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优秀传统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30 13:36:36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第1篇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底蕴深厚,但在现代化大潮的涤荡中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这是传统优秀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威胁最重要、最安全的途径。中国能否成为文化强国依赖于中国在多大程度拥有多大的文化原创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强弱程度将最终决定中国文化安全的程度。在这样的意义上,文化原创能力薄弱是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正是因为此,“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能够称得上创新并受到世界关注的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确实不多。在当今世界,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是:站在世界学术理论前沿的多数是西方学术话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显著,但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对此没有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相对应的反映,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却影响深远。中国思想界一直以来还是停留在大量引进西方学术的层面,制约了中国思想文化原创能力的勃发。“言必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正是这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造成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深层弱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失去了文化原创的应有动力。”于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缺失中国问题、中国眼光、中国角度、中国话语。西方的话语成为中国的话语,西方的视角成为中国的视角,使中国文化创新变成对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移植和传播。“自80年代以来的文艺思潮,被称为创新的部分,几乎全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形势、手法的袭用,从意识流、朦胧诗到泛性论表现,叙述主体的介入,无不如此。文艺批评的话题,从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直到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全是西方话语,在这方面,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也只是复述西方的话语而也。”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化成果创新需要有本土的眼光和思考、本土的叙事方式、本土的话语体系。过度模仿和依赖西方话语和理论成果是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缺损的典型特征,既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发展需求和中国人的文化需求,也已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成严重威胁,这是最严重的文化危机。导致中国文化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有利于文化原创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不稳定的文化制度环境不利于文化原创动力的激发;二是全社会对文化原创的投入总量不足和持续性投入不足,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无法催生原创作品所需要的较长时期的原始积累;三是文化原创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一流而且稳定的创作队伍;四是对充实文化原创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急于求成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提高的障碍所在。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维护和文化安全。传统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与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面临严重危机:

1.当代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国家历史、传统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所谓的“现代阐释”其实正在消解经典和传统文化资源。

比如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版西游记》对经典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设置为“白骨精三戏唐三藏”,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等等,表现出“对于经典的后现代式的嬉戏态度、盲目叛逆和反抗权威对正统道德观念构成挑衅”。它们挑战着经典标准,淡化了意识形态。解构经典与维系经典其实涉及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由谁执掌的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是靠经典和文化偶像来维系。如果一个民族的经典和偶像不断被颠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核心价值观也会随之荡然无存。普通民族珍视文化传统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淡薄,文艺创作人员能力缺乏,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更需要执政党的一些基层领导和决策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当做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当代中国肯定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和物质追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放弃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法则和社会共同追求和理想。正好相反,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首要课题是:在现代社会理性的基础上,建构和完善以富强、民主、和谐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和利用。

在现代社会,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属于人类共同文化财富,应该资源共享,任何个人、国家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开采、挖掘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不例外。但是西方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往往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往往是在占有和剥夺他国的文化资源的解释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已经指出:“由于后发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彻底动摇它存在的依据。这就构成文化资源安全问题。”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世界共享”,但是问题不在于资源共享,而在于对资源内容的解释是否被人为地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其它国家“共享”时误读、误用、滥用甚至歪曲,这是当今世界普遍而又不争的事实。美国拍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竟然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注册为游戏商标、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等等,这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典型“掠夺性开采”。这是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普遍采用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借此吸收和利用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激发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但是这却带来中国文化资源危机。美国版的《花木兰》为了让西方观众欣然接受,同时也为了创造票房收入,对中国故事《花木兰》进行重新艺术包装和现代思想挖掘,在中国历史元素中植入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传统和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和中国的《花木兰》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孝敬父母、精忠报国。“如果我们对‘《花木兰》’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高度关注,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在将来看到的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读本,也许就都是‘美国版’的。”美国对《花木兰》重新阐释仅是一个“典型案例”。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美国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藉以存在、区别身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存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不能动摇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合理保护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被“掠夺性开采”的能力,牢牢把握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底线。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

