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测量工作目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2:02

测量工作目标

测量工作目标第1篇

摘要目的:建立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为护理人员绩效公平分配及建立护理级别收费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经过专家咨询后建立包括2个一级指标和76个二级指标的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结论:初步形成了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

关键词 德尔菲法;分级测量;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2

作者单位:830011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田萍:女,硕士,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通信作者:李星梅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科研基金项目(WFY2012005)

工作量是进行绩效分配、人员配置的依据,准确的测量护理工作量对于公平的绩效分配、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尤为重要。目前,测量护理工作量的方法较多,且各有利弊,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不同护理级别,相同护理操作所需操作时间也不完全相同,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构建一套适用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实现准确测量护理工作量,为分级护理收费标准及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客观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由5名预测专家领导小组及30名函询专家组组成。预测专家领导小组5名,1名护理部主任,1名科护士长,3名病区护士长。学历:大专1名,本科3名,硕士1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任护师1名。函询专家组专家为来自新疆、西安、安徽3个城市的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30名。均为女性,年龄30~52岁,平均(38.55±7.55)岁。学历:大专2名,本科22名,硕士6名。职称:主管护师8名,副主任护师17名,主任护师5名。

1.2方法

1.2.1设计问卷预测专家领导小组以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为理论指导,在查阅文献及与病区护士长及三级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基础上建立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3部分:(1)致专家信。向函询专家致谢并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对查阅文献的分析情况。(2)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及专家权威程度调查表,包括专家一般资料及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熟悉程度按照Likert分级法分为很熟悉、比较熟悉、一般熟悉、不太熟悉到不熟悉,分别评1,0.8,0.6,0.4,0.2分;判断依据包括理论分析、实践管理经验、国内外学习、直观感觉4个条目,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分别赋予0.5,0.4,0.3分。(3)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包括二个一级指标和88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具体的护理操作项目。请专家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定,指标的重要性依据护理项目操作工时是否受患者护理级别影响即是否受患者病情程度、自理能力等影响。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表格下方附意见修改栏,专家可增加意见或提出建议。

1.2.2函询专家进行2轮函询,函询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和回收。第一轮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93.33%),17位(56.67%)专家提出修改意见;问卷回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汇总,按照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筛选、确定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第2轮函询问卷依据第1轮结果及专家意见修改形成,评价内容与第1轮一致。所有专家均会收到上第1轮问卷调查的结果。在第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以不记名方式表达或修改上一轮结果,要求专家确认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指标重要程度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第2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100%),4位(14.28%)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时结束函询。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专家的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Cr)表示,权威系数(Cr)=判断系数(Ca)+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Cs)/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w)表示。筛选指标以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变异系数<0.25为标准[1],预测专家领导小组结合函询专家意见进行指标筛选。

2结果

2.1专家的权威程度(1)Cr本研究中,Cr为0.725~0.925,平均0.830。(2)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第1轮函询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均数为4.06,83.40%的指标均数>3.50。第2轮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均数为4.55,96.70%的指标均数>3.50。(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第一轮专家咨询中,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507,经χ2检验,χ2值为6.000,P值为0.014,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372,经χ2检验,χ2值为367.047,P<0.001,变异系数为0.0664~0.2939,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比较好。第二轮专家咨询中,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540,经χ2检验,χ2值为16.200,P<0.001,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425,经χ2检验,χ2值为334.544,P<0.001,变异系数为0.0322~0.2127,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比较好。

2.2患者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的筛选与修改第1轮函询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8个二级指标;根据函询结果作如下修改:一级指标中将“分级护理测量项目”和“非分级护理测量项目”改为“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和“非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对二级指标作相应的修改。专家函询结果:“非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中“打印输液卡、条形码”“贴血便痰体液标签”“药品交接”的指标的重要性均数分别为4.80,4.60及4.87,变异系数分别为0.0847,0.1083及0.0709,将其由“非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改为“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护理查房”“病例讨论”的重要性均数分别为2.25,2.10,变异系数分别为0.0928,0.1123,将其由“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改为“非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将“送修物品”“报修故障”合并为“消除故障”。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76个二级指标。

3讨论

3.1患者护理工作项目测量的现状大多数护理管理者将护理工作项目分为直接护理项目和间接护理项目[2-3],任小英等[4]提出非护理工作项目,如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费用解释、仪器维护、教学等;赵光红[5]将其归为间接护理项目。考虑到护理工作随机性强,不同医院的工作内容有差异,刘华平等[6]则将这些项目列为不需测量的机动项目。王诗尧[7]的研究将护理工作项目分为收费护理项目、非收费护理项目不需要测量的护理项目,每天由研究者测量1名护士一天的工作量。此种测量方法优点在于由一个研究者测量,所测结果相对准确;弊端在于将处理输液或仪器故障、教学等纳入不需要测量的护理项目,这样测量出工作量不能真正反映全天的真实工作量,而且反映的是测量阶段的护理工作量,以此为依据计算出的护理人员配置具有片面性。

3.2建立患者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体系的意义建立患者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体系,将护理工作项目分为需按护理级别测量项目和不需按护理级别测量项目,在测量护理工时需按护理级别测量项目根据患者护理级别测量,能准确区分不同级别患者同一操作项目所耗费护理工时不同,从而不同级别患者一天的护理工作量存在差异,为护理人员绩效公平分配及建立护理级别收费标准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将处理输液或仪器故障、教学等纳入不需按护理级别测量项目,这样测量出工作量能真正反映全天的真实工作量,增加了护理工作项目测量的全面性。进一步来说,准确测量各级别患者护理工时,根据各医院每年患者不同级别患者人数,可较为准确计算各医院年护理工作量,有助于推算各级别患者日平均护理工作量,为医院护理人员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3.3患者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体系指标的特点分级测量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是操作项目护士是否需要以患者护理级别进行测量,换而言之,执行操作的时间是否受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自理能力的影响。根据此建立2个一级指标体系“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非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

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体系涵盖内容全面。分析二级指标体系,可以发现,“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与“直接护理项目”涵盖的内容相近,而“非按级别护理测量项目”则涵盖了“间接护理项目”及“不需测量的机动项目”。

4小结

本课题建立护理工作项目分级测量指标体系,测量过程耗费较多的人力、时间,探求简便、易行、高效的测量方法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郭秀花.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67.

