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6 16:13:41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1篇

实验发现激动素对固定于碳纳米管/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吡啶钌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有强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直接测定激动素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本方法测定激动素的线性范围为5.0×10-8~4.0×10-5g/l;检出限为2.0×10-8 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8% (n=11, c=5×10-6 g/l);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

【关键词】 激动素 电化学发光 修饰电极 吡啶钌

1 引言

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分子。它们虽然分子量较小,结构较简单,但其生理效应却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的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1]。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植物激素主要包括九类[2],分别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茉莉酸类、水杨酸及多胺类。这些激素各自有着独特的生理效应,或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调控植物应对各种逆境,而且九类激素还可以通过增效或拮抗的方式组成复杂的调控体系,使得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或者应对外界环境的调控机制更加复杂和精细。激动素(又叫动力精),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细胞分裂素[3]。WWw.133229.CoM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多科学家开始从生物组织中获取化学物质并研究其各种性质。1954年,米勒发现青鱼精液dna中有一种微量物质,可以促进细胞浆的移动[4],这种物质被称为激动素。1955年,人们确定这种物质为6呋喃甲基腺嘌呤(分子式为c10h9n5o)。尽管激动素不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分裂素,但后来人们发现它和天然的细胞分裂素有类似的结构[5],即在c6位置都有一个取代的嘌呤环,改变该结构可以减弱或消除其细胞动力学活性。激动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同时 还具有延缓离体叶片衰老、诱导花芽分化和增加气孔开度等作用[1,6]。此外,激动素对离体小麦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延缓作用[7];对菊花的花期具有延迟作用[8];对鼠的实验表明,它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9]。由此可见,激动素在农业及生物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报道的测定激动素的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10]、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11]、荧光[12]、电化学[13~15]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灵敏度较低等。

电化学发光(ecl)是指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在电极表面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之间或与体系中其它组分之间通过电子传递形成激发态,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产生发光现象,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方法相结合的产物。用光电倍增管等光学仪器测量电化学发光过程中发光光谱和强度,从而对痕量物质进行分析 [16]。该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发光信号易于检测、易于控制和装置简单等特点。吡啶钌[ru(bpy)3]2+是发光效率较高的电化学发光活性物质,近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有机酸,氨基酸和药物的测定[17]。但由于吡啶钌用于溶液相电化学发光体系时,昂贵试剂吡啶钌的不断消耗带来成本高、环境污染和实验装置复杂等问题,使它的应用受到限制。基于电化学发光反应中[ru(bpy)3]2+在电极表面循环使用的特点,把[ru(bpy)3]2+固定在电极表面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还可以提高电化学发光强度[18]。 因此,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法和材料,以将吡啶钌固定在电极表面。在所有的固定化方法中,nafion 是最常用的一种材料,基于nafion的离子交换特性,[ru(bpy)3]2+ 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被固定于纯的nafion膜中[19]。而将[ru(bpy)3]2+固定在碳纳米管/nafion复合物膜修饰电极表面可以使[ru(bpy)3]2+在nafion膜上的电化学发光特性有较大的改善[20]。在这种固定化方法中,nafion充当膜材料、离子交换剂和碳纳米管的溶剂;而碳纳米管在nafion膜中起到吸附吡啶钌、改善膜结构及作为膜中的导电通道等作用。实验发现,激动素对碳纳米管/nafion[ru(bpy)3]2+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信号有强的增敏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测定激动素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rec100型电化学分析工作站,rfl1型超微弱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检测仪,iffsa型多功能化学发光检测器(以上仪器均为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采用三电极体系: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的石墨电极为工作电极,缠绕铂丝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参比电极。

1.0 g/l的激动素储备液:称取激动素(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5 mg,用0.1mol/l naoh溶解并用二次蒸馏水定容至25 ml棕色容量瓶中,于冰箱中4 ℃避光保存;吡啶钌(sigma 公司)储备溶液(浓度约为1.0×10-3mol/l): 量取适量吡啶钌,用二次蒸馏水溶解后,储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nafion(aldrich公司),用乙醇稀释成5.0g/l备用;多壁碳纳米管(深圳纳米技术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水为二次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2.2 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将适量碳纳米管粉末超声分散在一定浓度的nafion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悬浊液。移取10 μl上述悬浊液均匀滴涂在处理过的洗净石墨电极表面,在室温环境中放置电极至溶剂蒸发电极表面干燥,然后把该电极浸在1.0×10-4 mol/l吡啶钌溶液中约0.5 h,电极取出后用蒸馏水充分冲洗其表面,再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至电流稳定。

以上述准备好的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相关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吡啶钌的固定化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固定在碳纳米管/nafion复合物膜修饰电极表面的吡啶钌的电化学行为。分别测定了裸石墨电极、纯nafion修饰电极和碳纳米管/nafion复合物膜修饰电极在含有1.0×10-4mol/l吡啶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实验表明,吡啶钌在此3种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响应在形状上相似,这说明通过简单的复合物膜修饰电极浸入吡啶钌溶液中可以有效固定吡啶钌,并且固定在电极上的吡啶钌能保持其良好的电化学行为。但吡啶钌在此3种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值明显不同,裸电极上的电流强度最小,纯nafion修饰电极次之,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流强度最大。另外,固定吡啶钌的修饰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连续多次扫描对吡啶钌的氧化还原电流值没有明显的影响,此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些结果和文献[18]报道一致。

3.2 激动素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时,把裸石墨电极先后分别放入ph=9.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含有一定浓度激动素的相同p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其循环伏安曲线如图1所示。结果说明,在不含激动素的缓冲溶液中得到的循环伏安图(a)上没有出现氧化还原峰,而含有激动素时所得的循环伏安图(b)在0.8~0.9 v位置处出现了明显的氧化峰。这表明在适当条件下激动素可以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同时,激动素的循环伏安图上只有氧化峰而无相应的还原峰,这说明激动素在石墨电极上的氧化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此结果与文献[15]报道类似。

3.3 激动素对吡啶钌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

实验考察了激动素对固定于碳纳米管/nafion复合物膜中的吡啶钌电化学行为的催化作用。图2表示碳纳米管/nafion吡啶钌修饰电极分别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9)中的循环伏安曲线(b)和在含有一定浓度激动素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9)中的循环伏安曲线(a)。由图2可以看出:加入激动素后所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与没加激动素所得曲线相比,吡啶钌的氧化峰电流大大增强,而还原峰电流明显减小。这表明吡啶钌对激动素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此现象与三丙胺对吡啶钌电化学行为的催化作用类似,由此可知激动素对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增敏作用与三丙胺一致。

图1 裸石墨电极分别在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a)和含有激动素的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b)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扫速为0.05 v/s)(略)

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bare graphite electrode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h=9) with (b) and without kinetin(a)(scan rate: 0.05 v/s)

图2 碳纳米管/nafion吡啶钌修饰电极在含有激动素的磷酸盐缓冲溶液(a)和空白缓冲溶液(b)中的循环伏安曲线(ph=9)(略)

fig.2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carbon nanotube/nafionru(bpy)2+3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 (a) and without kinetin (b)(ph=9)

3.4 激动素对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

实验分别测定了吡啶钌修饰电极在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含有5×10-6g/l激动素的相同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结果表明:激动素的加入使吡啶钌弱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大大增强,而且随着激动素加入量的增加,电化学发光信号持续增大,说明了激动素对吡啶钌的弱电化学发光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

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3.5.1 ph的选择 本实验以0.1 mol/l k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为介质,分别用裸石墨电极和固定有吡啶钌的修饰石墨电极考查了在各种ph时激动素自身的电化学行为、激动素对吡啶钌的电化学反应的催化程度、以及对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增敏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酸性介质中时,几乎看不出激动素的氧化峰,而在偏碱性介质中时,激动素有明显的氧化峰(图3)。这表明激动素在碱性介质中才易于被氧化,这与文献 [15]报道一致。而此时吡啶钌的氧化峰电位也比酸性介质中的偏负,峰电流比酸性介质中大(图4),即碱性介质中激动素对吡啶钌的催化效果也更好。

