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7 01:08:17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1篇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

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来源:学*科*网Z*X*X*K]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结构疏松;③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

、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

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来源:Zxxk.Com]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

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

,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

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1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具体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115.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沙金等措施。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

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来源:学#科#网Z#X#X#K]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季季发生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来源:学。科。网]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

;②

。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

、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北京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

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

,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

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来源:Zxxk.Com]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2篇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实行了计算机考试,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2009年实施新制度考试以来的重大变革。从这次的改革来看,机考作为国内考试方式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性变革,其象征着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相信这将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也将成为未来考试的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将从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两方面人手,结合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谈谈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

    一、报考技巧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对于专业阶段考试的报考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考生可能会难以抉择,其实考生可根据自身对各科目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试的反馈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恰当安排。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比较费精力,笔者建议考试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动力。因此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可以采取每年报考两至三门,并争取在三年之内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相信这样既可以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应对综合阶段的考试。

    再来谈谈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虽然各自自成一种知识体系,但它们之间的知识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为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来服务的。在这当中,考虑到会计和税法之间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例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都贯穿于两个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选择两科搭配的报考方式。而对于审计,由于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会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建议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来报考审计。就公司战略和审计这两科,考虑到公司战略中有关内部控制内容的介绍更为详细具体,建议报考审计的考生可以结合公司战略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此外,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中的风险管理实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建议将审计、公司战略及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一起报考。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报考。

    二、复习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向来以多、杂、难着称,因此想要通过该考试必须下一番苦功。若考生从报名开始时复习,则有将近五、六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是这比较适合于报考两至三门或基础很好的考生,对于报考科目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较长而缺少复习时间的考生来说,建议提早复习,不必等到报名开始之后再来复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的状况等制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阶段。在该阶段,考生需要将考纲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过一遍,争取弄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并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习题进行练习。该阶段的学习是最艰难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了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对大量枯燥的内容,因而该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很多报考考生最终选择放弃考试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该阶段坚持下来。但事实也证明,能够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虽然该阶段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但是我们要相信,这就如同盖楼房一样,只要地基(基础)打牢了,上层建筑就很容易盖起来,而上层建筑盖得结不结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要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记忆。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记忆知识点时我们应更加强调以理解为主的记忆。当然最好是可以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总结、有联系的理解性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二是巩固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对前一阶段知识的学习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巩固提高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和做题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切勿仅仅是看题,一定要习惯记录下自己的答案,这样既方便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应在整个题目做完后再参考答案。且做题时应将错题标注,决不可轻易放过,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第一阶段学习的误区,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冲刺学习阶段。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所复习的科目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还需要第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对于记忆内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并将第二阶段中标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即使觉得很简单也要把关键点写下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几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培养考试感觉。而对于记忆内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过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错题和模拟题即可。有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这三个阶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雾里,看两遍摸出门道,看三遍融会贯通”。

    (二)注重学习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这种考试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谈到学习方法,首先,除了准备一本教材,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也是必要的。好的辅导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编者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好的引导考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辅导书也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认为一本辅导书就可以了,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辅导书中的题目是值得多次练习的,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个考点,笔者认为考生可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将这本辅导书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觉得复习的时候很吃力,或时间较紧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听老师讲课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找准考试重点,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比自己埋头看一遍书的效果可能还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对于计算机考试还比较陌生,因此很多时候,考生能在纸质答题环境下做出来的题目,在计算机环境下却不一定能做好做对。在这里,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机环境下做题的感觉,这一环节可以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再进行相关练习。下面将就不同的科目来谈谈学习方法。

    《会计》:该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一个基础,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较难的一门。要学好会计这一科,要理解会计账目中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只是单纯的做题,否则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题目。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一遍,这些题不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当中的某些处理原则也正是考试标准。建议考生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合并财务报表),在预习过一遍书之后听听辅导课,这样可以帮助考生很好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辅导课,考生通过辅导课学会的不应只是如何做会计分录,更应学习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审计》:该科目内容十分抽象,对于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十分难学的,而且审计教材中的大多内容都是从国外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最好还是参加审计辅导班,通过辅导班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发现学习审计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学审计关键要抓住审计的脉络,牢记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始终在头脑中牢牢记住审计的整体框架。在学习时,考生还应放开思维空间,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并始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考生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财务成本管理》:从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这是计算量非常大的一个科目,该科考试要求考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运用。从2012年的考试情况反馈来看,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考试中,考生不仅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提高答题速度,而且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环境下的有关操作,如快速输入计算式。对于平时练习的题目,应注意不要钻研太难的题目,可以选择以往年度的考题或一些经典例题,反复做反复分析。还是那句老话,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科目的考试是在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中新产生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管理学思想,其希望教予考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考试答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否则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要抓住考点的关键处即可。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考题越来越多的与案例结合起来,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案例题,对案例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题带考点,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对案例题的练习可以跳出教材的内容,接触更多的案例资料以拓宽视野。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3篇