“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维系下,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支配性下,国家的统一性也才得以实现和延续。所以,文化安全是深层次的国家和民族安全,文化安全的丧失,国家的根基就会丧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是指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免于外部威胁、侵害与内部的混乱、失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在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持强大的民族精神动力”。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使之不会因为全球化的浸淫而退化甚至丧失。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文化安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因此,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要提高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1.培养中国文化主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塑造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决定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一致性。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一是在主张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具有的活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普遍的指向的先秦原生性文化。二是克服功利化的文化思维模式,确认纯文化的文化思维,不要把文化看做是外在于人的手段。人不能成为可以外在于文化、可以凌驾于文化之上的‘主体’,因为这样的主体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意志的代名词。这种对待文化的工具理性态度会助长文化的政治工具化、物役化,会导致主体意识的沦落,独立人格的丧失,就意味着主体创造过程的切断,也就意味着文化重构的僵滞。三是不要简单粗暴对待文化变革,不要任意撕裂与扭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想穿就穿、想扔就扔的衣服,任何人为的否定、决裂都会让它发生畸变,文化教育也要挣脱急功近利、流于表面的泥潭。唯有如此,才能重建文化主体意识,重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才具备了必要的可能性。

2.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积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际竞争力和战斗力,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3.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身份的象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既从该民族的语言、习俗、历史经验、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资源,又体现民族的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其特性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比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更不容易改变。正因如此,身份认同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高度一致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切实的价值基础和“支援意识”,也使我们在危难之时积聚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而未亡、历经磨难而不死的根本原因。

4.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如同自然生态可能会遭到破坏一样,文化生态也会招致破坏而失衡。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是文化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种类越少,其再造和繁衍的生命力就越弱,维护文化安全和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就越差,不仅仅会导致文化危机,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丧失文化乃至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特别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极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失去了原有的创造力,有的甚至悄悄地远离我们并永久地消失了。这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正是文化霸权的威胁,导致了文化发展的极不均衡,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未来发展趋势构成严重威胁。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当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母国的机构制度的影响时,未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文化归属感也进一步被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讲,抵御文化霸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既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和发展权的需要。

三、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第2篇

近期以来,理论界和媒体不断地对治国理政思想进行解读和阐释。在解读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治国理政思想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系列讲话中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反复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其实,关于“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早已在大学校园吹了很长一段时间。高三学子们,快来看看我们向往的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弘扬中华文化的生活吧!

暨南大学:

浸润中国风 盛载华夏情

“上庠百载,声教流芳。忠信笃敬,恭俭温良。尊师爱校,志在兴邦。”2014年9月,在暨南园,5000多名新生齐诵《暨南大学学子铭》。在为期10天的新生训练营里,新生武术训练、民族音乐和舞蹈会演、用毛笔临摹校训等活动,让新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暨南园里的中国风,领略了暨南园百年来积淀的厚重的校史。

“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培养社会责任感,养成优秀人格等都有重要作用。作为百年侨校,暨南大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更大的责任。学生只有了解中华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暨大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说。

2014年7月,“梦想中华行”中华文化之旅夏令营开营。暨南学子尤其是港澳台侨生和留学生组成古丝绸之路、西夏文化、荆楚文化等7个团,考察经典的历史文化古迹,探寻中华文化底蕴。

自2008年以来,暨大一年一度的中华文化节主题文化展总是热闹非凡。2014年35个主题各异的文化展位通过精致的展位装饰、趣味游戏与诱人的传统美食,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学生沉醉其中。暨大学生处处长区向丽说:“中国文化节活动为期1个月,每届参与人数过万人,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阵地,成为对广大华侨华人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最直接、最丰富、效果最好的平台。”如今,学生得到的外界信息多,对西方文化、异质文化认同得很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浮躁心理,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心安静、净化心灵,对于人格的培养和锻造有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体验馆里感知中华文化

山东大学有一座中华文化体验馆,是目前国内高校首创的“一站式”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场馆,建筑面积近2600平方米。在内容设置上,分为哲学思想、传统艺术以及民俗生活三个方面,包括孔子与儒家礼仪、书法、国画、建筑、京剧等16个专题文化体验区,100多个体验环节。体验馆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中国故事每天都在讲述。

追慕圣贤、诵读礼拜的仪式教育融技能学习、文化认知与情感体验于一体,正逐步成为山东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新风尚。山东大学赴西部支教的研究生和分赴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韩国、蒙古等国孔子学院任教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都要在这里开展文化体验,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学习。

