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学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0 11:03:36

网络学校论文

网络学校论文第1篇

(一)给大学生思想带来冲击,造成其思想的复杂化,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挑战,传统的工作方式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各种文化通过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其中一些消极、不健康的思想弱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对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了严重影响。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但他们的辨别能力还稍显不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还不稳定,极易受到不健康网络文化的冲击,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多样化、复杂化的局面,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和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其产生的问题,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困难。探究一种新型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具备甄别网络优劣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二)部分高校专门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亟须高校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人数也相应增加,需要学校投入的党建工作力量也在加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越来越繁重,而部分高校并没有因此而加强党建师资队伍建设。仅有的师资队伍中,了解和熟悉网络技术的师资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网络发展的虚拟性限制了部分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

网络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各种聊天软件跟原本陌生的人随意交流,并且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完全是隐蔽的、平等的,很多学生因此通过网络找到了“倾诉”的对象,长此以往,对网络有了极大的依赖性,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远,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除此以外,有的学生还沉醉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

二、网络文化发展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网络文化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合理利用网络文化发展的优势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为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先进性提供帮助。网络文化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网络文化进行党建工作是信息化时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党建工作搭建了新的学习平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教育。

传统的党建工作大多是通过会议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方法比较单一枯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网络发展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方式,打破传统党建教育的时空限制,为党建工作者和学生党员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加方便、高效。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构建了新的管理平台。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党员的人数也呈递增的趋势。加之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较多,学生党员在管理上面临着一盘散沙的困境。网络的发展可以将在不同地点的学生党员联系在一起,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科学管理,实行远程遥控。例如,通过建立网络党支部对党员学生进行管理,定期在网络上进行党员思想汇报交流、开展网络党支部会议等,这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空白,为他们接受党的理论和教育创造环境。

(三)网络的资源共享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校园德育文化环境的形成。

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有针对性地党员教育内容,营造网络德育环境,及时将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通过网络共享让学生学习、吸收,用正确的理论和信息来引导学生,使其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观念,提高青年学生党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觉悟。

三、利用网络文化发展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校园网络监管,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教育环境。

对高校校园网络进行有力的监管,杜绝不良信息,如黄、分裂势力宣传、思想等在网络上的传播,避免学生党员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干扰,是营造健康校园网络教育环境的基础。加强校园网络监督,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恶势力进行严厉打击。学校也要定期对网络运行环境进行排查,排除网络文化中存在的隐性污染。

(二)建立一支高水平、熟悉网络技术的高校学生党建管理团队。

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一些高校工作者来说却是陌生的,难以跟上网络发展的脚步,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也不关注学生在网上干什么。这在无形之中就给党建工作带来了障碍,要适应网络信息化时展的需要,高校必须要建立熟悉网络技术的专业队伍,与学生可以进行“平等沟通”。“通过对思想政治队伍的网络培训、技术讲座和研究讨论,使德育教师了解网络发展动态、软件最新版本、网上交流技巧和教育经验,提高教育工作者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出网络的优势。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辅导员是与学生党员接触最多、最直接的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党建工作的成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是要提高辅导员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视,切实为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服务。同时,辅导员也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党性觉悟的提高,注重党的理论的学习和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四、结语

网络学校论文第2篇

1.管理主体不清晰。目前,各高校的网络舆情均分化在学生工作部、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宣传部、团委、保卫处等不同部门管理,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很显然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究竟应该是由谁来承担,对于管理主体的认识都不明确,呈现出诸多部门牵头、诸多部门彼此各司其职的现状,必然导致校园网络舆情管理的真空地带出现,对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引导。

2.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高校学生都是在匿名的状态下参与网络事件的评论,学校在校园网的注册、信息、审核监控、错误言论的处置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约束及管理制度,致使学生在极度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言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

3.管理手段不先进。传统的网络舆情管理——人盯人战术,已经无法及时把控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论倾向,学生可以随时收集和看到网络上传播的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一些不满情绪和不实信息也可以在匿名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发表。为此,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奏效,必须创新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手段。

4.管理时效不突显。高校学生仍习惯于由辅导员通知、班长通知、学校网站、校园宣传栏与海报、网上话题讨论(班级QQ群、BBS论坛等)等形式,主要依托辅导员与班委进行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监管,通过他们发现、排查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但面对紧急突发事件,引发不可预控的网络舆情危机时辅导员与班委的力量就显得极为有限,管理总是比网络舆情速度慢一拍,错过有利时机,增加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难度。

二、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足,投入有待增加。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够重视,技术、人员、资金等投入少,网络舆情管理的软硬件投入不足,既没有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管理软件,也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难以屏蔽和删除不当言论。

2.方式被动,限制有待弱化。高校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处理总是从为避免事态扩大、增添麻烦、影响学校的声誉出发,采取回避、封堵、删帖等冷处理,呈现拖、压、被动的处理方式,致使学生的负面情绪不能发泄,激化矛盾,事与愿违。传统的呆板、乏味的引导手段缺乏巧妙性、艺术性。

