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实力的体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5 16:38:49

经济实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1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 动力主体 转型动力 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转型或发展是指从古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市场、工业、民主社会的变革、发展过程。如何认识当代中国转型发展中的主体和动力,中国转型动力的实现途径和制度保障是什么?对于动力这一众口流传、耳熟能详的概念内涵,对于中国转型动力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存在着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界定和分析,似乎并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文章主要从经济转型的角度,尝试探讨中国转型的动力主体、实现途径和制度保障等相关问题。

中国经济转型的动力及其主体

动力即行动的力量、原因、动机、目标,是指刺激、推动、保持物质运动、人类活动的因素和力量。人类活动的动力大致可以划分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质力量又称为经济力量,是指通过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是经过人类劳动的社会性的物质资料,使人们得到物质消费上的满足,从而调动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精神力量是指激励约束人类活动的信仰、习俗、道德、哲学、文艺、科学等主观性、知识性的因素。那么,如何具体、准确认识当代中国转型的动力及其主体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经济转型的动力主体是什么?最广大的公民个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主体和动力主体。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体、企业、政府等组织形式,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个体为主、个体行动的结果,还是集体行动、整体演进的必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人类的个体和整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大致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这两种理论认识。作为公民或居民的个体又称个人,一般指人类社会中的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主体。从现代社会之初,诸如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英国的斯密等欧美学者就采取了以人为本、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独立的个人或个体是社会真实的主体和基础,个体是其利益进而也是他人、人类利益的基本判断者,个体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和主要的动力,个体的利益之和就是社会、国家和人类利益,社会活动以个体为主体、以个体活动基础。相对地,研究人类活动也可以从社会组织、结构、制度等整体角度出发,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总量分析、结构分析。然而,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和目的。企业、政府、国家只是个体为了增进、保障个体的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习俗、法律等只不过是个体之间强制性或自愿性达成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个体利益、市场竞争应当先于政府利益和政府干预,公共利益只是一种特殊的、集合的个体利益,集体的、共同的人类活动只不过是众多个体从众性或有组织的共同活动,只是对个体、市场失灵的补救。

以人为本,人民主体,公民权利和利益至上,这是我国宪法和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关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新中国60多年曲折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个人逐渐从历史、国家长期形成的经济、政治、思想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成为独立自主、刚健有为的个体,成为既具有充分、平等的权利,又自我约束、尊重他人的公民,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个人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寻求个人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也造就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奇迹。

第二,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利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的、主要的动力。为人类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的社会实践,物质的、经济的决定性表现在从实践的主体和目的、实践的中介和过程到实践的对象和结果的性质和形式上。经济活动所生产提供的各种物质性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为了真实有效地满足人的各种物质性的消费需要,推动人类发展的内在的、基础的动力还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繁衍对物质资料、经济利益的全面持久追求。

从社会实践上看,中国转型之所以取得了伟大成果,归根结底是全面恢复了充分尊重、维护人民利益的动力原则,是基于我国的一系列既适应国情、又顺乎民意的经济改革,许多改革措施不约而同地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原则若合符节。比如,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广大人民穷则思变,勤劳致富,从而推动了农业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反,由于政府干预色彩依然浓厚,金融、交通、能源、教育、研究、出版、媒体等领域体制改革缓慢,资本和生产要素配置远未市场化,知识创新能力相当缺乏,中国发展的硬动力、软实力都严重不足。

第三,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人们如何分配、占有、消费经济活动的物质成果?这主要是通过物质利益的分配制度而形成和保障的。分配虽然只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或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不是独立的经济活动,但收入分配犹如人类社会经济这个有机体的神经末梢,对它的任何细微的触动或改变都会牵动居民神经,企业伤神,政府头痛,分配制度和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储蓄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我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尽管并未改变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但仅仅实行了“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制度改革,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就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个体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揭开了中国转型发展的序幕。相反,由于在城乡、地区、行业、单位或企业等方面还存在着分配制度不合理、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至今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经济动力主要表现为全体居民个体从社会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和积累的财产。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性消费需要,经济活动就是人类解决物质性消费需要和物质资料供给之间的基本矛盾的社会实践。居民在经济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成果,通过分配制度而形成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居民获得的收入和积累的财产,表现为数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内容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表现为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转型动力的实现途径

人类为了满足其生存、发展和繁衍的消费需要,除了依靠一定的自然资源,主要依靠不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以及人类的政治、知识等方面的活动。广大居民对物质资料、经济利益的全面持久追求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这种动力的实现途径最终只能是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是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过去30多年中,我国竞争性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初步完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基于对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比较优势,逐步奠定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加工业大国的地位,国民经济取得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这是广大居民“分蛋糕”、“分不断做大的蛋糕”的物质条件和实现途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着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产业结构、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挑战,面临着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收入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等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上的种种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例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80%以上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却还要大量进口国内短缺产品,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经营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老龄人口日趋增多,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社会经济发展上还保持着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特征,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和出口红利逐渐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引擎开始减速,经济进入“七上八下”的增长困境。如果没有创新驱动和结构升级,我国将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诚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从居民收入分配上看,尽管以汇率计算的我国2010年GDP世界第二,2013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国家之列,但居民收入增长率常常低于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城乡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增加,总体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而达到了0.5左右的危险高度,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领域问题严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居民动力、企业能力、发展活力相对不足,这些都严重限制着转型发展的顺利实现。从“十二五”规划和未来我国发展前景看,只有在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出口等方面全面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动力结构有效调整,经济转型才能够顺利实现。

第一,社会经济转型的动力体现在收入分配上,落实在居民消费上,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应当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大多在60%左右,而我国一直徘徊在50%左右。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的三要素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2013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5%、37.3%、51.6%、51.8%、50%。显然,由于居民收入绝对水平不高,政府通过税收和非税手段对居民财富汲取过多,财产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对就业、收入、财产、社会保障等方面难以形成稳定预期,居民消费需求还难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的、有效的动力因素,我国必须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和投资水平,从消费弱国向消费大国转变。

第二,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上,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固定资产投资,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和结构调整,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根本出路不在于政府管制、公共投资和超国民待遇的国有企业,而是通过放权让利的全面改革,广大居民和企业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开发、创新发展的主体,全社会的智慧和财力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同样在2009~2013年,我国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3%、54.8%、54.2%、50.4%、54.4%,但投资增长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种形式的投资,政府的许多投资项目效益不高。

在经济转型的动力结构中,工业化后的城市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动力的重要途径。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达到6.8亿人,城市化率从1978年19%左右突破了50%大关。然而,我国城市化是在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分割条件下进行的,50%以上的城市化率是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只有34.7%。而且,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市化率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无论在数量还是内容上都还存在改进之处,新型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城市生活的改变,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来源,将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在进出口上,我国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发展红利也开始大幅度衰减。由于我国主要靠劳动、资源密集型加工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技术含量少,品牌影响小,附加价值低,贸易依存度高,而全球竞争激烈,供给过剩,价格趋于下降,加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等因素,特别是2009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尽管出口贡献度下降有一定的阶段性,但我国产品、企业的竞争能力普遍不强,出口导向型的加工业体系已经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要从加工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转型动力的制度保障

