咨询,按照企业和客户要求实施上装设计的任务。任务结束后办理相关移交手续,交予纸样师进行纸样制作。

③下装款式设计设计助理团队根据设计师要求风格进行具体定位,收集相关的下装咨询进行参考,设计绘制各类裤子、半截裙等平面款式图稿,并选用适当的面辅料,交予设计师审稿、定稿。任务结束后整个团队进行样衣试穿和修改。任务结束后办理相关移交手续,交予纸样师进行纸样制作。

2.教学资料的选定

教学资料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课本,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和学材。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应视为师生相对固定的参考书;教材是教师自行开发的,融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于一体的教师用工作页;学材是教师自行开发的,融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于一体的学生用工作页。教师用工作页包括理论工作页、实践工作页、教学评分页等;学材不是完整的,留白处是供学生思考、理解后自己填充的。教师用工作页实际上是学生用工作页的标准答案。教材、学材、教学媒体、教学方式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教案。

3.教学设备的选定

教学设备包括教学场地、相应的虚拟仿真软件、电教设备、必需的实验演示系统、实物操作系统。

4.教学方式的选定

教学方式一体化的原则是用知识去实践,在实践中学知识。要想实现这一原则,就要求精选教学任务。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课前熟悉任务内容,对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任务讨论可能涉及的有关知识。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实践;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只是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却不重视联系实际案例和学生的操作参与。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则是将实际案例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把每个小的知识点通过案例串联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通过实际操作又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有利于后期学生对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

1.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1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方法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使用软件的某个工具或命令的运用方法及过程,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演示过程重复操作一遍,以达到加深记忆和锻炼操作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直观地演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的具体步骤,通过让学生在模仿操作,让学生掌握工具或命令所代表的操作方法。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艺术设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意,要熟练的掌握中融入创意元素。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设计师的工作任务更多的是设计出具体的方案,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发动学生的创意思维,只是一味的强调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这样会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无法达到综合运用的实践性教学效果。

1.2 传统教学模式缺陷

单个工具与命令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这一学习内容也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即使掌握了单个工具命令的运用及操作技巧,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碰到综合性的设计实例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缺乏知识上的融会贯通,无法完整设计出整体的设计效果。在当今设计行业,设计师不仅要熟练灵活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还需要具备创意性思维能力,并且能有机的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其角色身份的转变,即由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设计师。面对这一要求,学生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会了了基本操作,哪怕是熟练的掌握的操作过程,也无法满足以后的工作能力需要。而且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有有时会为了节省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这样就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足够的知识及职业技能。

2.案例教学方法分析

2.1 教学方法优点分析

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设计实践锻炼意义,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软件操作,还能提高她们对整体设计实例流程的实践能力。实例教学的引入特点是能够把每个独立的小知识点综合串联起来,这样就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后期学生对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设计方案与案例的提出有利于综合性地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同时在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技巧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充分了解设计方案的整体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2.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要考虑到两点,第一要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保证课程内容覆盖到所有的知识面,第二就是要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一定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使得学生在课后能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技巧设计出与课堂所讲实例不同的设计任务。除此之外,课外训练的环节也不容忽视,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训练会起到更好的知识巩固效果。课外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消化课堂中所讲解的设计技巧,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有针对性的问题,再跟教师进行沟通和讨论,一起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设计师职业素质

3.1 设计能力

设计能力是职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掌握相关设计基础理论与相应技能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从造型基础训练到设计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设计要求。设计项目是真实的实例,其中包含了多个设计流程及设计环节,这些设计流程及环节是设计师在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要点。

3.2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是设计师职业素质的重要要求。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同样,每一个设计作品都有其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特色。在设计领域,最忌讳的就是抄袭和仿版,这就要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要与时俱进,要走在时尚的潮流,这可能就有别于其他职业的要求,因为设计师最重要的就的个性和特色,设计师也是引领时尚的先驱,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习型人才,更要培养出设计型人才。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主要是体现在创新上,创新的设计思路、设计风格、设计效果,都是对设计师职业素质的综合性考验。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不仅仅只是表达设计内容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技巧,积累相关的设计经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激励学生去实践。通过亲自设计和实践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技巧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当学生逐渐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技巧后,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慢慢淡化操作的流程,更加注重设计创意的发挥,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的设计师职业素质的综合性培养。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设计实例的整体设计流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技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让学生在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同时,强化设计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素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要点和操作技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逐步了解了今后艺术设计行业的整体设计流程规范,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对于设计师的职业素质及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新华,陈彩凤.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01)

[2]邓哲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5)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3篇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艺术设计领域,计算机也是主要的创作工具。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已经逐渐成为继素描、色彩、构成之后的又一门基础课程。那么如何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呢?笔者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辅助设计现在被设计领域广泛使用,设计师运用电脑软件可以快速的通过图像、颜色、肌理、质感等实现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以各种工具软件为主,如Autodesk公司开发的3dsmax、AutoCAD等;Adobe公司出品的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PremierePro等;Corel公司推出的Painter和CorelDRAW等。这些设计工具跟我们用的手绘设计工具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纸张和画笔等变成了计算机的键盘和屏幕,为设计师搭建了新的平台,创造了传统设计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应独立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配合专业理论课程,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

二、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注重软件工具训练,忽视创意思维培养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只是一种工具,要设计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在教学上,有的教师过多的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与创意思维教学脱节的现象,致使学生的设计缺少创意性,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对软件的使用很熟练,但是设计出来的作品却生硬、呆板、毫无生机,更谈不上设计。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为普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对艺术的理解,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就是设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同步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学好电脑软件的同时又有专业的设计理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完美的作品。

