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模具设计与制造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4 16:27:49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1篇

关键词:问题;防止措施;新技术

引言:模具作为工业的基本必须的工具,有“工业之母”之称。百分之七十五的粗制作的的工业部件、百分之五十的精制作的部件使用模具制作的,几乎全部的塑料产品也利用模具制作。我国的模具产业刚刚驶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其中的不足仍较多。在很多方面和起步较早、发展良好的国家比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精密零部件的模具制作在行业中的比例仍然不高,部分简短的模具工艺使用仍不普及。尤其是在大批量、精密与长久使用的模具工艺上还有着较大差距。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不高

因为现在制造工业里模具系统的具体使用基本通过人工来进行,而没形成健全的管理系统实施控制,致使企业较难衡量模具制作花费的时间与成本,更不好把握模具设计导致的品质高低,嫩亿精确计算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制作效率,因而无法及时对模具进行维修和检测模具的使用状态。再者,因为模具生产管理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在制作、维护模具上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与成本,继而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出场日期延长等情况。

2、标准化水平较低

模具是专门用于塑形的工业零件,即使非常个性化,但也属于工业范畴,因此标准化水平十分关键。我国模具标准化的管理入手时间较短,所以模具标准化比生产滞后许多,更滞后于国籍上很多工业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模具工业先进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德国,模具标准化至今已有百年的进程,模具准则的提出、模具标准件的制作和配备,已有着健全的系统。但我国模具标准化的起步,仅仅在“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之后的一九八三年才进行。现在我国已经存在两万多家模具制作企业,模具制作有了长足进步,然而和工业生产的需求相比,还不够现实的需要。

3、相关人才不足

目前全球正实行着影响深远的产业调整,有的模具生产慢慢往发展中国家迁移,我国正在变成全球模具大国,但当前我国模具工业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关键的障碍。按劳动部门的统计,现在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在北京、福建、深圳等地区,模具方面的人才、模具维护人才等正是社会需求最旺盛的人才之一。模具产业作为要在实践中积攒经验的产业,当前的工作者能够一直学习并且

二、模具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防止措施

2.现阶段

2.1锻造加工

由于市场的需要,高碳、高合金钢等生产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模具。但这类钢不同程度的存在成分偏析、碳化物粗大不均匀、组织不均匀等缺陷。选用高碳、高合金钢制造模具,必须采用合理的锻造工艺来成形模块毛坯,这样一方面可使钢材达到模块毛坯的尺寸和规格,一方面可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另外高碳、高合金的模具钢导热性较差,加热速度不能太快,且加热要均匀,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应采用合理的锻造比。

2.2切削加工

模具的切削加工应严格保证尺寸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圆弧与直线相接处应光滑。如果模具的切削加工质量较差,就可能在以下3 个方面造成模具损:(1)由于切削加工不恰当,造成的尖锐转角或圆角半径过小,会导致模具在工作时产生严重的应用力集中。(2)切削加工后的表面太粗糙,就有可能存在刀痕、裂口、切口等缺陷,它们既是应力集中点,又是裂纹、疲劳裂纹或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地。(3)切削加工没能完全、均匀地切除模具毛坯在轧制或锻造时产生的脱碳层,就可能在模具热处理时产生不均匀的硬化层,导致耐磨性下降。

2.3磨削加工

模具在淬火、回火后一般要进行磨削加工,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值。由于磨削速度过大、砂轮粒度过细或冷却条件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模具表层局部过热,造成局部显微组织变化,或引起表面软化、硬度降低,或产生较高的残余拉应力等现象,都会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选择适当的磨削工艺参数减少局部发热,磨削后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去应力处理,就可有效地防止磨削裂纹的产生。防止磨削过热和磨削裂纹的措施较多,例如:采用切削力强的粗颗粒砂轮或粘结性较差的砂轮;减少模具的磨削进给量;选用合适的冷却剂;磨削加工后250~300 ℃的回火消除磨削应力等。

2.4电火花加工

应用电火花工艺加工模具时,放电区的电流密度很大,产生大量的热,模具被加工区域的温度高达10000℃左右,由于温度高,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必将发生变化,模具层由于高温而发生熔化,然后急冷,很快凝固,形成再凝固层。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再凝固层呈白亮色,内部有较多显微裂纹。为了延长模具寿命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调整电火花加工参数用电解法或机械研磨法研磨电火花加工后的表面,除去异常层中的白亮层,尤其是要除去显微裂纹;在电火花加工后安排一次低温回火,使异常层稳定化,阻止显微裂纹扩展。根据上文中所述方法可缩短开发周期和有效地防止模具制造缺陷,提高模具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所作为的不多。因为开始的学习就非常单调无趣,所以很多初学者往往不能坚持到底。另外,中国一贯的教育模式,对模具人才的关注与教育投入仍然不够。某些院校即使在近几年时间里成立了模具专业,然而因为受软硬件设施限制,毕业了的学生们实际的工作能力不足。而社会里许多的的模具制作专业,因为缺乏健全的行业准则,导致学生们的实际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需要。

