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1:15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计划生育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68-01

引言:

我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的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但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约2亿人。当今时代的中国依然面临人口总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需要持续稳定的人口控制政策。要实现持续稳定的控制人口,就需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促使我国人口控制持续稳定。基于此点,在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统计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计划生育管理中《统计学》的应用问题

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用统计学,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在我国大型城市中实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逐步推进,运用统计学的计划生育管理在我国各个地区应用。尽管如此,但统计学的作用并没有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统计数据采集和整理难度大

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统计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实现统计效果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因素。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统计是由村、乡、县、市、省中央逐层上报而完成的。但在真正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1)城镇统计缺乏专业性。在我国,城镇属于仅高于农村一级的地级城市。大多数地区相对缺乏专业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缺少,另外好多人在外做生意挣钱,在县城买房,却不长期住,或者仅老人、孩子住这,育龄妇女长期在外。这也导致了人口数量统计的不专业性与不准确性。

(2)富民区户难进。通常富民区户限制较多,管理比较严格,对富民区户进行人口统计往往会受到限制,促使人口统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完成。

(3)流动人口较多。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农民到城市中寻找工作,这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城市人口统计难度。因为此种情况就意味着城市中流动人口增多,对流动人口进行统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差错,这也使得统计工作无法保证绝对的准确性。

(二)统计数据失真情况时有发生

统计数据失真是导致目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无法科学、合理、有效开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人口统计工作并没有有效的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强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水平有限,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低,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人口数据统计的可能性较低。另外,当地农村政府、统计单位、派出所等机构工作量较多,投入到居民人口统计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这使得外来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统计、常住居民人口统计并不是非常的准确,容易造成人口数量统计失真,相应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将会缺乏客观的理论依据,计划生育工作规划、监督、控制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执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当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不能够合理、有效实施的情况,合理的应用统计学,有效的落实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为计划生育管理提供客观的、真实的人口数据统计,可以促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效实施,为有效的控制我国人口创造条件。

(一)加强立法落实力度,消除计划生育统计阻力

在我国落实人口统计工作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实施。对此,为了保证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规范的、标准的、合理的开展,加强计划生育统计相关立法工作落实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实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统计人员、社会环境、城市流动人口等。面对此种情况,应当注重加强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尽量提高村、乡、县、市、省政府领导、统计人员、干部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促使政府领导、统计人员、干部群众可以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另外,适当的加大计划生育统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旦发现违法单位或个人一定要严惩不贷,促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规范、合理的实施。通过以上方式来强化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即利用统计学来准确的、合理的统计计划生育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整合,依据数据来规划计划生育工作。

(二)加强统计数据改革,优化数据采集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都是以人口普查、人口登记以及相关抽样调查等数据采集方法为主,取得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作为计划生育管理的理论依据。但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市场、环境、人口等方面不断变化,促使传统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采集方法越来越不适用。对此,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当地应用的统计数据采集问卷,以此来对当地人口数量进行采集和整理,这可以大大提高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因为,适时加强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改革,可以基于统计学理论,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人口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统计,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作用,为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统计分析

我国各级行政单位应当注重计划生育统计相关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技术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弥补传统计划生育统计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创新,促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向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我国已经利用科学技术来创建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但我国一些地区还未能有效的运用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所以,我国应当一直致力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促使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可以有效的存储人口统计数,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真实的、准确的数据,促使计划生育工作合理规划和实施,控制我国人口数量。

结束语:

因统计数据采集与整理困难、统计数据失真现象尤为突出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通过加强立法落实力度、适时加强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加强统计分析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改善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现状,采集并整理出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人口统计数据,为更好的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闫桂杰.浅谈《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02).

[2]张全胜.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制定、考核工作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06).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计划统计;管理;施工企业

计划工作是对未来工作、工期的一种合理安排,最终达到工程质量可控、效益最优的目的。统计工作是对计划工作阶段性检验的一种手段,使工程进度数据化、直观化,为项目管理的数据分析以及计划人员经验积累提供可靠依据。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显示屏”,它直接展示了企业经营的成败与得失。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越来越凸显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计划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人认为计划工作就是年初下达一个生产经营计划了事,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填几张报表完事,认为数字可以随时变动,马虎对付,把工作简单化。重经营、重施工、轻视计划统计工作的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对计划统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够,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处在边缘化状态。

1.2计划统计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有的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岗位定编少,人员配备不齐,力量薄弱,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常常出现每到月底、季末和年底工作量集中时,临时抓差,应付差事一样报送报表,上报的资料不及时也不准确。不重视计划统计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人员身兼数职,变动频繁,缺乏进修学习培训的机会,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不足,从而影响了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质量。

1.3计划统计工作方法落后、分析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计划编制简单,统计分析能力不强,分析面不宽,深度不够,对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工具掌握不多,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程度不够。工作还停在原先的水平上,缺乏对计划执行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分析调整,对工程完成情况心中无数。年初编制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年底统计完成百分比就完事,对计划执行过程不跟踪、不检查,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根据当年承揽任务额和产值完成情况进行计划调整。习惯于简单的数字说明,而缺少系统的深层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少,对市场及企业运行过程缺乏动态的反馈、评价、分析、监督、预测,使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1.4计划统计工作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够

对工程项目来说,承揽任务统计、编制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完成产值统计是不同的管理阶段,但存在承揽任务统计、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完成产值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形成整体,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管理的改进措施

2.1加强企业决策者对计划统计工作观念的转变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统计工作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毕竟做出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有其科学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又是通过对事实、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全面计划、从严治企,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计划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政府统计的基础。要切实提高对计划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计划统计工作管理,将过去那种单纯为上级部门提供数据、报送报表的封闭式服务方式转变为既要为上级部门提供统计信息,更要为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提供服务的方式,计划统计工作要面向市场,把工作重点和服务重心放在为企业管理服务之上。

2.2建立完善的计划统计管理体系

计划统计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整个决策层通过对业主合同要求、项目的期望目标、施工环境、劳务队伍施工能力、区域材料供应能力、交通设施以及施工存在的潜在风险等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项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的分解,以及对类似工程资料的收集分析所确定的。为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需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统计管理体制,用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理念制定生产计划,通过优化措施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项目安排施工生产的重要依据。