3.组织欠缺,队伍有待加强。很多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机构、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兼职参与,缺乏经验丰富和专业人员的核心工作团队和工作体系,各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合作协调,在了解捕捉舆情信息,启动和掌控能力较弱,错失网络舆论引导的良机。

4.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有待完善。在虚拟网络世界的网络行为只能运用网络道德规范来约束,法律法规的运用很难奏效,而高校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较为薄弱,在校园网络社区的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还非常凌乱,偏激的观点大行其道,增加了学生的风险,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5.教师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教师对于网络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敏感度低,对大学生网络言论还没有养成网络舆情监控的意识,对不良网络舆情仍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途径,无法充当学生的“舆论导师”的角色。

三、建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机制

1.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制度性。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工作研究等制度建设,完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的顶层设计。建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部或网管中心牵头开展日常工作,建立校新闻职能部门规范网络舆情引导程序,保证常态协调运转,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可以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建立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新闻发言人、日常值班等制度,形成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机制。还可以通过对以指导实践工作为原则的实证研究,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对象、内容、特点、成因、对策,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思路,提升高校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2.建立队伍保障机制,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性。发挥在网络舆情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好引导评论员工作队伍、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人员构成均应具备高政治素质、强专业能力、经验丰富的较强综合素质。

3.建立教育引领机制,增强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见性。高校要发挥新媒体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网站建设以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塑造人。同时对学生主体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舆情氛围。

4.建立干预引导机制,增强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可控性。发挥网络舆情管理三支队伍的作用,影响和引导舆论走向。对于正确的网络舆论给予肯定支持,对于错误的网络舆论给予真诚、客观公正的解释;对于恶意造谣、攻击国家制度的信息坚决给予回应,主动阐明正确的观点,可以删帖。并要在事后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从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发生网络突发事件后积极采取措施,掌控发展态势。高校应以情动人、平等协商、感同身受,消解对抗情绪,通过建立温和、人性化的柔性引导方式,化解和平息事件发展。

5.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预防性。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组织在舆情信息收集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借助学生骨干、辅导员以及学生社团、学生宿舍、二级学院的职能管理实现对师生运用网络媒体的信息采集、并作出发展趋势预判。同时要在网络舆情发生前制定出有效的监测机制,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6.建立应急和处置机制,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效性。各高校应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制订应急处理预案,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等应急和处置机制。通过突发事件指挥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一旦爆发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就能够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集中资源、正面引导、有效化解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体系。通过制订应急预案,高校在网络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就能迅速制订出包括总体要求、职责分工、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等内容的详尽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网络管理引导。各高校要转变观念,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维护师生的知情权,防止简单、粗暴封堵致使事态恶化。

网络学校论文第3篇

从上文对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是一个具有突出普遍性的舆论形态,而网络信息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因素,其对校园文化的建构也具有深刻的作用和影响。从网络舆论的视野观察,校园文化更倾向于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校园文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我国高校校园逐渐呈现出了信息化校园的特点,这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这种网络环境促使高校校园文化向着信息化校园文化转变[5]。在信息化校园文化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今大学校园文化重要环境特征的时候,网络舆论作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也随着信息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不断深入而对校园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网络舆论与校园文化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其次,随着校园文化参与者对网络信息逐步加深的依赖,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来源,或者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校园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1.1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社会舆论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主体,也就是舆论的参与者。在社会舆论的一般研究中,舆论的主体被认为是对舆论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言论、观点、态度的人。对于网络舆论而言,舆论的主体则是参与舆论形成过程,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意见和态度的网民,以及受到网络舆论中优势声音影响的互联网使用者。对于校园文化而言,校园文化的实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定范围内的文化环境。这个特定的范围就是校园文化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从广义理解,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是指除了教育、教学、管理以外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建设、文化艺术活动。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参与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校园活动的人。而校园文化的主体,则由校园中的教师、职工、学生等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主体与网络舆论的主体,虽然是分属两个范畴的概念,但网络与校园的紧密联系,网络信息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则在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主体之间建立了关联。从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来看,在校的大学生是我国网民数量最为集中的群体,同时也是活跃在网络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习惯、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网络信息或者说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大学教师作为在知识掌握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其发出的声音往往成为社会中的优势声音,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教师群体在互联网上声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舆论的主体更多地集中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中,而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则受到网络舆论的较大影响。

