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自动检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5:58

自动检测论文

自动检测论文第1篇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自动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的运行,要随时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进行维护和校准。传统的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拿回实验室进行校准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在现场直接对仪表进行校准。

影响设备精度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工作温度,因此,系统的冷却和散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良好的冷却效果不仅能够保证机箱和其中模块的稳定工作,更能提升相应板卡和电源的平均故障时间间隔(MTBF)参数。一些专业的测量总线标准,如PXI总线,在冷却和散热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包括对机箱中散热气流方向的定义、以槽为单位进行散热等确保系统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完成测量任务。

自动化检测仪表是自控系统中关键的子系统之一。一般的自动化检测仪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传感器,利用各种信号检测被测模拟量;②变送器,将传感器所测量的模拟信号转变为4~20mA的电流信号,并送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中;③显示器,将测量结果直观地显示出来,提供结果。这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则不能称为完整的仪表。自动化检测仪表以其测量精确、显示清晰、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自动化检测仪表内部具有与微机的接口,更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重要的部分,被称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眼睛。

校准的一般步骤是:预热仪器(包括被校仪器以及标准源);设置仪器的状态,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数据结果判定并给出结论;自动形成校准证书和原始记录。

自动化校准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首先,标准源和数字多用表按照要求开机预热,连接硬件设备(GPIB卡、488电缆等),硬件连接完成后,启动计算机,搜寻整个测试系统的物理地址分配情况,根据搜索到的各个仪器地址,在校准软件运行时,设置正确的地址配置。①初始化设置模块。双击相应的自动化校准程序图标,系统启动,进入测试系统主界面,主界面的风格以简捷实用为主,左侧是各功能按钮。首先进入的是初始化设置模块。初始化模块要设置被测试设备的校准项目,设置被校仪器和标准源的GPIB地址,选择是否是首次测试,此功能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测量的数据,防止意外发生使测量数据丢失,需要重新进行测试。选择中英文语言,选择校准、检定,选择被测试设备的名称。初始化设置就完成了。②数据采集动态显示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初始化仪器、设置仪器的状态、测量数值、数据位数控制、动态显示数据、数据结果判定、数据保存等。自动化数据采集过程是完全模拟人工测量过程进行测量的。仪器的初始化配置以及量程、显示位数、精度、采样数率、采样时间、测量值、功能选择等模块从NI网站上下载,程序员也可以根据仪器编程说明书提供的SCPI语言命令编写相应的模块。本模块中的数据显示位数、数据量程、上下限等都是根据测试计量对仪器的要求而自动生成的,数据结果判定也是自动完成的。程序把那些不合格的数据用红色的字体显示,使计量员在测量结束后容易发现这些数据不合格。数据采集动态显示模块的前面板。③证书和原始记录生成模块。自动生成证书和原始记录,给计量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消除了人为操作易产生的出错,解放了劳动力。计量员只需在证书生成模块的前面板输入相关的仪器信息和校准信息,校准项目,选择相应的证书摸板,程序即可自动生成相应的校准证书和原始记录。证书模块的前面板。

1自动化检测仪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动化检测仪表在污水处理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污水处理厂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工程1993年底立项,1997年11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水试运行,2000年2月满负荷正常运转。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一级污水处理能力24万m3/d,二级污水处理能力10万m3/d。设计服务范围30.5km2,规划服务人口34.3万人。经过琅东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清洁水,一部分直接排入竹排冲,一部分用于南湖回灌水,以改善南湖的水污染问题。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全套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设备,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并针对南宁市污水水质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在其核心部分--曝气的工艺中采用OOC工艺。该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费用少、出水水质好、管理简便、运行稳定等优点。从厂外污水干管收集到琅东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首先进行预处理。在进水泵房经过粗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垃圾、漂浮物;通过5台大型污水泵将污水提升到细格栅,将较小的漂浮物去除;在曝气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和油类;然后进入计量槽,计量污水处理量。预处理后的污水在初沉池进行一级处理,去除约30%的有机物;初沉池出水进入二级处理,先在生物处理工艺的核心部分--曝气池,进行生物降解有机物;曝气池的混合液输送到二沉池进行沉淀,泥水分离。上层澄清液作为净化后的清洁排放水;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曝气池后再生利用,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池的污泥用泵输送到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处理系统进一步浓缩,把泥浆态的污泥脱水、压滤,形成干污泥饼。

1.1超声波液位计、液位差计、流量计

1.1.1格栅运行控制。粗格栅、细格栅各安装了1台超声波液位差计,通过格栅前后的液位差来反映格栅阻塞程度,并传输到PLC控制器,进行分析计算。当液位差超过预设的数值,控制格栅运行,清除垃圾,保障正常过水,且合理的减少了设备磨损。

1.1.2提升泵运行控制。为实现进水提升泵的自动控制,在进水泵井处安装了2台超声波液位计,用以测量泵井的水位,实时传输到PLC控制器及上位机,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测量值对应控制程序,自动控制提升泵的运行组合。这样可以根据厂外来水量准确及时地调整泵运行状态,减少设备疲劳;同时可以取消传统泵站三班倒的人力资源耗费。

1.1.3流量及处理量实时监测。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量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准确及时地掌握进水量,对工艺控制及提高污水厂抵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水量测量采用堰板或文丘里流量槽等,都存在着不能实时监测、实时显示的缺点。琅东污水处理厂计量槽采用超声波流量计结合文丘里槽,能在现场和上位机实时显示流量及累计处理量,达到了准确计量处理水量,以及为运行管理提供实时流量的目的。

1.2溶解氧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污泥浓度计

1.2.1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OOC改良工艺在4个圆型曝气池内圈好氧区,分别安装了测量范围是0.05~10mg/L的溶解氧计,实时监控溶解氧浓度,传输到PLC及上位机。当实测浓度小于设定浓度时,自动控制系统启动鼓风机,给曝气池充氧;相反地,当氧气充足时,就会停止运行鼓风机。通过溶解氧计控制鼓风机可以精确地根据好氧菌群对溶解氧的需求控制鼓风机的启动和停止,在保证了菌群良好生化能力的同时节约了能耗,保护了设备,增强了好氧菌群的分解能力。

1.2.2曝气池好氧段与缺氧段的控制。在每个曝气池的外圈的好氧区与缺氧区的临界面都安装了测量范围是-500~500mV的氧化还原电位计,通过测量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控制鼓风机的高速运行,给外圈供氧,形成强好氧曝气阶段和缺氧阶段的交替,进而提高处理工艺中除磷脱氮的能力。如果没有安装氧化还原电位计。那么鼓风机的运行只能通过时间控制,这样一来就会明显降低除磷脱氮的效果。