中华文化具有“日用而不知”的特色,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蕴藏于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来,传播开去,是体验馆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体验馆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年龄不同,文化语境各异。既要“信达雅”地传授中华文化,又要克服跨文化的障碍,对老师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端出课堂的‘这碗水’确实需要课下的‘一桶水’作后盾。”陈鹤龄老师说。

面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如何去选择?怎样使抽象的文化得以外化和感知?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体验馆建设的历程。体验馆设计者之一、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乐说:“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体验式的文化教学,突出‘活在当下’,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而不仅仅是学术化和历史化。体验是文化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善于构建文化‘知识链’,由浅入深,尝试在生活的文化表征和内涵之间搭建桥梁,在‘术’与‘道’之间加强引导,以此让体验者慢慢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天津大学: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张百慧,最近对“埙”这一古老的乐器着了迷。暑假里,她和“时光掠影实践队”的同学们专程到西安做“埙”的专题调研,回校后,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寻・埙》,并分享到网络媒体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眼下,张百慧又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准备将“埙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做出一个“像样的成果”。像张百慧一样,在天津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

目前,天津大学已有30多支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实践队伍。潍坊风筝、敦煌手鼓、朱仙镇木版年画等,都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仅在2014年暑期,他们的足迹就遍布大江南北10多个省份。建筑学院还组织了4支专业队伍,分赴沈阳福陵、河北蔚县等地进行古建筑测绘。其中福陵远离市区,为了提高测绘效率,测绘队在一个军营驻扎下来。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背上测绘仪器前往福陵,直到太阳落山才能返回驻地,吃过晚饭后还要绘图到深夜。“古建筑多是木质结构,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生自然损毁,需要定期修护。”队员孟蕾说,“我们测绘而成的图纸经过完善后,将会被纳入文物保护档案,成为国家重点文物抢救性维护的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除了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实用性的数据,我们这些学生实践队伍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己所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刘克嘉立志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2014年暑假,他组织同学们奔赴河南开封等地调研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彩云之南,乘凤撷羽”,学生实践队在大理凤羽镇调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时,发现当地基础教育比较薄弱,随即展开支教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融入剪纸、民族舞等传统文化。

浙江大学: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别号。而浙大与“阳明”的关系还要从“求是”校训说起。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发表了题为《王阳明先生和大学生典范》的讲话,确立“求是”为校训。“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源,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

浙大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全校学生都需要修读的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许多与诗书经典相关的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对选修通识课提出了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文科学生在“科学技术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

2012年12月,浙大一位大一新生在刚入学3个月后便自杀了。不是因为学业压力,也没有抑郁症,而是在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无果后选择了结束生命。开设“王阳明心学”课程的董平教授在事发第二天的“孔子与论语”通识核心课上,谈了对于这件事的看法:“那位同学把人分解为一个个分子、粒子,从而得出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仅仅把人看作一个‘粒子团块’,把所有的东西都还原到分子、原子的层面,那么我们的艺术、哲学、文学、历史该如何解释?”在董平看来,如果那名同学能花更多时间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也许他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

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过度强化知识教育会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更容易产生找不到生活意义的问题。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更是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思辨精神的重要渠道。

南开大学:

用“礼”“孝”文化锻造青春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2014年9月20日,在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200多名新生高声齐诵“容止格言”,并集体向父母行“鞠躬礼”以谢养育之恩。现场很多学生和家长一起感动得落泪。

这样庄重的仪式,这样动人的情景,每年都在南开大学各个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重复着。“‘礼’与‘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入校之初,我们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力争在整个校园中营造出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里培养气质,锻造青春。”学生工作部部长杜长有说。

在物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王锶博的床头挂着一幅“容止格言”。王锶博初入南开时,得知物理学院有一个按照特殊模式培养理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伯苓班”,就报名参加了选拔考核,最终却没被录取。王锶博百思不得其解,一位老师提醒道:“同学,先回去认真看看南开大学的‘容止格言’吧!”“容止格言”是由被称作“南开校父”的我国近代教育先驱严范孙在创校之初所拟定的学生仪表规范,张伯苓校长把它镌刻在男女宿舍门廊的大镜处,称之为“镜箴”。回到宿舍,王锶博翻出《入学手册》里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他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松垮的衣裤、蓬乱的头发、惺忪的睡眼。从那时起,王锶博便将“容止格言”张贴在床头,每天清晨都默默诵读。一年后,衣着整洁的王锶博再次参加“伯苓班”的面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今,王锶博的成绩在“伯苓班”里名列前茅,生活也井井有条。辅导员宋燕欣慰地说:“‘容止格言’能引导学生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这将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