[2]杨辉,范艳敏.临床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4):941-943.

[3]霍焱,尚少梅.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07,22(4):72-74.

[4]任小英,王桂兰,喻姣花,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调查与编制测算[J].护理研究,2003,17(4A):415-416.

[5]赵光红,阮满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工作量测量项目的框架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8,23(19):4-6.

[6]刘华平,巩玉秀,么莉,等.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27-29.

[7]王诗尧.普通外科病区基于工时测定计算护理人员配置的研究[D].北京:中国医科大学,2010.

测量工作目标第2篇

关键词:项目化情境教学应用型技术技能型

建筑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测量工作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也是毕业生立足施工一线的核心技术能力,因此该课程教学的好与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均在封闭的教室进行简单授课,仅能讲授一些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只能做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如何开展,便成为新时代建筑专业教学的研究课题。江苏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了基于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目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过程中。[2]以技能模块为导向,配合情境教学,形成建筑工程测量的十次实训任务,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建筑工程测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细化教学目标

将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地形图测绘、应用及误差知识;(2)掌握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高差观测、水平角观测、水平距离观测;(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知识;(4)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各种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2)具备小地区控制测量和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的能力;(3)具备建筑物施工放样、建筑物沉降观测和解决其它测量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1)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2)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3)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知识目标的选取对应能力目标,需要学生具备工程现场的常用必备技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知识讲授目标。能力目标应在知识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形成知识和能力齐头并进的常态,不断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成职业能力的形成,通过教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建筑工程测量的课程讲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技术技能以及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所以项目化实施很有必要,也需要花功夫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2项目化实施

将建筑工程测量拆分为三大技能模块:基本测量技能、普通测量技能、专业测量技能再讲这三大技能拆分为七项情境,具体实践过程中为对应的十次实训: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点位测设、地形图应用、施工场地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竣工测量。七个学习情境、是个工作过程,每个工作过程包括若干工作内容,不同的工作内容包括不同的知识技能,不同的知识技能进而构成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测量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上讲授理论知识,实训基地进行测量实训,每一项实训均制定实训任务书以及记录观测数据用的外业记录表,通过课堂的理论知识讲解,使学生掌握每一项实训技能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样再去进行实践,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实训工作的原理,也能够调动学生进行实训的积极性,通过实训环节也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再回归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能够确保学生真正牢靠地掌握测量的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技术技能的同时,最终构架成职业技能体系,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较好的技术技能铺垫。

3项目化教学成果

通过将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目标细化,实现项目化情景化教学,使得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收效较好,真正培养学生建筑测量的必备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完成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讲授后,由学校牵头组织测量技能大赛,以测量大赛为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的竞赛,再次让学生强化测量技能。学生以参赛的心态去比拼技能,对原有的技能进行进一步强化。通过比赛的宣传也为以后的新生学习测量起到较好的宣传引导作用,最后评选出单项技能优秀个人以及团队合作优胜小组,这样既能起到让每一位参赛选手提高自己的作用,又能强化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团队协作的能力。再者,积极组织测量员培训及考核工作,针对要求积极上进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考核,获取测量员证书,证书的获取是测量技能的一种鉴定和认可,也是未来就业的敲门砖。为最终形成职业面向的就业能力提前作好铺垫,也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门课程的讲授思路也许是一个大学新生培养正确专业学习思路的指引。

4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存在的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如何将教学知识合理地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项目化实施过程中还对实训场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情境的设置就需要对应的场地支撑,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结合学校实训基地现状进行精心的设计。有了实训基地后还需要购置匹配学生数的仪器台套数,这些仪器应优先考虑工程中经常应用到的常用品牌仪器。唯有建立好实训基地,配置好硬件设备,才能为建筑工程测量的情境化教学以及细化的十次实训作好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真正做到项目化教学,既要提高任课教师的能力,同时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测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5总结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的开展,需要细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设置情境教学,进行十次实训,开展测量大赛,组织测量员考证,建立实训基地,购置实训仪器。为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助力,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力,最终形成职业就业能力。课程的讲授不仅成为讲授知识的过程,更成了引领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实践的过程,最终培养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建筑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输送保障,形成良好的建筑专业培养模式体系,也为其他课程的项目化开展提供模版和参考,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测量专业化项目化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天宇.《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4(14).

[2]裴俊华.《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索[J].甘肃科技,2010(15).

[3]陈万鹏,陆天宇,郑惠虹.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考核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测量工作目标第3篇

关键词:地铁;侧面墙;单面模板技术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subway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bout the subway construction of side wall single-side big template technology discussion is increasing. The author intends to do a bit of thinking about this problem.

Key words: the subway; Lateral wall; Single templat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纵观我国的地铁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北京地铁的建设,而我国地铁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使地铁的建设者们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和管理经验。笔者曾参与过国内地铁的建设,逐步体会到项目管理在地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项目管理在地铁应用的问题与同仁们一起探讨研究。