图3 裸石墨电极在含相同浓度激动素的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略)

fig.3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kinetin at bare graphite electrode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ph

扫速(scan rate): 0.05 v/s。

实验中同时考察了不同ph的介质对激动素增敏的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结果发现,当ph较小时,随着ph的增大,增敏的电化学发光信号逐渐增大;当ph=9.2时,激动素增敏的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信号达到最大;而随后随着ph的增大增敏的电化学信号开始下降(图5)。上述实验现象说明激动素对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与其脱质子过程有关,这与文献[21]报道的三丙胺和吲哚乙酸对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作用类似。本实验选择ph 9.2的0.1 mol/l k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为介质。

图4 碳纳米管/nafion吡啶钌修饰的石墨电极在含相同浓度激动素的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略)

fig.4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kinetin at carbon nanotube/nafion ru(bpy)2+3 modified graphite electrode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h

扫速(scan rate): 0.05 v/s. 1. ph 9.1; 2. ph 8.7; 3. ph 6.7; 4. ph 4.7.

图5 缓冲溶液质ph对电化学发光信噪比的影响(激动素: 5 ×10-6 g/l)(略)

fig.5 effect of ph on ecl signal/noise (kinetin: 5 ×10-6 g/l)

3.5.2 电解方式的选择 电化学发光的分析特性与激发信号的施加方式关系极为密切,其主要原因是电化学发光物质的产生速度在扩散层中的动态分布以及电化学反应与电化学发光反应相匹配的程度等步骤受电化学激发方式的调控[22]。本实验主要考察了循环伏安、线性扫描、恒电位和阶跃脉冲等电解方式对激动素增敏的吡啶钌电化学发光行为,结果发现循环伏安法呈现出更好的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稳定性好,且信噪比较高,所以实验中采用循环伏安作为最佳电化学激发信号。

3.5.3 扫描速度的选择及电极反应过程 将碳纳米管/nafion吡啶钌修饰电极放入含5.0×10-6 g/l激动素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9.2)中,记录不同扫描速率时的循环伏安曲线(图6a)。实验发现,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吡啶钌峰电位正移,峰电流增大,并且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吡啶钌体系的电极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实验同时考察了扫描速率分别为0.25、0.16、0.1、0.05和0.025 v/s时的电化学发光信号稳定性及信噪比(图6b),发现扫描速率较小时电化学发光信号更稳定,信噪比也更高。所以本实验选择的扫描速率为0.05 v/s。

图6 扫描速度对循环伏安曲线(a)和电化学发光信噪比(b)的影响(略)

fig.6 effect of scan rate on cyclic voltammograms at carbon nanotube/nafionru(bpy)2+3 (a) and signal/noise of ecl(b)

1. 0.09 v/s; 2. 0.04 v/s.

3.6 分析特性

在上述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激动素增敏的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强度值与激动素的浓度在5.0×10-8~4.0×10-5 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28+0.142c(10-8 g/l),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2.0×10-8 g/l,对5.0 ×10-6 g/l的激动素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8 %。此结果说明:本实验所建立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激动素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3.7 干扰实验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考察了一些易与激动素共存的植物激素对激动素检测的干扰。以1.0×10-6g/l激动素溶液为空白溶液,与加有不同浓度的可能干扰物 (如赤霉素,吲哚乙酸等)的溶液进行对比测定,记录相应的发光信号和数据。如果加入某浓度干扰物质后,溶液的发光信号的改变程度大于或等于这种方法所允许的误差(5%),就认为所加入的物质已经产生了干扰。

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实验表明:对于1.0×10-6 g/l激动素,10倍的吲哚乙酸,100倍的6苄基腺嘌和等量的赤霉素,均不干扰其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测定激动素有较高的选择性。本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有望帮助进一步了解激动素等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各个部分的作用方式,进而更好地利用它们。

表1 干扰实验(略)

table 1 reference experiments

【参考文献】

1 zhou shouxiang (周守详). the applied technology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用技术). beijing(北京):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ress(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0: 163~164

2 wang chunzheng(王春政). life world(生命世界), 2008, (3): 62~65

3 salisbury f b, ross c w. plant physiology, wadsworth, 1992: 382~393

4 miller c o, skoog f, okumura f s, von saltza m h, strong f m. j. am. chem. soc., 1955, 77(9): 2662~2663

5 barcelo j, nicolas g, sabater b, sanchez r. fisiologa vegetal, piramide s a, 1988: 487~502

6 ye zixin(叶自新). plant hormone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vegetable(植物激素与蔬菜化学控制). beijing(北京):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8: 40~42

7 jin mingxian(金明现), li qiren(李启任).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30(1):11~14

8 ding yifeng(丁义峰), liu ping(刘 萍), chang yunxia(常云霞), zhao le(赵 乐), han deguo(韩德果), xu kedong(徐克东).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河南农业科学), 2007, (1):80~83

9 zhang zhengang(张振纲), tian deying(田德英), zhou jian(周 健), ma xiaojun(马小军), xu dong(许 东), huang yuancheng(黄元成), song peihui(宋佩辉). herald of medicine(医药导报), 2007, 26(1): 11~14

10 brenner m l. ann. rev. plant. physiol., 1981, 32: 511~538

11 takahasi n. chemistry of plant hormones, crc press, boca raton, fl, 1986

12 jiang ziwei(江子伟), jiang tongbo(姜彤波), ju changqing(琚常青), zhang jie(张 杰). chem. j.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4, 15(3): 356~359

13 blanco m h, del carmen quintana m, hernández l. electroanalysis, 2000, 12 (2): 147~154

14 huskova r, pechova d, kotoucek m, lemr k, dolezal k. chemické listy, 2000, 94 (1): 1004~1009

15 ballesteros y, gonzalez de la huebra m j, quintana m c, hernandez p, hernandez l.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03, 74(2): 193~202

16 liu feng(刘 锋), zhou tianxiang(周天翔), tu yifeng(屠一锋).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光谱实验室), 2007, 24(4): 519~524

17 greenway g m, nelstrop l j, port s n. anal. chim. acta, 2000, 405(12): 43~50

18 song hongjie(宋红杰), zhang zhujun(章竹君).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分析试验室), 2007, 26(2): 1~5

19 downey t m, nieman t a. anal. chem., 1992, 64(3): 261~268

20 guo z h, dong s j. anal. chem., 2004, 76(10): 2683~2688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2篇

关键词:环境荷尔蒙;研究现状;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32-03

环境荷尔蒙,一类能进入人体内部、具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危害人类正常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多数是人工合成并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1]。因为此类物质能减少生物体量、导致生殖器官异常,所以对人类乃至全球的生物来说,它是一种致命的危险物质。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也不例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于1997 年设立了有关环境荷尔蒙方面的基金项目。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外环境荷尔蒙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系统概述环境荷尔蒙的定义、种类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工作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一、环境荷尔蒙的种类和研究现状

1.环境荷尔蒙的定义和种类

那些干扰人体正常激素功能的外因性化学物质,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类似的作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这一类物质即称环境荷尔蒙,又称内分泌扰乱物物质。这些物质能减少数量,降低质量,削弱生物免疫力,破坏生物神经系统等。

目前,人类使用了8万余种化学物质,其中仅有一小部分具有环境荷尔蒙效应。研究表明,具有雌激素作用的物质约有70种,农药类占60%左右,包括镉、铅、汞三种重金属离子,另有可疑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如染料、涂料、香料、洗涤剂,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制品、药品和化妆品等等[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塑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而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本身虽然没有雌激素活性,但其降解产物如4-壬基苯酚、4-辛基苯酚等则具有雌激素生物效应。这类物质广泛分布于环境水体中(见表1)。

