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文献量:1980

影响因子:7.21

复合影响因子:5.2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国内刊号:11-1323/F

创刊时间:1980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发行周期:月刊

国际刊号:1000-6389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杂志订阅:全年订价:¥ 580.00 起订时间:

学术咨询: 预计审稿时间: 1-3个月     影响因子:5.25

投稿咨询 加急咨询 杂志订阅

农业经济问题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业农村改革成就、挑战与未来思路——中国农村改革40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会议综述4-8

作者:刘合光; 朱伟林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2018年12月9日,中国农村改革40年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建所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做出指示:'农经所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农业发展
开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15

作者:倪洪兴 单位: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 意大利罗马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农业高度开放,与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不断加深。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论是总量平衡还是结构调整,不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不论是业态创新还是发展动能换挡,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市场的因素,不能不考虑世界农业和国外农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全球视野下来谋划、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在统筹两个市场中保稳定保增长。

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能力探析16-23

作者:刘家富; 余志刚; 崔宁波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150030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前提是厘清职业能力的内涵和要求。论文运用DACUM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特征、工作职责和任务,从职业理念、能力基本要求和能力强度3个方面构建职业能力框架。本文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4个职业特征,承担3项基本职责和26项具体任务,指出新型职业农民须秉持市场导向、绿色生态、健康安全和创新创业的职业理念,具备46项职业基本能力。本研究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课程建设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农村发展
论“有为集体”与“经营村庄”——乡村振兴下的村治主体角色及其实践机制24-32

作者:刘景琦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武汉430074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集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村庄发展是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以W市M村的个案调查为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集体角色及其实践机制。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村庄衰落,村集体需要整合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以促进村庄发展。'有为集体'与'经营村庄'是对村集体角色及其实践机制的概括。村集体通过'筑巢引凤'、进行土地流转、申请项目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失地后的退养与劳动权诉求、做好村庄整体规划,'经营村庄'才得以实现。通过村集体的中介机制、利益交换与平衡机制、平等协商机制等三个机制,'经营村庄'最终能够有效运行。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有为集体'大有可为。

交互式群治理:互联网时代农村治理模式研究33-42

作者:陈明; 刘义强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43007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武汉430079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社会的普及与应用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互联网重塑了农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结构与形态,中国开始进入农村治理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以交互性和群结构性为特征的交互式群治理模式,将实现以群为核心的复合群组关系结构取代传统以家户为核心单一线性关系结构。这一模式以'想法流—权力流'为内部运行机制,以技术平台、新社会规范、一般性治理构件、正式群组、非正式群组、回应机制等为外部结构,通过动态的群组模块将分散、碎片化以及静态的个体重新连接成利益共同体,进而解决中国农村治理积习已久的参与之困,实现有效治理。

“城归”: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43-52

作者:刘祖云; 姜姝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210095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在乡村空心化的背景下,'城归'所引发的乡村人力资本革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城归'作为乡村'人的回归',它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城归'之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以倾向于乡村的姿态而出现,二是他们对中国乡村问题具有深切的社会知觉。以'城归'为核心,在乡村振兴的策略上,需要保持文化的'乡土性',需要培育乡村的'情感共同体'与塑造'新乡贤'的角色。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组织与制度
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社会交换、信任困境与混合治理53-62

作者:黄胜忠; 伏红勇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治企业研究院; 重庆401120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从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中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双方'关系'入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双方间的社会交换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信任博弈理论探讨了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之间的信任行为。研究发现,在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中,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之间存在依存关系、权威关系和竞争关系;由于资源禀赋的强异质性以及治理机制的缺失,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之间存在信任困境。依据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间的关系交换程度,可以采用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相结合的混合治理机制,促进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隐形合约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基于贵州N村茶叶合作社的个案分析63-72

作者:张辉; 王杰; 周慧颖; 康峻珲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550025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构成要素,产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合约安排。与以往研究思路不同的是,本文尝试提出'隐形合约'概念,以此来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仅仅是一种靠模仿和移植资本市场的市场合约,更是一种兼有社会属性的合约关系。一方面,这种隐形合约嵌入到人格化体系之中,能够反映出其与制度环境变化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性隐形合约与工具性隐形合约两种非正式的界定方式,使得合作社产权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人之间得以界定。正因如此,本文提出了隐形合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N村茶叶合作社的动态事件为例,体现出隐形合约在合作社产权界定中的重要作用。