2.3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确保数据质量

建立台账是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数据质量的保证,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和完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台账。报表的填写应真实、完整、清晰、工整、符合规范要求。报表各项数据应来源于本单位所建立的台账,台账各项数据应来源于本单位的原始纪录,原始记录应与财务相关科目数据一致,报表、台账、原始记录也应一致。台账格式要规范,更新要及时准确,填写要认真,指标数据相互要衔接。既要保证上级单位的上报要求,又要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要切实注重计划统计数据质量,以提高数据准确性为核心,大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突出日常管理,重点解决好原始记录不全、统计台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等问题,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坚决杜绝“以权扰数,以数谋私”,数出有据,经得起推敲,从而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真正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一面明镜。

2.4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计划统计工作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光荣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纪律意识和责任心都有较高的要求。计划统计人员必须看重责任,更新观念,摒弃教条主义和计划经济思维定式的禁锢和束缚,加强对计划统计新方法和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将最新科学发展成果运用于计划统计工作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计划统计人员学习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创造条件;要支持计划统计人员参加各类业务会议,加强互动交流,拓宽信息渠道;鼓励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努力把计划统计队伍造就成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忠诚的服务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勤勉的工作作风、高超的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2.5加强计划统计分析工作

计划统计分析是计划统计工作的升华阶段,是最终出成效、出成果的阶段。要发挥信息、咨询、监督作用,以“有为”争“有位”,提高自己的地位,抓好计划统计分析这个环节。要努力提高能力水平,把自己从“数字搬运工”造就为“高级参谋”和“经济专家”,每个季度对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半年针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年度对企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计划统计则为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 计划管理 产品项目 应用分析

引言

计划管理系统是为了使工作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需求、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产品、过程和项目进行分析和管理的工具。目前国内企业对计划管理水平和方法越来越重视,而合适的计划管理软件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今天计划管理技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计划管理软件已成为计划管理的工具。对于大型的计划项目管理,如果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利用手工完成计划的任务制定、跟踪项目进度、资源管理、成本预算等工作,它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1. 计划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主要特点

计划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计划管理工作的深入应用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计划管理对象的不同, 计划项目管理软件可分为: ①计划进度管理; ②计划合同管理; ③预计风险管理; ④计划投资管理等软件。因此,在企业的计划管理中,要求企业的不同专业组共用一个数据库,必须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即Client/Server结构。考虑到数据库的并发问题,决定采用ORACLE为后台数据库。它具有优越的开发计划管理功能,优良的并发处理机制,完善的安全措施,支持超大规模数据库。是开发人员非常喜欢的数据库平台。前端开发工具采用最新版的PowerBuilder9.0,因为它是目前客户机/服务器应用开发软件中最好的开发工具之一。计划管理系统采用了人机交互的界面,它的操作方法简单、适用,在操作人员使用时灵活方便、准确度可靠。在企业计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可以随机的实现技术准备计划的微机录入和管理,也可以按企业的各种产品、按不同工艺方法进行查询和浏览,并能够进行对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工作量和小组工作量进行统计和计算,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纸稿上报。

2. 计划管理系统开发步骤和主要功能

2.1计划管理数据的最大利用

制造业计划管理的范围较广,例如工艺部门的人力资源考核,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组,可以分成工艺一组、工艺二组、锻压组和材料供应组等许多部门需要进行计划考核。在这些部门中,它们存在着许多公用的资源,也有自己独立的资源。例如,工艺一组和工艺二组负责制造业企业的设计图纸的审查和具体工作的分派,材料定额组负责做定额和预算。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它们共有的数据,计划管理数据采用的是树状结构层次来管理数据,因为树状结构能与Windows资源管理器类似的模式来显示数据。树状视图在产品录入窗口的左部可以以层次结构列出工程名称和清单号,用户通过单击层次结构中的加号“+”、减号“-”来展开或折叠不同的节点,同时,每个节点前面都可以有一个代表其类别的图标来显示区别,可以使用户在操作中清楚的分辨相应目录的用途。同时在系统产品树上节点可以由审图纸并划路线的专业组来搭建,因为他们是在计划管理系统中最先接触到这些部件的专业组,也就是说作为工艺一组和工艺二组来讲,由谁来审查图纸,就由谁来建立计划管理系统产品树的节点。至于其它的专业组来讲是不允许建立的,他们只能是使用。显然,这样的模式分工,可以通过使用系统的树状结构,使各个不同的专业组能够共享一个产品树,而对于不同的专业组,工艺一组只能看见自己管理车间的计划,而看不见工艺二组管理车间的计划,这样可以保证计划的直观性,又保证了计划的安全性。

2.2计划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服务器端数据库包括在7张表,其中有的表中存放的是所有涉及到工艺和路线的车间,它们以组名来表示自己所在的车间;在这些不同的表中,有的表是产品树上所有的工程和部件,依靠父子编号来确定上下级关系组建产品树,并通过子编号与其它表中数据相关联;有的表中存放的是所有车间的工艺文件,靠子编号与其它表中的部件号相连;有的表中存放的是所有的图纸审查和路线记录,靠子编号与其它表中的部件号相连;有的表中存放的是各专业组的临时任务;有的表中存放的是各专业组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有的表中存放的是所有专业组人员的姓名,他们是依靠组名来区分所在的各专业组。

2.3计划管理产品节点

关于计划管理的工艺清单的查找也是麻烦工作。因为在企业的生产准备工程中总是滞后于技术准备,如果在生产时发现问题,可能它的技术准备工作已经过了很久。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有时为了查找某个工程中某个部件的编制时间和数值,虽然知道要找的工程名称,也可能需要找好几本台帐,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但在使用计算机利用计划管理系统进行产品树管理后,只要点击“查找”按钮,输入要查找的清单号,即可在产品树上自动定位到此清单,同时对应的清单和工艺文件数据在右侧窗口中显示出来。

