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全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1 08:51:40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第1篇

对于“煤矿”这个高危行业来说,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去实践

 

煤矿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只有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防护能力,才能确保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安全培训作为提高员工安全认知、安全实践的必经途径具有长远意义。这种重要性也决定了煤矿安全培训一定要有力度和深度,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安全培训要落到实处,就要让安全培训有更充实的内涵,让安全培训“活”起来。目前,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有许多安排,但是局限性也不少。好多员工都把安全培训狭义地理解为课堂上的学习,而忽略了日常工作这个阵地。因此,如何让安全培训这个必要环节发挥最大功效值得深思。事实上,在具备硬件条件的基础上,让员工自觉地吸收和消化安全培训内容往往更有实效。这就要求每位员工对安全培训有更深刻的认知,意识到安全培训的场合可以是多样的,安全培训的时间是具有弹性的,更是可以渗透到点滴工作之中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培训常态化,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收获、不断提高,提高自保、联保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员工这样班班、日日、年年坚持自觉地接受工作中的培训才是经得起考验的“真金”。

 

安全培训要落到实处,必须提高员工的自觉性,打通员工的“思想关”,靠完善的培训体系来合理引导员工。只有不断加强安全培训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才能助力安全生产。这就要求组织方注重员工安全操作规程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对不同文化层次和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区别对待。另外,培训一定要做到有跟进、有检验,让员工在培训中找到不足,不断改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储备。值得肯定的是,安全培训机制更合理,也会促使安全培训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这样一来,无论是常规式培训还是实效性更强的日常“培训”都会为安全防线夯实基础,为安全生产打好底子。

 

当然,安全培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将安全培训落到实处,不仅是管理层和培训机构的事情,更是每个员工的职责。当员工把安全理念刻入心底,行于实践时就会把握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把自己的安全记录做成加法。另外,班组作为一线的基本单位,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班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人人事事无违章”的良好局面,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员工的幸福生活添加养分。

安全管理第2篇

安全管理的效能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能接受的方法。人们愈来愈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断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成,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和背景或特定的安全文化人文环境也会形成或造就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操作)层,他们对自己的安全的意识、态度、认知、信念、价值观,他们所具有的安全物质环境及各自具有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不仅在安全科技的物质领域,还在人对安全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习俗、修养等无形的上层建筑的精神领域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顺应时展的基础和成长的背景(环境)。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也直接影响或造就了与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的企业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当然企业安全管理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安全文化发展过程,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和相对独立的现象,自然也丰富了企业安全文化,也反过来促进了安全文化对人类的发展。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安全文化(称前者)与企业安全管理(称后者)虽然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各自的目标值和广度及深度大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涉及对象:前者针对全民、全社会,即公民、大众、家庭、社会、全人类;后者针对工人、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雇员。

2)范围及环境:前者指生产及非生产环境,即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凡人类能到达进行活动的地方;后者指生产(劳动)环境、作业环境,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

3)时空观念:前者指人活动的时空领域,安全涉及全方位、全天候,只要有人类存在,在人能到达的地方,在人进行活动的任何时间都要考虑安全;后者的时、空,主要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在企业或在企业相关的地方,也可以扩展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的时间和地方。

4)追求安全与健康程度:前者强调全民、公众(消费者)、人类的身心的安全与健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文明标志,保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舒适、健康;后者现阶段强调了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人职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有符合国家法定要求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5)采用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互爱互帮,学会自救互救、逃生应急本领,提倡博爱、伦理、自律,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完满、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后者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的形式,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

6)对人影响侧重点:前者突出影响人的安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主要从精神领域,从安全管理的“软件”方面及智能开发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和自律能力,在全方位、全时空接受安全文化的塑造力,成为理智、高素质的安全人;后者主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的物质环境,安全生产关系等方面得到有限的教育和培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强制、规范和约束,采用的种种管理手段主要侧重于人对技术、对物质环境的安全控制,偏重于“硬件”。

