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6 01:51:48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1.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1.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1.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就现在初中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理变化阶段,心理要求独立、自作主张,但缺乏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小学升到初中又是从严格管教到逐渐向自觉自立管理的过渡阶段。现在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租住房屋学生增多,行为习惯差,抓学生养成教育,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又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2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其中活动的开展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规范,良好的行为就能够成为习惯,才能称得上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在每学期开学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行为规范诗歌,日常行为规范歌、一日常规歌,组织师生搜集、制作诗歌和诵唱诗歌活动。借助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的诵唱,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要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习惯养成中寻找乐趣,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如:从每节课课前谁最先放好书本,谁能迅速的拿出学习用品的比赛中激发兴趣。并且能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成功的愉悦,他们比赛的过程是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

3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

3.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必须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且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

3.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2篇

关键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1.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儿童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1.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1.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就现在初中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理变化阶段,心理要求独立、自作主张,但缺乏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小学升到初中又是从严格管教到逐渐向自觉自立管理的过渡阶段。现在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租住房屋学生增多,行为习惯差,抓学生养成教育,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现在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又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2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其中活动的开展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规范,良好的行为就能够成为习惯,才能称得上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在每学期开学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行为规范诗歌,日常行为规范歌、一日常规歌,组织师生搜集、制作诗歌和诵唱诗歌活动。借助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的诵唱,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依据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要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习惯养成中寻找乐趣,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如:从每节课课前谁最先放好书本,谁能迅速的拿出学习用品的比赛中激发兴趣。并且能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成功的愉悦,他们比赛的过程是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

3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

3.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必须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且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

3.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3篇

1、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

2、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19世纪英国法律史学家梅茵

3、习惯比天性更顽固。——罗马共和国时代作家,罗马诗歌之父昆图斯

4、我们要想涵养公正的品德,就应养成一种“不苟”的优良习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5、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6、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毛姆

7、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

8、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9、哲学是对习惯的攻击性武器。——阿基达莫斯

10、习惯十倍于自然。——英国政治家威灵顿

11、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

12、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佩利

13、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英国作家王尔德

14、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

15、只要人们习惯于平淡无奇的言语,一个稍微激烈的思想在那里便成了粗野。——福卜拉斯

16、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

17、在所有古老的习惯里,都有一种深刻的含义。——德国诗人席勒

18、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19、习与性成。——《尚书》《尚书·太甲上》

20、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21、所谓生活,就是习惯的织物。——阿密埃尔

22、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23、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24、生活是我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所遵循的一种习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25、假如你想做事,就得养成做事的习惯;假如你不想做事,就别去沾边。——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26、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国经济学家约·凯恩斯

27、永勿屈服于悲愁,要一直抗拒,否则这习惯变会得寸进尺。——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

28、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29、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

30、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3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32、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富勒

33、由智慧所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本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34、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英国艺术评论家拉斯金

35、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贾谊传》

36、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詹姆斯

37、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德国修士作家坎普滕的托马斯

38、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英国诗人利德益特

39、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40、虽然表现的方式和习惯有所不同,但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

41、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42、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毛姆

43、当你习惯于悲观时,它就会像乐观一样令人愉快。——英国作家本涅特

44、所谓的性格是一种习惯,那不加熟虑的自然而然从灵魂流露出来的一定的行为。——伊卜恩·斯依恩那

45、“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

46、成功的人很早就养成成功的习惯。——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

47、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

48、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49、不要屈服于忧愁,要坚定地抗拒它,否则忧愁这习惯就会得寸进尺。——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

50、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英国古戏剧家德莱顿

51、凡人之性成于习。(范_文_先_生_网)——明代文学家王廷相

52、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53、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美国作家爱默生

54、人格乃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华生

55、习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布什纳尔

56、成功来自于从小养成的习惯。——作家,演说家,企业家陈安之

57、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

58、你走吧,我总要习惯一个人。——台湾女诗人,散文家席慕容

59、习惯就是一切,甚至在爱情中也是如此。——法国作家沃维纳格

60、习惯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詹姆斯

61、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詹姆斯

62、我们最坏的恶德,是从幼小的坏习惯开始的。我们的主要教育在乳母手中。——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