2.4计划管理数据录入的自动化处理

计划管理数据录入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作,为了减少录入工作的工作量,可以将那些能够按着专业组过滤的工作内容,例如图纸审查、图纸校对、路线编制等涉及到人员名称的字段和车间号等固定的字段设为DDDW型,使它们可已根据计划管理系统登陆时的用户名和组名来过滤数据,并为它们设为下拉列表框直接选择。由于一个部件是通过几个车间的一个人来编制,添加了记录复制功能,就可以通过复制改变生成新纪录。

2.5 计划管理工作量的统计

计划管理工作量的统计都是在每个月的月末工作,这时候就需要各专业组既要统计个人工作量又要统计小组的工作量。根据登陆名称,可以访问不同的统计菜单,此时只能访问计划管理系统中各自的统计菜单,不能访问其他组或材料定额组的菜单。只要在查询计划管理系统界面时输入要查询人的姓名,查询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单击“统计”按钮便可准确的统计出在一个时段内,某人的工作量。左边显示的是折算前的A4数,右边显是折算后的A4数,可以方便的进行查对。

结语

计划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分析显示,在企业的计划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减轻管理人员传统统计工作中记录、整理、查找的繁重任务,又使企业的计划管理得到了创新的变化。伴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发展,计划管理系统在今后会更加完善和简便,计划管理系统的价值也将会更加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4篇

统计报表和投资计划管理业务处理工作效率较低。当前全区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的各类统计业务工作量非常大,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为例,其统计范围比部级系统更广泛,既包括中央、地方投资项目,也包括社会企业投资项目,每年仅公路新增的项目就很多。相对业务量的增长,对统计报送时间要求较高,如公路固定资产投资月报,每个月需要在3~4d时间内完成全部项目的数据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全过程。针对繁重的统计业务工作量和紧迫的时间限制,当前统计报表的处理方式和工作效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量综合统计和专业统计报表需要旗县—盟市—自治区三级报送,其处理方式多数仍为各级统计人员采用部下发的单机版软件进行作业,再将软件生成的数据包以电子邮件方式在网上交换,还有相当数量的专业统计直接采用Excel电子表格方式报送。单机版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本身的自动化处理水平有限,仍需大量手工操作进行数据导入、导出、格式转换、复制、粘贴等工作,工作效率低、耗费时间长,在月底和年底等统计业务工作量的高峰时期,拖报、延报现象无法避免。投资计划管理方面,厅综合规划处的投资计划管理业务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纸质文本或Excel表方式,投资计划与规划、统计等相关业务的衔接主要依靠电话沟通、人工传递文档资料等方式,投资计划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相关规划、审批历史记录、计划执行情况、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等各类信息。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名称、投资额等数据与规划、计划存在差异时,管理人员只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手工比对,速度慢且易出错。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交通运输统计和投资计划管理工作既是行业宏观规划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领导科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抓好统计和投资计划管理工作,才能为掌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和项目投资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更好地发挥交通信息引导和决策咨询功能,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目标的谋划和推进情况的掌握提供翔实的依据,为实现交通运输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交通运输行业是近年来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审计监督力度加大、资金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面对中央、地方、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等来源复杂、数量众多的投资项目,如何实现更加规范、高效的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省厅乃至全区投资计划管理的大量业务还主要依托Excel表格工具进行数据处理,人工导入导出数据,还需要经常查阅大量纸质资料,业务人员工作负荷重、效率低。只有通过构建统一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和项目数据库,才能简化投资计划编制、汇总、上报、下达、调整等业务流程,缩短数据流转周期,为调整投资政策、优化投资结构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可以与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数据进行联动,提高投资计划编制的效率、科学性和投资项目执行进度检查的准确性。

3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主要面向投资计划管理人员、投资计划报送单位,以投资项目为主线,实现省管各类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上报、下达以及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资金渠道与投入比例的综合分析,实现全省投资计划管理业务的网络化作业与投资项目信息的数字化存储,提高投资计划管理效率与科学性。

3.1模板与任务管理子系统

模板与任务管理子系统是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编制正常工作开展前使用的子系统,涉及投资计划表模板、计划上报任务两方面内容,业务员可使用该系统对投资计划表模板、计划上报任务进行管理,通过自定义或者下载部级相关模板及计划上报任务进行年度计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本子系统包含投资计划模板管理和上报任务管理等两个功能模块。

3.2投资计划数据填报子系统

投资计划数据填报子系统用于省、盟市、旗县投资计划上报单位向省厅报送投资计划数据、规划项目数据,并可实现数据查询与导出等功能。报送项目包括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①投资计划上报任务管理。接收上级下达的投资建议计划上报任务,可下载或更新表格。可查询所有上报任务历史记录及其完成情况。②规划信息填报。用于报送规划、五年计划信息及相关文件。规划数据填报:系统提供在线和离线填报两种数据填报方式。投资计划上报单位根据标准格式在线填写规划、五年计划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规模、总投资、计划类别等项目基本信息及投资情况。系统设定内置校验规则,对不符合标准格式的数据进行提醒;支持数据上报人员离线模式下在本地电脑上填写、编辑、保存规划信息。文档上传:规划电子文档、尚未电子化的规划相关文件以扫描件作为附件上传,并进行保存。③投资计划数据填报。用于报送投资计划数据以及相关项目批件数据。投资计划填报:投资计划上报人员可直接填写投资建议计划各类数据。尚未填写完成的数据,填报人员可随时进行保存。系统设定内置校验规则,对不符合标准格式的数据进行提醒。同时,为防止系统故障或误操作引起的数据丢失,系统具备周期性自动保存功能。项目批件上传:投资计划项目批件需填报基本信息,批复文件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批复文号、批复主题、审批对象、资金来源、建设规模、批复时间、批件接收时间及接收人、文件存档位置等。项目相关批件: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环评批复、水保批复、用地批复等各项批复文件以及承诺函、相关协议文件等扫描件作为附件上传。④投资计划及项目查询。具备权限的系统用户可登陆查询本单位所上报的投资建议计划,包括已上报的规划信息、投资建议计划历史记录、提交的投资建议计划审批状态及审批记录。⑤数据导出及打印。可导出填报的规划、投资计划数据,以自定义格式(TXT、EXCEL、PDF等)导出或打印,支持报表打印,能方便设置打印方向、打印格式等。