7)对人影响的深度:前者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都不断影响,注入和培养、塑造,用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和激励人,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的社会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开放、无约束、无强制的自然、自由的教育,突出一个对人的爱,对人生、人类的爱,这种合符时展的安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继下去,并优化和繁荣,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当时当地的安全文化熏陶、改造和提高,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光大是没有国界的,安全文化注入就会在心灵的深处发生质的改变;后者是通过有局限性的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在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是强制、惩罚、约束性的,被管理者有始终是处在一种被动安全,服从安全,要我安全的强迫、监督状态,从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有限的,调换岗位或另寻职业后,又要重复被动安全强制、压抑的局面。难怪有人提出并研究安全行为科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上,要研究人的安全心理和安全人机学,给职工投入感情,讲人情味,讲辩征法,以人为本,对工人要“爱”要“护”,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持久、深远。

8)从经济投入考虑:前者需要长久不懈的安全文化教育,全民响应和社会响应,虽然是持久地、世代相传的,但每时期的投入是不会太多的;后者需要不断地坚持技改、培训和维修,或淘汰陈旧的设备、工具,也投入安全教育,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当然前者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生产者,也就是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工人的安全投入,后者的经济压力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欠债,已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和企业的安全形象。

9)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前者具有独特性、继传性、开放性、先进性、吸收选择性,对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有益的做法或表现形式都会被融于安全文化的洪流之中,反之就被排出。一种优存劣汰的自我保护能力,保持了安全文化的永昌不败;后者的企业的传统性、科学性、受外部市场经济影响很大,经济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制约。

10)学科归属:前者归于文化学,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灿烂明珠和瑰宝。安全文化与文化、人类学紧密相连,而文化学是安全文化学的母体。安全文化学也应该是有希望发展的学科。钱学森教授曾多次呼吁在我国要创立研究社会精神财富事业的学问——文化学,而安全文化学也应归属于文化学的大家庭,它是研究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运动规律和本质的学问。它渗入到人能活动而到达的一切地方,即生活、生产、生存的一切时空;后者归属于管理科学,将传统管理学、科学及现代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成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学问,有人称安全生产管理学,有人称安全管理工程学,也有人称现代安全管理,或称为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交叉科学的范畴。

至于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还有众多的区别,在此不再多述,其比较、差别简要地列于表2—1。

表2—1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差别比较

比较项目

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管理

涉及的

主要对象

全员、全民、全社会、全人类(包括职工、大众、公民、家庭、民族、国家)

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人员、雇员、企业

范围及环境

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包括自然的、人为的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

生产、劳动、生产经营活动环境(生产活动领域)

时间及

空间观念

人活动的安全时空领域,全无候,全方位,安全、舒适、无危无害的时空

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时间和地方

追求安全与

健康的程度

人(全民)心身安全与健康(包括安全、舒适、健康、长寿等)

劳动(生产)过程中职工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

采用方法

传播、宣传、科普、教育、倡导、法律等投入、开放、博爱、自律、提高手段

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

对人影响

的侧重点

对人的安全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从安全精神文化、智能方面提高

安全技能、安全生产物质环境、技改和更新等,偏重于“硬件”。

对人影响

的深度

突出对人的爱,以人为本,开放、无束、公开的教育,用安全文化培养、激发、塑造、薰陶,使安全深入人的心灵,在思想深处发生质的变化,达到安全自律,自然养成善待人生,珍惜生命,我要安全的品德

强制、被动、约束性使人压抑,很难根本改变“要我安全”的心理状态,在物质上、在精神上,难于改变被迫服从,临时应付的局面,对职工的影响只能是充电放电式的或是应急式、暂时的