2.环境荷尔蒙的研究现状

1972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对“有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了化学物质的激素作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文斯普雷德宣言使激素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目前对环境激素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调查某些环境激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底泥、土壤、大气和食品中的污染现状,调查内容还包括环境激素的测定方法、环境激素污染控制标准以及野生动物和人类被污染的情况等。1995 年,美国政府设立了由环保局领导的14个部门组成的环境激素工作组,并于1996 年建立了食品中内环境激素的筛选方法。美国环保署根据这个方法开发调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是否具有环境刺激作用。1998 年美国环保署分4 组对86 000种物质进行筛选,以进行影响分析[3]。1996年7月,日本通产省成立“外因性物质的激素作用的调查研究委员会”,接着厚生省着手研究环境激素问题,并对已有的化学物质进行筛选毒性测试[4]。

1998 年OECD(经济合作开发组织)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开发检测环境激素物质的新的检测技术并协调各国的行动。主要将进行子宫增重重复实验、雄性性腺增重反应实验、28天投毒实验和鱼类、两栖类、鸟类的生态毒理实验。

总的来说,环境激素对生物影响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整体水平上判断在一定剂量条件下某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以及毒性的快慢等一个过程。此后,初期的毒理学研究从整体水平深入到系统和器官水平,对该化学物质的多个器官或系统终点如呼吸、神经、肝脏等进行毒性作用研究。20世纪末,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研技术工具的进步使环境激素研究进入了细胞分子水平,对化学物质的作用机制也提高到在分子水平进行研究。然而,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有机体,仅从一个水平上是不能够进行透彻全面的阐述的[5]。环境激素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肯定还有很多潜在的影响没有被发现。环境激素研究在中国仅是刚刚起步,对本领域的研究基础还很薄弱,尤其是污染现状的调查几乎没有开展。所以,这个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并开始对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同时根据国外研究进展采取有效的减少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二、环境荷尔蒙的检测方法

环境荷尔蒙物质含量极微但却具有超常的显性内分泌效应,严重地危害到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安全,要想把握环境质量现状并预测污染发展趋势,环境监测是唯一手段。而环境荷尔蒙类污染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含量较小(在环境中往往以ppb浓度级甚至ppt浓度级存在),因此对它们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1.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指的是使用色谱仪器分析相关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及其相关的质谱(MS)联用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技术对样品的预处理过程要求非常高,样品预处理有提取、净化、浓缩和衍生化等步骤,可以起到富集痕量组分、消除基体干扰、提高方法灵敏度的作用[6]。

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检测,主要以GC法为主[7],GS-MS联用法则常用于多成分物质同时段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因为大部分的环境荷尔蒙物质是水溶性或具有水溶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这些物质需要高灵敏度检测仪器,在萃取过程中的高倍浓缩及净化必不可少,衍生化程序有时也极为重要。美国EPA和日本JIS系列标准分析方法中规定,检测来自自来水、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均采用GC或GC-MS联用法。

曾有学者用LC-API-MS法测定了环境中的荷尔蒙物质,因为使用LC-API-MS法无需衍生化处理,可直接用固相萃取法浓缩测定河水中的相关物质。这位学者报导了该方法的特性,在有机污染分析中以GC-MS法为首选[8],但用GC-MS法测定双酚A、2,4-4、2,4,5-T等氯化苯氧基乙酸类除草剂则十分困难,因为衍生经会使试样前处理复杂化。而使用LC-MS法则既可定性又可定量,已成为检测农药、除草剂等物质的首要方法,目前,LC-MS法的灵敏度约达1ug/L。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则是针对不易挥发、热稳定性差的离子型化合物,在环境荷尔蒙物质的检测分析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中国GB 13198-91早已公布了用HPLC荧光或紫外检测器测定六种多环芳烃的方法。

ICP-MS是目前最好的痕量无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手段,其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把ICP-MS列为Cu,Pb,Cd测定标准方法,但因为该种检测方法需要一些在中国尚未普及的超大型仪器,所以中国在环境荷尔蒙的研究方面一直存在着定性和定量的困难。

2.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检测方法,是一种建立在环境荷尔蒙物质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基础之上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把生物活性材料以薄膜状固定在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上,插入待测溶液,随着反应的逐步进行,生物分子和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在转换件的作用下变为可测定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得出反应物量的变化。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操作便捷、快速,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检测分析方法。

生物检测方法中的第一种是细胞增殖实验,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人体血清中存在着的一种能特异性抑制雌激素敏感细胞增殖的物质,雌激素可以通过中和此类物质,特异地清除其抑制效应,从而诱导细胞增殖,而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类固醇激素和生长因子不能中和人血清中存在的抑制性物质[9],敏感细胞株中最为常见的有T47D细胞、人乳腺癌细胞MCF7、大鼠子宫原代细胞和大鼠垂体原代细胞等。实验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相对细胞增殖效应(PRE),即类雌激素能引起最大细胞增殖占雌二醇引起的最大细胞增殖百分比[10],二是相对细胞增殖力(RDP),即引起细胞最大增殖时的雌二醇浓度与产生相同增殖效应时外来雌激素的浓度的比值。

生物检测方法中的第二种是免疫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抗原体特异性反应来测定环境荷尔蒙物质,具体可分为三种,即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酶技术(ELISA)和发光免疫测定(CLIA)。因为环境荷尔蒙多为小分子物质,没有免疫原性,可以先将被测物偶联到大分子载体上,得到全抗原,再用全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特异性很强的抗体、发光探针、鲁米诺标记等标记抗体,然后使其与环境中荷尔蒙进行抗体抗原反应,用高灵敏度的荧光仪和化学发光仪检测荷尔蒙抗体—抗原结合物,从而定量检测环境中的微量荷尔蒙;或者将酶化学的敏感性与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把免疫酶交联在抗体上,利用酶标与底物反应并显色,然后定量测定[11]。

三、结语

环境荷尔蒙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肯定还有很多潜在的影响没有被发现。环境荷尔蒙的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理论基础还很薄弱,对污染现状的调查也几乎没有开展。因此,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研究进展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齐文启,孙宗光,汪志国,等.环境荷尔蒙研究的现状及其现状分析[J].现代科学仪器,2002,(4):32-39.

[2] 任仁.环境激素的种类和污染途径[J].大学化学,2001,(5):1.

[3] 李金花,庄惠生.环境荷尔蒙概述[J].云南环境科学,2003,(4).

[4] 詹秀环,王子云.环境激素的种类与危害[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

[5] 郭艳英,段昌群,杨良.环境激素研究进展探讨.云南环境科学,2004,(3):12-15.

[6] 戴树桂,张东梅,张仁江,等.固相萃取技术预富集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J].环境科学,2000,(2):66-69.

[7] 王正萍,周雯.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8] U.S.EPA,Standard Methods of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19th Edition (1995).

