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3:55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1篇

一、备好课,上好课。

一年级一册的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要求学生认对、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并且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要求会写。这么大的学习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拼读、识字产生厌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一年级小朋友以不随意记忆为主,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想不到的状况。面对本班的48名学生,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备学生,手写教案,制作大量形象直观的课件辅助教学,用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我感觉到什么叫幸福,一切的辛苦都变成了乐趣。课后,我针对教学实际,坚持进行反思,努力调整教学策略,争取每天细微的进步。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教学中抓常规。

教了这些年书,知道一条不变的硬道理: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喜欢上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课前准备充足,给了我底气,让我的心充实自信。基于这点,面对一群新生,我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心”。心齐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常规自然跟上了。我才有了与学生自然的情感交流。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和谐、活泼的氛围,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亲切,充满激情。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请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你的声音真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简短的评价,更让学生满心欢喜,积极思考。在生生、师生不断互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学习常规不断进步。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看到了:课堂常规不是教条式的,不是军训一样进行机械式的动作排练,要想学生在整个课堂兴趣盎然,教师教学的策略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平静对待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基于学生学前教育的起点不同,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为了减小差异,在课堂上我的提问任务驱动不同,是有不同梯度的。我经常针对学生各自特点,请相对应的学生回答问题。我班的林琮致小朋友,学习的速度比一般同学慢一点,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可是他爱识字,针对他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他,多给他展示的机会,经常督促他,并及时鼓励他。一个学期结束,感觉他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归根于学生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关心。对待学生的作业,我进行了分层布置,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茫然。评价作业时,我尽可能的进行面批,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人相同的关爱。

四、不断钻研,不断学习。

本学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还担任了年级备课组长的工作,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确定了本组的教研专题:“优化识字,促进养成”。围绕专题,我坚持主持并参加每周的集体备课,坚持参加开展观评课活动,本期我听课28节。学习到了他人很多优秀的经验,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获得家长的支持。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2篇

汉语拼音部分要求做到:

(1)

能读准声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四声及轻声音节。

(2)

能背诵《声母表》。熟悉《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3)

能按要求在四线格里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具体内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

(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

yu(y——ü)

yue(y——üe)

yuan(y——ü——an)

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2.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3.零声母除外,如

ài

é

五、拼音的书写:

1.一定要规范,音节要写得紧凑,声调要标的准确,(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区分清楚二声、三声和四声。

识字与课文部分要求做到:

(1)要求会背的课文包括语文园地里的儿歌一定要熟练背会,做到一字不差。

(2)生字分两类:要求会认的生字400个(生字表一)要做到会认读、会组词(至少三个)、会加拼音(前后鼻音、平翘舌、边鼻音、轻声、多音是难点,多加注意);要求会写的生字100个(生字表二),要做到会书写、会听写、会默写、会笔顺、会组词、会加音,其中形近字和同音字要多加注意。

(3)常用偏旁部首名称要知道,代表的意义也应了解;汉字结构要分清。

(4)课后和语文园地里的语文常识及题型要理解并牢记,从而举一反三会应用。

具体内容:

一、    识字写字:

1、生字表(一)中汉字能正确读认。

2、生字表(二)中汉字要读音正确,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会组词。

需注意的汉字笔顺:火、出、也、牙、心、西、片、皮、

里、衣、瓜、年、生

3、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4、[要认识的汉字笔画名称有]

横(一)、竖(丨)、撇(丿)、捺()、点(丶)、横折(﹁)、横钩(乛)、竖折(﹂)、竖提()、竖弯()、竖钩(亅)、弯钩()、卧钩()、撇折(ㄥ)、横撇()、横折钩()、竖弯钩(乚)、横折弯钩()、横斜钩(?)、竖折折钩(ㄅ)。

5、[字变魔术]

加一笔:

“日”+“一笔”目、白、电、田、申、由、甲、旧、旦

“目”+“一笔”自

“米”+“一笔”来

加两笔:

“口”+“两笔”目、白、电、田、申、由、甲、旧、旦

减一笔:

自白、目      鸟乌

减两笔:

公八    云二    车十  白口  田口  电口

6、多音字组词:

长zhǎnɡ(长大)

乐yuè(音乐)

行 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shǎo(多少)

着zhe(看着)

都dōu(都是)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首都)

zhī(一只)

zhǐ(只要)

二、词语知识

1、叠词

ABAABB  如:说笑说说笑笑

红火红红火火

开心开开心心

上下上上下下

来往来来往往  漂亮漂漂亮亮

2、量词重叠 如:束

一束束 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一只只

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小鸡、小猫)

一朵朵

一朵朵鲜艳的花儿

一片片

一片片洁白的云朵(火红的枫叶)

一双双

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一条条

一条条活泼的小鱼

3、又    又      如:

又蹦又跳

又说又笑

又高又大

又细又长

又粗又短

又白又胖

溪水又清又甜

月亮又圆又亮

小朋友又蹦又跳

马路又长又宽

4、越    越

如:

越长越高

越走越远

越飞越快(高)

越来越近

越下越大

5、看看看一看

拍拍拍一拍   走走走一走  读读读一读

说说说一说

讲讲讲一讲

跑跑跑一跑

6、很   很    的   。如:

