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文献量:1980

影响因子:2.25

复合影响因子:1.4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国内刊号:11-2606/G4

创刊时间:1980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发行周期:月刊

国际刊号:1002-4808

邮发代号:82-410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杂志订阅:全年订价:¥ 336.00 起订时间:

学术咨询: 预计审稿时间: 1-3个月     影响因子:1.44

投稿咨询 加急咨询 杂志订阅

中国教育学刊 201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高考综合改革研究专题
高考改革新方案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1-5

作者:刘海峰 单位: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福建厦门361005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为了克服或者至少减轻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必须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际上即高考改革新方案,其制订过程前后历时将近十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顶层设计。新高考改革特指以科目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高考综合改革,实际上是由基础教育主导的高考改革。经过五年的实践,其实施效果已经基本上显现出来,新高考是一个利弊都相当明显的改革。"3+3"科目组合选择性更多,"3+1+2"科目组合更简便易行,二者各有长处,两种模式通过实践检验可以进行比较鉴别,择善而从。

高考改革中制度、能力与人心建设的系统联动6-12

作者:文东茅 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87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国家考试咨询委员会专家组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作者从亲历者的角度回顾了近10年来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历程和自己的观察、研究与思考,认为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更为艰巨的深水区,相关制度、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仍然任重道远,相关各方能力建设迫在眉睫,而改变思想认识,引导全社会形成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考试招生观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新高考综合试点改革的四重审视13-18

作者:刘希伟 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宁波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中心; 浙江宁波315211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浙江与上海的新高考综合试点改革中,学生"弃选物理"的功利主义行为折射出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矛盾,专业科目选考设置面临"有"与"无"、"和"与"或",不同院校同一专业科目选考要求不同,同一院校同一专业在不同省市科目选考要求不同的矛盾。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的出台,可以助力解决"弃选物理"以及专业科目选考设置矛盾问题。作为"两依据"具体体现的"高考+学考"科目组合,究竟如何"增强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尚可进行理论上的检视。建议上海、浙江两地适度扩大等级赋分的分值区间。江苏、广东等八省市最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物理选考人数下滑问题,并且规避了"一科两考"的命题风险。

自主与规约:高考改革的现实矛盾与未来走向19-23

作者:乔锦忠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高考改革以增加学生选择权和高校自主权为价值导向,但以单向放权为导向的改革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新一轮高考改革正致力于走收放结合稳妥推进的道路,为此需正视试点过程中遭遇的选才科学性与公平性、个人自由选择与产业发展需求、招生计划分配体制与省内定额市场竞争、选择国家信用与专业信用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从而进一步明确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科学选才是必然趋势,平权依靠政府专项计划;应在满足产业需求条件下,充分尊重个人选择权;要规范办学秩序和改革招生计划分配体制;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高考改革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社会分层的代际传递:家庭资本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24-29

作者:杨秀芹; 吕开月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100080;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接受高等教育实现社会回报与收益的可期,参加高考是个体改变不利社会地位、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关注我国高考生源大省,通过对1305名高中毕业生高考志愿填报倾向的调查发现,在家庭资本的参与下,城市学生在就读地域、就读学校和专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和积极,农村学生则相对审慎保守,学生志愿填报倾向反映了现有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维系与传递。因此,建议政府、家庭和个人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阻断社会分层的代际传递,政府是阻断社会分层代际传递的根本动力,家庭和个人基于现有分层结构的逆向选择是阻断社会分层代际传递的直接动力。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基础教育研究
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师历史价值探析30-36

作者:席梅红 单位: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 广东广州510035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教师是精英,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包括实施义务教育、扫除文盲教育、两个文明建设和守护"留守儿童"心灵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进入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赋予乡村教师新的历史使命,乡村教师在保证乡村学子上好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乡村意识形态工作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担负着重要责任。结合乡村教师的价值贡献进一步展开反思,鼓励乡村教师继续奉献仅有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思想熏陶和教育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真正关心乡村教师,在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基础上,重点要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为乡村教师创设安居的生态环境、构筑乐业的理想生活图景,并持续关注乡村教师幸福温暖的精神需求,让乡村教师真心愿意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坚守。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理性选择37-43

作者:祁占勇; 李清煜; 王书琴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与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行动准则。21世纪以来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初步规范阶段(2000-2008年)、政策设计阶段(2008-2014年)、全面整治阶段(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呈现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力机制、以规范与引导为核心的目标取向、以治理和宣传为抓手的过程保障、以政治话语为主导的话语文化的演进逻辑。为了更好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应从形成兼顾统筹规划与多方推动的动力机制、兼顾以人为本与教育先行的目标取向、兼顾多措并举与稳步推进的过程保障、兼顾多元话语与民众参与的话语文化等方面不断完善。