1.2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网络舆论的重要存在方式是基于网络产生或扩散的信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而这一信息被关注和传播的过程,在大学校园中则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校园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生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广泛关注也使得网络信息越来越多地被转化为网民和非网民共同关注的社会信息,从而促成网络舆论向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的发展。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就是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校园对网络信息的接纳和再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今天,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大众媒介就是互联网。在广播影响日益下降、电视在大学校园中无法被大多数学生经常接触使用,而计算机在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情况下,网络也就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媒介和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搭建起的既是一个社会信息向大学校园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校园中信息、共享的平台。网络舆论的信息传播过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渠道和平台,才得以在校园文化中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同时,校园文化中的原发信息也得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成为网络舆论和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网络舆论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以及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导向作用两个方面。(1)网络舆论有很强的流行性特征,这一特征将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议题与流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逐渐成为了引导流行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网络舆论与流行文化的这种紧密联系,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丰富校园文化。一方面,网络舆论直接吸引校园文化的主体积极参与,并直接为校园文化提供信息素材;另一方面,网络舆论通过对流行文化的重大影响,促使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不断渗透,从而间接影响和丰富校园文化。如今我国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日益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都说明了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的构成这一事实和发展趋势。(2)校园文化究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气氛建立在校园文化主体共同倾向和倡导的行为范式以及价值倾向之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人们对网络工具的过度依赖,改变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大学师生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倾向。网络舆论日渐深入的影响,也使得舆论的观点、倾向和态度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主导地位的态度和倾向。校园文化的走向,也在这种网络舆论观点的渗透过程中,逐渐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并越来越多地趋同于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走向。

2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方式

2.1从议题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在其日渐扩大的影响力推动下,逐渐占据了中国社会舆论形态最重要的位置。从网络舆论的生发过程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主要形态也从简单的网络流行语,逐渐转化为网络热点事件,进而发展为网络意见和态度。从互联网技术平台来看,网络舆论的生发空间,也从过去的论坛、QQ群、贴吧,逐渐丰富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于大学校园文化而言,构成校园文化主体的核心成员是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接触大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网络信息占据了主导性的优势地位。大学生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互联网,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在大学生的信息环境中承担了主要构成要素的角色。2009年以后,自媒体时代逐渐到来,大学生也就成为了自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变革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信息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声音和观点的渠道。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校园的议题与网络舆论的热点呈现出了高度关联的态势,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的接触渠道,网络舆论对校园议题的设置作用凸显。这种对校园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是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影响的最突出表现。

2.2从价值观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通过直接影响校园议题的方式,将网络舆论的对象直接延伸到校园文化议程当中,这一过程一方面是网络舆论将舆论热点过渡到校园话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还是网络舆论引导和影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过程。由于在生发过程中,网络舆论处于互联网的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而网络舆论产生的环境又是基于互联网某一平台的小众传播,因此,群体意见和群体价值观念就会在舆论事件和观点的传播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这是传统大众媒体信息经过媒介机构把关后的传播过程中所不会出现的问题。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产生中起到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群体被直接拉入了网络舆论相对群体化的价值规范中。

3结语

网络学校论文第4篇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9]这是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精髓和核心,为高校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方法论[10]。所谓“时”,就是要切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所谓“度”,就是要把握舆论引导的分寸、火候,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种矛盾;所谓“效”,就是要力求舆论引导的实效质量,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真相,确保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11]。

(一)“时”即时间维度,就是要切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适时开展相应的工作。切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就是要适时、择时。要准确掌握大学生网民的关注点、网络舆情的转折点和峰值点,抢占舆论引导时机的制高点,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从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阶段性理论来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特点,网络舆论引导的起效阶段在于发展与消退阶段,但如果能在舆论形成阶段尽早介入,从理论上讲效果应当更为理想[12]。就网络舆论的形成模式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类:(1)沉默螺旋模式。舆论形成是因为一些人表达的意见很快成为优势意见,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些人为了避免被孤立而保持沉默[13]。引导网络舆论关键是要在舆论旋涡形成过程中,通过不断表达不同的意见,形成多种并存意见,并通过不断强化正面舆论改变意见气候。(2)瞬发型模式。网络舆论随着校园热点形成或突发事件发生而产生,大学生网民通过论坛跟贴、微博、QQ群和社交网络媒介等,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言论,造成短时间内发帖数、跟帖数急速增加,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关键是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公布事实真相,制止谣言的形成和传播。(3)累积性模式。该类舆论往往起因于现实生活中久拖不决的问题或学生的利益诉求未得到及时引导,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当意见积累到一定程度或意见群体形成一定规模,便爆发出来,往往同时伴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舆论迅速达到峰值点。引导该类舆论的关键是在事件累积前期妥善化解矛盾,或者权威信息进行引导,否则会导致舆论爆发。

(二)“度”即尺寸维度,就是要把握舆论引导的分寸、火候,保证舆论引导适度而不过度。要做到舆论引导适度而不过度,就要把握舆情传播的特点、规律,了解舆论引导的阶段性特征,处理好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矛盾。主要有:(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对于因现实利益引发的情绪和不满,要及时疏导,化解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积少成多,酿成突发事件或瞬发型网络舆论。(2)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对于出现的苗头性信息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深入、全面了解情况,防止处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化。但同时也要防止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把个别问题说成是整体问题,把局部问题说成是全局问题,把偶然问题说成是普遍问题。(3)强化与淡化的关系。“有限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倾向于对既有意见、态度的强化,而非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因此,对于正面舆论要不断强化、巩固,使既有态度得到不断加强,使意见未明、态度未定者态度明确起来,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对于负面舆论要通过发表更多的舆论观点来制造多元的舆论环境,稀释意见,淡化负面舆论。