关于铺设地铁单面模板前的测量工作

在铺设地铁单面模板前必须做好必要的测量工作,测量的复核和检算制,控制网点平差及其他数据由两组人员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较核。重要部位的放样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路线检核测设,以确保正确。测量工作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优先采用具有闭合条件的方法,避免误差超限产生和错误。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测量时,制定并落实误差监控手段,对各种误操作必须有查错功能和纠错能力。测量外业原始记录完整,测量成果资料齐全、计算准确、工整清楚,必须有计算者、复核者签字,项目总工程师签认。为确保地铁建筑物空间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我公司将派具有地下工程测量经验的专业测量工程师和经专业培训持测绘证的测量人员组成专业测量队,负责施工测量工作。并根据工程项目需要的规范要求标准配备测量仪器,用于现场施工测量。关于测量队的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本项目测量工作采用二级分工负责制,项目部设专业测量组,车站施工队和区间施工队各设一个测量组[1]。专业测量组负责本项目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测量、地面定线测量、贯通测量、竣工测量及施工放线进行检查复测,并对施工队测量组工作指导、检查、督促,各施工队测量组负责日常施工放线、放样测量工作[1]。项目总工程师指导和检查测量工作。各项测量工作须严格执行复核制度,未经复测的桩点、未经复核的内业资料不得使用,未经复核的测量成果不得用于上报资料或现场交底。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的规定,施工前,测量队对业主在交接桩时提供工程范围测区有关GPS点、精密水准点等进行复测。复测时按照首级控制网点同等精度进行观测,并与邻近标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并将复测成果书面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我们还要做好控制测量工作。复测工作完成后,在首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等实际情况制定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方案,现场选点、埋设控制网标石后组织施测。

关于车站结构施工测量和单面模板技术

车站结构施工测量要保证;⑴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应依据线路中心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mm。⑵底板砼立模的结构宽度与高度,预埋件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必须在砼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⑶结构边、中墙模板支立前,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心线放样,放样允许偏差为±10mm。⑷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点设在模板上,并测量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10~0mm之内,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在+15~10mm之内。⑸车站结构施工完成后,要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线路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中线点的测量方法和复测精度按照施工控制导线的标准要求,高程控制点按照地下高程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标准要求进行复测。同时必须保证车站施工过程测量的复核控制[2]。具体应该做到:⑴框架成型过程中,板、墙、梁、柱分步放样均应注意复核线间距、建筑净空。⑵站台墙在导线贯通、中线调整测定后施工。⑶限界确认准确无误后才可进行施工[2]。

隧道测量与单面模板技术

隧道测量的进行直接关系到后期侧面墙的铺设和单面模板的制作。隧道测量具体要做到:⑴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近井点与GPS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近井点设固定标志,其他地面趋近导线点可设临时标志。⑵地面趋近导线全长不超过350m,平均边长60m,最短边长大于30m。趋近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按照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标准执行。⑶趋近导线采用严密平差,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在±10mm之内。

地铁供电项目和地铁侧面墙铺设

地铁供电问题,需要考虑照明灯的铺设、摆放和安装问题,这直接与墙面铺设相关。地铁照明设备设计与安装的好坏,直接与地铁侧面墙的铺设好坏相关。地铁建设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4 、5年的时间。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地铁工程供电系统的特点和进入时期,划分了如下几个阶段: (1)项目准备阶段;(2)招标阶段,包括标书编制、发标、清标、定标、合同签定; (3)合同执行阶段,包括设计联络、图纸设/审核、设备生产/监造、工厂试验、交货; (4)安装调试、系统联调阶段; (5)受电、送电阶段;(6)竣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到:(1)业主满意是宗旨;(2)地铁供电系统功能的达标是追求的结果; (3)保证“里程碑”、工期计划的实现是目标;(4)质量保证是根本;(5)体现成本控制、降低和减少工程风险于过程控制[3]。

目前业主和设计方或承包方普遍缺乏明文规定的管理程序,经常是“跟着感觉走”,想起什么事情临时决定,抱着“反正你得满足我的要求”的思想。为了提高地铁项目的工作效率,规范项目各方的行为,明确业主与设计方或承包方之间的工作流程,使双方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实施。

项目计划的制定和控制及相关技术要求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前提,良好的、可实施的、可操作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基础。项目计划的制定不是闭门造车,它要求计划制定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1)采用WBS任务分解的方法来分解项目管理内容;(2)确定各主要阶段的“里程碑”,依据“里程碑”,将总工期按阶段性质分成若干子目标,并以“倒排”工期的手段,进行各阶段工作计划的制定;(3)全面控制招标、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周期。同时我们必须:(1)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编写进度报告;(2)分析子项目的相互影响和衔接关系,分清轻重缓急;(3)分析计划提前或延迟的原因,修正下阶段计划。

总结

文章详细论述了在铁路工程中用侧面墙单面大模板技术相关的方面,包括隧道建设和地铁照明等问题。铁路工程中侧面墙单面大模板技术是个综合性问题,对于它我们还要认真地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佼.冷冻法施工在地铁工程中的运用[J].工程科技.2009,02.

[2] 陈卓.浅谈地铁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陕西建筑[J].2010,09.

测量工作目标第4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管理;项目意义

Abstract: As people life quality rise ceaselessly, people on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ssues more seriously. Good quality detection is to preven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of the important premise and guarante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concept,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and current detection problems,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test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quality; detecti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0-0020-02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特性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建设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它有如下六个特性:

(1)合法性。检测的过程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具有合法性,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2)科学性。检测依据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检测的方法理论上严格论证,实践中切实可行。检测理论、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科学、合理、适用。

(3)公正性。由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测工作以法律为准绳,以技术标准为依据,检测结果遵循以数据为准的判定原则,客观、公正。施工企业、监督和监理单位使用的检测方法都相同,对同一检测对象,检测的数据结果可比对,具有唯一性。

(4)真实性。各检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中所有信息应清晰、准确;检验样品、各种流转凭单、检验报告全面实现条码化管理,相关信息录入通过条码扫描实现,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5)准确性。检验工作中,各种原始记录齐全、信息真实、完整,严格依照国家最新检验标准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报告和检验结论公正、规范、准确。

(6)局限性。一般说来,检测只能针对试样进行,用试样的质量特性来代替全体产品的质量特性,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抽样的代表性偏差大,检测结果对产品质量甚至有可能出现误判。因此,质量检测具有局限性。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保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和技术保证,其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1)提供数据信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提供检测的数据和信息,不仅为设计单位提供了科学的、量化的设计依据,而且为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供了重要的控制和监测依据,使参建各方能科学地组织施工、调整施工方案和优化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盲目投入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2)工程质量控制。通过工程质量检测,能够从源头控制建设材料的合格使用,不仅可以防止劣质建设材料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实体检测来判断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杜绝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保证投资者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

