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理论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9 09:25:15

理论管理论文

理论管理论文第1篇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理论管理论文第2篇

1古典管理理论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及较强的应用价值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探讨管理问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集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于一体,对企业管理实践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它犹如一只有形的手,科学有效地调动和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般认为,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它是从企业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作为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的泰勒和法约尔,有着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泰勒就是在生产一线发现并注意到“磨洋工”现象的,对这一现象的仔细观察,使他找到了工人“磨洋工”原因。他认为工人“磨洋工”有三个原因,即:工人们害怕不断增长的生产带来失业;失败的薪金制度不鼓励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工厂没有给工人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些观察和分析,成为科学管理理论构建的起点。虽然法约尔与泰勒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也一直处在企业管理的中、高层,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管理生涯使他对企业管理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高层次的认识。

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还在于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泰罗认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是管理中的“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雇佣双方把视线从分享利润这块蛋糕转移开,共同想办法把“蛋糕做大”。他说:“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顾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并且认为,对雇主来说,“最大利益”不仅代表着短期内有较大的利润,也包括为达到公司的长期繁荣而全方位地发展。对雇员来说,最大利益则不仅代表着高工资,还有他们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使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高等级的工作。在他看来,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富裕。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以至于王义昌先生在《一封辞职信——成就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第六项修炼》后记中,还要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让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共同发展,却至今依然是我们企业管理实践者和理论者的重大任务。作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构建者,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种可应用于一切机构的独立的活动;一个人在某机构内地位愈高,管理活动愈加重要;管理是可以教授的。正是这种对一般管理的认识,使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普适工具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得到了运用。由于韦伯是一个置身企业管理之外的“旁观者”,站在更加超脱的立场冷静分析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他的管理理念更显深邃。他指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没有它们,将无从判断组织。这些规则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他们有责任监督其它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韦伯理论的主要创新之处导源于他对有关官僚制效率争论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直到今天,在组织中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层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即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旧的、单凭经验的劳动操作;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以代替允许工人凭自己的爱好选择工作的作法;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去办;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上要分工,各自承担最适合的工作,以代替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卸给工人的办法。这些原理,对于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以及他对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个要素进行的详细分析,则是企业管理过程科学化必不可少的。韦伯要求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具有的八个特征,即实现明确的分工、实行等级原则、实行考核和训练制度、所有公职的担任者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选出的、行政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理的那个单位的所有者、组织是根据明文规定的法规规章组成的、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正是企业形成完整、有序和高效组织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逻辑前提和应用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从创建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推动着管理理论向前不断发展,形成流派纷呈的格局。但是,站在21世纪回望古典管理理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它们的真理光辉,也清晰可见它们与现代管理理论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逻辑前提,古典管理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而且本身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同时还是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先驱们所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面临的两个根本问题,即效率和组织问题。它们是任何管理理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管理理论都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启发下或指导下,在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搭建的平台上的创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创新会一直持续下去。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问题仍然是现代管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对计划和策略的研究、对发展战略的研究、对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管理工作环境的研究,等等,都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里,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所要解决的也是泰勒在百年前所关注的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及共同发展问题。

古典管理理论不仅为现代管理理论搭建了创新的平台,经过发展和完善的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之一。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九大管理学派中,管理过程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就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现代版本。管理过程学派也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其开山鼻祖正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法约尔。这一学派因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主要学派,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他们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他们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建议。经验主义学派中的许多代表人物深受古典管理理论影响,而且其中的多数人长期担任大公司的顾问或直接在大公司高层供职。经验主义学派走的是与泰勒、法约尔一样的研究道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对象的不同,经验主义学派所概括出来的理论并不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翻版,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思想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现代管理理论抓住了管理中效率与人性这一被古典管理理论忽略的矛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于处理好管理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持组织的平衡和谐状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现代企业管理,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当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离不开古典管理理论所构建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性支持。现代管理理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许多工具,比如管理方格、决策模型、激励手段,等等,都要放在按照古典管理理论构建起来的、能完整地履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职能的组织体系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3古典管理理论的应用是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

管理理论不是“屠龙术”,它必须见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切不能为实践所用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管理理论的实践价值并不在于管理理论本身,而在于它的指导对象,在于它与指导对象的吻合性。因此,管理理论应用是有边界约束条件的,在发达国家有用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未必有用;在大企业奏效的理论,在小企业未必奏效。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更好,更不能说时髦的理论就是最好的理论。

3.1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起飞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主要成长部门有可能通过革新创造或者通过利用新的资源,从而形成很高的成长率,并带动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扩充能量。由于经济起飞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起飞阶段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现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管理方式改变的形式。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来讲,人均GDP400美元以下为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人均GDP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起飞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古典管理理论回归在我国有比较适宜的土壤。所以,有人认为,“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反省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提出‘回归古典管理’,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并试图以此作为我国企业迈向职业化的理论指导。”

3.2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重要人文环境

我国直到1994年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仅仅10年时间,从政府到民间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都十分有限。我国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比较长的路需要走。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传统体制的惯性,制约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在成熟市场经济中孕育出来的现代管理理论,多少有些消化不良。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管理理论应用的重要约束条件。从企业管理者来看,由于我国缺乏优秀企业家诞生和正常发育的社会土壤和社会氛围,社会体制方面也存在压抑优秀企业家成长的弊病,现阶段堪称真正企业家的厂长、经理为数其实并不多,甚至一些功成名就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娴熟的市场经济驾御技巧,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个机遇。在成功的或失败的企业管理者口中,我们都不难听到成串的、最时尚的管理学词汇,但是在他所管理的企业里却很难看到这些词汇所代表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至于,在改革大潮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家族企业,管理者的状况更不容乐观。

3.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拥有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196222个,其中大型企业仅为1984个,占1%;中型企业为21647个,占11%;小型企业为172591个,占88%。在工业总产值上,三类企业各占1/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下。

有人对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做过调查分析,在那里企业管理存在四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即制度不科学,缺乏连续性;忽视基础,管理方法运用不当;未发挥组织职能,团队效率低;脱离实际,曲解“企业文化”。调查者认为,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整体上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甚至还远未达到以“科学管理”和“一般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的水平。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省份,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普及古典管理理论知识,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的基础,比如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提高计划水平,增强管理控制能力。通过贯彻和运用“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及“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等原则和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能力,从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应用“行政组织”理论,促进组织优化。在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以制度为中心运转的、等级化、专业化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为企业准确、迅速、有效地工作奠定基础。

摘要在现代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国管理学界,古典管理理论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论断。一种观点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这些原因,回望并深思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繁荣基础的古典管理理论,对推进管理理论中国化进程,促进我国企业管理科学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管理古典理论理论回归

参考文献

1(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法)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

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4

5宋瑞卿,樊而峻.古典理论与管理的职业化

[J].企业管理,2004(10)

理论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一、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又可称为理论构成、理论框架、理论体系,是已经研究成熟的理论观点的合乎逻辑的构思,是财务管理理论的系统性概括。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王化成教授(2000)的观点,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可以这样设置: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是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以下简要分析几个要素:

1、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

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主要观点有:财务本质起点论、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环境起点论等,尚无共识。笔者认为王化成教授提出的环境起点论是合理的,因为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等其他要素具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财务管理总是依赖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

2、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

多年来学者们提出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润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还有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当是多元的和具体的。近年来在我国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汪平教授(2002)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截止到目前财务理论中最为合理(正确)的理财目标函数。通过这一目标函数,可以将理财行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价值是一个前瞻性质的概念,它反映的不是企业现有资产的历史价值或帐面价值,不是企业现有的财务结构,而是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的大小。

3、财务管理的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实践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述的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理推断,是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现有财务管理假设主要有: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理性理财假设、资金市场假设等。

共同的认识是财务管理的假设并非一个而是一组,但对其组成持有不同看法。

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理财学界普遍认为,1958年美国米勒教授和莫格迪莱尼教授关于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财学的诞生。从那以后,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大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有效市场理论

