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22 16:58:5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1篇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方式

在谈论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时,马克思曾形象地说道:“蒸气、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与社会的互动作用,其实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曾这样说道“旧共同体的保存包含着被它当做基础的那些条件的破坏,这种保存会向对立面转化。……这就意味着会有新的劳动方式,新的劳动结合。”[2]根据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方式就是指人们为了让生产劳动能够顺利、有序、高效进行,而在劳动中结成的人与生产资料,人与人的组合方式。它是生产的技术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组合方式,也包括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管理者的组合方式。前者称为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后者称为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

为了生产的顺利开展,需要劳动者与各种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要与生产工具相结合,这就马克思所说的技术条件,即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技术组合方式将现实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为生产劳动的开展创造最基础的条件。

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受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劳动资料的水平,劳动者没有选择生产力的自由,而只能从现有的生产条件出发,运用现实的劳动资料去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运用现实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可以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实在的生产力。所以,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便具有了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合?是像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阶级而进行生产劳动,还是像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受资产阶级的雇佣而进行生产劳动?很明显,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还受到现实生产关系的影响。现实生产关系决定着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程度,决定着人们对待生产的态度,会对现实生产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也具有了生产关系的属性。

生产劳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劳动,需要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以及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劳动者的协调和统一,这就是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生产劳动只有在技术组合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组合方式的组织才能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

不同的劳动工具会有不同的劳动组合与之相适应。“劳动的组成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有所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1]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按照技术组合方式的要求,将生产中的人合理地组织起来。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从而确保生产过程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也就具有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后,在现实的劳动中,它需要劳动者能够按照它的运行需求进行有机组合,有效配合。只有这样,技术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所以,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实际上是为技术的现实运行准备了社会组合的“技术条件”。这样,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便具有了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根据新技术的要求进行新的组合。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会形成新的组织关系。虽然这种新的组织关系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保证生产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但劳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却因此而发生重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变化,进而会形成新的社会主体和经济利益实体以及新的社会关系层。这些新的社会实体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提出新的历史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所以,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便具有了生产关系的属性。

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方面来看。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生产的技术组织方式,生产的技术组织方式又决定着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而社会组织方式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成。所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通过生产力技术组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生产关系这一作用链来实现的。

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方面来看。现实的生产关影响着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一方面,它影响着社会组织方式内部人与人的结合,影响着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技术组织方式内部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影响着生产中的人对待生产的态度。这两方面都会对现实生产力的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生产关系技术组织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生产力这一作用链来实现的。

总之,由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劳动方式既保证了生产条件的具备,又保证了生产活动的合理组织,从而使生产劳动能够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在保证生产劳动正常运行的同时,劳动方式也决定着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最终会形成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也正是通过劳动方式这一中间环节而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一生产力论:生产力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131-04

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索和回答,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人涉及。本文希望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探索,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能有所启示。

一、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关系的意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反映时代特点、最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思想观点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研究和把握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一)科学把握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共识的前提下,强化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基础的认识,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同第一生产力的关系的把握,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各个方面内容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理论部分关系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求科学把握二者的关系

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新的理论和认识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中得出的结论。改革开放之前,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即使我们在这个时候比较重视科学技术,但将科学技术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还不存在,科学技术也没有放到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加以认识。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丧失了第三次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错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期。今天,解决发展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问题、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二、厘清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认识,

1992年邓小平南巡期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得以形成。从那时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解读,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许多学者已经详细阐明过的,也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就像王锐生所认为的,“当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说,它借以存在、发展的根据)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时,我们不是一般地泛指任何一种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是指:(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因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力;(二)在资本主义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枷锁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继续发展生产力。”但解放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却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第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时认为,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指出任何社会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正在经历着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原始社会而言,石器工具使人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对于奴隶社会而言,铜制劳动工具形成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对于封建社会而言。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以蒸汽机和电动机等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机器大工业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应该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即信息化。(段含璋、章云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长过程,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升级换代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可划分为三代九级:第一代叫手工生产力,依次包括石器手工生产力,铜器手工生产力和铁器手工生产力三级;第二代叫机器生产力,依次包括工场手工业生产力,蒸汽动力机器生产力和电气动力机器生产力三级;第三代叫信息生产力或科学生产力,也依次包括智能信息生产力,全息信息生产力和高级信息生产力三级。)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基础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并且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时,是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此,无产阶级要不断的发展生产力,即要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不是在发达国家,而是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即在不太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无产阶级在发展新的信息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生产力,即解放机器大工业生产力。

(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的新认识

1988年9月,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说科学技术的属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作用,是指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变革作用,它赋予生产力以非社会形态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不同的。任何一个社会的第一生产力,都是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基础所代表的科学技术水平。所以,奴隶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铜器技术,封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铁器技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