(三)“效”即效果维度,就是要力求舆论引导的实效质量,不断增强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效果类型主要有五类,即无变化、小变化、结晶、强化和改变[14]。大众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强化,也体现在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更加明确,但要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是不明显的。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强化”和“结晶”类型的传播效果上。因此,引导网络舆论就是要主动出击,抢占先机,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并通过正面舆论不断强化,巩固受众既有态度,同时使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逐渐从众、趋同。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在说服人们改变态度方面,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更为有效。“有限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要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通过控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同时使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因此,对于舆论中出现的噪音、杂音,要通过人际传播形式说服和改变。

二、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中把握时、度、效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舆论模式和组织动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采用传统的舆论引导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要求,需要我们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以提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和质量。

(一)引导时机:抢抓“第一时间”,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信息的及时与否决定舆论事件不同的走向。传播效果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效果来源于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并不断强化既有意见。只有通过官方媒体不断准确、透明、权威的信息,才能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和网络舆论的引导权[15]。传统观点认为,处理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即在事发24小时内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16]。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处置“黄金四小时”原则,就是要求第一时间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这也正符合心理学中“首因效应”和“加倍效应”。高校在利用校园媒体引导网络舆论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规律:(1)要掌握舆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时适度引导。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突发事件发生后2-3小时就会出现在网上,6小时后就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转载量达到高潮,因此要把握好舆论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舆论引导的重要时间节点,增强引导工作的时效性。(2)要以理性的态度及时报道事件真相。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要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第一时间”权威信息,速报事实,慎报原因,以满足受众知情权。(3)第一时间让事实说话,能有效避免谣言的传播。实践证明,压制和封锁负面消息,反而会导致谣言盛行,舆论引导难度加大,造成被动局面,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二)设置议程:把握“热点话题”的引导权,掌控校园热点的舆论导向。“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或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左右公众关注哪些事实和话题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17]。高校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中议程设置,就是要使校园官方媒介通过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公众对周围大事重要程度的判断,引导网络舆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18]。使用议程设置方式引导高校网络舆论,要注意准确把握引导的时机和度,并以适当的方式展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高校要做好议程设置,尤其要掌控校园热点问题的舆论导向。其一,要积极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通过为大学生的网络言论设置一定的“议程”,把网民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营造积极稳定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其二,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导向性,让他们参与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通过他们的教育力量提高网络话题的吸引力和影响力[19]。其三,要主动引导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议题互动。传统媒体引用网络媒体的信息,网络媒体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在媒体互动中共同设置议题,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三)控制舆论:培育网络“意见领袖”,有效引领校园舆论场风向。“两级传播理论”认为,“意见领袖”在信息交流和人际传播过程中通过提供息、观点或建议,影响他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人的行为,对舆论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应积极培育代表官方声音的“意见领袖”,正面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尤其要在校园敏感话题、事件中发挥出个人影响力,通过发表观点、评论来影响大学生网民的看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要在特定人群、论坛中培养意见领袖,提高他们对该类论坛讨论话题的熟悉程度、兴趣爱好,提高他们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成为特定群体中的意见领袖[20]。高校网络“意见领袖”主要有以下三类:(1)论坛版主。论坛版主在议题设置和信息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个人权限和影响。他们在论坛中经常发表个人见解,而且对网站信息具有置顶、加精、加荐、删帖等权限,具有较高的威信。(2)强势话语者。常常活跃在网络社区,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分析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影响和控制论坛的舆论走向。(3)权威人士。如学校领导、知名教授、公众人物、网络评论员等,他们通过发表讲话、接受采访、撰写文章、新闻时评等,发表观点,解答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导向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等特点。

网络学校论文第5篇

该课题适用于各个体育院校日常开展的理论教学活动,学校体育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根据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研发是为了使学生对该科目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拥有更开阔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自发完成知识的相关探究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未来社会生活。与此同时,还利用了互联网络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提高体育相关理论课程的课堂效率。

2当前《学校体育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有待改善学校体育学在1983年创建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善,当前已经拥有多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有许多优点但是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改良的方面,例如课程中讲解的理论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状况有一定的出入,且讲解的内容十分抽象,理论知识占了其中的大部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深奥,很难充分理解。另外,个别学校没有意识到各种实践经验及实验成果的重要性,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操作方法难以落实到位。

2.2与实际结合不紧密许多体育专家对于该课程的教材不满意,例如毛振明、潘绍伟等学校体育专家认为目前使用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对于系统的理论知识方面太过注重,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体育实践活动及体育时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3实际案例举证不多由于《学校体育学》自身特点,在课程中对于实践活动或者案例举证的需求量大,但是现行教材实例方面内容较少,无法满足在教学过程中的需求。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还未有实践经验,对于课程的理解只能依靠讲师的讲解,想要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感性素材的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3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学》网络课件中存在的问题