说明的是金融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即证券价格能否有效地反映全部的相关信息。有效市场理论给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既然价格的过去变动对价格将来的变动趋势没有影响,就不应该根据股票价格的历史变化决定投资或融资;既然市场价格是准确和可靠的,对企业状况的人为粉饰也就不会长久地抬高企业的价值等。

2、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这一理论给出了关于证券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办法,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可由构成该组合的各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的加权平均数衡量,而风险则可由各项资产期望收益的加权平均方差和协方差衡量。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该理论用于对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值的评估。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某项风险资产,比如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

4、套利定价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比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更为通用的定价学说和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这种理论认为,风险资产的报酬不只是同单一的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而是同多个共同因素具有线性关系,从而将资产的定价从单一因素模型发展成为多因素模型,这样就更好地适合了现实中的复杂情况。

5、资本结构理论

最初的理论认为,对于企业价值来讲,资本结构是无关的。在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进一步考虑个人所得税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负债所带来的节税利益,而节税利益的多少依所得税的高低而定,于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与其价值无关。这些理论引起了很多讨论,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诸如“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等。

6、期权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研究的是期权签出方补偿价格的确定问题。很多现资和融资活动都带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期权定价在投资、融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7、股利理论

股利理论是关于企业采取怎样的股利发放政策的理论,分为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两类论点。

上述理论支撑着西方财务管理的体系,但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理论认识有了新的进展。一类是针对以上理论的假设条件,其中一种被称为行为财务的新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引入财务研究,对于以上财务理论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之一——理性预期假设,认为在经济社会中至少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时间不能完全理性行事,因为人们总会存在认知偏差。当这些认知偏差广泛存在并具有系统性时,就会影响证券价格。另一类是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完全,β系数不能完全解释资本资产的定价,最典型的是股票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可以很好地说明股票报酬率的变化,其解释力远高于β系数。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比较

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关于研究对象和内容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本身,着重研究资金筹集、投资行为(主要在市场上)和股利分配,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管理实务。研究的内容是这些财务活动如何开展,具有哪些规律,如何去做会更好。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和财务概念,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管理的上层建筑。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财务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财务管理应当建立哪些概念,这些概念应当如何表述,相互关系如何等等。

2、关于研究方法

西方财务理论研究较多地采用实证的方法,上文提及的各种理论大都是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以前则较多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应用实证研究方法。

尽管近年来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支撑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外环境差异重视不足,缺乏对中国特有的财务管理环境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仍主要局限于传统领域,缺少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新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对集团化公司中存在的控制权问题和内部资本市场问题重视不够;基于投资者及管理层心理特征的行为财务研究还未展开等等。

因此,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有选择地吸收西方财务理论的精髓,在研究理念、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积极创新,是我国财务理论研究面临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2006:《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第8期。

[2]王化成:2000,《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财会月刊》第4期。

[3]王庆成:2004,《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思考》,《财会通讯》第8期。

[4]汪平:2002:《论理财学理论结构:财务估价观点》,《财经理论与实践》第3期。

理论管理论文第4篇

当前,虽然已经有大量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针对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展开了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会计仍然起着低层次的管理工具的作用,这一情况和当前的主流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基本情况展开分析,梳理我国管理会计实务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然后总结归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管理会计实务中的热点问题,再将两者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具有较高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采用了较为常见的文献资料法,以此为基础总结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资料的获取方面,本研究不仅收集整理了会计类期刊中的相关研究文献,也选取了大量非会计专业的期刊作为资料来源。这些相对较为权威的期刊能够有效揭示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所获得的会计实务焦点具有较好的可比较性,将管理会计研究主题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管理控制、成本会计与管理、决策方法、战略管理会计等大类。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本研究选取了国内一些较为权威的实务调查报告,以此为基础找寻焦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在我国广泛存在,客观上导致我国的管理会计实务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与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实务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保证比较的有效性,本文中选取了一组国外管理会计实务发展报告,以此为数据基础来找寻国外管理会计实务中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选取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TheInstituteofManagementAccountants,简称IMA)2005年和2010年关于管理会计实务的调研报告(Russelleta1.2010),以及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TheCharteredInstituteofManagementAccountants,简称CIMA)管理会计实务调研报告等,通过对这些报告的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找出国内外管理会计实务中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焦点,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

二、理论研究与实务焦点分析

(一)理论研究热点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调用,分析了2005—2010年和2010—2014年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的基本分布情况。总体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献总数量和时间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从2005—2010年的110篇增加到2010—2014年的322篇,充分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研究的热点方向。从管理会计内部不同研究方向所占比例来说,管理控制所占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始终占据较大的份额;而传统的成本会计以及决策方法方向的研究则日益减少;战略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增长速度最快。这些情况实际上是我国市场不断规范的必然结果。从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角度来进行分析,责任会计、本量利分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他方面的研究则不断增加。

(二)实务焦点

问题根据所搜集的我国管理会计实务调查报告,可以将管理会计实务的焦点问题按照关注程度的不同简单归纳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责任会计、薪酬激励、业绩评价五个方面。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管理会计领域理论研究较为先进,对于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以IMA、CIMA的数据为基础,认为国外管理会计实务关注焦点为:(1)产品和顾客盈利性分析;(2)经营预算;(3)业绩衡量;(4)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产品和顾客盈利性分析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对顾客盈利性、产品盈利性方面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在经营与预算方面,IMA2005年的报告显示,其排名在第五位,且在1999年的报告中未曾出现,但是在CIMA的报告中则位居第三位。业绩衡量在不同报告中的排名虽然不尽相同,但是CIMA的报告对其进行了重点分析,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国外就这一领域所展开的研究始终是围绕操作系统建设展开的,在IMA的报告中排名靠前。相对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来说,我国当前的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经营预算、业绩评价、薪酬激励、资本预算、责任会计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次,产品和顾客盈利性分析以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占有重要比重,但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则不尽如人意。从这一结果中可以发现,在我国当前的管理会计实务中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理论研究与实务问题综合分析

通过CIMA(2006)的数据可以发现,当前大部分企业管理会计的实务仍然局限于传统预算,虽然有大量企业认识到了作业预算等现金预算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能够成功应用的仍然是少数。在业绩评价方向的研究上,国内的研究2005—2010年只有4篇,2005—2010年间为119篇,呈明显上升趋势。王延等(2011)的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当前财务指标饱受诟病,但是在业绩衡量方面的应用仍然非常广泛;而非财务指标虽然被大量企业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较为少见。四、研究结论首先,在实务中,虽然都对产品盈利性分析和顾客盈利性分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强调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这一领域所展开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者认为这些方面的研究偏于实务而不具有理论价值;另一方面这一领域的研究往往需要跨领域的知识储备,对研究者本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FosterYoung(2009)在其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组建一支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有效发挥出来。这为我国此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一个参考。其次,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复杂度较高,虽然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是由于这些理论所研究的问题在实际管理会计业务中并没有得到运用,因此很难得到认可。如EVA法等,虽然十分先进,但如果缺乏实务的认同,必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情况尤为常见。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样也影响了实务的推进(Scapens,1991)。所以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必须以史为鉴,在创新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实务需求,这是缩小理论和实务之间供求差异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同样的,还有部分研究成果和创新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务方面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度,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很深的潜力,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研究。其中较为有代表意义的如价值链分析,虽然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在CIMA(2006)报告中多次强调其重要性,有近半数的企业认为其重要。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价值链分析应得到管理会计理论界更多的重视,尽快将其从概念化阶段导入可操作阶段。再次,我国当前很多实务中,诸如责任会计在内的早期、成熟的管理会计方法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理论层面针对这些方式方法所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Ittner&Larcke(r2001)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管理会计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具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创新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原有方法的遗忘。不过应看到,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会计实务方法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对其给予更多的重视,促使其突破瓶颈,必然大有可为。最后,正如FosterYoung(1997)在其研究中所强调的,虽然实务的需求对于进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我们必须对基本的理论构建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整体研究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框架体系,因此在该领域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国内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或者直接将国外的研究成果翻译过来,无法形成体系。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实务和国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然有所差距,但是同样具有自身的特色。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进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更深层次地探讨实务和理论之间的结合点,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三、总结