一生产力是机器技术,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要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并且科学是通过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结构理论中,科学技术并没有被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动力。而邓小平在新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把科学技术摆在了生产力诸要素的首位,把它看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结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的实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的提出使生产力理论还包含着下面的“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共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社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现在仍处在初级阶段)。但这决不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只有“一对一”的因果关系。事实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不仅有“一对一”的关系,而且有“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而从时间顺序来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三种对应形式:前矛盾期对应、基本适应期对应、后矛盾期对应。所谓前矛盾期对应是指生产力滞后于生产关系、所谓基本对应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所谓后矛盾期对应是指生产力超越生产关系。基本对应期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期,前矛盾期对应期和后矛盾期对应期是社会的非稳定发展期。

奴隶制生产关系其基本对应关系是与铜器手工生产力对应,与石器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其基本对应关系是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对应,与铜器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工场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对应关系是与蒸汽动力机器生产力和电气动力机器生产力对应,与工场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对应关系是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对应,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及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高级信息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

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既是解放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处在前矛盾期的铁器手工生产力和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即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

1.孤立社会主义本质和第一生产力论行不通。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以社会主义本质作为检验的标准不考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作用,就不知道解放什么生产力。发展什么生产力,也不能有目的的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中的作用,更不能认识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实现社会财富的大幅度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本上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但如果将第一生产力论同社会主义本质论隔离开来,就认识不到提高生产力对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这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2.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要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基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认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要不断解放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不断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就要把第一生产力论放在首要的地位加以认识,坚持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为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1)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要不断的发展,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被落后的生产关系所束缚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不断的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也是不断的使人得到解放。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包括对科技体制进行调整,这种必要的调整有利于第一生产力的实现。另外,由于人的不断解放。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第一生产力论的实现意义极为重大。(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以第一生产力论为基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即是说科技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动力式的牵引作用,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必将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或以信息资源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社会。坚持解放生产力,就要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而又被资本主义所不能容纳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发展能够被社会主义容纳又能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无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都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和坚持第一生产力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第一生产力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向才更加明确,才能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3)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以第一生产力论为进路。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剥削现象存在的基础就是机器大工业生产力,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就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取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力。(4)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求第一生产力论为手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始终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必须通过现实的物质手段即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代表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可以使以往社会物质的“半利用”状态发展到“全部利用”状态,是物质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深刻把握二者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启示

(一)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的认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明确的首要问题。落后或者超越了这个阶段,我

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论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曾经因为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而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社会主义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虽然我们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却不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主对应,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及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处在前矛盾期,与高级信息生产力处于后矛盾期,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解放铁器手工生产力和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又要发展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还要努力发展高级信息生产力。因为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处在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和智能信息生产力的前期,也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还比较低,所以说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在发展本该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同时,还要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打下坚实的生产力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新的生产力相容性表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全社会的大力协同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对创新思维具有有力的促进作用,我国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都和科学技术的共有性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基础包括现代科技生产力。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的统一起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早日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深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共识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通过上面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也为我们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搞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改革不仅要以解放工业、农业等生产力为重要目标,还要以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为第一目标;开放不仅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尤其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因为社会主义要补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这一课。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所以,要不断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不断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建立起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高效的文化教育体制,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三)强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按照上面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分析,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基础石器、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基础铜器、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基础铁器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机器都是由实物构成的。都是有形的生产力,这些有形的生产力要求是产权明晰的。也就决定了这些社会的生产资料必须有“归宿”,即谁对它们具有所有权。而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对应的生产力是信息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是属于无形的生产力、符号生产力,它们非常易于实现共享。所以,以前的社会都是产权明晰的私有制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的公有制社会。

但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信息生产力的高度,这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未来,必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比例逐步增加,最终达到完全的公有制。

(四)增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建立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并且科技发展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转化,所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物质的可重复利用或“全利用”,本质上就不需要去掠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就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而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殖民现象,最终实现和平发展与崛起。

参考文献:

[1]王锐生,社会主义本质论[J]冲国社会科学1996,(4),

[2]段含璋,章云,改革开放与生产力发展规律[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2000,(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3篇

2、人就是劳动者,这是整个生产力构成要素当中的最为活跃和核心的要素;劳动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改造的对象就是劳动对象,

3、例如:农民拿着锄头去除草,农民是劳动者,锄头属于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草这一自然物就属于劳动对象。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除了这些基本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教育、管理等虚拟要素附着在实体要素上发挥作用,小平同志提出来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就是对生产力虚拟要素的科学诠释。

4、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利益关系,即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诸多方面和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

5、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产体系中各处于何种地位,彼此间怎样交换劳动和产品;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是指人们分配和消费劳动产品的方式和比例关系。

6、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并和后者一起决定了分配和消费关系。

7、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其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过来,交换的扩大、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变动,又会影响和改变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述,在四个关系生产是基础,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可以说生产“决定”交换、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消费,而交换、分配、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是第二位的,为此,我们在表述上用“反作用”。

