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文献量:1988

影响因子:5.1

复合影响因子:5.46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国内刊号:51-1580/G4

创刊时间:1988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发行周期:双月刊

国际刊号:1009-5195

邮发代号:62-181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杂志订阅:全年订价:¥ 408.00 起订时间:

学术咨询: 预计审稿时间: 1-3个月     影响因子:5.46

投稿咨询 加急咨询 杂志订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解读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3-11

作者:张慧; 黄荣怀; 李冀红; 尹霞雨 单位: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智慧学习研究院; 北京100875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双重驱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成为时代命题。在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形成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文件围绕政策制定、教育管理、教学与教师、学习与评价、价值观与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机会、平等与包容的使用人工智能、性别平等、伦理问题、研究与监测10个议题3大方面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1)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的核心价值:改善学习评价、助力个性化培养,赋能教学、辅助教师工作,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供给;(2)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的实现: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性别平等,增强妇女权能;(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保障机制:制定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政策,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与监测机制,重视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伦理问题。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教育部撤销部分高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反思12-17

作者:何克抗; 李晓庆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100875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撤销专业最多的院校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第二,这给全国教育技术学者带来强烈刺激,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挑战,专业撤销之后的众多高校亟需明晰新的发展方向。新时代高校应面对新的专业变化,新兴专业开设符合时代的发展,撤销教育技术专业需要慎重;信息技术并非现代化的直通车,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形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学与教理论与技术需要同等看待,新开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不能相互对立,虽然人才培养与就业趋势存在忧患,但高校应顺应时代需求,推进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项目,协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共同探求内涵发展,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新时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切忌过分强调技术,应该从教育教学问题寻求突破;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从创新性人才培养寻求突破;探索跨学科融合研究,从协同式项目研究寻求突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的回顾与前瞻18-27

作者:王运武; 黄荣怀; 杨萍; 李璐; 王宇茹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江苏徐州221116;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北京100875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2019年全国13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引发了教育技术界人士的恐慌、热议和反思。当前,亟需理性看待"撤销教育技术学专业",适时回应"南国农之问"。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的动态调整,符合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从成熟期迈向提升期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科从无到有,从"潜学科"到"显学科",从"发展学科"到"发达学科",创造了学科发展史上的辉煌。纵览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史,15个重要事件、27类代表性数据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根基。教育技术学在"培养大批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促进知识创新"等10个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距离世界一流学科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技术学大师;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社会公众认可度有待提升等。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建议采取五个战略举措:一是实现教育技术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学科梦,以学科反哺"一流专业"建设;二是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自信力;三是从教育技术学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四是透视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的变与不变,依据国家战略需求适时调整教育技术学发展方向;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助力中国教育再创辉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理论经纬
学习本质研究的历史脉络、多元进展与未来展望28-39

作者:杨刚; 徐晓东; 刘秋艳; 杨慧 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温州325035;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麻阳县岩门小学; 湖南怀化419400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对学习本质的探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命题。随着知识经济社会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都将教育置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将学习推向了教育舞台的中心。纵观国际上对学习本质的系列研究发现,关于学习本质的研究涉及生物学视角、认知视角、社会文化视角的学习认识论观点,学习的目标与特征,影响学习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服务学习等典型学习形态。这些内容从纵向时间轴上看体现出一种历史演进脉络,在横向事件轴上看展现出一种多元进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学习本质的研究也显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进路:具身性将成为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的新向标,脑与教育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将为创新学习研究提供新的科学取向,学习分析技术将成为重构学习活动的一种关键技术,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将把知识型学习转向体验型学习,学校教育系统仍将是影响学习范式变革的关键性境脉。

“创客工程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价值理念40-48

作者:陈鹏 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05; 宜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宜春学院天工创客空间; 江西宜春336000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工程教育能否支撑起中国制造应对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挑战?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创造性工程科技人才?这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面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创客教育理念变革中国工程教育模式,为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基于创客教育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创客工程教育新概念,创客工程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将"开源、分享、实践、创意、创新、创业"的创客文化基因,融入到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之中,以培养具有创客素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创客工程教育的本质在于对生命和创造的灵魂"自觉"的唤醒,其教育目的则是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制造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设计思维、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实践智慧"等创客核心素养的工程科技创客。创客工程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展工程科技创客的核心素养。因此,创客工程教育发展战略应从课程观、教学观和环境观三个维度体现创客工程教育的发展理念,基于实践原则和大工程观,分类培养、协同开放,根植生活推进创客工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时空
基于在线平台数据分析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阶段探究49-56

作者:衷克定; 王慧敏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教学能力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既简单又复杂的概念,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周期。从开展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看,教学能力可以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3个维度来描述。无论以哪一种方式,哪一个角度定义教师教学能力和发展阶段,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自入职以后,教学能力的"发育"是如何演进的。而能力的测量始终是要通过学习者的外显行为反映,没有外显行为就没有对能力评估的依据。基于N校400多名在线教师教学平台使用的有效行为数据,探究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对教学能力各个维度的关注度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以分析和诠释不同阶段教师教学能力的本质取向。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从新入职开始,经历了:关注知识传授教学能力、关注教学实施和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活动效果、关注组织协调以确保教学策略实施,评价以检验实施效果所构成的系统能力等阶段。数据分析还显示大于5年教龄的教师各项教学能力趋于成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还有多远--基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1998-2018年)回顾57-69

