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2 00:23:30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互构理论农村义务教育农民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落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落后了,重课堂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易导致学生的知识范围狭窄。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模式,这是建设新型农民的巨大阻碍。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操场等先进的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教师缺乏教育创新的载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育内容单一。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据笔者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程依然围绕升学考试设置。授课内容依然固定在所谓的“主科”即语数外等科目,而所谓“副科”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则理所当然的让位于“主科”。长期枯燥单调的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应试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等的培养,而这正是造成当代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

3.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有所上升。我国农村教育虽已经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学生较早的脱离学校教育固然能给家庭带来一时的负担减轻和收入增加,但却不利于其长久的发展和进步。

4.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直接参照物和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流失严重,数量不能满足教育之需求。第二,教师授课水平差,责任心不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政府职能缺失。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缺失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基础性因素。政府职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体制不完善。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与之前村镇主导相比,以县为主确实能更好协调县级区域教育资源,减少乡镇教育负担。但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各个地区贫富差距加大。以县为主就不能合理协调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落后。

第二,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突出的“城市优先取向”,在表现出不平等的同时拉大了城乡差距。建立在城市学校基础之上的办学标准,自然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先城市后农村,先重点再普通,先市民子弟后农村子弟,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农村和农民为的教育资源配置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就是一种必然现象了。

2.农民自身原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以及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开始出现。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另一方面,部分学校教学质量差,教育方式落后,导致学生缺乏上课的动力。另外,二元体制下,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开始集中化向城镇靠近,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上不起学的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推进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创新。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保障体制主要是“以县为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县为主”的资金保障体制与农村义务教育溢出效应是不相协调的。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增加中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应赋予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适当的权限。在具体管理事务上仍然“以县为主”,在教育资金方面,要由“以县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国为主”。

第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政府职责划分不明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阻力,当前各级各类政府职责划分不明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省级政府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中央政府越过省级直接对基础教育进行统筹,这种直接的统筹和管理措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办学积极性不高,造成其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的缺位。学者们提出的改进措施包括: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重心,明确改革的重点;强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构筑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平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等。

第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考评和监督机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变成实在的行动,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考评和监督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使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建设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农民自身作用

第一,促进农民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让农民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农业劳动者,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而新的角色定位不仅要求农民掌握农业劳动技术,更需要掌握新时代所需要的科学文化技术,而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农民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根本所在。

第二,改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义务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支点。在此过程中,农民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对教育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而针对目前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更应从农民自身的认识着手,加强宣传力度和激励方式,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唯有从根本上让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原春琳.中高级教师配置不平衡农村教师工资偏低[N].中国青年报北京,2008-12-16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2篇

1.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典型的农村经济农村人文农村生态的国家,要使得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大国变成一个小康社会的自由民主富强积极向上公民国家,如果没有农村教育的健康高效的发展没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分子,农村的任何社会蓝图都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精神化的优质基础设施,他的合理规划统筹配置健康成长,将为农村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和知识源泉.

2.农村教育发展的天生弱势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体制,农村与城市形成了农业单向支持工业的不公平发展模式,制度模式的倾斜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产生了政策一边倾斜现象。在经过长达近30年的发展后城市与农村已经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发展水准上,城市的GDP和财政收入已经支撑了我国近70%的比例。右图充分说明这一点。然而此时的国家收入并不能依照正常的合法途径自然流到农村,当地政府的利益主体迫使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其自身城市的发展需要,农村农民孩子无法真正公平分享到国家快速发展的成果。

农村教育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他的投入产出缺乏一种短期的利益显性相关性,而社会市场主体的利益倾向性使其不愿将重大资金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中,这样农村义务教育就失去了靠正常的市场途径解决自己发展所需的资金,因此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制度倾向就无法保证其正常发展。

为了正确了解并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状况,我们此次专门赴湖北省黄石阳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880份调查问卷中有657份认为影响农村义务教育长远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短缺,的确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持规模与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不仅占GDP的比例比发达国家少,就连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占公共教育资金的比例也显得很低甚至比发展中国家还低,

这种现象在我国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是极不明智极不合理的。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只有在充分资金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与基础。

在此次本课题组赴湖北省阳新调研中发现在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中,95%的受访者认为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资金的短缺已经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发展缺乏保障,农村师资力量不全,硬件设施落后和生源严重流失请看以下几组数据。

教育是培养劳动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师资力量的素质和整体质量直接决定着平培养学生的深度与广度,能否高效地结构合理地安排师资力量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利益.