8、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建立起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4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质: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要素。生产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方面,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生产关系体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生产的社会形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拟从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各自的概念入手,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经济制度对于生产关系的形成、运行和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关系也对经济制度起着巨大反作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一、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关系

“制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认同的制度含义与前者相似。

凡勃伦提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斯认为,所谓制度无非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则(1934)。舒尔茨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诺思则认为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其它一些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可见,在制度学派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那么所谓经济制度,就是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

通过更深人探讨,笔者认为制度实为一种具有执行力,即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协调机制,它在交易中发挥着对权利分配和义务分摊的指导作用。换言之,虽然制度类型众多,种类繁复,但究其本质都是交易中具有执行力的指导交易主体间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的协调保障机制,其差别只在于协调对象、作用方式和保障手段的不同。

然而,我国学者所理解的经济制度却是第二种含义的制度,即_种对制度体系的描述。且这样的论述被广泛接受: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显然,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倾向于将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相等同,这不仅与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谈的制度不是同等意义的概念,事实上,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论述中也找不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诚然,马克思的确阐述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而言,是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后者是上层建筑。但是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找到关于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总和的论述,那么显然,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至于发展的准确与否,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关键词“生产关系”人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所谓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人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研究生产关系,一般不仅要考察生产,还要考察其本质差别,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说,“如果说在任何所有制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决定着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所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的制度,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性质和产品分配、交换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可见,所有制首先是一种制度,其次它的调整对象属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显然,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一种。所有制的性质,及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系统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与协调方式。另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因此,可以说,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独特性。

二、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

(一)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变革和运行

首先,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手来展开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识。然而,生产力是怎样作用于生产关系呢?吴易风教授对此曾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是一定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现成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力会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又会产生和自己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即“生产力——生产方式_-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点,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对于此观点,笔者在赞同之余深受启迪,并进行了思考:生产方式是怎样将生产力的影响传导并衍变为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呢?经过反复探寻,发现了关键所在: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和变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担当了重要媒介。

生产方式,即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物质资料的方式。新的生产力要求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即人们与生产资料之间新的占有、使用方式,及产出的物质资料的分配和交换方式等。相应地,亦会产生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所有制、生产、分配、交换甚至消费制度以对新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实施过程起到辅助和保障作用。而在人们遵循新的生产方式进行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受到新经济制度的协调和制约,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便会日益改变,生产关系也就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了。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因此,经济制度对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理论中的—个重要思想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笔者提出的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是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呢?事实并非如此。所有制形式一般都是以一国宪法的形式予以规定的,但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关系性质,是经济基础中不可动摇的支柱,其足以证明制度并非完全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从前面的论证可知,经济制度是应该划分到经济基础里去的。制度也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部分(包括所有制及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部分(包括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方式随之改变,而生产方式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度的变迁又促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于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和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

其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考察:经济制度作为一种交易协调机制,就是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易成本的变化,当原有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原则无法再维持人们所认可的利益均衡时,经济制度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包括所有制在内,就会发生变迁,以实现一个新的利益均衡。显然,在新的经济制度环境中,人们在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时所受到约束的内容、方式和程度等都会与旧制度环境下有所区别,其调整效果也自然会不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即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生产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及细化,人们在生产中的协同合作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产品分配和交换也日趋频繁、复杂。制度经济学把人们的一切交互行为都视为交易,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交易,无论从数量、频率或是复杂性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生活环境中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以及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交易中的隐瞒、欺诈、偷懒及搭便车等现象不断出现且同样呈增长趋势也在所难免。此外,由于交易中主体间的意愿相左所导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引起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中止也时有出现,这些情况又进一步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经济效率,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各主体间的信任度,减少了其进行交易的意愿,进而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和谐、有序的运行和发展。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协调机制,其产生就是为了克服人的弱点和不足。经济制度决定和调整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关系,使其更和谐,更有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持着生产关系的良好运行及健康发展。

(二)生产关系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6篇

关键词: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交易费用

一、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关系

“制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认同的制度含义与前者相似。

凡勃伦提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斯认为,所谓制度无非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则(1934)。舒尔茨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诺思则认为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其它一些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可见,在制度学派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那么所谓经济制度,就是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

通过更深人探讨,笔者认为制度实为一种具有执行力,即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协调机制,它在交易中发挥着对权利分配和义务分摊的指导作用。换言之,虽然制度类型众多,种类繁复,但究其本质都是交易中具有执行力的指导交易主体间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的协调保障机制,其差别只在于协调对象、作用方式和保障手段的不同。

然而,我国学者所理解的经济制度却是第二种含义的制度,即_种对制度体系的描述。且这样的论述被广泛接受: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显然,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倾向于将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相等同,这不仅与西方制度经济学者所谈的制度不是同等意义的概念,事实上,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论述中也找不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诚然,马克思的确阐述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而言,是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后者是上层建筑。但是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找到关于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总和的论述,那么显然,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至于发展的准确与否,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关键词“生产关系”人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所谓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人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研究生产关系,一般不仅要考察生产,还要考察其本质差别,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说,“如果说在任何所有制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决定着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所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的制度,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性质和产品分配、交换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可见,所有制首先是一种制度,其次它的调整对象属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显然,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一种。所有制的性质,及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系统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与协调方式。另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因此,可以说,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独特性。

