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5 23:49:36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1篇

随班的特殊性不能成为不能接受的条件,但是他们毕竟和一般的学生在学习上有距离,那么,该怎么照顾好随班就读的学生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

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改变那种残疾儿童归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观念,单纯依靠特殊教育学校无法解决广大弱智儿童的学习问题,要树立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普教、特教一体化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弱智儿童享受保证质量的教育。

(二)分块落实,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随班就读儿童的基础素质,补偿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缺陷和不足,就要注意培养和形成随班就读儿童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他们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使每一名学生在培养、教育和能力的发展上都能较好地达到他在该时期内所达到的最佳标准水平,从根本上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在普通教学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结构,个别辅导等。把两类学生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使普通学生的学习得以提高,就读学生的学习也得到发展,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

2、探讨对随班就读生的教学方法

(1)每两月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学习有关文章和文件精神,交流对随班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介绍“随班就读”的经验,借鉴一些教学方法,进行实践。

(3)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勉强拔高,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

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

4、对随班就读学生实行普通学生和随班就读学生双重学籍管理的办法。

定期制订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教育个别计划。

5、每学期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互相了解“随班就读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育和矫治。

6、作好毕业生的登记,交接工作,让他顺利进入中学学习。

7、所有的资料在学期结束装订成册,留作档案。

(三)适应需要,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正常儿童教育上,对弱智儿童不管不问,这必然影响一体化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探索一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吸引一些有教育能力的教师参与随班就读工作,是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传达学习普陀区随班就读工作计划,布置近期随班就读工作。

2、制定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目标。

(三、四年级各1名学生)

3、下发随班就读学生工作手册,指导填写。

十月份:

1、各学科教师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十一月份:

1、随班就读任课老师会议、交流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开展个案研讨活动。

2、开展随堂听课活动。

十二月份:

1、召开随班就读任课老师会议:

(1)学习《现代特殊教育》杂志中有关文章。

(2)任课教师交流随班就读个别辅导情况,互相交流学习教育教学工作经验。

2、准备随班就读学生期终考卷。

一月份:

1、写随班就读学生学籍卡。

2、小结一学期随班就读工作。

3、随班就读学生期终考试,试卷分析工作。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二)一、指导思想:

树爱心,转观念,积极探索特教与普教一体化的教育形式,推进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6名特殊学生,其中六年级2名,五年级3名,四年级1名。这些学生都是很特殊的孩子,除了智力有残缺之外,还患有多动症。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难静下心听课,几乎无法完成相关的练习,也无法独立完成试卷。

三、工作目标:

1.优化随班就读学生的育人环境,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2.形成有利于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机制;

3.建立灵活、高效的特殊学生课外辅导保障机制。

四、具体做法:

(一)更新观念,统一思想,优化育人环境。

为随班就读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第一关,是学校经常性的工作。随班就读工作与普通教育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优势互补。为此,我校进一步健全组织,成立随班就读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制订随班就读教育工作计划、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打消了部分教师头脑中存在的搞随班就读怕影响普通教育、降低教学质量的错误认识,形成人人关心、爱护、支持随班就读班工作的氛围。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热心特教工作、师德良好的教师担任有随班就读生班级教学,行政会上专门讨论有关特殊教育事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并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计划中,有计划、有措施、有督促、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价。

(二)加强管理,规范随班就读工作。我校本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抓住三个环节。第一,严格执行随班生的申报、审批、撤销等规定程序。第二,结合随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随班生个别化辅导计划。第三,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采取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的原则,在集体教学过程中穿插个别辅导,体现个性差异教学。第四,在座位安排上、教学程序上、课堂提问中、练习过程中对随班生给予适当照顾。第五,教师在备课、学生作业批改与布置方面都从随班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要求。备课中要有对随班生的具体问题和辅导方法,批改作业要求面批。平时,注重材料积累,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发挥资源,普特渗透,共同提高。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美术室、舞蹈室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在党、政、团、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一帮一”活动,为随班就读学生配备好小先生、好伙伴,让他们在学校大家庭中健康成长。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活动,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三)一、落实市区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法律法规、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之中。组织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二、建立由分管校长、教育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人员组成的随班就读工作小组。建立健全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规章制度,对随班就读工作实施规范管理。

三、按规定认真做好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置。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四、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和施教方式。保证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

五、研究与制定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特点的、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多元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研组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进行校本研究,开展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课题研究。

七、开展随班就读教师培养工作,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进行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随班就读骨干教师队伍。

八、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创造条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随班就读教师工作职责

一、开展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对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科学性。

三、开展对随班就读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评价内容,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办法。

四、加强学习,提高特教专业化水平。应积极参加各种特教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参加市、区县组织的各种教研、交流活动,提高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随班就读 回归主流 个体差异

特殊教育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经历了从歧视到理解,从同情到支持,从排斥到接纳,从医疗康复到教育性的潜能开发几个阶段。目前,特殊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而受到重视。“特殊教育”由过去的为少数儿童的服务发展成为为每一个儿童的“特殊需要的教育”。在正常化原则、全面参与原则的推动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起来。正在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正是结合的最好体现。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可以预测,在新世纪,随班就读工作将更加受到重视。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不能满足随读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与国内普通教育,国际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存在相当的差距。同时,我国各地随班就读发展也不均衡,而由于普通学校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或学习,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难以解决,因此,特教学校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符合残疾儿童特殊需要的业务支持保障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宣传培训

1.广泛宣传,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积极配合市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印发材料、召开专题讲座、局域网等形式,广泛宣传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意义,使社会、学校、家长对随班就读工作从了解到配合到支持,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提高质量。

2.入学前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筛查、检测,帮助配备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