【关键词】常见的量;复习

众所周知,整理与复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每一册的最后一章都有所安排,但是六年级下册的这一章整理与复习与其它几册相比,不仅内容上比重多了,而且目标的定位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都有所不同,下面我就以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中一课《常见的量》,谈谈我对六年级总复习教学的简单体会。

一思:六年级总复习和单册复习有何区别

上学期,我有幸尝试了《常见的量》这一节课的复习研讨,一拿到教材内容,我就在思考:既然是六年级总复习的内容,那么和单册复习有何区别,深入研究后发现:

1.系统性更强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虽说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每个学期,都有整理与复习,但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六年级总复习实在平时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比较、对照。这样,原来分散学习时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就有机会得以沟通,进而形成中恒练习的知识体系。

仔细研究《常见的量》可以发现:这一内容知识点较分散,平时的联系也比较少,因此加强整理与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本课教学的首要任务。

2.历时性更久

六年级总复习和单册复习相比内容涉及面更广,而且又是逐年学习的,因此学生更容易遗忘。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量”这一块的知识有不少篇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涉及到的计量单位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见下图):

不难看出:《常见的量》这块内容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基本上每一册有些安排,等到六年级进行总复习,学生很容易将以前学过的知识遗忘,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完整地整理这些知识点也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3.思维性更高

六年级总复习与单册复习相比,更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常见的量》复习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思路,促进学习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二思:常见的量还应关注学生什么

《常见的量》这一节课,翻开课本,我就在思考:这一内容的知识点有哪些?马上想到的就是: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人民币等具体的计量单位、各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单位之间的“改写”、测量等,但是作为六年级总复习里面的内容,还应该具有更高层次的复习任务,那是什么?

我深思了很久,突然想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习数学,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能力和定量刻画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小学阶段,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常见的量”的学习。这种“定量刻画能力”不是一个课时就能培养的,而是在许多课时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发展起来的,具有生长和成熟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复习任务还应该关注学生定量刻画能力的复习,培养学生数学核心思想。

三思:如何让《常见的量》复习教学更有效

对《常见的量总复习》一课的设计与执教,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课,一边上课一边反思,力求让《常见的量》复习教学更有效。教案从粗糙逐渐变成熟,从中收获颇多,它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一堂好的复习课是怎么炼成的:

1.回顾整理,理清脉络,凸显系统性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个地分散出现的,即使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地说也是有限的。在教学到一定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过的概念作穿线结网,促进学生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

2.合作学习,查漏补缺,凸显完整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小组活动,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自主进行知识整理,交流学过的各种量相应的计量单位,最后汇报整理方法和整理成果。这一展示学生整理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各种“量”之间的关系,使知识系统网络化,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整理,提高了学生有序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在学生汇报整理成果时,我完全放手于学生,充分给于时间让他们进行生生交流。“我是这样整理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吗?”“我认为……”“好的,谢谢。我接受!”“还有要补充的吗?”在这样的对话中,不仅可以避免枯燥的整理,而且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查、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关注重点,突破难点,凸显思维性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接着对这些知识实施精加工,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内化。

本节课中,我安排了“感悟1个单位的大小”的游戏环节:教师说一个数量,学生从老师这里找出相对应的实物,如果没有,就通过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举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之后,又安排了如:一个鸡蛋大约多少克?一米内大约可放几支铅笔?教室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等此类习题。让学生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量感,使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也突破了难点。

4.综合应用,联系实际,凸显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价值在于应用。因此复习过程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4篇

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 王玲

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到了初二年级,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许多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成绩急剧下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我常采取如下方法。

一、 熟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初中学生一进入初三阶段,学习任务明显加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首先要熟悉该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要熟悉初一、初二已经学过的教学重点。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初一、初二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上课时做到以新带旧、以旧促新,把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与本学期要学的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学习、记忆。如,在第三册中出现了look up (查阅)这个词组,我就复习look at , look for ,look out of ,look inside , look around等词组。出现not…but…(不仅…而且…)这个句型,并分析了它们的异同。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并使之加深巩固,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习。