中小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的概念、测量及发展策略44-50

作者:胡玉华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100011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获取、甄别和利用健康信息、产品和服务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及他人健康。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构成了该群体健康素养的四个关键方面。以这四个关键方面为一级指标构建的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策略提供了导向性依据。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51-56

作者:徐海娇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吉林长春130117; 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重构劳动教育价值可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与现实空间三个维度入手。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彰显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作为自然存在指向学会生存,作为社会存在指向学会交往,作为未完成存在指向学会超越。作为教化方式的劳动的教育意蕴规约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能成为个体积累经验、陶铸公共理性、完成自我确证的方式和媒介。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客观条件与劳动教育的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现实空间。可从这一认知图式出发,省思劳动教育价值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合理性并进行未来展望:走向主体的内在需求,建立整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真、善、美的统一中,寻求劳动与教育的结合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中,寻求劳动教育的价值传承与形式创新。

重塑时间生活:幼儿园时间制度化现象审思57-63

作者:黄进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教育是在时间-空间框架之中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其中时间是我们审视教育活动质量的重要维度。通过对幼儿园这一制度化教育机构中的时间实践进行描述、分析和反思,发现"平均的短时段""精密的时间结构""集体同步转换"等现象,呈现出较高的制度化水平,偏离了以儿童为本的立场。在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需要从时间维度去进行变革:恢复时间的"时机"本义,让发展时机自主呈现,保持教育时间的弹性;关注儿童的时间体验,顺应内在的生命节律,理解和支持他们对时间的多种体验、表达、交流;从时间争夺走向时间共享,教师与儿童共同成长,共同生活。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浅论语文课程传统的现代性及其显现--现代诗学的视角64-68

作者:杨澄宇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200062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语文学科面临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撕裂与阵痛,语文学科建设亟须挖掘与创造语文传统的现代因子。现代性与语文设科没有因果关系,现代性并不是全然西方的概念,而是源于人类源初的存在境遇与改变。诗学作为最源初的"文学",是这一存在境况的反映;科学性不能囊括所有的现代性,传统与经典的语文内容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体现,而非背离。诗学可以让语文课程传统中的现代性得以显现,现代诗对传统诗歌的"翻译"是一种具体方法。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坦承现代性多元显现的现状,增强现代诗学的阐发,使语文课程传统内容可以创造性地延续。

传统语文教学策略的现代研究与实践69-73

作者:屈彦奎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710119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策略以"读书"为核心,注重阅读、思考、品悟相结合,素读、背诵、自得相结合,以及读书、写作、立德相结合,但是也有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关注等缺陷。通过"文献、学理、实践、反思"整理出的"吟诵式诗词教学""四个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声义相训汉字探究教学"等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智慧。传统教学策略的理论品格具有现代性,坚持审美与科学价值、人文与创新价值取向,以"主体涵泳自得、过程开放生成"为基本理念,"理论联系实践、策略融通内容"为基本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技术热背景下传统板书的功能审思--以数学教学为例74-78

作者:陆珺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上海200241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传统板书是指发生于教学现场的书写行为及其呈现于黑(白)板的教学文本。传统板书的独有功能是影响其在技术热的大环境中使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数学教学中的传统板书而论,其德育功能是使学生濡染工匠精神,美育功能内隐于数学之美、个性之美和劳动之美,智育功能是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经历知识的"再创造",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参与高效互动和获得思维缓冲。传统板书的未来实践路径包括重建师范文化,遵循学科特点和重视理论建设。数学教师应立足学科本质,关注教育需要,在传统板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间找到适度的平衡。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专业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的困惑与探索79-82

作者:王林发; 伦明莉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湛江524048; 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广东湛江524048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呈现卓越取向,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不仅要明确其重要意义,而且要厘清其核心问题。但在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的道路上,地方师范院校存在许多实践困惑,主要体现为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偏倚、适应性与引领性的分歧、一般性与区域性的混淆。基于成长本质理论,以突破性成长为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的行动指南,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全科型卓越教师的道路上会更加顺畅。为此,在建构培养模式时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探索:项目学习,突破范式思维;问题探究,创新教育意识;任务驱动,颠覆传统认识。

中小学教师的偏差性师德认知及其重建83-88

作者:蔡辰梅 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教师的师德认知是其道德行为的观念前提,也是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生活中,中小学教师却形成了偏差性的师德认知,表现为:外部对立性认知、极端悲情性认知和负向概率性认知。师德认知偏差造成教师主体性道德需求的抑制以及对崇高性道德追求的拒斥,并形成投机性的道德行为策略。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师德建设中"信任教师"的假设缺失及其路径单向性,师德宣传中"非此即彼"的价值对立及其形象单一性,以及师德评价的虚无化与极端倾向性。基于此,重建教师师德认知就需要强化专业道德概念、反思师德舆论宣传并健全师德管理评价。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德育研究
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89-93