1.2.3曝气池污泥浓度控制。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是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浓度依靠实验室使用旧的试验方法进行监测,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和精确性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难以及时进行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量的工艺调整,就造成时间上和准确度上的误差。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在每个曝气池上都安装了一个测量范围是为0.5~10g/L在线污泥浓度测量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安装污泥浓度计可以随时根据精确测量的污泥浓度,适时地调整曝气池的工艺,同时减轻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3电磁流量计、气体流量计:

在回流污泥管道和剩余污泥管道中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安装了5台测量范围是0~1200m3/h的电磁流量计测量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流量。安装流量计后,值班人员可以根据显示的流量是否正确,从而判断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工作是否正常,解决了潜水泵无法简单判断工作是否正常的难题,而且电磁流量计还具有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

鼓风机与曝气池间的空气管道上直接安装的4台测量范围0~4000m3/h(标准状况)的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的安装可以使值班人员随时了解鼓风机向曝气池提供气体的量。

1.4经验

1.4.1保持自动化检测仪表传感器的清洁。定期专人清洗探头,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性。因为仪表在污水环境中工作,所以仪表的清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直接与污水接触的溶解氧计、氧化还原电位计及污泥浓度测量计等分析仪表,为了保证仪表的正常工作,我们定期由专人清洗,每7天就全面清洗1次仪表,清洗时要求使用柔软的材料,以免损坏仪表。

1.4.2定期校正各种仪表。仪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测量误差,这就需要定期校正,以保证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对分析仪表我们制订了每两月定期校正1次;而且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利用分析方法分析对应的检测项目,并与现场仪表监测结果比较,如果偏差太大,那么应适时对仪表进行校正,确保准确。

1.4.3保证仪表供电电压的稳定性,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瞬间的高电压冲击往往使仪表很容易烧坏。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就发生了多次因供电电压不稳定,而使超声波液位差计和超声波液位计的变送器损坏,从而影响了自控系统的正常工作的情况。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正进行技术改造避免供电电压不稳定对仪表造成的损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自动化检测仪表在压力表校准方面的应用

特大型冶金制造企业各工序都是连续性衔接作业,往往造成许多现场压力仪表虽到检定周期,却由于不能停产也就不能从作业。压力仪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管在压力或真空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引起管端位移,其位移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进行放大后再传递给指示装置,可在刻有法定计量单位的分度盘上读出指针所指示的被测压力值或真空量值。

2.1在线校准预期

(1)目的:实施在线校准适应生产流程计量需求,降低外送检费用。

(2)校准仪表范围:本企业现场在用压力仪表。

(3)校准范围:0~100MPa

(4)校准对比准确度:1.5%~1.6%

(5)预期目标:实现在线压力仪表的受控、有效。

(6)校准方案种类:a.理想型校准比对;b.实用型校准比对。

2.2材料准备

(1)专用管道打孔器

(2)符合现场压力仪表准确度及量程的数块相应受控有效标准表。

(3)校准比对记录。

2.3在线校准比对方案

A.实用型对压力仪表的校准比对

(1)在同一管道上:在距拟被校准的现场压力仪表的适当范围内,用专用管道打孔器引出导压管路,在导压管路中间安置一截止阀(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截止阀后的接口处安装压力变送器与拟被校准仪表同规格的受控有效标准压力表。

(2)缓慢开启截止阀至全开,待管道内流体介质充分进入标准表内数分钟后,分别读取两块表的指示值。

(3)填写校准比对记录。

B.理想型对压力仪表的校准比对

自制一台流动简易“压力校验台”。

(1)在流体介质管道上,关闭在用(即拟被校准)的现场压力仪表的“截止阀1”(该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

(2)在截止阀后适当延长导压管路。

(3)在延长导压管路上安装一只三通。

(4)三通的直管口的接口处安装在用的指示为零的压力仪表。

(5)三通的丁字管口的接口处新安装“截止阀2”(该截止阀也处于关闭状态)。

(6)在“截止阀2”后接压力“专用校验管”至简易流动“压力校验台”上预置的“专用校验管接口”。

(7)“压力校验台”上还预置有受控、有效的相应型号规格的标准压力表。

(8)检查无遗漏后,逐一缓慢开启截止阀1、截止阀2至全开;数分钟后,分别读取两块表的指示值。

(9)填写校准比对记录。

2.4经验:

认真做好巡回检查工作仪表工一般都有自己所辖仪表的巡检范围,根据所辖仪表分布情况,选定最佳巡检路线,每天至少巡检两次。巡回检查时,要关闭气源,并松开过滤器减压阀接头。拆卸环室孔板时,注意孔板方向,一是检查以前是否有装反,二是为了再安装时正确。由于直管段的要求,工艺管道支架可能少,要防止工艺管道一端下沉,给安装孔板环室带来困难。拆卸的仪表其位号要放在明显处,安装时对号入座,防止同类仪表由于量程不同安装混淆,造成仪表故障;带有联锁的仪表,切换置手动然后再拆卸;仪表一次开车成功或开车顺利,说明仪表检修质量高,开车准备工作做得好。反之,仪表工就会在工艺开车过程中手忙脚乱,有的难以应付,甚至直接影响工艺生产。

3建议

3.1发展趋势

(1)结构日趋简洁,从当前发展最快的3种流量仪表(电磁、超声、科氏)来看,机械结构都十分简洁,管道内既无转动件,又无节流件。

(2)功能力求完善,随着微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流量仪表的功能日益完善、多样,不少机械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依靠电子软件则迎刃而解,如Krohne的智能电磁流量计,不少超声流量计不仅可测流量,还可测流体密度、组分、热能等等。

(3)安装日益简便,工业自动化程度越高,用户越欢迎采用安装维护简便的产品,这也是插入式,外夹式仪表日益畅销的原因。

3.2国产化刻不容缓:

据了解,我国近年来进口仪器仪表约130亿美元,出口约30亿美元(多为低附加值的电工仪表、家用水表、气表),国内大型工程选用国外仪表占2/3,而其价格为国产5~10倍,我国大型流量仪表企业主要依靠国外技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创新乏力;自动化仪表国产化刻不容缓!