2、注重计算机图形设计,忽视基础手绘训练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大型的设计方案可以数人同时进行,易于修改,表现手段丰富,能够真实的表现画面环境,视觉冲击力强。因此,现在社会上许多人认为会设计软件就是会设计,导致的结果是许多设计方案成了电脑技巧的展示品。其实计算机图形设计只是一种设计手段,缺点在于不能细致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无法及时抓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闪现的灵感,并不能完全代替手绘制图。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建筑师同时也是画家,例如,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法国弗朗索瓦·布歇,苏联的勒·柯布西耶,我国的陈逸飞等。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基础绘画和专业手绘制图,二者并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3、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尤为重要。但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往往被人忽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三维设计等,都是为了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而优秀的设计师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在掌握理论和软件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例如,在3dsmax课程中,学生要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作品,不仅要做到软件操作熟练、设计有创意,更要符合规范,对施工工艺,材料价格,室内家具的尺寸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应开设一些考察、调研类的课程,让学生深入市场,了解业内的发展趋势等,这样才能有效的配合好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开展。

三、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创新

1、课程体系创建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与其他本科艺术类院校有所不同。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课和美术基础相对较差,面对这一现象,在一年级上学期需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即让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为以后学习设计软件奠定了基础。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平面设计软件,三年级开设三维设计软件,这样可以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使专业知识逐渐得到提高。同时还要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选择侧重点,例如,平面设计专业学习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Dreamweaver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3dsmax、AutoCAD、Photoshop等;动画设计专业学习3dsmax、Maya、AfterEffect、Premiere、Photoshop等。专业的不同,教师在教授软件的侧重点也不同,我们以Photoshop软件为例,平面设计专业教学需要侧重招贴设计、海报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侧重效果图的后期处理、修饰等,动画专业教学需要侧重贴图的处理和修改等。

2、实践体系创建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校内,主要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配合教学的开展。例如,3dsmax和AutoCAD课程,教师可以拿出实际的平面图,并给出业主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平面布置图及效果图的设计,完成后教师加以点评,还可以聘请一些设计师和业内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教学指导。在校外,应建立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定期去参观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规范,工作流程和施工工艺等。

3、考核模式创新

突破传统的考试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考试,就是给学生固定的题目和内容,教师按照完成的程度给以相应的分数。在注重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学习的过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并重。这样不但会促进学生努力完成每一回作业,同时还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我比较,同学间相互比较,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另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必然的联系性,例如学习室内设计,需要3dsmax、AutoCAD、Photoshop三种软件,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综合考试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测试。期末考试一个案例的设计,作为三科学习的考试成绩,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办法。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更要提高他们从事设计专业的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4篇

关键词: 魔灯(Moodle)平台 教师培训 角色划分 结构功能

21世纪,在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应用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其中,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整个e-化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教师的技术能力现状却不容乐观,有关研究指出[1]:教师培训方面的不足是实现信息技术整合到学校课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教师通常缺乏把技术整合到标准化课程中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策略。针对信息化时代教师培训发展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依托网络环境,寻求和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的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一、魔灯(Moodle)平台简介

计算机技术和学习理论的逐渐演变推动了学习管理系统的蓬勃发展。学习管理系统是指具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一系列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课件设计、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设与开发等发展起来的信息化学习环境。Moodle(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作为一种全球化的共享开源学习管理系统[2],经过研究、比较、分析和使用,比较适用于中国广大的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教育、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也适用于教育培训和校本研修。它在世界各地普及发展也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6月,已有185个国家,27502个网站使用,并支持75种语言。

1.Moodle的交互性。

迈克・穆尔(M.Moore,1983)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中谈到[3],如果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可以缩短远程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交互距离”。当然这种距离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在远程学习中,如果师生之间交互频繁,学生的请求和询问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学生就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会得到提高。他认为交互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学习者―内容交互,学习者―教师交互,学习者―学习者交互。

由于魔灯平台自身的低技术门槛[4],教师和学生很容易掌握使用该平台。平台可以建构一个人际互动环境,教师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个别化指导,或学习者向教师进行咨询,也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互相学习、讨论交流,同时还支持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这种人际交流互动是一种思维的流动,平台将思想互联,互动中各种想法聚集,产生碰撞,较易产生创新的观点。同时,人际间的充分互动促成情感交流,它对于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孤独感,加快归属感的形成都很重要,能鼓励学习者维持学习动机,关心每一个学生,可以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一个团体。

2.Moodle的功能性。

可以从Moodle的三大主要用户来论述Moodle所具备的功能[5],这三大类主要用户分别是平台管理员、教师、学生。

在Moodle网络学习平台中,同其它任何一个系统一样,管理员负责整个Moodle平台的管理工作,因此拥有最高的编辑、管理权限。管理员可以添加将要开设的课程,添加用户,分配与取消用户权限,备份与恢复站点资源,查看登录Moodle平台的各类用户所参与的活动,进行Moodle站点各类参数的修改,负责Moodle站点的升级等。

教师是Moodle站点中很重要的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负责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Moodle站点为开设课程的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功能。Moodle上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申请、开设课程、组织教学活动、上传学习资源、与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开展讨论、在线答疑、拥有自己的博客、WIKI、组织课程考试(Moodle为用户提供了很多种考试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教师还可以根据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进行Moodle模块的不同搭配,修改所开设课程的各项参数,以适合课程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Moodle的使用很简单。学生选课后,可以参与教师组织的课程活动,查看、学习、下载课程资源,浏览最近的活动通知、新闻,参与课程讨论,向教师提问,参加学科考试等。参与Moodle课程学习的学生可以在站点上修改个人信息。学生登录后,可以看到开设课程的是哪位教师,都有哪些学生参与了课程学习等信息,学生可以上传教师要求完成的作业,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学习资源到学习平台。

二、Moodle教师培训平台的角色划分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教师培训系统突破了“培训者―受训教师”的传统培训模式,采取了一套“网络课程创设者―互助教师―受训教师”的在线教师培训模式。所以互助教师环节成为培训系统的关键所在,肩负着拓展网络规模,将掌握的培训知识惠及受训教师的重任,充分挖掘了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

Moodle教师培训平台的建设方案是,将平台使用者的角色划分为平台管理员、网络课程创设者、互助教师、受训教师4种角色。

1.平台管理员。

IT专业人员,在线教师培训平台的创设者,负责整个平台日常的管理工作,对平台定期更新和升级。

2.网络课程创设者。

主要由中小学课程教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和教育技术学专家组成,具备设计、开发、和管理网络课程的能力,是网络课程的搭建者和维护者。