[9] 魏慧斌,林金明.环境雌激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生命[J].生命科学仪器,2005,(5):3-10.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3篇

摘要消费者网上冲动购买行为是计划性的,而非多数学者所指的“非计划性”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的相关因素包括刺激因素、个体性质及限制因素。购买过程是一个短暂复杂的心理过程,构建冲动性购买行为过程模型可为网上店铺引导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提供借鉴。

http://

关键词 冲动性购物 网上购物行为 个人特质

冲动性购买现象在我们的日常购物中普遍存在。通过调查发现,在美国有80%的购买行为属于冲动性消费,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增多,以及居民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冲动性购买比例将不断提高。通过对商场购物者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存在冲动性购买现象,超过1/3 的消费者在百货商场存在冲动性购物现象。因此,冲动性购买行为对于零售商利润的获取至关重要。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信息、在线购物、聊天交流等。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网上购物群体数量伴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也在迅速激增,因此网上销售渠道逐渐被商家所重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重要的产品销售渠道。根据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针对中国26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共计有4 443 万人2009 年曾经在网上买过1 331 亿元的商品,这26 个城市网上购物规模约为全国的一半。中国网上购物的规模从2006年的260 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 670 亿元,预计2010 年网上购物规模将达到4 900 亿元人民币。网上购物同样存在冲动性购买现象,甚至比传统渠道中的冲动性购物现象更加严重。如果网上零售商能够了解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特性,同时利用网络资源环境刺激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欲望,这将使商家获得更大的效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外学者多将冲动性购物行为研究集中在传统渠道的零售商,如店铺、百货中心、超市、商场等,仅有较少的文献涉及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探讨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和影响因素,为网上商家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其更好地利用消费者的冲动性购物行为获得更多的收益,为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一、冲动性购物概念界定

由于冲动性购买行为涉及心理情境过程及复杂的个体状态,因此理论界对冲动性购买行为还没有较为清晰的界定。早期,杜邦公司针对消费者购物习惯研究时将冲动性购物行为定义为“非计划性”购买,即消费者一次购物结束后所购物品与购物前计划物品清单之差,多余的部分为冲动性购买的物品。

Stern,Hawkins认为,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受到经济水平、个人特征、时间、地域、社会文化差异等影响,并提出了“冲动性组合”(impulse mix)的概念,将冲动性购买分为四类:纯粹冲动性购买、提醒式冲动性购买、建议式冲动性购买、计划性冲动性购买。

Weinberg and Gottwald 认为,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发生伴随着消费者真实购买与早前计划购买之间的情感碰撞,他们从情感、认知与反应三个层面来衡量冲动性购买行为,将冲动性购买行为定义为非计划性、轻率的、未经思考的行为。Rook 提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情绪变化,认为产品包装视觉上的刺激以及促销等活动都会使消费者有种冲动性购物欲望。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冲动性购买定义的界定仍然存在差异。随着理论界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冲动性购买的认识日趋成熟。本文认为,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基于某种需求动机在线浏览商品时受到某种或某些刺激后,产生的突然的、强有力的、渴望立即获得和拥有的心理反应过程,这种反应过程将引诱消费者产生立即购买的意愿,使消费者瞬时效用极大化。

二、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是目前学术界针对冲动性研究的主流之一,总结起来一般包括两大类:刺激因素和个体特征。

本文认为除了刺激因素与个体特征外,一些限制性因素也会使消费者削弱冲动性购买倾向。因此,本文将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归类为:刺激因素、个体特质和限制性因素三大类。

1.刺激因素。百度百科将“刺激”定义为“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这个定义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刺激。而本文所研究消费者冲动性购物中提到的刺激主要基于能够引起人体心理态度变化的内外环境变化。Stern 在研究线下冲动性购买行为时将影响因素分成九类:低价格、产品的需求程度、产品销售渠道的丰富程度、自助服务、大量的广告宣传、卓越的店内陈列、较短的产品寿命、物品轻薄或短小、易储存性。中国学者朱莉莉认为,商品包装、价格、购物环境等因素是消费者异地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因素。考虑到网上购物环境与传统渠道购物环境的异同,网上冲动性购物与传统渠道购物的外部刺激因素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综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将网上冲动性购物外部刺激因素按照刺激方式分为直接刺激因素与间接刺激因素。直接刺激因素是指消费者通过网上浏览购物直接感知到的刺激,包括商品报价、商品外观包装、网页整体设计、商品品牌、商品描述(文字、图片、动漫)、商家信用度等;间接刺激因素是指消费者通过间接方式获取的刺激因素,包括他人建议、网上商品口碑评价、店员沟通过程等因素。

2.个体特质。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从这个概念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个体特质是相对稳定的。Rook 和Fisher首先研究了规范性对于冲动性特质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当消费者自我感知冲动性购买行为合理时,购买冲动特质与冲动购买行为呈现显著关系。Youn and Faber 认为,个体冲动性倾向(Impulse-buying tendency)与自我控制缺少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个人缺乏自我控制时会具有冲动性购物现象。中国学者朱莉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体冲动性购买还受到年龄、性别、收入的影响。此外,国外学者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冲动性购物行为还与购物情绪、认知评估水平等具有较大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网上购物环境特点,本文认为个体特质应该包括:个人传记特点、自我控制性、购物情绪、认知评估水平等。个人传记特点主要是指消费者的学历、年龄、性别、网购频率等描述性统计指标;自我控制性是指消费者针对周围外部环境线索的变化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过程,低自我控制者不能及时抗拒外部情绪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特质;购物情绪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心情愉悦程度,有些消费者伤心时喜欢购物而有些则高兴时喜欢购物,这些都会促使消费者进行冲动性购物;个体认知评估水平是指消费者对于外部环境综合认知评估的能力,低认知评估水平个体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购物行为。

3.限制性因素。目前大部分学者将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的焦点集中在外部刺激因素与个体特质上,对于冲动性购物中的限制性因素的研究较少。限制性因素是指消费者具有冲动性购买意向后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干扰或限制后停止冲动性购买行为现象。如消费者网络支付手段的缺失、经济能力的限制等都属于限制性因素。

三、网上冲动性购物模型构建

网上购物之所以能够得到迅猛发展,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提供了强大的快速搜索功能,因此消费者网上购物时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需求动机而不是Stern 将冲动性购物行为划分的非计划性购物。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急迫性与冲动性购物也是相关的。

影响网上冲动性购物两大因素:刺激因素和个体特质并非直接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而是需要经过消费者大脑“黑箱”中的转化评估,即评估机制。所谓评估机制是个体特质消费者在浏览网上商品时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反应,感知商品是否满足其瞬时效用极大化。评估机制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却是极其短暂的,在我们的脑海中仅是一念之间。消费者通过脑海中短暂的评估机制了解购买商品能否满足其极大化的瞬时效用,如果不能满足的话,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过程结束;如果消费者受到网上各种商品刺激后认为购买商品能够得到瞬时效用极大化的满足,则消费者进一步具有网上冲动性购物意向。消费者具有网上冲动性购物意向后能否最后进行冲动性购买行为则又受到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如支付功能的缺失、支付能力的不足等因素都会打消消费者立即购买的欲望,因此限制性因素对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过程是个体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该过程包括从消费者具有某种需求动机开始,到接受各种外在刺激后形成评估机制,再到冲动性购买意向的形成以及最终形成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

四、结束语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我们发现大部分关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集中在传统线下市场环境中,针对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针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是计划性的而非多数学者所指的“非计划性”购买行为;第二,由于网上及线下购物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差异,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中国网上购物特点给出了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相关因素:刺激因素、个体特质及限制性因素;第三,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发生其实是一个短暂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文章针对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过程构建了模型,方便更多人了解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过程。

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方国家(大多在美国),而在中国系统研究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学者并不多见。因此我们将继续推动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系统研究。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推进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研究,首先完善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如一些学者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等;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模型,找出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的关键性因素,为网上店铺引导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提供一定的借鉴。

http://

参考文献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动力; 物质动力; 精神因素; 物质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46-03

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已证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就好比飞机的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从茹毛饮血、衣不遮体的野蛮和蒙昧状态,不断走向启蒙和开化,最终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任何精神都离不开物质,因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这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精神“依附于”物质。为此,我们认为,在谈到精神动力问题中就始终离不开物质,离不开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依附于物质动力,具有“依附性”。当然,我们在讲到精神动力对于物质动力的“依附性”时,还必须要认识到精神动力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单独发挥作用,而且对物质动力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当我们在认识和评价精神动力作用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精神动力的“依附性”和“独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精神动力发挥作用的时候,物质动力也通常发挥作用;精神动力作用的结果,不光有精神价值的获得,而且有物质价值的获得。反之,物质动力发挥作用的时候,精神动力也通常发挥作用;物质动力作用的结果,不光有物质价值的获得,而且有精神价值的获得。