过去以来,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竞争,建立在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和资源投入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常强大,经济转型比较成功,但这种转型方式是一种可持续、一般化的模式吗?显然,劳动、资源和制度的红利毕竟有限,积存的体制弊端和增长问题逐渐暴露和加剧,中国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成果之时,也日益遭遇了经济、政治、知识等方面的一系列严重问题,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衰减,而成本和劣势不断推高,经济增长的方向不明,路径不稳,这些新旧问题构成了中国转型的限制性因素。相反,拉美的经济停滞、苏联的国家解体等则提供了国家转型的深刻教训。那么,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赋予经济转型以强大而恒久的动力?显然,我们难以改变既定的资源、人口等要素禀赋和国际环境,但我们能够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经济、政治、知识等方面的转型障碍,建立健全经济转型动力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一,保障和落实广大居民充分、平等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使他们真正成为经济转型的社会主体。为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适时恢复公民的居住和迁徙权、罢工权等权利,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第二,经济转型的动力问题集中体现在财产制度上,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形成并畅通知识创新、企业竞争、产业发展的动力实现途径。通过建立权利平等、机会公平、规则统一的发展体制,全面激励社会民众特别是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的创新精神,积极保障观念、知识、产品、市场的创新和法律、组织的变革。

第四,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是强化、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制度安排。为此,通过全面改革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实施、监督体制,改革政绩考核和官员升迁的激励体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对居民收入、财产的征收和使用,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的再分配功能,完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公共管理和财政体制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2篇

【关键词】法权结构;现代经济法;权力;权利

【正文】

一、法权结构的界定

1.法权结构中的“法”。法权结构中的“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主体认知的“法”,主要是从学理角度而言的,包括学者对规则及制度的价值追求、一般民众对于规则及制度的普遍向往,主要体现为学理性的著述、大众的信念;二是法律规定的“法”,主要是指成文制定法,即由国家机关、国家授权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文件;三是现实表现的“法”,主要是指制度生活的行动者实际确立、维护并遵守的实践规则。以上三个层面分别构成法权结构的不同形态:应然态、法定态和实然态。[1]

2.权力和权利。根据政治哲学和社会学晚近的研究成果,权力更强调一种“控制权”,而权利则意指一种“行动的自由”。[2]权力和权利的本质利益属性,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利益或资源,而扩大到了几乎一切形式的资源。在当今社会,由于资源形式多样且数量巨大,任何公民个人、团体、国家机关等等都可以享有一定的资源,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同意,自然就会产生强制性的支配和控制能力。[3]同时,权力与权利除了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还存在其他多种形式的关系。包括二者相互的影响、二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势下发生的互相转化、二者在具体场域中的不同组合,等等。

总体而言,权利与权力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极端:互侵与互动。所谓“互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单极化的权力(国家权力)对个体权利的吞噬;二是指分散化的个体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反对或者武力反抗,以及个体权利对原属于公共权力领域的侵犯。所谓“互动”,同样是从两个方面而言:一是指多元化的权力(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对社会个体权利和团体权利的尊重与信任;二是指有组织的、自治的社会个体权利和团体权利对公共权力(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监督与信从(一种建立在信任和信念基础之上的配合与服从)。一般说来,法权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常处于变动不居之中。就人类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而言,法权结构表现为由“互侵”到“互动”的变迁。权利对权力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动,也从屈服、盲从,逐渐演变为反对、暴力反抗,到理性思考、有限参与,再到追求自治、积极参与、严格监督,等等。当然,这是理想的变迁描述,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反复甚至倒退亦在所难免。

二、经济法的法权结构

法权结构是指包含于法之中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经济法的法权结构就是包含或体现在经济法之中的权力与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这里的“经济法”存在应然、法定、实然等多个形态,相应的法权结构即经济法中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也存在应然态、法定态和实然态三个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层次。

笔者将法权结构在性质上界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传统法权结构最突出的特征是权利与权力之间的“互侵”,与之相对,现代法权结构最突出的特征是“互动”。以此为基础,“传统法权结构和传统经济法”与“现代法权结构和现代经济法”可以形成对应的关系。所谓“传统经济法”,从理念维度分析,最基本的特征是“互侵”。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表现为奉行单向度的“国家干预”的集权思想和“全权计划”理念,对国民经济进行几乎无所不包的计划和安排;在西方社会则表现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崇尚的绝对自由和对公共权力的绝对排斥。所谓“现代经济法”,最基本的特征则是“互动”,表现为秉承“协调互动”的理念,包括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经济民主与政府管制的“协调互动”等,在促进和张扬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体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追求政府的有限干预和市场的有限自治。当然,与传统法权结构和现代法权结构一样,传统经济法和现代经济法都只是一种大致的、笼统的理论概括。

三、现代经济法的法权结构的基本层次

(一)应然态:从共生到协调的经济法理念

应然态的法权结构是主体认知的法权结构,主要是从学理角度而言的。现代经济法互动式的法权结构表现在应然层面,体现为经济法理念对于互动的诠释。经济法的理念即经济法的宗旨、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笔者以为,经济法的互动理念从法理角度看体现为共生,从制度角度看体现为协调。

经济法权力与权利之间的互相融合、互相转化、相辅相成等关系,在法理层面都是共生的反映与体现,是权力与权利之间互动的高级形态,在有些场合,经济权力与经济权利甚至是互以对方为条件、须臾不可分的,比如在商会的组织运作中,商会对成员的组织、管理的权力与商会成员参与商会运作的权利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协调作为一种理念,其内涵也在于强调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和共生。作为制度层面的理念,协调强调的是互动的制度化的理论表达,包括主体的协调、行为的协调、责任的协调等等。主体的协调是指分享经济法权力的主体与分享经济法权利的主体在机构设置、资格认可上的对应;行为的协调是指经济权力主体行为与经济权利主体行为之间的配合;责任的协调是指权力主体因违法的经济权力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利主体因违法的经济权利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之间的匹配。

(二)法定态:经济法制度间的功能组合

法定态的法权结构是实体法及程序法规定的法权结构,主要是从立法角度而言的。现代经济法互动式的法权结构表现于法定层面,主要体现为各种经济法制度之间的功能组合。

法律功能的组合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目的,在分析不同法律各自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功能之间的组合以形成协同效应。就经济法制度之间的功能组合而言,即是针对具体的经济问题,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将体现不同理念和原则的经济法律规范进行组合,并通过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实施环节予以落实。实现经济权力与经济权利的互动,在法定层面上最关键的就是完善经济法制度间的功能组合。比如在城市管理、规划行为中,政府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规划等经济权力必须与民众获得生活保障、获得再就业和再发展的经济权利相共生、相协调,才能发生互动的效果,这就需要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制度之间的组合,需要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与拆迁公民的生活安置和再就业发展制度之间的配合。

(三)实然态:从“互侵”中探寻通往“互动”之路

实然态的法权结构是指社会现实的经济生活体现出来的权力与权利二者的关系,与应然态和法定态的法权结构不同,它是法权结构在现实层面的终极表达。从功能的意义上讲,只有这个层面上的法权结构才真正体现了现代经济法的法权结构实现互动的范围和程度,因而这个层次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法律的现实运行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实然态法权结构的分析也具有更大的难度。

从经济权力与经济权利的现实生态来看,经济法的法权结构在实然层次上存在很多的不协调,准确地说,在性质上离互动还相差甚远,“互侵”的现象反倒更为常见。比如商会组织不健全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反映了经济权利和经济权力之间的不协调、不配合,甚至相互侵占、职能错位、功能失效等状态。因此,对实然态的法权结构进行分析,真正的价值还是在于从权力与权利之间的不协调入手,从二者之间的“互侵”入手,分析不协调和互侵的成因,以此探寻实现“互动”的路径。这一路径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理顺法权结构三态之间的关联,使得经济法的法权结构在应然、法定和实然三个层次之间彼此互通、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良性循环。