根据财富代际理论,当代人对下代人的投资存在着远期利益相关性,在当前的教育投资中2004年我国公共教育投资占GDP的仅有2.9%,教育财政投入也仅有3.2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1%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从整体来讲并没有把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核心地位,教育的重要性意识没有完全贯穿进政府主体工作中。

3.挤占挪用平调教育资金的现象比较严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同时国家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规模和比例上也持续实现小幅的的增长。但是资金的上升并没有使得农村的义务教育出现相应比例的发展,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方和学校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挤占,挪用,平调甚至集体平摊现象很严重。在这背后隐藏着我国教育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事实。

二、规范教育资金管理体制,扩大教育资金铸集渠道和范围

1.规范农村教育资金管理体制

2004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其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要增加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郑重承诺,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切实加大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规模和比例,做到让农村学生真正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制度监督,建立一套完善的长远的资金管理模式.例如可以设立专门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会,其操作模式可以借鉴我国的社保基金的管理体制,同时设立由民间专家学者,村委会,普通民众组成的长效监督理事会,理事会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资金设立的条件,资金的来源,资金的使用,资金会加入的条件等等进行听证,目的是确保该资金能够保值增值,并且保证资金真正地为农村中小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大力培育农村权利主体,使资金管理与民众的各项权利相统一

农村教育资金的随意主观挪用,挤占,平调以及集体平摊行为,从法律层面上讲是政府主体无视农民经济社会权利,管理体制缺位的集中体现。一台民主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资金管理体制应是教育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得到妥善的协调和相互的保障,权利的排他性和强制性不能在资金管理体制中缺失和弱化.从我国义务教育法规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中可以”看出其内容模糊,实施程序不明,责任主体主体之间确定保障他人权利的努力程度确定缺乏标准,即权利的排他性无法得到刚性的强制保障。第十一条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众所周知法律是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的在法律中使用不明确的用语如“应用于”给利益主体提供了一个建议使用法律的文件,无法保证使其真正在法律的规定下负责起建设义务教育,稳定社会秩序,提高管理水准的重任来,因此,中央和地方必须讲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战略的高度认真落实和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

3.转变教育主体观念,多渠道的保障资金供给持续运行

当前,绝大多数政府和学校负责人将制约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因素盲目简单的归结为教育投入不足,的确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目前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农村教育资金的低效不合理使用无疑也是制约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无法实现大规模提供供给的情况下,各级教育主管主体应转变观念,积极主动的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合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与高等教育,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关系,使农村教育这一基础领域得到根本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1)我国政府有必要建立犹如社保资金的专门项目,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分享市场优越成果,为农村教育开辟创资新道路。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应该在中央,省市,县政府财政中按固定比例划拨计入账户,同时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理事会,由社会名人或者政府专人负责,集中投资于比较安全的领域,形成一项长期小额投入保值增值稳定的融资机制。

(2)加大全社会监督力量的行使,形成高效合理的教育责任监督机制。

传统权力理论认为,没有监督约束的权力是无效的权力,是形成社会腐败功能低效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权力的使用行使都必须由一套强有力的监督力量进行约束,形成一套权利理性循环模式。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农村教育资金的使用以及农村教育主体必须在法制化制度化透明化的运行轨道下才能正常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2]取自于“领导决策信息2003”.

[3]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为《中国统计年鉴》.2002.

[5]为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李竞能.

[6]湖北省统计年鉴,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02.2004.

[8]马国贤: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2004年会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3篇

【摘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师资匮乏、公办学校生源流失和教育“倒退”现象的出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新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及经费保障机制发展历程

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国在1990年前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师资问题。截止1984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超过9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此需要制定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在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普九”的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超过85%。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截至2007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实现“普九”的县数已占全国总县数的98.5%。

2000年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步纳入财政预算,经费投入由以农民为主承担转为以政府为主承担。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8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存在的新问题

2.1师资匮乏问题

我国师资力量的匮乏和师资分布配置的不平衡,以及教师待遇的城乡差距,教师心理负担大等因素直接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在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中小学生的教育,这个庞大人群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多数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偏低。以小学为例,小学教师中有71.2%的人认为教师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其它行业生活水平,25.0%的人认为与当地其它行业生活水平持平,而认为教师生活高于当地其它行业生活水平的只占3.1%。由于工资较低,又缺乏保障,不少地方教师流失严重。

2.2公办院校生源减少问题

随着近年来私立学校的兴建与壮大,农村公办学校受到极大冲击,生源流失严重,教学管理松懈,教师积极性低落,教学质量急剧下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城乡之间,公办与私立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