3.3投资计划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

投资计划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面向省、地市、区县级投资计划管理部门,实现投资计划表的制作管理、投资计划数据接收、投资计划数据审核、计划下达、数据导出、系统用户管理等功能。①投资计划表制作管理。根据各级投资计划表要求制作新表,可对表格进行查询和编辑,主要包括表样式的设计、单元格属性设置、计划类别、项目类目管理等。该模块可接收部级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制作的新报表样式。②上报任务管理。投资计划管理人员可接收部下达的投资建议计划上报任务,生成相应的投资计划表,同时也可制定新的投资建议计划上报任务,并根据报送范围单一或批量下达到相应的报送单位。③数据接收管理。投资计划管理人员可接收、查看各单位上报的规划信息、投资建议计划数据、规划及投资计划批件数据,并能查看各报送单位的报送状态。④数据审核。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报送的数据进行审核(投资计划管理单位负责市级上报数据审核,地市级投资计划管理单位负责县级上报数据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投资计划,系统可将审核结果、审核不通过的理由、未审核通过的投资计划数据返回到相关单位。审核条件、审核公式等可由用户根据投资计划管理要求在“投资计划表制作管理”模块定制。⑤数据上报及查询。实现与部级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对审核完成的全省投资计划数据,可按照部系统投资计划数据报表格式要求导出,报送到部系统。⑥用户管理。支持对投资计划管理部门、投资计划上报单位的系统用户注册、登录、访问权限进行管理,省厅具有用户权限分配功能。报送单位发生变化时,可通过单位代码的关联进行历史数据的管理。为避免重复建设,并实现用户数据共享,本模块将复用统计业务管理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并可根据权限对自身业务范围内的用户进行本系统操作权限管理。

3.4投资计划编制管理子系统

投资计划审核管理子系统面向省、地市、县级投资计划管理部门,主要实现基于投资计划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获取的投资建议计划数据及规划等相关信息,对各单位上报的投资建议计划进行筛选、审核,编制投资计划。①投资建议计划审核。筛选条件管理:对筛选条件进行设置和管理,自定义添加、修改、删除筛选条件,可设置条件序列和优先级。筛选条件可包括是否有批件、是否超出预算额度、是否已纳入规划项目清单等。投资建议计划审核:通过设定的项目筛选条件对各单位上报的投资建议计划进行自动筛选,并按照优先级排列后以列表方式展现筛选结果。对于未通过筛选的项目,系统自动生成未通过理由。②投资建议计划编制。投资计划草案管理:与统计报表管理系统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互衔接,获取投资建议计划审核通过项目的投资额数据,包括项目总投资、累计完成额、累计完成比例等,自动生成上年结转及剩余投资额,根据上述投资数据、投资拨付比例、建设时间等自动生成投资金额。对计划草案进行多次人工调整、修改,修改记录自动存储。投资计划管理:在投资计划草案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计划。管理人员可对所有项目进行人工核对、调整编辑并确认,并将最终审核通过或调整完成的项目批量加入投资计划项目清单。固定资产统计数据校验:根据实际投资计划资金安排,对获取的固定资产统计数据准确性进行校验,筛选出不准确或不合理的统计数据,生成错误理由。通过人工再次校验后,将错误的统计数据及理由返回到统计报表管理系统。③投资计划导出。可将审定的投资计划按自定义格式导出TXT、EXCEL、PDF通用格式或直接打印,可按上级投资计划报表格式要求进行导出和打印。

3.5投资计划分析子系统

投资计划分析子系统面向投资计划管理人员,可针对全省投资计划进行查询统计,可对投资进度完成情况、资金渠道与投入比例进行多维分析,分析结果以自定义分析报表、分析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多形式展现。①投资计划信息综合查询。支持简单查询与组合查询。根据项目名称、项目所属行政区划、项目类型、资金来源、审批主体、审批对象、审批文号等设定的关键词进行复合条件查询。根据项目名称查询项目连续几年计划分年下达情况和规划执行情况。可选定查询的项目直接跳转至投资计划编制子系统开展相关计划编制工作。②投资计划统计分析。根据计划项目单位进行资金渠道、投资方向一年或多年分析;根据项目类型,实现分行政区划、分区域、分资金渠道一年或多年分析;根据资金类别,实现分行政区划、分区域、分资金渠道、分时间等多维度分析;与“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报表对接,可对限定范围内的投资计划项目的总投资额、中央投资、已完成投资、到位资金等进行分析;根据年初资金预算(切块),对计划下达情况与年初切块对比分析,了解分地市(或县)、分资金来源、分投资方向的计划完成情况;根据特定时间段(例如“十二五”期间)某种类型项目库的情况,对计划下达项目与项目库的情况,了解项目库执行情况;针对指定时间段(如某几年或某个五年期)的投资计划下达情况和项目情况,基于上面提到的分行政区划、投资计划上报单位、区域、项目类型、资金渠道、规划等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

4结语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建设养护;整合方案

中图分类号:X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59-01

1概述

交通运输建设养护计划管理业务整合涉及公路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养护计划管理系统、国省干线投资计划管理系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等。需要整合公路及附属设施的基础属性数据、地图空间数据、养护基础属性数据、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建设计划业务数据,初步实现各类固定资产建设计划、高速公路养护计划、普通干线公路养护计划等各类建设和养护计划数据的联网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提升计划工作效能,促进计划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整合资源,实现各类计划数据与中心数据库的定期同步交换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更好保证计划数据安全性;完善各类计划数据的检索查询及分析服务,为交通运输建设和养护计划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2需求分析建设养护计划管理相关业务系统分为四个层面:

1)公路GIS数据采集层。主要进行底层GIS基础数据采集,包括普通公路GIS公路与桥梁数据管理系统、普通公路GIS桥梁数据系统更新维护系统和普通公路GIS桩号系统。