3.1分类不明确对于一些分类项目的设置目的不清楚,例如“精品课程”这一项,在设置过程中大多会成为学校的宣传手段,放上名师讲课的内容,与师资力量板块有部分重合,造成网络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2内容不完善网络课件与教材内容相比创新板块不明显,跟《学校体育学》相关教材之间不能起到良好的互补作用。

4《学校体育学》网络课件资源创新

4.1基础模块建设依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以及《CAI课件设计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相关建设。

4.2创新模块设置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学》已有的资源,完成对当前课本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相关问题的改革创新。具体可以从下列内容着手完成:扩充教学核心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幻灯片与电子教案三个方面。参照学校体育专家的意见,对其教学讲义及教学重点进行总结与归纳,结合各校具体情况进行补充,以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该方式可以对教材内容形成补充作用,并改善当前网络课件形式单调的缺陷。对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与科研章节实施新编,其中包括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科研选题程序、论文撰写过程等方面。利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等科研手法完成对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与科研相关章节的新撰。这一方式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研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学教研基础,使其未来教学能力实现一定程度的飞跃。教材文献汇编新编,包括体育课教案欣赏汇编、体育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手段以及实践成果,展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学术著作及文献,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这一方式能使学生的科研能力有所提升并在学习中对学校体育学当前科研水平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4.3图片资源丰富由于考虑《学校体育学》学科特点,许多晦涩的知识过于抽象,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过大,难以充分理解。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将一些知识点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建设图库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对教师的授课提供了便利,也能有效降低教学课件的制作难度。但是图片与文字相比,在网络中所占容量偏大,我们必须做到图片的优化处理,在设计阶段使用交错式的GIF以及渐进式的JPG格式,并将图片在HTML文件中设为Width及Hight属性,还要让图片在一级链接中显示为“缩略图”模式,这样可以节约空间。对于采图方式不够细致的图片,后期还要进行一些处理。

4.4试题库资源共享有关网络课件资源的数据库应用,如图2所示。对于试题库还要实行JSP与JavaBean编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上考试、自动试卷生成及试卷打印等功能。还要实现考试题目形式方面的创新,并在学生做过相关试题后能够在线打分,使学生了解自己未能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提供SQL资源库,实现试卷题目的资源共享,更利于教师出题;利用Jxl系统组件为文本文档提供常用的txt、doc、html等格式,方便教师与学生打印、下载网络资源,并且利用网络的便利性特点,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对相关题目提供图片说明。

5结束语

网络学校论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学校教学,网络,网络教学,课堂教学

有人说,多媒体与信息高速公路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技术杠杆。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

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开展网络教学有何意义?它对学校教学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当前开展网络教学应注意些什么?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1、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个产业,其产品的好坏需要社会的检验。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讨论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同样,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

信息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知识膨胀",信息量大;

2、知识更新速度快;

3、人才竞争激烈。

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其实,创新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任何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信息时代,由于竞争的激烈,对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要求显的犹为迫切。

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学习者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点知识以"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

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同样由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竞争之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我们步入信息社会,同时,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宽带网络与服务器及多媒体计算机相连,具有以下特点:

· 资源共享

· 享受服务不受时空限制(服务器具备记忆功能且24小时服务、网络四通八达)

· 可快速传输多种媒体信息(宽带网与多媒体计算机合作可以传输各种媒体信息)

· 多向交流(信息的多向传输)

这些特性用于教育以后,可以为教育带来以下好处:

1、教育信息的共享(资源增值)2、不3、受时空限制(受教育的机会增多,4、学习更加方便,5、便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6、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7、超级连接,8、沟通便捷,9、便于合作、协商、求助

所有这些无疑是对信息时代教育的极大支持

首先,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其次,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第三,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最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式。

网络学校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网络化趋势是必然的客观进程,它对社会各领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刹析网络特征及网络化趋势,从校园文化的精神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等几个方面初步分析了网络的负面彩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从美国arpanet建设的未雨绸缪到现今“信息高速公路”初具雏形,互联网络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它触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网络浪潮。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会思潮,网络化趋势不仅深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诸方面发生了变化;不仅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化趋势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

    任何一种亚文化都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是对社会文化的投影,同时也彰显着其独有的特征。大学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底蕴,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规范准则以及校园物质基础的总和。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是这种特殊文化的特征所在。我们可以将大学校园文化分为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面。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文化接触是影响固有文化模式的重要诱因,其表现为“人员的接触,货物的接触和信息的交流”三种形式。网络化趋势下,这种接变得深刻具体,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及对物的接触(尽管

是虚拟的)更为容易,而且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网络化趋势势必要对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1.大学道德精神的永恒性遇到挑战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原动力。“永恒的道德精神”是大学精神的要义所在,是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亚文化,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德性以社会道德为底蕴,与大学理性相凝结,无声无息地滋养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大学正是在道德“永恒”的文化氛围下,才造就了至高至远的大学精神。愈是时代变迁这种道德精神就愈发清晰可见。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在抗战时西迁途中对学生说过,“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是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然而网络化趋势下,网络为人类开拓了另一个道德空间。网络“无中心”的设计思想与其虚拟性和平等性的运作方式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大学的道德永恒性对学生群体行为选择的规范效力和促进效力,以及其所起到的精神支撑与解释依据正日趋式微。无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道德相对主义已成了诸多上网大学生默认的道德准则。网络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淋漓尽致地描述了道德相对主义蔓延的态势。