“男子须怀轩昂气宇,女子当有林下之风。”已92岁的校友罗明琦先生近几年来一直在给新生开设讲座,题目就是“‘容止格言’与南开精神”。

北交大校园诵读:

艺术育人 传承精神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2014年的“春之声”诵读活动中,交大国学社的同学首先出场,朗诵了《大学》,观众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本末,有终始,有知识并去实践,这也是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想要告诉大家的。”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说。

2014年2月,北京交通大学自主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茅以升》完成校内的首次公演,同学们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这是通过‘以校园艺术演绎科学精神,以原创作品展现大师情怀’的形式,为高等学校艺术育人工作做出了有益尝试。”宁滨说。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丰富想象力;艺术能够造就创新型人格,激发创造的欲望;艺术能够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使其用各自的方式描绘世界。

优秀传统文化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82

近年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立足学校教学特色,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开设校本课程,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以社会为天地,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真正以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为天地,以家庭为支撑,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齐国斌.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9(5).

优秀传统文化第4篇

为了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笔者组织人员在校园内的宣传栏、楼道、入口及走廊等处分类悬挂传统文化宣传标语,要求风格典雅、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学校的电子屏幕不定期滚动播出一条条的国学标语。利用早、午、晚的课余时间开展专题广播节目。教室布置要主题鲜明,内容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办公室也进行了相关的布置,体现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引领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

在开展传统德育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如何找到突破口是关键。笔者结合学生实际,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在校会、晨会、班会开展感恩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外,还定期举办《关爱生命,伴你成长———感恩我们在行动》的大型激情励志演讲,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爱父母和教师,并用行动回报他们。

三、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不加任何指导阅读具有相当深度的经典著作,诵记拗口的文言文或古诗文,别说是学生甚至语文教师都感到很困难。因此,加强阅读指导成为当务之急。诵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有些句子的解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办?笔者译出通俗易懂的现代文,并下发到学生手中,然后组织讨论、交流,在大体了解名人名言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感悟、见解,以及自己独特的创意和风格。在经典阅读指导中笔者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渗透爱心教育、责任感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阅读指导更注重理解、感悟,以“每周一句”的形式,在经典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名句的选择与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共同领略经典之美,同时增加积累,提高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将这些理解和体会写到日记里,写到作文里,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说感受,特别是将孝文化与感恩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成效显著。

四、与主题班会、学科教学相结合,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班会、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并举行评比活动。每个教师都应在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从而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强大网络。主要开展以下主题教育:①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②开展信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表里如一、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的诚信品质;③开展礼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举止文明、谦虚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④开展孝道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用良好的表现给父母、教师带来欢乐,主动和父母、教师交流,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懂得尊重父母和教师的劳动,自觉接受父母和教师的教导;⑤开展廉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观,形成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的职业道德意识;⑥开展仁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养成团结、互助和协作精神。

五、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笔者主要开展以下活动:①每天早晨安排15分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内容;②举行班际朗诵比赛;③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④举办“读国学、诵经典、谈感悟”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变化;⑤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通过书画、小品、戏剧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收获;⑥鼓励学生参与诗歌、辞赋等多种形式的创作;⑦学期末举办一次全校性经典美文诵读展示活动;⑧给家长印发通知,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⑨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⑩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第5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D41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133-3

引 言

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特征的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融合。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德”、“善”、“和”三个方面。如:《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德”指人的本性、品德。《尚书·皋陶谟》对“德”有明确的要求,提出“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善”指好的行为、品质,是内在的德性主导下的外在良好行为。“和”是指相安,谐调,“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三个方面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换个角度思考,即“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三者的相融合。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的,传承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大学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现实社会中道德观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际观”。当今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甚至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的现象越来越多,崇尚美国大片、韩剧、日本动漫、洋快餐甚至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分析能力;另外,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的行为令人难以置信,如很多人面对路边跌倒的老人有“恐惧症”,学术不端,考试作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近年来过圣诞节的人越来越多,而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近期又有报道称,教师节变成“送礼节”;人际交往中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和人际观的变异现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不足。