从经济投入

考虑

由于坚持长期不懈全民安全教育,每年花费不多但要细水长流,社会效益明显

我国企业安全生产要靠安全管理提高水平,必须相当的安全投入、技改、劣汰,依赖先进科技和先进设备,花费颇多

对外部环境“”版权所有

的反应能力

独立性、继传性、开放性、选择性、永昌不败、繁荣盛世

传统性、科学性、时代性、依赖企业的经济基础,受市场经济影响极大

学科归属

安全管理第3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事故;安全

1.安全形势严峻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重大事故与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造成了物质财富的重大损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工伤事故达2.5亿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68万起事故,即每分钟9起。换言之,每天有3000人于工伤中丧命。近几年来,在我国,由管理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重大伤亡事故频发不断。

另外,职业伤害也不容忽视,由此引发的死亡案例中25%是因为工人作业场暴露的危险物质所造成。这些危险物质可以导致疾病,使神经等系统紊乱,并引发癌症等,从而使劳动者丧失工作能力甚至生命。据ILO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劳动疾病将翻一番,发展中的国家情况更不容乐观。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1]。

安全管理的研究对象涉及安全生产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工作环境之间在防止事故发生、避让人生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存在的关系。安全管理学就是要认识并解决这些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安全管理学就是以社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诸要素及其之间关系,从而保证系统中安全状态的持续实现,保证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安全生成、安全生活、安全生产。

3.安全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及其保障条件。换言之,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了安全整体。安全部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系统的某一时期、谋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1]。

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即“隐患或潜在的危险”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未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显现而酿成事故,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事故一经发生,就成为过去。时间一去不复返,完全相同的事故不会再次显现。然而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应当致力于消除这种事故的再现性,这是能够做到的。

4.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当危险出现时,往往会产生某种形式的形式的信息,向人们发出警告,如突然出现或不断扩大的裂隙、异常的声响、刺激性的烟气等。这种警告信息叫做初期警告。初期警告还包括各种安全监测设施发出的报警信号。如果没有初期警告就发生事故,则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监测手段,或者管理人员事先没有提醒人们存在着危险因素,行为人不知道危险存在的情况发生了事故,这是管理失误造成的。

矿山生产作业往往是多人作业、连续作业。行为人在接受了初期警告、识别了警告并正确地估计了危险性之后,除了自己采取恰当的行为避免伤害事故外,还应该向其他人发出警告,提醒他们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这种警告叫做二次警告。其他人接到二次警告后,也应该按照正确的系列对警告加以响应。

5.安全管理措施

5.1加强宣传,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安全管理工作搞得好不好,往往在于认识到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具备教育功能,主张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企业内部信息网、有线电视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员工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员工们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5.2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 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从而促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善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5.3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特别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是要从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组织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要将全员纳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员工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安全目标管理为广大员工提供了用武之地。所谓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将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然后通过分解落实,严格考核,进而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标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6.结论

安全问题、管理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种活动都存在安全问题,也存在管理问题,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安全管理第4篇

如今,白国周的鲜人事迹和管理方法已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时无刻都在鞭策和指引着我们到达一个更加理想的彼岸。

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文化理念赋予我们一个全心的生命意义和工作姿态。全心全意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更是坚守岗位,重视安全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众所周知,最近在黑龙江鹤岗公司新兴煤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瓦斯突出爆炸事件。现在回想起来仍使人心有余悸,难以平静。难道这些事故他们当初果真都不能防范吗?当然不是,如果他们能够更加关注细节,处处做到,事事做好,那么事故也不会发生。这惨痛的代价,血的事实足以敲响我们的安全警钟,敲醒我们麻痹已久的神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没有根基的大厦必将倾塌,没有根基的大树必将枯萎。同样,没有安全做生命的后盾,没有制度做企业强有力的保证,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人无远虑,必有后忧。”在科技兴企,科技兴安的今天,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安全管理第5篇

关键词:管理;安全目标;概述;现状;应用

1前言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质量上要高标准,在安全管理上的要求更要严。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变得尤为重要,并受到极大的关注。建筑安全管理不仅是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管理,更是对建筑安全以及质量的保障。无论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管理目标还是企业的安全目标管理,其最终目的都是对施工安全的约束以及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实现建筑施工的零问题零事故,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2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概述