    互联网络所构建的公共平台与上网者个人的行为隐秘性构成了既公开又私密的复合情景。在这种没有“熟人”虚拟交往的网络社会中,学生可以不受社会他律的约束,“想怎样就怎样”,心理回归到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状态,大学“永恒的道德精神”会逐渐消解。网络社会中,学生以不固定的身份,在“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寻呼(oicq )、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e-mail )等间接途径与假定的对象进行虚拟交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至于聊天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传递的可靠性、网络爱情的纯洁性他们是很少问津的。这也就使得大学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单薄,网上信用危机频频泛起。同时网络上空间的虚拟性、上网者身份的不确定性为上网者构造了一个所谓言论“自由”,行为“自主”的“完全的自由”世界,其聊天话语和言论发表充斥着大量肮脏的内容,各种无聊的信息垃圾和色情、暴力信息泛滥为患,弹指一挥间进行犯罪成为可能。大学生通过对网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拼凑或全盘“拷贝”的学术刹窃行为,也正在站污着大学“自觉的学术精神”的学术道德。学生如果长期沉酒于这种网络环境而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引导,困惑于虚拟道德的相对性与现实道德的稳定性的比较,必然导致人格的迷失和双重人格的出现,对大学“永恒的道德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

    2.校园行为文化发生异化

    行为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中对精神文化的反映。绚丽多彩、独具韵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动态中展示了校园文化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拓展、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行为文化犹如一只触摸不到的手拉近了学生彼此间心灵上、空间上的距离,恰到好处地强化了个体对群体依赖、归属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与生活对话,以坚实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精神对话,可以加强修养、开阔视野、维护心理健康,提高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科学素质。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世界中虽未应有尽有却也是面面俱到,网络新闻组、网络论坛、电子邮局、电子商务、娱乐频道、个人主页等等构建了一个新的行为空间。网络的超时间、超空间特质,以及受众百分之百的主体选择性,必然引发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

    网络浪潮下,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有了深刻的变化,“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受到了触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休憩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一种“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的平面化、虚拟化特征充斥着校园交往方式的主流。网络的跨地域性、即时性在为学生交往提供有效途径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隔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情感交流的屏障,出现了人情淡薄,人际关系疏离的迹象;另一方面,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心游万切,“逐万物而不返”,使得学生热衷于对个人心理的休戚,情感的宣泄,享受优劣的计较和关切,淡化了对群体和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怀,身心游离于校园文化活动之外,减少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心理自锁、自我至上、群体意识淡薄的情况。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进行文化传递,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现,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是和谐人际交往和高品位文化活动的融和,对校园文化的“传递”起到了促进和调适的功效,促使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校园文化的濡染和熏陶。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待生活群体归属和对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的程度,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质量。

    3.校园文化的物质层与制度层变得模糊

    同行为文化一样,载刻着校园变迁,蕴涵着校园文化价值的物质文化和在长期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文化都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能够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制度文化的规定性给学生提供了行为模式,为校园正常的生活、学习、科研诸多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网络化趋势在对上述校园文化的几个层面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正逐渐染指校园文化的物质根基和制度规范。

    在物质层上,随着三维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网络在不断地刻画出引人人胜的虚拟现实,对这种虚拟现实的过度迷恋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对校园环境文化意义上的关怀。另外,由专家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界面模块所构建的“虚拟大学”在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的同时,也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分界。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一部分学生眼里校园建筑变成了冷冰冰的存在,弱化了大学校园的物质现实性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骤降了人文氛围的温和。在制度层上,网络的信息架构及创新对现存的制度规范或制度存量的渗透将日益深人,既存的制度必然要有所变动去适应网络化趋势和信息化管理的时代要求。制度的规定性仅是制度文化的一个表层体现,其深层次的涵义是人与制度的结合情况,即制度的运作状况。虽然网络也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所谓的“游戏规则”,但是在开放共享、时空超越的网络空间里以及虚拟交互的运作方式下,网络的制度又是无秩序的、不确定的,对大学生的规范效力是微不足道的。在网络上随便惯了的大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抵触心理,模糊了校园制度的规定性,导致各种违规现象(如利用上课时间上网,上网“包宿”)的发生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校园制度文化。尽管网络化趋势对校园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影响还不是十分明显,但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发展角度而言,对此我们的确应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二、面对网络冲击的对策初探

    网络浪潮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是不可避免且无法扭转的,我们绝不能回避或等闲对待这个既存的事实。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校园文化产生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益处。我们要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网络浪潮对校园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细致、具体的工作,建设好网络化趋势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1.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和教育,维护大学道德精神的永恒性