作者:叶飞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97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它主要包含公共参与精神、公共关怀精神、协商治理精神等。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公共精神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具有公共担当意识、公共关怀意识和公共治理能力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的学校公共精神教育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公共性供给不足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在价值导向层面上存在着个体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组织制度层面上存在着"控制"对"治理"的贬斥,在师生交往层面上存在着"功能性"对"公共性"的取代。为了摆脱这种公共性供给不足的困境,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应坚持公共性的价值导向,鼓励多元治理主体的公共参与和合作治理,激发师生之间的公共交往实践,从而全方位地培育人的公共德性及公共精神。

教育场域中青少年敬畏生命的缺失及重塑94-100

作者:党晶; 刘济良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开封475004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敬畏生命作为伦理学的一种新思想,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生命信仰、生存方式等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敬畏生命在教育场域中不断地被工具理性、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所消解,表现为工具崇拜使生命的神圣性被削弱,消费异化导致生命价值被漠视,膨胀的私欲致使轻视生命的现象频发。教育场域中敬畏生命的回归应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明确生命发展方向、营造利于生命成长的环境,具体措施包括:顺应生命,倾听生命律动;珍爱生命,保持生命的善;尊重生命,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微论
青年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应始于课堂101-101

作者:惠海涛 单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许多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有热情、肯学习,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在教学中取得明显的进步。那么,青年教师应如何同步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呢?

教·研·训一体化是提升教科研效能的有效抓手101-101

作者:陈国民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教研、科研、师训分离会造成重复劳动,也会给一线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为此,构建区教育局为统领,教师进修学校等各相关业务部门合力协作、专业引领的教、研、训一体化联动机制,是提升区域教科研效能的有效抓手。聚智联动,课题申报一体化运作。一方面,设置专项课题,教研、科研、师训等部门聚焦区域研究热点,齐心协力为课程改革助力。课题申报坚持工作与研究相结合,主题教研与课题指导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与师训相结合。

基于集团化办学的校本管理探索102-102

作者:唐红松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集团化办学也应运而生。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任务。区域集团化办学通过建立城乡学校联盟机制,以城区中心名校带动乡村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的方式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可以从文化建设、师资配置、搭建平台等方式走出一条校本管理探索路径。

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须提升课题研讨实效性102-102

作者:刘大勇 单位: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研讨是经常性活动,也是使课题研究最终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环节。课题研讨的质量决定了课题组研究氛围是否深厚,也影响课题研究过程是否可持续。为扎实开展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提升课题研讨实效性,而且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教师备课要做到“四读”103-103

作者:李文送 单位: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上课之始端、授课之前提,没有准备的课,是缺乏尊重、违背教育原则、不负责任的课。备课是教师的基本业务,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无论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在笔者看来,至少都要做到如下“四读”。

幼儿教师自主学习的园本支持路径103-103

作者:孟会君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教师自主学习即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而主动发起的、自觉独立的学习活动,而幼儿园则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场所和自主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为推进幼儿教师自主学习,幼儿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支持。

教师走下讲台又何妨104-104

作者:耿红卫; 潘胜男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一直以来,多数教师认为"与学生保持距离,维护教师的威严,学生才会怕你,才会听话"。然而这种主张严重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表面上,学生在教师面前口口称是,实际上内心并不一定信服。教师若想真正履行教书育人、授业解惑的职责,便要与学生建立真实合理的师生关系。教师走下讲台,可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妙招促进师生和谐104-104

作者:王帅 单位: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之间只有真诚友爱,悦纳彼此,才能构建平等、和谐、高效的课堂。因此,在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不妨使用小妙招,立足点小,但有利于迅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微笑中绽放教师的魅力105-105

作者:孟大军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微笑,是一种最美的形象语言,更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对于教师来讲,微笑就是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建立融洽关系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改善同事和师生关系,拉近距离的处事之道。它不仅表达教师热情和真诚的性格,也表达教师敬业和务实的作风。

表扬教育也不能放任105-105

作者:汪建德 单位: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表扬是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重要手段。然而,表扬要贵在扬之有道、扬之有度、扬之得法、扬之得当,不可滥用与放任,倘若扬之失度、扬之失时、扬之失准、扬之失策,便会适得其反。若能表扬为主兼辅以批评,则相得益彰,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表扬要适度和及时,重在激励。表扬并不是频率越高、次数越多越好。"廉价"和夸大的表扬,往往使学生容易满足,形成一种惰性心理。