理论管理论文第5篇

自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概念以后,有关“资源水利”的讨论和研究,如雨后春笋,成为水利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汪部长指出,“资源水利”就是将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体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六个方面。本文对“资源水利”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不是之处,望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论文正文:

自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概念以后,有关“资源水利”的讨论和研究,如雨后春笋,成为水利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汪部长指出,“资源水利”就是将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体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六个方面。本文对“资源水利”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不是之处,望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1、“资源水利”是水利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阶段

人类的起源与水休戚相关,正因为如此,“水”字在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成为中国的最早文字之一。在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将“水”与“利”两字联合起来成为“水利”的是《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不过此时的“水利”只具有捕鱼、编织、捕鸟等涵义。司马迁最早明确了具有专业性质的“水利”的内涵,他在约公元前104年椆?1年完成的《史记·河渠书》著作中,加以明确,该涵义运用了几千年。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导入,人类不断为“水利”赋予新的内涵。概念逐步演变,蕴含了人类对客观认识的不断深化。

纵观水利发展的历史,经历了许多重要阶段或者模式,由于受知识背景、社会地位以及研究的角度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对其划分略有差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单一目标走向多目标的协同发展,这是由水资源本身的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系列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环境对水的需求及人类对水资源认识程度共同决定的。人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先后经历或正在经历三个阶段,(1)原始水利阶段,以解决人类生活生存为主要目的,这在我国一些地区如老少偏地区依然存在;(2)工程水利阶段,有的学者称为工程经济水利阶段,以兴建水利工程为主要手段,解决人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利处于这个阶段;(3)资源水利阶段,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为标志,强化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结合,强调综合优化配置水资源.

2、“资源水利”理论基础

“资源水利”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资源水利”能否在实践中被认可和实施,作者认为,“资源水利”具有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点,即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核算理论。

2.1“资源水利”理论基础之一:系统理论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从总的情况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从系统理论来考察水资源开发利用效果,不能仅仅局限于水资源本身或者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且应该着眼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背景。更具体地说,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应该采取一体化方略。

所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一体化,是指将水资源放在社会—经济—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以系统理论作为指南,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高效管理。其主要思想是,水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是对环境有相当制约的环境资源,他对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福利的提高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条件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而必须采取“动一发而牵全身”的系统方略。

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一体化在客观实施上具有多层次性。如区域水量与水质管理的协调统一,水资源管、供、用和治理协调、水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统一,水资源地表与地下水—降雨联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森林保护相统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充分考虑水资源承受能力等等。从效益上来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一体化最终目标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其效益衡量时空尺度必须较大。如充分利用当地当地的降雨资源,从局部上来考察,可能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整个流域的角度来认识,假设流域的各个区域皆以留住当地水资源为己任,流域水资源地表径流会发生大的改变,甚至导致大江大河的断流,引起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是以流域可承受能力为极限,是有条件和限制的。

从“资源水利”内涵来看,它基本包含了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将水资源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视野下进行综合开发管理,这是系统理论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资源水利”是系统理论在水利实践中升华,其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2“资源水利”理论基础之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类面对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世界性难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现实推动力,自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后,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大大超过起创者意料之外。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代际之间具有“平等发展权利”成为持续发展理论主要理念,该理论要求我们:

(1)树立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观,对于地表水资源等可更新的资源开发利用,要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对于深层地下水等不可更新资源要减少其消耗,提高它的利用效率,积极开辟新的资源途径,并尽可能用可更新资源和其它相对丰富的资源来代替;

(2)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时,不仅仅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还必须兼顾后代人的需求,这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是否永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层次性,包括资源层次、环境层次、社会层次、技术支撑层次等等多方面,它站在全球或者全社会的高度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是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高效耦合才可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层次。尽管“资源水利”包括多方面内容,但其核心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目标是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结合大空间和大时间跨度,其目标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说,“资源水利”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利工作中的深化与拓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资源水利”支撑点是无可非议的。

2.3“资源水利”理论基础之三:资源核算理论

资源核算理论是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其主要思想是:资源是国民财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保护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将资源环境纳入到核算体系,以消除因不计资源消耗或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国民经济虚假成分,使管理者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经济发展的过程、效果和潜力,推动资源资产产权的界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加强资源高效管理。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资源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的资源环境问题,由于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牵涉面非常广泛,对其进行核算进而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成为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水资源污染,不仅造成水资源财富本身价值的折损,使水资源贬值,而且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在对其进行治理过程中,也涉及到各个方面,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包括企业)每年的投资额度有限,环境治理投资增加可能减少其他方面的投入,进而影响相应的建设,如果不进行投资治理,所带来的问题包括潜在的威胁也可能严重地影响社会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投资者常常处于一种两难选择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给开发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所带来的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如地震、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河岸的变化、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演变、淹没土地所带来的大量移民等,其损失可能超过经济效益,如果将论证的目光仅局限在水利工程的本身,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就会被掩蔽,很难全面准确地估算水利工程效益;水资源的配置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水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和水资源可多次利用的性质存在,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增添了许多障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在特定的水资源量情况下,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如何分配牵涉到诸多方面,即便是工业用水内部的分配也复杂多样,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佳效益,是水资源合理配置最终目标,配置是否合理的衡量手段极其重要。水资源节约也是全社会的工作,如何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方法,是节水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农业节水为例,节水技术设很多,既有传统的技术,也有喷灌、滴灌等新技术,甚至有分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选择,是我们必须慎慎处理的大问题。

上述“资源水利”所包含的问题,必须站在大空间、长时间的高度,可以通过资源核算的方法解决,资源核算理论成为“资源水利”理论支柱之一,是一种必然。

理论管理论文第6篇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矗其现实基础包括如下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关键词】当代新闻理论;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近现代新闻理论;新闻实践

这里所说的“当代”,并不是史学上通常约定的“新中国建立以后”,而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当下”这样一个下限不断延伸的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上述时段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本文中的“当代”,更多地是指“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生生不息的新闻实践相联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有着自己的诸多特点:一是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既然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那么它就必然摄入只有当代中国才有的新闻理论内容。必须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新闻事业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的、现实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绝不会远离当今社会现实、远离生动活泼的新闻实践。当然,历史上的新闻理论无疑也会呈现出与它所处的时代相对应的当代性,但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在体现当代意识方面,其自觉程度无疑强于以往。二是内容上表现出丰富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我国加入WTO,这些重要事件或重要因素都促使我国当代社会生活变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与此相联系的是,新闻实践也体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它是对当前新的新闻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理性升华,因此必然呈现为较以前更为丰富复杂的形态。三是吸纳新知的节奏加快。以2001年为例,在新闻传播理论领域,一些刚刚出现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很快就进入了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并且每每成为热点。曾经有论者对2001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进行过如下描述:新闻理论研究向纵向发展,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研究得到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掀起研究热潮,传媒经营管理研究持续升温,资本市场研究成为时髦话题,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传媒集团研究开始转向,紧密联系实践的传媒市场定量研究得到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霸权研究引人注目,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①这说明,以往长期存在的新闻理论滞后于新闻实践的现象正在改变。四是呈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性。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纵向来说,它继承了以往新闻理论中的精华,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理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这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中国历史上的新闻理论中至今依然有价值的部分。从横向来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广泛借鉴世界范围内新闻理论研究的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从中汲取营养;不仅如此,还放开眼光,从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中广为吸收学理的养料,借此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本领域的研究水准。五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频度加快,由于新闻实践的不断出新,因此,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前提下(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中,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时代内容),适应时展需要,直面新矛盾,研究新问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品格。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闻实践面前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这就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必须与经济、社会以及新闻实践的发展同步前进。这是整个理论当然也包括新闻理论衍变、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矗其现实基础包括如下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对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来说,既是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其学理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是其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矗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闻、新闻工作进行过一系列准确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新闻思想。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新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考察,阐明了自由出版物和现实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揭示了新闻活动的某些重要规律;他们科学地阐明了舆论的力量,并进行了发挥新闻舆论力量的成功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关于党报性质的论述,也依然适用于中国今天的党报、电台和电视台。他们还为分析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报刊现象提供了许多范例。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时又将它继续往前推进。他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提出了党性原则这一重要命题,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党性原则后来成为我国新闻事业历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他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鞭辟入里的精到见解,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极具可操作性;他要求报刊广泛而经常地向全国介绍范例和典型,注意发挥“卓越的范例”和“榜样的力量”的引导作用——这一切,对于今天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也有些观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本身是处于发展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思想也有一个深化、发展的过程。列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某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例如他所提出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创造,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也顺应时代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新闻思想。他所提出的报纸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的命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和“要政治家办报”的著名主张,关于在新闻宣传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思想以及对“实事求是”所作的经典解释,关于党报风格的重要论述,关于大力倡导新闻宣传的优良文风、反对党八股的精辟见解,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宝库。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样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宝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工作有着精深的思考。他提出了“桥梁”说,要求新闻传媒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他提出了“竞争”说,主张在党所领导的新闻传媒之间展开平等的竞争;他提出了“客观”说,要求新闻报道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他还提出了“代言人”说,要求记者甘当人民的代言人。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邓小平从大局着眼,从阐明四项基本原则、安定团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错误思想倾向等等重大问题入手,对包括新闻工作在内的整个思想战线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求,为新闻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邓小平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所作的“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以战略家的眼光,对处于信息时代的新闻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喉舌”论加以发展,提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③这一论述同时强调了新闻传媒两个方面的喉舌(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作用。二是提出了“舆论引导”这一极为重要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三是对新闻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科学的构想和严格的要求。