很多很多的房子

很高很高的个子 很红很红的太阳

很绿很绿的小草

很白很白的雪花  很美很美的花朵 很蓝很蓝的天空

很亮很亮的灯光

7、反义词 如:远近

来去 黑白

高矮

长短

大小

多少

大——小   多——少   来——回    高——矮

上——下    里——外    早——晚

远——近   来——去   黑——白    笑——哭

出——入    天——地     水——火

开——关   东——西   来——去   长——短

好——坏     冷——热    前——后

黑——白   左——右   东——西    南——北

高——低    是——非     远——近

外——内   无——有   慢——快    老——少

爱——恨    有——无    弯——直

降——升   圆——扁   死——生   反——正

外——内     古——今     私——公

熟——生   歪——正    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    冷淡——热情    黑暗——光明

失败——成功    安全——危险

8、词语搭配 如:暖和的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棉袄

可爱的         可爱的花朵

可爱的笑脸

可爱的孩子

明亮的

明亮的灯光

明亮的眼睛

明亮的教室

9、量词 如:一朵花  一条鱼

一片云  一群鸭子

几本书

……

10、[词语分类]

食  品:牛奶、面包、蛋糕、火腿肠、饺子、包子

日用品:牙膏、牙刷、肥皂、洗衣粉、脸盆、毛巾

文  具:铅笔、尺子、作业本、文具盒、转笔刀、橡皮

蔬  菜:黄瓜、茄子、豆角、萝卜、土豆、南瓜

瓜  果:苹果、桃子、杏子、枣、西瓜、梨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火车、摩托车、自行车

三、基本句型

1、谁干什么

乐乐洗水果。

2、什么地方有什么

江上有一座大桥。 商场里有很多人    。

3、打比方:什么像什么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4、表示事物渐变

雨越下越大。

5、    是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6、    爱      我们爱北京。

7、    从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8、正确使用“吗、呢、吧”以及“?”

如:你去北京吗?