网络课程创设者,其主要的权限是创建、修改和管理网络课程,其所创建的网络课程用于培训互助教师,使其具备为受训教师辅导备课、辅导授课、辅导改进的教学能力,尤其是针对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3.互助教师。

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IT应用技能和网络知识,在培训中已经完全掌握了平台的各种功能应用,可以独立完成平台网络课程的学习和学习任务。接受网络课程学习后,可以根据平台指导,自主地建立自己的互助教师工作室,在工作室中添加、修改和管理对受训教师的教学辅导,评价受训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

互助教师在整个培训实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以网络课程为载体,通过学习,互助教师掌握为其受训教师提供教学指导的基本能力,包括辅导备课、授课及通过听课与评课辅导教学的改进,以及在指导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动机激发能力等。

4.受训教师。

中小学普通在校教师,具备一定的IT应用能力和网络知识,可以独立浏览和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受训教师根据自己教授课程的年级、学科和自身的兴趣,选择进入由互助教师开设的相应的互助工作室,在互助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受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来积累教学经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受训教师是系统的第三个用户角色,同时也是平台的最庞大的用户群,其基本的权限包括两部分,一是进入互助工作室浏览互助信息,参与主题讨论,上传教案资源和求助信息;二是在平台上创建自己的博客和点评他人的博客。

三、Moodle教师培训平台的功能结构

根据以上的教师培训平台角色划分和教师培训需求,可大致建立平台的基本功能结构(如图1)。

1.网络课程创设者新建课程。

(1)网络课程创建者在平台上新建网络课程,包括添加课程资源和添加课程活动。

(2)添加课程资源中的上传、新建和修改资源主要是辅导骨干教师的相关教学案例。

(3)课程活动中的添加主题讨论是按照年级、学科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讨论组。

(4)课程活动中的添加上传作品,是依照网络课程的要求,在骨干教师结束网络课程的学习后,将自己的相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案例上传。

(5)添加互助工作室是将权限交予互助教师,使其可以建立自己的互助工作室,并对可添加到互助工作室中的活动、资源进行配置。

(6)添加WIKI功能主要是为骨干教师开设共笔平台,由互助教师来合写相关记录或文档。

(7)添加投票功能目的是在线收集骨干教师的在线学习反馈。

2.网络课程创设者修改、管理课程。

网络课程创建者进入课程后,对课程进行修改和管理,修改和管理课程的资源和活动。

3.互助教师参与培训课程。

(1)互助教师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浏览课程内容和平台上的课程资源。

(2)互助教师在学习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上传自己的有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案例,由平台的专家组来给与评价与改进,同时可以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

(3)WIKI共笔模块中,受训教师可以浏览WIKI内容、添加内容和点评内容。

(4)互助工作室是互助教师的主要工作区,互助教师在互助工作室中为普通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在培训过程中,互助教师需要创建其互助工作室,包括在互助工作室添加互助资源、修改互助资源和添加互助活动。

(5)添加互助资源是由互助教师在工作室添加培训内容。

(6)修改互助资源涉及添加主题讨论、添加文件共享、添加在线会议、添加离线通知。

(7)添加助教活动是组织受训教师开展交流活动,比如上传学习后的学习心得,还有由受训教师设计的教学文案。

4.互助教师管理互助工作室。

(1)互助教师需要在互助工作室中添加预加受训教师成为工作室的成员,为工作室的成员提供辅导和帮助。

(2)互助教师还需要对添加的成员进行分组,以小组活动的方式组织教研活动。

(3)互助教师为互助工作室配置助教工具。

5.受训教师进入互助工作室。

受训教师进入互助工作室,登陆互助教师的工作室接受指导与培训,可以浏览互助教师上传的助教资源、参与主题讨论、上传自己的教案资源和求助信息。在主题讨论中,互助教师扮演着指挥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针对受训教师上传的教案资源,互助教师会给予分析与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回应受训教师的求助信息,提供帮助。

四、Moodle教师培训平台的发展前景

良好的学习管理系统,是由合适的支持平台与有针对性的网络课程构成。由于Moodle平台适合于多种教学学习环境,并具有完备的功能性、交互性和易操作性,因此在教师在线培训系统中必将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黎加厚.Moodle课件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詹青龙,顾小清.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3]张秀梅,丁新.迈克・穆尔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4]骆莎,黎加厚.以魔灯(Moodle)为媒连接课内外学习――基于魔灯的学习管理系统交互设计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7.2.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5篇

1、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指导老师

计算机系专任教师及兼职(实习)教师。

二、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方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信管方向、信监方向)专业毕业前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工作岗位,了解职业需求,尝试相关工作过程的重要活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又从社会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为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毕业实习安排

1、实习时间:20XX年1月11日至20XX年5月30日。

2、实习地点:珠三角地区(东莞为主)校外实习基地。

3、实习形式:“顶岗实习”。

4、组织形式: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单独提前实习者须经严格审查批准)。原则上实行实习指导老师包干制与实习领导小组、辅导员/班主任巡回检查相结合。

四、办理校外实习手续

无论是集体实习还是个别实习均应办理实习手续,否则实习不予认可。

具体讲,即:

①签订并报批《三方实习协议书》;

②填写并报批《实习登记表》。

如果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要求提前实习的,须填写《单独提前实习审批表》,经批准方能外出。

五、毕业实习方式

毕业实习的组织安排形式:根据学院落实与学生自找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采用多种方法,选择多条途径落实。具体方法和途径如下:

1、通过学生个人或家长联系,落实实习单位部门。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同一个企业单位实习的,组成一个实习小组,由指导老师指定组长。定期和不定期在一起交流实习经验体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努力把实习工作搞好。

3、通过学院联系安排、落实实习单位部门。未联系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应服从系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到指定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安排,否则,不予正常毕业。