特教学校的专业检测教师,使用量表对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学生进行筛选,检测学生视力、听力情况、智力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报市随班就读工作鉴定小组确定,帮助他们配备必要的助学设备,并伴随整个随班就读的过程:对于聋生,进行耳模、助听器的配置、检测、维修、更换、调试或更换;对于视残学生,检查助视器是否适合,放大教材是否到位等。对智力残疾的学生,按时检查其智力、平衡、运动等情况。如有误报,请鉴定小组复查,应从随读学生纠正为正常学生。

3.培训残疾儿童家长和随班就读师资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残疾儿童的家长对残疾儿童的态度决定他们的明天。特教学校应配合残疾人联合会举办聋童、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讲授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康复技能,使残疾儿童能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得到最大化地发展。对于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特教学校要积极配合市教研室进行县级培训,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也要增添随班就读的内容,同时构建学校信息平台,利用局域网对全市随班就读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从而提高随班就读教师从事该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在班级进行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4.特教学校成立随班就读指导小组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指导小组在市级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由特教学校校长挂帅,分管听力、智力残疾的教导主任,特殊教育专业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随读指导小组积极配合教育局普教、教研等职能部门,承担起对全县(市)随读学生的检查测定和业务指导。

二、加强随班就读的业务指导

1.加强与“两头”的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特教学校及时把随班就读工作的情况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同时,把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传达给普通学校,从而保证随读工作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2.利用资源优势,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定期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接受业务咨询

特教学校具有设备、师资、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业务指导,选派骨干,每月集中一次对听力、智力残疾随读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平时落实专人负责普通学校随读教师的业务咨询,共同商讨解决随读中出现的问题。

3.配合随班就读学校,指导制定个别教学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每学期初到随班就读学校,与该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随班就读学生父母、助学伙伴(或同学代表)等人组成教育评估小组,为随班就读学生量体裁衣,制定、审核个别教学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定期参与评估,根据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4.承担随班就读的巡回辅导任务

特教学校教师定期和随班就读教师研究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制定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进行一对一或几对一的个别教学,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特教学校教师还要不定期深入到随读学校课堂,了解随读生学习状况,适度、适时提出建议,以利于残疾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5.加强特普联系,共同进行随班就读课题研究

随班就读的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特殊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实际困难,束手无策,甚至导致学生“随班就坐”,而特教学校教师大都经过系统的特教专业培训,掌握不少特教理论和技能,普特校在管理、教学等方面可以互相借鉴,既解决随读教学的困难,也可借此对随读学生进行研究,正确对待学生差异,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研室的牵头之下,特校教师和随读教师、兼职教研员参加随班就读工作课题研究,探索随班就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三类残疾儿童在各年级段的教学模式、符合随班就读的条件和标准,评估考核方案等。

三、加强随班就读的评估激励

1.加强科学管理,建立随班就读档案资料

为了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研究,切实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建立特教学校普通学校双重学籍管理制度,印制统一的档案资料表格,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学籍卡》、《特殊儿童健康状况调查表》《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个别教学计划》等,发给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和学校填写。帮助普通学校整理完善档案,妥善保管如随读学生的个别训练计划、辅导记录、学生考试试卷、作业等。在特教学校也要建立起随读学生的花名册、学生成绩册、巡回辅导记录等档案资料,收集智力残疾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照表、聋童的语言发展情况录音资料等,以便于研究,从而探索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经验。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 资源教室 随班就读 质量提升

分类号G760

1 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尝试将部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融合教育理念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特殊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39.87万,其中56.4%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近年来,随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的增加,规模的扩大,随班就读教育质量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资源教室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资源教室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是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资源教室是一种教育措施,它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设置专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个别化教学的场所(教室),这种教室聘有专门推动特殊教育工作的资源教师,配置了各种教材、教具、教学媒体、图书设备等。学生于特定的时间到此接受特殊教育,其他时间仍在普通班级中上课。资源教室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支援,以便使学生继续留在普通班级,促进学生的学业、行为和情绪的发展。自1997年北京市在宣武区后孙公园小学建立第一个资源教室以来,北京市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建设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特殊学生回归主流,在最小受限制的环境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目前,资源教室方案在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使学生真正适应普通课堂的学习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L4J。笔者对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提出资源教室建设、运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 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现状及其分析

2.1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文件

教育部在2003年《关于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试验县(区)工作的通知》(基教司函【2003】11号),在全国100个县(区)试验,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2005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通知》(京教基【2005】23号),明确提出要加强资源教室的建设,使之成为对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教室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北京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试行)》(京教基[2005]24号),以此指导学校建好、管好、用好资源教室。这份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资源教室的硬件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资源教室的软件管理(资源教师的管理、学生管理);资源教室的业务工作管理(诊断评价、教育训练、咨询指导等)。同时,这份文件制定了资源教室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管理、学习训练、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对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策略支持、特殊教育理论的培训以及对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咨询指导、教育方法支持等;中学的资源教师职责中还增加了升学专业指导以及就业指导等。资源教室功能和职责的明确保障了资源教室运作的方向,使资源教室真正发挥了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使资源教室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北京市资源教室数量发展

截止到2012年,北京市有随班就读学校1091所,随班就读学生数5616人。为使随班就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投资近1500万,在全市中小学建设了75个资源教室,区县投资自行建设的资源教室73个,北京市资源教室总数达148个。这些资源教室中,有些是设有辅读班的普通小学的部分时间资源教室,有些是针对某一类残疾学生而设的专门化资源教室,大部分是对在校各类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提供支持的支持性资源教室。近十年来北京市资源教室发展情况如表1。