2.3教育“倒退”现象的出现

农村义务教育的“倒退”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教育公平方面。部分农村小学只开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与十年前相比少了体育、美术、音乐、历史和自然等课程,不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设施方面缺乏财政支持,房屋破旧、桌椅残缺在很多农村小学都存在,部分农村初中基本上不上实验课,这与十年前相比确实是在倒退。教育公平方面主要是贫富与学历高低直接挂钩,在升入高中就学机会上,穷人家的孩子远远低于富人家孩子。

3解决对策

3.1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改善农村教师待遇。首先,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在现有状况下,应保证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标准,实施农村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并及时发放;其次,改善农村教师办公条件及生活条件。在合点并校的同时为农村教师配置完备的办公教学及生活设施,鼓励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改一次性资格考核为多次考核;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特别是第一学历要求;建立规范的教师聘任制度,面向全社会招聘、录用愿为农村教育作贡献的合格教师。

建立新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农村教师实现观念转变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当定期为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并适当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校本培训,以便更好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2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

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使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呈现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情景。这样既能减轻政府办教育的经费负担,又能满足人们对教育多元化需求,给教育界带来活力和竞争的氛围,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筹资办学,建立一批私立学校及公办民助学校。把社会力量办学作为政府办学的补充,同时加强对其进行监督与引导,从而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义务教育模拟市场化。政府应退出教育的竞争性领域,改变以前与学校纯粹的行政隶属关系,扮演教育市场的监护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和教育消费的保障者。

3.3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强对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督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既要弥补历史性欠账,又要改善现在恶劣的办学条件。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机制。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比例,同时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额度。加快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只有用法律形式规范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既有权威又有权力的监督机构,每年不定期的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并及时采用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将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接受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3.4转变办学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要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生产性质的应试教育办学思想,积极推行服务意识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价值主体,确定“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取向,逐步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4篇

1.1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非常少,主要是靠上级部门拨款。本来财政拨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很少,而且这些经费还包括学校的教学业务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教学资料印刷,还得用于校舍、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4]。造成一部分领导不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对教师缺乏相应的监督,培训后对其培训效果缺乏及时的追踪和评价[5]。

1.2教师考核缺乏科学性

根据走访发现,大多乡镇是利用教学成绩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对教师进行考核,很少能利用师德水平或者课堂教学能力方面进行考核。这就表示现在主要利用教学成绩来做为教师考核标准的学校随处可见,这不利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发展性教师评价”[6]。另外,大多数学校的考核方法也不科学,没有把家长的意见和学生的评价考虑到考核的范围,学生意见的评价所占比例偏小,这就导致了考核结果的不够客观、有效。

1.3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缺乏热情

在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激励是整个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激励、指导以及帮助,只有遵循激励的基本原则,使激励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才能保证激励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它本应具有的作用[7]。而在实际中,激励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教学的成绩和教师的工作量,而非是根据学校的整体绩效,这就导致教师的发展缺乏了现实性,无法让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无法让教师的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山区农村,教师的物质激励缺乏,奖励太少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1.4教师自身“造血”功能没有得到挖掘

据作者调查所有教师中,能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师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回到家中就开始忙着农活,学习的欲望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教师自身“造血”功能的欠缺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信息匮乏、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主要原因。

2加强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2.1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长期以来,经费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在教育经费的供应和需求问题尤其突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问题上,首先应该增加经费的投入,不应该存在城乡不同的问题,对于困难的地区要多加帮助;其次就是要改善投入的结构,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应该多注重农村地区,大力扶持农民。把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作为投入的重点,从而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需求。

2.2改变山区农村教师聘任制度,引进优秀人才

健全教师聘任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对山区农村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合理设计招聘步骤,对于教师招聘来讲还应该严格遵守考试程序和审查程序,严格对待每一个招聘环节及步骤。针对教师考核,做到步骤清晰、程序科学、环节合理同时还要确保各个步骤能够顺利进行。在招聘的过程中,负有义务教育义务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完成教师的审查工作,避免出现相关人员走后门,权力招聘,情感招聘和互惠招聘现象。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签订制度,保证合作双方的权利不受损失。

2.3完善山区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

对培训机构进行健全,加强落实培训责任。开拓培训思路,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规范培训管理,重点督查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确保对培训金额足够落实。管理部门对于不明确、不清晰、不明显的培训活动严格禁止,防止培训工作的低效率。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对举办校长岗位能力大赛、教师素养大赛等各类形式丰富的比赛活动要进行大力提倡。鼓励各个学校开展自主培训、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造血”功能。建议教育部门可以配发教师阅读书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培训、网上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身能力,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造血”功能。地方学校也可以搭建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自我能力。