3.3品种多,选用要实事求是:

流量仪表品种、类型较多,正确选用并非易事,建议:

(1)不要轻信厂商宣传,厂商为利所图,往往对仪表的技术指标夸大其词,选用时要理性分析这些参数的依据,有无检验证明。

(2)按需选取,勿追求高指标,如不是用于商务计量,贸易核算,准确度要求可以降低,如工控系统的某些场合,检测、监控仪表的重复性、可靠性好就可以了。

(3)全面考虑经济指标,仪表的经济性并非限于一次购买费用,还要考虑安装维修(停产损失),是否节能(长期运行费)等因素。

4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挑战

测试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为了保证交付到客户手中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各种应用领域(从设计验证,经终端产品测试,到设备维修诊断)都采用自动化测试系统。他们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执行简单的“通过”或“失败”测试,或者通过它执行一整套的产品特性测试。由于设计周期后期产品瑕疵检测的成本呈上升趋势,自动化测试系统迅速地成为产品开发流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篇“设计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的文章描述了一些迫使工程团队减少测试成本和时间的挑战。这篇文章还深刻地洞察了测试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如何通过建立模块化软件定义型测试系统来克服这些挑战。这种测试系统在减少总体成本的同时,显著地增加了测试系统的吞吐量和灵活性。

如今的测试工程师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压力。他们所面临的产品设计比前几代更为复杂;为了保持竞争力并满足客户要求,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产品测试成本越来越高,而预算越来越少。

4.1不断提高的设计复杂性:如今,测试测量的最明显趋势是器件复杂性不断增加。例如,消费电子、通信和半导体工业持续要求将数字图象/视频、高保真音频、无线通信和因特网互联性集成到一个单独产品中。甚至在汽车中都集成了复杂的汽车娱乐和信息系统、安全和早期预警系统,以及车身和发动机上的控制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的设计不仅需要足够灵活地支持对不同产品模型进行广泛的测试,还需要能够进行升级以提供新测试功能所需的更多测试点。

4.2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

自动检测论文第2篇

与此同时,在学校研究生院学位办,七八个人挤在电脑前,眼睛盯着屏幕,等待着电脑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

论文检测 几家欢乐几家愁

之前,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官方网站挂出通知,将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未参加检测的研究生,不能进行答辩。

丁然读研三,马上就要毕业了。4万多字的论文,年前就写好了,但丁然还是花了好几天时间修改。16日上午,她到研究生院二楼去交钱检测论文。收了钱后,老师在稿笺纸上写下名字,在她的名字前,已经有很多篇人名,而头天已经有77人检测过了。

丁然把装有毕业论文的优盘交给老师插进电脑上传文档,并在空格输入名字和论文题目。老师点了确定键。丁然站在打印机旁,焦急地等待检测结果。几分钟后,结果打印出来:“总字数:4××××字;总重合字数:0,前部重复字数:0,总文字复制比:0%……”丁然跳起来:“过了!过了!”等候的人群,向她投来羡慕的眼神。

李娟则神情沮丧,其论文总文字重合率超过了10%。面对记者,李娟有些不好意思,她认为这个软件的名字叫“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太武断。

系统检测出重合率的同时,也会指出重合的地方。李娟不愿记者看检测出来的段落,她只是表示,这个软件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因为此前有人检测出0%但不放心,再次检测时就检测出了问题。老师的解释是数据库是随时更新的。李娟检测后,对论文做了修改。据说,此前一学生在检测时,被查出了43%的重合率!这位学生红着脸自言自语:“是不是引用没有标注引起的哦?”

丁然说,读三年研究生,而且就等着毕业证和学位证签合同,她对论文还是有些心虚。“虚,不是因为写不出来,而是总觉得做出来的与预期相比高度不够。”丁然这样解释她的心虚,她说这三年都是在学,但都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学习,学得不够强大,单纯就论文的准备来说,准备是很不充分的,但她反感记者说“抄袭”这两个字。“你不可能全部写别人从未涉及过的,都是站在别人肩上眺望的!”她说,“这么多年,我们这个专业领域的专家都鲜有突破,何况我们呢?”“能够游走在别人的论文中有些自己的亮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合不合格 关系到学位申请

“检测、检测!”“检测软件地址:......”“怕测不是好学生,”“迎战‘不端’软件……” 川大研究生李萌以及好友车珊珊等人的QQ签名,一夜之间都改了。

据了解,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于2009年12月12日下发“文新【2009】1号文件”,明确指出学位论文均需经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而在电子科大与理工大学,去年就已经实施推行了这个检测系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绪本介绍,对于硕士研究生,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通过检测。但对于博士论文,是作了硬性要求的,必须通过软件数据库检测,检测免费。

电子科技大学方面没有接受记者采访,一些学生表示,一些学院比如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研究生们为了在正式检测前好修改,交50元可以自己提前检测论文。四川师范大学也规定,在学校统一进行常规检测之前,学生可自行申请检测,每篇检测费100元。

川大文新学院规定,检测结果分为合格、修改和不合格。如果检测发现论文与软件数据库论文重合超过50%以内,需要修改后重检,并给予相应处分。如果重合率超过50%或者二次检测重合率仍超过10%,为不合格,取消学位申请资格,记过,直至建议学校开除学籍。不过,也设置了补救程序:如果重合率认定有争议,可提起复议申请;在论文中对引文注明出处的,不计重合;复制本人已发表论文的,不计重合。在这方面,川师大的规定大致相似。

各方热议 以自觉端正学风为重

那天排队时,丁然与另一专业的博士生李军谈起检测的事。李军论文检测的结果是“总文字复制比0%”,他说自己很幸运,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把论文写好,但是还是用了不少别人的东西,眼看4月交论文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心里没底,特地回学校来检测论文。李军说,有个哥们儿这段时间成天关在寝室和图书馆,埋头写论文。这哥们儿此前一直很有把握,但这次他回来后就几乎不出去,论文也基本上重新写,因为以前的论文“引用”得太多。李军对“引用”两个字加重了语气。一研究生则表示,在借助软件的作用的同时,还要以自觉端正学风为重。

“引用照着规定办,怎么会心虚?”

川大的魏霞也说,自己的论文自己有把握,为什么要去检测呢?“引用都是有明确规定的,照着规定办,怎么会心虚?”