2.3北京市资源教师配备状况

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运作的核心与关键。资源教师是指规划、建设、运用和管理资源教室的特殊教育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人员。2010年和2012年我们分别对我市资源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兼职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源教师的性别比例失衡,男性教师过少;学历层次较高,有较好的普通教育基础,但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随班就读工作年限较低,积累的随读工作经验较少。从表3可以看出,专职的资源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为兼职的资源教师,兼职的资源教师中工作量占一半以上的仅有23%的教师,将近占一半的教师在资源教室的工作量仅仅是其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

资源教室的教师要面对着各类特殊儿童,要面对全校所有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和教师,要面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还要面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他要将学校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变成资源教室的活动,要对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支持,因此,资源教师在具有普教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多种技能: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训练技能,统合协调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等。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有效运作的灵魂和基础,资源教师的素质制约着资源教室的运作和作用的发挥,资源教师队伍的培养是资源教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北京市资源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欠缺,随班就读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兼职教师较多且工作量较大等是制约资源教室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2.4北京市资源教室发挥的作用

资源教室功能和职责的明确,保障了资源教室运作的方向,使资源教室从一个物化的教室转化为一个通道,一个平台,一个载体,一种机制,发挥了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使资源教室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促进了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对资源教室功能的深入研究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作用凸显。

2.4.1为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融入课堂提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

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管理,是资源教室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实施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核心文件的资源教室方案,使得随班就读学生很好地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

资源教师组织随班就读教师、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明确了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的主要需求,制定其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开展资源教室个别化教学。通过补救教学、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学业补救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知道了应该学什么、需要怎样学,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资源教室以随班就读为背景,以“读”为核心,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开设了以学科补救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康复训练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为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源教室在个案管理中还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对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帮助任课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改善评价方法。例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小学对随班就读学生开展多元化评定的研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注重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有些资源教室还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对课堂教学提供间接的服务,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制作教具、学具,提供文字支持等,资源教室的个案管理和教育训练为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开辟了绿色通道。

2.4.2为普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对教师的支持方面,北京市各学校以资源教室为平台,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教师培训。有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理念策略方法的支持;有以“协同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策略的支持;最多的是以教研组活动形式为主的研训一体的支持方法,目前,所有有资源教室的学校都以资源教室为工作平台,组织了本校的随班就读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的形式对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讨;通过研究课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评估和检验;在中学依托资源教室开展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分析与健康心理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用这种支持方法使得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得到整体提高,改变了过去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了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合力。

北京市还有一些资源教室借助资源教室的平台开展随班就读的教育科研,带领教师参与研究,在研究中培训教师,资源教室还为教师开办讲座,进行校本培训,提供特殊教育信息,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成效。

2.4.3整合教育资源,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载体

随班就读学生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根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随班就读学生成功的关键,资源教室的建立为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合力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开办讲座、家长联谊活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到资源教室进行咨询,寻求帮助与支持。在北京的不少资源教室中也常常出现家长的身影,他们或是来咨询的,或是来观摩教师康复训练的,或是来与教师搞协同教学的,资源教室成了学校与家长沟通联系的平台。资源教室还为随班就读学生精心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融入学校过程中,也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资源教室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决定了其在随班就读管理中的中心位置,枢纽位置,这也使资源教室成为了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中的一个组织管理部门,在北京有资源教室的学校基本上都是通过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以及随班就读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3 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资源教室建设的初始阶段,从基本建设方面学校选择了一间教室,购进了以感觉统合训练设备为主的训练器材,随着资源教室功能的研究资源教室训练的形式多样化、资源教室服务形式及资源教室课程研究的进展,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有三:其一,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支持,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毕业、升学,缺少服务对象的资源教室自行消失或解散;其二,对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缺乏规划与管理,资源教室成为了有名无实的摆设;其三,资源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相关背景,缺乏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不能为学生、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三个问题中以资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资源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主要矛盾。

3.2北京市资源教室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3.2.1构建资源教师的培训网络,保障资源教室的专业发展

资源教师是活跃在普通学校中的特殊教育队伍,它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性群体,在现阶段对资源教师的培养还是要以在职培训为主。未来还应继续教育相结合,要建设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市级培训对象以骨干资源教师为主,培训内容要在调研资源教室功能和运作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系列的培训计划;区级培训作为二级培训,要采用研训一体的方式从区域特点出发,分专题进行;校级培训以实践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使资源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

从长远考虑,要在大专院校的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使每一位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都了解特殊教育,都了解资源教师这一新兴的岗位。

3.2.2建立资源教室的评价体系,保证资源教室的优质发展

资源教室发展的一个外在条件就是运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资源教室向优质有效发展。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以来,先后启动了两次评价,有效推动了资源教室的规范运作。2008年的第一次评价以建设达标为主要指标,其结果如下。

2012年,又一次在区级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全市的评估检查,这次评估检查是以有效运作为主要目标,准备推出一批市级示范资源教室。在评价检查中分别制定了资源教室训练课、资源教室管理等评价指标,对评价的方案和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修正,逐渐形成资源教室的评价体系,促进资源教室优质发展。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4篇

一 农村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

第一,适龄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普查、鉴别、登记困难。我校共有20名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普查、鉴别、登记都是按学生的学习情况、智力表现等鉴定,没有专门的机构鉴定,这就造成了把一部分学困生当成“残疾儿童”。

第二,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宣传的不到位导致人们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家长和教师把学困生当成“残疾儿童”,导致学生家长不愿把真正的残疾儿童送到学校,教师把学困生当成随班就读的学生,放弃了对学困生的转化。

第三,学校管理方面的不足:(1)大多数普通学校不具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经费非常有限。由于经费的投入问题,导致在教学材料、用具、教学设施、资源教室、资源教师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很难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足够的支持。(2)有些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不能坦然地接纳特殊儿童。我国大多数普通学校的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在态度上是很消极的;很多教师不赞同特殊儿童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主要是觉得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差,会影响班上的总体教学水平。此外,普通学校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3)普通学生通常认为特殊儿童比较笨、学习成绩较差,什么都学不会;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喜欢干扰别人,无理取闹,情绪不稳定等,所以普通学生不喜欢和特殊儿童在一起学习生活。

