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6:23:04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1篇

一、整体规划,逐步提升

笔者曾教过一名学生,各科成绩都不错,我主观地认为她一定能在高考中获胜。然而,高考就是这么残酷。86分的语文成绩让该生与本科线仅4分之遥。成绩出来后,我很自责。高考前两个月,该生曾跟我探讨语文学习的困惑,她感觉自己语文成绩几乎没什么进步。我对她说:“那是你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的原因。”“这一学期我已经很重视了。”她有点委屈。是呀,这学期她的确比以前重视语文了。然而,高三下学期才重视,来得及吗?可既然知道她语文学习比较薄弱,作为语文教师,我又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

显然,我们的教学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大部分教师不顾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无视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教学按部就班,第一学年教授必修一至四四本教材,第二学年教授必修五及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唐宋家散文和现代散文,到高三就分考点进行一轮二轮甚至三轮复习,大搞题海战术。如此,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可对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效果却并不明显。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使高中语文教学陷入了“可有可无”、语文考试“全凭感觉”的困境。

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亟待改变。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三年的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盘棋,整体规划,逐步提升。第一学年紧扣文本帮助学生构建字音、成语、名句、文言文等基础知识体系,敦促学生养成主动积累、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逐渐掌握文言文阅读及答题的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拓宽阅读面,初步提升阅读能力。第二学年在补充上述知识点、巩固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诗歌鉴赏的能力训练,继续加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第三学年的训练重点就锁定在提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和能力,做热身备考训练。当然,在这三年中应始终贯穿作文训练:第一学年重点训练写人记事、写景的记叙文,期间教会学生审题、选材的方法技巧及考试作文的一些应试技巧;第二学年重点训练议论文写作;第三学年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对各种话题、材料进行习作训练。

二、加大阅读,跨越提升

纵观笔者所教的高考语文考得较好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爱阅读,爱思考,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思想深度。再反观上文提到的学生及其他语文不够理想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在于阅读积累的差异。可见,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多阅读多积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不断提高,思想得以丰富、深刻,写作技能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旅游日语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旅游外语语种亦越来越多,作为小语种的旅游日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在课程的层面上的契合度仍然显得略为欠缺。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设计,逐步形成颇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的核心观点是,高职院校旅游日语教学的一切进步都与实践方法的探寻有关,其教学效果所面临的现实和预期目标差距很大,迷惘困惑很多。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解决诸多疑问?思考固然重要,但只有思考没有行动即成虚论。只有与实践行为紧密结合的思考才能解决实践中的疑难。据此,本文着重阐述了实施“践行”模式对提升高职旅游日语教学水平的意义。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日语教学的战略目标导向具有整体化和渗透化的本质内涵。从知识结构整体看,语言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各类知识单元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绝不会因急功近利而忽略语言的基本功,而应以坚实的文字训诂、校雠勘误去奠定入门的“小学”基础,并且长期坚持“下”功夫去不断积累中外语言知识,由此构建整体而系统的高职日语教育高水平框架。从渗透过程看,“文而不化”是目前外语教育最普遍的瓶颈,外语教学归根结底必须使本国语言同异国语言文化相互渗透,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发现语言教学的共鸣点,方可产生文化互根的交融效果,实现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目标。上述两方面内涵都决定了实现外语教育的长远目标是一个“文而化之”的思考与实践的提升过程。而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又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外语教学,其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必将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理论永远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实践是认识万物的起点,也是认识论的归宿。那种照搬课本知识,授课方式单一而纯理论化的外语教学课堂将是没有生命力的。笔者通过多年的高职外语教学实践过程,得出结论:唯有重视实践环节的精心构建,唯有锤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能力,唯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灵活机敏的教学创意,方可避免固化呆板。

众所周知,能否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是教学成功与否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从学生入校的零基础达到熟练使用语言的程度,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重在“训”,更要提升到“练”,在模拟的工作流程中结合所学的相应的旅游专业日语,尽可能地使用日语模拟相应的工作场景进行交流,从而使情景练习深入到潜意识。通过模拟实际职业技能的流程和真实场景,使旅游专业日语教学深度融入到不同的专业领域,与职业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将日语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