2)普通公路及桥梁基础属性数据采集层。该层包括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和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系统,该层系统利用GIS基础数据进行普通公路及桥梁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并能为建设与养护计划等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公路养护与计划业务管理层。该层系统包括普通公路计划与养护系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各系统在充分利用上述GIS、公路与桥梁两类数据采集层的系统所采集的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养护与计划等业务管理,同时,该层产生的业务数据作为业务基础数据提供给“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4)业务统筹整合层。该层的系统为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整合平台,该层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上述三个层级系统产生的数据,实现规划、计划、统计三大核心业务“三位一体”。一方面进行相关的业务管理,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上述四层个层级业务系统相互支撑、相互关联,一方面对计划系统得基本业务进行了有效管理,有效地规范和有序地促进了公路养护、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等管理工作。同时,采集和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对提高计划管理工作效率与精细化、资金使用效益、养护与计划分析决策起到有效的推进和支撑作用。业务层次详见图1。

3应用平台整合方案

通过对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各个投资计划系统进行整合,形成覆盖路面、路基、桥梁、隧道的公路建设计划与养护计划的综合性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系统)。综合性系统将在保留原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新开发建设“交通运输建设与养护投资计划综合管理系统”,以便于业务人员能更方便快捷地对全省公路建设与养护投资计划的查询汇总。综合系统将借助4A平台,实现用户和系统入口的整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见图2:

4数据资源整合方案

根据应用系统建设方案,综合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公路及附属设施基础属性数据库、公路及附属设施地图空间数据库、养护计划基础属性数据库、高速公路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库、普通公路路面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库、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业务数据库、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计划业务数据库、建设与养护计划综合业务数据库等8个部分。其中前三个为基础数据整合库,后六个为业务数据库。其中第四至七个数据库是已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为已建设好的数据库;建设与养护计划综合业务数据库为综合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将从四个业务库中汇集投资计划数据,是需要新建设的数据库。业务数据库总体结构如图4所示。

5结语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计划统计;网上管理系统;B/S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计划统计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其作用逐渐被广大管理者认可,并成为施工企业组织施工生产、掌握施工动态及主管部门统计建筑业产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工程计划统计管理中,由于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大,涉及计划统计的数据多且分散,数据组织困难,计划统计数据手工计算,工作量大,消耗时间长,传送不及时,造成工程项目计划统计信息反馈周期长,有时甚至出现统计数据失真、连续性差等现象,在工程管理中统计信息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及办公效率,建立一套快速、科学、可靠的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计划统计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公路工程计划统计网上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1、改变现行计划统计报表手工编制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公司内建立并运行一套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管理。

2、实现计划统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在公司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生产者和管理者掌握工程进展情况提供有效的帮助。

3、实现计划统计的动态编制和科学管理,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先进行、连续性。

4、在计划统计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计划统计信息的服务范围,为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工具,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为成本核算,计划、进度、材料、人力资源、设备的管理提供依据,并使以上各项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4、成为以上各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平台,为建设施工单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三、公路工程计划统计网上管理系统建设具体方案制定

1、管理方案的制定

系统应根据公司现行业务流程及计划统计管理办法为总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分配相应权限。统计时项目部将工程施工情况对应清单细目进行统计,并录入系统,由系统对各项目部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最终生成各种报表及信息,供分公司、集团公司调阅。项目经理部根据统计数据安排生产,并适时调整工程计划,分公司和集团公司可通过系统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2、技术方案的选择

为满足多部门、多用户的使用及数据共享,根据公司现有网络资源情况,并兼顾系统今后的扩充与升级,数据库选用Oracle大型数据库,采用B/S体系结构开发,服务器端用JSP开发,客户端只要用IE浏览器登录集团公司网站即可。

3、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

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应遵循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同时兼顾与现有数据资料的兼容性,并充分考虑今后的功能扩充的需要,对涉及计划统计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工程项目计划统计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如下信息:

(1)工程项目基本信息表,包含工程项目的概况信息;

(2)工程量清单表,包含工程项目中标时合同标明的工程项目、数量、单价以及施工中合同变更后的工程项目、数量、单价等详细信息;

(3)施工计划(统计)表,包含工程项目分月(分旬或天或任意间隔)施工计划(进度)情况;

(4)人工、材料、机械需求计划(消耗)表,分别包含工程项目分月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需求计划(消耗)情况。

系统中各数据库之间相互制约,以保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4、系统主要功能

根据现行统计办法及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系统功能结构框图如图1:

图1系统功能结构框图

(1)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的位置、标段、开、竣工日期、桩号、业主、监理等信息的管理,包含以上信息的修改、查询、统计、报表打印等功能。

(2)工程量清单管理,包括工程量清单、变更项目清单的录入、修改、查询,工程项目的分类统计、汇总,清单报表的打印等。

(3)计划管理:实现项目中工程、人工、材料、设备等各项计划信息的管理。工程、人工、材料、设备计划管理,包括施工项目总体、年度、分月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人工、材料、机械需求计划(或进场计划)的编制,计划的调整等信息的管理,可进行项目计划的增删、修改、查询、分类统计汇总,报表生成、打印等。

(4)统计管理:实现项目中工程、人工、材料、设备等各项统计信息的管理。工程、人工、材料、设备统计管理,包括施工项目分月工程施工统计数据信息的管理,人工投入、材料消耗、设备使用统计信息的管理,可进行统计数据的增删、修改(按照权限开放)、查询、分类统计汇总,报表生成、打印等。

(5)统计分析管理,包括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投入人工、材料、设备情况等数据的分析、汇总,统计结果的图形分析,统计表的生成、打印等。

(6)数据上报管理,包括固定格式上报数据的导入、导出管理,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交互。

(7)系统维护,包括用户的登记注册、权限设置,系统数据的备份、恢复,批量数据的更新等。

5、计划统计网上管理系统的特点

(1)通过该系统,可实现计划统计管理中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三层管理,并将涉及工程计划统计的所有业务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以备随时查阅和统计分析。

(2)利用集团公司的网站,实现数据共享,各部门可随时掌握工程项目的计划执行及施工进展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具有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考虑到计划统计管理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该系统的各模块功能相互独立,可增加和更改系统功能。

(4)易操作性,客户端在IE浏览器上使用该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懂,并配有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5)开放性,系统数据库可接受外部导入的计划统计数据信息,并可将生成的报表数据导出,方便对计划统计数据的批量增加或更新。