第四,教育评价不当,影响一体化教育的开展。虽然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有不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仍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使得一体化教育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

第五,随班就读的支持系统不完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会在交流沟通、自我照顾、社会技能、学习方式、生活适应、健康与安全等方面需要一定的支持与援助。这种支持与援助可能是间歇的、有限的,也可能是广泛的、全面的。因此,需要有一个支持系统来保证这些支持和援助。这个支持系统应该包括家庭的教育和帮助,社区提供的设施和条件,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等等。但这些支持与援助更要与学校的教育训练有效配合,从而发挥它的整体功能。现阶段我县对随班就读学生各方面的支持援助力度还不够,更缺少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这就使随班就读学生面临很多困难。

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大多没有学过特殊教育,他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很难要求这些教师掌握许多特殊教育的理论和教育训练的各种技能,如语言训练技能、盲文读写技能等等。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应该得到巡回教师、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而现阶段我县巡回教师的制度并不健全,语言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也非常缺乏,随班就读遇到的实际困难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在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协作,校领导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不够。例如,随班就

读学生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由班主任一人制订,学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都未参与,更没有家长、专业人员的参加,这是不合适的。学校应给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大力提倡师生、生生、师师间的合作以及学校和社区、家庭的合作,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配备资源教室,资源教室中不仅要有能满足特殊学生需要的资料、设备、训练器材,还要有能进行特殊教育和训练的教师和专业人员。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并不意味着他整天都应在普通教室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可以根据他的特殊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在资源教室学习专门的课程和内容,或接受特殊的帮助。

二 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进入新世纪,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继续面临着“教育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大力推行随班就读是尽快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走出“随班混读”的瓶颈,是巩固随班就读成果,推动随班就读纵深发展的有力保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家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基本认识,但是在农村学校,仍然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普通教育都抓不过来,哪有精力抓特殊教育”。不少地方的随班就读还主要停留在形式上,领导重视不够,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积极性不高,随班就读质量问题还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政府重视、主管领导重视仍然是当前随班就读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重要性。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两手都要硬。

第一,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特殊教育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发挥骨干指导作用,利用特殊教育学校人力、物力、办学经验的优势,可以给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指导、业务咨询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到随班就读学校听课,与任课教师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个别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随班就读学校的师生也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学习,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随班就读学校能够受益,也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抓好师资培训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核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面对生理上有残疾的孩子,要求教师必须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奋斗精神。同时,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较丰富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具备对残疾儿童施教的能力。目前,存在着普通学校负责随班就读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特别是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三,充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班就读的智力落后儿童是特殊儿童中的一部分,这类儿童的心理发育较差,智力低下,并伴有一定的适应障碍。由于这部分儿童的高级神经发生病变,大脑皮层功能减退,不易形成比较稳固、正常的条件反射,而使大脑的抑制受到一定损坏,致使神经反射缺少灵活性、机敏性,这些都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学习,并导致儿童心理上的缺陷和异常。因此,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基础素质,补偿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缺陷和不足,就要注意培养和形成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他们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四,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管理。(1)入学管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其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1~3岁。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且残疾类型应相同,以便于管理和教育。每个普通学校都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对有意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普通学校要帮助推荐其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无力接收的,普通学校应保证其在普通班随班就读。(2)教育教学管理。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丰富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随班就读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含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半小时的个别辅导和训练。

对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特殊情况允许有适度的弹性。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可以参考弱智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做出安排。对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和训练也应做出适当安排。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全纳教育;随班就读;支持系统

随着全纳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全纳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接纳所有学生、满足不同需求的持续的教育过程。全纳教育成为实现全民教育的基本途径,它使所有的儿童能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参与合作学习,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它不仅涉及特殊教育,还包括普通教育,甚至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领域。目前,在我国,随班就读形式是对特殊儿童的需求响应,是全纳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班就读还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师资质量没有保证、支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需要庞大的特殊教育支持系统,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行政支持

行政支持是以政府为领导核心,以教育局教研室、特教资源中心为技术指导中心的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

1.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残联组成随班就读领导小组,学习全纳教育思想,以随班就读特殊学生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随班就读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使随班就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随班就读学生身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由教育局教研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组成教育教学专业技术指导小组,为随班就读承担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教育评估、筛查鉴定等支持工作,使随班就读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政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全纳教育理念和随班就读舆论宣传,及时报道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支持活动成果,促进社会各方面对随班就读及其特殊教育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4.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手段,以个性化服务为原则,通过送教上门服务或机构服务等形式,借助特殊教育理念和方法,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开展学习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课补习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进而满足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个体需求。

二、学校、班级支持

随班就读学生所处学校、班级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直接关系到随班就读工作的运作和教育质量。

1.由学校领导、班级教师、资源教室教师组成随班就读的具体工作群体,全面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调查、心理评估、入学安置、学籍管理、课程设置、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开展兼顾到随班就读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探索和总结随班就读教学组织形式等。

2.班级教师在情感态度、教育理念、教学活动等方面全面接纳随班就读的学生,并结合特殊教育理论开展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

3.班级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处理、备课、板书设计、课堂提问等方面充分照顾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不断调整课程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

4.班级教师根据学生个体需要安排座位,实施合作学习、伙伴帮扶,帮助班级形成尊重、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三、社区支持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所在,社区支持能使学生尽快适应社区生活,为他们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特殊教育学校、特教资源中心组织特教老师或资源教师深入社区,通过张贴宣传单、散发宣传单或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特殊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支援服务,让社区居民理解、关心、支持社区内的随班就读学生。