(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不力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但是历史发展至今,我们继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少,尤其大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发人深省。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占大量时间的是应用型书籍和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很少涉猎,对于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些现象充分表明我们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的不够。

(三)民族高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双重特殊地位

民族高校学生在地域经济、民族习俗、和人格品质上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中有65%以上是少数民族,与其他一流大学相比,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双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极少。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地域、宗教、风俗习惯影响很大,使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的、积极向上的观念和思想,其观念也很难转变。可见,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较低,民族高校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国55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元素之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更好地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民族高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学习、传承并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所以,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高校有着双重的特殊地位。

二、如何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规划

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而其内在机制建设是保障。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但是,在校园文化内在机制的规划中还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方面,双语少数民族班中开设古代文化课的很少,例如《论语》、《易经》等;汉族学生班中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课也很必要,能使汉族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增加更多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如成立社团,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做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并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来进行。物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特色建筑、服饰等,将其文化内涵赋予实物之上以表现其魅力,给人们以视觉美。精神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从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等表现出一种内在美,使得我们能在人格塑造、道德情感、价值取向方面树立崇高的目标。目前,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忽视了精神文化方面,这也是导致社会上出现“怪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开发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拓宽领域,学校开设有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的本科学院并有其硕士点、博士点。但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语言,其文字却在传承中被丢失、遗弃,如:土族、东乡族、侗族、哈尼族等,我们觉得民族院校有义务去挖掘这些资源,挽回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上的损失。民族院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更应责无旁贷。

(三)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认可,而被认可的传统文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全方位的进行教育和熏陶。西北民族大学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光荣称号。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内,开展讲座、会谈、民族教育月等,在校外,应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其文化,在实践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前景展望

(一)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总体道德素养提升的标志。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和物欲突显、而社会道德相对缺失的今天,坚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提高校园文化的综合实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使学校校园文化底蕴丰厚,以便更好地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的基础上,使之全方位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校园文化软实力。大学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则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民族高校地位和文化的特殊性更需要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而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高校的文化底蕴就很好的反映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可见,在当今国际竞争力极强的形势下,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使我们国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在眉睫的要务。

参考文献:

[1]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01):3.

[2]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04).

[3]郭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素质[J].甘肃农业,2006,(11).

[4]李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04).

优秀传统文化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研究视域;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h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现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h.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优秀传统文化第7篇

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就是传统。“大道至简”,人类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传统文化离不开传统社会。从时间的跨度看,农业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主要景象,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一定会打上深深的农耕烙印,靠天吃饭,靠劳动生存,尊地敬天,追求自然和合,崇尚诚信、互助、友善,具有勤劳勇敢等民族文化特征等。同时也必然带有故土难离、因循守旧、系统封闭、更新不快等缺陷。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一定要站在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换句话说今天的传统文化,不再简单地具有农业文化和农业文明特征,必然浸润了工业文明、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诸多现代元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实践活动中展现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成果。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传统文化能够在发展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完善自己,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扬弃”。传统文化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都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实践的背景下,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当下,传统文化必然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返汉唐雄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中国梦。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伟大复兴。抚今追昔,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官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两汉经学只是学术的表层,经世致用,强化中央政权,结束纷争,维护统一,开疆辟土,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到了唐朝,传统文化的格局不仅具有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儒释道并立,兼容并蓄,是传统文化在当时最大的特征。强大的国力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大融合,而且以泱泱大国的气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传统文化意味着古往今来,从愚昧走向文明,所以也会有糟粕,也会有腐朽的味道。因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成为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东西。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一概肯定、全盘继承。所以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合,有力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传统文化不是万能的,但是不要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从1840年起,中国进入任人宰割的屈辱史。有人把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落后。背了黑锅的传统文化也一度遭到质疑,甚至遭到了破坏。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与科学民主在逻辑上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如果因噎废食,抛弃祖先留下的固有文化基因,等于割脉自杀,自毁精神家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直奔“优秀”文化主题,是行之有效的路径。所以“优秀”既是对传承哪些传统文化的限定,也是对传承哪些传统文化的重点标红。