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学者印开蒲听到学校推行这个软件,表示有些欣慰。老师不可能准确记忆那么多论文,有了这个数据库,就可以让过度引用和抄袭无处藏身。

“如果抄袭,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志强介绍,这个软件是清华大学做的,已经做了好多年,现在比较成熟了,所以才开始正式使用。以前只能对比重复率,但现在可以区别引证。他认为学生不必太恐慌,毕竟这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如果认为有问题,学生是可以申诉的,最后还是要由人来认定。“引进这个软件,主要是为了端正学风。软件数据库收录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公开发表的论文,它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再抄袭,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压力,但却可以有效促进学风。”董志强说,为了端正为学风气,学校每年将为这个软件支付大约10万。

有个“紧箍咒”利己利师利校

从2008年开始,理工大学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研究生院院长王绪本说,不端行为有的属于主动行为,有的则是无意的。而软件可以有效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不端行为影响是很大的,不管对个人还是社会,这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而且常常连累导师连累学校,可以说是对不起自己、老师、学校,甚至是国家。

自动检测论文第3篇

1.1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概念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与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通过学术成果信息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术成果信息是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富有创新内容的信息,能揭示一定的自然现象或社会规律。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主要是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的人或组织。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的总和。学术物质环境包括科研仪器、科研设施、学术经费等。学术制度环境包括学术政策、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惩制度等。学术人文环境包括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学术理念等。 

1.2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对各构成要素的要求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存在向良好状态发展的趋势。 

1.2.1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构成合理,学术素养整体提升 

按照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在学术成果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将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分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三种。不同功能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缺一不可,且数量配置合理,否则,学术成果信息流转不順畅或无法实现。 

学术素养是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在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应具备基本素质和修养,包括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的学术素养能彼此产生正向或反向的影响。当正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学术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能保持健康;反之,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被打破,甚至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会不复存在。 

1.2.2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占比逐渐增多,不同种类学术成果信息协调发展 

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在生产学术成果信息前,需要阅读大量现有学术成果信息。新学术成果信息与现有学术成果信息之间如同房屋与地基的关系。基地牢固,房屋不易倒塌。现有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好,新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不会太差。如此良性循环,学术成果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术成果信息可分为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13]。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需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和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的共同支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与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相辅相成。当3种类型学术成果信息间协调性降低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会下降。 

1.2.3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相互适应,学术成果信息环境间相互促进 

适宜的学术物质环境能使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专注于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避免老旧学术设备导致学术成果信息准确性降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花费大量时间等待获得学术设备使用机会等情况的发生。完善的学术制度环境使得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为重视学术成果信息的原创性,因为学术制度中对对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做出相关规定。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打下基础,因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愿意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中吸取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为了追求学术成果信息的价值,学术成果信息主体需要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支持。学术制度环境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和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约束,来促进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建设。当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对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存在不满时,会先尝试对学术制度环境做局部调整,再逐渐扩大调整范围,使整个学术制度环境得到转变。学术物质环境是学术人文环境的基础,学术人文环境反作用于学术物质环境。 

2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论文检测是信息服务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论文中存在的不当引用、过度引用甚至抄袭行为,避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信息服务[引。在论文检测服务提供过程中,论文的作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论文检测的提供者和论文检测的使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知网论文检测系统、万方论文检测系统、维普论文检测系统、大雅论文检测系统等论文检测系统所属机构属于论文检测的提供者,高校、杂志社等论文检测使用机构属于论文检测的使用者;论文的作者及其他学术成果信息利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 

2.1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正面影响 

2.1.1学术素养提升 

论文检测有利于作者学术道德水平提升。大多数高校会强制要求硕博学位论文进行论文检测,送检方式有全检或抽检,而学术期刊一般会对预发表的论文进行论文检测,这都是对作者学术道德的一种外部干预行为。由于论文检测的警示作用,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会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标注方式更为重视,避免参考文献格式及序号错误、编造虚假参考文献等现象的出现,利于学术道德的提升。因为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术道德高尚的表现。

    论文检测有利于作者学术能力水平提升。论文检测促使作者正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独创性,而提升学术能力是增加学术论文创新性、独创性的最佳途径。作者为了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会将更多时间用于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并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此外,学术论文检测结果不仅与作者名誉相关,还与作者所属单位的名誉相关。作者所属单位会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制定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作者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2.1.2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提升 

促进期刊论文质量提升。在稿件初审阶段,杂志社会对其进行论文检测。编辑通过论文检测系统提供的检测报告,能较快发现稿件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与对比库文献存在重复。论文检测有助于编辑批量、迅速地判断期刊论文的引用状况,提高期刊论文质量的管控效率。 

促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质量好的学位论文不仅需要内容创新,还需要撰写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方式的正确与否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影响。学位论文篇幅长(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参考文献较多,论文的多次修改会造成参考文献的删减或位置的变动,因此,作者难免对某些参考文献标引出现疏忽。依据论文检测报告,作者能对学位论文标引疏忽之处进行修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1.3利于创建良好的学术成果信息环境 

在学术制度环境中,论文检测能推进与论文质量量化评价相关的制度建设,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结果的應用等方面。论文检测还促进学术道德、学术氛围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在学术物质环境中,论文检测促使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更为注重学术成果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因而,积极引进科研仪器,加强对科研设施或科研仪器的维护,以减少学术设备对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学术人文环境中,论文检测的警示作用能敦促作者重视学术论文的原创性,且这种正面影响通过个体间相互作用而不断扩大,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2.2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负面影响 

2.2.1论文检测系统的缺陷降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素养的控制效果 

论文检测系统为论文检测使用者提供判断学术不端行为或学术论文质量的数字化指标,即复制比。论文检测系统存在的某些不足会使复制比准确性下降,从而出现误判或漏判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不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 

导致误判现象出现原因包括:同一课题组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制比高,同一课题组成员运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术设备都相同,而这些都需要在学术论文中有所描述;综述类学术论文复制比高,文中需要大量引用他人学术论文的原始语句,作者虽做了正确标引,但多数情况下论文检测系统仍将其算入复制比;论文检测系统不稳定,判定为重复的部分,查找原始参考文献,没有发现相似之处。导致错判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稍加改动的多源抄袭;对比库收录不全;非文字类型数据难识别。 

论文检测系统的误判导致某些期刊论文被无辜退稿,部分作者为增加稿件录用概率会减少撰写某类易被误判的学术论文,因此,学术成果信息数量有所降低。作者会特意改变论文的表述方式以防止误判现象的发生,例如,刻意添加图表以降低综述类学术论文的复制比,因此,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略微下降。 

论文检测系统的漏判使抄袭者存在侥幸心理,放纵自身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不良之风容易相互影响,吸引更多作者加入到其中,导致学术道德水平下降的趋势蔓延。同时,某些作者不再专注于知识积累来提高学术能力,而是花费心思在如何采取多种手段逃避论文检测系统的检测。 

2.2.2论文检测结果的不合理应用降低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管控力度 

复制比设置不合理。对于学位论文而言,大多数高校采用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其质量。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与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不同,采取“一刀切”的手段不太合理。硕士学位论与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相差巨大,设置同一复制比,也不太适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设置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学术不端行为。综述类文章复制比明显偏高。图表多的文章复制比明显偏低。 