(6)安全性强,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对不同使用级别的用户开放不同的功能,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7)易维护性,采用B/S体系结构开发的该系统,客户端无须安装应用程序,简化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6、该系统的应用有着广泛的意义

(1)系统的应用可大大缩短计划统计的周期。利用该系统可有计划地缩短统计周期,在现行月报的基础上,实现统计报表旬报,甚至更短周期,以便随时掌握项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纠正施工中的进度偏差。

(2)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为公司建立内部进度定额指标提供依据,积累资料。

(3)利用内部进度定额,有利于加强施工前的施工计划测算和进度目标管理的制定,可提高施工计划管理水平。

(4)通过统计分析,提供项目施工阶段性数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可为各级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5)利用计划统计资料,及时指导施工管理工作,合理控制材料、机械设备、人力的进退场情况,控制各类消耗、提高机械利用率,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促使项目经理部严格计划管理,改进施工组织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投入,降低工程成本,促使企业施工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6)加强计划统计管理,强化合同工期意识,可促使企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7)计划统计分析可为工程竣工决算提供资料,也可为工程投标和管理积累数据资料。

(8)计划统计资料可为项目进度目标考核、奖惩的兑现提供依据。

(9)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计划统计管理,强化了现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增强部门协作,提高了办公效率。

系统建成后,以该系统为基础,通过不断完善与公司其他系统的集成,使公司业务处理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科学化。

四、结语

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计划统计管理,能够方便、快捷地反馈项目执行的情况,便于部门依据统计数据,制定科学、准确的管理决策。为企业宏观管理、决策,实现科学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生产作业计划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5-0067-02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计划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繁琐的工作。我厂在以往的生产管理工作中,长期采用手工统计工作方式,将每种方舱产品的所有零部件明细进行手工统计、汇总,对多处使用的同一种零部件进行手工的数量合并,最后制成该产品的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这种手工统计工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消耗计划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在手工统计过程中,错误率非常高。手工工作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制约了全厂的生产组织安排,难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面对这种工作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的工作方式,本人根据我厂的具体生产管理模式,编制了一套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利用办公自动化的高效性来提高全厂产品的生产效率。

1 系统功能说明

本系统首先将工厂技术部门下发的产品各部分零部件明细表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系统根据导入数据库中的零部件明细自动生成该产品的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汇总过程中必须将所有相同的零部件进行数量合并,以便统一加工生产。汇总表中每条记录代表一种部件或零件,记录中包含该部件或零件的名称、图号、数量、工序等信息。生产作业计划汇总表具有打印报表功能和生产施工单打印功能,并可按零部件的工序和加工分厂进行查询。

在高级程序语言中,VB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面广,易于掌握的程序语言,而且我也非常熟悉该语言,以往在别的系统中多次应用过,所以选定使用VB来开来本系统。由于我厂方舱产品的零部件数量不是非常大,而且数据之间的关联不是特别复杂,所以我选用微软公司的ACCESS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为便于计划员操作,采用EXCEL制作数据报表。

2 系统流程图

本系统主要操作过程为用户登录、生成生产计划汇总表、数据查询,计划汇总表报表和施工单报表打印等,操作流程如下面流程图1所示。

3 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本系统主要分为用户登录、生产计划自动汇总、报表打印、数据查询、帮助信息等几个模块,以下对主要模块进行说明。

3.1 用户登录

本系统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必须进行注册。进入本系统时,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用户名或密码输入错误时,系统提示重新输入,输入三次不正确,系统自动退出(如图2)。

3.2 系统主界面

用户正确登录后,进入系统主界面。通过界面上方的下拉菜单或功能按钮可进入新建产品库、数据查询、生产计划报表、生产施工通知单报表、帮助信息等功能模块(如图3)。

3.3 生产计划汇总表自动生成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将产品各部分的零件明细表自动导入到数据库中,并自动统计汇总成一份生产计划汇总表。统计过程中,系统将各部分的零件记录汇入到生产计划汇总表中,并且将汇总表中相同的零件进行数量合并(图号相同的零件为同一种零件)。生成的生产计划汇总表包含了产品的所有零部件,每条记录包含该零部件的名称、图号、数量、全部加工工序及每道工序的加工分厂。生成的生产计划汇总表具有报表打印功能,输出的报表作为计划员组织安排生产的依据(如图4)。

3.4 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根据产品的生产计划汇总表,自动生成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计划员可选取或查询生产计划汇总表中的任意记录,将这些记录以生产施工通知单模板形式输出(如图5),作为工人生产的依据,输出的生产施工通知单旁附有工序合格流转卡,作为检验人员对零部件每道工序检验及该零部件加工流转的依据。生产施工通知单和工序合格流转卡的模板样式见图6。

3.5 数据查询

该模块为计划员提供了对生产计划表的查询及查询结果打印功能。计划员可按工序、加工分厂、加工工序等对生产计划表查询,可按生产计划表的记录编号查询,也可查询在某一分厂内部封闭加工的记录。查询结果显示在窗口下方的数据表格中,便于观看,通过“打印”按钮,可将查询结果以报表形式输出(如图7)。

4 结语

本系统于2002年年底调试并试运行结束,正式在工厂生产部门安装使用,运行至今未出现统计错误和系统故障,赢得了各部门的赞同和完全认可。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8篇

1.1系统功能

本系统可以根据总厂的制造计划和机型工艺信息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并根据仓库库存的情况向各个工段下达生产计划,通过批计划和零星计划两种方式调整标准件生产计划,使标准件计划管理更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智能特征。