二、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理解思想理念是“骨骼”,传统美德是“经络”,人文精神是“血肉”。古往今来谓之传,学以致用谓之承。2017年1月,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面向全党、全社会、全世界,就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强力发声。展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纲领性文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所以,2017年是中国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元年”。《意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必须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怎样传,如何承?既是一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的问题,又是落实层面的方法论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地对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指导思想。《意见》是党中央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在逻辑上是一以贯之的。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伟大的复兴,首先要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必须有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化,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这些已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追求“真新实”,切忌“假大空”。不能“一帮哄”,一说传承,就只会喊口号贴标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在墙上,在于心上,不在嘴上,在于行上。形式为内容服务,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越追求外在的奢华的形式,越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闹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是检验成果的客观标准,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是一个慢功夫,又是一个真功夫。传承不会一蹴而就,教育是传承最佳路径,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意义,远远大于各种大赛活动进校园。通过甄别取舍,牢牢抓住各类优秀经典,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人文学科中的比重,下大力气扶持有资质有实力的各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机构等,都是积极有益的建设性的探索。利用好互联网的现代科技手段,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优秀传统文化是网络的主人,不是网络的客人,更不是网络的仆人。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内容。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屯,进单位,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维”、“八德”,融入伦理道德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创造传播。

三、追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

优秀传统文化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梦 精神力量 传承

【中图分类号】B50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发挥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源泉,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社会推动作用的关键。本文仅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几个主要方面及其时代价值做一分析:

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从国家、家庭和个人关系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爱家爱国的价值理念:既要求个人注重德智才的修养,又要求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家族事务;既要求个人积极参与国家的活动和管理,又要求把报效国家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和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爱国忠国、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价值和理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推动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利器,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价值遵循。

刚健有为的精神品质。《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传颂了千年的话语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敢为天下先、不断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刚健有为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元素;作为一种改革精神,刚健有为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影响力。当今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唯有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冲破障碍、不断开拓,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才能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活动应顺应“天道”。这里的“天道”是指自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自然秩序。换言之,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所以,我们应当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②

浩然正气的道德修养和崇高气质。《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有三层涵义:一是必须坚持正义和正道,二者相辅而行,做事既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要体现公平公正;二是它至大至刚,必须把浩然之气内化于心,并作为自己行动和实践的指南和重要目标不动摇;三是养浩然之气应发自于心,是个人自觉、自愿、自然的行为,应持之以恒,切勿怀有功利目的。浩然之气弘扬的是刚正宏大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道德的典范。对当今的中国来说,浩然正气不仅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而且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道德要求。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要弘扬浩然之正气,彰显中华民族道德之光辉。

中国梦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和民族担当

中国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有着显著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渊源,有着内在精神的高度一致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中国梦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诗经・魏风・硕鼠》中对“乐土”、“乐国”、“乐郊”的渴求,《礼记・礼运》中对“大同”、“小康”社会的美好描述,历次农民运动对平等均富的热望,近代《大同书》对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的憧憬等,均表达了这一美好的愿望。可以说,中国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好社会理想的继承,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现代表达,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展相融合的智慧结晶。

中国梦强调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以及所蕴含的公平正义、自强不息、科学发展等诸多思想要素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古代先贤对施王道、行仁政的推崇,对社会小康、天下大同的向往,对富国强兵的追求,对百姓疾苦的关注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发展、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国梦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及精神追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荣耀和梦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源泉。

中国梦承接了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入近代以来,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使中国饱受灾难、祸患频仍、备受,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一些爱国志士先后发起各种救亡图存运动,寻求摆脱外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从洋务派发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的“维新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均体现了近代中华民族对复兴之梦的追求。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局限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实践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重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正确之路。

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了亿万中国人的夙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为己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宿愿;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③以和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绘制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蓝图;党的十以来,在一系列讲话中,对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表达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

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文化之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与文化之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国爱国之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爱人助人之心;“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坚韧品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所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及其中国梦的实现寻求绵延不绝的精神、文化源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较量最为核心的部分,文化软实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展示出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脉、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华夏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沃土,也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基础。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宣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开拓进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真正激发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度,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中国梦,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综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基,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协调,与时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之髓与文化之源。