2.4构建山区农村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教师评价的理念,将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将包括政府、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在内的评价者作为教师评价的主导力量,对教师个体特征和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师评价方式,帮助教师在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体现学校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其次,突出教师评价的个性特点。正确处理业绩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发展性评价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所提供的全面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要求评价者对教师的发展和内在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这一过程对于教师的业绩评价并不排斥。而科学、合理的教师业绩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科学依据,两者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在发展性评价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业绩评价,如果不单纯以奖惩为目的,并非会遭到教师的反感,反而会得到教师的配合和支持。

2.5完善山区农村师资管理激励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5篇

(一)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上学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程务工的随迁子女需要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涉及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争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义务教育农村适龄流动儿童达2877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流动儿童,城镇的学校规模、教学设施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有的中小学班级里学生数甚至已经可以达到六七十人,有的当地公办学校为缓解教育资源配置压力多不愿意接受农民工的随迁子女,而私立学校的价格偏高,农民工家庭接受困难,给随迁子女的入学带来阻碍。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使随迁子女有机会能够进入到城市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定位不同,并且随迁子女流动性大,所以城市的义务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随迁子女,所以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城乡教育融合难。而一些城市虽然有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所设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是这些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多地处城郊,教育环境与设施没有保障,更加不会有教学骨干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大,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辍学现象严重。对于在城市里完成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阻隔和各地的异地高考政策还相对模糊,他们在义务教育之后便处在了教育的困境。统观以上随迁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在教育公平未得到全面展开。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类特殊人群,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是最需要亲情呵护的,他们渴望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渴望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然而留守儿童却偏偏在这方面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长期的情感缺乏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益淡薄,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不良心理还有可能导致成年后滋生怨恨社会、报复社会的不良行为。还有一些父母即便有机会可以和自己的孩子经常进行沟通,但是由于父母素质有限,在外务工又受到不良气息的影响,也难免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认为读书无用,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作为引导,留守儿童很难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早早走入社会。

(三)农村学生上学成本加大

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增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增加”,另外一种是“主动增加”。“被动增加”主要指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农村生源急剧减少,为了整合教育资源,节省教育经费投入,二十世纪初在全国实行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教育改革,大量撤销农村中小学校,使学生上学集中到城镇,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了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这样大范围的撤点并校,使原来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的教育,变成了每天需要做校车上学放学,每月的交通费、伙食费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而面对没有校车的学校,家长为了保障孩子上学放学的安全不得不去接送,耽误家里农活,有的家长甚至搬到城镇去陪读或者住校,这给经济收入比较单一的农村家庭都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2〕“主动增加”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镇的经济发展及相对农村优越的物质生活对一部分农民形成了诱惑,所以成为“城镇人”而不是“农民工”成为很多农民的愿望,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使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所以许多农村父母把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3〕有的家庭让子女参加各种补课班来提高课业成绩,有的家庭甚至举家搬到城市只为让子女能够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的思想,这也给多数靠地吃饭的农民家庭带来的额外经济支出。

(四)偏向“城市取向”的教育发展战略

我国从建国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都实行着“农业反哺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而导致了教育战略的“城市取向”。在教育发展思路上,实行“以先进促落后”的教育政策,更多的关注教育效益忽视对人的关注。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城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来源于隶属主管部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由乡村自筹经费,而由于农村经济大多没有城市发达,并且加之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税收制度,农村的剩余净额过度流入政府,在农村办学经费上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教育内容上,虽然已经实行多纲多本,并且给了地方一些自,但是对于大部分农村学校来说师资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没有能力自主修订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大纲了,所以在教育内容上农村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适合城里孩子的“精英式”教育内容,这样使很多农村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沦为“陪跑者”。

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促进教育公平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制度是导致进程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上学难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相关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所以要想促进教育公平,就要逐渐突破这种城乡二元制度,实现国家统筹规划,发展欠发达地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用一种公平合理的公民身份制度取代现存的二元户籍制度,只要是适龄入学儿童,都应当享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没有身份歧视,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二)改革城镇教育管理体制,保障义务教育实施

在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面对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也要积极出台政策对其受教育权利进行保障。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积极出台教育管理机制,将随迁子女放到当地的教育规划当中,保障随迁子女在居住地能够顺利入学,对于公办学校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拒收随迁子女,对其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也可以建立一些有效的监督与举报渠道,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教育经费的保障,力求本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到达一直。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公办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使其一定程度上能共享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例如可以实行教师的轮岗,定期使公办学校教师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进行岗位互换,或者定期举办校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等活动,来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缓解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的压力。对于有升学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也应当尽快完善异地中考等制度,不让他们因为户籍制度错失升学机会。要尽快出台与“异地高考”政策衔接的“异地中考”政策,避免随迁子女的求学尴尬。