三、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3.1快速原型制造(RP)技术

RP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制作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所用的母模,有时也用于直接制造模具。RP技术可分为直接快速模具与间接快速模具技术。如SL、LOM、SLS、SDM。其优点是制造环节简单,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其技术优势;对于那些需要复杂形状的内流道冷却模具与零件,采用直接RT(由RP直接制造出使用模具的技术称为直接RT技术)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间接快速模具制造,通过快速原型技术与传统的模具翻制技术相结合制造模具。一方面可以较好地控制模具的精度、表面质量、机械性能与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如基于喷射的成型技术,如FCM、3DP、快速精密铸造模具等。RP各成形工艺都是基于离散-叠加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

3.2虚拟制造技术(VMT)

虚拟制造是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品质检验以及企业各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的产品制造全过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虚拟模型来模拟生产各场景和预估产品功能、性能及加工性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人们的预测和决策水平。虚拟制造技术是以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技术

3.3反求工程技术RE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将现代测量技术不断融入模具产品设计中,进一步推动了模具制造产品快速制造的能力。反求工程是以设计方法学为指导,以现代化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再创造。反求工程是通过对存在实物模型或零件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重构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2篇

[关键词]模具的发展;模具的特点;模具的结构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045-01

一、模具发展的现状

(一)模具工业很长时间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到现在模具工业的发展依然很迅速,并且从以前到现在它的发展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与欧美还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模具在设计水平、装备以及制造工艺上还是落后很多,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更新也越来越加快,所以这就给传统的模具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传统的模具生产成本高、周期长、制造起来也非常的复杂,现代的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以前的模具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市场需求了,许多的厂家为了让产品上市时时间缩短,并且还想将市场的份额更多的占领过来,所以他们在对模具的制造与设计上就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现在很多的模具制造厂家大都采用新型的生产技术对模具进行制造与设计,在设计时他们根据一些先进的软件来建立模具的实体模型,然后再根据这些实体模型来对模具进行优化,在对模具进行制造时为了达到客户高质量的要求,还应该将模具的制造精度提高,先进的测量技术、激光的加工技术、模具的修复以及高品质高性能的模具材料,来使模具每个部分的加工都得到优化,在对模具的制造以及设计上用到的设备与软件的投资非常的大。它可以花费上百万,但是再利用起来效果却不是非常的好。

(二)怎样依据现代的科学技术将地理当中分布在不同地方的研究院所、模具制造的资源综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敏捷体系,还要将设计与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的机遇,解决模具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优质、快速、低成本的模具研发。

二、云制造的特点

(一)云制造是一种高效低耗、面向服务和网络智能生产出的一种新型产品,云制造运用了云计算当中的思想,它将现有的云计算、信息化的制造、物联网和高性能的计算等这一些列的技术融合了起来,通过对服务技术的延伸与变革,将各个制造能力与制造资源服务化、虚拟化,并进行集中统一的经营与管理,从而实现多方共赢和智能化,并且还可以共享和协同。在制造整个生命周期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为制造提供安全可靠、随时获取、优质廉价、安全可靠的服务,现在我国的模具行业发展非常的迅速,并且模具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显得至关重要,大家都知道,模具的制造是属于那种非常小的单件的生产,各个企业间在合作的时候没联系在一块,并且也非常的松散,这是因为每一种模具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相互的协调,所以将云计算当中的想法转到制作的整个周期和模具的整个设计当中去,并且把这个过程当中用到的各类资源综合到一块,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含有丰富资源的模具池,借助互联网,把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模具行业都聚集到这个平台当中去,利用云制造这个服务的平台,实现制造资源与设计的共享,从而改变模具制造与设计的方式,快速的响应市场当中的各个需求,为各大制造商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根据模具在制造时资源的共享端、云制造时服务的平台和模具云的用户端构成了云制造的模式,还有一种系统是根据云制造这一平台来提交任务的请求,这种智能调配在共享端为用户找到符合要求的搭配资源。

(二)云制造模具的服务平台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来及时的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与早就已经有的网络化制造和应用服务的提供商来相比,云制造模具有整体服务的功能;这种全局的服务模式与那种再制造网络是用的分散的资源不同,这种云制造模式在强调那些分散资源的同时,还将分散资源的调配理念集中的体现了出来,并且还更加的注重资源的集中管理,可以为很多的用户同时的提供制造服务与设计服务,也就是多对多的形式,云制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还具有全局服务的平台,它与云计算当中的那些与计算资源服务的形式区别是,云制造的面向重点是模具行业,并且还将企业当中所生产的模具、生产的软件和制造设备综合到云制造这一服务平台。