63、坏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

64、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美国第28任总统托·伍·威尔逊

65、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66、没有偏见和习惯的帮助,我甚至无法从房间的这边走到那边。——英国散文作家威·赫兹里特

67、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

68、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

69、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70、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英国诗人华兹华斯

71、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

72、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美国作家爱默生

73、教养就是习惯于从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满足而且知道为什么。——荷兰语言学家范戴克

74、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75、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76、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威达

77、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京剧大师梅兰芳

78、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79、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80、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81、良好的习惯,如同一束鲜花。——派登花特

82、性格只不过是长期形成的习惯而已。——希腊哲学家海拉里特斯

83、随着一种观念的流行,言语创新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习惯改变的程度。——英国作家塞·约翰逊

84、(说人睡觉习惯不好)翻身,咬牙,放屁,叭嗒嘴。——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单田芳

85、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86、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别人都知道,而自己却是唯一不知道的人。——武侠小说家古龙《圆月弯刀》

87、有秩序才会有习惯,有杂乱才会有生活。——亨·亚当斯

88、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89、习惯优于格言。习惯是以有生命的格言为本能,加血添肉而成。——瑞士教育家亚美路

90、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

91、性格由习惯演变而来。——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92、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引入歧途。——英国作家济慈

93、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狄斯累利

94、年轻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19世纪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斯金

95、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96、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97、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亚兰

98、习闲成懒,习懒成病。——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4篇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包括文化礼仪教育、社会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教育。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

1.渗透文化礼仪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中选编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的特点。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传统道德都是学生更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是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内容,要求学生对一般常识性的知识能够得体地运用,并做出合理、适当的反应。小学生年龄较小,小学英语又是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学习内容都是浅显易懂、学生熟悉的知识,如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等常用语。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找到德育与英语知识的结合点,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不动声色的渗透。如在对话中让学生多用礼貌用语:“Please”“Thank you”“Excuse me”,使学生能够讲文明、懂礼貌,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渗透社会美德教育。社会美德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渗透社会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如学习“Can I help you?”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不仅服务员服务的时候要用这样的问句,如果看到有困难的人,我们也要用这句话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社会美德。又如,学习动物园的动物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小学生一定要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英语教材中就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教育素材,如在学习“Where are you from?”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来自哪里,家乡这些年都有哪些变化。这些越来越好的变化反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日新月异前进着,美好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发。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语言知识,而且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如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培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不断进行模仿并在学习中熟练应用,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是很多小学生由于自制力差、贪玩,根本不想预习。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课文,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等,开始是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慢慢地,学生就能掌握预习的方法并熟练自如地使用,从而成为一种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现代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比较娇惯,一些学生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有什么劳动习惯可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就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仔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话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的教育。如在学习水果的名称时,教师可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吃水果,不要挑食,要养成科学地食用水果的好习惯。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课文内容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英语教师要利用好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小学教材中选取的课文有很多德育的因素,教师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抓住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如在学习“How much is it?”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讲解钱币的知识,教育学生必须要爱护人民币,不要故意损毁,也可以教育学生要理解父母的钱都来之不易,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一定要珍惜,要养成合理的消费观,不要互相攀比,也不要养成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这样的德育教学,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二)挖掘歌曲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要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深化,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英文歌曲就是很好的教育手段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动人的歌曲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比单词、句型等要有趣,学生很喜欢学习,所以在歌曲中进行德育渗透,学生更容易接受。如学习“How Are You?”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加入很多动作手势来表达歌曲的情感:握手表示慰问“Hello !How are you? (你好吗?)”竖起两只大拇指并点头表示“I′m fine.(我很好。)”用拱手致意表示“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会了英语知识,而且学会了礼貌待人,并且学生会把这种礼貌带到生活中,最终形成好习惯。

(三)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进行德育渗透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模拟交际,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如在学习“What′s your number?”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跳绳比赛的场景,在学生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这样将德育蕴含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5篇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个人品德及其修养,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其精华部分就是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品行,中国哲学基本上就是道德哲学。