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就是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之间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时候是以物质动力为主,精神动力为辅;有的时候是以精神动力为主,物质动力为辅,这主要由某一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所决定。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研究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就终极目标而言:实现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但是,在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动动力与物质动力常常出现脱节、背离的现象。比如:建国后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过多地强调了精神需要的重要性,忽视了物质需要的客观必然性,压抑了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追求,相对而言,精神动力强大,而物质动力弱小,形成了以片面发挥精神动力为特征的形而上学、“左”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轨道,违背了需要——行为的内在规律性,因而,不是促进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倒是在某种程度上起了干扰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人们争先恐后的发展生产,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物质动力张扬,同时精神动力也得到了提升。而强大的精神动力反过来推动人们经济建设热情,促进经济发展,大大地增强了物质动力。比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人们倾向于注重有形的、外在的、物化方面的竞争,而忽视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人们倾向于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而忽视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一些人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追求,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追求,注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注重知识、能力创新而忽视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其结果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日益富足。但是,在物质生活获得满足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精神的空虚、理想的失落、道德的贫困、价值的偏离和心灵的疲惫,人的精神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人们的物质动力过度膨胀,而人们的精神推动力相对疲软。夸大物质动力的地位,过于追求物质推动力而忽视精神推动力,人们的各项活动总是要“用对钱袋的影响来衡量每种活动的意义”。[2]物质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追求已经占领了一部分人的头脑,而人的理想、信仰等精神追求却被挤占,导致了精神生活的物化。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对象都被从外在的有用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一切价值被使用价值所取代,一切需要和享受都具有了利己主义的性质,“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替代”。[3]物化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只能找到“感觉的幸福”,却难以获得“幸福的感觉”。

在当前,精神生活的物化这一现象直接渗透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动力物质化倾向较为严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物质至上、金钱万能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于所学理论的工具理性价值更多地关注,而对于所学理论的价值理性价值的关注不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基础性理论较强的课程没有引起当代大学生们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了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激情、热情不够高涨等。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这一本质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地贯彻执行。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物质化倾向这一现状,进一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问题研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及其实现的规律,扭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精神动力疲软、甚至出现了精神的退化和堕落现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关注精神因素本身而不是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

由于人的精神动力的激发因素主要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因此,在研究精神动力过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区别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与由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

首先,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马克思曾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这就是说,物质资料(即:物质因素)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进一步来说,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行为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物质动力主要由物质因素来推动的,这也就是说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动力,或者说,由物质刺激(主要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产生的人的行为动力。当然,物质因素不仅能够为人的行为提供重要的物质动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开发人的精神动力,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过程中所激发的人的行为动力中还蕴含着由物质奖励所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比如:物质奖励除了主要能够激发人的物质动力之外,它还可以激发的人们精神动力。人们常常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待遇留人”、“物质奖励”等,这说明在巨大的物质利益刺激下,就会鼓足勇气,产生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一种精神动力,即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质变精神。

其次,来看由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所谓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5]精神动力除了由物质因素激发以外,其主要是由精神因素所激发,它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作用力,人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顽强意志等各种精神因素都会对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作用力和推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不仅与物质动力不同,因为物质动力是物质因素对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力量;而且它与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更倾向于关注其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而由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更倾向于关注精神因素对其的推动力量。

在现代社会,由于精神生活的物化倾向;从而导致了人们在精神动力的追求中往往更看重其背后的物质追求,更倾向于对物质因素的关注,而对于精神因素的关注不够。并且这一现象渗透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人们也就过多地关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物质需要、物质因素的关注;相对而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精神需求、精神因素的关注不够。譬如,世俗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精神追求,呈现出物化倾向;而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内在超越性这一特性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疏远。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68%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追求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36%的大学生认为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32%的大学生认为有价值的人生是“赚到了大钱”[6]。因此,特别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精神需求、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而不是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这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关注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不是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

就精神动力作为一种活动来说,它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就一般意义上来说:“人的活动的目的分为内外两种,或者说,活动具有内外双重目的。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活动本身……,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例如:吃饭、劳动等活动都有双重目的;从内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满足食欲,因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因而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从外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获得能量去干其它事,劳动则是为了挣钱去干别的事”[7]。

就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言,精神动力主要是一定的人为满足精神需要、实现精神追求而产生的动力。徐冰教授曾指出:“精神动力主要来自人的精神需要”。[8]这也就是说,人的精神需要是出于内在目的、内在需要,从事某活动仅仅是为了从事该活动本身,换句话说,人的精神需要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求知欲、创造欲等活动。正是由于人的求知欲、创造欲(如学习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等精神需求,才激发出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就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而言,一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被一定的人接受和内化后,会成为推动一定的人的行动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并外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即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精神变物质。这种形式的精神动力,如赵应云教授曾经说:“精神动力,实质上是认识、思想、价值、信仰等观念力量对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即精神的物化功能”[9]。这种观点强调了精神的物化功能,肯定了精神力量在改造物质世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对于精神动力外在目的的追求,更多地关注精神变物质;相对而言,对精神动力内在目的的关注不够,对于物质变精神的关注不够。当代大学社团搞得有声有色,但其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当前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学生在“象牙塔”之外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过于娱乐化,有的大学生过于忙碌于家教、兼职等活动;大学生与其本应该具有的学习是为了满足追求欲这一目标愈来愈疏远,并且这一现象渗透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度地关注其外在目的,而对于其对内在目的的关注不够。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很难形成一个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的学习氛围,大学生对于内在的精神文化的追求愈来愈疏远。因此,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满足求知欲这一内在目的的追求,同样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环节。

概而言之,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倾向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动力问题,改变过去的物质化倾向;进一步倾向于对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的关注、倾向于对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的关注;其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精神动力的强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78-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0.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5]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6-17.

[6] 周德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报告[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9-51.

[7] 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4-165.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5篇

关键词:生物;高考;蛋白质;种类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在高中生物中,蛋白质的知识是新课标人教版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知识。在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中,许多章节都讲述了蛋白质的知识,为了便于高考复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蛋白质的种类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简单介绍了其功能,对易混淆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类比较。

一、生物高考中涉及的蛋白质种类和功能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蛋白质种类比较多,根据生物学功能,生物高考中常出现的蛋白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结构物质

蛋白质是建造和维持生物体的结构,为细胞或组织提供强度和保护,如构成毛发、指甲、角、蹄的角蛋白,肌肉中司运动、调节功能的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组成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细胞膜、核糖体、染色体的结构分子等。

2.催化作用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在生物体新陈代谢中酶作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主要的酶有催化水解反应的淀粉酶、蛋白酶和核酸酶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过氧化氢酶等。

3.运输作用

蛋白质可以转运特定的物质,如红细胞中含Fe2+的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以在循环系统中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可以形成离子通道,运输小分子的代谢物或养分。

4.调节作用

蛋白质可以调节其他蛋白质执行其生理功能的能力,这类蛋白质主要是参与体液调节的蛋白类激素,如调节血糖平衡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生长激素;促进腺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生长和发育、调节腺体合成和分泌相应激素的促激素:促进合成和分泌促激素的释放激素。以甲状腺为例介绍其调节机理如下:

5.免疫防御作用

在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经复杂的免疫反应而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对外来物质具有防御保护和免疫作用。自然生活中蛇毒或蜂毒的溶血蛋白可以起到防卫作用,血液凝固蛋白对血液起到了保护作用,生活在极地的鱼类具有抗冻蛋白,在适应环境中起抗冻作用。

6.识别作用

动物和人体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构成的外被,称为糖被或糖萼,它是细胞与外界沟通的重要信号分子。如发生受精作用时,顶部要与透明带糖蛋白结构的相互识别;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在结构上类似于免疫细胞受体抗原,可为免疫系统提供识别标志;红细胞膜上有一种称为血型糖蛋白的整合蛋白质,起到血型抗原的作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要通过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介导,乙酰胆碱受体是由5~6亚基组成的糖蛋白;激素调节中,某种激素的靶细胞具有该种激素的专一受体,其受体即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如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等含氮激素。目前,已分离的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结合蛋白质,但受体不一定都是糖蛋白,还有脂蛋白,如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受体相结合,被摄取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