二、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

(一)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变革和运行

首先,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手来展开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识。然而,生产力是怎样作用于生产关系呢?吴易风教授对此曾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是一定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现成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力会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又会产生和自己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即“生产力――生产方式_-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点,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对于此观点,笔者在赞同之余深受启迪,并进行了思考:生产方式是怎样将生产力的影响传导并衍变为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呢?经过反复探寻,发现了关键所在: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和变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担当了重要媒介。

生产方式,即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物质资料的方式。新的生产力要求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即人们与生产资料之间新的占有、使用方式,及产出的物质资料的分配和交换方式等。相应地,亦会产生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所有制、生产、分配、交换甚至消费制度以对新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实施过程起到辅助和保障作用。而在人们遵循新的生产方式进行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受到新经济制度的协调和制约,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便会日益改变,生产关系也就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了。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因此,经济制度对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理论中的―个重要思想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笔者提出的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是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呢?事实并非如此。所有制形式一般都是以一国宪法的形式予以规定的,但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关系性质,是经济基础中不可动摇的支柱,其足以证明制度并非完全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从前面的论证可知,经济制度是应该划分到经济基础里去的。制度也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部分(包括所有制及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部分(包括政治制度、行政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方式随之改变,而生产方式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制度的变迁又促

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于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和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

其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考察:经济制度作为一种交易协调机制,就是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易成本的变化,当原有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分摊原则无法再维持人们所认可的利益均衡时,经济制度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包括所有制在内,就会发生变迁,以实现一个新的利益均衡。显然,在新的经济制度环境中,人们在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时所受到约束的内容、方式和程度等都会与旧制度环境下有所区别,其调整效果也自然会不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即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生产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及细化,人们在生产中的协同合作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产品分配和交换也日趋频繁、复杂。制度经济学把人们的一切交互行为都视为交易,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交易,无论从数量、频率或是复杂性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生活环境中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以及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交易中的隐瞒、欺诈、偷懒及搭便车等现象不断出现且同样呈增长趋势也在所难免。此外,由于交易中主体间的意愿相左所导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引起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中止也时有出现,这些情况又进一步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经济效率,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各主体间的信任度,减少了其进行交易的意愿,进而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和谐、有序的运行和发展。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协调机制,其产生就是为了克服人的弱点和不足。经济制度决定和调整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关系,使其更和谐,更有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持着生产关系的良好运行及健康发展。

(二)生产关系对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7篇

关键词:威廉姆・肖;生产关系;劳动关系;所有权关系

生产关系的概念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基础概念。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威廉姆・肖(William H. Shaw ,1948―)在对生产关系概念也进行了独特地解读,以这种独特的生产关系理论来解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他的生产关系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一、生产关系的定义及两种类型

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20世纪50年代初期,斯大林把生产关系结构归纳为三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的分配形式”[2]。此后,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一直在此范式下研究生产关系,一般认为“并不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所有关系都是生产关系,只有那些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属性的关系,才属于生产关系。”[3]这种理解把所有权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

与一般对生产关系概念的解读不同,肖对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进行定义:“现在,我所关心的是‘生产关系’,是生产在其中进行的那些关系”[4],并将其外延划分为劳动关系和所有权关系。但是肖并不认为生产中所有的关系都是生产关系,他把这两种类型的生产关系严格限定在物质生产中的关系,剔除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关系。可以明显地看到,与前苏联和我国学界理解的生产关系相比,肖在对生产关系概念的理解中,把劳动关系层面独立了出来。肖认为劳动关系和所有权关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关系虽然常表现为同一行为,但必须加以区分。总体来说,劳动关系是生产中技术的、物质的或自然方面,是人与物的关系,或人与人关系中的物质性关系;所有权关系是生产中由社会规定的特性,是人与人关系中的社会性关系。劳动关系只能在所有权关系范围内发生。所有权关系的性质可以决定劳动关系的形式,劳动关系为所有权关系提供内容。

肖把劳动关系限定于生产物质性东西的使用价值的层面,将其定义为“支配实际劳动过程本身,并从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形成中抽象出来的物质的、技术的关系”[5]。劳动关系“是约束生产者从事物质生产的关系,被设想为脱离他们享有的对别人的权利或权力。”[6]甲与乙两个人一起搬桌子,这是一个物质事实,单纯看这个物质事实,我们不能看出两个人所处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地位。他们可能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者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可能是地位平等的劳动者,也可能是工头与工人、雇主与雇佣者。“劳动关系是使用生产力的直接联系。”[7]在生产关系中,劳动关系比所有权关系更接近生产力层面。