论文检测服务使用者采用单一方式管理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虽在执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学术论文质量控制效果上不太令人满意。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具有不同特性,论文检测服务使用者应采取多角度思维的方式,使得复制比的设置更能适应学术论文的特性,从而提高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控制的成效。 

过分依赖复制比。当学位论文超过高校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研究生的答辩会被推迟。当期刊论文超过杂志社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会被退稿。部分高校或杂志社仅依赖论文检测系统来评判学术论文的质量,显得过于武断。复制比高的学术论文不一定是质量差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并不是作者的胡乱想象、随意瞎写而成。作者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因而,学术论文会涉及他人的思想,重复在所难免。复制比高的文章,不能说明文章中没有创新点或创新点少。 

论文检测服务使用者过于依赖复制比判别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违背论文检测系统的设计初衷。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才是衡量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首要指标。复制比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论文检测服务使用者应仅将复制比作为参考指标,采取多种途径来判断学术成果信息质量。 

2.2.3论文检测的监管不严加深检测系统缺陷及检测结果不当使用的负面影响 

论文检测服务的提供机构对每篇学术论文的检测次数没有设置上限,使得作者可以反复对论文进行检测。进行反复论文检测的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高,作者为防止被论文检测系统误判而反复检测,并将语句通顺、含义明确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降低文章原有的质量水平;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低,文章中含有大量抄袭内容,作者为避免抄袭行为被论文检测发现而反复检测,并采取多种手段改变文章的表达方式,使含有大量抄袭内容的文章得以发表或通过高校的论文检测,以次充好。这两种作者虽都是为了降低复制比而反复检测,但其目的偏向性上稍有区别。

    第一种作者的行为是由论文检测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论文检测的监管漏洞助推了这种矫枉过正行为,使学术成果信息的原有质量有所下降;第二种作者的行为是由论文检测的缺陷而导致,论文检测的监管缺失为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使大量低质量水平的学术成果信息存在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 

3优化论文检测的措施 

3.1优化论文检测系统 

提高论文检测系统识别能力。改进检测算法是提高系统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论文检测系统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有不同的检测算法。论文检测系统一般采用图像匹配法对图片进行检测。改进现有的图像匹配法,使论文检测系统能识别不同格式、稍加改动的图片。公式一般采用图片或特定软件进行呈现。当公式采用特定软件呈现时,需抽取公式中的变量、符号、函数等,并以此为基础评断学术不端行为。完善现有的公式检测算法,确保抽取后各部分的顺序及数量与原始公式相差不大。 

扩充对比库资源。在中文资源方面,由于各对比库对部分中文学术期刊的垄断行为,导致国内没有一个对比库能囊括了所有中文学术期刊资源。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应该积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外文资源方面,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可采取联合采购的方式,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外文资源。 

3.2合理运用论文检测结果 

设置多类别的复制比要求。高校应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位论文设置不同的复制比要求。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少,复制比要求應稍稍提高;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多,复制比要求应稍稍降低。硕士学位论文字数少,复制比要求应稍有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多,复制比要求应稍有降低。高校还可以依据学位论文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复制比。杂志社针同样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设置不同复制比,例如综述类论文,复制比要求应降低。 

论文检测结果仅作为评判学术论文质量的参考指标。对于学位论文而言,高校中负责论文检测的部门应与院系合作,对复制比高的学位论文进行人工复查,并得出最终结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需采取相同的措施。在复查过程中,杂志社工作人员将论文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并结合对全文观点的审查,最终判断出论文质量高低或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复制比高,但论点新颖、逻辑性强、数据真实的学术论文,不宜采取退稿处理的方式。 

改善检测结果的申诉机制。高校应配备专门部门来处理检测结果的申诉。由于高校的论文检测具有时段性的特点,该部门的人员构成以兼职人员为主。杂志社的论文检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配备专职人员来处理作者的申诉。工作量大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兼职人员辅助专职人员的工作。 

3.3加强论文检测的监管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论文检测的提供机构或使用机构仅对论文检测相关流程做了规定,缺少反复论文检测方面的规章制度。论文检测的相关方应重视这一问题,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使论文检测能在促进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动检测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检测技术;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我国是一个由工业作为主导的国家,要想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是必经途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发展工业的不可缺少的技术。其中电气自动检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因为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大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气工程能够安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工程中的安全性能,维护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1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内容,任务及特点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气自动测量原理、电气自动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首先,若要测量一个参数,必须知道采用什么原理进行测量。不同性质的对象采用的测量原理也不同,同一性质的被测对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来测量。例如压力和温度两个不同性质的量就采用不同的测量原理;又如飞机的高度可用测量大气静压、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激光测距等原理来测量。

其次,对一个被测量来讲,确定了测量原理后,就好考虑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借助于测量系统,将被测量与同性质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电视将被测量直接与标准量比较的场合不太.打多数情况下都要将被测量和标准量转换为某一便于比较的中间量来测量。间接测量法是对以被测量有确定的函数关系的其他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然后根据函数式计算出被测量。我们所经常遇到的就是非电参量的电测法。这种测量方法是把被测的非电参量通过各种相应的传感器变换为电量。有时还需对变换的电量进行从电量到电量的转换或放大,最后输入显示仪表,记录仪表或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显示,记录或处理。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测量方法。它包含了参量的感受,变换,传输,显示,记录和处理全部过程。这种测量不是用单个仪表而是有多个仪表(或称环节)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作非电参量点系统。

电气自动检测的任务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被测参数直接测量并显示出来,以告诉人们或其他系统有关被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即通常而言的自动检测或自动测试;二是用作自动控制系统的前段系统,以便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实施自动控制。

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没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计算方法就不能采用;没有电子技术的告诉发展,快速、准确、可靠的测量、放大、处理的元器件就无从获得。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实时性强、精确度高、可靠性高、通道多、功能强等。

2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检测理论是经过控制论、预测论、智能与模糊控制、谱分析、故障诊断及神经网络等有关理论的进展、自动化仪器仪表的进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确定被测量。对于一个要设计的检测系统,首先要确定被测量,包括被测量的状态、性质、动态范围和变化频率等因素。同时,确定的被测量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被测量是最能反应问题本质规律性的量;二是被测量具有可测性和易测性。其次,拟定检测方案。确定了被测量以后,就要拟定一种检测方案。拟定检测方案是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物理量来说,可以采用多种方案进行检测,应将能考虑到的所有方案都列出。然后,构造检测系统和考虑环境采取抗干扰措施。进行实验以改进检测系统的性能。

我国目前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具有信息集成化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2)具有标准语言规范化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3)具有监控集中化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

3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经历着技术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大企业也不断致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追求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这样,各大企业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得到不断的创新。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不断的统一化。实行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统一化能给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变化。它能促进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周期性,维修和养护各个步骤的统一化。而且,实行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统一化能够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也就能把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独立出来。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不断的标准化。随着我国的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经历着技术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接口也就不断的标准化。能够使各个企业的软硬件交换数据,确保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将信息交流更方便,真正能将通讯产生的困难解决了。

4 结论

电气自动检测技术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自动检测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电气自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走向专业化。电气自动检测技术大大地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气工程能够安全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工程中的安全性能,维护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

[2]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3]石磊,李国栋.电气自动检测技术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4]郭红生.电气自动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

[5]马德全.电气自动检测技术设计探究[J].华章,2011(24).