四、现代经济法的法权结构的具体特征

(一)经济权力的多元化和“经济元权力”的制度化表达

现代法权结构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公共权力的多元化,不仅权力的职能要分散化,权力的主体也必须多样化。经济权力主要包括“经济组织权力、经济支配权力、经济强制权力、经济处罚权力、经济监督权力”,[4]随着权力多元化和社会化理论的发展,经济权力的行政性色彩日渐淡化,个体、社会与国家在对公共经济事务的支配上都具备了现实性与可能性,特别是在主体上,经济权力的分享机制可以包括政府的经济权力、专门性机构的经济权力社会中介组织的经济权力、以及社会成员的经济权力等等。

经济权力的多元化带来了经济权力生态的繁荣,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在现代经济法的法权结构中构建一个针对多元化权力本身的监管机制就变得极为重要。这个监管机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应是“经济元权力”的创设及其制度化表达。所谓“经济元权力”,也可以称作“经济权力的权力”,即创设经济权力的权力,它是所有个别的、具体的、社会化的经济权力的合法性和经济性的基础,是经济权力在制度化设置及运作中的终极性的价值标准。经济权力是特定主体对国民经济运行施加支配性、强制性影响的资格和能力,特别是对于经济行政主体而言,其享有的经济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权力,其从事的经济干预(如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行为本质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5]规范经济权力、约束经济行为的关键在于为相应的权力和行为寻求宪法、意义上的合法性,这种寻求的实践进路则是探索“规则”、“元规则”[6]在经济权力和经济行为领域的制度化表达。只有确立并遵循“经济元规则”及其衍生的“经济元权力”,各种具体的、分散的经济权力才能在根本上获得合法性,才能在经济权力社会化、泛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规范与正当,从而实现与经济权利的互动。

(二)经济权利的自治化与规范化的制度构建

一般认为,经济权利是经济法主体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所获得的,实现经济目的的,满足物质利益需要的权利。事实上,经济权利的发生往往并不依赖于经济法律或经济合同的规定及约定,特别是在大多数场合下,实然态的法权结构都包括了经济权力及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权利。

与经济权力不同,经济权利不需要“经济元规则”、“经济元权利”的制约,相反,最大化地实现权利、发展权利才是经济权利的本质内涵,也是互动式法权结构的根本要求。经济权利的问题在于私权的滥用同样会造成法权结构的失衡,在经济权力缺位、越位、错位的场合下,个体的经济权利往往会因为空间的无限和监管的缺位而挤占公共空间,结果或是个别的权利主体实施不正当竞争侵犯了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或是若干权利主体通过不正当联合或结盟实行垄断、限制竞争,比如价格卡特尔等,从而损害互动的法权结构,损害整体的社会福利。显然,同权力一样,权利自身也要具备实现互动的要件,因此必须通过制度构建实现经济权利的规范化,即对私权滥用的制止。比如经济法中宏观调控的功能之一是弥补市场主体力量之不足,市场规制法则主要是对越出正常范围和幅度的私权进行纠正或惩戒。规范和监管等作用方式主要是消极、被动的,互动式法权结构还要求实现经济权利的自治化,促使个别、零散的经济权利主体由分散走向自治。自治即自理,是经济权利主体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积极参与公共领域事务、监督经济权力行使的必然要求,一个有组织的、自治性很高的权利网络还可以自发地形成自我规范,有效地节约权利监管和规范的成本。

(三)社会经济权力和权利的权限制约机制的型构

社会经济权力和社会经济权利,即社会中介组织掌控及享有的经济权力与经济权利。社会中介组织在结构上连接经济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其重要的功能一是作为经济行政主体的替代实现对市场主体的自治性管理;二是通过信息制造及传输以产出中立、客观、社会性的经济评价。前者的代表是形形的商会,后者的代表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咨询和信用评级组织。但社会中介组织的问题在于容易发生行政化和内部人控制。[7]行政化是指社会中介组织变成政府的代表,沦为经济行政主体的经济权力触角的延伸,典型的比如各种官办产业协会;而内部人控制则是指商会组织内部发生经济学上的“道德悖逆”和“逆向选择”,沦为个别成员谋求私益、掌控话语权的工具,社会经济权力被个别权利主体挪用,社会权力的空间被个别权利主体挤占。

社会中介组织同时具有经济权力主体和经济权利主体的资格与能力,这一点使它在现代经济法的法权结构的互动之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社会经济权力和权利的勃兴是实现及保障现代经济法的法权结构的关键。然而,这种双重的资格与能力也造成了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的重大难题,因为单向的权力制约和权利监管机制此时已经难敷其责。要完成这个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应是经济权限制约机制的型构。我国学者认为,经济权限是“经济法主体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力、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的总和”。[8]经济权限强调在经济义务基础之上的权力与权利的复合,事实上是看到了在经济权力与经济权利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仅有经济权力主体与经济权利主体之间的制约是不够的,而必须通过另外一个支点完善法权结构内部的互动机制,这个支点就是义务。通过将义务同时附着在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之中,实现了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的强制性倚赖,保障法权结构的互动格局。因此,经济权限本质上是一种法权结构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经济权限制约机制,是解决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经济权力及权利监管难题的关键。

【注释】

[1]李步云:《走向法治》,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页。

[2](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3]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4]刘瑞复:《经济法:国民经济运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3页。

[5]单飞跃:《经济哲学论纲——经济法哲学基础的建构》,载《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29页。

[6]规则,又称“规则的规则”,参见(澳)布伦南、(美)布坎南:《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文版序,第1页。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3篇

摘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经济转轨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路径。市场、技术、制度、竞争为实体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保障。

关键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高速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就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实体经济在总量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经历着一次历史性蜕变——转型升级问题,究其原因,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全面凸显:粗放式增长、产能过剩、创新能力欠缺,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双重制约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似乎已经陷入某种难以摆脱的路径依赖中,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十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中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成为绿色经济的向导,开始融入我国经济大潮。在这一趋势下,如何利用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模式解决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促进其转型、加快其升级,自然是不容回避且刻不容缓的议题。

二、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Entity Economy)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简单来讲,实体经济是指物质和精神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从实体经济的特征看,实体经济兼具物质与精神,涉及一、二、三产业的绝大部分;如农业是实体经济的保障,制造业是实体产业的典型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服务业是壮大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2]。同时,作为虚拟经济的相对概念,实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虚拟经济良性发展的支持。

2、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代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因为实体经济本身是整个经济的基础,而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国民经济中的实体经济成分就是以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业,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可以代表我国经济的总体情况。

经济转型升级(Economic Transition and Upgrading)是指从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或升级至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经济转型升级可以是经济体制的变更、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可以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柱产业的调整,总之,经济转型升级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包括四个关键要素:转型升级目标、转型升级条件、转型升级方式或过程、转型升级结果。当然,经济转型升级并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所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更高的经济目标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升级问题。据此,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指的就是实体经济成分的转型升级问题。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质量与开放。首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高经济质量,宏观上是国民经济质量,微观上则是企业质量。注重微观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才能够从全局提升总体经济质量,推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是开放。要用开放的办法解决企业、经济转型升级问题,不开放就无法实现国际化,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在这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模式提供的是增强经济发展质量的途径,解决的是开放、自主、市场发挥主体调节作用条件下经济行为选择问题,恰恰可以作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

三、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路径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现实和未来的必然选择。所谓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体系为目标,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性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自二十世纪末在我国首次提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试点示范,现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话题。这种景象,既反映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显示出发展过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循环经济是指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把传统的线形经济增长转变为闭环式经济增长,实现增长的低消耗、高效率、少排放。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实施展开。

系统论原理指出,任何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都必须首先获得足够的动力,经济系统自然也不例外。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切实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

动力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力量,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力量,在这里即是借助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促成实体经济在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从动力作用方式出发,可分为:市场动力、技术动力、制度动力以及竞争动力。