1.2B/S结构设计

某飞机标准件公司的标准件计划管理体系具有多层次、跨部门、地理位置分散的特点。由于计划管理覆盖多个部门,在每个部门每台电脑客户端安装运行程序不便于操作,且不利于系统的维护和更新,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结构已不能满足需求。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具有分布性的特点,便于异构数据源的集成,业务扩展方便,维护简单,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只需要装有浏览器即可,不需要专门的客户端软件,且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基于B/S结构的飞机标准件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了客户端的“零”安装,减少客户机与数据库的直接互动以及向服务器发出SQL的请求数量,提高执行效率并能很好满足分布式需求。本系统采用Web三层B/S体系结构,浏览器层完成用户接口功能,服务器层完成系统相关功能,数据库层对系统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通过三层结构,将系统划分为表示部分(界面层)、应用逻辑部分(应用层)和数据访问部分(数据层),使其各自在逻辑上更加独立,便于管理和维护。但为获得较高效率,简单的逻辑处理和数据访问也放在界面层实现。在此基础上,又将服务器层中包含的应用层分为四层,即数据表示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业务外观层。数据表示层定义了继承DataSet的类,以保证数据显示的一致性。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定义数据库的访问及相应的操作如数据库的连接,增加、删除、查询、维护数据库连接缓存、数据库事务调用等,为业务逻辑提供数据服务。业务逻辑层主要完成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为用户提供功能调用以及调用数据访问层访问数据库。业务外观层为Web层提供处理、浏览和操作的界面,以形象的方式显示业务逻辑及数据。

1.3系统数据及流程结构设计

为保证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即数据的准确性,标准件计划管理系统需与多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其上游数据来自工艺系统和总厂ERP系统,中间接入生产状态,生产完成后再将数据按需求分别在传入标准件厂和总厂的出入库系统中。首先,根据查询总厂下达的整机生产计划,再查询相应机型的工艺分工信息,并从PDM工程数据中取出标准件图号数据。基于整机订单与需求自动平衡计划,参考历史数据,系统自动提出全部计划的调整数据,并根据以上数据自动汇总生成标准件的生产计划,供计划编制人员参考。计划编制人员根据自动平衡计划、系统调整数据、日常调用情况,确定最终的计划下达数量,并根据中央仓库和配套库库存平衡的情况向各个工段下达生产计划。当生产完成后,将完成和检验状态反馈到生产计划中,对完工状态的零件进行接收和移交,并将零件按计划要求分别入库。如判断为零星计划,还需将生产完成、检验、接收及移交状态反馈回ERP系统。

2系统模块及功能

飞机装配严格按照客户订单进行计划、生产,生产调度又需严格按架次进行管理。虽然飞机制造为多种小批量,但标准件的生产为多种大批量。标准件在使用中易损耗,零件使用量大,且在装配过程中往往出现零件追加生产的情况。又由于标准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故可提前按照生产机型和数量,依照生产经验,适当扩大生产,以预测生产数量,并自行制定标准件的生产计划,提前生产。由于标准件必须严格按批次进行生产,不同批次的飞机对零件的要求存在差别,因此在提交计划、生产、入库时需严格区分。生产完成后,标准件需严格按批次、计划交付计划提交部门,或存入本厂或仓库内,然后按需取用,或进行后续加工。按照上述特点,整个系统流程按纵向大致可分为计划提交、零件移交、零件接收三个大部分。计划提交,即制定和提交生产计划;零件移交即零件生产完成后,由本厂确认,发放到相应的计划提交部门;零件接收是提交部门对收到的零件进行入库并加以确认。由于提交计划部门与计划功能不同,按生产类型又将生产计划分为批计划与零星计划两种。零星计划为按飞机批次单另追加的计划,批计划为标准件厂内部按照实际生产经验,根据总厂机型的生产计划自行安排并提交的生产计划,不与总厂计划相关。即零星计划为外厂人员提报的标准件补充需求,批计划为内部人员提交的整机标准件批量生产计划。由于不同权限人员对批计划和零星计划有不同的操作,故为方便权限设置与系统管理管理,在三部分的基础上又将整个系统分为五个模块。

(1)登录管理模块

用于管理用户登陆信息,提供登陆、注销等功能,通过将员工编码与数据库中存在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是否具有操作权限,再根据具体权限字段判断用户的具体权限。此模块还具有登陆用户名及密码修改功能。

(2)零星计划管理

包括查询、提交计划、零星计划移交和零星计划接收四部分,判定非本厂人员具有此操作权限。可查询已经提交的零星计划。可根据总厂计划及工艺生成生产计划,需人工填写生产的数量。零件生产完成后通过移交,将零件移交到提交计划的部门,该部门通过零星计划接受确认接收情况并进行入库。

(3)批计划管理

分为批计划查询、批计划提交、批计划移交批计划接收,本厂人员具有此部分操作权限。查询模块可查询已提交的批计划。计划提交部分可通过总厂生产计划和工艺信息自动生成生产计划,自动计算生产数量及生产批次等信息,并提供手工修改的功能。批计划移交可将已经完成的标准件移交到标准件仓库,并通过批计划接收对移交数量、批次等信息进行接收确认。

(4)查询

可查询已提交的批计划、零星计划,生产机型的详细信息以及总厂的生产计划。

(5)信息维护

仅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身份才能进行操作,可增加、删除人员或更改人员权限及其他信息。

3系统实现

3.1软件配置

系统采用Windows2000Server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以2008集成开发环境作为软件开发工具,程序后台开发选择C#高级语言来完成系统功能,前台定义Web页面则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并使用母版以保持页面风格统一并减少工作量。采用css+div的布局方式以提高界面的可读性及访问速度,增加用户体验性。本系统开发采用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使用Microsoft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IIS)作为Web服务器。

3.2数据库管理及信息交换

考虑到数据量大、并发操作较多,以及安全性的需求,本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817版本,并采用方式访问数据库,通过数据连接模块完成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利用的数据提供者对象直接处理数据源,通过DataAdapter连接,将数据装入Dataset中。结合生产及业务特点,在进行数据库间信息交换时,对于零星计划,由任务编号连接,批计划则通过机型和图号同时进行关联。