(作者为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

【注释】

①②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第36页,第63页。

优秀传统文化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些迷失。在此境况下,学术界人士普遍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这一理念的提出也再次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的重建。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研能力以及政治影响力的逐年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此时在国家文化部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下,我国文化自信的重建在社会各界人士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的认识

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通过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方式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创举、是发展中华大繁荣的责任和义务。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希冀国际社会通过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了解中国,尊重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继而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纵观世界历史发展长河,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都是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从这一角度讲,只有对其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理解其社会制度的选择。如今,虽然国际上对于中国的进步持认可态度,但是依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存有怀疑和诋毁。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社会大都对我国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不够了解,而是从主观的视角来看待中国。所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能够促使国际社会增加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然后透过文化的内涵解读中国人的价值观,消除彼此之间的偏见,从而理解和认同其制度的选择,最终让我国在国际上的分量不断加重。

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首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修养,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经历了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因此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和各个国家之间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尽量同化价值观的差异,尊重与每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其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根基。中华人民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不断向前的原动力,在世界多元化思想理论的冲击下培养以华夏民族的精神力来加速精神文明的建设,时刻确保华夏民族的饱满的状态。最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可以从外部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勇于接纳的特性会让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使自身实力得到提升。

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还存在不足。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充分。在弘扬传统文化时首先要充分挖掘其精髓,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措施。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很多传统文化在我国逐渐消失殆尽,这对我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其次,思想认识的偏差。由于我国文化传承时间较长,因此部分人认为其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再加上传统文化的繁礼琐节使得在弘扬上增加了难度。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阻碍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和排斥以及研究学者对于文化价值的挖掘不深入,也给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带来了阻力。

弘扬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要想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和现实之间的相互融合,换而言之,即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和发展后能够将新时代的特征得以完整的展现。依照当下的环境,传统优秀文化就应和经济建设和提升综合国力等顺应时展的实际需求进行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时代特性。受现代工业文明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我国社会的发展依然面临众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传统文化必须立足现实,以全球化和工业文明的进步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只有将传统优秀文化和现实需求进行结合,以现代的角度和时代特征去解读存留的问题,作为智慧结晶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创造和转化,在不断的传承中逐渐凝炼成超强的文化软实力,以蓬勃的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向前。

学会挖掘和保护传统优秀文化。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人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学会挖掘其内涵并加以保护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充分挖掘其内涵,做好文化的保护工作才能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影响千千万万中国人。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在发展自己文化产业方面不遗余力,美国仅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在发展自身文化产业方面处于世界前列。这是民族对自己文化自信和认可的体现,也是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可以借鉴的地方。在弘扬和发展文化产业时不能一味守旧,需要了解我国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做到取舍有度,积极吸纳先进的文化因素,同时积极引导民众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其次,加强文化宣传力度。传统文化具备民族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特征,首先必须让全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然后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可以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为中国优秀文化发声,从而由点及面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建文化自信。中国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理应给华夏民族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但是由于近百年来的闭关锁国、战乱纷争让民众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得以建立和发展,从而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失掉自信力。如今重建文化自信成为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因此需要让民众意识到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传统文化精髓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治世”的文化内涵推动着国家经济增长、政治的稳定。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解决西方发达国家尚不能很好解决的社会难题。如西方国家治国更加注重眼前价值巧用治国之术,而中国则更强求道义,遵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治国理念,所以在面对周围复杂的形势时能够游刃有余,国家长期处于平稳、安定的发展环境中。

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没有根便不会吸收养分获得繁荣;而一个无法和传统和解的民族甚至被形象地比喻为“漂泊的心灵、失根的兰花”。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有文化典籍、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等,因此,必须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保护、重点文物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等工作,以及中华善本的再造等。政府可以带头组织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保护工程,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和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节庆的渊源,弘扬节庆文化的思想内涵,将每个传统节庆特有的含义作为主题举办文化活动。此外,可以向国际友邦宣传中国传统节日,让中国传统佳节可以像西方节日一样风靡世界,进而提升中国优秀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参考文献】