安全目标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一种企业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是企业上下围绕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分层次的制定各自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安全工作进度,制定实施有效组织措施,通过安全成果的严格考核,实现管理的一种方式[1]。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一种形式,是企业实现科学民主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我国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安全目标管理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整改与落实、总结与实施的循环管理,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3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

3.1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体制

建筑安全管理是保证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发挥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建筑工程在管理上本身就具有多而杂的特性,而在安全管理上又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体制,使得施工企业与建筑企业相关部门没有得到合理的协调,导致了施工现场一再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期的进度,并对建筑工程在社会上的评价产生不良的影响。

3.2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认识不清

在建筑工程中,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对施工安全的认识不清,更不具备专业作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不清,所以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频发[2]。另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对于工人在作业时是否穿戴齐全安全防护工具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使得施工人员对安全认识水平提不上去。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知识的普及不到位,更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影响工期的同时给企业带来损失。

3.3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哪一项工作都要有系统严格的监督机制,安全管理也是一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过多的关注在工期的进度上、工程的质量上以及企业的效益上,却对施工安全疏于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监督机制,导致了一些施工作业的违规操作,给建筑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人员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制,但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现场施工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对企业的形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3.4对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管理不规范

建筑施工中运用最多的就是起吊机,因为一些工作是人力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来完成。对于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机械的安装、定期的维护以及检修、使用技术的培训与指导等等方面,但往往在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少有企业注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使得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4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4.1安全目标管理的制定

在建筑安全管理中,依据上级相关规定以及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安全需要,制定企业内部安全目标管理的总体任务[3],然后根据这一总任务,各个施工环节的相关部门在落实总体目标上的具体工作目标,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权力与职责,基层部门再根据施工作业的特点与性质,确定自己的安全工作重点,并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争取实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安全目标。

4.2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

在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后,具体的实施措施可以保障其落到实处,发挥其功效。首先,根据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制,完善责任制以及监督体制,明确管理人员的应该享有的行使权以承担的责任,完善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体制,对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合理科学性。其次,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专业水准,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保障其落到实处,更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及严厉,禁止一些违规操作,保证施工安全以及人员的安全。第三,做到施工现场随时随地的安全监督与检查,防患于未然。

4.3安全目标管理的评测

安全目标管理的最终成果如何,关键在于对其综合评测与反馈上,这也是管理工作的收尾阶段,更是发挥安全目标管理激励作用的最终体现。在对各个安全目标管理的评测上,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化的评测机制,认真分析影响安全因素,总结经验教学,对于评测结果突出的进行一定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完成不好的应给予鼓励,对于出现重大问题的应严重警告,实现企业员工对安全目标管理的更高追求,与此同时及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结束语

无论建筑在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保障了人身安全以及工程进度,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了施工的风险,还保证了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的效益。因此,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企业总体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目标,规范安全管理模式,完善以及健全相应的安全监督体制,是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张剑,黄吉欣.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手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6~90.

安全管理第6篇

从现阶段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方式看,尚没有形成全面、规范、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校园安全事故,多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弥补,少有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发生。部分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应试教育上。有些学校对校园安全比较重视,但缺少一套适合有效的事故预防管理方法。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从学生方面分析,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任务相当紧迫和重要。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比较,我国学校现行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问题纠正多,检查多,预防性措施少;有效的管理措施缺乏继承性;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制度化;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文件缺乏定期的评审和持续改进;重视伤害事故,忽视健康影响与教师职业病伤害。

2“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模式

建设“安全学校”是指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安全、环境和健康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力量,保障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全面提高师生安全素质的学校。将现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即OSHMS),又称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运用于学校的安全管理之中,用它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校进行安全和健康方面的管理,借以改变目前学校安全管理模式,将系统化的学校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为学校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使学校管理的所有方面都与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