二、 运用教学规律,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初三学生虽然经过两年多的英语学习,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拼写,有的读不正确,有的不会读,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扫除障碍,在开学初抽出时间复习音标、拼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规则,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初中学生对单词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很难过单词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补充一些构词法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量。如,许多名词,如sun , wind, rain, cloud等词加后缀y就变成形容词,许多动词+er就变成名词。又如,通过学习friendly这个单词,请学生体会motherly,brotherly,comradely等词的含义。通过学习interest, interesting, interested 这些同根词,不仅要求学生注意不同词性的词的不同种用法,而且着重讲述相同词性词的不同用法,以增加信息量,提高记忆效率,从而在学习新知识时,巩固了旧知识。

三、 重视并科学地安排复习

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不能经常地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所以学习后很容易忘记。因此,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分散难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旧知识的复现率,做到经常出现,时时复习。如果我们认真钻研一下教材,就会发现第三册课本在不断地复现着第一、第二册中所学过的语法知识及功能项目等。

语法知识方面:第三册第一单元复现了第一、二册中的四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第三单元复现了第二册中学过的现在进行时。第十单元复现了第一册中的一般现在时。第十八单元又复现了动词的四种时态。其中,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都是一、二册所学的内容。同时,还复现了形容词及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第一册中的数字读法等。

语言功能方面:第三册中的第六单元和第八单元都复现了第一册第二十四单元和第二册第一单元“借东西”这一主题。第十单元复现了第二册第十五单元“打电话”这一项目。第十二单元复现了第一册第十七单元“请示或提供帮助”这一项目。第十五单元和第二十二单元都复现了第一册第二十九单元和第二册第十四单元“购物”这一项目。第十七单元的“问路和应答”复现了第二册第九单元和第二十二单元所学过的功能项目。第二十三单元的“看病”复现了第二册第二十三单元和第二十四单元的内容,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的编者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不断复习已学过的内容。他们把旧的语言知识放在新的语言环境里复习,使学生总是有新鲜感,即使是复习,也不感到厌倦。因此,我们在初三年级开始,就要根据教材复现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复习及教学。例如,我们在进行第一单元教学时,就可根据本单元内容安排四种时态复习。这一单元和第四课内容较少,只有一段听力性训练和两段对话。两段对话一段发生在星期一,加一段发生在星期五,而星期二是教师节。所以,在谈论教师时,第一段用了一般将来时,而第二段则用了一般过去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Read and Act”之后,要用简捷的语言复习和归纳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时态及用法。若有时间,可出一些时态方面的练习,让学生课上完成,并当堂订正,订正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

再如,我们进行第十七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将课文中的路线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做问路方面的问答练习。由于学生在第二册中学习过怎样问路或给别人指路,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说出“Where is the …? Which is the way to? Go along the street ,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 It’s next to … ”等句子。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第二册中学过的全部有关问路方面的用语都复习一遍。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新的内容。那么,“问路”这一语言功能 在这一单元里既进行了复习又得到了扩展。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安排第三册的教学,在学期结束时,就能够使学生将初中阶段学过的主要语言功能项目和语法项目复习一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稳步的教学,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 及时进行形成性测试,取得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进行测试。学生经过测试,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对于测试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进行评析,并选用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操练。对于成绩较差、错误较多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两三天后可以进行第二次平行性测试,内容主要是针对他们没有领会和掌握的语言知识点。如果这些学生所学的内容在两次形成测试中能做到对80%--85%,则他们就算基本达标了。一旦学生获得这样的反馈信息,就会坚定信心,心情舒畅地努力学习,跟上班级的进度。

最后,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听一些英语歌曲,进行书法、会话、查词典比赛、按角色表演等,这不仅能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和句子,进行更广泛的言语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采用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的方法,只要学生在初三阶段认真学习,即使初一、初二基础不太理想,通过一年的努力,成绩还是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5篇

1. 关于教学大纲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包括说明和教学内容要点两部分。在说明部分,有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和安排体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这个说明部分,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又是教材编写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出版时都用大字排印,以受重视。教学内容要点部分,则是系统地规定教材范围和教学时间,以及课堂练习的要求等。

教学大纲历来的发行对象,主要是各科教师,所以各科大纲也就分册出版,以利使用。现在教学大纲同时需要作为高考复习辅导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又专门编辑出版了合订本,即《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部分教学内容要点汇编》,分为文科版和理科版两种。这种合订本在形式上同过去的高考复纲相似,对应考者有好处,便于他们了解各科教材内容的概貌,免得分册去找,费时费事。对于在职青年、社会青年来说,他们要做好高考的复习工作,由于条件不如在校生,就更需要这种合订本。