(3)工程质量评定。作为建设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反映实体质量满足设计规范的程度,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为建设工程最终质量评定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大量建设工程的动工带动了各工程领域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瓶颈。工程项目若采取常规的施工技术、材料和工艺,将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只有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极其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的过程精品,完全实现设计目标和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工程建设要求,使一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得到实际应用,为建设工程的高速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我国建设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原有施工验收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和参数已经满足不了工程质量的需要,特别是涉及到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质量检测项目及参数在现行的规范中出现了空白,从而留下了安全、质量隐患;同时,由于不能确定这部分新内容的检测标准,使得在工程投资时出现了一定的工程费用增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原有检测项目及内容中存在一些缺项,使得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出现责任主体不明确,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形成一套从工程开始、过程中、竣工后的统一检测项目及参数的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出现了有的缺项及有的缺参数,造成某些工程质量检测不规范行为的监管缺失。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通风与空调”、“智能建筑”及“电梯”等功能分部中,都存在电源及控制导线的安装施工内容,面向这些施工应设立如下分项工程:线缆管槽敷设;线缆敷设;线缆连接与检测等,但该“标准”中没有,造成了验收内容的缺失。因此,验收单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标准体系来满足“验收标准”的推行,这套标准体系必须由施工工艺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和评优标准组成。该体系通过确定科学合理的统一检测项目,并使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以定量参数的形式在这套标准体系的管理规定要求和质量验收要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将该体系扩展到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执行定量的参数标准对工程质量验收起着决定性作用。该体系强调项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工程检测的验收要求,达到这些要求是项目质量的可靠保证。

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大多是沿袭较老的标准,这些标准与实际工程标准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建设工程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正视滞后的标准与现阶段工程实际的矛盾。因此,研究与时俱进、统一规范的检测项目及参数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测量工作目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深度参与;施工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改革;实践

随着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测量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但目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课内实训和综合实训普遍存在实训内容与工程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智能建造背景下测量新仪器、新技术涉及较少、实训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的企业需求,无法达到基层一线技术骨干的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技能,依托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筑企业深度参与,通过校企合作成立的生产教学公司,开展了课程内容对接工作内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的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研究,经过实践取得了实效。

一、基于“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建工专业依托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夯实专业基础、岗位分流强化、企业实践教学”的“三段递进式”教学组织方式。对标人才培养目标,聚焦施工测量岗位胜任力,构建能力递进的“三阶段、四模块”测量课程群。第一阶段(2、3学期)通过模块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模块二建筑工程智能测量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基础测量能力,夯实测量基础。第二阶段(4、5学期)针对分流后的施工测量岗位,通过模块三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培养学生高阶测量能力。第三阶段(6学期)企业实践培养,通过模块四测量岗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测量岗位综合能力。针对第二阶段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学生测量能力的要求,综合设计岗位技能强化训练项目。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依据建筑工程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实训项目;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1],基于真实在建工程开展“教学施工一体化”教学实践;引入职业岗位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展基于成果的校企“双导师”评价,以利于学生建筑工程测量系统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开展技能强化训练

(一)基于企业测量主管岗位能力任职标准进行课程设计

联合建筑施工企业,对标企业测量主管岗位职务工作标准,聚焦施工测量岗位职务能力要求,融合智能建造中的测量技术要求,开发测量岗位能力标准,编制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标准。坚持基于真实工程、理实一体的改革原则,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取消内容陈旧、滞后于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知识,增加RTK测量技术、Cass软件应用、测量机器人应用等新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

(二)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开发实训项目

专业岗位职务能力是针对某一个专业岗位,根据岗位职务、岗位职责要求,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建工专业岗位职务能力,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施工管理岗、施工测量岗等专业岗位,通过校企合作“三段递进式”系统化教学培养,使学生具备专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针对施工测量岗位分流强化阶段人才培养要求,联合行业、企业测量技术人员、教育专家、专业教师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开发基于施工过程的系统化建筑工程测量实训项目,形成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全过程、系统化测量实训项目,包括八个施工阶段,对应十个实训项目,以及三十一个与实岗能力对应的工作任务,详见表1。程资料,明确实训内容与目标。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熟悉实训内容、编制测量方案,通过校企双师指导,修改完善形成指导实操的测量方案。现场组织实施阶段,学院教师准备好测量仪器工具,带队到达施工现场;企业导师准备好现场工作面,进入作业区前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学生安全防护设备,保证现场实训的安全性。学生按小组进入现场作业区域,在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基于真实工程的实训任务。课后总结阶段,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校企双师进行提问答辩,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下面以施工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中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实训项目为例具体说明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第一,课前准备。一是编制实训任务书。联合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组建由企业技术及管理骨干、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双师指导团队,共同研讨制定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教学施工一体化”实训任务书。明确实训目标、内容。首先,实训目标。根据在建住宅楼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区高程控制点进行±0.000标高测设;根据首层地面标高、结构施工图进行建筑物高程传递,在施工层测设结构0.5线,为施工层提供高程基准。其次,实训内容。根基于施工过程的十个施工测量工序、三十一个工作任务,涵盖了施工全过程典型测量工作,使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系统性训练,充分体现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要求,真正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