3.3与ERP系统的集成

为保证EPR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性,ERP数据库不对本系统完全开放,在对ERP数据库进行访问操作时,由ERP提供限定权限的角色,该角色只能读取特定数据,并通过调用特定的存储过程来完成需要功能。为保证计划与总厂ERP系统保持一致,总生产计划不另行录入,而是由总厂数据库直接导入,采用定时从ERP系统读取计划清单的方式。在本地数据库内建立于ERP字段完全相同的表,定期遍历ERP计划表,比对两表之间的数据,将增加的数据自动导入。通过在ERP系统中嵌入本系统的链接,以实现对本系统的访问。通过自动识别ERP系统cookies中的用户信息自动进行登录验证,按权限开放相关功能。ERP数据库采用oracle10g,本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817,两者连接方法为:先通过本地的oracle数据库的NETConfigurationAssistant配置本地数据库,再通过oracle提供的Databaselinks进行连接。在c#程序中,配置好本地数据库后,通过语句可以直接访问ERP数据库。

4结语

数据统计工作计划第9篇

关键词:地质模型;生产计划;模型化管理

目前,国内煤矿企业在地质数据、开采设计、生产计划编制等工作使用基础通用软件进行管理,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如数据信息碎片化、设计周期长、工作效率低、数据挖掘深度低等,阻碍了煤矿数字化发展。

1立项背景

随着矿井智能化开采技术迅速发展,对技术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工程师使用通用软件进行技术管理就显得捉襟见肘,采用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工具替代通用软件尤为重要。煤矿生产模型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模型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空间分析、数据挖掘、虚拟现实、可视化、网络和科学计算技术,为矿山资源精确化管理、矿山规划、采矿设计、生产计划进行模拟、仿真和分析,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强大工具。在矿井生产管理方面具有用人少、工作效率高规划指导性强,各专业协同运作等优点;实现了煤矿地质数据、开采设计、生产计划等生产活动的模型化管理。

2系统概况

系统集成矿山地质管理、开采设计、生产计划编制等功能,将钻探编录信息数字化并使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校验,对钻孔数据逐一检索后录入地质数据库用于数据管理、存储;集成物探、巷探等多维数据建立地质模型;融合地质和开采设计数据,对开采煤层进行块段网格化划分形成数据单元,结合地质条件、生产组织、设备效能等诸多影响因素科学编制生产计划,输出成果资料,模型化管理更高效、快捷。

2.1系统构成

该模型系统主要是由地质数据库、地质模型、开采设计和计划模型构建而成。

2.2系统功能

1)地质数据库。地质数据库作为智能模型管理系统的数据“入口”,实现钻孔数据安全管理。该软件用于地质资料数据收集、校验、浏览和报告功能的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可将钻孔数据可视化,将钻孔岩性属性在视窗内直观显示;还提供强大的数据校验功能,确保钻探数据准确性;共享的存储系统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2)地质模型。建立地质模型,实现矿井地质管理、构造解译等相关工作。该软件采用快速高效的建模技术,读取数据库钻孔文件及各种物探、巷探数据并进行模拟运算,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地质工程师利用地质模型可从全方位地观察煤层赋存情况,方便快捷的进行区域的储量计算,煤质煤厚区域划分,等高(厚)线、煤层分叉线、任意煤层剖面图等图纸的绘制及输出;同时软件可支持多种格式的地质数据输出,为开采模型建立提供煤岩层的网格数据。3)开采设计模型。软件兼具AutoCAD常规绘图功能的同时,增加了适用于煤矿开采设计的专业菜单栏,能够快速矿井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将地质模型与开采设计进行数据耦合,形成采掘数据单元。将开采设计绘图工作由原本的几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计划模型提供基础单元数据。4)计划模型。软件用于编制矿井生产计划及对未来开采计划方案的模拟。将开采设计和地质数据融合,结合可预见性地质情况、生产组织等影响因素遵照开采逻辑模拟矿井采掘接续,并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矿井今后的生产接续状况;软件支持人工动态修正生产计划,实现了生产计划编制的可视、可控、可调。将生产计划编制时间由原本的几天缩短至几个小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多场景、全因素、长周期的模拟采掘计划方案,寻找最优采掘接续计划,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矿山寿命全周期采掘接续规划方案。

2.3系统特点

1)系统运行环境依托云服务平台,降低系统对终端硬件的需求,提高运行速度和数据安全性,也便于模型更新和维护。2)地质数据多维度融合。使用钻探、物探和生产实际揭露的巷探等数据修正地质模型,提高地质模型精确度,满足煤矿生产需求。3)使用专业煤矿开采设计软件进行开采设计,地质模型与开采设计进行数据耦合,形成采掘块段的数据单元。链接了地质信息与开采设计间的信息“孤岛”。4)在开采模型数据基础上,通过建立开采逻辑、采掘设备不同条件下的生产效能、生产组织和采掘影响因素等限制条件,逼真模拟矿井生产接续情况,推演进度计划让决策者快速了解未来矿井运行状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生产计划方案。

3系统应用

模型管理系统由济南煤科院引进澳洲模型软件组建而成,并在转龙湾煤矿进行国内应用。1)地质数据库。通过建立数据库校验规则对导入数据进行“清洗”,使用管理系统存储数据,提高了数据安全性,避免了人员误操作、更替、流动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减少因地质资料缺失或精确度低导致的经济损失。2)地质模型。作为地质工程师的辅助工具,将钻探、巷探和物探数据统一存储并集成,通过多维数据协助工程师解译地质构造。方便快捷的进行区域的储量计算,绘制煤厚区域划分、等高(厚)线、煤层分叉线、任意煤层剖面等图纸,提高工作效率。成果数据数字化传输,模型数据能够被开采设计所使用。3)开采设计方案的调整,软件根据地质模型数据自动计算开采储量,无需地质工程师重新计算,减少人员重复工作。4)计划模型中设定采掘设备生产效能、生产影响因素和系数、工作面按撤时长、停产检修时间等一系列可预知的生产活动,推演生产计划方案。极大了缩短了生产计划编制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图5矿井生产接续计划图

4结语

专业化、模型化的矿山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链接地质资源、开采设计、生产计划等专业的“信息孤岛”,避免了因人员更替、流动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矿井生产接续,多因素长周期推演生产计划避免造成接续冗余,有利于矿井节支降耗;系统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数字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战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莉.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采掘计划中计算机的运用[J].中国矿业.马钢集团公司南山矿业公司,1999.

[2]王忠鑫.MINEX及其在数字矿山中的应用研究[D].露天采矿技术.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201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