毕业实习单位(基地)一般的要求是:能满足专业实习基本要求的校外企事业单位或校内挂牌的实习基地。

六、毕业实习安全纪律

1、毕业实习人员必须遵守毕业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尊敬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或师傅;

2、实习学生应培养组织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3、实习学生应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处理实习单位、部门的各种人事关系;

4、实习学生应认真做好保密工作,不泄露实习单位的各类经济、商业、文档信息;

5、毕业实习人员必须跟班实习,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发生,爱护操作设备等公共设施。

7、毕业实习中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离开必须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离队。对未请假不参加毕业实习者,毕业实习按不及格处理。

8、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对违纪学生有权终止毕业实习或提出处分意见。

9、毕业实习前必须购买个人意外保险。

七、实习内容

各专业具体内容见附1:毕业实习内容。

八、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期间须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另外,实习学生中必须至少有30%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实习成绩采用百分制。实习单位给出的成绩和指导老师给出的实习报告成绩分别占60%和40%。成绩在60分以上者,可获得8个学分,未获得实习学分者不能正常毕业。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计划范文篇2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一、实习目的

为培养在政治素质上可靠、理论知识上有一定层次、专业技能操作过硬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学生在校经过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遵照学以致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学校决定安排本次实习。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所必备的实习技能,能熟练地掌握一整套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做到能独立上岗操作。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课题一:实习单位计算机应用的现状

要求: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软件硬件配置;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的主要应用范围。

课题二:文章的录入、排版、打印

要求:提高汉字录入的速度和正确率,要求录入速度达到每分钟50字以上,正确率达到99%;提高制表能力,能熟练制作较复杂的表格;按实习工作需要和纸张尺寸,能熟练进行文章的修饰和排版;熟练打印机的使用和一种型号打印机的性能。

课题三:计算机硬件维护

要求:熟悉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技术性能;能初步处理计算机硬件出现的常见故障。

课题四:计算机软件维护

要求:能处理常用软件出现的故障(如windows系统等);对单位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出现故障能提出处理意见。

课题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杀毒软件,并了解各种杀毒软件的性能和优缺点;了解常见病毒的特点。

课题六:应用程序开发

要求:按照实习单位计算机应用的情况和业务状况,能提出充分发挥计算机性能的见解,并开发一个适合本实习单位业务需要的应用软件。

课题七: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

要求:提高计算机知识的操作能力,要求操作一种大型常用软件的使用,如WINDOWS2000、OFFICE2000等;

要求:Word2003使用工作窗口进行相关操作,文档的排版: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分栏排版;正确编辑文档的文本内容后,就可以对文档进行排版操作。Word2003具有强大的排版功能,通过对文档中文字、段落、页面等格式的设置,可使文档看起来层次分明,条例清晰,便于阅读。

要求:数据处理软件excel能插入和删除工作表、编辑工作表(行、列、单元格)、顺利完成数据处理功能(公式计算、排序、筛选等)、设置边框和底纹、能生成相应的图表。

课题八:机房网络管理维护

要求: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管理,对软件及用户信息进行维护,能初步处理网络中的日常故障。

课题九:平面设计

要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可尽情地自由创作,充分展现出图像的艺术视觉效果。通过基本操作、创建与编辑图像选区、描绘与修饰图像、图像色彩的设置、图层的应用、通道与蒙版的应用、路径的应用、滤镜的、网页动态图像等完成实例应用。

课题十:动画设计

要求: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利用流技术和矢量技术制作动画,生成动画具有体积小、便于传输和下载、支持交互等,

课题十一:空间设计

要求: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如3DSMAX)体现三维空间物体的新操作理念。要在空间建造,同时具有真实的立体尺寸,并把构件按真实的构造要求安排在虚拟的正确位置上。

课题九:平面设计

要求:能根据设计主题,熟练应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修改。

课题十:Internet应用

要求:能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开展英特网的使用,如信息收集、信息发布、E—mail收发电子邮件的应用等。

课题十一:熟练操作计算机扫描仪

要求:能根据原稿,熟练应用计算机扫描仪扫描文稿,进行描稿。并根据客户要求进修改。

三、成绩考核:

1、考核内容:业务水平、独立工作、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和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等。

2、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实习的工作表现,由实习单位领导、实习辅导教师、带队教师和实习领导小组实行三级考评,评定成绩。实习成绩评定不与学生见面,直接交学校电教中心存档。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计划范文篇3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综合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实习和就业进行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创业、敬业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有关单位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掌握生产或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创业、敬业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总结报告的撰写,使学生把所学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毕业实习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检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为将实习落到实处,提高实习质量,特制订本计划。

一、实习内容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情况;

(2)巩固所学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3)学会使用基本应用软件及开发环境;

(4)消化掌握所学的知识,锻炼独立进行系统维护、软硬件维护及编程等项目的相关能力;

(5)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6)根据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有关单位的要求完成与专业相关的任务。

(7)熟悉实习单位的环境,了解实习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和机制;

(8)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实习单位某一具体岗位,了解和参与该岗位的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和管理;

(9)对毕业实习进行总结,完成毕业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文稿必须提交指导老师审核,实习总结报告定稿完成后按学院要求格式打印,将纸质及电子文稿于4月22日前交指导教师);

二、实习的形式与时间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性质、专业特点、实习要求,采用集中定点为主、分散自主、与教育专业学生一起到实习学校参加教育实习或其它相应方式为辅的形式,有组织地开展毕业实习工作,学生按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实习活动。

实习的时间:20XX年3月1日—20XX年4月28日(第1周—第7周)共7周。

三、实习的组织与实施

为搞好学生实习工作,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了以张小东为组长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在学院学生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主要负责制定本系学生的非师范专业的实习计划,在学院领导的帮助下落实学生实习单位,选派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毕业实习和实习报告的撰写以及日常管理、成绩评定等工作。根据我系制订的毕业实习大纲和计划,成立专门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职责

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系毕业实习实施工作计划;在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选派指导教师;督促检查毕业实习的准备工作;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巡视指导全系的实习活动,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考核本系实习生毕业实习成绩。