三、云制造体系构架

(一)通过对云制造的了解,和模具的生产过程、特点以及模具的设计,为此也提出了一种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是专门针对模具云制造的,模具的制造和设计是根据两条路线来开始的,第一条路线是依据产品的图形来进行模具的制造与设计的,第二条路线是根据实际的产品来对模具的云制造进行研发与设计的,还有+是针对那些已经加工好的模具的零件和能够转移的存储设备,来将这些模具的云制造运送到数控装备当中,最后就能够将云制造的零件通过模具钳工中的试模、装备,来完成对模具云制造的生产。目前,模具云制造的生产还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它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理念,对于模具云制造的研究与生产,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对模具云制造的操作这一方面,还需要寻找一些在制造时资源共享的商业化的模式,并且还要寻找一些云制造在管理时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二)根据我国现阶段模具云制造的设计和生产行业的特点,云制造的研究越来越分散,构建一种分散化的模具云制造的生产资源,并且还应该构建一种服务平台,来使模具云制造的生产更加的快捷、方便,云制造者还用实际的案例来探讨了在分散化模式下云制造的设施技术,这种分散化的模具云制造构建框架,能够使模具云制造行业更加快速的与市场的信息相协调,还可以让模具云制造最大程度的把资源利用起来。根据用户的多种需求来提供各类的网络服务,现在我国的模具云制造生产行业的水平越来越高,各个企业间的互相合作也非常的关键,这种模具云制造的生产方式能够快速的提高模具的生产进程和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还可以让制造的生产周期缩短,也可以让生产的成本降低,从而让云制造模具的开发进程更加的快速。所以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

结束语:虽然这种模具的云制造还只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云制造模具的生产方式和它的操作技能仍然有很多的问题还需要研究与解决,但是这种模具云制造确实可以让很多不同地区的生产方式得到协调,也可以将已经存放好的制造资源进行盘活,从而提高硬资源、软件的利用率,使模具的生产周期缩短,并且还能够让以前的模具云制造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得到克服,能够更进一步的让模具的开发过程得到加快,从而让云制造模具的生产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岩;李强;秦岩;秦波;包柏峰.基于云制造的模具协同设计与制造模式探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02)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篇

关键词:模具;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教改

0前言

模具是装备制造业发展之柱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能否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急速发展,工业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对应的模具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可以说模具的发展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随着模具技术的提高,我国模具人才的发展却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目前模具行业的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缺乏高级技术的人才,数量是一方面,质量又是一方面,主要在于学校的培养跟不上行业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模具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建设思路与举措

1.1梳理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找短板,明重点

根据模具生产过程及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等,找出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不足之处,为重点建设什么、怎么建设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在图标识下划线的文字是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目前岗位能力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具有模具结构的设计能力、2.模具CAD/CAM软件的使用能力、3.成型零件加工、4.产品缺陷分析、5.模具结构分析及改进技能。根据上述分析,需对目前的模具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重建,融入模具CAD/CAM/CAE方面的行业流行软件和最新知识,改变以往传统的零碎的教学方式为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试卷考核的评价方式为以产品检验设计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理论教学方式为校企融合共建共教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1.2课程资源开发

(1)教学项目配套的软硬件

教学项目配套的软硬件包括:理论教学模具、实训教学模具、模具虚拟装配软件:

①理论教学模具

教学功能:理论教学模具按照真实模具的制造方法制作而成,采用进口彩色透明材料作为模具的坯料,将模具的构架及模仁及运动等,用不同色彩区分开来,丰富内部层次感,并更加明显地观察模具细微的相对运动,具有可视性和实用性两大功能兼备的优点。该模具系列涵盖了注塑模具在教学项目所需的各类结构,可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

教学效果:通过对各类模具结构的认知,了解各类零件的形状与功能及装配工艺关系,能快速理解各部件在加工中的尺寸关系,及必须掌握的尺寸公差,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训教学模具

教学功能:铝合金实训拆装注塑模具是提供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模具。该模具采用进口加硬铝合金制造而成,可反复拆装。与注塑机配合可进行高温注射成型,能用通用塑料与模具配合生产塑料制品。学生学到与工厂实际操作流程和注塑工艺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得到企业的认可。

教学效果:通过安全方便的模具装拆,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模具结构,让学生实际操作、拆卸、装配、测量等理论实践相结合,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升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模具系列配置注塑机,可在课堂上进行装配、调试,生产出制件,以提高学生对产品成型的直观认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组装,能达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效果,形成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局面。