2.社区内的残联康复中心、医疗机构及其他民办康复机构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普通学校培训康复教师并为学生提供康复训练场地、器材及指导活动。

四、特殊教育学校支持

特殊教育学校是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学校、学生家长的要求和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需要。

1.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对学生家长和随读教师进行培训的任务,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指导,帮助家长和普通学校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随班就读教育技术,为规范随班就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促使随班就读儿童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2.特殊教育学校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从全纳教育理念和随班就读的实际出发,帮助建立资源教室,承担随班就读的巡回辅导任务,配合、指导普校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与普通学校及时商讨解决随班就读中出现的专业技术问题。

3.特殊教育学校协助随班就读工作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考核评价,督促随班就读质量不断地提高,促进随读工作良性发展。

4.特殊教育学校以教学科研为先导,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与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形成合力,积极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工作规程、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科研等等进行广泛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随班就读模式,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向正规、科学的目标迈进。

五、资源教室的核心支持

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设置的、专门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化教学的场所。建立资源教室出于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目的,是全纳教育理念的良好体现。

1.资源教室配置足够的适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辅导需要的教材、教具和书籍;资源教室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并积极履行职责辅导随班就读学生。

2.资源教室在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咨询与培训、教学辅导、功能补偿和行为矫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全面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及其家长咨询和培训服务。

3.资源教室的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和各种教育手段,既要针对学生当天课堂中未能消化的文化知识给予个别辅导和重点练习,还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4.资源教室利用相关设备和资源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特殊教育信息,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特殊教育技术支持。

六、结论

1.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支持有利于提高残障儿童的入学率,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让随班就读学生实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过得开心。

2.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支持能充分应用普通教育学校、特殊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资源优势,使随班就读教学具有特殊而不隔离的特点和优势,并能充分发掘随班就读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随班就读 历程 反思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162-02

加大发展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中国现阶段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以特殊儿童少年进入特殊学校和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两种方式为主,至2011年我国特殊儿童少年在校生总数为39.87万人,随班就读人数为22.52万人。①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且将长期并存,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最充分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随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的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成为近几年特殊教育关注的焦点,对随班就读的发展进行必要回顾与反思,以期进一步推进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

一 发展历程

1.自发阶段

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反映一定时期的特殊教育理念及国家的特殊教育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普及教育的要求下,我国特殊教育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1978年以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办学形式以单一盲聋学校为主,少数轻度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但是早期的这种随班就读还不是理性的教育政策而是受当时教育条件所限的无奈之举。

2.实验及推广阶段

从1987年开始在全国15个县市进行随班就读的实验实践研究,并总结相关经验,呈现相关研究成果。1987年12月国家教委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大多数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随班就读”一词。1988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普通教育机构招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政策,所以此后随班就读的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这一时期随班就读大量政策的出台主要源于特殊教育资源的不足,特殊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少年入学接受教育的要求。

3.全面推进及普及阶段

1994年5月国家教委在江苏盐城召开全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会议,总结各地经验并规定了政府、普通学校以及特殊学校在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中的职责。②1994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规定特殊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成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标志着我国随班就读政策和理念初步成型。21世纪,有关特殊教育的法规、文件更是不断出台或修订。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19条第2款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随着这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出台,随班就读人数大大增加。

二 总结与反思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高速发展,特殊教育的目标也从最初以提高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转为提高特殊教育质量。随班就读亦如此,这也是实习教育公平的终极体现。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班就读的实施,还存在诸多最终影响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因素。

1.内部构成因素

第一,目标设置。目标设置不具体是影响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提出,“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③这是首次明确对随班就读提出教育目标,德——“学校应当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智——“对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特殊情况允许有适度的弹性。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可以参考弱智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作出安排。对重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和训练也应作出适当安排”。可以看出该文件试图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教育目标以指导随班就读工作,其中关于视力、听力障碍学生的要求也基本是恰当的,但是,对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业目标却是不明确的,而我国随班就读的学生又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所以,目标不明确是智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2003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区)工作的通知》也只大概提出“使广大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顺利进入普通中小学,并能留得住、学得好”,对“学得好”的标准也没有具体说明。

第二,课程设置。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没有恰当的课程就谈不上恰当的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是随班就读中主要的问题之一。随班就读的初衷是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在一起来获得学业和身心上的最充分发展,随班就读学生通常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相同的课程体系与安排,如上海市有随班就读的学校特殊儿童课程与普通儿童课程完全相同的占93%以上,有的学校甚至100%使用普通学校课程。④但是特殊儿童毕竟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语言等方面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所以这种充分发展不会自动出现,只有课程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的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其发展。普通学校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显然还没有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

另外,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也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能照顾到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

2.外部支持和保障因素

第一,师资队伍。师资是教育的灵魂和基础,事实上随班就读的教师除了应有的特殊教育理论方法外,还应具有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咨询指导、学生升学、就业专业指导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技能等能力。在我国,绝大部分普通学校并不配备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普通教师也通常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这势必影响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以条件最为优越的北京、上海为例,2010年北京市随班就读的教师中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只占教师总数的6%,而且工作年限短;67%的教师只有1~2年的经历,经验不足,兼职较多;70~80%的教师兼任每周6节以上教学任务,显然没有足够精力放在随班就读工作上。⑤上海市,2010年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844所,没有配有专门或兼职随班就读资源教师的学校占69%,随班就读教师没有参加过特殊教育培训的学校占43%。⑥教育部2007年对随班就读师资的调研结果也表明只有37.8%的随班就读师资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这样的师资状况必然制约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