1、市场动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都是具体的经济形态,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培育健全的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产业市场体系,建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产权和价格体系,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标。

2、技术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自然也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撑。公众追求的是生活质量目标,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目标,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目标,所有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技术的改进与提升。只有技术水平提高了,工艺才得以改进,流程才能够再造,产业方可以合理布局,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3、制度动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涉及面广,从观念到习惯、行为,从生产到流通、消费,从个人到企业、社会[3],都需要制度支持的促进机制,推动其快速发展。法制保障、政策支持、舆论监督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外在推动力,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支持和保障。

4、竞争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3]。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碳化产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谋求一席之地。(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13CJT07)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十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晓龙.我国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2(05):55-59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4篇

按张晓晶(1996)的说法,对现代经济实现方式作明确区分的首推彼得·德鲁克。德鲁克在1980年《未来经济学趋势》和1986年《管理的前沿》两书中,把现代经济一分为二: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在定义上,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流通,而符号经济是指资本的运动、外币汇率及信用流通。前者以货物、工作、劳务为构成要素,后者以货币、信用、贷款为构成要素。循着这样的认识基点,张晓晶进一步论述了“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1996)。他认为,符号经济肇始于货币产生后实物流与货币流的分离,而股份公司的兴起,两权分离使符号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支配地位。所有者远离以其资本购置生产的机器、厂房和材料及产品,但运用股票、债券等符号能有效地控制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在资本市场上,符号经济斩钉截铁地引导着资本流动进而直接影响各个上市公司——实体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符号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信用支持,使迂回的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同时,符号经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个别性风险,大大地减少了实体经济领域的振荡(破产倒闭),促进了资源配置与运作的健康发展。现代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阿伦·格林斯潘1994年在向美国国会作证时曾作出结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金融工具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些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每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不过,符号经济往往又会扭曲反映实体经济,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导致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追求高分红,追求高增长率,以换取市值的上升,这容易使企业陷于经营行为短期化的陷阱。

无独有偶,欧美学者拉鲁什和EIR也曾提出,  现代经济过程包含两个方面:1.金融和货币过程;2.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技术进步。按他们的看法,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实物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与贸易,再上层是复杂的和名义上的债务、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最上层是衍生期货和其它纯粹的虚拟资本。他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失衡(何清涟,1998)。

由此可见,对现代经济发展实现方式,经济学界已形成了实体(实物)经济与符号(货币)经济的两分法观点。货币经济占主导统治地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这种分析,为深化对现代经济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不过,这种分析仍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忽略了无论是认识实体经济,还是认识货币经济,或是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都是借助于一系列数据进行的,离开了这些数据,所谓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皆成为不可捉摸的东西。现实中,人们所认识的,首先是数据表现的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本身。为此本文把数字表现的经济世界,称为“数字经济”。我们认为,现代经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货币经济,首先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并为人们认识和管理,因此,现代经济已客观地表现为三重形态:实体、货币、数字。在理论上肯定数字经济的客观存在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将为正确认识、研究并控制现代经济提供一种比较完善和实用的分析方法。

必须指出,本文所指的数字经济,与现代流行的数字化经济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含义是不同的。实体经济、货币经济、数字经济的规范说法,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实物形式、货币形式和数字表现,因此,本文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经济活动的三重世界而非三个世界。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所凸现出来的一种趋势,但经济的数字表现即数字经济却是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与生相伴的现象,其历史与统计、会计的历史一样悠久。只是在初期,实物化的数字经济为主,到后期尤其是现代,货币化的数字经济占了统治地位。

二、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1.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直接反映

数字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数字经济就不复存在,也无法为人们理解。可以这样说,数字经济只是对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按人们认识与管理的要求所作的“录相”。就此而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并非二物。

2.数字经济是人们认知、管理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通用语言

经济活动规模小、范围窄、关系简单,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不但合而为一,而且极易为人们认知管理。此时,对之所作的一些记录只对历史学家有用,对日常管理则可有可无。但若经济活动的主体规模扩大、范围广泛、关系复杂,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开始分流运行,此时,对其运行过程及结果作出同步的记录,从而形成数字表现的经济,对于管理决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其活动中,贯穿始终的是三种流动:一种是人力、物力的流动,一种是财力的流动,一种是随上述两种流动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等信息的流动。前两种流动是现代经济的主体流程,其通畅与否决定着经济活动效果的好坏。人流、物流、财流畅通的前提条件是信息流的畅通。因此,现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灵敏的信息系统。以信息系统表现的数字经济,成为人们认知、管理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通用语言,并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管理意义的领域。因此,从事现代经济管理的人们,首先要能解读数字经济。不然,管理就难免无的放矢。

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会产生偏差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产生偏差的原因在于:首先,数字经济并不是实物经济、货币经济的直接“录相”,而是对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语言化“录相”,是按管理决策要求所作的系统化描述。这种描述,强调的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同声翻译”。其次,数字经济的形成往往是统计、会计工作的成果,作为统计尤其是会计,对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系统化描述,往往需要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上,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和会计准则,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对各事项作出处理。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限制,又由于会计准则对众多经济业务的处理往往提供了多种方式,加上会计信息生成与报告过程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利益和单位领导操纵行为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发生各种各样的偏差。

实践表明,我们管理经济,依据的既不是实物经济,也不是货币经济,而是数字经济。因此,在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里,数字经济是一个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领域,它是连接管理与经济的桥梁。因此,强调数字经济的规范化,客观地反映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三、现代会计是数字经济的主体

会计之产生,完全出自人类社会对物质生产过程及结果数量方面的关心。明确资源的具体数量,无论是占用资源,还是消耗资源以及分配资源,都是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基础。会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普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会计职业也因此为社会所必需而越来越重要。换言之,会计之存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一旦形成,则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便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会计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是通过以下效用逐步确立并体现的:

1.会计信息披露了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现代典型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承担着所有者所赋予的经管责任,包括财产的保管和使用责任。这种受托责任是决定现代企业成败的一块基石。经营者是否称职,所有者能否实现目标,完全取决于受托责任关系是否得到了维护。会计信息可被认为是维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的一根纽带,它向投资者提供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投资者作出有关决策。

2.会计信息的加工与报告,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首先,会计信息全方位和有效地满足了管理的各种需要。会计反映一定时期会计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影响,提供有关会计单位未来经济活动的信息,便于经管当局对未来的经济活动作出预测、决策和规划、预算。其次,会计信息在生成过程中,还发挥着监督、引导、分析等职能,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是否符合管理要求、达到管理标准实施动态监控,把企业目标的实现落到了实处。

3.会计信息服务于资源分配,能发挥维护企业利益的积极作用。现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会计就成为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力工具。比如,在确定损益过程中,体现资本保全原则,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贯彻配比和谨慎原则,将利润计算建立在资本保值和维护基础上,使企业发展后劲、资本所有者的利益都得到充分保障。由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准备金等制度日臻完善,会计在生成信息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经济利益的保护能力较前有了很大提高。

4.会计信息提高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与其它主体进行商品交换,方能实现预期目标。为此,必须对客户和竞争能力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其基本途径就是会计报表。具体地说,企业对外投资、购销、借贷、担保等都需了解对方单位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5.会计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可以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现代“市民”的基本责任。现代企业不但要对投资者和政府负责,而且要对社会公众和社会进步负责,从而产生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会计披露在慈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尽的具体责任及开支情况,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使社会更全面地评价企业。

6.在宏观管理中,会计信息的公开,确保了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顺利运行,投资者、赊销企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均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的帮助;社会保障部门对各单位社会保障义务履行情况的了解,完全依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客观地起到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依法分配,遏制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等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民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的上述效用,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现代,数字经济的职能,只有借助于会计系统才能实现,会计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