③模具虚拟装配软件

将真实模具在UG软件平台上,全立体、全仿真、实时互动,虚拟模具与真实拆装模具相辅相成,形成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具备功能:

a.可模具拆卸、装配全过程的立体动画演示,并同步伴有文字说明,学生可自主完成交互式拆装操作全过程,系统能自动判断其正确性,并能指示下一步可选择的正确操作方法。

b.通过运动仿真读懂模具工作原理,能够以透视、局部、剖面、旋转等各种手段全方位观察模具机构运动全过程。

c.通过知识索引功能立即搜索、查看模具相关设计零件及标准件等模具资料及丰富模具案例的三维设计、二维工程图、采购清单等数据。

d.强大的自动考核功能对学员进行自我训练及作为教学考核及考试所用。

教学项目与先进的教学模具、教学设备、模具虚拟拆装软件结合将改变老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老师与学生产生真正的互动,学生有了实际参与的环境,将以往枯燥乏味的模具技术理论和让老师用语言难于表达的模具结构,用实物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2)模具制造课程开发

学校培养模具专业人才的弱处在于缺乏实践,所以理论不能转化为工作技能。实训条件具备之后,应加强模具的制造和注塑,以注塑出的产品来检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其教学内容为:成型零件的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与调试并成型出产品,培养综合使用模具CAD/CAM/CAE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提高模具CAD/CAM/CAE软件的使用能力、成型零件加工、模具钳工装配、产品缺陷分析、模具结构分析及改进技能等岗位能力;其课程开发借鉴业内技术先进企业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专业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为目的,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企业标准,按照模块化、分级别的原则开发实训项目,满足不同学情、不同层次学生和企业或社会人员培训需求。

同时,参考全国模具大赛的指导意见对课程进行改革完善,部级大赛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精心制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注塑模具CAD/CAE/CAM及注塑成型竞赛规程》中有关竞赛的总体要求概述是:①依据给定的产品3D数据模型,进行3D模具初始方案设计;②应用注塑模CAE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生成分析报告;③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并细化模具3D结构设计(模具3D装配图)、以及绘制指定零件的2D图工程图(符合标);④编制模具设计说明书;⑤根据现场机床刀具条件,完成型芯型腔以及有关零件的加工制造并填写指定零件的数控铣削工艺卡;⑥根据现场提供的模具零件,完成装配模具;⑦将模具装到成型设备上,填写模具试模工艺卡并进行试模,最终成型加工出合格产品。从以上①~⑦点可以看出,大赛的内容体现了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工作过程的核心内容。在开发模具实训课程时,可将全国模具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4篇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模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高效率、自动化

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高速自动化的成型机械配合以先进的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

(3)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 由于产品应用的扩大,于是出现了各种大型、精密和高寿命的成型模具,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制模材料。

(4)标准化

开展标准化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模具的效率,而且改善了质量,降低了成本。

二.设计在学习模具制造中的作用

通过对模具专业的学习,掌握了常用材料在各种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各种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的方法,以达到能够独立设计一般模具的要求。在模具制造方面,掌握一般机械加工的知识,金属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了解模具结构的特点,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模具加工新工艺。

常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了一次新的锻炼。

在设计过程充分利用了各种可以利用的方式,同时在反复的思考中不断深化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设计的后一阶段充分利用CAD软件就是一例,新的工具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计算机为手段,专用模具分析设计软件为工具设计模具。软件可直接调用数据库中模架尺寸,金属材料数据库及加工参数,通过几何造型及图形变换可得到模板及模腔与型芯形状尺寸迅速完成模具设计。 模具CAD技术是模具传统设计方式的革命,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尤其是系列化或类似注射模具设计效率更为提高。最后,通过本次研究中的又一次锻炼完全清楚:充分利用CAD技术进行设计,在模具符合使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同时在实际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以设计出价廉物美的模具。

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利用模具加工各种的工件,以便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模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因此这次我们的本次研究中要求设计一副模具以便检验自己所学模具有关方面的知识是否牢固。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塑料成型模、锻造模、精密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玻璃成型模等。其中以冷冲压模、塑料模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较高。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为适应市场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正由手工设计、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械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电加工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转变。

在本次研究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制模具主要工作零件图和模具的总装配图,运用了数控切削加工、数控线切割电加工等先进加工技术。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运用,是巩固和加深各种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实践过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5篇

关键词:UG注射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开发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B23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0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09

1 UG注射模设计系统概述

传统的注射模具设计常存在分模面设计不合理、浇灌口位置不当、注塑压力以及注塑温度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造成模具的填充效果不佳,模具产品出现翘曲变形或者密度不均等现象,这大大影响了模具制造的质量和成本。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渐渐应用到注射模具设计中来,UG注射模具设计系统就是基于计算机实现的一种模具设计方式,通过UG软件来完成模具形状、尺寸的设计,进而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完成模具注塑过程。具体来说,UG注射模设计系统就是通过UG软件中的注射模向导(Mold Wizard)对设计模具的型芯、型腔、滑块、推杆以及嵌件等提供一定的建模工具,从而加快模具设计的便捷性和迅速性,提高模具设计的准确度。在整个设计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了模具设计和制作的无纸化,缩短了模具产品生产的周期。