自动检测论文第5篇

关键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实践带教

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正常人体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体,可能参与衰老细胞或凋亡细胞以及自身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病理性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如果自身抗体的滴度超过某一水平,就可能对身体产生损伤,从而诱发疾病[1]。抗核抗体(ANA)是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的总称,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以真核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滑膜液、胸腔积液和尿液等其他体液中[2-3]。自身抗体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病程活动程度预测、疗效观察、指导临床用药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自身抗体检测作为免疫学检验中的重要分支,虽然实习生在临床免疫学检验理论教学中已有学习,但教材中相关部分内容涉及不深,特别是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判读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等较为复杂,最终导致大量实习生对该部分内容无法熟练掌握及实践操作相对较少[4]。现针对此现象,结合笔者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多年带教中的体会,在自身抗体检测实践带教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思路和方法。从强化实习生自身抗体检测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技能的系统培训、加强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案例综合分析、加强自身抗体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以及注重前沿知识的讲授等方面,让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他们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5]。现将实践教学体会和需要重视的问题总结如下。

1加强自身抗体检测的理论学习

在临床检验相关学科中,免疫学检验的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较好掌握免疫检验理论知识是学好免疫学的重要前提[5]。自身抗体检测作为免疫学检验的重点、难点,要求实习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习期间,多数实习生是按照带教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他们并未真正掌握相关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6]。所以在实验开始之前,带教教师应对实习生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总体概述及检测方法介绍,并对目前主流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化学发光法等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系统培训[1]。经过自身抗体检测前期培训后,带教教师有必要每周或每两周安排至少一次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身抗体检测相关理论课,便于实习生对自身抗体检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梳理,也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7]。

2加强自身抗体检测相关技能的提升

2.1自身抗体检测操作技能提升

实习带教期间,培养实习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其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8]。免疫学检验本身就是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然而实习生在校期间主要是理论学习,实践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实习生动手操作机会,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8]。带教期间教师在旁监督,时刻要求实习生按照检测项目以及仪器的操作标准来执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培养实习生规范的操作手法[5]。

2.2自身抗体检测阅片技能提升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免疫印迹法、化学发光法等[1]。其中,自身抗体荧光形态学内容相对复杂,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实习生多加练习。要求实习生厘清免疫荧光检测原理,掌握荧光模型各时期形态[9-10]。日常工作中,带教教师可收集自身抗体相关的荧光图谱,定期对实习生进行自身抗体荧光形态学培训和考核,对每次易错内容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将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实际,不断积累经验,让实习生对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定的荧光核型有个初步认识,养成良好的阅片习惯,以便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具备一定的基础[4]。

3加强临床案例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3.1案例式教学的意义

在临床免疫学教学中,带教教师可结合临床案例开展教学,这种案例式教学通过将真实的临床案例贯穿于教学中,激发了实习生对学习的热情。实习生不仅可以积极讨论,还可以巩固所学免疫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习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11]。

3.2典型案例分享

平时带教教师可收集经典的关于AID的临床案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干燥综合征等。带教教师可将案例对实习生分享。通过真实、直观的典型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带教效果,还易于实习生理解记忆,从而培养他们运用临床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等[5]。

4加强自身抗体检测方面的质量控制培训

4.1构建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自身抗体检测时能排除其影响因素的存在而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确保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满足临床报告发放的要求[7]。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为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效果,必须对实习生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培训。

4.2掌握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目前国内自身抗体检测在AID临床应用中已普遍开展,但自身抗体检测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各个单位采用的检测仪器不同、试剂不同,结果没有可比性,导致检验人员对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把握,因此掌握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要点至关重要。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分析前(例如:项目编号、运输、接收离心预处理等)、分析中(例如:实验操作、主观判断等)和分析后(例如:结果判断、检验报告书写、失控原因分析等)[12],这三部分质量控制做不好都会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从而影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4.3提高实习生质量控制意识

检验实习生对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带教教师应让实习生学习并掌握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理念和方法,严格按照实验室SOP文件操作,控制自身抗体检测的检测条件和过程[5]。相关质量负责人必须加强对实习生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培训,培养实习生从一开始实习就意识到质量控制在检验科工作中的重要性[12]。

5加强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的沟通

免疫学检验与临床紧密结合。日常工作中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要相互交流学习,特别当遇到疑难案例时。如发现某种自身抗体检测实验室结果与临床情况不符时,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必要时会诊,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病史、性别、年龄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患者下一步更好的治疗方案[10-13]。此外,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教师与风湿免疫科医师进行临床案例沟通时,应尽可能使实习生参与进来,进一步培养实习生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在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能力等,让实习生知道,检验与临床息息相关以及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6注重前沿知识的讲授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带教教师可通过前沿知识的讲授,教会实习生如何获取专业相关最新知识并运用这些新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8]。带教期间定期为实习生举办专题讲座至关重要,如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检测及研究新进展等。带教教师可向实习生介绍最新文献及相关专家共识,但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研究内容复杂,实习生理解困难,带教教师在讲课时,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方便实习生理解掌握。带教教师可在每次课后布置相应作业或安排某实习生下次上台讲课,使教师和实习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实习生自己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让实习生养成主动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的好习惯,还可以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以及激发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实践动力[5-6]。

7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

自动检测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标本检测;结果分析;医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 R466.1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b)-093-02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检测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尿沉渣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和电阻抗原理[1],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方便快捷,且价格低廉。本科室为更好地提高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使用,对2009年1月~2010年4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门提供3 86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两种方法检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 860例标本为2009年1月~2010年4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门提供的患者新鲜尿液。全部标本在1 h内完成检测。检测结果均有效。