2. 关于课本 课本是以教学大纲为根据,系统地叙述教材内容的书籍。学生要获得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技能,就必须掌握课本中的全部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有用的是课本,而不是教学大纲。但是,教学大纲毕竟是依据。大家只要细心核对一下,教科书从章节编排到课文、插图、练习题等,都是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要点的具体化。至于教学大纲中的说明部分,它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选材原则、教材编排体系原则等,对课本编写工作的指导作用,那也是贯彻始终的,而且是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过去几年,由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采用复纲的形式,各地编辑出版的复习资料很多,致使考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从。现在情况变了,改用教学大纲作为指导性的文件,而各科教学大纲都有课本与之配套,所以问题简单多了。就地理学科的情况来说,考生所要掌握的教材内容的范围,只是《中国地理》(分上下册)和《世界地理》(分上下册)两种课本,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简单地说,就是四册课本和两本地图册。

3. 关于地图册 现行的中学适用《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分别同《中国地理》课本和《世界地理》课本相配合,每年列入用书表中,随同课本发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许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方面运用挂图,一方面指导学生去看地图册,适当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效果都是较好的。

地图册的各个图幅,基本上都能配合课本各章节的内容,但是也有个别的特殊情况。例如,《中国地图册》的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部分,内容有超越课本的情况。那末高考复习辅导工作中应以何者为准呢?我认为应以课本为主。但是,地图册中那些超越课本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特别是对高中程度的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又如,《世界地理》课本第三版按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章讲述,即按照自然地理的分区原则编写教材;“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课文只是顺便提及而已。但是,现在用的《世界地图册,(第二版)仍按拉丁美洲为主题,编绘了一些图幅。这是地图册落后于课本的问题,原因是地图编绘、出版的生产过程较长,无法与课本同一步调进行修改。

加强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许多人认为,学习地理就要死记硬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错,地理知识中包括大量的地名、物产名、地理数据等,那是需要记忆的。然而,就是记忆那些知识,也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地理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地理学科在高考复习辅导工作中讲到加强理解的问题,还因为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特殊情况。现行十年制学校的地理课只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而高考的应考学生则是高中毕业生的程度,要求他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同于初一、初二的学生。许多教师的经验证明,象气压带、风带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教学,占用较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后面学习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有好处。道理很简单,有关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的知识好象一把钥匙,学生掌握了它,许多章节的难点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6篇

一、分册复习

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理解

1.复习重点: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2.复习难点: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

②了解其基本的文学知识,如,记叙文的要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结构等,以此落实到一至六册课本中的重点篇目中的重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

3.复习目标:①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神话、诗歌、戏剧。

②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家等。

③分册复习是对教材的忠实,针对一、二、四、五班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一册书一周,约六周(一个半月),每册复习完成之后,辅之以选择的题精练。

4.注意事项:针对三班的同学,在以上复习的基础上,选择大量的题加强训练,在知识的运用上加深加宽。

二、专题复习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于课文分成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大概用时四周)

1.记叙文专题复习

2.说明文专题复习

3.议论文专题复习

4.应用文专题复习

5.古诗文专题复习

(二)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

了解说明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结构文章,板书正确,为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为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且成绩较好,必须重点落实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总耗时约二个半月。

三、模拟冲刺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又特别是三班,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增加见识,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燥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花时约半月。

四、作文训练

侧重于名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举行写作知识的讲座,让学生做到有写的东西,下笔能心中有数。

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基本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7篇