然而,看看先行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似乎常有一种失败感,最起码好像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效果良好,培养出了大批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那么,我们的品德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我们的教材从“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开始,希望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人生新阶段,并肩负起历史的新使命。然后分八章内容,分别就理想和信念、爱祖国爱民族、树立正确人生观、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等。[1]我们虽然把这些品德素养罗列在教材中,老师按部就班进行了教学,但是,如果再深入反思就会发现,这些很好的内容缺乏有效的突破口。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思想品德的理论落实到实处?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按照这么一种路径,我们的品德教育从思想教育开始,但却跳过了日常行为的约束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两个中间环节,在行为和习惯之中,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来是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但因为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也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培养方案,知识教育和考试成绩被放在首位,因此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们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养成,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以便弥补他们之前的缺失环节。

2.柯维及其七个习惯理论

美国学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RichardsCovey,1932-2012),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柯维博士或许最出名之处在于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该书于1997年10月出版,评为20世纪两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类书籍之一。柯维归纳、总结了有关习惯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了其中有7个习惯具有“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性质,属于最为基本的习惯。这7个习惯就是:(1)积极处世;(2)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4)双赢思维;(5)知彼知己;(6)统合综效;(7)恢复更新[2]。下面将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简单阐述一下他的有关7个习惯的思想。习惯1:积极处世。该习惯要求一个人应该有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观点和心情。习惯2:以终为始。学会自我安排计划、设定目标。习惯3:要事第一。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把时间花在重大事情上。习惯4:双赢思维。在追求自己所求之时,能够考虑并平衡他人的需求,既利己也利人,不做损人利己或两败俱伤的事情。习惯5:知彼知已。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努力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习惯6:统合综效。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尊重他人并发挥他人的能力,随时准备向他人学习。习惯7:不断更新。学会在努力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同时,有张有弛,不急功近利,以便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柯维这7个习惯反映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也包括了成功人生的基本素养。

3.柯维的七个习惯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1)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独立能力

柯维认为,人生成长中,我们必须经历三个时期: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依赖他人开始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从成人世界中学会了生存、生活的本领,于是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从而走向独立自主,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并能够自我管理。这就是人生的第二阶段,即独立期。大学生从生理来说,已经过来依赖期,完全走向了独立期。但是,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其独立能力却令人不容乐观。7个习惯中的“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培养的是个人品德问题,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三个习惯,就能够从依赖走向独立。按照柯维的理论,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从“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种行为习惯开始。这要求大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一切理想主要靠自己去规划和实现。还要学会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长期规划,以自己未来的理想和目标为终点来开始规划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并把学习、生活、实践做系统考量,做好每年、每学期、每月和每周的规划、计划和安排,学会自我管理大学生活。这样,大学生们就能分为轻重缓急,即能对事情做科学分类,将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不能天天忙于应付所谓的紧急事情而忘却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2)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能力

一个人经过依赖期和独立期之后,具备了走向社会的能力,但如果仅仅靠自己单打独斗,肯定成不了大气候。独立之后要学会跟人合作,学会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靠团队的力量成就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柯维所说的人生的第三个时期:互赖期。完整的人生应该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然后走向互赖,这就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常告诉我们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谓螺旋式发展过程。现在有些大学生独立能力欠缺,更大的问题还有缺少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亟需加强。7个习惯中的后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知己”和“统合综效”,主要让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与其他人团结、沟通和合作,从而放大个人的能力。这三个习惯可归为“公众领域的成功”,让人们从独立走向互赖,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柯维的这三种习惯来培养大学生的互利合作品德和能力。首先,要求大学生能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其次,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与同学培养真正的友情。大学同学之情是人生中一段最珍贵的感情,很多终身友情就是在这个时期结下的。最后,大学生还要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参加社团,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并真诚为团队服务,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奉献[4]。