第二,硬件设施。硬件的投入是教育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可以说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正在逐步加大力度,但是随班就读的投入仍是整个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据教育年鉴公布的官方数据,1998~2008年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总数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0年净增加22.58亿元,而占特殊儿童在校生人数6成以上的随班就读经费则增加缓慢,除了个别省区教育厅有专门的常规性的随班就读经费外,大多数地方都没有专门的拨款,有16.05%的随班就读学校上级部门从来没有专门拨款,38.46%的随班就读学校有上级拨款但非常少且不是常规性拨款。⑦以资源教室的建设为例,截止2012年,北京市随班就读学校1091所,随班就读学生5616人,资源教室148个,⑧显然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资源教室的设备、功能单一,也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多方面的需要。上海市未建资源教室的学校占随班就读学校的69.67%,有的学校是因为场地、资金,而有的学校是不认可资源教室。⑨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提供随班就读的有力保障。

三 改革建议

在一定时期内,扩大随班就读规模,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要求,以下建议以期对促进随班就读发展有所促进。

1.保障经费投入

随班就读是我国和国际“全纳教育”“融合教育”“去标签化”等思潮结合的产物,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有效的特殊教育模式,因而特殊教育经费应当更多地投向随班就读的学校,保障基本的需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除了国家拨款专款专用外,地方财政给予专项配套拨款,更重要的是保障这些资金能真正用在随班就读的学生身上。同时,要保证投入的资源能充分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促进随班就读师资专业化发展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都明确要求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综合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使更多有可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的理论及技能。对于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教师应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除普通教育技能外,可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格准入证书。在付出更多精力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匹配待遇,在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以增加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入该领域。

3.设计随班就读合理的课程框架

随班就读的课程实现普通课程和特殊课程相结合,学习普通课程使特殊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课程(如定向行走、手语),或根据个别化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同时两类课程之间要有相应的契合点,真正实现“融合”的精神,使随班就读的学生能顺利地升学就业。

4.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监控

普通学校普遍负担都很重,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顾及随班就读的质量,而各地对于如何监督、评价学校工作也没有具体要求,所以事实上随班就读开展的效果不容乐观。制订不同类型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价指标为实施随班就读的学校提供工作依据、为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监控评价提供依据是必要的。这就要从政策法规、教育主管部门、随班就读的实施学校等多方面入手,才可能真正实现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

注 释

①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1

②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5(3):3~4

③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教基〔1994〕16号)

④⑥⑨于素红.上海市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

⑤⑧孙颖.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3(1)

⑦王洙、杨希洁、张冲.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5):13、17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7篇

学校通常要求班主任每学期都制订工作计划,但是很多班主任嫌烦,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只是敷衍了事,制订计划时是一回事,实际工作时又是另一回事。实际上,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上交工作计划,时间反正是要花的,倒不如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学期该做点什么,制订一份务实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有计划并且尽量按照计划去做,和没有计划随随便便地做相比,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制订工作计划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按照一定的预设进行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起来心里踏实,有条不紊。所以,班主任应该认真对待制订计划这件事,尽管领导可能只要你交而不会看,但这是为自己做事,受益的是你自己。

工作计划就是对一个学期班级工作的规划,是班主任的工作指南和目标。按照计划努力去完成,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必然就会提高得快。如果你真的想让计划发挥作用,在制订时就要注意务实,不要写空话套话,要有实现的可能。我比较提倡任务式的或者目标式的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每完成一项都有收获。以下是我自己制订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仅供参考。

【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1.通过班主任推荐和学生民主选举组建第一届班委会。

2.组建班级工作小组,由相应的班委领导各小组完成班级工作。

3.培训值周班委,保证班级课堂纪律、卫生、集体活动等工作的高质量。

4.班级工作各司其职,让更多学生承担班级工作。

5.拓展课代表工作范围,发挥课代表的教学助理作用。

6.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讨论、研究、质疑、自学的能力,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成绩。

7.制定并完善重要的班级管理制度:出勤、课前准备、课堂纪律、集体活动、值日生、轻微违纪行为处理。

8.完善班级管理流程,让学生明确在学校发生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向谁汇报。

9.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在班级树立一批正面典型形象。

10.开发自塑教育系列班会,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情商,健全人格,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11.建设班级图书馆,设专人管理,抽出一定的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2.成立专门的小组,美化班级环境。

13.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益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文化素养的教育活动,如影视教育、名曲欣赏、美文赏析等。

14.坚持按照学号顺序与学生进行交流,一学期与学生谈心的总次数要达到100次以上(平均每个学生每学期交流23次)。

15.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争取本学期家访覆盖率达到75%。

16.每周批阅周记、评选优秀周记,优秀周记由学生录入形成电子稿,以备适当的时候结集印刷。

17.每天利用QQ、电话、短信与家长沟通,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0-02收稿日期:2016-08-26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XJK014AFZ003)、湖南省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和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示范性特色专业(特殊教育)建设的部分成果。

一、问题提出 随班就读是将特殊儿童、少年安置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幼儿园、中小学、职教)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全纳教育在我国的实践探索,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策略[1]。为了保障随班就读的顺利推行和实施,随班就读工作要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普通学校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支撑,构建完善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和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在社会支持理论下的支持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支持体系[2],三个支持体系相辅相成,是有效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班就读在各级各类政府的推动下,在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残联、家庭、社区等的实践中,在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学习的小伙伴的参与陪伴下,定能最终实现从“随班混读”到“随班乐读”到“全面发展”的目标。政府在宏观层面上是推动随班就读发展的主导者,为随班就读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是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1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已基本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行政管理模式。政府是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政府的推动在随班就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和政策是用以规范我们行为、保证国家秩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对于随班就读来说,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是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首要与关键环节,而政府又是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随班就读是一个由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实践形式[3],以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支持需要。要提高随班就读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为随班就读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形成制度体系的保障。因此,对于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政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政府政策制定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从提出随班就读理念,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随班就读的政策制度。作为体现教育平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教育形式,国家对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颁布了各级各类的法律和文件。《残疾人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表明了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明确了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权利[4]。《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的目标。从各条例的颁布可看出,我国随班就读法律法规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行政管理层的决策和实施更为重要。研究者曾从政府层面出发,对湖南省各地区随班就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了湖南省随班就读政府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文献及调查结果发现,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政策制定和实施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政府管理层对随班就读认识不高,支持力度不够大,宣传力度不够。从国家以往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中可看出,相比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完善更为重要,随班就读有时只是一带而过,致使下级政府部门缺乏对随班就读的重视,加大了工作开展的难度。②随班就读所需的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随班就读软硬件环境建设存在短板,教育教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随班就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放于同一班级里学习,而是需要用特定的设备如资源教室、特殊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真正融合。③资源教室的明确定位是保障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以上的问题导致了政府无法发挥其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二、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应有的角色与功能1决策者