二00二年秋季安溪县小学语文、数学期末复习建议及考试命题说明语文期末复习建议,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新理念、新内容、新教法,必将使复习课焕发新的活力。命题依据新大纲新教材,试题难易度为8:1:1。第一册一、复习目标一册语文在14课拼音教材后,安排了5课看图读拼音识字和18课课文,其间安排了9个复习。在这册教材中,学生要学会声母、韵母、声调,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出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学会22种常用笔画,26个偏旁,学会140个字,会认140个字;能背诵诗文15课(篇),其中复习中有3首古诗,对于部分课文,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怎么想的(《一个小学生》),能联系生活积累说为什么《小猫种鱼》);能把书面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讲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对于写话,要求学生能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仿照句子说话。然而这些要求是依据教材的编排,一点一滴地进行教学的,在期末复习时,要注意:1、知识与能力。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复习时要注意考察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才能补缺补漏,才能提高复习实效。如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有效工具,复习时在要求正确拼读的基础上,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把拼音与字词对应起来,是否能把拼音与事物对应起来,是否能把事物、拼音、字词对应起来。2、过程与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应用的,反映给老师的只是结果。复习过程中,应依据平时学习情况就学生的答案,多问一个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以考察学生所陈述方法与学习过程是否吻合,考察思维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流畅。复习时,在让学生注意该知识在教材中的所处位置的基础上,要考察学生是否把该知识延伸到整册教材的复习内容中,以考察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后续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学习不但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还是生活过程中的学习,两者交叉即反映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课文中,画一画、表演、讲故事、找地图、说为什么、读句子说一句话、口语交际等训练,为我们提供很多范例,复习中要根据教材提供例子的运用及设计综合运用,以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倾向,以考察学生的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从而了解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二、复习题型识字、写字:教材中的识字题型是依据识字方法编排,有拼音识字、会意字识字、形近字识字、独体字加独体字识字、反义识字、看图识字、偏旁加偏旁识字等多种方法。在依据教材提供的题型组织复习时,不要因为写字而写字,要把“先撇后捺”等五种写字规则、22种笔画、26个偏旁融会贯通在一起。词语:教材中的词语训练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词与事物的对应,事物、拼音、字词的对应,看图读词写出相应的反义词,形近字组词,根据短语(偏正词组)的提示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说一说。句子:教材中的句子训练题型有:把词组成句子,看图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读句子说一句话(谁做什么;什么时候谁做什么;谁正在做什么?谁和谁一起做什么……)。阅读:要求背诵的12篇课文,要求背诵的复习中的古诗,按课文(课文内容)填空。三、复习建议复习是对一整册教材内容的复习,是对一学期来学到知识的复习,是对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先前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结合复习。因此,期末复习练习只是一个引子,它只体现要求不能代替一整册教材的要求。1、复习的知识在学生依据教材的位置掌握后,要覆盖全册教材。2、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依据教材的位置明白之后,要运用到全册教材。3、复习的内容在学生依据教材掌握教材中例子后,要据课文中的提示,如画画、唱歌、找地图、表演、讲故事、说为什么,还知道哪些等,把复习内容延伸到生活之中。4、期末练习是按拼音部分,按看图读拼音、识字和课文部分每两单元为一部分编写的,是以识字写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重点,突出词句的积累和运用。复习时不要拘泥于该练习,要从整册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着眼。期末练习中编有7首古诗、儿歌,它浅显易懂,使用时要把它与拼音和识字结合起来。5、口语交际在复习练习中没有体现,复习中要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1-2次的口语交际训练。四、命题说明期末考试的题型源于教材,不超教材。考试内容除看图填空,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外,不超教材。(林步增执笔)第三册小学语文第三册修订教材主要包括10课的“识字学词学句”(这部分安排了129个生字)、4课的看图学文、21课的课文(包括5首古诗)、8个复习、8次口语训练及8次写字训练。如何引导学生对该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加深、拓宽已学过知识,并掌握学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各种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谈几点建议,旨在和同行们一起探讨。一、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要求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区别平、翘舌音及形状相近的声韵母,读好轻声音节,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2、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370个生字及会认的12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应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借助图画或词句了解意思,逐步培养识字能力。3、写字的复习,要求能按照笔顺规则,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要合乎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4、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指由要求学会的字组成的词语),能够准确认读,正确书写,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5、巩固加强句子训练,提高学生读写句子的能力。6、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一些浅显的儿童读物,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不断培养朗读能力。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片断,能自觉摘抄好词佳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7、口语交际的复习,要求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听后能复述基本内容。别人说话时能注意听,不随便插话。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时,能把话说完整、说通顺,态度自然大方,并学会运用礼貌语言。