2、实习小组组长其职责如下:

实习生实习期间可按照实习单位组成实习小组,实习小组可设组长1名,由指导教师指定。实习小组组长职责是:组织执行本组毕业实习计划;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的各项工作(负责毕业实习总结、工程总体设计、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经常同双方实习指导教师联系,争取切实有效的指导;协助本组实习生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实习工作经验。

3、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和指导教师职责

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态度、组织协调能力对实习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选派责任心强、有一定生产技术经验和较高专业造诣、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指导实习能力的教师担任。

(1)本系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实习指导教师在外实习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要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检查实习学生的实习任务,实习期间要帮助实习生查找技术资料,指导技术攻关,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参加评议学员的工作。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督促学员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做好实习的总结工作,评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实习期间要和实习单位经常取得联系,及时解决实习当中出现的问题。

(2)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责

向实习学员介绍实习单位的生产、产品、项目、技术方向等情况;帮助、指导、安排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传授技术工作的经验,帮助实习生查找技术资料,指导技术攻关,协助实习生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对实习学生进行思想、业务指导;审核批准实习生的设计方案、工作计划;主持评议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写出评语。

四、毕业实习过程的管理

1、做好学生实习动员工作;

2、认真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指导和督促学生撰写实习总结报告,评阅实习报告,写出实习评语,评定实习等级;

3、实习领导小组要定期向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4、负责收集学生实习相关材料。20XX年4月22日前收集学生实习鉴定意见(须盖实习单位公章),实习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

5、进行实习后期复查工作。

6、进行实习总结工作。

五、实习学生要求

1、实习学生应根据专业实习岗位,制订个人实习计划,明确目的和任务;

2、实习学生要严格按实习计划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在工作中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虚心请教,工作积极主动,尊重实习单位职工,热爱技术工作。

4、实习期间要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主动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

5、实习期间,要维护学院荣誉,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

6、要“五勤”。嘴勤:要求多请教,腿勤:多跑腿出力;手勤:要多干活;脑勤:要多思考和研究;要谦虚,放下架子,继续做“学生”,要善于学习实习单位好的思想,好的作风。

7、要“保密”。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记的不记,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8、不“表态”。实习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实习,熟悉业务,帮助工作,因此一般不要随意主动表态(不排除提出个别建议)。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6篇

关键词:建筑学教学;教育改革;现代技术;具体应用

建筑学课程具有多元化、内容丰富等特点,也代表学生的学习任务量较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大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全面学习建筑学知识。教师将大量现代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新型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提高自身课堂学习效率。

一、传统建筑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我国大部分建筑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提高。一些教师依旧按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即通过向学生传授经验,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然而,建筑学属于实践性学科,学生在未学习前并不存在太多经验,甚至部分学生毫无经验。建筑学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是新问题,也是难题。而对部分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专家以及专业设计师来说,只需借助自身学识或经验积累对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调整与分析便能得出解决方案。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向学生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只能使用教师所教授的经验进行解决,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被固定,难以进行创新。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时,无法对问题进行合理处理。

2.教学方式需要改善

我国建筑学教育教学模式急需改革。现今,大部分建筑学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即把自身放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建筑学知识与经验,并要求学生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环境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反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筑学是实践性学科,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同时,部分教师在课堂当中往往只使用黑板这一种教具,其他全部依靠口述。教师应改变自身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具,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3.考查方式急需改善

高校对建筑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改善。我国大部分考试都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反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建筑学教学当中也存在这一问题。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要求学生提交设计成果,却不追问学生的设计理念以及思考过程,这样不仅不能理解学生建筑物设计初衷,也无法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作业的现象,教师不追问学生设计理念与设计过程,学生便可请其他学生帮助自己完成作业,考核作业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用。

二、当代建筑教学改革要求

1.改善封闭式教学,接受市场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封闭式教学,即高校为学生提供具有封闭性的学习环境,没有令学生真正走入社会,了解建筑学现况,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状况以及对人才需求数量的变化。高校侧重实施计划性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无法随机应变地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在设计建筑工程图纸时,过分追求建筑物造型的美观,反而忽略了建筑物本应具有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上述原因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求职。故而,高校改革建筑学教学应舍弃封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并要求学生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变化。同时,可以与建筑企业联系,让学生到实际施工现场学习。教师在课堂当中将新兴的建筑学相关技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市场实际状况,以便能快速融入市场中。

2.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教学改革中,不仅学校要改革,教师也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不断丰富自身学识以及时间经验,拓展视野,强化专业能力。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扩充课堂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校还可定期让教师挂职锻炼,投入到实际建筑设计工作中,以便积累大量经验,使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自身知识结构,丰富教学知识。

三、现代技术在教学改革当中的具体应用

1.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目前,在教学中运用较为频繁的现代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然而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利用板书、口述或手绘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对建筑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表现出厌学情绪,学习效率较低。如果教师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更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各类模型、设备等与建筑学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程内容,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课程知识的好奇心,大幅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色彩是建筑学专业必须学习的知识,故而高校在建筑学专业当中设立了《美术》这一课程。教师在教授美术课程时,可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美术课设立的目标之一是要求教师通过教授学生色相、明度、纯度这色彩三要素以及色彩对比如色相对比、纯度对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表现与运用能力,为学生日后建筑图纸设计奠定基础。[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两个相同物体同时展现给学生,之后对两个物体进行不同色相、明度以及纯度的处理,令学生观察其中的差异,从而令学生认识到色彩对滑面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重视。多媒体技术能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为教师改革教学方式提供了渠道,促进了我国高校建筑学教学的发展。