2.1“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创建步骤

“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创建“可分为五个步骤:计划、组织、实施、评估和改进。

(1)“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计划、组织步骤是“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拟定“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实施程序。

(2)计划。在学校决定实施“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后,应成立工作小组,首先由学校初步状况分析(ISR)及初步危害分析(PHA)开始,了解学校的现行情况。初步状况分析(ISR)。通过相关部门颁布的学校适用的安全、健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与学校现在的执行情况比较,找出创建“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应达到的底限。初步危害分析(PHA)。对整个“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初步的危害因素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学校的意外统计数字、已经进行的评估和安全检查找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找出学校存在的危害。如果学校没有意外统计数字、已经进行的评估报告和安全检查记录,那么在以后工作中,这些部分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根据初步状况分析(ISR)及初步危害分析(PHA)制定学校的安全、健康工作重点,估计需要的人力、资源投入等。

(3)组织。在这个阶段,工作包括确定“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安全方针、职能分析和确定机构、职能分配和制定“安全计划”四个环节。确定“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安全方针;职能分析和确定机构;职能分配,即把“安全学校”管理体系中各要素所涉及的职能逐一分配到部门;制定“安全计划”。“安全计划”应该详细列出学校工作中遇到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学校内的安全及健康推广活动,“安全学校”体系实施的要点、步骤和程序。

(4)“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运行。“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安全计划”、实现“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目标、保持“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过程。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依体系的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执行考核,信息反馈,并通过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实现的。“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运行涉及组织学校的各个部门,学校应抓住体系设计的要求,按照严密、协调、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学校的内部机构,并配备能胜任工作的管理人员,同时明确各部门的关系以及协调方式,牢牢抓好体系的运行机制。当体系运行中发现问题,要采取纠正措施体现PDCA的原则。

(5)“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评估和改进。学校对自身“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评估是为了检查与确认体系各要素的实施效果是否按照计划有效实现,它是对体系运行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所作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安全学校”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保证手段。在“安全计划”中应该包括这个步骤。管理评审通过年度计划安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体系评估的重点为:制定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实施管理体系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合适;体系要素及其文件是否要修订;对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的评价等。

2.2“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安全学校”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这部分工作在制定“安全计划”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因为体系建立后的工作将依据该计划执行。同时,在制定学校的“安全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PDCA的原则,将检查、持续改进的具体行实施步骤,列入计划。“安全学校”管理体系考虑制定“安全计划”时,计划中应该包括6部分内容,分别是:安全政策、安全管理、安全环境、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文化和与社区关系。各部分内容在学校的“安全计划”中应该分别详细的列出实施计划,包括现状分析评估、设立分步目标、实施原则、实施内容措施及最后效果的评价、检讨与计划修订。

3结束语

安全管理第7篇

和其他行业不同,煤矿在开采的过程,当事故发生时,没有征兆——具有突发性;再者,众所周知,煤矿的开采都在地下进行,在事故发生时,由于突发性,进而在逃离时间上存在急迫性;再者,由于是团体工作,因而事故的发生还具有灾难性。综合上述描述,煤矿安全管理是综合性极强而又复杂的管理:它的管理包括工人的管理、机器的管理以及周围环境的勘测等,而这三种中管理中又以对人和机器的管理为主,以周围环境为辅。在本文,我们主要从人和机器两个方面对所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地质环境危险因素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煤层内部含有大量的瓦斯,水,热害等自然危害物质。正是由于面临众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开采的过程中所面临困难更加巨大。例如,在煤矿进行作业时,都是在地下,由于开采煤炭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作业大都在半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随着而来的便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又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在高强度工作的环境下工人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进而间接引发事故的发生。

(二)机电设备的不安全

状态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而导致仪器的老化。由于矿井的环境又相对于地面相对较差,因而对于矿井仪器的维修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工作。专业人员对仪器不能进行定期检测,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就不易被发现,机电设备在的“病理”状态下进行工作就很容易发生“代偿”现象,这一状况的持续进行就为工作的安全性埋下隐患。