(3)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永续发展能力

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意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工作和奉献,还要学会从生理,心智,精神与社会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自我更新,磨练自己。一是生理方面,通过正常适量的营养、运动、休息及压力管理来维持生理健康;二是心智方面,通过阅读、写作、思考完成心智更新;三是精神方面,通过阅读书籍,接触大自然;四是社会、情感方面,通过持续增加情感投资来更新。总之,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6个习惯,让奋斗中的大学生注意身心的健康和恢复,不断改进,螺旋上升,从而实现成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6篇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言传身教;持之以恒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性。况且,我校地处新开发的蔡家工业园区,进城务工入子女很多。他们大多来自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父母的知识参差不齐,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自觉性不够。作为一名低年级小学思品课的老师,我深切地感到对学生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学生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教师只要抓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用活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品德与生活》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编写的教材,品德教育内容丰富。如二年级下册就对学生进行了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情感教育。教材上还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因此,教师就要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认真挖掘教材里的德育内涵,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让学生感知、明理、辨析来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课时,通过感情朗读,角色扮演《明明和小鸟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爱护小鸟不是把它关在鸟笼里,而是把它送回森林。通过《长颈鹿妈妈的诉说》视频播放,更是引发学生思考并研讨:怎样对待动物,才是真正友好的行为。在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时,我也通过动画播放《大地妈妈哭了》,使学生心理有所触动:不能乱砍乱伐树木,不能乱倒垃圾,让学生形成了初步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是自动化的行为,形成了习惯,能使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装形成规范行为习惯的内容。如对人有礼貌,遵守课堂o律,升国旗时要肃立等,对这些规范必须以规范化的动作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形成习惯,成为不由自主的行为。例如,我在教学《对外国客人有礼貌》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排演了“客人来到我校”和外宾一起上课、活动、照相等几个小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在实践中,懂得对外国客人热情大方、有礼貌,要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道理,掌握礼貌用语和礼貌待人的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平时的生活实践加以巩固,使学生的礼貌行为慢慢形成习惯,成为自觉的行为。

二、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有了一些初步的道德认知,我们还要把这些良好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准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因此,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要求学生上课前摆好该堂课的书本文具、每一组课桌椅摆放要整齐、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上课时要有良好的站姿和坐姿、认真听别人发言,不破坏学校公物,不在走廊上追逐打闹等等。由于学生年龄小,老师一开始教学时觉得有点“累”,但用不了多久,学生的这些好习惯就养成了,就成为了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强调一点的是在低年级孩子心目中,老师是神圣和完美的,他们对教师特别期待和依赖。他们又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力,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引导和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在学校常常要求自己与教师和睦相处,和学生成为朋友;家长朋友来时热情招呼,亲切问候。时时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发至内心的“您先请”“谢谢”“对不起”常挂在嘴边。看见地上有垃圾马上捡起来;讲桌不干净时,赶紧清理干净;学生生病了,马上联系学生家长,对学生嘘寒问暖,喂喂开水,抱一抱。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这一切,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也照着我那样去做。上课前,把桌椅摆放整齐;地上有垃圾时马上就有人捡起;讲桌上的教具、本子也经常被学生摆放的整整齐齐。我要是哪里不舒服,马上就有学生来摸摸我的脑袋,给我倒来热开水。有的小朋友还记得送上自己做的慰问卡,卡上简单的画里面写上让人暖心的话语:“老师,您病好了吗?”“老师,祝您身体健康!”

三、自我检测,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了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我们开展了“自我检测”活动。活动是这样开展的:在每一周,我都会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做一份《自我检测表》。例如“本周你上课听讲了吗?”、“上课铃响了,你坐好了吗?”、“你积极参与劳动了嘛?”、“你认真完成作业了吗?”等等。每一周最后一节思品课我都会抽出时间让学生拿出表格进行自我检测,对本周表现好的和进步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学生对这一活动形式乐于接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四、有力的监督,促使学生“习惯成自然”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7篇

关键词: 法 道德 基础作用

一、从法的起源看道德的基础作用

1.从法的起源过程看道德的基础作用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法的萌芽,随着奴隶制社会的建立,法也产生了。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作为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控基本组织形式――氏族公社演变为国家,社会调控的规范形式――氏族习惯演变为法。人类最早的法律规范就脱胎于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

在原始社会里,自从人们有了意识,就有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说这就是最原始的道德意识。后来道德意识逐渐明朗化,原始社会逐步形成风俗、习惯、礼仪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更好地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风俗、习惯、礼仪统称为氏族习惯。这些氏族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演化,并世代相传,变成氏族成员内在需要和外在自觉的行为模式。在原始社会阶段,风俗、礼仪、习惯、图腾、宗教规范等融合在一起,浑沌一体。这些氏族习惯本身就是道德规范。在原始社会,一个规范很难说是属于宗教规范还是道德规范或纯粹的习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不可能作为独立的形态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中分化出来,而是与习惯紧密交错、融合一体。共同劳动、团结互助既是习惯规范的要求又是道德规范的要求,宗教仪式既是宗教规范的内容又是习惯规范、道德规范的内容。这些氏族习惯,如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参加氏族公社事务的讨论和管理、保护和进行血亲复仇、共同继承已故氏族成员的个人财产、共同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死者,既是习惯,又是道德规范。