此外,、陈云、、陆定一、胡乔木、李瑞环等领导人,也就新闻和新闻工作提出过很有价值的见解,都为新闻思想宝库提供过十分珍贵的财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基本精神是我们须臾不可偏离的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也在不断地增添着新鲜的内容。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坚实的学理基矗

二、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

中国新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精华,有许多历久而不失其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在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条线索。

循着第一条线索,我们看到,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徐宝璜等人关于新闻的见解是颇为引人注目的。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问世。他在该书的“新闻篇”中提出,报纸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传播功能(“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舆论监督功能(“民心公议”、“”以泄奸谋”),信息传递功能(报道“各省物价低昂,事势常变”,“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人伦教化功能(“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王韬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中提出,新报之益有三;一曰知地方机宜也,二曰知讼狱之曲直也,三曰辅教化之不及也,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激进的报纸的功能。康有为新闻思想的创新之处:一是关于政党报刊的论述,二是关于新闻控制的论述。梁启超提出的本报(《时报》)论说“以公为主”、“以要为主”、“以周为主”、“以适为主”,本报纪事“以博为主”、“以速为主”、“以确为主”、“以直为主”、“以正为主”的观点,触及了新闻活动的某些内在规律,可说是别有意味。与梁氏同时代的还有谭嗣同和严复。前者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盖方今急务在兴民权,欲兴民权在开民智”的主张,赋予新闻传媒以“开民智”的神圣使命,无疑透出一种灼见。严复《国闻报缘起》中的“一曰通上下之情,二曰通中外之故”,在界定报纸功能时表现出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堪称至理名言。孙中山新闻思想中最有自己特色的部分是他的“舆论归一”的主张,这一主张是他的政治理想的体现。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官取材。在他看来,“以事实为本”,是新闻发挥“匡国政”功能的前提条件。这一概括表现出深邃的历史眼光。徐宝璜的《新闻学》,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对于新闻学之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之说明,而讨论新闻报纸之性质与其职能,及新闻定义与其价值,自信所言,颇有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在对西方新闻理论有所借鉴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出创新的精神和理论研究的系统性。

以上所列对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的人士,呈现出诸多共同特点。首先,他们的新闻学理研究(包括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新闻所作的论述)或者新闻实务操作,大抵都受到过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影响;其次,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学理思考,在新闻理论的某些方面进行了颇有真知灼见的论述;最后,他们的一部分见解,在今天我们从事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意义。

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另一条线索所涉及的人物,既有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这样的著名新闻学者或记者,又有、瞿秋白、、刘少奇等革命家。他们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思想的影响,因而在论及新闻问题的时候,体现出很强的洞穿力。邵飘萍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他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处世穷理之学,不独新闻记者所应具,即多数国民最好亦能使之相当了解”。④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纸,就是将来的历史,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访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从这一段论述可以看出,实际上就是要求传媒扩大报道面,而不是只把眼睛盯着少数几个人。1931年10月23日,瞿秋白领导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成立大会宣言指出:“新闻之发生,是依据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整体,是基于被压迫的广大的万万千千的社会群众。所以我们除了致力新闻学之科学的技术的研究外,我们更将以全力致力于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之理论的阐扬。”这一宣言公开亮出了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理论”的旗号。邹韬奋在筹办《生活日报》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1)广博的言论;(2)统一性;(3)广泛性;(4)研究化;(5)文字大众化。与邹韬奋同时代的范长江在新闻价值问题上有独特的看法:“第一条,新闻必须是事实”;“第二条,新闻必须是新的事物”;“第三条,新闻的代表性”;“第四条,有利于人民”。⑤将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这是一种颇有创见的思考。、刘少奇、陆定一不仅是新闻理论家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新闻理论观点已成为中国新闻学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学理基础是相当厚实的。

[page_break]

三、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新闻实践有力地支撑着新闻理论研究。这是因为,新闻实践是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对新闻实践有着指导价值的新闻理论,源于丰富的新闻实践,是对新闻实践的正确概括和科学总结。离开了新闻实践,就不可能有任何科学的新闻理论。

中国当代新闻实践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结起来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业务的实践

一般认为,新闻业务主要包括采访、写作、编辑、制播等等。新闻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规律,在从事业务工作的时候,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新闻理论固然并不涉及新闻业务的操作层面,但新闻理论却必须对新闻业务的新探索作出理性思考和概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广大受众对新闻传媒和新闻事业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受众的这种要求往往又难以得到完全满足。这样一种矛盾迫使新闻传媒和新闻事业,除了从体制的层面进行某种改革以外,在新闻业务的改革方面明显地加大了力度。正因为如此,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方面进行新探索的频度大大加快。

在新闻采访方面,体验式采访在一些场合常常被采用。采访者除了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以外,还以特定的角色身份出现,注重于捕捉被采访者特定的心理体验。在这样一番采访的基础上形成的新闻作品,并不完全恪守客观报道的原则,而注重于突出采访中的心理体验。在中国大陆,为了获取社会特定群体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打入此类群体,进行卧底采访,这已经不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了。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

在新闻写作方面,文体的概念常常被突破。报纸新闻在传统的消息、通讯、新闻评论3种文体之外,又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难以命名的文体。1997年7月间,《新华日报》推出了一组7篇系列报道,总题为:“苏锡常:关于结构调整的对话”。这组报道的每一个单篇,都由“调查实例”、“记者观察”、“领导观点”、“学者点评”4个部件构成。每篇文章已经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的文字,而只是4个部件的这样那样的组合。这一组报道,既不像消息,也不像通讯,当然也不属于新闻评论,可谓“四不像”。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难从报纸媒介上发现这一类“非驴非马”的新的新闻文体。

考察原有的新闻文体,我们也会有新的发现:由于新闻工作者存在着突破固有文体、进行文体创新的意图,并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切实的努力,因此对某种新闻文体进行细分,难度已明显加大。

(二)新闻传媒经营的实践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新闻传媒逐步走向市常到目前为止,国内传媒市场已经形成。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传媒的经营不断得到增强。

传媒的经营包括:

一是新闻产品和其他信息产品的市场销售。这一点报纸媒介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一定限度内扩大报纸的发行量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报纸的影响力是以一定的发行量为基础的。现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加以研究的是:报纸的发行量与影响力、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广告的经营。对于传媒来说,广告和新闻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广告经营现在已经成为传媒经营的重要内容,广告收入已经成为传媒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在传媒内部,广告部门的地位有所提升,广告经营队伍有所加强,广告的研究开发逐渐得到重视。传媒研究应当将传媒的广告经营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内容。

三是其他产业的经营。其他产业的开发,有些是充分利用新闻传媒现有的设备,承揽印刷加工业务,信息处理加工业务;有些则是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者经营旅游、宾馆、餐饮等业务。总之,新闻传媒除经营传媒产品以外,经营其他产业,目的是为了增强传媒的经济实力,获得传媒发展所必需的巨额资金。

四是资本的运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资本的媒体难以为继。吸纳资本,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大计。曾经有人将传媒的融资方式形象地概括为如下两种:一是“传媒办公司”,再将公司所获得的资本反哺传媒;二是“公司办传媒”,公司出资进入传媒资本运作的层面。通过上述两种渠道,传媒都可以获得资本,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同的;然而,传媒的自情况却不大一样。通过第一种方法,传媒获得了资本也保留了自;而通过第二种方法,传媒获得了资本却失去了自。1999年初,四川电器公司以93%的股份收购了《成都商报》的发行投递公司,与《成都商报》共同经营该公司。四川电器公司取得了《成都商报》10年的独家发行权,而《成都商报》则凭借该公司的经济实力“借壳上市”,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资金。这类尝试,既为传媒的发展赢得了丰厚的资本,同时又将对于资本的回报严格地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当说是可取的。

在传媒融资的问题上,在当前情况下,主管部门作出了相应的新规定。据新华社2002年1月15日报道,、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作了进一步部署。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融资政策作了介绍。我国的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融资,其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由集团控股,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方不参与宣传业务和经营管理。发行集团经批准可吸收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由本集团控股。由此看来,我国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在这一点上是毫不动摇的。新的变动:一是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可在规定的部门融资,这些有关部门的资金能量将得以释放;二是明确规定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经营部门可以吸收业外资本,但仅限于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三是对发行集团在融资政策上更是有所放宽,准予吸收境内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

过去的新闻理论研究,在新闻传媒的经营问题上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三)新闻管理工作的实践

有管理者就有被管理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新闻事业由于事关舆论导向,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因此总是理所当然地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是未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高科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等等),新闻管理理念和新闻管理方式必然有所调整。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套管理方法来管理今天的新闻工作,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新闻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对走向市场以后的新闻传媒进行有效管理的某些经验。正在探索加入WTO以后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的应对策略,对网络时代新闻事业的管理工作的探索也已经全面展开。新闻管理工作者所进行的管理实践和理性思考,虽然不一定成熟,但无疑应当进入新闻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如何遵循意识形态规律、新闻内在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对新闻事业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今后很长时间内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闻事业管理,也还存在于新闻传媒的内部。通过对内部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管理,将人力、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到最佳状态,传媒方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高受众的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的份额。湖南广电对频道和栏目资源配置、节目和影视剧生产销售、财务预决算、产业经营开发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实现“频道竞争,精品上星,末位淘汰,整体提升”,把7个频道的精品节目捆绑上星,创造湖南广播电视大品牌。⑥这可说是新闻事业内部管理的有益尝试。

中国当今新闻实践是如此丰富,令人目不暇接。新闻实践总是向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也总是能够引发新闻理论工作者的深入的理性思考。也许可以说,这是当代新闻理论能够在较高的层面上不断发展的肥沃土壤,它有着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但是,新闻实践总是相对芜杂的,在对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做加工整理、去粗取精的工作,以从中揭示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这正是新闻理论研究工作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刘鹏:《在实践发展中寻求理论创新——2001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

②请参见丁柏铨:《论传媒市撤,《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

③1989年11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见《求是》1990年第3期。

④徐培廷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322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

理论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理论;业绩评价;激励机制

一、理论在企业业绩评价中应用的一般分析

我们这里所说的业绩评价只是指所有者对于管理者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审核,并不包括企业对于整个公司经营运作的各个问题,以及管理者对下属经营单位经营状况的评价,因为后者更多的侧重于企业发展评价分析,那将是一个企业的长久战略问题。在此我们只讨论针对委托关系产生成本,从而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存在必要性这一问题来进行分析。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委托关系中,业绩评价指标设计恰当与否,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能否最终使委托人目标利益最大化。根据理论,设计业绩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使委托人尽可能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人的实际工作和努力水平。

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如我们所知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单一的运用财务指标来进行衡量,发展到现在的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这是业绩评价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处于理论中的人的活动很多并不能依靠财务指标予以量化,因此理论的存在对非财务指标进入业绩评价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且,基于理论的管理者业绩评价,单纯的使用财务指标如投资收益率、每股收益将会导致管理者以放弃长远利益而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财务指标具有可以定量化便于操作的特点,但面对其缺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有其补充的必要性。

2.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者的奖惩必须基于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不然就很可能导致目标的扭曲和评价的不公允。委托人和人之间在业绩评价过程中很可能展开一场博弈的较量,这样,对于委托人来说,如何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是充分发挥管理者才能的有效保障。

3.激励的基础是制度的设计。对于管理者的激励机制最终落实到制度的设计上。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委托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在事前签订一个完全合同来约束人的行为;再加上人行为的不可观察性,使得委托人很难监督人,监督效果差且成本高。因此只能从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入手,建立一套既能有效约束人的行为又能激励人按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的机制。

二、理论在管理者业绩评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企业整体的业绩评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业绩评价与战略脱节,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全,预算评价与考核脱节等等。我们这里讨论对于管理者的业绩评价,与企业整体的业绩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对管理者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把企业运营的很多不可控因素包含在其中,在发生这些状况的时候还按照原来的指标对管理者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同样,对于企业,经济利益方面的改善并不一定与管理者的经营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或其他与财务利润相关的活动产生,这样以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就会导致无谓的激励。因此,对于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面对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对于理论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很多的管理者为企业的经营运作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客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却无法在股票的价格中体现出来,另外,很多经营管理者只注重短期行为,做出对企业的长远目标产生巨大影响的决策,对于所有者在短期内无法识别其经营优劣。非财务指标进入评价体统,给业绩评级增加了很多的客观性因素,但非财务指标还有待于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并且在一些企业非财务指标的选用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素在其中。

2.国有企业监督者的特殊性。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还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国家企业中具有控制权的监督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多的追求非金钱利益的好处,而不具有充足的动力进行经营改善,因此业绩评价并不能对他们形成激励。因此,业绩评价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

3.企业的目标和管理者的目标不一致。这一点是很显然的。管理者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并且,很多时候并不是金钱上的利益,而是享受对资源支配权的利益以及规避风险的利益。管理者有时并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使自己陷入困难的境地。这时如何设置业绩评价指标,并确定很好的激励机制就对股东权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有重大的意义。

三、管理者业绩评价的体系分析及选择

目前,业绩评价体系两个研究比较成熟完善且合理全面的领域是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业绩评价体系,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EVA的业绩评价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相比传统财务业绩指标而言,使用EVA能够较好地从结果上衡量企业所实现的财富增值,更好地揭示企业使用包括财务资本、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当前只分析财务指标并不能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应该于其他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对于平衡记分卡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非财务指标。它可以弥补传统业绩评价导致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非财务性业绩评价更有利于分清责任,能更准确、完整地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使会计控制更有效。但是,非财务指标也有明显的不足:如怎样将非财务指标的改善值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因为通常生产管理人员并不能发现他们的某项管理活动与损益表上的税后利润有何必然的联系;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当各种非财务指标之间发生冲突时,可能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对权责发生制的有益补充。现金流量指标能够综合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而且能够准确地揭示企业盈利的质量。其次,现金流量指标几乎不受企业管理者主观歪曲的影响,因此,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指标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其他指标的有益补充。问题是在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确认时间和合理配比方面存在缺陷,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体系并不完善,一致性也不充分,因此,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还要结合其他指标。:

四、激励机制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分析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业绩评价,管理者业绩评价是对管理者实行激励的基础,激励是管理者业绩评价主要的目标,因此剔除管理者不可控因素的管理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应紧密联系。一方面,业绩评价是实施激励机制的基础和依据,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激励是为了使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评价是为了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一套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的机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管理者自身的价值的到充分的体现,达到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利益双赢。

在成本存在的前提下,对于管理者的业绩评价不仅要考虑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成果进行衡量,而且也要关注对管理者的经营进行监督付出的监督成本,再此基础上权衡管理者经营带来的净增加值,从而对管理者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这是业绩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成本的内容,包括所有者对于管理者的监督成本,所有者放松其对管理者一定的约束,而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付出的成本,以及企业与管理者在目标执行中不可避免的分歧产生的成本,我们称之为剩余损失。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当管理者享有股权的份额可以激励其努力工作,降低成本,那么管理者持股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措施。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除管理者所享有的工资,企业对于管理者支付的成本即为管理者的收益,可以以此分类,来分析对于管理者的激励因素。并且权衡成本中各个支出特别是前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以此来对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

总之,成本的存在是企业对于管理者业绩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也影响了激励机制的设置。充分运用理论的相关原理,设计业绩评价体系与激励制度,将对企业的运作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苹莉宁超:关于管理者业绩评价的思考,会计研究[J].2000.10.

[2]支晓强:如何选择业绩评价标准——兼论业绩评价在激励机制中的作用,会计研究[J].2000.11.

[3]谢德仁:经理人激励的潜在业绩基础:基于股东价值创造链的分析,会计研究[J].2003.12

[4]池国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会计研究[J].2003.8.

[5]谢德仁:《经理人激励的业绩基础选择: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会计研究[J].2004.7.

[6]周仁俊喻天舒杨战兵: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研究[J].2005.

[7]颜莉: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分析,财会通讯[J].2006

理论管理论文第8篇

2、领导者说服下属执行决策。在这种模式中,同前一种模式一样,领导者承担确认问题和作出决策的责任。但他不是简单地宣布实施这个决策,而是认识到下属中可能会存在反对意见,于是试图通过阐明这个决策可能给下属带来的利益来说服下属接受这个决策,消除下属的反对。

3、领导者提出计划并征求下属的意见。在这种模式中,领导者提出了一个决策,并希望下属接受这个决策,他向下属提出一个有关自己的计划的详细说明,并允许下属提出问题。这样,下属就能更好地理解领导者的计划和意图,领导者和下属能够共同讨论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4、领导者提出可修改的计划。在这种模式中,下属可以对决策发挥某些影响作用,但确认和分析问题的主动权仍在领导者手中,领导者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一个暂时的可修改的计划,并把这个暂定的计划交给有关人员进行征求意见。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决策。在以上几种模式中,领导者在征求下属意见之前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个模式中,下属有机会在决策作出以前就提出自己的建议。领导者的主动作用体现在确定问题,下属的作用在于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最后,领导者从他们自己和下属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

6、领导者界定问题范围,下属集体作出决策。在这种模式中,领导者已经将决策权交给了下属的群体。领导者的工作是弄清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下属提出作决策的条件和要求,下属按照领导者界定的问题范围进行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上司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种模式表示了极度的团体自由。如果领导者参加了决策的过程,他应力图使自己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事先声明遵守团体所做出的任何决策。

在上述各种模式中,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不能抽象地认为哪一种模式一定是好的,哪一种模式一定是差的。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善于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最恰当行动的人。当需要果断指挥时,他应善于指挥;当需要员工参与决策时,他能适当放权。领导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如领导者自身的能力、下属及环境状况、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适当选择连续体中的某种领导风格,才能达到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通常,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管理者的特征——包括管理者的背景、教育、知识、经验、价值观、目标和期望等。

员工的特征——包括员工的背景、教育、知识、经验、价值观、目标和期望等。

环境的要求——环境的大小、复杂程度、目标、结构和组织氛围、技术、时间压力和工作的本质等。

根据以上这些因素,如果下属有独立作出决定并承担责任的愿望和要求,并且他们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他们能理解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并有能力承担这些任务,领导者就应给下级较大的自力。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领导者就不会把权力授予下级。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刚开始时,斯金纳也只将强化理论用于训练动物,如训练军犬和马戏团的动物。以后,斯金纳又将强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并用于人的学习上,发明了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他强调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将大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循序渐进,他还将编好的教学程序放在机器里对人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强化理论具体应用的一些行为原则如下: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所谓强化因素就是会使某种行为在将来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任何一种“后果”。例如,当某种行为的后果是受人称赞时,就增加了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如有的人更重视物质奖励,有的人更重视精神奖励,就应区分情况,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对于人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时,才能进行衡量和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同时,还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如果目标一次定得太高,会使人感到不易达到或者说能够达到的希望很小,这就很难充分调动人们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性。

(4)及时反馈。所谓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一个人在实施了某种行为以后,即使是领导者表示“已注意到这种行为”这样简单的反馈,也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如果领导者对这种行为不予注意,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小以至消失。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同时,必要时也要对坏的行为予以惩罚,做到奖惩结合。

强化理论只讨论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忽略人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反作用,具有机械论的色彩。但是,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这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而是使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因而,强化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激励和人的行为的改造上。

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美国心理学家。生于1904年,于193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43年回到哈佛大学任教,直到1975年退休。1968年曾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章,是第二个获得这种奖章的心理学家。

卢因的团体力学理论

团体力学理论是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之一库尔特·卢因于1944年提出的。团体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卢因认为,同正式组织一样,团体有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二是相互影响;三是情绪。在这三项要素中,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在组织中相互发生作用的行为。情绪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生理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信息等,但可以从人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中推知。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一项变动,会使其他要素发生改变。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

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叫作“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场涉及团体在其中活动的环境,还涉及团体成员的个性及其相互间的看法。所谓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事实上,一个团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这可以比作一条河流:看起来是相对静止的,实际上却在不断地缓慢运动和变化。团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团体结构,也修正一个人的行为。

卢因认为,除了正式组织的目标外,团体(非正式组织)还必须有它自己目标的维护团体的存在,使团体持续地发挥作用。连续地、过度地追求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有损于团体行为的内泵力。所以,团体领导人必须为促进一定程度的团体和谐而提供相当的时间和手段。在团体内把感情上的压力发泄出来,有利于正式组织工作目标的实现。相互依赖水平高的团体,在意见和感情的交流上比较好,团体成员的满意度、激励和内泵力都较高。

卢因认为,对团体有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由于领导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但这三种方式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同时卢因还发现,一个团体除了领导者之外,还有参与者。团体规模的大小是决定其成员参与程度和人数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如果团体成员的权力和地位比较平等,则参与者的人数会显著增加。工作团体不是一群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工作团体是有结构的,团体结构塑造团体成员的行为,使人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团体内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团体本身的绩效。

因此,卢因进一步指出,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所以,基本团体的规模以小为好,便于成员相互间能经常交往。卢因认为,当一个团体和主要任务是做出高质量的复杂决策时,最恰当的规模是7人至12人,有一个正式的领导者;当一个团体和主要任务是解决矛盾和冲突,取得协议时,最好由3至5人组成,不要正式的领导者。这样能够保证每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和进行讨论;当一个团体既要作出高质量的决议,又要取得协议时,最好由5至7人组成。可以发现,这种社会惰化效应产生的原因也许是团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你把别人看作是懒惰或无能的,你可能就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你才会觉得公平。另一种解释是团体责任的扩散。因为团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团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很模糊了。换言之,当个人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团体的效率就会降低。

工作团体中这种社会惰化效应对于组织行为学者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如果管理人员想借助团体的力量,来强化士气和工作团队,他们就必须提供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否则,管理人员就应该权衡一下团体可能带来的生产率的下降程度是否可以接受。另外,社会惰化现象与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像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是由个人主义支配的个人主义主宰一切,社会惰化现象比较突出。在个人主要受团体目标激励的集体主义社会里,这种结论就不一定适用了。