除此之外,在教材中还有阮病毒、动物细胞间质、抗原、血浆蛋白、纺锤体等,这些也是蛋白质,在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如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一般在生物分类中考查与细胞、病毒的结构异同点;在动物细胞培养中,首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使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根据酶的专一性考查动物细胞间质的本质;抗原除了具有异物性、特异性的特点外,还具有大分子性,因为蛋白质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所以大多数蛋白质都是抗原;还有组成血浆中最主要的固体成分——血浆蛋白;细胞分裂期形成的纺锤体涉及微管蛋白,使细胞具有运动能力等。

二、几组易混淆的蛋白质

1.与“素”有关的蛋白质

在生物教学中有关“素”的归纳中,化学成分属于蛋白质的有蛋白类激素、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细胞色素C等,其中蛋白类激素,在调节作用中已做阐述和比较,在此处不做分析。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故名凝集素,也属于抗体;细胞色素C是一种细胞色素氧化酶,由一条大约含有11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组成,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外周蛋白,位于线粒体内侧外膜;其余的与“素”有关的蛋白质可分为以下两组。

(1)外毒素、抗毒素和类毒素

外毒素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致病细菌合成的一类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在细菌生活的过程中释放到细胞外,在周围环境中积累,具有抗原性和毒性,在人体免疫学中属于抗原。抗毒素是一类能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蛋白质,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在人体免疫中抗毒素属于抗体。类毒素是经过化学药剂处理后失去毒性的外毒素,属于抗原,用于预防接种,如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用于预防破伤风。(注: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不属于蛋白质。)

(2)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都属于淋巴因子,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并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白细胞介素中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可概括“三能”:能诱导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能增强其他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这两种蛋白质在内环境稳态的教学中常考,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可以与氧气结合;而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在红细胞外,是血浆的结构成分之一。两者的关系是:血浆(内有血浆蛋白)是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的直接内环境(细胞外液)。

参考文献:

[1]刘树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1):113-114.

[2]张启元.中学生物教学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王慧,朱士军.细胞表面的信息天线:糖蛋白[J].中学生物学,2011(03):3-4.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6篇

【关键词】减少;残留

1.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

由于药物具有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在动物养殖业中应用普遍。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其用量越来越大。美国动物保健研究所1986 年的统计,动物保健产品年销售额已达21 亿美元,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和饲料添加剂;仅药物添加剂就占销售额的50 %左右(即10. 5 亿美元) 。1989 年世界饲料添加剂销售额为91.18 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3 % ,西欧占29 % ,其他地区占38 %;在药物添加剂年销售额中,预防的药物添加剂约占30 % ,治疗性药物添加剂占70 %。据统计,1998 年世界市场上动物保健品销售额为179. 23 亿美元,其中化学治疗药物87. 64 亿美元,生物制品23.66 亿美元,饲料添加剂67. 93亿美元,在11 年中增长了140.6 %。

2.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残留

由于药物及其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使肉、蛋、乳等产品中含有各种药物的残留不可避免。1987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查处了1166 例药物残留超标事件,同年,美国农业部检查了117 628 头肉用犊牛,发现有2 063 头食用组织中药物残留也超过允许标准,占1. 75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毒理学的国际专业小组) 于1987 年第32 次会议上报告了兽药残留的毒性评价,共评议了7 大类30 余种兽药残留。分别是抗生素类、驱肠虫类、生长促进剂类、抗原虫药类、灭锥虫药类、镇静药类、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咔唑心安,日本有60 %的牛和92 %的猪检出抗生素。日本学者阿部甫报道,对一批经过治疗的急宰动物进行调查,19 头牛中,有11 头(占57. 9 %)有青霉素残留,6 头(31. 6 %) 有四环素残留; 1988 年,日本报道,日本从台湾及美国产的猪肉中检出合成抗菌剂。我国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是很严重的,因为我国尚未全面开展对动物性产品进行的药物残留的常规监测,所以许多养殖者及生产者还根本未认识到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危害性,也不清楚如何检测残留;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但是,很多人的认识还是很肤浅。

3.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危害

3.1兽药

3.1.1抗生素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目前在动物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是动物疾病治疗中应用最多的药物,其残留的来源主要是不遵守有关食品卫生法规和停药期的规定,对食品动物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造成在动物产品中残留。

3.1.1.1过敏与变态反应

过敏和变态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有关的抗原抗体反应。临床诊断上过敏和变态反应无本质上的区别, 青霉素、四环素及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潜在威胁较大,这些抗生素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尤以青霉素抗原性最强,当被致敏人体再接受这些抗生素治疗时,该抗生素就会与抗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发生过敏反应。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约为0.7%-10%,过敏休克的人约为0.004%-0.015%,重者可致死。同时对神经系统影响很大,抗生素无论是对动物全身用药或局部和乳导管用药,均可随乳汁排出,经加热亦不能完全失活,人食入残留药物的乳后,可引起皮肤瘙痒和荨麻疹。氨基糖甙类的链霉素,新霉素等亦不受高温的影响,因此,烹调不是避免变态反应的措施。

3.1.1.2 毒性作用

链霉素对听神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严重者可致耳聋;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

3.1.1.3 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生素产生了耐性,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应用,细菌中耐药菌株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有以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部分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等。耐药菌最大的危害是通过食物链转给人类,使人类感染致病,同时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正常治疗或使治疗失败。另外,由于残留造成的长期低水平积累,可使人体正常菌群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非致病菌死亡,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人群发病或维生素缺乏症。 如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及其衍生物等,在肠道菌群平衡破坏后,造成二重感染,导致中毒性胃肠炎,并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3.1.1.4 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或胎儿有毒性作用,造成先天性畸形的药物或化学物品称为致畸物。能诱发细胞遗传物质产生变异的药物称为诱变剂或致突变剂。许多诱变剂具有致癌作用,四环素,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均可能有导致三致作用。这些药物通过肉、乳、蛋进入人体。

3.1.2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抗菌药物种类很多,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残留来源主要是不遵守停药期规定,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而饲喂不适宜的动物,长期或大量使用治疗细菌性感染和球虫病,因其在环境中不易降解#低剂量污染垫料和饲料等。磺胺类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过敏中毒和导致耐药性细菌产生,另外还可引起造血系统障碍,急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1.3 呋喃类药物

呋喃类药物为人工合成抗菌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钠和呋喃西林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犊牛和仔猪的传染病,用于火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在动物生产中也常用作饲料添加剂, 这些均是药物残留的来源,主要危害是对某些动物和人有致癌作用。我国和欧盟、日本均禁止在所有的食品动物中使用该类药物。

3.1.4 抗寄生虫药

目前认为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并对人体具有较大危害的主要是苯丙咪唑类驱虫药,如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苯硫苯咪唑、甲苯咪唑、丙氧苯咪唑、苯砜苯咪唑等及其主要代谢物。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在消化道可有一定程度的吸收,药物及其主要代谢物从组织中消除较快,在动物组织中未见长期存留;但使用后不经停药期,就会造成残留。苯丙咪唑类驱虫药的危害是由于长期而持久地残留于肝脏,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还有较大的胚胎毒性,具有潜在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

3.2 饲料添加剂残留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1 激素残留

激素残留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将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以及促进动物同期等目的;结果导致所用激素在动物食品中残留,动物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性激素类,生长激素两大类。

3.2.1.1 性激素

动物生产中使用的性激素按其生理作用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大量使用性激素及其衍生物以后,这类化合物可在食品动物体内残留,而且相当稳定,不易分解,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而产生不良后果;类固醇激素化合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如雌激素能引起女性早熟,男性女性化,雄性激素化合物能导致男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性男性化,诱发癌症。如长期经食物吃入雌性激素可引起子宫癌、乳腺癌、肿瘤、白血病等。对人的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我国和欧盟、美国等已禁止对食品动物使用己烯雌酚及其盐酯制剂,禁止将甲基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制剂作为动物促生长剂用。