让家国情怀照亮历史课堂106-106

作者:王辉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2017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新课标中,明确定义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其中关于"家国情怀"强调:"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很强引领意义。所谓"家国情怀",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中体现呢?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106-106

作者:赵丽娜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有趣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激发出来,抓住学生所具有的好动、好奇、好胜、好学、好问等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

借发散思维助力语文高效教学107-107

作者:张宏霞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发散思维是指个体借助联想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多维发散状思维模式,能够有效激发灵感,围绕核心问题提供多样性的答案,具有独特性和变通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因此在小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发散思维授课,化抽象为具体,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增强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提升教学效果。

英语基础教育应狠抓口语教学107-107

作者:孙丽莎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能够熟练应用地道的英语口语来交流且语音标准、语意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的人才成为社会的需求。为避免“哑巴英语人才”的大量涌现,笔者认为,英语基础教育应该狠抓口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108-108

作者:谢文 单位:深圳市光明区玉律小学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新课程改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充分发展,而分层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学生对学科知识参差不齐的掌握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分组,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具有主动探究意愿和能力。当前,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法来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民族文化108-108

作者:杨乙元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为更好实现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新目标,可将民族文化有效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能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和发展爱国主义情怀,使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时代使命和深远的教育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民族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谦逊有礼、团队合作的传统美德思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民族文化借助体育教学传承与发扬,凸显更高的社会价值。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广告图片
浅谈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思想范式--评《小提琴演奏和教学的原则》-I0041

作者:林晓明 单位: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小提琴被誉为"乐器皇后"。它音乐性能优良、音乐功能广泛,主要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小提琴的音色不仅圆润,还富于变化,音域宽广,透露着浪漫和典雅的气质。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小提琴透过艺术家的天才想象和探究创作,艺术风格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而演奏小提琴绝非易事,不仅需要具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通过弓法、指法和揉弦、弹弦等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而且要求演奏者温文尔雅,在乐器上注入自己的灵魂。

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评《音乐教学系统设计》-I0042

作者:徐倩 单位: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向。在当前时代的音乐教学体系当中,很多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他们无法进行较为高阶的音乐内容的学习,转而需要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优先进行一定的基础强化。音乐教学系统的设计便是根据学生这一需求出发所衍生出来的教学系统,而这一教学系统的根本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短板,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

数字技术时代音乐教学创新及课程设置新思路--评《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构建概论--“三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I0040

作者:周小泉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音乐教育学是在遵循教育学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追寻音乐艺术本身特色的教育学与音乐学交叉学科。同时,音乐教育学也是时展和进步产生的重要学科。时代不断发展,音乐艺术实践的开展就需要音乐教育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实现了音乐培养模式、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课程设置的改革。在数字技术时代,《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构建概论——“三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一书立足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从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学生、音乐素养、教育教学几个要素以及其中必然联系入手,将科学性和具体性的方法与音乐课程相结合,提出了科学的音乐必修课程,确立了音乐课程设置的新思路,为现代音乐教育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析--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I0009

作者:李君华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针对职业所开设的英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其职业英语使用水平有明显帮助。单胜江著作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实践,针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行了全面梳理。

音乐教育中的美学问题--评《音乐美学基本问题》-I0021

作者:马凌云 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曾被边缘化、形式化,沦为教师教化学生的工具。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音乐教育中,对美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始终是较为薄弱的环节。这是由于"音乐美学"这一既抽象又专业的学科容易给人"阳春白雪"之感。

公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路径探究--评《教师教育研究手册:变革世界中的永恒问题(第三版)(上下卷)》-I0027

作者:孙博 单位:辽宁警察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教师教育研究手册:变革世界中的永恒问题(第三版)(上下卷)》一书是专门为教师所写的学习用书,书中集成了众多近代著名的外国教育学家、思想家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凝聚了近代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们的智慧,由世界权威学者整理编写,他们对教育问题有着极高的把握以及高度的认知。该书以国外不同的教育学家的教学思想和研究成果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元化视角去看当代教育现状以及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有着资料性、基础性以及系统性特色的教学方式与理念。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的融合--评《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史话》-I0023

作者:符姗姗; 马静 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艺术是世界的,而艺术的区域范围又很广,从时间上来划分有古代和现代之分,从民族和国家方面来看它又可以分为中国艺术、美国艺术、印度艺术等,从形式上来说又有舞蹈、音乐、绘画等种类。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起源很广泛。舞蹈本身就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文明的发展都伴随着舞蹈的变化与发展。舞蹈的变化同时也体现着历史的变革。舞蹈是通过其独特的、有节奏的律动来体现和表达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舞蹈的表达形式其实也不尽相同,人类最开始的原始舞蹈,它的起源是有关狩猎以及劳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