若要将学生培养为能够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符合人才,首先对施教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绝不能因急功近利而忽略语言的基本功,而应以坚实的文字训诂、校雠勘误去奠定入门的“小学”基础,并且长期坚持“下”功夫去不断积累中外语言知识,由此构建整体而系统的高职院校旅游日语教育高水平框架。从学生的角度看,要求他们不仅要明确学习任务,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习创新动力和个性发展意识,聚焦实际的操作技能,力求强化实际的“动口”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使他们从仅仅懂得语言前进到熟练驾驭、使用语言。

高职院校的旅游日语教学与本科院校的旅游日语教学不同,其教学目标既要突出外语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注重引导学生把日语作为工具和技能,培养处理事务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不再以掌握外语知识的多少作为唯一的标杆,而是以应用外语的能力高低为目标;不再以“懂了没有”而是以“会用与否”来衡量,从工具性应用型的课程为旅游日语教学重新定标。同时,把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现代社会、比较中日文化、进行国际交流和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专业日语的学习提高学生在国际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学生通过第一学期《基础日语》的学习,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日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学期则分为《旅游日语》和《旅游日语口语》两门课程。《旅游日语》继续进行日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专业日语的基础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文化的修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在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外语通过“做题”来“做事”,侧重培养学生做事做人的本领。而《旅游日语口语》则涉及到饭店日语的内容,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用日语展现出最真实的工作环节,以期让学生获得最为直观的体会。第三学期的《旅游日语》课程延续之前的教学计划,打造学生过硬的语言基本功,了解中日文化的共鸣点。以文化为背景,语言做载体,教学为过程,使学生将语言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该学期的《旅游日语口语》进入日语导游模块,以四川当地的各大景点为例,以实际工作进程为依据,分别演示作为一名日语导游从接团到送团期间需要面临的一系列场景。其间,穿插结合四川本地特色的教学内容,将武侯祠的景点讲解和川剧的变脸艺术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模拟现场的情境交互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学习内容的有效性,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学期,则会综合检阅学生的学习状况。总结前三学期的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考取日语语种导游资格证书。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进行教学实习,不再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但可结合学生的实习地点因材施教。

通过切实感受真实的工作环节和过程,能培养学生的独立使用日语口语的能力,并让他们面对社会的浮躁仍然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甘坐冷板凳,“深淘滩低作堰”,奠定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语言使用能力,才能更具“竞争力”,增加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砝码。笔者诚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能够为社会所用的行业“特种兵” !

参考文献:

[1]邵红.高职院校旅游日语(酒店)专业的实境教学设计[J].青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3篇

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近代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前时期(1902—1949)

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始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的京师同文馆.同文馆内设英文馆、俄文馆、法文馆、东文馆等,聘请外国人教习外语,培养外语人才;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并于京师大学堂。外语(主要是英语)正式列为中学必修课程,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当年,清政府仿效日本,废科举、兴学堂,制定并颁布《钦定中学堂章程》,正式规定中学堂均开设外语课。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废除了封建帝制,于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随之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又于1913年颁发了《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学制为四年,外语为中学必修课程。此后一直延续到1922年。在这整整二十年间,就外语教学来说,大致有以下一些特点:

1.课时比较多。《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五年间外语课总学时为1,444课时,每周课时为8—8—8—6—6,《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四年间外语课总学时为1,056课时,周学时为 7—8—8—8。

2.教学目的比较侧重培养阅读和翻译的能力,不重视培养口语能力。

3.教学方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比较重视语法教学,多采用传统的由词类而句法,注重定义解说的教学方式。语音方面主要教字母和拼音,绝少涉及语音语调。

4.教材最初采用外国课本或教会人士所编的书籍。后来才逐渐出现一些中国人自编的课本。一般地说,这些课本程度较深,古典文学片断占较大比重,词汇量大,学生很难学习。

1922年,南京政府实行“新学制”,中学从学制、学科、教材到教法,由仿效日本为主改变为效法英美为主。学制实行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外语作为必修课,由初中起开始设置。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始终没有重大改变。这一时期,中学外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有:

1.课时趋向减少。1933年规定外语课每周5学时,六年间共1,080学时;1936年规定初中每周4学时,高中每周5学时,六年间共972学时,1948年减为3—3—4—5—5—5,六年间约800多学时。

2.学习和引进西方语言学、外语教学法的新理论。语法翻译法的地位受到挑战,直接法在教会学校中普遍采用,并为部分公立、私立学校的教师所接受。不重视口语教学的现象有所改变。也有一些人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研究,如张士一等人倡导试行直接法等。

3.语音教学逐渐被重视,国际音标得到逐步推广,以代替韦氏音标或牛津音标。

4.关于教学目标,初中阶段注重全面训练听说读写,高中阶段则依然着重培养阅读能力。

5.教材品种较多。中国人自编的教材比外国人编的教材更适合中学生实际,其中林语堂编《开明初中英文课本》流行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除一些英语课本以外,还有多种语法书、注释读物等。

6.学生接触外语机会较多。在条件较好的中学(尤其是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外国历史、地理等课一般都采用外语原版课本。另一方面,在大中城市,英美电影、报刊、用英语书写的商业广告等比比皆是,学生耳闻目睹英语机会较多。

二、五十年代初期到中期(1950—1956)

这一时期正处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当时中学的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大批英语教师改行。由于中学俄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1954年秋季起,教育部又决定初中外语课停开,致使中学外语教学受到严重损失。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这一时期中学外语教学的特点有:

1.课时锐减。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仅在高中三年开设外语,每周四节课,三年间合计只有408课时。

2.外语课以苏联凯洛夫的五个环节作为教学的固定模式。教学方法以苏联的自觉对比法占统治地位,强调外语和母语的对比。重视母语的作用,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

3.要求偏低。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高中俄语和英语教学大纲草案,俄语只要求掌握1,000个左右的单词,英语要求掌握1,500个单词。听说读写的要求也仅仅是最基本的。由于工作上.的失误,这一时期的中学外语程度只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

三、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1957—1960)

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及时发现前一时期外语教学工作上的失误,决定加强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教学工作。1957年教育部决定,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学从当年秋季起恢复初中外语课,每周三课时,英、俄语可各开一半。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英语的开设还.可多于一半。

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恢复初中外语并逐步加大英语比重,但由于1957年起开展反右斗争,接着频繁的各种政治运动,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实际上英语教学仍未恢复元气,水平仍然很低。

这一时期,中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是,教学方法仍然没有摆脱自觉对比法的影响,在“左”的路线干扰下,强求教材内容与生产劳动和政治运动相结合,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编写教材,致使外语教材背离了外语教学规律。

四、六十年代初期到中期(1961—1966)

1962年起,中学外语教学开始出现新局面。外语正式列为高考项目,成绩计入总分。此后,考生外语水平逐年提高。1963年教育部又重新修订和颁发了中学外语的教学大纲。

这个时期,中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是:第一,增加了课时,六年间共有1,236学时,平均每周有六课时。这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时间保证。第二,教学目的比以往明确:“中学外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外语工具,具有初步阅读外文书籍的能力。”教学要求比以前提高,六年要掌握3,500—4,000个单词。第三,加强了外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是从1965年开始,我国外语教学引进了“听说领先”法(实际上就是听说法),开始强调使用直观手段教外语,外语课堂上开始使用录音机、幻灯机等现代外语教学手段。所有这些有助于积极克服人们常说的“聋哑外语”的缺点。

五、六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1966—1977)

这一时期是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学校课程中又一次取消了英语课。“文化大革命”前使用的英语教科书,和其它学科的教科书一样,受到批判,并被禁止使用。七十年代初,中学陆续恢复了英语课。但是,课时减少,教材并不是按外语教学的科学原理和教学方法编写的。英语课,过分强调所谓“思想教育”,整堂课几乎一半时间用汉语进行回忆对比,或大批判。这一时期,中学英语水平降到了极低点。