同对劳动关系限定在物质生产领域内一样,肖将所有权关系也严格地限定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将那些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关系排除在所有权关系之外。肖强调这些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反映,但不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8]。这些关系都反映出所有权关系,被统摄到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关系中来,并形成一种社会形态的特征。所有权关系是一种社会形态中最核心的关系。肖强调,生产中的所有权关系不仅包括对生产力的控制关系,还包括对产品的控制关系。对产品的这种控制关系是直接从生产中产生的。肖认为分配关系是由所有权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9]。在资本主义社会,归根到底,“资本主义所有权关系导致了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的分离,导致了资本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10]。因此,肖认为每一种所有权关系本身就带有一种榨取剩余劳动和分配劳动产品的不同方法。这种分配方法由所有权关系产生,并且同所有权关系一起消失。因此,肖认为这种分配关系一定要被包括到所有权关系中去,所有权关系的概念才是完整的。

二、将生产关系划分为两个类型的依据

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强调了生产关系有劳动关系这个层面。因此探寻他将生产关系划分为两个类型的依据就是探寻他强调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依据。

一是生产过程中确实客观存在着劳动关系这个层面的内容。“商品的生产也不只是社会过程。它也是自然的或物质的过程”[11]。这个“自然的或物质的”方面就是劳动关系的方面,肖认为劳动关系这个层面天然地存在,生产在其中进行的实际关系就是劳动关系,只要有生产进行,就存在劳动关系。也说它的存在是“没有人能够怀疑的” [12]。因此,问题只在于是否将其划入生产关系之中。

这个劳动关系被很多学者谈到。麦克默特里把技术关系和生产关系区分开来,哈内科尔和巴里巴尔对技术关系和社会关系也作了类似的区分。[13]但是他们都将之放入生产力的范畴内。柯亨同肖一样将区分出的物质的技术的劳动关系放入生产关系内。肖所论述的劳动关系这个层面其实我国学界也有学者论述到。1963年4月就对生产关系做了两重性的区分:一是生产关系一般,即“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为了进行生产,依照生产技术即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情况和需要而形成的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14]二是生产关系特殊,即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品的所有关系”[15]。实质上与肖的理解是一致的。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经济关系的两重性[16]、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17]等都是对物质、技术层面的关系的一种凸显和强调。这些说明,不少学者都看到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层面,而肖认为也正是这个层面被学者所忽视。只要存在生产过程,就存在劳动关系这个现实形态的东西,是人们一望便知的过程、现象。而所有权关系是马克思透过这些经济现象挖掘出的本质。肖认为马克思的著作中虽没有明确指出劳动关系,但是实际上论述了这个类型,如果生产关系不包含这个类型,肖认为马克思的著作将无法理解[18]。

二是肖想藉以表达对生产关系之劳动关系层面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经济学传统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在传统上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所不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一定生产力水平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力图揭示和强调经济制度的本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在马克思本人那里,没有把劳动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加以区分。这往往造成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这个层面的忽视,把生产关系理解为所有权关系,只看到了社会赋予合作、协作等的社会性质。而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是比较偏重于经济现象的描述和经济运行的研究,着重研究微观和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有较多的纯技术的研究,如存货管理研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19]。肖深受西方经济学这种研究范式的影响,突出地关注了这个被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容易忽视的层面,在著作中引用马克思的原文来突出强调生产关系的劳动关系这个层面。肖对劳动关系的关注同西方经济学传统一样,是基于一种技术层面上的分析,不涉及社会性质,强调这种技术层面的关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也逐步认识到不能忽视劳动关系(或相当于劳动关系)的层面。在相关经济学教材中已经明确强调生产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等;另一类是那些不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包括经济形式、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等[20]。这第一类和第二类几乎可以等同于肖所指的所有权关系和劳动关系。

三、区分两类生产关系的意义

肖强调生产关系包括劳动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其中劳动关系反映了生产力的方面,突出了生产关系的物质、技术层面。这个层面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连接和传导作用,是肖解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制的关键点。

生产关系的这种二重属性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讨论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联系是在明确二者区别和界限的基础上来强调的,因而,分析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联系也有助于对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区别作更清晰细致地展示。肖把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力和所有权关系的联系点,它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通过劳动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生产力通过劳动关系作用于所有权关系。科学技术进步使劳动者智力因素增加并且引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联接方式的变化,促进协作的进步,导致新的劳动关系出现,这种技术性质和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所有权关系不能稳定进行,由此必然引起生产的所有权关系变化,社会生产的产权关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是所有权关系通过劳动关系作用于生产力。所有权关系的建立,给劳动关系限定范围并打上烙印,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所有权关系也会阻碍新的劳动关系的出现,但是肖不认为不适合的所有权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以原有的所有权关系可能被或者原有的所有权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两种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就是肖的生产力动力学的基本模式。肖的生产关系理论是理解他的生产力动力学的基石。如果不理解肖关于生产关系的两个类型,我们就无法理解肖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关系。以上这段生产关系的二重属性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更加细致地认清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区别和界限。