2.提高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如若能结合现代技术则可以大量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强化。传统建筑学教学内容知识量较大,但内容抽象,不易使学生理解,且空有知识架构与理论知识,没有丰富的工程实例供学生参考,使学生无法全面正确地理解课程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计算机技术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下载工程实例以及相应的施工图纸,丰富课堂内容,填充传统建筑学教学内容的空白,使建筑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趣,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建筑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需向学生提供大量工程实例与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图纸,以验证自身所教授的理论。可将学校教学楼、宿舍或其他工程设施的设计图向学生展示,要求学生对设计图纸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搜索部分建筑物的设计图,要求学生根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对建筑物设计图进行评价,也为学生图纸设计提供经验与灵感,使课程教学不再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物图纸设计,给定学生某一工程建筑施工要求,令学生按照要求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绘制。[2]教师布置作业之后,还可通过网络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学生提供所需素材。由此可见,计算机能帮助教师扩充教学内容,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为建筑学专业安排了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时间所占比重不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今,现代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学当中,对建筑学产生促进作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例,大部分建筑设计都是由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设计而成。教师在课堂当中可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图纸绘制,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进行工作。部分教师对现代技术在课堂当中的应用尚不熟悉,认为现代技术在课堂当中的应用只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应学会利用现代技术将知识立体全面地呈现给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内容便是将现代技术与建筑工程内容结合为一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又称“CAD”,是目前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利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技术。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师在课堂中,在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对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操作。教师简单操作后,可邀请部分学生操作,并给定学生一定的要求,规定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这样教学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上的互动,也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3]

4.与学生时刻保持联系

部分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在课外也会进行建筑学知识的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或障碍。教师可通过网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不仅在课上与学生交流问题,在课余也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现代技术发展迅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与学生都应学会如何熟练地运用网络进行沟通,以便于学生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及时向教师求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往往会遇到较多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求教师的帮助,也可以向教师发送语音消息、文字消息、图片消息寻求帮助。教师也可通过上述方法回复,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操作为学生演示如何进行设计图的绘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现代技术被教师引入教学中,不仅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也使得教师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其他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现代技术在我国建筑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学带来极大便利,也使我国建筑教育发生了变革。然而,教师也应注意,不应令学生过度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教师应对现代技术在建筑教育中的应用有正确的认识,以便提高我国建筑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常青.建筑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尝试——以同济建筑系教改为例[J].建筑学报,2010(10):4-9.

[2]薛菊.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华中建筑,2010(11):174-176.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7篇

关键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abstractreflection on teaching of computer aided landscape design wa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of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relationship of computer aided drawing with hand painted,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mputer aided langscape design.

key wordslandscape;computer aided design;teaching

1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选择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设计工作,教学中所选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以后的应用都有很大影响[1,2]。教学软件的选择要从软件的适用性、通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从中选择出既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又操作相对简便,并且行业通用的软件作为教学软件。

1.1教学软件的使用现状

目前,各院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计算机辅助绘图,即学习如何用计算机把园林设计图纸绘制表现出来,因此教学中选择的教学软件主要是一些通用的绘图软件,如autocad、3dmax、photoshop等。之所以选择这些软件,一是因为这些软件在绘图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绘图功能强大,图纸绘制能做到精确和规范,软件能承担起园林图纸的绘制任务;二是因为这些软件具有广大的用户群体,使得这些软件知名度高,软件开发商也有较多的培训机构,软件推广比较到位,在园林行业使用普遍;三是有关这些软件的学习资料非常多,网络上的学习论坛比比皆是,使得对这些软件的学习交流更容易,这对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1.2存在的问题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在园林设计各环节的应用,这种应用应该包含多项内容,如设计基地基础数据的获取、设计图纸绘制、工程量计算、造价概预算等。由于当前所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些绘图软件,学生仅能完成计算机图纸绘制,这就使得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仅局限在辅助绘图上,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不利。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较成熟的一些行业,辅助设计在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仍然停留在辅助绘图这种初级阶段,这与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高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应该引领和体现辅助设计的发展方向,而目前的辅助设计教学软件很难做到集成化和智能化。由于现在的教学软件并非专业的园林设计软件,它们的功能无法覆盖园林设计的全过程,要将其开发为适用于园林设计的集成系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仅对于园林绘图而言,要掌握好这些软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软件不针对园林行业,它们缺乏参数化的园林图形库,辅助设计的智能化难以体现。

1.3应对策略

由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缺乏核心设计软件,开发能应用于园林设计各环节的园林计算机设计系统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以我国园林特点为核心集成化开发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至今仍未形成。国内外虽然也有一些园林辅助设计软件面世,但功能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并且这些软件的知名度低、社会用户量小,还不能作为教学软件使用。作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软件,应该是一个完善的园林设计系统,能够体现园林行业发展水平,具备智能化和完备的园林图形库,具备集成化程度高,功能完善,将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概预算等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操作简便、易于使用,便于软件的获取,做到绘图精确、表现美观,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有广大的用户群,便于学习交流。开发适用于园林设计工作的集成化、智能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靠园林科研人员、软件设计人员以及管理层等多方面协同配合才能完成。

2计算机绘图与手绘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园林行业后,无论方案设计还是效果表达,计算机绘图已普遍应用。但这种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争论,认为计算机绘图的应用削弱了设计人员的手绘功底的训练,计算机图纸的精美表现效果往往遮掩了设计的瑕疵,在园林行业应该对计算机绘图进行弱化或取消。对于这样的争论,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3-4]。

2.1计算机绘图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传统设计手段相比有它独特的优势,这也决定了计算机绘图应用于园林设计的必然性。计算机绘图精确、规范,它的点线位置和尺寸精准,绘图中经过简单设置可以很容易地按行业规范进行绘制和出图;计算机图纸便于修改和传输交流,设计方案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修改,效率高且成本低,并且图纸是以电子文件进行存贮,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流非常方便和迅速;计算机绘图美观逼真,能够直观的体现设计意图、完美的表现园林施工的未来效果,一幅计算机园林效果图的好坏有时会对设计方案的命运起到很大作用;计算机绘图包含的信息量大,图纸的绘制过程就是图形信息的输入过程,并且这些信息能够很容易被准确的提取出来供后续使用。

2.2计算机绘图的误区

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巨大的优势,它在园林行业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行业对计算机绘图的追捧也就无可厚非。但这种趋势也可能被学生片面理解,使学习陷入误区。