六、七十年代中期至今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4篇

转眼新的学期到来,面对苏教版全新的教材,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教材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教材,超越教材。

结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共入选24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二)本学期将重点训练四个项目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二、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者们,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和研究,在小学中年级段四册教材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将进行“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而不是把语文学习搞成“三张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8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篇目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等练习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或综合练习。

“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如上文在“统筹安排”中谈到的例子也体现了这一编排思想。

“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

(三)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特点;教学方法

为了缓解早期教育体制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要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改革开始,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越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从语文学习思维角度出发编制教学改革方案,有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高中语文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综合文化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语文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作为汉语言文字集中的一门课程,与其它高中课程相互贯穿着,学好语文也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生语文思维特点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从根本上来说,高中生感到语文课程学习难度,主要是期思维模式与课程标准不一致,尚未掌握科学的语文思维,才导致现实学习中出现一系列困境。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思维特点包括:

1、历史性。语文课程是立足于汉语言文字的教材内容,所有课题、教案都是用汉字语言描述出来,这些都具有历史传统元素。因此,高中生语文思维也带有历史性,从历史中感受语文教材内容,才可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内容,从历史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体会教材编写内容,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

2、灵活性。中国汉字语言多种多样,不同组合形式表达的语言含义也不一样,这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的灵活性特点。为了展示语文教材固有的学习特色,高中生思维应当灵活多变,参照语文教材内容形式选择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才能理解语文知识的要点。当然,这对于高中生思维活跃性要求更高,如何灵活变动思维是需要长期培养的。

3、系统性。语文是高中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语文知识必须注重系统层次划分,按照不同时段参与教学活动。一年级是语文学习的初始期,学生刚刚接触语文教材,对学习语文要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认知;二年级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期,学生必须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思维,详细学习语文教材内容;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考核期,学生思维要灵活多变,结合高考大纲灵活地变换学习方法。

三、高中生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高中是学习生涯的特殊时期,尤其面对高考体制,学生往往承载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对语文课程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方案,教育部门颁布了新课标准则,指导教师与学生参与课程学习。针对高中生语文思维特点,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工作,具体包括:

1、语言表达。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对培养阅读语感具有辅作用。

2、学习情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4、创新改革。教师本身也要坚持创新改革,学习更多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为语文高效率教学课堂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结论

总之,语文是高中教学课程体系的核心构成,学好语文是每一位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根据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思维特点,教师需适当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依据新课标准则建立更加完善的课堂环境。其中,灵活变换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模式改革,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瑾.浅论高中语文课创新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6)

[2]刘艳丽.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6篇

一、教学论层面的语文素养研究

教学论层面语文素养的研究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厘清语文素养的概念,准确界定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基本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针对语文素养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学者充分肯定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突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①。

也有学者创设了几条关于语文素养评价的标准,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语文素养的解释方案,探讨语文素养的内涵问题。②还有学者讨论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追求”,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开放性概念”。③

从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明确写入课程标准之日起,语文界就为此争论不休,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内涵、培养模式和争论根源等是学者们论争的主要话题。④在教学论层面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对在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准确运用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意义。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素养必须适应社会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并且把语文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以语言运用的角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描述,进而又分析了语文素养和语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⑤

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来使用,本应该有科学的界定和解释,但是十几年的时间里却鲜有高质量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和解释,而更多的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的模糊运用,于是造成了研究的混乱局面,各执一词,各出新解,概念迭出。正如有的一线老师所指出的“作为理想,‘语文素养’还没有具体的蓝图描绘,仅停留在语文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解释和模型的建构上”⑥。

沈学B和陆Z通过对PISA测试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的观点。⑦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上位概念,本应该得到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诠释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得到更好的落实,而在教学论层面上对语文素养进行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还有待学者们的努力。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而作为课程标准的落实者和执行者,一线教师在语文素养的研究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语文素养应该是指由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所带来的修养,其主渠道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⑧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上,一线教师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寻找有效的提高策略。有的老师提出了“借助成语,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和“品鉴诗文,提升创造力及想象力”的方法。⑨有的课题组通过具体研究提出了“以学生评价为主体”“评价的内容应以学习实践为重点”“评价以激励学习为目的”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策略”。⑩