(三)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强化训练课程涉及建筑工程完整的测量工作任务,需联合多个不同施工阶段的在建项目,包括开工准备、基础施工、地下室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砌体工程施工等完整的施工过程,进行实训项目高效穿插,实现全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强化训练。通过课前准备、现场组织实施、课后总结三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课前准备阶段,校企教师共同编制实训任务书,收集工程资料,明确实训内容与目标。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熟悉实训内容、编制测量方案,通过校企双师指导,修改完善形成指导实操的测量方案。现场组织实施阶段,学院教师准备好测量仪器工具,带队到达施工现场;企业导师准备好现场工作面,进入作业区前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学生安全防护设备,保证现场实训的安全性。学生按小组进入现场作业区域,在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基于真实工程的实训任务。课后总结阶段,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校企双师进行提问答辩,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下面以施工测量岗技能强化训练课程中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实训项目为例具体说明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第一,课前准备。一是编制实训任务书。联合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组建由企业技术及管理骨干、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双师指导团队,共同研讨制定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教学施工一体化”实训任务书。明确实训目标、内容。首先,实训目标。根据在建住宅楼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区高程控制点进行±0.000标高测设;根据首层地面标高、结构施工图进行建筑物高程传递,在施工层测设结构0.5线,为施工层提供高程基准。其次,实训内容。根据实训目标进行实训内容分解,包括如下实训任务:建筑物高程传递方案制定、建筑物底层±0.000标高测设、施工层结构0.5米线测设及检核。二是实训资料收集。联系在建项目测量主管,收集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施工区高程控制点高程数据等资料。三是测量方案编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工程资料编制建筑物底层±0.000标高测设方案及建筑物高程传递方案,测量主管作为企业指导教师与学院教师审查各小组测量方案,进行总结、点评,形成适合在建项目的测量方案。学生根据测量方案,为基于真实项目的现场实践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第二,实训现场组织实施。一是班前安全交底。表1 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的实训项目设计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在建项目之前检查学生安全帽、劳保鞋及服装穿戴情况。进入施工现场前由安全主管进行班前安全教育,明确施工现场危险源,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二是实训任务实施。由企业测量主管、测量员和学院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作业区域,分配实训任务。首先,建筑物底层±0.000标高测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施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后视点,使用水准测量方法在建筑物三个角点测设±0.000标高,并做好标志。其次,施工层结构0.5米线测设。用钢尺沿结构外墙,由建筑物三个角点处±0.000标高线向上竖直量取设计高差,在施工层柱子钢筋上做出0.5米线标志。测量过程中钢尺下端配重,保证钢尺铅锤。用水准仪检核施工层的三个标高点,其误差应≤±3毫米。合格后以其平均标高作为该层的0.5米标高。若建筑高度超过一尺段(30米或50米),可每隔一个尺段的高度,精确测设新的起始标高线,作为继续向上传递高程的依据[4]。第三,课后总结评价。完成实训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实训内容、工作流程、操作技巧、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制作汇报资料。并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汇报,企业指导教师和学院指导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进行提问答辩及考核。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真实工程为载体,开展“双导师”指导、“双场地”教学的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校企双师全程参与,理实紧密结合,以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充分发挥校内教学与现场实践的教学优势,提升学生测量综合能力。

(一)“双导师”指导与评价

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联合项目测量主管、技术骨干与学院专业教师,组建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双师指导团队。企业教师与学院教师全程参与密切配合,实训前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前确定实训项目,及时提供现场实践作业面,审查学生测量方案;实训中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后的课程考核由企业导师和学院导师进行“双导师”评价,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权重各占50%。通过测量知识考核、核心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方式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

(二)“双场地”教学

基于真实工程,开展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双场地”教学,充分发挥校内教学与现场实践的双场地优势。根据真实项目工程进度,灵活安排课程实施计划,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紧密而有效结合,使现场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实战演练场。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

(三)“双制度”管理

学院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学生在校内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入企业施工现场,需明确企业规章制度,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行动导向,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以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开展基于施工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充分体现课程实践性。每个实训任务设计工作要根据测量前期准备、测量方案编制、班前安全交底、测量任务实施、测量工作检查、工作总结评价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测量工作,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5]。

(五)强弱结合,团队协作

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为使每位学生测量技能得到全面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强化,教师应分析学情,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与长处,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进行分组,形成强弱结合的合理搭配,以利于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选派小组组长,明确责任义务,强调合作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团队的积极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合作学会分析、总结、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施工测量岗位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改革实践,聚焦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开发基于施工全过程、系统化建筑工程测量实训项目,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学生通过系统化训练,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有了全面认识,建立起系统化测量工作思维,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进入企业便能够独立承担一般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工作,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于桂阳,等.服务生猪产业链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新五丰现代畜牧产业学院为例[J].湖南畜牧兽医,2022(1):40-43.

[2]魏静,林华.关于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162-163.

[3]翟翊,等.提高“现代测量学”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2):109-111.

[4]王丽,杨文军,葛科.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1):139-140.

测量工作目标第6篇

关键词:土地勘测 勘测质量

中图分类号:G352.4

土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土地勘测质量,则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地勘测质量进行探讨。

一、土地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的项目来看,乃至国家投资项目,规划设计均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项目规划不符合当地工农业生产习惯,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脱离实际,地形情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困难没有全面考虑。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测图比例尺不能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在项目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进入项目区内及群众当中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没有摸清楚项目区的实际地形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实际。确定项目的时间较晚,往往在项目需要上报前的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才委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工作,为了不耽误项目的正常上报,只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自然造成规划设计报告的质量低劣,深度不够;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经常凭借经验“闭门造车”。在这些情况下出现勘测质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二、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措施

1、充分认识土地勘测质量的重要性

土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提供土地测绘公共服务是国土资源局测绘工作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很多所辖范围内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已全面实施,测绘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土地测绘服务保障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强。针对在土地勘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勘测质量不高、勘测任务备案管理制度不落实、勘测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应提升对土地勘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基础勘测工作入手,提高勘测质量。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系统人员做好土地勘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对进一步做好测绘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为增强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测绘法》等法律法规,并与其它法律法规宣传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并形成宣传合力,不断增强勘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测绘宣传工作,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测绘法制环境,取得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对土地勘测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各项勘测法律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增强服务意识,提供土地勘测服务水平。土地勘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勘测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因此,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谋划,主动服务,及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规划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勘测保障服务,使勘测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的监督