(三)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据有关报道显示,和机器的代偿工作相比,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矿工事故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多。和机器通过指令进行工作相比,人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生理、心理以及自身技能)的干扰。例如,工人长时间的的工作经验中,会认为某一块区域发生事故为小概率事件,因而在开采的过程中,随意性就大,操作步骤不规范,进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频率增大。

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有关煤矿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煤矿安全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煤矿企业有关部门只有将安全管理彻底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才能使煤矿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简而言之,现代化社会,对煤矿进行安全目标管理已是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此,对于煤矿中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本文从作业环境安全化;安全本质化,安全技术创新化;更新干部安全观念,加强工人安全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实现作业环境安全化

矿井周围环境的安全是工人下井工作的前提。只有保障了周围环境的相对安全,工人的安全才能可到基本保障。对于机电设备,有关部门不能为了节约资金,而对其的更换或维护拖着,而是要对机电设备定期检查,对老化的电线,设备及时更换,进而保障机器的正常工作以及工人的安全;另外,在建设像通风设备,防火防水防瓦斯设备等工程时,摘要:安全目标管理在整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工人的人身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有关部门对其不重视力度够,在生产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频频出现一些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关键词:安全目标管理;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探究不能偷工减料,而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制定,使工人的安全得到保障。除了以上描述,还要设计紧急事故预防措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综上所述,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切工作都必须在保障工人的安全下进行。

(二)实现安全本质化,安全技术创新化

这里所说的安全本质,安全技术创新化主要是针对于物来讲的。要避免由于物的不安全而出现事故的发生,就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处理:第一,就是我们上文所讲到的外界的生产条件,既保障了生产条件的安全,外界的生产条件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也就随之不见,工人的安全保障也就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二,空间结构的合理运用以及机器设备的充分保障:在有限的开采现场,将空间设备进行合理布置,不仅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作业人员操作起来更加安全快捷。针对于一些大型自动程度比较高的机械设备,应对其配备安全监测设备,能够检测出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而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第三,机器维修时间的设定,当机器出现故障时,有关部门应根据机器损坏的程度对维修时间或保养进行定时,以防出现由于拖拉现象而导致发生事故的现象;第四,机器进行作业的前提是人为的输入指令,因此,物的错误工作导致事故的发生,也不排除人为工作的失误,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就要减少人为失误。

(三)更新干部安全管理观念,加强工人安全意识

作为企业单位的管理层,干部对于管理手段不能还沿用传统的手法,而是要与时俱进。俗话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煤矿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在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管理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在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对安全管理进行创新,使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企业的利益也达到最大化。另外,对于煤矿工人,应做岗前培训工作,使工人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对于安全从思想上发生“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三、结束语

安全目标管理的好坏和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关系,从另一方面讲,其也和煤矿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安管目标管理是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最根本的保障。为此,笔者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意见,以期为读者,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崔磊,杨景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

安全管理第8篇

1.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煤炭企业在煤炭的生产地都贴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条幅,同样他们也对这个口号喊了好长的时间,但是在现实的煤炭开采过程中,有很多的煤炭企业还是不把安全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多数的煤炭企业还是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他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绞尽脑汁的想如何扩大生产、如何增加利益,他们往往把安全生产忘在脑后。而且,在发生煤炭安全事故的时候,人们都是追究安全负责人的责任,对其进行处罚和法律方面的教育,而不是静下心来思考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及平时的安全措施,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的重视情况等种种原因,这样,就不能找到具体的原因,防止以后再发生这样的问题。

1.2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他们几乎都缺少整体的规划把握,根据自身企业的规模和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使有些煤炭企业设立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够完善,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而且,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如同虚设,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安全管理机构的内部分工不明确,结构设置不合理,经常出现机构重叠等现象,一个事情由好多个人来完成,这样就严重浪费人员,他们的权利分工不明确,这样,当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大家相互推卸责任,如果煤炭企业一直处在这样的安全管理条件下,安全目标不能达到要求,而且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1.3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不过关