(三)改进“城市偏向”的教育规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上政府是严重缺位的,要想真正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首先要从政府角度出台举措来均衡城乡教育投入,在资金投入上可以形成由基本财政支持、财政拨款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的教育投入模式,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在教育内容上首先要构建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大纲,不能一味追求城市的“精英”教育,因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人人都能够上大学,而是希望为每个人提供均衡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这样才符合价值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同时注重乡村文化教育的弥补,在教育过程中贯穿乡村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农业知识和农村的感情,使义务教育阶段之后是有一部分学生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进入到相应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代农业和进行新农村建设,而有机会进入到大学学习的这一部分农村学生,也能够有因为对故乡的感情而回家乡工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镇化进程。

(四)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健康成长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三农”农民素质服务

广播电视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1999年8月,原教育部电教办转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为三农”服务项目”。200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明确提出:“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就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重大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也为现代远程教育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业部的调查显示,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村、农民教育的相对滞后,已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致富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2、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我国仅为4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二、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更低。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为399.5万,占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数的63%;小学学校数为38.4万,占全国小学学校数的84%,在校生数为8141.7万,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数的67%。而占全国16%的城镇小学却占有全国35.7%的专任教师。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多,教学任务重,相对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农村普通中学的情况与农村小学的情况类似,占有全国49.6%的农村中学却只占全国37.6%的专任教师。从师生比例上说,农村普通中学的比例也比城镇的低。虽然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6.5%。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更达不到上述的学历标准。

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地方实际,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办学规模都呈减少趋势,形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三、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经济与社会转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定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社会性、开放性的本质特色,决定了它能够更快,更协调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承担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使命,主动为“三农”提供服务。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与其他教育相比,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运作优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行系统办学,是电大远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办学特征。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农村,覆盖全国的办学管理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地反馈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2、远程教学优势。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卫星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人网(以电大自身独有的办学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特点的管理网络)“三网”,“三网合一”是电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把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基层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供那里的人员学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电大远程教育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和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方便迅速的教学信息、覆盖面广、学习成本低等优势,尤其适合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难以到达的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施远程教育的前提与条件。多年来,电大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构建反映远程教育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努力为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的各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在传统文字教材建设上,大多数教材设计采用“合一式”,即注重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自学指导、自测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自学与思考;在其他媒体资源如录像、录音、VCD、CD、多媒体CAI课件、网络课程的制作中,积极把握开放性与灵活性、参与性与交互性、智能性与可控性的特点,从而制作出了一批受学生欢迎、形式多样的优秀教学资源。

(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系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强化系统建设,把县级电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县级电大工作站的基础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县级电大工作站的硬件建设,狠抓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基点,使教学网络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从规范运行、增强活力、资源共享、提高效能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探索管理的新模式,给基层电大更多的办学和教学自,提升其适应性、主动性,形成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转变观念、重心下移。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意味着办学的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要实现全方位的重心下移。目前,国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燎原学校”、“村村通”工程等,为教育重心下移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平台。此外,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系统重点打造县级电大网络,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这些县级电大具备了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为“三农”服务的县级区域远程学习中心,更在于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同时,开辟“新农村”远程教育网站,构建服务平台,把信息资源发送到更多乡镇,使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成为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中心。调整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提高服务效果。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贴近农村实际,拓宽服务领域。电大远程教育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讨和把握农村受教育者的各种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实效。大力开展各类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专门人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专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新课程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种、养、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善云.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方略[J].现代远程教育,2005;(5)

2.孙俊芳.关于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

3.张少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远程高等教育服务“三农”[J].中国远程教育,2004;(4)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浅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单位:南乐县福堪乡六合中心小学 教师;蔡合才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8篇

从已有文献来看,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农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农村教育功能、农村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农村教育的学理基础、农村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等内容。