四、严格会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主体的会计,在现代经济中将担负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必然要求反映实体与货币经济世界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可靠性特征,以确保三重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现代会计研究,不能就会计论会计,还要紧密联系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现实环境,使会计信息不仅成为经济发展与管理行为及效果的唯一权威记录,而且成为经济与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和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与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

中国会计改革以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为标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尽管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仍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遵循国际会计惯例的意识,这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中国会计要达到上述改革与发展目标,仍任重道远。除了实务中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令人担忧外,在会计基本理论方面还面临着如下挑战:

1.资本泛化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所说的“资本”,主要是指“股本”,广义上还包括“负债(借入资本)”;现代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出现了“研究与开发资本”、“工程资本”、“制造资本”、“服务资本”、“质量资本”等众多过去会计中未曾出现过的新资本概念,资本已泛化(戴布拉·艾米顿,1997)。传统的会计只关注经营起点意义上的“资本”,这与工业社会货币资本的决定作用紧密相关;在现代经济中,经营过程的资本比起点资本,对经营发展更具决定作用。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应更关注“过程”资本。会计要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拓展资本概念,把过程资本纳入工作视野,提供相应的信息。

2.资产扩展的挑战。传统的会计主要关注有形资产,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有形资产,而是金融资产、技术资产尤其是智力资产。对智力资产的计量,是传统会计的缺欠。在国外,尽管度量与管理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智力技术、技能、知识和信息这些无形资产令会计师们伤透了脑筋,但据美国《财富》杂志1994年10  月号发表的托马斯·A·斯图尔特的文章,由于目前公司的智力资产通常是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3—4倍,知识已成为企业经济的决定因素,智力资本已是企业资本的主体,一些国际公司开始重视对智力资产及资本会计的研究应用,从而拓展了会计作用的领域,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经济对会计发展的迫切要求。拓展的会计树立了如下新观念:(1  )智力资产价值要超过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许多倍;(2  )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可产生财务成果;(3  )企业必须分清智力资本的决定因素及其基本类型。智力资本由满足客户需要的个人技能——人力资本、满足市场需要的组织能力——结构资本、公司特权力量——客户资本组成。智力资产包括人力智力资产和结构智力资产、客户智力资产三种基本类型。人力资产是创新更新的来源,结构资产是把分散的个人创新更新能力转化为集体资产的能力,客户资产是创造满意顾客的能力。这样,企业就能有效地把自己的创造变成顾客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把顾客最满意的需求作为自己创造的动力和目标。

3.企业经营模式转换的挑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单一,即简单的市场导向,企业资产的买是为了卖,低进高出,从而使企业取得更多的利润,损益表由此成为最重要的会计报表。然而,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经营的模式将多种多样,买卖模式已不占主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合作模式。  

项目

买卖模型

联系模型

合作模型

眼光

盈利

任务

战略意图

战略

产品推动

市场拉动

平衡产品/市场

管理

依据数据

依据信息

依据知识

联系方式

由上至下

向上/向下

  网络学习

关注方向

线性

合作

协作

资本主体

产品作为资本

资金作为资本

知识作为资本

目标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满意度

创造新的市场,

造就客户的成功感

[资料来源:戴布拉·艾米顿(1997,P60)所述改制]

在合作模式导向的企业经营体制下,培养、激发企业创造能力将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企业创造能力综合表现在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上。所谓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得以顺利学习和传播,从而产生最佳效应。企业运用的知识,包括形式知识与无形知识,前者是组织共有的知识(相当于结构智力资本),后者属于个人智慧(相当于人力智力资本)。所谓知识创造,是通过无形知识和形式知识的高度结合使用中产生新的知识。在这方面,目前会计确实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会计只有充分反映了单位在运用与创造知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在这方面,会计确有很大且十分光明的发展空间。

会计迎接这些挑战,必定带来一场深刻的会计革命。为此,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必须围绕以下目标作出实质性的改革:

1.会计信息必须能真实、全面、综合、及时地说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质量。而目前所能做的,只是有限地反映货币经济的质量。

2.会计信息必须完整地反映企业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包括人、物、财各种资源的受托责任,也包括企业在运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迄今为止,会计只反映了对财产所有者委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3.会计信息必须清晰地说明企业财务收支的内容、过程、结果,以证明其是否合理合法。这一点对发挥会计在经济民主中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均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会计在这方面所做工作还很不到位,一张现金流量表并没有真正地体现会计的这一目标。

完成上述任务,会计理论与研究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亦需要尽快完善。世纪之交,我们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会计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有效地革新中国会计并通过会计改革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中国会计改革实践,不断汲取中国会计这块特定土壤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理论观点得以检验,从而形成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又能有效地解决中国会计问题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要达到此目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会计界的自觉不懈努力则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1.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2.[美]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新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3.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

4.[美]商业周刊等:《超越2000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5.[美]托马斯·A  ·斯图尔特:“公司中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经济资料译丛》(厦门大学)1997年2期。

6.蒋义宏:“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张晓晶:“试论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2期。

8.何清涟:“中国经济的断裂带”,《战略与管理》(北京)1998年5期。

9.“令人疑惑的10%”,《参考文选》(北京)1998年22期。

10.“利维特指陈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会计研究》(北京)1999年4期。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5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又称本体经济,是有形存在着同时又具有重要作用的机构或者组织,与虚拟经济相反,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创造的具体经济形态,是生产、销售精神产品与物质资料,并以此向社会提供服务与内容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建筑业以及商业等相关物质产业部门与文化、体育、艺术以及教育等相关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部门。所以,实体经济和我国产业资本、商业资本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形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

一、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发展实体经济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与落实人民需求的需要

因为实体经济一般具有投入高、周期长、利润空间小的特点,所以,需要得到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与重视。只有对实体经济进行引导、扶持与壮大,将国民经济这一根基树立起来,才会为发展虚拟经济提供相应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避免出现泡沫经济,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奠定基础,只有这样,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以及物价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只有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使一个国家经济质量得以提升,才会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有所突破与进展,为“稳中求进”发展社会经济奠定基础,进而改善民生,若实体经济生产活动处于停滞现象,人民就会失去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经济基础。

2.发展实体经济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只有将实体经济归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将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打牢,进一步营造出勤劳创业、脚踏实地以及实业致富的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本抗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自从爆发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能够度过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一定实体经济基础,牢牢掌握工业化进程,金融危机中,我国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是制造业,但是制造业只是减少了部分订单,一些中小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停产,大多数企业都未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其实体经济并未出现空心化,对国际金融危机所赋予的压力进行了有效化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比较优势进行了充分发挥,通过对丰富与廉价劳动力进行有效利用,在短期内就处于制造业大国地位,然而,随着不断增强的环境与能源资源约束,要想保持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一定要将发展实体经济重视起来,全民增强实体经济意识,不断优化实体经济内部优势资源,使之健康稳定成长。

二、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吸引更多经济社会资源向实体经济转移,实现经济高效合理配置

要想使实体经济得以发展,就一定要将各市场要素尤其是人才与资金聚集到实体行业中。所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比如:制定相关金融支持政策、财政优扶政策、人才培养政策以及税率调整政策等,使实体企业负担得以减轻,拓宽投融资渠道,开放市场准入,确保发展实体经济所需环境得以改善,使实体经济吸引力得以增强,使经营管理者与投资者投资实业能有前景、有回报、有信心与兴趣。