权能拓展、交易赋权与适度管制——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回顾与展望73-81

作者:胡新艳; 罗明忠; 张彤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州510642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宅基地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中最特殊、利益影响最敏感的一块地,也是一直以来各方争议最大、改革最滞后的一块地。现有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无偿分配、长期持有、交易受限等典型的福利制度特征,在实践中面临用地无序扩张与闲置浪费并存、非法入市交易大量存在等问题,这构成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逻辑基础。本文应'三权分置'的宅基地改革需要,围绕产权、市场和管制三个基本制度要素,提出'拓展权能、交易赋权与适度管制'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线索。依循改革线索,提出立法改革的具体举措及配套政策。

论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的性质与构造82-91

作者:高海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蚌埠233030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农垦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是介于国有农用地所有权与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中间权利,其性质影响着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定性。基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法政策,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定性为用益物权。民法典物权编既应推进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从划拨取得方式向出让、作价出资、授权经营等有偿取得方式转化,又应充实其处分权能、明确其期限限定和登记效力,还应完善其物权法定的具体方式。由此,为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定性乃至农垦国有农用地双层使用权权利体系的系统构造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资源配置
“保险+期货”服务农业风险管理的若干问题92-100

作者:李铭; 张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836;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北京100800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保险+期货'项目的推出契合了我国农业经济的风险管理需要,其将农产品价格风险转化为保险赔付风险,并通过场外期权交易转移给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最终由后者通过期货交易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形成农业风险管理的闭环。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保险+期货'项目主动对接农业生产经营,有效匹配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需求,产品接受度较好,政策引导性强,但也存在保费和期权权利金补贴负担较重、保险实际赔付率低及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其对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和品种创新也提出较高要求。借鉴美国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相结合的风险管理经验,需要加强该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加快上市符合农业经济特点的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适时引入国有企业、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入场对冲风险。

金融监管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研究101-107

作者:谢宏; 李鹏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310018; 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 保定071051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省联社在产权属性及行政身份等基础性问题方面存在很强的约束条件,仅对省联社的组织职能进行讨论与调整难以解决其内在问题。本文从省联社的产权属性、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等角度展开分析,探讨省联社战略重组的模式和路径;同时,分析金融控股公司架构如何应用到省联社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本文认为,金融控股模式在操作上存在三大难点:一是省联社改组为农商行并展开股权并购的增资问题;二是省联社与省内二级法人的博弈问题;三是省联社自身金融业务拓展能力问题,三大难点彼此也有关联。金融控股是整个金融业的争议性问题,政策不确定性始终较大,如能以'三农'问题为战略高地、以综合性产业金融为形态,金融控股模式可以在少数地区的省联社改革中取得突破。

扶贫小额贷款模式与贫困户贷款可得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108-116

作者:徐玮; 谢玉梅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无锡214122; 江南大学商学院; 无锡214122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贫困户贷款可得性可从贷款需求和金融机构贷款供给两个维度进行考量。本文利用实地调研资料,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贫富捆绑'和'银保互动'两种模式对贫困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富捆绑'对贫困户需求的促进作用更大,两种模式都不能显著提高贫困户贷款供给。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贫困户有效贷款需求,合理设计针对性强、契合度高的'亲贫式'贷款产品,积极拓展更多抵押担保替代机制,实行低利率政策,破解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问题,拓展贫困户对外融资需求,并继续探索能够防范金融机构资金风险的风险防范体系,提高贫困户贷款可得性。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其他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广东省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研究117-124

作者:万忠; 方师乐 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 广州510640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本文从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协调、居民收入差距大三个维度探讨广东省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表现,并针对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顶层设计、行政区划、财政支农、公共服务的延伸性等角度讨论广东省不平衡不充分的形成机制,提出其根源在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主要矛盾集中在粤东西北的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国外农经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效力:基于美国联邦法案的考察125-134

作者:刘婷 单位: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上海201701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美国S.764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联邦法案的正式签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州立法与联邦立法在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上剑拔弩张的局势,但并没有彻底的解决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层面的根本问题。通过对美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联邦法案的内容与特点分析,能够发现该法案的双重特性:一方面,该法案对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性披露要求动摇了美国的'实质等同'标准;另一方面,该法案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狭义界定以及标识的保障性规定削弱了整个法案的有效性与执行力,使得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效力被削减。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效力保障有赖于划定技术边界、可追溯体系以及实施审慎监管。因此,细化标准、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加强监管行为才是转基因食品规制的重点方向。

发展中国家公共林地管理制度的应用、发展和反思135-144

作者:黄冲; 罗攀柱; 梅莹; 徐琴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02期
摘要:各学派对公共林地的管理制度和模式一直争论不休,Hardin的'公地悲剧'和国有/私有万能论曾在公共林地管理中风靡一时,而Ostrom的公共池塘管理理论也被国际调查和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其对公共林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无论哪一学派都已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困境。本文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完整性和耦合度对公共林地管理的影响为主线,分析不同理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脉络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公共林地的管理必须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特点,使得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并存且形成耦合,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管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