我的书包呢?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汇总

一、词语

一个

一天

一次

二月

二胡

二十

三天

三个

三岁

十个

十天

十分

木头

木马

树木

禾苗

早上

上面

上学

下山

下雨

上下

土豆

土地

八天

八个

八月

出入

进入

入口

大人

大米

大家

白天

天空

天上

人口

工人

人们

火车

火苗

大火

文化

文明

天文

六个

六只

六天

七月

七天

七个

儿子

女儿

少儿

九只

九天

九次

无人

无声

无关

门口

出口

口才

日光

日出

日月

中心

中间

中国

来了

走了

去了

子女

儿子

日子

大门

开门

出门

月亮

月儿

月光

不许

不行

不好

开车

开口

开心

四个

四季

四天

五月

五个

五天

目光

耳目

目的

开头

头发

石头

耳朵

耳机

木耳

小米

玉米

分米

看见

听见

见面

白天

白色

白云

水田

田里

种田

电视

电话

闪电

也好

也许

长江

长城

长河

山上

高山

山水

出来

出去

出门

飞机

飞鸟

小鸟

鸟儿

云朵

乌云

公园

公共

公安

火车

上车

坐车

小牛

水牛

牛毛

山羊

小羊

羊毛

小学

小心

小时

多少

少见

少许

毛巾

手巾

围巾

月牙

门牙

刷牙

尺子

一尺

直尺

毛衣

毛笔

萝卜

开心

中心

关心

大风

风光

风雨

用力

出力

力气

手心

双手

手机

水田

开水

水果

广大

广东

广告

上升

升起

升高

手足

十足

足球

走路

行走

走火

地方

大方

方向

一半

半天

半空

尾巴

下巴

巴结

工业

作业

林业

本子

本来

一本

公平

和平

平安

书写

书法

书本

自学

自由

自习

自己

己见

知己东风东西东方广西西方西瓜回来回去回家

一片

相片

刀片

果皮

皮包

皮毛

学生

生字

生日公里手里心里水果果子苹果几天几个几只

用力

有用

用心

小鱼

鱼虾

鱼儿

今天

今日

今后

正在

公正

正好

大雨

雨水

下雨

两个

两天

两只

冬瓜瓜果瓜子衣服上衣大衣

从来

来往

来去

去年过年年月左右左手左边右手右方右面

二、读读说说

大大的   小小的  高高的   白白的  尖尖的   红红的

宽宽的   长长的  圆圆的   闪闪的  清清的   青青的

蓝蓝的   绿绿的  细细的

一只小狗  一条小河 一朵白云  两只鸭子 一座大桥  一双手 一头牛

一只杯子  一条木船 几朵野花  一张桌子 一台电视  一个桃 一颗枣

一所学校  一把椅子 一群小鸟  一颗星星 一块黑板  一口井 一本书

一间教室  一把尺子 一个苹果  一弯月牙 一支粉笔  一扇门 一匹马

一棵大树  一片树叶 一片草地  一架飞机 一场大雪  一枝笔 一把刀

暖和的衣裳   绿色的小伞  漂亮的衣服   雪白的云朵

暖和的天气   绿色的叶子  漂亮的娃娃   雪白的羽毛

暖和的毛衣   绿色的草地  漂亮的眼睛   雪白的棉花

可爱的小狗   明亮的灯光  鲜艳的花朵   火红的太阳  洁白的雪花

红红的苹果   绿绿的树叶  高高的楼房   圆圆的月亮  清清的河水

青青的小草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空   弯弯的月牙  美丽的鲜花

又唱又跳   又哭又闹  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  又白又胖

又蹦又跳   又说又笑  又高又大   又大又红  又香又甜

看看看一看    说说说一说    比比比一比    读读读一读

听听听一听    数数数一数    想想想一想    问问问一问

写写写一写    练练练一练    试试试一试    画画画一画

很多很多的房子   很冷很冷的冬天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绿很绿的树

很高很高的大山   很甜很甜的西瓜  很红很红的苹果   很长很长的路

很绿很绿的禾苗   很弯很弯的小路  很大很大的太阳   很美很美的花

AB

AABB

高兴高高兴兴  许多许许多多   漂亮漂漂亮亮   仔细仔仔细细

日夜日日夜夜  来往来来往往   红火红红火火   明白明明白白

干净干干净净  风雨风风雨雨   清楚清清楚楚   开心开开心心

快乐快快乐乐  上下上上下下   大方大大方方   平安平平安安

束  一束束 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条 一条条  一条条长长的小河

棵  一棵棵 一棵棵高大的树木     片 一片片  一片片金黄的树叶

个  一个个 一个个红红的苹果     朵 一朵朵  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只  一只只 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串 一串串  一串串美丽的泡泡

三、句子

…有…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天上有一架飞机。

江上有一座大桥。

天上有一片白云。

屋子里有一台电视机。

河里有一群鸭子。

田里有一片禾苗。

天上有一群小鸟。

公园里有一片草地。

森林里有许多大树。

学校里有许多同学。

公路上有许多车。

动词

乐乐洗水果。         牛牛拍皮球。        东东画画。

红红做作业。         花花洗衣服。      明明扫地。

妈妈织毛衣。

爸爸看报纸。     爷爷浇花。

老师改作业。

…越…越

雨越下越大。           人越来越多。

天越来越黑。           风越吹越大。

天气越来越冷。          飞机越飞越高。

小树越长越高。          小马越跑越快。

…像…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弯弯的月亮像  刀。       红红的脸蛋像苹果。

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是…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爱…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吗、呢、吧语气词

你去北京吗?           你去上学吗?

我的书包呢?           我的尺子呢?

他是你的朋友吧?         她是你的老师吧?

…从…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3篇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很多幼儿班的习惯也随之带了过来,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其他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学光盘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4篇

1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 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 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 、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 、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交流,观摩优秀课件及教案,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提高了自己相关的业务技能。

4 、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借以带动现代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

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授课时重点不够突出,平时对于学生整体照顾不够等。现在,我也正在不断改进中。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文言词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教学“瓶颈”。我们如何才能很切入、到位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对于这一难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背诵下了即可;有的则说,文言文教学应在文意理解上下功夫;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翻译,必须通篇翻译。对于以上观点,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练说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其中,“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通过近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活动,我曾不断地勇于创新和尝试,深深地领悟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所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词的教学。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实现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瓶颈”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文言词的积累,应分门别类,切入文意,立于语境作以理解和积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通假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通假类型。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七年级上册《童趣》)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古今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古今类型。

1)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表示谢意,感谢)(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一天天;今义:指太阳)(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对于古今类的文言词,既要理解、积累古义,也要理解、积累今义。

多义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多义类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纸条”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任用”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责任”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意思)(七年级上册《论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的意思)(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于多义类的文言词,有的多义类文言词义项可供选择。根据当时的语境,即可选择性确定。例如:

之――

1)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是“他们”、“她们”、“它们”。

2)用为指示代词。是“这”、“这样”、“这种”。

3)用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得”。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

5)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置动前的结构标志。例如: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属于第一种)(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属于第二种)(九年级下册《公输》)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属于第三种)(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4)孤之又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属于第四种)(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5)孔子曰:“何陋之有?”(属于第五种)(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称谓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称谓类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刘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指刘禅)(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指刘备)(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指秦王)(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疑问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疑问类型。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为什么”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能”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哪一个”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的意思)(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语气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语气类型。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吗”)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啊”) (七年级上册《论语》)

4)与臣而将四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了”)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对于语气类文言词,是要根据句式特点来判断,就表示何种语气。有的语气词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语气词。

活用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活用类型。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唔之。(“喂乳”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七年级下册《口技》)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离”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意动用法)(七年级上册《伤仲永》)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使……发扬光大”)(使动用法)(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5)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状语)(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对于活用类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应根据文言词所处的语境理解和积累活用的意思。

其它类。根据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理解与积累文言词的需要,有侧重点的积累一些文言词。主要是一些陌生、重点难点的文言词。

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唯一的。例如:“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如……何”,是“把……怎么样”的意思。(下转第368页)

(上接第285页)以上九种类型的文言词,是我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掌握和积累的。其类型是切入文言文文意和当时句子的语境而划分的,也是文言词归类积累的需要和学生便于识记积累的要求。但不是唯一的,应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灵活对待即可。源于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是按分散到集中,少到多,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科学性的顺序编排,我们初中学生一定要学好文言文,也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理解和积累文言文的文言词做起!