这种强调生产关系具有两个类型的思想对进一步探索生产关系范畴,纠正长期流行的把生产关系归结为所有权关系的片面认识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上,劳动关系具有连续性、进步性和一般性,反映的是社会生产运行。而所有权关系具有暂时性、相对稳定性和特殊性,反映的是社会生产所在的制度的性质。二者不可替代,不能用一种关系代替另一种关系,对经济制度的研究也不能不从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着手。因此,不能把生产关系仅仅理解为所有权关系,生产关系既是对经济制度的研究,也是对经济运行的研究。这无疑拓宽了我国学界对生产关系的理解。这种理论上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邓小平同志认识到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非经济制度,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和不同的经济制度相联系,为不同的经济制度服务。因此他领导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变革,让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页.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594页.

[3]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104页.

[4][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第30页.

[5][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第31页.

[6][美]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19页.

[7][美]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21页.

[8][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第41页.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81页.

[10]胡贤鑫:《社会历史变革与所有权关系的演变――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所有权理论》,《长江论坛》,2008年第2期,第8页.

[11][美]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98页.

[12]:《生产关系的两重属性》,《当代思潮》,1995年第2期,第6页.

[13][英]乔治・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姜兴宏,刘明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93页.

[14]:《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当代思潮》,1995年第2期,第5页.

[15]:《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当代思潮》,1995年第2期,第7页.

[16]参见周新城:《论经济关系的两重性――谈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经济经纬》,2005年第3期,第1页.

[17]参见张彤玉:《关于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第27页.

[18]对此,柯亨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陈述的:“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已经表明马克思对两种关系类型所做的区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8篇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Q94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4001104

1 引言

全球环境变化的成因及其后果,与各生态系统(生物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在讨论生态系统功能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时,生产力又被认为是具有受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因此应研究各种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可以快速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目的。

2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的概念

物种多样性指某一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又称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作用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特别是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群落生态学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群落的结构指标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功能则指物质和养分循环、生物量和生产力等代表性指标。所以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是其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植物群落的生产力,即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基础。

生物生产力是指生物及其群体甚至更大尺度(包括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生命有机体的物质生产能力,它随着环境的不同发生变化,因此,它又成为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结构的一种度量,所以在某一地区,自然状态下物种变化引起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如果是正常的,则证明该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系统处于紊乱状态。因此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对于阐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群落中植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密切相关,其相关格局主要有线性关系(单调上升或下降)、单峰关系(中等生产力水平多样性最大)与不相关3种形式,但由于对3种关系的看法和解释各不相同且存在很大争议,因此,至今仍未得出一致的关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模式。

3.1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呈线性关系

目前对于多样性、生产力正效应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种解释:生态位互补和取样效应或者称为抽样效应。生态位互补是指不同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或物种间存在正的相互作用,表明物种多样性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取样效应是指物种丰富的群落包含高产物种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些高产物种往往成为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贡献者。

在关于混交林和纯林孰优孰劣的研究中,发现混交林的优越性除了表现在抗干扰能力较强外,其生产力也较高。如华南的马尾松纯林与由马尾松、藜蒴栲组成的混交林相比,后者的生产力较高,而且其差异性明显。原因是混交林的生产结构更合理[1]。很明显,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比纯林要高。

Tilman进行了Cedar Creek多样性-生产力、可持续性实验。该实验采纳 Givnish的建议。在生态条件一致的147块样地(3m×3m)上,用播种的方法建立分别含有1、2、4、6、8、12、24种植物的群落。前5个丰富度水平的群落各有20个重复,l2物种数群落有23个重复,24物种数群落有24个重复。每个群落的物种从一个具有24个北美草原植物种的物种库中随机选择产生。第2年,检测不同群落的盖度,以此作为群落生产力的指标;检测植物根区土壤中NO-3、NH+4浓度,以此衡量群落利用资源的能力;检测植物根区下土壤中NO-3、NH+4浓度,以此衡量群落的淋溶损失(1eaching loss),并且在受人为控制的草地上选取具有不同物种丰富度的样地进行上述检测工作。实验结果显示:丰富度高的群落,生产力更高、土壤中矿质资源利用得更充分、淋溶损失更少,即营养保持力更强。Tilman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关于物种多样性对系统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存在正效应的假说[2]。

然而,Huston认为是选择概率效应制造了上述结果。含有更多物种的群落具有更大的包含高产物种的可能性更大,而混合植物群落的生产力往往是由少数高产物种决定的。这样,从一个物种库随机抽取不同种构成的具有不同物种丰富度的群落,平均而言,物种丰富度越高其生产力就越高[3]。