3.2.1.2 生长激素

动物生长激素是由动物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类天然蛋白质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动物物质代谢过程,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加胴体瘦肉率,提高肉的品质和饲料转化率。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牛生长激素和猪生长激素。尽管许多国家在几十年的研究和生产应用中证实: 生长激素不同于以往使用的很多性激素制品,是一类蛋白质激素,具有种属特异性,在人和动物体内均不蓄积,无残留问题;但近年来大量使用生长激素,尤其是在使用BST 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因此,对生长激素的使用应谨慎,大量使用牛生长激素,使奶牛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比未使用的奶牛高15%--45%。 尤其在我国,若大量使用BST就会使原来高发的奶牛炎失去控制,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势必造成抗生素的残留尚不能得到有效检测和控制,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危害。

3.2.2 兴奋剂

β-兴奋剂全称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又叫β-激动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它能与动物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激活β-肾上腺素受体,从而调节整个细胞新陈代谢。早期在医学上属于拟交感神经作用药,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平滑肌松驰,支气管扩张。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以后的研究中发现能刺激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并增加蛋白质沉积。β-兴奋剂对大多数动物具有促生长作用,尤其对反刍动物,能促进组织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从而引起肌纤维内物质增多,体积增大,同时可减少胴体的脂肪含量和非胴体部分的脂肪沉积,另外还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调节作用。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β-兴奋剂主要有莱克多巴胺、克喘素(又称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舒喘宁(又称沙丁胺醇),息喘宁(又称塞曼特罗),吡啶甲醇类等10余种,使用较多的是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国内禁止将β-兴奋剂用于食品动物。β-兴奋剂虽然能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 但它对动物生理,胴体品质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其残留亦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克伦特罗在牛体内的半衰期不超过24h, 但在动物组织别是内脏中含有较高的残留,在肝、肾、肺、脾的浓度为血液的20-90倍,肌肉中的浓度为血液的3-15倍,乳中的残留量可相当于人体的治疗用量。人食用了残留量较高的动物食品后出现心跳加快、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头痛等中毒症状。

4.药物残留的控制对策

4.1 加强政府宏观控制 责成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加强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体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建设,政府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体系的法制化管理,通过立法,赋予管理部门职能和法律地位。建立依法行政、强化监督、职责清晰、运作科学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4.2 建立一整套药物残留监控、监测体系

为控制动物性产品的药物残留,提高我国动物性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必须建立一整套药物监控、监测体系,研究药残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特别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而且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省级建立药残监测系统,按国家统一要求,药残监测工作应由省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或专职机构负责,坚持长期监测动物及其产品中的药残,为我国药物残留控制对策提供依据。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自身监测体系,开展适应WTO 准则的基本、必要的监测项目。

4.3 严厉打击伪劣兽药及违禁药品的使用

严格控制人畜共用药的使用,如政府三令五申禁止使用β- 兴奋剂、安定类药物、激素类药等,因为这些药物残留直接危害着人体健康;凡在动物产品中使用这些假药及违禁药,只要发现就要狠狠打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药物残留。

4.4 科学用药

引导养殖者以及药物、添加剂生产者、经营者,按药物的消减规律,科学使用药物。1999 年我国学者沈川等报道,3 周龄肉鸡以含新霉素饲料(140 mg/ kg) 饲喂14 d 后,除肾脏有明显残留,肌肉、肝脏、脂肪组织残留的检测结果不存在残留;而肉鸡以10 mg/ kgw 的齐量连喂4 d, 环丙沙星,停药期12d 后,肌肉、肾脏均不含有原形药物,而肝脏、肾脏、肌肉中原形药物及代谢物总残留药物的浓度低于0.03 mg/ kgw。只有掌握了药物消除规律,进行合理的用药,才能达到一定的满意效果。

4.5大力开发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非抗菌素类药物及添加剂

非抗菌素类药目前很多,例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和无公害的化学药物,都可达到治疗、防病的目的,尤其以中草药添加剂和微生物制剂为主的生产前景最好。中草药制剂是从动物本身免疫功能上起作用,只有提高了自身免疫功能,才能提高机体对外界致病菌的抵抗力。这样的药物有微生态制剂,如肠病消、腐植酸、螺旋藻及中草药方剂等,都能有效替代各种抗菌类药物。总之,只有采取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的特色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物的残留及对人体的危害。

5.结论

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大力开发利用中草药及其添加剂和微生物制剂,才能有效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海山.动物养殖中药物残留的调查与控制对策,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第4 期55-56.

[2]张宏伟.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标,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4年第9卷第4期1-2-3.

[3]陈杖榴.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毒性与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广东饲料2001,10(1)24-26.

[4]邓云波.农业部要求严禁非法使用兽药,湖南农业1997,(9)6.

[5]毛国盛, 张福云, 孙鹏. 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38-140.

[6]林云.饲料抗生素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J]. 饲料研究, 2001, 4: 25-26.

[7]周燕侠.农业部对部分禁药及化合物亮红牌 科学养鱼 2002,(6) 40.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7篇

2017&2016西医临综【生理】科目考点对比一览表

2017西医临综大纲已于2016年8月15日公布,新大纲涵盖了2017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构成、考试方向、考查重点,小编通过2017考研西医临综大纲生理科目与2016考研大纲之间的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更快的掌握到17考研的复习重点,及时地规划出自己的复习思路和方法,高效地进行复习,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2017西医临综【生理】科目考试大纲与2016考纲对比考点一览表

大纲科目

2016大纲要求

2017大纲要求变化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 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 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 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B型题 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X型题 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一、 生理学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内容同16年第2条)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同16年的第2条)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同16年的第4条)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 主要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同16年第2条)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 排尿反射。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九)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删除

 

(十)神经系统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5.同16年的第6条。

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7.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8.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9.同16年(九)感觉器官第3条。

10.同16年(九)感觉器官第4条。11.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1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4.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5.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一)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的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内分泌

1.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3.同16年第4条。

4.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

5.同16年第7条。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十一)生殖

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8篇

一、设置“分述性”问题,有效构建抽象概念

从概念的基本构成上看,关键词或核心语是支持概念的骨架。但生物学中的某些概念是抽象晦涩难懂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尝试通过将概念中需要理解的关键词或抽出其内涵的组成要素,进行一系列“分述性”的设问,引导学生经由领悟在概念中出现的核心词、关键点或组成要素来建构概念。

如特异性免疫概念对人体的获得性免疫原理作了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但其基本内涵要素涉及有免疫、抗原、抗体等,要学生准确构建此概念可以设置以下一组与内涵要素有关的分述性问题:(1)特异性免疫是什么阶段获得的?(2)特异性免疫中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能产生?(3)抗体是什么?(4)抗原是什么?(5)特异性免疫的方式有哪些?怎么样进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这些与内涵要素相关的问题,将概念中的本质加以清晰化、具体化、明确化,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概念。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长素的两重性”等一类的概念,可通过设问“分述性”问题的做法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像“特异性免疫”这些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以“分述性”问题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由此而构建正确的概念。

二、创设“对比性”问题,有效分辨相近概念

概念辨析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中需要学生掌握达成的一个目标。生物学概念中,有不少概念不管是文字上还是所包含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我们在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了各自概念的要点后,如能进一步创设一些“对比性”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实质。

例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两者都有“激素”两字,生理功能也有相似之处――都能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学生有时易把两者混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如能在学生了解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各自的要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何异同?你能列表进行比较吗?”这样的问题,学生便能分清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从而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两概念的内涵。除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在过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在学生分别学完了这两者的概念后,可设置对比性的问题“两者发生的场所分别在哪里?”“两者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有何特点?”“两种分裂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等,能更有效的辨析这两个概念。此外,在高中课本中还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的概念都可通过创设“对比性”问题,让学生有效分辨。而在后期这些相关概念的检测中,也显示了这样设置“对比性”的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第9篇