达尔文在他的旅行记中记述了当时还保存着原始风俗的火地岛土著人的分配情况,即使在饥荒严重的时候,“年轻的火地岛人跑到海岸边去寻找食物,假若他幸而发现一条搁浅的鲸鱼,这是他们最喜爱的食物,纵使饿得快死了也不能触动它一下,而是跑回去报告本氏族成员,他们立即赶快来到发现场所;然后由年长者将鲸鱼的尸体平均分配”。[1]这是习惯也是道德要求。随着原始社会分工的加剧,剩余劳动产品的出现,更多的利益带来更多的冲突,长期维持原始社会秩序的民族习惯越来越无法保证它的有效性。因此,人们必须寻找一个更新的、更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于是奴隶制国家建立,那些能反映奴隶主统治阶级意志的道德规范写入最早的法律规范之中,道德规范演变为法律规范。

2.从法产生的一般规律看道德的基础作用

考察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法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过程。最初的法律规范大都是由习惯演变而来的,在法律制度形成的过程中,统治阶级所控制的国家按照现行社会秩序的需要对原有习惯规范进行甄别取舍,继承一部分习惯规范,如关于宗教祭祀的习惯、关于婚姻制度的习惯;在可供选择的同类习惯中取缔某些习惯并保留另一些习惯,如有意识地禁止习惯所允许的血族复仇和同态复仇,而保留赎罪的习惯和根据当事人身份来确定赎罪金数额的习惯;严厉取缔那些与现行秩序直接冲突的习惯,如共同占有的习惯。

在经过国家有选择的认可之后,习惯就演变成习惯法。当社会生活变化幅度较大,习惯法不足以调整社会关系时,国家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的规则就成为必要,成文法由此而生。这样,一个与现存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便最终确立起来。可以说,原始的“氏族习惯”是产生法律的母体,不成文的习惯法是初级形态的法律,成文的习惯法是高级形态的法律,这里的习惯法就是把一种约束或者说强制套在原始习惯的身上。因此习惯法的形式是法律的,内容是习惯的,不论它运用怎样的制定技巧,都源自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只是披上了国家法制的外衣,加上了法律程序的模式,而它的核心依然是最原始的“相信”和“普遍遵守”,也正是它推动着原始时代步入了法律国家。这就是人类法律起源产生的规律。可见,从法产生的规律上看法离不开道德。

二、法律的发展变化受道德发展变化的影响

1.法律的变化受道德变化的影响

实际上,一些重要道德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变化,有的促进了法律内容的调整,有的促成了新法律的产生。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例如,商人不惜亏本以低价抛售其商品,在传统的自由经济社会被认为是一种自由处分的权利,并无不当,法律对此也没有限制;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这种行为则被视为是一种滥用经济优势地位的不道德的倾销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行为。又如,在调整商品买卖关系中,以往道德规范强调“买者当心”,要求消费者承担识别商品质量的义务,如果买了伪劣商品,只得自认倒霉;但是现在道德规范开始转向“卖者当心”,要求生产者、经营者承担保障商品质量的义务,如果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必须承担责任。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是这一伦理道德观念转变的产物。再如,在自由经济社会中,垄断化是以所有权和契约为媒介而自由形成的,并不受民法的谴责,但是根据效益、公平、理性和自由的道德价值标准,过度垄断和限制竞争是低效益和不公正的,它否定了自由竞争和经济民主,应当予以禁止或者限制。于是,反垄断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核心法律应运而生。这些都体现了法律内容的变化受到了道德变化的影响。

2.法律发展模式受伦理道德机制的影响

在西方,古希腊文化是西方社会演进的基础。古希腊是一个处于半岛之上、从事商业海运的城邦国家,整个社会不像东方氏族公社那样是一个放大的家庭,而是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商业社会。商业经济文明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城邦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契约关系。存留着希腊文明本体的古罗马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的存在和进步,催发着以权利为本位的商品经济型的法律文化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到11世纪以后,随着自治城市的兴起,以及工商贸易活动的广泛发展,市民阶级逐渐成长壮大,商品生产通过与各种科学技术的结合,深刻地改变着社会面貌和法律生活,推动着罗马法的复兴。正是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西方社会所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逐步形成,进而影响了西方法律的发展。