学习计算机绘图最明显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学好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就可以绘制出完美的园林设计图纸。因此,有些学生放弃了需要大量训练的手绘练习,而单纯的在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上下功夫,期望以熟练的软件操作成为计算机绘图高手,但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会发现绘图中总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色彩的运用、透视的把握及空间感的表现等,使自己的计算机绘图水平难以上升到高层次。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将计算机图纸绘得好就能成为好的园林设计师,就可以承担起园林设计的任务。有些学生片面热衷于计算机效果图的表现,而置园林设计的内涵于不顾,只追求漂亮的构图这种“末”,却忽略设计构思的“本”,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只能成为计算机绘图员而无法成为园林设计师。

2.3应对策略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园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所以园林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行业对他们的要求。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强调课程的重要性是必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课程在行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但是这程强调应该是全面的。

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要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操作,对软件操作命令的理解越全面充分,绘图就越顺利,然而掌握软件操作并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部,单纯靠软件操作仅仅赋予了计算机图纸毫无生命的骨架。

要用计算机把设计表现充分,深厚的美术基础是必须具备的,色彩的运用、光感的调控、透视的把握、局部与整体比例的协调、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美术功底的支撑,而这种功底需要大量的手绘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提升。在计算机绘图中,依靠美工手段是正确运用才能给计算机图纸赋予血肉。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更应该强调设计的重要性,没有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成了无本之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依靠完善的设计才能给计算机图纸赋予灵魂。

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强调软件操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计算机图纸的完美表现离不开深厚的美术基础,更离不开精巧的设计构思。

3强化实践教学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园林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是课程尤为重要的方面,不仅巩固理论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可建立起学生面对未来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自信心,因而实践教学的强化对课程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3.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强化

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讲授软件操作命令,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课教学的上机训练,是对理论课的巩固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是实践强化的最有利也是最有效时机。教师应该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挤出一定时间,把园林绘图分解成若干园林要素,结合软件操作命令的讲解,把这些园林要素的绘制作为课堂实例穿插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园林要素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在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并把园林要素的绘制作为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并提交,从而督促学生进行训练和掌握。通过这种任务式的实践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园林要素的绘制,为后期的成图训练打下基础。

3.2利用好网络

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还是教学资料的搜索和利用,网络的存在都能提供极大的方便,也使得师生在课堂之外的即时交流成为可能。

一方面,网络可以作为教学环节不足的一种补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开设学习论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来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服务器,教师也可以通过公开邮箱、网络硬盘、博客等形式跟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大的教学资料库。在网络上可以免费获取大量教学资料,信息量大,内容广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网络浏览,以丰富提高自己,及时了解教学以及行业动态,同时把一些有利于教学的网络资料介绍给学生。在网络上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园林论坛,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鼓励学生多看看别人的作品进行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3.3引导学生进入园林实战

辅助设计的学习就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在园林实战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最关心的。只有让学生进入实战项目,才能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建立应对实战的自信心。辅助设计的任课教师经常会承担一些园林项目的设计和绘图工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任务,从而让学生了解工作项目的流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以往的工作项目作为实战作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完成这样的实战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及绘图水平,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实际工作。

4参考文献

[1] 曾旭东,赵昂.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1):21-24.

[2] 孙进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4):82-86.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8篇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针对建筑CAD课程现状,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建筑CAD教学经验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工具软件教习中,需要软件教学结合课程设计的观点,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筑CAD教学的措施,对提高建筑CAD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CAD;教改;软件教学结合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22-02

1 引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与建筑学其他课程相关的交叉学科,在整个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既相对独立,又与建筑设计课程密切相关.对于低年级的设计基础教学阶段,其与建筑制图、建筑构成、渲染表现等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高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阶段,在学生已初具空间思维、形态构成能力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更好地表达设计构思、空间组合、材料处理等.而今,随着参数化设计、BIM等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中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目前高校的建筑CAD课程教学中,任然是处在甩图板这一低层次的应用水平上,在早期,这一技术的应用确实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益,特别是复制、阵列、修改等功能的出现,将建筑师从繁杂沉重的手工绘图这一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绘图精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参数化设计及BIM技术等新的设计方法的出现,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师的迫切要求.这也必将要求建筑类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来适应这些变化.根据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特点,建筑类高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真正意义上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这对顺应时代的发展,推行参数化设计及BIM技术是非常有益的,从而可以提高我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因此,抓住时机,促进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根据笔者在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及所取得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2 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

2.1 当前建筑CAD软件本身的缺陷

首先、由于初学者对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自身功能固有的缺陷性,往往使得初学者很难做到眼、手、脑三者协调并用,大脑中闪现的方案创意、设计理念不能够及时清晰的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建筑CAD制图的精确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建筑方案设计中所需要的灵感和感性思维迸发,设计者的创作激情得不到释放,反而会有一种成为电脑奴隶的感觉.

其次、电脑屏幕尺寸的大小总是有限的,绘图时只能通过对绘图窗口的缩放来实现对全局视图和局部视图的转换,容易导致学生关注的往往只是设计的局部,不能对建筑整体进行有效的把握,以致设计的方案出现比例失调、尺度失真的情况.

再次、建筑CAD软件的复制功能,使得一些相近或相似的设计图纸,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就能套用.这些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但也使得建筑设计从艺术创作变成为了一种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甚至有学生直接调用别人的图纸,造成学生过分的依赖电脑,不愿独立设计思考的弊端,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学习提高.

2.2 教学方法的不足

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化,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都采用PPT课件讲授结合上机演示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课堂内容丰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但仍有以下缺点:首先,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任然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次,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多、整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很难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融会贯通,没有做到边学边练,易造成学生疲劳;第三,在教师讲解演示后,学生得不到立即操作训练,使得学习效果大大降低.第四、教学内容简化,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机械的讲解绘图命令,很难体现学习该课程的价值.同时理论的空洞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学生学习本课程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2.3 上机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院校在制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时,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训两大部分.而很多教师对实训课程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实训内容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实训的内容碎片化,每次实训的内容不能前后衔接,学生对自己所做实训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积极的投入到上机训练之中.