关键词: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运动;中药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多果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也不完全清楚,虽然各种方法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均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其疗效均较为局限。运动在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明显的作用。中药骨康具有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是一个较理想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与中药联合作用对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药物及试剂雌激素尼尔雌醇片(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1001);盐酸四环素(上海华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MW.480.9);钙黄绿素和过氧化苯甲酸(广州化学试剂厂提供,批号:200104012和200003012);Goldner′s染色剂(美国Sigma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提供,批号分别为:040328和20030320);硫酸铬钾为汕头光华化学厂产品,批号:991001;中性树胶由上海明胶厂生产,批号10004160B。

1.2主要仪器硬组织切片机(德国LeicaRM2155);慢速锯(美国BuehlerLTD.);碳化钨钢刀(德国Leica)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德国Leica);计算机(中国方正电脑公司);骨形态计量学测量软件(美国OsteoMetrics,Inc.)。

1.3动物及分组选用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67只,体重260~290g,清洁级(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3A010)。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11只)、去卵巢手术组(12只)、雌激素对照组(12只)、运动组(11只)、中药组(11只)、运动+中药组(10只)。实验动物分笼饲养,自由进食标准饲料和饮用水。参照文献〔3〕制作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用10%水合氯醛溶液按0.3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大鼠双侧卵巢完整切除,进行手术造模。手术后正常饲养3个月后开始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和运动组以蒸馏水10ml/kg灌胃,1次/d;雌激素对照组按体重1mg/kg的标准给予浓度为0.167mg/ml的尼尔雌醇灌胃,1次/w,其余各天给予蒸馏水10ml/kg灌胃;中药组和运动+中药组按4.8g/kg骨康(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运动组和运动+中药组按要求给予跑步训练。本实验模拟田径运动中周期性耐力跑的形式,参照Bedford〔4〕的动物负荷标准,采用段氏PT98型鼠类跑台进行运动训练。训练大鼠的运动强度逐渐加大,2w内达到设计负荷。开始跑速为12m/min,持续20min,坡度为0°,以后隔日增加运动强度3m/min,增加运动时间10min。2w后达到跑速20~22m/min,坡度为50,每天1h,每周连续训练5d,休息2d。在动物处死前14和13d,以及处死前第3天和第4天分别于背部皮下注射25mg/kg盐酸四环素和5mg/kg钙黄绿素进行双荧光标记,以测量骨组织动态参数。

1.4骨标本制备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其第2腰椎椎体(L2)用低速锯切开暴露骨髓腔置于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固定24h后,经乙醇脱水后行不脱钙骨包埋。包埋块用硬组织切片机分别切成4μm的薄骨片和8μm的厚骨片。薄片用Goldner染色,透明后封片,用于测量骨形态计量学的静态参数。厚片直接透明后封片,用于测量骨小梁变化的动态参数。

1.5观察指标测量和观察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和动态参数〔5〕。静态参数包括骨组织面积(T.Ar,mm2)、骨小梁面积(Tb.Ar,mm2)、骨小梁周长(Tb.Pm,mm)、破骨细胞数量(Oc.No,N)及其相应计算参数。计算参数为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宽度(Tb.Th,μm)、骨小梁数目(Tb.N,N/mm)、骨小梁分离度(Tb.Sp,μm)、每毫米破骨细胞

数(Oc.N,N/mm)、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mm2,N/mm2);动态参数包括单荧光周长(sL.Pm,mm)、双荧光周长(dL.Pm,mm)、双荧光间距(IL.Wi,μm)及相应计算参数:荧光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MAR,μm/d)、骨形成率(BFR/BS,μm/d×100;BFR/BV,%/年;BFR/TV,%/年)。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显著性测定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结果

2.1各组大鼠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的变化从表1中可见,应用雌激素、运动、中药以及运动+中药4种治疗方法都能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小梁百分数,以运动+中药的疗效最好,但仍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4种治疗方法在对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的影响方面,雌激素以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小梁周长为主,中药治疗主要体现在增加骨小梁的宽度上,而运动以及运动+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骨小梁的数目上。参数骨小梁的分离度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为: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中药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正常对照组,其中仅有运动+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各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2各组大鼠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的变化见表2,荧光标记百分数的变化,中药组是各组中最高的,而雌激素对照组在4种治疗组最低。运动+中药组大鼠的骨矿化沉积率明显提高(P<0.05);而雌激素则对骨矿化有抑制作用,雌激素对照组骨矿化沉积率比去卵巢手术组还低,与运动组和运动+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运动组、中药组、运动+中药组的BFR/B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P<0.05)。去卵巢手术组、运动组、中药组、运动+中药组表1治疗3个月后大鼠第2腰椎静态指标的变化表2治疗3个月后大鼠第2腰椎动态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P<0.01,2)P<0.05;与去卵巢手术组相比:3)P<0.01,4)P<0.05;与雌激素对照组相比:5)P<0.01,6)P<0.05

BFR/B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运动组、运动+中药组和去卵巢手术组的BFR/BV还显著大于雌激素对照组(P<0.05)。中药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的BFR/TV均较高,与雌激素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每mm破骨细胞数变化趋势为: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中药组。而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变化趋势为:去卵巢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中药组。

3讨论

有文献报道〔3〕:3月龄和6月龄大鼠去卵巢6个月,均可发生骨质疏松,6月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更严重。本研究以6月龄大鼠去卵巢6个月后作为实验对象,骨质疏松敏感部位腰椎作为检测部位,对各种骨质疏松干预方法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评价。本实验结果显示6月龄SD大鼠在去卵巢手术后6月能较好地呈现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去卵巢手术是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的一个成功方法。

近来研究证实〔6~8〕,卵巢功能衰退所引起的雌激素缺乏是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已成为目前治疗OP的首选药物之一。长期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除具有防止骨丢失和骨折的作用外,尚具有减少更年期症状、预防缺血性心脏病、预防痴呆等有益作用,但也可引起子宫出血,增加患者子宫肌瘤和乳腺癌的危险及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本实验结果显示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骨转换,即同时减缓骨吸收和骨形成,但以对抗骨吸收为主,从而纠正骨代谢负平衡,减少骨量丢失,改善骨结构,最终达到保护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运动能提供力学刺激可维持或改善骨健康,有关研究显示运动能有效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形成〔9,10〕。本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有效减少大鼠去卵巢后的骨丢失,但仍不能使骨量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运动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机制与雌激素治疗有明显的区别,雌激素治疗时,骨形成和骨吸收均受到抑制,以对抗骨吸收为主,而运动具有增强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祖国医学将骨质疏松归于“骨痿”的范畴,中医认为肾虚、脾虚、血瘀为本症病机。中药骨康是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针对其“多虚多瘀”之病理特点而组方的。全方以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补肾壮骨为君,黄芪等健脾益气为臣,丹参等活血通络为使而组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好的干预作用〔11,12〕。本实验说明中药骨康能降低去卵巢大鼠的骨转换,对抗其骨质丢失,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中药骨康的治疗机制既不同于西药中抑制骨吸收药物(雌激素类),也不同于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氟制剂类),而是一种对机体有整体调治功能,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的药物。中药对骨的双重作用与运动对骨的双重作用比较,中药治疗的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弱于运动治疗。

探索一种“复合防治方案”,即将多种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产生多方位的放大干预效应,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13,14〕。在本次实验选用的各种治疗方法中综合疗效是最明显的,但仍不能使疏松的骨质恢复到正常健康水平。本研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评价结果表明,运动和中药骨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机制相似,都具有同时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组成运动+中药骨康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和中药骨康的治疗优势,起到协同促进的作用,可以提高疗效。运动与中药联合作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晓霜,高顺生,李青南,等.不同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2):14750.

2邵敏,庄洪.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2):1179.

3唐存贵,李灵芝,金鑫,等.鼠龄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4):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