复习时教师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勾起倾吐欲望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说、问、评,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8、写话的复习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的写下来,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完整的、通顺的话,并学会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二、复习题型以下所列举的题型大多是本册课后和教材中的复习以及期末县编练习中出现的形式。1、汉语拼音选择正确的音节;把音节补充完整;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字母;按顺序写出《字母表》中的大写字母;看小写字母写出大写字母;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找出轻声音节。2、字、词、句听写;看拼音写字词句;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选字或词填空;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组词;词语接龙;看图写词;填反义词;填量词;词语搭配;读句子写句子(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读一读、连一连;照样子写词语;读句子找出意思相近的词;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给句子加上标点。3、阅读积累默写;把诗句补充完整;按课文内容填空;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写出平时会背的古诗、写下课外积累的佳句、给打乱顺序的一段话重新排序;读一读、想一想、猜一猜;读儿歌或短文想一想、做一做。4、写话看图写话;用所给的词写几句连贯的话;根据提供的内容或故事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围绕一个内容来写话(如教材P21的写一写);学写留言条。5、口语交际复述别人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根据所给的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及回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交际活动。6、写字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按要求分类写字;把要填的字词句直接写在田字格里。7、实践活动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结合教材或提供的内容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猜一猜、做一做、比一比、夸一夸……三、复习建议1、要围绕目标,制定复习方案。期末复习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系统科学地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复习指导前应依据修订大纲的要求,围绕复习目标,对涉及的知识及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梳理归类,抓住重点训练内容,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制订切合学生学情的复习方案。2、要不失时机,指导复习方法。复习不应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及机械的操练,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记住知识应付考试,因此,在复习指导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是帮助学生整理出本册知识的提纲,找出复习目标在各部分内容、各篇课文的对应点和共同点,然后综合梳理,建立整体观念。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拟出复习提纲,并自行查漏补缺,由“学会”变为“会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既巩固、加深、拓宽知识,又发展思维。3、要留给机会,引导自主复习。在明确了目标,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就应大胆放手,改变那种包办代替,学生盲从被动的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并通过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人。从组织形式来说,可以有教师指导下的集体复习,分层次复习,个人自主复习,还可以有两个人的互助学习及同学习小组的合作复习。从练习形式来说,除了有读、思、议、答、评、做、改等书面或口头练习外,还可组织或举行诗歌朗诵会、写字比赛、生字大本营、识记字形方法知多少等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有新鲜感,而且能保持思维兴奋,进一步发展思维及语言。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巩固、加深、拓展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次,要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并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命题说明1、命题要求:期末试卷依据修订大纲,紧扣修订教材进行命题。2、命题特点:(1)全面性。不光有考语文知识、能力方面的题目,而且有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的题目。(2)综合性。综合性题目偏多——一道题考多种的知识能力(如看拼音写词语)。(3)发展性。有些试题要让学生谈认识、表见解……从而评价其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如看图写话。3、试题类型:尽可能应用课本及期末练习中已出现过的形式,如有个别新形式,也应是学生能操作的。(王宝华执笔)第五册根据课改新精神,依据修订版语文大纲及现行教科书,对第五册语文期末复习提出如下建议:一、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要求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会使用字典帮助识字,有一定的识字能力。2、掌握“教学用书”中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3、课后“思考·练习”中,以及每组课文的“积累·运用”中,渗透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题目,应注意复习巩固。4、检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5、本册阅读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重视语言的积累”应复习强化,能迁移在课外阅读中,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6、口语交际的复习,要求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7、习作的复习训练,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重点在打开思路,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8、在复习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美好情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二、复习题型1、识字、写字(1)听写;(2)看拼音写字词;(3)把字正确、端正、匀称地写在田字格中;(4)加(换)偏旁组成新的字;(5)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组词。2、阅读·积累(1)按要求写词语;(2)词语搭配;(3)填字组成词语;(4)写出平时课外积累的成语、古诗;(5)照例子写出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6)照样子,先组词再写句子;(7)选词填空;(8)把句子补充完整;(9)按课文原文填空(指定背诵的课文段落、诗句);(10)读短作业(标点,对词句的理解,感悟短文的内容,能回答问题或谈自己的感受)。3、口语交际(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班上互动交际;(2)在小组上讲故事,并评一评;(3)举行一次班级活动,师生一起互动交际;(4)围绕一个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5)讨论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习作(1)复习题目可采用叙述式,如“积累·运用”中的习作题目。也可用其他形式复习,重在开拓思路,自由表达。(2)习作类型:记实文,如写人记事,写景等;想象文,编动物童话故事;应用文,写日记。另外还有看图作文等。