另一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训的问题,把实训看成是练习题,而不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没有真正基于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设置.通常是按布置实训题目-示范操作-学生重复操作-教师评分的流程进行,实训课程被看成是理论课程的后续阶段,是理论讲授完成后进行的课后练习,依然停留在我教你学,我示范你重复的教学模式上,教学主体仍然是教师,尚未完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

3 建筑学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在教育界,工具软件的教习,一直是独立的课程,一定程度上与设计教学相脱离.设计为体,软件为用,是工具之于目标的本源性质和作用,对于建筑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教育应有这样的认识,即无论设计的软件如何,设计是对建筑体的研究,建筑专业教学的核心是“设计”,因而在工具软件教习中,需要“软件教学结合专业设计”.

3.1 教学内容改革

采用“项目教学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设计表达为线索的建筑CAD教学,将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改革根本出发点就是将辅助设计软件的运用与建筑设计的过程结合在一起,重点讲解辅助设计软件在建筑设计过程的方法与应用,将软件的讲解完全融合在设计过程中,达到在设计过程中学会软件运用的目的,建立以设计表达为线索的建筑CAD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正在设计或刚刚设计过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建筑设计课题内容(如三年级的旅馆设计等),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建筑设计实例的辅助设计方法上,尽量不单独讲解绘图命令的使用,而是把要讲解的绘图命令融入到具体设计实例中来学习.同时,根据建筑CAD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时安排上应尽量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增加上机操作的时间.随着绘制的图纸的不断增加,学生对软件的掌握水平就会逐渐提高,每完成一张图纸,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优势.

3.2 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理论为先导,以实践操作为中心,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分层目标教学法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打破传统教材按照章节逐条讲述概念、理论的教学方法,每堂课设定一个课题,根据课题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分配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训的学时.分层教学意在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中上水平的学生为教学重点,带动差生,提高优生,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学习作用,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优化整体学生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以小班开课,一次授课不超过30个学生,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机房上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每次课程围绕一个任务展开,边讲边练,教师讲解一步,学生就在下面操作一步,学生有问题老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掌握后教师再接着讲,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到快,一步一步地直到学生把图形绘制完成.同时,上机操作中将集中授课与分组学习二者有机结合,将不同差异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练习要求,发挥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的作用,将单调的教师讲授变成师生互动,更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的上机考试和笔试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考核办法,但这种考核方式确有很大的不足,建立一套新的多元评价系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和建筑设计专业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某个阶段完成一个课程设计作业的设计和图纸表达.同时,学习与专业认证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全熟练掌握建筑CAD软件的使用很难,而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时间进行认证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熟练掌握这些软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目前很多国际著名的软件公司和国家劳动技能部门都提供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水平和技能能力的认证考试.将学校申请成为Autodesk的授权培训中心(Authorized Training Center,ATC),通过Autodesk公司严格认证考试,既可提高教师掌握最新CAD技术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又可使学生在考试通过后获得认证证书,大大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4 结语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建筑学专业一门与其他课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交叉课程.在各大建筑类高校中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也有十几年的时间,对培养建筑学学生的图纸表达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发挥了重要重要,但也出现了很多弊端,尤其是近年来,参数化设计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的数字技术在建筑类专业的发展,必将给计算机辅助设计带来重大变革,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了解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最新动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高素质的建筑人才.

——————————

参考文献:

〔1〕罗意云.CAD技术与建筑教学——关于高校建筑学专业CAD教学的探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1):141.

〔2〕魏旭,王景阳.浅析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8(4):56.

〔3〕王景阳.《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2):91-94.

〔4〕虞春隆.建筑CAD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华中建筑,2008,26(4):198-203.

设计师助理实习工作第9篇

关键词:工程任务课程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将真实的工程任务引入到教学中,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工程任务(农业工程、工业工程、服务工程),并包含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任务。将这些任务分解细化到各门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即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底,教育部计划在部分高校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工程师类性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3种。应用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介绍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工程任务课程化载体,专科层次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情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具备较快适应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工作,具体业务范围是进行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员的甄选与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文件管理、会议管理、考勤管理、经费管理、制度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的处理、客户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

(一)专业能力培养与工程任务课程化。根据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总体方案,结合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上述专业标准,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工程任务的差异来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能力培养。

(二)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中实训环节、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这三项实习均以工程任务课程化为载体,以学生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情况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四)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了整个大学三年,主要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使学生由“校园人”变为“职业人”。

三、课程体系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的培养方式,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现将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介绍:

专业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人事心理学》、《人员招聘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专业英语》、《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学》、《管理沟通》、《人力软件操作实训》、《领导学》、《客户服务实务》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这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必须掌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采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

拓展学习领域包括:《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西方经济学》、《企业文化》、《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管理咨询》、《创业管理》。通过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面,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分要求

对于参加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在3年学习期满毕业时,至少修满154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公共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33.5学分

(二)专业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57.5学分

(三)拓展学习领域(包括校内跨学科和系内跨专业两种选修课):至少21学分

(四)企业培养(包括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28学分

(五)毕业设计:14学分

五、企业培养计划

(一)企业实习内容。由教师和企业共同设计企业培养计划,大一、大二主要实习项目有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人员招聘与测评》课程中设有招聘工作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企业的实际招聘任务;第三学期实习,学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到企业实习,以员工的身份工作两个月,完成企业的实际工程任务。

大三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顶岗实习,也就是利用8周时间,完成企业(岗位)的顶岗实习。大三11中旬到次年的6月底主要是毕业设计,也就是在企业或学校完成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拟定。

(二)企业实习考核要求。企业实习环节是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岗位实践操作、人事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客户服务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基层经理岗位实践操作。

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考核以实践总结报告为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写实习周记、撰写实结、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作业,总结实习中的心得及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实习周记、总结、项目作业交给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评阅。

六、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的制定以“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为载体,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都以完成实际工程任务为基础,本方案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目标是为我国各行业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

[2]王天宝.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