2.以调整结构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得以推动

实体经济应该与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有效结合,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和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进行有效结合。爆发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受到巨大冲击,造成很多发达国家发生很大的观念变化,其消费需求也有了很大变化,减少了国外进口,并出现了一些新消费热点,特别是对低污染与低能耗消费品需求有了很多新要求,此现象就需要我国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一定要与国际市场形式变化相适应,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②与国内市场新变化相适应,调整国内市场结构。随着不断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市场需求,很多传统产业就不可避免产生萎缩现象。此外,随着不断提升的消费与生产力水平,使得很多新消费需求得以形成,这就需要我国市场要不断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

3.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培育国内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我国实体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的关键。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由传统制造模式逐步向新型创新模式转变,建设实体经济创新机制,最终形成开放式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有效结合产学研用的新型社会化创新机制。

4.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所谓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并非不发展或者弱化虚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要对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对实体经济基础地位予以巩固,避免出现虚拟与实体相脱离而导致的过度膨胀。只是因为实体经济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处于实体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中,实体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而要想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同样少不了虚拟经济相扶持,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适应发展时,虚拟经济就为其创造宏观经营环境,同时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资金与相关筹资渠道,为创造与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必备条件,使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得以增强。所以,在快速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对虚拟经济进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6篇

现代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是资本与产业的融合推进,持有资本的组织或个人通过对产业发展的收益的预期,恰当地做出投资决策与选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表明,社会资本与产业相需、相促的步伐已经日渐平稳,以产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市场、金融体系等渠道获得了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与此同时,以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为主要特征的,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经济发展飞速。但是,这种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的虚拟经济由于其高利润率、高回报率,已诱发了我国大量社会资本从实体行业和部门进入了虚拟经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迹象已经显现,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正在损害经济发展的机体。目前,欧债危机正在演化为欧洲信任危机,债务违约的风险不断加大。仔细审思欧债危机前各国的经济运行过程,会发现一个相似的特征是社会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偏向虚拟经济,使得经济实体产业不“安分守己”纷纷转向虚拟经济,寻求超额利润。民众也不安心实体行业和部门的工作待遇和预期收益,加入了虚拟经济的大军。我国虽没有欧洲国家社会资本集中投向虚拟经济的疯狂,但是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心态,这些因素都在侵蚀着实体经济的基础。所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是我们必须审思的问题。

二、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

(一)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1.社会资本的再认识

社会资本最早是马克思在论述私人资本时提出来的。但是系统的阐述社会资本概念的是布迪厄,他提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持有,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Bourdieu,1986)他认为社会资本体现的是资源,而资源则与确定群体的关系网络紧密相关。科尔曼偏向结构功能视角。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从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帕特南认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帕特南,2001)。上述学者的观点,更多地把社会资本看成是获取资源、社会效益的能力,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本文中,笔者把经济中的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中组织和个人实际所拥有的资金、劳动力、管理经验、技术等生产和价值创造的要素。其中主要的是资金,因为它的投向,直接或间接会引起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流动。因此,当前所讲的社会资本也即社会组织和个人拥有的资金量以及它的时间、空间的流动和投向。

2.“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1)实体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认识,学术界的观点大体上趋于一致,即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实体经济指标的偏差往往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直接与民生疾苦和企业生存联系在一起,越是在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实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往往越重要。

(2)虚拟经济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它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货币资本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其包含了各种有价资产所代表的价值以及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3]简单的理解就是先把钱换成股票、债券,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换回钱,直接实现以钱生钱。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征。

(3)“脱实向虚”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4页)。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提出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都是强调了财富的标志是社会物质产品的创造和增加,而且需要人们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物质产品的创造和增加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财富创造是要素的结合,它不仅包含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创新,而且包括资本。因为它是要素结合的粘合剂,资本把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使资本具有了更高的生产力[5]。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资本把各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创造物质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欧债危机的出现就是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离开了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比如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我国出现的社会资本集中投向证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都是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赚快钱”的表现。

(二)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和成因

中国社会资本虽没像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欧猪五国”投向虚拟经济的疯狂,但是“脱实向虚”的趋势已经显现,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实体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消失、金融体系对实体产业兴趣锐减、实体经济部门纷纷转向、企业家精神衰退、民众浮躁心理日渐浓厚,我们必须深思这种经济不良症状的原因。

1.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

(1)实体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消失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多种要素包括: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及企业的融资能力、技术、管理、政府政策等。但是现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要素在逐步消失。第一,资源瓶颈约束,资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使得企业的投入成本高涨。第二,用工成本增大,劳动力选择机会日益增多,已经凸显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企业开工不足。第三,社会资本日益脱离实体产业,生产资本流出大于投入,企业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减弱,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出现了融资难,举步维艰。第四,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产业雷同化、模仿化现象严重。第五,对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重视不够,企业管理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最后,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差和近几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对实体经济发展预期打折扣。

(2)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兴趣锐减欧债危机表现出了欧洲金融机构过度逐利、脱离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更加推动了虚拟经济的扭曲发展,加剧了危机的爆发。我国金融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控制着资金的供给和价格,获取巨大利润的同时,正逐渐地把资金投向以房地产业、贵金属等为代表的虚拟市场。相反对利润回报率不高、预期收益不稳定的实体经济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投资兴趣不浓,使得实体经济获得资本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大,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以房地产业为例,据历史数据来看,在房地产开发的多种资金来源当中,有60%的资金来源于金融业,而且主要以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债权型融资形式存在[6]。

(3)实体经济企业“脱实向虚”近些年,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诱导下,大量的实体经济的企业离开主业务,“移情别恋”纷纷涉足虚拟经济部门,带动了大量的资本流入以房地产、期货、贵金属为代表的虚拟市场。在炒作、投机、市场运作后,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以“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为例,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把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7]。

(4)企业家精神衰退、民众浮躁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产品雷同、恶意竞争、模仿成风等怪相严重侵蚀着企业发展的根基。随着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民众的市场化意识、快速致富的意识也改变着诚实经营,合法守信的传统理念,“一夜暴富”、“赚快钱”、“钱生钱”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中蔓延。

2.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成因

中国社会资本投资转向,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既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素,又有市场因素的诱导,还有实体经济本身的“内伤”。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1)经济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内外对欧债危机的分析,经济结构失调是其重要原因。我国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协调性差,科学技术和生产过程结合不足,经济结构没有建立在经济的坚实的可能性基础上。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不协调,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出现了失衡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产品结构状况,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关键环节出现了不平衡。比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过度地向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等集中,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和行业。实体经济企业则出现了融资难、“用工荒”、生产资料成本节节攀升的困境。海南省三亚市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截止2011年底,三亚市1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有57个,完成投资1420650万元,占完成投资额的45.7%。房地产开发投资占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一半。

(2)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诱导

虽没虚拟经济的回报率的确实证据,但是从虚拟经济这些年的热度、社会的关注度、社会资本投资兴趣来看,虚拟经济的回报率比实体经济的回报率高得多。以房地产基金为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2010年共有10只基金募集到位18.59亿美元。而2011年仅第一季度,5只房地产基金就募集到位9.59亿美元。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对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青睐,这些市场行为都是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诱导下出现的。

(3)实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不仅有外部因素的诱导,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内部的原因,即内生动力不足。相当多的企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发展的速度,对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够重视,特别是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众所周知,资本生来就是寻找最佳的利润和回报的,总是追逐投资效益好、利润高的行业和部门的。由于实体经济产业自身不足,使得中国社会资本在实体经济投资赚不到客观比较收益,就出现了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局面。