有的教师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上,提出了“应该坚守语文教学的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动手的语文实践,真正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观点。也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如在语感中通过吟咏诵读、潜心涵泳、言语实践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有的研究者则是着眼于语文课程本身,提出了利用选修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构想。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利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实践层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关注的又一焦点问题。有的教师提出通过古诗词教学“领略古诗词中的民族文化智慧”“品味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美”“感悟古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点。有的研究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将新学与已学课文结合起来教学、拓展相关的文章或材料、突出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立足于课堂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被广泛认可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还有的教师是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倡导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构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巩固”等自主学习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的教师则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从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民主氛围的营造、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作业的精心设计等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张。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的执行者和语文课堂的导航员,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引领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语文课程的语文素养目标达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也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课程的设计和开展,语文素养目标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需要对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高中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理解和研究,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的关系,讨论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施渠道等问题。

综观近十年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更多的是来自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缺少具有理论高度的指导性研究,尤其是缺少能够从上位概念出发的具有理论高度和研究深度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研究者的加倍努力。

三、关于语文素养研究的讨论

综观近十年语文素养研究的已有成果,关于语文素养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着眼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建构,进一步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清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寻找对语文素养进行测量与评价的专业路径,探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等。

“语文素养的提出,正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还原,对民族精神的本能提升,对民族智慧的必然拓展。”在数量庞大、众说纷纭的语文素养研究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推动语文素养研究的进步和发展,进一步澄清语文素养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甚至价值论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王随仁:《论“语文素养”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②夏家顺:《“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新解及其教育含义》,《语文建设》,2008年第Z1期。

③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④雷良启,李重:《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5期。

⑤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⑥周玉凤:《再谈“语文素养”的研究》,《吉林教育》,2013年第23期。

⑦沈学B,陆Z:《从PISA数据看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7期。

⑧范远波,刘世清:《论语文、语文素养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2期。

⑨张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22期。

⑩武汉市五里墩小学课题组:《小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评价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8期。

陆云峰:《在语感培养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35期。

欧阳芬,吴子兴:《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8期。

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4期。

王芳:《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周刊》,2015年第26期。

江丽:《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之鄙见》,《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S2期。

禹旭红:《“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基础教育》,2009年第5期。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7篇

【关键词】接受理论 期待视野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47-01

一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亦称接受美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德国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波兰英加登的现象学基础上建立的文学理论流派,其代表人物为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理论打破了注重作者以及文本分析的传统文学理论,将读者置于文学研究的中心。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积极地参与作者的创作过程,与文本和作者形成能动的辩证的动态关系。出于读者自身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认知心理、审美情趣、兴趣爱好、专业方向、阅历经验等差异,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随着时代、社会和个人因素不断改变,作者对文本进行不断修改,缩小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以求达到“视野融合”。

二 接受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主体”的转移

接受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接受理论的五个要素——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五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一一对应。接受理论将西方文学理论从作者及文本向读者的重心转移与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师和教学内容向学生的重点转换不谋而合。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也就失去了其教育价值。具体到英语教学,根据接受理论,要避免传统“翻译式”“灌输式”或“说教式”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放在首要位置,要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三者之间不断的互动和融合才能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2.“期待视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这一重要理念更是对分级教学后的各类学生对教师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心理期待、反应、接受和反作用具有高度指导意义。分级教学以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各方面的差异,而是“一刀切”地对所有接受主体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期待视野”。在实行分级教学后,学生由英语基础、起点层次、专业方向、学习特点等分为不同类别,传导者在对不同类别的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进行研究和讨论,针对具体情况使用不同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求最大的满足和超越各类学生的“期待视野”,尽可能地达到“视野融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接受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授各个类别各个班级的英语基础、专业方向、性格特征、学习主动性等特点,分析其“期待视野”,并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对教学的接受情况和反馈,以及学生“期待视野”的不断变化,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以求达到“视野融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对教师以及教学内容有较高的“期待视野”。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学校在教学计划、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营造动态活跃的语言环境,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知识面,不再拘泥于语法和词汇,注重口语的培养,并随时与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重点,尽力满足和超越学生的“期待视野”。而针对基础稍差的学生,应将精读和泛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进行诱导性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并适量加入英语相关知识背景的讲解,在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利用各种方法和课内外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过程不能沉闷呆板,要轻松活跃,多使用多媒体和音频、视频技术,设计课堂游戏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步步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8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终结性测试 平行性测试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2-02