(一)关于农村教育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在农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大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地域概念,即在农村中进行的教育;另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功能概念,即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与此同时,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是根植于二元社会的一个概念,强调应动态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因此,关于农村教育的内涵,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区位概念。如认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业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1]显然,这一界定是与中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紧密联系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教育结构。由于农村教育是对应于城市教育因而也是一种区域性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视野中,农村教育也被看成是一种层次偏低、结构与功能较为单一的教育。第二,功能概念。如认为农村教育“包括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有关高等教育在内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2](P2)这一界定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边界,将农村教育视为一种大教育,指一切可能且应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这种教育既可能发生在农村,也可能发生在城市。它既指农村中的教育要强化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功能,也指城市中的教育要强化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功能。从区域概念转化为功能概念,使农村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更宽阔的理解。第三,操作定义。如认为界定农村教育概念时,至少要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三个层面来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1)农村教育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仅能自给自足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的传统农业为基础的;(2)农村教育是与传统的、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比较分散的居住方式相联系的,并且也是与低收入群体相联系的;(3)农村教育是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3]显然,这一操作定义所涉及的三个层面内容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而也蕴含着农村教育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范畴。关于农村教育的内涵特征,有学者系统总结归纳出了六个方面的特征:[4](P163~178)(1)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启蒙性。主要表现为普及教育的基础性和文化知识的启蒙性。(2)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主要是指农村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复杂,客观上形成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3)教育空间的广袤性、复杂性和学校布局的分散性。这是农村地广人稀、情况复杂造成的必然结果。(4)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这一特点是指农民最关注的是教育的直接效应,注重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5)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性。我国的56个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异彩纷呈的灿烂文化,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县和县以下的乡村,因此造成了农村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性。(6)学校人才优势的先导性和辐射性。农村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学校教师一般都是当地较高层次的文化人,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他们的现代意识、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和智能水平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也有学者指出,21世纪新农村教育应该具备三大特征[5]:一是农村教育突破原有束缚成为“大教育”,具体指一切可能且应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二是农村教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三是农村教育应该是提高公民素质,将农村人口转化为时代新公民的教育。

(二)关于农村教育目的及其价值取向的研究

关于农村教育目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这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农村服务,具体体现在培养新型农民。如有学者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必须突破单纯升学考试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源,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承担者。”[6]二是培养合格公民。这类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如有学者指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由“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7]三是培养农村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存姿态。这一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标包括两个层面:(1)给予乡村少年以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即立足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升国民素质;(2)作为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观,培育乡村生活的基本文化自信,并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积极接纳现代文明,又不失对自我生存乡土的关爱,从而实现个人内在生存秩序的和谐与置身乡村生活世界之中个人生命意义的安顿。[8]关于农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学者们从农村社会的发展历程、农村的现实状况等角度切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的研究视角: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认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的教育价值取向,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以巩固社会政权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再到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兼顾农村教育的个人价值取向,最后到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逐渐凸显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9]二是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出发,认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为:社会本位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观、个人本位的农村价值取向观和兼顾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折中价值取向观。三是从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的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模式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一种可称之为“城市化模式”,另一种可称之为“乡土化模式”。以上三个层面研究视角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学者们对于农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关注都与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在实践导向上对农村教育的理解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一是坚持“离农”取向,认为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孩子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或更高一级的学校,寻求更好的出路提供条件和环境;二是坚持“为农”取向,认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但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从“离农”与“为农”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困境中摆脱出来,着眼于城乡共同发展,使农村教育不但满足城市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10]

(三)关于农村教育功能的研究

农村教育功能探讨的是“农村教育干什么”的问题。对农村教育功能问题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对农村教育本质问题的正确理解。由于研究者们在农村教育本质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因而关于农村教育功能的理解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有研究者根据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差异,认为农村教育功能可分为三类[11]:一是“为升学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城市升迁需求;二是“为务农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扎根新农村建设者的教育需求;三是“为进城务工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技能培训需求。(2)还有研究者根据农村教育对社会子系统和乡村社会本身的作用,认为农村教育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特殊。这种特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2]:一是具有实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农村教育并不总是被动地去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能用人类积累的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积极地影响生产和生活。这种主动、积极的影响表现在育人、科研、服务、文化等各个方面应起到导向或引领作用。其中,培养和造就不同规格和层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这种引领作用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二是农村教育具有开发农村“本土知识”的作用。农村中“本土知识”是其固有的自然知识、长期积淀与传承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生存知识,也是农民的精神空气和物质给养,更是促进农村社会内在发展之“根”的力量。三是农村教育具有改进农村风貌的渗透性作用。这种渗透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乡风民俗方面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因为良好的农村教育不仅是形成文明乡风的根本途径,也使得广大农村儿童能够顺利地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同时,良好的农村教育对于协调中国农村的社会利益、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整合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源、最终实现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然,农村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如何才能使农村教育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述关于农村教育功能的两种观点是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待农村教育功能的。前一种观点是从个体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农村教育功能;后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发展(包括乡村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农村教育功能。事实上,农村教育应该同时兼有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在认识农村教育的正向功能时,应该将上述两种观点综合起来。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农村教育也会出现负向功能。譬如,如果教育系统与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系统不相匹配,则可能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秩序解体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在研究农村教育功能时,应该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教育的正向功能,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农村教育负向功能的出现。