(4)利润平均化的壁垒

资本的天性就是寻找有利可图的行业以及部门,实现自身的增值,而获取利润以及超额利润就是它们增值最明显的标志。我国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和利润率远低于虚拟经济的利润和利润率。按照马克思一般利润平均化的原理,竞争使利润平均化,但是现实的状况是竞争使得资本高度集中于虚拟经济,不能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实现利润平均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获得了丰厚的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2011年上半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总计3393.65亿元,日均赚18.85亿元。造成利润平均化的壁垒,一是垄断。国有银行凭借垄断地位控制着资金的供给和价格,央企依靠雄厚实力和政府支持获得垄断优势,大举进入房地产业,都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行业高度性集中。每年有大约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经过建筑业转化为生产力。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近1/3。三是市场的有效需求旺盛,使得社会资本扎堆进入虚拟经济,更加阻碍了利润平均化。中国居民房屋需求刚性大,使得大量资本看到有利可图,以各种形式涌入该行业。

三、实体经济“空心化”

大量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仔细审视欧债危机国家的经济运行状态,会发现这些实体经济发展疲软,企业、工厂普遍开工不足,特别是制造业外迁,使得他们丧失了国家强盛的根本,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虚拟经济泡沫最终破裂。所以,实体经济“空心化”,即实体经济凝聚社会资源能力丧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低效、投入产出失衡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移出实体经济的现象。(一)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表现

1.社会资本游离实体经济

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有限、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让做实体经济的企业越来越不赚钱,赚钱也越来越难,在微薄的利润之下,逼得一些社会资本从实体经济出逃。从2006年开始,随着国内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急剧上升,突破30%,近两年来更一直维持在35%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到2009年仅为18.7%,与房地产的毛利率差距扩大至18个百分点[8]。这就促使了一批实体企业纷纷离开主业,做起了“赚快钱”的行当。

2.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是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重要表现。它指的是一些地区企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压力的不断增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逼迫企业向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迁移,从而造成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发展的现象。在同一产业内,指的是企业的产出结构向低加工度产品、低加工度环节倾斜。实体企业在外迁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盈利”的追逐,一部分“脱实向虚”进入虚拟经济;一部分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瞄向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中国的制造商一直是耐克最大的合作伙伴,但在2010年之后,这一“宝座”被越南鞋厂夺走。在温州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鞋业曾经有6000家之多,而当前数量跌至了2000家,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如康奈鞋业、东芝鞋业以及奥康鞋业等都已经在江西、四川等地区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9]。不光东部沿海、温州等地,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产业“空心化”。

3.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中小企业一直是国家财富创造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它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是近几年来,中小企业面临了发展困境,从经济环境看,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大和融资渠道狭窄。从中小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市场适应能力在逐步减弱。2011年6月份浙江省年销售额曾超过5000万的居上灯饰店,因资金紧张又无法融资而倒闭;温州又一明星企业浙江天石电子(资产过亿)宣布破产,中小企业“倒闭潮”声音频繁出现。

4.实体企业精英流失

企业精英是一批具有懂管理会经营,思维开阔,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统帅力引导企业不断进步的人,它是眼光、胆量、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的聚合。但是当前,我国实体企业精英安心做实业的动力正在逐步丧失,离开自己打拼的实体企业,纷纷涉足股市、楼市、以钱生钱的高利贷行业。2010年,茅台集团、海尔集团、奥克斯、红星美凯龙等企业CEO就宣布已成立地产开发集团或公司,涉足房地产业。

(二)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成因

1.发展瓶颈的制约

近年来,实体企业发展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的停滞不前以及行业之间的恶性循环竞争等诸多瓶颈的制约,使得实体企业转型升级遇到了阻碍。企业税费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居高不下,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我国垄断性市场准入高,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资本进入的壁垒障碍较多[11]。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就融资渠道而言,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直接融资的占比不足2%,银行融资仍占98%[12]。但因为我国银行结构不合理,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产业优势丧失

我国实体产业自发展伊始,走的是一条低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的、依靠“人口红利”以及资源、能源低成本的微利路线。但随着世界和中国市场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日益走高,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创新压力不断增大日益侵蚀了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的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地域优势逐渐丧失。许多中小企业已处在艰难挣扎的困境边缘。2011年广东顺德的家具企业成本至少增加了13%。企业综合成本与2010年同期相比普遍增长,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整体涨幅普遍在20%以内。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中山,据当地经信部门对市内131家规模以下企业调查结果显示,93%的企业净利润率低于5%,68%的企业反映综合生产成本高于2010年。

3.资本的外流

由于实体企业诸多的发展瓶颈以及产业优势的丧失,社会资本在实体经济部门的获利在不断减少,这就使得资本须寻找下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从而实现自身可观的增值。浙江乐清市2009年调查,“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的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产业,而是转移到外省市开发房地产、建高科技项目,也有不少资金用在买楼、开矿等。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已成为资本外流的典型标志[7]。

4.日渐萎靡的效益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寒流”。实体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逐月下滑,企业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日益艰难,使得企业家信心下降。温州市经贸局检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不到10家[12]。

四、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构建

(一)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关联度分析

1.社会资本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黏合剂

社会资本除了天生增值的本性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通过它把原材料、劳动力、科学技术、土地等资源凝聚在产业的周围。一旦社会资本抽身转向,就会带动大量的这些生产资源随它流动,造成要素缺失,相关产业发展就会出现停滞、资源外移现象。实体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社会资本发挥其黏合剂的作用,把实体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聚合在实体经济领域,进入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发展壮大自己。社会资本的整合和黏合作用就是社会资源的风向标,它的变化牵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走向。欧债危机实质上就是社会资本长期偏离实体经济,造成的社会资源过度聚合于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要素丧失、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泡沫日益膨胀的作用下的总爆发。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关注社会资本的走向,实体企业必须通过自身不断的创新和产品的不断升级,增强对社会资本的诱导力,从而吸引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使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能力不断提高。

2.实体经济是社会资本增值的基础

社会资本不能自我实现增值,其坚实的基础应该是实体经济。虽然社会资本投入虚拟经济出现了比投入实体经济更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一方面,它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是由实体经济来检验的。虚拟经济不论是初衷和目标都是围绕着实体经济的,也就是其最初出发点是在原有的程度上继续发展实体经济,而且最后的落脚点是为了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且社会资本投资于虚拟经济,只是扩大资本的效应和流动性,社会的总的物质财富并没有增加。所以,社会资本要实现自我增值,实体经济是它坚实的基础。若离开实体经济,就如“空中楼阁”最终会倒塌。

(二)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构建

1.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资产、各方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方式和政府金融监管形式的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与实体经济的适应与协调。[13]这是因为金融体系是上层建筑,是基于实体经济而存在却又能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而独立发展。因此,它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究竟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我国应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推动这种适应效率不断提高。第一,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低保证金,存入中央银行账户。一旦发生金融机构大部分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出现由融资困难导致的经营困难,则没收保证金,并按照制度的要求追求金融机构及其领导责任。第二,变革央行对各大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改变以前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贷款余额等纯经济指标来考察银行效益的做法,建立促实体经济发展成效、银行资金投向、实体产业效益与银行利润双增长的多指标考核机制。第三,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评价制度。这个评价制度的主体包括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实体企业、社会群体代表等,金融体系自评服从于多主体评价。最后按照考核、评价的结果按制度要求对金融体系做出相应的惩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2.建立中国社会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

社会资本投向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它的变化会带动社会生产要素的聚合转移。为了社会资本达到平衡支持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应建立中国社会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这个制度应包括社会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资金流量的定期监测以及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等。对社会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要全面反映金融体系资本、民间资本、政府投资等资本的流动,特别要把跨产业、跨行业的资本流动重点跟踪。在弄清资本投向的基础上,要对资金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以期准确地把握社会资本量的流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在汇集和分析各种实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后,向社会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通告。温州社会资本转向虚拟经济,投资房地产、私募基金、黄金等行业成了实体企业资本的首要选择,温州市人民银行就发出“产业空心化”、“资金热钱化”的预警[7],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且预警具有随机性,几乎没有对社会资本投向起到警示作用,也没有引起实体企业的高度警觉。