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测试不是目的,测试只是手段。有效的测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通过测试,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一直以来,期末一张试卷的终结性测试成了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评价手段的单一,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并轨招生之后,中职语文教学渐渐陷入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采用什么测试方法,才能调动中职学校师生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发挥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任务中的作用,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不再进行终结性测试

一直以来,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都是到期末用一张试卷进行评价的终结性测试。终结性测试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评价已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反而会影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1.终结性测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其功用与目的是选拔和甄别,而中职语文教学的选拔性和甄别都已经不再。首先,大部分中职学生已不再升学,作为最主要的选拔性考试的语文考试自然就丧失了其选拔;其次,甄别中职学生优劣的是专业课学习而不再是退居“副科”的语文学习。

2.终结性测试是导致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正是终结性测试导致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终结性测试时,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或顺利过关的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考试前老师划重点,讲要点,只要按照老师划的重点、讲的要点去复习准备,一般情况下,基础好,学习认真的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大部分学生也能顺利过关。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期末考试的内容也相对地少而简单,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否认真预习,是否认真学习,是否认真复习,根本无关紧要,到期末,只要按照老师划的重点、讲的要点去复习准备,过关是不成问题的――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选拔性和甄别都已经不再,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评价也只求过关而已。

基于以上原因,进入中职学校之后,语文课上认真听讲的占26%,想听就听的占62%,根本不听课的占12%;愿意上语文课的占26%,无所谓的占44%,不愿意上的占30%;课前预习的学生为0;课后复习的学生为0,随堂复习的学生占26%,期末考试前复习的学生占62%,根本不复习的学生占12%。(见《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教育教学论坛》2011.1下旬)

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可见一斑。

3.终结性测试还导致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测查时大面积舞弊。

前面已经论过,大部分中职学生到期末用一张试卷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进行测试时大都能够顺利过关。其实,真实情况却是,最多有四分之一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会认真地学习和复习,也会在期末根据老师划的重点,讲的要点认真准备复习的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顺利过关,其余大部分只是到期末才草草地准备和复习,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根本不准备、不复习的学生也能顺利过关,靠的其实是舞弊。从对中职学生期末的语文试卷分析,完全能够证明这一点:(1)30人的同一考场总有几拔三到五人的卷面相似(包括错的地方都一样);(2)一个有错别字的正确答案,竟然会有五到七人都一模一样,有的甚至会多达十人以上一模一样;(3)一个考场里,没有抄袭嫌疑(我不看别人的试卷,我也不让别人看我的试卷)的试卷不会超过五份。而没有抄袭嫌疑的试卷往往处在两个极端――要么成绩很好,要么成绩很差。

由此看来,终结性测试,不仅不能显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更无助于中职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可能还会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将形成性测试作为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辅助手段

(一)形成性测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形成性测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效果更好,而对学生进行的不断的评价。形成性测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能够让师生及时了解阶段教学成果和学生阶段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师生及时得到相关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形成性测试对中职语文教学意义重大。

1.可以提高中职师生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并轨招生之后,中职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境地,师生对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都不高。

形成性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学的成果的评价,更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要想证明教的成果,教师必须在新单元和新课文教学之前明确形成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本课文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必须积极投入,才能做到。