(四)关于农村教育的学理基础研究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农村教育的哲学基础。人文主义教育非常注重人格教育,认为人性是美好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每个人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并且有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美德。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使他们更了解自己周边的环境及所处的时代,进而体认人生的道理与文化规范的价值。[13](P10)依此观点,人文主义是乡土教育的价值基础,其所倡导的“尊重人性、关注人格健全”的理念正是农村教育培养“人们了解与认知其所生活环境的人、事、物,从而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进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自尊自爱与社会意识,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乡土情和世界观的国民”目标的体现。[14]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农村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认知发展论强调,学习是在心灵与经验交互作用中重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在具体经验中发展出来的,为发展知识,必须提供给儿童具体的经验。该理论强调,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与周围的人、事、物交互作用以后,才产生知识。因此,教师如果教给学生与其生活或经验无关的知识,对儿童而言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实际。皮亚杰也认为,人的个体智能的发展,也就是个体在环境中生活成长的历程。[15](P38)因此,儿童智能的发展,并非只是在知识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在智能行为上品质的改变。在皮亚杰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布鲁纳广泛研究了知觉问题,认为认知发展按照动作式、图式和符号式三个阶段持续前进,各个阶段分别代表一种内容的表现形式。在知识获得过程中,一个人首先是依据动作学习,然后依靠图式学习,最后依靠符号。据此,教学如果按照从直接经验、图式经验到符号经验的顺序展开,就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台湾学者陈玉玲进一步指出,知识的获得是藉由图式的同化和调适的过程。具有适当差异的经验能够被调适,但是如果新经验与当前的理解水平差异太大,则不会获得新的理解,所以要先实施乡土教育,再教导其它国家或世界性的知识,因为乡土教育的知识与我们原有的知识差异较小,有助于图式的同化和调适过程。可见,农村教育所主张的儿童学习乡土进而产生乡土认同的观念,强调儿童主动、积极建构乡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理念,正合乎认知发展理论。[16]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多元文化论强调,要尊重差异,维持多元,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有参与社会每一层面的权利,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独特的个体。多元文化教育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复兴运动浪潮中少数民族要求教育平等而出现的。一般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所属社会群体等的差别,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17]而农村教育正是尊重文化多元的价值性,提供不同文化观点、经验和贡献的教育。它将不同种族、性别、阶级及其文化视为积极的、真实的、动态的;它的教材取自社区,用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解释概念,以达成多元文化的理念。文化自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是农村教育的文化学基础。在现代化日益推进的过程中,关于农村教育发展走向有两种主要观点,即农村教育发展的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城市化。这使得农村教育发展始终处于突出农村元素还是突出城市元素的两难困境之中。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末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对这一困境的解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它没有“文化回归”的意思,不要“复旧”,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部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8]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农村教育要走向“文化自觉”之旅,不仅要全面认识城乡文化的差异,反思农村教育的文化走向,而且要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城乡之间形成动态性的文化互动和互惠,从而使得农村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要求,为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用人才。(本文来自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五)关于农村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就国内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一些研究者以一种“局外人”的立场,持一种实证科学的态度,力求尽可能“客观地”研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农村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也有一些研究者引入“质的研究”和“行动研究”等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强调应秉持一种“同情”和“理解”的立场,强调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和建构特定情境下的知识、结构和意义。但总起来看,在农村教育研究领域内,持“局外人”研究立场者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这种占主流位置的把农村教育“对象化”的所谓“客观”研究立场,遭到了另外一些“圈内人”毫不客气的批评。批评者们明确主张:农村教育研究者不应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立场,对农村教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应该更多地贴近农村教育的具体情景及其当事人的真情实感,从而提出一些有助于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但也应看到,就研究者的基本任务来看,不论是持“客观”立场还是“同情”立场的研究者,恐怕都难以否认,只要是某种活动还能被称得上是一种“研究”,那就不能没有最为基本的“认知”功能。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研究者,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如何解决认知的“有效性”问题。[19]

二、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农村教育研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教育问题,尽管学者们对相关主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研究的学理水平还很低,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需要对现有的研究加以学术反省。

(一)研究内容:求“真”还是求“用”?

教育研究主要是应用研究,即便是理论,也主要是应用理论的研究。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教育理论多是以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应用。据此,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求“真”,外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求“用”,意指农村教育理论要从中国农村本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出发,生成符合中国社会情境的农村教育理论。然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性与思辨性上,而思辨性表现尤甚。经验研究不能解决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思辨也仅是现有结论的演绎,以逻辑的推论和演绎来认识、界定复杂的变动不居的农村教育实践,而不是基于教育问题的历史与逻辑的分析,结果把自身局限在原有的认识与思维框架之中,既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又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做出预测与批判。而辩证的思辨应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以实证知识为前提和依据进行的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农村教育理论与其它理性认识的成果一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仅是从理论到理论,那么这仅仅满足了内在逻辑,而要满足外在逻辑还必须通过对现象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得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取样个案不断地检验和修正,这样的理论才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20]事实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不存在彼此的隔离,相反二者存在着互动生成的密切关系,实证方法的运用离不开理论思辨,理论思辨的展开必须“回到事物本身”,并准确把握教育实践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未来的农村教育研究者要明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内在关系,构建基于本土实践和世界性视野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关注中国农村的问题和现实,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时要立足于中国的语境来创造“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实现在元理论或元话语层面的本土化;另一方面从“知识中心”转向“问题中心”,问题的独特性恰好决定了教育理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理论不断接受来自实践的修正和补充。