    道德一向都是评定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重要尺度。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学术道德、生活道德的规范和教育,不仅符合优秀传统道德的民族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和大学道德精神先导性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网络道德、信息管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大学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素质状况,网络普及情况以及周边网络环境的影响情况,制定出与学生德育评定相挂钩,切实可行且具有较高约束效力的网络规范,在硬性规定及学生监督等层面加强对上网学生的他律;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和老师教育、学生互助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慎独”,自觉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的学术精神和责任与义务观念。

    2.网上网下联动,营造校园文化新氛围

    网络化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与丰富现实校园文化相结合,来消除校园行为文化异化的不良倾向。其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以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以网页制作、网上创意大赛、网络班级创建、网上社团建设、网上学术论坛等形式铺展开一个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科学创新能力,也拉近了学生在物理上和心灵上的距离,强化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其二,学校有关部门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把关工作,应统揽全局,合理规划,既要创造出高品味、高档次的“名牌”活动,又要注意到参与者的层次性,适宜地举办一些大众化、轻松型的娱乐性活动,如舞会、联谊活动、文艺汇演等。以人文与科技相结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交融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文化传递”陶冶人格和灵魂的育人作用。其三,利用网上在线交流,开发心理咨询系统软件和现实解惑等方式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人情冷落,人际关系疏离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矫正。

网络学校论文第8篇

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着培训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形式单一、师资力量缺乏等局限性。网络教学对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了较为重大的突破和改进,集合了交互性、多维化、低成本、快捷性等诸多优点。

1.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广泛、丰富的教学资源

实施网络教学,其教学资源不仅仅来源于教室里的教学课件,更多的是来源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上信息源。不论地处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教育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家都可以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地跟世界教育信息连为一体,获取最新最强的教师和专家资讯。

2.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全面、先进的教学理念

当前运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有效远程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核心话题。网络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的教学理念,以有效进行个别化和大众化教学。同时,利用电子教案重复使用化的特性,帮助网络教育学生更全面地对所学知识进行高效复习和巩固,使教学方式达到了最优化。

3.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个性、人性的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和学。网络教学因为没有时空限制而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在他们的时间安排上也是一次“革命”,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或其他空余的时间进行教学,对他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4.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快捷、适用的教学信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印刷周期比较长,而且一本教材常常使用多年,使得有些课本在授课时就已经是过时了的东西而不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而网络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随时补充和修改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技能、教学信息、教学方法即时迅速地传到网络上,也可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适应现实需要的最新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能从网上及时获得最新及迫切需要的知识。

5.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低廉、高效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免去了走到学校的路途奔波,可以节省下场地和交通的费用;同时,网络教学因教学过程的重复性和电子信息的复制性而可使学生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减轻。另一方面,挂在网上的电子课件与传统教材相比,可以节约学生用于购买书本的开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继续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模式分析

现有的网络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听授课时间的一致性、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环境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些不同维度可以划分出十余种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参考网络教学在会计学、医学、英语教学等广泛使用领域的运用模式,目前继续教育中应用得比较多的网络教学模式是远程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和网上集中授课模式。

1.远程教学模式

继续教育中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网上教师放置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教案、课程练习、教材重点难点等等。这样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时间安排和情况进行有选择地学习,这种方式是继续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的网络教学模式。

2.在线教学模式

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学习在线上,并且将五湖四海的学子集合到一个平台集训,且成本低廉。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的、课程为主的大数据教育革命的在线教学模式深刻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为师生间和学生间建立起了真实而丰富的学习交流场所。

3.针对化教学模式

在继续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教学和辅导。同时,教师把教学资料等材料放在互联网上供学生自由下载。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既经济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且可以跨平台运行一次性编制的教学资料,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提供时效性的材料。

4.网上集中授课模式

通过互联网,教师在电脑终端可进行实时的教学和指导,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但因其缺乏真实的课堂氛围及不了解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而受到影响。这种模式可让学生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授课,同时师生间也可以有一些简单的交互。其次,教师可根据在网上集中授课的教学页面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解释和应答学生的提问。

三、网络教学应用于继续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网络教学虽然有着时间扩展性、资源共享性、手段交互性、对象广泛性等许多传统继续教育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学科和师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可能影响教学质量

尽管在继续教育中采用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各学科之间、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接受习惯存在着差异,这一教学方式显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实践中各学科应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采用网络教学或采用哪种模式的网络教学。此外,采用网络教学这一方式,还要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问题,诸如网络的有无与宽带速度的快慢问题,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运用能力问题,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的自控能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开办继续教育的高校,也可以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形式。

2.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感问题,可能影响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首先只能是一种单独进行的人机对话模式:即老师面对电脑进行课程和课件设计,学生面对电脑进行课件的学习。即使是老师和学生同时在线交流,给人的直观感觉,仍然是人机对话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学习者因为难以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良好沟通而产生情感和社交隔离的感觉。在师生交流方面,学员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手段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但这些方式很难保证教师能够马上给出答案,学生获得的反馈的实效性差,可能影响到其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和软件的单一性问题,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尽管电脑和网络技术早以普及,但在教与学之间,印刷品仍是人们所习惯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载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人们的这一传统习惯,如果没有根据学生接受习惯制作一些符合人们感官特性和学习规律的优质教学软件,难免影响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很多教学软件的制作者,没有注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优势,还是仅仅沿用课本的组织方式按单一顺序、单一的表达形式将内容堆积起来。这样的软件只是从印刷文字到屏幕文字的一个简单转化,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缺乏监管,可能影响教学安全