终结性测试的结果,只是期末让学生知道了一个分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少有激励作用。大部分学生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难点,一概不知,由于对语文学习的漠视,大部分学生也根本不想知道。形成性测试的结果却可以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测试结果的反馈,加固了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2.可以端正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

终结性评价导致大部分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应付语文学习,更为严重的是期末语文测试时学生大面积舞弊。用贯穿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测试替代期末的终结性测试,使得中职学生要想在形成性测试时取得好成绩,就不能再漠视语文教学。学生不仅要在新单元和新课文教学之前明确形成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明确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明确本课文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达成学习目标并尽量多地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3.可改进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

不同于终结性测试,形成性测试可以明确显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遇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当教师发现某个题目或某些题目成为具有共性的缺陷和难点时,可以立即组织学生复习。当个别学生答错个别题目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4.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终结性测试的成绩大多是期末临时突击,甚至是舞弊获得的,根本证明不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至于那些只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或许能掌握一些语文知识,但也很难巩固。形成性测试是在教学过程中频繁的、及时的对上一阶段教学内容的测试,由于测试的及时、内容少,加之及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所以,每次测试前无须给学生复习时间,那些应付语文学习的学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由于是随堂测试,由任课教师监考(也可请语文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参与监考),就可以大大减少想舞弊学生的舞弊机会。每次测试过后,教师都要针对具有共性的缺陷和难点,立即组织学生复习。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有针对性的纠正。然后,再对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的测试机型平行性测试。这样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形成性测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1.形成性测试不宜过频。由于语文学习已不再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重点,加之中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又较繁重,因此,形成性测试不宜过频,以2―3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为宜,否则,可能会影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测试包括所学单元的所有重点,测试后,教师要及时分析测试结果,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成果。

2.平行性测试。每次形成性测试之后,要对上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学习,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进行纠正,然后,再给测试效果不理想的学生一次机会,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确保学生尽量多地掌握语文知识,确保学生尽量快地提高语文能力。

期末,对学生总评时,平行性测试成绩与形成性测试成绩具有同等效力。

3.分数。

高一语文期中重点第9篇

部分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偏见:语文学科只要在考试前花点时间背背记记就可以,实际上想要学好语文学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明显的认识到,教师不仅仅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任务,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也十分重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关键时期,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展开论述。

一、注重预习

很多学生都认为,进行课前预习是数学等学科学习的事情,很少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学生之所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偏见,是受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高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对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人将课前预习的目光关注于提前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实际上,这只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目的之一,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多方面的意义。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在教师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前进行预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知识点,而且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现代教学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较之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为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语文教材上的文章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是在预习的过程中又需要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也就是这一个思考过程,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了知识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新时期的语文学科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摒弃语文学科学习不需要预习的错误学习理念。

二、坚持写听课感悟

不管做什么事情思考都十分重要,学生在新时期的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也要积极的进行思考。本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坚持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对教学进行归纳总结,在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的同时,也正确的对待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也鼓励学生写听课感悟,鼓励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对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哪些知识点已经能够有效的掌握,哪些知识点自己还难以有效的把握,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对一节课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发扬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克服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当然教师在鼓励学生写听课感悟的过程中,刚开始可以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就没必要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学生只要花几分钟时间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即可。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语文学科学习而言阅读十分重要,尤其进入高中阶段,教师更要将阅读与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并使学生认识到阅读在学生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积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积极的探索更多有助于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高中学生都能够认识到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反映,阅读会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虽然表面看学生的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正确性,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知识点的学习是对的,但是因此而忽视了阅读,实际上是因小失大。

为了使高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还会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阅读理念,才会愿意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积极进行思考,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

四、善于归纳与总结

语文学科虽然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中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会发现,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点十分多,同时分析了高考试卷也不难发现,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怎样才能很好的应对考试呢?有些学生为了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然而,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学生的大脑一片混乱,学生之所以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进行归纳与总结。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进行归纳与总结,对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有很大帮助,学生能够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路清晰,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试卷上题目类型的归纳与总结,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试卷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能够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与技巧,进而收到更好的应考效果。

五、师生、生生之间积极沟通与交流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