【参考文献】

[1]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借阅统计 借阅分析

本文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2010年高职院校学生的借阅状况,希望能对借阅分析有兴趣的老师提供一些素材。学院现有学生7770人,设有8个系30个专业方向,以文科为主,下面分别多个方面来论述纸质图书的借阅状况。

一、馆藏图书结构

2010年学院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152651种,483524册,其中可流通图书有381696册,占总册数的78.94%,图书种类涵盖《中图法》的所有22个大类,但主要是与学院专业相关的大类:B类有19868册,占总册数4.11%;G类有70585册,占总册数14.60%;H类有104212册,占总册数21.55%;I类有97490册,占总册数20.16%;J类有63547册,占总册数13.14%;K类有37107册,占总册数7.67%;T类有25809册,占总册数5.34%。具体见表一。

表一2010年各类图书分布表

二、读者统计

2010年学院有学生读者7770人,各系人数分布如下:外语系2453人,国际商务系1311人,学前教育系843人,音乐系1027人,美术系781人,中文系687人,信息技术系539人,舞蹈系129人;有借书记录的学生读者7056人,占90.81%;有714个学生没有借书记录。具体见表二。

表二2010年各系学生统计表

三、借阅统计

2010年学院读者的借阅总数为220855册,其中学生借阅总数为212952册,生均借书数为27.4册,书库开放时间为241天,图书馆平均每天的借书总数为916册。其中五山校区书库借书总量为74302册,平均每天借书量为308册;燕岭校区中文书库借书总量为92246册,平均每天借书量为383册;燕岭校区外文书库借书总量为54307册,平均每天借书量为225册。具体见表三。

表三2010各系学生借阅统计表

2010年借阅量在前五名的类别是:I类有63779册,占28.88%;H类有58438册,占26.46%;J类有29285册,占13.26%;G类有21852册,占9.89%;B类有11692册,占5.290%。具体数据见表四。

表四分类借阅统计表

四、借阅分析

从表二的学生统计可以看出,有借书记录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90.81%,说明大多数学生爱看书,能够从图书馆藏书中获取课外知识,喜欢利用图书馆资源来学习和提高自己;从各大类的借阅比例与馆藏图书结构来看,两者基本相符,说明馆藏图书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服务方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说明高职学生非常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网络小说、青春文学等作品比较偏爱,排在第二的是语言文字类,借阅量也非常大,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A、B级,专升本自学考试等考试类书籍总是供不应求,对于教材的配套用书、求职面试、人生哲理等方面的图书非常需要,美容、化妆、服装设计及旅游方面等生活实用类图书也很受学生们欢迎。

从分类借阅统计的结果来看,学生所借的图书在《中图法》中22个大类均有所涉及,说明同学们爱好广泛,知识面广,但主要还是借阅与专业有关的图书,如:I(文学)63779册,占28.88%;H(语言、文字)58438册,占26.46%;J(艺术)29285册,占13.26%;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21852册,占9.89%;B(哲学、宗教)11692册,占4.80%,T(工业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类))10961册,占4.96%,这六个大类的借阅量占总借阅数比例超过88%,这些大类也是学院各专业所涉及的图书类目,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馆藏图书结构必须符合专业设置,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2010年学院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借书总数除以可流通总数)为58%,借书总量比2009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拥有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可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二是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增加,学生的一些阅读需求可以通过数字资源来满足学习方面的需求;三是购买图书的复本数少,每个校区一般为1―2册,导致一些学生想要的图书很难借到,即使再增加一些复本,对于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自学考试,畅销图书等这些同学们需求数量大的图书来说,也是不够的;三是学生们读课外书的兴趣有所降低,体现在借书总数的减少和不借书人数的增加。

从表二及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系别的学生的借阅状况又有所差异,外语系、国际商务系、学前教育系、中文系是以英语为特色开设相关专业,学生们要阅读大量的英语类图书和相关背景知识,所以这些系的学生的借阅量都较大;美术系学生要参考大量的美术作品来提高专业水平,所以借阅量也较大;而信息技术系的学生要看完一本计算机类图书或学好某种软件,要花较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相对来说借阅量不大;音乐系、舞蹈系的学生要学好一种舞蹈、一首乐曲,往往要长时间地练习,花在看书上的时间反而不多,所以对专业书籍的要求也较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7篇

关键词:中级汉语综合教材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练习编写

练习的编写设计是考察汉语教材编写质量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练习编写的科学实用价值对汉语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本文基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这一国内中级通用汉语的综合教材为分析对象,从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兼顾泛化和分化、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以及趣味性原则等方面来考察和分析其练习编写的科学性。

一、科学的定性和定量

(一)科学的定量原则

纵观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题量一直处于递增的变化趋势[2],《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也不例外。经过统计分析,该教材上下两册平均都有题,占四至五个页面,其中,每一大题中小题的量也平均在十题左右,而且,随着课时的深入,练习的量明显呈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上下两册之间,在保持练习衔接性的基础上,大题的量基本不变,每一大题中小题的数量则明显增加。

李绍林(2003)认为,练习于第二语言教学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强化的作用,而相关的操练和巩固更是言语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3]。在中级阶段,对于练习的量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既要保持一定量的练习,服务课堂、教师和学生,又要防止学生因为练习过量而产生反感甚至畏难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赵金铭(1997)认为,练习应该同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既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又满足学习者巩固课堂教学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需求,这个量就是最合适的练习的量。[4]

(二)科学的定性原则

纵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册和下册教材,关于理解性、模仿性和交际性的练习形式都有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体现,但记忆性的练习形式却稍显不足。其中,理解性的练习形式主要有:“填空”“判断正误”“选择”“改错”和“回答问题”等;模仿性的练习形式主要是:“模仿造句”“句型转换”和“模仿对话”等;记忆性练习方面受综合性教材的限制,稍为薄弱,只能通过“跟老师说”“听后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等各种形式进行;交际性练习主要采用交际法的方式进行练习,模拟情境练习,实用性较强,能够针对学生言语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下面以该教材中的几个交际性练习为例,做简单分析。