2 注塑模具CAD系统概述

注塑模具CAD技术是一种将模具制造转向高自动化的人工智能化的一种技术,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生产效率高。注塑模具CAD技术中的注塑成型方法能够将一些形状较复杂的塑料产品一次成型,并且这种方式生产的塑料产品在目前塑料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2)可以批量生产。利用注塑模具CAD技术能够迅速将塑料的形状进行复制,并且快速成型,能够克服注塑模具外部约束多、结构复杂且多变、试探性和经验性较强的特点,进而批量生产大量的塑料产品;(3)操作性强。注塑模具CAD技术系统的功能是比较丰富的,在注塑模具的流程中涉及到多个层面,因此也比较复杂,另外其交互性比较强,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掌握丰富的软件知识和广泛拓宽计算机知识领域,从而才能做出正确的操作决策。注塑模具CAD系统一般包括五个部分,如产品造型或产品图输入部分、模具总体设计方案确定部分、模具详细设计部分(包括结构和零件的设计)、模具模拟过程部分(包括强度分析、流动分析以及冷却分析的模拟)以及CAM系统的接口部分等,这些部分一般是相互独立并相互联系的,在注塑模具功能的发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塑模具CAD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个更为先进快捷的方式,在模具的质量和制模的周期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另外通过该项技术还能够大幅度降低制模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让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 UG中模具设计中Mold Wizard模块分析

由上述的描述可以知道,UG注射模具设计技术主要是通过UG软件中的Mold Wizard模块对将要制作的模具进行数据库的开发,然后得到设计图形。在UG软件中,Mold Wizard模块能够根据用户企业的需求建立出与需求产品参数相关的三维模具,这些建立出来的模具是可以用来直接加工的。另外Mold Wizard模块能够对模块进行自动分模,也就是说,通过其能够自动搜索模具的分型线,并且自动生成分型面和提取公母模面,从而生成磨具的型芯与型腔。在这个过程中大大简化了设计程序,并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另外,Mold Wizard模块能够定义标准件库系统,能够将直观的图形直间调入到设计的模具中去,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在上面进行修改。该标准件库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既能将数据库内的图形数据调出利用还能往数据库中添加新的标准件数据,用户可以根据结构来自行对这些标准件进行定义。

4 UG注射模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对于UG注射模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以下以游戏机手柄上盖的注射模具来进行分析。

进行UG软件的Mold Wizard模具设计时,主要有以下流程:

4.1 产品的模型结构分析

在进行模具的设计时,首先需要对所期望的产品的模型结构进行分析,本文以游戏手柄为例,对游戏手柄的材料、外形等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构类型。

4.2 产品的加载和项目的初始化

根据上述对所期望产品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之后,就需要选择材料的种类,并对产品和项目的路径、名称以及单位进行设置,这就是产品的加载和项目的初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一般基于UG软件的数据库系统,或者直接编辑新增,然后完成模具的整个资料,形成一个加载项。

4.3 模具坐标系和收缩率的定义

通过上述将游戏手柄的材料信息进行设置处理后,就需要在软件中将该种模具的坐标系和收缩率进行定义。此坐标系属于三维坐标系,在坐标系中模具要处于零件分型面的中心线上,Z轴需要代表产品的顶出方向,这样才能保证Mold Wizard系统只能进行操作。收缩率则是根据游戏手柄材料的种类来确定。

4.4 成形工件的确定

在本例中,游戏手柄的总体形状为长方形,且有一定的弧度,因此,在形成模具时,需要在动态固定的模具中安装型芯和型腔,型芯和型腔是通过机床加工而来的,然后利用成形工具来定义模具的大小。

4.5 模腔的布局

通过成形工具的确定后,就要对模腔的布局进行确定,一般是根据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若需要大量生产,则可以将模腔布局为一模多腔,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4.6 分型

模具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分型面的建立,其目的就是让工件的分型面对工件进行分割,从而形成各个模具腔体的体积块。因此分型的过程主要包括:创建分型线、创建分型面以及创建型芯和型腔。

4.7 模架的调用

等模具的大致零件部位确立后,就需要借助模架来确立整个模型。一般来说,模架的调用来自于UG软件系统本身存储的模架库,当然也可以借助其他软件自行建立模架库。本例中的游戏手柄则需要通过KBE知识工程来建立一个特定模架,加入到模架库之后,再进行

调用。

4.8 成形

该过程主要包括模具零件的标准零件,如主流道、推杆、固定环以及浇口等,进而进行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后,需要对成型的模具进行冷却,因此UG软件系统还需要设计出该种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冷却时间、冷却材料、冷却工艺等。最后就是模具的装配过程,根据模具的三维图进行各设计木块的安装。

5 结语

UG注射模设计系统的应用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新发展,UG软件提出的设计理念包含设计、制造、装配以及生产管理等多个层面,让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更加一体化。UG软件中的Mold Wizard模块,更是将模具设计与制作推向更加简易化、自动化、高效率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成本,为模具的开发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工具支撑。

参考文献

[1] 杨佳黎,柳和生,黄兴元,等.Ug注射模设计系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32(2).