作者:曾文婕; 漆晴; 宁欢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广东广州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广东深圳518101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多年来,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1998-2018年的研究文献,大体勾勒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呈现了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图景和研究成就,从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定位、性质、策略等方面形成了共识和推进举措。赫钦斯率先提出"学习型社会"概念之后,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学者从多角度认识学习型社会的性质内涵,探析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理想"还是"客观事实"?是"新的个体学习形式"还是"新的社会形式"?是"人性自我完善"还是"人力资源开发"?是"学校教育的改造"还是"社区教育的强化"?我国正是在不断深化学习型社会的认识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从狭隘的教育观到大教育观;完善教育体系,扩大学习机会供给;重视技术支持,变革传统学习方式;多路径多层次推动学习型社会立体建设。目前我国已进入"互联网+"和"数字化学习"时代,学习资源供给状况和获取路径已大幅优化,学习型社会建设正在深化。因此应丰富研究维度和方法以彰显学习型社会的多重价值和实践意义。

教育大数据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70-77

作者:谢娟 单位: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山东济南250022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已进入深水区。长期以来的实践路向使教育大数据研究大多处于形而下的具象上,而形而上的哲学分析则有助于扩展教育大数据的理论基础,并为其实践指明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开拓研究领域,丰富学科内容。在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向度上,教育大数据哲学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未出现研究视角的对立与分化,但却暴露出本体论研究力度不足、认识论研究理性缺失、方法论研究有待深入、价值论研究维度单一、伦理学研究操作性不强等主要问题,核心原因在于研究层次不深入、学科归属不明确、内涵边界比较模糊。开展教育大数据哲学研究,不仅要从观念上明确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而且需要统筹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围绕哲学角度、哲学方法、哲学问题和哲学解释,开展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伦理观等多方面研究,从而系统解决为何研究、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基本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实践研究
学校领导者技术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78-85

作者:董艳; 徐唱; 杜国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100875; 中国人民解放军68302部队; 四川成都611900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新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技术压力及其带来的影响,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教育领域,有关技术压力的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在教师层面,缺乏对学校领导层技术压力水平、差异及现状的关注。学校领导者作为学校的中上层骨干力量,对学校信息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统计,课题组从技术压力、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信息化领导力四个方面,对205位学校领导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9位学校领导者进行了非结构访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校领导者技术压力水平整体不高,居中等偏下水平;技术压力在性别、职务和学校地区等层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领导者的技术压力显著高于女性,校长的技术压力明显高于其他管理人员,乡村学校领导者的技术压力明显高于城市学校。由于学校领导者技术压力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反向影响显著,而信息化领导力和社会支持程度又直接影响着自我效能感,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校领导者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发动社会支持力量等,帮助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将技术压力转化为教学动力。

基于大数据的自学考试现状、困境与破解途径86-95

作者:李骐; 李全龙; 李国成 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 北京100084;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开放教育形式。自1981年创立以来,自学考试不仅为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考试数据资产,如何从数据挖掘的视角来分析自学考试面临的问题并促使其改革转型,是大数据时代自学考试研究的重要命题。通过对2003-2017年全国自学考试积累的海量考试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自学考试正面临报考规模大幅下滑、地域发展不够平衡、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助学手段相对单一、考试与毕业难度大等诸多困境。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学考试的改革转型,自学考试的决策者应鼓励和引导优质民办高校力量参与办学,推进自学考试课程与优质慕课的相互融合,加强自学考试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这些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实践措施,有助于转变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补强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及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教育生态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技术应用
教育机器人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元分析96-105

作者:周进; 安涛; 韩雪婧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教育机器人作为驱动智能教育发展的有力工具,受到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针对教育机器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这一焦点问题,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在对31项相关主题的实验或准实验研究进行元分析后发现:从整体上看,教育机器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段层面上看,教育机器人对幼教、小学、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中等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小;从学科层面上看,教育机器人对体育、文史类学科学习效果的正向影响较大,而对艺术、理工类学科学习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从知识类型层面上看,教育机器人对理论型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实践型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稍弱;从实验周期层面上看,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教育机器人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从区域层面上看,国外教育机器人应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整体上要好于国内。未来的教育机器人研究与实践应当:第一,进一步提升教育机器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第二,积极探索教育机器人应用与实践的有效模式;第三,强化教育机器人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持续性;第四,推动针对教育机器人的国际交流与本土实践。

移动技术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基于2006-2018年57篇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106-112

作者:柴阳丽; 李玉; 陈向东; 陈佳雯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上海200062;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要:尽管当前移动设备广泛应用于语言学习中,但其应用效果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且尚未查清调节变量是如何影响应用效果的。基于2006-2018年57篇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移动技术应用于二语习得的整体效应显著,其中写作效应值最大,口语、阅读、词汇、听力次之,翻译的效应值为负;不同学段的学习效果存在差异,小学阶段习得效果最好,大学和初中次之,高中阶段效果最差;情境、游戏和活动、教师指导等策略能进一步提升外语学习中的词汇、口语和写作等习得效果。元分析的结果受研究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限制,因此移动技术在听力、阅读和中小学阶段等的效应,还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随着情境感知、增强现实、语音识别、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二语学习个性化的支持以及在具身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