(1)使用下面词句介绍自己的故乡。(上册 第二课)

我的……是在那里度过的,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啊!最难忘的是……。我尤其喜欢……。就拿……来说……

这道题目首先是针对个人语言技能设计的交际训练题,但还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叙述、讨论。学生根据提示说话,相对于让学生凭空发挥,能有效降低练习的难度。另外,该话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能够产生话题共鸣,在以不同母语为背景的班级中展开更能体现实际交际的原则。

(2)根据提示和所给的词语进行对话。(上册 第三课)

和中国朋友一起吃饭?中国朋友提出请你吃饭

?讨论AA制的问题

讨论中尽量使用下面的词语:邀请、大方、小气、不好意思、轻松、习惯、宁可、不然

这道交际训练紧扣课文中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从而展开对话练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交际的能力。

这样的交际性练习巧妙地设置了语言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迅速地转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还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兼顾泛化和分化

根据李绍林(2001),从不一样的语言项目中发现共性是语言的泛化,而从类似的语言项目中发现其差异性则是语言的分化。[5]语言的泛化和分化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促进目的语习得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适量泛化练习的基础上,二语习得者可以更好地将相近的Z言知识联系在一起,在夯实旧的语言知识的同时,通过与新知识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在适量分化练习的帮助下,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习得同义词语、同义结构和同义表达,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能帮助学习者通过新旧对比,了解相似或同类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区别性特征,使表达更加精准得体。[6]

试用这一原则对该教材进行统计:这部教材(包括上下两册)共有27种练习样式(重复出现的或相似的略去不计),其中,共有5种属于主观性练习,22种客观性练习。由于客观性练习是泛化和分化练习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通过对该教材中的22种客观性练习的考察,发现该教材练习的题型中,泛化练习和分化练习只有5种,其中,泛化练习有3种,分化练习仅2种[9]。泛化练习有: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出现1次);②用所给词语或格式改写句子(出现5次);③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出现5次)。分化练习有:①把下列形容词按AABB式和ABAB式分成两组(出现1次);②阅读下列句子,按照“V+数量”结构的不同含义把它们分为两组(出现1次);③熟读短语,说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仿照例子再写三个(出现1次);④按照要求,各写出两个句子(数量词组作主、谓、宾、定、状、补语)(出现1次)。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有关分化和泛化的练习体现得偏少,泛化练习只有3种,分化练习只有2种,具体表现形式也较单一,只有4个小项,主要是根据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区分词语或短语。

三、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

李绍林(2003)提出:练习样式的总数若与总类大体将近或者稍多于总类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7]。《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两册一共有27种练习样式,即该教材的练习样式总类为27,其中,上册19种,下册20种。这些练类覆盖较为全面,都在每一节课的练习中部分出现。如,在上册教材中,第二课和第四至十课均分布有7种,第一课分布有8种,第三课分布有10种,平均分布占比7.4%,占上册练类的38.9%,占两册练类的27.4%;在下册教材中,第一课和第六课分布有7种,第二、三、四、五、七、八、九、十课中均分布有8种,平均分布占比7.8%,占下册练类的39%,占两册练类的28.9%。对比《中级汉语教程》和《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的练类持中,但练习样式的分布率是最高的。详见下表三部影响比较大的中级汉语教材关于练习样式的总类和练习样式分布情况的统计[10]:

除了考量练类和练习样式的分布情况外,练习重现的频率也特别重要。在考量练习编写时,首要的并不是练习样式总类的多少,而是练习样式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练习实际体现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其次,应该注重提高练习重现的频率,尽量控制练习的具体样式,并使其在每篇课文中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练习样式没有相对固定,每节课的练习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或者整套教材中多次出现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不仅会影响教材练习编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会使让学习者在进行练习时因题型变化而产生困惑,影响其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下面,我们来看下三部影响比较大的中级汉语教材关于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的统计情况:

由表2中的统计数据可知,《中级汉语教程》和《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低重现率练习样式都很多,均超过练类的百分之六十;而《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在这一方面上却稍有好转,上下册分别占36.8%和40%。其中,《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重现率比较低的练习样式分别是:

1.出现一次的样式:

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上册第2课)

②阅读短文,在括号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并讲讲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上册第4课)

③用下列词语组成短语;(上册第11课)

④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下册第27课)

⑤看图说话;(下册第16课)

⑥写出象声词模拟的声音;(下册第29课)

⑦给下列句子填写合适的量词;(下册第29课)

⑧据所给的名量词、借用量词填写合适的名词;(下册第29课)

2.出现两次的样式:

①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上册第1、4课)

②词语归位[12];(上册第2、3课)

③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上册第6、13课)

④组词成句;(下册第17、18课)

⑤改病句[13](下册第19、30课)

综合表1和表2,若是出于减少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将练类下属的每一种练习样式统统安排到全部课文中显然过于牵强,而且可操作性太低,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地让两者达到一个相近的指标。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删去教材中除了出于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其他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从而限制练习样式的总类的数量,保留对教学和学习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练习。