[2] 钟平福.基于UG注射模的3D分模与数控加工[J].模具制造,2013,13(2).

[3] 董海涛.基于UG注射模设计的自动分模和手动分模方法[J].模具制造,2012,(4).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6篇

关键词:职业标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衔接,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本课题研究和实践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标准为纽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凸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

第一,培养目标设计。模具企业的技术工作种类多样。通过对技术岗位的调研分析,符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的岗位,主要有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制造与装调、模具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现代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设计与工艺准备、模具数控加工、模具装调与维修工作,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技能型人才。第二,对应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以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为主,确定了从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并对技能鉴定进行了规定[1]。通过对以上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系统性分析,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可以摆脱“学科本位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学历文凭、轻职业证书的做法[2]。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第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培养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调、维护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其对应的职业岗位有车铣磨工、模具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加工、模具设计师等。通过对各工种职业标准中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的知识与能力模块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机整合,系统化设计与岗位群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定毕业生必须具备冲压、塑压、压铸产品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的能力;模具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装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模具CAD/CAE/CAM应用能力;模具零件数控制造工艺编制与加工能力;模具钳工加工、装调与维修能力;冲压与塑料成形设备调整和维护能力;车间管理能力。根据从事这些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技术基础课和技术课进行重构,形成具有“理实一体化”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第二,“宽基础、专门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模具设计中,CAD/CAM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模具加工中,数控设备越来越普及;在模具装配、调试、维护工作中,要求具有熟练的模具钳工技能,可以说模具专业人才是通晓设计、加工、装调、维修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技术融合广、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特点。为应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严峻挑战,需采取“宽基础、专门化”人才培养策略,并为此搭建“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与初步技能、模具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专门化方向的能力强化”三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3]。宽基础、专门化、进阶式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第三,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基于岗位职业标准的“宽基础、专门化、进阶式”人才培养思路,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以模具制造为依托,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形成公共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模具制造、模具设计、专门化方向强化、素质与能力拓展6大模块组合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着眼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专业课模块中各门课程成为一个职业能力子模块,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获得必要专业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子模块编排中,专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安排在前段。之后的一个半学期,分方向进行专门化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模具工艺编制与数控加工实训课程。

三、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操作能力。一是要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定期安排他们到模具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与技术人员协同参与技术研发,提高专业水准。二是要从模具企业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二,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安排有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CAD/CAM实训、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实习实训,要按照实训教学要求和职业岗位特点建设专项实验室、综合实训室、模拟实训中心、实习车间等,承担从基础到综合等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4]。第三,课程开发与考核。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企业要求,编写课程教学标准,形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要从核心课程入手,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在优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编写一些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编写可邀请企业具备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技能评价和认证模式,形成“证课融通”的学业评价体系,实现学历证书、课程认证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结合。第四,产学融合育人。产学融合教育是培养实用模具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坚定走产学融合的发展道路,加大与模具企业的合作力度,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都要深入到技术先进的模具企业;专业课程教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指导要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由企业策划。

四、结语

我校紧密结合模具企业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工等岗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在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组织实施等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实现了教学要素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模具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从而达成为模具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大农,戚亚光,吴亚萍.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理念引导下的高职课程体系重组[J].教育与职业,2008(10):23-25.

[2]周国炳,周纯江,屠立.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J].机电技术,2009(3):119-121.

[3]孔韬.与英国职业标准相衔接的BTEC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7):89-92.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7篇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制造理论;工艺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为社会输出了各个领域的技术性人才,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我国模具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和广泛运用,如今模具设计与制造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专业,因此,如何做好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教学成为职业教育院校考虑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院校需要注重结合当前模具市场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作为教学方向,从而促进模具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院校主要采用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课程主要是以学科门类作为依据,通过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进行教学。该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全面综合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有很多院校无法正确掌握该种教学方程的课程设置程度,导致存在理论知识过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分离等情况,无法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则会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空洞,无法联系实际,也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学生在缺少实训环境的情况下,会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如果学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全分开,则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仍然会导致学生出现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情况。

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的要求与内容

职业教育院校在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全面掌握冲压工艺。模具设计等内容及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加工规程中出现的问题。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并需要全面考虑设计与制造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并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模具技术,通过查阅资料和自主分析,设计合理先进且图面整洁、符合国家标准的方案,并需要保障编制的模具零件加工规程符合实际生产标准。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及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掌握工艺、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和编制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能力等。