5、语文实践活动(1)故事会;(2)诗歌朗诵会;(3)朗读比赛;(4)制作贺年卡;(5)围绕一个主题,利用图书、媒体搜集资料,并汇报交流。三、复习策略建议1、复习要体现主体性,突出体验。在复习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复习过程中的主人。2、复习要把握整体性,体现整合。在复习过程中,应凭借教科书,整体把握。在整体复习中,渗透有关语文知识的练习,防止按复习题型,搞单项训练。应改变过去为应试而复习的传统观念,而要树立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复习的新理念。3、复习要有层次性,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可让学生自己制订奋斗目标,展开互帮互学。在复习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特别关爱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提高,都有进步,都有兴趣,都有成功的喜悦。4、识字、写字的复习要突出识字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指导,教科书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应复习巩固。5、阅读·积累。应以教科书为凭借,练习延伸,以“积累·运用”中的阅读短文的题目为参照,以本册的训练项目为重点,选取适合的课外短文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学生平时摘抄积累的好词、佳句、古诗等,应加以复习巩固,使之内化。6、习作的复习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按课本的习作类型来复习,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蓄(作文素材),要引导学生整理本学期的8篇作文,读一读,想一想,改一改,从而提高作文水平。7、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切实复习。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复习进度,设计组织开展活动,不能作为可有可无的内容。8、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好复习内容,放手让学生读,放手让学生写,放手让学生悟,放手让学生评,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四、命题意见1、期末试卷的命题依据新大纲,紧扣现行教科书,着眼积累运用,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2、期末试卷的题型源于课本和县编期末复习练习题,从本复习建议的“复习题型”中选取。(钟少雄执笔)第七册一、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190个生字和会认的80个生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识字能力。2、复习检测“教学用书”中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3、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积累,进一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4、“思考·练习”中渗透语文知识的题目,应注意复习巩固。5、复习检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或默写指定的课文内容。6、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应复习强化,能迁移运用。7、口语交际的复习,要求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8、习作的复习训练,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重点在打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写真要实,写虚要放,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9、在复习过程中,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凭借教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二、复习题型(一)识字、写字。1、听写。2、看拼音写字词。3、按要求写字。4、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组词。5、查字典填空。6、选择正确字义。7、加偏旁组成新的字。8、把字正确、端正、匀称地写在田字格中。(二)阅读、积累。1、按要求写词语。2、按要求写句子。3、填字组成词语。4、填上合适的词。5、写近、反义词。6、造句(教材中要求的词语)。7、把句子补充具体。8、照样子、写句子。9、写出平时课外积累的古诗。10、按课文填空。11、默写。12、读短作业。(主要是联系短文领会词、句意思,了解短文叙述的顺序,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能有自己的感受。)(三)口语交际。(形式不拘,应突出互动性,体现交际性,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人人参与。)1、听一段(篇)话,说主要内容。2、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际。3、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班级上互动交际。4、举行一次班级活动,让教师、学生一起交际。(四)习作。1、复习题目重点采用叙述式,如“积累·运用”中的习作题目,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复习。2、复习类型。(1)记实文:如写人、写事、写景、写活动……。(2)想象文:如看图编故事,根据提供的事物编故事,围绕一个内容自由习作。(3)应用文:如书信、日记。3、复习要求。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书写应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五)实践活动。(这是课内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语文教学资源,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复习可以:1、做一做。2、写一写。3、演一演。4、说一说。三、复习建议1、复习要体现主体性,突出体验。在复习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再创造,使学生成为复习过程中的主体。2、复习要把握整体性,体现整合。在复习过程中,应凭借教材,整体把握,在整体复习中,渗透有关语文知识的练习,防止按复习题型,搞单项训练,应改变过去为应试而复习的传统观念,要树立为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而复习的思想。3、复习要有层次性,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可以采用“保底不封顶”的做法,即保证后进生达到最基本、最一般的要求,而优秀生可以“超常发挥”,使全体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提高,都有进步,都有兴趣,都有成功的喜悦。4、识字、写字的复习要突出识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写字,应加强指导,强化训练,以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标准。5、阅读、积累。应以教材为凭借,练习延伸,以“积累·运用”中的阅读短文的题目为参照,以本册的训练项目为重点,选取适合的课外短文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学生平时摘抄积累的好词、佳句、古诗,应加以复习巩固,使之内化。6、习作的复习。应突出开拓思路,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反对抄作、套作、猜作等应试的复习方法。7、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应切实复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活动,不能作为可有可无的内容。8、语文复习课要上得放手一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悟,放手让学生自己评。因为“复习”就是再学习,“再学习”还得靠学生自己,但教师也不是放手不管,而应该起到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检测者的作用。四、命题说明1、期末试卷的命题依据新大纲,紧扣新教材,着眼积累感悟运用,突出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2、期末试卷的题型源于课本和县编期末复习练习题,从本“复习题型”中选取。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8篇