四、结语

赵金铭(1998)曾提出一系列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编写标准,其中提到练习内容要囊括所有教学项目,练习样式的总类要多,各练习样式之间要有内在的层次和联系,要保证练量,注重分技能训练等。[8]试以这一标准为评价标准,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考察,总体而言,《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的练习基本上涵盖全部教学内容,练习材料的文化取向基本正确无误,对练习的量的把握也基本适中,练习设计的题型相对固定,难易顺序基本一致,有效减少了学生因题型变化而产生的困惑。在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上,词汇练习和语法练习的类型较为单一,略显枯燥,交际训练的练习则较富有趣味性,但由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属于通用汉语的综合型教材,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口语系列的教材,因此,受课型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材中关于语段和句式的练习较少,言语表达的练习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对言语技能运用的重视稍显不足。

因此,建议教材编写者以结构、功能、语法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为宗旨,从学习者出发,在练习的形式上,m当增加语言泛化和分化练习,注重练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再处理,提高练习的使用效率。

注释:

[1]李扬:《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7页。

[3]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4-36页。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5]李绍林:《谈泛化、分化及有关的练习样式》,汉语学习,2001年,第6期。

[6]肖菲:《论华文教材练习编写的原则》,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157-158页。

[7]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7页。

[8]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9]分化练习中的4种练习形式主要是根据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区分词语或短语,在实质上只有两种练习形式的,所以归为两种。

[10]统计时,我们把类似的练习样式归为一类,例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的1、给词语搭配两个宾语;2、给词语搭配两个中心语;3、给词语搭配两个谓语;4、给词语搭配一个状语和一个宾语;5、给词语搭配状语和中心语;6、给词语搭配状语和宾补;7、给词语搭配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8、给词语搭配适当的成分;9、据所给的名量词、借用量词填写合适的名词,这9个练习样式,笔者在统计时将其归为“词语搭配”练习样式一类。

[11]教材中出现次数在三次以内的定为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

[12]“被”字句的合适位置,句子后面的词语应在哪个位置。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8篇

一、情境模拟法

以往的口语交际教法十分地生硬,而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强调“具体交际情境”[1]。毕竟,“个体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所获得的知觉决定的”[2],口语交际应注重情境。关于情境模拟法,我将其分为仿古模拟法、穿越模拟法和梦境模拟法。

(一)仿古模拟法

行为主义在语文课程实施方面注重模仿和练习。对此,可模仿古人,让学生着古装,佩古饰,言古语。结合夏完淳的《别云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八年级上册),首先要让夏完淳穿上古代的囚服,以及加上囚犯特有的“装饰”。然后学生或者教师来问或答。问题可为:这位仁兄,时至今日,你作何感想?回答可为:鄙人三年为明奔走羁旅,如今又成南冠,无限河山泪沾衣,无颜敢言天地宽。还可继续发问:黄泉路近,你还有何牵绊?回答可能是这样的:魂魄毅兮为鬼雄,身即死兮魂归故。魂幡引兮召来者,扶摇直上兮我大明旗。

新课标要求课程与生活的连续性,并且强调场合,这在之前都是被忽视的。仿古模拟法也应具有生活气息。此外,建构主义也主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及“接触社会”和“社会实践”[2]。由此,针对杜甫的《登岳阳楼》(七年级上册),可以带学生登岳阳楼,或是与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势相匹敌的楼阁。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想象,融入诗境,互谈感受。若是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八年级下册)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八年级上册),则可先导入“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或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关于景物的古诗,作一简介后,问学生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以小组互派“信使”的方法交流,最后再总结归纳。

(二)穿越模拟法

关于穿越模拟,可分为两种,一是古代穿越到古代,二是古代穿越到现代。

古代穿越到古代,以李白的两首诗为例。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与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自己的假设”[3]。结合《古诗十九首》(七年级上册)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句,假设这名女子穿越到交通十分便利的现代,然后模拟她与现代人的谈话。例如这名女子可能会问:这(某交通工具)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如果她要到某处去大约什么时间可以到,等等。结合“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诗句,看到大型织布机她可能会问现代人: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一天可以织多少匹布?怎么使用它?等等。只要将双方的口语交际展现出来即可。这样的方法迎合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

语文教法往往忽视兴趣。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强调语文知识教学的“兴趣性”[4]。为增强趣味性,古代穿越到现代可融入现代科技。杜甫的《春望》(八年级上册)表明其经历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他思念家人,但通信却十分不便。为此,可让学生模拟杜甫给家人或者是亲戚朋友打电话的场景,谈谈近况及家长里短。或者在小组中多次选人分别代替“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杜甫及其家人,将两方的视频通话呈现出来。再如进行《钱塘湖春行》(八年级上册)的教学时,可模拟韩愈在电视机前看到钱塘湖的景色后与好友之间的谈话。针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八年级上册)或者《无题》(八年级下册),则可表现他在看到先进的照明和交通工具时,与周围人的交谈情境。这就是新课标中所讲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三)梦境模拟法

以往的口语交际教法培养了太多的考试机器。新课标口语交际教学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它与联想能力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而梦境模拟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王勃有诗《山中》。结合此诗可联想其梦回故乡与亲朋好友推心置腹的交谈。在梦境亲朋好友可能会问他:“在外可好?”王勃可能会回答:“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在梦中,他们还会问他曾经的一些经历,等等。这样,采用问答的形式,以问题促进交际,以凸显口语交际的互动性。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年级上册)一诗中吟“铁马冰河入梦来”,对此,可以模拟其上阵杀敌的血腥梦境,写好开场白,导入切题的图片及音乐,找诵读好的同学演绎舞台剧,或者一人一句即席诵读。当然,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大风雨夜中的梦境。