加强土地勘测质量监督的检查工作,强化土地勘测成果汇交,提高勘测服务保障能力。按照《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完善测绘项目监理制度。结合盘县实际,完善年度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流程和评定标准,健全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市级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开展常态的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土地勘测成果汇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测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土地勘测产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

3、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土地勘测诚信体系和评估标准,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三结合”的有效监管模式。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测绘行业服务标准和测绘单位诚信评估办法,量化指标值,明确评估指标。二是签订《测绘单位诚信服务承诺书》。三是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信息公开制度,四是开展土地勘测诚信服务调查工作,填写《测绘单位诚信服务用户调查表》,并在项目完成后,将其作为勘测成果汇交的要件。

4、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

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规范土地勘测项目备案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测绘成果统一对外提供制度,确立对外提供土地勘测成果资料的严肃性、权威性。对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测绘成果均需统一加盖测绘资质专用章。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勘测质量管理制度、勘测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测管理工作制度,为生产优秀土地勘测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5、加强土地勘测业务培训提高勘测成果质量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改善人员结构。改善从事勘测工作人员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勘测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勘测队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土地勘测成果质量。从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学习《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业务行规;从学习方法上,采取书面学习与野外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形式上,采取老手带新手,技术熟练的组长带组员的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每个勘测队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提升土地勘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创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效能,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真正让服务理念和效能意识深入人心。

6、健全土地勘测机构机制,构建和谐土地勘测发展环境

加强土地勘测队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勘测队伍,为全县公益性勘测和政府应急勘测提供队伍保障。充实土地勘测管理人员,注重测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构建和谐土地勘测的发展环境。

7、认真做好测量标志普查、管理及维护工作

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底数。组织人员通过全面、彻底地普查,全面掌握县域拥有的永久性测量标志数量以及状况。二是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对完好的测量标志分别建立档案,利用《测量标志管理系统》软件,全部实施微机化管理,同时详细拍摄各测量标志的点位、标志及附近现状照片,做到底数清楚,现状明白。三是明确责任,加强保护。对各个水准点、三角点、B级GPS点全部委托测量标志所在地乡镇国土资源所(站)保管,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落实到所(站)、责任到人,并要求各责任人增强责任意识,定期进行检查,切实加强保护。

三、总结语

在土地勘测工作中,应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监督和业务培训,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体系,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为提供高质量的土地勘测服务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测量工作目标第7篇

关键词:测绘质量;控制;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目前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1)、缺乏项目技术设计书的编制

个别测绘单位的技术人员跟不上测绘新标准、新技术的步伐,产品生成完全按照自己的作业习惯,很多测绘单位的测绘成果基本上都是自测自用,缺乏对项目技术设计书的编制,有些作业人员甚至不知道测绘标准和规范的存在,将没有通过质量检验的测量成果直接投入使用,产品质量缺乏外部监督。

(2)、未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未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现象主要存在,有些测绘单位对测绘技术质量负责人没有进行明确,有些测绘单位没有按照省测绘管理部门要求设立专门的技术质量检验机构,有些测绘单位虽然设有质检部门,但是专(兼)职质量检验人员的职责不明确,有的甚至没有设立专职技术质量检验人员,

(3)、人为方面的问题

不管在做任何工作中,人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决定着工作的成败。在测绘中人对测绘质量存在直接关系,从选择测绘方法到实际操作,再到整理测绘数据等都离不开测绘人员的参与。若测绘人员道德水平低下、素质较低、没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等因素,都会对测绘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影响。而有一些测绘单位,为了获得较大利润,缩小测绘成本,让非专业、专业技能不高的测绘人员进行测绘,由于这些人员,欠缺测绘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工作没有严谨的态度,缺乏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专业素质较低,根本无法保证测绘工作的质量,制约着测绘质量。

(4)、测绘方法的选择不合理

良好的测绘方法,在测绘中具有直接影响。而测绘的方法较多,怎样确保测绘质量,成为了测量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不同的测绘方法、测绘项目均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样就必须借助测绘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这项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测绘方法。在测绘时作业程序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等若其中一项作业出现问题,都会对测绘质量和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5)、检查不严格

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同一作业单位对测绘结果进行检查。但是,在测绘过程中,同一作业单位的人员之间存在着一些私人关系,导致许多的检查人员的检查过程中就会怠慢,例如存在或多或少的情面、人情等的问题,都将会从而导致测绘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6)、测绘结果乱七八糟

通常情况下,一些大型的测绘工程对多个作业单位的选择都是利用招标的形式,从而进行同时作业。由于不同测绘单位技术标准不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业务水平也存在这良莠不齐的情况,从而就导致最后的测绘结果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不统一的情况。

二、加强测绘质量的措施

(1)、健全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是利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已制定的科学的和工作程序,及时的获取工程质量信息,及时而合理的判断、加工、存储及传送同时获得的质量信息,最后向相关的部门反馈所得到的结果。这样可以对工程中得各个要素进行改善,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在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工作标准、信息管理、工作目标、评价标准、程序标准以及管理点和组织标准等。资源管理、管理职责、产品实现以及分析、测量和改进这几大过程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的组成单位,既是质量管理系统中的要素。

1、严格的执行国家标准。由于工作单位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造成许多的测绘问题。因此,各个作业单位要严格的履行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切实的做好监测、校验测绘仪器等的相关工作,加强对测绘检测的监管力度。

2、完善管理机制。针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日益壮大的测绘工程,相关的测绘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测绘标准和测绘技术指标,完善测绘管理机制,使得测绘的质量逐渐的提高,测绘的管理日益的健全。

(2)、加强测绘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测绘前,测绘人员首先应对测绘项目具有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项目存在的多种因素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测绘工作方案。在进行技术设计、作业设计时要以经济适度、优良工艺、切实可行、操作便捷为原则,从而降低了测绘单位预算资金,提高测绘方法的性价比和测绘的工作效率。根据客户和测绘项目状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测绘质量的提升要结合多种技术措施进行。测绘方案的改进变化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测绘质量的增强要利用较多的技术措施。