Naeem巧妙地设计了“生态箱”的实验来研究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他在人为控制其环境的房间里,用互相隔离的小室构建陆生微宇宙。在小室里,分别用9、15和31个物种组成一个多营养级的群落,低物种数的群落作为高物种数群落的子集,来模拟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丢失部分物种的情况。该实验测定了5个生态系统过程:群落的呼吸、分解、营养保持、植物生产力、保墒。实验发现,物种丰富度高的微宇宙吸收更多CO2,有更高的生产力。Naeem据此认为物种多样性对系统生产力有正效应,并从植被角度给出了解释,多样性高的系统中植物对空间占有更有效,可以吸收更多的光[4]。

而Huston对该实验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非随机性选取物种的方法使丰富度低的系统中仅有一些个体矮小的植物,而丰富度中等和高等的系统中含有个体较大的植物。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植物个体大小的差异造成的,而非物种多样性本身[3]。

在我国典型干旱山地系统中,对3个典型生境类型(沙化草地、土质阴坡、石质阴坡)的植物群落进行取样,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其生产力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境条件下,3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生产力的线性关系拟合结果较好,说明干旱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其生产力关系是线性关系[5]。

杜国祯、刘正恒等以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背景,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水平研究了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地上部生物量)关系的基本模式。得出结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呈对数线性增加关系,这实际上是空间和时间尺度放大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互作用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的一种总体模式[6,7]。

关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负线性关系研究较少。李晓捷等在研究泾河流域森林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时发现,样方7个群系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分别表现为单调下降、单调上升、不明显,群系总体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为单调下降[8]。

3.2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呈单峰关系

另一种假说认为,多样性和生产力呈一种单峰曲线形式(状似驼峰,故也称为驼峰模型),即多样性在低水平时随生产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最终在达到足够高的生产力时反而降低[9]。

驼峰模型假说是建立在竞争排斥理论基础上的。驼峰模型假说可以预测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竞争共存的植物种的数量,即物种在较低的资源供给状态下,随资源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但当资源水平变得很高时,物种数目则开始下降。Abramsky和Rosenzweig后来将该假说应用于动物生产力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中。Grime最早注意到了在生产力与多样性之间有这样一种单峰关系。近年来,在所有提出的生产力和多样性关系的假说中,该假说被认为是唯一得到了实验和理论上的支持,甚至这种单峰格局被称为唯一真实的生产力格局,而Huston DeAngelis也认为多样性这种沿着生产力梯度格局的单峰曲线响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以上的描述都隐含了一个事实,即均认为竞争程度的增加是导致高生产力时多样性降低的原因,同时,高生产力将降低有限资源的空间异质性,使得生境变得更为均匀。

Hector的文章中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欧洲草地实验的shefield UK 样地,物种数超过8后,生产力不再上升,反而下降[10]。

科尔沁沙质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呈显著的负二次函数关系,支持随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增加,物种多样性为单峰形式,即在中等生产力水平物种多样性最高的观点[11]。沙质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反映了由湿生化和土壤贫瘠化生境向中生、中旱生生境逐渐递增的趋势。湿草甸类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低的物种多样性倾向;严重沙漠化类型具有低的生产力和低的物种多样性倾向,而轻度和中度沙漠化类型具有中等生产力水平和最高的物种多样性[12]。

3.3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不相关性

Mittelbach和Waide搜集了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以往文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随着研究的生物类型(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环境类型(陆地或水生)、时间空间尺度的变化,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也发生变化,并没有一致模式[13,14]。

Mittelbach 等基于地理范围,给出了4种空间尺度:地方的(0~20 km)、景观的(20~200 km)、区域的(200~4 000 km)、大陆至全球的(4 000 km以上);基于生态学意义,给出2种生态尺度:一个群落类型内的、跨群落类型的。在Mittelbach的调查中,他们发现:首先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模式中,对维管植物而言,小于大陆至全球尺度的多表现为单峰曲线关系(占41%~45%),其次是正相关关系。在大陆至全球尺度上,单峰曲线关系、正相关关系同时表现为最多的关系。对动物而言,不同的空间尺度中没有表现出模式上的显著变化。正相关、负相关、单峰曲线关系都很常见,没有那种模式占主导地位。在不同的生态尺度中,不论对动物还是植物,与一个群落类型内的情况相比,跨群落类型中的单峰曲线关系更为常见。在水生系统与陆地系统中,单峰曲线关系在水生系统中占主导地位(65%),在陆地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中也很常见。水生系统与陆地系统中生产力与物多样性关系总体分布上的差异对植物而言是显著的,对动物而言则不显著[13]。

在Waide的调查中,30%呈单峰关系,26%呈正线性关系,l2%呈负线性关系,32%关系不明显。在大多数文献中,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模式随尺度的变化而变化[14]。

总之,现有的数据不足以得出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一般模式。不论是理论的分析还是实际的结果都告诉我们,在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中,尺度的依赖性是极其重要的。

杜国祯、刘正恒等的研究也表明随着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改变,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但空间尺度比时间尺度对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这可能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生长季短有关[6]。