海尔集团的斜坡球体理论

斜坡球体理论是海尔集团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斜坡球体理论

斜坡上的球体为一个员工个体,球体周围代表员工发展的舞台,斜坡代表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一个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及前景有两个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是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是根本;外在动力是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外部的推动力。员工施展才能的舞台取决于两个方面:球体的半径——员工的能力;球体的弹性——员工活力的发挥程度。企业发展规模越大,市场竞争越激烈,斜坡的角度越大,人才发展的竞争越激烈,人才的素质要求就越高。企业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如适应服从、充分参与、实现自我等,分别给予木同的动力——激励机制(如员工升迁,就有管理职务、专业职务、技术职务、技能职务等)。“不进则退”,作为企业或员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克服阻力和惰性,才能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否则,只能滑落和被淘汰。

根据斜坡球体发展理念,海尔在用人方面的做法是变“相马”为“赛马”虽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区别。“相马”,是将命运交给别人,而“赛马”则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来说,斜坡球体理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三工并存,动态转换”。三工即优秀人才、合格工人、试用员工。海尔用工改革的思路是,“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干得好可以成为优秀工人;干得不好,随时可能变为合格工人甚至试用员工。在国家没有解决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下,这种做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铁饭碗”问题,使企业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对在岗干部进行控制,海尔对干部每月进行考评,考评档次分表扬与批评,表扬得一分,批评减一分,年底两者相抵,达到一3分者就要被淘汰。

2.实行定额淘汰。即每年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人员被淘汰,以保持企业活力。

3.富有特色的分配制度。薪酬是重要调节杠杆,起着重要导向作用。海尔的薪酬原则是,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高素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中得到体现。

4.注重精神激励。海尔不断探索各种精神激励措施,如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小发明(“启明焊枪”、“云燕镜子”、“召银板手”等)、招标攻关、设立荣誉奖励(最高奖为“海尔奖”,这是对人才最权威的奖励,由总裁签发)、开展全员性合理化建议活动(专门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等等,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创造力。

5.强化培训,创造学习机会。海尔为各类人员设计了不同的升迁途径,使员工一进入企业就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为此海尔为员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进行以市场为目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启示

激励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管理方法,它既要基于高深的科学理论,又要具有艺术性。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组织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绩效也就不同。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工作动机,也就是工作的积极性水平。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没有生来懒惰的,也没有生来就勤快的,人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压力,勤奋工作。

有关激励,组织行为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这些理论又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内容激励,一是过程激励。前者是从员工需要的内容出发来寻找激励的途径的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解员工现有的需要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给以不同的激励方法。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是从激励的过程来探讨如何激励员工的问题。如目标设置理论认为要给员工设定明确的和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强化理论认为员工的积极行为应该得到及时的奖励,以强化员工发生这种行为的积极性。这些激励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激励的理论基础。实际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综合运用所有的激励理论。在国外,企业常常通过目标管理、员工参与方案、灵活的浮动工资和灵活的福利来激励员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激励员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员工的需要是一切激励措施的前提。不同类型的员工,其主导性的需要是不同的,处于不同层次,一般来说,高技术人才多是成就和成长需要占主导地位,如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员工均是如此。对不同层次的需要,企业提供不同的满足方式,对成就和成长需要,就要从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入手,而对于尊重需要,则要提供认可、赞赏等满足方式。

2.为员工设立明确的可达到的目标,将目标管理落到实处。员工应该被明确地告知企业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他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会受到奖励,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会受到批评和处罚,他应该向什么方面发展才符合企业的需要。

3.将统放与工资、报酬联系起来,并确保报酬合理公平,对外具有竞争力。定期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评,考评标准公开,让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好在哪儿,不足在哪里。

4.引导员工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重视精神奖励的作用。海尔集团的经验均值得借鉴。

5.对员工的成绩及时给予奖励,对错误及时予以指出。

总之,激励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的问题,这是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企业和管理者的重视。

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

巴纳德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

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能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协作能率是个人能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就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这在管理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目标。经理人员作为企业组织的领导核心,必须具有权威。要建立和维护一种既能树立上级权威,又能争取广大群众的客观权威,关键在于能否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系统。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个人接受命令的程度。巴纳德分析个人承认指令的权威性并乐于接受指令的四个条件:他能够并真正理解指令;他相信指令与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他认为指令与他的个人利益是不矛盾的;他在体力和精神上是能胜任的。

巴纳德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再次突出强调了经理人员在企业组织与管理中的重要领导作用,从五个方面精辟地论述了“领导的性质”这一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1、构成领导行为的四要素:确定目标,运用手段,控制组织,进行协调。2、领导人的条件:平时要冷静、审慎、深思熟虑、瞻前顾后、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紧急关头则要当机立断,刚柔相济,富有独创精神。3、领导人的品质:活力和忍耐力、当机立断、循循善诱、责任心以及智力。4、领导人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培训增强领导人一般性和专业性的知识,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平衡感和洞察力,积累经验。5、领导人的选拔:领导人的选择取决于两种授权机制——代表上级的官方授权(任命或免职),代表下级的非官方授权(接受或拒绝),后者即被领导者的拥护程度是领导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领导人选拔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其过去的工作表现。

巴纳德在组织管理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因为要将传统的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就必须明确组织的目标、权力结构和决策机制,明确组织的动力结构即激励机制,明确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这三个方面是现代组织的柱石。

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存在3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传统权力(Traditional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Legal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其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原因在于:(1)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地进行。(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3)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

1、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

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

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6项特征的组织,可使组织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地达成。

韦伯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的描绘,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韦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为此,韦伯首推官僚组织(此处的官僚是中性的),并且阐述了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作的基础和保证。企业的长生不老决不仅仅依赖于其英雄人物的“超凡卓识”,应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顺应自然”的原则体系——公正地识人、用人和人尽其才的体系。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神明”。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1957年6月,阿吉里斯将从他的著作《个性与组织》中节选的短文在《管理科学季刊》第二卷中发表,这篇名为《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的文章集中体现了阿吉里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行为是由个人和正式组织融合而成的,组织中的个人作为一个健康的有机体,无可避免地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主要有7方面的变化:从婴儿的被动状态发展到成人的主动状态;从婴儿依赖他人发展为成人的相对独立,相对独立指在自立的同时又和其他人保持必要的依存关系;从婴儿有限的行为方式发展为成人多种多样的行为方式;从婴儿经常变化和肤浅、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成人相对持久、专一的兴趣,在这方面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成年人在遇到挑战时是专心一意从整体上深入研究某一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并在自己的行动中得到很大的满足;从婴儿时期只顾及当前发展到成人时期有长远的打算;从婴儿时期在家庭或社会上属于从属地位发展为成年人与周围的人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甚至支配他人的地位;从婴儿时期的缺乏自觉发展为成人的自觉自制。

由此可见,成长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世界扩大了,这样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缺乏自觉自制到自觉自制的过程。个体经历了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之后,其进取心和迎接挑战的能力都会逐渐提高,而且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会将自己的目标与自我所处的环境作对比,因此,个体在组织中所处位置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个体自我实现的程度。

然而对于一个正式组织而言,其传统的原则是众所周知的专业化分工、等级层次结构、集中统一领导等完全理性的纯逻辑化的原则。这些原则希望能消除独立个人之间的性格差别给工作带来的影响(例如专业化分工),希望个人能够循规蹈矩,严格遵从组织的规章制度行事。可见,正式组织的这些原则所要求的是员工一直处于依赖、被动、从属的地位。