(3)、加强测绘人员的培训

在测绘质量的控制过程中,测绘技术人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其测绘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会对测绘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在控制测绘质量的时候,测绘人员的技术水平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编写测绘技术的培训教材、制定全面的测绘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培训工作等来提高测绘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测绘质量受到影响。

(4)、加强对测绘检查工作

虽然现代测绘技术,运用了遥感等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测绘质量。但是,对测绘现场进行测绘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测绘检查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对测绘成果存在直接关系。测绘人员在对每一项目测绘完毕,自行检查,再由专门人员进行项目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对下一项目的测绘,如果测绘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当立即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在进行测绘检查时,可对其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解决,还能使测绘人员对测绘质量起到相关重视,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快速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能找到问题的源头,提高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为测绘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验收阶段的监控

在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方法要正确;技术指标要全面;技术参数要合理;检测仪器要精确;有无通过法定的检查机构检验并合格;检查过程的检查记录是否通过审核等。总之,我国经济的高速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测绘工程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相关部门要加强测绘的管理工作,保证测绘能够更精确、更可靠、更快速、更便捷、更实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测绘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而测绘工作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特别是工程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许多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测绘工作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提升,为我国测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娇婷,张冬岩.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173.

[2]顾曙红.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285.

测量工作目标第8篇

近年,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引入百分之百第三方质量检测,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大突破,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测惯例。但如何选择第三方质量检测单位,如何评价才能更好地体现独立第三方的作用,是水利水电工程招标中面临的新课题。广东省在省属水利水电工程中开展了百分之百第三方质量检测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以下结合广东省实际,就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单位招标评标方法与标准提出建议。

一、第三方质量检测招标基本涵义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是由独立于业主、监理、承包人等参建主体单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化检测单位(公司)承担,采取科学规范化的运行模式,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为工程建设科学地采集数据,正确地评价检测结果。所谓百分之百第三方检测招标,就是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质量检测工作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符合国家资格要求的第三方法人单位负责,充分体现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公平性,更好地控制和保证工程质量。

二、第三方质量检测招标性质特点

①服务性。水利水电第三方质量检测作为第三方,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提供专业的质量检测提供重要依据,其性质就是为建设单位(业主)提供技术服务。第三方检测单位必须具有必要的检测资格和检测物质技术条件,其成果是为监理、业主和政府质量监督机构提供公正的检测数据。因此,第三方质量检测招标,从性质上说仍属于服务项目,属于服务招标的范畴。②专业性。水利水电工程属于专业工程,其第三方检测招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检测单位必须具备专门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国家和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具有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的检测试验设备和相关专业设备。③独立性。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就是要避免施工单位自检带来的检测工作不独立,或施工单位与检测单位具有隶属关系或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带来的一些问题。因此第三方质量检测单位的引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严格的独立性。④公正性。公正性是第三质量检测单位的生命线,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第三方质量检测招标选择检测单位的最重要、最关键条件。必须确保第三方检测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良好的工作信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否则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就失去意义。⑤针对性。招标选择第三方检测单位时,必须要求检测单位的检测方案与配备的检测设备是针对本工程实际而配置的;也要有与本工程质量检测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技术工人,否则第三方检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第三方检测评标方法与合同选择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可知,水利工程评标方法可采用“综合评估(分)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及两阶段评标法”。两阶段评标法适用于专业技术复杂、技术要求高或者标准和方案还没有确定,需要通过两个阶段进行招标的项目评标;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不宜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招标项目,一般应当采取综合评估法进行评审。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从第三方质量检测单位招标性质和项目特点可知,第三方质量检测属于服务招标的范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而招标目的是为了择优,选取一个具有较强技术、独立公正的法人单位,以确保检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因此不宜选用两阶段评标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最低评标价法,采用综合评估法(综合评分法)比较合适。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第三方质量检测,由于设计深度原因,招标检测项目清单难免有个别项目漏列,在确保最高限价时,可以适当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但承包方式则按总价承包比较合适,方便合同管理,避免引起太多变更,不利于结算和投资控制。

四、第三方质量检测招标评标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第三方质量检测的性质特点,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一般可以分商务、报价和技术三方面进行评审,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以总分最高者为推荐中标单位。①商务因素。商务因素一般占总分的30%~35%。投标人经验和业绩(一般占有5%),主要考察投标人对一般工程检测的经验和已经历的检测工程和业主评价情况;类似工程检测经验(一般占10%~15%),主要考察投标人有无与投标项目相类似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经验和业绩,业主或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资格与资信(一般占5%),主要考察投标人是否通过国家有关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情况,其银行资信等级、行业资信等级与信誉等,资格有无变化,是否全面满足项目检测要求(资格后审的),对于资金要求不高的,可不考察其银行资信状况;合同履约能力(一般占10%~15%),主要考察投标人对质量检测合同的履约能力,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和业主对投标单位的评价(如“守合同重信用”证书获得情况),投标人检测能力(包括设备和技术)的证明材料等。②技术因素。技术因素占总分的40%~45%。一般情况下,除报价、商务因素外,可以将评标的技术因素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各等对应因素评分数可参考分值范围如表1,表1中Y为评标项目各分项的满分值。投标人对检测工程理解(一般占2%~3%),主要考察投标人对所检测工程的检测条件、检测内容、检测范围、检测特点的分析与评价;检测项目的重点与难点(一般占5%~6%),主要考察对将要进行检测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检测单位对这些检测项目内容应做的准备和适应情况;投入资源及其配置情况(一般占3%~5%),主要考察投标人对本项目检测投入的组织机构、技术力量、技术工人、检测机械和设备的配置,特别是现场检测技术、工人与设备配备能否适应项目全面检测的需要;检测计划及其进度控制(一般占3%~5%),主要考察投标人有无根据项目进度要求进行检测工作计划安排,如何保证检测进度适应工程建设进度和项目验收的需要;检测质量及其公正保证(一般占5%~8%),主要考察投标人对检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整,如何保证做到检测质量科学、公正及数据准确,保证措施科学、可靠;投标项目主要检测方案(一般占15%~25%),主要考察投标人对本工程所制定的总体检测方案是否适应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需要,主要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标准、规范要求,是否做到操作规范、措施落实、科学公正。③报价因素。报价因素,一般占全部的25%~35%。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主要是要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第三检测的费用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所占比重很低,但作用重大。因此,对于报价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保证一定的竞争性即可,一般根据概算控制和工程难易程度设置最高限价,控制投标价格。第三方检测招标一般采用总价承包合同,检测报价部分的评价,根据公式法进行计算,公正合理。这里推荐一个计算公式供参考:总报价直接得分F3(设报价占总评分的30%时),报价得分F3按下式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当B0≥B,F3=30-100×(B0-B)B0,当B≥B0,F3=30-120×(B-B0)/B0其中,B为投标单位的总报价;B0为所有有效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计算投标报价算术平均值B0时,当有效投标报价超过5个时去掉一个最高报价和一个最低报价;当有效投标报价超过10个时去掉两个最高报价(即第一、第二顺序的高报价)和两个最低报价(即倒数第一、第二顺序的低报价);每增加5家,相应增加去掉2家,以此类推。