以前的口语交际的教法过于单一,教师往往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更是故步自封。新课标意在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则要求课型的多元化”[3],二者都主张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并逐步引导学生自由联想,充分表达观点。结合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八年级上册),可引导学生联想在梦境中登上飞来峰的感受,然后问他们身处高处的感觉。比如教授杜牧的《赤壁》(七年级上册)时可问学生他们联想到了什么?由赵翼的《论诗》(八年级上册),让学生充分联想梦到“才人”辈出的场面,问他们自己心中的“才人”形象是怎样的。此法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又分为艺术表现法和调查走访法。

(一)艺术表现法

角色扮演法可以用比较艺术、文雅的手法展示出来,比如采用戏剧表演或者记者采访。

运用戏剧法需要使用道具来呈现诗意,还要布置好场地。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要使用道具造呼啸的北风,造飞雪与“梨花”,准备好白草,弓、铁衣、红旗、马匹,还要准备好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此外,写好剧本分好幕,对好台词等工作皆要做。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将相关主题的口语交际用话剧或者戏曲呈现出来。例如可以呈现岑参和武判官双方在喝酒时的谈话,以及岑参在武判官上马之前的饯别之语,等等。

关于记者采访,结合虞世南的《蝉》(七年级下册),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八年级下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七年级上册)和崔颢的《黄鹤楼》(七年级下册),可以一人拿话筒扮演记者,一人扮演作者,由记者问其创作感受。

新课标中初中口语交际强调口语交际的表情、语气、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这种艺术性的角色扮演很好地突出了这些,避免了“一刀切”。对话语言可“文”可“质”,十分灵活,并且这种形式的口语交际对于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作用极大。

(二)调查走访法

相比之下,调查之法具有更多的泥土气息。调查之法可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

结合孟浩然《过故人庄》(七年级上册),陶渊明《饮酒》(九年级下册)中“无为”的思想,杜甫《望岳》(八年级上册),曹操《龟虽寿》(九年级上册),文天祥《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中“有为”的思想,可以做一次问卷调查,问题为:你认为人生应该“无为”还是“有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年级下册)和《秋词》(七年级上册)中表现的是刘禹锡的乐观,宣宗宫人的《题红叶(八年级下册)》,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中所流露出的却是哀伤。为此,则可以做一次关于人生态度的问卷调查,题为:你当下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

自有科举考试以来,评价机制往往用考试来衡量人才,以文取胜,轻视口语交际。这种长期的功利性,使得古诗口语交际教学先天不足。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标准的缺失和模糊,给具体的教学实施带来诸多困难,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缺少了一个有效的依据,加大了教学难度。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可让学生承担实际的交际任务,学生的操作“步骤”和“技巧”[5]就不会那么生硬,教学难度也可减轻。这样有助于增强新课标中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内容中强调学生的理解力、沟通力、表达力。而且此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助于综合考察学生的真实口语交际水平,解决以往教法造成的学生能力与成绩的脱节问题。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口语交际的“社会化”与现实资讯[2]。钱威和徐越化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也提到了一种“交往式语境”[6],主张学生和各种人进行交际。因此,实地走访,进行口语交际是十分可取的。例如结合白居易的《观刈麦》(七年级下册),可与真正的农民聊天,问他们一些关于耕种、收获的问题。结合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八年级上册),可让去边远地区,走访军民,问他们关于气候、国事的看法,等等。

三、双向互立法

此法中又融入了滚雪球法、辩论赛法。

(一)滚雪球法

新课标中提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所以发散思维必不可少。首先要分设两方,开设多组,专人记录,采用双向“滚雪球”法吸纳各组的观点。如可让多位学生分别暂代李白的叔父李云和李白。由李云,也就是《宣州谢?I楼饯别校叔书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校叔书云”来劝慰忧愁,以及想要退隐的另一方李白,然后记录者将劝慰者和劝慰对象所持的观点列出,照此模式滚动,组组交流,最后两方观点汇成两个大“雪球”。学生可从双方观点中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实际上则为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可控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文道统一”。针对李白《行路难》(九年级下册)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则可以由一同学扮演君王,另一同学扮演认识姜太公,或者尹伊的人,或者路人,以其之口说姜太公或者尹伊得遇明主之事,将二方描述要点列出,照此模式进行,组组交流,最后让学生讨论比较两方的观点,深入体会文意。杜甫的《孤雁》(七年级下册),同样可采用此法,一方扮演孤雁,一方扮演其同伴,以其之口,互诉情感。组组再交流,双向滚动,形成双方想法的大“雪球”。然后让学生由孤雁同伴的情感展开讨论,这样更能体味孤雁哀思之深重。

(二)辩论赛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总结第9篇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套是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Project 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仁爱版》)。第二套是由陈琳与SimonGreenall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外研版》)。第三套是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以及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联合编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目标)》(GoForIt)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三套教材均是我国各地使用最为广泛的初中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套教材都是依据《新课标》而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供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使用。其中,《仁爱版》和《外研版》均为6册,每个学期一册书,《人教版》则包括5册,前4册用于七、八年级,每学期一册,第5册用于九年级。本研究的统计范围包括教材中各部分的文字材料,但不包括教材中出现的人名,以及汉语地名的拼音形式,如Lucy,YaoMing,Shanghai等,但保留了其他地名,如Liverpool,Chicago等。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前者不属于英语词汇范围,而后者作为异国文化一部分,应该被看作英语词汇。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考察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的总体概况,同时把这三套教材的词汇与《新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初中阶段的词汇进行对比。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三套教材分别呈现怎样的总体词汇特征?(2)与《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相比较,三套教材所使用的词汇分别具有多大程度上的一致性?