1.2 方法

对3 860例尿液分别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进行检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完全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严格操作。检测开始前对仪器进行日质控。显微镜检测法采用牛鲍式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1.2.1 仪器选择:本院采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1.2.2 测量精密度:对新鲜尿液标本进行10次测定,计算10次结果的均值,用x±s表示。

1.2.3 携带污染率:对尿液标本分别进行3次高值测定和3次低值测定,并进行计算。

1.2.4 线性:将检测后的尿液标本进行稀释,分别测定稀释2、4、8、16、32倍后的结果。

1.3 数据处理

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结果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密度

全自动分析仪对3 860例尿液的精密度测定结果,白细胞为3.76%,红细胞为5.47%。符合仪器说明书中精密度在(±10%)的范围。

2.2 携带污染率检测

白细胞携带污染率为0.16%,红细胞携带污染率为0.13%,结果可接受,符合实验室污染率控制范围。

2.3 线性

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理论测定值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相关系数分别为:白细胞为0.998,红细胞为0.997,与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1相差无几。

2.4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相比:红细胞浓度>100/μl时,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500/μl时,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分析仪器,常被用于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液检测。是通过菲啶和羧花青两种染色剂[2],对细胞进行染色,随后,利用细胞的荧光度和散射光强度和电阻抗的大小值[3],来区别尿液的成分。

从仪器的线性、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等方面来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较好,质量较高。且由于仪器使用方便,检测速度较快[4-5],可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

需要检测人员注意的是,这种仪器的检测结果,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可能会出现结果的假阳性[6]。在本次3 860例尿液沉渣检测中,笔者发现,当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浓度较大时,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与显微镜检测结果出现了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标本中存在了结晶、霉菌、脓血球等,被仪器错误地判断所导致。

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此方法并不能作为确诊手段。在对患者进行确诊或疾病鉴别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魏文,赵陆伍.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SysmaxUF-100尿液分析仪及人工显微镜镜检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分析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3(3):84-85.

[2]王正蓉,程树强,夏曙华,等.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性能评价[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2):151-153.

[3]王立英.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分析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3):1750-1751.

[4]徐玮,钱建扬,冯恒荣,等.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标本2 420例结果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70-671.

[5]李宏科,闫红娟.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65例小儿血尿来源结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1):84-85.

[6]吴宝花,李柏中,郑淑霞.SySmex UF―1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5):367,369.

自动检测论文第7篇

关键词:更新,附属信息,VBA,扩展数据,自动化

 

一、引言

基础测绘数据的现势性是城市共建共享数据资源机制有效运行的切实保障,以现势性测绘数据源来更新维护其现势性是最佳途径之一。作为现势性测绘数据的生产、加工单位,苏州市测绘院承担了大量建筑物竣工测量、地块实测、规划要素测量等等项目。现势性测绘数据经过检查合格以后及时更新到基础数据源中去,满足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使用。更新维护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数据源、数据附属信息。论文检测。数据附属信息的重要性体现在用户能准确获知所使用数据的相关信息,以便加以查询、分析、统计。本文探讨的是数据附属信息的自动化处理。

二、功能特点

数据附属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源生产时间、数据编号、现场采集人员、更新编号、更新人员、检查人员、更新范围、高程复测周期等等。这些信息可单独填写在基本图的“DJB”层的更新情况记录表内。

常规更新作业时,数据附属信息的收集和填写均人工完成。论文检测。更新人员根据实测项目的范围线人工统计涉及的基本图图格(1~25)、手工输入各类信息;检查人员重新核实相关信息后填写检查员信息。这种作业模式的缺点是出错概率比较高,重复工作比较多,后续检查难度比较大。譬如,检查人员要重新计算图格、要核查相关日期、要填写检查员信息等等,资料室无法对更新成果实行相关信息的自动查询、分析、统计。

苏州市测绘院的CAD平台数据都记录有时间属性,各类项目的命名规则完善,人员组织结构稳定。结合这些特点,利用VBA FOR AutoCAD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数据附属信息的自动填写、自动修改、自动检查,确保填写格式规范、附属信息正确、后续检查简单、系统平台容易辨识,可以很好地免除各个环节的繁琐工作。同时,把现势性测绘项目和更新维护项目的有关信息记录到DJB图元的扩展数据XDATA中去,延伸了数据附属信息的信息量,确保了信息的不丢失、不可变,后续作用也比较明显:

1、一查二查时自动检查填写是否齐全、规范。检查时,根据更新项目编号检索9项内容填写的完整性,只要缺少任何一项都作相关提示。

2、相关人员信息可以根据系统设置的电脑使用者作自动规整。更新时,绘图员的信息自动填写为电脑使用者,其他人员信息按照人员组织结构表常规填写;检查时,一二级检查员的信息自动与岗位判别并自动加以修改。

3、其他软件提取更新信息。更新信息的提取必须有规律可循,扩展数据携带的时间属性、项目属性、代码属性将大大方便以后的查询、统计、分析。譬如基本图的时效性统计就可以提取DJB时间信息后按图格为单位进行分析。

三、功能实现路径

数据附属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要求现势性测绘数据应该满足几个必要条件:

1、数据有范围线并携带时间属性。范围线用于计算图格,时间属性用于提取数据源生产时间。

2、数据文件满足相关命名规则。根据文件名再结合人员组织结构表可以推算相关人员信息。论文检测。

当该现势性测绘数据用于更新时,首先加载到基本图图幅内,根据范围线时间属性获得数据源生产时间,根据图幅编号及图格传递规则计算出所在图幅的图格,高程复测周期和采用图式可按惯例填写,通过特定目录内文件名获取现势性测绘数据项目编号、更新维护项目编号,结合人员组织结构表可以推算出测量员、绘图员、一级检查员、二级检查员,再分别赋予各项填写内容扩展代码,整个更新维护即可完成。整个更新、检查、维护过程只需要轻点几下鼠标即可完成,相关信息填写正确与否会自动提示,不需要关心具体填写内容。

譬如,2008年一个更新维护项目“(苏更五百(2008)第337号)友新路道路工程竣工测量”,其对应的现势性测绘项目是2008年的道路竣工项目,编号是003,由14组完成,则它的文件名为“208DJC00314.dwg”,数据源的范围线时间属性为“drawtime 20081217”,则该数据源在2008年12月17号那天测量绘制。再按组别提取人员信息就可以填写更新情况记录表,如上表之序号13。

1001=苏更五百08337:1000=新路道路工程竣工测量

1001='实测项目编号':1000=208DJC00314

1001='图元系统代码':1000=详见下表

自动检测论文第8篇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三维;进化博弈论;突发检测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志码:A

Burs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data streams in

three dimensional under 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XU Ming1, 2*,LIU Guang-zhong1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 China;

2.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multi-sourcing and heterogeneous data streams in three Dimensional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3D UWASN), this paper gave out a formalized definition and modeling for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s and attributes of burst and presented a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based burs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reducing processing time and improving detec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selection in the size of slide window. 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burst detection algorithm consumes less processing time than traditional algorithm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data distribution, burst probability or maximum slide window size.