五、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入百分之百第三方质量检测招标,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建设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新举措。从广东省直属工程推广应用情况看,实行百分之百的第三方质量检测,可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检测更加独立和公正,是值得在全行业推广的一项质量保证措施。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S].2001.

测量工作目标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检测 标准化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工作,如果操作不标准,或者操作不合格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是整个工程质量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和促进建筑工程发展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问题分析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不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所以其要求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通过合格认证才能对建筑工程实施检测,并出示检测报告[1]。但是就目前行业内分析,国内并没有统一性、系统性的标准,以至于一些工程检测单位的水平不是很完善,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很理想。当前,对工程检测单位唯一的合格认证手段,就是当地政府根据相关国定,对检测机构进行资格许可认证及资质管理,在这种操作中的标准化程度是很低的。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发展无秩序。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是毫无秩序的,毫无制度可言,导致行业内部控制松散、制度不严、违规频繁、形式主义,这种不良现象的大量存在,将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工作质量下降,以至于阻碍了行业的良好发展[2]。例如,有些部门会出现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监管松散现象,漏检等,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检测效果的一个标准,加入其不了解检验的方法和标准,这将会在材料的后期使用上带来很大危害。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缺少服务意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从根本上来说,其也是一个服务行业,但很多工作人员缺少这种概念,导致出现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差等现象,使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处于懈怠状态[3]。对于这种技术服务行业来讲,服务水平也是决定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在检测过程中,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也要严格遵守检测标准,在尽到职责后,要保障检测服务的质量,以促进行业的发展[5]。

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标准化发展现状

1、宏观环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长期的特性,所以需要相关规章制度作基础。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的制度,并举办了相关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在活动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有了相应的发展。这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各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督,整个行业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标准制度发展情况。据权威专家统计,目前我国已经了508项标准,这些标准大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推荐性的,大概占82%,涉及了各类部件的监测标准和一些基础标准,其余则是强制性的,占比较少,这些主要涉及了一些用量较多的材料,例如砖块、钢筋、混凝土等等。在标准上划分,大都是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分别占了204项和236项,另外还有18想基础标准和50项技术标准。

3、标准化应用情况。我国除了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整体领域进行制度标准化外,另外还在技术上进行提升,尽量达到高水平,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保障体系。例如,上海是在质量管理体系入手,提高技术标准,从而实施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又如,北京制定一些制度来解决质量问题上的纠纷。而浙江省则是从设备质量管理入手,制定管理标准,从而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提供依据。

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应考虑的要素

标准类别。我国现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主要有: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服务标准是指针对用户的一类行使标准,是为与客服的接触上而制定的一类标准,这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具有服务性质的,从而制定相应规定来推动,这个服务业的发展的。技术标准是指为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技术行使上而制定的一类标准,需要协调利用各类技术。基础标准是指,是其他标准的基础,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并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中包括:分类标准、属于标准等等。方法标准是规定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标准化中需要一致的检测方法和流程等。

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议

1、形成标准化布局。这里的标准化是指整体上、系统上的一种规范。首先需要将标准化与普通话的边界分清楚,明确标准化的制定标准,却行工作重点及工作的推进方法。所以,应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发展情况,在原有标准化基础上,来进行完善,制定长远目标和长期的发展计划,从宏观上检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总体布局,推动整体工作的发展。

2、制定有效的推动策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行业,同时具备技术性、专业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对于这种综合性质的行业来讲,发展策略的制定也是相当复杂,所以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就目前发展状况,确定有效的发展路径,建立标准化的发展体系,采用有效的发展模式,寻求创新的突破口,从而形成一整套的工作推进策略,有效的展开工作。

3、制定标准化服务制度。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这样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如果没有一定执行标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将会下降。但是在现有标准来看,几乎没有关于服务类的标准。如果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缺少服务标准,那么整个行业的灵魂支柱将会倒塌,失去支撑力。所以制定标准化的服务制度当务之急,尤其是服务流程标准、分级标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从而促进真个行业的发展。

4、人才标准化。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人才的选取与培养,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标准化培训、建立标准化制度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技术人才,尤其是服务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战略发展、技术发展、行业整体发展。人才的标准化,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突显整个行业的综合素质,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艳霞,刘东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刍议[J].学术探讨, 2013(4).

[2] 王翠环.探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J].管理锦囊, 2013(5).

[3] 唐海林.青岛市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研究 [D].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库,2011(17).

[4] 孙跃维.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监管机制改善研究 [D].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库,2010(1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