3.统计工具和基础词表的编制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是由Nation等人开发的词汇分布分析软件Range。该软件提供根据高频词编制的三个基础词表(Baseword Lists),研究者可以以基础词表为依据对任何文本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文本材料中有多少单词属于基础词表范围、这些单词的出现频率、基础词表单词在文本材料中的覆盖程度或者在不同文本材料的跨度情况等。此外,该软件还可以统计出文本材料的形符(token)、类符(type)、词族(word family)的数量。

Range软件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词族为基本单位,一个词族包括本词(headword)、它的曲折形式和派生形式,如以care为本词的词族包括cares,cared,caring等曲折形式和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uncared,uncaring等派生形式。然而,按照我国编制词表的惯例,通常把派生形式列为独立的单词。例如,《新课标》词汇表中的work,worker;clean,cleaner;celebrate,celebration;compete,competition,competitor等均列为独立的单词,而在Range的基础词表中,这些单词都分别编排在work,clean,celebrate,compete的本词之下。在我们所编制的基础词表中,一个词族只包括本词和它的曲折形式,而它的派生形式都被单独列为本词。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一方面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单词总数没有因为把所有派生词都归于根词而缩减。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自行编制的基础词表的一个词族就相当于一个单词。如统计work,work,worked,worked,working,works,worker的时候,结果应该为形符7个,类符5个,词族(或单词)2个。

4.统计过程

本研究除了使用Range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外还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依据《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了一个基础词表,并以这个基础词表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统计分析。整个统计工作按如下程序完成:(1)通过Range软件分析《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总体词汇概况;(2)把《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成一个基础词表,并以此为依据对《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词汇进行对比。

二、结果与讨论

1.三套教材总体词汇概况

表1列出了《仁爱版》、《外研版》以及《人教版》各册的形符(文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包括相同词形重复出现的单词)、类符(不同词形的单词)的总数,以及类符与形符之比。

表1 《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词汇总体情况

表1统计结果显示,《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容量差异较大,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分别为93590,199472和109502个,《外研版》的形符数远远多于其他两个教材。从各册形符和类符的总数看,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基本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语言输入总量从初中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即学习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增长,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就越强。此外,我们还观察了三套教材的词汇多样性。词汇多样性指类符与形符之比(Type token ratio or TTR),是考察文本词汇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类符与形符的比值越高,词汇丰富性越高,即重复使用的单词就越少。各册的类符与形符比的统计结果表明,《仁爱版》、《外研版》词汇丰富性基本都是呈现从低年级教材到高年级教材的递增趋势,换言之,第1册的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高,第6册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低。《人教版》前4册教材也基本如此,但第5册(最后一册)的类符与形符的比值却明显减少。这说明《人教版》第5册基本上是以复习旧知识为主,增加新词汇相对较少。

2.《新课标》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新课标》附录中共收单词3300多个、词组369个,包括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词汇。《新课标》并没有标明哪些词汇属于初中阶段,哪些属于高中阶段。因此,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初中阶段词汇分离出来。我们所划分的依据是与Range基础词表的词汇进行对比,找出最高频词汇,同时按照《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所规定的1500~1600个词汇量来进行确定。最终确定初中阶段为1615个单词,高中阶段为1701个单词,总词汇量为3316个。此外,本研究不涉及词组。表2是《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分别与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对比的统计结果。

表2 《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统计结果显现,从形符数看,《新课标》词汇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总体词汇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分别达到了92.18%,93.52%和91.22%。也就是说,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英语教材所出现的所有词汇的总数中,不在《新课标》初中阶段1615个单词范围之内的只占7.82%。6.48%和8.76%。

词族统计结果标明,三套教材在《新课标》词汇范围内的单词总数分别是1521,1479和1339个,这基本上与《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1500~1600个英语单词是一致的。

然而,从表中的类符对比数据来看,《仁爱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500个,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8个,类符比为65.53%和37.47%;《外研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655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2132个,类符比为55.46%和44.54%;《人教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100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4个,类符比为58.43%和41.57%。以上数据表明,《新课标》词汇总体上虽然在三套教材中使用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是其中多数单词是重复使用,而且是以同样的词形反复出现。并且,出现在三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非课标词汇的数量和比例都偏高。这种现象以《外研版》表现得最为突出,教材中非课标单词多达2132个,占类符比的44.54%。由于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超纲词汇,学生学习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此外,从形符数和词族数的对比来看,我们还观察到,《仁爱版》的词汇总数虽然最少,只有93590,然而所包含的《新课标》词汇是最多的,完全达到了《新课标》对初中阶段1500~1600个英语单词的要求。相比之下,《外研版》的形符总数比《仁爱版》的多一倍,但所使用的《新课标》单词只有1479个。

三、结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