市民伦理道德的基本特点:主张市民身份在社会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人身关系上市民之间不存在彼此依附关系;主张经济活动的本质是取得最大化的可计算利润和利益;主张通过一定的妥协和契约化机制建立稳定的法律和社会生活秩序;主张通过一定程序化形式的法律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等等。显然,这种形态的市民伦理体现出一种特有的道德追求,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乃是促进法律形式主义运动在西方生成和发展。

在传统东方社会,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农村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主导兼具地域性的组织机体。尽管在历史进程中,农村公社开始割断村社成员之间血缘上牢固而狭窄的联系,但这种血缘联系并未被彻底割断,而是表现为自然的宗法关系积淀下来。在中国,作为华夏伦理道德文化集大成的儒家伦理道德,是一种特别注重宗法伦常秩序的信念伦理道德体系。儒家以宗族社会为本位,认为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宗族社会的成员,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宗族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转移,个体在宗族社会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个体人格的发展必须同宗族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协调一致起来。

儒家伦理极力神化这些宗族关系所产生的社会道德义务,让人们处于它们自然生成的或由社会尊卑关系确定的既定的个人关系之中。因此,与西方市民伦理道德不同,传统东方宗法伦理道德必然排拒法律形式主义,追求“实质公道”,进而导致对法律的不信任,动摇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在儒家伦理道德催发下,传统中国逐渐演化出伦理主义的法律类型。其以“仁”为本体的个人信念和伦理系统,具有突出人的主观自觉精神的深刻意味,没有把对社会生活调整完全寄托于制度化的法律,而是主张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必然性联系,籍以确立法律的价值基础;主张修己与安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在统一,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感。

由此可见,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类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法律发展模式。如果说法律形式主义体现了西方社会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与制度安排,而法律伦理道德主义则充分反映了东方及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东方社会儒家伦理道德的法权要求。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概括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实践中养成教育采用的基本模式,即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和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我国当前小学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由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因此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许多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各地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下四种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导之以行——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

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养成教育最基本的模式,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强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养成教育模式关注的是行为训练的细节,其代表学校是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康成小学将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民族素质和学生幸福生活的基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每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了养成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把养成教育细化为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制定了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流程表。低年级重点培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中年级重点培养热爱劳动、爱家爱校、热爱生活、爱祖国、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高年级则以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人教育为主。“细节见精神。习惯成命运”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康成小学养成教育的精髓。每天早晨上学前,孩子们做的不是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是脱下自己的鞋袜,互相检查,看谁的袜子脏,谁的脚有味;解开领子和袖口,再看看谁的脖子干净,谁的手洗得干净。正是这些细节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之以情——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

“情”.即道德情感,即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情绪与感受。情感体验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感受和领悟。

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识,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代表学校是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学校建校之初就把“教师抓师德,学生抓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血液。通过“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开展“远离,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好习惯。生动有趣的班队会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各种活动的开展塑造了一批具有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在创新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在挖掘文化、改革评价上下功夫,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三)教之以理——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

在价值多元共存的生活图景中,个体直接的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的,而各种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广泛阅读、充分挖掘.可以为个人的价值世界提供充实的人类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基于此,不少学校将古诗文的诵读作为学校德育的抓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是一个代表。该校推出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让小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诗经》、《三字经》、《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典著作,逐渐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对待“人”、“自己”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领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学校实施每天“三个一”工程:每天用10 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直至背诵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每天用1o~l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临摹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钢笔字帖或毛笔字帖,每天用1o~15分钟讲一个简短的中国传统文化典故。此外,学校还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在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诵读、背诵,从感性人手,使学生逐渐达到“理性”的领悟,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该校的诵读工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的肯定,学校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四)化之以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一个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和学校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因此,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整体思考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成为不少学校的追求。其代表学校是江苏盐城一小。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张闪亮的学校名片.“阳光”、“认真”、“进取”、“和谐”是学校文化的指导思想。学校以文化为引领,精心打造的“四色文化”校本课程,更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校本课程。