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 (UWASN); three dimensional;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burst detection

0 引言

自动检测论文第9篇

【关键词】三维数模;零件;三坐标;检测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个先进的测量设备,它的出现是计量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示着测量方式已经从古典的手动方式向现代化自动测试技术发展,它是一种通用的三维尺寸测量仪器,由三个互相垂直的测量轴和各自的长度测量系统组成的机械主体,它已经成为检测行业的必须配备。随着三维软件的不断进步,各大测量机生产厂家都推出了各自的基于CAD技术的测量软件,可以将设计好的CAD模型直接导入到测量软件中。目前,基于CAD的三维检测成为发展的热点。

1 三维测量原理

三坐标测量需要x、y、z三个方向的运动导轨,以便于精准的测量出空间范围测点的坐标位置,也可以这样认为,三维测量可以对其可测量允许范围内任意点、线、面等实施测量。不管测量物体的形状如何复杂或者表面的形状如何的不规则,只要是测量机的测量头能够感受到的地方,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它的坐标值,经过数学计算算出它们的集合尺寸和相互位置关系,并借助于计算机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时把需要测量的工件置于测量的范围内,通过机器运动系统带动传感器即测头实现对测量空间内任意位置的被测点的瞄准,当瞄准实现时测头即发出读数信号,通过测量系统就可以得到被测点的集合坐标值,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经过数学运算求出待测的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关系。

2 基于CAD的三坐标检测技术

以往的零件三坐标检测技术,通用的方法是通过设备的数模软件生成测量所需要的特征点或者特征线,并将生成的这些特征点或线作为测量的参考值,控制三坐标测量机对这些特征点或线进行测量,由此得出工件的实际尺寸数值,将这些实际数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这种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必须要提前获取测量工件各监测点的理论数值,并且,在测头测尖半径磨损后很难进行补偿。而现在最先进的测量方法,就是把已经建好的三维模型采用合适的方法导入到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软件里,然后将工件坐标系和机器的坐标系找正,然后将捕获的工件数值与理论数值进行对比,最后输出测量结果。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得到最终的对比数据,必须要解决三维模型导入、坐标系找正、数值比较这三个最关键的技术问题,下面将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2.1 导入模型

正确的导入零件的三维模型是最终实现测量要求的首要要求,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方法,使三维模型正确的导入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软件里面。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各种不同类型的CAD软件,例如UG、PROE等,由于软件开发商开发方式的不同、开发商利益等问题,软件的开发语言也各不相同,在完成零件绘制以后,各自生成的零件格式很不相同,并且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无障碍的打开,没有互相读取的功能。这是必须要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为了顺利的解决这个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在这个行业内建立了几种数据交换标准,里面比较典型的代表有STEP和ICES。从目前来说,IGES在我国应用的最广泛,IGES能够实现CAD或CAM之间系统数据的相互交换,比较方便,虽然它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模型导入的时间过长、导入后过大、容易丢失模型的部分特征等,但是国内的三维测量机厂商也都将IGES作为推荐模型导入的标准,因为它的接口标准比较通用,它为CAD/CAM技术在世界的推广和应用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目前一些三坐标测量机的软件开发商也开发了一些直接的模型读入接口,例如CATIA模型直接读入、UG模型直接读入等,这些虽然不需要中间的转换过程,但是,这种直接接口一般都需要花比较昂贵的价格进行购买。

2.2 坐标系的找正

坐标系的找正是三维数模零件三坐标检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不管检测软件中是否有三维模型的导入,都必须要很好的完成这个工作,将机器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正确的对齐,只有这样,以后测量的数值才具备可比性。一般来说,对于箱体类的零件,一般来说都会采用3-2-1的方式建立坐标系,根据零件上互相交错的点、线、面来确定坐标的坐标轴位置和坐标原点,通过这个坐标系来对工件进行找正,这是最常用的找正方式,通行用很强。在寻找坐标的基准时,应该首先考虑那些便于加工、位置比较恰当的特征,最大限度的减小找正误差,对于已经建立好的坐标系,还应该考虑一些别的因素,例如坐标系可以移动、旋转等,以便于后续的实际应用。不规则的零件的坐标系找正比箱体类零件复杂的多,特别是零件中找不到具有明显特征点的情况,例如三个空心,通常采用方法是量出实际数值,并将此与理论数值对比然后进行找正。下面着重的说一下当在工件上找不到明确特征的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实际的测量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将丈量数值和理论数值进行恰当的直接对应,采取的解决方法一般都是迭代找正。

2.3 恰当的捕获理论数值

在完成了三维模型的导入和机器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找正工作后,恰当的捕获理论数值就变的简单一些,对于一些比较标准的特征零件,例如箱体、圆轴等,软件只需要能从CAD数模上选取识别该特征,可直接对理论数值进行提取。对于自动测量这种情况,机器可以根据导入的三维模型而进行自动的程序编制,指导设备运动到特征的理论值附近进行数据测量,ARCO CAD的用户可以在使用DMIS语言进行测量程序的编写。

2.4 报表的输出

ARCO Reporter是ARCO软件中的一个应用子程序,它的功能是根据测量的结果生成结果输出报告,并且将她与ARCO测量软件创建的项目互相联系起来。在进行结果输出之前,必须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在建立输出报告以前,必须要有项目的文件、DMIS语言的零件程序或测量输出文件,尽可能的搜集全面的数据,以便于输出报告的可信度更高。这样以后,我们建立的数据输出报告便可以与后面的多次测量紧密联系,以便于得到带有测试结果的可打印输出的报告。

3 结论

上文首先介绍了三坐标测量的原理和测量方法,然后介绍了三维数模的零件三坐标检测的检测过程,使读者能够了解三维模型的导入方法和方式、工件坐标系和机器坐标系的找正对齐、理论值的捕获方法、报表如何输出等。希望上文的所有相关介绍能够对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建荣,黄志斌.基于三维数模的零件三坐标精度检测[J].广东科技.2013(11).

[2]陈洪浚,祝时春.基于三维数模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

[3]王刚.汽车车身三坐标测量与数据处理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