阿吉里斯以这样的组织原则为前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正式组织与成熟个性之间存在矛盾。这种正式组织所要求的不成熟的成员特性与个体实际经历的成长过程的矛盾导致组织中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与个体发展与组织要求的不协程度成正比。这种混乱又导致个体的短期行为和思想矛盾。例如:个体难于自我实现,因此产生挫折感;因为个体不能根据自身需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道路,所以觉得自己无能、失败;个体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因此只好作短期打算;个体自身并不愿意遭受这些挫折和打击,但是另外找一份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因此个体会产生种种思想矛盾。此外,正式组织中等级化的层次结构使处于各个等级的人们产生压力。例如,职工为了更好地自我实现,就会为了提升拼命表现自己,相互仇视;组织的原则要求下属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给予奖励,下属因此变得只注重局部而忽视整体;组织为了协调局部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加强了领导的控制力度,这又进一步加强了下属的依赖性和从属性。以上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员工频繁地离开组织;有些不择手段地往上爬;普遍产生对组织目标的漠视或抵触情绪,例如精力不集中,侵犯他人,工作拈轻怕重、集体限制产量、对明显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事件袖手旁观、极端重视物质利益等等。

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在实践中,为了在健康的组织中培养出健康的个人,协调组织和个人的需要,要求管理者应该注意应用以下办法:工作扩大化;实行参与式的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加重员工的责任,激发责任心和创造性;更多依靠员工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实行“以现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等等。

理论管理论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古典理论理论回归

自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tz)1961年发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管理理论称作丛林以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加速了自己的进程。此后,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战略”开始引入管理界,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1993年迈克尔·海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Champy)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完成了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在世界范围内吹响了所谓的“第二次管理革命”号角。同一时期,彼德·圣吉(P.M.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学习型组织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管理革命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代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国管理学界,古典管理理论却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论断。呼唤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有的是来自对中小企业管理的考察,有的是来自对管理职业化的理性分析,也有的是来自对古典管理理论自身的评判。一种观点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这些原因,回望并深思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繁荣基础的古典管理理论,对推进管理理论中国化,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1古典管理理论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及较强的应用价值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探讨管理问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集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于一体,对企业管理实践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它犹如一只有形的手,科学有效地调动和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般认为,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它是从企业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作为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的泰勒和法约尔,有着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泰勒就是在生产一线发现并注意到“磨洋工”现象的,对这一现象的仔细观察,使他找到了工人“磨洋工”原因。他认为工人“磨洋工”有三个原因,即:工人们害怕不断增长的生产带来失业;失败的薪金制度不鼓励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工厂没有给工人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些观察和分析,成为科学管理理论构建的起点。虽然法约尔与泰勒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也一直处在企业管理的中、高层,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管理生涯使他对企业管理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高层次的认识。

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还在于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泰罗认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是管理中的“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雇佣双方把视线从分享利润这块蛋糕转移开,共同想办法把“蛋糕做大”。他说:“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顾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并且认为,对雇主来说,“最大利益”不仅代表着短期内有较大的利润,也包括为达到公司的长期繁荣而全方位地发展。对雇员来说,最大利益则不仅代表着高工资,还有他们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使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高等级的工作。在他看来,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富裕。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以至于王义昌先生在《一封辞职信——成就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第六项修炼》后记中,还要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让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共同发展,却至今依然是我们企业管理实践者和理论者的重大任务。作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构建者,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种可应用于一切机构的独立的活动;一个人在某机构内地位愈高,管理活动愈加重要;管理是可以教授的。正是这种对一般管理的认识,使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普适工具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得到了运用。由于韦伯是一个置身企业管理之外的“旁观者”,站在更加超脱的立场冷静分析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他的管理理念更显深邃。他指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没有它们,将无从判断组织。这些规则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他们有责任监督其它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韦伯理论的主要创新之处导源于他对有关官僚制效率争论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直到今天,在组织中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层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即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旧的、单凭经验的劳动操作;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以代替允许工人凭自己的爱好选择工作的作法;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去办;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上要分工,各自承担最适合的工作,以代替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卸给工人的办法。这些原理,对于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以及他对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个要素进行的详细分析,则是企业管理过程科学化必不可少的。韦伯要求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具有的八个特征,即实现明确的分工、实行等级原则、实行考核和训练制度、所有公职的担任者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选出的、行政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理的那个单位的所有者、组织是根据明文规定的法规规章组成的、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正是企业形成完整、有序和高效组织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逻辑前提和应用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从创建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推动着管理理论向前不断发展,形成流派纷呈的格局。但是,站在21世纪回望古典管理理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它们的真理光辉,也清晰可见它们与现代管理理论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逻辑前提,古典管理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而且本身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同时还是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先驱们所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面临的两个根本问题,即效率和组织问题。它们是任何管理理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管理理论都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启发下或指导下,在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搭建的平台上的创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创新会一直持续下去。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问题仍然是现代管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对计划和策略的研究、对发展战略的研究、对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管理工作环境的研究,等等,都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里,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所要解决的也是泰勒在百年前所关注的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及共同发展问题古典管理理论不仅为现代管理理论搭建了创新的平台,经过发展和完善的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之一。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九大管理学派中,管理过程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就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现代版本。管理过程学派也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其开山鼻祖正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法约尔。这一学派因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主要学派,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他们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他们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建议。经验主义学派中的许多代表人物深受古典管理理论影响,而且其中的多数人长期担任大公司的顾问或直接在大公司高层供职。经验主义学派走的是与泰勒、法约尔一样的研究道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对象的不同,经验主义学派所概括出来的理论并不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翻版,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思想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现代管理理论抓住了管理中效率与人性这一被古典管理理论忽略的矛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于处理好管理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持组织的平衡和谐状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现代企业管理,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当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离不开古典管理理论所构建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性支持。现代管理理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许多工具,比如管理方格、决策模型、激励手段,等等,都要放在按照古典管理理论构建起来的、能完整地履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职能的组织体系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3古典管理理论的应用是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

管理理论不是“屠龙术”,它必须见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切不能为实践所用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管理理论的实践价值并不在于管理理论本身,而在于它的指导对象,在于它与指导对象的吻合性。因此,管理理论应用是有边界约束条件的,在发达国家有用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未必有用;在大企业奏效的理论,在小企业未必奏效。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更好,更不能说时髦的理论就是最好的理论。

3.1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起飞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主要成长部门有可能通过革新创造或者通过利用新的资源,从而形成很高的成长率,并带动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扩充能量。由于经济起飞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起飞阶段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现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管理方式改变的形式。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来讲,人均GDP400美元以下为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人均GDP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起飞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古典管理理论回归在我国有比较适宜的土壤。所以,有人认为,“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反省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提出‘回归古典管理’,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并试图以此作为我国企业迈向职业化的理论指导。”

3.2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重要人文环境

我国直到1994年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仅仅10年时间,从政府到民间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都十分有限。我国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比较长的路需要走。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传统体制的惯性,制约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在成熟市场经济中孕育出来的现代管理理论,多少有些消化不良。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管理理论应用的重要约束条件。从企业管理者来看,由于我国缺乏优秀企业家诞生和正常发育的社会土壤和社会氛围,社会体制方面也存在压抑优秀企业家成长的弊病,现阶段堪称真正企业家的厂长、经理为数其实并不多,甚至一些功成名就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娴熟的市场经济驾御技巧,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个机遇。在成功的或失败的企业管理者口中,我们都不难听到成串的、最时尚的管理学词汇,但是在他所管理的企业里却很难看到这些词汇所代表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至于,在改革大潮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家族企业,管理者的状况更不容乐观。

3.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拥有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196222个,其中大型企业仅为1984个,占1%;中型企业为21647个,占11%;小型企业为172591个,占88%。在工业总产值上,三类企业各占1/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下。

有人对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做过调查分析,在那里企业管理存在四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即制度不科学,缺乏连续性;忽视基础,管理方法运用不当;未发挥组织职能,团队效率低;脱离实际,曲解“企业文化”。调查者认为,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整体上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甚至还远未达到以“科学管理”和“一般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的水平。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省份,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普及古典管理理论知识,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的基础,比如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提高计划水平,增强管理控制能力。通过贯彻和运用“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及“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等原则和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能力,从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应用“行政组织”理论,促进组织优化。在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以制度为中心运转的、等级化、专业化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为企业准确、迅速、有效地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法)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

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4

5宋瑞卿,樊而峻.古典理论与管理的职业化

[J].企业管理,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