(二)研究方法:“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第9篇

【关键词】民主;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亿万农民行使自身民利的有效途径。基层民主主要是指农村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村务和政务公开,即“四个民主、两个公开”。“四个民主、两个公开”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所在,它有效地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亿万农民行使自身民利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培养农民民主意识、提高农民民主能力的最佳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的民主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才会公正客观地进行民主选举,选出能够带领本村走上幸福道路的村干部,村民才会把自己当成主人翁,对本村进行有效地管理,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民主价值的理解程度,影响着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二、农民文化素质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约

“即使在比较原始的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正式教育,如果公民所处的杂乱无章的环境迫使他们受到一种教育,使他们足以对付他们共同的问题,那么,民主就能持续下去”。可见,教育和民主的密切关系,民主的政治文化环境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十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然而,农村教育水平滞后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辍学现象严重,农村人口文化发展水平制约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2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4—10%之间。其辍学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与学生实际情况反差较大,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丧失学习的信心;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基础设实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缺乏远见,不鼓励子女好好学习,甚至有劝退出去打工等行为。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农村地区有的学生上得起学,却上不好学。几年后这部分人将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然而连初中都没读完的村民怎能担当起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任。因此,要从根本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的根本普及和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刻不容缓。

第二,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意识淡薄,具有针对性的民主法制教育太少,制约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村民是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历史唯物主义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农村,虽然村民在民主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了巨大的创造力。但是,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水平,而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基层民主活动、讨论问题、做出决策等,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使民主走向极端化,所以很难做到民主参与。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正确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利。村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的主体,自身发展有很多缺陷,影响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他们大多数往往文化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普遍较低,有的甚至在民主选举时不能正确填写选票,有的则无法真正明白自己的意志,没有行使自身民利的意识,他们参与政治,很大程度上不是作为行使公民权利的目标而进行,而是为了某种具体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同时,确实存在着一些农村所谓的“霸主势力”以及宗族势力的参政,对农村基层民主肆意践踏,严重扰乱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

然而,针对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民利意识淡薄等现象却没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座和文明常识教育培训,更没有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民主教育的班级或学校,这就导致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缓慢。

第三,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组织能力较差,也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如果说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那么村干部就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然而,目前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觉悟较高的村民绝大多数或进城经商或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选出的村干部绝大部分都属于这类人员。另外还有原来任过几届的村干部继续连任的,这些人工作起来大多是拘泥于旧的准则,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创新能力,死板教条,往往是一届干满过后,工作仍无明显起色。这些直接参与农村工作的地方干部都存在民主意识淡薄,政治素质不高,执政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不求甚解,尚不适应民主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三、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壮年的文化素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必须注重面向农村大多数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农村教育的重心。只有努力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农村的民主观念才能注入新的血液,民主的真正含义才能深入人心。首先,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少年儿童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上学为荣、辍学为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要依法追究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其次,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备,课程的开设应给学生一定的自,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带着一技之长投身社会、建设家乡。另外,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前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的形势和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投入资金,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集中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重点是加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方面的建设,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住宿拥挤和学生校外租房的问题,引导和支持地方积极解决目前农村学生寄宿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学习、生活条件。

青壮年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有效、更科学的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才会强于他们的父辈,争取自己权利的概念和要求参与政治的理念才会为迫切。这就能从根本上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努力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的民主法治教育培训和民主实际活动,让村民逐渐改变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力量,要学会大胆行使自己的民利,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教育培训,提高村领导干部的政治文化素养和组织领导能力。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导航者,村干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针对村干部学历低、文化基础差的现状,应鼓励村干部报考大专班,着力提高村干部文化知识水平。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分期分批到县乡集中进行系统化、正规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将政治理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发展能力。此外,针对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状。一方面要在农村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和退役军人中挑选年轻有为和致富能人放入后备人才库,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这样,综合素质高的年轻人将成为村干部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政治文化的改善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积极的影响,农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只有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稳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馆,1988.

[2] 陈庆力.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04).

[3] 刘剑峰.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及其现实困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03).

[4] 李艳,李双名.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