目前,尽管各级网监网络正在完善,但从整体上来说,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盲区,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和及时管理,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会使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员陷入网络泥坑,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网络教学应用于继续教育时,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是网络教学今后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四、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对策

基于网络教学的模式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需要认真研究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对策和措施,以切实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使继续教育为满足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注入网络教学的情感,规范网络教学的过程,加强网络教学的监管,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重要措施。

1.注入网络教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动力

由于是“人机对话”方式,网络学习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孤独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在网络教学初期,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于课程内容和软件使用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一开始就有被关心、被关注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教育管理机构要督促教师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讨论区等多种手段,加强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使学生有学习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和学校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表彰。形成学校教学的集体气氛,让学生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规范网络教学的过程,确保教学质量

质量始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网络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选择经验丰富又熟悉网络教学技术的教师。在课件的开发中,要注意选取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采用实时双向传送方式和自学课件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接受兴趣。

3.加强网络教学的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和学校教学的管理一样,网络教学的监管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综合考虑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因素,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以下几种监督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①加强学生登录次数与在线学习时间的统计管理。

②充分运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时机进行监督和管理,也可以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有效的利用时间和网络资源。

网络学校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校园网络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桥梁,是教育资源的宝库;校园网络文化应在加强网络硬件、软件、网站、队伍、学科等建设中不断发展。

大学校园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也正迅猛无息地影响着他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因此,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极其重要性,采取得力有效措施,加快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

1,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联贯平等互动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向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学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的新理念、新思维。

2.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校园的学习环境和手段。对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空前转变,火柴盒式的教室教育正在被四周没有墙壁的可移动的开放式教育所逐渐替代。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可以进行多种开工的有利于教学双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式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种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总之,网络化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教学为模式的新教学格局将会逐步形成。

3.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会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充斥生产信息垃圾,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校园精神文明环境受到严惩威胁;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二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不积极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大学校园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二、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

网络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它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概念。网络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理性化的数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迥异于传统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在兼有技术与社会文化双重内涵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教育的本质含义。在未来的信息化校园中,网络文化价值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校园传统文化将会在与网络文化的冲突、对抗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吸收、事例网络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的校园文化格局。此时的网络文化,已将其特殊性融人校园文化的普遍性之中,网络文化的特殊价值将会吸收校园文化的普遍价值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汇人校园主流讲文明文化中。

1.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校园主流文化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体现。随着校园网的不断建成和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计算机网络在思想文化的传播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讲文明建设的阵地。尤其在思想文化敏感性高的大学校园,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大学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网络文化工作者,应该牢牢掌握校园}tJ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阵地。

2.校园网络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在教育功能上担负着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观以狭隘的功利目的为出发点,强调学生的死智能、死技术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要求其教育的功能是科学性、人文性、技术性、情感性、个性性、创新性的多维整合,要求把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特征,积极推进高校的全面素质教育,是网络化大学校园的使命二大学应不失时机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提供的超大文化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所具有的实时交互操作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资源生产能力,以提高信息消费与生产的素质;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征,提高学生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自由性特征带来的文化行为自由,培养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3、校园网络是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延伸,在组织与师生、教工与学生,党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师生通过网络可直接获取校党政和职能部门的办学思想、政策、规章制度。同时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校方和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听取师生反映的信息,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点击名师和品牌课程.进行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知识获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点拨、启发、释疑、解惑、传道受业。

4.校园网络是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依托,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中心,它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集校内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并与用户连连接起来,为用户搜寻、选择、利用信息资源提供社会化服务。校园网作为高校的信息源,既要为师生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又要不断地吸纳产生新的信息.即对校内各职能部门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职能信息、资料信息、院系的教学科研成果信息、学科建设、专业改造、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分配、师资需求等各类信息.要有专门机构进行搜集整理.并使之集成化、网络化.以形成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为用户服务。这是网络文化既传播信息又生产信息特征的要求.也是校园网络文化自身的教育特征的要求。

三、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新态、新趋势。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革命的新表征。因此,不能因为网络文化的种种弊端就忽视、回避、甚至否定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而是要以积极的净态迎接新文化的挑战。应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从思想、队伍、软件、硬件、学科等方面人手.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1.提高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基地.在信息时代,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式。校园网络使校园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并不失时机地增加各种新的信息资源,开拓高校更为广阔的办学空间,将会始终成为推动远程教育和终生学习体系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网络讲文明工程”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大学革命的需要。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工程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进人积极健康的轨道,依然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2.要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依法管理是和行政管理。依法管理主要指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管理主要指高校自向在校园网建设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育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运用法律政策和德政管理手段.减少校园网络的不文明现象。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