一、教师“后台运作”,积累和梳理有条不紊 

语文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有效积累和科学梳理,让积累和梳理相辅相成,从而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率。因此,我们改变过去模糊积累和笼统梳理的做法,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借助教师本身学识优势、资料优势和时间优势,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情况,按语文一轮知识点的复习要求精心梳理并编辑成《语文必备知识点》小册子。虽然这样做教师辛苦了些,但是学生获益很多,复习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凌乱的情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虽然这本比较实用的《语文必备知识点》诞生了,但是教师如何让这本小册子的作用最大化,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因为难免会有学生认为,有了这本小册子,语文学习可以高枕无忧了,甚至语文课不需要听了。针对学生这种想法,教师首先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必备知识点》不是学好语文的法宝,更不是包治“语文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学好语文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其次还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因为小册子只是语文知识体系的建构,知识模块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扩展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整理成一本“量身定制的笔记本”,从而把积累引向纵深,为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量身定制的笔记本”,并不是将小册子上的内容机械地复制到笔记本上,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点拨、指导下,再次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归纳、整合。如果学生能将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积累和梳理习惯,那么考前就能从容不迫地复习了,更能切实提高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学生“前台操作”,积累和梳理卓有成效 

高三语文第一阶段复习的特点是课堂容量大,知识点比较多,如果不及时积累和梳理知识点,那么一轮复习结束,学生的头脑中会是一盘散沙。头脑中装了许多零散的知识,就像有很多零件的工厂车间、仓库,要用零件的时候却找不到。因此要能及时、快速地调出所需的知识,学生必须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这个工作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学生亲自操作。 

1建构框架 

知识的归纳整合其实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要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系统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建构知识框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思维模式图如下: 

诗中开头句子的作用①概括句子内容(点明时令、地点、交代 心情) 

②奠定某种情感基调或渲染某种氛围 

③点题,总领全诗或领起下文某一内容 

2抓准重点 

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时,往往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重要的,分不清重难点。比如,进行诗歌鉴赏模块复习时,教师要求学生梳理这一模块的知识点。检查后发现,有的学生将印发的讲义完全复印下来;有的学生东抄一点西抄一块,不成体系。学生在整理时,教师虽不能包办,但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整理要求。如诗歌鉴赏中形象类、表达技巧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观点评价类等是整理的重点。 

3小组合作 

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第9篇

关键词:生物 会考 复习方法

初中生物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考试。初中生物会考复习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掌握知识的重点,解决平时在教和学中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扩展和加深。如何有效地复习,以使得学生在会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是复习的关键。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有效方法,仅供参考。

一、学习“会考纲要”,明确考试方向

通过学习,我们要深刻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方式、范围、内容、重点及难度和比例。结业会考试题中,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7:2:1,也就是说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例占70%左右。从近两年的生物(苏教版)结业会考试题来看的确如此,《2011年初中生物会考(满分100分)闭卷》考试试题中第一册内容占32%,第二册占23%,第三册占25%,第四册占20%。《2012年初中生物会考(满分100分)闭卷》考试试题中第一册内容占30%,第二册占28%,第三册占20%,第四册占22%。综合所知初中生物一、二册书的考试内容占56.5%,第三、第四册考试内容占43.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生物四册书的内容都很重要。不少题目、内容直接或间接来自课本,注重基础考查,灵活性较强,紧贴生活实践考查,因此教师教学要通过学习,明确复习的重点,把握方向,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学总复习的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制定好计划,分阶段复习

复习时,我们要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向学生说明,要求其能够自觉配合老师,做到教与学同步。具体来说,生物总复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按课本章节复习为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图示的理解,形成知识的网络。在这个阶段中,复习的容量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果。第二阶段,查找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漏洞,专题复习,训练和培养学生解答选择题、分析说明题和实验题的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及模拟测试。再次查漏补缺,强化运用。

三、以课本复习为主,抓住重点

生物会考的复习,由于考试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时间有限,只能选择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学生对生物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在生物学习上的时间较少,有不少知识已经遗忘,因此复习主要以课本章节为主,教师应注重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抓住主干知识,讲解要突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把相关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从点到线到面,尽可能形成知识的网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指导学法,主动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方法、技巧和主动性。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教授一些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如诵读记忆性有关内容时,要多理解记忆,少死记硬背;要多边读边回忆,少有口无心;要多结合图形和图表,少机械重复。又如,在评讲选择题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回忆法、直接解答法、淘汰排除法等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

五、分层次指导学习,制定目标

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目标。对于平时考试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失分点在哪里,着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于平时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选择题、填空题的训练,激励他们向良好努力;对于学习兴趣低迷、考试成绩时常不及格的学生,给他们鼓劲加油,强化记忆性的基础知识,配合复习同样能取得合格的成绩。

六、注重书本上的插图,指导识图作答

从近两年的会考生物试题来看,看图作答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图像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课本。这些插图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其优势是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图像的复习,指导学生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结合,提高学生对图像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重视实验,提高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才能理解和巩固知识,所以在平常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实在无法开展的实验,则通过播放相关实验视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原理、步骤,学会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评价和作出合理的结论,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别是怎样设计对照实验,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要勤于钻研,学习会考纲要明确考试方向,注重紧扣课本知识, 抓住重点,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所教的学生分层次进行针对教学,做到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做好会考的复习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