四色文化包括:①“红色文化”。以“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为主要活动平台,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活动形式,探寻盐阜大地这一革命圣地的壮烈诗篇、辉煌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使革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身上永放光芒。②“银色文化”。组织师生通过对家乡盐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体验家乡先辈的艰难与幸福、拼搏与执着,让乡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心中生根。③“金色文化”。以“蓓蕾网络俱乐部”为主要活动载体,让学生感受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全新冲击,带领学生步人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世界,从而拓宽科学的视野。④“绿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环境的融合,通过开展以“打造水绿盐城。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绿色生态文化的理念渗入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振。结合“四色文化”,学校开发了《红色童心》、《绿原新语》、《银滩情韵》《金色风帆》以及《爱我盐城》、《星海晨帆》等校本课程丛书。学校还通过十大学生社团活动,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这十大社团是: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少儿科学院、蓓蕾艺术团、少年警察大队、丹顶鹤少年文学社、蓓蕾广播电视台、希望少儿书画院、小书虫俱乐部、希望少儿体育俱乐部、蓓蕾网络俱乐部。孩子们都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活动中营造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提升。学生在这种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各方面的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行为养成更是水到渠成。

以上四种养成教育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教之以理、养之以情、化之以场、导之以行的养成教育特点。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模式重视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外在强化作用,它是对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有力纠正。它更多体现的是养成教育导之以行的教育特点;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视的是养之以情的教育特点,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经典熏陶的养成教育关注的是教之以理,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经典的过程中以理悟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强调的是化之以场的校园文化场域的打造,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场域中受到教育,增进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当前小学养成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

作为养成教育,习惯的养成是归宿,但我们也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个体道德品性的养成包括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二是道德理性引导下的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学生的道德理性,因为没有道德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并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从理性的角度考察当前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现状,还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一)就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而言,要体现“强化一内化一外化”的内在统一

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的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往往是以各种规范和规章要求受教育者,并以此为标准不断地以奖赏和表扬的方式对其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正强化,以惩罚和批评的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负强化,由此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接受各种社会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健康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规章制度虽然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但它只能帮助受教育者处理规范所规定的道德情境下所应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他的整个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或只能强制受教育者在某种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经常性地、自主地择善而行。我们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自律,因此,养成教育绝不能只是强化操纵下的他律,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将强化、内化与外化统一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全过程。而从强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需要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感受、体验和实践,进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并在某种道德情境下自觉地择善而行。因此,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强化与内化的基础上,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是养成教育最理想的目标。在实践的意义上说,它既无起点又无终点,是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求的各种信息以社会道德个体化的方式连续不断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发生强化和内化。与此同时.个体又以外化的方式不断向社会输出行为,即个体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强化、内化与外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因此,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强化一内化一行化”的内在统一,这既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有效机制.又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然选择。

(二)就当前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的现状而言,要体现塑造与改造的双向兼顾

我们往往将校园中沾染了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行为偏差学生,这些学生在不同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正如有人所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向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就小学而言,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不仅仅是“塑造”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更肩负着“改造”的任务,即开展学生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做到防微杜渐。如此双向兼顾,就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三)就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环境而言,要努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第9篇

由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因此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许多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各地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下四种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导之以行——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

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养成教育最基本的模式,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强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养成教育模式关注的是行为训练的细节,其代表学校是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康成小学将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民族素质和学生幸福生活的基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每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了养成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把养成教育细化为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制定了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流程表。低年级重点培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中年级重点培养热爱劳动、爱家爱校、热爱生活、爱祖国、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高年级则以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人教育为主。“细节见精神。习惯成命运”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康成小学养成教育的精髓。每天早晨上学前,孩子们做的不是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是脱下自己的鞋袜,互相检查,看谁的袜子脏,谁的脚有味;解开领子和袖口,再看看谁的脖子干净,谁的手洗得干净。正是这些细节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之以情——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

“情”.即道德情感,即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情绪与感受。情感体验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感受和领悟。

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识,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代表学校是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学校建校之初就把“教师抓师德,学生抓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血液。通过“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开展“远离,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好习惯。生动有趣的班队会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各种活动的开展塑造了一批具有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在创新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在挖掘文化、改革评价上下功夫,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三)教之以理——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