3.构建实体企业融资平台与渠道的监管机制

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一直是实体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促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既有实体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体制等外部因素。构建实体企业融资平台与渠道的监管机制,就是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这个监管机制的首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因为我国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主要是金融机构,约占98%,直接融资仅占2%。监管机制的核心就是确保金融机构按国家产业政策保证实体企业的融资实现和融资渠道的畅通,监管机制的关键是确保金融体系的执行,监管机制的手段必须是硬性的惩戒和银行效益相结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再度被架空说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再加上利益格局未打破,实体企业发展仍困难重重。

4.建立实体企业资本流动的监测机制

资金绷紧无疑是实体企业的主要问题,但是部分实体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后,不把资金投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而是源源不断地投到高风险、高投机性的虚拟经济部门。针对这种行为,应建立实体企业资本流动的监测机制。重点监测那些已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实体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确保他们按照融资合同的内容投向生产领域,金融机构要切实负责、全程监测实体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向企业发出适时的警示。对于违反资金使用情况的企业,应按事前合同约定处理,并停止资金的贷放。

5.破除社会资本发展实体经济体制

实体经济体制包括法律、垄断壁垒、投资行业壁垒等。破除这些体制,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对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要在法律上破除许多投资领域的限制,保证其能够进入和参与国有企业的相关经营领域。其次破除我国银行业、大型国有企业垄断发展的政策壁垒,使得实体企业融资平台多元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避免再一次被一道道“玻璃门”、“弹簧门”隔开。

6.建立社会资本做实业的支持减负制度

实业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所以要加大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做实业的力度。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资本放心、大胆做实业的信心。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对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给予有志做新兴产业的实体企业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企业,要减轻税收负担、扩大融资的规模和渠道,对吸引社会资本成效显著的实体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

7.构建实体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能力的评价体系

实体企业的成功标志,不仅要看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要看其产业的带动能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的能力。这才是实体企业完整效益的最佳表现。所以,应着力构建实体企业的吸引社会资本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吸引社会资本能力的指标体系,加大对其吸引社会资本量、融资能力、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创新力的考察。通过观察评价实体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仅可以判断社会生产要素的走向,而且可以审视实体企业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对实体企业吸资能力的考量,关键是指标的科学设定和恰当的工具、手段,预期目标要提升实体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和带动力。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7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发展对策;融资成本

金融危机后,虚拟经济泡沫破灭。人们认识到,实体经济才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我国经济要想稳健发展,就要充分重视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一、实体经济的内涵及功能

(一)内涵: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功能: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功能

1.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都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下了,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还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也是由各式各样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停止了,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二、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从实体经济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出,实体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是根本,不能动摇。

(一)发展实体经济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举措。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发展过快,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业过度膨胀,直至脱离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才导致了当前的金融危机。而近期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实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大国德国保持了较为稳健的态势,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正反两方面教训和经验告诉我们,实体经济发展才是根本。只有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打牢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才能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二)发展实体经济是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关注发展实体经济,其政策扶持着力点再次转移到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这对全球制造业的区域布局、产业定位、竞争格局等将产生重大影响。面对世界制造业格局的新调整,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在稳健中做大做强制造业。

(三)发展实体经济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壮经济发展的根基,有利于防止泡沫经济的发生并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四)发展实体经济是推动形成正确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的需要。发展实体经济,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三、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完成,为国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体经济是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制造业潜在的空心化现象逐渐显现。据《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实体经济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快速下降趋势明显,使近10年来总体财务安全最差的一年。实体经济面临发展粗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化过渡期,产业结构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实体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首先,政府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府要着力从改进政府服务和加大政策扶持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改进政府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二是积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发展环境,各类经济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受保护的法制环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引导生产要素向实体经济部门积聚,并减轻企业过重的税费负担。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其次,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主体的动力和活力尤其重要。企业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创新降低综合成本,开拓利润空间,分散经营风险。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核心技术,自己的创造力。

第三,发挥好民营经济的作用。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支撑。各地要认真贯彻“非公经济36条”,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打破“玻璃门”,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受保护的法制环境。

第四,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下大力气发展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构建与企业结构相匹配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建红, 徐少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

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金融

与经济.2009.2.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8篇

一、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表现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型金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出现了经济发展过于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容易引发金融机构发展的道德风险,表现在这些大规模的企业认为当自己发展规模给过大,甚至出现风险的时候有政府进行承担,从而放松了自己对风险的防范,为了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出一些危险性的风险经营行为。第二,金融经济领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易活动。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活动频繁,会将原有单纯的投机行为转变为更多的关联性活动,导致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发展的弱化。第三,金融市场的价格指数失去了原有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作用。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影响下,一些社会资本从原来的实体经济领域转移到回报较大的金融领域,金融发展逐渐被虚假繁荣经济覆盖,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原因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其产品价值需要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环节中来体现,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实体经济发展效益的实现。而金融经济发展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高收益、高风险、投资周期短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也吸引力大量的闲散资金。在金融高回报的影响下,很多实体经济转向金融市场发展。在金融部门逐渐增多的同时,金融发展规模样也得到了扩展,由此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无论是在数量下,还是在规模上都发生了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受到了金融经济的冲击,金融经济从原来的辅助地位转变成现在的主导地位,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的影响,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影响

(一)积极影响

伴随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突出,由此导致很多社会资源发展向金融经济的范围内倾斜。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社会资源配置和资源调度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消极影响

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逐渐失衡的影响下, 导致金融经济本身的社会约束力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了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局面,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从本质上看,金融经济的发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但是当今的形势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分离,实体经济发展本身受到了破坏,需要建立一种二者制衡机制来保证两种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衡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为金融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支持

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金融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优化实体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出实体经济发展中利于金融经济发展的因素。第二,实体经济发展要实现不断的创新和升级,提升本身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二)金融经济发展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

金融经济的发展要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演进在本质上是对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和改进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经济的发展要能够服务实体经济,不管是在信贷市场发展和证券市场,还是在金融衍生品发展领域,都需要根据实际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来进行相关的发展创新。另外,有关人员还需要认识到实体经济本身发展的局限,采取措施对实体经济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发展的更好融合。

(三)加强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加强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需要建立严谨的金融市场监控发展机构和体系,通过技术支持掌握最新的金融监管手段,建立金融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加强对经济运行中各种情况的了解,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披露制度严格控制金融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

经济实力的体现第9篇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在我国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也叫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农村中的农业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所有制形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越来越多。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因为本考点涉及的知识联系着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热点问题,因此,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涉及党和国家鼓励公有制经济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股份制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保护合法收入等政策的相关知识。

1.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会动摇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会使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是从经济的性质上讲的,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经营方式和资本的组织形式。衡量所有制实现形式优劣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它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目前我们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但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4.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其他的分配方式则与相应的经济成分相适应。应特别注意的是:为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让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能够实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2.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理解这一实现形式时,主要应注意三点:第一,前提是坚持土地、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第二,经营方式是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第三,经营方式灵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越来越多。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可以通过股份制形式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4.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资本、技术、信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只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只有承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有利于调动其他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本考点知识链接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

1.公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非公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3.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分配制度———社会财富的分配。十六大报告有关财富分配的论述主要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5.财产权———现代产权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例1在我国现阶段,不同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B

从理论上讲,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多少获得报酬,但在现实中,按劳分配的实现是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故此题正确选项为B。此题的干扰项为C,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利益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和题干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任何企业都会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报酬。

例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共同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