矮篙草草甸、小篙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呈线性增加关系,藏篙草沼泽化草甸群落中线性增加关系不显著,这表明群落生产力除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外,也受物种本身特征和环境资源的影响[15]。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1)片面强调物种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作用,而忽略了物种特性和物种组成对生产力的作用。了解种与种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探讨物种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必须的[16~18]。另外,相似功能的物种可以组成功能群,功能群的多少和特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很有意义的[18]。

(2)对尺度问题的认识。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是隶属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的,多样性属于群落范畴,生产力属于生态系统范畴。群落生态学主要关心生态系统生物学组分的动态、进化等,其出发点是种群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关心生物与非生物所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如生产力。这两个分支学科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传统的群落生态学将物种多样性视为受非生物条件和生态系统水平限制的变量;而传统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将优势种看作生态系统过程的生物决定性因素[19]。如何寻找连接二者关系的结合点是了解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突破口,这也将有助于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真正的综合[19]。

(3)实验的设计问题。在今后的实验设计中应该避免伴随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产生的其他因素的效应,至少要能区分这种伴随的随机因素与多样性本身的作用。另外,大多数野外实验都忽视除控制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认为它们对不同的生态系统的作用是相同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不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对不同的环境因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今后的实验应该更加小心的控制那些可能增加环境异质性的限制因素,以求得出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关系的一般的模式。

(4)实验的设计由于受到研究项目的规模、资助强度、时限等的限制,实验往往都局限于低多样性简单的系统;只考虑地上的多样性,忽视地下微生物多样性;只考虑某个生态学尺度的多样性。因而,高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跨群落生态系统尺度、综合考虑地上地下多样性的实验应该多做。总之,实验本身存在缺陷也是造成纷争的根源之一[20]。

2012年4月 绿 色 科 技 第4期5 结语

对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已经深入开展。然而,至今尚未找到普适的理论来揭示二者之间的模式或作用机制,这也说明了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异常复杂性。面对目前复杂而繁多的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如何将它们整合到一块,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这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尺度问题的深入研究在这方面有可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面对日益加剧的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控制,我们保持最大多样性的努力需要我们对多样性有更多、更完整的认识,地球多样性存在的原因和对它的保护仍然是摆在生态学和社会学面前的重大挑战[21]。

参考文献:

[1] 陈红跃,徐英宝.马尾秘、藜蒴栲混交林生产力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1):144~148.

[2] Tilman D.Biodiversity:population versus ecosystem stability[J].Science,1996(7):350~363.

[3] Huston M A,Hidden trealments in ecological experments:re-evalual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biodiversily[J].Oecologia,1997(110):449~460.

[4] Naeem S,Tompson L J,Lawler S P.Declining biodiversity can alter the performan ce of ecosystems[J].Nature,1994(368):507~509.

[5] 尚占环,姚爱兴,龙瑞军.干旱区山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1):74~78.

[6] 杜国祯,刘正恒.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1):125~132.

[7] 张全国,张大勇.生产力、可靠度与物种多样性:微宇宙实验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2.10(2):135~142.

[8] 李晓捷,王绪芳,衰建立,等.径河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42~4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9篇

引言

“和谐”是标志着事物内外部诸联系达到最优的存在状态或者事物合规律、合目的的发展状态的范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静态来看,和谐一般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关系协调、力量均衡和功能优化等的存在状态;从动态来看,和谐也指事物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发展状态。如果从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来看,“和谐”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动力。人——自然关系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不仅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也是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1和谐是新时期生产力自身的内在要求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界,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和水平。人类初期生产力对自然的影响和干预水平和规模还十分有限,还不足以改变或者影响自然界自我演进的方向。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对自然规律和对社会规律认识和把握水平逐步深化,人们开始自觉地把科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强大的自然力和社会力量开始被自觉地并入生产过程。生产力结构-功能的组织和优化水平逐步由劳动者的力量和技巧转移到科学的物化——生产工具的创新和发展上。如果宜人的人——自关系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界自我净化和平衡过程一再被强制中断,那必然导致人——自然关系的非宜人的演化,会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延续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人与自然的矛盾之所以在我们人类进入21世纪尖锐和凸现出来,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略的。”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2和谐是优化生产力结构——功能系统的内在要求

2.1生产力结构-功能内部系统的和谐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的性质虽然首先取决于要素……但是,更取决于要素的结构,在一个动态结构的系统中,这种结构的功能是直接由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体现出来的。”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它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有一系列实体要素和非实体要素按一定的生产方式有机构成的系统。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势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是首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是人类劳动加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劳动资料运用的提高上,而且更表现在劳动对象适应人类的程度上。因此,我们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劳动工具的同时保持我们的劳动对象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力各要素的和谐。

2.2生产力外部关系和谐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外部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内部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上。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合理配置的不同所有制是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3构建和谐生产力要处理好的两个基本关系

构建和谐生产力不仅仅是其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与相互共存,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保持与生产力有关的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共存。因此,要创建和谐的生产力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