政府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实施情况的决策者,需要在宏观层面对随班就读工作予以指导。各级各类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残障儿童的教育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残障儿童入学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决策权。中央政府根据我国国情确立随班就读发展的宏观政策,制定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支持的相关政策法规,地方各级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的同时,需要根据当地随班就读开展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制度,并完善各类保障制度。

2管理者

有了完善的政策制度,还需要规范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实效作用。各级各地政府需要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如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是否到位、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特殊教育学校及普通学校档案管理及教育教学是否合理、随班就读师资力量培养工作是否落实等。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

3投入者

经费投入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物质基础。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政府作为投入者,对随班就读对象的筛查检测、残障学生安置、学校环境建设、资源教室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培养培训、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研究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为了保证随班就读的质量,政府需要设立专款专项,在经费层面上给予随班就读支持,从而更好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三、对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角色与功能发挥现状的分析 调查中,湖南省某地区政府领导反映有些县级政府由于对上级随班就读政策理解不够,导致上级和下属之间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和管理上存在理解和执行的差异。同时,有调查显示,政府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度并不高,特殊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认为政府关注较少、基本不关注和较少关注的占到了67%。目前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政府管理层缺乏对随班就读的关注、认识和宣传。其次,随班就读经费的投入也存在缺陷,导致学校环境建设不足,阻碍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最后,缺乏对资源教室、资源教师的明确定位也是影响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促进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功能发挥的建议1提高执行能力,完善支持保障体系

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能力及加强管理完善支持保障体系是保证随班就读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政府是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主导者,其管理层需要对政策文件理解透析。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在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中,应首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且在实践中学习,制定出适合本地区随班就读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使政策文件更深入地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同时,各行政部门需设立全职的特教专干,专门负责本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设立专门负责残疾人教育的组织机构。因此,各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教育条件等实际情况,设立由相关方面专家组成的特殊教育指导委员会。

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随班就读质量

经费短缺是阻碍随班就读工作、影响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国家十分重视随班就读工作,并且教育部对各地区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扶持,但是笔者发现,对于绝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来说,经费仍然短缺,导致了“随班混读”的现象。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在建立随班就读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需要逐步增加资金的投入,以保证随班就读质量和工作的开展。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设立随班就读的专项经费,并制订资金使用的详细规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根据实际情况,从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中划分出一定经费用于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获取经费支持。二是设立相应的配套资金。拨放一定的费用用于随班就读硬件设施的建设、随班就读老师及学生的资金补助等。

3建设资源教室,有效落实随班就读

资源教室的建设是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资源教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支援,促进残障儿童学业和行为的发展。《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要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因此,为了使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普通班级,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专业的学习平台,资源教室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资源教室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政府需要针对本地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分布情况,根据我国对资源教室建立的政策和制度,确定资源教室的布局,确保含有5名残障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立1所资源教室。同时,政府及学校需要分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并且建立规范的资源教室日常管理和运转制度,以确保充分利用资源教室,保障随班就读质量,从而有效落实随班就读。

参考文献:

[1]刘全礼随班就读教育学――资源教室的理念与实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甘少杏,兰继军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7―10.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第9篇

——洪桥镇中心小学资源教室工作汇报

长兴县洪桥镇中心小学位于太湖之滨,弁山之北。2019学年有共7名残疾学生,其中六年级2名,604班一名,多重残疾,感统失调,由王晨欢老师负责对她进行补偿教学;602班一名,智力残疾,由钱利萍老师负责对她进行补偿教学;四年级1名,404,听力有残缺,带了助听器后能随班就读,能比较正常地参加学习,家长不建议进资源教室;三年级1名,301,多重残疾,虽有8周岁,但生长发育不健全,像1周岁大的孩子,而且不能直立、行走,只能爬行,不会说话,只会摇头摆手,需要送教上门;二年级1人,201,男,残疾证上是肢体残疾二级,但经观察,应该是多重残疾,由金莲英老师负责对他进行补偿教学。一年级2人,103一名,女,听力残疾三级,由倪琴芬老师进行补偿教学。104一名,男,肢体残疾二级,其实是脑积水压迫脑神经引起瘫痪,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啊啊的叫声,由朱胜红老师负责对他进行送教上门教学。对于这些孩子,全校建立了随班就读工作的保障支持及一定的康复操作,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完善了每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人档案。资源教师积极认真踏实地开展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并取得了一点点进步。

因此,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脚踏实地,就会发现别样的风景。

一、校长组长,扎实管理

自2015学年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学校组织管理非常到位扎实。校长亲自担任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学期多次参与研究工作并给予指导,还亲自和残疾孩子进行交流。每学期的第一次行政会和教师例会上,总要带领大家学习有关特殊教育的文件、精神。为了照顾随班就读的孩子,校长对于教室的安排都会做指示。在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学校张贴了明确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工作实施网络和工作规章制度,管理架构清晰,行之有效。为了更好地服务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专门成立了特殊需要学生筛查工作小组、安置工作小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实施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定期开展工作。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二、资源团队,结实发展