因为煤炭开采这个行业,大多数员工的主要工作场所、工作地点就是在地下作业,这就充分的表明这些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所以,这就对员工面对危险时的随机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员工的这种随机应变能力不合格,而且其安全技术能力也有很多的欠缺。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员工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技术培训。许多煤炭企业的安全培训机构也是如同虚设,没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使有很多的煤炭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也只是简单的对他们进行讲解,而没有让他们具体的实战,忽略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解决煤炭安全目标管理问题的策略

2.1革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观念

要想真正的让我国煤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方面的建设,积极地改革创新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理念。我们都知道,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逐步渗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只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深化每一个煤炭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而且我国的煤炭企业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把国外先进的文化运用到我国的煤炭建设中来,只有更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才能让煤炭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2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现在大多数的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就导致出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每个公司应该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目标,矿长作为目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结合上年度的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制定本年度的目标及实施方案。煤炭企业应该建立分级管理的管理系统,及时的清理补充安全管理制度,让每一个职位分工明确,将安全管理指标进行分解,将指标落实在每一个环节、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上。做到任何事情有人负责、任何事情有规章制度可以查找。

2.3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安全培训

煤炭员工的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无论是煤炭企业的领导,还是煤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所以,煤炭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应该仅仅趋于形式,而应该真正的落实施行。煤炭企业应该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仅是思想方面、文化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增加具体的实战。经过培训后,煤炭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学习。煤炭企业也应该模拟煤炭发生实验,考验员工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技术方面,煤炭企业应该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详细的指导与讲解,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采取正确的方法生产。

3结语

安全管理第9篇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护理人员的因素:①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在接待患者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引发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发生医疗纠纷。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②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未能严格执行操作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特级、一般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视病房无记录。③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不到位,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无针对性,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刮、涂、黏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无资质护士代老师签名现象。④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在为患者操作时,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为大手术患者护理时,不能主动适应患者需要,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患者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

患者因素:①因老年患者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容易发生意外:如摔伤、跌伤、坠床、外出走失、烫伤、压疮、误吸、管道脱落等。②患者及家人的要求高。

物质因素:①护理物品数量不足、质量不好。②药品质量差、失效、变质。③检查、诊疗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重大缺陷和隐患。设计性能不好、不配套。④不熟悉设备、仪器的操作使用,延误抢救,设备无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漏电、停电等都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

环境因素:①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放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地面过滑引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致烫伤。②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如由于消毒隔离不严所致的院内感染。③医用危险品的管理和使用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氧气。④病区的治安问题:防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每位护士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依法执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保障护理安全制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使其认识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每位新来院的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强化三基训练,对临床常用护理操作进行培训考试,使其掌握临床常见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技巧。

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落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如:抢救药品、仪器、物品管理措施和防止差错事故发生防范等措施。对护士的要求是技能娴熟,准确掌握抢救药品、物品的放置位置,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患者入院即佩戴腕部识别带,作为各种护理活动中辨识病员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昏迷、躁动不安、精神症状、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要加床栏或使用约束带约束,防止发生坠床、摔伤和误伤等意外。嘱家属24小时陪护,对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上给予协助;危重患者转送要有医护人员护送。

制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按质量控制标准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护士长深入病房,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处理。负责病区安全管理,督促检查各班护理人员贯彻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每个月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规范药品管理: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对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技术原则,用药应现配现用,掌握配伍禁忌,口服要做到看服到口,对本科常用药物做到“五了解”。药品应按内服、注射、外用、滴剂等不同剂型及浓度分类放置,并按先领先用的原则排放;发现药品变色、发霉、过期或标识不清等不得使用,贵重药品加锁保管,班班交接。精神品按基数放入保险柜内保管,做到“五专”,班班交接,钥匙当班护士随身携带,使用后24小时内补齐基数。

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