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的教学方法研究

职业教育院校首先需要注重冲压模具与制造实训的选题和流程的设计,即明确教学实训任务,并根据任务制订实训计划,在经过决策和实施实训计划后,根据评估反馈了解实训技术的效果。目前,各个职业教育院校的实训车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功能实训车间,另外一种则是多功能实训车间,其中多功能实训车间运用比较普遍,其主要是为了某个职业而专门设计,能够满足该职业多种职业功能的要求。该类实训车间可以按照工序分为不同的区域,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CAD设计进行指导,从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还需要进行实训的组织和时间安排,如可以将模具设计阶段安排为两周的学习时间,该段时间主要让学生利用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随后再进行制造与装配的学习,可以设计为六周,最后让学生完成试模和说明书编写,设计为一周。

本文主要针对拖拉机垫片的教学及工艺进行分析,首选需要确定拖拉机垫片的工艺方案,如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通过比较学生应当选择第二种方案。随后学生需要进行工艺力的计算,确定排样形式和裁板方法,并进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以及压力中心确定等,最终选定合适的压力机。另外,学生还需要全面掌握模具零件的加工过程、模具装配过程及试模与调整过程,最终试冲出合格产品。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行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制造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其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场所,其需要加强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乐平,单磊,陈健,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78-180.

[2]梁艳娟.高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企业导报,2011(10):207-208.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8篇

关键词:CADCAM模具;设计;制造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31

0 引言

模具即是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和设备的,一个小小的零件都是需要具体的模具来制造的,不管零件有多小,都是需要模具的存在的,所以模具是非常重要的。模具从设计到加工再到制造出来需要很长的步骤,而且还涉及到模具材质的选取,以及之后的回收利用,还有模具的种类的挑选,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而数控技术就轻松的解决了这件事情,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给工业生产创造力很大的便利。

1 模具的N类

模具自身比较特殊,这决定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合为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由于模具的型腔大多数由曲线构成的,所以制造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应用了数控技术。近些年来,CAD、CAE等商业软件的普及,使得模具的设计和生产过程都利用了数控技术。模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根据成型加工的对象和各种工艺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冲压模、塑料膜、锻造模、铸造模、玻璃膜等等,他们分别是金属钢板的成型模具、金属体的成型模具、还有非金属制品的成型模具。如果不考虑模具的原材料,那么可以将成型的模具称为型腔模。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CAD、CAE等软件做出一定的设计方案,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加工制造出来。

2 模具设计与加工的一般流程

模具的设计和加工一般要按照一定的步骤:

首先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绿色的材料,即低成本、低污染、可降解和重复利用的材料。放弃过去的化学处理方法,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易于脱模和防腐的效果。

其次是设计要规范化和标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模具是模具的专业化生产的前提,这样才能提高模具的质量,缩短制造和生产产品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标准的模具进行生产,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其实模具在长时间利用之后就不能再用了,但是模架还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节约资源。而且模具的标准化可以使得制造模具的机器也同样标准化,大大节省了购买设备的成本,还可以加快设计速度,加快加工制造的速度。

要实行可拆卸性设计,在长期加工和利用的过程中,模具会受到很大的摩擦,使得模具本身收到一定的损耗,假如是不可拆卸的模具的话,一个小零件模具的损坏就影响了整个部件模具的报废,造成了材料的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和谐发展,绿色生产”的理念相悖。所以可拆卸性设计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还可以使得专业大生产分工更加具体详细,不过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尽量选择通用结构,方面更换,在连接处也要尽量选择可拆卸式的联接。

最后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会产生噪音和污染,这对周边的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制造环境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尽量有传送带代替齿轮转动,修建隔离墙,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在排放。对模具的包装方案也要进行一定的设计,因为包装材料的使用和丢弃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要选用一些低成本、可回收、易降解的绿色包装,这样既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还有模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寿命,使用终期就会被抛弃,那么模具的回收利用就非常的重要,这就对模具刚开始材料的选取和设计有一定的要求,要选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甚至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这对于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意义。

3 模具设计与加工中的关键技术

3.1 模具设计中建模方法的灵活运用

模具设计的方法很多,需要进行灵活运用,就以注塑模具为例进行研究。注塑模具可以利用CAD、CAM模具进行设计,根据他提供的知识库模块装配插件,可以为多种品牌提供标准的模块框架,还可以随时定义不同的模具尺寸,方便零件的设计和修改,为设计省时省力。还可以运用改变参数的方法对模具的编程进行改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改变计算机软件程序的参数来变换模具的尺寸。为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便利。其实一个零件的创建是有很多种方法,如果构件流程不合理那么这个零件甚至是整个零件都会报废,所以要将创建模具的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改变,这样可以为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很多后续工作的麻烦。

3.2 模具加工仿真中的关键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模具的精加工程度也越来越高,CAD、CAM的无缝连接技术使得模具从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时间大大缩短,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其实模具经过设计后还要转化成数据,输入计算机生成数控程序才能应用到机床进行加工生产。Pro/E自带一个NC模块,可以进行参数设置,并进行模型的模拟和方针,最后生成数控代码,但是其在加工方面对于参数的设置比较繁琐,而Master CAM在参数设置和数控加工方面比较有优势。所以两者可以相结合,Pro/E进行设计,然后Master CAM进行参数设置和加工,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进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模具的研究,认识到了数控技术在工业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国家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作为我们国家的小小的成员也要为国家献出一份力,加强学习,重视教育。

参考文献:

[1]薛文军,严长浩.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风,2016(23):46.