脚踏实地去工作,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做不到。从2016学年开始,学校资源教师团队建设更加合理。学校聘请了专职首席资源教师。这两年,在首席资源教师的带领下,学校资源教师团队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定期研讨资源教室个案的教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学校还系统规划资源教师团队成员的特殊教育专业成长,持续培养资源教师,不断提高资源教师、随班就读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能力。每学期定期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和提供特殊教育信息。全体教师的系统培训每学期一般安排两次。有机会会尽量让老师多出去学习。上一学年,我们安排了四位资源教师一起参加了湖师院组织的“中外文化典故趣读妙解”32学时培训,让他们在随班就读工作中能妙趣横生。学校随班就读教研组,有系统地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效果明显。一个学期,我们教研组活动一般安排在五次左右。上课评课的活动安排两次,其他的学习安排三次。这学期,我们已安排了三次活动。9、10月份安排了两次学习活动,一是学习了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二是对我们团队的分工稍微做了一下调整,并检查了工作手册的完成情况。11月20日,为了加强我校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资源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学期计划,结合学校教研节活动,我们组织全校资源教师开展教学研训活动。我们的王伟婷老师为大家执教了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们王庆才副校长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资源之家,充实温馨

我们的家,整洁而温馨。2015年底经财政拨款耗资68562.43元,学校投资硬件场地建设3万余元,建设了100多平米的资源教室。后来,为了更加合理地放置器材,学校能按要求专门添置了矮柜等设备。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资源教室设备比较先进齐全,特殊教育专业书籍及相关资料比较丰富。又因为健全制度的建立,给各项工作指引着方向。特殊教育资源利用率高,作用很明显。在规章制度的监督下,在学生训练时笑脸的点缀中,充实温馨的味道扑面而来。

资源教室优良的硬件设施在为特殊孩子提供支持之外,也为我们的低年龄段孩子和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带来了支持与帮助。

四、别样风景,厚实质朴

为了更好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完善个案管理,学校有完整系统的资源教室个案管理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每一步骤要做的工作。有资源教室个案、教师及教室的课程安排表,并较好地按照课表执行。对于每个特殊孩子,学校按照研判会的分析,已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严格执行,记录详实。根据训练计划,每周对随班就读孩子在资源教室进行两次个别辅导。604班的孙某某,多重残疾,走路不稳,戴着助听器,感统失调,不能参加大规模的体育活动,而且胆子特别小,不敢大声说话。我就从训练精细动作开始,先拼简单的拼图,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系纽扣拉拉链,教她做一些简单的操,拉着她的手带着她跳。三年多的训练,她现在已经能系好纽扣和拉链,在蹦蹦床上跳几十下了。为了练她的胆子,其实是交际能力,我就在其他的时间去找她,跟她和其他同学一起聊天,带着她活动,教她跟人打招呼,现在胆子比较大了,敢在运动会上替我分发奖品,去年班级元旦文艺庆祝会上,她还和同学一起表演了节目,真令人刮目相看。602班的杨某某,主要是智力残疾加癫痫,开始应家长对于课堂学习和集体活动尽量参加的要求,所以资源教室的个别辅导时间把他安排在大课间,主要进行认知训练。后来发现把他们俩安排在同一时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效果不错,今年还在资源教室里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404班的范某某小朋友,主要是听力残疾,戴了助听器以后可以正常学习,所以家长不建议孩子进资源教室进行个别辅导,我们尊重家长的意愿。201的汝某某小男孩,肢体残疾,右手右脚无力,孩子年级小,有点多动。去年刚入学时,教他数数,认颜色,给他讲故事。一年下来,能数0到9这几个数了,跟着讲部分白雪公主的内容了,但颜色还是不认识。今年的新加入的随班就读孩子王某某,听力残疾,我也是单独安排在周三和周五的中午,进行单独训练,主要训练说话和课业辅导,效果还可以。我们的辅导按要求坚持进行,效果明显,还注重家长的定期培训,并为家长提供特殊教育信息,家校合作积极主动、全面、系统、深入。辅导中,孩子们虽然进步不快,但那一点一滴的进步,就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于送教上门的孩子,我校送教老师在充分了解孩子的现状,针对服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后,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康复训练等课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特需儿童得到持续、科学、理性的关怀和积极鼓励,洪桥小学特教团队通过网络,以同“屏”共振的方式,对特需儿童学习、生活、情绪等方面进行关心指导,对特需儿童家长宅家陪学提供有效支持策略,在“云端”架起了与孩子、家长沟通的桥梁。

这几年来,洪桥小学特教团队始终坚持不放弃每一个特需孩子,用创新、智慧的工作方式、支持策略助力特需儿童快乐成长。我们特殊教育小组教师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认真的工作精神、踏实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让家长感动。

五、多方关注,落实成长

随着教师对资源教室的认识深化,不仅仅中层以上干部积极主动地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工作。其他老师都能积极愉悦地参与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工作。学校对于随班就读和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针对孩子的情况,学校选派了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利用资源教室开展工作。学校对特殊孩子零拒绝,形成了全校积极参与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工作的良好氛围。很多孩子都能积极支持,603班的孩子问得最多的是,姚老师要打扫了吗?我们政府和一些企业爱心人士对于特殊儿童也特别关注。前年年底洪桥镇政府开展了一个微心愿活动,对学困生和个别残疾儿童进行了资助。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爱心企业对学困生和个别残疾儿童进行了资助。今年上半年,民政局对所有特殊学生资助1000元。2020春节前,我们学校给每个残疾孩子资助了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