在价值多元共存的生活图景中,个体直接的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的,而各种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广泛阅读、充分挖掘.可以为个人的价值世界提供充实的人类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基于此,不少学校将古诗文的诵读作为学校德育的抓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是一个代表。该校推出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让小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诗经》、《三字经》、《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典著作,逐渐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对待“人”、“自己”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领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学校实施每天“三个一”工程:每天用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直至背诵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每天用1O~l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临摹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钢笔字帖或毛笔字帖,每天用1O~15分钟讲一个简短的中国传统文化典故。此外,学校还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在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诵读、背诵,从感性人手,使学生逐渐达到“理性”的领悟,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该校的诵读工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的肯定,学校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四)化之以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一个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和学校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因此,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整体思考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成为不少学校的追求。其代表学校是江苏盐城一小。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张闪亮的学校名片.“阳光”、“认真”、“进取”、“和谐”是学校文化的指导思想。学校以文化为引领,精心打造的“四色文化”校本课程,更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校本课程。

四色文化包括:①“红色文化”。以“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为主要活动平台,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活动形式,探寻盐阜大地这一革命圣地的壮烈诗篇、辉煌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使革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身上永放光芒。②“银色文化”。组织师生通过对家乡盐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体验家乡先辈的艰难与幸福、拼搏与执着,让乡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心中生根。③“金色文化”。以“蓓蕾网络俱乐部”为主要活动载体,让学生感受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全新冲击,带领学生步人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世界,从而拓宽科学的视野。④“绿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环境的融合,通过开展以“打造水绿盐城。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绿色生态文化的理念渗入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振。结合“四色文化”,学校开发了《红色童心》、《绿原新语》、《银滩情韵》《金色风帆》以及《爱我盐城》、《星海晨帆》等校本课程丛书。学校还通过十大学生社团活动,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这十大社团是: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少儿科学院、蓓蕾艺术团、少年警察大队、丹顶鹤少年文学社、蓓蕾广播电视台、希望少儿书画院、小书虫俱乐部、希望少儿体育俱乐部、蓓蕾网络俱乐部。孩子们都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活动中营造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提升。学生在这种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各方面的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行为养成更是水到渠成。以上四种养成教育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教之以理、养之以情、化之以场、导之以行的养成教育特点。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模式重视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外在强化作用,它是对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有力纠正。它更多体现的是养成教育导之以行的教育特点;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视的是养之以情的教育特点,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经典熏陶的养成教育关注的是教之以理,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经典的过程中以理悟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强调的是化之以场的校园文化场域的打造,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场域中受到教育,增进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当前小学养成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

作为养成教育,习惯的养成是归宿,但我们也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个体道德品性的养成包括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二是道德理性引导下的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学生的道德理性,因为没有道德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并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从理性的角度考察当前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现状,还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一)就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而言,要体现“强化一内化一外化”的内在统一

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的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往往是以各种规范和规章要求受教育者,并以此为标准不断地以奖赏和表扬的方式对其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正强化,以惩罚和批评的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负强化,由此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接受各种社会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健康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规章制度虽然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但它只能帮助受教育者处理规范所规定的道德情境下所应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他的整个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或只能强制受教育者在某种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经常性地、自主地择善而行。我们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自律,因此,养成教育绝不能只是强化操纵下的他律,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将强化、内化与外化统一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全过程。而从强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需要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感受、体验和实践,进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并在某种道德情境下自觉地择善而行。因此,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强化与内化的基础上,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是养成教育最理想的目标。在实践的意义上说,它既无起点又无终点,是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求的各种信息以社会道德个体化的方式连续不断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发生强化和内化。与此同时.个体又以外化的方式不断向社会输出行为,即个体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强化、内化与外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因此,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强化一内化一行化”的内在统一,这既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有效机制.又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然选择。

(二)就当前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的现状而言,要体现塑造与改造的双向兼顾

我们往往将校园中沾染了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行为偏差学生,这些学生在不同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正如有人所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向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就小学而言,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不仅仅是“塑造”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更肩负着“改造”的任务,即开展学生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做到防微杜渐。如此双向兼顾,就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三)就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环境而言,要努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