[2]姚小强,范同华,管林东.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08):80-83.

[3]季恺.基于UG的型腔模具CADCAM系统研究与开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203-204.

[4]史朝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探索[J].模具制造,2014(11):88-91.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教改

相较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是在于培养专业特色鲜明且动手能力强,与社会所需相符的应用型人才,其中的重点在于与岗位的适应性。基于此,应强调对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体现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该专业中,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数控加工、计算机绘图、模具数控加工实训、机械制造等。就原有的课程设置安排来讲,通常都是依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这样的分层既定的进行教学。在第一年的课程设置中,一般都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完成一年的学业之后还是会使学生不了解本专业;第二年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有相应的课程设计及实训环节,这一年的教学设置则具有任务量大、时间紧的特点,学生通常为一知半解的状态;就这样,在还未能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便进入到第三年的工厂实践中去了。在这其中,有的学生所做的工厂实践根本就与自己在学校所学专业不相关,而白白学习了两年的知识也并无用处,导致根本无法呈现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2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创新设想

2.1课程体系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学生在毕业之后可更好地与工作岗位衔接,在就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中,可将第一年的课程设置部分课程内容做一下修改,促使学生能更快地实现与专业的连接。增添一些软件学习及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快地了解本专业,并完成主要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同时,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逐步展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为其第二年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2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除了要做好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之外,还应推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创新,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即项目教学—合作教学—合作学习。该教学模式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职业教学模式,其教学基础为真实的工作环境,课程资源为真实生产中的职业工作任务,该教学模式的实质为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诸多教学情境的设计,帮助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本次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改创新,就是将项目教学引入其中,开展项目教学的尝试。例如在塑料模、冲压模的课堂教学中,设定具体的模具设计制造任务,借助于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中引入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实训以及塑件造型等课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更贴近于实际生产的设计制造过程,树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模具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技能培训基地这个大环境。基于此,在模具制造实训以及模具钳工实训周里,应将实训与考证统一相结合,通过特定的技能培训,掌握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以《塑料模塑工艺及模具设计》这一课程为例,分析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的教改创新思路为借助于多种素材及媒体手段,系统分析、实例说明,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首先,就塑料成型原理的这一学习内容方面来说,由塑件着手,应用案例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实现相关原理内容的学习,借助于塑件案例,更易让学生理解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其次,在模具应用实训室开展注射成型原理与注射机内容的学习,通过完整的注射过程,引导学生对所使用设备、成型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加上教师细致的讲解,更易于使学生理解、接受。再次,就塑料模具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来说,主要依赖于注射模具,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设置在测绘实验室进行,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在逐步的讲解中引导学生拆卸木块,并就各个部分对其主要构成及作用进行分析,完成测绘。最后,就塑料模具制造这一环节的教学来说,应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课程以及实训环节综合起来,共同辅助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几门核心课程的融合学习,完成统一的项目,彻底落实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创新中需解决的问题

3.1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问题

学校能够实现对模具制造实训中心的组建,同时综合改造原有的实训室,将最新的技术引入其中,实现实训室的创新改革,建立起较有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这样一来,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实验实训的条件起到改善作用,可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提供基础保障。另外,除了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之外,倡导学校还应与周边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借助于此,设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指导,实现学生在真正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到实用的技术,感受到真正的职业环境,与校内所学的东西得到有效衔接。

3.2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想要做好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改创新工作,关键在于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应鼓励本校的青年教师,在职时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增加其实战经验,更好地提高其教学专业水平。另外,学校还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既具专业理论知识,又极具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来校兼任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满足教改创新的需求。

3.3关于课程考核评价方面的问题

关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纽带,以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以此来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彻底摒弃仅以理论考试及分数作为考核评价标准的传统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技能考核的并重,且将重点放在能力与技能考核这两个内容上,结合静态考核与动态考评、结论考核与过程考评,加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构建新的评估体系。例如,对学生日常学习态度的考评、操作规范程度的考评、团队协作能力的考评等。

4结论

在做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改创新时,应充分结合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专业型、综合型的模具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东君.关于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0(11):70-71,74.

[2]贾颖莲,何世松.行动体系下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41-42.

[3]李东君.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实践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0(4):36-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